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渔家傲》教学设计

2024-07-11

范仲淹《渔家傲》教学设计(精选8篇)

范仲淹《渔家傲》教学设计 第1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抓住关键意象,来分析: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3、掌握边塞诗的内容特征。

4、学习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抓意象,析意境,品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屏幕显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李颀

请同学们观察这几句诗的共同特点----描写边塞的风光或者是战争的,这样的诗叫做边塞诗。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边塞词的名篇: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边塞看看那里特有的风光。

二、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

2.了解作者

学生查阅资料解决。

范仲淹(969-1052),字希文,江苏吴县人。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让人惊叹。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的词能突破唐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有《范文正公集》。

三、整体感知:读听听

1.注意听范读:点评好在哪里?节奏感情意境

试试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自由读一遍提出有质疑的地方,大家一起解决: (看看注释处理好字音节奏感情)

个人表现读(生品评:…..)

理解性的齐读一遍(带着感情读出气势)

3.思考:初读此词,你感悟到了什么情感?

4.翻译文意(学生将不会的提出来)

译文:边塞的秋天风景独具,大雁匆匆向衡阳飞去。军号一响,马嘶车号随风起。群山深处,烟雾茫茫,残阳如血,城门紧闭。

端起酒杯思念家乡,功业未建无心回去。羌笛声声寒霜满地,夜深人未睡,

将军、征夫们头发变白,流下了眼泪。

四、赏析上阕

请学生读上阕(再读),其他学生思考

(1)上阕写了何时何地的景色?可以用词中哪个字来概括这景色的特点?

(2)与江南相比,边地风光“异”在哪里呢?

“衡阳雁去无留意”,在秋天,边塞的大雁过早地向衡阳飞去,而且毫无稍事逗留之意。这实际上是写塞下天气极寒冷,与他的家乡吴地(今江苏吴县)大不相同。

“四面边声连角起”,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异的声音,这种“边声”当然也是中原所没有的。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这里当然和内地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同。这也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词人是在与中原地带自己家乡风景的对比中观察身边景物的特点的,所以很自然地发现了塞下风景的“异”处,并能有重点地把它们描绘出来。

(3)分析意境特点:苍凉-悲壮(看图片)

(4)这样的意境和下阕抒情有什么联系呢?

[插入写作背景:

1038年西夏昊称帝后,连年侵宋。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1040年,因为守边官员贪生怕死,范仲淹主动要求调到军事要地延州(今陕西延安),主动挑起了这保民卫国的重担,希望能击退外敌。此词即作于出任延州时。]

赏析下阕(品情感)诗人的情感集中体现在哪个字上面?明确:泪这一“泪”字包含了哪些情感?体现在哪些诗句中?明确:流下的是思念家乡的泪,更是功业未成、壮志未酬的英雄泪。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全诗核心句

分析: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请学生读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范仲淹立志要打退进犯的外敌,确保西北边境的安定,这种爱国、卫国的精神正是他虽然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根本原因。所以他只能用一杯浊酒来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来寄托他对成就功业的向往。

“羌笛悠悠霜满地”和上阕的意境照应,奠定“凄凉”的情感基调。这时已夜寒霜浓,又传来悠悠羌笛之声,更加重了征人的愁思,所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后句是互文,白发不单指将军,士兵也久戍不归,所谓“三军尽衰老”;流泪的也不止征人,将军也因有家难归而哀伤流泪。

过渡:文中,作者和将士们为了祖国的边疆不受侵扰,远离家乡和亲人,舍小家,顾国家,连“衡阳燕去无留意”,可将士们仍“燕然未勒归无计”直到“将军白发征夫泪”,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换来了家人的幸福,祖国的安定,所以,我们这些炎黄子孙应感谢前辈们,尊敬为我们创造幸福的人们,把学习搞好,走好自己的人生路,报答祖国的培养。

五、拓展

在和平时期的战士们又是如何来实现自己报国理想的?

六、课堂检测

1.点明地域和季节的句子是:

2.写边地天气渐寒,北雁南飞的句子:

3.边地战事吃紧,戒备森然的句子:

(由视觉的景物描写勾勒出边塞的悲凉的句子)

4.表现战士们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情的句子

5.夜寒霜重,笛声凄然的句子:

6.以互文的形式写出将士有家难回,功业难成,哀伤流泪的句子:

七、作业

1.根据今天学习的情和景的关系,请同学们仿写一首诗:

开头句:——秋来风景——,

范文:家乡秋来风景丽,

稻熟果香喜气溢。

四面歌声连连起,

院子里,

高粱麦穗挨墙砌。

2.请以“深秋戍边图”为题,用自己的语言将《渔家傲》改写成一篇短文。

八、板书

衡阳雁去

边声连起渲染荒凉萧瑟气氛

上阕写景千嶂孤城

(异)长烟落日

渔家傲范仲淹↓借景抒情

家万里-归无计

下阕抒情

(泪)羌管悠-霜满地抒发思乡报国之情

苍凉悲壮,沉郁雄浑

九、教学反思

本课堂重在理解词的意境,感受词人的爱国凄凉沧桑之情。然而在引导学生理解的过程中有些不尽人意,对词人的内心凄凉之感没有深入理解。课反还需做补充引导。

范仲淹《渔家傲》教学设计 第2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范仲淹《渔家傲》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范仲淹《渔家傲》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吟诵词作并默写。

2、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词作意境,品味词作的内涵。

3、利用想像、联想等方式培养学生赏析诗词的能力。

4、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词作内容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词作内容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吟诵词作并默写。

教学难点:

1、利用想像、联想等方式培养学生赏析诗词的能力。

2、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词作意境,品味词作的内涵。

教学方法:

教师朗读指导、提问、交流、点拨

学习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发挥联想和想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并且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边塞诗词,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有哪些?

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岑参:《白雪歌送?》“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陆游:《十一月四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这首词也是描写边塞生活的。(板课题)

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作者简介(略)

背景介绍(略)

三、自读欣赏,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

2、齐读

3、自由读(提出质疑)

四、品析词作内容

师: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知道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写的是什么吗?

(一)、品析上阕的景物描写

1、写了哪里的景色?你觉得这里的景色与作者家乡的景色一样吗?

2、景色的不同体现在哪一个字上?(“异”字,以异统领)

3、“异”在何处?(再次自由阅读,合作讨论,找出“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雁去无留意、边声四起、孤城紧闭

4、以上的景色描写渲染出怎样的气氛?(荒凉、萧条、寒冷)

过渡:此景会让人产生怎样的感觉?让我们一起踏着文字,去体味作者心中的那份情。

(二)、体味词人的思想感情

1、作者和将士们长期生活在如此荒凉的边塞之地,他们的内心感想会是怎样的呢?(寂寞、孤独、思乡)

2、从哪些词句的描写中,体现出他们的这种情感?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思乡忧国,但功业未成无归期

悠悠羌曲,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无奈、凄凉、苦闷、悲愤

(深入理解燕然未勒后的心情)

师:可见,上面的写景,都是为了后面的抒情。在寥寥的几十字间,作者既写了景,又融入了情。最后让我们带着此情此意,再一次来朗读一下这首词。

范仲淹《渔家傲》教学设计2

一、回顾有关范仲淹的作品及生平简介:

1、背诵《岳阳楼记》体会作者的政治理想与抱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简介: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江苏省]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在诗词文章方面都有名篇传诵于世。曾守卫西北边疆多年,政治上主张革新,他的词风格明健,对苏轼、辛弃疾豪放诗派的形成有很大影响。著有《范文正公集》

二、导入:

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请大家回顾曾经学过的有关诗歌背诵其中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分组比赛交流]

1、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李白:《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三、学习《渔家傲》:

背景简介: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国家逐渐形成积贫积弱之势,表面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宝元元年,西夏元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声讨,但事出仓促,每战辄败。1038年西夏大举进攻宋朝,攻取今陕北数县,延州成为孤城,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副使兼知延州[延安],抗击西夏,范仲淹担任起组织西北战线,力完狂澜的重任。他到任后,改革军制,团结上下,生产戍边,渐收失地而威震西夏,他在任四年,西夏不但不敢侵犯,而且称他为“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1、自读欣赏,体会词中韵味,及词人的思想感情。

2、小组赏析讨论,理解词中意境:

3、讨论:词的上阕下阕各写什么?

4、创造性的赏析上阕:[可进行口头描述或书面描写,将范仲淹笔下的塞外边关图扩写出来]

赏析:词的上阕,展现的是一幅边塞风光图:[写景]

[引导学生想象进行口头笔头训练,互相补充]

塞下秋来风景异:[诗人的家乡在江南水乡,其感受定有不同]

首句“塞下”点明环境,“秋来”点明时令,秋天到了,北方边塞的风光与江南风光迥然不同,别具特色:[突出“异”:总写]

并从三处来体现:[分写]

衡阳雁去无留意:[特写]

①大雁南飞:边塞已自荒凉,秋来更加萧瑟,大雁向衡阳飞去,没有丝毫的留恋之意。[极言边地荒凉,连鸟也不愿久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将士们条件艰苦。][视觉上悲凉]“塞上燕脂凝夜紫”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风掣红旗冻不翻”

四面边声连角起:[单调孤苦的生活]

②边声四起:塞上四周响起了特有的边声:西风呼啸,驼马嘶明,兵士吟唱,草木萧萧,衬上悲凉的军中号角声,使得边塞的秋天更显萧杀。

[听觉上的震撼]“角声满天秋色里”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想象陕北黄土高原的地势,体会战士的感受]

③孤城落日:在斜阳西沉,烟雾缭绕中的千山万壑,犹如屏障,重重叠叠,前句描绘出一幅雄浑壮阔的画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但是“孤城闭”三字顿然情势突变,显示出一座孤城伶仃而立,城门紧闭的景象。“闭”字写出戒备森严,透出紧张气氛,可见战事紧张,战士们在傍晚就提高警惕,守卫孤城,防止来犯。[又一次写出战士身处荒凉边塞,但责任重大,不容懈怠,那壮阔的景象恐怕无心欣赏]

从视觉上把整个塞上偏僻的情景生动形象地描画出来,使人如临其境,同时感受边塞将士的.慷慨悲壮的情怀。

赏析:下阕抒写征人思乡之情:[抒情]

浊酒一杯家万里:[“一杯”与“家万里”形成对比]

此句为诗人自抒情怀的句子,他身负重任,戍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萌发乡关之思,然而浊酒一杯,又怎能消去浓重的万里之愁?。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们如今怎样啊?难以知道。也许家中的妻儿老小也正思念着他,可是,回去一趟,何等的不易呀![由生活细节进入人的内心刻画]

燕然未勒归无计:

边疆未清,燕然未勒[功业未就]还家之计无从谈起。[运用典故:东汉大将窦宪在燕然刻石记功而还。诗人运用典故,表明自己戍边报国的一腔热情。但是在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时代,要想保家卫国,抗击侵略,谈何容易?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使他充满苦闷与悲愤。

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在浓霜满地的夜晚,[由白天---黄昏----夜晚],一片萧寒景象,而悠怨的羌笛哀婉悲越,使人倍感凄凉。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在这样的夜晚,钩起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愁,白发苍苍的将军,远离家乡的士卒泪水盈眶,久久难以入眠,都流下了忧国思家的泪水。

苍凉悲壮中透出一种激越奋发的基调,拳拳爱国之心,浓浓思乡之愁,表现了守边将士的悲壮情怀,慷慨而又惆怅的情绪。

整首词不失为一篇抵御外辱,报国立功的爱国诗篇。

范仲淹《渔家傲》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训练朗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

2.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3.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赏析,体悟作品内涵

教学重点:

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教学难点:

品味赏析体悟

学法指导:

诵读品味法。通过读使学生体会诗词的意蕴和作者的情思。

讨论--质疑--点拨法。质疑解难,合作研讨,互动探究,教师相机诱导点拨,引导学生鉴赏词作。

描述法。激发学生想象,用描述性的语言再现词的画面,品味词作的意境美。

竞赛法。通过同学间的竞赛,打破古诗文教学单调沉闷的格局。

一、导语设计

让学生欣赏激昂豪壮和婉转阴柔不同的两首古典音乐,用合适的词形容它们的风格

师:古曲可婉约如小桥流水,和风细雨,…也可.豪放如大江东去,暴风骤雨令人品尝回味,词也拥有与古曲同样的艺术特色,让我们通过学习《渔家傲秋思》来进一步体味

板书课题:《渔家傲秋思》

二、新课

(一)读听听

1.注意听范读:点评好在哪里?节奏感情意境

试试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自由读一遍提出有质疑的地方,大家一起解决:(看看注释处理好字音节奏感情)

个人表现读(生品评:…..)

理解性的齐读一遍(带着感情读出气势)

(二)品

3..同学们读的时候抓住了“情”,找找,上阕里我们看见了哪些“景”?完善

雁去长烟

落日边声

千嶂城闭

我看见了一幅--------------------------图(落日归雁,长烟落日边声四起古城落日归雁孤城戍边图)

4.这些景是扣着一个“异”而写的?异在何处呢?

明确:异寒异声异势

5.品读上阕说说:通过以上景致的描写渲染出怎样的气氛?

明确:荒凉萧瑟肃杀

5.此景会让人产生什么样的感觉?

悲凉寂寞孤独思乡

6.让我们一起踏着文字,小组合作试着在下片中寻觅深藏词人内心的那份情愫

我从----------------中感受到--------------

(浊酒一杯思乡思亲)

(燕然未勒使命责任爱国忧国)

范仲淹《渔家傲》教学设计 第3篇

关键词:西北戍边,范仲淹思想,《渔家傲》,旨归

公元1038年西夏元昊称帝, 蓄谋已久地向宋朝发动了大规模进攻。范仲淹“受命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1040年开始了长达四年之久的边塞生活, 并且在庆阳留下了一组反映边塞军旅生活的词作, 宋人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一云:“范文正公守边日, 作《渔家傲》乐歌数阕, 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遗憾的是今天我们只能看到《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 一首。其词曰: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历来对它的思想主旨争论颇异, 毁誉不一。一种倾向认为词旨消极, “大倒苦水” (魏泰) , 甚至对戍守边关产生不良影响。其词一出, 欧阳修就有“穷塞主之词” (魏泰《东轩笔录》) 的戏讥之语;瞿佑《归田诗话》曰:“公以总帅而出此语, 宜乎士气不振, 而无成功。”今人唐圭璋在《唐宋词简释》中也赞同欧阳修、瞿佑之评, “末句, 直道将军与三军之愁苦, 大笔凝重而沉痛。惟士气如此, 何以克敌制胜?故欧公讥为‘穷塞主’也”。

更多的评者则从不同方面肯定这首词的思想内容有着积极意义。贺裳《邹水轩词筌》:“按宋以小词为乐府, 被之管弦, 往往传于宫掖。范词如‘长烟落日孤城闭’‘羌管悠悠霜满地’, “‘将军白发征夫泪’, 令‘绿树碧糖相掩映, 无人知道外边寒”者听之知边庭之苦, 如是, 庶有所警触”, 甚至把它和《诗经》中的《采薇》、《出车》并提, 触及了此词思想主旨生发的警戒作用;靳极苍先生说这首词“意在使君主和主政者知边疆将士之艰辛, 去奢华, 勤政事而已。我认为本词的目的即在于此。这也就是本词的主题思想。” (《唐宋词百首详解》) 其他如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渔家傲·解题》“此词写边地将士生活的艰苦, 表达了作者破敌立功的决心和思念家乡的矛盾心情, 极悲壮苍凉之致”。游国恩等人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评价说:“他的《渔家傲》通过边塞的凄清景象表现边防将士忧国的深心。”《宋词鉴赏辞典》“很明显, 这首词是咏叹边防将士的内心抑郁的。抑郁是由于不曾击破敌人为国立功, 而不是消沉, ……”《历代史家词赏析》“词中表现了他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 同时, 也反映了作者及战士们思乡忧国之情”。这些评析不一而论, 大同小异, 而且基本都是就词论词, 或说表现边地艰苦, 或言思乡之情, 或论忧国之思。

本文则尝试跳出此词的言表之意, 透过范文正戍边庆州时的军事守备、民族意识重新揭示《渔家傲》中潜隐的范仲淹思想。

一.仁者治兵, 以战息战

宋朝戒于五代藩镇之祸, 采用“以文抑武”的基本国策, 文帅治兵, 军事疲弱, 致使宋代对外战争屡遭失利。宋仁宗时, 本来隶属于宋的党项首领元昊称帝立国, 大举犯边, 西境危殆。范仲淹临危受命, 奉调前线, 采取以守为攻, 德武并举的军事策略, 用兵四年, 元昊即向宋廷请和, 可谓儒者用兵, 以战消战。

范仲淹采取了一系列积极守备、持久防御的边防措施。针对将不知兵, 兵不知将, 士不习战, 废弛武备的现状, 他“练兵选将”, 改革军制, 分庆州18000兵马为六支, 一将统一支, 经年不换, 勤加操练, 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同时他在边境占据险要, 广筑城砦, 十天时间便在西夏腹地马铺寨筑起了一座城池。此后, 又修建了细腰、葫芦等二十八个堡砦, 不仅切断了西夏军的进犯之路, 而且保证了环州 (甘肃环县) 至镇戎的道路畅通无阻, 成功抵御了西夏军的侵扰。范仲淹还认为“远戍之兵, 久而不代, 负星霜之苦, 怀乡国之望。又日给廪食, 月给库缗, 春冬之衣、银、鞋, 馈输满道, 千里不绝。国用民力, 日以屈乏, 军情愁怨, 须务姑息”[1]162, 应该“退移兵马, 减省粮草, 安我生民, 劝我稼穑, 选将练士, 使国富民强, 以待四夷之变”[1]598, 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渐兴田利”, “假士兵、弓手之力, 以置屯田为守之利”[1]163, 解决了边境粮草军饷之困。范仲淹知庆州采取的种种措施, 不能简单用“积极防御”简单涵盖。

庆历元年 (1041年) , 韩琦冒进, 宋军与西夏兵在三川口遭遇, 大败。三川口一役, 虽宋军失利, 但显示了范仲淹的非凡见识。当初用兵之时, 韩范二人在进攻方略上产生分歧, 韩琦主张全线出击, 消灭元昊主力, 说:“用兵当置胜负于度外。”[2]337范仲淹则站在敌强我弱的客观局势, 以全军性命为重的基本立场上, 认为:“大军动, 万命所悬。乃至于度外, 仲淹未见其可。”[2]338可见, 他自治军之日起就把士卒的生命放在首要位置, 不急功冒进, 置军功荣辱于外。欧阳修曰:“琦与仲淹, 皆是国家委任之臣, 才识俱堪信用, 然仲淹于陕西军民恩信, 尤为众所推服”[3]。战争造成的只会是生灵涂炭, 范仲淹出将入帅的目的不是因为他嗜杀好战而是以战争为手段求得和平, 甚至“不战而屈人之兵”。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 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 以礼存心。仁者爱人, 有礼者敬人" (《孟子·离娄下》) 一个儒者, 一个心存仁礼的君子, 假若手握兵权, 所要做的不是以暴制暴而是以战止战, 既要保家卫国, 又要把战争的破坏力降到最低, 这就是范仲淹在稳定西北边境局势中遵循的核心原则。整顿军队、选拔人才、修扩城寨、营兵屯田, 诸项方针策略都围绕着这一中心展开。

范仲淹恪守儒家“泛爱众而亲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仁政思想, 治军治民处处以仁为本, 以义治之, “士未饮而不敢言渴, 士未食而不敢言饥”, “所得赐赉, 皆以上意分赐诸将, 使自为谢”, 严于律己, 帅卒同乐, 身体力行着“与民同乐”的儒家经典。他在边境“夺贼地而耕之”, 使戍守之士与当地百姓都参与进来, 通过农业来强兵富民。

此外, 还要补充的一点是, 范仲淹以儒治军, 但绝不提倡废除武备, 相反, 他认为“文武之道一, 而文武之用异。然则经天下, 定祸乱, 同归于治者也”[1]256, 国家在和平之际, 就应“居安思危”, “防之于未萌, 治之于未乱”, 加强武备, 增强军队的战斗实力, 使他国不敢轻起兵戎, 窥边欲进。边境一旦有事, 则攻守相宜, 亦可击退入侵, 确保边廷和平。“先王修德, 以服远人, 然安不忘危, 故不敢去兵以恃德也”[1]455。儒教仁政从来不反对武备, 范仲淹指出孔子亦不主张废除武备“圣人之有天下也, 文经之, 武纬之。此二道者, 天下之大柄也。昔诸侯暴武之时, 孔子曰:‘俎豆之事, 则尝闻之。’此圣人救之以文也。及夹谷之会, 孔子则曰:‘有文事者, 必有武备, 请设左右司马。’此圣人济之以武也。文武之道, 相济而行, 不可斯须而去焉”[1]200, 提倡武备的目的不在于彻底消灭异族, 而是以战息战, 使边疆太平, 各族和睦, 人人安居乐业。

当时民歌颂曰:“军中有一范, 西贼闻之惊破胆”, 甚至西夏军亦惊呼:“无以延州为意, 今小范老子 (范仲淹) 胸中自有数万甲兵, 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实际上《宋史·范仲淹传》中并未载录其西北御关, 与西夏军展开多少正面、激烈的战役, 战绩如何, 军功如何, 而百姓却对他信服有加, 敌军亦对他闻风丧胆, 究其原因, 就是他以儒者仁爱之心治边御军, 取得了发动战争未必能有的成效。

二.怀柔属羌, 以夷治夷

在处理国与国、各民族关系的问题上, 范仲淹所本的依然是中国文化中正统的王道思想。

对待敌军, 范仲淹始终坚持“有征无战”, 他致书元昊, 立足战争对双方百姓所带来的深重灾难,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二年以来, 疆事纷起, 耕者废耒, 织者废杼, 边界萧然, 岂独汉民之劳敝耶!使战守之人, 日夜豺虎, 竟为吞噬, 死伤相枕, 哭泣相闻, 仁人为之流涕, 智者为之扼腕”[1]246, 不纯以汉民为重, 而以仁者爱人的襟怀, 关怀敌方万众的生命, 仁德之心, 如昭日月, 外王之道, 内存于心。此举虽未成功, 更获贬谪, 但他仍说:“既去职任, 而尚怀国家之忧。如卞生献璧, 不知其止, 足虽可刖, 而璧犹自贵”[1]251舍生取义, 杀生成仁以人为重的信念与精神彰显着他的圣贤胸襟与人格魅力。

对待杂居于庆州地区的其他少数民族, 范仲淹主要采用和平手段, 怀柔依靠, 以羌治羌。范仲淹戍边之前, 诸羌各族或受到西夏威胁诱惑, 或不堪汉官对其的掠夺盘剥, 取舍于宋夏之间, 甚至倾向西夏。《宋史·范仲淹传》载:“初, 元昊反, 阴诱属羌为助, 而环庆酋长六百余人, 约为乡道, 事寻露”, 范仲淹在《东梁院使种君墓志铭》中亦曰:“属羌之多而素不为用, 与夏戎潜连, 助为边患”[1]356羌族随时倒戈西夏的局面使得本就岌岌可危的北宋边境雪上加霜。因此, 争取团结羌族力量, 关系宋夏占据成败。范仲淹本着“王者无外, 有生之民皆为赤子”的仁爱之心, 和睦诸羌, 为我所用。一到庆州, 他便“召蕃官慕恩与诸族酋长仅八百人犒于麾下, 与之衣物缯綵, 以悦其意;又采忠顺者, 增银带马绂以旌之, 然后谕以好恶, 立约束四, 俾之遵向”[4], 广施恩泽, 推心置腹, 为羌人的实际着想, 民乐其用, 诚心归服。此外, 范仲淹为了进一步争取民心, 重视以羌治羌。如朝廷欲镇压与西夏素来交好的泾原路明珠、灭藏、康奴诸羌, 范则主张怀柔安抚:“今讨之, 必与贼表里, 南入原州, 西扰镇戎, 东侵环州, 边患未艾也。若北取细腰、胡芦众泉为保障, 以断贼路, 则二族安” (《宋史·范仲淹列传》) 范仲淹借建砦以安民, 不仅招募羌族“熟户”驻守御敌, 而且给予他们土地、财务, 使民有所养, 富足安乐。以羌治羌最典型的是范仲淹起用“素得羌心”的种世衡, 在其担任环州知州期间, 让他深入羌民, 安抚慰问, 以信义、威望镇抚羌民, 终使庆环属羌尽归, “夏闻之, 乃不复以环为意”, 种世衡因劳累过度卒于任职, 羌民闻之“朝夕聚哭其柩者数日, 青渊、环州使民及属羌皆画像事之”[5]种世衡受命于范仲淹, 以仁德施民, 而得民心甚深, 这不能不说是范仲淹所采取的民族政策的重大胜利。

三年戍边, 范仲淹始终以君子之心, 平等待人, 平等爱人, 不拘囿于种族异同, 不偏差于汉羌之别, 以德相待, 以仁相安, 故西北诸羌心悦诚服, 感恩戴德, 称范仲淹为“图龙老子”。《宋史·范仲淹列传》载其:“为政忠厚, 所至有恩, 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 羌酋数百人, 哭之如父, 斋三日而去。”

三.忧乐天下, 词以言志

公元1044年, 西北局势趋于稳定, 年逾五旬的他, 再赴庆北, 延驻大顺城写下了千古一词《渔家傲》。不可否认这首词中描述了边塞苦寒之象, 反映了士卒戍边的乡思之情, 表现了词人忧国忧民的慷慨情怀。但笔者认为这些都是词所呈现的表层思想旨趣, 人们只要诵读, 或多或少都会有所体味、感触。从戍边四年中范仲淹治军治人的史实和举措出发, 这些表层词旨皆趋归于他一生追寻的儒者情怀, 外王之志。从这一角度来看, 不妨说《渔家傲》是一代儒帅对其戍边生涯、理想志求的诗意涵概。

历来认为上阕写景, 景中寓情, 但都止于“反映北宋边陲战斗环境的艰苦和将士戍边的思乡情怀”。

首句“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以往论著在分析时, 或从词意表象出发, 或据以“回雁峰之名得于北雁南飞到此为止”, “雁阵惊寒, 声断稀是浦” (王勃《滕王阁序》) 等典故、史料认为两句写边地苦寒, 燕尚不留而况人乎?故而得出以极异之景衬士卒思乡之愁的结论。其实, 燕虽无留意, 但人却未必无情。这首词写于范仲淹十旬而建大顺城的次年, 此时, 边防各项防御守备之事顺利展开, 边境稍有安宁, 范仲淹巡视至此, 登临孤城, 感怀而作。他知庆州已两年有余, 期间选将练兵, 以大顺城为中心广筑城砦, 以羌治羌, 恩泽羌民, 构建起一套攻、守、和、备的完整防御体系, 使西夏自此以后, 不敢以庆州为意, 使边地百姓能够暂时脱离于残酷、血腥的战争苦海。他与边地诸羌、戍卒将士推诚置腹、生死与共建立了共难同乐的深厚情意, 又怎会因为边地苦寒而弃万民于不顾。定川一役后, 宋仁宗任范仲淹为枢密直学士, 他“辞不敢受命”, “诏不听”。庆历三年, 西北边防局势趋于缓和, 仁宗召其为相, 又“固辞不拜”而愿与韩琦驻守边塞。两度请辞, 表明他西北防守并非为了求取功名富贵, 亦能说明他情系边关安危, 心怀疆境百姓。何况作为一名儒者范仲淹一生致力于完善“孔颜乐处”的内圣境界, “志意苟天命, 富贵非我望” (《鄱阳酬泉州曹使君见寄》) 岂会以边塞苦寒为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这几句较为普遍的理解是写出了边地孤城的孤立无援, 守边备战的凶险严峻, 暗寓了困守将士的艰苦生活和愁烦心情。史载:“大顺既城, 而白豹、金汤皆不敢犯, 环庆自此寇益少”, 大顺虽为孤城, 但深入西夏腹地, 环庆有障可依, 得以保全, 这是范仲淹防守战略中最得意的一笔。且虽为孤城, 实则以此为中心形成了城、砦、堡、墩相互呼应的战略防御体系, 绵延几百里, 攻守有据。此外, 范仲淹招募羌民熟户驻守大顺城及周边城寨“使其兵徙家塞下, 重田利, 习地势, 顾父母妻子而坚其守”[1]163甚至出现了官府劝农, 农皆归耕的一派和平安乐景象“烹葵剥枣古丰年, 莫管时殊俗自同;太守劝农农免听, 从今自愿调豳风。” (范仲淹《劝农》) 可见,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恰是范仲淹外御西夏、内安百姓, 以强兵富民最终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诗意具化。

由此, 笔者认为词的上阕不可否认反映边地生活的艰苦卓绝, 也正因如此, 才更能体现他“不以己欲为欲, 而以众心为心” (范仲淹《用天下心为心赋》) 的儒者之风。

词的下阕与其说抒情, 不如说言志。王夫之《宋论》言:“吟希文, ‘将军白发’之歌, 知其有弗获己之情, 四顾无人, 而不能不以身任”, “弗获己之情”正是隐藏于词旨表层感情忧虑、沉重、沉郁、哀婉、悲壮之后的“外王之志”, 儒者情怀。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没有任何疑问, 这是词人壮阔胸怀, 高远之志的直接抒发。东汉时窦宪追击北匈奴, “登燕然山, 去塞三千余里, 刻石勒功” (《后汉书·窦宪传》) , 作者借用此典, 是否直接抒发了破贼杀敌、建立功名的人生志愿呢?

战争没有胜利, 无论胜败, 都会使双方百姓流离失所, 承受无法想象的巨大身心创伤, “兴, 百姓苦;亡, 百姓苦”, 以暴制暴, 穷兵黩武, 是违背范仲淹所奉行的儒家仁爱主义的。这在他对待敌国、对待西北其他民族的态度上已经表现得一目了然。保家卫国, 不是为了大开杀戒, 消灭所有敌对力量, 而是本着仁爱、爱人的宗旨, 尽可能消弭战争, 用和平的手段赢取胜利, 最终实现“百姓无内外之徭, 得息肩于田亩, 天下富实, 鸡鸣犬吠, 烟火万里, 可谓和乐者乎”[1]163的太平景象。无论汉夷, 都能有一个安宁的环境, 和乐的生活, 范仲淹说若能如此, 则是天下苍生之幸。这与孔子所追求的“莫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的“大同世界”是一致的, 他主张的是消弭战火, 民生得以养息, 反对任何形式的武装战争。他的《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说:“昨夜因看《蜀志》, 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 徒劳心力, 只得三分天地。”世人所谓的三国英雄, 在范仲淹看来, 不过是为了一己私欲、浮名, 陷天下于战乱纷争的可笑之徒, 最终不过闹了个鼎足三分, 诙谐嘲讽中暗示出词人反对以攻伐杀戮、征战好斗来争取名禄。朝廷两度征召, 他两度请辞, 说明其志并非要杀敌制胜、燕然铭功。欧阳修撰其墓碑文时说:“公少有大节, 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 不一动其心, 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他的志向追求更倾向于孟子“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的大丈夫之志, “举而措之天下, 能润泽斯民”的外王之志。

由此“归无计”可以把其理解为“我”戍边日久, 产生归情, 但“我”不单指范仲淹或是戍卒, 或是将军, 应是一个群体意象, 一切因卷入战争而流离失所、饱受饥馁, 无家可归, 渴望和平的普通人都可涵盖纳内。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在范仲淹的苦心经营下, 西北边境暂时少了杀伐之声。与西夏和谈早在元昊轻蔑无礼、诬陷造谣的长信中被生生撕裂, 西夏的狼子野心, 昭然若揭, 会随时犯边;而国内朝廷昏庸保守, 范仲淹锐意革新、富国强兵的主张一再搁置。词人此时登临, 耳旁羌管悠悠, 满目月色如霜。忧怀深远, 思虑难平。他虽然清醒认识到宋夏战争的性质, 采取各种措施主张防御, 而非进攻, 单凭一己之力, 能否化干戈为玉帛, 避免两地百姓重蹈战火, 遭受严酷的战争侵害?恐怕尚无十足把握, 所以“将军白发征夫泪”, 表现的仍然是他兼济天下, 博物济爱、利泽生民的儒士之仁。最终的落脚点, “征夫泪”非“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式的略带民族仇恨情绪的壮志未酬。而是词人一生恪守的人文关怀。戍疆士卒、普通百姓、边境诸羌, 甚至敌国生民的困苦疾患, 生死存亡都牵动着词人之心。

纵观范仲淹戍边西北边境的防备守御, 所采取的民族政策, 都表明对宋夏战争他是持反对意见的, 这种态度归根结底来源于他的儒者之志, 而写于大顺城的边塞词名篇《渔家傲》, 其深层旨归仍然是范仲淹“仁者爱人”的儒家思想。

三年戍边满目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哀魂遍野的亲身经历时时触动着素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他, 让词人备感生命的可贵, 哪怕是敌国军民。也正是在这种特殊的时空下范仲淹真正实践、升华了儒家的民本精神。

后人读《渔家傲》认为其“怅感浑厚, 气概阔大” (夏承焘) , “苍凉悲壮、慷慨生哀” (邹柢谟《远志斋词衷》) , 与其说是词的主体风格, 不如说是范仲淹儒者思想的内隐与外现。

参考文献

[1][宋]范仲淹.范仲淹全集.[M].李勇先.王蓉贵, 校点.成都:四川大学出版, 2007.

[2]丁傅靖辑.宋人轶事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 1981.

[3][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 1986.

[4][清]赵本植.新修庆阳府志.卷41·艺文[M].四十二卷抄本.

范仲淹《渔家傲》教学设计 第4篇

提到范仲淹,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他那篇有名的《岳阳楼记》,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让后世对他膜拜敬仰。而他并不仅是位满怀政治抱负的文臣,更是一位威震西北边陲的武将。

宋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羌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渔家傲·秋思》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整首词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及艰苦生活,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上片描绘边地苍凉壮阔的景象,下片写戍边战士思乡报国的心情。范仲淹的《渔家傲》变低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声,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词里,可谓大手笔。从词史上说,此词首开豪放沉雄开阔的意境和苍凉悲壮的气概,对苏轼、辛弃疾豪放词开辟先路。

这首《渔家傲》是一首边塞词,但并非以军事征战为题材,而是写边塞将士对家乡的怀念,因此不能生硬地用政治的尺度来衡量,而应该用艺术的尺度来衡量。它的艺术功能、艺术力量,在于借景抒情,因此,在教学中我着重从意象、画面和情感三个维度来解读此词并进行教学设计。

一.读意象

意象是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它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或思想的物象。词的上片描写的自然是塞外的秋景。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秋来早往南飞的大雁,风吼马啸夹杂着号角的边声,崇山峻岭里升起的长烟,西沉落日中闭门的孤城……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依次展现塞外独特的事物形象,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特别是词中的“长烟落日”,很自然地使人想起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我们铺展开一幕幕苍茫壮观的边塞风光。

二.读画面

由意象铺展开的一幅幅画面,让人不禁产生疑问与联想:这塞外的秋景“异”在何处呢?

首先,异在地域和环境。这一“地域”就是“塞下”,即西北边疆,或“衡阳雁去无留意”的一个偏远所在。“衡阳雁去”是“雁去衡阳”的倒装。雁是候鸟,每逢秋季,北方的雁都要飞回南方避寒。古代传说说,雁南飞,到衡阳即止。衡山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所以,王勃才说“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渔家傲·秋思》里的“衡阳雁去”也从这个传说而来。“无留意”,是说这里的雁到了秋季即向南展翅奋飞,毫无留恋之意。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大雁“无留意”呢?是因为这里景象特异,没有亲近感;是因为这里气候寒冷,环境凄清。秋雁毫无留恋之意,更何况在这里戍守四年之久的将士们呢?

其次,异在声音和形势。四面边声,指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馬啸等边地的悲凉之声。李陵《答苏武书》中有“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这真是一部塞外大漠悲切苍凉的交响曲。 “千嶂”之中一座孤城的大门紧紧关闭。这座城池为什么刚到傍晚就早早关闭了城门呢?是因为“四面边声连角起”——军中的号角声已经说明战事吃紧,“孤城”的形势十分紧张,甚至有可能还处在敌人的包围中。这座早早关闭城门的城池,在落日的斜晖中显得无比壮阔,同时多了一份沉甸甸的沧桑。

词人的笔下,满耳的边声是悲戚的,满眼的风景是悲凉的,这一幅幅“奇异”的画面,营造了萧瑟悲凉的意境,增添了孤独寂寞无限思乡的情感。

三.读情感

相异的风景也让诗人想起了远在万里之外的家乡,而这种空间的遥远又调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浊酒一杯家万里”中,“一杯浊酒”一个人喝,其中的孤独自是不言而喻。因为,这杯“浊酒”少了曹操“对酒当歌”的那份豪迈,少了李白“金樽清酒”的那份轻盈和潇洒,更少了苏轼“把酒问青天”的那份浪漫,却多了“离家万里”的浓重思念。但是,如果说这杯“浊酒”中的厚重仅仅来自对家乡的思念的话,那肯定是不够准确的。其实,这杯“浊酒”中蕴含的词人的情感要复杂和微妙得多。接下来的“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范仲淹是个满怀豪情壮志之人,不立下盖世功勋不会轻言回家。此刻,他心中纠结着思乡与报国的矛盾,缠绕着儿女亲情与爱国豪情的矛盾。这两对矛盾在他内心纠结,一直无法解开,于是就有了借酒浇愁,就有了“家万里”和“归无计”的无奈感叹,进而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杯“浊酒”的厚重。

夜深露寒、浓霜满地之时,耳边传来哀怨婉转的羌管之声,让孤独思乡的词人倍感凄凉,此情此景,让人愁肠百结,夜不能寐,直至潸然泪下。“将军白发征夫泪”是悲壮的,但这种“悲”不是一般的忧愁或悲伤,而是一种能使人不眠的忧愁,能令人整夜“不寐”的惆怅。这拳拳爱国心与浓浓思乡情交织在一起,使点点滴滴的泪珠充满了一种豪迈与悲壮。

【我设计】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吟诵词并默写;2.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词作内容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3.抓住重点词句分析意象和感受画面的意境;4.学会赏析诗歌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吟诵词并默写;2.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词作内容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3.抓住重点词句分析意象和感受画面的意境。

教学难点:学会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图片描绘的是什么风光?给你怎样的感受?

屏幕显示:

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请同学们观察这几句诗的共同特点——都是描写边塞风光或者战争的,这类诗叫做边塞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描写边塞生活的名作《渔家傲·秋思》。

二.资料助读(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让人惊叹。《岳阳楼记》传名天下,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思想使其成为一代名臣的典范。

写作背景:1038年西夏称帝后,连年侵宋,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连连战败。1040年,范仲淹主动要求调任军事要地延州,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保家卫国,抵御西夏发动的战争,希望能击退外敌。他在西北边塞生活达四年之久,對久戍边地的辛苦、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有较深刻的理解。

这首词就作于此时。通过以上资料的学习,你获得了什么,了解到什么?

三.自主学习,吟诵全词

1.听读范读录音,注意字音,节奏和感情。

塞下sài 嶂zhàng 浊酒zhuó 燕然未勒yān lè 羌管qiāng 寐mèi

2.下面请大家带着刚才感受到的情感基调,朗诵这首词。

四.自主学习,讨论交流

(过渡)大家读得很准确,也满有气势。下面请同学们结合以下问题自主学习,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10分钟后展示学习成果,回答问题。

提问:你们在自主学习时有没有不懂的词句,你们是怎样理解的?

例如:四面边声连角起 人不寐中的“人” 长烟落日孤城闭 征夫

落泪的仅仅是征夫?愁白头的仅仅是将军?而是所有的戍边将士(互文手法)

1.这首词的主要内容。

这首词主要写了塞下秋景和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也就是说上阕着重写景,下阕着重抒情。

2.这首词上阕的写景扣住哪个字来写的?又借助于哪些意象展现画面的?

(异)意象:秋雁、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

归纳画面:雁去衡阳 边声四起 长烟落日 孤城紧闭

继续追问异在何处:(1)雁为何去无留意?(边地异常寒冷)人呢?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生活异常艰苦)--环境异;(2)边塞之声和号角声混在一起渲染了怎样的一种氛围?(边地特有的奇异之声)--声音异;3)千嶂、长烟、落日构成了塞外奇景,而“孤城闭”有暗示了什么?(戒备森严战事紧张)--形势异;

感受:(荒凉萧瑟)(孤独寂寞 思念家乡)

3.下阕的情感着重体现在哪个字上?其中包含了怎样的复杂的感情?这些情感在哪些词句中有所体现?

(泪 思乡报国 壮志难酬)

(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思念家乡,但功业未建无法回家的矛盾心情)

(2)羌管悠悠霜满地(这时夜寒霜浓,戍边艰苦,加之又传来羌管凄婉之音,加重征人的思乡之愁)

(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思乡的愁苦 报国的志向未伸的苦闷,复杂的感情交织在一起,心绪难平,自然鬓发染霜,夜不能寐,潸然泪下。这既是思乡泪,又是英雄泪)

总结:全词借助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塞外雄奇壮阔的景象,与拳拳爱国心,浓浓思乡情交织在一起,形象鲜明,意境开阔,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范仲淹以其守边的实际经历首创边塞词,为苏、辛豪放词开辟先路。带着这种意境与情感,大家齐声吟诵全词。

五.规律总结:赏析这类写景抒情的诗歌的方法——抓意象 捕画面 析情感

六.练习巩固:

1.熟读成诵

2.考试链接:(1)范仲淹《渔家傲》表现戍边将士思乡与报国的心里矛盾的句子是: ,

。(2)《渔家傲》中与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练习。

苏幕遮①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②,追旅思③,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①此调为西域传入的唐教坊曲。宋代词家用此调是另度新曲。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②黯:形容心情忧郁。黯乡魂:用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语。③追:追随,可引申为纠缠。旅思:羁旅之思。

①.诗歌的开头用碧云、 、

、 ,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②.分析下片“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这句诗的表达作用。

③.对这首词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描写了秋季的天空廖廓苍茫、大地草木凋零的典型景色

B.“黯乡魂,追旅思”是说诗人面对秋景更加思念故乡,回首望去一片幽暗,不禁追忆起旅途行程。

C.“夜夜除非”的“除非”两字意为“除此之外,别无可能”。

D.这是古代诗词中借秋景抒发离别之情的名篇,情虽悲凉哀婉,气却沉雄刚健。

七.作业:从词的题材、词人形象及表达的感情等方面比较与《渔家傲》的不同。

范仲淹:渔家傲 第5篇

作者:范仲淹

原文: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

1、此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便取“渔家傲”三字作词名。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每句用韵,声律谐婉。

2、塞下:边境险要之地。

3、衡阳雁去:即“雁去衡阳”,指大雁离开这里飞往衡阳。

4、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等声音。

5、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

6、嶂: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7、长烟:即荒漠上的直烟,因少风,烟直而高。

8、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

9、勒(lè):刻石记功。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馀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10、燕然未勒:此指没有建立破敌的大功。

11、羌管:羌笛。

12、霜满地:喻夜深寒重。

翻译:

(一)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就全都不同了,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随着军营的号角声响起,四面传来战马嘶鸣的声音。像千里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烟雾弥漫中,落日朦胧,只见四野荒漠,一座孤城紧紧关闭着。空对愁酒一杯,离家万里,思绪万千,想起边患不平,功业未成,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里。羌笛的声音悠扬,寒霜洒满大地。将军和征人们不能入寐,他们都愁白了头发,流下伤心眼泪。

(二)

一入秋季边塞风光多么奇异,雁行阵阵南飞衡阳不肯停息。军号和着四面边声一齐响起,崇山峻岭之间,落日将烟雾飘动孤独的城紧闭着。一杯浊酒暂且慰我故土之思,功业未建男儿无颜回归故里。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哪能安然入睡,将军士卒白了头发泪流不尽。

(三)

秋季到来,西北边塞的风景多么奇异,大雁南飞避寒,没有半点恋意。号角连连,马嘶风号,万千层峦叠峰里,云雾弥漫,夕阳西下,天际一片橘黄,孤城紧闭。斟上一杯浊酒,遥寄远在万里的思乡之情,功名尚未立,又怎么敢盘算回乡的日期呢。听惯了幽怨的羌笛声,见惯了秋霜满地,远在边塞守边的战士在夜深人静时久久不能睡,辗转反侧,将军和战士们又长了些许白发,热泪满眶,唔呼。

(四)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北宋西北边境军旅生活的词。上阕描绘荒凉的秋景,以显示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事态势的严重。下阕是作者自抒怀抱,慨叹功业未立和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真实感人。全篇造语雄浑有力,情调苍凉悲壮。

宋仁宗朝,西夏是从西北方面侵扰中原比较强大的敌人。公元1040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陕西延安),在边城的防御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朝廷腐败,败多胜少,只能坚守以稳定大局。本词即作于此时。

以上片短着重写景。“塞下”二句首先点明地点,时间和边地延州与内地不同的风光,其次具体地描述风光的不同,西北边疆气候寒冷,一到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大雁此时奋翅南飞,毫无留恋之意。“四面边声”三句写延州傍晚时分的景象,边声伴着军中的号角响起,凄恻悲凉。在群山的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特异的风景。首句中的“异”字通过这十七个字得到了具体的发挥。

下片抒情。“浊酒一杯”二句,先自抒怀抱,作者为前线三军统帅,防守边塞,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想要借一杯浊酒消解乡愁,路途遥远,家人在何方?更重要的是,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就无从谈起。而要取胜又谈何容易,因此更浓更重的乡愁就凝聚在心头,无计可除。“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紧承“长烟落日,”到了夜晚,笛声悠扬,秋霜遍地,更引动了征人的乡思。全词结束在“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二句上,此二句从写景转入写情。戍边将士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本可以战胜敌人,无奈朝廷奉行的是不抵抗政策,戍守艰苦,又无归计,人怎么能睡得着呢!旷日持久的守边白了将军的头,使征夫洒下许多思乡的热泪。

把西北边陲的羌管笳鼓声带进词坛,使词进一步向社会化靠拢,旁枝独秀于艳词之外,本篇即为发端者之一。语气沉郁雄浑,风格苍凉悲壮,上下片之间情景相生,浑然一体。上篇“雁去无留意”移情于物,生动地表现了征人久戍边关,更无留意的内心感受。“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在描写边塞风光的词篇中,可称警策。作者爱国主义的英雄气概充满了字里行间,气象开阔,开苏、辛豪放词之先河。

提到范仲淹,人们很容易想到他那篇有名的《岳阳楼记》,而很少记起他的词作;同样,因为文章,人们大多认他作文官,而很少当他为武将。这首词,可以弥补这种认识的不足。

1040年(宋康定元年)至1043年(庆历三年)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将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范仲淹《渔家傲》一词开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极力渲染边塞秋季风景的独异,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从视觉听觉等方面表现了边塞地区的萧条寂寥。

起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了延州的所在区域。它处在层层山岭的环抱之中;下句牵挽到对西夏的军事斗争。“长烟落日”,颇得王维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神韵,写出了塞外的壮阔风光。而在“长烟落日”之后,紧缀以“孤城闭”三字,把所见所闻诸现象连缀起来,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隐隐地透露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上片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秋来早往南飞的大雁,风吼马啸夹杂着号角的边声,崇山峻岭里升起的长烟,西沉落日中闭门的孤城……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边塞,虽然经过了历史长河的淘洗,但在古诗人的笔触下,却依然留着相同的印迹。

下片起句“浊酒一杯家万里”,是词人的自抒怀抱。他身负重任,防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这“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也就是说,一杯浊酒,消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乡愁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而产生。燕然未勒也是《封燕然山铭》这个典故而来:东汉和帝永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宪北伐匈奴,大破之,在漠北燕然山刻石记功,由班固执笔,颂汉威德,就是所谓“勒石燕然”。勒字此处是雕刻的意思。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人不寐”,补叙上句,表明自己彻夜未眠,徘徊于庭。“将军白发征夫泪”,由自己而及征夫总收全词。总之下片抒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的是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的情怀。

范仲淹渔家傲赏析 第6篇

渔家傲·秋思

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注释

①渔家傲: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关》。

②塞: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③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④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⑤千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

⑥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⑦羌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⑧悠悠:形容声音飘忽不定。

⑨寐:睡,不寐就是睡不着。

赏析

宋仁宗朝,西夏是从西北方面侵扰中原的强大敌人。公元1040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陕西延安),在边城的防御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朝廷腐败,败多胜少,只能坚守以稳定大局。本词即作于此时。

上片着重写景。“塞下”二句首先点明地点,时间和边地延州与内地不同的风光,其次具体地描述风光的不同,西北边疆气候寒冷,一到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大雁此时奋翅南飞,毫无留恋之意。“四面边声”三句写延州傍晚时分的景象,边声伴着军中的号角响起,凄恻悲凉。在群山的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特异的风景。

下片抒情。“浊酒一杯”二句,先自抒怀抱,作者为前线三军统帅,防守边塞,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想要借一杯浊酒消解乡愁,路途遥远,家人在何方?更重要的是,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就无从谈起。而要取胜又谈何容易,因此更浓更重的乡愁就凝聚在心头,无计可除。“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紧承“长烟落日,”到了夜晚,笛声悠扬,秋霜遍地,更引动了征人的乡思。全词结束在“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二句上,此二句从写景转入写情。戍边将士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本可以战胜敌人,无奈朝廷奉行的是不抵抗政策,戍守艰苦,又无归计,人怎么能睡得着呢!旷日持久的守边白了将军的头,使征夫洒下许多思乡的热泪。

把西北边陲的羌管笳鼓声带进词坛,使词进一步向社会化靠拢,旁枝独秀于艳词之外,本篇即为发端者之一。语气沉郁雄浑,风格苍凉悲壮,上下片之间情景相生,浑然一体。上篇“雁去无留意”移情于物,生动地表现了征人久戍边关,更无留意的内心感受。“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在描写边塞风光的词篇中,可称警策。作者爱国主义的英雄气概充满了字里行间,气象开阔,开苏、辛豪放词之先河。

提到范仲淹,人们很容易想到他那篇有名的《岳阳楼记》,而很少记起他的词作;同样,因为文章,人们大多认他作文官,而很少当他为武将。这首词,可以弥补这种认识的不足。

1040年(宋康定元年)至1043年(庆历三年)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将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范仲淹《渔家傲》一词开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极力渲染边塞秋季风景的独异,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从视觉听觉等方面表现了边塞地区的萧条寂寥。

起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了延州的所在区域。它处在层层山岭的环抱之中;下句牵挽到对西夏的军事斗争。“长烟落日”,颇得王维名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神韵,写出了 塞外的壮阔风光。而在“长烟落日”之后,紧缀以“孤城闭”三字,把所见所闻诸现象连缀起来,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隐隐地透露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上片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秋来早往南飞的大雁,风吼马啸夹杂着号角的边声,崇山峻岭里升起的长烟,西沉落日中闭门的孤城……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边塞,虽然经过了历史长河的淘洗,但在古诗人的笔触下,却依然留着相同的印迹。

下片起句“浊酒一杯家万里”,是词人的自抒怀抱。他身负重任,防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这“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也就是说, 一杯浊酒,消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乡愁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而产生。燕然未勒也是《封燕然山铭》这个典故而来:东汉和帝永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宪北伐匈奴,大破之,在漠北燕然山刻石记功,由班固执笔,颂汉威德,就是所谓“勒石燕然”。勒字此处是雕刻的意思。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人不寐”,补叙上句,表明自己彻夜未眠,徘徊于庭。“将军白发征夫泪”,由自己而及征夫总收全词。总之下片抒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的是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的情怀。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这种 情绪主要是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婉曲地传达出来。综观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创作背景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第7篇

塞②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③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

①渔家傲: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关》。

②塞: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③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④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⑤千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

⑥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⑦羌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⑧悠悠:形容声音飘忽不定。

⑨寐:睡,不寐就是睡不着。

译文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时的眼泪。

创作背景

宋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羌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词作于北宋与西夏战争对峙时期。宋仁宗年间,范仲淹被朝廷派往西北前线,承担起北宋西北边疆防卫重任。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范仲淹是当时的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官至副宰相。他了解民间疾苦,深知宋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主张革除积弊,但因统治集团内部守旧派的反对,没能实现。

他也是著名的文学家。这首《渔家傲》是他的代表作,反映的是他亲身经历的边塞生活。古代把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交界地方叫做“塞”或“塞上”、“塞下”。这首词所说的塞下,指的是北宋和西夏交界的陕北一带。

从词史上说,此词沉雄开阔的意境和苍凉悲壮的气概,对苏轼、辛弃疾等也有影响。

任何一首诗词的审美价值,是由多种艺术功能构成的。这首《渔家傲》并非以军事征战为题材,而是写边塞将士对家乡的怀念,因之不能生硬地用政治的尺度来衡量,而应该用艺术的尺度来衡量。它的艺术功能、艺术力量,在于抒情写景,但即使从政治上要求,此词的意义也并不消极。“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正是这首词最本质的思想亮点。燕然山,即今之杭爱山。后汉时,将军窦宪追击匈奴,曾登上燕然山刻碑(勒石)纪功。词中霜雪满头的老将军,已擦干思乡之泪,在恋家与报国的矛盾中,他是以戍边军务为重。他尽忠职守,不建功勋于边陲,虽有时思乡心切,也是不打算归去的。

词的上阕侧重写景。秋来风景异,雁去无留意,是借雁去衡阳回雁峰的典故,来反映人在塞外的思归之情。思归不是因为厌弃边塞生活,不顾国家安危。而是边防凄厉的号角声以及周遭的狼嗥风啸声,令人心寒。更奈何日落千嶂,长烟锁山,孤城紧闭,此情此景甚是令人怀念故乡的温馨。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一个长期戍边的老将,惦念亲人和家乡也是很自然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此句写得最成功,仅10个字便勾勒出一派壮阔苍茫的边塞黄昏景致。

写景是为了抒情。因此下阕一开头就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浊酒,本是乳白色的米酒,这里也暗喻心情重浊。因为思归又不能归以致心情重浊。“归无计”,是说没有两全其美的可能性。正在这矛盾的`心绪下,远方羌笛悠悠,搅得征夫们难以入梦,不能不苦思着万里之遥的家乡,而家乡的亲人可能也在盼望白发人。“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10个字扣人心弦,写出了深沉忧国爱国的复杂感情。

这首《渔家傲》不是令人消沉斗志之词,它真实地表现了戍边将士思念故乡,而更热爱祖国,矢志保卫祖国的真情。范仲淹曾在《岳阳楼记》一文中,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词中的白发老将军,正是这种崇高精神的生动写照。黄蓼园说它“读之凛凛有生气”,倒是深得其旨趣。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只此两句便抵得上那首有名的《敕勒歌》,虽然彼此取材不同。伟大的诗人杜甫曾写过“孤城早闭门”的佳句,但气势的雄浑似不及范词。那是人烟稀少的边塞,光秃的山峰重重叠叠,上空飘浮着一缕缕的青烟,悲壮的号角和着杂乱的边声在四野回荡。太阳还没有收起它金色的余晖,远远望去,山腰里一座孤零零的城池早已把城门关闭。这就像一幅中世纪边塞景象的艺术摄影。

一幅野性十足的边塞图画。“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样的“边塞情绪”,往往当人物置身特定场景之后,自然流露出来;此时才明白,长烟落日的边塞,对于生命个体而言,并不仅仅是“戍边苦”,还会产生极大的心理满足。

词是范仲淹守边愿望和复杂心态的真实袒露。词中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和词人巩固边防的决心和意愿,同时还表现出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在有着浓郁思乡情绪的将士们的眼中,塞外之景色失去了宽广的气魄、欢愉的气氛,画面上笼罩着一种旷远雄浑、苍凉悲壮的气氛。在边塞熬白黑发,滴尽思乡泪,却又不能抛开国事不顾,将士们的心理是矛盾复杂的。范仲淹虽然守边颇见成效,然而,当时在北宋与西夏的军事力量对比上,北宋处于下风,只能保持守势。范仲淹守边的全部功绩都体现在“能够维持住守势”这样一个局面上,时而还有疲于奔命之感。这对有远大政治志向的范仲淹来说肯定是不能满足的,但又是十分无奈的。所以,体现在词中的格调就不会是昂扬慷慨的。

此前,很少有人用词来写边塞生活。唐代韦应物的《调笑》虽有“边草无穷日暮”之句,但没有展开,且缺少真实的生活基础。所以,这首词实际上是边塞词的首创。

上片描绘边地的荒凉景象。首句指出“塞下”这一地域性的特点,并以“异”字领起全篇,为下片怀乡思归之情埋下了伏线。“衡阳雁去”是“塞下秋来”的客观现实,“无留意”虽然是北雁南飞的具体表现,但更重要的是这三个字来自戍边将士的内心,它衬托出雁去而人却不得去的情感。以下十七字通过“边声”“角起”“千嶂”“孤城”等具有特征性的事物,把边地的荒凉景象描绘得有声有色。首句中的“异”字通过这十七个宇得到了具体的发挥。

范仲淹《渔家傲》教学设计 第8篇

李清照的《渔家傲》选自语文版初二下册, 李清照作为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 《渔家傲》是其唯一一首豪放之作。本节课首先将李清照其他词作与《渔家傲》进行对比, 在朗读中感悟婉约与豪放词风的区别, 引导学生体会该词的独特性,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抓住此词中“梦”的贯穿全词展开教学, 以李清照的一生为纵线贯穿全课, 使课堂结构紧凑, 板块清晰, 主线分明, 不蔓不枝, 层层展开, 循序渐进, 由此把握一代词宗李清照传奇的一生。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准确把握诗歌内容和主题。

过程与方法:学习《词论》诗词鉴赏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词人李清照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 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一位女词人, 经历战争离乱, 终在词史上留名, 幸耶?否耶?今天我们一同走进一代词宗李清照。

(二) 对比诵读《醉花阴》《渔家傲》, 体会词风不同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篷舟吹取三山去。

明确:《醉花阴》表达了词人诗酒自娱的闲适, 暗香盈袖的浪漫, 明丽而缠绵的甜蜜哀愁。

《渔家傲》表达了词人豪迈的气度, 阔大的形象, 雄奇的志愿。

任何一个优秀的作家都不是一种写作风格, 正如“大江东去”的苏轼, 也有着“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柔情, 李清照亦有着刚柔相济的美。我们进一步学习婉约词宗别具一格的豪放词——《渔家傲》。

(三) 梦

明确:《渔家傲》在《花庵词选》中题做《记梦》。

1.读梦——诵读诗词。

2.绘梦——描绘意境。

加入适当的想象, 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词中最能触动你的画面:天接云涛、星河流转、天人对语。

3.品梦——赏析词作。

(合作探究) 运用李清照《词论》中对词三标准, 赏析该词。

铺叙:描写细腻, 词义生动, 意境浑厚。接”“连”“转”“舞”“殷勤”故事:用典、引用贴切自然。

大鹏:北冥有鱼, 其名为鲲。鲲之大, 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 其名为鹏。鹏之背, 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逍遥游》

虽非助帝功, 其乐莫可涯。人生能如此, 何必归故家。起来敛衣坐, 掩耳厌喧哗。心知不可见, 念念犹咨嗟。——《晓梦》

典重:词风沉着不轻佻, 主旨深远。

释梦——领悟主旨

思考:词人要归何处?

李清照通过这首词要表达什么?

明确:此时的李清照不再是以泪洗面的弱女子, 她有着真实的情感, 真实的忧愁。从忧愁中读出愤懑, 从感伤中读出倔强, 有一种骨气在支撑着。正如梁启超对此词曾指出:“此绝似苏辛派 , 不类《漱玉集》中语。”——《艺衡馆词选》乙卷

4.梦醒——读懂作者。

(合作探究) 李清照的词风为什么会发生变化?明确:

(1) 她生于书香门第, 这个待字闺中的少女, 羞涩调皮, 聪敏率性。书香门第: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点绛唇》 (2) 她与赵明诚结为夫妻, 弹唱出一曲高山流水的琴瑟和鸣, 纵使哀愁也是那般轻柔。琴瑟和鸣: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减字木兰花》 (3) 49岁的丈夫走完了自己的人生, 之后改嫁的遇人不淑, 被诬陷的牢狱之灾, 时光在她的意念中度日如年的停滞了。

不能忘情: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随着金人南下的铁蹄, 李清照淹没在国破家亡的历史之中, 她以女子之身, 怀天下大事。以一介布衣, 思公卿之责, 体味着宋代士大夫共同的时代悲哀。正如李调元在《雨村词话》中所说“不徒俯视巾帼, 直欲压倒须眉。”痛失家国: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渔家傲》

(四) 小组讨论

(合作归纳) 一代词宗李清照, 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

(五) 总结升华——李清照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

明确:此时的我们, 会想到这样一些人:孔子、辛弃疾、范仲淹……这样一类人, 他们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他们独善其身, 兼济天下, 期千万世。这就是中国文人“士”的灵魂。

(六) 结语

明确: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 即公元1155年, 李清照在孤独、寂寞、甚至在有些人的嘲讽和诽谤当中走完了一生, 她在临安去世, 享年七十二岁。李清照曾因她没有子嗣而感到痛苦遗憾, 但是现在, 当我们在李清照的优秀的词作面前而被深深地打动的时候, 当我们在李清照的墓碑前深深地叹息的时候, 我想, 李清照以及她的文学并没有绝嗣, 而是绵绵不绝、繁衍生长着, 永远流传下去。正如郭沫若曾言:大明湖畔, 趵突泉边, 故居在垂杨深处;金石录里, 漱玉集中, 文采有后主遗风。

(七) 布置作业

扩展阅读:当代作家梁衡历史散文《乱世中的美神》

摘要:本文做了李清照《渔家傲》的教学设计, 以便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篇文章, 从而把握李清照的一生。

上一篇:服装发布会主持词下一篇: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