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超声检查和诊断共识

2024-09-15

乳腺超声检查和诊断共识(精选9篇)

乳腺超声检查和诊断共识 第1篇

乳腺超声检查和诊断共识

2014-09-28 10:49来源:中华放射学杂志作者:姜玉新 字体大小-|+ 超声医学影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乳腺疾病的筛查、诊断和引导下穿刺等方面。乳腺超声检查的优点是可以显示乳腺纤维腺体组织的断层解剖结构,从而发现组织局部结构和形态的变化。因此,乳腺超声主要应用于乳腺占位性疾病的检出、诊断和鉴别。但超声对微小钙化灶的检出率低、准确度不高,对于早期病变、缺乏大体形态学变化的病变,可能产生漏诊。为了规范乳腺超声检查的应用,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组织专家几经讨论,达成以下共识。乳腺超声检查

一、适应证

1.临床出现乳腺相关症状和体征:(1)诊断和定位乳腺肿块,包括可触及的乳腺肿块和腋窝肿块。(2)评估特殊症状:如扪诊有异常、局部或整个乳腺疼痛、乳头溢液(重点检查乳头、乳晕后方和乳晕周边区域),通常需要结合乳腺 X 线摄影。(3)30 岁以上的女性,对乳腺可触及肿块的首次评估,常规选择超声检查和乳腺 X 线摄影 2 种技术联合评估。2.其他影像检查发现乳腺异常或诊断困难:(1)乳腺 X 线摄影或其他乳腺影像检查方法(MRI、胸部 CT、PET-CT 等)发现的异常或肿块。(2)乳腺 X 线摄影诊断不清的致密乳腺、结构扭曲和难以显示的乳腺肿块。

3.乳腺病变的随访:(1)随访既往超声检查发现的乳腺病变,观察肿块稳定性和周期性变化(随访时间视病变特点而定)。(2)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随访肿瘤大小、血供、引流淋巴结等变化。

4.乳腺外科术前、术后评估:(1)术前评估:术前评价病变的位置、大小、肿块的数目,引流区淋巴结受累情况。根据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推断肿块良、恶性,判断困难时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2)术后评估:术后早期了解局部血肿、积液、水肿等情况;术后定期随访检查有无乳腺恶性肿瘤局部复发和淋巴结转移等。5.乳腺植入假体后的评估:假体囊是否完整、有无变形和破裂等。

6.超声引导下介入诊断和(或)治疗:(1)超声引导下穿刺组织学检查。(2)扪诊阴性的乳腺肿块术前体表定位或术前超声引导下乳腺导丝置入定位。(3)为各种介入操作提供影像引导,如局限性液性病灶抽吸术(术后积液、囊肿、脓肿等),肿瘤消融术,经皮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手术局部切除术等。

7.常规体检:(1)一般人群:乳腺筛查。适用于任何年龄、任何乳腺结构类型、任何生理时期的女性乳腺疾病筛查。(2)特殊人群:妊娠妇女、30 岁以下的年轻女性、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的妇女、男性乳腺疾病检查。(3)乳腺癌高危人群:有乳腺癌家族史、乳腺癌个人史、既往活检显示高危险性、遗传易感人群。

8.乳腺相关区域淋巴结的检查:乳腺相关区域淋巴结包括腋下淋巴结、锁骨下(上)淋巴结、胸骨旁淋巴结等。(1)临床触诊或自检发现相关区域有肿块,需要明确肿块组织来源和物理性质。(2)乳腺内发现病灶存在,高度怀疑为恶性和临床已经证实为恶性,需要评估淋巴结是否转移。(3)可疑淋巴结穿刺超声定位或需超声引导下完成。

二、禁忌证 无绝对禁忌证。

三、检查前准备 检查前一般无需特殊准备,检查时充分暴露双侧乳腺和腋窝。检查前避免行乳腺导管造影和穿刺活检,以免对比剂和出血的干扰而影响诊断。检查乳腺癌是否发生腹、盆腔转移时,需要空腹和充盈膀胱。介入检查前需签署知情同意书、检查凝血功能、了解有无过敏史等。

四、检查方法

1.仪器: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2.探头和频率:(1)探头:一般选择高频浅表线阵探头。(2)频率:保证检查深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高频率。一般选择探头中心频率≥7.5 MHz 的线阵高频探头。若病变位置表浅,可选择更高频率的探头。对于深部较大的肿块、有植入硅胶填充物等可采用更低频率的腹部探头。

3.检查范围:双侧全乳腺和双侧腋窝。

4.受检者体位:(1)充分暴露双侧乳腺和腋窝。双侧手臂上举,自然置于头部两侧,这种姿势使乳腺组织贴紧胸壁,可减少病灶的滑动,减少乳腺下垂和褶皱对检查的影响。(2)常规取仰卧位。检查乳腺外侧时,可调整为面向对侧的半侧卧位。

5.常用检查方法:使用适量的耦合剂,将探头放置在皮肤表面直接检查。具体包括:(1)放射状扫查法(旋转扫查法):将探头置于乳头上方,沿导管长轴方向,以乳头为中心旋转扫查,依次向外至乳腺边缘。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完成 360°全乳腺的检查。

(2)反放射状扫查法:与放射状扫查方向垂直的断面,从乳腺外缘向乳头方向,以及从乳头向乳腺外缘连续扫查。以顺时针或逆时针连续扫查,完成 360°全乳腺检查。(3)纵向扫查法:从胸骨旁向腋前线乳腺外侧缘方向,或从腋前线乳腺外侧缘向胸骨旁方向,从上至下连续地沿乳腺依次纵向扫查。(4)横向扫查法:从内向外或从外向内方向,从乳腺上缘至乳腺下缘,沿乳腺依次横向扫查。(5)斜切扫查法:将探头置于乳头旁.使声束斜切人乳头后方,以清晰显示乳头及深面结构。乳头和乳晕处组织致密,可致后方衰减,乳头和乳晕深面为病变好发部位,需采用多方位斜切检查。

(6)腋窝检查方法:在腋窝长轴和短轴方向行有序的多断面检查,判断腋窝淋巴结是否肿大及回声异常,是否有副乳腺或其他占位病变等。腋淋巴结位于腋窝蜂窝脂肪组织中,分为外侧淋巴结、胸肌淋巴结、肩胛下淋巴结、中央淋巴结和尖淋巴结 5 群。

注意识别胸小肌,胸小肌是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定位的重要标志,胸小肌位于胸大肌深层,起自第 3-5 肋骨前面,止于肩胛骨喙突。胸小肌外侧的淋巴结是第 1 水平,胸小肌深面的淋巴结是第Ⅱ水平,胸小肌内侧的淋巴结是第Ⅲ水平。6.注意事项:(1)检查时需各检查断面相互覆盖,不能有遗漏区域。(2)检查速度不宜太快,宜匀速滑行。发现可疑病变时,可联合使用多种检查手法。(3)探头与皮肤表面尽量垂直,检查时不宜过度加压,以免改变肿块形态、位置等,特别是在检查肿块血流时,加压会使小血管难以显示。

(4)发现肿块后,探头轻放于肿块的皮肤表面,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病变部位是否有血流信号。如果有明显的血流信号,应使用脉冲多普勒模式,测量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等血流参数。(5)对乳头溢液,特别是乳头溢血的患者,应观察乳头回声的均匀性、乳头和乳晕深面及周围有无导管扩张、管壁是否光滑、导管内或导管周围有无异常回声或肿块。

(6)注意肿块的解剖层次,将乳腺肿块与皮肤占位病变、皮下脂肪层的占位病变、胸壁占位病变鉴别。常规观察乳腺后方的胸壁结构,注意识别肋软骨。(7)除注重检查手法外,强调问诊和触诊,并结合其他影像资料,以减少漏诊。

五、仪器操作

1.总增益和时间增益补偿:以图像清晰、层次分明为标准。调节时间增益补偿时,按深度逐渐补偿。远场增益过低会导致远场图像太黑,远场增益过高导致近场图像太亮。2.检查深度:以图像能够充分显示乳腺和胸壁结构为标准,通常远场深度调节到刚好显示胸膜为佳。

3.聚焦点数目和位置:聚焦点数目 1-3 个,聚焦点位置与腺体深度一致,发现病灶时及时调节到病灶所在的深度。

4.局部放大:对于较小病变,可选择局部放大功能观察病变及其周围。

六、测量方法

1.肿块大小:包括最长径、与之垂直断面的短径和前后径。在测量肿块大小时,如果低回声肿块周边有增强回声晕(晕环征可能代表肿瘤对周围组织的浸润),其径线测量应包括周边回声增强的不规则外缘,不能只限于低回声区。

2.导管:导管扩张时测量导管的管径,需在导管长轴断面测量。

七、病变定位

1.时钟定位法:最为常用,定位精确,便于病变活检、手术、介入治疗、临床随访和影像对比。发现病变时,参照时钟表盘形式定位。对主要病变应明确标明病变的以下特点:(1)病变所在乳腺侧别;(2)几点钟位置;(3)距离乳头的距离,通常以厘米(cm)为单位。2.象限定位法:对于较大肿块,可采用象限定位法。以乳头为中心,经过乳头的水平线和垂直线将乳腺分为 4 个象限,即外上象限、外下象限、内上象限和内下象限,乳头和乳晕所在区域为中央区。

3.解剖层次定位:乳腺区域的病变大多数来自乳腺的腺体层,少数来自皮肤、皮下脂肪或胸壁,应明确注明病变的解剖层次。

八、正常乳腺超声表现

由浅至深,正常乳腺结构可分为 3 层,即皮肤、皮下脂肪层、腺体层。Cooper 韧带为穿行于其间的线状高回声,乳腺导管呈纤细单线或双线样的稍高回声。乳腺以脂肪回声为等回声,作为判断乳腺病变回声强度的参考。女性乳腺腺体厚度、回声强度以及乳腺内脂肪组织的含量个体差异很大,与年龄和是否哺乳有密切关系。

九、乳腺超声新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乳腺超声检查方法、指标也不断的改善和出现。临床上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技术。

1.超声造影:利用微泡的散射原理进行血管显像的技术,主要用于关注组织和病灶是否存在微小血管、评估血流量、进行靶向治疗、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等。与彩色超声和多普勒超声比较,其观察的血管更小、血流速度更低,是评价组织和病灶血流灌注的较为可靠指标。2.弹性超声成像:根据各种不同组织的弹性系数不同,但外力或交变振动作用于组织和器官后,可以引起不同形态改变(应变),观察和分析被检测体受压迫前、后反射的回波信号获取各深度上的位移量,计算出变形程度,再以灰阶或彩色编码成像。

乳腺内不同组织的弹性系数各不相同,弹性系数从大到小排列为:浸润性导管癌 > 非浸润性导管癌 > 乳腺纤维化 > 乳腺 > 脂肪组织。组织弹性系数越大表示组织的硬度越大。3.超声光学散射成像:利用超声光散射双模式成像系统对肿块二维超声信息(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有无衰减、纵横比)和光学参数(利用多波段光子检测肿块组织中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氧饱和度分布)综合处理得出综合诊断指数,辅助诊断乳腺肿块及其良、恶性。

4.全自动超声容积显像:对乳腺肿块显示画面更细腻、客观,鉴别肿块良、恶性价值较肯定,可显示多中心性恶性病灶、辅助术前分期及定位,克服了传统二维超声不可重复及主观性强的缺点,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尤其对规范超声检查过程、全面扫查和远程会诊具有较大优势。

超声诊断分类和报告系统 报告是超声检查和诊断过程的综合结果,是超声医师综合能力(图像解读、临床资料采集和分析)的体现。因此,超声诊断报告包括一般资料、图像描述(图像和临床资料分析)、超声提示(或诊断),并依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规范报告。

一、常规内容

1.一般资料: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或医院编号)、超声设备、探头频率、临床诊断、检查时间。

2.图像解读:分析和解读超声图像是超声报告的主题,应该对超声检查中图像中所反映的结构、解剖、回声、血流信号、弹性参数等作详细描述。

3.超声提示(或诊断):根据超声图像特征和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后提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结论。

4.医生签名。

二、乳腺超声 BI-RADS 术语分类

行乳腺超声检查时,利用以下每项内容,选择最适宜主要病灶特征的术语进行分类和描述。

(一)肿物

为在 2 个不同的切面观察到的占位性病变。

1.形状(选择 1 项):(1)椭圆形:椭圆或卵形,可以包括 2 到 3 个起伏,即“浅分叶状”或大的分叶;(2)圆形:球形或圆形;(3)不规则形:既不是圆形也不是椭圆形。

2.方位(选择 1 项):(1)平行:病变长轴与皮肤平行,“宽大于高”或水平生长;(2)非平行:病灶长轴未沿着皮肤线生长,“高大于宽”或垂直生长,包括圆形。

3.边缘(选择 1 项):为病灶组织与周围组织间的超声回声界面线。(1)局限:明确或清晰的边缘,肿块与周边组织形成鲜明的区分。(2)不局限:肿物具有 1 个以上以下特征:模糊、成角、细分叶或毛刺。(3)模糊:肿物与周围组织间无明确的边界。(4)成角:病灶边缘部分或全部形成锋利的角度,通常形成锐角。(5)细分叶:肿物边缘形成齿轮状的起伏。(6)毛刺:从肿物边缘伸出锐利的细线。

4.病灶边界(选择 1 项):为病灶和周围组织的分界。(l)锋利界面:可以清晰区分病灶与周围组织间的分界线,或具有一定厚度的回声环。(2)高回声晕:在肿物与周围组织间无清晰的分界线,而是通过高回声的过度带相连接。

5.回声类型(选择 1 项):(1)无回声:内部无任何回声。(2)高回声:回声比脂肪层高或与纤维腺体组织相当。(3)混合回声:肿物内包含无回声和有回声成分。(4)低回声:与脂肪相比,整个肿物均呈低回声(如复杂性囊肿或纤维腺瘤的回声特征)。(5)等回声:具有与脂肪相当的回声特征(复杂性囊肿或纤维腺瘤可以是低回声或等回声)。

6.后方回声特征(选择 1 项):(1)无后方回声特征:无后方声影或后方回声增强。(2)增强:后方回声增强。(3)声影:后方回声衰减,侧方回声失落不包括在内。(4)混合特征:具有 1 个以上的后方回声特征,既有声影又有增强。

7.周围组织(选择任何适用项):(1)导管改变:异常的管径和(或)分支。(2)Cooper 韧带改变:Cooper 韧带拉伸或增厚。(3)水肿:周围组织回声增加,由低回声线构成的网状特征。(4)结构扭曲:正常解剖结构破坏。(5)皮肤增厚:皮肤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除了乳晕区和下部乳腺,正常皮肤厚度 <2 mm。(6)皮肤回缩和(或)不规则:皮肤表面凹陷、界限不清或回缩。

(二)钙化(选择任何适用项)

超声很难准确描述钙化的特征,但可以发现肿物内的钙化。1.粗大钙化:直径≥0.5 mm。

2.肿物外的微钙化:直径 <0.5 mm 的高回声斑点。由于未阻挡声束,因此无声影。3.肿物内的微钙化:镶嵌于肿物内的微钙化,点状高回声斑点在低回声肿物内明显显示。

(三)特殊表现(选择任何适用项)指具有特殊诊断或所见。

1.集簇分布微小囊肿:集簇分布微小无回声病灶,每个病灶直径 <2.0-3.0 mm,分隔厚度 <0.5 mm,内无实性成分。

2.复杂性囊肿:最常见特征是内部呈均匀低回声,也可具有液.液或液.碎屑平面,并且随体位改变移动。

3.皮肤上或皮肤内肿物:临床上容易发现,包括皮脂腺囊肿、表皮囊肿、瘢痕、痣和神经纤维瘤。

4.异物:标记夹、线圈、导丝、导管套、硅胶、金属或创伤导致的玻璃异物。

5.乳腺内淋巴结:呈类肾形,具有高回声门和周边低回声皮质。位于乳腺内,不包括腋窝。6.腋窝淋巴结:呈类肾形,具有高回声门和周边低回声皮质。位于腋窝,不包括乳腺内。

(四)血管性表现(选择 1 项)1.未见血流存在或未评价。2.病灶内可见血管。3.紧靠病灶区可见血管。

4.病灶周边组织血管弥漫性增加。

三、乳腺超声 BI-RADS 评价分类(表 1)

工作组成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超声医学科(彭玉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超声医学科(常才);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超声医学科(罗葆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超声医学科(詹维伟);解放军总医院超声医学科(李俊来);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超声医学科(杨斌);第三军医大学附属重庆大坪医院超声医学科(杜文华)文章摘自《中华放射学杂志》2014 年 9 月第 48 卷第 9 期 P718-721

乳腺超声检查和诊断共识 第2篇

关键词:早期乳腺肿瘤,超声检查,钼靶X线,诊断

乳腺肿瘤是临床上常见的女性肿瘤疾病之一,如得不到有效的预防及治疗,严重者会发展成乳腺癌,严重的制约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采取何种有效的早期诊断方式是临床上治疗乳腺肿瘤的关键问题[1]。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方式为超声检查和钼靶X线,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本院就早期乳腺肿瘤患者应用超声检查和钼靶X线诊断的价值进行了本次实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5月~2014年9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216例早期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相关检测及临床表现确诊为乳腺肿瘤。整个研究均在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签署下完成。被检对象共72例,年龄23~59岁,平均年龄(46.2±6.4)岁,病程3~9个月,平均病程(5.4±2.1)个月。

1.2 方法

超声检查的具体方案为:患者选取仰卧位,将双臂向外伸展,居于头部上方两侧,以便暴露乳房,采用8~12 MHz的探头对乳腺横、纵切面进行全面扫描,观察乳腺各层组织的具体情况。扫描到病灶后,选取最大的乳腺切面,以便更清晰地测量患者的病灶直径,观察患者病灶的位置、形状等情况,并准确判断病灶的良恶性质,钼靶X线检测的具体方案为:所有患者均在经期后的2~6 d内进行钼靶X线检测,选取内外斜位及双侧乳腺轴位,首先患者站立在射片台上,将乳房露出对准射片仪器,将胶片置于乳房外下方,投片仪进行自上而下投射;然后进行乳腺轴位检测,X射线自上而下垂直投射患者的乳房,以便定位乳房的四个象限,同时观察患者的病灶位置、形状等情况,并准确判断病灶的良恶性质。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超声检测与钼靶X线检测的确诊率、灵敏度、特异度均基本相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确诊率、灵敏度、特异度均显著高于任一单项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三种检测结果比较,aP<0.05

3 讨论

乳腺肿瘤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于女性群体中,临床上常表现为乳腺疼痛、乳头溢液、乳头形状改变等症状,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其早期症状不太明显,如得不到有效诊断,极易发展为恶性肿瘤乳腺癌[2]。因此,早期诊断乳腺肿瘤疾病是临床上的重要话题。有研究表明,早期患者的肿瘤直径<2 cm,腋窝淋巴结未发生转移,给诊断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检查和钼靶X线检测也被临床上广泛应用,诊断效果良好。

大量研究表明,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单、准确性高、无创伤等优点,同时不会给患者带来射线辐射伤害,且超声检测可以较早地发现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可以准确地检查到病灶的具体位置及形态大小[3]。本次实验数据显示,采用超声检查后患者的灵敏度为85.2%,确诊率为72.2%,说明超声检查可以准确的诊断早期乳腺肿瘤,灵敏度较高;对于致密性乳腺病变患者的诊断具有较好的特异度,但超声检查对<1 cm的肿瘤缺乏具体性的特征,易漏诊。本次实验数据发现,采用超声检查的特异度仅为61.4%,说明超声检查的特异度不是很高。也有学者指出,钼靶X线检测对早期乳腺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钼靶X线作为一种无创伤的检测方案,通过内外斜位及双侧乳腺轴位检查患者的乳腺,能够准确地检查出整个乳腺的形状结构[4]。本次实验中也发现,采用钼靶X线检测的确诊率及灵敏度分别达70.8%、84.6%,说明钼靶X线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是钼靶X线检测对于致密性乳腺病变患者的诊断特异度较差,仅为52.1%;两种检测方式各具优点与缺点。有医学界人士指出,将两种方式联合检测诊断早期乳腺肿瘤具有更高的价值,可以起到互相补充的作用,确诊率及灵敏度更高,同时特异度也较高[5]。本次实验数据显示,采用联合检测方案的确诊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高达94.4%、96.3%、90.4%;显著高于任一单项检测方案。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和钼靶X线对于早期乳腺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两者联合检测的特异度及灵敏度更高,值得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静,高鑫.超声乳腺肿瘤的全自动SVM检测与水平集分割算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2,24(5):662-668,676.

[2]朱小彦,赵玲英.超声与钼靶X线检查对早期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比较.中国基层医药,2012,19(6):913-914.

[3]吴辉.乳腺钼靶X线摄影对早期乳腺肿瘤226例的诊断分析.现代医药卫生,2012,28(6):824-825.

[4]计钟,娄存广,杨思华,等.三维微波热声成像系统及早期乳腺肿瘤检测研究.激光生物学报,2012,21(5):465-469.

乳腺超声检查和诊断共识 第3篇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 诊断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2月~2011年10月在我院门诊住院女性患者126例,年龄16~67岁,平均38岁。发现肿块者46例,自觉乳房胀痛者72例,乳头分泌物8例。均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我院及外院手术病理或临床治疗随访证实。

仪器与方法:采用GELOGIQ3,探头频率5~10MHz。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双臂上举,充分暴露双乳及腋窝先行纵切及横切扫查,以乳头为中心在各个象限进行连续性对比扇扫,观察有无异常回声区,如发现肿块,观察测量其部位、形态、病灶大小、边界、内部回声、有无包膜、有无钙化点、有无后方回声衰减、侧方声影,观察腋窝淋巴结有无肿大,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对血流及频谱进行观察,判断血流信号性质,测量动脉频谱指数。

结 果

126例乳腺患者,其中乳腺增生60例,乳腺纤维瘤48例,乳腺炎8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瘤2例,乳腺癌8例。

讨 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检查技术,应用高频探头可以清晰显示乳腺及肿瘤的细微结构,以其无创伤、无疼痛、直观、准确率较高、可重复性动态观察,成为乳腺疾病检查首选。

⑴乳腺增生:乳腺增生在就诊患者中所占比例最大,多发于20~40岁妇女,主要是由于卵巢功能失调所引起的,发病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声像图特征:①乳腺腺體光点分布不均匀,呈片状,回声增粗杂乱或有不规则的稀疏区;②乳腺腺体增厚,大于1.5cm;③如有结节,一般为低回声,小于2cm;④导管囊性扩张时,乳房内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后壁回声增强;⑤CDFI:无彩色血流信号。

⑵乳腺炎:乳腺炎是指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产褥期的常见病,是引起产后发热的原因之一,最常见于初产妇的哺乳期。声像图特征:①肿块边界不清,回声增强。探头加压时,局部有压痛;②内部回声不均质增强;③形成脓肿时,可见局限性的、形态不规则的无回声或混合性回声,边界不光滑且明显增厚;④慢性炎症或脓肿部分液化时,内部可见散在分布的光点或光团;⑤CDFI:肿块周围及内部呈点状散在血流信号,多为静脉血流;⑥同侧腋窝淋巴结可有肿大,内部回声及形态正常。

⑶乳腺囊肿:乳腺囊肿多由哺乳期乳腺导管阻塞,引起扩大,呈囊性扩张。声像图特征:①单一或多发的无回声,边界清楚、整齐、光滑,亦可双侧发生;②多数小于5mm;③内部回声均匀;④囊肿后方回声增强,并可见侧方声影;⑤CDFI:无彩色血流信号。

⑷乳腺纤维瘤:乳腺纤维瘤的发生可能与雌性激素过多对局部乳腺组织作用有关,是乳腺病中常见的良性肿瘤,多位于乳腺上方及外侧,由上皮和结缔组织两部分混合组成,可单发或多发,并可累计双侧乳腺。典型声像图特征:①乳腺纤维瘤常为低回声,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②边界光滑、包膜完整及伴有侧缘声影;③内部回声均匀,后方回声无明显衰减,有的回声增强;④肿块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无粘连,探头加压后,肿块活动性好;⑤病灶内一般无钙化;⑥CDFI:肿块内部或周边多为无血流信号和少血流信号,频谱多数为静脉血流。

⑸乳腺脂肪瘤:乳腺脂肪瘤常发于乳腺皮下脂肪层,也可多发位于乳腺腺体脂肪层内,极少位于乳房后间隙,与女性体内雌性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密切相关,以中老年女性多见。声像图特征:①边界光滑,有包膜;②呈椭圆形,以中等回声为主,或为稍强回声;③后方无衰减及侧方声影;④CDFI:一般无血流信号,如血流信号丰富,多为低速低阻型静脉血流,则称为血管脂肪瘤。

⑹乳腺导管内乳头瘤:乳腺导管内乳头瘤是发生于乳腺导管上皮的一种良性肿瘤,常单个或多个发生在近乳头的扩张乳管中,或生长在乳头附近与乳管通连的囊肿中。乳头间断性自发性溢液是其特点,溢液为血色、暗棕色、黄色液体。典型声像图特征:①乳头内导管扩大,呈囊性扩张,内有乳头状肿物,呈中强回声光团,呈囊实性改变;②肿块一般<1.0cm,扩张的导管光滑;③CDFI:血流不丰富,脉冲多普勒瘤内一般检测不到频谱。

⑺乳腺癌:乳腺癌是乳腺导管上皮及末梢导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多发部位为外上象限,其次为乳晕区,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声像图表现:①多数肿块边界不整,不规则,无包膜或包膜不清,呈“蟹足状”、“锯齿状”或“毛刺征”,界限不清楚;②边缘回声可有不规则的强回声晕;③恶性肿瘤的前后径往往大于横径;④囊瘤内部常表现为沙粒钙化,多呈簇状分布,后方无声影;⑤腋下淋巴结肿大表现为腋下圆形或相互整合的低回声团块,其内血流信号丰富;⑥CDFI:显示肿瘤周围及内部血流信号丰富,肿瘤越大血流越丰富,呈正比关系,多数为动脉频谱,且多为高速高阻型频谱,RI>0.7,偶可见动静脉瘘。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简便,无放射性,动态观察及重复性强,直观、立体、分辨率高,为临床诊治提供了有效依据,在乳腺疾病诊断中作为检查首选。

参考文献

1 周永昌,郭万学,等.超声医学.第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398.

2 张缙熙,姜玉新.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135-136.

3 张文芳,王志刚,张群霞,等.多普勒超声收缩期峰值与阻力指数在鉴别乳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8,10(5):309-311.

乳腺超声检查和诊断共识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于我院行乳腺健康检查的350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为女性, 年龄20~65岁, 平均 (42.5±1.5) 岁。

1.2 检查方法 所有受检者均行乳腺超声检查和近红外线扫描。

1.2.1 乳腺超声检查

乳腺超声检查需在暗室中进行, 检查前需对受检者乳房进行触诊, 以对其病情进行初步了解。受检者需平躺于检查床上, 取侧卧位, 并将检查同侧的上肢举过头顶。将耦合剂均匀涂抹于受检者乳房上, 将超声仪器探头紧密接触其乳房, 用力不宜过大。根据探头对乳房皮下脂肪及腺体组织厚度的探测, 调整仪器接收深度、增益及影响对比度, 将探测图像调整至最佳检查状态[2]。首先探头应从受检者乳头开始沿乳管轴方向向外探测呈放射状, 然后将探头就此点向乳房外上、外下、内下和内上4个成像区进行探测扫描, 再对上肢腋窝进行探测扫描, 探头探测的每个部位均应进行多方向反复、详细探测。若探测至病变部位时, 需仔细进行检查, 并记录其数量、大小、位置、性状及与周边组织关系等。

1.2.2 近红外线扫描

近红外线扫描检查需在暗室或8 W照明度的室内进行, 检查时需避开受检者月经期、哺乳期和妊娠期, 月经干净7~10 d后方可进行检查。采用近红外线扫描时, 受检者需距摄像机0.5 cm左右, 完全暴露双乳, 并将双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 身体微向前倾, 自然放松, 医师将摄像机探头冷光源与其乳房紧密接触, 根据其扫描情况对摄像机光圈、光源度、图像亮度及监视器屏幕图像进行调整, 再进行乳房全面扫描。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乳腺超声检查乳腺疾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近红外线扫描,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近红外线扫描比较, *P<0.05

3 讨论

乳腺疾病好发于21~50岁女性, 并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逐年升高, 其主要病因为女性雌激素及腺体软组织发生病变, 可严重危害女性患者的生活及健康。医学中将乳腺癌列为恶性肿瘤, 将乳腺增生、乳腺脂肪坏死、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囊肿等出现乳腺肿块的形式列为良性疾病, 且其可以通过对应穴位按摩进行治疗[3]。因此, 广大女性患者需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做到疾病的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从而提高其生命质量。临床对于乳腺疾病的检查方法除视诊、触诊、乳头检查等外, 还需通过乳腺超声及近红外线扫描进行检查。

近红外线扫描是通过人体血红蛋白对红外线的吸收, 电荷耦合器件 (CCD) 传感器根据其吸收程度, 对其进行采集、分析、处理在摄像机上呈现出图像。若出现恶性肿瘤时, 计算机成像会显示患者的血红蛋白增加, 其血液代谢及运行速度逐渐加快, 可显现乳腺肿块灰度及其与周边组织病变关系等, 并能通过图像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4]。采用近红外线检查时应注意不能在患者月经期、哺乳期、妊娠期时进行, 因患者在特殊时期其乳腺内的腺体较为密集, 检查时不能对患者病变部位进行明确判断;且其对人体危害较大, 费用也较高。而对于乳腺超声检查来说, 不仅经济实惠且不会受患者月经期、妊娠期或哺乳期影响, 可弥补近红外线扫描的不足[5]。尤其是在辨别乳腺囊性病变及实性肿瘤时, 超声可以对乳腺肿块的大小、性状及其与周边病变组织的关系等进行详细观察。但超声也有其不足之处, 较为微小的腺体肿块会被遗漏, 不如近红外线扫描。并且超声检查需要医师亲自操作, 其熟练程度、操作手法、细腻程度等均可影响超声检查的结果[6]。两种方式都是对乳腺疾病进行检查的一种手段, 都会存在可取与不可取的方面, 但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本研究结果显示, 乳腺超声检查检出乳腺疾病的概率明显高于近红外线扫描。提示对女性乳腺疾病的诊断, 采用乳腺超声检查明显优于近红外线扫描, 且检出率较高。

参考文献

[1]陈晨, 王蔚蔚.超声引导下的Encor系统在乳腺微创外科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 29 (16) :253-254.

[2]徐争, 杨丽春.乳腺超声弹性成像的应用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 10 (2) :112-113.

[3]刁文华.乳腺癌的超声诊断[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20) :208-209.

[4]张芹, 胡滨, 胡兵.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 21 (2) :96-96.

[5]吕智娴.乳腺超声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J].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4, 30 (5) :69-70.

乳腺超声检查和诊断共识 第5篇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诊断;血流信号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272-01

我国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有一定的增长趋势,已经成为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疾病,且发病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1]。已有资料中证实[2],乳腺癌不但具有较高的患病率,且病死率较高,部分患者病情发展速度快,短期内若不加以诊断与干预,很有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临床上必须积极探讨可对乳腺疾病进行诊断的有效技术手段。为观察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检查中的诊断价值及其在鉴别良性、恶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本次研究中以2011年9月~2014年9月期间,超声检查乳腺肿块妇女共计10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进行检查诊断,就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相关研究数据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1年9月~2014年9月期间,超声检查乳腺肿块妇女共计10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进行检查诊断,就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100例患者均为女性,均因乳房肿块而就诊,年龄在20~80周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43.9±2.5)岁。所有患者均经由我院进行乳腺超声检查,后在外院行乳房肿块穿刺活检或切除术干预,并由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相关性疾病。

1.2 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本组100例患者进行检查诊断。具体检查方法为:诊断仪器为日立HI VISION Ascendus、 PHILIPS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工作频率设置在7.0~12.0MHz范围内。受检对象取仰卧体位,双手向上举起并解开上衣,将乳腺以及腋窝充分暴露于受检视野下,探头长轴以受检对象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态做顺时针转动,对乳房进行连续性扫查,并对肿块所在区域的位置,形态,大小,边界情况,内部(外部)回声情况,钙化,以及腋窝淋巴结肿大情况进行观察。在此基础之上将病灶内彩色血流信号的程度划分为四个等级:0级,病灶所处区域内无血流信号,1级,病灶所处区域内可见少量血流,多呈1~2处点状分布;2级,病灶所处区域内可见中量血流,多呈3~4处点状分布;3级,病灶所處区域内血流丰富,可见4处以上的点状血流或2条以上管壁清晰的血管。

1.3 观察指标

以本组100例患者的最终病理诊断结果作为标准,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符合情况进行观察,同时对良性、恶性乳腺疾病患者血流信号的检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4 数据处理

本文数据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与计算,计数资料以%表示,以X2检验,可信区间95%,检验水准为0.05,当 P<0.05时为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符合情况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100例患者中,良性肿块患者构成比为91.00%(91/100),恶性肿块患者构成比为9.00%(9/100),与最终病理诊断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2.2 良性、恶性血流信号检出情况分析

良性组患者血流信号检出率为88.57%(62/80),明显低于恶性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如表2所示。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已有的大量实践资料中认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疾病具有操作简便,反应速度快,无放射性损伤,动态成像,检查期间无创性,以及经济安全等多个方面的优势,可以说已经发展成为最关键性的乳腺疾病影像学检查技术之一,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非常确切的应用价值。

综合以上数据分析结果认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检查中的诊断价值确切,对各类乳腺疾病的诊断准确率高,且可提示良性、恶性肿瘤的血流分布情况,为后续临床诊治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数据,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升声,张燕娜,孙强等.临床乳腺检查筛查乳腺癌中降低病灶漏报率的探讨[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8):3415-3417.

[2] 龚毅红,张红燕,谢阳桂等.健康体检女性中乳腺癌的早期检出与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4):618-621.

[3] 刘双爱,蒲玉.从3385例乳腺彩超检查结果看妇女乳腺检查必要性[J].中外医疗,2011,30(9):50,52.

乳腺超声检查和诊断共识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12月~2016年9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肿块患者60例纳入研究。纳入标准: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术后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病历资料完善。排除标准:病历资料不完全者;有乳腺手术病史者;合并其他部位肿瘤者。其中年龄36~60岁,平均年龄(47.56±8.97)岁。

1.2 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IU-22,荷兰Philips),7~13 MHz的探头频率,实施超声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将双乳充分暴露,先用探头做放射状检查乳房表面,之后以乳头为中心将乳房分为四个象限,对双侧乳腺进行扫查,发现肿块后对肿块的二维图像特点进行仔细观察,同时观察病灶位置、大小、形态、包膜、边缘、后方回声及内部回声,并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技术收集肿块内部及周边的血流信息,并对血流阻力指数进行测量。

1.3 评价指标

分析超声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并比较乳腺良恶性肿瘤血流分级情况。按照Adler分级标准[4]进行血流分级:未发现血流信号为0级;可见点状、少量血流信息,管径小于1 mm为1级;发现部分小血管和1条主要血管,血流量中等,表现为树枝状为2级;可见多条主血管,血流丰富,且呈网络状为3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价值

经病理组织活检发现,患者中恶性肿块有24例40.00%,其中浸润性导管癌21例,浸润性小叶癌3例;良性肿块36例60.00%,其中纤维腺瘤22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3例,乳腺增生1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恶性肿块的敏感性为70.83%(17/24),特异性80.56%(29/36),准确性76.67%(46/60)。见表1。

2.2 不同病灶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

恶性肿块2-3级血流分级率为70.83%较良性肿块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彩色多普勒超声因其诊断和鉴别效果好、方便、费用低、无创无通等特点在乳腺癌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王淳[5]研究显示,乳腺肿块的超声表现和病理及组织学特征存在密切关系,且良、恶性肿块的肿块边缘、形态、内回声等声像图特征具有较大差别,可用于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本研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恶性肿块的准确性为76.67%,敏感性为70.83%,特异性为80.56%,证实彩色多普超声检查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价值较高,可用于术前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经临床经验总结,乳腺良性肿块形态规则,有清晰、完整的边界,大部分包膜完整,且内部变现为均匀的低回声,后壁回声增强,且较少出现肿块钙化、蟹足样改变;而恶性肿块则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缘多呈毛刺状,内部回声不均匀,且后部回声增强少,多见肿块呈钙化、蟹足样改变。本研究中恶性肿块2-3级血流分布率明显高于良性肿块,表明可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变化情况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且准确性较高。乳腺癌生长、侵袭和转移的过程中均会生成新血管,而肿瘤细胞还将分泌释放血管增生因子[6],刺激血管生长,而这正是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技术的病理学基础,可通过对血流阻力指数和最大流速的测定来判断肿块性质。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价值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但本研究未用超声检查结果与其他检查手段进行比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检查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乳腺肿块患者60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以病理诊断结果为诊断标准。分析超声鉴别诊断乳腺癌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及不同病灶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结果 超声诊断乳腺恶性肿块的敏感性为70.83%,特异性为80.56%,准确性为76.67%;乳腺恶性肿块血流分级2~3级明显多于良性肿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检查可通过血流信号对乳腺良恶性肿块进行鉴别,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超声检查,乳腺良性肿块,乳腺恶性肿块,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周玮珺,孔文韬,张捷,等.超声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多因素分析[J].肿瘤学杂志,2016,22(04):265-268.

[2]王小燕,贺琰,凌冰,等.乳腺肿块的超声造影特征与病理对照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6,23(10):667-671,676.

[3]尤焕焕,李京京,毛伦.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J].武警医学,2015,26(06):587-588,592.

[4]陈妮,黄晓玲,李茂萍.乳腺良恶性病灶超声造影特征表现[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6,10(01):25-28.

[5]王淳.超声影像特征对于乳腺肿块的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9(11):1927-1929.

乳腺超声检查和诊断共识 第7篇

【关键词】:乳腺肿块;超声检查

【中图分类号】R655.8【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1-0095-02

乳腺是女性重要的性特征器官,乳腺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由于高频率高分辨力探头问世,使超声检查在乳腺疾病的诊断方面已被广泛应用[1]。2007年6月~2008年7月,通过妇科普查、证实有乳腺肿块者280例来我院进行超声检查,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80例女性乳腺肿块均来自妇科普查,占普查人数1400例的20%,最小19岁,最大64岁,平均44岁,其中部分病例通过跟踪随访,经手术与组织病理证实。

1.2 仪器与方法 应用PHILIPS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3~12MHz,采用直接法沿乳房自上而下,自内而外进行纵向、横向及放射状连续扫查,同时检查腋下。

2 结果

280例中,乳腺结构不良(乳腺增生症)124例,占44.3%;乳腺纤维腺瘤71例,占25.4%;乳腺囊肿32例,占11.4%;癌7例,占2.5%;脂肪瘤31例,占11.1%;脂膜炎5例,占1.8%;乳腺结核1例,占0.4%;叶状囊肉瘤1例,占0.4%;可疑瘤8例,占2.9%。

3 讨论

女性乳腺的生长发育及其功能,受内分泌腺的控制,特别是垂体前叶及卵巢孕激素的影响更大。由于乳腺受卵巢雌激素及孕激素的影响,故亦随月经周期而有变化,月经前期主要为乳腺增生性改变,乳房胀大,有轻微痛或触痛,经后缓解,消失后复原。故超声诊断乳腺疾病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及病史综合考虑。

3.1 乳腺增生症多见于30~40岁妇女,表现为月经来潮3~4天,乳房一侧或两侧出现间歇性胀痛,逐渐加剧,扪之有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有压痛,但月经过后,症状随即减轻或消失。声像图特点:两侧乳房增大,但边界光滑,完整;内部质地及结构紊乱,回声分布不均匀;如有囊性扩张,乳房内出现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其后壁回声稍强;CDFI无特征性改变[2]。

3.2 乳腺纤维腺瘤多见于中青年妇女。20~39岁多见,约75%为单发,雌激素是本病发生的刺激因子,活动度大,质地坚韧[3]。声像图特点:边界光滑,完整,有一层光滑的包膜;内部呈弱低回声,分布均匀,少数回声不均;后方回声增强或不增强;肿瘤呈圆形、椭圆形,也有呈分叶形或不规则形;CDFI显示多数为无血流或少血流型;少数有钙化,则呈颗粒状,由于退化性改变所致,同时可见肿瘤内液化坏死。

3.3 乳腺炎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以初产妇为多,开始发病时,患者有高热、寒战、乳房红肿及疼痛,炎症多位于乳腺的外下象限,形成硬结,有压痛。继而软化形成脓肿,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白细胞明显增高。声像图特点:在炎症肿块上检查时,内部呈不均质的无回声区,但边界增厚而不光滑:慢性炎症或脓肿液化不全时,内部可呈不均质的光点或光团;CDFI显示,肿块内部及周边呈点状散在血流信号。

3.4 乳腺导管扩张症是由于乳晕周围的乳腺导管阻滞,引流不畅、停滞,继而乳腺导管扩张,导管周围出现无菌性炎症,如乳头出现血性或粉刺样溢液,病变有大量浆细胞浸润等。声像图特点,乳腺导管扩张,形成低回声区,形态不规则,透声差,后方回声不增强,而往往轻度衰减;CDFI显示低回声区内多见点状血流信号,血流多位于病灶的中心处。

3.5 乳腺癌是从乳腺导管上皮及末梢导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声像图特点:癌瘤处边界不整,凹凸不平,无包膜,边界呈锯齿状或蟹足状,界限不清:内部多呈低回声实性衰减暗区,分布不均;癌瘤后壁回声减低,内有微粒样钙化点;综合上述声像图特征,结合局部皮肤是否呈橘皮样改变,乳头溢液,乳头内陷隐痛等,如恶性可疑大,应建议尽早手术[4]。

4 体会

通过280例女性乳腺肿块超声检查结果分析,笔者认为典型的乳腺疾病声像图有其特征性改变,超声可以通过二维图像、彩色血流图、彩色多普勒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还具有方便、无痛、无放射性鉴别肿物性质等优点。

参考文献

[1]孙忠尧,刘管辉,王忠华,等.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现代诊断与治疗,2007, 18(3):136-138.

[2]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5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152-154,156-157.

[3]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26.

[4]张青萍.现代超声显像鉴别诊断学[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726-732.

乳腺超声检查和诊断共识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 年2 月~2014 年5 月我院收治的40 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35~66 (45.25±2.74) 岁;病程4 个月~2 年, 平均0.8±0.2 年。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乳房肿块、乳头溢液、内陷、乳房持续胀痛及水肿等症状。

1.2 方法 诊断仪器选用日本东芝Aplio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7.5~13.0MHz。诊断时患者取仰卧位, 如有乳房肥大或乳房松弛者, 则应取侧卧位, 并上举双臂, 充分暴露双侧乳腺、锁骨及腋窝等部位。扫描范围应包括整个乳腺, 即从乳腺边缘向乳头方向, 以乳头为中心, 做顺时针方向轮幅状。重点扫描乳腺中央和乳腺边缘区, 且要求相邻的两个切面之间检查时需有重叠, 易避免出现检查盲区。同时, 医师应持探头轻轻按压乳房肿块, 重点观察其肿块边缘形态, 并注意观察其是否有砂粒样钙化现象、回声是否均匀, 有无衰减、有无恶性晕等, 再观察病变周边及内部的血流丰富程度及分布特征, 对血流速度和恶性病灶内血流阻力指数进行探测。最后对腋窝和锁骨淋巴结进行扫查, 注意观察两个部位的回声是否衰减、淋巴结是否肿大, 并测量肿大淋巴的大小和记录其数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的超声检查诊断结果, 再将诊断结果与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 从而得出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 并评价其血流信号。 血流信号即血流的丰富程度, 可分为四级:0 级:乳房肿块内未显示血流信号;Ⅰ级:少量血流, 且乳房肿块内见1~2 个点状血流信号;Ⅱ级:中量血流, 且乳房肿块内见3~4 个点状血流信号;Ⅲ级:丰富血流, 且乳房肿块内见4 个以上点状血流[3]。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 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计数资料用n表示, 用 χ2检验, P<0.05 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4]。

2 结果

2.1 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 40 例患者中有36 例的超声检查诊断结果与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符合, 符合率为90.00%。其中浸润性导管癌27 例 (符合率为96.43%) 、髓样癌5 例 (符合率为83.33%) 、乳腺导管内癌3 例 (符合率为75.00%) 、大汗腺癌1 例 (符合率为50.00%) 。

2.2 血流信号分级情况 36 例经超声检查诊断为乳腺癌患者中血流信号为0 级2 例, Ⅰ级11 例, Ⅱ级17 例, Ⅲ级6 例。见附表。

3 讨论

近年来, 我国的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如此类患者不及早进行治疗, 可侵及肺、肝、骨等部位, 这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导致其生理和心理出现一系列变化, 严重时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5]。 而确切进行诊断对于确定临床分期及制定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在诸多诊断方法中, 超声检查因其具有快捷、安全及灵便等特点而成为乳腺癌患者最易接受的一种检查方法。 且随着近年来超声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彩色多普勒技术的引入, 大大提高了超声检查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6]。与其他检查方法相比, 超声检查具有以下优势: (1) 无放射性, 适用于各年龄的患者, 尤其是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 (2) 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的分析, 可提高良性肿物和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和阳性诊断率; (3) 能清晰地显示肿块位置、形态及结构等情况, 对X线照射有困难的位置, 如乳腺边缘, 可作为弥补检查; (4) 对较为致密的乳腺, 即使存在肿块难以分辨的现象, 超声检查可能利用声波界面反射的差别来清晰显示病灶的轮廓和形态; (5) 对乳腺内囊性或实性肿物的鉴别准确, 且能提供肿块的准确位置、瘤体大小和数目; (6) 必要时还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 以明确诊断。 值得注意的是, 超声检查虽然具有诸多优势, 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即对细小钙化灶显示不清楚, 对增生腺体内的微小肿块、炎性乳癌等特殊型乳腺癌的诊断有一定困难[7]。因此, 对于声像图特征不典型的肿块, 应结合钼靶X线检查、乳腺组织检查、乳腺细胞学检查、乳腺导管X造影、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CT检查等其他诊疗手段, 再作出最终确诊[8]。

我院给予40 例乳腺癌患者超声检查诊断, 结果显示有36 例的超声检查诊断与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符合, 符合率为90.00%。 36 例经超声检查诊断为乳腺癌患者中血流信号为0级2 例, Ⅰ级11 例, Ⅱ级17 例, Ⅲ级6 例。 可见, 应用超声检查对乳腺癌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在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将收治的4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给予超声检查, 将诊断结果与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 从而得出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 并评价其血流信号。40例患者中36例超声检查断结果与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符合, 符合率为90.00%。另外, 36例经超声检查诊断为乳腺癌患者中有2例血流信号为0级, 11例Ⅰ级, 17例Ⅱ级, 6例Ⅲ级。超声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较高, 可为后期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关键词:超声检查,乳腺癌,诊断

参考文献

[1]张晓光, 帕丽达?帕尔哈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女性乳腺癌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3, 13 (9) :1073-1079.

[2]张晓, 汤光宇, 叶雯, 等.乳腺癌的比较影像学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4, 30 (3) :434-438.

[3]彭燕.彩色多普勒超声与MR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比较[J].河北医学, 2014, 20 (8) :1330-1333.

[4]李雪峰, 王国红.乳腺癌的CT诊断[J].基层医学论坛, 2014, 18 (4) :508-509.

[5]龙凤仙.应用彩超和钼靶联合诊断乳腺癌的价值[J].大家健康 (下旬版) , 2014, 8 (6) :69.

[6]吴英.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 (15) :53-54.

[7]杜向慧, 许亚萍, 杨红健, 等.妊娠与乳腺癌[J].中华肿瘤杂志, 2014, 36 (4) :241-244.

乳腺超声检查和诊断共识 第9篇

【关键词】乳腺增生;超声检查;辅助诊断

【中国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316-01

乳腺增生为最常见的妇女乳腺疾病,发病率位于乳腺发病率之首,妇女乳腺疾病可发生于青春期之后的任何年龄阶段,以30~40岁为发病高峰;乳腺超声检查安全、结果可靠、属于无创检查,可作为乳腺疾病的有效辅助诊断方法[1]。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环境等改变,使乳腺疾病成为女性常见病,乳腺疾病筛查已成为常规体检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本调查收集1709例妇女的健康体检资料,分析统计超声检查乳腺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709例均为健康查体女性,包括户籍人口及流动人口。均为健康查体女性,年龄18~70岁,平均(32.5±6.5)岁,以30~45岁居多。

1.2 检查方法 :①检查仪器:B超检查仪,采用灰度调制显示声束扫描声像图;②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和侧卧位,充分暴露双乳,用直接接触法进行多切面扫描检查。将探头置于乳腺区,以乳头作为中心,顺时针或逆时针连续扫描纵切、横切、斜切;也可以乳头为中心,有外向内辐射状扫描检测,认知观察图像中乳腺各层次组织的声像图特征。发现可疑肿块应仔细观察肿块的部位、形态、大小、边缘、肿块内部回声、后方回声、比较纵横比等,综合判断肿块的性质,同时用探头加压以观察肿块形态的变化情况。采集图像收录受检妇女的临床资料中。

2 结果

1709例受检妇女有1124例(65.8%)经超声检查双侧乳腺寄双侧腋窝未发现异常,共检出585例乳腺疾病,占34.2%,其中有492例(28.8%)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腺体回声增粗),89例(5.2%)良性乳腺肿瘤,4例(0.7%)乳腺恶性肿瘤,所有病例均随访获得手术证实。

3 讨论

3.1 乳腺疾病:乳腺增生是由于女性卵巢功能发生紊乱、黄体素减少、过多分泌雌激素,导致乳腺导管、小叶上皮随月经来潮周期发生增生及复原;乳腺良性肿瘤种类比较多,常见的包括乳腺纤维腺瘤、导管内乳头状瘤、脂肪瘤;乳腺恶性肿瘤大多数源于乳腺上皮组织,乳腺癌近年来已经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2]。乳腺囊性增生属于乳腺结构不良的晚期极端,其病理改变特点为小叶增生,多数小管扩张成束状,乳管上皮和腺泡上皮增生,发生癌变比正常妇女高4.5倍[3]。

3.2 超声表现: 乳腺增生及乳腺良、恶性肿瘤超声检查具有不同特点。①临床常见乳腺囊性增生患者有乳房胀痛及肿块,部分患者具有周期性,与月经周期相关,超声表现具有以下特征:腺体局限性、普遍性增厚,其边界光滑且完整;肿块内部结构紊乱;回声分布不均匀,还可见不规则增强回声区、减低区;部分囊性扩张乳腺可见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其后壁回声增强;CDFI显示没有特征性。②乳腺良性纤维腺瘤发生于乳腺小叶内的纤维组织、腺上皮,属于混合型瘤,其发病与雌激素过多相关,多数为无痛性肿块,临床触诊有隆突感、肿块中度硬且活动度较大,其超声表现具有以下特征:肿块边界清晰完整,常有光滑的包膜;肿块形态为椭圆形或圆形,纵横比小于1,少见分叶形、不规则行;肿块内部呈弱-低回声,回声均匀;后方回声可见增强,侧方声影明显;弱肿块直径大于3cm,偶有颗粒状钙化现象,或肿瘤内部液化现象;扫描检查同侧腋窝淋巴结,无肿大淋巴结;CDFI显示无血流或少血流,血流异型性较小。

3.3 超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对腋窝、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超声检测可提示淋巴结是否肿大,对于肥胖妇女,扪诊通常较困难,超声检测可以准确提供淋巴结大小及位置[2]。随着B超技术的发展,彩超技术的诊断比黑白B超功能更强大,报道显示彩超诊断乳腺癌具有重要意义:Ⅰ、Ⅱ期乳腺癌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利用超声检查进行辅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Ⅲ、Ⅳ期乳腺癌临床表现较为典型,通常利用患者的病史、体征即可进行准确诊断,采用超声辅助检查判断是否胸肌浸润,判断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可指导临床治疗、判断患者预后;超声显示乳腺内不均质低回声肿块存在,其形态多不规整,常有毛刺状突起,部分肿块周围强回声晕圈、内部针尖样钙化,纵横比大于1[4]。

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性、实时显像、检查费用低等优点,用于妇女健康体检中,早期发现乳腺疾病,及时治疗具有一定意义。特别对于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由于不宜接受X线照射,超声诊断检查具有重大价值。随着高频探头、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的推广使用,超声检查作为诊断乳腺疾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成熟的推广价值,建议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钱蕴秋,周晓东,张军.实用超声诊断手册[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45-149

[2]周永昌,郭万学. 超声医学[M].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文献出版社,2002:398-400

[3]黎国屏,王松鹤.实用临床乳腺病学[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1-122

[4]万颖,陈瑛,王淑琴,王芳.2180例健康查体乳腺超声检查体会[J].中国疗养医学,2010,19(8):744-745

上一篇:污泥填埋技术应用进展下一篇: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