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组织学重点

2024-07-03

产业组织学重点(精选6篇)

产业组织学重点 第1篇

关于2012年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中央投资项目组织申报工作的补充通知

现将2012年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中央投资专项重点方向印发你们,请尽快做好组织申报工作,并于12月16日之前将申报材料报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委。具体按甘发改办函〔2011〕64号文件要求组织申报。

附件:2012年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重点方向

甘肃省发展改革委 甘肃省工信委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九日

力换档变速器,高转速大功率液力偶合器调速装置,高速、高刚度、大功率电主轴,高速、精密、重载齿轮链条传动装置。

(5)高端密封件和紧固件。高性能紧固件,盾构机主轴承密封,轿车动力总成系统以及传动系统旋转密封件,具有高强度、抗腐蚀、长寿命性能的汽车发动机用紧固件,高压液压元件密封件。

(6)仪器仪表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先进精密仪器仪表及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新型传感器及系统,大功率、高性能电力电子器件及变频调速装置等。

(7)其他基础产品。大型精密多功能模具;高等级链条、弹簧、粉末冶金等机械基础部件。

(8)公共基础能力建设。在兼并整合基础上建设服务区域的表面处理、热处理等专业化基础工艺生产中心;面向区域、行业的公共试验、检测平台建设等。

2、重点领域装备振兴

(1)农业和农村。大功率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节能环保中型拖拉机等耕作机械,通用型谷物联合收割机、自走式采棉机、甘蔗收获机等收获机械,免耕播种机,节水型喷灌设备,农产品精深加工成套设备、灌溉和排涝设备、沼气除料设备、农村安全饮水净化设备等。

(2)基础设施。先进实用施工机械及关键、专用装置、系统、部件;空管设备和空管自动化系统、行李和货物高速分拣系统、安检设备与智能化监测系统、航显综合系统及设备、机场信息集成系统及设备等机场专用装备;大型斗轮堆取料机、翻车机、装卸船机等港口机械。

(3)生态环境和民生。污水污泥处理设备、脱硝脱硫设备、余热余气循环再利用设备、环境在线监测仪器仪表等环保装备;先进高效节能装备;资源综合利用设备;煤矿瓦斯等安全检测设备,重大事故应急救援设备等。

(4)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信号系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制动系统、牵引传动系统、主辅逆变器等机电设备自主化。轨道探伤车、轨道打磨车、轨道综合检查车、接触网作业车等辅助维护设备。

(5)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高速精密复合数控金切机床、重型数控金切机床、数控特种加工机床、大型数控成形冲压设备、数控锻压设备、清洁高效铸造设备、新型焊接设备与自动化生产设备、大型清洁热处理与表面处理设备及其高档数控系统、电机及驱动装置、功能部件、关键部件等。

(6)船舶配套和造船工艺优化。满足新船能效设计指数(EEDI)和IMO Tier Ⅲ排放要求的节能、环保、智能型船用中低速柴油机及其关键零部件(电控模块、共轨系统、电子调速器、大型排气阀杆、大型薄壁轴瓦等),船用锅炉,油水分离机,压载水处理系统,液化天然气船用双燃料发动机,大型高效喷水推进装置,船舶通讯导航及自动化系统。豪华游艇开发制造及配套产业。利用信息技术对船舶制造主要耗能设备和工艺流程的改造,节能、高效、清洁生产等关键技术和工艺工装的应用。重点企业产品开发能力改造提升。

(7)海洋工程装备。高性能物探船、大型起重铺管船等勘探与开发装备,三用工作船和多用途工作船等海上作业与辅助服务装备,水下潜器、海底管线检测和维修等水下系统和作业装备,深海锚泊系统等。

3、重点产业装备自主化

(1)冶金。以冷热连轧宽带钢成套设备、大型板坯连铸机、彩色涂层钢板生产设备、大型制氧机、大型高炉风机、余热回收装置等为重点,推进大型冶金成套设

重点推广底吹富氧熔炼、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等先进生产工艺,淘汰烧结机、鼓风炉等落后产能;采用扩展式(拉网式、冲孔式)连铸连轧式铅蓄电池栅板制造、电子电气产品无铅焊料等技术,减少铅等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推广生物冶金等先进生产工艺,减少铜等重金属污水物排放;推广氧压浸出等先进湿法冶炼工艺,减少锌等金属污染物排放;加强对冶炼渣、冶炼废水、尾矿等废弃物综合利用。现有矿山接替资源开发以及紧缺矿产资源的深部开采技术,中低品位矿及其伴生资源利用技术。

专题四:新型绿色环保建材及无机非金属材料

1、新型绿色建材

重点发展安全环保型外墙外保温材料、轻质节能墙体材料、阻燃隔热防水密封材料、绝热降噪材料、环保型装饰装修材料以及部品化的节能门窗、节能墙体和节能屋面等新型建材制品。

2、无机非金属新材料

高新技术领域急需的高纯、超细、改性等精细加工的高岭土、石墨、硅藻土、耐火粘土、无机矿物纤维等非金属矿深加工材料生产;低成本高性能玻璃纤维等无机纤维及新型复合材料、多功能陶瓷及脱硝催化剂、建筑补强部件、摩擦密封材料新工艺、新产品开发与生产;高品质人工晶体材料、制品和器件生产技术开发及生产;高纯石英原料、石英玻璃材料及其制品制造技术开发与生产;超薄屏显基板玻璃、低辐射镀膜玻璃及制品、航空航天等领域所需的特种玻璃材料及制品。

3、水泥窑炉协同处置废弃物

选择若干大中型城市周边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利用现有水泥熟料烧成系统,配套建设城市生活垃圾、污泥和各类废弃物预处理设施。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各类废弃物以及化工油泥、石化污泥、废轮胎、电镀污泥、金属加工污泥、有毒化工废料、有毒土壤等工业有毒有害废物。专题五:石化(医药)有效能力建设

1、石化有效能力建设

合成材料单体。非光气法聚碳酸酯、聚酰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苯醚、聚硫醚、特种聚酯等合成树脂;异戊、丁基、氯丁、乙丙、丁腈、聚氨酯、氟硅、杜仲等橡胶,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SIS)嵌段共聚物和相关弹性体;丙烯腈、己内酰胺、己二腈等合成纤维单体。

高端化工产品。电解用离子交换膜、电池隔膜、光学膜等功能性膜材料,重要的医药中间体,食品级化学品,高端电子专用化学品,水性涂料等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涂料,环保型水处理剂和橡塑助剂,高性能氟硅材料,低汞/无汞催化剂、无卤阻燃剂等精细化工产品。双酚A、多乙烯多胺、己二胺、1,3-丙二酸、环氧丙烷(过氧化氢法)、甲基丙烯酸甲酯(丙酮氰醇法除外)等国内短缺有机原料。

农用化学品。低毒、低残留、高效、环境友好农药新品种,水基化、无尘化农药剂型及专用低毒无害助剂,淘汰高毒农药企业转型。现有氮肥(30万吨/年及以上合成氨)企业原料及动力调整,缓控释肥、专用肥及新型包裹材料生产技术推广,海水提钾、不溶性钾矿生产钾肥及大型钾肥(50万吨/年及以上)装置建设。中低品位磷矿、钾矿及其伴生资源利用。

百万吨乙烯、ABS本体化聚合、通用树脂高性能化等大型成套工艺技术产业化,乙烯副产碳

四、碳

五、碳九等资源综合利用,二氧化碳捕捉、封存、资源化利用。

2、医药有效产能建设

专题八: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建设

1、重点支持一批食品企业诚信信息平台建设和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示范中心建设。

2、重点支持一批骨干食品企业检测中心、过程检验、对标达标等方面的技术改造,添置必要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

专题九:中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仅限中西部地区申报,不含建设地点在中西部地区的中央企业项目)

1、支持区域内藏药等民族医药品,民族服饰、特色纺织品重点骨干企业的升级改造。

2、支持区域内特色保健品、高原生物制品、羊绒制品、竹浆造纸等特色骨干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

3、支持区域内承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的产业转移集聚区中,为集聚区内相关企业提供试验研发、设计开发、质量检测、信息咨询等支撑的产业配套体系建设项目。

产业组织学重点 第2篇

2010年全市组织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主线,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以实施“强班子、建队伍、创机制基层党建工程”和“党建网联工程”为载体,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全面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为我市实施“四位一体”发展战略,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长治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重点,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水平

1、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市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学习、深刻领会精神、狠抓贯彻落实。年内组织开展一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市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轮训,进一步统一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对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市委贯彻落实意见中涉及组织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具体的细化分解,切实增强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全市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和有效性。

2、认真抓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五个贯穿始终”(即:坚持把深化理论学习、解决突出问题、加强分类指导、加强作风建设、加强基层组织贯穿活动始终),确保整个学习实践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抓好重点村、难点村、矛盾突出村的专项整治。抓好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做好学习实践活动的拓展延伸工作,适时开展一次“回头看”,认真总结学习实践活动中的成功经验,积极转化、巩固和扩大活动成果,建立健全促进全市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做好召开全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的有关工作。

3、扎实做好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武装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完成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组织的各类班次调训任务。继续办好县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优秀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主体班次。办好市委干部教育暨理论学习“每月一讲”。继续与市纪检、计生、综治等部门联合,在市委党校各类班次中开设党风廉政建设、人口与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专题培训和讲座。进一步严格执行《关于加强培训管理严肃培训纪律的规定》。实行学时学分、电子档案和跟班督学等管理制度,努力提高培训质量。

4、强力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积极推进全国干部教育改革纲要的贯彻落实,加强对干部教育改革的宏观指导。积极加强与中央“一校五院”和高等院校的合作,在浦东干部学院举办两期应急管理和领导力提升培训班,探索开展境外培训,着力构建竞争性开放式大培训工作格局。积极整合市内外各类优质培训资源,组织开展市、县党校(行政学院)教学质量评估和资源整合工作,申报筹建“太行干部学院”。全面落实《山西省推进干部自主选学工作的指导意见》,坚持实名调训与自主选学相结合,按照组织要求、职业需要、干部需求“三统一”的原则,充实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模式、完善培训体制。

二、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重点,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5、加强对全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宏观指导。研究制定我市贯彻落实中央《2010一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的实施办法。适时召开全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座谈会,对全市今后一个时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以规范干部提名制度、完善差额选拔干部办法、不适合担任现职干部调整办法等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对全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综合协调和检查指导,促进各项改革任务的落实。研究制定市管重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统筹推进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6、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力度。继续完善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方式。突出岗位特点,坚持干什么考什么,全面准确了解干部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努力提高选拔质量。适时公开选拔一批县处级领导干部。继续推行重要干部全委会票决制度,逐步推行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的差额选拔干部制度。

7、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机制。探索建立选任干部事前审核、考察对象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办法。加大对领导干部函询力度。加强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运用好民意调查结果。扩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开展干部选任原则、条件、方法、程序、职数、空缺职位和拟任人选基本情况“七公布”工作。充分利用市委书记、市长公开电话和“组织部长信箱”,进一步建立健全“12380”电话举报、信访举报、网络举报“三位一体”的举报网络。

8、构建面向基层一线的干部培养选拔链。从优秀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干部中考录一批乡镇公务员和县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继续抓好2009年市、县、乡三级党群系统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招考工作,积极推荐担任村(社区)“两委”主干的大学生村干部参加全省乡镇(街道)副职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从县乡两级遴选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市级党政机关工作。

9、切实增强各级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积极做好各级领导班子的调整补充工作,不断优化领导班子的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使用各年龄段干部,保持各级领导班子老中青梯次配备的年龄结构,研究解决干部任职年龄层层递减问题。适时开通“干部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市管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结构定期分析制度。严格控制选任制领导干部任期内职务变动。大力推进各级领导干部轮岗交流。

10、健全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做好实行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各项工作,积极探索党代表在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积极推进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工作。建立党代会代表视察、提案制度。

11、大力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做好市管后备干部人选的考察确定工作,充实完善后备干部库,研究制定动态管理办法。突出党性锻炼和实践锻炼,加强后备干部的日常培养和管理。制定出台《长治市挂职干部管理办法》,采取下派、上派、外派三种形式,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的锻炼培养。继续选派新提任县处级领导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到市外、信访岗位、重点工程和基层进行挂职锻炼,实现干部挂职培养锻炼的经常化、制度化。

12、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进一步落实老干部各项待遇,抓好“五好”党支部创建活动(即:争创支部班子好、党员队伍好、组织设置好、活动开展好、群众反映好的党支部),注意利用社区资源搞好对老干部的服务和管理。

三、以实施“党建网联工程”为重点,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13、大力实施“党建网联工程”。积极引深“三级联创”活动和“强班子、建队伍、创机制”基层党建工程,在全市实施以“网格化管理、联动式共建”为主要内容的“党建网联工程”。按照“分级、分类、分工”的原则,采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方式,将所辖区域划分成个个网格,通过区域联动、部门联动、工作联动,进一步整合党建资源,打破城乡和区域界限,推动网格内和网格之间党组织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整体推进,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学习借鉴潞矿党委党建工作绩效管理办法,探索推行各级党组织党建工作绩效管理。

14、积极创建“长治红色e支部”。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部署实施,在全市创建以“长治党建网”门户网站为主网站、13个县(市、区)和高新区红色“e支部”为子网站的党建网络格局。积极开展网上组织生活,开展网上党校、网上服务中心、网上党务公开等工作。

15、全面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按照“三个一批”(即:新建一批、改造扩建一批、转化利用一批)的思路,开展新一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一体化建设工作,基本实现全覆盖。认真落实“一定三有”政策(即:定职责立规范,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明确目标责任,强化考核监督。抓好市委组织部《关于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后备人才培养的意见》两个文件的贯彻落实,加强农村干部队伍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16、统筹推进其他各领域党组织建设。在街道社区大力开展以落实“三有一化”(即: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处议事,构建城市区域化党建新格局)为重点的“三级联创”活动。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大力推行“网格化管理”,着力实现“全覆盖”目标。在国有企业广泛开展争创“四强”党组织、争做“四优”共产党员活动(即:争创政治引领力强、推动发展力强、改革创新力强、凝聚保障力强的党组织,争做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化、群众评价优的共产党员)。统筹抓好机关、学校等领域党建工作。

17、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认真落实《山西省2009—2013年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意见》,开展党员教育培训“五大重点工程”(即: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新党员培训、大学生村干部党员培训、“两新”组织党员培训、党员创业就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确保发展党员质量。探索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建立完善市、县、乡三级流动党员电子信息库,建立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和驻地服务机制,联系培养一批流动党员骨干,利用网络开展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咨询工作。重视加强信教群众聚居村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工作。加强县、乡、村三级党员管理服务中心(站)建设,构建生活困难党员关怀帮扶长效机制。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七一”期间评比表彰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

18、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健全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制度,探索建立党员信访举报受理、查核和反馈机制。在全市农村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加强对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在基层党支部开展“两推一选”试点。开展乡镇党委领导班子“公推直选”试点,并逐步扩大到机关、企业、学校、科研院所等基层党组织。

19、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干部工作长效机制。坚持高标准选聘,不断优化大学生村干部队伍结构。继续开展大学生村干部SIYB创业培训,加强大学生村干部培训基地和实践基地建设,为大学生村干部干事创业提供指导。推动各县(市、区)设立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基金,并做好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工作。积极探索大学生村干部正常流动渠道。严格大学生村干部管理考核工作,扎实开展“六好”争创活动(即:思想好、学习好、工作好、作风好、形象好、业绩好),评选、表彰一批“全市优秀大学生村干部”。

四、以从严管理干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20、把从严管理干部贯穿干部工作全过程。制定出台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的具体推进措施。制定完善干部工作流程。进一步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认真总结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一肩挑”后管理监督、科学决策的经验做法,研究制定加强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队伍建设的具体办法和措施。进一步加强公务员队伍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公务员法》和各项配套法规体系。规范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实行市管干部任前档案审查制度,实现档案的科学规范管理。

21、切实加强干部的考察考核。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年度考核,强化日常考核,完善实施《长治市县(市、区)党政正职责任考核评价办法》、《长治市市直部门正职责任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22、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专项检查整治。开展拉票贿选、跑官要官、买官卖官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年内开展一次《干部任用条例》学习贯彻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抓好市委组织部《关于对科级干部选任程序监督审核的规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实施办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信访案件调查核实办法》等四项制度的贯彻落实。

五、以贯彻落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为重点,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23、抓好全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指导各县(市、区)和市委人才工作领导组各职能部门抓紧编制本地本行业人才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形成全市上下衔接的中长期人才规划。积极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增强人才资源配置机制活力。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24、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研究制定《长治市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暂行办法》,认真做好我市高层次人才的吸引、使用、服务和管理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千人计划”和全省“百人计划”人选,申报全省第二批、第三批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创新创业基地。评选十个全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25、积极盘活本地人才。开展市委联系的高级专家工作,积极推荐我市的优秀拔尖人才参加中央和省委联系高级专家评选工作,开展全市“享受特殊津贴及相关待遇拔尖人才”的评选工作,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保障政策体系,切实加强对高级专家和优秀人才的培养和服务。充分发挥长治市农村实用人才和大学生村干部培训基地作用,加大对各类人才的培训力度,为他们发挥作用提供学习实践、创新创业的平台。

六、以机制创新为重点,努力建设“模范部门”、打造“过硬队伍”

26、深化拓展“组工干部下基层”活动。认真总结全市“组工干部下基层”和“组工干部调研月”活动经验,巩固提高“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组工干部新形象”活动,把与干部谈心谈话、开展结对帮扶、参加信访接待等干部群众欢迎、行之有效的好做法用制度的形式巩固下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努力建设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组工干部队伍。

27、坚持从严治部、从严律己、从严带队伍。切实抓好《中共长治市委组织部工作制度汇编》的贯彻落实,推行每月一汇报、半年一督查、全年大检查的督查制度,建立重点工作、重要部署督查督办制度,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强化效率意识,改进文风会风,重新修订组织工作流程,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严格执行“十严禁”纪律,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把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相结合,推动和谐机关建设。

产业组织学重点 第3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材行业协会, 各专业协会, 联合会各分会, 各副会长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6]34号文) 精神, 认真实施《中国建筑材料工业新兴产业发展纲要》, 促进建材新兴产业发展, 加快推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在广泛征求行业意见建议的基础上, 提出了《关于建材新兴产业重点推进与重点突破领域的指导意见》, 并编制了《加快建材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产品导向目录 (2016年版) 》。

现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本地区、行业和单位实际, 加以贯彻实施。

附件:

1.《关于建材新兴产业重点推进与重点突破领域的指导意见》

2.《加快建材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产品导向目录 (2016年版) 》

2016年9月6日

附件1

关于建材新兴产业重点推进与重点突破领域的指导意见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当前, 我国建材工业在经历了以满足基本需求为主的高速发展阶段之后, 开始进入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向中高端发展的新时期。实施“创新提升, 超越引领”战略, 实现由建材大国转变为建材强国, 不仅要致力创新提升建材传统产业的功能与质量, 延长产业链, 拓展应用领域, 增加产品附加值, 更要加快推进建材新兴产业发展, 提升功能、拓展领域, 形成规模, 使其成为未来建材行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为进一步落实国办发[2016]34号文件精神, “去产能”、“补短板”, 加快建材工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认真实施《中国建筑材料工业新兴产业发展纲要》, 推进建材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在广泛征求行业领导和专家意见建议的基础上, 编制了《加快建材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产品导向目录 (2016年版) 》, 并在此基础上, 围绕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电子信息、交通运输、节能环保等产业发展的需要, 提出建材新兴产业重点推进与突破的领域如下:

一、新兴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领域

1.突破高性能碳纤维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围绕大型飞机、国防军工、交通运输等领域发展的需求, 重点研发高性能、高强度、中模量碳纤维。进一步提升T700级碳纤维产业化水平, 降低生产成本, 满足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机叶片、轨道交通以及其他工业领域的大规模应用, 基本替代进口产品;实现T800级碳纤维产业化, 提高性能稳定性和规模化生产技术水平;开展应用技术研究, 研发连续性碳纤维复合材料自动化成型技术和装备, 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扩大应用领域。

2.突破大功率、低风速超大型风力发电叶片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围绕海上风力发电和低风速发电的市场需求, 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海上风电叶片设计技术, 为8 MW、80 m以上级超大型风电机组提供配套;突破70米以上级高强高性能玻纤与树脂材料保障、叶片设计、分段技术连接设计和研制, 满足对低风速大型风电叶片的要求, 并实现批量生产。

3.突破热固性复合材料回收利用和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品自动化生产技术。针对热固性复合材料回收再利用问题, 开发热固性复合材料回收利用技术和设备, 建立废旧产品回收再利用装备示范线, 实现热固性复合材料废旧产品的回收再利用。推进压制、缠绕和拉挤等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和推广, 突破浸润剂、成膜剂技术和热塑性预浸带、预浸片及预浸板材的研发与生产, 并建成自动化、智能化热塑性复合材料生产线, 进一步扩大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生产和应用。

二、新型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领域

1.突破电子显示玻璃基板的产业化。围绕电子信息工业发展的需要, 重点研发大规格、超薄彩色液晶显示屏 (TFT-LCD) 基板玻璃、无碱高硼硅酸盐玻璃、等离子显示屏 (PDP) 用高铝硅酸盐玻璃, 实现产业化, 替代进口产品, 满足国内需求。

2.突破大规格石英玻璃及制品制造技术。围绕航天航空、精密测量仪器、核工业发展对大规格高纯石英玻璃产品的需要, 攻克大尺寸 (≥1 m) 石英玻璃生产工艺及装备技术,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提升现有生产产能, 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完全替代进口。

3.突破石墨烯材料的生产和应用技术。围绕移动设备、航空航天、新能源电池等需求, 联合有关科研和应用单位的合作, 开展石墨烯产品的生产和应用技术研究, 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努力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应用。

4.突破碳化硅陶瓷产业化。围绕微电子、石油、化工、汽车、航天等领域的需要, 结合碳化硅陶瓷抗弯强度高、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优良等特点, 加强与相关应用领域的联合技术攻关, 重点攻克500 mm以上工件台、吸盘、托盘等部件的制造技术, 以及12英吋硅片配套部件制造技术, 并实现产业化。

三、新型非金属矿物功能材料领域

1.突破新型节能环保用非金属矿物材料的规模化精加工技术, 提升用途增加附加值。围绕我国大力推进节能环保工作的需要, 进一步利用珍珠岩、蛭石、硅藻土、海泡石等非金属矿物材料的疏松多孔、容重小、导热率低等特性, 提升生产无机保温材料的技术装备水平, 拓宽应用领域;利用硅藻土、沸石、膨润土、凹凸棒石、海泡石、电气石、麦饭石等具有选择性吸附有害及各种有机和无机污染物的功能, 大力开发新型环保非金属矿物材料, 并不断扩大其在相关应用领域中的市场份额。

2.突破新能源用矿物材料制作技术和应用领域。围绕我国新能源开发的需要, 提高新能源用矿物材料生产的规模化、精细化、功能化深加工及其综合利用技术, 重点为石英坩埚、超白玻璃、风电叶片以及新能源汽车中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等提供优质的矿物材料, 大力推广新能源非金属矿物材料产品的应用, 不断扩大其在应用领域中的市场份额。

四、新型墙体材料及装饰装修材料领域

1.重点突破新型房屋及与装配式建筑配套的建筑部品的研发、生产和应用体系。配合装配式建筑和建筑工业化、部品化的发展要求, 建立先进适用、符合住宅产业现代化和绿色建筑发展方向的成套住宅部品技术体系、标准化体系和部品产品体系, 逐步实现新型房屋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和装修一体化, 推动新型房屋的发展;积极发展新型建筑构件和轻质板材, 以及以轻钢龙骨和高质轻体为主的装饰保温复合一体化的墙体构件;尽快完善混凝土预制构配件的通用体系, 推进叠合楼板、内外墙板、楼梯阳台、厨卫装饰等工厂化生产, 实现构配件产业系列化开发、规模化生产、配套化供应。

营养产业受关注成重点扶持产业 第4篇

■中国改善营养状况的经验值得世界学习,营养产业担负着国民健康任务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首席代表Mrs.Antheawebb女士说,30年前,世界粮食计划署进入中国的时候,中国有30%的人口处于饥饿状态,30年后的今天,中国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同时8岁儿童的身高平均增长了6厘米。中国营养状况改善成功的例子告诉世界,中国凭着自己的努力是完全能够战胜饥饿的,中国的经验值得世界上许多贫困国家学习和借鉴。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于主任在开幕词中说,在刚刚闭幕的第十七次党代会上,将党对“民生”的关注提高到了空前的历史地位,总书记在报告中将提高公众健康水平作为党在新时期的重要任务。而真正要做到不断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和公众健康水平,将关心民生落到实处,则需要大力发展“民生产业”。他强调,营养产业正是由传统的农业、食品、中医保健、饮料、粮油等产业与现代生物、化工产业及营养科学技术等结合的产物。由于现代营养产业的出现,人们通过食物不仅解决“吃饱”和“好吃”的问题,还可以针对当前环境(包括药物)污染、食物本底营养含量衰减、食物高精细加工、不良饮食习惯、经济条件限制等对人类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对食物进行科学的营养成分调整,保证儿童的正常发育成长和成年人充足均衡的营养需求与健康维护。营养产业已从战略的高度成为民生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民生和国民健康工作提供物质保障的任务。

■“营养”确定为国家重点扶持的类别,营养产业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

本次论坛旨在探讨产业的未来,把握产业的方向,制定产业的规则,形成产业的声音,组织产业的队伍,论坛由主论坛和若干专题论坛组成。主论坛主要围绕我国营养发展规划、法规、政策及措施;同时,大会还举办了“益生元国际论坛”、“大米营养强化”、“国际螺旋藻营养论坛”、“WGP在食品中的应用”、“坚果营养与公众健康”等一系列专题论坛。

2006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做的第十一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五年发展规划纲要报告中,首次代表中国政府明确提出“推进公众营养改善行动”。随后,在由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科技部颁发的十一五食品工业发展纲要中,进一步将“营养”确定为食品工业发展的基本原则之一,并且具体列出国家将重点扶持的营养产品类别。

由此可见,公众营养改善已经纳入政府职责,营养健康产品的生产得到了国家的政策扶持,我国营养产业受到了国家的高度支持和关注,营养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不断优化。

■“食育”迫在眉睫,“食育”还包括弘扬健康的东方饮食习惯

近代,人类的饮食状况和结构,由饥饿时代迅速跨入饱食时代。数万年人类在饥饿条件下形成的摄食经验,继续在饱食时代实践,必然造成了今天的生活方式疾病迅速蔓延;糖尿病、肥胖症、高发的心血管疾病、过敏体质、癌等,越来越多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另外,食品工业化、商业化的迅猛发展,导致营销大战、广告泛滥,现代化工技术、感官设计,使得食品形色味的诱惑越来越多。许多儿童、青少年往往成為厂家营销战争的俘虏。甚至一些被称为“垃圾食品”的新型食品,影响了许多孩子的饮食习惯,从小就开始摧残他们年轻的生命。

公众营养知识的推广和普及不仅关系到国民健康问题,而且关乎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世界竞争力,所以站在符合国家、人民利益的角度普及和提升公众的营养意识和营养知识是当务之急。据了解,本次论坛对筹建营养大学和营养产业园区(营养硅谷)提出了建设思路。

同时,公众食育问题引起广泛关注。食育的做法是每个人都要通过食育的活动,给自己留下一系列健康美味的记忆。例如:咖啡、茶、酒等嗜好食品,有的人非常喜欢,这就是已经在一些场合,对这些东西形成了愉快的记忆。

食育的实施不仅有营养食品科学知识的普及,还包括食文化的传承。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消费者由于近代技术落后的影响,对中华文化产生自卑,对中华传统食品的自信似乎动摇,甚至扭曲了原本健康的东方饮食习惯。例如,不少人把欧美作为样板,提出要按照西方人的食物消费。

中华民族数千年形成的营养合理、丰富多彩、天人合一的食文化,今天不仅没有任何理由“邯郸学步”,向游牧文化的西餐文化转变。事实证明一些膳食西化的倾向,已经损害了国民的健康和本国农业的发展。

客运组织期末考试重点 第5篇

1.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内涵:(简答)

(1)个性化(2)客流导向(3)社会效益

(4)提供信息支持(5)提高运行效率(6)强化安全管理

(7)提升形象

2.车票处理包括对储值票、单程票和许可票的处理。

3.站长的票务职责:(简答)

(1)总体负责车站的票务管理工作,确保车站的票务运作顺畅。

(2)负责车站的车票、现金、票务备品安全。

(3)处理票务紧急情况

(4)检查、监督、落实车站员工的票务工作。

(5)必要时,处理客务的票务纠纷。

(6)保管部分备用票务钥匙。

4.班前作业流程

(1)与前一班值班站长进行交接,熟知上一班的运营情况;早班值班站长负责参加中心站组织的接班会。

(2)检查、清点钥匙、行车备品、对讲设备以及执法证、文书、票据等备品。

(3)认真检查“当班情况登记本”

①行车事项:列车运行情况;相关新通知;施工情况。

②乘客服务:乘客事务

③票务:票务新通知;客运值班员工作情况

④其他事项:上级临时安排或车站发生的事

⑤重点事项栏:一些重点工作的完成时间和负责人。

(4)检查各种台账记录并做好交接。

(5)检查文件、通知,核实夜班完成或未完成的工作,在接班中模糊、有疑点的问题要问清楚。

(6)完成交接后早班要在“当班情况登记本”上签名。签名后如出现因交接不清的问题时,由接班值班站长负责。

5.晚班:班前:提前30分钟到岗,到车控室在“车站工作人员签到簿”签到,学习重要文

件及上级指示精神。

6.车门(或屏蔽门)关门时,确认其运作情况,发现车门(或屏蔽门)未关闭好时,第一 时间通知驾驶员,并及时汇报车控室,负责处理故障屏蔽门。

7.班中:站厅安全员:在上/下行末班车到站前5分钟,在TVM上、每组进闸机前摆放相

应告示牌。

8.车站客运组织工作的要求:

(1)安全准时(2)方便迅速(3)热情周到

9.换乘客流组织的换乘方式:站台换乘、展厅换乘、通道换乘、站外换乘和组合换乘。(简答)

(1)站台直接换乘客流组织。站台换乘有两种方式:同站台换乘和上下层站台换乘。

(2)站厅换乘客流组织

(3)通道换乘客流组织

(4)站外换乘客流组织

(5)组合式换乘客流组织

10.从客流的时效性和产生原因可将大客流详细分为:(简答)

(1)可预见性大客流(2)突发性大客流(3)节假日大客流

(4)暑期大客流(5)大型活动大客流(6)恶劣天气大客流

11.大客流控制的具体措施(三级人潮控制):根据各城市轨道运营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大 客流控制的具体措施,以保证控制客流的顺利实施。如:①控制站台客流,控制点在站 厅与展台的楼梯口。车站应将站厅与站台之间的自动扶梯改为向上方向,避免客流交叉。②控制付费区客流,控制点在进站闸机处。车站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关停部分自动售票 机,进站闸机关停或将部分双向闸机设为只出不进,紧急情况下可以采用隔离带、铁马 隔离进站闸机,以减缓乘客进入付费区的速度,防止付费区压力过大。③控制非付费区 客流,控制点在车站出入口处。车站组织人员人为地控制出入口的乘客进站速度,必要 时可关闭部分出入口。

12.关闭扶梯的程序:

(1)确认有无发生异常声响或振动。如有问题则停止自动扶梯运行。

(2)停止运行之前,不允许乘客进入自动扶梯的梯口。

(3)将钥匙插入报警停止开关,鸣响警笛。

(4)确认自动扶梯附近或扶梯梯级上无人后,在用钥匙开启停止开关,自动扶梯则停止运行。

(5)一天的正常运行结束后须认真检查并清扫扶梯踏板、扶手带、梳齿、裙板以及扶梯下部专用房。

(6)正常停止扶梯运行后,应采取措施,设置停止使用牌,防止乘客将其当作楼梯使用。

13.屏蔽门具有三级控制方式:系统级控制、站台级控制和手动操作。三种控制方法中以手动操作优先级最高,系统级最低。

14.乘客的心理需求:乘客的一般心理需求:

(1)天然性需要(2)社会性需要(3)精神性需要(4)安全需求

(5)顺畅心理(6)快捷心理(7)方便心理(8)经济心理

(9)安静心理(10)尊重的心理

15.仪容仪表

仪表是指人的外表,一般包括人的容貌、服饰和姿态等,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外观体现。仪容是指人的容貌。一个人的仪容仪表往往与他的生活情调、思想修养、道德品质和文明程度密切相关,因此服务人员的仪容仪表会直接影响到服务质量。

16.服务态度规范:(简答)

(1)主动关心乘客,并乐于协助老、弱、病、残、孕妇及其他有困难的乘客。

(2)安全意识强,在岗时时刻保持警惕,以确保乘客和行车安全为自己的首要职责。

(3)处理有关乘客问题时,应公平、公正、合理。

(4)遵守公司的各项方针、政策。

(5)遵循服务首问制度。当乘客询问工作人员时,被询问的工作人员必须负责到底,第一时间解决乘客的问题,不准让乘客询问其他工作人员,不准将问题推诿给其他工作人员解决,不准给乘客提供错误信息。

17.乘客进站:(5)确保通道照明设施状态良好,有足够的光亮度。

18.乘客要求退票:

(1)向乘客解释单程票一律不给予退票,因地铁原因除外。

(2)储值票到票务处办理退票手续。

19.残疾人下楼:车站厅巡、护卫及时安排并帮助残疾乘客乘坐残疾人专用电梯。

20.如何确保乘客候车的良好环境:

操作指南:确保站台卫生清洁,无杂物、纸屑,无积水,若发现站台不清洁或有积水,立

即通知保洁处理,并在有积水处放置“小心地滑”的告示牌。

备注:当班的值班站长应该多巡站,每班不得少于三次。

21.乘客出站:

操作指南:

(1)确认站厅的出入口导向牌等标志信息是否正确,是否完整,若导向标志损坏,或

指示出错,车站员工应及时通过运营日况、书面报告、口头报告等形式报到站务室。

(2)若乘客不确定自己出站的方向,车站员工应给予主动、热情的指引,不能欺骗或

敷衍乘客。

备注:车站员工应熟悉地铁站连接的各大建筑物、商场、学校、医院等场所,以及采取的换乘方式。

22.如何面对有投诉倾向的乘客

操作指南:

(1)全体站务人员应具备预防服务冲突的两种优良品质:宽容大度、与人为善

(2)处理问题时应注意方式方法,采用“易人、易地、易性”的方式,耐心地做好乘

客解释工作。寻求最佳的处理时机,避免投诉事件的发生。

易地处理:将乘客请到房间内或僻静处处置,给乘客留面子。

易人处理:必要时,交给其他站务人员处理。

易性处理:原则性和灵活性有机结合。

备注:处理投诉尽量避免在乘客聚集的场所

23.乘客投诉处理原则:(论述)

(1)调查处理工作要及时、客观、公正。

(2)坚持处理彻底的原则,即原因分析要彻底、责任分析要彻底、整改态度和措施落实要彻底。

(3)严格执行有关信访制度。接受乘客投诉时,如有可能则及时澄清疑点;接受投诉不得推诿,必要时应及时上报有关部门领导。

(4)对乘客来信,除负责人外,其他人员不得随意拆看;来信要认真登记、填写“乘客意见表”、检查落实,并将处理结果上报有关部门。

(5)对乘客电话投诉,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要认真登记、填写“乘客意见表”,说明回复时间后,在规定时间报告相关负责人。

(6)对于上级转发过来的投诉,有值班站长认真登记投诉内容,说明回复时间后,在规定时间报告站长相关负责人。

(7)相关负责人应认真对投诉进行调查,在处理过程中经常与乘客保持必要的联系。

(8)相关负责人应及时将投诉处理结果回复乘客,并表示感谢,力求使其满意;如果员工有过错,则应向乘客道歉及维护乘客合法权益。

(9)相关负责人应将处理情况答复相关部门,对被投诉的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组织员工进行学习讨论,吸取教训,制定改进措施。

24.客流调查的种类:(简答)

(1)全面客流调查(2)乘客情况抽样调查

(3)断面客流调查(4)节假日客流调查

25.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内容:(简答)

(1)全线客流(2)车站客流(3)分流客流

(4)换乘客流(5)出入口分向客流

26.四阶段客流预测包括出行生成、出行分布、方式划分与出行分配四个步骤。

27.城市轨道交通市场营销的目标:

(1)吸引到最多的乘客。(2)使消费者获得最大的满足。

(3)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8.轨道交通企业定价目标:

(1)以低票价吸引乘客

(2)资助那些能吸引新乘客的新措施

(3)引导乘客在非高峰期使用轨道交通系统

(4)根据政府需要对某些乘客实行优惠票价

(5)运输收入总体要能补偿运输生产费用,并能获取合理利润

29.轨道交通系统的售票方式:

(1)完全的人工售票方式(2)半自动售票方式

(3)自动售票(4)系统外售票

30.车票流程。车票按其流动方式,可划分为一次性使用和多次使用的车票。

31.突发事件处理:(论述)

(1)信息通报的原则、内容及流程

突发公共事件信息通报应遵循迅速、准确、完整的原则,任何员工发现或接到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均应立即执行规定的通报流程,不得延误、中断或缺漏。

在进行信息通报时,发生立即需要外部支援的突发事件时,应坚持就近迅速通报的原则。

32.案例分析:

(1)2010年1月

(2)2005年1月

(3)2009年1月

(4)2010年2月

(5)某日,客流高峰期

(6)某,妈

乘客投诉:

① 工作人员在给乘客提供服务时,没有顾及乘客的心态

② 当乘客抱怨、不满时,售票员没有第一时间安抚,只为自己辩解。

③ 站长没有耐心倾听,只是解释售票员没错,无视乘客的建议和投诉。

组织行为学重点 第6篇

2、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3、社会知觉是个体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观察,了解他人并形成判断的过程的一种心理活动。

4、社会知觉的类型:他人知觉、自我知觉、人际知觉、角色知觉以及因果关系知觉

5、社会知觉中的偏差:选择性知觉、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刻板效应、晕轮效应、对比效应、投射、皮革马利翁效应(心理暗示)

6、归因是指人们从可能导致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

7、归隐中常见的偏差:基本归因偏差、行为者与观察者偏差、自我服务偏差

8、塑造行为的方法: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惩罚和忽略

1、态度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人或事件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比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2、态度的构成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意向成分

3、态度的特性:社会性、针对性、协调性、相对稳定性、内隐性

4、态度的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动机功能

5、态度的类型: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组织承诺

6、态度对人的行为的影响:社会认知、工作绩效、学习效果

7、工作满意度是指个体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的态度,也就是他通过完成自己的工作能够获得多大程度的满意感。

8、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心理挑战性的工作、公平报酬、支持性的工作环境、融洽的同事关系、人格与工作匹配

9、工作满意对员工行为的影响:生产率、缺勤率、流动率

1、激励是指利用某种手段和方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激励的过程:需要、动机、行为、目标、反馈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3、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保健因素

4、ERG理论:生存、相互关系、成长

5、内容性激励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ERG理论、成就需要理论

6、过程性激励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7、期望理论:M-动机、E-期望值、V-效价M=EV9、公平理论对管理者的启示:重视了解员工的公平感;建立惩罚分明制度;实行量化管理,增加透明度;战略为主,平衡为辅,加强对员工的教育

10、强化理论改造行为的方式:正强化、负强化或回避、自然消退、惩罚

11、激励的一般原则:按需激励的原则、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相结合、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严格管理与思想工作相结合1、群体是指为了实现目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个体组合的集合体

2、群体决策是指多个成员一起作出的决策

3、群体决策的优点:集思广益、增加备选方案的的多样性、有利于决策的执行 缺点:决策速度慢、责任不明确、少数人控制、从众压力

4、群体决策方法:头脑风暴、名义小组、德菲尔法、电子会议法

5、群体凝聚力指的是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接纳、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也就是一个群体对他的组成成员的内在吸引力

6、群体凝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

首先,首先凝聚力高既是高生产率的起因,又是其结果;其次,两者的关系还受到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一致性的影响

7、影响群体士气的因素:群体的领导风格、合理的报酬、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意见沟通、奖励方式得当、对工作的满意度、良好的工作环境

1、沟通也称“信息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传达思想,交流情报、传递信息的过程

2、沟通的方式:按沟通的方式分,可分为口头沟通、书面沟通、非语言沟通、电子媒介沟通等;按沟通渠道可以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根据信息沟通是否得到反馈,可分为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根据沟通的方向,可分为下行沟通、上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3、如何实现有效沟通:保障信息的有效发送;接收信息是要准确,并进行及时反馈;改善沟通情景

4、人际关系在组织中的作用:影响到群体成员的身心健康;影响群体的工作效率;影响群体的凝聚力和群体士气;影响群体文化和组织文化

领导者的三要素: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领导者的有效性取决于领导者的素质和领导艺术,也取决于被领导者的素质和接受领导的程度,同时还取决于领导与环境条件相互制约和相互适应的状况

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对于组织目标,管理者更多的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被动进行,领导者却是主动设置目标,并以极大的热情去实现目标;对于决策,管理者注重如何利用管理功能作出决策,领导者则关注做什么样的决策;在面对机遇和挑战时,领导者会主动冒险,管理者则较为保守;管理者比领导者更注重理性和控制;在解决问题上,管理者倾向于授权,而领导者会创造性的给人们描绘远景,在制定解决方案;在人际关系上,管理者不愿投入过多的感情,而领导者通过个人影响力唤起人们强烈的感情呼应;在沟通上,管理者更多的依照组织程序进行,领导者则会利用追随者的感情需求进行沟通

组织结构的类型:直线制组织结构;职能制组织结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矩阵制组织结构;网络式组织结构

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目标原则;适应创新原则;效率原则;对象专业化原则;职能专业化原则;控制幅度原则;有效控制原则;边界缓冲与跨越原则;系统运作原则;分工协调原则

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本组织所特有的,且为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及其在组织活动中的反映

组织文化的影响因素:工作群体;管理者的领导风格;组织特征;管理过程

组织文化的类型:学院型;俱乐部型;棒球队型;堡垒型

上一篇:《傲慢与偏见》名著的读后感下一篇:弘扬端午节文化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