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实际人际关系总结

2024-06-26

大学实际人际关系总结(精选6篇)

大学实际人际关系总结 第1篇

外语学院召开关于大学生如何处理 人际关系的主题交流会的活动总结 活动主题:关于大学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主题交流会的活动 外语学院于2009年11月22日在D楼107教室举办了大学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主题交流会活动。到场领导有外语学院的杨海波书记和吕闻名书记。活动参与人是外语学院全体09级学生。活动流程:一:吕书记讲述近日来吉林市某些高校的刺杀事件,引出

主题,并讲述了自己对此事的看法和对此事的反思。二:同学们对刺杀事件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三:杨书记就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作指导性讲话,概括出了五条具体的建议。

四:大家就如何处理大学生人际关系进行自由讨论,说出自己的建议。

五:杨书记对活动进行总结。活动意义:通过此次活动我们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下面是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四条原则,对于当代大学生有大的启示意义。

1.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水平。人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完善的过程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通过个人和他人相互作用、相互认知从而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正确认识自己和周围的环境,才能形成良好的自我形象,塑造完美的人格。

2.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学习知识和开发智力。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对学习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书本上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人际交往是获取新知识的有效途径。同时,人际交往中的信息交流有利于启迪思维,开发智能。由于知识的局限,加上社会经验不足,大学生看问题难免陷入僵局。而在与老师、同学的交往中,畅所欲言,思维撞击,就会产生新的思想火花,使自己茅塞顿开。

3.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走向社会化 人际交往是个人社会化的必经之路。个人社会化,即个人学习社会知识、技能和文化,从而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如果没有其他个体的合作,个人是无法完成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学会与人平等相处,才能自立于社会,取得社会认可,成为一个成熟的社会化的人。

4.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通过人际交往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爱护、关怀、信任与友谊,是精神需要得到满足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在彼此的交往过程中,相互倾诉各自的喜怒哀乐,进行感情交流,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增进彼此之间的亲密感。通过交往,大学生能满足生理、心理上的需要,培养良好的情绪、开朗的性格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自己的身心健康。

5、人际关系的真诚原则。真诚是打开别人心灵的金钥匙,因为真诚的人使人产生安全感,减少自我防卫。越是好的人际关系越需要关系的双方暴露一部分自我。也就是把自己真实想法与人交流。当然,这样做也会冒一定的风险,但是完全把自我包装起来是无法获得别人的信任的。

6、人际关系的主动原则。主动对人友好,主动表达善意能够使人产生受重视的感觉。主动的人往往令人产生好感。

7、人际关系的交互原则。人们之间的善意和恶意都是相互的,一般情况下,真诚换来真诚,敌意招致敌意。因此,与人交往应以良好的动机出发。

8、人际关系的平等原则。任何好的人际关系都让人体验到自由、无拘无束的感觉。如果一方受到另一方的限制,或者一方需要看另一方的脸色行事,就无法建立起高质量的心理关系。

最后,还要指出,好的人际关系必须在人际关系的实践中去寻找,逃避人际关系而想得到别人的友谊只能是缘木求鱼,不可能达到理想的目的。可见,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发展都离不开人际交往。

主办:外语学院分团委

协办:外语学院学习部

2009年11月23日

大学实际人际关系总结 第2篇

人是社会的人,人要在社会中营造诗意的栖居环境,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亲善、互帮互助,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光明磊落、以诚相待。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社会,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创造力,为各项工作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持。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无所谓社会的和谐。而和谐社会的基础和最集中的表现是什么?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关系问题,也就是人际关系的和谐问题。

一、什么是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进行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针对思想、感情、语言交流所发生的交往关系。例如人都需要爱,这爱的表达就需要思想、感情、语言来传递。人们需要人际交往,没有交往是可怕的。

人际关系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积极、友好、和谐的,另一类是消极、敌对、不和谐的。例如交朋友,也有积极和消极的两种。孔子说:“友直、友凉、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就是说,同好人交朋友,受到朋友的支持与帮助,自然受益变好,同坏人交朋友,受到朋友的伤害和腐蚀,自然受损变坏。人们还常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比喻,来说明交友的结果。因此,我们倡导的是积极、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反对消极、敌对、不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人际关系的作用

生活和工作中人际关系和谐,就能产生向心作用。而集体、同事之间常常吵闹、猜疑、拆台、内耗,产生离心作用。可见,人际关系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很大:

1、产生合力。

合力,就是人的力量、能力的有机组合。人的力量、能力如果按照正确的方式组合起来,就会产生很大的力量,就会产生1+1大于2的效果。我们平常说的“团结就是力量”、“人心齐,泰山移”就是这个道理。

2、形成互补。

互补,是指集体内部,人与人之间能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他实际上是通过交往,在多方面的双向交流中产生能力上的跃进的行为。俗话说:“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助”这是对人际关系互补的生动比喻。

3、互相激励。

所谓激励,就是激发鼓励。对于群体中的人来说,通过互相激励,能够给群体成员带来创造活力。

4、联络感情。

人有合群的需要,不愿意孤立、独处。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孤独的人,会变得精神忧郁、变态,其寿命比乐观、开朗、爱交往的人短。人们通过彼此的互相交往,诉说各自的喜怒哀乐,增进相互间的思想感情,产生一种亲密感甚至依恋之情,从中吸取力量。因此,人际交往对人的身心健康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5、交流信息。

在社会生活中,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是人们相互联系的重要形式。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娱乐都离不开信息的交流。可以说,没有信息交流,就没有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当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信息对于每个人都更加重要,每个人都是一个信息源,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接收者。以信息的两步传递法来看,第一次是广播、电视、报纸、因特网等传媒,第二步是听过广播、看过电视、报纸和上过网的人将信息传递给朋友、同事、亲人。依靠两步传递的方式,使重要的信息最终传达到人们中间。

三、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方法

人际交往是一门艺术,有原则、有方法、有技巧,如果原则用得好,方法、技巧恰当灵活,一个人就会有好的人际关系;反之,就会与他人疏远,关系淡薄,甚至剑拔弩张。人际交往有以下原则:

(一)平等原则。

在交往中,平等待人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没有平等待人的观念,就不能与他人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

(二)互利原则。

人们在交往中,大多数是互利的。因为互利有三个方面,一是物质互利,二是精神互利,三是物质精神的互利。

(三)信用原则。

中华民族历来讲究信用,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从古到今都把信用看的相当重要。人们常说:“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都讲的是“信用”二字。自古以来讲信用的人受到人们的欢迎和赞颂,不讲信用的人则受到人们的斥责和唾骂。

为什么在人际交往中要守信用呢?我们知道,当一个物体向一个方向运动时,根据惯性原理可以知道它继续运动的方向。在人际交往中强调的“信”,就如同惯性一样,是有把握的。一个讲信用的人,能做到前后一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因此人们可以根据它的言论去判断他的行动,进行正常的交往。而一个人不讲信用,前后矛盾,言行不一,则无法判断这个人的行动动向。这就向古人所说的那样,“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自然,对于这种人,是无法进行正常交往的。

北京城市学院

庄元

大学实际人际关系总结 第3篇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政治关系与企业税负的理论分析

(1) 国外的研究。Adhikari等以国有股权比例和公司董事或主要股东与政要之间是否存在非正式的私人关系作为衡量政治关系的两个指标, 对马来西亚的上市公司进行研究。结果发现, 存在政治关系公司的实际税率低于其他公司。[3]Faccio以拥有10%以上投票权的股东或高管是否担任州长、部长、议员或接近政党领袖, 来定义政治关系, 对来自47个国家的企业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有政治关系的企业享受低税率, 但有政治关系企业与无政治关系企业之间的所得税率差异在统计上并不显著。[1]

(2) 国内也出现了一些关于民营企业的研究。Wu等以董事会主席或CEO是否曾经或正在政府部门、军队任职作为政治关系的衡量指标, 以1999~2007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后发现, 拥有政治关系的民营上市公司享受税收优惠。[4]吴文锋等的研究结果表明, 高管具有政府背景的民营上市公司在所得税适用税率和实际所得税率上, 要显著低于高管没有政府背景的公司。[5]冯延超针对民营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 政治关联并没有给企业获得税负降低的利益, 相反, 政治关联企业的税收负担显著高于非关联企业。[6]

2.政治关系与企业税负的研究假设

(1) 目前, 包括所得税优惠在内的优惠政策, 在实施过程中有一定的弹性, 税收优惠政策的审批尽管有硬性指标, 但很多时候直接以软性条件操作, 或者可用软性条件替代, 而这些软性条件的认定具有很大的随意性。[5]因此, 地方政府有能力影响企业的税负。所以, 如果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或高管具有政治关系, 他们更容易取得税收方面的优惠。此外, 地方政府为了经济发展, 会有意给予部分民营企业家政治身份, 并提供包括税收优惠等政策, 以鼓励他们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2) 部分民营企业家可能是因为自己企业的纳税规模较大, 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 得以获得政治身份。这部分民营企业的实际税负本身就较非政治关系企业大。还有部分民营企业家在谋求政治关系时, 可能只是为了自身的社会地位, 或者只是预期这种“资源”会减轻税收负担, 从而忽略政治成本问题, 最后“事与愿违”。另外, 具有政治身份的民营企业家担任着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等职务, 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他们的企业更容易受到税务部门和媒体的关注, 可能更严格纳税, 地方政府也期望这些被给予政治身份的企业家承担更多的政治和社会责任, 缴纳更多的税收。基于以上论述, 笔者提出两个对立的假设:

假设1:存在政治关系的民营企业的税收负担低于没有政治关系的企业。

假设2:存在政治关系的民营企业的税收负担高于没有政治关系的企业。

3.政府压力与企业税负的理论分析

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在分税制改革以后, 如果政府给予当地企业税收优惠, 政府的财政收入将会减少。当政府官员面临政治晋升和财政收支方面的压力时, 他们会对企业进行不同程度的政治干预, 以便获得所需的资源, 其中, 企业税收是其可以干预的重要部分。樊纲等认为, 在公司纳税方面, 政府干预严重的地区, 企业的纳税行为受到政府税收政策的显著影响。[7]曹书军等发现, 在财政分权体制下, 政治干预程度越大, 在非优惠区上市公司的实际税负越高, 尤其非国有上市公司对政府干预程度最敏感。[8]马光荣等研究发现, 县级政府会将自身规模扩大后的财政压力施加到企业身上, 从而提高企业面临的实际税负水平。[9]此外, 当地方政府在面临较大的经济或财政压力时, 可能会加大税收征收力度。李维安等的研究结果表明, 当地方政府面临较大的经济增长和财政压力时, 拥有政治关系的民营企业的避税效应更为明显。[10]

4.政府压力与企业税负的研究假设

相对于没有政治关系的民营企业, 那些拥有政治关系的民营企业对政府压力更敏感, 他们可能会利用其关系干预税务部门。基于上述分析, 笔者提出假设:

假设3:当政府压力变大时, 民营企业的税负加大。

假设4: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政治关系影响了政府压力对民营企业税负所发挥的作用, 对于有政治关系的企业, 政府压力对其税负的影响较弱。

研究设计

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1) 笔者以沪深证券交易所2011~2012年上市、实际控制人为个人的A股民营公司为研究样本, 并根据以下原则剔除部分原始样本:根据证监会的行业分类标准, 剔除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剔除当年被特别处理和退市预警的公司;剔除在研究期间上市的公司;剔除税前利润为负, 或所得税费用为负的样本公司;剔除所需财务数据缺失的样本。经过上述处理, 最终得到1212个观察样本。其中, 2011年、2012年分别为546、666个观测样本。

(2) 笔者所使用的实际控制人的政治关系数据是通过手工收集而成的。首先, 通过查找上市公司年报和招股说明书等资料, 初步获知实际控制人姓名、背景资料等数据;然后, 结合CSMAR数据库的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数据库资料和百度搜索, 详细甄别实际控制人是否曾经或正在担任政府官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军队职务。公司注册地所在城市和省份的财政收支和GDP数据, 来自各年各省份的统计年鉴。其他数据均来自CSMAR数据库。

2.变量定义

(1) 被解释变量。实际税率 (ETR) 。在实证研究中, 实际税率的计算方法有很多。笔者参考Porcano、[11]钱晟等、[12]吴联生、[13]Chen等[14]的研究结果, 将ETR定义为:ERT1=年度所得税费用÷当期税前利润总额。还参照吴联生等的做法, 将其他几种常用的ERT计算方法用于对实证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具体而言, ERT2= (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税前利润总额, ERT3=所得税费用÷ (税前利润总额-营业外收入净额) 。

(2) 解释变量。政治关系 (Polcon) 。笔者将政治关系界定为, 民营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现在或曾经在各级政府部门任职、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 以及在军队担任职务。该变量是虚拟变量, 如果存在政治关系, Polcon取值为1, 否则取值为0;政府压力 (Govpre) 。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支状况, 以及官员的晋升动机等均会使政府产生压力。其中, 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压力指标的计算相对较为直接, 而构建政府政治晋升压力指标存在一系列问题。[15]参照李维安等的政府压力指数构建方法, 将公司所在城市的数据与所在省份的数据进行比较, 从GDP增长率和财政盈余状况两方面, 衡量地方政府所面临的压力。具体做法, 即当城市GDP增长率小于所在省份GDP增长率时取值为1, 否则为0;当城市财政盈余状况比所在省份整体水平差时取值为1, 否则为0;然后, 将两者相加得到政府压力指数, Govpre的取值为[0, 2]。其中, 直辖市与全国水平进行比较, GDP增长率= (第i年的GDP-第 (i-1) 年的GDP) ÷第 (i-1) 年的GDP;财政盈余状况= (第i年地方财政收入-第i年地方财政支出) ÷第i年地方财政收入。

(3) 控制变量。根据既有文献, 笔者还控制了公司规模 (Size, 总资产的自然对数) 、资产报酬率 (ROA, (利润总额+财务费用) ÷平均资产总额) 、财务杠杆率 (Lev, 总负债÷总资产) 、固定资产比率 (Fixed, 固定资产净额÷总资产)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Share) 、实际控制人是否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 (Actcon, 该变量是虚拟变量, 若实际控制人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则取值为1, 否则为0) 及年份 (Year) 、行业 (Industry, 制造业按照细类进行划分) 等变量的影响。

3.模型设定

为了检验笔者提出的假设, 将构建计量模型, 采用OLS方法来估计:

为了检验假设1和假设2, 将Polcon代入模型 (1) 。根据假设, Polcon变量的系数可能为正, 也可能为负;为了检验假设3和假设4, 在模型 (1) 的基础上, 引入政府压力、政府压力与政治关系的交互项;根据假设3, 当政府压力变大时, 企业的税负会加大, 所以, 预计Govpre变量的系数为正;根据假设4, 交互项的系数应该为负。

实证结果

为了减小异常值对本研究的影响, 对所有连续变量分布两侧的极端值进行1%的winsorize处理。

1.描述性统计

表1给出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样本政治关系情况统计的结果。从表1中可以看出, 具有政治关系的民营上市公司样本占样本总数的69.55%。可见, 民营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多数拥有政治关系, 这一现象具有普遍性。

2.回归结果分析

表2是对样本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

(1) 从表2中 (1) 、 (2) 栏可看出, 无论是只考虑政治关系本身, 还是加入其它控制变量, 政治关系变量Polcon的系数都为正, 假设2成立。说明政治关系与实际所得税率呈正相关, 有政治关系民营企业的税负要高于没有政治关系的民营企业, 但影响不显著。

(2) 表2中 (3) 、 (4) 栏是加入政府压力变量后的回归结果。政治关系变量Polcon和政府压力变量Govpre的系数为正, 意味着政治关系与政府压力分别都会加大企业的实际税负, 假设3成立;但是, Polcon与Govpre的交互项回归系数为负数, 说明政治关系弱化了政府压力对民营公司的实际税负的影响, 所以假设4成立。本文认为:一方面, 当政府面临压力时, 具有政府背景的国有企业受到的税收干预更大;另一方面, 有政治关系的民营企业对政府压力更敏感, 他们可能会利用其关系干预税务部门。

(3) 在其他变量方面, 公司规模与企业税负负相关, 可能是由于规模大的公司有较多资源可以利用并进行税务筹划来合理避税;盈利能力好的企业避税动机较大;资产负债率高的企业虽然可以利用利息抵税效应, 但由于一般的民营企业缺乏税务筹划意识, 使得实际税率较高;实际控制人若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 为了自身利益, 他们更可能干预公司纳税行为, 让企业少缴税;固定资产比率和股权结构虽然对实际税负有负向影响, 但并不显著。

(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置信水平下显著, 括号内表示标准差)

3.稳健性检验

为增加上述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笔者还采用其他方法计算ERT (ERT2= (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税前利润总额, ERT3=所得税费用÷ (税前利润总额-营业外收入净额) ) , 并重复上述研究步骤, 结果发现回归结果总体上不改变主要结论的性质。

结论

笔者以沪深证券交易所2011~2012年上市、实际控制人为个人的1212家A股民营公司为研究样本, 实证分析了政治关系、政府压力对公司税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 有政治关系民营公司的实际税负要大于没有政治关系的公司, 但并不显著;政府压力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实际税负, 政府压力越大, 民营企业的税负越大, 但政治关系弱化了政府压力对民营企业实际税负的影响。

大学实际人际关系总结 第4篇

引言

所谓的室内设计,其实就是对建筑室内环境展开的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身心需求。而室内设计并非建筑建设的孤立环节,其与实际施工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则有利于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继而为工程建设质量提供更多的保障。因此,相关人员有必要对室内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的关系展开研究,从而更好的完成室内设计方案的设计与施工工作。

室内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的关系

1.室内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的统一关系

从方案编写与实际施工的目的上来看,室内设计与实际施工有着统一的目标,即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所以,室内设计方案编写与实际施工虽然有着各自的职能,但是却都需要考虑到使用者的美观感受和舒适性,从而确保建筑的设计施工效果。而只拥有好的室内设计方案,却缺乏完善的施工技术手段,只会导致方案的编写失去意义,继而影响建筑的最终建设效果。只拥有好的施工技术手段,却缺乏完善的设计方案,也容易导致室内设计水平落后,继而产生一个俗不可耐的建设结果。因此,室内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之间有着统一的关系,二者都是影响室内装修效果的重要因素。

2.室内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的矛盾关系

在室内设计施工方面,由于室内设计与实际施工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关系。而这些矛盾问题的出现,容易导致建筑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返工问题。所以,了解二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并且做好这种关系的处理,就能够较好的确保室内装修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1)在材料使用方面的矛盾问题

在材料使用方面,室内设计与施工设计往往存着一些问题。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室内设计师能够接触到国外较为先进的施工材料。考虑到这些材料的优点,设计师往往会选择使用这些材料进行建设室内设计。但是对于施工队伍来讲,国内建筑市场的施工材料的更新速度较慢,所以其无法在短时间内接触到先进的建筑材料,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将遭遇材料的使用问题。同时,对施工队伍来讲,由于缺乏经验,使用新材料就不得不面对施工速度慢和施工材料特性不熟的问题,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遭遇返工问题。因此,在制定室内设计方案时,需要考虑室内设计材料与施工材料使用的矛盾问题,从而避免项目施工出现过多问题。

(2)在人员素质方面的矛盾问题

就现阶段而言,全国各地区的室内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并不相同。同时,由于专业领域不同,所以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掌握的专业知识并不相同,所以二者在专业素质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相较于施工人员,设计人员的文化素质相对较高,掌握的相关设计规范也较多。但是,由于较少接触施工技术,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室内设计方案编制时容易从设计专业角度进行专业术语的使用。同时,出于自身习惯,设计人员在将自己的设计思想转化成方案时习惯于绘制平面图和立面图。但是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更需要建筑局部详图和剖面图了解建筑的设计细节。因此,由于二者在专业素质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施工人员往往难以理解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而这一矛盾问题的出现,将直接影响室内设计方案的最终施工效果。

(3)在方案运用方面的矛盾问题

运用设计方案进行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之间的矛盾将得到激化。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双方需要进行技术交底,以便及时查找出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但在实际生活中,施工队伍并不认为图纸审核是己方的责任,所以往往不会认真审图。同时,由于室内设计问题较多,工程建设时间又十分有限,所以在一次设计交底时基本无法解决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而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就不得不面对图纸与施工现场的矛盾。此时,还需要双方进行进一步沟通,以便及时进行方案或施工的调整。但就目前来看,设计人员与施工单位往往缺乏沟通,从而导致双方在方案运用方面产生了较多的矛盾。

解决室内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矛盾的对策

1.加强方案设计的全过程控制

为了解决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之间存在的矛盾,工程监理人员还需要根据设计方案制定监理规划,并且根据监理工作程序进行监理实施细则的编制。针对方案中涉及到的关键问题,监理人员需要与设计师磋商,从而达成贯彻业主建设意图的目的。同时,监理人员也应该发挥自身丰富设计经验和施工经验,辅助设计人员完成方案设计工作。针对方案中容易出现问题的薄弱环节,监理人员需要加大控制力度,从而实现对方案设计全过程的有效控制。此外,为了使方案设计更加合理,监理人员需要做好各专业设计人员的沟通协调工作,从而避免室内设计方案出现各专业设计标高相互冲突、各专业施工界线不明等问题。

2.全面进行施工图纸审核

完成设计方案后,监理工程师需要辅助施工队伍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一方面,监理人员需要检查图纸的完整性,即确保图纸没有错项和漏项,并且不存在不详细的设计部位和质量隐患之处。为此,监理人员需要组织相关人员对图纸进行逐层逐部位的检查,从而使施工队伍与设计师最终达成一致的意见。另一方面,在审查施工图纸时,监理人员需要检查图纸是否满足建设强制性标准要求,从而从全局上进行室内设计施工质量的把握[5]。为此,监理人员需要运用丰富的设计施工经验进行施工观摩,从而了解施工图纸的落实情况。此外,监理人员需要进行国外最新设计与施工资料的搜集,从而为施工队伍按照图纸展开施工作业提供指导。

3.做好施工材料审核验收工作

想要解决室内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之间的矛盾,还需要依靠工程监理人员做好施工材料及结果的验收工作。具体来讲,就是监理人员需要做好施工材料的验收和核对工作,从而确保施工材料与设计方案中的材料型号、质量保持一致,例如,在进行磁砖这一材料的验收时,监理人员需要从材料颜色、规格和品牌等多个方面进行材料质量的控制。为了达成这一目的,监理人员需要及时掌握新材料的属性,并且学会区分室内装饰材料,以便做好材料的把关工作。同时,监理人员需要熟悉设计方案中各个部位需要使用的材料,并且了解材料的使用厚度和高度要求,从而更好的进行施工的监理控制。此外。在施工的过程中,还要及时收集现场材料,并且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检验报告的分析。针对质量有问题的装饰材料,还要做好重点抽样检验工作。

结论

总而言之,室内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之间存在着统一且对立的关系,只有解决存在于二者之间的矛盾问题,才能够避免室内施工过程中出现人力与物力资源过度浪费问题。而从本文的研究来看,想要达成这一目的,还需要依靠工程监理人员开展室内设计与施工的各个阶段监督审核工作。

大学实际人际关系总结 第5篇

这次问卷调查主要是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本调研小组立意于从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的人群主体差异来分析当代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影响其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在某种意义上也显现了当代大学生的人

际关系价值取向和交际理念。

一调查方法与步骤

(一)、调查方式与方法

我们小组调查的是常熟理工学院学生。采取的是自填问卷的调查方式。调查员即我们的组员,我们根据工作安排在我们学校发放调查表,当场发当场收,这样可以保证问卷的回收率和质量。

(二)调查对象

这项研究的样本是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从学校学生中抽取的。我们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7份。由于问卷有限,有效率就等于回收率。

(三)资料的收集方法与过程 1.研究的主要变量

本卷主要考虑的是各种因素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因变量)的影响。所考查的自变量主要有:

独生子女与否,直接从问题1的答案得到该类变量为一定变量; 学生干部与否,直接从问题2的答案得到该类变量为一定变量。2.资料收集过程

我们在学校中随机抽取200名学生,这些学生就构成本次调查的样本。调查采用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问卷由我们组员发给被随机抽取的学生,请他们当场作答,填答后仍由我们调查员收回。

二、资料介绍与分析

(一)每个大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对于人际交往原则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与信仰。但作为一个爱好和平、崇尚和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成员来讲,大家又都不约而同地拥有一些追求真、善、美的共同的质朴的本质。根据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现在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普遍会怀念以前的老朋友,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意味着促进自己和身边的人身体健康,因为这样能让自己和他人心情更好,身体自然就少了很多疾病隐患。对于不喜欢的人,通常能采取包容的态度,并努力改变自己去适应,等等。这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显然更理性,也更持有纯洁美好的愿望,并愿意为维持和改善人际关系而牺牲自己的利益以感化对方,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感更强,人格素质更高。

(二)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中,觉得择偶及人际关系很差,自己很失败的,学生干部占28.8%,非干部仅占2.3%,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呢?显然,交往过程中,学生干部通常较主动,交往圈子相对一般同学也大一些,则学生干部接触的人自然就多些。但是作为大学生,我们也许会因为本身工作经验不足或处理事情方式不当以及大学生特有的张扬的个性,在与他人相处过程中,产生较多的矛盾和摩擦,这给一些学生干部以较强的人际关系挫败感。

(三)我们还发现这样一个事实:17.3%的非独生子女觉得自己人际关系差,很失败,而这方面独生子女的比例只有3.1%。这个现象的原因还有待深入的调查。在与人建立人际关系过程中,独生子女通常比非独生子女更主动。在人际关系圈子中,非独生子女在“整个学院都认识一些”的比例要远大于独生子女,然而却在“社会各个层面的都认识一些”的比例上输给了独生子女。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人际关系建立在个人利益基础之上的独生子女比例超过非独生子女。然而独生子女多数不承认“人脉就是钱脉”这一观点。在与非独生子女都认为人际关系意味着“促进自己和身边的人身体健康,心情好,身体好”相等的比例上,独生子女更注重“如果受人欢迎,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有成就感。”生活中与朋友同学产生矛盾的原因中认为是小摩擦积累引起的独生子女比例大于非独生子女。对于你不喜欢的人,主张冷落,让对方自我反省的独生子女占31.2%,非独生子女占19.1%。在做重大决定时,独生子女倾向于听取父母、亲人的意见,非独生子女则倾向于听取父母、亲人、老师、朋友的意见。认为决定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收集性格的占大多数。这项指标两者十分接近。

三、结论与思考

(一)研究结论

根据此次调查得出的分析结果来看,当前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还是比较好的,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原因并非大利益上的冲突,相反,无外乎一些生活琐事。

(二)思考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在人际交往中其实是有万全之策的。若在保持自身人格完整的同时,关心他人的需要,与别人沟通,平等真诚地对待朋友,将心比心,培养自己的宽容大度气质,就能消除隔阂,获得真正的友谊,建立起和谐的大学生人际关系。三 大学生该如何来建立好良好的人际关系

个体的成长与发展依赖于人际关系。大学生如果能生活在团结、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中,可以使大学生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并能正确地认识、对待各种现实问题,化解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矛盾。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不但缺乏对学生有关知识的传授,更缺乏对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大多是自然而然形成和发展的,造成学生交往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能力较差,使学生不知如何与他人相处、沟通和交流。因此,对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掌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有效策略,对促进其人格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积极实践.掌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技术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技术。大学生若想具有稳定的、良好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需要掌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技术,即:第一,积极、主动交往。交往过程中,应克服交往中各种不良心理,如:恐惧心理、怕羞心理、自卑心理、自傲心理、猜疑心理等,积极主动交往,优化人际关系。第二,注重社交礼节,正确把握交往语言,善于运用非语言技巧。在交往中,一方面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培养幽默风趣的语言,学会倾听别人的讲话;另一方面还应利用目光、体态、声调、距离技巧,达到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目的。第三,注重个人仪表魅力。仪表魅力也是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之一,置身于美的环境中会使人心情愉快,赏心悦目。因此,大学生应该注意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将高尚的心灵与美好的外部形体结合起来,形成不俗的气质和高雅的风度,使个人充满魅力。

2.加强自我教育。塑造良好个性品质

不同的个性品质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某些个性品质容易导致人际吸引,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维系和发展。如:举止大方、坦然自若会使别人感到轻松、自在,激发交往动机;助人为乐、坦诚无私、富有主见、充满自信会博得别人的信任。有些个性品质则容易阻碍人际吸引,如:道德败坏、自私自利、虚伪狡诈、愤怒、恐惧、嫉妒、狂妄自傲、怪癖孤独、过度自卑等。大学生应积极、主动加强自我教育,注意自我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脚下”,“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良好的个性品质都足一点一滴积累而成并逐渐积淀成为良好的人格习惯的。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3.学会欣赏他人,克服社会偏差

欣赏他人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策略。大学生应该善于发现他人的价值,学会欣赏他人,善于克服第一印象、刻板印象、晕轮效应等社会偏差的不良影响,不苛求他人,真诚待人,宽容待人,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主动营造宽松的人际交往环境,达到心理相容,为人格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4.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情绪健康是心理健康的体现,同时也标志着人格的成熟程度。“具有体验丰富的情绪并控制情绪表现的人,通常是有能力满足自身基本需要的人,是拥有稳定可靠的人际关系的人”。因此,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一定要注意人的感情因素,使之成为增进人际关系的积极因素。具体策略是:第一,学会理智调节。当发生人际冲突时,应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被他人欢迎和接纳。第二,合理疏泄。消极情绪堆积太多,会对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当我们因人际关系而产生伤心、愤怒、自责、内疚、郁闷、焦虑等各种负性情绪时,就要采取合理疏泄的方式将其释放出去。合理的疏泄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倾诉法,如:对亲近和信任的人倾诉衷肠,给自己写信或写日记。转移法,如:体育运动、放声歌唱、尽情舞蹈等。总之,只有学会科学调节才可以化消极被动情绪为积极主动的建设性行动,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5.发挥团体咨询优势,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团体心理咨询将不同背景、不同人格、不同经验的大学生组合在一起,为每个参与的大学生提供从多角度观察、分析他人的观念及情感反应的机会,使大学生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并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因此咨询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能力。帮助大学生建立新的自我认同模式和对他人的接纳的态度,最终达到建立起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良好的人

关于人际交往调研工作总结

来源:(58.com)发布时间:2011-10-17

在对学前教育系的5个年级,特别是针对09年级初招学生进行了多分问卷调查后,对本系学生人际关系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大学实际人际关系总结 第6篇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日益强大的社会心理压力,如何认识和正确处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我们小组通过对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中存在的问题的调查来分析当代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影响其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在某种意义上也显现了当代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价值取向和交际理念。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大学;大学生活

一、调查题目:大学生人际关系

二、调查成员:10201202班级成员

三、调查目的:通过对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中存在的问题的调查以及原因分析,以更好的认识和正确处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人际交往环境。并期望通过这一调查能引起大学生对人际交往更多的关注,从而也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

四、调查的准备:为了让这次调查具有真实性、说服力,我们小组组织了几次正式的会议和几次自由的讨论,同时也运用了计算机网络经常在网上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在首次讨论级小组会议的讨论中确定了调查流程,并初步拟定了调查的形式,如进行采访和采用问卷调查等,还确定了调查的范围,我们将在主要在东华理工大学中进行调查,对小部分社会人士进行调查,还确定了调查的内容。进过组员们的激烈讨论,我们提出了各种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并配合调查问卷的各个环节对小组成员进行分组,明确划分各个成员的任务。在后面的多次讨论中我们主要是正对问卷的设计和在会议讨论主要是对回收的问卷及统计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确定调查报告的初步拟写;以及调查得其他形式的讨论,并最中否决了使用采访的形式,确定正式访问的形式进行调查。

五、调查的对象:这项调查的样本是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从学校学生中抽取的。我们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97份。由于问卷有限,有效率就等于回收率。

六、问卷调查的设计:经过讨论确定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五大部分,第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第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性;第三,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分析,第四,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态度;第五,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命题是以大学生活和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事为题。

七、调查问卷的分发:我们在学校中随机抽取400名学生,这些学生就构成本次调查的样本。调查采用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问卷由我们组员发给被随机抽取的学生,请他们当场作答,填答后仍由我们调查员收回。

八、问卷统计与分析:经学生们的配合我们很顺利的收回了397份的问卷,经组长的调配将397份问卷发给了九人进行统计,调出一人来把答案输入到计算机中,最后得出了这个问卷调查得统计数据。在得到统计数据后我们组再一次的进行了会议讨论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九、调查结果:当代大学生中,90.5%认为在校园生活中人际关系很重要;48.5%的同学认为自己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往上存在障碍;89.9%的同学交往动机为情感;而在交往内容方面比较广泛,普遍都为情感沟通,在学习方面所占的比例是情感沟通、思想交流、娱乐中最小的;认为交往的相似性在兴趣、爱好方面的同学很多,占53.9%,认为学历的相似性只占6.98%;平时经常在人际交往时注意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同学占了60.3%,其他的25%认为偶尔想过,14.7%的同学从来没有想过;认为自己是一个会处理人际关系的同学占了45.7%,26.8%的同学认为自己不太对处理人际关系;认为人际关系会对自己的生活学习产生影响的同学占86.9%,2.62%的同学认为没有影响;认为自己性格是外向的占40.9%,认为自己性格内向的占20.4%,其他的同学认为自己属于中性;认为性格与人际交往有关的同学占59.8%,认为有一点点关系的同学占20.6%;会因为同学一个扫自己面子的玩笑而生气的同学占12.4%,视情况而当的同学占80.1%;与同学发生矛盾时,即使理在自己,也会好言相对,不会一时冲动,气势汹汹的同学占23.9%,视情况而定的同学占70.6%;若朋友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自己非常心爱的物品,会一点不发怒的同学占10.5%;愿意与陌生人主动交往的同学占40.9%;与陌生人主动交往时,会真诚相待的占69.5%,会小心谨慎的占20.1%,会不理不睬的占10.4%;有勇气在公开场合发表自己看法的同学占80.6%;也寝室室友相处的都好的占18.96%,与一部分室友相处的好的占80.6%,其他同学认为都不好;能适应来自不用地区同学的生活方式的占69.8%,基本上能适应的占20.9%;经常碰面而不知不觉就成了朋友的同学占80.6,都是老乡,聚会是交上的同学占30.9%,一个协会,共事时交上朋友的占60.9%,通过朋友认识的占80.9%;认为自己有1—3个知心朋友的占80.6%;有4——6个知心朋友的占2.6%,认为没有知心朋友的占10.1%;认为自己有1个知心的异性朋友的占30.4%,有2个以上的占9.7%,认为自己,没有异性的知心朋友的占50.9%;与异性交往会感到拘束的同学占20.6%;

十、调查总结:根据此次调查得出的分析结果来看,当前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还是比较好的,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原因并非大利益上的冲突,相反,无外乎一些生活琐事。比起中学生,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更为广泛,独立性更强,更具社会性。个体开始独立地步入了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大学生们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而且,交往能力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心目中衡量个人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然而,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在这一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人会产生各种问题。认知、情绪及人格因素,都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一旦在这一过程中受挫,就可能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与焦虑之中,或因企图对抗而陷入困境,并由此产生心理问题。仔细分析,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困惑、不适可以分为以下5类情况:

第一类:缺少知心朋友。

这类大学生通常多能正常交往,人际关系也不错,但自感缺乏能互吐衷肠、肝胆相照、配合默契、同甘共苦的知心朋友,为此,有时不免感到孤独和无奈。第二类:与个别人难以相交。

这类大学生与多数人交往良好,但与个别人交往不良,他们可能是室友、同学或父母等与自己关系比较近的人,由于与这些人相处不好,常会影响情绪,成为一块“心病”。

第三类:与他人交往平淡。

这类大学生能与他人交往,但总感到与人相处的质量不高,缺乏影响力,没有关系比较密切的朋友,多属点头之交,没有人值得他牵挂,也没有人会想念他,他们难以保持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类同学多会感到空虚、迷茫、失落。

第四类:感到交往有困难。

这类大学生渴望交往,但由于交往能力有限、方法欠妥或个性缺陷、交往心理障碍等原因,致使交往不尽人意,很少有成功的体验,他们往往感到苦恼,很希望改变社交状况。

第五类:社交恐惧症。

这类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特别敏感、害怕,极力回避与人接触,不得不交往时则紧张、恐怖、心跳加快、面红耳赤,难以自制,总是处于焦虑状态。他们害怕自己成了别人注意的中心,害怕自己在别人面前出洋相,害怕被别人观察。总担心自己会出现错误而被别人嘲笑,总处于一种莫名的心理压力之下。与人交往,甚至在公共场所出现,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件极其恐怖的任务。

其实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分析起来大体上有以下几各方面的因素:

1、家庭教育的原因;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在家里父母总是怕孩子吃亏,慢慢的就养成孩子自私的心理。并且有些家长本身人际关系就不好,由于长期的渲染,致使孩子也反感与人交往。正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很多事情孩子都是从他们那里学来的,所以有时候,做家长的应当让孩子接受一些挫折教育和吃亏教育,这样才会让他们真真的自己去了解社会感知社会。真正的去为人处世。

2、学校教育的原因;

在很多中小学校,包括有的大学把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忽略甚至根本就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还有很多时候,有的学校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形式化。致使很多学生在面试的时候面红耳赤,羞羞答答,这是学校教育的失误,其实学校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如何做人,以及怎么面对和接触社会,时刻让同学们明白,虽然他们不能改变一个社会,但他们一定要适应这个社会。

3、自私自利的个人思想;

如今像你们这样的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望子成龙”的期盼,对自家“独苗”的呵护,成为培育“一切为我”的温床。当你们计如大学校园,独立地过集体生活,与同学相处时,一些同学自小养成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心理就暴露无余。

4、社会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另一方面也助长了一些功利思想的膨胀,这种思想意识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处世理念和行为方式。

十一、对策与建议:

每个成长中的大学生,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气氛中,如何提高个人的人际魅力,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状态,这是每个大学生值得思考的问题,调查结果也表明,那些对大学生活感到满意度低的学生,其列在第一位的是人际关系不适。对在校大学生,就从品性格、能力、学识、体态、交际手段与社会经验等方面锻炼自己,使自己能够适应大学生活。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学习,锻炼和提高。但如同其他事务一样,“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也有它内在的规律性,即依据一定的交往原则。只有遵循了正确的交往原则才能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也不能在交往中掌握和创造更好的人际交往的艺术。

(一)掌握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1、正直原则。

主要是指正确、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营造互帮互学、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氛围。决不能搞拉帮结派,酒肉朋友,无原则、不健康的人际交往。

2、平等原则。

主要是指交往的双方人格上的平等,他包括尊重他人和保持他人自我尊严两个方面。彼此尊重是友谊的基础,是两心相通的桥梁。交往必须平等,平等才能深交,这是人际交往成功的前提。

3、诚信原则。

指在人际交往中,以诚相待、信守诺言。在与人交往时,一方面要真诚待人,既不当面奉承人,也不在背后诽谤人,要做到肝胆相照,襟怀坦荡。另一方面,言必行,行必果,承诺事情要尽量做到,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拥戴,彼此建立深厚的友谊。

4、宽容原则。

在与人相处时,应当严于律己,宽容待人,接受对方的差异。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交往中,对别人要有宽容之心,如“眼睛里容不得一粒沙子”般斤斤计较,苛刻待人,或者得理不让人,最终将会成为孤家寡人。

5、换位原则。

在交往中,要善于从对方的角度认知对方的思想观念和处事方式,设身处地地体会对方的情感和发现对方处理问题的独特个性方式等,从而真正理解对方,找到最恰当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左右逢源,游刃有余,需要一颗宽容的心,需要真诚,需要积极交往的主动性,塑造很好的个人形象,善用各种交际手段,克服社会知觉中的偏见。

1、克服社会知觉中的偏差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否正确地认识和了解他人,同样关系到人际交际能否顺利进行。要走出对他人认知的心理误区。

2、建立健康的人际交往模式

适度的自我价值感是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自我价值感来源于对自己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而存在有的固有价值的认识。伴随这种价值感而来的是对他人的独特性价值的理解以及对他人的尊重。是否具有这种适度的自我价值感直接影响到人际交往的模式。

3、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增进个人魅力

社会交往中,个体的知识水平与涵养直接影响着交往的效果,良好的个人形象应从点滴开始,从善如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优化个人的社交形象。

4、培养主动真诚交往的态度

大学生对外在世界的观察和思考已接近成熟,但对内在自我的反省能力却有待发展。在人际交往中,他们往往觉得别人不关心自己,或不尊重自己,却很少反省自身,问问自己对别人怎样。这种单向性思维容易导致交往中一厢情愿的倾向,并容易对挫折做出错误的归因。故大学生应培养主动真诚交往的态度。

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生活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依存于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社会交往。对于正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培养良好的人际效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

附件:

上一篇:关于幼儿大班秋季工作计划下一篇:教学方法演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