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品市场调查报告

2024-06-26

军品市场调查报告(精选4篇)

军品市场调查报告 第1篇

我国军品市场准入制度安排探析

军品是指为确保国防安全所消费的产品,包括军需用品、军事设施和武器装备,一般可分为军事专用品和军民通用品.

作 者:谭波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刊 名:航天工业管理英文刊名:AEROSPACE INDUSTRY MANAGEMENT年,卷(期):“”(8)分类号:F4关键词:

寡头垄断军品市场博弈分析 第2篇

军品市场是一个竞争很不完全的市场, 且市场机制的作用受到限制, 对军品市场其进行管制是世界各国的通行作法。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把坚持“军民结合、 寓军于民、大力协同、自主创新”确立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方针, 国防科技工业开始了“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伟大实践, 军品的研制生产向依托于整个国家工业基础的方向发展。

军品市场准入制度是民口企业进入军品市场需要跨过的门槛, 也是国家控制军品市场竞争度的有效手段, 制订合理的军品市场准入制度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重大课题。美国推行军民一体化, 改革国防采办政策, 强调尽可能地采用民用标准, 使更多的承包商有机会承担国防采办项目, 扩大国防工业的竞争。俄罗斯则采用了完全相反的作法, 通过更加严格的军品市场准入管制政策, 保护国防科技工业企业。我国的军品市场准入制度与军品市场准入管制中利益相关方有何关系?如何提高军品市场准入管制政策的绩效?这些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

本文以寡头垄断军品市场为研究对象, 运用博弈原理建立分析模型, 并通过逻辑推理, 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1 寡头垄断军品市场的特点

军品市场是一个混合经济市场。一方面, 军品供需体现出高度计划性, 军品研制生产的规模、数量严格执行国家计划;另一方面, 市场经济的竞争、价格、利润等手段也在发挥重要作用[1]。

依据市场中卖者的数量、产品的可替代性、信息的透明程度, 可将军品市场结构区分为四种主要类型, 即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接近完全竞争市场。国外主要军事强国的军品市场中, 一般情况下投入寡头垄断市场的军品采购经费占比最大, 因此本文着重研究寡头垄断军品市场。

寡头垄断军品市场具有以下特征:

①竞争有限

寡头垄断市场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 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这些行业所存在的经济规模壁垒、资金投入壁垒和专用技术壁垒, 而且一般企业难以做到投入巨资, 军品专用核心技术也往往需要长期积累和大量研发投入, 资产专用性极强, 构成很大的沉淀成本, 使得寡头垄断企业具有相当强的垄断势力。

②信息非对称[2]

首先, 寡头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用最大化, 主观上不愿军方完全了解其科研、财务、管理等情况;其次, 由于装备研制的复杂性, 军方受人力和技术水平所限, 也难以深入掌握寡头企业的详细情况。军方和寡头企业之间存在的严重信息非对称问题, 已成为军品市场采办项目“拖进度、降性能、涨费用”现象比较普遍的重要原因之一。

③保密程度高, 信息不完全、透明度低

由于军品研制生产的密级高, 军品的战技性能、 需要数量、 采购预算等对外界严格保密, 除研制生产企业和有关政府、 军队机关外, 其它企业很难获得有关信息。

有研究[3]提出了军品采办是信息非对称博弈过程的概念, 并对该博弈过程的特殊性进行了定性剖析, 并就军品采办信息非对称的揭示方式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六种信息非对称的揭示方式, 即直接提供、 暗示、 建立信誉、 信号传递、 信息诱导和信息挖掘。在这六种非对称信息揭示方式中, 激励与约束机制是实现信息非对称揭示方式的重要措施。由于文献[3]假设军品市场为完全垄断市场, 因此没有讨论通过竞争来实现信息非对称的揭示问题。

2 博弈模型

设有两个寡头垄断企业AB, 在长期承担军方委托的武器装备研制任务过程中, 寡头垄断企业有两种策略, 即选择与军方期望一致的不隐藏信息和不一致的隐藏信息。博弈收益矩阵见图1所示。

图1中a表示企业A选择不同策略的收益, b表示企业B选择不同策略的收益。在这个收益矩阵中, 如果两个寡头垄断企业都选择不隐藏, 则军方的收益实现最大化; 如果两个寡头垄断企业都选择隐藏, 则军方的损失最大; 但是, 每个寡头都有选择隐藏的激励, 这样他们各自获得的收益都是最大化的, 就会造成军方的损失最大。

假定军方对不隐藏信息的企业给予激励性政策, 对隐藏信息的企业给予惩罚性政策;若两个寡头垄断企业合谋隐藏信息, 则军方的损失以付出额外成本计算。

(1) 若AB均选择不隐藏信息的策略, 则军方可以掌握较全面的信息, 极大降低了信息非对称, 有利于实现军方期望效益最大化, 此时AB的所得为:

a1=x1c0α% (1) b1=y1c0α% (2)

其中x1为该局势下A方获得合同的概率, y1为局势下B方获得合同的概率, c0为军品的基本成本, α%是成本激励因子, 一般有α=5。

(2) 若AB均选择隐藏信息的策略, 则军方处于信息非对称程度最大状态, 军方的期望效益最小化, 此时AB的所得分别为:

a4=x4 (c0+c0) α% (3) b4=y4 (c0+c0) α% (4)

其中x4为该局势下A方获得合同的概率, y4为局势下B方获得合同的概率, c′0为AB隐藏信息成功后获得的附加成本。

(3) 若A选择不隐藏, B选择隐藏, 则军方降低了信息非对称, 军方的期望效益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此时A获得军方的激励, B获得军方的处罚, AB的所得为:

a2=x2c0α% (5) b2=y2c0α% (6)

其中x2为该局势下A方获得合同的概率, y2为局势下B方获得合同的概率, 且满足x2>y2.

(4) 若A选择隐藏, B选择不隐藏, 则军方降低了信息非对称, 军方的期望效益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此时B获得军方的激励, A获得军方的处罚, AB的所得为:

a3=x3c0α% (7) b3=y3c0α% (8)

其中x3为该局势下A方获得合同的概率, y3为局势下B方获得合同的概率, 且满足x3<y3.

3 竞争弱化下的激励约束分析

由于没有竞争, 因此假定x1=x4=y1=y4=0.5, 即AB以均等的机会获得军品合同; 同时由于军方激励约束的存在, 使得x2>x1=x4>x3和y3>y1=y4>y2成立。

根据假设和式 (1) ~式 (8) , 得到a2>a1>a3, a4>a1>a3;b3>b1>b2, b4>b1>b2.

(1) 若x2>0.5+c02c0y3>0.5+c02c0, 此时a2>a4>a1>a3或b3>b4>b1>b2, 则可得到纳什均衡解 (不隐藏, 不隐藏) 。

(2) 若x2<0.5+c02c0y3<0.5+c02c0, 此时a4>a2>a1>a3且b4>b3>b1>b2, 则可得到两个纳什均衡解: (不隐藏, 不隐藏) 和 (隐藏, 隐藏) 。

综合上述两种情况, 可知当c′0越大, 为得到军方期望的纳什均衡解 (不隐藏, 不隐藏) , 军方激励程度要求越高, 或对采取隐藏策略的一方惩罚力度越大。由于军品市场是一个有情市场[3], 竞争缺失, 往往导致AB以均等的机会获得军品合同, 难以满足x2>0.5+c02c0y3>0.5+c02c0, 最终由于利润的驱使, 导致AB采取 (隐藏, 隐藏) 的纳什均衡策略, 也同时导致了军方的信息非对称程度的提高。此外, 由于竞争缺失, 从寡头垄断的集体利益最大化的角度, AB仍倾向于采取 (隐藏, 隐藏) 的纳什均衡策略, 以便获得超额利润。因此, 当c′0越大说明一方面军方的激励约束程度要越大, 另一方面寡头垄断企业之间又越倾向于军方所不期望的均衡解, 最终可能导致提高军品市场准入门槛淘汰某个企业, 使寡头垄断军品市场向完全垄断军品市场迁移, 使本来需要一定程度竞争的市场完全失去竞争, 信息非对称程度又进一步得到提升, 军方陷入两难境地。

4 竞争性激励约束的熵分析

熵原本是热力学中描述物理系统无序状态的量度, 自Shannon把熵用于信息的测度而形成信息熵以来, 熵的概念具有了更为广泛和普遍的意义, 信息熵成为对信息不确定性的一种最佳量度[4]。下面通过把熵用于度量激励约束的不确定性程度, 得到了激励熵, 以及用于度量竞争的不确定性程度, 得到竞争熵。通过综合激励熵和竞争熵, 得到信息非对称程度熵。

(1) 激励熵

定义 激励熵Snic:

Snic=- (x2logx2+y2logy2) - (x3logx3+y3logy3) (9)

关于激励熵有以下结论:

①当x2=y2=0.5, x3=y3=0.5时, 激励熵Snic最大, 激励约束的不确定性程度最高, 说明激励约束失去作用。

②当x2=1, y3=1时, 激励熵Snic最小, 激励约束的不确定性程度最低, 说明激励约束发挥了作用。

③当x2, y3增大时, 则激励熵Snic减小, 激励约束的不确定性程度不断减小, 说明激励约束不断起作用。

(2) 竞争熵

定义 竞争熵Snc:

Snc=- (x1logx1+y1logy1) - (x4logx4+y4logy4) (10)

关于竞争熵有以下结论。

①当x1=y1=0.5, x4=y4=0.5时, 竞争熵Snc最大, 竞争的不确定性程度最高, 说明竞争失去作用。

②当x1=1或y1=1;x4=1或y4=1时, 竞争熵Snc最小, 竞争的不确定性程度最低, 说明竞争发挥了作用。

③当x1∈ (0, 0.5) ∪ (0.5, 1) , x4∈ (0, 0.5) ∪ (0.5, 1) 时, 则竞争熵Snc处于最小与最大之间, 竞争的不确定性程度处于最小与最大之间, 说明竞争是有效的。

(3) 信息非对称程度熵

从军方的角度, 信息非对称程度越大, 军方对激励约束的实施就越难以准确把握, 激励约束的效果就越差, 激励熵就越大;反之, 信息非对称程度越小, 军方对激励约束的实施就越容易准确把握, 信息非对称程度越低, 激励约束的效果就越好, 激励熵就越小。

从寡头垄断企业的角度, 信息非对称程度越大, 激励约束的作用越低。当激励约束失灵时, 即x2=y2, x3=y3, 信息非对称程度最大。因此, 需要通过竞争来降低信息非对称程度。由竞争熵知道, 军方可以通过拉大寡头垄断企业之间的合同份额, 使竞争起效, 达到减少竞争熵的目的, 此时合同份额少的寡头垄断企业将从“隐蔽”策略向“不隐蔽”策略转移, 达成军方期望的结果, 信息非对称程度得到降低。

由于激励熵和竞争熵均能反应信息非对称程度的趋势, 因此定义信息非对称程度熵Snia为:

Snia=k1Snic+k2Snc (11)

其中k1+k2=1, k1≥0, k2≥0为权重系数, 反映激励与竞争的重要性程度。

式 (11) 说明激励熵与竞争熵一方面可以互补, 另一方面单纯考虑降低一种熵, 其效果不一定好。

5 结论

通过前面的分析, 了解了寡头垄断军品市场的博弈特性, 形成以下一些解决信息非对称的思路:

(1) 军品价格越合理, 即c02c0越小 (如采用文献[5]里程碑付款方式, 使c′0“化整为零”) , 激励作用就越大, 寡头垄断企业实施 (不隐藏, 不隐藏) 策略的概率就越大, 道德危害等行为将越少, 信息非对称程度将越小。因此, 为了降低寡头垄断军品市场的信息非对称程度, 军方需要为完善激励机制分配足够的资源。

(2) 在稳定的寡头垄断军品市场中, 寡头垄断企业之间长期处于合作与不合作的状态, 军方需要采取恰当的策略进行引导。当激励约束失灵时, 加强竞争性, 降低信息非对称程度;当竞争导致寡头垄断向完全垄断发展时, 加强激励约束, 降低信息非对称。因此, 为追求最大军事经济效益, 军方与寡头垄断企业之间建立激励约束与竞争相配套的机制, 并使双方各自在其内部挖掘激励因素、制定激励政策, 最终达到一个“持续发展、不断改进, 平战结合、良性循环”的态势。

(3) 由于国家对武器装备采办市场的进入管制, 使得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市场缺乏相应的竞争主体, 因而不能引入有效竞争。在寡头垄断军品市场存在的经济规模壁垒、 资金投入壁垒和专用技术壁垒, 往往又使得激励约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对军方而言, 单纯利用市场机制将难以解决其与企业之间的信息非对称问题。因此, 在军品市场中建立健全“激励、竞争、评价和监督”四个机制, 将非常有益于对解决寡头垄断军品市场的信息非对称问题。

参考文献

[1]艾克武.军品市场准入制度导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9:25~70.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3]李鸣, 毛景立.军品采办中博弈过程的非对称信息研究[J].科研管理, 2004, 25 (1) :137~144.

[4]邱菀华.管理决策与应用熵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军品市场的营销策略 第3篇

军品市场特点

军品具有相当强的指向性,军品市场除了具有一般商品市场的规律外还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军品市场相对封闭垄断。军品有着极其严格的质量和管理控制体系,对各类产品状态的选型有着复杂的程序和严格的要求,并且在产品定型后如无问题不允许随意更改,必须要保持稳定可控的企业体系,以保证产品的研制、生产、使用过程中的必要支撑。因此在产品供需方面,相互选择的余地有限,具有相当程度的垄断性。

军品市场总体需求范围有限。国家对于国防现代化建设和武器装备采购有着严格的预算限制,受国内外多方环境影响,不可能无限制提升,并且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较强的计划性。因此军品的总体市场容量有限,很难出现爆发式增长。

军品的价格体系较为特别。军品的价格并非是简单的通过市场供需关系自行调节。在产品的研制生产采购过程中,既带有市场关系的供需博弈,又具备一定的指令性任务承接特点。军工研究所在承接任务销售产品时,要统筹政治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又关注在后期需求等。

军品的采购决策程序复杂。军品的产销并非简单的供需企业通过商务合同签订即可完成,其采购过程特别是国防武器装备的新研和改进,必须经过多方论证并立项,按照严格的程序完成研制各阶段工作后,经过各类复杂的验证后才能定型并制造生产形成订货,在采购过程中立项决策及订货决策较为复杂。

军品研制生产采用准出入制。国家采用认证准入制,承担任务的单位不仅要在产品性能上达到要求,并且在质量管理控制程序等各方面符合规定,通过各类认证后才能获得相应的承担研制生产任务的资格。因此进入成本较高,需要全过程的服务,退出的成本也高。

军工研究所市场营销管理现状

军品市场已进入市场经济模式,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不同专业技术领域的军工研究所为提高企业收益,开始逐步迈向其他专业领域,以往计划统筹下各自为阵的格局开始改变。军工研究所在原有计划体制下形成的销售模式暴露出各种弊端,制约其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如下:

缺乏现代市场营销理念。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军品最多的竞争就是争取国家下达的研制生产计划。进入市场经济时代,虽然竞争不断加剧,但很多军工研究所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思维惯性,商业观念和市场意识淡薄,认为只要产品过硬,对获得市场份额关注不够,对产品技术的商业应用价格关心不足,总体上重生产轻营销,会做不会卖。不少军工研究所对市场的理解不到位,市场营销观念落后,简单的认为军品营销就是拉关系、跑项目、争订货,没有认识到营销的价值,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市场开拓。

营销管理体系不完善。军工研究所虽然成立了专门的营销部门,但就是简单的产品销售,市场研究、策划、开拓能力不足,营销活动的科学性、全面性、精确性不够。缺乏系统的市场营销管理流程和制度,侧重于产品销售过程中信息的受理、传递、处置、反馈、跟踪。销售方式比较单一,销售网络缺乏整合性,多采用直销的方式。销售资源投入不足,营销人员与企业自身经济规模不相匹配,且营销人员多非科班出身,多依靠实践经验开展工作,营销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

缺乏以用户为导向的营销意识。军工研究所通常以产品为中心,缺乏关注用户、理解用户、满足需求、用户导向的营销意识。在产品的研制生产售后各环节中,未能充分把握客户的需求,积极为用户提供综合性的解决方案。在企业日常运营管理过程中,未能真正“以用户为中心”,常认为产品的销售和市场的开拓只是营销部门的事情,未能建立起全员营销的概念。特别是很多与市场营销业务关联度不高的部门,日常工作只是简单按照制度和流程办理,没有真正把服务客户作为最重要的目的。

新形势下军工研究所市场营销对策

面对新形势,军工研究所应尽快调整思路,加强军品市场营销管理,探索适合自身的市场营销管理模式,以应对严峻的竞争态势。

树立现代市场营销理念。要充分认识到军工市场竞争的激烈性,并非只要自身产品优良就能获得市场的认可,只有充分掌握客户的需求,并且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才能在军工市场占有相应的份额。要改变市场营销就是简单的产品销售、仅仅是销售部门职责的观念,把营销纳入企业的整体运营体系。要彻底改变以往单纯的技术导向和产品本位主义,建立市场导向和客户满意的新观念,产品的研制生产要围绕客户需求和市场导向,建立售前、售中、售后的全部体系,完善相应的工作团队和资源配置,提升市场营销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构建现代市场营销体系。要选拔建立专业的市场营销队伍,以及相关的技术支撑、售后服务、资源保障等工作团队,培养各层次营销人才,加强营销团队建设,为市场营销工作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保证。要建立、完善符合企业特点的市场营销机制,改进、完善需求管理、产品管理、研发管理、市场推广、客户服务等相关的制度流程。推进现代化信息系统的融合,把市场系统、开发系统、销售系统、供应链系统、客户服务系统进行有机整合。

坚持用户导向提高全员营销意识。加强调研,充分掌握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客户的需求,坚持以为用户提供综合性的解决方案为宗旨,提供符合需求的产品。在产品的预先研制和技术规划中,重点围绕客户对今后产品和技术需求,做到提前筹备抢占制高点。推进全员市场营销,从用户需求开始直到产品交付,每个环节均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前提,做到全过程营销。建立完善客户信息收集处理反馈机制,及时响应,并为客户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用实际行动获得客户的认可。

制定针对性的市场营销策略。由于军品市场的特殊性,传统的营销策略并不十分适用,企业还要从自身业务特点出发,研究军品市场,制定针对性的市场营销策略,在坚持直销模式的基础上,逐步研究探索代理商等分销模式,建立起齐备的市场营销网络。坚持科学合理定价原则,在充分统筹政治效益和经济效益、长远布局和当前市场、未来发展与现在经营的基础上,建立起完备的定价体系,以优异的产品性价比占领市场。加强产品的市场开拓,通过用户走访、宣讲推介、专业研讨等多种方式和手段,加强与用户的沟通交流,深度挖掘和引导用户需求,在竞争中占据先机。

实施动态分类的客户管理。加强客户信息管理,建立产品档案和客户档案相对接的生产和产品交付体系。规范客户分类,从经济贡献、技术引领、行业影响等多个纬度,对客户单位分类,制定不同标准,完善相应的制度,如优质型客户、发展型客户、维持型客户、放弃型客户等。定期进行重新评定,调整客户等级,实施动态的管理机制。加强客户单位中相关人员信息库建设,根据个人在业务过程中担任的角色分为决策型、重点型、普通型,建立起相应的工作机制。

军品市场的双重进入壁垒及其消解 第4篇

一、军品市场的双重进入壁垒:经济性壁垒与管制性壁垒

进入壁垒是产业组织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它是指企业进入某一市场时所遇到的困难或障碍。Bain (1956) 从经济的角度对进入壁垒展开分析, 认为进入壁垒就是某一产业中的在位者相对于潜在进入者所具有的优势, 例如规模经济、资本需求量和产品差异等。芝加哥学派施蒂格勒认为, 进入壁垒是一种生产成本, 这种成本是打算进入一产业的新厂商必须负担, 而在位的厂商无须负担的, 尤其强调了由于政府管制而形成的人为进入壁垒。此后, Broadman (2000) 综合了Bain和施蒂格勒的研究成果, 在研究俄罗斯工业的进入壁垒时, 提出了经济性的进入壁垒和制度与行政性的进入壁垒。

军品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军品市场是有限竞争的市场, 任何一个企业要想进入军品市场都面临着一系列的障碍。此外, 政府还规定了一些新进入企业难以熟悉和掌握的特殊采购程序、规范标准和严格的安全保密条款, 从而限制了军品市场的可进入程度。本文依据Broadman的分类, 结合军事工业的特殊属性, 将军品市场进入壁垒分为经济性壁垒和管制性壁垒, 前者基于Bain的定义, 后者则来源于施蒂格勒所强调的政府管制。

二、军品市场经济性壁垒的消解途径:资本积累与技术合作

军品市场的经济性壁垒主要有三种: (1) 规模经济壁垒。一般而言, 规模经济显著的行业均存在一个最小经济规模 (EMS) 。军品市场的EMS强调了进入国防工业的新企业必须具备的资本量以及相应的技术力量。它们往往成为阻止新企业进入的重要因素。 (2) 产品差异壁垒。指军队 (政府) 在采购军品时呈现出的特殊偏好, 以及在位者已占领的合适的市场空间, 使得新进入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进一步提高了其生产成本。 (3) 绝对成本壁垒。在位者的绝对成本优势, 起源于在位者的大量的资金来源以及通过“干中学”研发出来的优势生产技术。从理论上讲, 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企业, 可以获得超额利润而不必担心其他企业的进入, 甚至可以用压低价格的办法阻止其他企业的进入。综上所述, 如何获取必要的资本和技术规模, 成为新进入企业消解军品市场经济性壁垒的关键。

在资本上, “积累”+“民间融资”是进入者获得持续资本支持的主要途径。在位企业的已有规模和长期稳健经营, 使得它们在获取资本、技术、原材料等方面比潜在进入者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无法获得政府或国有商业银行金融支持的情况下, 新进入者必须立足于自身的资金积累, 通过民间融资或行业协会自筹资金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在技术上, “合作”+“局部创新”可以快速突破技术壁垒。合作的途径主要包括, 与国防采购方合作, 建立研、产、销的一体化合作模式, 从联合开发入手, 逐步切入军品市场;与已进入军品市场的企业合作, 通过投资入股的形式研发、生产新产品, 这种投资可以是资金的, 也可以是技术的。通过与在位企业的技术合作, 增强企业的内部力量, 争取技术和产品的突破, 通过“干中学”实现技术创新。

三、军品市场管制性壁垒的消解途径:完善军品市场制度安排

由于军品的特殊属性和军品市场的垄断性, 政府管制成为规范军品市场的重要手段。然而, 政府的过度干预和市场准入制度的不完备, 导致新进入企业在市场中进行着不公平的竞争。政府对军品生产企业的“资格认证”、“资质认定”以及层层审批和限制等, 也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管制性的进入障碍。军品市场管制性壁垒的消解, 核心是要完善军品市场的制度安排。

1.军用规范与商业规范。

由于军品安全性能要求极高, 因而制定和采用军事专用的规范和标准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过多过细地引用军用规范和标准, 不仅会影响军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而且会对新进入企业产生相当大的阻碍作用。为了使新进入企业能够顺利地融入国防工业, 有必要对军品生产规范和标准进行调整和改革。主要是取消不适当的和过时的军用规范和标准, 采用必要的商业规范和标准。如果在军品生产过程中能够广泛地采用商业规范和标准, 新进入企业不仅可以用企业现有的产品来满足军事需要, 而且可以凭借其现存的设备、人力资源和生产工艺等直接从事军品生产。这不仅降低了民口企业进入国防工业的技术门槛, 而且大大降低了民口企业进入国防工业的成本。

2.保密生产与公开生产。

军品是用于保障国家安全需要的特殊产品, 军品或技术、工艺的完全公开将会严重损害国家安全利益。出于安全保密的需要, 军品的生产, 一方面必须与民品的生产相分离, 另一方面必须要有完善的保密制度。显然, 假若所有军品的生产都需要进行保密, 那么民口企业进入国防工业就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使新进入企业能更好地参与军品生产, 应当对军品的保密生产制度进行适当调整, 明确界定哪些军品的生产必须进行保密生产, 哪些军品生产可进行公开生产。一般地讲, 核心军用产品、军事生产能力, 以及关键技术、设施和独有军事技术等, 应处在高度保密状态, 否则国防安全就会受到威胁。而一些与国防安全程度关系不大的非核心军用产品及其非关键技术、设施和生产工艺等, 则可以处在公开状态。

3.军事专用与军民两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的界限日趋模糊, 长期以来军品对民用产品的绝对优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无论是性能的可靠性还是技术的领先性, 民用产品在许多方面已经超过了军品, 从而为军品的军民两用生产提供了可能。如果在军品生产中实行军民两用生产, 民口企业就能够比较顺利地进入国防工业。一方面新进入企业可将其现有产品直接满足军事需要, 或作为军品构件满足军品生产需要;另一方面, 新进入企业可利用其现有的生产要素, 按照相同或相近的生产工艺进行军用和民用产品的生产。在军品生产的军事专用和军民两用制度安排上, 关键是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界定哪些产品及其构件应该是军事专用的, 哪些产品及其构件可以是军民两用的;二是如何使企业在同一工厂、同一生产线或同一机床上生产军民两用产品。

4.市场准入与市场开放。

为了使民口企业能够比较顺利地进入国防工业, 在国防工业准入制度安排上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和改革。可考虑在实行必要的市场准入的同时, 在一定范围内实行市场开放。市场准入和市场开放的制度安排, 可依据军用规范和商业规范、保密生产和公开生产、军事专用和军民两用的制度安排来进一步展开。如果是涉及国防安全保密的军品, 应当列入“市场准入”范围, 对生产厂商的保密资格和生产条件进行严格审查和认定, 实行特许生产。如果需要军事生产专用性资产, 但不涉及国防安全保密的军品, 为减少资产重复配置带来的效率损失, 政府对进入该领域企业的生产条件可作适当的限制和规定, 同时应尽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而对于既不涉及国防安全保密, 又不需要军事生产专用性资产的军品, 则应当纳入“市场开放”范围, 通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鼓励民口企业积极投入到这类产品的生产之中。

汪伟等 (2005) 研究表明, 在均衡状态下, 特定的转型经济体制环境中, 管制性壁垒对经济性壁垒存在部分替代效应。军品市场严格的进入管制, 使得这种替代效应更为明显。一方面, 由于受到政府进入管制的保护, 在位企业缺乏竞争压力, 不关心成本节约, 以虚高的垄断价格维持低效率的生产经营, 这就使得新进入企业在价格竞争中并不处于明显的劣势。另一方面, 军品市场双向垄断的市场结构, 恰恰降低了军品市场的经济性壁垒。这是因为在位企业大多低效率经营, 并没有实现最小最优经济规模。新进入者在规模经济方面可以凭借先进的技术以较低的规模进入, 从而降低了资金等因素的约束。管制性壁垒对经济性壁垒的替代效应, 使得军品市场的进入者只要突破了管制性进入壁垒, 便会面临一个远低于一般市场经济环境的经济性壁垒水平。面对经济性和管制性的双重壁垒, 新进入企业只有首先突破管制性壁垒, 才可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摘要:本文依据产业组织理论, 结合国防工业的特殊属性, 简要分析了军品市场进入壁垒的类型和消解途径。新进入企业要想消解军品市场的经济性壁垒, 关键在于获取必要的资本和技术规模, 而管制性壁垒的突破, 核心是要完善军品市场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军品市场,经济性壁垒,管制性壁垒,消解

参考文献

[1]Bain, J., 1956, Barriers to New Competi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

[2]Broadman, H.G., 2000, “Reducing Structural Dominance and Entry Barriers in Russian Industry”, World Bank, Working Paper.

上一篇:朋友生日快乐祝福语幽默下一篇:错题集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