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小说集有哪些

2024-07-03

鲁迅的小说集有哪些(精选10篇)

鲁迅的小说集有哪些 第1篇

鲁迅代表作品有哪些?鲁迅写的小说有哪些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小说集: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皆收于《呐喊》中)

散文集: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共收录10篇散文)(含《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其中,《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已被纳入初中语文人教版课本)

文学论著:

《中国小说史略》;

散文诗集:

《野草》(含《风筝》、《雪》(收录在人教版语文七年级年级上6课)等作品

论文集:

《门外文谈》

杂文集:

《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9部和很多另外的杂文集.

鲁迅文集选

《而已集》文选 《鲁迅传略》;《伪自由书》文选 《野草》 《朝花夕拾》《呐喊》;文集《且介亭杂文》《二心集》;杂文集 《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白光》 《端午节》 《**》《故乡》《孔乙己》.195月发表首次用笔名“鲁迅”的中国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后来又发表了《明天》《社戏》《头发的故事》《兔和猫》《一件小事》《鸭的喜剧》《药》《彷徨》文集《祝福》《兄弟》《在酒楼上》《伤逝》《离婚》《孤独者》《高老夫子》《示众》《长明灯》《肥皂》《幸福的家庭》《坟》文集《题记》《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娜拉走后怎样》 《未有天才之前》《论雷峰塔的倒掉》《再论雷峰塔的倒掉》《说胡须》《论照相之类》《看镜有感》《灯下漫笔》《春末闲谈》《论“他妈的!”》《杂忆》《从胡须说到牙齿》《寡妇主义》《坚壁清野主义》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写在‘坟’后面》《藤野先生》《父亲的病》《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反驳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墓碣文》《“友邦惊诧”论》,鲁迅的自撰文《鲁迅自传》.这些文章都被摘入《鲁迅全集》.

鲁迅情感经历

兄弟不和

在鲁迅的个人生活中,有两件事对他的打击是沉重的。一个是他的`婚姻生活,另一个就是与弟弟周作人的失和。鲁迅和周作人一直不愿意向别人谈及此事从而也使得这件事越发的扑朔迷离,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不可理解的事件。多年来,研究界对此形成了“经济说”、“失敬说”、“家庭纠纷说”等三种观点。第一种说法“经济说”认为是周作人妻子羽太信子花钱过于大手大脚,致使家中往往入不敷出,最后使得兄弟产生罅隙。第二种说法,认为是鲁迅与信子有私情,导致周氏兄弟不和。第三种说法,则认为是周家众人对信子的不满,导致兄弟关系的紧张。就否定“兄弟失和”是由于两人思想上的分歧来说,这三个观点是一致的。但是除此之外,学界的研究基本上没有多大进展,三种观点也无法真正说服读者。

婚姻爱情

鲁迅的一生,曾经与两位女性有过婚姻或爱情关系,一是当他26岁的时候,从日本回到绍兴在母亲鲁瑞的主持下与山阴朱安女士结婚;鲁迅自与朱安结婚之后,直至病逝为止,并未与她解除这种婚姻关系(鲁迅深知一旦休妻,朱安就会遭遇死亡或者非人的遭遇,于是未离婚),鲁迅在外的日子,朱安一直照顾着鲁迅母亲的生活,从未有怨言;二是当他47岁的时候,从广州抵达上海,即与长期追随自己的番禺许广平同志同居。鲁迅病逝后,朱安女士到亡故的十余年间,和许广平同志一样,也一直作为鲁迅遗属同社会保持着正常的联系。

鲁迅的小说集有哪些 第2篇

鲁迅和郑振铎合编《北平笺谱》《十竹斋笺谱》,在《北平笺谱》中选入陈师曾和齐白石的笺纸画若干。鲁迅独撰《北平笺谱》一书的序言,罗列包括齐白石在内的诸位画笺高手的大名。另外,在与郑振铎编书通信里几次提到过齐白石,1933年2月5日的通信里说:“去年冬季回北平,在留黎厂得了一点笺纸,觉得画家与刻印之法,已比《文美斋笺谱》时代更佳,譬如陈师曾齐白石所作笺谱,其刻印法已在日本木刻专家之上,但此事恐不久也将销沉了。”特别是在他与郑振铎共同拟写的发行《北平笺谱》的广告词里,又说:“三十年来,诗笺之制作大盛,绘画类出名手,刻印复颇精工。民国初年,北平所出者尤多隽品,抒写性情,随笔点染,每涉前人未尝涉及之园地。虽小卡短笺,意态无穷。刻工印工,也足以副之。”这些,都算作他正视和审看齐白石的明证。而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了。他评论与欣赏的视觉,始终不离从木刻艺术的主流和木刻发展的主题着眼,因为画笺在版刻艺术一脉里独具一格。周作人则不一样,他除了民间艺术、古代艺术之外,似乎没有鲁迅特别地要搜求外国画外国艺术品的兴致。他却正视国画中的文人画,由衷钦敬同时代的陈师曾和齐白石。他在《陈师曾的风俗画》一文里这样说:“陈师曾的画世上已有定评,我们外行没有什么意见可说,在时间上他的画是上承吴昌硕,下接齐白石,却比二人似乎要高一等,因为是有书卷气,这话虽旧,我倒是同意的,或者就算是外行人的代表意见吧。手边适值有陈师曾的《北京风俗图》影印本二册,翻阅一过,深觉得这里有社会的意义,学问与艺术的价值,不是一般的画师所能到的。”他还特地求齐白石治印,又精心保存齐白石的印章。周作人在和俞平伯的通信里表示,因为只有名家齐白石的两三方印,名印过少而深觉遗憾。

鲁迅的小说集有哪些 第3篇

一、“我”是小说的主人公。

这类作品以《社戏》《一件小事》《伤逝》等为代表。首先, 作者采用第一人称来写作, 这对传统小说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鲁迅以前, 旧小说主要是说书人采用章回体的形式客观地讲述故事, 即使是四大名著, 也没有逃脱此模式。这种模式虽然有很多的优点, 但千篇一律却不免让人感到乏味。而“我”的出现自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其次, 这类“我”, 他们的身份大多是知识分子, 带有鲁迅的影子。如《社戏》中的“我”———迅哥, 不但名字让人产生联想, 而且经历和生活环境与鲁迅都有诸多相似之处。鲁迅对知识分子命运和生活状态的密切关注, 只有用第一人称“我”, 才能将其担忧、迷惘深刻地展现出来。最后, 采用第一人称, 有利于作者使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一件小事》只有短短的几百字, 但议论性的文字却比比皆是, 如“但有一件小事, 却于我有意义, 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 使我至今忘记不得。”寥寥几句话, 点出这件事让我永难忘怀;“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 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 刹时高大了, 而且愈走愈大, 须仰视才见。”这句极力渲染了车夫的人格;“独有这一件小事, 却总是浮在我眼前, 有时反更分明, 教我惭愧, 催我自新, 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这句突出了车夫对“我”的影响和作用。《伤逝》更是在娓娓的叙述中不断地插入抒情性的文字, 让人一面读故事, 一面思索文字所蕴含的意义。如“唉唉, 那是怎样的宁静而幸福的夜呵!”, “新的生路还很多, 我必须跨进去, 因为我还活着。但我还不知道怎样跨出那一步。有时仿佛看见那生路就像一条灰白的长蛇, 自己蜿蜒地向我奔来, 我等着, 等着, 看看临近, 但忽然便消失在黑暗里了”等等。这些文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知识分子的希望和失望、追求和彷徨等。

二、“我”是小说的叙述者。

当“我”作为小说的叙述者时, 这里的“我”不完全是作者本人, 可以理解为“我”给听众讲了一个关于别人的故事, 这类作品以《故乡》《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孔乙己》等为代表。除《孔乙己》外, 其他几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我”在讲述他人故事 (如闰土、吕纬甫、祥林嫂的故事等) 的同时, 也在讲述自己的故事, 两者互相渗透、影响, 构成了一个“复调”。而“我的故事”又是从“我”回到“相隔二千余里, 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故乡》) 说起的, 从而形成了一种“归乡”模式。在这里, 问题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它又留给读者什么样的思考。要回答这些问题, 关键要看作者在故乡见到了什么, 对“我”有什么意义。“我”看到的是闰土的麻木, 吕纬甫、魏连殳的沉沦, 祥林嫂的死亡, 这些对于试图从故乡寻找安慰的“我”来说无疑是彻底的一击。“北方固不是我的旧乡, 但南来又只能算一个客子, 无论那边的干雪怎样纷飞, 这里的柔雪又怎样的依恋, 于我都没有什么关系了” (《在酒楼上》) 这种深沉的无家可归的悬浮感和无可附着的漂泊感, 是那个时代“走异路, 逃异地, 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呐喊自序》) 所共有的。背后回荡着的是久久不息的发自灵魂深处的追问:“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它表现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中西文化碰撞、传统与现代纠结中找不到自己位置, 那种“上天无门, 入地无路”的无家可归的绝望的苍凉, 深深震撼着读者的心灵。而《孔乙己》则通过“我”由以前“看”孔乙己到后来和大家一起“笑”的变化表现了“无主名无意识杀人团”的扩大, 让人触目惊心。

鲁迅小说的复调艺术 第4篇

关键词:鲁迅小说 自省 复调

一、复调的起源和本质

复调理论来源于前苏联的文艺理论家巴赫金,他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文中指出"复调小说"中的每个主人公是独立于作者的具有自我意识的思想家,他们对自己和世界有着一种特殊的看法,小说表现的不是作者的完整意识,而是具有几个意识相互作用的对话性质。

复调的本质就是对话。个体在进行精神思考的时候,无法摆脱置身其中的群体意志,与群体既有对立,又存在互助互补,在不同的时机,个体和群体的相对关系都发生着微妙的转变,形成不同的方圆平衡。同时,群体意志和生存环境既是个体精神的土壤,又制约着个体精神的发展,束缚着个体精神的伸张。所以个体无时无刻不面临着这一无形的障碍,在进行精神抉择的时候,必然要考量群体意志和周围环境,这就是对话,体现在文学中就是复调艺术。

二、鲁迅小说中的复调

鲁迅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复调,《狂人日记》中狂人的日记,《孤独者》中魏连殳给我的信,《在酒楼上》吕纬甫沉浸的自我叙述,《伤逝》中涓生的自我追忆等,这些都明显运用了复调表达。

1、鲁迅小说中复调的类型

复调的本质就是对话。对话的特性是相同的,但是存在着不同的层次性,一种是缺乏自觉精神的泛意识对话,这在小说中多是需要启迪的民众,如单四嫂子、阿Q,他们在群体意志面前时完全的劣势,缺乏自主权,多体现了扭曲性,这类对话属于盲意识对话;另一种是具有自觉精神的潜意识对话,在鲁迅小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强烈的对话意味,每一个主人公在说话或者行動时好像都有一个第三者在参与,那个第三者在意识里干扰着主人公,让主人公不得不顾及到他。这个第三者是谁?这一类对话是鲁迅小说复调艺术的典型运用;如果考虑到小说的读者效应,鲁迅小说还有一种文本之外的对话,和读者的对话,前两种设计于文本之内的对话就是为了启迪读者,希望培养出更多富有战斗精神和斗争经验的新的思想斗士,这类对话是启蒙对话。

2、鲁迅小说复调的具体运用

"今天晚上,……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①

对于《狂人日记》,以往解读的重心放在了那篇古文作就的序和白话文的日记的对比结构上,但我们可以试着抛开前面的序言,来重新读一读狂人的日记,我们也可以问出一些问题:狂人在对谁说话?狂人说话时那种急迫的气氛缘何而来?答案很简单,狂人在日记中肯定是在对自己说话,那种紧张的气氛缘于狂人躁狂症产生的自身压迫,他的自身压迫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第三者,外界的一切在他眼里都是这个压迫者,都是他在日记中要用第三只眼紧紧防备的,在这里还有一个倾听者,那就是分裂的自己,狂人对之说话的那个分裂的自己。所以在这里有三个角色,狂人,分裂出来的狂人,压迫者。所以这篇日记本身就是三个角色互相对碰的过程,是一个内在分裂灵魂之间的对话。

狂人只存在于《狂人日记》中吗?不是的,狂人本身就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有着深层自我、我、压迫者三个角色的互相碰撞,我如果在外界找不到依托,便会开掘深层自我,以对抗压迫者,这个压迫者可以是自然与物质,也可以是文化与精神。在这样一种层面上回归到鲁迅,我们就多少能看出一点他内在精神的斗争,体味黑暗沉潜的自我,无力的我,压迫者,这个压迫者不是别的,而是自己又爱又恨的群人,在三个角色的第一层分裂之上,他还有着第二层的分裂,就源于这个压迫者。鲁迅在另一篇小说里有着更直观的表现。

《孤独者》中魏连殳留给叙述者的那封信是整篇小说中最激烈的部分,它不只是激烈,而且是惨烈。申飞和魏连殳是什么关系?魏连殳在信中说到的敌人是谁?以往的研究视角往往放在魏连殳身上,我们试着把注意力移动到叙述者身上,看看他的表现与马脚,在文中"我"一直是个半隐人,魏连殳的出场全在"我"的视线之中,"我"也是魏连殳的倾诉者,在这里"我"好像是一个优游自如的存在,其实不然,"我"是一个胆小的退缩者,"我"一直不敢出面,表面上"我"在公开魏连殳,其实"我"是在隐藏自己。魏连殳信中的敌人是我们共同的敌人,那个希望他活几天的人就是"我","我"为什么希望他活下去,只因为我同情他吗?而是因为那个魏连殳就是"我"的魏连殳。魏连殳,"我",敌人,又组成了一个三色花环,只是这封信打破了"我"的叙述主导,深层自我的魏连殳已无法在潜意识里蜷息,"我"也无法再持有他,这封信是他对敌人的控诉,也是对"我"的诀别。从此,"我"将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没有自我,敌人无比强大,"我"已无处可隐,魏连殳在的时候还有隐的空间,现在连这空间也消失了。

到处充满了声音,自己的声音便微弱起来。鲁迅就是文章里那匹受伤的狼,只有在深夜的旷野中嗥叫。

三、鲁迅小说中复调的艺术效果

复调展现的是对话的双重性,一个对话结构的形成必须具有着完整的对话主体和对话平台,主人公并不是单一的文学形象,文学作品也不是文学形象得以遁现实之形的桃花源。复调在鲁迅小说中构造了完整的对话结构。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必须要通过人物形象来描绘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复调艺术正是展现人物完整精神,侧面表现社会环境的充分表现手法。鲁迅小说中复调手法的运用,全面展示了主人公和社会环境的对话关系,在刻画人物形象的同时充分展现了社会环境和时代精神。

复调本身就是人类精神丰富性和复杂性的产物,在鲁迅小说中,通过复调深刻剖析了人物精神的复杂性及其复杂性因素,他像一个精神外科医生,在小说里一步步完成着他的精神分析,寻找着病人的病节,复调就像一把有力的手术刀。

注释:

①鲁迅.狂人日记[M].京华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

[1]鲁迅.狂人日记[M].京华出版社,2006

[2]巴赫金. 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关于鲁迅的个人评价有哪些 第5篇

杨永德、杨宁二人编撰的《鲁迅最后十二年与美术》,单列有“鲁迅与木刻团体”一篇,记录从1931年6月,鲁迅为“一八艺社”举办展览会并写《一八艺社习作展览小引》开始,到病逝前的1936年10月8日,最后参观广州“现代版画研究会”组织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木刻联展》,他与各地进步木刻团体有直接联系并出面指导的就多达十一个。这时团结在他周围的,是上海与各地的另一批反体制的青年。鲁迅不仅反对提倡国粹,也主张引进西方和俄国的东西进来,用以改造封建、专制、腐朽的中国。按说,以鲁迅和陈师曾的同事关系,南下之前与后来,完全可以直接接触和联系齐白石的,但没有。没有收藏齐白石的画,也没有请齐白石刻印。他当然知道美术界和国画界的事情,可是对民国画界的主流,即使是徐悲鸿和林风眠,也刻意保持了疏远的距离。“政治正确”的意识之外,或许也和他的名士气有关。

总之我认为,鲁迅对齐白石评价是有限定有限度的,局限于“画笺高手”而已。谈不上是对国画名家齐白石特意的赞美。鲁迅为着力引导木刻,而兴致勃勃地搜集民初的画笺作品包括齐白石,像他搜集南阳的汉画像砖、朱仙镇年画一样,全是为了新美术的营养。

鲁迅说过的关于读书的名言有哪些 第6篇

鲁迅的读书名言

1、空谈之类,是谈不久,也谈不出什麽来的,它始终被事实的镜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

2、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3、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我们何尝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4、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5、凡是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6、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

7、要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8、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

9、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冷笑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功之后……

10、写小说,说到底,就是写人物.小说艺术的精髓就是创造人物的艺术.

1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12、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13、不满足是向上的齿轮.

14、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比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

触动人心的小说有哪些 第7篇

有位老人,收藏着许多价值连城的古董。他的老伴过世得早,留下三个孩子,可孩子长大后都出了国,有了自己的生活圈。

孩子不在身边,所幸老人还有个学生,忙前忙后地伺候他。

许多人都说:“看这年轻人,放着自己的正事不干,成天陪着老头子,好像很孝顺的样子。谁不知道,他是为了老头子的钱。”

老人的孩子们,也常从国外打来电话,叮嘱老父要小心,不要被学生骗了。

“我当然知道!”老人不耐烦地说,“我又不是傻子!”

终于有一天,老人过世了,三个孩子都从国外赶了回来,但看到遗嘱后,他们急眼了,因为老人居然真糊涂到把大部分的收藏都给了那个学生。

老人的遗嘱是这样写的:

“我知道我的学生可能贪图我的收藏,但是在我苍凉的晚年,真正陪我的是他。就算我的孩子们爱我,说在嘴里、挂在心上,却不伸出手来,那真爱也成了假爱。相反,就算我这个学生对我的情都是假的,假的帮我十几年,连句怨言都没有,也就算是真的!”

《请客》

又到周末,章明早早就约定好,请了三个人吃饭。三个人中,有两位是他的领导,另外一位是相处多年的好朋友,对他来说都很重要。章明提前几天就和他们约定好,并又特意提前一天再次通过电话和他们确认,每个人都说没问题,到时见。于是,章明在新城区最为豪华的大酒店订了个小包厢,一下班就早早地赶到了。

服务生介绍说,酒店有一种火锅套餐,正好够3-5个人吃,分280元、580元和880元三个档次,章明不假思索,就挑了880元那一档的。请这几个人吃饭,最重要的就是要讲面子,钱是次要考虑的。

章明在新城区上班,父母还住在老城区,尽管离家并不远,坐地铁就很方便,但他却很少回家,因为总有做不完的事。就是到了周末,也安排的满满的,不但报了补习班,学习英语、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还要打各种各样的电话、请人吃饭或者被人请。总之,毕业才两三年,靠着这样一点一点的努力,他的事业也算慢慢发展起来了,前途似乎光明一片。

眼看下班都很久了,但请的人一个也没到,章明首先拨通刘姓领导的手机,问他到哪里了。刘姓领导在电话那端先是一愣,接着一副恍然大悟的口气,说:“小章啊,真不巧,刚有一个重要客户要我去一趟,事关重大,不能来了……”

章明连忙说:“领导,没关系,您忙您的,下次再专门请您。”挂下电话,章明把服务生喊过来,说:“我们少了个人,有位朋友不能来,请把套餐换成580元钱那一档的……”

服务员才说好哩,还没出包间,章明的手机就响了,是另一位张姓领导打来的,说家里突然出了点事,需要立马回去,不能来了……

章明忍不住自己的失望,说:“菜都点好了,先来吃点再回吧?”

张姓领导说:“章明啊,真得不吃了。这样吧,明天或者下个周末,我请你。”

话说到这个份上,章明也只好认了,遂有点尴尬地对还没出包间的服务生说:“有一个朋友有事,我们还剩俩人,能不能换成280元钱那一档的?”

服务生有些不乐意了地同意了。

只剩那位相处多年的好朋友了,章明想,这么要好的哥们,一起吃个大排档, 60块钱就能让两个人吃得乐呵呵的,这顿饭请得有些多余了,但已经到了这个时候,朋友肯定快到了,于是他就让服务生先上菜。

啤酒和菜很快上齐,桌子上的煮锅开始沸腾。但就在这个时候,章明那位好朋友也发来短信,说感冒严重得很了,得去医院挂水,实在对不起兄弟,改日再专门请客谢罪。

章明心中好一股怨气。怨归怨,现实的问题:这满满一桌菜怎么办?自个儿享用,不说没胃口了,即便放开吃,也吃不完啊。

正沮丧间,手机又一次响了起来,这次是父亲打来的,问章明:“小明,今天周五了,晚上还回家?”

章明强作笑脸,说:“这两天比较忙,就不回了。”

父亲坚持说:“你得空还是回来看看吧,你已经有俩月没回来了,你妈老是念叨你,都把我念叨烦了。”

章明嘿嘿笑了几声,说:“真的有点忙啊。”

父亲又问:“你明天中午有空吧,你妈说她明天想去看看你,到你宿舍给你做个午饭。”

老爸这一说,章明才想到,既然都点了菜了,不如就喊父母来吃吧,遂说:“哦,对了,你和妈还没吃饭吧?要是没吃,你们现在就过来一起和我吃吧,我在单位不远的酒店等你们。”

父亲在电话那头愣怔了一下,然后问章明:“你说让我们现在过去和你一起吃晚饭?”

“是啊是啊,我请你和妈来吃饭,我都点好菜了,我马上把地址发给你,你和妈就打车过来,也不贵的,不要省钱!”

放下手机,章明想起自己请过无数人吃了数不清的饭,却唯独没有请父母吃过一顿饭呢!

父母这次果然没省钱,打出租车一会儿工夫就赶了过来,两位老人满脸笑容,老妈还特意穿了件新上衣,并抱怨章明老爸催的急,丝毫没多想儿子为什么突然请他们出来吃饭,而且是在大饭店里吃贼贵的套餐。

章明敬了父亲一杯酒,当他将酒一饮而尽的时候,心里突然涌出想哭的冲动。

吃完饭,章明和父母一起回了家……

星期一一上班,一位和章明父母同住一个小区的同事就跑过来告诉章明:“这两天你爸妈在小区里逢人就说,你请他们在大酒店里吃了一顿高档大餐,还说你给他们敬了酒,祝他们身体健康……”

章明一下子泪流满面。

《兄弟》

老大的俩双胞胎儿子考上了大学,光学费就一万多,他东借西挪,也没把钱凑够。

媳妇说,该借的都借了。实在不行,去跟老二张个口吧。

老大撇了撇嘴说,前年,老二盖鸡场鸭场,跟咱借两千块,咱可是连百十块都没借给他。这个时候找他,我咋张得开口?

媳妇不语了。老大点支烟,狠狠地抽几口,烟雾缭绕,罩着老大那张愁苦的脸。

这时,有人敲门。老大开门一看,竟是老二。

老二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风尘仆仆地站在门口。

老大说,老二,你咋来啦?

老二放下鸡,放下鸭,抹一把头上的汗说,听说俩侄子考上了大学,担心哥凑不够学费,就给哥送来五千块……说着,老二从口袋里掏出厚厚一沓钱,放在面前的桌子上。

老大羞愧难当,说,老二,哥对不起你……前年你盖鸡场鸭场,跟哥借两千块钱,可我……

老二摆摆手说,哥的家境我知道,嫂子有病,俩侄儿要上学,你打工也挣不了几个钱……再说,你不是还借给我五百块吗?

五百块?老大一头雾水。

对呀。老二说,你忘了吗?那五百块,是你托咱娘捎给我的啊……

《雨还在下...》

哗,一道闪电;轰,一个响雷。

暴雨倾盆,天地间浑沌一片……

老大扑腾腾坐起来,心也跟着扑腾腾地跳。老大拉亮灯,推推身边的媳妇。媳妇一骨碌爬起来,咋?屋里进水了?

我是担心咱爹咱娘……

说梦话吧?爹娘不是住在咱家吗?咱住的可是爹娘的老屋。要塌,也是这里塌。咱那屋,结实着呢!

结实归结实,可那边地势低,万一进了水,也不是闹着玩的……

门前有土埂,屋后有排水……哪能呢?睡吧,睡吧。

哗,一道闪电;轰,一个响雷。

暴雨倾盆,天地间浑沌一片……

老大扑腾腾坐起来,心也跟着扑腾腾地跳。这回,媳妇没用推,也跟着坐起来。

你到底折腾个啥?还让不让人睡觉?

我还是不放心……咱爹咱娘都七十多岁的人了,屋里一旦进了水,跑又跑不得……

要不,你去看看?

嗯,看看。老大麻利地穿衣,下地。

把我一个人撇屋里?我也去!

穿好雨衣,摁亮手电。老大和媳妇拧开门,一头扎进暴雨里。

哗,一道闪电;轰,一个响雷。

暴雨倾盆,天地间浑沌一片……

老大和媳妇跌跌撞撞来到自家门前,一切安好。

媳妇说,我说没事,你偏不信。这回安心了吧?

老大和媳妇磕磕绊绊地原路返回。刚到院门口,眼前的一幕就把他们惊呆了——屋子塌了!……

哗,一道闪电;轰,一个响雷。

鲁迅的小说集有哪些 第8篇

一、鲁迅翻译观念的缘起

在鲁迅翻译作品中的原创性和个人改写能力很强,导致了鲁迅先生翻译作品的文本转换方式中原创成分很高,与一般意义上翻译文本转换的文本“二度创作”相比区别甚大,从翻译技术角度的理解,是造成对鲁迅翻译作品研究缺失的重要原因。

鲁迅先生从《域外小说集》的翻译开始,试图通过日本和东欧的文学翻译渠道,扩展中国读者的阅读空间与视野,将西方进步的思想启蒙意识作为文学翻译传播的职责。在文本转换中,鲁迅将文本价值取向定位为“国民性的改造”,体现出自身创作和翻译的文化追求。在鲁迅早期翻译中,“文以载道”的文学责任感很强,这也使翻译的行为转化成鲁迅获取外来革新思想的一种载体,使鲁迅在《域外小说集》有意实现思想先于文学的翻译构想。

鲁迅作品翻译的观念中社会变革的思想性很明显,超越了语言形式表述的文本转化关注。

鲁迅曾对严复翻译《天演论》进行评论,说严复的翻译作品中“最好懂的自然是《天演论》, 桐城气息十足,连字的平仄也都留心,摇头晃脑的读起来,真是音调铿锵,使人不自觉其头晕。这一点竟感动了桐城派老头子吴汝伦,不禁说是‘足与周秦诸子相上下’了”[1]189, 严复用中国传统文言习惯翻译作品的方法,在鲁迅看来并没有作出批判和否定,他对《天演论》传递的“物竞天择”的思想内涵非常赞赏,况且他个人的古文功底非常深厚,所以在当时的评价言论也影响了他个人的翻译方式选择。对于早年翻译的《北极历险记》鲁迅后来自己回忆说:“那时又译过一部《北极历险记》叙事用文言,对话用白话,托蒋光云先介绍给商务印书馆,不料不但不收,编辑还将我人骂一通,说是译法荒谬。”[2]409这个阶段鲁迅受到严复和林纾的影响比较大,只希望作语言尝试,并未考虑阅读和理解效果, 但鲁迅先生翻译的尝试和他的言语也可以看到他对传统文化的形式的质疑,并正在开掘独创性的个人化翻译模式。

到1920年,白话文运动愈演愈烈,鲁迅的文本翻译转换也从古文转化到了白话。他主动用白话对曾用古文翻译或者文白夹杂的作品重新翻译,逐步开始重视语言符号形式对于作品传播的影响,在适应社会变迁的同时将读者阅读文本和思想理解感受作为主要参照。1921年,一部旧译作《域外小说集》要由上海群益书社重新刊印,鲁迅在重新刊印的序言中体现了翻译观念的变化,专门写道:“我看这书的译文,不但句子生硬,诘屈聱牙,而且也有极不行的地方,委实配不上再印。只是他的本质却在现在还有存在的价值,便在将来也该有存在的价值。其中有许多篇,也还值得译成白话,教他尤其通行。”[3]162鲁迅序言中的“本质却在现在还有存在的价值”表达了他重新刊印的原因,也指出了文本的思想价值和对社会变革的指导意义仍然存在,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翻译外国作品引入中国的原因。译者不同的翻译策略与文学创作心理的“同形度”和“差异度”的比例有关[4]341。

二、鲁迅翻译意识的现代化过渡

《域外小说集》同先于鲁迅在近代中国社会操刀翻译文学的林纾不同,并未止步于对外来文学作品的了解和大众普及的功效,他翻译作品的初衷便是形成有别于林氏的茶余饭后一样的消遣文学,而是希望通过翻译的桥梁实现中西文化的互通,拓宽国人的启蒙和进步思想。

从《域外小说集》中选择的作品来源看,鲁迅将英、法、美等发达国家的外国作品影响弱化,整个翻译集中,三国的作品只有美国一篇。更深刻的用意是开启国人现代意识,从具有进步意识的弱小国家曲笔移入翻译资源。翻译作品的主要文本语言背景,多来自荷兰等东欧弱小国家,为中国文学介绍的未知领域作出翻译探索。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莫泊桑、丹麦的安徒生,都在鲁迅先生的翻译过程中走进中国人的阅读视野。另外体裁的翻译选择也另辟蹊径,将童话、寓言、戏曲等体裁引入,具有极强的先锋性。

20世纪初期,中国正经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寻找出路的过程。国人普遍没有很好地接受外来新观念的渠道,留学海外的留学生采撷归来的资源,虽然很有限,但很大程度上成为满足阅读者需求的渠道。而这些阅读者和鲁迅一样,有着多年传统文化教育和学习经验,这使鲁迅在《域外小说集》翻译时,毅然选择了最忠实于中国文化理解的方式,通过自己的文学体验直接将外来文字转化成了母语。鲁迅将欧美风行的象征主义与心理刻画的文学表达方法忽略,创造了具有“周氏”特征的翻译形式,即直译汉语。

鲁迅在启蒙的革新召唤下,形式上却是极其“复古”的。形成了众人认同的“拗口”语言表达,几乎是每句话都对应外来文学的内容和语法,初次文学翻译尝试中可见鲁迅的心中充斥着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感。尽全力忠实于原来文化,是鲁迅引入外来文学心切所致,极力忠实中国文化,是鲁迅希望获得国人接受的影响,因此,使鲁迅《域外小说集》陷入了一种难于进入阅读状态的境地。鲁迅的学生曾这样评价:“那译笔古奥的很,似乎是拟《列子》或《庄子》,以原著的思想及文采而论,实有类乎我国古代的‘子书’。”[5]1鲁迅一直坚持“直译”的方法,使《域外小说集》为后来现代汉语的文白转化产生了发难性意义。

通过对《域外小说集》的翻译,鲁迅基本实现了外来文学引入的现代化,从翻译的语言表述上看,诘屈聱牙的状况却表明他并没有脱离传统。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固守的、难以阅读的语法使用都让我们看到鲁迅在初期翻译中,处于传统与现代的挣扎中。

三、鲁迅翻译思想对创作的影响

鲁迅的杂文在五四前后能够走向大众,有其背后的历史原因。一方面,中国是个具有悠久诗文历史的国度,形成了杂文文体载体的积累;另一方面,中国在近代社会转型中,杂文出现适应了社会发展和文学批评的需要。鲁迅杂文的文体形成与报刊成为大众传播媒介密不可分,他的杂文作品大多刊载在报刊上,仅《语丝》和《申报》的自由谈副刊上面就刊载鲁迅的杂文作品达到300篇左右,内容与现实和报刊新闻事件发布互动是也成为鲁迅杂文的一大特色。

《新青年》“随感录”专栏的《热风》系列杂文,体现的是短评、快评风格;《华盖集》中的文章又成就了“两军连续战”的绵延方式,成熟、深刻、随机应变的行文风格给当时的青年读者以浓厚的吸引力。鲁迅杂文的短小精悍、犀利入骨能够适应当时中国文化碰撞的激烈环境,也能满足读者直接快捷的接受需求。

鲁迅先生的杂文写作方式的开创与其翻译作品的独到选择相一致,都体现了极强的原创性。中国的杂文以鲁迅为代名词,而有关东欧等弱小国家的翻译作品题材选择也是鲁迅的一种开创,更重要的是,鲁迅在坚持尊重原文本的统一性的前提下,开始了“直译”翻译的技巧试验。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鲁迅通过对“雷峰塔的倒掉”的经过的议论,利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将法海和尚与白蛇娘娘之间的传统故事牵出,作出害人者必然害己的价值判定。进而将杂文的重心引向大众对压迫者可悲命运的关注,一切反动势力必将受到惩罚。鲁迅的杂文惯用的现实批判方式扎根于现实,而神话故事只是一个引子,这与鲁迅在《域外小说集》翻译中实践的直译技巧相吻合。

在《未有天才之前》中鲁迅表述道:“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的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因为幼稚,当头加以裁杀,也可以萎死的。”这与持有“天才论”观点的学人言论大相径庭,直接用价值判断的方式确认了事物的客观属性,降低了对“天才”追捧的热度。“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民众,就没有天才。”这更是申明了鲁迅先生的一贯立场,强化环境决定个人成长的进化论观点,对于真理的坚持是鲁迅杂文创作屹立不倒的灵魂。

在其翻译作品中也有所关照,小说《月夜》的主题涉及了中国人颇为禁忌的“灵与肉”的问题,国人面红耳赤不便提到的东西,在鲁迅翻译和引入的过程中丝毫没有避讳,他是用一种尊重人性和客观价值的方式在进行文本转换,这也是鲁迅的勇气可嘉之处。《月夜》充分肯定了人欲的合理性。宗教派系的长老劝说侄女离开可耻的性欲,抛弃尘世的牵挂信仰上帝,而月夜的当晚,老人在月光下见证了侄女和恋人结合,深深感到强制组织并不符合上帝的准予人与自然融合的旨意。这样的翻译作品是一种“挑衅”,触动的是近代固守传统的中国人的接受能力,但其价值在于前沿视角中的引导。《论“他妈的!”》、《什么是“讽刺”?》等杂文作品中鲁迅更是将社会变革和对真理拥护的声音发挥到极致,在新奇的论述中实现对旧制度和蒙昧国人的抨击与警醒。

作为翻译家的鲁迅,在其早期的《域外小说集》翻译中,已经具备了他后期创作和翻译的基调特征,就是以“社会改造”为目标。在翻译和创作交织一生的人生脉络中,鲁迅始终实践着在关注民众的现实诉求中的精神引导,“形式复古”与“意识先锋”是贯穿其文学思想的章法,也可以说是对鲁迅的文学实践的总结。

参考文献

[1]鲁迅.二心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5.

[2]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

[3]鲁迅.鲁迅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

[4]钱谷融, 鲁枢元.文学心理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

鲁迅小说的语言艺术 第9篇

一、凝炼。鲁迅善于用最简炼的笔墨准确传神地刻画形象。小说《药》的开头写华老栓夫妇准备去买人血馒头,“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这中间的“掏”“抖抖的”“按了两下”,言简意丰,充分表现了华老栓夫妇的贫苦和洋钱的来之不易!写康大叔把人血馒头交给华老栓,而华老栓踌躇着不敢去接时,“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这里一连用了六个动词“抢”“扯”“裹”“塞”“抓”“捏”,生动传神地刻画了刽子手的贪婪、凶恶和华老栓的老实、胆小。

鲁迅在塑造形象时,大量地运用白描手法,给读者留下了可供阅读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

在小说《孔乙己》中,对孔乙己的外貌描写,鲁迅仅用了三十来字:“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对他的穿着仅用“长衫”一词而已,描写也仅为十来字:“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接着就是:“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鲁迅抓住了孔乙己的主要特征,只要几句简约的叙述性语言,就已经传达出孔乙己形象的神韵来,而且为读者留下了可供想象的余地。

在中国传统诗歌创作中,十分讲究“炼字”,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所谓“境界全出”就是收到了以少胜多,言简意赅,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一个“闹”字写尽了那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满含着诗人喜迎春色的欢愉之情;一个“弄”字既细致地描绘出淡云拂月、花枝摇曳的美好夜色,也隐隐透露出诗人对于春色将阑的惋惜之情。

“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文赋》),炼字艺术能唤起读者丰富而美好的联系和想象。鲁迅深受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也十分讲究“炼字”,而且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小说《祝福》对祥林嫂临死前的外貌作了如下描写:“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在这里,鲁迅把眼珠的偶尔转动说成是“间或一轮”,一个“轮”字名词动用,很值得玩味,它把祥林嫂受尽人间沧桑,目光呆滞、死板的神情充分地表现了出来。它很自然地使人联想到一头老牛拉着一辆笨重的大车,那又大又重的车轮在泥泞的道路上吱吱呀呀、步履蹒跚、艰难转动的情形,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小说《药》写华老栓离开家门来到丁字街口:“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这里的叙述性语言,是描述刑场上围观的麻木的观众。人们因好奇而争看杀人的场面,鲁迅只是选取了几个动词,就将看客们的神态写出来了。“伸”“捏”“提”三个动词,形象而传神,准确而生动。

二、含蓄。在中国传统的文学创作和理论中,都十分重视含蓄的功能及其运用,所谓“语语明白如画,而言外有无穷之意”(王国维语)。鲁迅深得其中三昧,他的小说言近旨远,蕴藉隽永。《一件小事》曾被人誉为“是简劲而有寓意的速写,是一篇结构美丽的象征诗”。一个冬天,我坐人力车往S门;途中,一个老妇人身穿的“破棉背心”“兜着车把”而“伏在地上”。接着,鲁迅用一连串含蓄的字眼折射出作品的内涵:“我”怪罪老妇人“装腔作势”“车夫多事”“自讨苦吃”;而车夫“毫不踌躇,仍然搀着伊的臂膊”走向巡警分驻所。“我”终于发现——被人力车夫“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鲁迅不愿将自己的思想、观点直截了当地倾诉给读者,而是在含蓄之中留下许多“空白”,希望读者自己去作进一步思考。《一件小事》写出了“我”与“人力车夫”之间的差距。作品主题的表达仅用一个“榨”字,压出“我”的羞愧与自惭。同时,读者又能产生更多的联想,多种多样的“我”不都要在“人力车夫”面前寻找到差距而自惭形秽吗?

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有一种起“诨号”的方法,往往具有画龙点睛、一石数鸟的作用。鲁迅也说过:“创作难,就是人起一个称号或诨名也不易。假使有谁能起颠扑不破的诨名罢,那么,他如作评论,一定也是严肃正确的批评家,倘弄创作,一定也是深刻博大的作者。”(《且介亭杂文二集·五论“文人相轻”—明术》)鲁迅小说中,有不少人物只有诨名,如红眼睛阿义、驼背五少爷、红鼻子老拱、蓝皮阿五、赵贵翁、古久先生、假洋鬼子等等。这些诨名越咀嚼越有味,读者只要一见这个或那个诨名,就大概能知道这个或那个人的身份、地位乃至性情、神态、语言腔调等等的一二了。

三、沉郁。鲁迅小说有一种沉厚的抒情特征,这首先源自语言的抒情基调。《伤逝》的开头第一句这样写道:“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这一沉郁的抒情语言,奠定了整个作品的抒情基调。浓重的悲剧氛围笼罩着作品,抒情诗一样的语言构成了作品的叙事风格。小说《祝福》是这样开始的:“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本来,我们应该看到的是热闹、火红、欢庆,可作品写的“祝福”却表达出一种沉郁,反而在字里行间散发出压抑和沉闷,这就为整个作品作好了铺垫。

鲁迅小说在凝炼、含蓄、沉郁的风格之中,彰显着他特有的精纯、素朴,这也正是鲁迅小说的魅力所在。

超级经典励志的小说有哪些 第10篇

甲午年末,南方的深冬依旧温暖。上午十点,天空清澈蔚蓝,阳光从容地铺在百香果苗蜷缩枯黄的叶片上,时间看上去很漫长。

一位好姑娘,她再过三个月就二十七岁了,已进入适婚年龄多年。她的朋友当中三分之二以上已经递交上了婚姻的答卷,过半的答卷成绩都批阅下来了,而她手中的答卷仍是空白一片。

她聪慧大方,精致能干,早年父母对她特别放心。自年少,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她都清楚自己的方向,对每样事情都有自己的主张,唯独爱情和婚姻。

母亲已是年近花甲的人了,老人家是何等的操心她的婚事,却一丁点不能作为。

外人看来,对于爱情婚姻她总是把自己隐藏得很深,不搭不理不在乎。

她自己呢?

她渴望找可以与她结伴终老的伴侣,谈不分手的爱情,得到细水长流的浪漫。其实她的心一直在祈祷、一直在等待,一直在寻找。

但是每当有追求者出现了,她却必定是踌躇不前,认真审视,多方研判。而往往等到她想投入这段感情时,那个喜欢她的人早已丧失耐心,并悄悄地消失在她的生活里。

同样,也会碰到让她心如鹿撞的人。此时,她化身一只充满警觉的羚羊,内心亢奋紧张外表依旧平淡如水。即使跟他同坐一个会议厅相隔不远,心里是千万次想跟他点个头打个招呼,但行动是却从来不作为。

她是多么不自信,同时她又多么的会伤害自己。

好姑娘啊,你要跟着自己的心走啊!洒脱大胆地去拥抱自己的爱情,不要怯懦不要退缩。一定要相信你喜欢的那位,就是你要找的相伴终老的人。

那是月老给你安排的缘分,你只要伸出双臂去接住就行了呀。这缘分其实就像颗玻璃珠子,精致结实,可以相伴一生。但你不接住它,玻璃珠子则坠落在地,摔成无法修补的碎片,误认伤己。

就像百香果这种耐热的植物,即使它再容易生长,却不把根茎延展到养料水分充足的地方,它也只能拥有干枯的枝条和蜷缩的叶子,然后孤独地羡慕着别人的精彩。

记住了,你的善良和勇气,一定会给你带来好运气。

励志好看的中文小说

No.1 《寒夜》

巴金(著)

巴金在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汪文宣、曾树生、汪母这三个人物形象,深刻地写出了抗战时期勤恳、忠厚、善良的小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

No.2 《彷徨》

鲁迅(著)

鲁迅先生写作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像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 “彷徨”。《彷徨》表现了他在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

No.3 《官场现形记》

李伯元(著)

作品以晚清官场为表现对象,集中描写封建社会崩溃时期旧官场的种种腐败、黑暗和丑恶的情形。

No.4 《财主底儿女们》

路翎(著)

上一篇:创环保模范城市范文下一篇:硕士英语专业论文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