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舞蹈教学工作总结

2024-05-28

校舞蹈教学工作总结(精选8篇)

校舞蹈教学工作总结 第1篇

校舞蹈队训练教学计划

舞蹈兴趣小组是学生非常乐于参与的一个兴趣小组,活动内容与教育性和艺术性相结合,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孩子们正确的形体姿态和良好的气质,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乐感。活动面向部分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坚持自愿参加和普及提高的原则,让学生在唱唱、跳跳、动动中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因此,我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别做出如下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的: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又感情的进行唱游活动,能够随着音乐的不同情绪,节奏以及节拍的变化,有表情的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表演,寓教育于舞蹈活动之中,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行为规范、尊老爱幼的教育,让每一位学生都在舞蹈活动中享受到美和欢乐。

1、开学之后,对学生进行强化基本功训练,教师通过有趣的基训,使学生腿的开度和腰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压腿、踢腿、下腰等内容顺利完成。

2、当学生在地面完成软度开度的训练以后,可以进行把上规范而且简化的芭蕾训练,使孩子们的形体、姿态、腿线条、腰腿的软度、力度和控制进一步提高。

3、下一个训练是中间训练,这是使孩子们掌握、熟悉、提高表演能力和技巧的重要部分,这个训练主要解决形体、中心、控制和呼吸,因为只有掌握这些才能完成舞蹈的表演。

4、通过组合的练习,使学生加深基本功训练的系统性,更好的服务于平日的舞蹈之中。

二、活动内容以及措施:

1、热身运动:在训练的15分钟左右时间里,让学生做一些轻松、简单的热身运动,使孩子们的身体和情绪适应课堂训练的准备,避免用力过度。

2、地面训练:儿童的生理特点是人小稳定性差,但是软度和开度较好,而软度开度又是舞蹈动作的根本点,所以要运用平整的地板来帮助孩子们进行软度和开度的训练,主要措施有:

(1)脚背和膝盖的训练

(2)肩的开度和前腿的软度训练

(3)旁腰和旁腿的软开度训练

(4)胸腰和腹肌的训练

(5)脊椎和胯骨的训练

(6)胯部和臀部的训练

(7)胯部和腿部的综合训练

(8)节奏和方位的训练

(9)后腿和背肌的训练

(10)踢腿和力量的练习

3、把上训练:遵循先双手扶把,熟练以后单手扶把,由于有把杆的依附,孩子们的形体和姿态容易正确,为中间训练打下基础。

具体措施有:

(1)直立和半蹲训练

(2)擦地推脚背练习

(3)压腿练习,分为压正腿和压旁腿

(4)大踢腿

(5)下腰游戏。

4、中间训练:这是使孩子们掌握、熟悉、提高舞蹈表演能力和技巧的重要部分,在中间训练中,主要目的就是解决形体、重心、控制和呼吸。

具体措施:

(1)手的姿态的训练

(2)小跳训练

(3)点转

(4)控制。

5、能够随着音乐做动作,节奏准确,充分表现音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即兴创编能力和学生的创造能力。

6、排练几个小型的舞蹈,通过这些组合来锻炼学生。

三、活动地点:校舞蹈排练厅

校舞蹈教学工作总结 第2篇

舞蹈兴趣小组是学生非常乐于参与的一个兴趣小组,活动内容与教育性和艺术性相结合,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孩子们正确的形体姿态和良好的气质,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乐感。活动面向部分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坚持自愿参加和普及提高的原则,让学生在唱唱、跳跳、动动中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因此,我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别做出如下的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对舞蹈学习的兴趣,为舞蹈爱好者进行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提高舞蹈专业素质,使其达到学习舞蹈的初步要求──具有健美、灵活的

体态。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较广泛的舞蹈知识并兼备音乐与舞蹈的艺术表现力。使学生具有较规范、扎实的基本功及技术技巧。

二、任务和目标:

(一)、舞蹈活动课要以审美为中心。美的感染必须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获得,因此,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要以形体动作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舞曲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舞蹈活动课要以文化为主线。以往舞蹈活动的视角往往单纯的从动作到动作,很少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现在,因以普及艺术教育为内容,把单纯的舞蹈动作拓展为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我们要通过学习不同风格的民族组合来体会舞蹈与人、舞蹈与社会、舞蹈与民族、舞蹈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通过舞蹈活动来了解不同的文化。

(三)、舞蹈活动课要加强实践与创造。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舞曲的情感,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舞曲的美。同时,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与创造,应当把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质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

(四)、舞蹈活动课要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通过学习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视觉能力、听觉能力、动作协调能力、形体表达能力、认识自我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科学思维得到协调发展,智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五)、舞蹈活动课要让学生懂得简单的舞蹈知识和舞台表演规则。

总之,让学生在音乐、舞蹈的熏陶中受到美的教育,发展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及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培养学生的注意力、集体荣誉感,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矫正其形体,提高学生们的外在和内在的气质和修养。希望通过这一学期的训练,队员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舞蹈均有一定程度的接触和了解,在动作和舞感方面有一定的提高,培养队员对舞蹈的热情,并创造机会让大家积累舞台经验,争取为各种活动的参与和下学期的全是中小学文艺汇演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三、训练目的:

通过复习熟练掌握上学期所学的舞蹈基本动作,要求学生在本学期末,新同学能够掌握一定的舞蹈知识,软度、开度得到一定的训练;老同学基本功更上一个台阶,软、开度达到一定程度,掌握一定的舞蹈技巧,在音乐舞蹈中表现美、感受美,尝试不同风格的舞蹈组合。在进行技能技巧训练的同时,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增加自信,学会展现自我。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有感情的进行唱游活动,能够随着音乐的不同情绪,节奏以及节拍的变化,有表情的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表演,寓教育于舞蹈活动之中,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行为规范、尊老爱幼的教育,让每一位学生都在舞蹈活动中享受到美和欢乐。

1、开学之后,对学生进行强化基本功训练,教师通过有趣的基训,使学生腿的开度和腰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压腿、踢腿、下腰等内容顺利完成。

2、当学生在地面完成软度开度的训练以后,可以进行把上规范而且简化的训练,使孩子们的形体、姿态、腿线条、腰腿的软度、力度和控制进一步提高。

辅导教师:刘晶晶 2011-2012学校合唱队训练计划

中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唱歌对声乐的领悟能力强,声音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而且这时学生正处于变声期,有的同学的音色变化会很大。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我们创办了合唱兴趣小组,以便于学生顺利度过变声期,并把他们音乐潜能发掘出来。计划如下:

一、活动内容:

1、教会学生基本的简谱,这是学习音乐的起步,也是学生所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内容。

2、唱《摇兰曲》、《月之故乡》、《共和国之恋》、《牧羊曲》、《女儿歌》、《北风吹》、《康定情歌》,等适合中学生演唱的歌曲,及合唱曲《四渡赤水出奇兵》。

3、音乐知识:

教会学生能够自己简谱学唱一些简单的歌曲:懂得节拍、节奏、调式、调性、圆滑线、反复记号、延长记号等最基本的音乐常识。

4、演唱方法:

演唱时的站立姿势要挺胸收腹,深呼吸,把气吸到横膈膜以下,高位置,要有头腔和胸腔共鸣,唱时声音要放开,彻底解放喉咙和下巴。5,演唱要求: 舞台形象好,不要有歪头、挤眼、歪最之类的小动作,演唱时不要提气,紧下巴,不张嘴。提气挤着唱是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要特别注意,越到高音越要贴着咽壁吸着唱,每首歌的音准和节奏要唱准确。6,活动意义:

使学生懂得最基本的音乐常识,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具有很大的好处。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声乐演唱技巧,能够比较完整的演唱比较简单的声乐曲目。

辅导教师:牛柯文 刘晶晶

2011-2012学校器乐队训练计划

一、目的要求: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的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兴趣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学期,学校要利用本校的大量乐器,进一步丰富学生课外文化生活,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二、兴趣小组的成员:

15人左右分别从初一至初二的学生中选拔。

三、活动时间安排:

每周星期一至星期四下午课外活动

三、活动地点: 四楼音乐教室

五、教学要求:

1.教师认真的准备好每一次活动,要求只是通俗易懂并有一定的兴趣性。

2.学生不得旷课,学生人心很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3.学生积极和辅导教师进行配合,以便使音乐兴趣活动小组开展的具有生动性、活泼性。

六、具体工作措施:

1.上好器乐兴趣活动课,做到“四定”。即定内容、定人员、定时间、定地点,发展学生的个性特色,以此推动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

2.在完成训练任务的同时,不断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进一步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使他们学有所长,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3.经常督促学生回家多练,多听的号习惯,使之不断巩固、加强。并在此尽量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心理等,平时将定期的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音乐,器乐曲。4.对小组的课程做出规范,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音乐能力为主要内容,不让学生放任自由。5.抓住点滴时间排练艺术节目、节目要高质量、高水水平,争取取得优异成绩。

高师院校舞蹈专业教学探析 第3篇

关键词:高师舞蹈教学,师范性,舞蹈组合,舞蹈创编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尤其是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 对舞蹈教育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在此状况下, 我国大部分高师院校均开设了舞蹈教育学专业。由于高师舞蹈教育专业在我国开设时间相对较短, 目前更多的高师院校在舞蹈教学中仍旧采用着传统的舞蹈专业院校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与学生将来所要从事的中小学舞蹈教育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 探索高师舞蹈专业的教学方法, 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培养优秀的舞蹈教育人才, 是从事高师舞蹈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从重视理论课教学、技能教学要突出师范性、授课方式的转变等几个方面, 对改革高师舞蹈教学提出自己的见解, 以期抛砖引玉, 促进我国高师舞蹈专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为了培养优秀的舞蹈教育人才, 高师院校的舞蹈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重视理论课的教育,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师舞蹈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将来从事舞蹈教学的中小学教师, 这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专业技能, 而且必须掌握舞蹈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教学方法。掌握舞蹈编创、中外舞蹈史、舞蹈欣赏、舞蹈教学法等理论知识, 并能熟练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解决舞蹈教学、舞蹈编排中的基本问题。但由于高校扩招, 艺术类专业重技能、轻理论等因素的影响, 本来入学时文化课水平相对较差的舞蹈专业学生放弃了理论课的学习, 导致很多学生毕业之后无法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由于舞蹈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 比如基训软开度的训练、腰的训练、跳跃训练、重心感觉的训练等舞蹈中的重要元素, 都只能在理论指导下通过实践得以把握, 而作品内涵的分析、处理也只有在理论的指导下才能实现, 因此必须加强理论课的学习。在学分制培养方案下, 应将艺术理论、舞蹈概论、舞蹈教学法、舞蹈美学、舞蹈编导理论等理论课程全部规定为必修课并加大学分, 学位课程也应该确定为理论课程,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引起师生对理论课的重视。

二、在舞蹈技能训练上应降低难度, 以突出师范性特点

高师院校的舞蹈教学目标是培养满足基础教育对舞蹈教师的需求, 这与专业院校培养舞蹈演员有着本质的区别。又由于高师舞蹈专业学生的主要来源是普通高中毕业生, 专业程度参差不齐, 给正常教学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同时, 高师舞蹈专业师资普遍缺乏, 一般都采取集体课授课的方式, 所以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因此我们课堂教学就必须针对高师舞蹈专业的学生身体发育已基本定型, 而舞蹈训练时间相比专业院校授课课时又少很多的特点, 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不能沿袭传统的舞蹈训练模式, 可以将基本训练中的软开度的训练、控制能力的训练、跳转翻等技巧方面的难度要求降低, 以避开学生生理条件的局限, 突出师范性质, 重点在课堂上讲解技能训练的方法, 使学生在掌握具体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训练, 重点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

为了不降低教学要求, 可以在基本训练中借鉴现代舞蹈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尽可能使学生达到肢体灵活、动作协调的目的。这样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舞蹈的信心,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进一步增强对舞蹈学习的兴趣。改变舞蹈课堂教学中过分强调技术难度训练的教学思维模式, 应该是当今高师舞蹈课堂教学的重要思路。

三、采取小组课与集体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

高师院校的舞蹈课应把技能训练同理论指导活动结合起来, 既要重视舞蹈技巧又要强化育人能力, 培养学生既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同时又具备教学的能力, 这就需要改变传统的集体课授课方式, 以小组课与集体课相结合的方式上课。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舞蹈基础的差异, 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一般每个小组由五六位同学组成, 由一位舞蹈基础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 然后根据各小组的基础情况进行授课,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另外, 小组课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并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 这样, 学生就能逐步形成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 为将来的双人舞、三人舞等学习和教学打下基础。

在舞蹈教学内容中有很多属于技巧性的内容, 从理论上讲学生较容易接受, 但在实践中由于学生专业水平差而不易掌握。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启发学生的思维, 更重要的是要创造多样化的实践环境, 以集体学习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既练习了动作又看到了同学的动作, 因而能够加深对舞蹈教学的理解和体验。安排集体课教学活动, 可为学生提供一个在实际教学中学习教学法的机会, 通过对不同教师的教学经历和教学手法的学习, 能帮助学生拓宽视野, 博采众长, 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舞蹈课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

四、以民族民间舞蹈组合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

高师舞蹈课程的教学, 要改变以往长期以基础训练的技能技巧动作为主, 以民族民间舞蹈组合为辅的状况, 将民族民间舞蹈组合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舞蹈教学的组合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训练性, 二是表演性, 尤其是表演性民族民间舞蹈组合是前人舞蹈艺术的成就, 是我国舞蹈艺术的经典, 极具欣赏性和实用性。舞蹈组合动作丰富, 连贯性强, 便于记忆,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之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 传授给学生, 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大量的舞蹈语汇, 为舞蹈编创和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舞蹈感觉和对舞蹈美的感受。通过对舞蹈组合的反复练习, 学生可以提高自身各部位的灵活程度, 加强四肢密切的配合, 使舞蹈动作更加协调统一, 提高学生在表演中手、眼、身、法、步的协调配合,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另外, 高师舞蹈教师可以将院校所在地的民族、区域风格比较明显的地方舞蹈编创成舞蹈组合, 并将之作为教学内容, 既能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有利于民族艺术和区域艺术的保存和传播。

五、加强舞蹈编创能力的培养

舞蹈编创能力是中小学舞蹈教师必备的重要知识和能力。根据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际需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 中小学生对校园文艺活动的热情也日益高涨, 这也就要求高师舞蹈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舞蹈创编能力。作为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舞蹈创编课,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第一, 向学生系统讲授舞蹈创编的理论, 使学生明确编舞的基本知识。第二,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编舞各个环节的练习。这阶段, 除了注意对“形象捕捉、主题动作选择、队列变化”这些编舞技法的指导外, 教师还需指导学生在与姊妹艺术相连接与生活相连接中进行多维的创编。比如, 在选材方面, 可启发学生不仅从生活中选材, 还可以从姊妹艺术中选材;在结构方面, 可指导学生选择与音乐的曲式结构相对应的结构处理方式;在编舞寻找动作素材方面, 可指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等;在舞蹈构图设计方面, 可指导学生学习美术多维空间设计和在建筑大型群体空间组合的设计中进行创编等。第三, 在以上基础上, 由学生独立或分小组进行创编, 由此一步步地培养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

总之, 高师舞蹈专业教学应该坚持科学性原则、指导性原则、实用性原则, 针对高师舞蹈专业学生的专业程度, 改变传统的专业学院的教学模式, 不断探索高师舞蹈教学的新思想、新方法, 才能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为我国的素质教育培养优秀的舞蹈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庞迪蓉.加强高师舞蹈教学的师范性[M].德宏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 (3) .

[2]杨羽燕.谈师范院校音乐专业舞蹈教学[M].中国成人教育, 2009, (22) .

[3]刘静.高师舞蹈教学改革初探邢台学院学报[M].2008, (2) .

[4]赵容芳.高师舞蹈教学中对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M].文教资料, 2008, (31) .

浅谈聋校舞蹈欣赏课教学 第4篇

一、以引导为主,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循序渐进就是指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学习。聋生由于生理缺陷而导致思维缓慢,想象贫乏,理解力差。在刚开始时,我选择结构比较简单,形象鲜明,与生活贴近的儿童和民间舞来分析、欣赏。如舞蹈《读书郎》、《闹花灯》等。首先,我以故事形式把舞蹈内容讲给学生,让学生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找到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然后,再找一些图片、绘画、录像片之类,配以歌词、解说词,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舞蹈内容、情绪。最后让学生来欣赏舞蹈片。小学生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去上学所体现的那种迫切心情和决心,不正是自己来学校读书的心情吗?春节、元宵节孩子们在家门口点的爆竹,舞的龙灯,耍的高跷也正是当地的民间舞蹈所表现的场景,反映了人们那种富足、吉庆、祥和的气氛。再如《三只蝴蝶》,简单短小,通俗易懂,让学生感到爽朗、明快、质朴,欣赏这类短小而又贴近生活的舞蹈,既便于聋生理解又能丰富他们的舞蹈知识和精神生活。

二、以图引境,以境引情,情景结合,以视觉拓想象,增强欣赏效果

在教学中我就根据音乐、舞蹈所表现的内容通过图片、录像片等把情、形、动、静有机结合起来创设某种特定的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以扩展思路。例如欣赏具有时代精神的大型舞蹈《黄河大合唱》时,根据音乐、舞蹈所表现的内容,我先让学生观赏黄河两岸美丽如画的风景片,再让学生观看战争纪录片,了解舞蹈背景,同时启发学生:这里讲述了两岸人民世世代代在这里开渠筑堤,过着幸福、和平、安静的日子,但好景不长,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两岸人民被迫妻离子散,背井离乡。但是,英勇的黄河儿女不甘蹂躏,奋起反抗,抗日热情就像汹涌奔腾的黄河水击打着黄河两岸。两岸人民为了保卫美丽幸福的家园,保卫全中国誓死奋战,誓把侵略者赶出中国。然后再让学生欣赏舞蹈《黄河大合唱》。这样,逐步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这样一个过程:《黄河谣》、《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那么,这个过程,就是《黄河大合唱》。

三、围绕中心主题,通过合理布局,增强学生注意力

我认为,欣赏课不能单纯为了欣赏而进行,应围绕欣赏的共性展开,采用多种形式,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把单一性的欣赏变成有趣的层次性教学。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得到美的滋润和熏陶。例如:通过欣赏舞蹈《筷子舞》,让学生去感受蒙族舞的风格特点,了解蒙族人民的热情、豪放、勇敢与奔放,了解蒙族灿烂的“草原文化”。根据这一目标,我做了如下设计:1、视听结合,老师结合图片等讲述蒙古大草原的情景,从生活到自然,从狩猎游牧到生产劳动,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故事中去。2、让学生自己讲述看过的电影(电视或小人书等)中有关蒙古大草原的情景,老师点拨。3、欣赏舞蹈《筷子舞》,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谈谈对舞蹈内容的理解及想象其展示的画面会把我们带入一种怎样的意境之中。从而明白了蒙族舞蹈无论从形式到内容无不打上游牧的烙印。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看看、想想、讲讲中集中注意力得以美的熏陶和享受。

四、结合聋儿特点和所学内容,抓住时机,渗透教育,加强舞蹈欣赏课的思想性

聋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生理缺陷而导致他们性格孤僻,自卑感重,猜忌心强,所以,我在欣赏课中,不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而且还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赋予他们美好的情感和开朗的个性。

例如:在欣赏舞蹈《丑小鸭》时,我重点向学生讲述“丑小鸭”坎坷的生活经历,引发学生心理和情感上的共鸣。然后让学生欣赏舞蹈《丑小鸭》,最后我问:“丑小鸭为什么没有被命运打倒?”大家争相发言,有的说:“靠勇敢、靠坚强和自信。”最后我总结:同学们说的都对,今天我们欣赏的这个舞蹈作品就是表达了这样的一种思想境界:丑小鸭顽强地与命运抗争,在逆境中挣扎,对幸福和美好生活充满追求和向往,最后,终于靠自己坚强的意志和信心战胜困难而变成一只美丽的小天鹅。从而引导学生不要因为自身缺陷而自卑,帮他们树立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信心。最终成为一个残而不废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总之,上好舞蹈欣赏课,不仅仅要结合聋生生理特点克服重重困难,而且还要把欣赏课教学与学生接受能力、学习兴趣紧密联系起来,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发展和提高聋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及协调能力,以便更好地培养和提高聋生的舞蹈欣赏能力。

校舞蹈教学工作总结 第5篇

中山市民众新徽学校素质教育超市舞蹈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1、紧紧抓住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从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高度,着力构建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艺术课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建立起坚实丰厚的生产点。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意识,促进孩子健康而

二、活动目的:

1、使学生正确的掌握舞蹈的基本要领,知道基本的手位,脚位。

2、对队员们要求基功达到下叉,下腰。软度不好的同学可延长时间。

3、对个别素质好的队员在技巧方面可加深一些,同时学一些简单的儿童舞蹈。

三、培养目标:

1、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技术,养成良好的姿态。

2、学习成套的舞蹈基本动作,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和灵敏性。

3、发展学生各项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5、在镇、集团以上比赛中获二等奖以上奖项二项。

四、活动特色:

1、把学生的差异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开设形体活动小组。

2、由培养特长向启发创造延伸。着眼培养学生挑战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

3、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自信。课堂学习活动中一些基础教育,能力较弱的学生,在艺术活动中获得了成功的机会,改变了孩子被动的心态,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功欲。

4、让活动成功孩子享受生命的时空。我们的艺术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气息,一双双高举的双手,一张张自信的笑脸,有如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充满着蓬勃的生机。五、主要措施:(拟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分解法、完整法、对比法、预防预纠正错误法、练习法等:

2、教学手段:影象教学、个别指导、、分组教学等

六、活动安排:

1、定时活动。

2、活动规划。每次活动前点名,活动中学生积极性高涨,活动后有记载,有成果积累。

3、不断交流和研讨。总结得与失,借鉴成功的经验,不断丰富完善,提升教育与活动的艺术,使特色更鲜明。

七、活动内容安排: 活动内容:

1、第一月教会学生正确地掌握舞蹈的基本要领,知道基本的手位,脚位。

2、第二个月要求全体队员都能在辅导员的训练下基功达到下叉,对个别软度不好的队员可加深练习,训练有基本手位,脚位,一位的擦地,蹲,丁字位的前擦地,旁擦地,腰部的训练、腿部的训练的撩腿、弹腿、踢腿。

3、第三个月要求队员在能够下叉的基础上再加深一步下腰。同时学一些儿童舞蹈中常见的舞步的组合。

4、第四个月训练内容,对个别好的队员进行个人素质的提高,技巧方向可加深一些。例如:虎跳、前后桥、抢脸,同时要学一些简单的儿童舞蹈。

中山市民众新徽学校素质教育超市实施方案之十三

秋学校教学工作总结 第6篇

一、规范办学: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类课程,配齐各科师资。严格执行作息时间规定,早中晚及课外活动时段不安排整班上课,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1小时、课外活动按规定正常开展。严格执行学籍管理规定,报送数据及时准确,按时完成学籍审核工作。

二、结合“学校共同体”学习优秀教学管理经验。

本学期开展了震泽实验小学“小升初衔接教学研讨会”,与震泽片初中学校开展“期中考试联考”、“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会”、“初中学生培优补差经验交流活动”、“乐活课堂展示活动”。

三、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完善“促进学生学习”的质量监控制度的建设与落实。

教务处的教学质量监控以教学环节的日常监控为主,负责组织听课、试卷命题、试卷质量分析等工作,并通过各类检查评估(教案、作业布置与批改、教学进度计划、学生评教、教研活动的开展等),严把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完善《震泽初级中学作业布置监控制度》、《震泽初中教师作业布置及批改的规定》、《震泽初中教学六认真要求》、《“以学论教”课堂教学评价制度》科学、有效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优化各司其职的教学质量监控,突出教师在质量监控中的职责,优化作业管理、阶段质量检测,强化学生学业质量分析、教与学行为的改进。

(1)加强三级听课制度,监控课堂教学效果。

“三级听课”制度,学校行政领导、教务处成员、教研组长进行课堂听课,开展教学调研,了解教学情况,指导教学工作。教务处每周、每学期要统计并公布听课情况,大力营造关心教学、重视教学、支持教学的氛围。

校长听课制度:提前通知教师进行准备,校长室、教务处进行听课(每天一节课)。推动张力课堂,突出“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生学习”的主题。

推门听课:行政推门听课每天由教务处安排一节,提前通知节次,随机安排听课,监控课堂原生态。课后教务处进行访谈(对学生进行课堂满意度调查问卷)、年级组对开课教师进行“六认真”抽查。

教研组研究性听课、评课。本学期学期9月份开展“初三乐活课堂展示活动”,10月份“同题异构”和12月“同题再构”等课例研究活动,结合课堂观察活动开展研究性活动。11月联合“震泽片初中学校共同体”进行“乐学课堂”课堂展示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吴江区教研室、苏州市教研室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2)月常规检查考核,监控教师“六认真”。

对教师“六认真”工作检查常规化、制度化,每月检查一次。有利于规范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也是控制和统一教学进度、规范教学行为的过程。能促使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教学技能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成效。并对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将情况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指导并帮助教师做好分析,从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结合“六认真”检查进行学生评教师问卷调查,提倡教师做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的教师。

(3)作业监控制度完善,推进学生“乐活”。

本学期我校“社团”建设顺利开展,建立35个学生综合实践社团,《构建乐学课程——乐活教育发展的支撑》让学生利用周五下午两节课开展社团类综合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学习乐趣。我校《初中蚕丝文化》被评为苏州市课程基地。

完善作业监控制度,加强家校合作作业监控。教务处建立了作业监控制度:教师精选作业内容,提高作业的质量,坚决杜绝布置大量机械性、重复性、惩罚性的作业,提倡布置弹性作业,引导自主学习,学校各年级组、备课组加强对各科作业布置的管理和协调,严格控制每日各学科家庭作业总量。学生的每日课外作业量适当,双休日和节假日不加大作业量。教务处采取不定期检查,问卷调查等形式把作业量严格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建立“作业记录本”家长监督完成作业并签名,教师批阅记录本,加强了作业独立完成监控。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布置作业“减量提质”上做文章,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个性发展,学会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确保作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切实有效地控制作业的数量和难度。凡布置的书面作业要全批全改,对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应做到面批面改,提倡精批细改。要建立错题记录本,引导学生建立纠错本。继续实行五级作业监控制度,积极探索主要课程当天作业当天完成的校内外监控机制,杜绝抄袭、对答案等现象,把真实的学情展现出了,让师生成为学业发展的第一参与者、体验者。

加强对作业量的控制,给学生更多自主活动的空间,引导学生“快乐的学”。

(4)教学质量分析,注重进步度分析

组织教学质量分析会,考试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形式,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方法,教学质量监控将考试、教学调研、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典型案例分析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务处监控期中考试(期中考试震泽片联合考试,并集中桃源中学进行了期中质量分析会议)和期末考试,年级组每月一次年级组测试,召开年级组质量分析会,把初一入学基础性调研测试为基准,每次测验成绩进行“进步度”分析。研究、讨论、分析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及作业布置量、批改情况。反馈学生的学业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加强和优化试题的编制试题,试题内容要尽可能全面检测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目标的达成情况。

备课组组织制定本教学组的各种教学进度与计划,并监控执行。组织单元测试、阶段性形成性质量监控,并做好质量分析,提出改进教学的举措。加强对平时作业的研讨,提前一周设计确定作业,按照“五增五减”的要求,引导学生做适合的作业,做适量的作业,做有效的作业。

教师确立“节节清、天天清、周周清、段段清”的质量监控意识,通过日常作业和阶段性测试来反馈学生的学业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

四、加强优化学生课外阅读。

阅读活动有序开展,学生阅读评比形式多样。鼓励引导了我校学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善表达、爱写作”的习惯,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努力探索阅读课程校本化。

语文组、英语组制定了学生自主阅读评价体系,图书馆本学期推荐书目每样购进了80册书供学生集中阅读,教务处安排好图书馆阅读课给学生时间阅读。以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阅读写作成果喜人:

期初邀请区教研室专家指导阅读教学。教务处组织了震泽初中暑假阅读卡,读后感(影评)评比。期末阅读角布置和使用评比。

(2)20xx年吴江区中学生暑期征文评比:我校初三(6)班周紫月的《诗与远方》获一等奖;初二(8)班范思懿的〈幸福的脚步〉获二等奖;初三(7)班田凤仪《读〈童年〉有感》、初二(6)班李徐吉《梦想》获得三等奖。

(3)20xx年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陈城龙同学获得全国三等奖,孙凌喆、吴佳蕾同学获得吴江区一等奖,沈淳宸、王雪、宋佳怡、刘沈悦、裘宇辰、张雨婷获得吴江区二等奖,吴涛、周紫月、李可欣、黄瑜颉、范思懿、朱茜、王佳莹、贝心怡、吴双、毛芝琴、许文清获得吴江区三等奖。我校获得第十二届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优秀组织奖。

(4)吴江区20xx年校园文化艺术节“阳光下成长”征文比赛宋雨宸获得吴江区一等奖,吴书冉获得吴江区二等奖,肖吴祎获得吴江区三等奖。

(5)20xx年吴江区中小学“赏邮票,写作文”大赛田凤仪获得吴江区一等奖,刘曹仪获得吴江区二等奖,金 希、何博洋、李燕如、郭玲余获得吴江区三等奖。

(6)“家在苏州·书写经典传承文明”20xx 年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比赛王芊、徐函宇同学获得苏州市三等奖。

(7)20xx年“七彩语文杯”“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初一(6)班陈子昕获得吴江区二等奖,初二学生孙凌喆、张陆祎获吴江区三等奖。

(8)吴江区首届“法润校园·律伴成长”青少年法治征文活动周紫月获得吴江区一等奖,田凤仪获得吴江区三等奖,金奕言、肖吴祎获得优先奖。

(9)初三(6)班周紫月同学获得第十五届“雨花奖”全国中小学作文大赛全国一等奖,并获得20xx年苏州市中小学生‘姑苏情·诗词歌赋’创作大赛苏州市二等奖。

(10)第九届江苏省中小学诗歌竞赛五位学生获得省一等奖,9位同学获得省二等奖,15位学生获得省级三等奖。

优化英语阅读。学生从提供阅读书目中选择1~2本课外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同时选择其他时文材料、英语报刊进行广泛、持续阅读,期末教务处进行评奖。

四、重视提高教师的课程把握能力

着眼于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情感培养的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组织教师学习材料“学生研究”,组织教研组沙龙和教学研讨活动,引导确立科学的学生观和教学观。

为了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学科素养和专业能力,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组织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史、综合实践等七科54名青年教师参加青年教师解题竞赛。制定震泽初级中学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评比校级评比方案,推荐优秀教师参加区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

本学期10月份、12月组织开展了教师制卷比赛。优秀试卷组织学生课堂练习。

吴江区第五届A级优质课评比金斌、邱美丽、钱蔓莉老师获评A级课教师。

(4)开展“20xx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陈晓茵老师获得省级优课,徐其洪老师获得苏州市优课,沈菊明、王孝芳、葛昀、姚春华、沈亚娟、陈洁、邹静宜老师获得区级优课。

(5)《20xx年苏州市教师素养竞赛》,我校邹静宜、彭娟两位老师获得苏州市三等奖。

(6)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杜 蕾、葛 昀、邹静宜老师获评吴江区教坛新秀,裴涛、徐建芬、沈菊明老师获评吴江区教学能手,彭娟、杨永松、丁祥俊老师获评吴江区学科带头人,沈莉芳老师获评吴江区学术带头人。

五、探索教研活动的转型提质,形成创新教研活动

以“融和”为主题,进一步改进教研和科研,把教研活动和科研活动(部分)结合起来,开展以研究学生和教师教学行为为主题的“微研究”,“微研究”把教研和科研结合起来。主题是:作业的控制和优化。组织开展“同题异构”、“同题再构”课例研究活动。

(1)以校本教研为抓手,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的同时,实行教师集体备课制,备精每一堂课,优化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以提高每一堂课的质量和效益。建立健全了教育教学研究制度,加强了教育教学的研究,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改革了课堂教学模式,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工作,课堂内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

(2)完善学科教研组制度;定期组织了学科教研活动,加大学科教学研究力度;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健全和完善听课、评课等制度;加强学科内、外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认真填写《研修手册》,每月检查盖章,期末对每个备课组、教师进行评比打分,列入绩效考核。推动了教师教研积极性。组织教师把握课程标准解读和中考命题解读活动。

2012秋学校教学工作总结 第7篇

2012年秋季学期 学校教学工作总结

2013年1月18日

海子街二中2012秋学校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按照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 牢固树立教育教学是中心,教学质量是生命的观念,扎实开展教导处工作,发挥教导处对学校教学的研究、指导、服务的功能,注重教学过程检查与监督,提高备课组、教研组工作的实效性。教导处基本完成学期初制定的各项工作计划。反思才会进步,总结才会提高。为了能够使今后的工作在质量上、效率上再上一个新台阶,现将近一学期工作小结。

一、主要工作

1、继续促进教师教育观念转变

本学期教科室组织了多次理论学习与研讨活动,鼓励教师走进多媒体、运用多媒体,与现代化教育接轨。

2、严格执行教学法规,开齐课程,上足课时,做到学科安排不走样,综合实践课程不走味,校本课程安排不走调,确保高质量完成各科教育教学任务、狠抓常规管理,提高教学效益

(1)本学期教导处继续完善和落实常规检查工作,每天教导处人员对教学常规进行检查,并做好教导处工作日记的记录。对教师的教学计划、备课、上课、教案、课后反思、助学、听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试等各个教学环节在学期初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检查方法,并真正做到了落到实处。

(2)本学期教导处组织进行了期中、期末两次教学常规检查,备课实行超周备课,每周五上交。同时检查也采取不定期进行的方式,并把专项检查与综合检查相结合,专项检查中重点是作业、听课,做到检查有结果,非常注重实效性。从检查的情况来看,教研组及老师整体上都较好,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不按要求书写教案,教案太简,听课次数不足,作业批改不细致等现象。

(3)本学期教导处注意课堂教学各环节的规范性,以提高45分钟效益为目标,加强教学案一体化,备课要做到“心中有本,目中有人,胸中有法”。要备课标、教材、资料、学生、教法和练习,备课组内要互相协作,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4)加强了考试工作的管理。除常规期中与期末考试外,成功组织各年级的月考,加强了巡视和管理力度,加强考风考纪教育,加强了考后分析和落实调整措施的力度,提高了组织管理的水平,同时也加大了考试对教师的评价实效性。

4、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

(1)各教研组活动注重教学活动的效益,摒弃重形式而轻内容的教研,优化课堂教学的环节,提高教学效益,特别对备课、听课、辅导、作业及试卷的批改加强了检查与监督。

(2)要求老师人人上示范课,课后认真评论、研讨,通过此项活动,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也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达到了预期目标。有计划地举行以备课、上课、听课、说课、评课为主要形式的课改研讨活动,学会反思,总结经验与教训,扬长避短,优化教学。本学期进行了随堂听课活动,全面提升我校的常态课堂教学水平。

5、继续加强教研组建设。

各教研组认真制订学期教学研究计划,明确研究重点任务,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切磋教法学法,上好常态课、研讨课,积极开展评课交流,不断总结提高。同时,引导教师自觉学习教育刊物教改经验,指导课堂教学,关心新教师成长,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争先创优意识。继续加强教组对备课组的管理和监督作用。

6、继续规范教导处工作,加强自身建设。充分认识教导处的职责,提高工作的主动性与计划性,努力发挥对教学工作的研究、指导和服务功能。

7、积极注重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本学期部分老师参加和听取了市、区优质课评选,组织教师听取专家报告。这些活动,开拓了老师的视野,提高了老师的综合素质。同时开展了“作文竞赛”、“

七、八年级单词竞赛”“优秀学生座谈会”“九年级中考冲刺研讨会”“学法经验交流会”“学生转化座淡会”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教学。

本学期教导处工作有了一定的改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益,促进了教育教学发展,不可否认,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仍需要进一步转变

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仍然需要一个过程,要付出更多的的努力,要消除急躁或急功近利的情绪,改革课堂教学艺术,多关注学生,管理学生。

2、教师队伍建设难度增加

提高教师的素质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提高教师技能素质的同时,必须加强师德建设。存在个别教师工作敷衍了事,作业批改拖拉、马虎,上课不能尽职尽责。

3、加强教学常规检查结果的评价

在本学期的教学检查中仍然发现个别老师为完成任务而补教案、抄补听课记录、补教学日记甚至沿用老教案的现象,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4、单元测试工作仍需进一步完善,部分教师没有进行测试,而是发放给学生自由去做,有的测试了,但是学生代阅,甚至不阅。

5、我校教师普遍对校本研修不感兴趣,认为是搞形式、走过场,再加上学校经费和条件的限制,校本教研活动落不到实处。

下一步工作设想:

一、教学检查对教学工作的实际推动效果不甚理想。

1、教学检查不能只停留在形式,教学检查的主阵地应该是在教室里,在课堂上,在学生中。这样我们才能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从源头抓起,防患于未然,才能保证教学检查的时效性。

2、教学常规检查的形式也可多样化,可采取有针对性的专项检查、针对专人检查、向学生调查、普查与抽查相结合等形式。其次应加大对课堂教学的检查力度,将教师随堂听课,领导听课制度落到实处。

3、要想改变校本研修无实质性进展这一状况,首先必须建立一套考评和激励机制,以激发教师搞教研的内在动力。其次,为教师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创造机会,使他们能更多地、更方便地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再者,重视对教师教研活动的技术指导,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我们希望下学期我们的教研活动能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好。

聋校律动舞蹈中的教学模式创新 第8篇

律动对于聋校舞蹈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现阶段我国大多数聋校都开设了律动课。律动舞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舞蹈进行有效地学习,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视觉、触觉、振动觉等感官进行培养,提升聋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智力水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聋校传统的律动舞蹈教学方式已逐渐不能满足现阶段聋校学生的需求,必须对其进行适当地改革创新。本文针对聋校律动舞蹈中的教学模式创新,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分析。借此平台,与各位相关研究人员进行交流讨论。

2. 聋校律动舞蹈教学的重要性

舞蹈作为一种表演形式,其主要是指舞蹈表演者通过对自身身体的运用,进而完成各种动作来表达自身情绪,具有一定的节奏性。在聋校舞蹈的教学过程中,律动由于其所具有的种种优点,受到了聋校舞蹈教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在聋校律动舞蹈教学中,音乐治疗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音乐治疗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本质上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具有涉及学科广泛、应用领域复杂、众多等特点,其主要是指通过对包括听、唱、演奏等在内的一系列音乐手段,对相关人员进行刺激与催眠,以达到使人健康的目的。在聋校律动舞蹈教学中,运用音乐治疗时,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学习与启发原则、体验原则等相关原则。现阶段,在聋校律动舞蹈教学中运用音乐治疗方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1.通过对大脑皮层进行刺激,改变大脑皮层功能,并实现对相关人员情绪的调节,帮助某些身心疾病的治疗。2.音乐可以实现对听觉中枢进行刺激,提高大脑垂体脑啡肽的浓度,进而达到阵痛的效果。3.音乐还可以实现对大脑功能的改善,对人体大脑左半球与右半球进行协调,以促进人的智力发展,因此,被广泛使用。4.通过在聋校律动舞蹈教学中运用音乐治疗这一形式,能够对聋校学生的情感与人格进行培养,以达到协调相关人员身心和谐的目的。

3. 如何对聋校律动舞蹈中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3.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过去,我国聋校舞蹈工作者在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一般采用教师教授,学生模仿的教学模式。由于聋校学生自身条件的限制,其并不能真正对教师所教授的内容进行充分地了解与掌握,进而导致其对于舞蹈失去兴趣。但是,采用律动舞蹈的教学方式能够通过将学生身体与心理进行结合,进而使学生“随心所动”,激发学生对于舞蹈学习的兴趣,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对《拔萝卜》这一课程进行教学时,应首先让学生真正的走进田间,进行实战演习。通过采用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于拔萝卜进行详尽的了解,还有助于营造一个快乐的学习氛围,进而提升学生对于舞蹈的学习兴趣。

3.2 丰富学生的舞蹈知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创造发明了更多的舞蹈,舞蹈知识与内容逐渐得到丰富与发展。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聋校相关舞蹈教学工作者应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积极寻求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舞蹈知识,并运用手语将其一一讲解给学生。采用这一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满足舞蹈教学内容、目标、手段等方面的需求,还能对学生舞蹈的知识面进行扩充与丰富,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3 运用手语对舞蹈进行讲解

聋校教师在运用律动教学方式对舞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将舞蹈动作进行分解。在此基础上,针对每一个舞蹈动作进行详尽地讲解,让学生能够明白这一舞蹈动作的内容、含义以及标准。这一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质量,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效率。此外,聋校舞蹈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学过的内容进行自主训练。在这一过程中,舞蹈教师可以在旁边对其训练过程进行观看,发现其中存在的错误。在下次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针对这些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与讲解,帮助舞蹈练习者攻克难关,提升其舞蹈学习的质量。

3.4 合理利用微课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的多媒体技术不断完善。由于其所具有的一系列优点,能够为我国教育工作者提供大量的便利,因此,受到了我国教育部门相关的欢迎与重视,纷纷将其运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聋校舞蹈教师在对舞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媒体技术能够对师生之间沟通所存在的障碍进行有效解决,进而弥补学生的认知不足。因此,聋校舞蹈工作者在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在对其进行手语讲解的基础上,运用一系列的事先录制好的微课视频等将舞蹈动作表象出来,帮助学生进行舞蹈学习。采用运用微课视频的方式不仅能够弥补学生的认知不足,提高其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还能降低舞蹈教学工作者的劳动强度,减轻其工作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舞的先驱者埃米尔·雅克·达尔克罗兹将节奏与人体肌肉运用联系起来,创造出“体态律动”教学方式。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这一教学方式逐渐趋于完善。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一系列优点,受到了聋校舞蹈教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纷纷将其运用到舞蹈教学工作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传统的聋校舞蹈教育模式已不再适用于现阶段的聋校舞蹈教学中。这就要求我国聋校舞蹈相关教学工作者采取包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聋校学生所学舞蹈知识进行补充、丰富、运用手语对所学舞蹈进行讲解以及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等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对聋校律动舞蹈中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以提高聋校舞蹈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摘要:聋校学生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其在对舞蹈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系列的困难。律动是人们天生所具有的行为,由于其自身所存在的一系列优点,受到了聋校舞蹈教学工作者的欢迎与喜爱,纷纷将其引进舞蹈教学中。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律动舞蹈教学已逐渐暴露其自身缺点,必须对其教学模式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创新。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对如何更好地对聋校律动舞蹈中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给予一些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聋校,律动舞蹈,教学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张晶晶.律动教学与舞蹈启蒙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5)

[2]苌敏.发挥多媒体优势优化聋校律动教学[J].教苑,2016(3):51-52

上一篇: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工作新计划下一篇:市长在全市金融座谈会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