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介绍范文

2024-05-27

乐山大佛介绍范文(精选14篇)

乐山大佛介绍 第1篇

大家好,今天由我带领各位游客朋友游览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历时约九十年,是一个名叫海通的禅师为了减杀水势、普度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凿的。南通禅师圆寂以后,工程被迫停止,多年后,先后由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和韦皋进行续建,直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才竣工。近代有诗人盛赞说:“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是世界上最大的摩崖石刻造像。

乐山大佛景区属于峨眉—乐山大佛自然遗产保护区。四川的世界自然遗产丰富,目前,世界自然遗产有九寨沟、黄龙寺风景区和大熊猫栖息地,世界文化遗产有青城山和都江堰。四川唯一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属于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的乐山大佛。

今天,我们游览乐山大佛的线路是:先从乐山大佛正门进入景区,步行到凌云寺,参观大佛摩崖石刻造像。参观完后,再步行至苏园和东坡楼,再步行到碑林,最后参观凌云寺和游览灵宝塔。游览全程是一条环线,单进单出,请大家紧随团队,记住我的电话号码,两小时后我们在刚才停车的位置集合。

好了,各位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灵宝塔。栖鸾峰的凌云寺和灵宝峰的灵宝塔,是除摩崖石刻造像以外,大佛景区至今保存规模最大的两大古建。其中,灵宝塔可以说是大佛景区佛教文化的灵魂所在。灵宝塔又名凌云塔,因其耸立在凌云寺后的灵宝峰巅,故以山峰命名。根据山川形势,修建此塔的目的,主要还是作为三江合流处的标志。高71米的大佛是为了镇水保平安,灵宝塔则作为航船标志,使船工提高注意力,以便安全渡过急流险滩。灵宝塔是嘉州古城的一座标志,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古寺庙中,塔具有非凡的意义。在普通人眼中,《西游记》中有名的“托塔李天王”最深入人心,这是将毗沙门拖托塔形象移到了唐初名将李靖身上,借助中国四大名著,使“塔”这种文化植入到民众心中,从此,中国建筑与塔结缘。

佛塔,亦称宝塔,原是印度梵文Stupa(窣堵泼)的音译,也称浮屠,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就是中古领悟慈善文化的一种解读。最早的佛塔是用来供奉、安置舍利、经卷和各种法物的。所以,许多佛塔会建有佛塔碑记、圣像、佛经等。根据佛教文献记载,佛陀释迦牟尼涅槃后火化形成舍利,被当地八个国王收取,分别建塔加以供奉。另外,还在释迦牟尼一生中有纪念意义的八个地点建立了八个灵塔,这些塔都是有纪念意义的。早期的佛塔很简单,就是一个半圆形的大土冢,完全是坟墓的形式。塔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艺术化,出现了各种形制的塔型,如西安的大小雁塔、杭州的六和塔、银川的海宝塔、四川泸州报恩塔、河南的镇国塔等等,大家最熟悉的现存最大的塔是山西应县的木塔。

大家不妨仔细看看:灵宝塔的制式属于中国最常见的密檐式。有一副流传很广的对联是这样说的:远眺高高宝塔,七层八角四方;近看平平手掌,五指二短三长。这里,七层八角四方,就是密檐式塔的基本特征。大家请看这座灵宝塔:塔基上面,第一层特别高,以上各层逐步收缩,空间越来越低矮,高度面阔愈往上收缩愈紧,各层塔檐紧密相接,所以叫做密檐塔。

从下往上看,这座灵宝塔的整体轮廓呈炮弹形。灵宝塔建于唐代,塔形呈密檐式四方锥体,堆砌而成,坐东向西,高38米,共有十三级,比之于我们前面所说的“七层八角四方”还要多出六个层级。、

塔层为奇数,奇数为阳数,含吉祥之意。根据佛教理论,第一层象征“地”,第二层象征“世间”,第三层象征“三界”。每级都开有窗眼,这也是当年乐山地区经济实力的体现。灵宝塔因体量大,塔体中空,塔内有石阶沿着塔轴盘旋而上,游人可以登至塔顶。塔顶为四角攒尖形,使得灵宝塔看上去轻盈向上。灵宝塔除塔刹和基石之外,均以砖砌墙,这在唐朝时期并不多见。

灵宝塔具有很深奥的象征意义。灵塔及陵寝,宝塔及三宝,有着特殊的佛教含义。高僧、**的遗体保存于这样的灵塔之中,不仅体现了肉体复归“四界”的佛教思想——土、火、水、空集于灵塔一身,使这四种属性通过灵塔表现为有形物质,可通过视觉观察到的实体,象征着出生——生活——死亡——精神——出生——的“生命之轮”,实现用无穷尽的轮回。

大佛景区因为有了灵宝塔,大佛更灵;凌云山有了凌云塔,山更增色。

谢谢

乐山大佛介绍 第2篇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阳光公司的导游,叫李文钰。欢迎各位到乐山大佛景区来观光旅游。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境内。在游览时,请大家把垃圾扔在我发的塑料袋里,请不要乱扔垃圾,好,注意事项就先说到这儿,我们现在就到了乐山大佛脚下。大家下车吧!如果您要买一些商品,可以在我们自由参观的时候再买。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举世闻名的千年古佛 — 乐山大佛。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弥勒佛,通高 71 米,相当于现在的24 层楼那么高。大家可以想像一下24 层楼有多高呀!肩膀的宽度是24 米,头的直径是10 米,耳朵有7 米长,嘴巴和眼睛的长度是3.3 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5.6 米,颈高3 米,手指长8.3 米,从膝盖到脚背28 米,脚的宽度是8.5 米,头上的发髻有1021 个。乐山大佛雄伟壮观,人们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乐山大佛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初年,也就是公元713 年,竣工于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 年,大家可以算一下儿,乐山大佛矗立于此已经1200 年了。

乐山大佛整个形体超凡脱俗,头上的发髻、宽大的双肩,高而长的眉毛,圆直的鼻孔都是按照佛教典籍的规定修建的,但是他的面相却具有汉族人的共同特点。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史中辉煌灿烂的阶段,造像着力表现了佛的“神情”。我想大家在赞叹乐山大佛高大壮观的同时,还要赞叹它工艺的精美。好,现在请大家自由参观,四十分钟后在车上集合。今天的游览结束了,明天我们继续游览其它景点。如果有什么事需要帮忙,请给我打电话,我会尽快过去的。

乐山大佛介绍 第3篇

1国内专家和学者对旅游景点门票的英译所做出的研究

近年来,一些专家和学者对景点门票的规范表述和英译做了研究。门票上的各种中译英部分除了需要遵循“信、达、雅”标准之外,由于它属于对外宣传部分,应该还有自己的一些特质。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国际翻译家联盟副主席黄友义曾提出“外宣三原则”,即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黄友义,2004:4)王颖、吕和发在《公示语汉英翻译》第14 章以英国温莎城堡和伦敦眼为实例,讨论了旅游景点票证的规范表述。郭炎华、秦苏芳等列举了一些景点门票和宾馆介绍的汉译英中的拼写、用词、语法等典型错误,分析了造成各种翻译错误的原因。以上学者的研究对现有的旅游景点门票翻译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2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

在翻译旅游景点门票之类的外宣资料时,无论汉英还是英汉翻译,都不应该是简单地将一种语言符号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符号。译者应为读者为中心,思考译文能否为读者所接受,也就是说门票的英译部分,要看外国游客是否喜闻乐见。汉斯·威密尔(Hans J.Vermeer)在《普通翻译理论框架》(Framework for a General Translation Theory )中指出,在翻译中受众或预期的目的语接受者或读者是决定翻译目的的一个重要因素。功能派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应遵循三个基本规则:目的规则(skopos rule),语内连贯规则(intratextual rule or coherence rule),语际连贯规则(intertextual rule or fidelity rule)。目的论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目的规则是第一位的,其余两个规则遵从于目的规则,语际连贯规则遵从于语内连贯规则。这样,原文的中心地位就被瓦解,“对等”不再是评判翻译的标准,取而代之的是译本实现预期目的的充分性(adequacy)(谢天振,2008:136)。

3旅游景点门票英译的不得体分析及笔者的改进意见

在以上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和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目的论的指导下,本文以四川省乐山大佛景点门票为例,探讨旅游景点门票中英译的不得体之处并提出笔者的译文。

(1)措词不当

许多情况下英语和汉语并不能一一对应,词是最小的语义单位,措词合适,是翻译贴切的基本要求。景点门票的英译中措辞不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专有名词伪对等、句式僵硬。

(1)专有名词伪对等

如何在目标语中找到一个对等的词,是译者最应该关注的问题。伪对等是指没有充分理解上下文意思,只是表面的对等,这样很容易造成误解,也容易造成中式英语,不利于读者理解。因此,译者应该尽力区分伪对等和对等,努力找出此种语境中最合适的词。如:

Visitors who suffered from blood pressure, heart disease 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old-age pensioner are not allowed to descend Nine-turn Cliff Road in case of contingency.

“九曲栈道”的确在一个山崖边,凿山而建,随着山崖蜿蜒,引领游客沿着大佛的坐姿一路向下。但是这里不是要强调山崖(cliff)是如何蜿蜒,而是强调此路随山崖而凿,因此翻译为Jiuqu Plank Road,而且该翻译已经比较固定地为中外游客所接受,而非采用归化译法译为Nine-turn Cliff。

(2)句式僵硬

在句子翻译中,如果译者过于按字面顺序和意思理解原文本,而不打破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用习惯,则必然会造成机械翻译和句式僵硬,不够准确灵活,不利于读者理解。如:“护林防火,人人有责。景区内请勿吸烟,杜绝火灾隐患。”译为Visitors ought to be responsible for forest protection and fire prevention.Within the scenic spot,they are prohibited to smoke in order to stop the hidden danger of the accident.

此句翻译生硬。根据上下文,本句是要求游客勿吸烟,以免发生树林火灾,不如译为It’s everyone’s duty to protect the trees from fire. 乐山大佛景区内有大片树林,却绝谈不上森林,因此forest也不合适。

(2)语言表达不得体

用中英双语书写的景点门票服务不同的受众,在翻译时,除了准确传达源语言信息外,还应注意表达形式和语气等是否得体。根据“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这一原则,译者应该做到:一是充分考虑文化差异,二是熟知外国语言习俗。(黄友义,2004)门票翻译时,语言表述应考虑到不同顾客的感受,如Visitors who suffered from blood pressure,heart disease 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old-age pensioner,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等疾病的游客和高龄老人,old-age pensioner就属表达不得体,应考虑用senior citizens。

(1)使用“请”表述

门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旅游景点展示给即将入内的游客的第一印象,景点门票里的“请”“不”等词出现频率高,体现了该旅游景点对旅游者或服务对象的态度,必须使用规范的、正确的英语表述方式。因此,使用please或only向游客发出一些温馨提示和请求,十分可取。如:

请勿乱扔废弃物Please do not litter.

请勿入内Staff only

请勿抚摸展品Please don’t touch the exhibits

因此,“果皮、纸屑、饮料瓶、矿泉水瓶等废弃物,请放入垃圾箱,以保护环境”,原译为Visitors are required to throw seedcases,wastepaper,beverage bottle,mineral water bottle and other wastes into the dustbin in order to protect environment.因为门票篇幅小,要求语言简练,一看即明了,何不译为Please do not litter,因为“以保护环境”在这里完全可以虚化,勿乱扔废弃物是为了保护环境,这个道理童叟皆知,无须一字一句解释。

(2)使用“不”表述

为了强调某些不文明行为,景点门票中往往也会用语气较严厉的No来加强语气,强调某些事情是禁止的。No的使用非常灵活,表达清晰、语言简练。如:

No +(名词)+doing :请勿在墙上乱写乱划——No scribbling on the wall ;禁止喂鸟——No bird feeding

No + 名词/doing + to be done :严禁火种进入林地——No kindling to be taken into the wood

No + 名词/doing + allowed :禁止携带宠物——No pets allowed

例如,“请勿携带宠物进入景区”,原译为:Visitors are forbidden to take pets into the scenic spot.

以上使用了they are forbidden,这会让外国游客产生一种被警告、被勒令的感觉,也不符合服务顾客的宗旨。我们应考虑用please或no结构,这既符合英语语言习惯,也能起到告知游客不能做某事的效果。试译为:No pets allowed.

综上所述,由于旅游景点门票可书写的空间有限、英汉语言文化差异,以及它的外宣特性,译者可参照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把受众或预期的目的语接受者作为翻译的一个重要目的和因素,避免旅游景点门票在英语表达中出现措词不当和语言表达不得体的情况,使票面语言更容易为国外游客理解和接受,提升旅游地的国际化、现代化形象。

参考文献

[1]郭炎华.论旅游景点门票的语言风格和翻译技巧[J].长沙大学学报,2011(3):100-101.

[2]秦苏芳.景点门票和宾馆介绍中的汉译英问题及对策[J].职业时空,2011(12):139-140.

[3]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的难点问题[J].对外大传播,2004(04/05):20.

[4]王颖,吕和发.公示语反应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5]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6]张文菊,杨晓霞.我国旅游门票研究综述[J].人文地理,2007(2):58-62.

乐山大佛的秘密 第4篇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

当时,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在凌云山脚下汇合,这里水流湍急,势不可挡,到了洪水季节,过往的船只经常触壁粉碎。

凌云寺的海通和尚看到这种情形心中非常着急,于是决定在山脚依山开凿一座大佛,一是为了通过改变山脚的山势而减缓水势,二是为了借助佛力来镇水。海通和尚用了20年时间奔走大江南北,终于募集了一笔钱准备凿造大佛,还没开工,就遭到当地官员的索贿。海通非常愤怒,他挖出自己的双眼,对前来索要钱财的人说:“我的双眼可以挖掉,但这笔凿造大佛的钱我绝对不能给你!”那些索要钱财的人顿时吓得面若黄土,撒腿就跑。大家都被海通和尚大无畏的精神所震撼。遗憾的是,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海通和尚就去世了。之后,得到朝廷的资助,大佛的开凿历时90年才终告完成。

修建好的大佛高71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佛。大佛头长14.7米,头宽10米,肩宽24米,耳长7米,耳内可并立二人,脚背宽8.5米,可同时坐百余人,素有“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之称。

大佛依凌云山的山势凿成,造型庄严,虽经千年风霜,至今仍安坐于滔滔岷江之畔。人们观赏这尊世界第一大佛,往往只看到依山凿就的外表,看到他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而对他的部位结构则看不真切。其实,细细研究它的形体结构,是很有趣味的。

石块嵌就的发鬈

沿大佛左侧的凌云栈道可直接到达大佛的底部。在这里抬头仰望大佛,会有高不可攀的感觉。大佛右侧有一条九曲古栈道。栈道沿着佛像的右侧绝壁开凿而成,奇陡无比,曲折九转,才能登上栈道的顶端——大佛头部的右侧,也就是凌云山的山顶。此处可以观赏到大佛头部的雕刻艺术。

大佛头顶共有螺髻1021个,这是1962年维修时才数清的。这些螺髻看似和大佛头部浑然一体,实际上是用石块逐个嵌上去的。每一块螺髻的根部裸露处有明显的拼嵌裂隙,没有沙浆粘接,只是在螺髻的表面抹了两层灰,看上去好像和大佛的头部是一块石头雕刻的一样。

木头做的耳朵

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个深约25厘米的窟窿,维修工人从里面掏出了许多破碎物,都是腐朽了的木泥。这说明史书中记载的“极天下佛像之大,两耳犹以木为之”是真实的。由此可知,长达7米的佛耳不是岩石凿就的,而是用木柱作结构,再抹上锤灰装饰而成的。在大佛鼻孔下端也有窟窿,里面露出三截木头,呈品字形,说明大佛隆起的鼻梁也是用木头做的。不过,这在唐代竣工时就是如此,还是后人维修时用这种工艺修补的,已经没有办法考证了。

排水系统遍布全身

乐山大佛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在保护大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佛头部18层螺髻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远望根本看不出来。大佛的衣领和衣纹褶皱上也有排水沟,而正胸左侧的水沟则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个洞,但没有凿通,孔壁湿润,底部积水,洞口不断有水淌出,因而大佛胸部约有2米宽的浸水带。

这些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防止了大佛被侵蚀和风化,千百年来,对于保护大佛起着重要的作用。

保护大佛的术阁

1962年对大佛进行维修时,发现大佛胸部有一个封闭的洞,洞里面装的是废铁、破旧铅皮、砖头等,而封门石竟是宋代重建保护大佛的木阁——天宁阁的纪事残碑。

唐代大佛竣工后,曾建有13层木阁保护大佛,以免日晒雨淋,当时称为大佛阁、大像阁。宋代时重修,称为天宁阁。在明末起义中,天宁阁被张献忠的义军焚毁。现在,从大佛膝、腿、臂、胸和脚背上残存的许多桩洞来看,当年确实有过大佛阁。但不知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这天宁阁的纪事残碑竟然嵌在了大佛的胸部。这个千古之谜,至今没能解开。

大佛的维修与保护

自明、清以来的数百年间,大佛饱受风雨侵蚀,以致佛身千疮百孔,面目全非。1962年,中国政府拨专款对佛像作了全面维修,它那端庄清秀的容貌才重见天日,之后大佛又被批准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和国内外文物保护专家的指导下,这座屹立了1200多年的世界大佛的进一步维修保护工作正在有步骤地展开。

大佛造型宏伟别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世界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

编诺诺

链接:关于乐山大佛的形象

乐山大佛是一尊弥勒佛。唐代崇拜弥勒佛,按佛教教义,弥勒佛是三世佛中的未来佛,象征着未来世界的光明和幸福。

乐山大佛介绍 第5篇

进了大门,跨上了到乐山大佛的楼梯,虽然楼梯很陡,但是,一路风景很好。走完楼梯,就来到了若沫堂,这里曾经是郭若沫的住所之一。游览完若沫堂就来到了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是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为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之处,乐山大佛又叫凌云大佛。乐山大佛有71米高,头高14.7米,宽10米,肩宽24米,头上有1051个螺旋。乐山大佛是7开始建,8完工,历时约九十年。

我第一眼看到乐山大佛的感觉就是,这也太高了吧,是怎么建成的,太不可思议了。这让我想起了古代人们建长城的智慧和艰辛。为了能看清大佛定的全身,我们决定乘坐游船来观赏。

在游船上看到的大佛更加壮观、雄伟。大佛总是笑嘻嘻的看着每一个游客。听说大佛旁边还有睡佛,我便左顾右盼,终于,在离乐山大佛不远的地方,我终于看见了睡佛。睡佛就是三个连在一起的山,两边低,中间高。睡佛是躺下在乐山大佛旁边的。

乐山大佛介绍 第6篇

来看乐山大佛的人真多,我们跟着导游阿姨排了大约两个小时的队,在排队的时候,我们看见了很多的外国游客,妈妈鼓励我去给他们说“hello”,我就和妮妮姐姐一起用英语给他们打招呼,那些外国的叔叔阿姨也亲切的对我们说“hello”,其中有一个外国的叔叔还和我们合了影,他的翻译告诉我们说他来自西班牙,妈妈告诉我西班牙的斗牛和足球都很出名,我就问叔叔,叔叔说了“yes”,我们都笑了。

乐山大佛真高啊,我们排队走九曲栈道参观整个的大佛,有一个小朋友不愿走了,都哭了鼻子,妈妈鼓励我要坚持,我就和姐姐她们坚持走完了整个的路程。我觉得大佛看起来很慈祥,妈妈还给我和姐姐照了很多的像。我站在大佛的脚背上,觉得自己很小,大佛看起来是那么的高大雄伟。

鲁山大佛导游词介绍 第7篇

我们进了大门,啊!有这么多石阶要走,我有一些不想上了。妈妈说:“宝贝,爬上去我给你买瓶绿茶。”我一听就来了劲。

绕过“九龙灌浴”塑像,前后有两尊造型一致、大小不一的佛像。小佛像的左边立着一只巨手,堪称世界第一大佛掌,这大概是如来佛祖的手吧,怪不得当年孙悟空逃不出他的手掌心呢。其右边是一座横卧的弥罗佛雕像,敞开的褂子露出圆溜溜的肚皮,它似乎看到我们,咧开嘴笑了。佛像前面安放着一只香烛台,台前站着许多游客,依此上香拜佛,虔诚地祈求平安。

我疾步走向大佛。大佛的眼睛微微张着,离得越近,眼睛似乎睁得越大。大佛的.嘴角露笑,使人倍感亲切。走近大佛仰视,蔚蓝的天空白云悠悠,好像大佛也在“动”。我上前抚摸佛脚,其姆指和我的身高差不多,此时越显自己的渺小。

忽然,我看到一个石碑,石碑上说大佛高208米,是中原第一大佛,用了很多金属,用了108公斤黄金制成金箔贴在外表,怪不得金光灿灿的!工人从开始建,一直到20才建成,整整花了十二年功夫。我们花了大约二个多小时,才气喘嘘嘘地来到大佛脚下。我回头往下看心中一阵欢喜,啊,这么高的石阶我居然能走上来!仰头看看金色高大的佛,它带着微笑,眼睛冒着金光直视前方,右手举在肩旁,左手向下垂着,身子稍微前倾象要飞的感觉。妈妈去买了四瓶绿茶,打开一看全都中奖了!我想:一定是佛看我不怕苦给我鼓励吧!

灵山大佛导游词介绍 第8篇

照壁 五明桥面向大佛一面,中间刻有赵朴初老先生所写的一首诗《小灵山》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五明桥。佛教中“明”是智慧的意思,“五明”就是五种智慧。中间这座桥代表“内明”,是佛教中的精髓,也是最高境界,代表“大彻大悟”。佛经上说菩萨要普渡众生必须广学五明,所以其他“四明”是基础,分别为“声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

朋友们可以跟我走内明桥,或根据自己的心境,来选择所要过的桥,通过走五明桥来提高自己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我们可以看到五明桥的桥栏十分精美,光滑,它们是用北京房山的汉白玉雕刻而成的,

朋友们,五明桥下潺潺的流水被称之为“玉带河”,它是引自西太湖的活水,成一个弧形环绕灵山景区。

门楼

广场两边种植的是紫竹,我们常说“紫竹林中观自在”意思是说见到紫竹林就如同见到观世音菩萨一样。

广场中间这两棵高大的银杏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们像两个门神一样守护着我们整个景区。

我们再来看一下结合了北方皇家建筑和藏传建筑风格的胜境门楼,是不是觉得看上去很雄伟很大气呢?

在门楼中间写有“灵山胜境”的这块匾额是由朴老所题写的。

在穿过门楼之后,我们不妨再回头看一下,门楼中间也挂有一个匾,上面用梵文写有“灵山胜境”。这块匾是由北大教授,也是我国研究梵文的泰斗人物,季羡林先生所题写的。

洗心池 佛足坛

在我左右两边各有一个池子,是我们灵山景区的洗心池,我们常说“洗心革面”,意思是改头换面,重新做人,在佛教不是从品性的角度来讲的。佛经上说“心性本净,客尘所染”。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我们人一生下来心灵本来是很纯净的,犹如一面干净的镜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增添了很多的烦恼,就像镜子沾染了灰尘一样。朋友们可以通过洗手来洗去心间烦恼,换一种清新自在心境来游览我们的灵山景区。

在我们洗完手之后,让我们带着虔诚的心来瞻拜我们的佛足。这里就是佛足坛。

我们可以仔细的来看一下,这佛足印与我们常人有什么不同,我们可以看到佛足足底平满,五趾齐平,足掌中间还有法轮,喻意法轮常转,佛法无边的意思,朋友们拜佛足可以增福添寿。有些朋友或许会问,灵山有一个大佛像。为什么还在这里设佛足坛呢?这是让我们的游客朋友可以跟着佛祖的脚印向前走,去了解佛祖的一生,去了解一下他是怎样从一个普通人成为万人敬仰的佛陀的。

般若门

瞻拜完佛足之后,我们来看一下气势宏伟的般若门,也称之为智慧门。它是我国境内最大的手工雕刻的石牌坊。范。

菩提大道

九龙灌浴

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文化园区的主体建筑,我们称之为九龙灌浴,是根据佛经上所记载的佛祖出生时的故事而建造的,据说在佛祖一生下来他就能走路和说话,他不用旁人扶持向东南西北各走七步,而且脚下步步生出一朵莲花来,最后他站在一朵莲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做狮子吼“天上地下,为我唯尊”顿时天空出现了九条龙喷出净水为他沐浴,仙女们也纷纷散下花瓣,奏起仙乐,供养我们的佛祖。

我们每天都会定时为游客开放,时间为每天上午10:30中午12:30下午3:30。朋友们可以在这个时间内去感受佛祖出生时的震撼。

转经廊

广场四周是转经廊,里面安放的是转经筒,这是藏传佛教祈福用的法器,因为考虑到有些朋友们工作繁忙没有时间或没有机会在平时诵读经文,于是设置了这样的转经廊,大家可以趁此机会来转一下这转经筒,因为你每转一周就如同把转经筒内的经文诵读了一遍,如果您有时间也可以把我们108个转经筒全部转过来,这就如同诵读了百遍经文,功德十分大的,也会保佑你福寿延年。

“降魔”铜雕

在看完佛祖四相成道之一的“出生”以后,我们来看一下佛祖四相成道中的“降魔”。

我们眼前所看到的长26米,高将近8米的大型铜雕展现的就是佛祖“降魔”的过程。我们有些朋友们可能会发现佛祖显得有些憔悴,对不对?这是因为佛祖刚刚经历了六年的苦行,但没有悟出解脱之道,于是他放弃苦行,到了河中洗去了六年的污垢,接受了牧羊女供养的羊奶之后,稍微恢复了一些原气,便坐在一个菩提树下,发了一个大愿“如果今生不能求得正果,便再也不起来了”佛祖在树下静思了七天七夜,就在他将要成佛的刹那间心魔来袭,比如像享乐的诱惑、财势的诱惑,美女的诱惑等最终佛祖把它们一一降服,得道成佛。我们可以来仔细看一下这些心魔,有一个女子跪在那里,用手半遮着脸在哭泣,她诬陷佛祖与她发生了不正当男女关系使她怀孕了,这是我们常说的诽谤。这边中间有一个端庄的王子,周围的人向他敬献珠宝,这象征着财势、权力。这边是美女的诱惑,佛祖是不为所动。识破她们的诡计,使她们变回原来丑陋的面貌。上面手握兵器的是魔军,他们想用武力来吓唬我们的佛祖,但佛祖是不畏惧的,最终把他们降服,他们跪下来归依了我佛。佛祖右手的手势,称为降魔印。他座下站立的是地神,他是佛祖整个降魔过程的见证人,他正在向一个常人讲述佛祖降魔的经过。常人听后,觉得佛祖十分伟大,便跪下来顶礼膜拜。

看完这个铜雕后,我认为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只有坚定信念,战胜自己,才能有所成就。我不知道大家是怎样想的,因为各自思维不同,感受也不同,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阿育王柱

我们眼前所看到的这根石柱称为阿育王柱,为什么叫阿育王柱呢,这就要从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王阿育王说起,他比我国的秦始皇还要早一百多年。如果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的话,那么阿育王就统一了整个印度。我们知道统一一个国度肯定要经历很多的战争。在阿育王年老时他觉得自己罪孽深重,因为战争中有无数生命被殃及,于是他在一位比丘的点化下皈依了佛教,并把佛教定为国教。在全国各地竖这么一根石柱,石柱上都刻经文以此来弘扬佛法。人们就把这样的石柱,称为阿育王柱。如果说我们释迦牟尼佛祖创建了佛教,那么佛教的弘扬与阿育王是分不开。

我们可以仔细来看一下这根阿育王柱,它是整根花岗岩雕刻而成的,高16.9米,直径有1.8米。阿育王柱最顶端的四只狮子面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也象征着要把佛教弘扬到四面八方。狮子下面刻有法轮和四种动物,分别为狮子、牛、马及大象。法轮喻意法轮常转的意思,狮子代表释迦王族,牛代表忍辱负重,马代表王子逃离皇宫,大象代表大行大力。

这根阿育王柱是从福建山区里开凿出来的,大家现在见到的已是第三根,前面两根在开凿过程中断裂了。阿育王柱路经三个省才运到这里,仅保险费和一些附加费用就达到一千万。我们的阿育王柱是手工雕凿的,用坏的榔头就可以用5吨的卡车装一卡车了。

花岗岩的拉伸强度很小,抓住一头则会被自身的重量拉断,在装过程中是十分困难的,很容易就拉断。最后动用了三辆超过一百吨的大吊车,在专家的精心指导下才顺利装吊完成。阿育王柱四周的石栏称为“牛栏”,是印度的传统建筑,喻意隆重高贵。现在我们见到的阿育王柱,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花岗岩石柱,就是为了纪念阿育王对佛教的重大贡献。广场旁边四根石柱称为经幢,通常上面也刻有经文,映衬出阿育王柱的雄伟庄重,佛教的博大精深。

灵山大佛

灵山大佛高88米,连同三层石头基座在内通高101.5米。比“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的四川乐山大佛还高出17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青铜佛像。

有一点是值得介绍的:那就是大佛的“眼睛”。

请你们不妨注意一下,不论你走近走远,或左或右,大佛的“眼神”似乎始终在跟随着你,关注着你。当你愈靠近大佛时,大佛的“眼睛”似乎也是逐渐睁开、睁大……这是为什么呢?难道“眼睛”真的会“动”的不成?其实并不奇怪,这里绝没有任何“神奇”的色彩,是利用视觉差产生的效果。靠的就是艺术魅力,或者说是雕塑家的艺术功力。

我们整个大佛建造运用高科技拼装焊接而成,并且采用了完整的抗风、防震、耐腐蚀、避雷等措施。灵山大佛是分块铸造,然后再在现场将它们一块块地拼装,焊接在一起,使它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

大家想一想,这里面包含着多少技术内容和多大的工作量呀?!尽管如此,但比起古代造铜佛的方法来说,那又不知道要省多少事了!

由于时间限制,我在这里只能谈两个“为什么?”

第一个“为什么”是:安装好的大佛,为什么是“两脚离地”的?

这是因为灵山大佛的总体设计方案采用的就是“整体悬挂”方案。佛体铜壁板经过拼装焊接成整体以后,是通过副支架、主钢架直接悬挂在像楼房一样的钢筋混凝土主骨架上的。副支架总共有四、五千根,平均每块铜壁板有2——3根。整个佛像相当于有四、五千只手从里面加以托着和拉着。这样,铜壁板可以铸得尽可能的薄,节省铜料,经济合理。因此,做到最下面一层铜壁板是离地的。

第二个“为什么”是:大佛头上没有看到避雷针,它能防雷吗?为什么?

大佛头顶上如果装上一根避雷针,像一根小辫子那样翘在那里,当然不好看!其实,大佛头上不是没有避雷针,而且有很多,所不同的是避雷针不是“尖”的,而是“球形”的,那就有298个发髻。人们都知道避雷针必须是尖头的,但是,在英国及其殖民地范围内的避雷针都是“钝”头的。尖头避雷针只能使自身免遭雷击,却保护不了邻近地区也免遭雷击。钝头避雷针的情况就完全不同,它自身虽然遭到雷击,但因为接地良好而不受到损害,但却能以它为顶点,有效地展开一顶锥形保护伞,使伞下的物体免遭落雷的伤害。钝头避雷针更有利于形成闪电的通道。这样,螺形发髻的顶端,岂不正好合适?!

山西蒙山大佛导游词介绍 第9篇

太山寺:又名太山龙泉寺,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3公里处风峪沟北山腰。太山之名,始见于沈约撰写的《宋书》,相传北汉时有山民石敢当,以勇敢闻名,他居住的山也由此闻名于世。寺名取自“泰山石敢当”的谐音。据碑文记载,太山寺创建于唐代景云元年( 710),原为道观,名“昊天祠”,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重建改为佛寺。入寺庙山门依次为钟鼓楼、东西厢房、大雄宝殿。大雄殿顶二层叠起,上座六角形观音阁与文殊、普贤二殿。阁周塑有十八罗汉、四大金刚。泥塑极富明代塑像俏丽俊秀的风格。六角亭后为石构建筑“莲花宝洞”。寺左另有水神祠,祠底有龙泉一脉,汩汩细流。佛寺别名龙泉大概由此而得。山脚有名将李存孝之墓,李存孝本名安思敬,唐末晋王李克用养子,做战极为勇猛,屡建奇功,后在太原被李克用车裂。其墓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天主教堂:位于解放路 367号,是一座古罗马风格的高大建筑,通体铁红色,间以白线装饰。天主堂始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庚子年(1900)被毁,光绪三十一年(1905)重建,占地约13.3万平方米,现存4300平方米。主建筑为礼拜堂,旁有两座西式尖顶钟楼。天主堂是太原市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友活动场所,也是省市天主教爱委会的所在地。

大佛寺导游词介绍 第10篇

大佛寺石窟依石山,傍泾水,凿岩为室,雕石成像。窟前堆土成台,曰:“明镜台。台上筑楼,雕梁画栋,飞檐挑角,雄伟壮丽,势入云端。

全寺共130 孔洞窟,错落绵延在400米长的立体岩面上。其中有佛龛446处,大小造像1980 尊。分四大部分组成,即大佛窟、千佛洞、佛洞、丈八佛窟等。

最值得一观的是大佛窟.一尊20米高的阿弥陀佛,跏趺坐于幽深空灵的石窟正中,美轮美奂,袒胸披衣,螺髻罩顶,两耳垂肩,月眉风眼,鼻直口阔。仰观金光灿灿的风腴面态,慈祥中透出威严, 威严中又现慈祥。虔诚凝观,一股撼人的国量,透彻心扉。

这是陕西第一大佛。在全国各石窟大佛中,也位居前列。但若以精美完好论,则位居各佛之冠,且别具一格。气势磅礴,伟岸大度,充溢着伟人的博气象。有位专家在研究此大佛的论文中称:大佛造型与李世民相似。

侍立于大佛两侧的菩萨分别为观世音和大势至,与大佛合称为西方三圣.两尊菩萨身高均为17.6米也是非凡的艺术雕刻。各持法相,面相丰圆,佼秀慈雅,含蓄恬静.所着锦衣,流畅自如,其形其神,无不透谢出天国里的至善至美。

位天大佛窟东侧的千佛洞,则另具特色。此窟呈中心柱式结构。窟中主像为弥勒佛像,两边侍立的分别是弟子,菩 萨,力士。(图8).除此各龛内大多为一佛二菩萨,或一佛两弟子两菩萨造像(图9、10)。尤其是众多的石雕菩萨造像,袒胸露腹,飘逸飞动显示出优美的大“S”造型,如歌似舞,楚楚动人(图11),游人会从中充分领 略大唐时女性自由、活泼、开放的社会风尚。这些造像,多次被国外游客冠以“东方维纳斯”美称。

佛洞位于大佛窟西侧。释迦牟尼佛为主像。释氏的一侍胁为文殊菩萨稳骑雄狮背上,狮颈系铃、狮尾甩动,给人以长啸奔腾的感觉。

河南中原大佛导游词介绍 第11篇

我刚走进去就大声的叫起来“好美呀!”妈妈走到我跟前问我说:“第一次看到吧,美吗?”我说:“美极了!”妈妈就牵着我的手向佛像走去。我边走边数共有三百多个台阶,中途我们还休息了好几次,才到了一个庙台。走进了庙内,我大吃一惊:这儿竟然供着十八罗汉的佛像。导游说:“大佛有108米高,是由100多个一吨重的铜铸造的,仅一只手就一吨多,一个夹趾头一个人就抱不住。”我远看铜像在太阳的照射下放着金光,威风极了。两眼慈祥的俯视着群山,好似在期待着中华民族正在日益昌盛,人民一起奔小康,生活更加幸福。

我们又走了一会儿,已经到头了,我看了看,还没到顶。为什么爸爸不带我上了呢?我就问爸爸,爸爸告诉我:“上边还要买门票,我们一家人要许多钱,我们就不上了吧。”我听了爸爸的话以后就在上边看了一会儿风景,就下山了。我下去的时候看着这气地方群山环绕,非常气派,加上树木浓郁,山下河水流淌着,真是太美了!我还想着多带一会呢。可是太阳已经下山了,我只好恋恋不舍地下山,走下一段台阶还想回头在看几眼。

在回来的车上,我想:这么大重量的铸铜,工人师傅是如何把它们组装在一起的呢?真是一个奇迹!它彰显了劳动人民无限的智慧和力量,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体现。

我回家想着这一天过得真高兴啊,让我永远望不了。我非常希望我能像今天一样,经常到别的旅游区去观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游乐山大佛 第12篇

船在乌尤寺码头停了下来。我一下了船,就迫不及待地向乌尤寺跑去。走过一个个大殿,来到听涛轩,耳畔响起了岷江的阵阵涛声。继续前行,便到了大佛的脚下。啊!这哪里是一座佛,简直是一座山啊!怪不得古代诗人有云“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这座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初年的最大的石刻弥勒坐像,有71米高,要想在大佛脚下看大佛的头顶,实在太难了,我仰得脖子都酸了。

正午时分,我很高兴地爬上了大佛那大大的脚趾头,一下子躺下来。哇!这个大脚趾比我的床还大,躺在上面仿佛马上就能进入梦乡。随后,我又沿着“九曲栈道”来到了山顶。大佛离我更近了,他那慈祥的面容就在我的跟前“咔嚓”一声,我和这庞然大佛留下了永久的纪念。

乐山大佛 第13篇

到了乐山,爸爸对我说:“乐山最-名的就是乐山大佛,它是世界是最大的佛像,它又高又大,身高有71米,是非常非常-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我听到它的身高就想到了它的雄伟,壮观!我迫不及待地想见到它。

我们沿-陡峭的栈道走到它面前时,我不得不为之震撼。我把眼睛擦了又擦,这的高度都跟山一样高。大佛双手放在膝盖上,眼睛直视前方的涛涛江水,鼻子像个特大号滑梯,谁也不敢去滑。它的脚上可以停好几辆汽车,脚趾可以坐十多个小孩。大人小孩在它面前都像蚂蚁一般,很多游客拿起照像机对-它一阵猛拍,生怕错过了哪一个细节……

乐山大佛 第14篇

在我美丽的家乡有一座雄伟的石雕佛像――乐山大佛。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大人们说起大佛。大佛便成为了我心中的一个向往。终于,在我刚读小学那年,爸爸带我游览了世界闻名的乐山大佛。

记得那是一个周末的早上,我们乘车来到了大佛寺,经过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雄伟的乐山大佛便出现在了我的眼前。我一边听着爸爸的讲解,一边欣赏着大佛。爸爸给我介绍说,乐山大佛位于乐山城东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之处,是在凌云山峭壁上建造的`世界第一大坐佛。乐山大佛建于公元7的唐代,许多的能工巧匠用了90多年才建成。大佛身高71米,相当于22层楼房那么高,大佛的头顶可以放一张桌子,脚背上可以停4辆大卡车,一个脚指甲上就可以站好几个人。难怪人们用:“峨眉天下秀,大佛天下奇。”“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诗句来赞美乐山大佛。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乐山大佛的了解也越来越多。12月6日,峨眉山――乐山大佛被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我爱雄伟的乐山大佛,更爱我美丽的家乡――乐山!

上一篇:推荐的法律资料下一篇:钓鱼电视短片节目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