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区教研制度范文

2024-05-31

片区教研制度范文(精选8篇)

片区教研制度 第1篇

东平县第四实验小学 集体备课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副组长:成 员:赵广毅

辛 诚

杨士平陈书科

刘晓倩 李德金 李 敏王 东 焦宗龙 马鸣风

崔红梅 黄修来2017年9月

东平县第四实验小学片区教研制度

为了实现校际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工合作、以大带小、以强带弱、强强联合的良好局面,为优秀教师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骨干作用,以研代训,让教师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大面积培训教师,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根据开远市教育局制定的《东平县第四实验小学片区教研组章程》和《东平县第四实验小学片区教研工作实施方案》以及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学校片区教研管理制度。

一、组织机构

组 长: 辛 诚 副组长: 杨士平陈书科

成 员: 刘晓倩 李德金 李 敏 崔红梅 黄修来 赵广毅 王 东 焦宗龙 马鸣风

职责:

1、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以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学科教学研究,提出执行教学计划、课程标准、使用教材和开发教育资源的建议意见,指导学校开展校本教研。

2、研究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学科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常规和学法指导,探索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

3、开展教育科研和教改实验。研究解决学科领域中的教学实践问题和学科发展方向问题,以及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学术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4、指导和组织本校的学科教研组开展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活动。

5、认真组织本校教师参加片区教研活动。义务:

1、认真学习教育政策法规,经常关注教育改革和发展动向,刻苦学习教育理论,认真钻研学科业务,不断更新教育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己所任学科的教学质量,出色完成教学工作任务。

2、认真参加片区教研活动,努力完成片区教研组布置的任务;认真组织基层教研活动,如组织集体备课、学习课程标准、制订教学计划、研究教材教法、观摩课、示范课、学科竞赛、学习研讨、考试命题与质量分析、校本教研等工作;认真开展教学调研。

3、积极从事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承担本学科一个专题试验或专题研究项目的任务。

4、认真总结教研教改经验,每位成员每年至少交一篇学术论文或经验文章或教学案例,以及教研工作总结。

二、主要任务为本校教师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骨干作用,以研代训,让教师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大面积培训教师,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三、教研形式以教育局划分的D片区进行片区教研活动。

四、活动时间县教育局安排的《东平县中小学片区教研组月度教研活动安排表》执行。

五、活动内容各学科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活动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教学 问题与策略研讨、教材教法分析、教学建议、教学反思、专题研讨、专题讲座、理论指导、问题。会诊、问题咨询、研究课、优质录像课研讨、各类复习研讨、说课、听课互评、集体备课、考试质量分析、同课异质磨课、课堂教学设计、课题研究、教学经验交流、教学竞赛、优质教案或课件或论文或案例交流、教师与骨干教师对话、等等。

六、活动要求

1、除特殊情况,每次学科片区教研涉及到的本校教师必须参加,副组长或学校学科教研组长认真打好考勤。

2、每次活动,参加的教师要认真参与讨论,做到不走过场,有效果。

3、如果遇到自己学校是东道主,必须尽好自己的职责,提供必要的场地和环境。

4、每次学科片区教研活动结束,每个参加的教师必须写一份片区教研总结。

七、奖惩制度

1、将教师的提高与教师“发展性评价等级”结合。

2、对优秀的教师个人,优先评优、晋升,优先派出参加各级专业培训。

3、对片区教研工作无故不参加、态度差的教师考核不得被评为“优”,更不得参与各类评优评先活动。

4、教师参加片区教研工作直接与绩效挂钩。

八、后勤保障

1、本校片区教研组组长负责本校片区教研工作的指导及管理。

2、副组长负责对本校片区教研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管理。

3、本校各学科教研组长负责本校学科教研活动的具体实施与管理。

4、学校要提供搞片区教研所必需的时间、场地和环境,如果到别校参加教研活动,还需提供必要的交通工具。

2017年9月

片区教研制度 第2篇

为了实现校际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工合作、以大带小、以强带弱、强强联合的良好局面,为优秀教师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骨干作用,以研代训,让教师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大面积培训教师,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根据开远市教育局制定的《开远市片区教研组章程》和《开远市中小学片区教研工作实施方案》以及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学校片区教研管理制度。

一、组织机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XXX

成员:各学科教研组长

职责:

1、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以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学科教学研究,提出执行教学计划、课程标准、使用教材和开发教育资源的建议意见,指导学校开展校本教研。

2、研究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学科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常规和学法指导,探索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

3、开展教育科研和教改实验。研究解决学科领域中的教学实践问题和学科发展方向问题,以及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学术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4、指导和组织本校的学科教研组开展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活动。

5、认真组织本校教师参加片区教研活动。

义务:

1、认真学习教育政策法规,经常关注教育改革和发展动向,刻苦学习教育理论,认真钻研学科业务,不断更新教育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己所任学科的教学质量,出色完成教学工作任务。

2、认真参加片区教研活动,努力完成片区教研组布置的任务;认真组织基层教研活动,如组织集体备课、学习课程标准、制订教学计划、研究教材教法、观摩课、示范课、学科竞赛、学习研讨、考试命题与质量分析、校本教研等工作;认真开展教学调研。

3、积极从事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承担本学科一个专题试验或专题研究项目的任务。

4、认真总结教研教改经验,每位成员每年至少交一篇学术论文或经验文章或教学案例,以及教研工作总结。

二、主要任务

为本校教师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骨干作用,以研代训,让教师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大面积培训教师,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三、教研形式

以教育局划分的六中、七中、八中为一个片区进行片区教研活动。

四、活动时间

按市教科所安排的《开远市中小学片区教研组月度教研活动安排表》执行。

五、活动内容

各学科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活动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教学问题与策略研讨、教材教法分析、教学建议、教学反思、专题研讨、专题讲座、理论指导、问题

会诊、问题咨询、研究课、优质录像课研讨、各类复习研讨、说课、听课互评、集体备课、考试质量分析、同课异质磨课、课堂教学设计、课题研究、教学经验交流、教学竞赛、优质教案或课件或论文或案例交流、教师与骨干教师对话、等等。

六、活动要求

1、除特殊情况,每次学科片区教研涉及到的本校教师必须参加,副组长或学校学科教研组长认真打好考勤。

2、每次活动,参加的教师要认真参与讨论,做到不走过场,有效果。

3、如果遇到自己学校是东道主,必须尽好自己的职责,提供必要的场地和环境。

4、每次学科片区教研活动结束,每个参加的教师必须写一份片区教研总结。

七、奖惩制度

1、将教师的提高与教师“发展性评价等级”结合。

2、对优秀的教师个人,优先评优、晋升,优先派出参加各级专业培训。

3、对片区教研工作无故不参加、态度差的教师考核不得被评为“优”,更不得参与各类评优评先活动。

4、教师参加片区教研工作直接与绩效挂钩。

八、后勤保障

1、本校片区教研组组长负责本校片区教研工作的指导及管理。

2、副组长负责对本校片区教研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管理。

3、本校各学科教研组长负责本校学科教研活动的具体实施与管理。

4、学校要提供搞片区教研所必需的时间、场地和环境,如果到别校参加教研活动,还需提供必要的交通工具。

XXXXXXX中学校

片区教研制度 第3篇

我县组建前的片区教研活动主要是根据区域地理分布特点组织的教研活动, 大多采用集中定点的教研方式, 由某一学校牵头, 组织邻近学校的教师来观摩学习研讨。但当时由于交通、距离、经费等方面的原因, 一所学校往往只能选派一到两名教师参加, 因此教研活动影响范围较小, 效果也不够理想。另外, 片区教研一般都采用一个中心学校带几所周边学校的形式, 因此其分布较广, 划分较小, 片区与片区之间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影响, 缺乏相互联系和交流, 难以做到点面结合, 教研水平区域不均衡。

对组建前的片区教研活动的调查发现: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受到了很大限制, 教研风气也不够浓厚, 教研活动在经常性、连续性、广泛性和时效性上都受到较大影响。因此, 组建前片区教研活动作为一种活动组织形式存在着许多问题, 在功能上也存在很多不足, 主要有:规模太小, 价值不够体现;计划性、系统性不强;缺乏专业引领, 活动的学术水平不高;城乡差异大, 区域不平衡;活动流于形式, 质量和效率较低;等等。鉴于管理幅度过大, 又局限于地理和交通的条件, 以县级教研室原有的力量很难保证经常对每所学校进行持续深入的指导。

随着课改的进一步实施, 教师对教研活动的需求量大大增加, 对教研机构提出了新课题。教师需要通过教研活动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需要通过教研活动来学习、研究、感悟课改中的困惑和问题, 课改中产生的各种经验也需要通过教研活动来交流、分享。然而, 县级及以上的教研活动往往满足不了教师的需要, 校级的教研活动水平又不高、解决不了自身的问题。因此, 片区教研活动的重组成为了课改工作的重心。

二、片区教研的概念界定与价值分析

所谓课改后的“片区教研”, 就是以“优势学校”为轴心, 把学校按地域就近划分为较大的“片”, 优势学校为“片头”, 把相关工作分解到“片区”进行管理的一种新模式。由于加入了“优势学校引领”这个新的内涵, 又采用整体参与、少数移动、分片进行、城乡互动的教研活动模式, 其保证了教研活动的全员性、互补性、连续性、时效性, 有利于在优势学校引领下, 实现所有学校的整体均衡发展。片区教研活动的开展, 体现了城乡教学互助, 为进一步促进农村地区教研活动的开展, 探索了一条新路。这种教研活动还体现了教研重心下移、教研中心转移、教研阵地前移的特点, 构建了“县教研室—片区—学校”三级教研网络体系, 形成三级教研上下联动、平行互动的格局。

我们通过教研员组织“学科中心组”成员, 深入课堂进行调研, 实施“菜单式”加“订单式”的服务方式, 采取集中调研视导与学科分散指导相结合, 构建了片区教研新体系, 促进区域内交流与共享, 加速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在片区教研活动中我们首先做到按计划进行:由教研员组织片区负责人和片区学校按学期制订出活动计划。在片区活动的安排上做到“四定”:定主题、定人员、定时间和定地点。其次, 片区教研活动研究的内容以校本问题为主。我们对片区内学校普遍的、突出的、急需解决的校本问题进行排查、整理和筛选, 确定问题系列, 进行针对性研讨。在近几年的活动中涉及较多的问题主要有:师资提高方面的, 如理论学习、基础知识培训、课标教材解读、具体疑难教学问题的处置方式等;教学方面的, 如不同教学方式的运用、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积极性的提高、问题行为的矫治等;教学管理方面的, 如课程的开设、教学“六个一”活动的执行、教师工作积极性的调动等。再次, 片区教研活动形式多样。有横向的围绕一定主题的教师开课、说课、评课和主题研讨, 也有纵向的同一学科、不同年级教师的讨论学习;有以片校为单位的优质课和双高课评比和青年教师比武, 也有名师学科带头人的课堂展示和送教活动, 还有围绕片校的教研组建设等问题开展的专题研究和学科基地活动。

由于布局合理, 组织严谨, 活动针对性强, 学校和教师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其优势和价值也得到了充分体现。首先, 规模适中, 适合组织活动。一个片区一般有4~5所学校, 若以年级、学科为单位开展教研活动, 几乎人人可以参与。其次, 活动耗时较短, 增加了研讨的可能性和经常性。片区的学校相隔距离比较近, 便于灵活确定教研活动的时间, 更容易统一, 很好地解决了工作和学习的矛盾。再次, 帮助指导有针对性, 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由于采用城乡混合区域划片, 能够体现不同地域的一线教学特殊性, 便于梳理解决普遍性的问题, 利于资源共享, 缩小城乡差别。由于强化教研和教学实际工作的结合, 提高了活动实效。我们在片区教研活动中, 倡导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主动发展的观念, 方式上不仅仅停留于教研活动的形式, 而是重在强调将教学研究与日常教学实践结合, 目的是利用教研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帮助教师实现研讨与课堂教学同步。另外, 突出示范引领作用, 促进均衡发展。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名师及学科带头人的示范课和送教课及城乡结对活动, 方式上充分利用各校的力量, 使优秀资源得以共享, 从而发挥辐射作用, 促进各校均衡发展。最后, 教研聚焦课堂教学有效性, 提高教育质量。片区教研活动的特点就是一人上课, 众人参与, 课前研讨, 课后交流, 这样不仅提高了开课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和课堂效率, 同时也提高了听课教师及评课教师的教材分析、处理和评价的能力。我们紧紧围绕教师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进行主题式的研究, 有利于真正改进教师的教学,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们经过抽样调查发现, 片区教研活动很好地带动了全县教研工作, 使全县形成了比较浓厚的教研氛围, 尤其对一些平时对外学习交流少的学校颇具实效。近年来县教研室从抓教师的提高、抓课堂有效性入手, 全面推进课程改革, 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片区教研活动, 营造了浓郁的课改氛围, 解决了从师资提高到课堂优化的一系列实际问题, 打开了海盐课改的新局面,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三、片区教研组织形式

我县的教研组织由三大块组成。

第一块是由教研室领导小组、学科中心组、片教研组织、学校教研工作小组构成的“金字塔式”组织。为了能够使教研活动顺利进行, 并且保质保量, 我们首先在各学校建立教研领导小组, 负责学校教研工作的组织;然后由县教研室的学科教研员 (包括学科中心组) 对本县的学科教研工作进行指导和帮助;再把全县的学校按不同的区域分成几个片组, 每个片组建立自己片区的教研组织;最后是每所学校的教研组负责学校具体的教研活动安排。我县初中共分成三个片:沈荡片 (含实验中学、沈荡中学、百步中学、横港中学、于城中学) ;武原片 (含武原中学、武原镇中学、滨海中学、博才实验学校、元通中学) , 澉通片 (含秦山中学、澉浦中学、通元中学、石泉中学) 。每一个片各自建立了相应的教研组织 (片组长、学校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 层层落实。

第二块是我们还在一些具有优势学科的学校建立学科基地。由学科教研员和学科带头人组成专家组, 通过举办培训、学科课堂展示、研讨和调研, 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 如图1。

第三块是由城乡结对学校建立各自的“平行式”教研组。为了促进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我们还实行了城乡学校结对制度, 即由城镇中学分别与一所或者几所农村学校结对, 在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结对的过程中, 建立能够相互沟通和提高的教研组织, 帮助农村学校提高教研水平, 如图2。例如, 博才实验学校和横港中学、通元中学、武原镇中学结对, 武原中学和石泉中学、澉浦中学、沈荡中学、百步中学、秦山中学结对;实验中学和于城中学、滨海中学、元通中学结对。城镇学校还派遣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 农村学校则派教师到城镇学校学习, 通过这种双向的形式来提高教研和管理水平。

四、片区教研活动的工作策略

在基础教育的改革实践中, 我县片组教研活动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研活动方式, 从多元、特色、均衡、实效入手, 采取多样、新颖的教研活动方式, 极大地促进了我县教研工作的发展, 形成了以下工作策略。

(一) 以“学科基地”为示范, 拓展学习交流, 发挥辐射作用

我们的学科基地集中了一大批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是我县的强势学科阵地, 在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处于领先的地位, 有着优质、丰富的教研资源。学科基地自从成立以来, 开展了大量的专题研究活动, 它不仅在课程实验中做好各种培训工作, 而且在培训中承担了重要的讲课任务, 成为我县学科教师活动的中心。在这些培训和主题研讨活动中, 广大教师学到了不少知识, 解决了许多困惑。例如, 在英语学科NSE新教材的使用之初, 许多教师觉得困难重重, 不知如何着手, 是学科基地组织了一轮又一轮的培训和学习, 通过培训、学习、听课、研讨等活动, 许多教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找到了正确的路径。可以说学科基地是全县学科教学的辐射中心、课程改革的实验中心、教师学习的资源中心, 它以点带面, 全面促进了学科教学和教研组的建设, 拓展了学习交流, 也为校际互动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机会。

(二) 以“学科中心组”为引领, 深化研讨活动, 推动共同发展

以教研员为中心的“学科中心组”人员, 大多是一线的骨干教师, 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 他们在片区教研活动中起着专业引领的作用。我们采用“走出去, 请进来”的方式, 每学期有计划地选派“学科中心组”的教师去省市各地参加业务培训, 给他们及时“充电”, 为他们搭建专业成长的舞台。同时邀请专家教师来校, 把教育前沿的信息、独到的见解、鲜明的观点、实用的做法呈现给教师, 使教师能在教学中运用和实践, 从而深化研讨活动。每个学期都组织“学科中心组”人员送教下乡, 通过开课、说课、评课等一系列活动, 对农村中学的教学和科研起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掀起了农村中学的教研热潮。“学科中心组”人员还每学期在学科基地为广大教师作讲座或培训, 对基层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成长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 “学科中心组”在以点带面的过程中, 不断吸收新人员, 扩大这支核心队伍的影响力, 推动共同发展。

(三) 以“校际结对”为途径, 实现优势互补, 促进均衡发展

在片区教研活动中, 我们还注重校际间的交流。校际结对互动是一种不可忽略的教研模式。片区各校都采用了“专题讲座论坛、专家团队实作指导、公开展示”等方式, 开展了频繁的校际交流活动。通过“校际结对”“师徒结对”等方式, 既促进横向交流, 又关注纵向辐射。如城镇中学的优秀教师与农村中学的青年教师结对, 同一学校有经验的教师与青年教师“师徒结对”, 分别展示同年级、同学科的公开课, 供学科教师评析研讨, 探索教学新思路、新方法, 以达到各校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为使校际间教研收到实效, 在活动中各校认真商讨活动事宜, 集思广义, 查找自己学校教研、教改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教师的教学困惑, 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等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实现优势互补。这些活动, 很好地利用了身边的教学资源, 直观、方便、简洁, 为教师开阔了视野, 拓展了学校的横向联系, 激发了大家的教改积极性, 广大教师都反映受益匪浅, 活动实效显著。

(四) 以“校本教研”为土壤, 强化教研组建设, 加速教师专业成长

校本教研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教学研究机制, 强调的是以校为本, 它基于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更新和自我觉醒。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是推进新课程建设和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校本教研主要通过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组内同伴的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引领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研组是学校学科教学的重要单位, 也是校本教研的基地。为了深入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经常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根据每个教研组的实际, 突出学科特点, 开展有特色的教研活动。教研组同时还规划推进本组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方向, 组织本组教师经常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先进理念, 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由实践上升到理论, 并规划如何发挥组内骨干教师的作用、如何培养好新教师等, 使各学校的教研组形成一种团结合作、力求上进、互帮互助的风气, 从而推动教研组建设, 加速教师专业成长。

(五) 以“课堂研究”为焦点, 聚焦主题研讨, 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为了提升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我们把在教学调研、随堂听课中发现的问题, 提升为教研活动的主题, 以“课堂研究”为焦点, 以一定的课型为例, 展开一系列主题研讨, 使每一次教研活动主题明确、清晰, 避免教研活动“搞形式、走过场”的浪费, 使教师真正学到东西, 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如英语学科新课程实施过程中“NSE教材中的词汇教学策略”“课堂的有效提问策略”“如何把阅读和写作有效结合”“如何避免学习英语初始阶段的两极分化”“如何提高后20%学生的成绩”等都是很值得探讨的主题。在开展活动前, 我们让有关人员围绕主题撰写出自己独到的看法和分析, 同时提出自己的困惑。开课教师在备课、上课、说课中围绕该主题实施行动研究, 研讨中大家发表观点, 针对具体的、可操作的问题展开研讨, 而不是发表空洞的议论, 从而使“研”变成“用”, 实现教研的价值。

(六) 以“课题研究”为契点, 提升实践性知识, 凸显教科研功能

课题研究是学校教育科研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 课题研究可以让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剖析和诊断, 以此改进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教师的日常教学存在着大量的实践性知识, 它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 具有感性、零散性、意向化、内隐和默会的特点。这些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在教师的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课题研究过程中, 教师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如案例分析、反思、心得、叙事、论文等, 通过课题研究可以追本溯源, 提升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我县“课题管理网”的建立, 为教师实施课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课题博客是课题组人员基于一个共同主题和共同利益的集体操作。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注册网名和密码进入管理中心, 然后发表文章、修改文章或回复文章等, 可以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各类原始资料。用博客来实现课题过程的管理, 可以让研究更直接、便利地回顾、追溯自己的研究过程, 并通过积极反思、修正来提升课题研究的质量, 更好地发挥教科研功能。

(七) 以“网络研讨”为平台, 共享优质资源, 构建片区教研媒介

在以网络为载体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专业的教育网站、学校网站、教师个人网站提供的资源异常丰富, 利用网络学习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方式。

1. 网上磨课评课。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 我们各个教研组根据不同的研究主题, 开展了一种一课多磨的连环式校本研修活动———由同一教师经几次反思、几次实践后形成的“经验+反思=成长”的连环跟进式网上校本研训。这种借助网络进行磨课的方式, 使广大教师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专家、名师的指点, 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 从而获得最大限度的“研修”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共赢。海盐教师优视网和学校网的评课平台为各学科教师提供了许多可以学习研究的课堂视频。

2. 网上主题论坛和研讨。

教师的成长基于对课堂教学问题的研究。每一位教师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寻找问题, 并从中提炼出那些对推动实际工作、提高教育质量有牵动作用的问题, 有助于教师的共同提高。每星期由组内一个教师提出一个问题, 发表一篇有关这个问题的文章, 组内其他人员对文章进行浏览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其他学科人员也可以参加讨论。这样的研讨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教师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 学习渠道更多, 学习的针对性也更强了。

3. 教育博客。

自2005年“海盐教师博客网”建立以来, 在八年多的时间里, 一个由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组成的庞大博客群体一直活跃在网上, 上博客、写日记、做研究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以教师博客为载体的网络教研已经成为我县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农村学校实施片区教研的思考 第4篇

一、加强领导是顺利实施片区教研的前提

教育行政部门应把实施片区教研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统领全市区域的布局规划,创新工作机制,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政策指导、信息服务、评估监督等各项工作。注重加强调查研究,确保片区教研工作思路更加符合实际,更加富有针对性、指导性和实践性。抓落实抓督查,把督查深入到片区教研工作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层层落实责任,强化目标管理,把片区教研工作纳入新的目标责任体系。

片区教研牵头学校校长主要负责本片区教研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建设、活动经费筹集、工作制度制定、活动策划与组织开展等工作。每学期定期开展主题教研活动,组织片区内学校教师开展理论学习、学科教研、教学互访、校际会课、巡回教学等活动,以及其他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合作研讨活动。

片区教研内各个学校相互支持配合,在组织领导、制度建设,特别是经费筹集等方面,加强领导,通力合作,整合各方力量,为片区教研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加强管理是顺利实施片区教研的保障

为保障实施片区教研顺利有效开展,必须健全机制,强化措施,实施科学管理。成立领导机构,拟定管理制度和活动计划,落实机构、人员、内容、督导。探索建立客观的评价标准,为片区教研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建立健全主动参与片区教研的运行机制,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建立以市教研室为龙头、片区教研协作组为平台、乡镇中心教研组和学校教研组为基础的四级教研网络,从四个层面开展片区教研活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教师是片区教研主体,能否把片区教研活动推向深入,学校、教师的参与程度非常关键。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片区教研活动,引导和督促各校及其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提高教研实效。

三、专业指导是顺利实施片区教研的关键

片区教研经常遇到各种问题与困惑,有些问题靠自身力量是无法解决的,需要专家的引领和指导。片区教研,离不开教研室教研员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蹲点教研员及其他教研人员担负着片区教研策划、协调和专业引领的责任,为片区教研提供信息支持、专业指导、过程监督和成果评估等服务,负责指导片区教研领导小组和学科指导小组的组建,参与片区教研协作组的学年度计划制订,指导片区教研活动开展,特别是抓好片区教研运行机制的形成等。各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要发挥“传、帮、带”作用,深入片区,指导、服务校本教研活动。

四、开展实践是顺利实施片区教研的根本所在

片区教研,离不开实践平台。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开展以提高教师课程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研究课程标准、教法学法为重点, 以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为立足点, 以课例为主要载体,开展多种教学研讨活动,增强片区教研实效性。做到教学问题片区研究,课例研究片区探讨,片区成果教师共享。

把准重点,突出针对性。本着“交流共研,各铸特色”的片区教研理念和“一年一个主题,一片一个特色,一校一个品牌”的工作思路,全面分析,找出片区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确立本片区教研的工作重点。

精炼主题,突出实效性。片区教研活动需遵循少而精,每学期3到5次活动,其中较大规模集中的活动不超过2次,力求每次活动都有成效。主题教研活动要结合各片区学校存在的共性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创新形式,突出多样性。在片区教研活动形式上,要力求丰富多样,包括专题讲座、课例研讨、培训会、业务考试、优质课评比、联考、研讨会、外出考察等,这可归纳为下列几种形式:

专业交流型教研。邀请“土专家”开办讲座,介绍自己教学实践经验,或就某一个专题发表看法,或阅读教学案例后结合自己的思考发表感想,这些都常会引起与会教师的共鸣。

名校辐射型教研。片区牵头学校和特色学校向其他学校开放教研活动,或其他学校派人参加学习观摩,达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

课例研究型教研。课例研究是教师成长的重要方式。要大力开展同课异构、同课同构、沙龙研讨等形式的课例研究活动,有效提升教学水平。

实践竞赛型教研。结合全市教研主题开展学科教师优质课评比竞赛、教学设计比赛、教坛新星评比、教学论文评比等活动,也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开展教师业务竞赛活动。

成果推广型教研。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无论是教育教学还是教研教改都要总结经验,善于推广交流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分享研究体验与感受,共同探讨问题,寻找对策

开展片区教研 第5篇

一、活动背景:近几年我县教研形式以县级教研和校本教研为主:县级教研关注普遍性的重大宏观的问题,但校本化、具体化不够深入;校本教研近几年有较快发展,但乡镇学校教研的学术水平不高,专业引领不足。基于以上情况,提出“开展片区教研,深化提质行动”,在做好县级教研,深化校本教研的同时,大力发展片区教研,形成县、片、校“一体两翼”三级教研联动机制,即以校本教研为主体,以县级教研为指导,以片区教研为动力。

二、理念框架

我们对片区教研的理解是,以县属学校为龙头,以乡镇学校为基地,以“教学问题”为研究载体,通过对教研“实践”的关注,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求得教学问题解决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最后将关注学校个体教学质量提升逐渐转移到建立一种“合作的发展方式”,从而构建起合作的片区教研文化。

三、预设优势:

1、专业引领强。由县属学校率领,各级名师引领,更好更快促进专业发展。

2、集体智慧多。集中片区优秀教育精华,不断深入课程改革。

3、关注个体大。教师参与空间大,锻炼机会多。

4、活动效率高。活动地域相对集中,便于交流来往。

四、活动宗旨:注重融合,倡导互助,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五、活动原则:

1、考虑地域划分片区;

2、发挥名师辐射引领;

3、城乡结对帮扶偏远;

4、聚焦课堂深化提质。

六、活动形式:

1、巡诊式教研(名师专家巡听、诊断、指导、提升)。

2、专题式教研(筛选课堂问题,进行专题研讨)。

3、递进式教研(研究课程不同学段目标递进性,确切提出教学目标)。

4、比较式教研(选取相同教材,进行不同设计、引领)。

5、竞赛式教研(组织片区课堂评比,论坛比赛等活动)。

七、活动组织:

1、小学划为三大片区:①县民小、鹤溪学区片。②一小、东坑学区片。③二小、沙湾、英川学区片。

中学为一大片区:民中、城北、沙中、英中、东中。

2、实行片长(县属学校校长、教办主任)负责制,分管领导(县属学校教学副校长、教办普教辅导员)落实制,教研员联络指导制。

3、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

八、活动要求:

1、开好一次校长会。每学期初由片长主持召开片区学校校长座谈会,交流各校提升教学质量的思路和经验,商议并制订片区教研工作计划和行事历。

2、开展一次主题教研活动。每学期确定一个主题开展一次所在片区教研活动。

3、组织形式多样支教活动。根据片区乡镇学校的要求,定期派县级以上名师到对方学校开展支教工作。

栗树片区教研计划 第6篇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2013年秋季学期工作意见,以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为研究重点:坚持一个中心(即教育科研工作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为中心);实施两项策略(即在实践中研究,用实践的方法进行“三教合一”;聚焦课堂,及时总结);做到三个服务(即为学校的发展服务,为教师的成长服务,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服务),努力促使我校的科研工作与学校教育改革齐肩并进。

二、主要工作

1、教研管理

(1)加强资料的管理。研究资料必须体现研究的真实性和科学性,重视研究工作的过程管理。

(2)加强科研活动的管理。每次活动要有计划、总结,并体现活动的针对性,连续性和有效性。

2、常规教研

(1)、常规教研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学期,我们将要组织中青年教师上好校级优质课,在上好校级优级质课的同时,将推荐部分优秀教师参加县级三优课赛。并根据上课情况,评出部分优秀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同时利用外出机会,选派部分教师外出参加学习,以增强教师的业务能力。

(2)、为了更好地对教学进行监督,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本期将继续进行随堂听课和评课,并实行严格管理,所有教师必须参加该教研组老师的听评课,根据情况进行随堂打分,按每次活动缺少1次,扣除0.2分,上课教师讲完课后,向教务处交教案和反思各一份,否则扣除0.2分。另外,还要加强教师之间互相听评课活动,各教师通过听示范课、研讨课,然后再认真实践,邀请其他教师听课,通过互评互听,提高所有教师的教学能力。听评课做到认真、实在,不要流于形式,以抄听课笔记代替听评课。

(3)、学校对教师备课、上课等各个环节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如备课,要求做到“三熟悉”:首先要熟悉新课程标准、其次要熟悉教材、然后要熟悉学生.要做到超周时间备课,学校教导处、教务处每月要对各任课教师备课进行检查,并作好记载。上课,提出目标体现度、主体确保度、方法措施有效度、教师行为规范、教学效果要达到要求。

(4)、学校鼓励各位教师在各种刊物上发表文章,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5)、就听课、评课,学校做出相应规定:学校校长及学校中层领导干部每周必听课二节,学校教师每学期要听课不低于15节,并将此情况与考核挂钩。

(6)、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做好校本教研工作。

3、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制定教研计划,教学工作计划。

十月份:语文组教学研讨课。教学形式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参与式教学模式”,研讨形式是以“同课异构”为主。本次教研安排周金菊和康忠仙两位老师上四年级语文,课题由上课教师商定。

十一月份:数学组研讨课。以五年级数学教学为例,进行数学“同课异构”的研讨,由“阮仕杏、饶红文”主上课。教研组全体成员参研。

十二月份:各教师实践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参与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校领导随堂进行听评课。

一月份:进行期末复习。

片区教研活动总结 第7篇

片区教研活动总结

一天的课例观摩、学习交流、研讨活动,不知不觉就结束了,但教师的真主导,学生的真能力,仍让老师们沉浸其中,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上午大家共同观摩了大兴小学一年级一节汇报展示课,和白音套海总校、乌敦套海总校的两位教师各上一节三年级《太阳》第一课时,属于同课异构。下午观摩了乌丹特校和乌丹二小的两位年轻的名教师两节汇报展示课。整个活动分别展示小学低段、中段、高段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使大家对各个学段的课堂教学有一个更加明晰的认识。大家感受到五位教师都有深厚的教学功底,注重基础,狠抓落实,能熟练的驾驭教材;突出了学习方法的指导,这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充分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的新课改精神;注意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和蔼的教态、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精彩的点拨、引导和及时的调控课堂驾驭课堂能力,使我们看到了教师的真主导。教师和学生的默契配合,学生的精彩汇报展示,孩子们在课堂上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更是难能可贵,看到了孩子的真能力。

最后进修校王学荣主任对本次活动做了明确、具体的总结,并对五节课例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同时王主任对我校的教研课题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为我校今后课题的开展指明了方向。接着对本次教研活动主题:“如何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提出了几点建议:1.不同的课文要采取不同的方法。2.不同的年级段有不同的目标。3.梳理课文内容要循序渐进。最后对这一主题结合一天的课例观摩又作了深刻具体的阐述。既肯定了片区教研的实效性,又为我们今后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再一次明确了方向,明确了奋斗目标。

片区教研制度 第8篇

岳阳楼区2006年建构“片区管理”模式, 即以楼区“五大校”为轴心, 把全区学校按地域就近划分为“片”, 大校为“片头”, 把相关工作分解到“片区”进行管理的一种新模式。东升片区以东升学校为龙头, 联合枫树小学、新路口小学、望岳小学、长动小学、红日学校、洛王小学等七所学校组成东升片区教育共同体。几年中, 东升片区殚精竭虑地追寻片区教育持续发展的真谛, 努力实现片区教育共同体建构的价值, 不断创新片区教研策略以谋求片区各校的均衡发展, 形成了对片区教研的理性思考。

思考一:高屋建瓴——宏观规划, 理性建构

“高度决定视野, 角度改变观念, 尺度把握人生”是中央电视台第八套节目的经典广告语, 而它恰恰是指导片区教育共同体宏观计划的座右铭。要让片区教研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宏观的规划设计是关键, 理性建构制度是保障。“高屋建瓴”成为片区教育管理的一种思想。

1.以目标设计为中心, 探索片区教研共同体的运行方向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片区教研首先要清晰地了解当下国际国内教育发展的趋势, 感知教育政策的变化, 探究先进的教育手段, 清楚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思想, 先在宏观上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接着要具体了解本片区各校教育管理、教师教学中的困惑, 了解当下片区教育中缺少什么?需要什么?用宏观的思想站在一定的教育高度审视片区教研, 诊断片区教研中存在的诟病, 理论联系实际, 以宏观指导微观, 贴近本片区教师与学生, 为本片区师生服务。指导共同体学校结合日常的学科文化、传统节日文化、主题教育文化、班级文化、社区教育文化等内容, 为教师提供高效率的成长平台, 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体验平台。

东升片区教研目标既有宏观的整体目标, 又有具体的年度目标。东升片区教研的整体目标为:积极践行“聚焦课堂,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片区联动, 促进学校均衡发展;彰显特色, 狠抓学校内涵发展;以人为本,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教育发展理念, 寻找特定背景下特定片区内教育发展的特殊规律, 创新片区教育教研新模式, 加强校际交流, 建构片区教育教研体系, 更主要的在于探索常态情境下, 通过片区教育共同体的组织和实践, 形成片区内教育均衡、协调、优质发展的基本模式和普遍规律, 有效推进了片区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性发展。东升片区教研整体目标确定了东升片区教育共同体的运行方向, 年度具体目标将整体目标根据实际情况有效分解, 使其逐年螺旋式实施, 以达到实现整体目标的目的。

2.以制度完善为保障, 建构片区教研共同体的管理体系

任何一项工作没有相关的制度作保障, 就会很容易流于形式, 片区教研活动更是如此。作为一个宏观上的松散组织, 缺乏了相应的行政管理导向与考评机制, 这样的区域教研就难以维继。要真正调动学校和教师广泛参与到片区教研活动中来的积极性, 片区协作组织要目标一致、步调一致, 组织者要寻求共同体的共同利益, 挖掘优势资源。相关管理部门应协调各方统一思想, 规范管理, 共同决策, 公正考评, 将区域内教研活动的组织、开展、效能纳入办学水平评估。

(1) 建构片区教育教研工作管理体系。

在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 东升片区经过几年的摸索, 建构了片区教育教研工作管理体系。东升片区教育教研工作成立了以联片党委、机关联校干部、各校校长为主要成员的领导小组。以东升小学校长为片区主负责人, 一名副校长具体组织管理, 各校选派了一名负责教学的行政, 作为片区工作的联络员, 具体负责学校举办或应参与的片区活动。在制度中明确这些片区教育教研的中坚力量的职责, 要求他们工作主动积极, 对本校承担的研讨活动, 从活动方案的制定, 活动现场的安排, 活动过程的呈现, 组织精心而周到。活动前便提前一周通知各校。让各校参与教研的教师做到有备而来。活动中主办学校的主要行政人员能积极参与并主持组织活动, 确保教研活动认真有效地开展。活动结束后, 能按要求做好每次活动的过程性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存档工作。

(2) 逐步完善片区教育教研管理制度。

为落实片区教育教研工作, 促进各校可持续发展, 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 片区逐步完善教育教研管理制度。教研以课堂为平台, 规定除了示范送教活动, 片区每个学校在一年内至少承担一次特色主题活动。要求活动主题鲜明, 组织有序, 反思真实。活动中各学校必须安排相应学科的教师参加 (不少于2人) , 承担活动学校要严格做好考勤工作。对活动情况及时反馈, 采用片区通报制度。面对问题实事求是, 有效扭转了学校教研工作中形式主义的不良倾向, 逐步形成求真、务实的教研态度和良好风气。

(3) 建设落实片区教育教研评价机制。

片区工作应该与岳阳市教育局、楼区教育局的评价机制接轨, 不断完善本片区内各个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评价, 力求使评价工作更快捷、更科学、更合理。片区教研既要进行多方面横向比较, 又要进行发展性纵向比较;既要进行自我评价, 又要校际综合评价。片区评价应该成为各共同体学校促进教师成长的动力, 通过评价, 应该使被评价者感到温暖, 充满希望, 并有明确的方向。在教育局的领导下, 东升片区开始摸索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的评价体系, 体现其评价工作的民主性, 通过问卷、座谈、调查、考核等方式做到管理层、教师、学生, 人人都是评价者, 人人都是被评价者, 体现评价全过程中教师积极评价的主体意识。

思考二:精雕细刻——立足成长, 夯实课堂

教育即生长 (成长) , “教育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教育面向的是人, 片区教育共同体的学校是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场所。这样的片区管理更多地体现出了片区管理的教育性, 在教育共同体中学生发展是目的, 学校发展是载体, 教师发展是关键, 是夯实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教师专业成长的程度, 一有赖于本身的可塑性, 二依靠教育共同体的协作平台。

1.“以点带面”力导送教活动, 提供教师成长的专业引领

东升片区运用片区优秀教师资源, “以点带面”“以一带群”夯实课堂, 展开专业引领。通过专家及名师课堂引领、案例现场研究、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等方式渗透专业意识, 促进片区教师的专业成长。送教的骨干老师自身素质好, 基本功扎实, 教学经验丰富, 教学方法多样, 思维活跃。送教中他们以课堂教学为平台, 强化过程研究, 以学生为本, 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将新的教学理念, 个性的教学方法带到了片区学校, 整体上促进了片区各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骨干教师示范送教活动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实践等多个学科。以东升片区语文骨干教师送教示范活动为例:语文送教活动原则上每月开展活动一次, 每学期四次。2010年上期在片区展开4次语文课堂送教活动。内容包括语文阅读课教学《朱德的扁担》、绘本教学《我想要爱》、口语交际《我为集体添光彩》、晨诵研究示范与讲座、带教教师汇报课《班级读书会》等内容。每次送教活动有主题、有中心发言, 关注教师的需要, 解决了实际教学中的问题。通过送教, 聚焦了课堂, 促进教师不断反思、更新理念, 积累经验, 形成活跃的教研氛围。在活动中很大一批老师主动参与, 每一个主题都认真地思考, 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 共同商讨, 激起片区语文教师的专业争鸣。这是一种好的氛围, 老师们在争鸣中警醒, 在争鸣中思考, 在争鸣中发展。送教活动立足课堂, 扩大共建、共融、交流、共享。通过整合教育资源, 做到片区优势互补, 这是一种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2.“因材施教”实施师徒结对, 建构教师发展的学习共同体

“师徒结对”是目前教师专业成长中最有效的学习共同体之一, 是新教师快速成长的捷径。“师徒结对”可以让年轻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教育教学业务, 尽可能地让年轻教师少走弯路。在“师徒结对”学习共同体中关注教育细节的经验传承, 诸如课堂调控、应急事件处理、教师语言、教态、板书等都可以在优秀教师的指导下短时间内得到规范。“师徒结对”形式一般在同一学科的教师之间开展, 他们有共同的学科, 有共同的专业追求, 甚至面对类似的学生群体, 所以他们在工作过程中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在师徒之间流动的教育信息正是新教师所需要的, 这对于新教师的培养来说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目前的师徒结对活动一般在本校内开展。鉴于实际的需要, 东升片区开始思考师徒结对活动如何跨校、跨片区展开?如何突破区域范围的限制, 走近名师, 走近名校, 协助教师获得更高层次上的专业发展。

3.有的放矢开展教研活动, 灵活研讨策略夯实课堂教学

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台阶。有的放矢地开展教研活动, 寻找教师专业发展的成长点是东升片区教育共同体挖掘共同体协作优势, 立足教师专业成长、夯实课堂的重要举措。如何让片区教研活动杜绝形而上学、华而不实的桎梏, 让教研关注常态, 靠近教师日常需求是东升片区教育共同体创新教研策略的重要内容。几年的探索, 我们对灵活教研活动方式形成一系列的思考。

专题教研:指是针对课堂中的问题, 进行专题研讨, 找出合理方法, 进行实践攻关的一种教研方式。专题教研是东升片区教研的主要形式。长动小学主持的《教师如何评课》专题研讨在岳阳楼区引起百家争鸣;东升小学主持的集体备课专题引导片区老师通读全册教材, 明确各学年段的教学要求, 形成“集体共研”的教研氛围。

问题教研:对片区内普遍的、突出的、急需的问题进行排查、整理、筛选, 确定主要问题, 这些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现实性。问题教研就是从问题入手, 组织教师针对这些问题思考, 引导他们在教研中去寻找解决的办法。针对语文课堂如何建构的问题, 东升片区不同校的两名教师就《圆明园的毁灭》一内容展开同课异构, 突出教学设计的方法与角度。课后积极交流指导课文要找准课文中的四点:字词训练点、作文训练点、人文感悟点、朗读指导点。这次问题教研活动让老师们豁然开朗。

特色教研:在成长中彰显个性, 在个性中促发展是特色教研的宗旨。东升片区枫树小学主持“礼仪教育”、新路口小学主持的“书香校园”、东升小学主持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都凸显了特色, 活动都开展得有声有色。

网络教研:随着网络教研的介入, 更是有效地解决了时间短, 活动不能尽兴的瓶颈, 使传统的片区教研活动获得了新生。东升片区“语文送教”“校本课程”网络交流活动开展活跃, 参与老师发帖积极, 向教师提供了自由、平等、灵活的交流平台。

片区教研的内容还涉及教育教学故事、观课、评课、个案 (课例) 研究、课堂示范观摩、教材讲座、集体备课、经验交流等贴近片区教师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 从微观的角度改革课堂, 为片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夯实了基础。

4.有条不紊紧抓教育科研, 展开片区教育的理性思考

教师的能力影响教育的成败。片区教育要促进均衡发展, 关键就是要促进教师的均衡发展, 而促进教师均衡发展的关键就是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是一种探索性活动, 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它需要技能, 更需要智慧。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培养出智慧型的教师, 就要让他们去学习、去研究、去创造, 成为一个真正的研究者, 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作为《构建片区研修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子课题单位之一, 东升片区设计并实施了子课题《东升片区教师校际研修模式研究》。围绕课题, 片区组织片区各校对课题任务进行了具体分工, 促进课题研究工作实效展开。这一课题以片区教师为研究对象, 探索片区研修共同体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具有时代意义。片区教育共同体在引领教师课题研究上不遗余力。片区在“如何开展小课题研究”专题中特邀请了区教科室专家为片区教师进行了《如何进行小课题研究》的专题辅导讲座, 对引导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思考三:集思广益——整合资源, 轻松共享

纵观我们日常教研组织的活动, 总暴露“领导组织教研”的倾向。在当下的教研组织环境中, “谁组织”往往是决定教研成败的关键。这种组织, 作为普通教师, 绝大多数人都安于行政派遣教研管理, 懒于审视思考教研的真正价值。出于真心自发的自主发展的教师不多, 由需要而自发组建学习共同体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为了改变教师的倦怠消极的现状, 除了专业引领之外, 有必要实在地减少教师不必要的琐碎劳动, 提供具体的资源平台, 减轻教师负担, 引导教师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 主动投身教研。

岳阳楼区东升片区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基于《东升片区2010年教育教研工作思路》, 以建设片区资源库为目标, 搭建教育教学资源轻松共享的平台, 勾勒片区教育教研新蓝图。通过网络信息平台, 推动共同体的教师就计划、备课、上课、教研活动、专业阅读书籍、教学随笔、作业设计、试卷编制、课题研究、案例反思等进行广泛交流。在数字校园建设完善的条件下, 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博客, 开辟资源上传共享的通道, 开展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等主题的探讨与分享。东升片区资源库的建设主要为了平衡共享片区的优势资源, 传达丰富的教学信息, 为创新片区教研策略提供条件。

它的具体内容包括:

(1) 建设片区骨干教师资源库, 充分发挥片区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以课堂教学为平台展开片区教育教研工作, 以点带面, 以一带群, 促进片区教师的专业发展。

(2) 建设片区学科教学网络资源库, 包括各学科教案库、课件库、案例库、论文库、教材资源库、学生作品库等, 为片区教师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提供物质条件。

(3) 建设片区教育教研网络交流平台, 促进校际交流, 促进教师均衡发展。

东升片区骨干教师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 我们先制定了骨干教师评选标准, 再将各校自主申报的人员依据评选标准实施筛选, 确定了第一批东升片区的骨干教师, 涉及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综合实践等7个学科共21人。这些骨干教师将组成片区学科教学研修 (骨干) 小组, 片区学科教育教研工作由各学科研修小组的骨干教师共同引领、组织管理、参与研讨。东升片区骨干教师资源库将引领东升片区教研由“领导组织教研”向“教师自主教研”逐渐转变。片区骨干教师资源库的合理运用是东升片区创新片区教研策略的新尝试。

思考四:不拘一格——凸显特色, 谋求发展

“特色”指的就是事物的特殊色彩和风格, 独具特点的或者与众不同的, 这是一般词典上对特色的解释。重庆教科院胡方在《人民教育》上发表文章, 给特色学校下定义为:“特色学校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 从本校的实际出发, 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 形成了独特的、稳定的、优质的办学风格与优秀的办学成果的学校。”特色学校在很大程度上让所有的学校都激发起办学的活力, 必将有助于大幅度地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什么是最好的教育?适合学生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什么是最高效的教研?有利于学校发展的道路展现个性的教研才是高效的教研。如果找到了一条适合发展的道路, 那么一个学校的活力就被激发了“特色学校就是个性化的学校, 是认识和优化了个性的学校。”东升片区教育共同体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致力于各校特色发展。到目前为止, 东升片区内东升小学、新路口小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稳定、优质, 具有文化内涵的办学特色。

东升小学以科学教育为特色。 学校被教育部授予首批“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 被湖南省科协授予“湖南省青少年科技活动示范基地”。学校的《走近科学》校本课程, 在全国科学教育领导小组举办的全国优秀校本课程竞赛中, 以其系列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特点获得专家好评, 被评为一等奖。办学才七年, 学生的发明创造就获得全国、省级金、银奖项若干枚, 获国家专利四项。

新路口小学以绘本研究为特色。每一学期, 新路口小学面向来自各地的教师开展绘本教学示范, 获得了较高的声誉。他们承办的图画书阅读指导主题教研活动, 示范教出的图画课《小黄, 小蓝》, 教师在课堂上除了给学生讲故事外, 还结合正在试点的海量阅读, 让学生大量识字, 这一举措让这堂课显得尤其精彩。这堂课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个讨论的载体, 探究了图画书教学的方向及在教学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 对图画书的教学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学校特色”并不能等同于“特色学校”, 特色学校以学校特色为基础, 在办学理念、学校文化积淀、学校对教育理想的追求等方面独具个性, 这种特色可以对人的价值观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使老师和学生形成一种习惯, 养成一种态度, 产生巨大而深远的育人力量。“学校特色”是“特色学校”的基础, “特色学校”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最终目标。东升片区教育共同体对特色学校建设途径的探索将孜孜不倦。

思考五:以人文本——活跃文化, 和谐“大家”

斐迪南·滕尼斯的共同体理论认为, “共同体是一种真正的共同生活, 融亲密情感、默认一致、共同理解、共同参与和享受为一体, 亲密情感与共同信仰是联结的真正纽带, 个体生活于共同体中并通过共同体实现自身的存在。”秉承这一理论, 片区教育共同体也应该成为片区教师之间和谐生活的场所, 成员之间的亲密情感、共同信仰的产生依赖于片区文化的建设。

建构和谐的共同体文化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建设片区教育共同体文化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也是发挥片区教育共同体最高效能的必要手段。东升片区对共同体文化建设采用“由浅入深, 由易至难, 由表及内”的原则, 由物质文化建设逐步向精神文化建设过渡。在物质文化建设中以文化生活、竞赛交流、联谊互动为生力点初步渗透。文化生活诸如灵活多样的读书活动、片区教师演讲活动等;竞赛交流如学生书法绘画比赛、广播体操比赛、“三独”比赛、东升片区田径运动会, 等等;联谊互动如教师篮球赛、乒乓球赛、教师座谈交流等, 通过这些活动促进了片区的校际交流, 加深了校际间的友谊, 也展现了各校师生的精神风貌, 激发师生积极进取的求索精神。

东升片区教育共同体的文化建设从人文化的管理入手, 创新片区文化载体, 面向片区、面向社会、面向家长, 开放形态, 逐步落实。东升片区以文化促进片区教研策略的实施任重而道远。

“宏观规划、理性建构;立足成长、夯实课堂;资源共享、谋求特色、活跃文化”是东升片区教育共同体在创新策略谋求片区各校均衡发展中产生的积极思考。积极的思考产生思想, 思想指导行动, 东升片区思行并进, 以此追寻片区教育共同体的真谛, 达到教育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许新海, 吴勇.海门新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实践与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 2009 (4) .

上一篇:行政文员实习鉴定范文下一篇:自己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