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作文写事范文

2024-07-11

初三作文写事范文(精选14篇)

初三作文写事 第1篇

在我眼里,人间真情是最美的东西。因为它能够使人温暖,往往一个小举动,能够感动一颗心。而如果再加上一个微笑,这是真情的升华。

一件事,一件很普通的事,却让我永生不能忘怀,因为那个笑是我永远的阳光。

那天,我去超市买抽纸。左顾右盼,终于找到了妈妈要我卖的牌子。望着堆成山的抽纸,我不禁苦恼起来。一边来回踱步,一边敲着脑门,想:这么高,又不好意思叫别人帮忙,真愁人!

无奈之下,我只好从下面小心翼翼地拿,看着抽纸一点一点被我拿出来,我紧张地额头沁出了汗珠。突然,山一般的纸倒了下来,像地震时的楼房一般,轰然倒塌。我作为受难的“小白鼠”,来不及多想,一把扔下了手头的东西,一__ 股坐到地上,紧紧得抱着自己的头。那些东西如冰雹一般倾泻,一个个砸到了我的身上,疼痛布满全身。

我试探地抬起头,先望见了一只手。那只手纤柔,白暂,五指修长,再抬起一点儿,我看见了一张脸。眼睛深邃,但又清澈明亮,两个小酒窝有点可爱,一个花儿一般的笑容最吸引我。她的笑像杭湖的小舟,弯弯的,她的笑有种神奇的力量,给人一种温暖。像春风拂过湖面那般柔和,又像秋雨浸润山林那般温软。她的笑,为我的疼痛贴上了关爱的药膏。

“你没事吧?”她温柔的嗓音使我不好意思起来。

她扶起了我,我满怀感激地对她说了一声:“谢谢!”

随后,她又帮忙整理了满地的物品。越来越多的好心人加入了这支“队伍”,我刚刚不愉快的心情抛到了九霄云外,这时,我真正见到了人间真情的相聚与力量。整理好了,谢过大家,想回头再感谢那位姐姐,可是她的身影和那灿烂的笑从超市里消失了。我什么也不知道,只记得她那美丽灿烂的笑。

走到大街上,头顶的阳光洒下,落满了四处,更落到了我心里的各个角落。她虽然只给予了我一寸微笑,可我却感受到了万丈阳光。这是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这是人与人之间关爱的力量。一颗心,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美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即使她只留下的一个微笑,我也会永生永世不忘。来世有缘,恩偿必报。

爱是无声的,关爱更是无偿的。递出一寸微笑吧!来日它必将成为万丈阳光落满每个心里。

初三作文写事 第2篇

我们家过年必备的一样硬菜就是猪头冻,而且这个菜还一定是由爸爸负责。

爸爸放假回来一般都是腊月二十八九,他的任务除了把给邻居写好的对联发出去,就是准备做这件事了,我这个跟屁虫一定陪伴左右。他首先要处理买回来的猪头,用斧头将猪头从中间劈成两半,取出猪脑子,放在一个大碗里(这个一般会加上盐及佐料蒸一下)。把猪的鼻腔清除掉,他说这部分很脏。然后将猪头丢进烧得滚开的一大锅热水里,趁热收拾一下残余的猪毛以及猪耳朵、口条等等。爸爸的手很白净,是很有文艺范的一双手,看他干这个活时那有些吃力的样子,妈妈常笑话他。他们两个说笑时,我心里很是开心,也常莫名其妙地跟着笑。

爸爸很干净仔细,过开水这个过程要两到三遍,最后两半猪头被收拾的洁白光滑,锅里的水很清了,只有一点油花漂着。这样爸爸才开始加上葱、姜以及用一块纱布包好的花椒、大料啥的料包,一切准备好了便开始烀猪头。当然为了量多一点,他还会跟妈妈商量再加上一只鸡或者一点猪皮啥的。

爸爸把一根根木柴放进灶里,火苗呼呼烧起来后,他就会嘱咐我看着时间。他自己来到院子,拿出烟丝,仔细卷好一支细烟,站在院子里,望着天空,慢悠悠地吸起来。期间他会不时地进来加根柴,堂屋的灶间一会儿便冒出热气,肉香弥漫着,那味道很是诱人。

开锅十五分钟后,我就会喊:“爸爸,差不多了,火该灭了吧?”这时候在院子里溜达的爸爸就会进来打开锅盖,用一根长筷子捅一捅猪脸,又开始往锅里加适量的盐和料酒,烧开。然后把没烧完的木柴拿出来灭了,笑着对我说:“再焖十分钟。”

十分钟后,爸爸洗净手,铲子、勺子一起上捞出猪头、鸡啥的,开始剔骨头,这时候,整个屋子的肉香味更浓了,随着门缝飘到院子里,飞到空中,寒冷的腊月也因这浓浓的香味暖合起来。只有这个味道出来,我才感觉真是要过年了。爸爸这时候就会切一盘瘦肉淋上一点酱油,招呼已垂涎三尺的我到堂屋餐桌前,他一般会尝一块,说:“不错,拿过去跟妈妈和妹妹一起吃吧。”

弟弟一般是吃不上的,因为放假了他就没影了,在街上跟一帮男孩子疯。妈妈一般在忙着别的活,吃一块意思一下又去忙了,这美味基本就是我跟妹妹的。

爸爸把剩下的猪皮、肉啥的都切成小块,然后全推到锅里,加上适量的水和酱油,看颜色合适就继续烧火至开,调到口味合适停火,把料包捞出扔掉,然后盛到一个大搪瓷盆里,放在冷藏间凝固成冻,这样这个菜就算完成了。

年三十的中午,爸爸就会用刀将晶莹透亮的猪头冻切成方块,放到盘子里,上面再放几根香菜和葱丝,家人一起美美地享用。正月来客人串门,这个菜必上。客人喝着酒,吃一口冻,连声说:“好,好!这冻打得真好,味道正,颜色亮,硬度合适。”爸爸听了就会乐得笑着说:“我是用心做这个菜了,好就多吃点。”

爸爸好像每年都等着大家夸赞他的这个手艺。

初三作文训练有效方法探讨 第3篇

关键词:作文,学生,教师,有效性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提高语文教学整体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中考中, 作文得分的高低也影响到学生语文成绩的高低。尽管作文教学对学生的中考成绩具有重要的影响, 但在初三最后一年的教学过程中,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一直都是一个难题。

传统的作文教学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写作和讲评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课堂的教学目标不明确, 学生在写作方面感到迷惑, 找不到快速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 教师也疏于对学生写作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致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针对上述问题, 笔者结合十多年的初中教学经验, 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知识的系统性

作文水平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尺, 因此,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初三年级的作文教学应具有系统性。

首先, 应进行表达方式的基本训练, 教会学生如何记叙、抒情、描写、议论、说明。无论写何种类型的文章, 平时作文或考场作文, 都离不开基本的表达方式。一篇文章如果没有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就什么也建立不起来。如果说内容是一篇文章的血肉, 那么表达方式就是文章的骨骼。从许多考场作文成功的案例来看, 一些考生正是善于运用一两种表达方式, 写出了上好的文章。练习基本的表达方式, 实质上就是练习作文的基本功。所以, 所有考生都应认真练习, 做到得心应手, 妙笔生花。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 是检验考生写好考场作文的真功夫。五种表达方式可能在作文中都用得到, 但并不是都要在练习中平均用力, 重点突出, 才有可能出彩。一般来说, 初中阶段应在记叙、描写、议论上多做文章, 或重点叙述, 或精心描写, 或专注议论, 凡此一种做得好, 皆能出彩。

其次, 要进行文体的基本训练。中考的导向作用使作文训练主要偏向记叙文这一基本模式。考题基本已不在审题上设置障碍, 但学生的写作实际仍暴露出文体不明的问题。这一弊端提醒我们, 中考作文训练应重视文体分练。文体分练适宜集中安排在初三第一学期, 既可以与第五册教材课文阅读同步, 又可突破中考作文的“基础等级”。这一阶段, 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分练程序。这里以记叙文和议论文两大文体为例重点说明。 (1) 先谈谈议论文的规范写作训练。第五册教材第三单元编排了经典议论文篇目, 在阅读教学中, 要有意识地突出议论文的文体特征。可以让学生按照议论文的三要素分析这些课文, 以课文为范例把握议论文的基本特征和写法, 并设题训练:一是模仿写作;二是分步训练。学生模仿写作时, 难免会出现注重论点忽视论据, 或关注论据忽视论证过程的情况。教师要抓住机会,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分步训练。如以《世上没有傻问题》为范例训练学生写议论文, 重点训练论据。训练论证时, 包括论证方法和论证结构。要求每位学生的训练习作中必须用到一种论证方法和一种规范的论证结构, 并且一定要具体, 从而就可以掌握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方法, 以及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等论证结构。分步训练, 一次集中训练一个重点, 必须严格遵守, 落到实处。 (2) 也需要重点规范训练的文体是记叙文。第五册第二单元是小说单元, 小说是最典型的记叙文, 有典型的人物、曲折的故事情节、精辟的环境描写, 这些都是好的记叙文应具备的。可以重点指导学生学习鲁迅先生的《孔乙己》, 值得揣摩分析的有几个精彩片断, 如“酒客嘲笑孔乙己没有进学”, “孔乙己给小孩子分茴香豆”, “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买酒”等场景。作家从多个角度成功刻画了孔乙己的形象, 用笔细腻传神, 正是学生学习的典范。

根据实际需要, 其他文体训练也可以如上所述分步展开。如此一来, 效果显著。学生作文文体特征突出, 不会出现“四不像”的文章。遇到“文体不限”要求时, 学生还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尽情发挥。

二时间的连续性

作文是语文试题中赋分最多的一道题, 教师在总复习阶段花费的时间却并非最多, 通常有这样的误区, 认为复习时间如此紧张, 作文训练耗时、费力又难见成效, 把时间花在语言、知识考点训练上效果更好, 导致作文训练时间得不到保障。要保证训练时间, 需要注意如下问题:

首先, 从思想上认识训练对作文的重要性。在《集体习作实践记》一文中, 叶圣陶先生明确具体指出:“思想是不出声的语言, 语言是出声的思想, 思想和语言是合二为一的。”因此, 练习习作实际上就是练思想。叶圣陶先生认为:“写作系技能, 不宜视作知识, 宜于在实践中练习。”又说:“看看文章技法之类只是‘知’的事情, 虽然不一定有害处, 但无益于写作的‘行’是显然的。”可见,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必须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初三每周的作文课一定要用于学生的写作, 作文课不能挪作讲读课, 一周要完成一篇规范的作文。

其次, 加强作文的讲评和指导, 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探索, 发现作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 并及时、恰当地解决。学生作文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 就是盲目的实践, 往往事倍而功半, 收效甚微。作文指导和作文讲评既要有高屋建瓴的指导, 又要有体察细微的点拨。在训练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考试的针对性

初三这一年, 学生学得苦, 教师教得累。具体到作文训练上, 有的采取高强度写作、大容量训练的方式, 写得学生听到写作文就叫苦不迭;有的硬性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应考范文和名句名篇, 导致学生“消化不良”, 能否设法减轻初三师生在写作训练方面的沉重负担呢?

在谋求“提高效果和节省时间”的统一, 追求“最优化”写作的十多年里, 笔者感到初三和初一的训练同中有异, 只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写作基础, 有针对性地实施以下措施, 还是会取得一定效果的。

首先, 初三师生一定要做到胸中有“类”。天下的好文章何止千篇万篇, 哪能一篇一篇看得过来?天下的作文材料又何止千则万则, 哪能一一练遍?看不过来, 无法练遍, 与确保中考作文成功相互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 就在于胸中有“类”。“胸中有类”要求师生一起动手, 广泛搜集写作材料, 然后分类。其后, 每一个类型都精选一个最新颖、最具代表性的材料, 师生合作写文章, 互相传阅。对于大家公认的好文章, 从审题过程开始, 讨论各环节、各步骤成功的原因, 总结规律, 再尝试运用这些规律修改自己的文章。整个训练过程, 使学生对材料形成“类”的概念, 掌握针对这一“类”材料的具体写作方法。一旦学生做到胸中有“类”, 无论考卷上给出怎样的材料、命题, 学生都能将其快速归类, 应用写这些材料的成熟方法, 写出符合中考要求的好文章。

其次, 倡导“提高有道”。越到初三, 越不可以一味多写, 而要强调读写结合。笔者常建议初三学生在临近中考时, 多读《智慧背囊》、《时文选粹》之类的书及《中国青年报》之类的大报。不必背诵, 只是在学习间隙欣赏品味。读是如此, 写更要精巧。每学期一般可写十篇作文, 每次作文交上去后, 卷面上一定要有本班另一同学的评语、画出的精彩语句和在不足之处做出的提示标记。教师看作文时, 把评价和标记当作批阅的一项重要内容, 同样给出评价。作文发给学生后, 不必誊抄, 就在原文上修改。一次修改成功的即可过关, 修改没有提高的要再做修改, 达到提高标准为止。这种训练方式减少了学生重复写作的劳动量, 效果直观明显, 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再次, 应考有“方”。进入初三第二学期, 学生往往出现焦虑情绪, 严重时会影响到学习。具体原因多样, 其中学生对作文训练成效的担忧是重要原因之一。语文教师这时候要拿出扎实的应对策略, 让学生对训练放心。这个策略就是师生一起动手, 结合近几年的命题规律, 预测中考作文内容。对可能考到的题目范围做好预估, 指导学生依照类别做准备。

四学生的主体性

作文是学生借助自己对自然、社会及人生的理解, 独立完成的一种综合语言表达训练。主体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激情是作文成功的前提。为此, 我们应该以学生的“体验”和“自主”为立足点展开研究。

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积累素材, 让生活成为作文的一部分。首先, 科学地重组教材。以教材中的典型文章为例, 架起教材与学生生活的桥梁。让学生由“感”而“悟”其情 (情感) 、“感”而“悟”其喻 (比喻、象征) 、“感”而“悟”其理 (哲理) 、“感”而“悟”其趣 (情趣) 、“感”而“悟”其虚 (想象) 。真正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 感受作者的生活体验。其次, 引源头活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 关注永恒的主题, 激发创作兴趣。可以开设作文材料积累课:如现场观察课、人物采访课、感受体验课、课外阅读课等。积累的材料多了, 感受深了, 表达自然也就真了。

此外, 还应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 改变教师是唯一评价主体的局面, 让学生、家长也来参与对作文的评价, 注重学生自评、互评, 将书面评价与口头评价、综合评价与专题评价相结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作文分数, 还要注意学生在写作时的情感、态度, 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看到自己的进步, 在评价中获得前进的动力。

写事的作文“如何抓重点” 第4篇

生:写事的记叙文就是把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的、感兴趣的、有意义的事叙述出来写成的文章。一般要记叙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并说明了一个道理,或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或将道理与情感合而为一,在文章中同时表现出来。

生:记事作文一般分为记叙一件事、记叙几件事、记叙集体活动、记叙场面等几类。小学阶段一般要求将一件事情写好即可,只有写好了一件事,才能写好几件事。当然写一个场面或是一次集体活动也可归属到记叙一件事当中。

师:事情经过写具体,细节描写莫忘记。在记叙文的六要素中后面三个要素是重中之重,即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是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才能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生:那么怎么才能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呢?

生:首先要把事情的经过适当地分成几部分,并按照一定顺序来写,做到条理清楚,也就是把这件事的“经过” 分为几个阶段,然后,再按照这几个“阶段”的先后顺序,一步一步地写。

生:其次要对每个阶段的情节有选择地描写,抓住重要情节详细写,不能面面俱到,否则让人感觉像记流水账,重点不突出,印象不深刻。

生:当然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展开必要的联想和想象,还可以适当地描写当时的环境,以此达到渲染、衬托的作用。

师:对。一般表现中心和显然能突出中心的部分相比,显然能突出中心的部分要详写。文章的目的就是要使中心思想鲜明和感人。作文时,凡是能取得这个效果的部分当然要饱用笔墨。如试题《我最喜爱的×××》,有位同学写《我最喜爱的游戏》,他最喜欢乘高架飞行车,因为高架飞行车惊险,能锻炼魄力和胆量。为此,他把高架飞行车的高险,飞行的快速,由低而高一刹那的腾空感,由高而低瞬间的失重感,头垂直向下时的倒悬感,多次回旋的昏眩感等,都列入详写之列,这当然可以,因为它们都直接反映“游戏惊险,能锻炼人体魄”这个中心。而如何开始游戏,如何结束游戏,游戏的人怎么拥挤,旁边的人如何评论等,虽也可能会配合反映中心,但这只是配合,列入详写就画蛇添足了。

生:能理解为“事件的次要片断和主要片断相比,主要片断要详写”吗?

师:说得非常好。因为主要片断是事件的关键,其他部分只是为引出或衬托这个关键部分服务的。如写《一件难忘的事》,有的同学以“抢险”为题材,整个过程有发现险情、无畏抢险、抢险结果这三个环节,其中无畏抢险显然要着重描写。大家要经常用用这些方法才好啊。

今天还请大家看几篇合肥师范附小一小一位二年级小朋友的习作,练练你“抓重点”的眼光。

【微博】

富裕忘本:现在我会抓重点了。在实际写作中,一件事情的全过程必须遵循“起因—经过—结果”这一“流程”吗?我觉得可以灵活掌握,对不对?写入作文中,如果完全照此顺序一一细说,则文章容易显得松散、琐碎而冗繁。

郭老师回复富裕忘本:聪明的小同学,善于从事情过程中的某一个角度切入进来,集中笔力描绘重点内容。这样,文章结构才会更紧凑,重点才会更突出。

代沟代购回复郭老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切入力求巧妙”。实践显示,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一般只能详写一两个片断,其他内容只能略写。这样,巧妙切入就更显重要了。我觉得还有一点就是把握好事情中的人物。事情是人做的,而记事文章中的人物是为表现事件服务的。把人物的表现具体写出来,事情也就具体了。所以要特别注重人物语言、动作、心理、外貌、表情等细节描写。

郭老师回复代沟代购:这就是典型的条条大路通罗马。你说得很在理,那就尽快多实践吧。

初三写事作文 第5篇

初一时茫然,稚气未除;初二时小心翼翼,步履匆匆;初三时,沉着稳重,成熟果断。的确,一到初三,不得已,收敛起性子,扎身题海偶有闲暇,细细想来,初三也未必尽如人言——胜似地狱的痛苦,倒是充溢若一种让人热血沸腾的激情。

有人曾说:“再苦也不能累坏了自己!”班里竞不知不觉兴起了一股不亚干“美国金融风暴”的“打球热”一时间,午饭后班里寥寥无几,细细寻觅,众人果然在操场的球台旁聚集,大比球技。

下课后,大多数女生嬉笑着倚在走廊一侧,“会见”来自各班的挚友,而走廊上清脆却蕴藏着激情的拍球声来自男生那里,还有人蹦跳着比试谁能摸到那高高的教室门框他们永远都有使自己快乐的方法。走廊上有时也会出现惊心动魄的场面:不知哪个班的坏孩子晃动着瘦瘦的身体走过来,瞪大眼睛,恶狠狠地指着某人说:“等着瞧!”这时走廊边的同学们鸦雀无声,几秒钟之后便是女生们小声议论,男生们则走过来抿着嘴唇,将手搭在那人肩上:“兄弟,我们在精神上支持你。”然后便悻悻地走开。

另一种刺激则是>班主任走到门口,轻轻说:“某某同学,出来一下。”被点名的同学顿现惊诧状,耸耸肩吐吐舌头在众人同情的目光下,不情愿地走出教室。大有一去不复还的悲壮。这时,同学们一窝蜂地拥入教室拿出书来,目不斜视地盯着书,却伸长了耳朵拼命接收外部传来的声波。

当然,同学们也有积极向上的时刻。晨风微拂的早上,一个个在班里认真读书;紧张肃穆的课堂,全神贯注地听讲;轻松惬意的午间,探究问题、各抒己见。每天都那么充实。

初三作文写事700字 第6篇

夜晚,我静静地走在家乡的林间小道上,侧耳聆听草丛中虫鸣的声音,一声声清脆的虫鸣如同优美的交响曲萦绕在我耳边。细细回味这大自然中的音乐,脑海中慢慢浮现出我和小伙伴们曾经快乐的事情……

夏季来临,中午放学的之后,我和小伙伴们约好吃完午饭之后一起去捉知了。我吃完饭,来到约定的地方,等他们来了之后,我们一路嬉笑着,走着,跑着,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树林。

这片树林我们常来,所以我们对它很熟悉,几乎闭着眼睛都能走出来。我们轻轻地走到树林深处,一边走,一边找。下午两点,正是一天中最炎热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的额头上都已经沁出了细密的汗珠,而我们却似完全感觉不到热一样,仍专心致志地找着。

突然,一个小伙伴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表情,眼睛闪烁着异样的光芒,目光直直地望向一棵大树上的某个地方。我们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果然发现了一只知了。那知了好像完全感觉不到危险似的,仍然在不停地叫着,身后一对透明的翅膀在轻轻振动。

那个小伙伴轻轻地走过去,没有发出一点儿响声,我们都紧张地屏住呼吸,手掌紧握成拳,心里的鼓敲得咚咚响。他的手慢慢地伸起来,脚尖踮起,屏住呼吸,然后看准时机,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罩住了那只知了。

“噢!!抓到咯!!抓到咯!”我和小伙伴们激动而兴奋地喊着,有的人甚至还高兴地跳了起来,原本寂静的树林瞬间热闹起来。等我们又捉了几只后,已经是两点半了。我们特地约好明天再来捉知了,然后就各自回家拿书包上学去了。

初三你好-写事作文500字 第7篇

水木的年华,明媚的笑脸,处处散发着荷尔蒙爆发的青春,阳光,操场,运动的汗水,堆积的作业,摆动的风构筑了青春的轮廓。我们在与时间奋战。

时间过得真快,快的有些令人措不及防。还未曾捕捉到时间的气息他就飞快的不见踪影。那些鲜明的记忆尚还历历在目恍惚间已然成为古老的过去。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属于我们的欢声笑语竟一去不复返了。

童年是一首甜美的歌曲我们像一个个欢快的音符蹦蹦跳跳的走在生命的五线谱上,有这属于自己的小小烦恼,小小欢喜,快乐与伤心对于那个年纪的我们来说是那样的容易。那时我们的世界非黑即白,厌恶扬善。纯真而简单。

可是小小的丑小鸭终要历经漂泊磨难才能蜕变成美丽的白天鹅,童年的时光再美好已然成为了过去,我们的前脚已迈入了青春的殿堂。或许有压力,或许有了比以前多了很多的作业或许你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挫折可是就是因而有了这些我们才慢慢成长,学会承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我喜欢这样一句话不要难,过不要回头,愿你所愿终能实现。是啊曾经以为过不去的坎都被时间的浪渐渐冲走不留一丝痕迹,但这一切却真真实实的存在过。或许这就叫成长吧。以前总是觉得自己是天下独一无二的,这是没错的可是那时候的我是心高气傲的觉得我比他人要高要与众不同但后来我发现其实我自己也是个普普通通的人和大多数人别无二致。在时光的打磨下我从不知天高地厚的张扬变为成熟稳重的内敛,不得不说时间真是个好东西,过滤了浮华留下了最真最纯的自己。

初三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第8篇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所以我认为要想写一篇高分作文, 得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要做到三个关注, 写出独特感悟。

关注自我。中考一个出题主流就是关注自己的成长, 侧重自我对生活的独特发现、独特感悟。比如今年河南中考题目:“我身边的”就是让学生写身边的人和事, 写出自己的发现和感悟。还有06年河南中考作文“我养成了一个好习惯”;07年河南中考作文“从我开始”;08年河南中考作文“那个故事的主角是我”......这些都是从学生自身出发, 让学生写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经历。所以训练学生书写自身成长经历将是永不变的主题。训练方法, 可以采用辐射法。即:激发学生兴趣, 让他写上三篇成长历程中, 给他触动比较大的记叙文。写的越细腻越好, 越感人越好。然后让他自己研究可以从每篇中挖掘到的主题, 然后巧改文章开头结尾, 根据每篇内容, 再写出三篇不同主题的记叙文。这样在考场上学生就不会慌不择路了。

关注社会。时事热点永远都是作文很好的素材。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2008年的奥运会、2009年的救灾、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2011年日本海啸, 核遗漏, 中国抢盐……刻意的训练这类题材的写作既能增强学生对社会时事的关注, 也能很好的表达自己对这些时事的看法和评价。同时培养他们关心国家、关心世界的兴趣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关注人生。初中阶段正是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通过一次次创作, 流露出自己的思想, 也是精神的一次次洗礼。如06年河南中考作文“不同状态面对不同生活”、07年“为了家乡明天更美好”、08年河南中考作文“团结”、09年河南中考作文“忠言逆耳利于行”、2011年河南中考作文阅读下面材料, 然后作文。

野菊花生长在路边, 不管有人照料、还是没人照料, 都生长的很好……可以提炼与坚强有关的主题……

所以训练学生练习这类题材, 提高了学生作文水平, 在中考时就能写就一篇令人欣赏的文章, 博得阅卷老师的欣赏, 拿到一个高分。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

第二:要做到突出个性, 流露真挚情感。

就是说作文要有自己的思想、见解、主张;有鲜活独特的内容;有独特的构思;有独特的语言……真实是文章的生命, 考场作文敢于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弘扬个性、感情真挚永远都是取得高分的关键因素。引导学生明白:作文就是说话, 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流露自己心里的真情, 突出自己的个性。感情真挚的作文往往会带给阅卷老师耳目一新的感觉。自己的作文能得高分就理所应当了。

二、把握好高分作文“潜规则”

看文字三眼定终身。做好这三眼的准备工作, 你的作文一定会拿到高分的。

第一:要重视字体, 书写规范。

字体相当重要。这是阅卷老师看作文的第一眼。你的作文水平再高, 如果字体一塌糊涂, 那么阅卷老师, 只会不耐烦的给你画个低分。所以字体应该书写规范, 让人看清楚。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地方专门有卷面分值。还有的地方采用电子扫描的方法在网上阅卷, 这对字体的要求就更高了, 书写规范与否将直接影响你的作文得分。还有文章篇幅。初中学生要求文章字数在600字以上, 但是通过中考作文的批阅来看, 文章一般都要写到倒数三行以内, 那就几乎800字了。所以平时的训练还应该在字体规范的基础上, 训练学生写作的篇幅。

第二:要分清文体, 叙议得当。

文体分清, 这是阅卷老师看作文的第二眼。近年来作文要求更便于学生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 但同时有部分学生因要求里有“文体不限”, 而写成“四不像”作文, 既不像记叙文, 也不像议论文。这也是直接关系到作文分值的一大方面。所以应该训练学生分清文体, 熟练的掌握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写作。还有现在有些文章写的是随感, 学生分不清这些文章的文体, 要正确引导学生:读懂这些文章即可, 写作文时却要避开这种写法, 要把记叙文写的叙事详细, 语言有感染力, 人物形象鲜明, 体现记叙文六要素;把议论文写的有理有据, 尤其是事实论据充分, 使文章具有说服力。

第三:要开篇点题, 首尾呼应。

这是阅卷老师看作文的第三眼。文章开篇的点题句很重要, 它是阅卷老师首先关注的段落, 你的下文写什么往往跟它有关。如:“青春的风铃, 吹开了心扉, 青春的彩笛, 吹动了梦想, 青春的音符带动我奔向希望。青春, 这个美好的季节, 正是我们播种希望的时候, 珍惜它, 把握它, 让它在我们手中放出夺目的光彩。”这个开头一看就明白下文写的是珍惜青春的内容。如果文章结尾再来个“珍惜青春, 将青春握在手中, 将希望铭记心头, 带着希望与梦想, 去追求, 去奋斗, 去创造青春之辉煌。”那么文章将会产生一种结构严谨, 一气呵成的艺术效果, 不拿高分都难啊。

所以只要吃透课标要求, 把握好高分作文“潜规则”, 有的放矢, 一步步训练学生作文, 那么学生在中考时就一定会写出一篇高分作文。

摘要:一些经历过中考的同学都有这样的共识:得作文者, 得语文天下。作文占语文120分中的50分, 占总分几乎42%, 若作文写作不慎, 而进入二、三类卷的档次, 总分必然不高。怎样训练学生写作, 才能让学生在中考时写出一篇高分作文呢?我认为必须紧扣《语文课程标准》进行训练, 而且还得把握好高分作文“潜规则”。做到这两点, 写就一篇考场高分作文不成问题。

初三作文教学有效途径探讨 第9篇

关键词:积累素材;训练写法;修改升格;佳作欣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做了如下表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有个性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福州市中考作文60分(不含书写分5分),占“半壁江山”。初三进入总复习阶段,在学生已有的写作基础上进行有序的训练很重要。若没有合理安排作文教学时间,可能会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前面的语基的复习,而忽视了作文这一块系统的教学。笔者觉得到了初三,学生写作水平更容易提高,因为前面两年学习了零碎的写作知识,到初高三正好可以把它系统化,这时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水平也有所提高,借着复习的热情,有效教学,学生写作水平会有质的飞跃。

一、拓宽视野,积累素材

积累材料是提高写作的第一步,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庄子《逍遥游》对积累有个形象比喻:“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同理,写作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2010年福建高考作文满分卷的同学谈到成功诀窍就是:“平时阅读大量书籍,读到好的句子段落随手积累,并写下感悟心得。”而积累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结合初三总复习,活用课本积累写作素材。六册文本让学生接触了不少文学形象,它们浓缩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可以逾越千年而不朽。自觉与历史名人经典形象对话,势必在与那些伟大灵魂的撞击中产生深沉的回响、耀眼的火花,从而增强文章的思想穿透力和文化厚重感,以避免學生因生活阅历不足而导致行文低幼化的现象。比如,解读曹刿这个人物就可以运用到“爱国、匹夫有责、口才与成功、成大事者应有一颗宽大的心”等立意中。从课内挖掘写作素材可以进一步加深对选文的理解,也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内涵。还有初中阶段的教材很多是名篇佳句,只要学生平时注重积累,写作时或恰当引用或巧妙化用,也可以让自己的作文文采飞扬。如作文《踮起脚尖》中的文段:“人们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古人也有‘欲渡无舟楫的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叹。他们可以不满,可以埋怨,可以哀叹。但却断不能失去了‘欲上长城,将登太行的豪情壮志。”这段作文有哲理,有文采,就是积累化用的成果。

二、精益求精,修改升格

初三学生在写作整篇作文时还要有时间观念,要达到快速审题立意构思成文的要求。在课堂上一节课完成一篇作文,写完后不要只满足于教师修改,要让学生学会修改。在写作教学中,修改不是额外的要求,是一次作文写作中必须完成的教学内容,如同数理化作业做错了必须订正一样。学生写成文章后,要引导他们修改自己的文章,“文章不厌百回改”,海明威一页文稿改了39次。提倡让学生互批互改,每一次修改教师要给出标准让学生对照着改正。每次修改解决一个问题,如:“立意准确”“论据适合”“论证合理”“结构紧凑”等,一个学期下来,对于好作文的标准,学生已经心中有数了。让学生参与作文批改也是新课标所提倡的理念。“批改升格讲评”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个人能力生成的突破口和敏感点。有经验的教师都十分重视这一环节,抓住写作实践的时间窗口,对学生作文进行热处理,想方设法加深学生的体验,提高其认识,完善其方法和技能,加速学生成长。各小组推荐出较好的作品老师再点评,学生重写升格。之后在全班展示。作文修改升格实际上是训练学生思维的过程,让学生具有思维的思辨性。

三、佳作欣赏,共同提高

写作教学中“示例模仿”这个环节不可忽视。叶圣陶说:“教师凡有指导必有示例,不靠多讲,恰当举例,足以启发而已。”教学中实际的情况常常是,找到好的示例材料就有了教学的思路和方案,就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平时训练中发现好的作文在班上展示,而每次半期考、学期考、年段流水评卷,发现比较优秀的文章集中打印出来,教师修改点评,或让学生修改点评,印发整个年段,学生整体写作水平得到很快提高。

初三上学期可以多写这一年中考同题作文,因为这时中考尘埃落定,全国38套作文题的优秀作文也已产生,教师让学生写同题作文,然后展示经过筛选后的中考佳作,让学生在品评中观照自己作文,改正不足,发扬长处。初三下学期质检次数多,每一次质检都不要放过学生整体提高的机会。搜集本校学生佳作及本地区与外地区学生同题作文,展示给学生阅读,在比较中让学生揣摩写法,提升写作水平。

总而言之,初三作文教学重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累,挖掘思维潜能,教师辅以科学的训练,帮助学生形成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4.

国庆写事600字初三作文 第10篇

爸爸的车发动了引擎,没过多久就抵达了罗源地带。风景真美啊--水天仅一线之隔,海是多么的蓝,树是多么的绿,天是多么的蓝。天上不时飞过一群白鹭,正应了那句话:“一行白鹭上青天。”

爸爸的手机导航响了起来:“前方一百米,右转,随后到达目的地,”爸爸便拐了进去,“到达目的地--福州罗源湾海洋世界附近。”“噢,耶!终于到海洋世界了,我终于能见到白鲸、海豚、海狮了!”我小小的心充满了快乐,随后又手足舞蹈地欢天喜地欢庆起来。

第一个参观地点是海洋天地。才刚进门,一阵光彩夺目的动物、介绍和装饰映入眼前。双带小丑、海苹果、彩色水母……这都不算什么,最难忘的是美人鱼剧场和海豚表演。先说美人鱼吧,开始时,美人鱼游了过来,摆动着自己的美人鱼尾巴。旁白道:“让我们一起观赏美人鱼的舞姿。”这时,大家不约而同地看向美人鱼,看她们啊,舞姿是多么的婀娜,上扭下摆的。搞笑的是,一只海龟在后面“凑镜头”,我脱口而出:“这只海龟专业抢镜头一百年。”爸爸听后,在我旁边偷笑,两颊鼓了起来:“专业抢镜头一百年?哈哈哈……”

再说那海豚摸起来真像橡胶啊!它还是个跳跃高手呢!它会从水中突然跳出来,在空中翻个圈,然后溅起很大的水花。

之后我们又来到了“海上搏斗”,讲述的是一个故事:一个村庄的村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是,有一天,海盗来抢劫村庄的财产,村民们不肯低头屈服,便与海盗展开了了一次战斗,还给我们表演一个空中花式汽车。

最后,白鲸的表演令我们喊出阵阵惊讶声。海狮的表演也十分令人惊讶,顶球、转呼啦圈……这些杂技令人惊奇,我们声声叫:“哦!”

看完后,我们又随着引擎的发动声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初三写事作文400字 第11篇

今天,爸爸给我买了一大摞书,我高高兴兴地把这些书抱回家,想把它们放进书架里,可我一看书架,哎呀!书架太乱了!书乱七八糟的摆在书架上,我打算收拾书架。书架真是太乱了,我都不知道从哪下手,我就把书架上的书一本一本地拿下来,放在床上,先挑出爸爸的书,再挑出妈妈的书,最后挑出我的书。因为爸爸的个子高,我决定把爸爸的书放在第一层,妈妈的个子第二高,我就把妈妈的书放在第二层,我的书很多,占两层,分别是第三和第四层,我把我的书分成几类,有文学类,小说类。

还把成套的书放在一起,贴上标签。爸爸经常教育我,读书的人要爱护书,我把撕坏的书和掉页的书用胶水和胶布粘好。用了整整一个上午,我终于把书架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了,我也累得满头大汗,这时候妈妈回来了,看见干净的书架,夸我说:“儿子长大了!知道帮妈妈做事了。”我虽然很累,听了妈妈的夸奖,心里美滋滋的。因为我长大了。

可以帮妈妈做事了。

初三写事作文800字 第12篇

时间如白驹过隙般飞快的流逝,童年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一去不复返,但是,童年发生的许多事情却会铭刻在心,难以忘怀,因为它们是那样的丰富多彩,那样的`感人至深,我会永远把它们珍藏在自己的心灵深处…… 记得是在五年级下学期一个星期天的下午,这天,风和日丽,太阳暖融融地照耀着大地,我和爸爸一块来到一座陡峭的山前,“咱们今天来爬山!”爸爸对我说,“看看谁能坚持到最后,如何?”“好!比就比!”尽管我对能不能爬上山顶心中并没有半点底,但还是装做信心十足的样子响应了爸爸的号召。

开始了,爸爸显得很是轻而易举,而我却因为担心摔下山崖或掉进荆棘堆里,所以小心翼翼地前进,再看看爸爸早已遥遥领先,我的内心非常着急,忍着万分的害怕,做出千倍的努力,然而…… 爸爸看我那样的慢条斯理,便告诉我一个诀窍:别害怕,尽管大胆地站起来,使出最大的劲,向前冲,待土松动要滑倒时,再以敏捷的动作将脚迅速挪开。“真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我心里想着,同时也慢慢地站起来,按照爸爸说的去做,果然,很快便追上了爸爸!

后来,我们爬到了一片杂草丛前,眼看已无路可走,可爸爸还要坚持往上爬。“没有路了,怎么办呢?”我眼巴巴地望着爸爸,“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今天就让我们来证实一下这句话吧!”爸爸坚定地说。没办法,我只有咬紧牙坚持着……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成功地爬上了山顶,望着山下绿油油的麦田,望着远处滚滚东流的汉江河水,我第一次发现我们的家乡是如此的美丽!此时此刻,我才真正体会到杜甫当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心情是何等的豪迈!

初三作文写事 第13篇

作文在整个语文卷面成绩中占的分数比重是最大的, 尤其是现在语文分数变为120 分, 作文就占去了50 分。 在中考语文考试中, 一旦出现审错题、中心不明确等各种问题, 就会给学生中考的最终成绩带来很大影响。 在对近几年初三语文考卷的研究中不难发现许多考生的作文属于问题作文。 在作文中常出现审题不清、中心不明确等问题。 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对学生中考带来影响, 还会影响学生文学素养的形成。

1.中心不明确

很多时候学生的作文与所要求的中心思想有所偏离, 比如最近让学生写一篇命题作文《 原来春天在这里》 , 一部分学生直接描写春天的景色, 还有一部分学生直接写亲人对自己的爱, 这些学生的作文偏离了题旨。 也有些学生写一件事总爱从早上写到晚上, 抓不住详略, 一篇文章看下来不知道要重点表达的是什么。

2.缺乏真情实感

缺乏真情实感, 是山区学生作文中的常见问题。 初三学生基本能完整地把事情叙述出来。 有的学生也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得很清楚, 但是语言过于干巴巴, 没有感染力, 有时一段作文中出现四五个因为、所以, 很难在作文中读出学生的情感以及作文中所体现的价值取向。 也有部分学生学着直抒胸臆, 总爱在结尾写上一句:××我爱你! 但是在前文中并没有很好地把自己的感情渗透进去, 整篇文章读下来不免有些空洞。

3.表达不准确

一些学生的作文中常出现当地口语词, 有部分学生竟用拼音来代替。 也有部分学生不知道怎样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如有位学生这样来表达妈妈对自己的爱:妈妈经常骂我:看电视骂, 吃饭时骂, 做作业时也骂, 感觉妈妈一点也不爱我, 但我爱我的妈妈。 作文中把妈妈对自己的情感表达错了。 这一类作文读起来味同嚼蜡, 索然无味。

4.选材不够新颖

学生作文大部分的素材都是来自于自己简单的生活中。 调查发现学生最爱用的素材就是寒冷的冬天或下雨天亲人送自己去医院的场景、自己上山放牛、因看电视和家人发生冲突。 发现一位学生三次试卷上的作文都用了同一事例。

二、问题作文产生的原因

1.缺乏阅读能力

问题作文显露出学生语文素养中的阅读能力明显不强, 阅读方向产生偏差导致所写作文脱离题意。 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大, 除了来自学校的压力外, 还受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影响, 使得他们无心力进行课外阅读, 而是埋头于课本、试卷。 而阅读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 没有这些保障, 那么阅读是无从谈起的。 许多学生没有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 久而久之, 就会越来越丧失阅读兴趣。

2.字词积累欠缺

在阅卷工作中发现许多作文写作中常出现用词、 构句方面的语病, 是属于语言规范的问题, 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所学的字词, 不能用正确的字词来表达自己所要叙述的东西。

3.写作时缺乏激情投入

有些学生作文时缺乏投入自己的情感, 把写作文当成是一份苦差事, 从心底讨厌写作, 没有主动性, 没有从心里接受这一过程。

4.教师指导方法不当

学生并非缺乏生活素材, 而是由于我们的教学方法陈旧、单调, 外加训练内容缺乏创新, 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写作欲望, 使他们失去了作文的兴趣。 有时我们对学生的指导, 重在谋篇布局、表达方法上的点拨, 对于作文内容却很少关注, 忽视了学生表达欲望的激发和积累习惯的培养。

三、针对问题作文的解决对策

1.加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应给予学生良好的指导, 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有了对阅读的兴趣爱好, 才能发自内心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因此,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学生的阅读兴趣跟读书氛围环境有密切联系, 可以在班里挂上一些名言警句。 教师不时给学生推荐一些不同种类的好书籍, 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

2.加强在课文教学中的作文引导

初中三年, 100 多篇课文中有许多篇都是引导学生写作的素材。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应不失时机地渗透习作教学的内容和基本功训练。 看到典型的课题, 可以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进行训练, 如《 喂———出来》 可以在上完课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续写文章;碰到典型的段落时, 可以穿插进行仿写训练, 如在《 背影》 中写父亲买橘子的过程, 可以让学生当堂写一段印象最深刻画面的文字。 对于课文中的特殊句式和修辞手法的句子, 除了引导学生赏析外, 还可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 让学生逐步掌握其诀窍, 如朱自清的《 春》中可以让学生借鉴某幅图描写其他三季的特点。

3.重视对学生写作前后的辅导

每次写作文之前, 必须重视对学生的课前指导。 写人物, 要求学生对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观察, 通过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写事, 要要求学生思考好缩写之事与要求是否相符, 注意详略要得当……每次写作之前, 都应根据习作要求让学生搜集和积累必要的材料, 这样, 学生胸中才有可倾吐的东西, 口中才有词语可表达。

写作之后要求学生再做修改, 教师引导学生修改的方向如中心是否明确, 语句是否通顺等, 修改之后可以让小组内的其他同学修改, 最后教师再对这篇作文进行修改。

初三作文“三步走”训练初探 第14篇

第一步:统一写作

统一,就是教师对学生写作进行地点、时间、命题甚至体裁等要求的统一规定。自由,则与之完全相反,让学生完全自主地进行写作,写“放胆文”。

学生刚进入初三时,笔者总是先进行统一作文,历时一个多月,大约要写四五篇文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室内、课堂上(一般两课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有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也有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文体也注意多种多样。通过统一作文(应该说排除了抄袭或过多模仿的可能),老师对学生的写作水平、写作风格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能够比较客观地掌握全班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全面地发现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步:自由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养成写作的良好习惯;应注重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应注重打好基础,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写作能力;应注重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步发展。我们认为让学生进行有指导、有系统的自主写作训练,正是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要求。

1.提供题目、材料,给学生以写作帮助

历年的中考试题,各地的模拟试题,报纸上、电视里、日常生活中可以入文的典型的人和事,都可以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建立题目库、题材库,供平时训练时查阅、参考,避免出现不知写什么的情形。

2.限定时间,杜绝拖拉、不写现象

这里时间的限定,主要指两种情形:一是指学生自由写作的成文时间。每篇文章从动笔到写成(不含自改、互改)要控制在一小时以内,每个学生一定要高度自觉,决不能养成拖拉习惯。二是指每篇作文的间隔时间。这因人而异,基础好的约一周一篇,中等的约八九天一篇,基础差的也不超过十天。当然也有基础不太好的,但其他学科不错,为确保其全面发展,确保不误升学,也一周一篇。鼓励多写,学生随写随交,老师随收随阅、随阅随发。批阅日期是检查督促的主要依据。

3.分数从优,鼓励学生乐于写作

让学生能看到自己写作水平的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渐渐提高他们的作文分数。渐渐提高是指总体而言,并不是说每一篇作文的分数都要比前一篇作文高。作为教师应充分把握学生希望得到肯定,希望得到提高的心理,打分上不要苛刻。学生学习“成绩”(专指分数、等第),一方面是他自己努力取得的,另一方面也是老师给予的。不是吗?题目的难易是由老师出的,主观题(特别是作文)的好差是由老师定的。必须知道,学生的分数有时会由老师所给“分数”生出。更何况,就写作而言,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水平也应该得到提高。

第三步:再次统一写作

这种放手、自主训练,大约五六个月的时间。当然,期中、期末等大规模测试仍是收拢的统一命题作文,偶尔几次为了了解情况也进行统一命题作文。在临近中考前两个月继续进行统一写作训练。虽然这期间的训练方式与一开始相同,但目的、作用、效果却不一样。第一阶段是为了了解情况,让学生暴露问题,如果说这是“望、闻、问、切”的检查,那么第二阶段五六个月的自主训练就是对症下药的理疗——老师要有一般、有个别的指导、评讲,大多是三言两语,有时也可能是穿插在平时对课文的分析和讲解中。最后几个月的统一写作则是对第二阶段疗效的检测。另外,后期的统一收拢训练也是为了“适应”中考的需要:一是对时间限定的适应。促使极个别的平时难能及时完成者,迅速适应。二是对命题、半命题、材料、话题及各种形式、各种文体的“适应”。三是对适度紧张的心理“适应”。平时自主写作比较放松,无多大紧迫感,统一写作让学生稍微紧张紧张,以适应中考的需要。

在对作文训练实行“统一—自由—再统一”的“三步走”模式的同时,笔者还让学生进行作文审定题目、确立主题、选定材料、安排结构提纲的练习,这种练习同样实行“统一—自由—再统一”的“三步走”模式。

著名特级教师、语文教育界泰斗、现行苏教版教材的主编洪宗礼先生曾说,如果把听、说、读、写比作四笺灯,那么“想”就是开关,只有“想”开了,听、说、读、写才能大放光彩。他强调“想”对写作的重要作用,强调写作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为了培养学生写作中的思维能力,提高写作质量,笔者让学生进行审题、立意的练习。

给学生一个题目:命题、半命题,一则材料,一个话题,让学生进行下列思考,并书面写出。第一,审题:可写成什么体裁,什么写作重点,什么范围,有什么时间、对象、程度、性质的限制;半命题可填写哪些内容;所给材料写了什么内容,可提炼什么观点;话题可从哪些方面思考,可拟哪些题目,拟题后又如何再审题。第二,立意:确立文章的写作中心,有的可确立、表现多个中心,试比较哪个更有新意、更有深意、更适合自己写作,哪些中心不宜表现;议论文可确立什么论点、分论点。第三,选材:文章根据不同的中心可以选哪些材料,选材要注意新颖,有时代感,真实、典型,有代表性。第四,提纲:拟定文章的结构,确定如何安排材料,谋篇布局。这种审题、立意的训练刚开始稍稍滞后于作文训练,正常训练以后,就每一个具体练习而言,又放在作文写作之前。

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等项目的练习——半成品制作和作文写作——成品制作,并坚持先统一、后自由、再统一的“三步走”原则,是笔者对作文教学的尝试。其做法有理可循,有据可依。其效果也是比较显著的。首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学生从原来的怕写、厌写到愿写、想写,从原来的没有什么可写到觉得什么东西都可以写;其次,写作数量大大增加,原来每两周一篇,有可能还是抄的,现在几乎每周一篇;再次,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原来拿到题目,不思考或稍加思考就写,现在反复思考,进行认真审题,心中有谱后再写; 最后,最有说服力的还是作文水平的提高,学生参加校级、镇级乃至市级的作文竞赛,频频有人获奖,这便是最好的明证,中考语文较为骄人的成绩应该说也是很好的注脚。

上一篇:人民医院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下一篇:对劳务公司管理人员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