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专职委员培训22.残疾人教育

2024-08-03

残疾人专职委员培训22.残疾人教育(精选6篇)

残疾人专职委员培训22.残疾人教育 第1篇

残疾人专职委员培训教程

残疾人教育

主讲

韩咏梅

中国残联教就部教育处处长

第一节

一、残疾人教育

残疾人教育是指以残疾人为对象,根据其残疾类别和接受能力,采取普通教育方式或者特殊教育方式施行的教育,是国民教育的组成部分,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等。

二、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是指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它的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广义的特殊教育:是指对身心发展异常者的教育,包括

超常儿童、品德不良儿童、视力、听力及智力残疾、学习障碍、多重障碍者等。

狭义的特殊教育:是指对有生理或心理发展缺陷者的教育,目前,我国一般指对视力、听力、智力三类残疾人的教育。

三、随班就读

随班就读是指特殊儿童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能满足他们特殊需要的教育形式,是我国吸纳现代“融合教育”理念而开展的一种特殊教育办学形式,可以说是我国特殊教育界特有的一个术语。随班就读极大地提高了残疾儿童的入学率,可以满足残疾儿童就学的需要,符合我国的国情,也符合国际上“正常化”教育原则、回归主流、一体化教育、全纳教育的发展趋势。随班就读不仅有利于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的环境中接受教育,更有利于他们获得适应社会的基本经验,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自1989年原国家教委试行在全国开展随班就读工作以来,我国随班就读工作得到大力的发展。目前,我国随班就读的学生从1993年统计部门第一次正式统计的6.88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近20万人。

四、全纳教育

全纳教育也被翻译为“包含教育”、“包容教育”及“融合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际特殊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思想和做法。是1994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世界特殊教育大会”通过的《萨拉曼卡宣言》提出的,主要内容是:教育要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为普通儿童设立的教育机构也要接收所在地区的各类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少年,并为他们提供适应期需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活动;在一切可能的情况下,所有儿童应当一起学习,而不论他们有无或有何种困难和差异。全纳学校要兼顾学生之间的不同需要,顺应不同的学习类型和学习速度,通过适宜的课程、学校组织、教学策略、资源利用及社区合作,确保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质量;旨在消除歧视、创造接纳残疾人的社区、建立全纳性社会和实现人人受教育的有效途径,同时提高整个教育体系的效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全纳教育共享手册》中指出,“全纳是指让学校接受全体学习者,不会因为学生有某项特点、缺陷或者困难而拒绝接收。全纳学校接受学生各自的差异和特点,不把学生的特点视为问题”,其“核心是忠实地

把教育看作是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

我国残疾人教育工作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已初步形成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特殊教育发展格局和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到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既与普通教育融合又有相对独立性的特殊教育体系,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国家法律和政策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专门对发展特殊教育事业作出部署。2009年召开第四次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确定了支持和保障特殊教育发展的政策体系。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特殊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八大任务之一,单列一章,进行了全面规划和部署,明确指出“特殊教育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要求各级政府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 4

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各地也相继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教育部、中国残联等部门共同完成《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目前已报请国务院法制办审议,内容更丰富,理念更先进,操作性更强。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社会各界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关注和参与程度明显提高。

第二,实施专项规划,改善特教学校办学条件,扩大教育规模,增加残疾人受教育机会。2008年起,国家实施《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中央和地方共投入54亿元(其中中央投入47亿元),新建和改扩建特殊教育学校1182所。2012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中国残联共同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二期)》,支持中高等特教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其中,25所残疾人中职学校(其中残联系统中等职业学校11所)每校投入3000万元,10所高等特殊教育学院和25所高等特殊师范院校每校投入5000万元。

第三,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2年,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共有1853所,在校残疾学生37.88万人,特殊教育专任教师4.37万名。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比例72.1%,比2008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在全国中小学校、中小学生大幅减少的情况

下,特殊教育学校数、在校学生数、专任教师数分别比2001年大幅增加。

第四,高中阶段和高等特殊教育从无到有,初具规模。到2012年,全国特殊高中阶段教育机构(含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有330多个,在校残疾学生1.75万人。其中,残联系统中等职业学校11所,在校残疾学生1.04万人。全国特殊高等学院(专业、班)16个,在校残疾学生5000人,国家开放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有残疾学生8600多人。同时,有大量残疾学生和健全学生一起在普通学校学习,其中,在普通高校就读的残疾学生3万余人。

第五,残疾儿童学前教育逐渐起步。全国26个省市500多所特教学校举办800多个学前班,有6300余名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部分城市有少量幼儿园接收残疾儿童;全国数千个康复训练机构接收数万名残疾儿童;一批民办机构开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

第六,扶残助学活动广泛开展。“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开展中西部盲童入学项目、扶残助学项目、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等,截至目前累计投入近4.2亿,资助15万人次贫困残疾学生,为20余所新建扩建高中特教学校

(班)提供设备补贴、为20余所中高等特教学院提供了办学补贴和残疾学生实习训练基地补贴。省级和大中城市残联基本建立扶残助学制度,主要资助残疾大学生完成学业、改善特教学校办学条件、资助特教师资培训等。

第七,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培养渐受重视。据教育部统计,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等52所高校设置了特殊教育(师范类)专业,培养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此外,陕西师范大学等169所师范院校也普遍开设了特殊教育课程,培养师范生具有指导残疾学生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能力。

第八,初步建立国家残疾学生资助体系。国家建立了从幼儿园到高等院校的残疾学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减轻残疾学生家庭的负担,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受教育阶段的学习。

第九,开展手语盲文研究推广。中国残联、教育部、国家语委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共建国家手语和盲文研究中心。手语和盲文研究推广工作列入《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1年)》,国家通用手语和盲文标准列入国家语委科研规划重大项目,并启动研制工作。与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合作,颁布了手语翻译员为新职业和《手

语翻译等级标准》。开展手语和盲文培训工作。

第三节

残联组织残疾人教育工作的定位

与职责

《残疾人教育条例》第六条有如下规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及其地方组织应当积极促进和开展残疾人教育工作。

一直以来,残联把抓好残疾人教育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协助、配合教育等部门,广泛动员社会,做好残疾人教育工作。

残联组织残疾人教育工作的定位是: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残联通过沟通、协商等方式积极参与、发挥作用,协调工作。

残联组织残疾人教育工作的作用是:推进残疾人教育法律、政策的制定与落实,维护残疾人受教育的合法权益;举办残疾人教育机构,与政府联合办学,扩大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机会;扶持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促进教育公平;广泛进行社会动员与宣传,创造有利于残疾人接受教育的社会环境。

残联组织残疾人教育工作的职责: 第一,配合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以下工作

1.参与制定残疾人教育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发展规划,并参与组织实施和督导检查。

2.与政府和有关部门联合办学,改善特教学校(院)的办学条件,共同推进特殊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3.与政府和有关部门、社会团体共同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特殊教育。

4.参与制定中等、高等学校招收残疾考生的有关政策,参与对残疾青少年的招生录取工作,保障他们接受教育的权利。

5.与政府和有关部门联合表彰特殊教育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特教工作者的要求,改善他们的工作、学习条件和生活待遇。

6.参与并推进特殊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第二,做好残联本系统工作

1.分级培训地方残联教育干部和残联系统教育机构有关人员。

2.调查并掌握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和贫困残疾学生的状况和需求,做好相关统计工作,建立登记制度,建立并完善相关数据库。

3.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扶残助学活动,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4.管理和指导残联系统举办的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从残疾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出发,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

5.深入基层调研,及时掌握第一手材料,主动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残疾人接受教育的要求,提出政策和工作建议。

6.开展手语、盲文的研究及推广工作,并争取教育、语委等有关部门和残联专门协会的支持与合作。

7.组织专家、社区和社会工作者等向社区和家庭提供残疾人教育的指导、咨询和信息,发展社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与支持。

8.广泛进行社会动员与宣传,创造有利于残疾人接受教育的社会环境。

第四节

“十二五”残疾人教育的主要任务

和重点项目

主要任务

一是完善残疾人教育体系。以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为重点,加快发展残疾人学前教育、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不断满足残疾人教育需求。适龄盲、聋、轻中度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基本达到当地健全儿童少年水平,重度肢体残疾、重度智力残疾、孤独症、脑瘫和多重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逐年提高;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学前一年教育,有条件的地方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或三年教育;不断扩大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提高残疾人接受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比例;减少残疾人青壮年文盲。

二是提高残疾人教育质量。残疾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明显提高,生活自理、与人交往、融入社会、劳动和就业等能力进一步提升,残疾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进一步改善。加大对特殊教育教学改革支持力

度,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特殊教育教学水平,逐步实现区域城乡之间特殊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是健全残疾人教育保障机制。残疾人教育投入和对残疾学生资助力度不断加大,残疾人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地位和待遇得到改善。重点项目

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学前教育),五年内为全国各地5.14万人次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享受普惠性学前教育提供资助,不断提高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入园率、巩固率。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3000元。

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中高等特殊教育),为现有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高等特教学院、中国残联和地方政府合作办学的全日制特教普通高中以及现有残联系统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提供办学补贴和残疾学生实习训练基地建设补贴,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中国残联共同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二期)》,支持中高等特教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其中,25所残疾人中职学校(其中残联系统中职学校11所)每校投入3000万元,10所高等特殊教育学院和25所高等特殊师范院校每校投入5000万元。

教育部、中国残联等部门研究制定了《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目前已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议并原则同意。《提升计划》明确,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试点建设孤独症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部),支持承担残疾学生随班就读人数较多的普通学校设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中心),支持薄弱特教学校改造。

残疾人专职委员培训22.残疾人教育 第2篇

国际残疾人运动

主讲

亮 尤

中国残联国际部联络处处长

第一节

国际残疾人运动发展阶段

有学者根据国际残疾人运动的发展情况和有关立法情况,把国际残疾人运动分为5个阶段。

一、萌芽时期(1780—1887年)。残疾人运动的萌芽,是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社会化生产的初期,在人道主义思想影响下,伴随着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而萌生的。这一时期,西方国家出现了包括残疾人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和为残疾人服务的组织。如德国实行了工伤保险;瑞典建立了全球第一家为残疾人服务的机构;我国北京建立了第一所盲校“启瞽明院”;山东建立了第一所聋校“启喑学校”。

二、初创时期(1887—1948年)。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生产日益社会化,工业社会风险加大,失业、事故、疾病、伤残等问题逐渐突出,促使欧美一些国家的政府重视包括残疾人在内的福利保障政策。这期间,一是建立包含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增多。如,法国、英国、瑞典、美国等国家相继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二是一些国家和国际社会出现了为残疾人服务的全国性、国际性组织。如,“海伦凯勒国际”开始提供防盲服务、第一个国际性残疾人服务组织“康复国际”成立。三是各国为残疾人服务的公立、私立机构也逐渐 1

增多。我们注意到,这一时期,对残疾人问题的关注从工伤保险逐步拓展到康复、保健、福利、教育等方面,虽然仍没有跳出“生活保障”的圈子,但内容比先前丰富多了。

三、发展时期(1948—196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局势相对稳定,生产迅速发展,经济增长,社会福利成为西方国家政党竞选的必争之地。同时,国际人权事务的发展,残疾人特别是战后伤残人员强烈要求回归主流社会,在客观上推动了残疾人运动向更高层次发展。残疾人运动呈现出了跳出“保障生存”的圈子,开展了为残疾人争取人权和回归社会主流的斗争。社会初步改变了对残疾人的看法,“残疾人不仅是救济对象,也蕴藏着巨大的活力,可以对社会做贡献”的观念逐步确立。

在这期间,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其中规定“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20世纪50年代,我国成立了盲人福利会和聋人福利会,国家还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残疾人生活福利的政策。其间,建立了数以千计的福利工厂、特教学校和福利事业单位,奠定了新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基础。

四、立法时期(1968—1981年)。随着人权运动在世界范围迅速发展,残疾人反对歧视、争取平等权利的运动空前活跃。国际社会相继从立法上确立残疾人的地位和维护残疾人的根本利益。如联合国大会相继通过了《禁止一切无视残疾人的社会条件的决议》、《弱智人权利宣言》和《残疾人权利宣言》。一些国家也颁布了保障残疾人 的专门法律。

五、成熟时期(1981年之后)。伴随着“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生产力极大解放,经济进一步发展,各国相互进行着多边联系和交往。在残疾人领域,残疾人组织更加壮大,各国残疾人的交往和合作日渐增多,在联合国的推动下,国际残疾人运动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形成了世界残疾人的工作体系和残疾人工作的共同行动。

第二节

当今世界残疾人运动的特点

一、认识统一。当今世界虽然各国社会制度不尽相同、经济发展水平有所差异,但对于残疾人的认识却基本一致,普遍认为残疾人是人类社会资源的一部分;残疾人的人格尊严应得到尊重;残疾人的权利应受到保护、潜力应得到开发利用;保护残疾人的权利,是政府、社会的共同责任。认为残疾人事业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二、目标一致。这就是促进残疾人“享有平等权利,全面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联合国《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指出:“促进以下目标:使残疾人得以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和发展,并享有平等地位,也就是说具有全体公民同等的机会,平等分享因社会和经济发展而改善的生活条件。”

三、立法保障。一是联合国制定了一些保障残疾人权利的公约、宣言、决议,并要求会员国必须通过立法,以保障残疾人权益。二是

世界大多数国家制定了有关残疾人的基本法及有关就业、康复等内容的专门法。如中国的《残疾人保障法》、美国的《残疾人法》、日本的《残疾人对策基本法》、英国的《残疾人法》、欧盟的《残疾人立法指导方针》等。

四、政府主导。当今世界,各国日益重视残疾人事业,把残疾人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社会事务来抓。

一是绝大多数国家设立了残疾人事务国家机构。1990年11月,联合国就“残疾人事务国家协调委员会”问题召开了专门会议,“强烈敦促各国政府建立残疾人事务协调机构,或者加强现有的组织机构”。并指出“应当使国家协调委员会成为常设机构并制度化”。据此,中国设立了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美国有“总统残疾人事务全国委员会”、日本立法设立了“残疾人对策本部”。

二是各国逐步将残疾人事务纳入到了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统一安排,同步实施。

三是各国政府都比较重视发挥残疾人组织的作用。

四是各国都采取措施,对残疾人的生活、就业、康复、教育等权利进行保障,并致力于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条件。如许多国家制定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定促进康复、教育、保障生活、丰富文化的政策规定。可以说,在残疾人权利保障方面各国的行动是基本一致的。

五、合作互动。在联合国及国际残疾人组织的推动下,全球性、地区性、国与国之间的残疾人交流活动频繁,如残疾人奥运会及各项

体育活动的举办、残疾人康复技术的交流、残疾人技能竞赛的开展。等等。

六、手段现代化。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为残疾人服务的手段日趋现代化。如残疾人康复技术的发展(有的已经智能化),无障碍理念的更新(现在不仅包括硬件设施的无障碍,也包括信息、通信无障碍等)、手语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等等,这些都给残疾人带来了全新的生活。

七、服务网络化。许多国家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并延伸到社区的残疾人组织服务网络,各种公立的、私立的为残疾人服务的机构遍布全球,直接为残疾人服务。残疾人工作逐渐社会化。

第三节

当代国际残疾人运动

当代国际残疾人运动发展非常迅猛,特别是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1981年定为“联合国残疾人年”、1983—1992年定为“联合国残疾人十年”之后,国际残疾人运动加快了发展,残疾人及其代表组织的呼声越来越多地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国际残疾人运动走上了一个新阶段。在这个阶段,联合国通过了三个国际文书以保障残疾人的权利与尊严。这三个国际文书分别是《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和《残疾人权利公约》。作为首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残疾人权利国际文书,《残疾人权利公约》覆盖范围更广,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保护各类残疾人应该享有基本的人权和自由。

在国家层面上,残疾人问题也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各国纷纷通过与残疾人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实施规划和项目,将残疾人问题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以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精神和物质文明发展的成果。

一、“国际残疾人年”。1976年,联合国大会宣布1981年为“国际残疾人年”,其主题为“全面参与和平等”。

二、“联合国残疾人十年”。1982年,联合国宣布1983—1992年为“联合国残疾人十年”。联合国残疾人十年是指由联合国倡导的一项旨在为残疾人提供帮助和服务的社会工作计划。联合国大会同时通过决议《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1984年6月,中国政府接受了联合国代表递交的《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还为联合国国际残疾人十年自愿基金提供了捐款。

三、“国际残疾人日”。1992年,联合国通过决议,确定每年12月3日为“国际残疾人日”。决议要求世界各国政府和有关组织采取更加积极和广泛的行动与措施,以实现“联合国残疾人十年”和《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所确立目标,以期建立一个“人人共享的社会”。

四、亚洲及太平洋区域残疾人十年

亚太区已经执行两个亚太残疾人十年,目前,正在执行第三个亚太残疾人十年。

1.第一个亚太残疾人十年。1992年,在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的提议下,亚太经社会率先通过决议,启动1993—2002年亚洲及太

平洋残疾人十年,以提高本地区各国对残疾人的意识,重视残疾人的权利。这是在联合国残疾人十年后第一个区域性的残疾人十年。启动会议于12月3日在北京召开,数百名中外残疾人和会议代表举行联欢,共同欢度第一个“国际残疾人日”。在这十年中,邓朴方主席率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访问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国家,呼吁各国政府和社会注重残疾人事务,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2.第二个亚太残疾人十年。尽管亚太地区残疾人事务在第一个十年期间取得了长足进展,挑战仍然是巨大的。为了进一步推动本区域残疾人事务,亚太经社会于2002年通过了关于在21世纪为亚洲及太平洋区域残疾人“缔造一个包容、无障碍和以权利为本”的决议,以及“琵琶湖千年行动纲要”,宣布2003年至2012年为第二个亚太残疾人十年,重点强调在对待残疾问题上从慈善性质到以人权为本的方针的转变,并提出了七个优先发展领域。这七个领域是:(1)残疾人自助组织及相关家庭和家长联合会;

(2)残疾妇女;

(3)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和教育;

(4)培训和就业,包括个体经营;

(5)出入各类建筑的环境和公共交通;

(6)享用信息和通信设施,包括信息通信技术和辅助技术;

(7)通过能力建设、社会保障和可持续的生计等方案扶贫。由于时间关系,这七个领域就不一一展开了,大家可以上网去查阅。

3.第三个亚太残疾人十年。随着2006年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的通过及各国签署批准公约,残疾人的权利保障越来越得到重视。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于2012年在韩国仁川召开亚太经社会部长级会议,通过了第三个亚太残疾人十年(2013—2022)的部长级宣言,并通过“仁川战略”。“仁川战略”参照《千年发展目标》的格式,制定了十项具有时限性的、可以核查的目标。

十个大目标又细分为27个具体目标和62项指标。这十项大目标是:

目标1 减贫及改善就业; 目标2 促进参与政治进程与决策;

目标3 物质环境、公共交通、信息通信无障碍; 目标4 社会保障;

目标5 残疾儿童早期干预与教育; 目标6 两性平等;

目标7 减灾方案中的残疾人问题; 目标8 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目标9 残疾人权利公约与国内立法; 目标10 区域合作。

这些目标,也不一一展开了。请大家上网查阅。

伴随着亚太残疾人十年的开展,非洲残疾人十年等其他区域性残疾人十年也相继开展得有声有色。

第四节

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

与国际残疾人运动的关系

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与国际残疾人事务的发展密不可分,在汲取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的同时,也为推动世界残疾人运动做出了积极贡献。邓朴方主席还于2005年获得了“联合国人权奖”。

一、1984年,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为配合“联合国残疾人十年(1983—1992)”活动的开展,1986年,中国成立“联合国残疾人十年”中国组织委员会。中国残疾人事业就是在 “联合国残疾人十年”期间,汲取国际上先进思想和成果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探索出自己的发展道路。

1988年3月,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和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的基础上,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成立,开启了完整意义上的中国残疾人事业。

二、回顾联合国残疾人事务的发展历程,我们注意到联合国每十年上一个台阶:联合国大会于世纪80年代通过《关于残疾人的世界

行动纲领》、90年代通过《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新世纪通过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残疾人权利公约》。

《行动纲领》和《标准规则》对中国的残疾人事业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

关于《公约》,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是制定《公约》的积极倡导者和公约制定进程的积极参与者,是第一批签署公约的国家,同时也是公约的最早缔约国之一。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行动切实履行《公约》。2010年,中国向联合国提交了首个履约报告。2012年9月,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在日内瓦对中国履约报告进行了审议。

三、中国残联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残疾人事业在邓朴方主席的领导下,便开始在国际上产生影响,标志性事件是:1992年中国政府积极倡导并参与发起“亚太残疾人十年”。到90年代中后期,中国开始在多个国际场合呼吁制定《残疾人权利公约》,并且积极争取各方支持,是最早倡议联合国制定《公约》的国家之一。2000年3月,中国残联举办“世界残疾人非政府组织领导人会议”,并通过《北京宣言》,在国际上引起巨大反响,对联合国启动《公约》制定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参与发起和制定《公约》并参与了谈判全过程,为《公约》的出台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2012年6月,中国残联举办了“消除障碍、促进融合”北京国际论坛,探讨全面履行《残疾人权利公约》,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及2015年后残疾融合发展战略。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强烈呼吁

国际社会将残疾人问题纳入2015年后联合国发展战略框架。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为论坛专门发来贺辞。贺辞中,潘基文“赞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在中国国内和国外为推动残疾人权利所发挥的引领作用”。

第五节

国际纲领性文件

一、联合国残疾人世界行动纲领。联合国大会于1982 年通过了《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它是一项增进残疾预防、康复和机会均等的全球战略。《纲领》强调必须从人权观点出发处理残疾问题。

《纲领》中提出了各项国际性措施,要求各会员国必须通过立法,为这些措施的实施创造必要的法律基础,并把这些措施列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总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实现世界行动纲领的总目标。

“机会均等”是《纲领》的中心主题。该主题的一项重要基本原则是:不应孤立地处理涉及残疾人的问题,应当在正常的社区服务的背景下加以解决。

二、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联合国大会于1993年通过了《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尽管《标准规则》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却体现了各国政府强烈的道德和政治承诺,即采取行动实现残疾人机会均等。

《标准规则》总结了《世界行动纲领》的内容。这些规则结合了联合国残疾人十年期间发展起来的人权观点,涉及残疾人平等参与的前提、平等参与的目标领域、执行措施和监测机制,覆盖了残疾人生 11

活的方方面面。

《规则》规定要指定特别报告员监测其执行情况。目前,联合国残疾人事务特别报关员是南非的查克林。

三、残疾人权利公约。《残疾人权利公约》于2006 年12 月由联合国大会通过。《公约》是21 世纪第一个综合性人权条约。它标志着人们对待残疾人的态度和方法发生了“示范性转变”。

《公约》是一份明确关注社会发展层面的人权文件。《公约》重申身患不同残疾的所有残疾人都有权享受一切人权和基本自由。《公约》阐明并描述了各种权利应如何适用于残疾人,阐明了在哪些领域须做出便于残疾人有效行使其权利的合理调整;残疾人的权利在哪些领域受到侵犯;以及必须在哪些领域加强对残疾人权利的保护等。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倡议并积极推动和支持联合国制定残疾人权利保护国际公约的国家之一,全国人大于2006年批准《公约》。截至2013年8月,已有133个国家签署《公约》。

第六节

主要国际残疾人组织

一、康复国际。康复国际,是一个长期致力于促进残疾人康复和福利的国际非政府组织。该组织在美国纽约设有秘书处。在近100个国家拥有会员和准会员,还有若干国际组织会员。与联合国系统特别是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劳工组织以及联合国各区域性机构

保持密切联系,并在这些组织中具有咨商地位。

康复国际是最早积极倡导残疾人康复和服务的国际组织。它率先提出了目前国际通用的“无障碍”标志。对于推动发起“联合国残疾人年”、制订和实施联合国《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等重大的国际行动,曾发挥过重要影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是康复国际的正式会员。

二、残疾人国际。残疾人国际,是一个跨残疾类别、强调残疾人自我代表和管理并积极致力于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和权利的国际残疾人组织,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享有咨商地位。

该组织总部和常设秘书处设在加拿大。目前共有13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会员组织,其中发展中国家占多数。会员组织自成立以来,尽管组织形式比较松散,但一直活跃于国际残疾人舞台,曾参与“联合国残疾人十年”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等行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为该组织正式会员。

三、世界盲人联盟。世界盲人联盟,是一个为全世界盲人和视力障碍人士争取平等机会的国际非政府组织。

该组织常设秘书处设在西班牙。现有158个正式会员、11个国际组织会员和32个准会员,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享有咨商地位。

近年来,它与康复国际等残疾人组织一起积极参与了联合国制定《残疾人权利公约》进程,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中国盲人协会与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盲人组织在世界盲人联盟中共同分享一个正式成员的席位。

四、世界聋人联合会。世界聋人联合会,是一个争取聋人权益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享有咨商地位。

该组织总部设在芬兰,它主要关注和服务于完全丧失听力或听障严重并以手语为交流工具的聋人。世聋联主张手语是聋人的自然语言,认为使用手语是聋人的权利,呼吁各国承认和发展聋人手语,培训并提供手语翻译,确保公共信息和服务的无障碍,以便为聋人实现合法权利创造条件,为其参与社会消除障碍。

中国聋人协会为其正式会员。

五、融合国际。融合国际,是由各国智力残疾人及其亲友组织组成的国际组织,其100个会员组织来自67个国家和地区。

该组织总部设在比利时,秘书处设在法国。该组织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享有咨商地位。其宗旨是维护智力残疾人和精神残疾人的权益,增进残疾人亲友的理解。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为其正式会员。

六、国际残疾人联盟。国际残疾人联盟,是残疾人国际、康复国际、世界盲人联盟、世界聋人联合会等残疾人组织的联合组织,号召和团结世界各地的残疾人和残疾人组织推动和参与联合国制定《残疾人权利公约》,在整个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七、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是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国际性代表组织,负责组织并指导、协调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其他高水平残疾人体育比赛。我国于2008年在北京成功举办北京2008年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

八、国际特殊奥林匹克理事会。国际特殊奥林匹克理事会,是一个国际性的弱智人体育运动的民间团体,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和推进世界各国开展弱智人体育运动,定期举办国际性特殊奥运会。我国于2007年在上海成功举办上海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

残疾人专职委员培训22.残疾人教育 第3篇

关键词:托养机构工作人员,性教育培训,智障人士

一、问题提出

智障人士虽然心智发展不完全或较为缓慢, 导致认知能力和社会适应智能技巧困难, 但智障者生理发展却与一般人并无差异, 会有第二性征、性冲动及性需求, 同样会经历性发育、性成熟。不同的是, 智障者缺乏的是对身体变化的认知、理解、表达自我管理能力及保护能力, 缺乏的是应有的性教育支持与辅导。

近十年来, 国内开始关注智障者的性教育, 部分特殊教育机构也逐渐开展了青春期性教育课程, 内容大多为性生理、卫生保健和自我保护等, 甚至在必要时会特别开设单元课,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则是机构采取随机解决的方法, 等到问题出现时才加以制止, 全面的、预防性的教育与指导很少。在学校为正常中学生开展性教育或青春期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同, 但针对托养机构而言, 由于这些智障人士终身托养在固定的环境中, 托养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平常的工作中会接触到各种性现象、性行为, 因此就必须承担起相应性教育的重担。如何借助托养机构现有员工的力量, 通过培训, 提高参与培训员工性教育的知识水平, 形成对智力落后人士开展性教育的积极态度, 提升进行性教育的技能, 以便因地制宜地对智力落后人士开展性教育, 这些正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广州市某托养机构部分工作人员。

(二) 研究工具

在查阅相关资料后, 根据以往研究和单位实际情况自行设计《残障人士性教育态度员工调查问卷》。该问卷由两个部分组成:基本情况和问卷正文。基本情况包括员工性别、岗位、从事残障人士服务年限、工作中是否遇到过院友与性行为相关的行为、遇到过院友哪些与性相关的行为等共8题。问卷正文, 包含了自身情况、性教育知识水平、态度情感、行为指导4个方面的内容 (共28题) 。在问卷初稿完成后, 请性教育核心成员讨论, 并结合基层员工的意见进行修改, 并请相关专家对问卷内容及具体项目进行指导、修改, 最终形成问卷定稿。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问卷的内容信度。

(三) 研究步骤

在开展职工性教育培训之前使用《智障人士性教育职工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 了解职工性教育能力状况。由机构与外界专业人员合作, 对选择的职工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主要为智障性教育的态度认知、相关的知识水平, 处理智障人士与性不当行为的相关技能等。培训结束之后, 再对参加培训的职工进行调查, 收集数据, 使用SPSS19.0对前后测数据进行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

(一) 研究对象背景

本研究是以托养机构的工作人员为群体获取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发放问卷60份, 最后获得有效问卷58份, 而后选28人做性教育相关培训。

研究对象来自广州市某托养机构。其中男性11人, 占总人数的18.6%, 女性47人, 占总人数的81.6%, 女性占大多数, 这与残疾人服务性质的工作有很大关系, 很大一部分男性在选择职业上面不会去选择护理为主的工作, 其与男护士稀缺的状况相似。

年龄方面, 20岁以下1人, 占总人数的2.3%;20~30岁15人, 占总人数的25.6%;31~40岁39人, 占总人数的67.4%;40岁以上3人, 占总人数的4.7%, 共58人。由此看出, 机构内职工20~40岁, 即处于青壮年期的人群占大多数。

受教育水平上, 7人为高中中专水平, 占总人数的11.6%;13人为大专水平, 占总人数的23.3%;34人达到本科水平, 占总人数的59.3%;4人研究生水平, 占总人数的5.8%, 有一半以上的职工学历在本科以上。

从事智障人士服务年限上, 0~5年的有22人, 占总人数的37.2%;5~10年的有17人, 占总人数的29.7%;10~15年的有15人, 占总人数的26.7%;15年以上的有4人, 占总人数的7%。有一半以上的职工从事智障人士服务的年限超过5年。

岗位分布上, 护理员38人, 占总人数的65.1%;员工15人, 占总人数的25.6%, 康复师2人, 占总人数的3.5%;社工1人, 占总人数的2.3%;管理人员2人, 占总人数的3.5%。由此看出, 在此机构内护理岗位的人员占主要部分。

(二) 研究对象工作中遇到的智障人士与性相关行为

样本问卷项目中遇到过智障人士与性相关行为的有55人, 占总人数的95.3%, 所占比重非常大;具体的性行为主要表现在, 遇到过自慰的52人, 占总人数的94.2%。这与前人的一些相关研究结果比较接近, 如在韩国有研究者对特殊学校智力障碍学生进行研究发现, 12~21岁的智力障碍个体中, 自慰是出现率最高的一种与性相关的行为。裸露身体敏感部位的有46人, 占总人数的83.7%;喜欢接触异性 (员工、同学等) 的有45人, 占总人数的82.6%;早恋、追求异性的有25人, 占总人数的43%;其他15人, 占总人数的95.3%。结果与熊利平在智障人士性教育成效研究中提到的关于智力障碍者存在的一些不恰当的与性相关行为类似, 包括裸露身体敏感部位、喜欢接触异性等。

(三) 培训前后测得各维度的比较

根据28名职工参加性教育相关培训前后所填问卷数据, 测得各维度结果如下:知识水平上, 培训前后差异性变化不明显 (P=0.35〉0.05) ;态度情感上, 培训前后差异性变化明显 (P=0.001<0.05) ;行为指导上, 培训前后差异性变化明显 (P=0.002<0.05) 。整体而言, 本次员工培训的效果明显, 特别是通过培训之后, 职工在智障人士性教育的态度情感和行为指导方面有很大的改善, 职工能够较为正向地去对待智障人士性教育, 并且能够较为正向地去指导智障人士与性相关的行为。

(四) 部分项目培训前后的比较

经性教育培训前后测得问卷显示, 在以下5个方面差异较为明显: (1) 觉得很有必要对智障人士开展性教育由22人增加到27人, 百分比由77.6%提高到96.4%, 绝大部分员工认同性教育培训的必要性。 (2) 对智障人士性教育会导致更多的性行为由培训前的7人减少为1人, 百分比减低了22.3%, 这22.3%的人对性教育培训是否会导致更多的性行为转为结果的不确定性。 (3) 值得肯定的是, 职工们对智障人士性教育持有更为正向的态度。 (4) 赞成智障人士自慰的由培训前的16人增加到22人, 占员工总数75%的人赞成障碍人士自慰。 (5) 在行为指导方面, 职工经过培训, 有较多的人能够坦然地去面对智障人士提出的有关性的问题, 并且有较多人能够指导智障人士在隐私场所自慰。

(五) 性教育知识水平、情感态度、行为指导之间的相关性

性教育相关知识水平、情感态度、行为指导部分呈显著正相关。认知水平与情感态度呈相关性不强, 即员工具备较多的性教育知识并不一定在态度情感上支持智障人士性行为, 反之亦是;认知水平与行为指导呈正相关, 表示职工性教育相关知识越多, 对其正确指导智障人士与性相关行为的可能性就越高, 性教育的能力也越强;情感态度与行为指导呈显著正相关, 说明职工越持正向的性教育态度, 则越能驱使自身更好地去指导智障人士与性相关行为。这些也较好地印证了已有的健康教育理论。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得出, 对智障人士服务人员特别是托养机构内的工作人员进行性教育培训的重要性。通过研究前后数据得出, 员工通过智障人士性教育培训, 性教育知识水平有所提高;在对待智障人士性教育的情感态度上具体正向的增进效果;对员工在从事智障人士性教育工作的行为指导上有改善作用, 员工在遇见智障人士与性相关的行为时能够更加坦然地去面对, 并能够主动把握时机对其进行正确教育。

本次研究发现, 占整个研究样本的61.6%的员工在工作实践中进行过青春期性教育培训的工作, 而占整个研究样本的95.3%的员工在工作时间中都遇到过青春期性教育的问题。参与培训的全部员工希望以后多举办类似的智障人士性教育培训, 多交流、多沟通, 让更多的员工参与这样的培训。现有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均已证明:只有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专业素质的员工才能胜任性教育的职责, 对员工进行专门的性教育培训是提高专业素质的便捷手段。

参考文献

[1]孙军玲, 季成叶, 何忠虎, 王伟, 王莹, 李勇.北京市智力落后学生青春期发育及家庭性教育情况[J].中国学校卫生, 2007, 28 (3) :214-221.

[2]王雁, 刘艳虹.智力落后学生的青春期性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3]韩小兵.基于行为矫正原理智障儿童行为矫正的案例分析[J].绥化学院学报, 2013, 33 (1) :127-130.

[4]香港社会福利署临床心理服务科.成年智障人士性现象一康复机构职员的观念与处理办法研究报告[R].http://www.info.gov.hk/swd/download/CP_Services/books_c.html

残疾人专职委员培训22.残疾人教育 第4篇

一、调查样本

中残联2007年下发的《全国残疾人专职委员选聘考核办法》明确规定,各镇、社区、村级残疾人协会中应通过购买公益性岗位或协商推举方式选聘残疾人专职委员,主要从事残疾人工作。文件中明确了专职委员设立层次分为3个:1、镇残疾人专职委员;2、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3、村级残疾人专职委员。本文调查样本涉及残疾人专职委员包含有镇残疾人专职委员21名,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22名,村级残疾人专职委员518名,共计561人。镇及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选聘条件、待遇及工作要求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工作地域有所差别,镇级专委是负责全镇残疾人工作,社区专委负责本社区残疾人工作,村级残疾人专委属于农村松散型管理方式,选聘条件和要求相对较宽泛,待遇只是有少许工作补贴。以下调查将镇及社区专委按第一层次对待,将农村专委作为第二层次予以描述和分析。

二、专委队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选聘标准低,合适人选难

2007年至2011年两个层次的残疾人专职委员均执行年龄要求女18-50岁、男18-55岁;文化程度要求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残疾状况以能胜任工作的残疾人为主,智力残疾人亲属、精神残疾人亲属可占20%的比例。561名残疾人专职委员中年龄不满足条件的有86人,文化程度不满足条件的有127人,其中小学文化程度的有23人,属于残疾人的有523名,占93.2%,智力、精神残疾人亲属有38名,占6.8%。年龄和文化程度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专职委员基本都分布在村一级。残疾人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尤其在郊县,郊县农村更为突出,完全按照选聘条件选聘,比较困难,这种现象不止在本县,其它区县情况基本类似。根据这些现实情况市残联相继对残疾人专职委员选聘条件做了部分修改,2012年文化程度由原来的高中及以上修改为“高中及以上,优秀的残疾人可放宽至初中文化程度”;年龄要求女18-52岁、男18-57岁。2013年在文化程度方面再次修改为“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特殊情况下,确能胜任此项工作的残疾人可放宽至初中以下,但不能超过选聘总人数的5%。2014年年龄方面男女均调整至60岁,智力、精神残疾人亲友不超过选聘总数的10%(此比例和中残联保持一致)。2015年乡镇(社区)及村及共选聘的残疾人专职委员554名,其中第一层级36名,第二层级518名。智力、精神残疾人亲属共22名,占3.97%,55-60岁的有89人,占16%,50岁以下337人,占60.8%,年龄最小的20岁,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有392人,占70.8%,最高学历大专,有2人,小学文化程度有11人,占1.99%,从2006年选聘残疾人专职委员开始至今,人员中的残疾人以三、四级肢体残疾人为主体,2015年肢体残疾的专职委员有435人,占78.5%。

2、工作待遇差,身份尴尬

残疾人专职委员的设立是借鉴了各地政府解决下岗职工中“40、50”人员而设立公益岗位的意见,初衷是解决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但是在近几年的运转中充分显示出专职委员地位的尴尬。主要表现在身份尴尬和待遇尴尬。就社区和镇残疾人专职委员来说,他们工作地点在镇政府或者社区,但是属于没有编制的额外人员,不属于公益岗位,更不是有编制的吃财政的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他们由镇残联聘任,与镇残联签订工作合同,由镇或社区进行考核,但是工资却是由县残联发放。村级残疾人专委属于村级管理残疾人工作的专职人员,是聯系残疾人的纽带,但是不属于村委会人员,没有任何公职身份,地位尴尬。关于待遇方面,镇及社区残疾人专委的工资由市残联和县残联按照一定比例从保障金中列支,标准由市残联和市财政统一制定,尽管从2006年的680元增加为2015年的1260元,但是仍属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与其他岗位比较明显偏低,目前由人社部门审批设立的公益工资为1500元/月,缴纳社保;工会设立的工会专职委员工资为1900元/月,缴纳社保;人社局设立的社保协理员工资为1700元/月,缴纳社保;残疾人专职委员工资待遇最低。村级残疾人专职委员,每月工作补贴在设立初期为50元/月,2014年调整130元/月,其中80元由市残联和县残联承担。50元属于省残联下发的补贴。除工资待遇偏低外,工资发放不及时。镇及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每半年发一次工资,村级残疾人专职委员工作补贴年终一次性发放。2015年已进入7月,但是专委工资市残联下拨部分还没有到位,无法发放,对残疾人家庭生活影响很大。待遇低还表现在社会保障没着落,残疾人有后顾之忧。从2007年设立专委以来,专委一直没有纳入社保。在各地不断的呼吁下,情况有所好转,但是保障明显偏低。从2013年开始,每个残疾人专职委员得到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及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补贴,补贴标准是国家规定的基本参保标准,2015年养老保险为每人每年农村100元、城镇200元,医疗保险农村为85元、城镇为180元。以上补贴仅适用于自己缴纳居民、农合农保人员。

对于专委中的下岗职工个人以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保的每年需缴纳7000-10000元的社保费用人员无任何补贴。根据调查,即使享受以上微薄补贴的人员也只占到残疾人专职委员总数的一半,13年享受养老补助的有223人、享受医疗补助156人,14年享受养老补助的有280人、享受医疗补助214人。因为多数残疾人专职委员不是低保户就是重度或中度残疾人,国家已经给他们减免了费用,有的是村子集体缴纳,他们自己不需要缴纳就可以享受。

由于待遇低,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稳定性受到了严重挑战。在工作中途不断流失。调查初期有561人,现在在岗的为554人。尤其是镇及社区专委由于工作强度大,文化程度要求高,待遇偏低,人才流失严重。2009年在岗人数为43人,现在实际在岗36人,根据选聘标准,镇及社区专委每3年选聘一次,只要考核合格可以连任。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残疾程度轻、有较高文化基础或一技之长的人员将这一岗位作为工作过度,没有长期扎根的思想,致使镇及社区专委形成了年年流失、年年招聘、年年培训的怪圈。而对于部分残疾程度较重、年龄偏大、考核评定不高的专委,由于没有新生力量补充,也无法更换。明显的影响了工作。

3、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在基层残疾人专职委员是残联组织和广大残疾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以残服残、助残”,但是由于残疾人自身在身体方面、文化教育方面、社会地位方面、生活状况方面等与健全人有这样那样的差异,以致于在帮助、服务其他残疾人时有种种欠缺和不足。鎮及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由于所处的工作环境及身边同事的影响,在经过专业的培训之后,残疾人政策法规掌握的较好,特别是与残疾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保障方面的政策了解的较透彻,能很好为残疾人服务,办公自动化应用也相当熟练,可以娴熟的将基层的一些状况反映到残联组织。村级残疾人专职委员长期身处农村,自我了解有关政策的渠道狭窄,即便是参加残联组织的专门培训,接受较慢,应用不太灵活,虽然也参加有关办公自动化的培训,但培训之后没有设备,所学技能也逐渐生疏,很难为残疾人服好务,有的甚至连基本的“传声筒”都做不好。比如残疾青少年、儿童的康复,凡是有康复潜力的残疾孩子在救助年龄内全覆盖,均可参加免费的康复训练或进行手术矫治,尽管每一个基层单位都有残疾人专职委员,但是还有失去救助机会的孩子。

三、一点建议

1、改善待遇,录用较高文化素质的残疾人进入专职委员队伍

随着全民教育水平的提高,许多优秀的残疾人进入专门的特殊教育高校学习,有些残疾人在普通高校学习,这些残疾人学成毕业后进入社会,同健全人平等的竞争工作岗位,难度较大。如果提高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工资待遇,并且缴纳社保,那么不仅解决残疾人就业难问题,而且这支队伍的素质也会得到提高,服务质量将会增强。

2、引入激励机制,解决工作动力不足的问题

一是将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工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基础性工资,一部分作为绩效工资,根据个人工作业绩予以发放,改变了原来吃大锅饭的现象,调动了工作积极性。二是引入了淘汰机制,坚持每季度进行一次评议,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考核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对于群众评议较差的人员进行约谈,对于连续2次考核等级为基本合格人员予以解聘,这项措施提高了残疾人工作者的责任心。

3、加强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残疾人专职委员培训22.残疾人教育 第5篇

这次培训我认为可以用三个“非常”来概括:非常必要,非常及时,非常有效果。在培训过程中,残联和吉林省京华职业技术学校的领导不仅告诉我要做什么和怎么去做,更重要的是我们将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和知识也一并传授给残疾学员。言辞之间传递着各位领导对残疾学员的关心和爱护,也传递着对我们的希望和期盼,与其说是我们讲课,不如说是我们在谈心,句句苦口婆心,声声语重心长。我们的肩上就有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种强烈的责任感支撑起我们对残疾人的事业给予热心。

一、非常必要 残疾人事业是一个行善积德的事业,残疾人培训是一个舞台,是一个平台,也是一个擂台。我们在这个舞台上展示我们的才干,释放我们的热情,奉献我们的爱心,我们要有光荣感;我们在这个平台上为残疾朋友服务,为残疾朋友排忧解困,和残疾朋友一道携手共进,我们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在这个擂台上,只有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和思想素质,才不至于被击下擂台,所以我们必须要有危机感。

二、非常及时

在非常更多地了解到残疾人在计算机相关操作上有着很大的不足之处,我认为任何残疾人都应该树立正确残疾人的人生观,可以说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必须付出努力培训课上,让我,尤其是残疾人,想要成功更是不易,很多残疾人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无

奈的生活在水平线的最下端,但是也有很多有着就业能力的人因为有不正确的人生观,仇视他人,仇视社会,所以无法真正走上康复的道路,因此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努力寻找生活出路的基础上,热爱生活,享受生活,这才不辜负生命的本意,如此才不辜负家人和社会的殷切期望。

三、非常有效果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感受到残疾学员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努力和认真,仔细研究课上所学知识,按时完成作业,尤其我记忆深刻的学员有

韦春宇同学

他聪明机智在学习期间刻苦认真,每天不怕辛苦,早早来到班级练习计算机学到的知识,放学后最后一个离开班级辅助老师帮助其他的同学共同进步,他能正确的认识肢体上的不足之处,并会充分利用的优势,明确自己未来的目标并为之努力着。

有个自己的面食店是他的心愿,问他为什么选择的是计算机专业,他说要丰富自己的各项技能才不会被社会淘汰,学校给了他这样的学习机会他就要好好珍惜,学到自己最想掌握的,一切要一点一点慢慢做起

姚勇同学

在未来学校前曾在一个平面公司工作过,但由于自身对计算机的不了解而无法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以及薪资待遇。通过残联的有关政策以及京华职业技术学校的给予的优惠活动,有机会进行免费学习计

算机的职业技能,无论是办公自动化、还是平面设计等各个方向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并在毕业后的短暂时间内去北京某厂工作,并且工资待遇都很好,并深深的感谢学校曾给予他这样的学习机会,他坚定自己不会辜负社会对他的关怀及照顾,并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不会被社会淘汰,因为社会大集体也不会抛弃他们,他更会努力前行,创出自己的事业!张书铭同学

曾在某技术学校学过摄影、拍摄。通过本次培训,该生在影视后期方面相关内容有了更多的认识,并提高了更多的应用技巧。并在四平工作期间得到老板及员工的一致好评。该生不忘师恩,每次来到学校都会向校领导及老师表示相应的感谢。

黄建同学

一个从小因外界因素导致肢体残疾的男孩,一直没有放弃对生活的追求,并不断的努力奋斗着,坚持每一天的课程学习,学习态度端正认真。对同学有着无微不致的关怀,将家里的小菜带到学校与住宿的同学们一起分享,使他们同学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使得班级的学习氛围更是其乐融融。

王金平

提起这个学生我心里就会微微的触动,是因为该生的坚忍不拔的毅力,刻苦学习的精神一直震撼着我。一个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意愿的人,会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将自己学到的知识传达给新来的同学,他不会因为别人听不懂而反感,不会因为自己表达不清而火燥,一切

都是微笑带过,哪怕是您对他简单的一句赞美,都会使他会心的高兴很久。他的耐心、他的定力、他那不屈不饶精神几乎时时刻刻都在激励着我,作为他们的老师的我在这个学生身上学到了真正的阳光、真正的快乐,是我们很多人都没有的快乐与微笑。

他希望将来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复印社,能利用自己的微薄力量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服务更多帮助过他的人,以及像向他一样被帮助的人,那样,他说他会更快乐。

朱宝玉同学

一个朴实、善良、成熟的优秀学生。在一个本不富裕的家庭中成长,又因为让他的身体早些痊愈,家中几乎花光了所有。他说他不想再成为家里的负担,他要自食其力,所以他勤奋的学习,在他的学习期间几乎每天是最早一个到班级,最后一个离开班级;他热爱集体关心班级的每一个桌椅,哪怕一个螺丝钉的的脱落他都会看得到并想办法修理好;他不善于交流,却知道带着新来的同学走过每条小巷帮同学找房子、租房子、找公寓,带同学去书店,亲自带新同学帮他们找自己想去的地方;他勤俭节约又诚实,班级的废品他为之整理、卖掉,并将钱如数交给班长„„

他的要求并不高,只要他自己能养得起自己能独立生存,不再拖累父母就是他的梦想;赡养父母、有个属于自己的小小的窝就是他这生最大的心愿,并为之坚定的努力着!我除了教给他知识,然后只有默默地为他祝福,祈祷,愿他心想事成。

我相信作为青年一代为残疾人服务的工作者的我们,需要学习的

将不仅仅是技术知识,还要有一颗真诚和炙热的心,更重要的是学习与残疾人“打交道”的方式,我们要有强烈的职业道德感,爱岗敬业,踏实肯干。服务残疾人,抓住机遇,这样我们才能以更亲切更直接的方式走进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里,希望在这项事业上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情。

残疾人村专职委员培训讲话稿 第6篇

经过大家共同努力,这次工作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和任务,即将结束。会议召开之前,12月5日,张海迪同志和中国残联党组、理事会向回良玉副总理汇报了20xx年残疾人工作情况和20xx年残疾人工作安排。回副总理充分肯定“”开局之年残疾人工作取得的成绩,请海迪同志和中国残联党组理事会转达他对一年来大家的辛勤工作和努力表示感谢和问候;同时指示明年残疾人工作重点要认真开好三个会议、制定落实好三个文件、组织好三项活动,抓好各级残联工作队伍建设,为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改善残疾人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作出贡献。落实中央领导同志指示,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开拓进取,筹划并做好明年工作是这次工作会议的主题和任务。

在工作会上,王新宪同志代表中国残联党组、理事会作了重要讲话,新宪同志深入分析了国情和残情,概括总结并充分肯定了一年来各地残疾人工作的新开拓、新亮点、新突破、新成效,对明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强调,提出要秉持“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带着深厚的感情、饱满的热情,持久的激情、执着的痴情,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的要求。

在会议分组讨论中,大家认真学习新宪同志的讲话,认为讲话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残疾人工作全局,对形势的分析透彻,对工作的部署明确,既有任务要求又讲了思想认识和工作方法,发人深省、促人奋进,大家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

在大会交流中,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河南、陕西7个省市作了大会发言,介绍了工作经验和明年工作的思路、计划,为各地进一步做好明年的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关于会议议程,这次也作了一个调整,没有安排中国残联有关业务部门在大会作工作部署,而是采取印发会议文件的形式,目的是节省时间,让大家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有充分时间的让各省进行工作交流。

总之,大家一致认为:这次会议是总结“”开局工作,研究部署明年工作的重要会议。会议开得及时,内容重要,求真务实,团结鼓劲,在很多方面取得收获:

一是进一步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新宪同志在讲话中科学分析了国情、社情、残情的新变化,特别是对残疾人事业存在的差距和面临的机遇挑战的深刻分析,使大家加深了对形势和任务的理解,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和认识,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必须抓住机遇,警惕“精神懈怠”和“脱离群众”,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精神,不断开拓进取,缩小差距,加快残疾人状况的改善和残疾人事业发展。二是明确了任务,增强了信心。工作会议前,中国残联已经印发了20xx年残疾人工作要点,让各地及时了解明年的总体工作。这次工作会议上,新宪同志又重点就推进残疾人就业,努力扩大就业面;贯彻新十年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计划,加快脱贫步伐;落实残疾人康复新政策措施,使残疾人得到更多实惠;抓住残疾人文化建设重大机遇,推进残疾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残疾人体育全面发展,做好伦敦残奥会组团参赛;研究残疾人维权工作新情况,努力维护残疾人权益和社会稳定大局等方面的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强调。大家认为,这些重点和难点工作抓得准、抓得实,完全符合各地残疾人工作实际,符合残疾人的期待,表示要坚定信心,认真研究制定并实施具体措施,全力加以推进和突破,促进残疾人工作深入发展。三是交流了经验,开拓了视野。因为时间关系,会议只是安排部分省市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应当讲,各地残联今年都做了大量工作,都有自己亮点和特色。新宪同志讲话中对每个省市的20xx年工作的亮点、特点和突破点都进行了点评和肯定。大家在相互交流中拓展了视野,在相互学习中共同提高,同时感到要使工作受重视、有作为、创佳绩必须做到:满怀对残疾人工作的责任感、事业心,对残疾人的真情、热情开展工作;要敢于克服困难、勇于开拓,求真务实,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好务。有了这样的精神境界和工作态度,才能不自满、不松懈,不断进取,取得新成绩。

这次工作会议为做好明年残疾人工作作了思想动员和具体部署。关键在于抓落实。下面我就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讲几点具体意见:

一、及时传达贯彻会议精神

会议结束后,各省区市残联要及时向党委、政府分管领导作好汇报,重点汇报海迪同志、新宪同志讲话内容,同时向政府残工委成员单位通报会议精神,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和有关部门的配合。各地残联领导班子要认真学习和传达会议文件和精神,把思想和认识进一步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方针和政策上来,统一到中国残联的工作要求和部署上来,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增强工作的自觉性。要在认真研究、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及时召开省市区残联工作会议,结合本地实际,对20xx年工作进行部署。

二、认真做好20xx年残疾人工作

从海迪、新宪同志讲话和大家的讨论中,我们都能感受到:20xx年确实是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和残疾人事业发展重要的一年。残疾人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各地要认真贯彻中国残联明年残疾人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深入分析本地残疾人工作形势和残疾人需求上的一些新变化、新情况,制定具体计划措施,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出台更多惠及残疾人政策措施,加大残疾人扶贫、就业、康复、文化建设、维权等重点工作力度,力争取得新成效和新突破,全面完成“”纲要年度任务,为广大残疾人办更多的好事实事。

尚未召开本地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的省,要抓紧召开会议,以集中精力推进年度工作任务落实。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配套实施方案已经各部委会签将印发各地,希望各地借助这个东风,做好本地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各项配套实施方案制定工作,在细化和量化任务目标上下功夫,确保落实到位。

三、做好元旦、春节慰问工作

20xx年元旦、春节即将来临。两节期间,各级残联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走访慰问困难残疾人工作。要深入到基层和困难残疾人中,了解和帮助解决他们的困难,送去关心和爱心,开展各种形式的帮扶和志愿服务活动,使困难残疾群众过一个温暖祥和的节日。

上一篇:电子招投标在公共采购中应用研究下一篇:纵向系统安全生产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