民汉教学一体化

2024-07-20

民汉教学一体化(精选6篇)

民汉教学一体化 第1篇

创新管理机制,强化质量意识,切实推进

“双语”教育工作新进程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第三十中学

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育规范化办学工作专项汇报

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中学

二O一三年十月

创新管理机制,强化质量意识,切实推进

“双语”教育工作新进程

----第三十中学“双语”教学管理工作专项汇报

根据《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双语教育质量的意见》、《自治区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及《自治区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育规范化办学行为检查细则》要求,按照天山区人民政府的统一安排,我校对双语教学规范化办学工作进行了全面、认真的自查,各项指标已基本达到规定要求。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概况:

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中学始建于1977年,坐落在风景优美的南公园以北英阿瓦提路37号,2004年成为一所民汉合校的初级中学,现隶属于天山区教育局。几年来,我校在上级部门的关怀与指导下,本着“建设合格“双语”教师队伍,优化“双语”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目标,制定措施、强化交流、完善管理、总结经验,全面建设特色化“双语”培训、教研、教学体系,取得了一些成效,收获了些许经验,形成了“讲团结,重实干,立鸿志,求发展”的校风、“面向全体,育人为本,注重能力,求实创新”的教风、“诚实谦虚,勤奋刻苦,全面发展,重在素质”的学风。学校先后获得自治区文明单位、新疆中小学双语教师培训教学先进单位、市级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级德育达标校、市级人民防空教育先进集体、市级绿色学校、市级治安模范单位、天山区示范校、天山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先进集体、天山区民族团结先进单位、天山区两基工作先进集体、天山区群众满意的好班子等多项荣誉称号,并被授予中小学双语教师培训教学实习基地。

学校占地面积8600.4平方米,绿化面积800平方米,校园建筑面积总计7063平方米。其中普通教室 25间,教工办公室48间。学校现拥有 1

投影仪40台,录音机56个,手风琴 3架,钢琴 2台;图书室藏书31533册;微机室 2个,微机 120台,生机比例10:1,办公用机43台,师机比例2:1,全部接通互联网,整个校园基本实现了网络化,25个教学班全部使用多媒体教学。并设有体育器材室2个,实验室4个,美术教室 1个,音乐室1个,心理咨询室1个,卫生保健室1个,食堂1个。

学校现开设25个教学班,其中有7个双语班,现在校学生1121名,其中民语班学生322名。全校少数民族学生578 名,包括维吾尔族 433 名,哈萨克族 31 名,回族95 名,其它19名。全校学生中外来学生493名,民语系中外来学生141名,其中疆内少数民族流动学生 141 人,占民语系学生人数44%。

全校在编教职工91人,其中民语系18人。民语系老师中代课教师7名。民语系专任教师中,中教高级教师2名,中教一级教师4名,中教二级教师12名。我校在编民语教师18人,其中15人有HSK汉语水平等级证书,均达到六级及以上。另3人有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均达到二级乙等以上,等级全部达标。汉语水平达到HSK九级3人,八级3人,七级5人,六级4人。另三名教师为汉语学科教师,其中1人为汉族,2人为民考汉,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情况是:二级甲等2人,二级乙等1人。民语系教师中取得“双语”教师证书7人,继续教育达标率100%。学校先后派出6名不同学科教师参加了自治区、市级“双语”培训,全部合格。培训后的教师能胜任双语教学工作,合格课达到100%。

我校民语教师中,被评为校级以上优秀教师有5人,在校级以上讲课大赛中获奖人数有4人,发表论文4篇,获奖论文6篇。学生在校级以上各项活动中,获奖人数达42人。近年来,我校双语中考成绩均在全区名列前茅。2011年中考民语系72名同学中,只有一名同学

没有上线,上线率达98.6%,有66名同学达到一批次录取线,上线率达91.7%,有两名同学成绩超过六百分。2012年民语系500分以上有11人,上线率达96.77%,重点上线率达79.03%。2013年中考民语系600分以上的有3人,考入一批次学校的学生有55人,上线率达83%。

二、双语教育规范化办学自查工作的组织与实施情况:

学校领导于2013年10月1日接到《关于开展乌鲁木齐市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育规范化办学行为检查的通知》,10月4日参加了天山区教育局关于自治区对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育规范化办学行为检查工作会议,会后学校及时成立了相关工作机构,召开了全校师生动员大会,全体参与。安排部署了相关工作任务,对照检查细则制订了详细的自查自评工作方案,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分以下四个阶段开展了自评工作。第一,认真学习上级下发的《自治区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育规范化办学行为检查细则》,明确分工;第二,对照指标体系全面检查学校的双语教育教学工作;第三,以此次检查为契机认真总结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经验和特色及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第四,结合自查出的问题进行整改,责任到人。

本次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育规范化办学行为自查自评工作对我校双语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学习自治区下发的评估指标体系,使我们更加明确了今后我们双语教育教学工作的目标,进而不断推进我校的双语教育教学工作,经过对4项A级指标,13项B级指标,47个观测点的自查、评议,我校自查得分为96分。

三、双语教育规范化办学工作的主要作法及经验:

针对“民汉合校”的实际,学校坚持在日常管理上坚决达到“五统一”的要求,即“领导班子统一、财务管理统一、教学管理统一、班级管理

统一、教科研统一”,贯彻落实“四个一”的管理理念,即“一个制度、一种管理、一样要求、一视同仁”,以此统领学校各项管理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明确分工。学校领导坚持深入进行“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两反”教育的学习和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关于实施“民汉合校”、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文件的学习,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全校教职工对“民汉合校”以及“双语”教学工作的认识,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上来。积极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乌鲁木齐市“双语”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有关“双语”教学工作的文件精神,给每位民语系老师都发放了《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2010—2020年)》、《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双语教育质量的意见》和《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使全体教职工通过对文件的学习,更加清楚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每位民语系教师还写出了两万字左右的学习笔记及两千字左右的学习心得,从书面上表现出自己对“双语”教学的坚定态度。

同时,学校成立了“双语”教学领导小组,由学校党政一把手直接领导,分管副校长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开展有关“双语”教学方面的工作,相关部门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党政班子、民汉领导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双语”教学管理机构协调统一。与此同时,为了把“双语”教学的管理工作做实做细,我校又专门成立了由民汉教师共同组成的“双语”教学听课评课组和“双语”教学教研组,为我校全面实行“双语”教学工作,从教研管理与指导上奠定了基础,营造了良好的“双语”教学环境。在日常教学中,学校领导经常深入“双语”教学一线听课、评课,了解民

语系师生教学和学习情况,切合实际的加强了对“双语”教学工作的调研和指导,有效促进了“双语”教学的推进工作。同时,按文件要求分阶段、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我校“双语”教学工作,从2004年秋季至今,除了语文课、音乐课,已经基本实现了使用双语授课的目标,“双语”教学第二模式正稳步推进。

二是建章立制、强化保障。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严格根据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研究机构关于“双语”教学的要求,分阶段、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工作。按照《乌鲁木齐市中小学“双语”教师专业合格标准及考核办法(试行)》的要求,我们制定了符合我校实际行之有效的“双语”教学规划,在规划中明确地制定了每个阶段要达到的硬性目标要求和软性努力的方向。为了实现“双语”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双语”教学任务,我们本着科学性、适用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如:《“双语”教学管理制度》、《三十中学“双语”教学奖惩制度》、《三十中学“双语”教学考核制度》,为了使这些规章制度落到实处,起到良好的积极促进作用,根据我校民语系教师的现实情况制定了《乌市三十中学“双语”教学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乌市三十中学“双语”教学评价》,从“双语”授课能力、成绩、学生家长满意程度、教师领导认可、获奖情况等多方面进行考核。对于考核合格的教师学校继续聘用,不合格的教师坚决不聘用。学校还建立了有利于“双语”教学工作推进的表彰奖励机制,对“双语”培训中的优秀学员给予表彰,对民汉师生在各类教学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给予奖励,充分调动了民汉师生的学习、工作热情,有效发挥了激励导向作用,对我校“双语”教师的尽快成长、“双语”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保证了“双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经费到位、奠定基础。学校为保障“双语”教学的顺利推进,多

渠道筹措资金,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不断加大投入,保障“双语”教学工作。学校设立了“双语”教学专项经费,并严格财务制度,做到专款专用,逐年加大对“双语”教学师资培训、校本培训、“双语”教学奖励、校园“双语”教学文化建设等内容的开支。在“双语”教师培训方面,主要用于为教师购置培训用书,报销培训学费,组织外派培训、考察、学习、交流等。为改善办公、办学条件,近三年政府调拨设备价值113.13万元,经费购置各种设备113.18万元。基础建设合计投入经费368.45万元,主要用于教学楼维、粉刷、实验室架线、实验室地板改造、操场罩面工程、食堂屋面防水、办公区地面维修、教学楼暖气维修、阶梯教室装修及设备等方面,进一步改善了校园环境,教学楼及综合实验楼抗震加固工程投入177.54万元。2011-2013年,学校为“双语”教学投入总计达1250784.58元,其中,“双语”培训费、继续教育投入经费20326元;校园文化建设投入366738.9元,改善双语教师办公条件投入91866.7元。聘用民语教师发放工资215680.81元。图书、教具、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资金投入530369.32元,双语活动支出25802.85元。通过以上经费投入,为实现“双语”教学最终目标提供了经费保障。此外学校还花费一定的资金,购置了教学资源网,目前我校购买了两个网站,一个是组卷网,一个是初中教学资源网。教师随时可以上网查询所需要的教学资源,例如课件或者试卷等,教师只需将资源整合,就能用于课堂教学,大大提高了备课效率。

四是提高教学质量

提升办学后劲

1、不断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严格执行课程方案,按照自治区《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文件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严格按照课程计划的规定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始终做到:坚持按标准课时开课,不随意增减课时;坚持按课程设置开课,不随意增减科目。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活动时间,我校每周上课5天,每节课上课时间为40分钟,严格执行规定的作息时间。严格执行节假日放假通知,不占用课余和节假日等时间安排学生集体补课或以补差、培优等形式变相组织集体上课。完善“两操一活动”制度,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我校上午大课间做两套操,一套是广播操,一套是民族特色操。民族特色操是结合我校双语特色,由我校音乐教师自编的民族舞蹈操,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下午第八或是第九节课是我校的课外活动,各班结合当天的课程,开展融娱乐锻炼为一体的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

2、不断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落实。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校建立健全教学常规检查评价制度和教学常规反馈制度,如《三十中学巡课制度》、《三十中学课堂日志管理办法》、《乌 市 三 十 中 作 业 批 改 管 理 制 度》等。上课有专人负责每日检查,及时了解教师的上课情况,了解各班的班风学风,对课堂上出现的教学问题及时公示,促进教师形成严谨、认真、细致的教风。强化了教师对学生的服务意识,强调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坚持向课堂要效率、要成绩,努力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为及时了解学情,教导处对课堂日志、作业量定期检查统计和及时反馈,并进一步完善了巡课制度,有检查有落实,对违背师德的现象及时纠正,对于违纪的学生也出台了《关于对课堂违纪学生的处理办法》,并严格执行落实。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也进一步严肃了校风校纪。

同时,通过随堂听课的形式对教师的课堂效率、教学水平、教学手段等进行评价。为加大听课的实效性,实行推门听课制度,尤其是薄弱学科,更是加大了听课力度,具体程序如下:①随机进课堂,主要听新授课,不听示范课、表演课;②当堂抓检测,主要查课堂教学

实效,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③课后查备课,主要看备讲是否一致,是否存在不备课就上课现象。并把听课结果作为对教师考核的依据。为确保双语教师能在课堂上使用85%汉语授课,教导处在巡课时要求发现有问题不符合要求的课堂直接推门解决。凡是习惯用民语上课或是汉语水平低的教师是教导处重点检查的对象,听课的覆盖率达到80%以上,每节课听后及时反馈,找到每节课的亮点与不足,使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也进一步规范了教学常规,保证了课堂的高效。

3、做好阶段性教学质量监控,将“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作为重要策略。通过严密组织、统一命题、严格考试过程管理、集中评卷、公平合理评价的做法,科学、客观地监控各学科在常态下的教学质量,做到监考老师认真负责,杜绝学生作弊现象,改卷做到公平、公正。考后及时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会前有提纲,会上有交流,会后有总结。及时分析存在的问题,共同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对成绩落后的教师进行个别谈话,帮助其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通过质量监控和评价结果的反馈,进一步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促进学生全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引导社会、家长形成正确的教学质量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五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夯实“双语”教学基础。“双语”教学的关键是教师,为此,我们非常重视“双语”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分层次、有计划的加紧了对“双语”教学教师的培训,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1、外派培训,提高水平。近几年来,我校在编民语系教师中,7位教师参加了“双语”培训并取得了“双语”培训证书,培训后的教师能胜

任 “双语”教学工作,合格课达到100%。除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外,学校克服资金和教师紧缺的困难,先后派遣民语、汉语系骨干教师共计22人前往山东杜郎口中学、青岛57中、南大附中及洋思中学考察学习,在短暂的几天学习中,老师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回校后向全体老师汇报交流了先进的教学方式和管理经验,让全体老师都分享到了学习的成果,使我校的双语教学也能紧跟学校的课改步伐,积极践行先进的教学理念。

2、民汉结对,共同进步。学校开展民汉教师间“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同年级、同学科的民汉教师结成对子,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教学中的问题,互助互学,共同进步,到目前为止,民汉结对子教师共计15对。为了进一步做好对“双语”教学年轻教师的培养工作,使他们迅速成长,早日成为三十中的后备力量,在“一帮一”结对子的基础上,校教研室开展了“青蓝工程”活动,充分发挥汉语系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使年轻“双语”老师能够和汉语系的指导老师从备课、说课、授课、课后反思到作业批改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交流。教研室每月对结对子师徒的听课、评课情况进行检查,要求徒弟对师傅的课要听一节上一节。师傅尤其要注意听课后及时的给于徒弟以指导。由于指导教师负责,方法得当,措施到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四位年轻教师在校级以上的讲课大赛中获奖。学校在每年教师节时通过量化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师徒进行表彰奖励,实行“徒荣师荣”的奖励机制。较好的激发了老师们的积极性,将此项活动的目标落到实处。

3、校本培训,自我研修。由于民语系教师汉语水平不均衡,因此学校采取外派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和教师自学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分阶段、定目标的以提高汉语水平及汉语授课能力为重点,对全体教师进行提高培训。

第一阶段,以提高民语系教师汉语水平为主要目标。因我校民语系教师的汉语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校本培训当中,我们主要加强了民语系教师的汉语学习力度。学校所开展的政治学习、市民文明学校的培训课、校本培训课以及各项活动均要求民语系教师用汉语来进行交流,并要求他们使用汉语来书写会议记录、学习笔记、心得体会,以及各项计划、总结。通过这种方式将民语系教师自觉的带入学习汉语的氛围之中。

第二阶段,以教学基本功培训为主要内容。经过前期的培训,大多数民语系教师的汉语读写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我校的校本培训内容又提高了一个层次。由我校中层以上领导及各教研组组长分别对以下内容进行了培训:如何分析成绩、如何准备基本功大赛、怎样说课、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及方法等内容,做到每月一主题。并在此基础上举行了“民语系教师基本功大赛”,包括:朗读比赛、说课比赛、板书比赛等内容,由校领导和各教研组长担任评委,每一项比赛均打分量化,并在教职工大会上进行表彰,先后有15名民语系教师在此项活动中受到表彰,极大提高了民语系教师学习汉语的积极性,也对民语系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阶段,以优化课堂,提高效率为主要目标。鉴于我校民语系教师日益提高的汉语水平及“双语”教学模式推进的需要,教研室开展了民语教师进汉语班授课活动。对于民语系教师而言,在汉语班授课必须全部使用汉语,而且对汉语表达能力的要求也更高,这无疑给民语系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他们学习汉语的压力和紧迫感。为了给民语系教师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汉语系结对子教师对民语系教师从解读教材、备课、说课到上课都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协助。在授课比赛过程中,如果民语系教师课堂效果不佳,评分不高,结对

子教师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并纳入学校每年对结对子师徒的考评内容。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民语教师的汉语水平和汉语授课能力,也较好的调动了汉语系结对子教师的积极性,使民汉教师联系更加紧密,沟通更加深入,让结对子活动真正做到有落实、有实效。三年来,我校民语教师授课水平日益提高,从一开始的生疏、紧张到现在的自如、流畅,无不凝结着民汉教师共同的心血与努力。

六是以教研促教学,稳步推进课题研究工作。学校坚持以研促教,以教促学,以学促进,以课题研究提升教研能力,以校本教研,促进课堂教学的教研氛围。课题研究工作,务实求进,逐步提升。我校生源中南北疆流动人口子女占40%以上,由于南北疆实施“双语”教学进度不同,与我市整体推进速度有一定的差距。学生的汉语水平参差不齐,为更好地推进“双语”教学工作,为此,我校与捆绑学校38中开展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课题研究,我校3位民语系教师参与其中。两校共同分析学情,发现两校共同存在问题与困难,开展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尝试和探讨在“双语”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采取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办法,针对汉语水平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针对课题运作的具体事宜,为了小课题的顺利开展,我校为两校的课题组老师专门做了课题培训。我校骨干教师就本次小课题方案分析了课题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各位课题组教师也就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目前,课题已顺利结题,课堂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此外,数学组参加了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科研项目,开展了以《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探索》为题的课题研究,帕提曼、热夏提、亚森江三位老师皆参与了此项课题的研究,从资料的收集,校本练习册文档的录入,各种公开课的承

担等这些老师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并通过课题的研究有效的促进和提升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目前,本课题处于结题收尾阶段,各项工作都在收尾汇总绞编之中,计划于11月份上旬申请结题。

七是以“捆绑式”发展为契机,推动“双语”教学快速发展。我校与38中建立联盟校以来,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交流总结学校管理经验,做到大型教研活动同步。本着薄弱学科重点帮扶的原则,两校积极开展民汉教师、骨干教师结对子活动,切实提升民语教师教学水平。我校对口教研组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帮助查找原因,多听、多评这些老师的课,介绍了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数学组、物理组已先后开展了手拉手结对子活动。两校不定期分批次的派遣教师互相听课,尤其是薄弱学科的老师更是格外增加了听课次数。每次听课后,各相关备课组都及时进行评课。同时,两校分别由骨干教师组成了“双语”教学听课、评课组,对两校民语教师的“双语”教学课堂进行评价定等。例如共同开展“三课”即示范课、优质课、研究课活动,打造精品课堂,为双方教师提供学习和研究的阵地。并以三十中学举行“家长开放日”“教学开放日”等活动为契机,两校教师共同参与,增加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并对教师的课堂管理和教学水平起到良好的监督和督促作用。并通过举办“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育故事”等交流活动,进一步提高了两校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对课堂教学起到良好的指导及推动作用。两校还积极开展工作经验交流,分享育人成果,合作开展了新老初三经验交流会,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等活动。现在两校的教学工作已经不分你我的捆绑在了一起,不管是常规的教研活动,还是讲课大赛、教学开放日等大型教研活动,两校均互派教师参加,互听互学,共同进步。

民汉合校几年来,我校在“双语”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校实行民汉合校后,民语教师在新环境里付出了自己积极的努力,对

工作认真负责,对“双语”教学事业执着追求,为建设学校良好的校风、学风,为民族学生学好“双语”做出了有益贡献。上级专家多次来我校听课,多位老师的课被评为优质课,均未出现不合格课。通过各级各类的培训和举办“双语”教师基本功大赛(授课、板书、朗读、说课比赛)活动,“双语”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有了较大的提高,教师在授课过程基本中能够体现科学的教育理念,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例如帕提曼老师在“天山区第七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李虹佳、斯迪克江老师在2012乌鲁木齐中学汉语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学校获得了优秀组织奖。斯迪克江老师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新疆专用)语文教师教学用书》VCD教学光盘中执教《散步》一课,并先后在伊宁、喀什两地授课,并被天山区教研室评为优秀兼职教研员。姆卡达斯老师在天山区中学双语思想品德同课异构教学竞赛中获二等奖。阿提坎木、阿依努尔等老师均在学校开展的青年教师讲课大赛活动中展现出了极高的教学水平,获得了优异的名次。学校连年承担”双语”实习教师培训工作,选派我校业务能力突出的教师给予全面指导,培训效果突出,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教学实习先进单位”称号。

八是多种措施、营造氛围。学校把“双语”教学重要意义的宣传渗透在课堂教学及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利用宣传橱窗、标语牌、校园广播、黑板报等载体,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宣传“双语”教学与学习汉语的重要性。并通过家长学校、板报、问卷调查、宣传单等形式向家长、学生、社会宣传“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和目的,营造了一个人人关心“双语”教学的育人氛围。同时,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活动,不断增加民汉师生沟通和交流的机会,把民族团结意识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营造了我校团结向上的和谐氛围,为“双语”教学的顺

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为了增加民汉教师沟通交流的机会,学校对民汉教师实行了统一管理、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研活动、统一考核标准、民汉教师同办公、同备课、同教研,互相交流,真正做到了学习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活动在一起。例如每周二下午的文科教研活动,周四下午的理科教研活动,民汉教师同教研,同活动,同说课,从备课、上课、课后反思到作业批改,进一步加强了教学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其次,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我校根据民语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每年10月的第三周定为“汉语普通话周”,包括汉语演讲比赛、汉语作业展览、汉语手抄报比赛等内容。演讲比赛主要以加强民族团结、热爱祖国、学习“双语”的重要性等为主题。在作业展评与手抄报展评活动中,我们选出了优秀学生的作业和手抄报进行展览和示范,给民语系学生学汉语、用汉语、写汉语提够了良好的交流与借鉴的平台。同时,在每一对结对子班中开展了“双语制作小展板”的活动,小展板由结对子班级共同完成,其内容结合了汉语和维吾尔语,内容丰富、质量极高。各项比赛均有民汉师生共同担任评委,并对参赛学生进行指导。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民语系学生的汉语水平,也拉近了民汉师生间的距离,增加了沟通和了解。为我校“双语”教学的推进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同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利用板报、墙报、横幅、图片展等多种形式,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宣传氛围,强化了全体师生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民汉合校9年来,各族师生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由我校自编的民族舞蹈大课间艺术操更是吸引了多家电视台来我校参观报道,节目在电视台播出后引起了很大反响,不管是同学们整齐有序充满活力的舞蹈动作还是我校民汉师

生亲如一家的和谐氛围,都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校也先后被评为“天山区教育系统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天山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我校外来流动人口子女较多,全校学生中外来学生493名,占全校学生44%,民语系中外来学生141名,其中疆内少数民族流动学生 141 人,占民语系学生人数44%。这些学生汉语水平参差不齐,还需要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进一步提高汉语水平。

2、目前我校民语系教师中代课教师居多,占民语系教师人数的30%,代课教师中有些非常优秀,教学成绩突出。但因解决不了编制问题,造成人心不稳,流动性大,给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双语”教学工作的管理力度,努力实现以提高“双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目标,积极推进“双语”教学行动研究,打造教研平台,加大双语校本课程开发、编写力度,为双语教学提供有益补充,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2、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引导全体师生、家长进一步认识到“双语”教学、民汉合校的重要意义,努力营造“双语”教学的良好氛围,使学生、教师、家长之间关系更加密切。

“双语”教学推进工作任重道远,要走的路还很长,民汉合校的管理工作还需进一步做细做实,在此,我们衷心希望得到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帮助与指导。今后,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总结经验、克服困难、团结拼搏、真抓实干,为稳步推进我校民汉合校工作而不懈努力!

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中学

二O一三年十月

民汉教学一体化 第2篇

“双语”教学是国家、自治区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培养 “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人才,促进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发展和繁荣民族教育的必由之路,为少数民族学生掌握国语这一交际工具架起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桥梁,是满足各族人民相互交流、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的愿望。为此,学校高度重视“双语”教学,结合生源、师资等实际,制定了适合我校实际的《双语教学实施方案》。在近几年的双语教学中,积极探索双语教学模式,大胆创新双语教学思路,逐步形成了“管理有序,教法灵活,民汉共进,稳步提高”的双语教学特色。

(一)明确双语教学目标

把握双语教学方向

2004年8月,我校根据县委、政府及教育局的安排部署,从全县招收82名民族学生,创办两个“双语”实验班。“双语”教学是国家、自治区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培养 “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人才,促进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发展和繁荣民族教育的必由之路,为少数民族学生掌握国语这一交际工具架起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桥梁,满足了各族人民相互交流、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的愿望。

学校高度重视“双语”教学,及时成立了“双语”教学领导小组,结合生源、师资等实际,经过认真酝酿、讨论、研究制定了适合我校实际的《“双语”教学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以民汉合校为优势,教学管理为重点,强化汉语学习为突破口,培养德、智、体、美全面

发展的民汉兼通少数民族人才为目的”的“双语”教学工作目标。

(二)优化双语教师配备

加强双语教师培训

我校“双语”班汉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配备汉族教师和HSK等级达到七级以上的民族教师授课,其它学科配备民语言教师授课,但无论是汉语授课教师和母语授课教师,均选配专业知识扎实,具有一定教学经验和责任性强的教师授课,班主任起始年级配备民汉两个班主任,其中汉族教师担任正班主任,民族教师担任副班主任,一方面迫使学生学习汉语,另一方面便于沟通和管理。为大幅度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质是关键。为提高民族教师汉语水平及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学校对民族教师进行多层面培养培训。

第一、以校本教研为抓手,促进教师学习成长。为促进民族教师成长,一是将汉语学习纳入校本教研,规定必学内容、提出学习要求、最终检查评比、进入量化考核。二是从学生的汉语水平相对薄弱,理解力欠缺这个实际出发,确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感悟理解和分析能力”这个课题,切实提高民族教师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通过“双语”教学观摩课、优质课大赛、经验交流等形式开展教研活动,让民族老师在交流、碰撞中成长。

第二、以帮带工程为链接,打造合力团队。我校利用民汉合校这一优势,实施帮带工程建设,即一个汉族教师带一个民族教师。同时在教学管理中实行民汉集中管理,采取民汉教师统一办公、集体备课、穿插教学,形成一个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团队。

第三、以对口培训为契机,提高民族老师汉语水平。目前已有2名民族教师参加内地对口汉语培训,有3名民族教师参加自治区汉语培训,有5名民族教师参加地区汉语培训,其他民族教师均参加了县上举办的汉语强化班培训。

第四、以奖励补助为机制,激励民族老师学习提高。为激励民族教师学习汉语,我校对民族教师HSK达到相应水平者给予每月50元的补助。同时在“双语”班任课的教师在评优评先、晋升职称时给予一定的优先照顾。

(三)准确定位双语教研

加强双语教学管理

为切实推进双语教学,学校教研室依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和本校实际,对双语教研做了准确定位,以口语表达为推进双语教学、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突破口;以民族团结教育为德育突破口;以民汉文化交流为母语与国语转化难点的突破口;以改革课堂教法为推进课程改革突破口。为我校双语教学铺平了道路,指明了方向,使双语教育教学能适应时代发展,革除僵死机械的传统教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成立了“双语”教学工作领导小组,主抓双语教学工作。学校把“双语”教学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严格执行“双语”教学的有关文件规定,经常调查了解“双语”教学工作情况,定期研究解决“双语”教学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领导班子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与计划、教学常规管理制度。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协调配合,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常常深入教学第一线,采取推门听课的方式,检验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定期检查教师教案和学生作业批改情况,并及时反馈优、缺点。在教学管理的“严、精、细、实”上下功夫。为我校双语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民汉教学一体化 第3篇

“创新”原意是创立或创造新东西。这是“创新”的第一个基本含义, 基本上等同于20世纪80年代多数专家和学者在创新理论中提出的“创新”概念的含义。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认为, 所谓“创新”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在经济生活中引入新的思想、方法, 实现生产要素新的组合。这里强调的是“引入”和实现“新的组合”。熊彼得还在他的文章中进一步明确指出, 创新与发明不是一回事, “付诸实践的创新也不一定必然是任何的一种发明”。这种“创新”, 并非指首创前所未有的新“事物”, 主要指的是将已有的“事物”引入新的领域, 重新组合, 带来新的效益。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开发人的创造性、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是教育本质的功能, 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纵观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 创新教育是人才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系统工程, 贯穿于大学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在这个系统工程中, 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和重要载体, 教师是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关键, 学生则是创新教育的主体, 课堂教学应成为激发学生最大学习潜能、全面发展的教育平台。然而,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束缚着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 改革课堂教学, 需要在创新教育的理念下, 充分扩展学生的个人发展空间。而“民汉一体化”的教学班具有自身的特点, 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气氛、课堂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改变,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这无疑是一个新的课题, 值得教师潜心研究。

一、“民汉一体化”教学班的特点

(一) 学生的来源渠道不同, 基础知识存在一定的差异

由于在跨入大学校门时, 不同来源渠道的学生录取分数线是不同的, 所以在“民汉一体化”的教学班里, 学生的基础知识存在的一定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兼顾各层次的学生, 提高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 各民族学生之间交流的机会明显增加, 课堂较活跃

由于在同一个教学班, 各民族学生接触的机会较以前明显增加, 对许多问题能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课堂上比较活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采取有效的方法, 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能在课堂上与教师密切配合, 对相关的教学内容做积极思考, 踊跃发言。

(三) 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 增加授课难度

由于学生来源渠道不同, 部分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 对定量分析缺乏兴趣甚至害怕、拒绝。因此, 在学习过程中, 这部分学生对有关经济学家的生平、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等内容兴趣颇高, 而对逻辑推导、数学证明、图、表、公式方面兴趣锐减。对这部分学生来说, 如果他们只侧重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而忽略甚至排斥其他方面, 掌握的知识只是片面的, 不完整的, 更不用说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并有效地加以应用了。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针对这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做有效的引导。

(四) 部分学生听课困难, 产生一定的挫折感

部分学生虽然汉语考试成绩达到了一定的要求, 但在“民汉一体化”的教学班听课时却碰到了困难, 甚至在最初的几天, 完全听不懂老师的授课内容, 从而产生一定的挫折感。有的学生会调整心态, 逐渐适应。但有的学生就会产生放弃心理, 觉得是否听课效果一样, 就会找各种理由缺课。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树立学生的自信, 帮助学生克服挫折感。

二、“民汉一体化”课堂教学中融入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以人的素质为基础, 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价值取向的一种教育理念。因此基于创新教育理念的课堂教学应找到既尊重学生, 让学生参与其中, 享受学习, 又能产生最佳学习效果的教与学的方法。创新教育在强调知识上的继承的同时, 更注重突破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 创新教育注重开放性, 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将最新的学科知识纳入到自己的教学体系中。对于教学策略而言, 创新教育更强调实践环节, 倡导研究式教学, 更提倡引导学生探索问题, 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提高。在这种教学策略下, 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探索求知的欲望得以调动和满足, 才可能发现新问题, 才能孕育出真正的创造性。基于“民汉一体化”教学班的特点, 具体来说, 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 需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比较注重对学生标准化、模式化训练, 而忽视学生个性的开发。通过传统灌输式的课堂教学, 不仅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 学生通过各种课程的学习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 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在科技竞争中缺乏自主性, 在未来挑战面前缺乏创新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全是被动式的, 仅仅是为了考试能够过关, 等到顺利完成考试, 对所学课程的内容就很快遗忘了。杨振宁先生在《零诺贝尔奖现象与中国教育》一文中曾经指出:“美国的教育着重培养思考新的方法, 这适合20%的优秀学生, 对其余80%则不利;中国的训练方法可以使80%的人成才, 但不利于培养冒尖的创新型人才。”因此, 基于“民汉一体化”教学班的特点, 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尊重学生的差异, 张扬学生的个性, 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 不仅仅是要学到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其思维方式, 使学生不仅具备专业知识, 还具备履行社会职责所需要的修养、表达能力、性格、风度以及成熟的品质。尤其是对于有挫折感的学生来说, 尊重学生的差异, 就能使学生尽早走出情绪的低谷, 将自身的潜能发挥出来。

(二) 需要转变课堂教学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 更重要是的培养学生的思维。但是,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还是老师当堂讲, 在课堂上老师对知识具有绝对的权威, 学生习惯于接受, 而课后则是死记硬背。这种传统教学模式, 导致学生只是简单地累积知识, 而并未经过深刻思考, 只是从老师的讲解中机械地加以记忆, 仅仅停留在知识积累阶段。创新教育应充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并帮助学生获得初步的研究能力, 使学生感受到从事探索和研究科学问题的乐趣, 激发学生去体验和实践, 激励学生的“创新灵感”。同时, 教师的课堂讲授既要介绍本学科已有的成热理论, 又应关注最前沿发展动态以及不同的学术观点, 不断充实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基于“民汉一体化”教学班的特点, 在课堂教学策略上, 教师可以尝试选择一部分内容精讲, 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 对于某些知识的传授要有意识地留下问题、留下悬念, 逐步地培养学生找出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 教师在精讲时, 为避免一部分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学生感觉压力过大, 应事先安排, 督促学生在课外预习相关内容, 查阅足够的资料, 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三、“民汉一体化”课堂教学创新教育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如前所述, 教师是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关键, 学生是创新教育的主体, 教师在营造创新教育氛围方面固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如果没有学生的自主参与, 没有学生积极性的充分发挥, 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 在“民汉一体化”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本, 教师应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一)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为探究和实践是知识创新和个体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民汉一体化”的教学班里, 要积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通过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 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最终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拥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及坚韧不拔的毅力, 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活动中创新教育的主体。

(二) 个性和人格的培养

创新教育要引导学生将自身的个性优势与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起来。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表现为尊重学生、注重因材施教。在“民汉一体化”的教学班里, 学生来自天山南北, 生活的环境各不相同, 对问题的认识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异。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应着力保护每一位学生成长中的创新取向, 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个体, 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笔者在从事教学中, 曾有一位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对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很感兴趣, 经常在课后与老师进行交流。虽然该学生的一些看法还很不成熟, 但为了鼓励他学习的主动性, 笔者专门安排他在课堂上做了专题发言。通过为各类来源渠道不同的学生提供显现自己能力、个性和价值的平台, 使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

总之, 课堂教学创新虽然只是创新教育的一个子系统, 但课堂教学作为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和主渠道, 它的作用和效果却是有目共睹的, 因此, 在“民汉一体化”课堂教学中要鼓励教师形成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念, 推进特色鲜明的教学模式, 为学生营造一个勤奋学习、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环境。

摘要:近些年, “民汉一体化”教学管理模式逐步出现在新疆高校中。文章总结了“民汉一体化”教学班的特点, 对“民汉一体化”课堂教学中融入创新教育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民汉一体化”课堂教学如何以学生为本的问题。

关键词:“民汉一体化”,创新教育,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

参考文献

[1]吴颜.新疆高校民汉一体化教学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27) .

[2]宋广文.研究型课程理论与实践[M].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2.

[3]谷松.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推进教学改革[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6, (01.)

[4]张祥石.创新教育与精神生态环境[J].高等教育研究, 2004, (05) .

一年级民汉合班识字教学的方法 第4篇

一、少数民族学生识字困难的原因。

1、虽然经过了学前班的学习,但他们的汉语表达还是很差,而且不喜欢学汉语的语言表达方式,觉得汉语词汇量 多学汉语很难,于是逐渐放弃学汉语的念头。

2、部分教師上课时积极性不高,总是照本宣科,这样就无法调动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3、多数少数民族家长汉语水平较低,不能辅导孩子对汉字的学习,使孩子没了学习兴趣,对汉语学习越来越缺乏信心。

4、部分学生学汉语的目的是为了考试,他们平时没学而考试几天盲目地背,识字量达不到。

二、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1、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个秘诀,尊重,赞许和鼓励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要注意自己课堂汉语的使用来调动少数民族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潜力。对于学生的回答肯定时适当加以赞扬和鼓励,比如说:“好的,非常好!”

2、培养感情,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老师的品德和威信甚至能决定学生学好一门学科,这就是一种感情迁移的现象。因此通过师生情感达成师生之间的双方理解十分重要。教师要在课堂里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还有一年级教师要很快记住学生的名字。因为学生希望教师知道自己的名字,这样他们觉得自己跟老师的关系很好,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这让他们更加努力好好学习,取得的成绩越大就越能提高他们的兴趣,久而久之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3、开展竞赛,调动学习兴趣。

学生具有很强的进取心和荣誉感,将竞争机制引入汉语课堂教学中来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我们可以竞赛拼读学词,来一个拼“儿歌大王”竞赛,猜谜语大赛,汉语讲故事比赛等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4、介绍汉语文化。

每逢节假日都可以利用课前几分钟把节假日的名称告诉学生,或简要讲解一些节日的来历,(如:中秋节等等)。使少数民族学生对祖国文化产生兴趣。

5、要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1)利用好插图,随机识字。新教材是一套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教材,每一课都配有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能够极大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插图,让出学生先观察插图,然后去说,再随机出示孩子叙述当中出现的一些字词,引导识记。如:《乌鸦喝水》,情境图中出现了乌鸦找到瓶子,乌鸦放石子喝着水的图片。我先让孩子观察画面,发挥想象,编故事、讲故事,随机出示了“乌鸦、喝、渴、办法、渐渐”这几个要求认识的字,学生把它们与故事联系起来,很快就记住了。

(2)利用汉字特点,集中识字。可以利用“虫字旁”集中认识:蜘蛛、蚂蚁、蚯蚓、蜻蜓、蝴蝶等形声字。比一比看谁写得“口”字旁的字多。谁还认识哪些会意字等。

学生学过的字很快就会忘记,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利用游戏,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乐学,喜欢学,有主动学习的意愿,能够主动识字、快乐识字。如:玩玩字卡:学生小组协作学习,通过玩字卡认读生字。摆──边摆边读,一人一张,不会的可请教小组同学;读──在小组长的组下,学生齐读自己的字卡,可找出难认字拿在手里或摆在一旁;考──学生互相考认字卡,自己不会的跟人学,别人不会的想法教;收──学生在小鸟声中快速收字卡,边收边读。邮差送信:可选一位学生扮邮差,将生字卡片当成书信,随意发给多个孩子,然后读生字,手执所读字字卡的学生必须快速将字卡贴在黑板上,大家齐读生字。采用这些生动形象、趣味无穷的游戏学习方法,民族学生兴趣高昂,记忆深刻,识字效果极佳。

(3)加减法识字

在教学识字中,出一些花样翻新的练习来“考考”学生,激发求知欲,强化记忆。例如“门+日=?”、“八+刀=?”、“西+女=?”以次同时,让学生自己照样子编题来考考老师,如“坐—土=?”、 “立+日=?”等,在课堂开展竞赛,帮助学生记牢字形。

(4)编顺口溜,巧妙识字

枯燥无味地教识字,学生容易厌烦,特别是低年级同学,好动好玩,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容易疲劳,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而语文识字的掌握及能力的培养,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中,才能得以巩固和熟练。所以,在教学中,利用生字的组成特点,可以采用编顺口溜巧记字形,如“木子李、田力男、亡心忘”还可以编故事,如:“休”一个人靠在树上休息;“闪”字:门里有个人。还可以编口诀记忆,如“磨”字: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阳,并着两棵树长在石墩上;“碧”字:王老师白老师坐在石头上。

(5)利用旧知识,让孩子们随机识字

我们知道新知识的学习总是和旧知识有一定联系的,语文识字当然也一样,字与字之间总有着很多的联系,如果能够利用旧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学生学习汉字的效率将会大大提高。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随机地去识字,如让学生想办法记记“们”,学生就纷纷说起来,有的学生说:“门字加上单人旁。”有的学生说说:“门外站个人。”我在肯定了孩子的方法后,又出了几个字谜:“门里有个人。”“门里有张嘴。”“门里有个太阳。”“门里有只耳朵”……让能猜的同学写到黑板上来,学生一一写出了这几个字,因此学生就在愉快的猜谜中记住了 “闪、问、间、闻”。在有意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汉字,其识记的效果要远远大于无意识记和机械识记的效果。

民汉小学简介 第5篇

民丰县民汉小学于2010年9月成立,是由原县一小、县二小两所学校合并而成,是民丰县第一所民汉合并的小学,也是和田地区唯一的一所民汉小学。全校共有3栋教学楼,累计投资800万元,其中1号楼属自治区义教工程,投资是260万元;2号楼属浙江援建项目,投资是280万元;3号楼属自治区项目工程,投资是280万元。校园占地总面积17亩,绿化面积7000平方米。学校配有微机室2个,图书室2个,实验室1个,远程教育室1个。现有教职工 98人;专任教师88人,汉族教师42人,民族教师56人,中级职称人34,初级职称人64,党员教师33人,特岗教师2人,保安2人。全校设有30个教学班,其中汉语班9个,双语班20个,普通班1个,在校学生1164人,民族学生967人,汉族学生197人。

近年来,学校充分利用民汉合校的优势资源,实行民汉教师、学生“一帮一”结对子,在各方面互帮互助,有效推动了民族团结和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2012年,由政府倡导、规划、利用我校现有场地、器材、师资力量等教育资源,建起了乡村少年宫。乡村学校少年宫设有多媒体教室、合唱室、舞蹈室、美术室、绘画室、书法室、图书室、阅览室、探究性实验室、手工制作室。依托学校现有设施、场地,结合学校实际,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学生自由选择,组建了十多个校级兴趣小组。做到班班参与,人人参与,实现了“一校多品,一室多用,班班有特色”。

民汉教师联谊策划 第6篇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促进民汉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落实民汉教师一帮一结对帮扶工作,更好地提高民族教师汉语表达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为了配合民族团结进步校的创建活动,做好民族工作、营造良好氛围、促进民族和睦,通过举行活动促进校园民汉教师关系,维护民族团结成果,争当民族团结模范,共同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二、活动宗旨:

此次活动,旨在加强民汉教师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加深民汉教师之间的了解,增进民汉教师的感情,促进民族团结。民汉教师结对活动将利于民汉教育同步发展,切实加强民汉教师的交流与研讨,进一步将民汉教学教研活动融为一体,从而促进双语教学稳步推进。

三、活动时间:

四、活动地点:

五、活动内容

1.托县二中共七个教研室,每个教研室出一个节目。2.节目形式内容不限,时间限制在5-8分钟。

3.要求汉族老师使用简单维吾尔语表演节目,维吾尔族老师使用汉语表演节目。4.XX教研室XXX为主持人,负责主持全场活动,xxx和xxx负责协调和协助工作

5.一起表演文艺节目、做互动游戏、互赠小礼物过程中,互相学习语言、互相关心生活,促使“结对子”双方增进了解、增强友谊、共同提高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对来我校参加民汉教师联谊活动的广大师生表示热烈的欢迎!(掌声鼓励)。今天,高朋满座,各族老师在这里欢聚一堂,同奏民族团结乐章!从今天起民族与民族之间互相帮扶、人与人之间互相感恩,让我们共同凝造出美好的家园,因为和谐中国不再是梦。

上一篇:18年6月四级阅读真题下一篇:学习干部作风建设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