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展中秋主题活动总结

2024-08-07

幼儿园开展中秋主题活动总结(精选18篇)

幼儿园开展中秋主题活动总结 第1篇

在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和“国庆节”来临之际,为了培养孩子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提前感受节日的氛围,新月幼儿园的老师们从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为出发,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迎中秋,庆国庆”系列活动。

灯笼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元素之一,也是喜庆吉祥的象征。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和国庆节接踵而来,为了渲染浓厚的节日气氛,增添孩子们“迎中秋,庆国庆”欢度佳节的快乐与喜悦,丰富孩子们的园内生活,给他们的童年多一份美好的回忆。幼儿园向家长发出以“迎中秋,庆国庆”的亲子灯笼手工制作活动,家长们积极响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孩子们精心制作的灯笼,营造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空间有限,创意无限!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创意,几张普通报纸、一个废弃的塑料盒、几个色彩斑斓的糕点盒、闲置的空玩具盒、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瓶瓶罐罐……这些看似生活中丢弃的废品,爸爸妈妈和孩子们发挥聪明才智,让这些不起眼的材料成为精美喜庆的灯笼。 在亲子制作灯笼的活动中,更表达了家长和孩子对环保的推崇支持和对生活的热爱。

幼儿园开展中秋主题活动总结 第2篇

为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感受中秋节喜庆团圆的热闹气氛,9月18日,XX幼儿园开展“快乐中秋”的节日庆祝活动。

活动中,各班教师通过播放相关视频、讲故事,给幼儿介绍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和有关中秋节的传说,让幼儿简单了解中秋节传统的风俗习惯。大班小朋友们从家里带来了月饼和水果点心,教师引导小朋友通过交换品尝,从中体验到了分享的快乐,感受到了节日的乐趣。中班小朋友给大家带来了各式各样、不同口味的花式月饼。这些都是小朋友们搓、拍、捏、压、刻,使出浑身解数才做出来了,非常精致。小班宝贝们涂制的贺卡《中秋月圆夜》,涂法及颜色虽显稚嫩,但也明白了中秋赏月的一层意思。果果班的小朋友,拍着手,说着儿歌,期待着中秋节的到来。

中秋的月儿圆圆、中秋的话儿甜甜、中秋的月饼香香,相信通过这些活动,使孩子们收获节日快乐的同时,更多地增加对中华文化和传统的热爱。

有效开展幼儿园主题活动的探索 第3篇

一、开展主题活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主题探究活动,教师与幼儿是一种对话关系,幼儿不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直接与周围事物与现象进行对话,直接与教师进行对话。对话是平等的,是以互相尊重为前提的。将幼儿园活动设计空间让给了幼儿,让幼儿在各种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需要、想法,教师从中撷取幼儿兴趣所致、幼儿发展所需、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幼儿动手收集、整理资料,并在活动中不断探索,而教师让幼儿带着问题、悬念采用自己的方式操作、思考、探索,也充分体现了对幼儿的信任,这种信任建立在对幼儿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探索型教学使幼儿园的一日活动都成了课程,教师相信幼儿的学习、探索能力,在每个环节都创设引起幼儿感知、探索的环境,从而使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特点,自由地选择学习方式、学习内容。

活动的主题和内容,可以是由幼儿生成、发展的,也可以是由教师发起、推动的,还可以是师幼互动产生、进行的。如在《“六一”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中,幼儿完全是节日的主人,让幼儿收集各种颜色的气球、彩带、红灯笼、圣诞老人、中国结等。在装饰活动室的时候,请幼儿一起来当参谋,确定气球挂在哪儿好看,灯笼挂在哪儿更合适,幼儿们一一说出自己的想法,再按他们说的把气球挂起来,把灯笼挂起来。幼儿们兴高采烈地笑着,在一片融合的气氛中,我们体会到老师与幼儿之间的一种理解、一种合作、一种友爱。

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理念,还要求教师的教育技能与之相适应。教师在“主题探究活动”中,要具有观察、记录的能力,调整计划的能力,统整和提升幼儿经验的能力,创设问题情景的能力,支持幼儿表征的能力,评价活动主题和幼儿发展水平的能力等。这有待于老师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去探索、去研究,做生活、学习中的有心人,去适应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理念。

二、开展主题活动,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在一个可自由选择的环境中,幼儿们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发展,他们在自主选择中渐渐认识了周围世界,认识了自己,也真正唤醒了他们内心深处探索世界的兴趣。

探索性主题活动给了幼儿更多的信任、更大的活动空间、更多的可选择环境。他们有了更多的自信和更多的实践探索机会,他们变得更加开朗,自信,敢想敢说,富有想象,对新奇的事物充满探索欲望,这不仅有利于幼儿今天的成长,也有利于幼儿未来的发展。

每次主题活动,根据幼儿比较感兴趣、关注的话题,捕捉幼儿言行中的兴趣点,来确定内容。例如,与幼儿交谈中,谈到自己是如何到幼儿园来的,引出了交通工具这一主题,在活动中,我们让幼儿操作各种车、船、飞机玩具,在玩中,幼儿了解到不同交通工具的不同功能、造型、用途、结构等,同时,也发现了许多问题:轮胎上为什么会有花纹?船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而潜水艇却可以在水下?飞机在天空中怎么认路等。

幼儿学习经验往往是在开放的时间和空间中获得的。它们所要得到的东西,常常不是依靠常规的教学活动所能实现的。真正的学习,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时间与空间上充分地开放、在内容与方式上充分地多样化,使幼儿能尽兴地探索、尽兴地活动。

在主题活动中,幼儿在我们面前最充分地展示出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潜能,展示出他们的智慧和个性,让我们真正领略了幼儿的学习还有另一半。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身上迸发出来蓬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废旧的盒子,在幼儿的探索中,可能成为家具、房子、大桥、火车;可能成为道具、戏台、大树、机器人;圆形的东西可能成为生日蛋糕、馒头、西红柿、面包;几个药瓶子可能成为幼儿玩“去医院看病”游戏的道具。

在主题教育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满足幼儿需要的环境,从以往关注知识点传授,转变到关注幼儿主动探索与创造的过程,创设一个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宽松环境,着力于创设问题情境,并提供数量充足、种类齐全、可操作性强且具有探索价值、难易适度的活动材料,让幼儿动手操作,反复尝试,从多角度感知、观察、思考,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在摆弄中发现、在操作中表达、在玩耍中想象,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精神和创造性能力,使幼儿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潜能,形成自己的个性。

三、开展主题活动,增强教师与家长、社区之间的合作能力

倡导以幼儿发展为本,关注幼儿的主体意识和初步的社会意识,为幼儿学会生活、学会探究、学会表达提供灵活多样的课程及其活动空间,让幼儿在生活、游戏中轻松、自然地学习。长期以来,我校幼儿的探索活动已从课堂拓展到了家庭、社区、社会。如在博物馆中,幼儿发现了最早使用的磁卡;在电脑资料片中,幼儿目睹了磁卡整个制作过程;在家中,幼儿找到了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各类磁卡,他们说“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磁卡了。”我们还创设了“我在长大”“我家的杂货柜”“小手真能干”等有趣的环境,让幼儿以游戏的形式参与到各个区域。

家庭资源是主题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资源。主题展开的前期工作及开展中的活动,均离不开家长这一重要的资源,通过向家长介绍主题活动的一些情况,让家长进一步了解我们的主题开展情况,也会更愿意接受、配合老师与幼儿一块积极通过多种途径查找有关资料,家长的及时参与和支持也是主题活动开展的有效保证。如组织参观大海时,家长们及时联系了交通工具;有的主动提供摄像机给幼儿录相;有的家长自告奋勇协助我们看护幼儿等。家长资源的利用使我们的主题活动顺利进行。在《六一,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中,我把“六一节,如何装扮幼儿园?”这个问题写到“家园联系窗口”中,让家长帮助、协助幼儿想办法。没几天,五彩缤纷的气球、漂亮的彩带、红红的大灯笼、具有传统文化的中国结都收集到老师的面前。家长给幼儿提供了这么多的材料,我们老师心里既感激又高兴,发动幼儿把活动室打扮的漂漂亮亮,让幼儿们感受节日的环境与气氛。

幼儿园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更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在《我们的蔬菜朋友》主题活动中,我们就充分利用幼儿园附近的菜市场,由于就在社区内,我们事先联系蔬菜店的工作人员,说明来由后,他们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并且积极地配合。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我们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更畅通了,与社区的联系更密切了。

总之,探索性主题活动,贴近儿童生活,作为组织课程内容的主线来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形式有自主探究等多样化的研究性学习,丰富了幼儿自身学习生活的经验,培养了幼儿自主探究的意识、习惯与能力,引导幼儿在愉快的体验中获得成功与发展。

摘要:幼儿园主题活动应遵循儿童“前学科”知识经验的建构规律,打破学科领域之间的界限,整合园内外各种与教育内容紧密相关的资源,多与儿童的生活有机联系,建立在儿童已有经验和活动过程之上。本文在开展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增强教师与家长、社区之间的合作能力”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从而引导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体验中获得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有效,幼儿,主题活动,探索

参考文献

[1]朱家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有效开展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 第4篇

关键词:主题;教育活动;开展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3-0175-2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启蒙性的。各个领域的内容互相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发展。”我在平时的工作和不断的学习探索,在课程中以主题形式呈现,主题是幼儿园适应性发展课程的中心内容。我们围绕选择主题活动的内容、主题环境创设、主题教学与家园互动来讨论和实践。

一、 选择主题选择内容

如何选择合适的幼儿主题内容是我们在创造使用新教材过程中遇到的首要问题。我们通读新教材,理解新教材,通过教师深入到幼儿中间,边观察,边对照,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握幼儿的兴趣需要、经验水平来选择好的主题内容,又通过自学的形式引导教师自己去搜集、寻找有关主题活动内容选择方面的理论资料、经验文章来学习,这样既选到了合适的教学内容,又使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1、主题形成生成主题。

主题的形成不是来源于老师,而是通过教师提供机会,尊重幼儿自主游戏的活动权。教师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游戏活动机会,给幼儿进行探索的机会,产生问题的机会,引发幼儿自己确立主题。如:我开展的主题活动“有趣的房子”,产生主题的原因是:当时组织大班幼儿认识“我家住哪里”,当我提供给幼儿自由交流的时候,我就听见他们在热烈的讨论着:“你家的房子怎么只有一层楼的呀?上面盖的一片一片的是什么呀?”“我外婆住在河水上面,房子是竹子搭建,才有趣呢。”他们兴致勃勃的讨论,也生成了很有价值的主题内容——有趣的房子。

2、拓展主题积累经验。

(1)预设教育目标

当主题确立以后,幼儿通过自主探究与主动发现,产生了新的领悟,从而得出他们认为的结论之后,观察他们对这一主题产生的反应,提供让幼儿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进一步思考,预设教育目标。

(2)预设教学目标

如:“房子”这一主题的教学,先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分组、讨论、选择不同的材料,创造出不同的房子,创造的问题就在于“有趣”上面,他们产生了好多的疑问:“为什么有的房子上面是尖尖的?”“为什么有的房子是玻璃砌的墙?”我们鼓励幼儿创造出各种有趣的房子,萌发不同的问题,从而拓展主题的新内容:房子的构造、房子的材料、房子的种类等,活动后,我将幼儿的作品陈列出来,成为新主题展示板。拓展过程我尽量的鼓励幼儿探究的欲望,我发现他们做感兴趣的事情时,才会产生疑问,而这些疑问都是很宝贵的。

在四周的春天真美丽的主题活动中,大家感受到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当小雨来临的时候,小草发芽了,花儿开放了,柳树爆出了嫩芽。春天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更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的话题。幼儿园组织了春天是温暖的,因为它给我们温暖的阳光;春天是温柔的,因为它带来和煦的风;春天是快乐的,因为我们小朋友可以做很多开心的活动――放风筝、春游……,春天是生长的季节,大地万物都在复苏,植物在生长发芽,小朋友没准在春天也长得更快呢!谈到“春天”这个主题,我们就在想,春天究竟是什么?在孩子的眼中,春天又意味着什么?我们怎样让幼儿通过他们自己亲身的体验,来感受春天这个季节所带给他们的变化呢。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操作、讲述、演唱、参观、游览等活动让幼儿体会春天。

“春天”这一主题的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并不是关于春天的种种知识,而是引导他们学习关注自然界的变化,感知春天特有的美丽景象,在此基础上,对春天产生一种积极的、美好的情绪、情感体验。因此,在本主题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幼儿的这种情绪、情感体验的诱导与启发。当老师问大家春风为什么能吹绿了柳树?春风为什么能吹红桃花?吹醒了青蛙是什么意思?小朋友们从自己观察到的春天的有关知识来回答老师,柳树春天发芽了,桃花开了红色的花,小青蛙醒来在春天出来捉虫子了。在幼儿园春游的时候老师引导孩子们观察了蒲公英,知道蒲公英是春天开的一种鲜花,有很漂亮的花朵和有趣的茎和种子。在春游的时候让孩子们摘一朵蒲公英的种子,吹吹玩玩,看见蒲公英的种子像一把小伞一样飞呀飞的。

二 、有效主题环境创设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当前,幼儿园普遍使用综合主题教育课程。该类课程强调教师的作用是为幼儿创设环境和条件,激发他们的兴趣,提升他们行为动机等,同时也指出:环境是课程综合的一个途径。因此,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是综合主题课程非常关键的一环。

首先要创设能帮助幼儿积累多方面经验的丰富的操作环境。我们为幼儿提供的不仅要是高结构的、现成的游戏材料,更多的是利用废旧材料做成的游戏材料。这些利用废旧材料做成的游戏材料,不仅能让幼儿在自由自在的操作摆弄中积累相关的经验,更能刺激幼儿发展新的操作行为。

接着我们充分挖掘墙饰的教育功能,使每一处的墙壁“都会说话”。环境创设伴随主题开展的每一个阶段,教师通过展示幼儿收集的资料,活动记录,美工作品等,使幼儿能较直观地感受主题的进展。正如我们常说的:走进一个教室,会有一种新的氛围,能感受到一个班教学的内容与进度。紧密围绕教育教学目标与内容,实现环境创设的同步。例如:中班主题《可爱的动物》,有个孩子去了上海野生动物园,带来了许多自己拍到的动物的照片。这些照片上墙之后,孩子们一有时间就会去指指点点,议论一番。

三、主题教学家园互动

挖掘家长资源,体现互动化。幼儿的主体参与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家长是幼儿园合作的伙伴,家長也是新课程顺利实施的支持者与配合者。

在丰富主题环境内容中,让家长带一些废旧材料是最普遍的做法,我们提倡日常积累或提前一周告知家长需要收集的材料,给家长一个充裕的时间。在主题教育中时时鼓励家长带孩子走出小区,走进农村和公园,为孩子积累经验,由于小中班孩子年龄小,因此我们提议家长用相机或绘画的形式记录下孩子的活动情况,或将活动时所采集到的实物带入园,将这些栩栩如生的照片、实物展现在教室的墙壁上,幼儿便会在课后、饭后留足、交流……家园互动中促进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

因此,在开展《各种各样的服装》主题活动时,我首先向家长介绍主题活动开展的一些情况,并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请家长与幼儿一起积极通过多种途径,去查找有关资料,调动幼儿用多种感观去吸纳信息。家长和幼儿收集的资料种类繁多,有图书、图片、卡片、各种服装、实物、电脑上下载的文字资料等。通过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既丰富了孩子们对服装的知识,又提高了幼儿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热情,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物质和精神的保证。

班级开展了快乐元宵节主题活动:做元宵。我们为孩子们准备了米粉,因为再过两天就是元宵节啦,大家一起做元宵,开开心心做元宵,团团圆圆过元宵节。老师和小朋友准备过一个快乐的元宵节。小朋友从家中带了糯米粉。老师先让幼儿观看花灯,感知元宵节。幼儿自由观看花灯,相互欣赏。引发幼儿讨论:为什么元宵节要玩花灯?元宵节这天,大家都要看花等、玩花灯、做元宵、吃元宵。接着引导幼儿搓元宵。教师介绍做元宵的材料:湿糯米粉。讨论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将湿糯米粉搓成长条,再分成一段一段,最后将每一段搓圆。幼儿操作。教师将湿糯米粉分给幼儿,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提醒幼儿不能把元宵掉到地上以免弄脏。然后大家玩花灯。幼儿玩自带的花灯或互相交换玩花灯。最后大家一起品尝元宵。在活动中,孩子们如此专注地搓着元宵,这个元宵节肯定是孩子们难忘的一个元宵节。过节是孩子最开心的时候,周围的环境因为这个节日的到来发生了变化,带给了成人很多快乐的期待,也同样带给孩子快乐的因素。这次活动,对孩子来说意义深刻!他们在幼儿园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元宵节。

四、主题展示阶段体现

在主题开展即将结束时,主题的展示部分是对整个主题活动的一个小结,一个成果的体现,是一个丰收的阶段,我们不能忽略这个阶段而草草的就结束主题。主题的展示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将主题学习中,最能体现劳动成果的一些单元的学习内容归纳起来,大家一起再次的探讨,从而巩固幼儿对主题知识的掌握。邀请家长们一起参与主题的展示,以主题网络为小结的线索,幼儿、家长及老师一起动手,制作合作画或手工。如:“房子”这一主题活动,我们收集了香烟盒、饼干盒、鞋盒等费旧盒,做成各种各样的房子造型,也邀请了家长们一起来园进行亲子手工制作,我们大家一起将制作的房子、树、椅子等布置成住宅小区,当我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时,幼儿和家长们迫不及待的拍相留念,他们多么的满足,大家一起学习,一起体验团体合作的乐趣,也充分的体现了幼儿园的家长的合作教育意识,一个班集体的团队精神,幼儿也提升了探索的乐趣及学习的快乐、快乐的学习。

主题“知识竞赛”,此活动不仅是幼儿参加,也可以邀请幼儿园的其他老师参加、平行班的其他幼儿参加、也可以请家长做评委。我开展过“房子”“鱼的世界”“服装”等主题教学的知识竞赛,幼儿进行知识竞赛紧张、刺激,大班的幼儿竞争意识强,他们在竞赛中,不仅牢固的掌握主题的知识,同时也训练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团队精神,也培养了他们的上进心。此活动受到家长及专家的好评。

想要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就要学会进行教学的反思,通过反思我们能取长补短,能归纳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进步与不足。通过反思,我们才能更好的领悟《纲要》的精神,才能更好的体会教师在教学中,该怎样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反思自己在教学中,怎样更好的成为幼儿探索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支持者。

参考文献

[1] 钟小锋《幼儿园多元整合主题课程》,未来出版社出版发行

[2]王晓云:《新世纪幼儿园教育》,山西教育出版社,

幼儿园开展中秋节活动总结 第5篇

一、主题墙饰,展现中秋情景

孩子们通过画、剪、贴、捏、装饰等形式,绘制出一幅幅《中秋团圆夜》的图画、制作出一个个“香甜”的“月饼”、包装出一只只精美的“月饼盒”。教师们将其艺术化,展示在各班礼仪主题墙上,展现中秋之景。

二、主题教育,感受中秋情意

活动中,老师们通过音乐欣赏、图片展示、中秋故事、趣味灯谜等形式,让小朋友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与典故,知道中秋节的许多趣事,感受中秋之意。

三、品尝月饼,体验中秋情味

最令孩子们高兴的是“快乐分享——品尝月饼”活动,孩子们品尝着芳香四溢的月饼,香香甜甜的水果,大家你一口、我一口,品尝着香甜的美味,享受着同伴和老师们的祝福,分享着节日的快乐。

幼儿园开展中秋节活动总结 第6篇

活动一:家长助教和老师给孩子们分享有关中秋的故事,如《嫦娥奔月》、《月亮的新衣》《吴刚折桂》等 ,让孩子们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感知月亮的变化及团圆的含义。

活动二:绘画《我眼中的月亮》。请孩子们每天傍晚观察月亮的形状,根据自己的观察,绘画《我眼中的月亮》。

活动三:我来动手做月饼。幼儿园准备了制作月饼的各种材料,小班的孩子在老师的帮助下制作月饼,中大班的孩子们在《我为爷爷打月饼》的旋律中独自制作自己喜欢的月饼。

活动四:品尝月饼,分享快乐。老师和孩子们聚在一起,分享香香甜甜的圆月饼,大家说着、笑着、品着,一幅幸福和谐的画面浑然天成。活动结束,小朋友们把自己制作的月饼带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

幼儿园开展中秋节活动总结 第7篇

活动开始,老师首先带领幼儿了解和熟悉了制作月饼的材料和工序。接下来,“巧手月饼坊”就开张了,孩子们开始热火朝天的制作月饼,揉面、包馅、揉圆压扁,再压模……经过孩子们的巧手加工,一个个像模像样的月饼新鲜出炉了。看到自己动手做出来的月饼,孩子们都非常高兴,最后孩子们一起品尝月饼,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

我们借此机会教育幼儿要将自己第一次动手制作的月饼与家人一起分享,让幼儿体验与他人分享带给自己的快乐。通过本次活动,不仅让幼儿感受到了中秋节的快乐和甜蜜,也让幼儿体验了自己动手制作的乐趣,培养了幼儿乐于分享的好品格。

更多相关优秀文章推荐:

1.我们的节日中秋节活动总结

幼儿园开展中秋主题活动总结 第8篇

一、以特有的自然环境为素材, 走出幼儿园课堂的“围墙”

大自然是第一本教科书, 是世界上最有趣的老师。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 让幼儿回归自然的环境。通过利用特有的自然环境, 让孩子走出“幼儿园课堂”, 既调动了孩子们的各种感官认识, 引导他们接触自然、了解自然, 又使教育活动变得生动、具体、充满乐趣, 同时也开拓了孩子们的视野。

我园地处南方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柳州, 座落于美丽的柳江河畔。我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有的自然环境为素材开展主题活动, 带幼儿走进自然、走进生活、亲身感知体验, 在认识和适应自然的同时, 陶冶幼儿情操, 培养对生活、家乡的热爱之情。

1. 结合风景名胜, 对幼儿进行爱家乡教育。我园所在社区附近有柳侯祠、柳宗元衣冠墓、东门城楼等名胜古迹。我们以家乡的优势、变化为教育内容, 带领孩子们实地参观并认识周边的景点, 了解其相关的神奇传说。在柳侯公园里, 孩子们领略了罗池、柑香亭等与柳宗元有关的古迹。活动中幼儿始终兴趣盎然, 问题一个接一个:“柳宗元衣冠墓为什么是圆形的?”“里面装的是什么?”“为什么衣冠墓要建在柳州?”等等。这些问题成为孩子们急于探究的热点, 于是, 一个由幼儿自发生成的主题“古城柳州”产生了。主题活动的开展, 使孩子们亲身感受了家乡的变化, 从而赞美柳州、展望柳州, 增强了作为柳州小公民的自豪感。

2. 利用民俗风情文化, 引领幼儿进行主题探究活动。随着孩子们旅游范围的不断扩大, 见识广了, 视野更开阔了, 激发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文化、风土人情、建筑、节日活动的兴趣, 他们更渴望感受独特、美妙的文化气息。柳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 居住着苗、瑶、侗、仫佬等多种少数民族。然而对于生活在现代都市的幼儿来说, 对于这些少数民族还是十分陌生的。我们利用我园附近十分有利的社区资源———大龙潭民俗风情村, 和孩子们一起开展了探究活动。孩子们参观了别具匠心、风格各异的少数民族民间建筑艺术, 品尝到油茶、竹筒饭、酸鱼等少数民族风味小吃和民族菜肴, 还参加和观赏到壮、侗、苗、瑶等少数民族的山歌对唱、抛绣球、芦笙踩堂、抢花炮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歌舞表演。通过活动, 孩子们知道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各民族有着自己不同的民族文化, 培养了幼儿爱祖国、爱民族的情感。

3. 以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产物, 丰富主题活动内容。柳州境内“喀斯特”地貌的奇山秀水, 自古盛产奇石、怪石。在“古城柳州”的主题活动中, 孩子们收集了大量奇石的资料, 对千奇百态的柳州奇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 我们带领孩子们参观了奇石馆, 通过欣赏陈列室里各种石头的“形、质、色、纹、韵”, 孩子们初步了解了一些奇石的石种、形态的变化、颜色等特征, 知道柳州奇石蕴涵着深厚的赏石文化。回到幼儿园, 孩子们纷纷用从柳江边拾到的鹅卵石进行“石头画”活动, 并把作品布置了“小小奇石馆”, 通过玩石活动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赏石审美观念, 从而拓展了知识面, 进一步丰富了主题活动的内容。

二、以浓郁的人文资源为依托, 走出“教材文本”的框架

强大而丰富的社区人文资源, 为我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教材, 使得幼儿的学习内容更加贴近自己熟悉的生活, 幼儿在生活中学习既可以到真实的环境中探索, 又能使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注意教育的有效整合。

1. 结合拥军工作, 开展“我是小小解放军”。拥军爱民, 军民鱼水情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我园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某分队是军民共建单位, 我们就以这一优良传统为基础来丰富我们的主题活动。在“长大了我也要当解放军”的活动中, 我们组织孩子们来到军营里, 参观解放军叔叔的寝室, 观看叔叔们的队列训练, 跟解放军叔叔学习操练, 听解放军叔叔讲故事并一起做游戏, 相互交谈。通过和解放军叔叔的零距离接触, 孩子们更加崇拜和尊敬解放军了。此外, 在幼儿园的节日大型活动中, 我们还经常邀请解放军叔叔来园联欢。通过这些活动, 更坚定了孩子们向解放军学习的信心, 增强了幼儿的国防意识。

2. 结合重阳节、儿童节活动, 传承敬老爱幼美德。“敬老爱幼”是我们一贯倡导孩子继承的优良民风。在开展“快乐的节日”主题活动中, 我们充分挖掘了可利用的社区人文资源:邀请社区退休的爷爷奶奶来幼儿园共度重阳节。老人们为幼儿表演了拿手的扭秧歌, 孩子们把自己做的小礼物送给老人, 老老少少在节日的氛围中一起唱唱跳跳, 一片欢歌笑语。“六·一”儿童节我们还组织孩子们从家里带来好玩的玩具、好看的图书以及一些文具, 慰问福利院的孤儿。孩子们通过和福利院的小朋友一起分享玩具、图书等活动, 进一步感受到自己生活是如此幸福, 同时, 也学会尊重和爱护社会上的弱势群体, 学会关爱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三、以现代化的生活设施为条件, 拓展教育的大空间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社区配套的生活设施不断完善, 周边的生活设施都是我们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成为我们开展主题活动的活教材。

1. 借助社区优雅、整洁的环境, 促进幼儿环保意识的萌芽。我园地处柳江河畔, 柳江北岸是延绵数里的河堤, 被称为“柳堤”。沿堤数里高楼林立, 错落有致。堤岸绿树成阴, 凉风习习。在开展“我居住的城市”这一主题活动中, 我们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下去感知柳堤环境的优美, 使幼儿萌生出热爱河堤爱护河堤的情感。在活动中, 孩子们纷纷“出谋划策”———怎样使河堤更美丽。于是, 他们设计了“河堤环保标志”, 为河堤旁的柳树、花草浇水, 主动做制止损害和破坏环境行为的小宣传员, 等等。通过这些活动, 促进了环保意识植根在幼儿心中。

2. 以社区配套的生活设施, 拓展主题活动内容。我园地理位置优越, 菜市、超市、银行和热闹繁华的商业街, 中小学校均分布在我园附近。在开展主题活动“我居住的城市”时, 超市、菜场等成为孩子们探究的对象, 其中超市是孩子们最感兴趣和最熟悉的地方。为了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我们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 组织幼儿逛超市, 在超市中我们通过“一元钱购物”活动让幼儿体验生活。孩子们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 认识物品标签, 让营业员开单、找零等, 提高了对钱币的认识, 他们不仅做了一回小主人, 更重要的是从中体验了一种被社会接纳、重视的喜悦。此外, 我们还利用小学的教育资源, 开展了“我要上小学”的主题活动;通过参观邮局了解信的相关知识等活动。社区的宝贵资源, 拓展了现有的主题教育内容, 也为孩子们提供了亲身体验、了解社会的充实条件。

幼儿园自然主题活动的有效开展 第9篇

一、在自然主题活动中,让幼儿与环境互动

在自然主题探究活动中,教师给幼儿自我表现的舞台,让自然主题活动成为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的途径,更是幼儿实现自我创造的天地。

1.为幼儿创造与自然环境互动的机会

在主题活动开展前,教师应该先丰富幼儿相关主题知识,然后为幼儿提供相应的环境“框架”与“材料” 。

如小班主题活动“拔萝卜”。通过《拔萝卜》、《各种各样的萝卜》、《萝卜丰收了》等系列活动后,孩子们对萝卜有了浓厚兴趣。与此同时,老师引导幼儿在“美工房”制作了各种萝卜造型,有的做了一架飞机、有的是漂亮的蝴蝶、还有的是童话故事中的“白雪公主”……。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展览角,与同伴一起欣赏交流,很有成就感。

2.广泛收集与自然主题相关的材料

收集与主题相关的材料,给幼儿提供多样丰富的空间与条件,能激发幼儿主动参与主题的主动性。

如秋天到了,沉甸甸的稻穗在农田里压弯了腰,等着农民伯伯去收割;滚圆的番薯在地里等着人们去挖掘。通过“粮食”系列主题活动,让孩子们体验丰收带给我们的幸福与快乐,同时感知粮食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我在区域活动中投放了许多材料,如五谷、稻草、玉米壳等,孩子们利用这些材料制作了稻草人、五谷贴画、玉米等等,为我们的教室环境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3.注重自然主题环境之间的衔接

自然主题活动之间有很多具有关联性,老师要注重主题之间的衔接,这样更有利于孩子们经验的延续,并能体验巧妙创设环境的过程。

如:粮食以后的主题是“树 ”,于是我与孩子们一起把“粮食”的辅助材料有机运用到“树”的主题网络建构中来,把稻草编织圈圈,用玉米壳做花瓣,一朵朵美丽的花就呈现在墙面上,既为树的主题活动搭好支架,又使孩子们有了展示作品的空间。

二、自然主题活动中,让幼儿与教师互动

在自然主题活动中,教师要将主题相关内容渗透到一日活动,并全面关注每一位幼儿,通过观察记录幼儿的活动,帮助教师更透彻地了解幼儿。

1.了解幼儿的兴趣与需要

自然主题活动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并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耐心、细致地倾听和观察幼儿,促进主题的有效开展。

如“树”主题区域活动中,添添来到科学区,她拿着一片树叶对我说:“徐老师,这叶子里面有好多的花纹呀。”我摸着她的头微笑着对她说:“这是叶脉哦!”添添惊讶地回答道:“有这么多的叶脉啊!”我鼓励她继续观察:“你可以把这些叶脉画下来。”添添想了想说:“好呀!”马上回到科学区开始寻找叶脉的秘密。很多小朋友也纷纷选择所需要的材料,去观察叶子中藏着的秘密了。最后,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布置在相应的墙面,供更多的同伴分享。

2.把握活動的最佳时机

自然主题活动应该以幼儿为主体,当然不是放任自流,那什么时候教师该介入幼儿中间,这就要借助教师的观察指导进行判断。

在“多彩的秋天”主题活动中,我们组织幼儿到公园秋游,孩子们对公园的环境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在建构游戏中孩子们跃跃欲试,想合作搭建公园。在孩子们尝试多次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因为大家对公园的环境构造意见不一。想放弃的时候,教师巧妙介入,建议孩子把公园的照片拿来做参考图。有了参考图,孩子们一步步搭建,丰富而美丽的公园呈现在了大家眼前。

三、在自然主题活动中,引导家长参与活动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要形成幼儿园、家庭的教育合力,必须充分调动家庭的教育作用。

1.要善于与家长不断沟通、了解与合作

想要家长积极参与到主题活动中,要让家长明白主题活动的意义,让家长与教师对开展的主题产生“共鸣”。

如主题活动“丰收的季节”。活动前我们先开展了一次亲子调查活动,请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调查哪些农作物是食用地面上的部分,哪些农作物是食用地面下的部分,哪些是食用中间部分的。通过亲子调查,使幼儿知道了农作物的果实长在不同的部位,同时家长们也颇有收获。接下来的活动中,家长的配合更主动了,尤其在區域活动幼儿学做面点师的项目中,有的家长送来面粉,有的家长提供制作工具,有的家长提供各种馅料,有的家长在家里也与孩子一起动手操作。在操作、体验、交流的过程中,让孩子们习得和面、各色食品花样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品尝时,孩子们觉得自己制作的点心更美味。

2.让家长有机会参与主题开展的过程

通过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来感染家长。让家长在关注幼儿的同时,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把握主题开展的时间,及时调整主题的目标和内容,从而有效开展主题活动。

如“秋天的蔬果”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对家长的厨房劳动有了浓厚的兴趣,经常观察各种秋季蔬果的特征,并对家长问这问那。家长被孩子们的兴趣所感染,与孩子共同研究蔬果,和孩子一起收集蔬果的种子。在与老师交流后,一个秋高气爽的午后,孩子和爸爸妈妈相聚在一起,进行亲子制作《南瓜子变变变》,一起感受南瓜子的魅力。他们合作把一颗颗南瓜子打扮成五颜六色的,涂得均匀饱满,一张张精美的作品就是一幅幅艺术品,混合成秋天特有的清香。

自然主题活动是幼儿的主题活动,追随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幸福、快乐富有个性地成长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追求,更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职责所在。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在探索以幼儿发展为本的主题活动中不断学习、不断创新。

开展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总结 第10篇

9月12日,盐湖区实验幼儿园全体师生来到中国新兴建筑工程工地。该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们为工地的工人们表演了丰富多彩的节目,并为工人们送上自己制作的月饼;工人们则向小朋友们回赠了精美的小礼品,并为他们戴上安全帽,带领他们参观建筑沙盘。

今年恰逢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9月14日,盐湖区实验幼儿园全体师生在盐湖会堂广场上与红军爷爷一起过中秋。孩子们为红军爷爷送上了爱心月饼,并一起制作“八宝福袋”;红军爷爷则为孩子们讲述了当年抗日战争、朝鲜战争的故事。

幼儿园开展中秋主题活动总结 第11篇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节日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中秋、国庆双节来临之际,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我国传统节日,萌发爱国情怀,9月27、28日,孟连县幼儿园开展了主题为“庆中秋、迎国庆”“的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根据班级幼儿年龄、特点、经验、水平、发展制定有可行、可操作性的班级活动方案,每个班围绕班级活动方案,以游戏化、情景化的方式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活动。大大一组织幼儿开展了手工制作“欢欢喜喜迎国庆”活动;大二班组织幼儿开展了绘画活动“祖国妈妈过生日”活动;中二班组织幼儿和家长开展了“中秋幼儿园亲子活动系列游戏”活动;中三班组织幼儿开展了“做彩泥月饼,讲《月亮姑娘做衣裳》故事”活动;中四班组织幼儿开展了制作“红旗飘飘”活动;小一班组织幼儿开展了“香香甜甜的月饼、欣赏《爷爷为我打月饼》歌曲”活动等等。

通过此次主题活动,每个班结合活动方案或使孩子们了解了中秋的来历和传说;或一起分享、制作月饼,共同感受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的节日欢乐气氛;或一起制作 “欢欢喜喜迎国庆”让孩子们深深了解到祖国的博大和美丽;或一起(绘画)“祖国妈妈过生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或制作“红旗飘飘”体现幼儿的爱国情怀,激发了孩子们民族自豪感和爱祖国、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情感,加深了对我国传统

节日体验的同时,让孩子们真正体验到节日的丰富多彩。

开展中秋慰问活动总结 第12篇

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秋佳节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这个金光璀璨、到处充满着浮华的年代里,本着追求精神文明的目的,同时也是为了表达我们森普公司的一份爱心,森普公司的领导组织大约有20多位员工,抽出时间于20xx年9月8日上午9:00来到南庄福利院看望老人,顺便也带去了我们的一点心意和爱意

南庄镇颐老院座落在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紫洞公路旁,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三层楼结构,全院由前、后、南、北共4个部分组成,4座楼以长廊连接,可以环回以达到无障碍通行,院内设有饭堂、接待室、办公室、医疗室、健身室、会议大厅。有双人套房120多间,4房1厅的有6套,分别附有阳台、洗手间等设施齐备,可接纳两百多名老人居住。庭内清雅幽静,绿树成荫,碧水石山点缀其中,花圃草坪生机盎然,亭台、石凳、长廊可供休憩玩乐、乘凉聊天,处处为老人创造安度晚年的好地方。

通过颐老院领导的耐心讲说和我们同事的参观了解到:目前该院己接收了多批老人入住,现居住了181人(其中男50人,女131人),平均年龄84岁。计划明年再继续接收老人入住,现有编制职工22人,特护工34人,既分工细致又有整体协作,设有膳食、护理、医疗、值班等几个小组,为老人提供了完善的服务。为了支持和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精神,参观南庄镇颐老院、慰问老人,和老人促膝谈心,森普公司的这一善举,无疑是与南庄镇颐老院的办院宗旨“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息息相通的,森普公司作为一个正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公司,也正在为逐步提高公司的社会责任感和追求社会的美誉度而努力

科学活动在幼儿园的开展 第13篇

科学活动是一种融操作性、思考性、变化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活动, 它有助于幼儿主体性的发展, 为幼儿主动探究提供了路径。新《纲要》科学领域的目标中提出:“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 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 动手动脑, 探究问题。”因此,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 已越来越重视幼儿主动探索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好奇心, 激发求知欲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激发幼儿创造性的诱发剂, 也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由于小学生好胜心强, 渴望独立思考得到结论, 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创设能引起观察、探求知识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让学生发现和找到问题答案。如教学《鸡蛋浮起来了》一课时, 我拿一个鸡蛋放入半杯清水中, 鸡蛋沉下去了。接着我向水里不断加盐, 使盐慢慢溶解在水里, 当盐加到一定的时候, 鸡蛋居然浮起来了。当孩子看完这个实验后都对鸡蛋一会儿沉下去, 一会儿浮起来感到非常好奇, 这时我问学生:你们知道鸡蛋为什么会发生沉浮的现象?顿时, 小朋友的思维活跃起来, 个个积极动脑, 我就让他们各抒己见, 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二、动手做, 学会探索

在科学活动中, 通过让幼儿亲自动手感知隐含的科技原理, 在动手中获得知识, 体验发现的快乐, 进一步调动动手操作的主动性。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 是获得经验的先决条件。兴趣是幼儿认识科学的动力, 它表现为儿童对事物的心理倾向性。通过让孩子们亲自看一看, 摸一摸, 听一听, 他们对周围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 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对幼儿来说, 游戏是最快乐、最生动、最丰富的活动。因此, 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科学活动, 既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又能提高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游戏中, 幼儿通过试一试、做一做、玩一玩认识科学现象, 获得科学知识, 在愉快体验中学科学, 效果更好。

三、开阔幼儿的视野, 使幼儿获得早期科学经验的积累

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很广泛, 包括人体和健康、动植物、环境教育、自然科学现象等。幼儿受年龄特点的限制, 不能理解深奥的科学原理, 对科学的概念只是模糊的, 所以我们应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 认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如:牙膏、筷子、面油、皮筋等, 知道各种用品的使用价值。例如:“有趣的叶子”、“天上的彩虹”、“各种各样的纽扣”、“吃草的羊”等, 这些都是幼儿学习的基础, 对幼儿科学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四、注重在平时生活中渗透科学教育的内容

幼儿的一日生活丰富多彩, 其中包含了许多科学教育的素材。如在“太阳和影子”活动中, 怎样使自己的影子变长?怎样变短?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影子消失?幼儿对影子产生了兴趣, 教师就带领幼儿做起了“太阳钟”。幼儿相互商量、讨论和试验, 最后发现了身体往与太阳方向相反的一边倾斜, 可以使影子变长, 直立或往与太阳相同方向的一边倾斜, 可以使影子变短, 跑到没有太阳光的地方影子就消失了。经过一天的记录, 幼儿有了一个能知道时间的“太阳钟”。此后, 幼儿通过自主学习, 知道了时间不同, 影子的长短、方向均不同的道理。在找到答案的瞬间, 孩子们欢呼雀跃, 脸上充满着喜悦之情。其中, 我们还发现有两名幼儿具有创新意识:一名幼儿做俯卧撑动作, 另一名幼儿在他后面帮他抬起双腿, 做成人推小车的姿势, 他们大声嚷道:“瞧, 这样的影子最长!”幼儿在获得类似这样的心理满足的同时, 更激起探索的欲望, 幼儿间的交往能力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五、注意适时鼓励, 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 教师应有的放矢进行指导, 对孩子们的求异行为应加以鼓励, 而不是横加指责;尽量不作过多的限制, 以免幼儿怕犯错误而产生恐惧心理;注意做到适时鼓励, 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教师可以适当降低学习的难度, 让幼儿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幼儿在体验成功的同时, 就会获得信心。课上, 教师对幼儿的表扬一般是口头表扬, 动作、眼神暗示等, 现在我们还可在课件中设计表扬的环节, 如幼儿回答对某个问题后, 电脑中会出现表扬的画面, 可以是五角星、小红花, 也可以是其他一些东西, 这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而定, 还可加上语音, 如你真棒、太好了等, 电脑中的表扬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新的刺激, 对幼儿也有一种激励作用。

总之,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 教师要多成为和幼儿一样的探索者, 尽量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 了解他们的疑问, 尊重他们的想法, 引导幼儿进行大胆尝试, 支持和鼓励他们的探索。只有这样, 才能在科学教育活动中, 激发幼儿强烈主动的探索欲望。

摘要: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 获取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那么,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应该如何进行呢?本文立足于幼儿的生活, 从培养好奇心, 激发求知欲;动手做, 学会探索;扩大幼儿的视野, 获得早期科学经验的积累;重视科学教育活动中的设问引导及将游戏作为教育的“媒体”, 寓科技教育于科学游戏五方面入手, 把握幼儿学习科学的各个环节, 运用积极的教育策略引导幼儿主动探究, 主动获得更为广泛的经验, 让科学教育真正走进幼儿的生活世界。

主题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 第14篇

【关键词】主题   幼儿园   区域活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198

顺应幼儿园二期课改的发展需要,一种新型的活动模式——主题下的区域活动应运而生。主题下的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主题活动的目标和孩子的发展水平,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按照孩子自己的意愿进行操作和探究的自主性活动,是孩子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过程。在区域活动中孩子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能力,自主、宽松、愉悦的学习,这种相对宽松的活动氛围,深受孩子喜爱。在二期课改的精神指导下,我们将主题活动内容渗透在区域活动中,让区域活动在主题背景下开展,这种区域活动创设的主题化,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区域活动的主题,凸现区域活动的特点,也能更好地促进孩子各方面的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因此,我们遵循3-6岁孩子年龄特点,为孩子创设可触摸、可观察、可操作的活动环境,将孩子的无意识活动纳入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中。那么,如何在主题活动背景下创设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区域活动呢?以下是我在实践中的点滴体会。

一、以主题为轴心,创设区域活动

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必须体现主题目标,在设计时,应根据预设的主题活动,考虑到哪些内容适合运用于自主性较强的区域活动,并有多层次的活动设计,使不同层次的孩子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符合自己发展水平的游戏。

如《甜甜蜜蜜》主题活动刚开始便有几个孩子自发地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糖、甜品食物及图书,书上制作糖果的材料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为了及时满足大部分孩子交流分享的需要,我在观察区中开设了“糖果展览屋”,没过几天,“展览屋”里满是孩子们收集来的糖果,糖果纸、甜品,孩子们在这里分享喜悦,快乐交流。在他们跃跃欲试的时候,我又在巧手区开设了“糖果屋”,看着各种各样的糖果纸、色纸、报纸团,孩子们都迫不急待的大显身手起来……

又如“亲亲热热一家人”这一主题活动,其主要目标是初步感知一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体验家人间的亲情,萌发爱父母的情感。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应尽可能地为孩子创设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提供孩子生活的经验,满足孩子的情感交流。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我们创设了以点状式呈现的区域活动:设计了“娃娃家”,张贴了宝宝和爸爸妈妈的亲子照,摆放了不同的亲子作品,温馨又亲切,让孩子感受了“家”的温暖;并提供了各种长毛绒布娃娃和宝宝小时候的衣服鞋袜、梳子、发卡、衣架等物品,让宝宝随时体验做爸爸妈妈为布娃娃换洗衣服鞋袜,梳妆打扮的乐趣。还在另一个区域里为孩子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娃娃家餐具、灶具、各类玩具蔬菜等,让孩子们体验和享受过家家烧饭饭的乐趣。

如此一来,孩子们在一个可供选择的、富有情趣的区域活动中自由探索、发现。既达到了发展社会性,学习角色扮演和喜欢操作、摆弄材料,体验其中乐趣的区域活动目标,又很好的落实了主题活动,使区域活动真正服务于主题教学。

二、以主题为基础,调整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不是一尘不变的,随着主题活动的交替开展,区域活动的创设应追随幼儿的需要而变化,这是幼儿与环境对话的基础。为了使创设的区域活动发挥最大价值,满足幼儿发展的不同需求,从而促进幼儿的真正发展,我们应围绕主题活动对区域活动的材料和环境做出不断调整。

根据3-6岁孩子的年龄特点,所有区域活动并不是在主题活动一开展就马上创设出来的,而随着主题活动的持续开展,相关的区域活动越来越多,有的是主题活动的延伸,有的是生成的新活动。这些区域呈现了自然性、延续性和发展性,推动了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这段时间,孩子的兴趣点可能会发生变化,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实际需要灵活应用。根据主题的不同,区域活动在设置上也要体现层次性,在各个区域适当添舍材料,让不同层次的孩子有所收获。

如《花儿朵朵》主题活动伊始,我让孩子在美工区涂色,给糖果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随着主题的开展,我在美工区投放了色纸,让孩子折出自己喜欢的花朵;活动进行到最后接近下一主题《爱妈妈》时,我又新增了各色海绵纸和剪好的雪碧瓶花蓝,让孩子剪出漂亮的花瓣装饰花蓝送给妈妈。孩子在区域活动中运用美工材料的创作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发展了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并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每次新增材料,孩子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力弱的孩子乐于涂色,能力强的孩子敢于挑战新事物,随着区域活动的深入,能力强的孩子可带动弱的孩子去尝试,使每个孩子都得到经验的提升。

三、以区域为平台,展现主题活动

经过实践的探究,我们发现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是相辅相成的,在不同的主题活动中孩子参加了与之相契合的区域活动,并从中得到发展;而在不同的区域活动中同一主题或不同主题的内容也显而易见。

1.区域活动中生可成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和区域活动不可能完全由教师预设,它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具有灵活可变性。在区域活动中,孩子自主探索、发现、创新,作为观察者的老师应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及问题所在,并将具有探索价值的问题加以提升,这样就自然而然地生成新的主题或新的主题活动内容。

在《宝宝的家》主题中,孩子对自己家里的事情津津乐道,还通过相片来介绍交流自己的家庭,每个孩子都有讲不完的开心事。针对这一情况,我就将《宝宝真开心》生成一个新的主题活动,让孩子在新主题中把所有的开心事都呈现出来。这也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给孩子创设适合的环境,让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的精神。

2.区域活动可推动主题活动。

区域活动的发展离不开主题活动,主题活动的深入也离不开区域活动。区域活动是推动主题活动发展的动力。那么如何有效利用区域活动,让它更好地为主题活动服务,不断促进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呢?教师应充分发挥区域活动的优势,通过区域活动对孩子的观察,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捕捉到对主题教学活动的价值,并运用这些有价值的经验,合理设计主题教学活动,推动主题活动的深入发展,让幼儿在主题活动中获得直接、有效的经验。

如在 “颜色变变变” 区域活动中,孩子通过调兑颜料发现红色加黄色变成橙色;红色加蓝色变成紫色;黄色加蓝色变成绿色……体验到颜色的不同变化。孩子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在接下来的主题活动“彩色世界”中,很快就掌握了颜色变化的规律。在画画时还特意自己调色,把色彩表现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区域活动推动了主题活动的开展。

3.区域活动是主题活动的延伸。

区域活动不是独立于主题活动之外的教学模式,它是主题活动的延伸,是孩子个性、兴趣、能力在同一个主题脉络下的延伸,是生活经验的一个串联,它将主题活动与孩子发展有机的结合和升华。在主题活动中,往往有一些内容是孩子意犹未尽的,也有一些活动是操作性很强的。然而,一次集体教学活动、时间非常有限,再加上教师准备的材料有限,很难满足所有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因此将这些未尽的内容延伸到区域活动中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比如在主题教学活动《在趣的弹性》中,活动到最后,孩子们对自制弹性玩具兴致浓厚,拿着树叉、皮筋、汽球……不厌其烦的摆弄着,久久不肯放下。集中教学的时间远远不能满足孩子,于是,我把这些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让孩子们有充足的时间去探索、发现。这正体现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让孩子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的精神。

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相结合,是我们尝试的一种教育途径,它也许不够完善、不够成熟,但它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与年龄特点的一种活动形式,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实践和研究。在实践中真正的将理论转化为行为,结合主题活动,使区域活动发挥其更大的价值。无论是主题活动,还是区域活动,一定是幼儿自己选择、自己决策,用自己的方法自主自发的活动。我们应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的环境,让每个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有效互动中,大胆地探索;注重孩子的学习过程,丰富孩子在区活动戏中的体验,为孩子提供充分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与条件,继续探索、创新,开展好主题背景下的的区域活动,让孩子从真正意义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教育部 2012年9月

2.《幼儿园活动区教育模式的研究(摘要)》 中国儿童教育网 2013年7月

3.《主题活动中的区域活动》 《幼儿教育》教师版 2007年05期

4.刘建枫《主题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性》新课程   2011年08期

社区开展庆中秋活动总结 第15篇

幼儿园小朋友带来的歌舞表演拉开活动的序幕。女声独唱《陪你一起看草原》,社区舞蹈队《张灯结彩》、《九九艳阳天》等节目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现场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

活动还设有20道猜字谜、品月饼游戏,猜到一题奖励月饼一块,居民们积极参与其中。一位女士竟然猜中了三题,孩子、老人也在积极抢答,既增长了知识,又弘扬了传统文化。

开展中秋节活动总结 第16篇

乌尊镇中学

2011年9月13日

幼儿园开展中秋主题活动总结 第17篇

又是一年中秋时。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感受我国独特的文化习俗,沙尖幼儿园于2013年9月18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庆中秋”教育活动。

活动中,各班教师利用图片、故事、儿歌、视频、舞蹈表演等多种形式,为幼儿介绍了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让幼儿全方位的感受节日的快乐。瞧,孩子们有的在利用废旧材料精心设计出了一个个精美的灯笼,准备举行“中秋灯谜赛”;有的正在随着优美的音乐翩翩起舞,原来他们正在举行“月亮化妆舞会”;有的正在津津有味的品尝着香甜的月饼,还不忘送给老师尝一尝……孩子们个个都神情投入、忙得不亦乐乎,整个活动室内被笑声和歌声所包围着,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快乐与温馨。

中秋月饼香又甜,中秋快乐多又多……本次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幼儿了解了更多关于中秋佳节的相关知识,也让幼儿感受到了团圆、分享的乐趣,体会到了中秋的独特魅力。

新闻作者:姜秀梅

如何开展幼儿园的区域活动 第18篇

因为在不同的课程模式中, 区域活动的性质、地位是不尽相同的。但在直接教学模式中, 区域活动的性质、地位则是另一种情况。由此可见, 区域活动的问题不能单独地、孤立地看, 而要与整个课程问题放在一起考虑。

例如:把图书区的活动融入课程。图书区是在幼儿园几乎每个班都有的一个区域。它往往设置在班里光线明亮而又相对安静的地方, 书架上放置着一些儿童图书, 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安静地读自己喜欢的书, 这是我们对图书区比较理想化的设想。但是实际上孩子们喜欢这个图书区吗?他们在这里能专注看书吗?最常见的场景是几个幼儿在图书区玩耍, 真正安静看书的没有几个, 而且一般图书区内都没有老师在场。记得有一次区域活动时, 图书区内有三个孩子, 这三个孩子不是在看书, 而是在抢书, 每个人都颇有“兴致”地从别人的手里抢书, 抢到书后用双手紧紧抱在胸前, 图书区里的气氛十分紧张。幼儿的这些表现说明什么呢?教师该不该反思呢?通过了解, 我发觉有些幼儿园, 图书区不只是读书区, 还是一个读书、书写、绘画及表演区域, 那里有桌子、有纸笔等东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语言领域”谈到阅读问题时是这样要求的:“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使之感受语音的丰富和优美, 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这里的“多种活动”不仅是读, 而且有讲、有画、有表演。由此我认为, 图书区不应孤立于幼儿的多种活动之外, 而应和幼儿的很多活动融为一体。对于这点, 我在我园和别园也确实发现这样的现象。这里的图书区是一个大图书区的概念, 它绝不仅仅是一个读书的地方, 还是一个引发幼儿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地方, 是幼儿愉快地自我表现的地方, 当然也是一个培养幼儿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的地方。

二、了解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教育作用

目前, 大部分幼儿园仍以上课或集体教育活动为主, 相对来说, 幼儿缺乏自由活动的时间。所以我认为开展区域活动能改变这种现状。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 区域活动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开展区域活动还有利于幼儿充分自由地发展。在区域活动中, 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及能力自选活动, 体验成功的愉快, 增进交往, 发展社会性及健康的人格。另外, 开展区域活动还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在区域活动中, 教师既可以在幼儿自选活动中给予具体的个别指导, 又可以利用活动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小组或个别教育。例如:幼儿想开一间玩具商店, 但又不知道如何玩, 教师可带他们去参观商场, 让幼儿观察商场里买卖商品是如何进行的, 商场里主要有些什么人, 应该用什么来购买商品, 售货员和顾客之间的交往是怎样的, 等等。幼儿通过参观掌握这些知识, 就会玩了。又如:在开展“糖果厂”的游戏中, 幼儿扮演“糖果厂”的工人, 他们做好“糖果”后, 不知如何处理。这时, 教师扮演参观者, 问幼儿这些糖果是否要穿上漂亮的衣服, 然后再拿到商店中去卖?于是, 游戏的情节继续向前发展, 一部分小朋友包装“糖果”, 另一部分小朋友则当售货员和顾客, 这一系列活动把游戏推向了高潮。

三、在开展区域活动时, 一定要注重活动环境的创造与区域材料的投放

根据认知发展理论, 儿童的知识构建必须由儿童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去完成。因此区域的设置不仅仅是多增设一个区域, 更重要的是创造能鼓励幼儿大胆选择、大胆操作、大胆探索的环境, 以及一种没有批评、指责, 各种想法、做法都能受到重视、尊重、赞扬的环境。幼儿只有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充分发展个性, 才能调动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 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活动区域的设置要体现这一目标, 教师要在观察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力求使区域活动的内容、材料紧紧相扣, 并根据这一目标提供操作材料, 通过材料调控幼儿的操作行为, 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说到材料的投放, 我认为, 在区域活动中, 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兴趣需要选择内容, 在宽松、自主的环境中开展活动。另外, 在投放区域材料时, 教师还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幼儿在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及同一年龄段幼儿之间的能力差异, 采用层次性策略。投放的材料既要符合幼儿的原有水平, 又要起到丰富幼儿经验、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

例如:美工区活动的材料投放。美工活动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区域活动之一, 在活动区内他们用橡皮泥做出各种点心, 用剪刀剪出许多美丽的图案, 用画笔绘出五彩世界。可是最近我发现美工区受到了“冷落”, 就连孩子们特别喜欢的橡皮泥也多天没人玩了, 看来, 活动区的材料该更换了。

第二天, 我拿出一大筐操作材料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准备了许多操作材料, 有吸管、糖纸、模具等, 请你们用这些材料和橡皮泥组合, 创作出新作品。”活动开始了, 孩子一下子都涌到美工区, 曾经一度被冷落的橡皮泥又成了香饽饽。由于材料准备的充足, 每个孩子都拿到了自己喜欢的游戏材料。但是孩子们的表现让我大吃一惊:豪豪一会儿拿着模具刀毫无目的地切来切去, 一会儿又拿起小盘子无聊地摆弄着;杨杨拿着吸管在橡皮泥上戳来戳去……大部分孩子似乎只停留在无目的地摆弄新游戏材料的层面上, 很少有孩子进行有目的的操作。

针对这一现象我进行了反思。虽然投放新材料重新激起了孩子们对美工区的兴趣, 此时投放新材料应该说是合适的, 但我投放新材料时考虑不周, 以为材料越多越能吸引孩子, 孩子游戏的时间就越长。事实上, 材料多反而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 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所以, 在以后的活动中, 我改变了游戏材料的投放方式, 进行分段分层次投放, 并在投放新材料的同时拿走一些旧材料, 以调动孩子的操作动机。在幼儿活动中我先组织孩子讨论这些材料可以做什么及怎样充分利用这些材料, 鼓励孩子在充分感知新材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材料。

四、在开展区域活动时, 一定要注重教师的指导与评价

在区域活动中, 教师要当好幼儿的参谋和助手, 根据需要提供适度的帮助。教师在指导区域活动时, 始终要正确定位, 扮演好观察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1. 所谓观察者, 就是教师通过观察准确地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需要和表现,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 从客观实际出发, 给幼儿适当的帮助, 向幼儿提出有效的建议。我认为教师可以采用整体观察的方法了解幼儿的活动, 了解投放的材料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是否为幼儿所喜欢, 能否促进幼儿的发展, 是否还有幼儿没有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材料、适合于自己的活动方式及方法, 随时发现幼儿的兴奋点, 及时调整活动内容, 以满足幼儿的需要。

2. 所谓指导者, 就是教师对不同的幼儿给予具体的指导, 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 重点指导一两个幼儿, 使目标落实到每个孩子身上, 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但是, 在幼儿活动探索时, 教师不能急于直接指导。因为活动区教育不仅要给幼儿选择活动内容的自主权, 还要给幼儿操作探索的充裕时间, 让幼儿在探索中体验成功和失败, 让他们有机会自己纠正错误, 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耐心, 提高他们的探索能力。

在幼儿活动中教师可以参与其中, 以便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为了使幼儿进行有目的的活动, 教师要对幼儿有所表示, 使幼儿的行为受到赞许和强化。所以教师对幼儿活动的具体参与、指导和帮助, 可促使幼儿的活动水平不断提高, 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3. 所谓评价, 就是在活动结束时, 老师对此活动加以简单评价。就拿上面的案例来说, 评价时, 我选取一些有创意的作品进行展览、讲评, 使孩子们体验到区域活动带给他们的成功感。

活动区教育中应该注重幼儿在探索活动中作出的努力, 即幼儿在自信心、坚持性、独立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表现, 所以不必过于关注幼儿学到了什么知识, 而应该关注幼儿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 即要注重活动过程。

摘要:为了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的“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这一重要精神, 许多幼儿园打破了传统的空间布置格局, 突出了区域活动的地位, 但并不知道这样做的意义何在, 也不知道该怎样利用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环境组织教育活动。本文就如何开展幼儿园的区域活动进行了分析。

上一篇:浙大辅导员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物理公开课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