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反思

2024-09-22

《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反思(精选10篇)

《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反思 第1篇

周三教研活动,我们有幸观摩了黄爱华老师执教的《数的大小比较》,给我的最大的冲击是,这是数学课吗?一节形式上不是数学课的数学课,却让我看到了老师与孩子的真正平等,老师课堂上的机智,老师为每个环节精心的安排与预设,老师关注了孩子的心理变化引发的行为变化,抓住一切可教育的点,形如流水般让课从容大气。不是为了上出《数怎样比较》而单列的数学环节,每个问题的出示,每种方法的引导都是经过考究的,看似任何的方法思路都是按照学生说的去发展,其实老师却始终握有提纲挈领的主导权,老师的评价也很到位,对每一种说法老师总能找到这种说法存在的理由,并通过假设、猜测等让学生体悟到那种说法是我们的学习主线。

课从开始到结束都关注到了孩子的情绪,你高兴吗?你选择我讲还是边玩游戏边学?你有什么体会?这些问题贯穿于整堂课,让孩子们明确自己是课堂的主角。

课堂不仅学习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注意的问题,还能时刻让学生处于思考的巅峰,为了赢,为了集体的荣耀,猜测,辩证,对于数的可能性的你猜我辩,一次次思想的冲突又一次次的让思路明晰。学习让孩子变得睿智快乐。

在9的处理上足见老师的细心考虑的周全,一队正直的为对方的9辩解时,老师大张旗鼓的为她喝彩,让她觉得自己虽败犹荣,给学生奠定了厚厚的品德基础。

学习黄老师对课的设计从大出设想,从小处落实,眼高手不低;学习黄老师与孩子真心以对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心理变化,学习黄老师不急不躁娓娓道来,激情满怀的洋溢在每一节课堂上。

《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反思 第2篇

横着竖着观察百数表寻找规律是数的顺序的教学重点,我按照教材上的教学过程,先完整地填表,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最后运用规律来完成“做一做”。在这节课上,我引导学生先横着选几行读一读,发现每一行的前9个数的十位都不变,个位依次多1。再利用这个规律进行相应的练习。然后让学生竖着选几排读一读,找出竖排的规律:每一排个位不变,十位依次多1,随后也进行了相应的练习来强化对规律的认识。最后再让学生自由地找找斜行的。规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数去观察,来发现这些已知数的规律和排列顺序,调动起全体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

比较数的大小。先让学生看图说数,然后比较大小,接着总结方法,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学生对于比较数的大小掌握的比较好。学生自己就能总结出:先数的数比较小,后数的数比较大。在练习过程中我又引导学生得出比较两个数大小的另一种方法:先比较十位,再比较个位。

《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反思 第3篇

师:最近老师家里的电话有点问题, 想换一部新的, 于是到超市去看了一下.同一型号的电话在不同的超市价格不一样, 你们看, 下面是苏果超市和华联超市步步高电话机的定价.请你们帮老师拿个主意, 应选择在哪家超市购买?为什么?

步步高电话机:苏果超市, 203元;华联超市, 198元. (独立思考后在班内交流)

生1:我建议你选择华联超市, 因为198元比203元便宜.

师:你是怎样知道华联超市便宜的?

生2:我也建议你选择华联超市, 因为在这家超市里步步高电话机只卖一百多元, 而在苏果超市要卖两百多元.

生3:我也建议你选择华联超市, 因为它的价格不到两百元, 而苏果超市的价格超过了两百元, 所以选择华联超市.

生4:我也建议你选择华联超市.因为209大于198.

师:大家都认为华联超市的便宜.那你会用数学符号表达比较的结果吗?

生1:209>198.生2:198<209.

师:老师又看中了一部步步高无绳电话机, 你能帮老师出出主意吗?

出示:步步高—无绳电话机:苏果超市, 539元;华联超市, 588元.

师:从表格中你们知道什么?你会去哪个超市购买?为什么?和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生1:我建议你选择苏果超市, 因为它比华联超市便宜.

生2:我建议你选择苏果超市, 因为虽然都是四百多元, 但是苏果超市的价格是四百三十几元, 而华联超市的价格是四百八十几元.

生3:我也建议你选择苏果超市.因为439小于488.

师:你会用数学符号表示比较的结果吗?

(独立完成, 指名板演)

师:谢谢大家帮老师出了很好的主意, 老师会考虑大家的建议的.比较一下, 这两个数和上面两个数在比的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在小组里讨论后指名回答)

生:第一题只要比两个数百位上的数字, 第二题两个数百位上的数字相同, 还要比它们十位上的数字.

师:在比较千以内的两个数的大小时还可能有什么情况?你能举个例子说一说吗? (在小组里讨论后指名回答)

生1:还可能有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字都相同, 个位不同的, 782<785.

师:如果你们想买一部步步高复读机, 你们最想在哪家超市购买?为什么?

步步高复读机:1.苏果超市, 204元;2.华联超市, 195元;3.时代超市, 209元. (小组讨论交流)

师: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还可能有什么情况?

生2:还有两个数的位数不同, 只要比较位数就可以了, 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位数比三位数小, 所以99<100.

生3:1000>999, 四位数比三位数大.

……

教学片段二

师:请拿出练习本自己任意写一个小于1000的数.

1.写数比较

(1) 同桌比较:同桌悄悄地比一比.

生1:我写的数是999.生2:我写的数是1000.

生3:我的数比你小!生4:我的数比你大!

……

(同桌互相比一比、说一说)

(2) 跟老师比.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有没有信心比得更快一点? (学生信心十足)

师:你写的数大于500的请举起来!你写的数小于500的请举起来!你写的数大于500小于900的, 请举起来!你写的数小于1000的, 请举起来!

(3) 小组内比一比.

师:两个数小朋友比得这么快!那三个数会比吗?四个数呢?下面就用自己写的这个数小组四人排排队, 请组长把结果记在白纸上. (小组四人比较、排队, 展示结果)

……

2.猜数游戏

师:小朋友写得这么有趣, 老师也写了一些数, 可是还没写完, 你能猜一猜小窗后面躲着谁?你喜欢猜哪个小窗就选哪一个.52□>526□99<100040÷5>□+4

生1:我猜第一题, 小窗后面躲着7.

生2:小窗后面还可以躲着8, 9.

生3:小窗后面可以躲着7, 8, 9.

生4:我猜第二题, 小窗后面躲着9.

生5: (抢着说) 这个小窗后面可以是1~9.

生6:第三个小窗后面可以躲着0~3.

……

反思

一、引入生活实例, 激发学习兴趣

本节课教材上的例题是:“杉树苗312棵, 松树苗285棵, 杉树苗和松树苗比, 哪一种多?”孩子们在实际生活中对这样的问题没有什么实际感受, 但是每个人都有去商店购物的经验, 因此, 教者做了大胆的改动, 选用了购物时经常碰到的价格问题作为例题, 学生有解决的需求.另外, 选取生活中的购物实例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平台, 还可以教会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创造, 也让学生深刻地明白:生活中有数学, 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道理.

二、调整备课重点, 找准教学起点

学生在一年级认识百以内的数时已初步掌握了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 而这种方法完全可以迁移到千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中来, 所以本节课教者始终将激发学生兴趣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贯穿于教学活动中, 使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知识, 掌握方法.这节课总体的教学特点是:淡化教师教的痕迹, 突出学生学的过程.新课的导入和展开都先让学生自己尝试探究.这样设计一方面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 找准教学起点, 使本节课的重点从学生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 调整为学生自主发现规律, 总结方法;另一方面, 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确立探索式教学模式,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反思 第4篇

一、做好铺垫

在“数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加强某个确定的数和与它相互对应的人或事物的具体数量之间相互对应关系的教学,使学生一看到某个具体的数,头脑中就能出现与这个数相对应的实际事物的表象。比如,学生学了6这个数后,头脑中就应该想象出6个人或6个小球等。在教学中,要加强两个数大小关系的对比教学,两个数中,哪个是较大的数(简称大数),哪个是较小的数(简称小数),大数比小数多多少,小数比大数少多少。同时教师应有意识地把两个数中的大数分解成两个部分,其中一个部分是与小数同样多的,另一个是大数与小数的差,使学生在数量的对比中,形成“大”(多)、“小”(少)、“同样多”“两数之差”等概念。为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这种概念,可以结合多媒体、实物或图形,加强直观教学。比如,在“6和7的教学”中,通过对比,使学生明确7大、6小,7可以分成6和1, 6是大小两数同样多的部分,1是大小两数的差,也可以让学生表述为7比6多1或6比7少1。

二、分析得当

当学生在两个数的对比中,头脑中明确地确立了“大”“小”“同样多”“两数之差”的概念之后,在有关小数、大数、两数之差三个数量间相互关系的文字题及应用题的教学中,根据题意,引导学生分析题中是哪两种数量进行对比,在对比中,“哪个”是大数,“哪个”是小数;是大数和小数进行对比,还是小数和大数进行对比;两个数进行对比后,产生了什么结果,大、小两数之差是多少。上述五个方面,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根据题意,一一做出明确的回答。

例如,在“5比8少多少?”一题中,是数5和8进行对比,8是大数,5是小数,大数8是后者,对比后产生的初步结果是5比8少;也可以用顺向思维说成8比5多,然后再进一步计算出5比8少多少或8比5多多少的结果。一般来说,在大、小两数的比较中,如果是大数和小数比,小数为后者时,产生的结果一定是“大数比小数多”这个结论;如果是小数和大数进行对比,且大数为后者时,对比后产生的一定是“小数比大数少”这个结论。由此可见,在大、小两数的对比中,大、小两数中把哪个当做后者,会产生两个相反的概念“多”“少”。

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或计算题中大、小两数之差。在进行了上述严密地分析、推理、判断之后,学生就会顺利突破大数、小数、大小两数之差这三个数量间相互关系分析的难点,顺利解答这三个数量间相互关系的文字题或应用题。

对于逆向叙述的大、小两数的数量关系,应引导学生改成顺向叙述的数量关系。例如,“一个数是2,比另一个数少6,求另一个数是多少?”最好引导学生把这道题叙述为另一个数比一个数多6,这样就使题中的数量关系比较明确了。

三、应用实例

1.已知大数和小数,求大小两数的差。

例1:小王家养小鸡15只,养小鹅13只,养的小鸡比小鹅多多少?

从小鸡中去掉小鹅与小鸡同样多的只数就是小鸡比小鹅多的只数。

列式为15-13=2(只)

答:小鸡比小鹅多2只。

在学生对此类题的解答比较熟练后,可总结出:大数-小数=两数差。

2.已知大、小两数中的小数和两数差,求大数。

例2:一年级有女生25人,男生比女生多5人,一年级有男生多少人?

分析:一年级男生人数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和女生人数同样多的25人,另一部分是男生比女生多的5人,把这两部分人数合并起来,就是一年级的男生人数。

列式为25+5=30(人)

答:一年级有男生30人。

求出男生人数后也可求出全年级人数。在学生对此类题能够熟练解答时,可总结出:小数+两数差=大数。

3.已知大小两数中的大数和两数差,求小数。

例3:工厂四月份产机器40台,比三月份多10台,三月份产多少台?

分析:四月份生产的机器台数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和三月份同样多的台数,另一部分是比三月份多的10台,从40台中去掉四月份比三月份多的10台,就是三月份的产量。

列式为40-10=30(台)

答:三月份生产机器30台。

在学生达到较熟练程度后可结合题意总结出:大数-两数差=小数。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第5篇

一、课中鼓励,保护学习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给孩子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让每个学生都乐于学习。

一年级孩子好动、好玩,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集中,课堂难以调控。针对这一情况,如果你一味地批评,效果适得其反。不妨你改变一下方式,从激励的原则出发,这会大大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在课上,我善于把握时机,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贴切的运用各种激励方法。课堂上,当有的同学回答正确时,我经常会说:你和老师想的一样,真不错!你刚才回答得很响亮,表达得也很清楚,真是好样的!哎哟!你真了不起,我们还没学呢,你就已经知道了,那么大家来猜猜,他是怎么想出来的?这样的一个猜字,既可以把那个学生先稳住了,又能一下子调动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他们各自的思维方式展露出来。这样做不但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且有时还能够激发他从脑中迸发出另一种独到的极富有创造性的回答。

二、启发运用多种策略的同时适时优化算法

在比较小松鼠和小白兔谁捡的多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比较充足的时间,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分组讨论,到底谁捡的多,为什么?有的说46里面有4个十,而38里面只有3个十,所以 46比38大;有的说46十位上是4,38十位上3,4比3大,所以46大 ;还有的说在百数表中,46在38的后面,所以46大,总之学生能运用不同的策略比较数大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和创新的精神。启发运用多种策略的同时适时优化算法,在教学时逐步渗透和引导学生用比较简便的方法。

三、多样化的练习,学生乐此不疲。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第6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1

本课教学采用情境串教学,以连环画的形式,使学生始终能够富有兴趣地参与教学活动之中。首先,本节课,将教学活动置于手拉手活动情境中,激趣引入农村的小朋友也非常好客,今天他们邀请城市的小朋友去参观,让我们一起到农村去看一看,好吗?在教学设计时遵循了这一理念,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借助已有的数的组成和数位等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数感,引导学生充分合作交流。活动一:借助哪种果树多?引入对万以内不同数位的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探索。活动二:通过鹌鹑和鸽子谁多?你能介绍一下比较的方法和结果吗?让学生通过交流,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得出正确估计近似数的方法,掌握相同数位的数之间比较大小的方法。

其次,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本节课较好地落实了这一理念,在活动三中:学生自主解决提出的其它有关比较的问题。如动物彩蛋和脸谱彩蛋哪个多等等。教师加以升华,进一步总结出万以内数比较大小的一般方法及找近似数的方法,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2

上周我讲了《比较数的大小》这节课。比较数的大小,学生是有经验的。一方面他们在学习20以内的数时,曾比较过数的大小;另一方面,在日常的生活中,他们也多次接触甚至亲自解决多这样的问题。但是,究竟怎样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不少学生还是似懂非懂的。

课前我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我将例题设计成童话故事,通过小松鼠和小兔的对话,引出要求解决的问题,调动了学习的兴趣,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实际中感受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作用..通过设计美丽的画面、有趣的情节,自己解决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对数的观察分辨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在数学活动中,通过比较计数器上的俩个数的大小。

调动学生的一切感官,让学生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达到有效的学习,体现儿童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特点,便于学生归纳、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在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学的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新课的导入和展开都先让学生自己尝试探究。

这样设计,一方面便于了解学生对于本节课的掌握情况,找准教学起点,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自主发现规律,总结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练习题我力求做到开放且有梯度,主要培养学生的想像、猜测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

不足之处:

在教学中只注重了学生比较数大小方法的多样化,没引导学生找出比较数大小的最好方法,如果方法的多样化与方法的最优化能达到统一教学效果会更好。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3

这一课是在孩子认识100以内的数和数的顺序基础上安排的,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比较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课虽已上好,但留给我学习、思考的地方有很多很多。

一、课中鼓励,保护学习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给孩子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让每个学生都乐于学习。

一年级孩子好动、好玩,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集中,课堂难以调控。针对这一情况,如果你一味地批评,效果适得其反。不妨你改变一下方式,从激励的原则出发,这会大大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在课上,我善于把握时机,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贴切的运用各种激励方法。课堂上,当有的同学回答正确时,我经常会说:你和老师想的一样,真不错!你刚才回答得很响亮,表达得也很清楚,真是好样的!哎哟!你真了不起,我们还没学呢,你就已经知道了,那么大家来猜猜,他是怎么想出来的?这样的一个猜字,既可以把那个学生先稳住了,又能一下子调动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他们各自的思维方式展露出来。这样做不但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且有时还能够激发他从脑中迸发出另一种独到的极富有创造性的回答。

二、启发运用多种策略的同时适时优化算法

在比较小松鼠和小白兔谁捡的多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比较充足的时间,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分组讨论,到底谁捡的多,为什么?有的说46里面有4个十,而38里面只有3个十,所以 46比38大;有的说46十位上是4,38十位上3,4比3大,所以46大 ;还有的说在百数表中,46在38的后面,所以46大,总之学生能运用不同的策略比较数大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和创新的精神。启发运用多种策略的同时适时优化算法,在教学时逐步渗透和引导学生用比较简便的方法。

三、多样化的练习,学生乐此不疲。

练习题形式多样,难易程度不同,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在课上,我设计了数字大比拼、猜一猜、写写比比、写数游戏等练习。特别是最后的游戏,每人写一个你喜欢的数,同桌比比大小,比30大比60小的数站起来,个位是7的把卡片举起来,大于70的数到前面排队,从小到大。实际上这是综合性很强的练习题,把课堂气氛推向**,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4

在教学本册《数的比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种物品的多少,能用20以内的数序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并已掌握了100以内的数序(当然中重度除外),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是在此基础上教学的。此刻,我反思的是这其中的第一个环节,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以前学习“多和少”都是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进行比较。现在要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而且要用“>”、“<”来表示,是一种感知上的过渡——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想要过渡得好的关键还是旧知识的迁移,把所要学习的知识和已学的知识衔接起来。

遵循“小步子,多循环”的原则,我在导入过程中,用了很多实物来演示,让学生说说哪些多哪些少,凭直观观察,就一些中重度的学生也能看出,哪些多哪些少。有了这样的过渡,学生的已有知识又唤回来了,但目的是不仅仅停留在原有认知上,而要把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上。例1是通过比较苹果和梨的个数同样多,引出两种数量相等。出示例图时,学生都在数是几个,结果我没问多少个,我问:“发现它们有什么关系?”轻度的学生一下子就说出一样多,都是四个。中重度的学生也紧跟的说出是一样。这对于他们来讲是比较容易掌握的环节。所以我也没有浪费很多时间去讲解,只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表示两个数相等用等号“=”,如4等于4,写作4=4,读作4等于4。之后,也举了很多例子,再说明几遍。

等到学生基本掌握之后,我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教学例2,认识“>”、“<”。过渡时,我设置疑问,问:“两数相等用等于号,不一样了,用什么符号表示呢?”紧接着,我出示例2图,小鸡和小鸭、三角形和圆形。学生忙着数数,我让他们先不用急着数,用眼睛看看,哪些多,哪些少,这样学生很快就回答是小鸡、圆形多,小鸭、三角形少。为达到教学目标,我进一步讲解:“这就说明他们之间有多有少,不是相等的。那么相等用等于号,不相等用什么呢?不等号有两种—————大于号和小于号。”接着我让学生数数,数后我板书。在我板书后,学生这下都蒙了,不认识这两个符号,不懂得应该怎么样读。借例题我进行一番讲解:小鸡5只,小鸭3只,5只比3只多,所以5比3大,写作5>3。三角形5个,圆形6个,5个比6个少,所以5比6小,写作5<6。讲解完后又带领学生读了几遍。为了让学生记住两个不等号的读法,我又向学生说明:主要看左边,把大于号小于号看成口,左边张大嘴就是大于号,闭着嘴就是小于号。读式子的时候,我指着左边,让学生反复的练习,最后基本能分清楚大于号和小于号了。在分清楚之后,我设计了一个小小的课堂游戏,我教他们用手势语来判断大于号和小于号。(是<的,伸出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其余手指握紧;是>的,则伸出右手的拇指和食指),然后出示1到9九张卡片,发给九位学生,告诉同学,这九位是数字王国成员中不可少的,他们现在要进行比赛,比比谁的年龄大。你们用手势语来表示,老师分别请两位学生上来,下面的同学纷纷举起手势,刚刚开始可以说是手无足措,都乱了,后来才慢慢适应了。这节课就在游戏中结束了。

目的是基本达到了,轻度学生基本掌握,中度学生初步掌握,可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游戏这一环节,学生的情绪激昂,他们可能注重的是游戏本身的趣味,而忽视了活动能给他们所带来的认识。还有鼓励做得太少,虽然知道有些学生是用猜的,但是也是应该给与表扬,至少参与其中了,不能给予忽视。这节课突出的瑕庇是玩与学的结合不是那么的理想。通过不断的反思,我想今后,我会在教学中不断有突破的。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5

本节课联系小学及课本内容,把两个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进行系统的概括,体验出两个有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⑴利用数轴比较大小;⑵利用绝对值比较大小。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这两种方法。在教用数轴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方法时,引入是采用温度的排序。根据常识,学生可以由低到高地排列这些温度,再让学生把这些数表示在数轴上,可以看到表示它们的各点是从左到右的顺序,由此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大小的规定:“在数轴上,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在这部分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图形理解这些结论。在讲解利用绝对值比较大小时,采用把两个负数在数轴表示,利用在数轴上的数“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得出“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的结论。从而得出利用绝对值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方法。这节课的重点是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难点是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异分母负数大小;这是本节课较难的部分,为了解决难点,特别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进行比较时的过程:⑴先求出两个负数的绝对值。⑵比较两个绝对值的大小(要通分,化为同分母分数)。⑶根据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的结论判断这两个负分数的大小。

上完这节课后,感觉到本节课还有不少地方设计得不好。结合实际,我的反思如下:

从学生完成学习卷的分析,学生对课本的知识掌握程度不错,能运用两种方法判断有理数的大小,都能较好地完成A组题。

不足之处:

1、在教学中,过多地推理概括有理数比较大小两种的方法,缺少学生

发表自己意见,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机会。

2、教学的预见性还不够,时间控制的不好,学生练习时间不够充分。

3、比较几个有理数大小的时候,学生容易正负数混淆。

4、学生对比较两个负分数的大小,感到比较困难。例如:比较—和—。

它既用到新学的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的结论,又联系到两个分数比较大小的问题,学生往往只做一次比较,比较完两个绝对值的大小后,就得出结论了。

教学设计的改进:

1、对于难点的处理,可以学生讨论、讲解思路,加强学生课堂上自主学习的能力。

2、练习方面,多设计几题学生易错的题,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使学生加深印象。

3、习题的设计要更加细心,层次分明。

以上是自己对这本节课教学之后的一些思考。只有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多进行反思,才能得到不断改进,不断提高。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6

本节课,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思我的教学:

优点: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根据班级学生的基础及特点,在设计这节课时,就考虑如何让学生充分感受“比较数的大小”这一知识点在生活中的运用。因此我利用了帮助老师选购电视机这一活动,将学生的数学学习带到生活中去,为了解决“买到教师既喜欢又价格便宜”这一问题,学生展开了新课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情境创设,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比较数的大小”在生活中的运用,从而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件快乐的事情,针对本节课的特点,在课堂中创设买电视机的情境,让学生带着愉快轻松的心情参与学习,在巩固环节,以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充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始终以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课堂教学。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新授过程中,学生出现疑惑时,请其他学生帮忙补充,让学生自由地说,尽可能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学会从倾听中辨别学生思维的正误,并适时作出引导。

不足:

1、比较方法不够明朗。本堂课的知识点其实是属于旧知识了,我们常说“温故知新”,而虽然我的课堂温故了,但是没有很好地将资源转移到新授中来,使学生在表述中一直未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述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导致整堂课学生虽然会比较,但是不能很清晰地表达自己比较的方法。

2、练习缺乏巩固升华性,课堂容量有待提高。由于这节课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其实不难,因此新授部分应该尽量少花一点时间,腾出时间来对此类题型进行大量地操练,在不同层次的练习中,让学生不断巩固理解比较的方法,既巩固升华了课堂知识,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课堂容量,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度。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7

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单元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只需在此基础上完成知识的顺迁移即可。因此,在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并不急着把“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教给学生,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学生对大小比较的真正理解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比较数的大小”这一内容,相信教过的老师都会认为比较枯燥,因此我将教学设计改变原来传统的教学方式,把整堂课的知识点都巧妙融入三轮游戏比赛中,让学生从比赛中感悟并总结出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真正倡导“在乐中学,在乐中悟”。

我个人认为,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应更偏向于充当一个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主动从事数学活动,只在关键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并不纯粹是娱乐和增添热闹的气氛,而只是老师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游戏的背后是学生有效的学习,有效的数学思考。

把“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借助于学生间所进行的一场女生队与男生队的“抽数比大小”比赛之中。我观察到,采用这样的教学形式,学生的学习活动充满了激情与挑战,学生的参与率比平时更高了,学生们能够全身心参与到老师精心预设、组织的“竞赛”活动中,“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自然也水到渠成地“内化”为学生已有的“比较数的大小”认知结构。

我对本节课的新授环节设计如下:我把“万以内数的比较方法”预设在三场次的“抽数比大小”比赛活动中。第一场:将抽到的数先放在个位上,再依次放十位、百位、千位,从这一游戏环节中学生深刻感悟到“数的大小”与“数位”的关系,逐步体会到高位上数字的决定性作用;第二场:将抽到的数先放于千位上,让学生进一步深刻体会到高位上数字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千位相同比百位,百位相同比十位这一比较的顺序;第三场:由自己决定将抽到的数放在哪位,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及时将学情反馈给教师,以便及时给于学困生辅导。

一堂课下来,从学生的反馈练习以及作业情况看来,这堂课预设的教学目标达成得还算不错,学生对“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数位”以及每一位“数字”的关系已经有了深刻、全面的认识。看来,有效教学其中一条重要的理念是——拿捏好传统教学模式与新教学理念的度,平衡两者的关系,才能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8

一、自主探索,自主研究

《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同时也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本课在“比较数字大小的方法”的探索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且充分肯定了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及能力。

其次,学生获得了一次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机会。本课中,我没有轻易地浇灭学生探索的火苗,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了学生。学生为了比较数的大小,经历了观察、实践操作、合作研究等活动,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发现,找到了正确的答案。学生在探索中感悟,在感悟中发现,在发现中创新。良好的效果表明,相信学生的能力、尊重学生的表达权,是提升学生各项素质、有效获取知识信息的前提。

二、轻松课堂,充满情趣

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是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必要条件,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情境中上升到科学的、规范的理性认识,并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和相互交流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并通过有效的评价方式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

本节课在练习时设计了猜数游戏,让学生自然地加入到游戏中,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探索空间,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和活动动机。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生动地、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上了一个台阶,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三、深刻反思,得到提高

通过总结与交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和总结一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并学会评价自己和他人,培养良好的学习情感,也是本课注重的一面。学生经过反思,更好地掌握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总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数学教学已不再是教师简单地展示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亲身经历、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与人合作交流和创造等活动的过程。教学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索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一种学生能够探索的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索。本节课为学生创设了实实在在的探究空间,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不断主动探索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去发现、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

为了能帮助广大小学生朋友们提高数学成绩和数学思维能力,数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人教版《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到大家,同时祝大家学业进步!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9

教学中慢慢地发现数学的知识每一个知识点之间总是有着一定的关联,许多的知识都是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逐渐地加深,善于运用学生的原有知识就显得尤为的重要。随着教学经验的增长,我也逐渐地更加重视了在自己的课堂中善用知识的准备。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是学生在掌握了千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后进行学习的,于是在课堂中我进行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教学复习准备,然后直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没想到的是自己没有一步一步的带着学习的知识,学生利用知识间的联系,自己就已经把这个知识自觉消化了。

课前呈示:919()896 587()549 1003 ()999 让学生用最快地速度选择恰当的符号><=,填在括号内。学生立刻那种竞争心理就被调动起来了。很快利用2分钟的时间就把练习完成,然后我让学生要把自己比较的方法说出来,为何你能如此快地进行比较,学生也立刻回顾起以前的比较方法,想到了要区分两种不同的情况,位数相同,位数不相同,该如何进行比较。接下来我引用自己暑假去西藏玩这一事件作为了一个过渡,出示一些西藏,四川,广东等占地面积,让学生帮助找出老师到过的最大的省份是哪里,最小的又是哪里?学生立刻又跟同桌交流起来,很快就把几个数据的大小排列了出来。我立刻肯定了学生的表现,我告诉学生其实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新知识,但是现在都由同学们自己自学完成了。学生的学习受到了老师的肯定,我及时地让学生把自己刚刚的想法和比较方法表达出来,然后让学生自己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经过刚刚自主的学习,很多学生已经能说出原来比较方法不管数据多大都是一样的,学习中利用以前的旧知识就可以解决好新的知识了。

看似简单的一个小过程,但是却把四十分钟需要完成的内容在十几分钟成功处理好了。学生不仅是自己掌握了同时也认识到了学习就是不断用旧的知识来学习新的知识的道理。我们时常说要提高课堂的时效性,或者我们自己充分考虑了知识的特点和教材中的位置,我们必然能把课堂的任务落实,也就减轻了我们自己课堂的负担,不用费劲唇舌的解释,不必费心塞进学生的脑子。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10

《1000以内数大小的比较》是在学生认识1000以内的数、会数会读会写、了解数序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学好这部分知识为今后的估数和认识更大数打下坚实的基础。

1、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

我首先用多媒体出示一些商品的价格,(两位数和一位数的)这是学生所熟悉的,让他们选其中的两种商品比较它们的价格,哪个贵,哪个便宜。并说说自己比较的方法。对于这些价格,学生能很快的说出谁贵谁便宜,但有些学生却并说不出原因,因此,通过这个环节的复习,能唤起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接着让学生比一比谁的压岁钱多。(三位数)让学生根据多媒体的提示写出每个人得到的压岁钱,帮他们排排序,然后再说一说谁的压岁钱最多,谁的压岁钱最小,你是怎样想的。在这里既复习了1000以内数的写法,又让学生自己比较大小,自己学习了新知。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学生比较后,我并不急于告诉学生比较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比较方法。在这里,我只是引导学生有梯度的自主构建数位相同和数位不同两种情况下,1000以内的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对学生而言,教师的语言引发了学生深入的思考。通过思考,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了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练习有趣味性,有梯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练习时我设计一系列的游戏闯关活动,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闯不同的关,这样既有趣,而且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信心。

4、教师的课堂语言有待规范,课堂组织纪律有待加强

由于都是学生很熟悉的情景,学生都要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时老师没有很好的疏导,只是强制压下,以致打击一些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的语言总是重复,不精炼,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有意识地规范自己的语言。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11

知识和能力的获得都是在教师的激励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内化活动来实现的.,而学生的要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内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教学活动化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牵着孩子的鼻子走。而是应相信学生,理解学生。让学生在比较中感悟,在辩论中形成表象。我在上《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一课中有了更深的认识。学生能在引导下把亿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分为位数相同时和位数不同时两种情况,由于亿以内数位数较多,如果不把原数分级,很容易数错位数,在课堂上我忽略了这一点,只强调让学生知道比大小时先数数的位数,却忽略了让学生找出什么样的方法去数位数不容易出错,在堂上作业的时候,部分学生采用了把数进行分级再比较的方法,很有效也很准确,但由于时间的问题,没能及时在课堂上加以引导,需要在讲解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有这样的意识,进行补救。

在本次课堂本仍然暴露的问题是:小组里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比较少,每次上课都是那几个同学,这一点是值得思考的,第一次上亿以内数的认识的时候,很多学生举手去数数,那是因为他们会了,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比较胆怯,不敢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不够自信,在课堂上下,要多鼓励这样的孩子。只有这样,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才会绽发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创造热情。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12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重点是让孩子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难点是在比较大小的过程中形成数感。学生学习的基础是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仔细研究了课本、教参、学习巩固以及名师课例。这节课经历由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变得简单的过程。总结下来,这节课的突破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学习方法的迁移。

孩子们在一年级上册学习过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所以在复习导入环节,我设计了59<68、78>72等两位数大小的比较,让孩子说说比较方法。最后小结,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时,可以想他们在数线上的位置,也可以选择一个中间数做参照,以59、68为例,选60作为参照,59比60小,68比60大,从而确定59<68。也可以想数的组成,59里面有5个十,而68里面有6个十。在次基础上,孩子比较940和1899两个数的大小时,我先让孩子思考这两个数有什么不同,然后再让他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二、注重知识生成的过程

比较940和1899这两个数的大小时,学生很快说出三位数小于四位数这个结论。我没有急于总结,而是启发孩子,你是怎么想的?接下来,孩子说,940比1000小,1899比1000大,所以940<1899。还可以想什么呢?学生说还可以想数的组成,940是9个百,1899里面是8个百。这时我追问,1899是有什么组成的?1个千。1个千相当于几个百?10个百。还可以考虑什么呢?在数线上的位置,这个孩子没有说出来,我给他们点了出来。经历这样丰富多彩的思考过后,我们小结出,三位数小于四位数。接下来,我又引导,你还有相似的结论吗?生两位数小于三位数,三位数小于四位数等等,最后得出位数不同,位数多的那个数大这个比较方法。

三、注重学生参与。

每个知识点的生成,我都让孩子自然参与,自然得出结论。在大多数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后,才展开交流思辨。就拓展延伸这道题,3、0、8、9这四个数字可以组成最大的四位数是多少?最小的四位数是多少?孩子们很快得出最大的四位数是9830,最小的是多少呢?小孩子写8309,还有的写3098,这时,我没有急于公布答案,让孩子在消息栏讨论,最后得出3089是最小的四位数。那第二大是多少呢?第二小是多少呢?让不同的答案不同的思路碰撞,最后得出,个位和十位互换得出第二大,第二小。孩子们在思考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神奇。

当然本节课我也有不足,时间把控依然是我要克服的首个问题。学生想不出来时,有几次没有管住讲的冲动。这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13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着力体现新课标的理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我创设生动的情景,用生活中装修买家具的事例来体现数学的生活化,这些生活的情景给枯燥的数的大小比较增加了趣味,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数学的活动中去。另外,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小组活动,或个人活动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证明等教学活动的过程,提高了学生合情推理的能力,并能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自己推理出“相同位数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不同位数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这些设计都注重了学生的概括、推理能力的培养,并使他们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数学知识。

本节课同学们都对知识重难点掌握较好,但在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总结时,不能很好地说清重点内容,今后还要加强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课后还是要多加以练习和巩固。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14

在教学本册《数的比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种物品的多少,能用20以内的数序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并已掌握了100以内的数序(当然中重度除外),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是在此基础上教学的。此刻,我反思的是这其中的第一个环节,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以前学习多和少都是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进行比较。现在要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而且要用>、<来表示,是一种感知上的过渡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想要过渡得好的关键还是旧知识的迁移,把所要学习的知识和已学的知识衔接起来。

遵循小步子,多循环的原则,我在导入过程中,用了很多实物来演示,让学生说说哪些多哪些少,凭直观观察,就一些中重度的学生也能看出,哪些多哪些少。有了这样的过渡,学生的已有知识又唤回来了,但目的是不仅仅停留在原有认知上,而要把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上。例1是通过比较苹果和梨的个数同样多,引出两种数量相等。出示例图时,学生都在数是几个,结果我没问多少个,我问:发现它们有什么关系?学生一下子就说出一样多,都是四个。中重度的学生也紧跟的说出是一样。这对于他们来讲是比较容易掌握的环节。所以我也没有浪费很多时间去讲解,只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表示两个数相等用等号=,如4等于4,写作4=4,读作4等于4。之后,也举了很多例子,再说明几遍。

等到学生基本掌握之后,我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教学例2,认识>和<。过渡时,我设置疑问,问:两数相等用等于号,不一样了,用什么符号表示呢?紧接着,我出示例2图,小鸡和小鸭、三角形和圆形。学生忙着数数,我让他们先不用急着数,用眼睛看看,哪些多,哪些少,这样学生很快就回答是小鸡、圆形多,小鸭、三角形少。为达到教学目标,我进一步讲解:这就说明他们之间有多有少,不是相等的。那么相等用等于号,不相等用什么呢?不等号有两种-----大于号和小于号。接着我让学生数数,数后我板书。在我板书后,学生这下都蒙了,不认识这两个符号,不懂得应该怎么样读。借例题我进行一番讲解:小鸡5只,小鸭3只,5只比3只多,所以5比3大,写作5>3。三角形5个,圆形6个,5个比6个少,所以5比6小,写作5<6。讲解完后又带领学生读了几遍。为了让学生记住两个不等号的读法,我又向学生说明:主要看左边,把大于号小于号看成口,左边张大嘴就是大于号,闭着嘴就是小于号。读式子的时候,我指着左边,让学生反复的练习,最后基本能分清楚大于号和小于号了。在分清楚之后,我设计了一个小小的课堂游戏,我教他们用手势语来判断大于号和小于号。(是<的,伸出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其余手指握紧;是>的,则伸出右手的拇指和食指),然后出示1到9九张卡片,发给九位学生,告诉同学,这九位是数字王国成员中不可少的,他们现在要进行比赛,比比谁的年龄大。你们用手势语来表示,老师分别请两位学生上来,下面的同学纷纷举起手势,刚刚开始可以说是手无足措,都乱了,后来才慢慢适应了。这节课就在游戏中结束了。

目的是基本达到了,轻度学生基本掌握,中度学生初步掌握,可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游戏这一环节,学生的情绪激昂,他们可能注重的是游戏本身的趣味,而忽视了活动能给他们所带来的认识。还有鼓励做得太少,虽然知道有些学生是用猜的,但是也是应该给与表扬,至少参与其中了,不能给予忽视。这节课突出的瑕庇是玩与学的结合不是那么的理想。通过不断的反思,我想今后,我会在教学中不断有突破的。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15

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获得都是在教师的激励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体验活动来实现的,而要完成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教学活动化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牵着孩子的鼻子走。而是应相信学生,理解学生。让学生在比较中感悟,在辩论中形成表象。我在上《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一课中有了更深的认识。

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学生在三年级就学过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所以我先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通过预习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根据已有的知识掌握新知,所以在课堂教学时我就直接出示几组数,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让课堂显得太沉闷,我安排学生以小组比赛的形式合作探究,先出示位数不同的数进行比较,如454800○1100000;1660000○485000;78234○132000;530000○89654;99999○100000;这样学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体验,很轻松地归纳出先比数位,位数多的数就大,接着教师设疑提问:如果位数相同呢?接下来,小朋友再独立试一试,出示454800○720000;454800○485000;685200○685190;小朋友通过万以内比较方法的迁移也很容易得出比较方法:如果位数相同,先比较最高位的数,最高位数大的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相同,再比较后面一位┄┄为了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在三大组之间进行比赛,让学生相互出题,如果有哪个大组的学生回答错了,而另一个组的组员能回答出来就给另一个组加2分。这样把学生的斗志都激发出来,整个课堂都活起来了,大多数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和出题,正确率也很高。但是上课时,我也发现有几个胆小的学生因为怕答错而拖自己组的后腿,就不敢举手,后来经过我和同学的再三鼓励他们才很不情愿的回答问题。课后我就想,对于这样的学生我是不是该换一种方式鼓励他们,帮他们建立自信心。

我以“体验教育”理念为指导,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主动习、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第7篇

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家中的电器都有什么?使课堂中的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说出家中电器的名称后,看图获取有关信息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有的想知道电器的价钱、有的想知道电器价格间的关系、有的相知道电器的价格打几折,学生们纷纷踊跃的提出各式各样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于是就展开各小组的学习: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最后进行全班交流时说明比较的方法。因为本课学习的内容与学生们的生活实际十分接近、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学生在交流时情绪高涨、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得到比较数大小的方法也很多。当我看到学生自己总结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后感到十分高兴,充分的体会到联系实际的好处。可是高兴了没多久,让人烦恼的事就出现了。原来学生们在练习时不但速度比较慢,而且出错的频率也较高。这让我十分的不解,为什么会这样呢?就这样一节课结束时,完成的练习题还不到我设计的一半,这可如何是好?课间的时候,我带着疑问相平日里学习中等的小文询问

由于我和学生的关系较好小文就毫不犹豫的告诉我“老师,不是我们没学会,而是一看到题不知该用什么方法好。所以我们就一种一种的想,等想到合适的方法后用到的时间就长了。”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第8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预备迁移

(1) 读出上面各数。

(2) 说一说上面各数分别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

(3) 6分别在什么数位上?说一说6在各个数中表示6个几?

2.比较下面三组数据的大小, 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825和8250 825和582 4859和4852

教师小结: (1) 两个数比较, 位数多的大于位数少的。 (2) 位数相同的, 先比较最高位, 最高位上的数大的就大, 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 就比较下一位。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知识的最近发展区“亿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迁移到“亿以内数大小比较”上来, 为“亿以内数大小比较”打下坚实的基础, 做好牢固铺垫。

二、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

刚才同学们对第2小题的3个题进行比较, 都是一些比一万小的数, 即:“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下面, 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些数, 看一看这些数是不是超过一万?

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比一万大、又比一亿小的数的大小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你们会不会比较? (会) 那么你们想不想好好表现一下你们的比较方法? (想)

设计意图:通过两组数据的比较, 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原来学习的“比一万小的数比较”, 叫作“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比一万大, 又比一亿小的数比较, 叫作“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的,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迁移。

三、合作探究, 类推创新

1.进行分级初步感知。课件出示例5: (将题目及数字前加国家名, 改成下图)

(1) 要读出这6个数据, 首先要做什么?指名分级并读一读。

(2) 你知道哪个国家到我国旅游的人数最多, 哪个国家的人数最少吗? (根据分级后的数自由汇报,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合作探究找寻方法。课件出示:小组讨论, 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下面各组数的?

3.交流总结展示。 (1) 快速填出各组数的大小, 然后指名汇报。以前学过“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今天大家已经会了“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想一想, 你是怎样比较的? (渗透迁移类推思想) (2) 观察 (1) ~ (4) 各题的位数, 快速说出 (1) ~ (4) 题比较的方法和思路是怎样的, 指名汇报。教师总结板书:位数不相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 位数多的数就大。 (3) 观察 (5) ~ (8) 各题的位数, 快速说出 (5) ~ (8) 题比较的方法和思路是怎样的, 指名汇报。

教师总结板书: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 先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 再逐一进行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的比较, 哪个数位上的数大, 哪个数就大。

设计意图:“主导教学的第一因素不是教材, 而应该是先进的教学观念。”“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是利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基础上去自主探究、唤醒新知, 把学生“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迁移到“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过程中, 让学生有时空去尝试、想象、类推新知, 把自主感悟与自主探究的主动权放给学生, 最后又让学生在归纳总结中得出“亿以内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教师打破了传统的、封闭的教学模式, 拓宽“开放型”教学的广阔天地, 能放手、敢放手, 充分相信学生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所感受, 有所感悟, 有所发现, 有所创造。

四、巩固新知

1.基础练习。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2.提高练习。

(1) 下面是几张车的车牌号码被遮挡了一个数字, 你能判断是多少吗?

(1) 云A981600<云A9茚60茚= ()

(2) 云A2145678>云A2*45678*= ()

(2)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3) 拓展练习。

□里能填哪些数?

2752604<27□5162□里可以填:_______________。

□5204<48204□里可以填:_______________。

560874>5□0317□里可以填: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课堂中运用变式练习, 既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能帮助学生对问题理解得更加深刻。通过其形式与问题的不断变化、不断引申和层层深入, 学生对容易混淆的问题就辨别得更清晰。这样, 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让优生“吃得饱”, 后进生“吃得好”, 还能提高学习效率和课堂效率。

五、自我反思评价提升

1.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评价一下自己在这节课的表现。

设计意图:评价自己的表现, 不仅能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 还能够找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明白自己应该改进的地方。所以, 反思是学生自我提高的过程, 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认识、再构建和再深思的过程。

浅谈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第9篇

一、■A=■B=■C(A、B、C不为0),比较A、B、C的大小。

方法一:首先比较出■、■、■的大小:■﹥■﹥■,其次

根据积不变的性质,很容易得出A﹤B﹤C。如果这几个数不能直接比较大小。

如:■A=■B=■C时,应该把■、■、■进行通分,得■、■、■,因为■﹥■﹥■,显而易见A﹥B﹥C。

方法二:假设法。因为■A=■B=■C,说明■A、■B、■C这三个式子的结果相等,只要假设它们的结果为非零的数,然后分别写出三个等式,求出A、B、C即可。

如:假设■A=■B=■C=2

则:■A=2,A=2÷■=6

■B=2,B=2÷■=8

■C=2,C=2÷■=10

故:C﹥B﹥A

二、■﹤a﹤■中a的值有多少个?

方法一:把■和■转化成小数,■=0.3 ,■=0.6 这样不难看出0.3与0.6之间的数有无数个。

方法二: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把■和■的分母同时扩大一定倍数,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a的值有无数个。

如:把■和■的分母扩大5倍,则■=■,■=■,■与■之间的数有无数个,即说明了a的值有无数个。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的教学反思 第10篇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二册第38页和第39页上的例7和例8分别呈现的知识点。例7是在学生已对100以内的数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要求整理出它们的顺序(填百数图),使学生能准确找出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发现百数图中这些数有趣的排列。例8是在学生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的起点上来学习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这是一堂考核课,所以我对这节课作了充分的准备。正因为这样,我对这节课的感受颇多,下面请大家与我一起共勉:

成功之处:

1、做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帮助了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与技能。备课时,我把练习八上的第2题和第3题设计成两个游戏。如:第3题我把题目中的数打印出来剪成小纸片,“盒子”是用两个条装的烟盒用红纸糊上,把“大于60的数”和“小于60的数”打印出来贴在盒子上面,请两个学生抬着盒子让别的同学把自己手中的数投向相应的盒子里面。投对的,下面的同学给予他掌声鼓励。投错的,下面的同学默不作声。游戏中,学生们的情绪高昂。

2、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考虑到必需让全体学生动起来。如:学生们认为最不行的一个学生,我让她抬着投数的盒子,另外两个也让他们参加到了投数的游戏中。

3、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时间。备课时,我考虑到所讲的内容和

练习题不在一页上,一年级的学生在翻课本时好多同学动作慢,我就把例题和相应的练习题用电脑汇集在两张A4纸上,学生对此感到很新鲜,一上课他们的注意力就集中在了学习上,时间得到一定程度的节约。

4、教学设计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即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一年级的小朋友对这一特征显得尤为突出,所以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尽量设计得形象、直观。如:例8时中的两只母鸡我从网上下载了不同颜色的两只打印出来剪成逼真的鸡,在教学时,加上我的循循善诱,学生很容易的比较出了两个数的大小。另外的四个计数器我也打印在A4纸上,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上也很快地写出了计数器上所表示的数和比较出它们的大小。

不足之处:

1、没有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如:在请一个学生上台来给“十位上是3的数涂上绿色;给个位上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我看学生在找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时找得有点慢,我就在旁边提醒。如我给足学生时间,学生会找出来的。还有就是学生在做排列数的大小游戏时,学生有一个数的位置安错了,我就在旁边提醒,由于提示语过于明显,学生马上改正了错误。我当时应叫学生好好想想,不要提示他,让他自己找到数的正确位置。

2、有时语速过快,亲合力不够。有时我讲着讲着不知不觉语速快了起来,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他们的思维就跟不上,也就谈不上语言的亲合力了;而语言的亲合力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年级小朋友对老师的“向心力”。

3、课堂总结理论化,不符合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如:在总

结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我只说:“先看数位,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相同的数要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其实我应边说理论边在黑板上例举相应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老师所说的话。

上一篇:林荫春景初三作文下一篇:重阳节特色活动策划_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