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党员典型经验材料

2024-08-04

发展党员典型经验材料(精选8篇)

发展党员典型经验材料 第1篇

党员教育培训典型经验材料

近年来,***组织部在市委组织部的领导下,***区以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发挥好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头作用,更好地服务“三创”、汇聚赶超发展力量为目的,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党员教育培训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区共有基层直属党组织**个,现有党员***名。党员教育培训通过组建机构、狠抓落实、强抓实施,从根本上加强了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使党员教育培训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为推动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科学谋划培训内容,提高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 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必须发科学谋划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一是突出本地特色。***区要充分围绕三次“创业”这一契机,在党员教育培训过程中,始终突出区情特色,把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与区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先后开设了“机关党员骨干增强创业能力培训班”、“党员妇女骨干创业技能培训

组织建设的能力;对区机关事业单位党员,着重围绕增强服务意识和能力进行培训;对社区、村党员,着重围绕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农业种植技术、各种就业技能等进行培训;对基层林场所党员,着重围绕林下经济发展、食用菌技术、蓝莓技术、大豆种植技术等进行培训。

二、积极创新培训形式,增强党员教育培训实效性 在培训工作中,我们注重创新培训形式,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着力增强培训实效性。

一是开展专题培训。我们区每年都要举办为期七天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政工干事素质提升培训班,确保在工作中跟得上形势,上级精神得到充分领会。2011年开始,还不定期举办党员干部就业创业培训班。

二是开展灵活培训。设法使培训方式科学、灵活、多样。把课堂、书本,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通过案例教学、双讲式教学、情景模拟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增强培训过程中的“教”与“学”双方之间的良性互动。还可以邀请有关部门领导进行“面对面”的互动研讨,解决学员关注的热点问题。如在体验式教学上我们充分利用****大项目建设上进行实地教学,让党员干部感受到新颖的教育培训方式。

三是开展远程教育培训。以远程教育网络平台为依托,管理制度、学习考核制度、培训场所学习纪律等相关学习培训制度,这些制度由组织部门党员培训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并对检查情况作为评定“先进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依据。

三是解决经费保证。区委把党员教育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正常开展。区委组织部每年从党费中拿出一部分,用于购置设备、建设基地、购买教材、聘请教师等。

四是依靠师资保证。区委着眼于提高大规模培训党员干部的质量,在建立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上下功夫。利用区委党校师资力量,邀请省内外专家教授,邀请处级领导干部专题讲座,组织党员到外地参观学习等。

通过深入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全区创先争优能力,就业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有力增强了***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党员典型经验材料 第2篇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我县把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解决“入园难”作为改善民生的大事来抓,以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为重点,坚持政府主导,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构建政府和集体投入为主、公办教师为主、政府和集体办园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模式,实现了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

一、坚持公益性原则,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子女入园需求

我县辖19个乡镇、1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120万人,其中3-6岁幼儿8万人。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2005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教育工作的决定》,把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作为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和完善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来抓,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为实现这一目标,我省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由重点抓学前一年教育向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转变,由举办学前班向举办规范化幼儿园转变,幼儿入园人数和学前三年毛入园率逐年提升。2004年至2009年,全县幼儿园由125所增加到234所,有214所小学附设了幼儿班、学前班,在园幼儿由2万人增加到5.9万人,基本解决了农村幼儿“入园难”的问题。

二、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发展农村学前三年教育

我县是农业大县,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为此,我县把加快发展农村学前三年教育作为工作的重点。普及农村学前三年教育,基础在办学条件,关键在校舍和师资。2001年以来,随着学龄人口的下降,我县开始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2005年至今,全县小学学校处数由原来的781所减少到229所,造成大量农村小学校舍闲置、教师总体超编。我县抓住这一契机,充分利用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后的两大闲置资源,建设农村规范化幼儿园,即把闲置校舍改建成幼儿园,把超编教师经过转岗培训充实到幼儿教师岗位。采取县级政府统筹、乡(镇)负责协调、村委会负责落实的办法,以乡(镇)为单位,统一规划,合理确定幼儿园的数量、位置和规模,建设规范化幼儿园。到2009年,全县由闲置校舍改建的农村规范化幼儿园占全县农村幼儿园总数的80%以上。

为加快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我县实施了“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工程”,逐级签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目标管理责任书,乡镇为单位,推进学前三年教育普及化进程。

三、创新体制机制,实行“三为主”学前教育发展模式

我县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模式。一是坚持以政府和集体投入为主。各级政府加大投入,改善办园条件,建设食堂、午休室、盥洗室等生活保障设施,实行标准化办园。二是坚持以公办教师为主。实行以公办小学附属幼儿园为农村学前教育的基本办园形式,将幼儿教师列入农村小学教师编制核定范围,建立一支稳定的幼儿教师队伍,有力地保障了学前教育质量。三是坚持以政府和集体办园 2 为主。农村闲置小学校舍改建的幼儿园仍为国家和集体所有,同时新建一批幼儿园。目前,全县政府和集体举办的幼儿园数量及在园幼儿数所占比例均超过85%。

四、坚持办园管园两手抓,着力提高学前教育管理水平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建好园,办好园,还要管好园。我们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幼儿园管理规程》,进一步明确了政府、教育部门、社会和家长的责任,对办园理念、园舍建设、人员配备、保教内容、财务管理、安全卫生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规范要求。成立了学前教育评估考核小组,坚持每年对所有幼儿园进行年检和复查评估,不断推进幼儿园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发展党员典型经验材料 第3篇

一、典型地区服务外包业发展比较分析

通过对印度班加罗尔、爱尔兰香侬以及国内的苏州、大连和武汉等五个典型地区服务外包业的发展优势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服务外包业的发展都具有相对的比较优势,表1反映了国内外典型国家及地区服务外包业发展比较情况。

二、典型地区服务外包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国内外一些代表国家和地区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实践表明, 深厚的科学技术基础并不是所有高新技术产业活动的唯一依托,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也可以凭借区域特色优势开展较高层次的信息服务业务。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起步较西方发达国家较晚,但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规模等方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具备了向深层次发展的条件。但是国内一些地区服务外包业发展的整体竞争力仍然需要提升,其在管理能力、国际市场力、国际市场开拓和企业规模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因此,对于国内外一些代表国家和地区服务外包业发展经验的借鉴便显得十分重要。

(一)服务外包业发展阶段的合理定位与链接

服务外包作为国际高端服务业的代表行业之一,其内部是存在阶段差异的,也就是说服务外包产业随着自身规模的扩大和各方面能力的成长应呈现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因而,产业内的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业务的具体内容并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

美国作为软件及信息技术外包的引领者,其已经由最早的承包方转为国际上最大的发包方,其通过“反向外包”在印度、爱尔兰和中国等一些国家建立离岸中心或外包基地,吸引当地的优秀员工并开辟新市场,实现通过服务外包提升国内服务业的竞争力和引导该行业发展方向的双重目标。

而印度、爱尔兰等国则由最早的数据业务录入、单一的软件开发转向更高层次的融合了数据信息分析功能及软件的开发, 软件测试和维护等功能在内的,三位一体的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格局。两国的一些大型企业也已开始实施“反向外包”,在第三批开展服务外包业务国家起步的同时引领承包方市场,通过业务内容层次的提升以及前一阶段客户资源及经验的积累实现服务外包业发展阶段的链接,整体上提高企业的综合服务水平。

(二)国家及地区政府的政策支持及发展环境建设

服务外包业所在国家及地区的政策支持是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发展环境建设则是企业发展的主要硬件支持, 两者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依托。

印度政府为促进服务外包业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资力拓展光纤网络的覆盖范围,升级、改造通讯基础设施,促进印度国内“三网”的发展与融合。在政策方面,印度政府为软件及信息服务出口企业制定了优惠的税收条例,不同程度的减免所得税、关税和流转税,并且很早就出台了《计算机软件出口、软件发展和软件培训政策》,确立了印度软件与信息技术外包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另外,印度还以法律的形式保障本国软件产品的知识产权,不断修订版权法和专利法,全面支持国内服务外包业的发展。

爱尔兰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例如 《2000年版权及相关权利法案》中明确提出将计算机软件作为文学作品来保护其版权。2003年修订的《数据保护法》提出了处理个人数据时依从的保护原则和法律框架。同时,爱尔兰政府还大力投资建设服务外包产业的基础设施提高电信通讯和宽带网络通讯设施的质量和容量。

(三)充分发挥产业园区和行业协会的作用

在印度与爱尔兰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都形成了以大企业为核心,中小企业向大企业集聚的区域经济圈,处于圈中的企业间可以实现技术外溢和管理知识的扩散, 从而实现企业群整体水平的提升。

印度早在1990年就在普纳、班加罗尔和布巴内斯瓦设立软件技术园区,进而涌现了TCS,Infosys和Wipro等一批优秀的外包企业,并带动了印度软件与信息技术外包产业的整体发展。爱尔兰则以Baltimore和Iona等企业为核心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企业集群。而在国内,苏州、大连和武汉等外包基地城市都筹建了具有地区特色的服务外包产业园区。

同时,行业协会对于服务外包业的发展也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印度的行业协会NASSCOM在这方面的表现最受关注,其不仅为印度从事服务外包业务的企业提供了一个业内交流发展经验,推介印度服务外包业发展的平台,而且还是印度服务外包业,尤其是IT行业数据统计和发布以及与国外咨询机构协商合作的权威机构,同时也在行业标准制定和人员培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欧洲的英国国家外包协会(NOA)和美国的国际外包服务专业人员协会(IAOP)对各自区域内的外包企业的整体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四)高度重视行业人才的培养

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计算机和通信等技术作为基础,还需要优秀的行业人才作为必要的依托。

印度作为软件与信息技术外包的典型国家,历来重视行业人才的培养,其教育公共支出占全球的比重5.2%,印度国内设有具有较高教育水平的大学和职业学校2670多所,每年向企业输送英语类计算机专业毕业生200多万,仅次于美国。印度对于软件类人才的教育以应用培训为核心,人才培养紧密围绕企业软件的需求展开,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为企业所欣赏。爱尔兰在行业人才培养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许多跨国公司都对其国内高校的IT开发实力给予高度肯定。爱尔兰高校对于软件类专业人才的教育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软件类专业的培养过程包括基础知识学习,生产一线实习和项目独立设计,最终产出具有综合能力的软件外包人才。

而国内以苏州、大连为代表的外包基地城市也都将人才的培养提上日程,通过在本地的高校开设学科交叉专业,资助职业培训机构,规划建设区域内的研究机构,构建服务外包企业与学校互动渠道等方式提升地区人才的存量。

(五)全力打造服务外包的国际品牌

从服务外包的业务运作时间来看,成功的业务交付一般都是期限较长的项目,大型的外包业务交易运作时限甚至长达9-10年左右,尤其是应用软件外包业务,伴随软件开发的后续维护服务显然可以成为长期的业务往来项目,这些因素使得服务外包成为一项具有期限专一性的业务活动,发包方在慎重选择合适的服务供应商后便在一定期限内与其进行稳定地合作。 因此,成为服务外包业发展的关键便是获得被业务发包方作为首选供应商的资格,而发包方作出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就是该地区服务外包业的品牌知名度,特别是产业内从事该项业务企业的品牌竞争力。

美国借助IBM、惠普、CSC和思科等诸多位列世界500强的企业而成为全球范围内服务外包业发展的引领者,不仅占据了全球大部分的发包市场,还承接了国际上大部分的大额信息技术业务订单。印度则凭借TCS、Infosys和Wipro等知名公司成为软件外包的亚洲区首选承接地,几乎占据了亚洲区ITO市场的半壁江山。

(六)积极开拓欧美的发包市场

初期的那种为某一个国家所近乎垄断的情形已经被打破, 因而,中国的企业也就有了承接欧美发包业务的机会。印度、爱尔兰等国的大型外包企业较为注重外包项目的运营成本和利润,往往只关注欧美大中型客户的需求,对于中小企业需求的重视程度较低,这就给中国企业留下从欧美中小客户切人市场的机会。另外,随着印度等国服务外包行业从业人员薪资水平的不断提高,欧美的跨国公司也开始寻求更具潜力的替代企业。我国的大连、苏州、武汉等城市便借此机会进入欧美市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欧美的大型跨国公司也相继进入国内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建立分支机构,进一步稳固和拓展与中国的业务合作。 同时,通过承接欧美地区企业的外包业务,国内的企业还可以借此接触更为完善的业务流程,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例如苏州和大连在应用软件开发领域,武汉在空间信息技术领域国际承包能力的逐步提升和被认可。因此,作为国内拥有两个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的黑龙江省,其在锁定韩日服务外包市场外,还应积极开拓欧美的市场。

摘要:伴随着当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人与人、软件与软件之间的合作为依托的业务运作模式——服务外包逐渐为人们所关注,企业通过把自己的非核心业务委托给国内甚至国际上的专业企业来运作,可以促进企业核心业务能力的提升。通过对国内外典型地区服务外包业发展优势的比较分析,归结了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发展党员典型经验材料 第4篇

关键词:国外城市 会展业 经验

欧洲会展业发展历史悠久,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和强大的综合服务能力。其中,德国和意大利会展业非常发达,米兰位居世界五大展览中心之列。根据综合评估,德国的法兰克福、汉诺威,法国的巴黎,意大利的米兰等被列为国际一线会展城市,具有最强的综合能力①。

一、意大利米兰

米兰会展经济发达,拥有悠久的会展发展历史,曾举办过1906年的世界博览会,全球展览业协会(UFI)于1925年在意大利米兰成立。意大利大型国际展览会举办地主要集中在米兰、波洛尼亚、巴里、维罗纳和帕多瓦等城市。作为意大利重要的经济中心,米兰因建筑、时装设计、艺术、制造业和金融业闻名。基于这些优势产业的“米兰时装周”、“米兰建筑双年展”等展会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2015年米兰还将主办“世界博览会”。米兰在促进城市会展发展方面的主要做法是:

(一)促进旅游和展览的互动式发展,满足参展商全方位需求

除了具有完备的设施基础和专业的营销服务之外,米兰不仅是时尚中心,更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历史悠久、风景如画,名胜古迹众多,文化艺术活动异彩纷呈,形成了米兰独特而综合的旅游、城市营销形象,着力推动会展商务同旅游度假之间的良性互动,并通过网站运用各种语言推介米兰的文化旅游魅力。针对2015年的世博会,米兰已经与世界各地160个旅游机构签订了协议,提供多样化的旅游套餐,推广米兰世博会。

(二)促进优势产业同品牌展会的互动式发展,夯实产业基础

意大利的产业优势主要集中在制革、制鞋、服装、纺织、家具、厨房设备、瓷砖、丝绸、首饰、酿酒、机械、大理石开采和机械工业等方面。米兰是国际时尚之都和设计之都,机械工业、机械制造业、设计与时尚是其主导产业。依托米兰乃至意大利的优势产业,米兰积极拓展了一系列的专业展会,主题涵盖纺织面料、家具、皮革皮草、机床、自动化、酒店用品、太阳能等多个领域,并且专业分工详细,为意大利的众多中小企业构建了良好的信息交流和营销平台。例如围绕服装和纺织的“米兰国际纺织面料展览会”、“意大利米兰国际皮革皮草展”、“米兰国际男装展”、“米兰设计周”等,围绕建筑装潢主题的“意大利米兰家具展”、“米兰国际照明展览会”、“意大利卫浴展”、“米兰灯饰展”等。系列化的发展形成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著名展会,例如“米兰国际照明、新能源、电气及楼宇自动化展“已经成为意大利最大、最权威的工业商业照明类及能源技术展览会,米兰马契夫春季国际家居用品博览会已经成为意大利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家具用品、装饰品、礼品展览会。同时,系列化的发展也促进了服装、家具、太阳能、建筑等产业的集群式发展。米兰主要品牌展会见表1。

二、英国伦敦

英国展览业发展仅次于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但近几年来发展迅速,每年举办上千次会展活动,有私人会展公司400多家,最大的利德会展公司已经在世界各国举办440次会展,英国本土三分之二的会展集中在伦敦和伯明翰。伦敦每年举办的世界旅游交易会(WTM)是世界三大旅游展之一,伦敦书展是最有影响力的图书展览之一。在促进会展业发展方面,伦敦的做法包括:

(一)围绕文化创意产业培育品牌会展

近年来,英国会展业已经成为连接金融服务、创意产业、旅游产业和电子产业等支柱产业的重要纽带。作为英国的创意之都和全球的创意中心,伦敦的支柱产业包括文化创意产业,创意产业各部门在全国的比重非常大。伦敦集中了全英国90%的音乐商业活动,70%的影视活动,有1850家书籍及杂志的出版商,拥有1/3以上的英国设计机构,2/3的国际广告公司总部,是全球三大电影制作中心之一。立足优势,伦敦重点培育了世界旅游交易会、伦敦书展、伦敦国际时装展等品牌展会。艺术、文化、休闲、体育以及服务业等主题展会占到所有展会的42%,是展览业中最大的门类,形成了展会同文化创意产业和服务业的相互促进。

(二)政府扶持和高度市场化的企业运作相结合

上世纪70年代开始,英国政府就意识到会展业的对旅游、贸易、投资等的重要拉动作用,1980年成立的伦敦会议局专门为会展业发展提供咨询和服务。政府加大了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在场馆建设方面给予资金补贴。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英国对会展场所建设的补贴占公共补贴的37.5%,其中33%的补贴投向私营会展场所建设,这一政策带动会展场馆迅猛增加。同时,会展市场准入却非常宽松,不需要经过特殊审批即可进行展览业务,展览公司商业注册也没有额外要求,内容合法即可,不需要审批。政府并不过多干预市场发展。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设立展览的官方网站,提供信息服务。这种政府和市场的分工明确,高效配合推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美国拉斯维加斯

拉斯维加斯会展业的兴起和该市经济转型紧密相关,作为世界级的娱乐目的地,原有的基础设施、优势产品、市场基础、品牌知名度、分销渠道等都为会展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形成了博彩娱乐业同新兴会展业的良性互动,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

(一)复合发展、业态创新提升综合效率

发展马铃薯产业典型经验材料 第5篇

我们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小兴安岭西南麓,松嫩平原北缘,下辖5镇11乡,148个村,耕地面积318万亩。我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是马铃薯最佳生产区,特别是随着近年企业实力不断增强,薯产业链条逐步延伸,种植技术标准快速提升,薯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薯产业逐步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全县

马铃薯种植面积近年保持在50万亩以上,平均亩产实现1.5吨,薯产业企业年创利税500万元。我县在推动薯产业发展中,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依托优势育基地

我县农民素有种植马铃薯的习惯,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薯产业的发展优势逐渐显现出来,面对企业扩大生产的需要和市场的需求,我们把培育马铃薯生产基地作为加速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一是靠组织引导。县内不断加大对薯产业发展的领导力度,组建了薯产业化发展办公室,成立了马铃薯专业协会,配齐专门人员抓薯产业链条,制定了薯产业发展规划,层层分解马铃薯基地建设任务,运用政策和行政的手段积极引导农民发展马铃薯生产,花大气力建设马铃薯生产基地。二是靠效益吸引。我们通过媒体大力宣传发展薯产业的优势所在和致富典型,动员广大干部深入农户中,给农户算效益账,引导农民认识种植马铃薯效益,改变农民传统种植思维定势。通过市场效益的拉动,近年来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连年递增,中心镇自由村就是受效益吸引的典型,目前全村马铃薯种植面积占全村种植业面积的50。三是靠发展订单。我们把发展订单种植马铃薯作为解决农民销售后顾之忧的根本措施。年初确定定单的最低保护价格,秋后收购做到随行就市,最大限度保护农民生产利益,现在全县订单种植面积达30万亩以上。四是靠提供服务。我们积极理顺企业与农民的利益关系,并为其牵线搭桥,协调搞好政策、物资、资金等方面服务。今年我县三信公司就为农民无偿提供优质马铃薯种子,在农户中树立了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有效激发了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目前,全县已建立马铃薯生产基地乡5个,基地村40个,年种植面积突破50万亩,生产基地的不断育强,为保证企业生产原料供应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整合实力壮龙头

龙头企业是实现产业牵动力的核心,我们始终把改造、引资、扶持企业发展作为加快薯经济发展关键环节来抓,着力整合薯产业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强力打造薯经济的“航空母舰”。一是调整改造老企业。我县淀粉厂(现改制为冰山淀粉公司)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以生产“超过英国赶荷兰”的冰山牌马铃薯淀粉面闻名全国,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生产一度陷入困境。经过1999年投资技术改造和2002年莫斯科太阳公司购买后,企业年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年产精制马铃薯淀粉4000吨,实现利润达100万元,该公司成为我县薯类加工企业的重要力量。二是引资建设新企业。我县通过实施全民招商战略,着力引进国内外薯产业龙头企业,以招商引资的办法,不断提升和壮大薯产业。先后引进并建设了齐齐哈尔三信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金龙淀粉厂、奈伦淀粉工业公司等7家薯制品企业。特别是引进的内蒙古奈伦淀粉有限公司是投资达2亿元,年加工马铃薯能力达33万吨的大项目,2004年正式开工建设,今年秋季将全面投产。该项目引进了代表世界领先水平全自动、全旋流瑞典拉森公司马铃薯设备,主要生产马铃薯淀粉、变性淀粉、高吸水膳食纤维、脱素蛋白等。奈伦公司从开工伊始,就与基地紧密对接,今年春季分别与北部乡镇签订20万亩的马铃薯订单,奈伦公司的引进全面壮大了我县薯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加快企业技改步伐。我们积极为企业向上争取技改政策扶持,提高企业生产能力。金龙淀粉厂在政策扶持下,引进了国际领先的生产工艺和日本铃木系列生产线。技改后,该厂以农村小粉坊加工的粗淀粉为生产原料,进行深加工,带动了全县大部分小粉坊的加工生产,有效地解决农民的卖薯难问题,仅2004年就为农民节省运输成本170万元,有力地全县薯产业的良性运行。目前,全县各类薯类加工企业及小粉坊已发展到200多家,年加工能力达60万吨以上,薯产业的企业牵动力全面增强。

三、依靠科技增效益

为了解决马铃薯种植模式单

一、科技含量低的问题,我们把扩大单产、提高质量、增加收益的支撑放在依靠科技进步上。一是大力实施技术培训工程。以县农业推广中龙头、以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为纽带、以村家业技术员为基础的三级科技服务体系,为全县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提供了有力保证。近两年,我县连续聘请东北农大博士生导师、中国马铃薯专业委员会会员陈伊里教授,到我县作马铃薯种植技术培训讲座,为乡村干部、种植大户、农业技术员答疑解惑。我们还充分利用“科普之冬”活动,开办马铃薯栽植技术培训100余期,达3万人次。二是全面实施标准化栽培技术。随着种植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县农业科技人员又成功试验、示范了大垄栽培模式,集成大垄马铃薯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下发了《马铃薯标准化栽培技术方案》资料3万余份,开办了专题电视讲座。《方案》从选种、选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各环节都确定明确的标准,并且文字力求通俗简约,便于农户掌握和操作。通过《方案》的实施,全县优质高效载培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达10万亩以上,平均亩产接近2.5吨。三是积

极辟建标准化栽培基地。上游乡兴旺村的王振有,是县内有名马铃薯种植大户和联系企业与农户的经纪人,为了解决马铃薯引种靠外购和标准化栽培技术的推广问题,2005年王振有筹资辟建了5500亩优质马铃薯标准经栽培基地,基地的辟建有效解决了技术推广应用和种子靠外购的问题。他开发种植的克851品种,具有高产、抗旱、耐储等特性,这一品种非常适合我县部分乡镇种植,将解决我县农户分散引种的乱而杂问题。

四、创优品牌拓市场好范文版权所有

我们不断整合和创优品牌,牢牢把握薯制品市场销售这一产业链条的终端,依靠品牌来拓宽市场占有份额。我县马铃薯及其制品品种齐全,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冰山淀粉有限公司生产的“冰山”牌淀粉、金龙淀粉厂的“云晶”牌粉丝、粉皮,三信食品有限生产的高吸水性膳食纤维及脱素蛋白,这些品牌产品都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覆盖率和竞争力。我们不断加大品牌产品的对外影响力,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参加绿博会、哈洽会等形式,大力宣传我县的薯产品,通过各种媒介提高我县薯产品知名度。目前,我们正在积极组建马铃薯企业协会,并着力整合品牌,力争形成“以大带小,以强带弱”的品牌带动效应,并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尽快生产出绿色、优质的各类薯产品,打造新的品牌,有效发挥品牌优势,从而带动产业发展实现新的突破。好范文版权所有

发展党员典型经验材料 第6篇

三级联创经验交流会典型发言-双强党

员典型材料

拓宽致富路 有为众乡亲——##村“双强”党员###典型材料 我是来##镇##村的###。今天,作为一名普通党员能参加全区的“三级联创”活动经验交流会,并作典型发言,我感到非常荣幸。下面,我就将自己致富奔小康的创业经历向在场的领导和同志们作一下汇报和交流。我是土生土长的清河镇胜利村人,二十二岁那年跟本村的青年候亚江结为夫妻。当时,婆家有十来口人,住的是要倒塌的土房,靠仅有的十几亩土地生活,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俗话说,穷则思变。我想,自己这么年轻,只要夫妻俩勤劳肯干,不愁日子过不起来。前思后想百般估算,我看准了农村这片广阔的市场,决定办一个小酒厂,做烧酒。我爱人曾经在别人的酒厂里打过工,懂得酿酒,所以在技术方面不成问题,成问题的就是严重缺乏启动资金。我横下一条心,找亲戚求朋友借。经过几番周折,一九九一年底,在一阵阵鞭炮的炸响声中,我的小烧酒厂在胜利村正式开业了。刚开始时,小酒厂的日产量仅有百余斤,一个生产周期下来,虽然盈利不太高,但还是让我看到了希望。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以后的几年里,我不断借钱、贷款扩大酒厂规模,同时,为了打开销路,我千辛万苦找专人设计了商标,买了灌装机,并在工商局进行了商标注册。在烧酒市场竞争最激烈的时候,我带着自己的烧酒样品三次北上去霍林河、四次南下去辽宁寻找市场,有时甚至要赊销,等代销完了再返款。在创业初期,我经常风餐露宿,吃了不少的苦,但无论多难,我心里都有一个必胜的信念,这信念支撑着我走过了最艰苦的岁月。随着酒厂规模的不断扩大,酒厂的经营一年年好起来。从一九九三年起,我的酒厂每年可安排30多名劳动力就业,转化玉米130多万斤、玉米秸秆200多万斤。由于我严把质量关,各项指标均符合质检部门的鉴定标准,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群众们戏称我厂的酒为“侯爵”酒。每年仅烧酒一项,我就能收入30多万元,上缴税金5万余元。在创业的同时,我也没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我积极研读党的富民政策,关心时政,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一九九五年,我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利用酒糟进行育肥牛养殖,仅一年就获利1万多元。由于育肥牛获利较快,我从中看到了无限的商机,同时也带动了群众养牛的积极性。王国友、丛日光两家人口多,家庭困难,我就帮助他们发展育肥牛养殖业,很快使他们摆脱了贫困,还盖起了大瓦房。就这样,全村的育肥牛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我又到沈阳联系客户,把村里的牛直接销往沈阳,仅此一项,全村年收入就接近百万元。XX年,区委提出了大力发展奶牛业的号召后,我及时抓住这个良好契机,投资20万元买了20头奶牛,联合亲属刘宏波办起了奶站,并带动村民王福生、陈国新、丛日东、贾树新等户养起了奶牛。当年,我家年产鲜奶40余吨,获利10万余元;全村奶牛业人均纯收入达500元。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我的经营理念也发生了很大转变,发展思路更加开阔了。我越来越关注市场信息,不断寻找新的商机来扩展自己的事业。两年前,我了解到通辽地区地下水逐年下降的情况,原有的自吸井出水量逐年降低,打深水井成了一个赚钱的好项目。因此,我投资十万余元建起了一座水泥井管厂,并在外地请来了技术员,安排了10多人就业,年产水泥管2万余节,当年便获利14万元。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销路自然成了问题,我于是萌发了自己成立打井队的念头。经过周密安排,我购进了打井设备、聘请了技术人员,开始走村入户到周边村屯打深水井,每年打井200多眼,年收入达10万余元,同时也解决了10几个人的就业问题,既方便了群众,又增加了自己的收入。一花独放非胜景,万紫千红春满园。我常想,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了才是真正富。做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几年来,在我的带动下,每年都有10几户村民通过养牛走上致富路。例如,村民贾树新在我的帮助下,养牛48头,已经彻底脱贫走上富裕道路;通过给我打工摆脱贫困的高银,正积极筹建自己的新瓦房。遇到学校开运动会、党员外出考察、村里拥军优属等活动,我都会慷慨资助;有的村民种地没钱买种子、化肥,或者患病受灾,我都会热心相助。几年来,我在这方面花费不下5万多元。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感召下,我凭借一股子不服输的干劲,从一个普通农家妇女发展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从一个贫困户发展到拥有数百万元固定资产的致富带头人,在积累财富的同时,我也获得了诸多的荣誉。几年来,我先后获得了通过市“跨世纪青年星火带头人”、通辽市劳动模范和自治区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同时也成为科区商会执委和清河镇商会副会长。但我清楚的知道,荣誉只能代表过去,今后要实现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做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一定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干好自己的事业的同时,努力带动、帮助群众共同走向富裕的小康之路!

发展党员典型经验材料 第7篇

**村是全县有名的涝区之一,人多地少(人均占有耕地5.2亩,且绝大多数为旱田),十年九涝,集体经济脆弱,百姓不富裕。针对实际情况村里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加快致富步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住不放,在乡党委、乡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村里劳

务经济一年一个新台阶,2004年实现历史性突破,在全乡名列前茅,受到了县委和乡党委的表彰和奖励,支部书记**个人还获得了乡“劳务输出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5年再创历史新高,全村转移劳动力1372人,占劳动力总数的71.2%,占富余劳动力的107%,创收547万元,人均创收3988元,拉动人均增收1480元,占人均总收入的63.2%,并实现了用工单位、劳务人员和家属的“三满意”。劳务输出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连续两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全县劳务输出工作先进村。

——发展劳务经济就要领导重视,敢担风险

村里始终把抓好劳务输出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神圣使命,贯穿于经济工作实际,给予高度重视,切实摆上位置,村两委班子一如即往地真抓实管,并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从而改变了过去群众对班子的不信任、干群关系紧张的被动局面,呈现出了群众主动找村里给联系活计的良好势头,这在过去是从来没有的。

刚开始时干部群众满足现状,因循守旧,怕担风险等现象普遍存在。面对这些不利因素,支部书记及时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深入到屯多次召开群众座谈会,搞好算帐对比,并请打工典型现身说法,以打工的典型事例让人们看到致富的希望,觉得有前途、有奔头,教育广大干部和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体会到眼下唯有发展劳务经济才是最快捷、最有效的致富途径。达成共识后干部抓劳务输出自觉了,群众也投亲靠友纷纷找门路了,两委班子抓住机遇,通过搞好宣传发动,鼓励农民走出去、集体组织送出去、派出能人带出去等措施来加快劳务输出进程。

——发展劳务经济就要多动脑筋,找准定位。

村两委班子成员在发展劳务经济上动了许多脑筋,想了许多办法,切实找准突破口。一是辟建劳务基地,强化管理。采取依托能人搭桥、主动出击、鼓励农民外出创业等措施建成劳务基地16处。在建好基地的基础上,村里派村委会主任**和“一元钱”村官**,及委托能人**等人对基地加强管理,从而使无技能、无门路、岁数较大、头脑较差的农民60余人找到了活计,收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与此同时,搞好回访,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村里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村干部每年深入老基地进行回访,解决实际问题,稳定人心。并经请示乡党委,在人员较多、相对集中的天津葛沽和唐沽镇建立了两个党员活动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及时了解群众呼声,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由于党员发挥了主心骨作用,这些基地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全村依托基地外输劳动力810人,占输出劳动力总数的59.1%,创收308万元,占劳务总收入的75.1%。可见,有了基地和能人,广大劳务人员站稳了脚,有了底气,有了更广阔的就业空间,使劳务人员有目的流动,减少了盲目性。二是搞好技能培训,增强就业本领。随着劳务输出人员的增多,劳动力就业门槛逐渐升高,多数农民很难适应市场需求。针对这一突出问题,村里联系县职教中心、县劳转办等单位,有针对性的定期开展职业技能、维权等知识的培训。全村每年都培训三次以上,使广大务工人员基本培训一遍,使劳动力由“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走出后纷纷成为用工单位的“抢手货”、“香饽饽”同,时打造了诚实守信、质量过硬的特色劳务品牌,没有出现务工人员“反弹”现象,工资大幅度地提高,有的走出国门,挣到了“洋钱”。农民**对电焊技术有个“小半仙”之称,到大连京广建筑集团后,方知自己的这点技术只是皮毛,回来后参加了培训,再到工地时,成了技术骨干,他感动地说:如果不是村里组织培训,恐怕我早就被老板辞退了,也不能挣上“大钱”。这样的事例还很多,“先掌握一技之长,后走出去闯荡”这在广大务工人员中已形成共识。

——发展劳务经济就要以情感人,办好实事。

发展党员典型经验材料 第8篇

近年来, 毕节试验区科技综合实力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 共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62项, 各级科技经费支持8555.7万元, 带动社会投入科技研发资金4.78亿元。据不完全统计, 项目累计实现新增产值22.3亿元, 比“十五”翻了一番。科技合作创新机制取得突破, 推动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加快了毕节地区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

1 科技支撑试验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试验区长期致力于创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促进的模式, 不断探索有效修复生态系统、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新途径, 实现了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可喜变化。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7.26%, 高出全国17.71个百分点;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土壤侵蚀模数下降到3389吨, 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明显增强。依靠科技支撑成功探索出了人与森林、土地、水资源和谐共处的路子。

通过“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的实施, 累计产值5300万元, 培训人员10257人, 申请发明专利1项。项目集成的关键技术在毕节、黔西、大方、赫章、威宁等县市的石漠化治理中已得到推广和应用。减少了水土流失, 种植和养殖效益明显提高, 示范辐射带动了周边农民依靠科技进步脱贫致, 为实现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科技支撑试验区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2.1 科技兴农引领农民脱贫致富

试验区结合科技项目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毕单系列、贵毕系列杂交玉米种的选育与推广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通过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 带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有力推动试验区产业结构调整, 提升了基层科技能力, 有效引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 农业农村稳定发展。

2.2 农村信息化稳步推进

“十一五”以来, 在一系列科技项目的推动下, 试验区探索总结出多种信息服务模式, 初步实现了利用电视网、电话网与互联网为农民服务的功能。对改变农村传统思维方式, 增强农村开放意识, 提高农民素质, 推进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信息示范村经济总收入比信息化实施前增长40.76%。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喀斯特地区灾后农村信息化技术开发与示范”搭建了毕节地级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和黔西县级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开发出市场信息服务、多媒体学习培训、农业专家服务等多项服务系统。建立涉农科技信息资源24.2万条, 农民多媒体培训课件62种, 培训18780人次。项目的实施提高了示范区农业生产科技含量, 加快了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应用, 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增加, 带动了生产发展和产业增效。项目研究人员累计采集发布农村科技动态信息10.2万余条, 辐射1274家农户, 服务农民129.96万人次, 获经济效益10334万元, 规避灾害损失266万元, 实现了“信息支农、信息助农、信息惠农”目标。

2.3 企业应用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为引导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国家、省和地区积极支持企业开展科技研发, 通过项目实施和新技术成果应用, 企业技术创新意识不断增强, 加快技术改造、新技术开发应用的积极性日益高涨。

毕节当地企业承担的“XP-210为主的高强度系列瓷绝缘子开发”项目, 为生产高等级瓷绝缘子开辟了新的原料基地, 实现销售收入9000余万元, 节约生产成本873万元。此项目为该公司成功申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500k V以上超高压高强度盘形悬式瓷绝缘子产业化关键装备技术研发”打下良好基础, 该国家项目获国拨资金1005万元, 带动企业投入研发经费3955万元。通过项目实施将形成超高压绝缘子批量制造的产业链, 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与工艺核心技术, 使我国超高压绝缘子生产的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 提升我国电瓷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3 基本经验

3.1 充分依托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 集成地区内外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十一五”期间, 毕节试验区国家和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立项130项, 获科技经费资助7344.2万元, 带动社会投入科技研发资金2.773亿元。据初步统计, 项目累计新增产值5.5113亿元;培训农民32.78万人次, 带动农民增收1.55亿元。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拉动毕节地区发展成效显著。

贵州省充分考虑毕节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需求, 积极支持申报国家各类科技项目, 使地方科技需求上升为国家科技目标, 从全局考虑培育省级科技项目, 重点支撑对地区社会的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在工作中结合当地需求, 充分协调和整合相关优势资源和创新要素, 有效集成了地区内外资源, 推动毕节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3.2 营造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

3.2.1 强化科技合作创新。

毕节试验区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科技需求为目标, 发起设立多种形式联合科技基金 (计划) , 加强与部门、地区及企业合作, 有效整合了省内外科技资源, 充分调动了社会资源投入, 使技术优势与地方资源相配合, 将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大大提高了毕节地区的科技支撑力, 加快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3.2.2 做好科技奖励工作,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毕节试验区重视科技奖励工作, 颁布实施了新的《毕节地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从2006年至2010年6月, 试验区共有4项科技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 41项科技成果获地区科技进步奖。据不完全统计, 这些成果累计新增产值29.32亿元, 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做好科技奖励工作, 对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 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3.2.3 依托重大科技项目提高科研水平, 建设人才团队。

通过一系列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 既解决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 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技术与成果, 又帮助毕节培养锻炼了一批急需的科技研发人才, 提高了科研工作能力和学术水平, 探索了重大科技项目研发团队组建模式。毕节地区的科研能力随着科研队伍的壮大不断增强, 在项目执行中加强人才培养进程, 在人才培养中提升项目执行质量, 实现了双赢。

3.2.4 加大科技宣传普及力度, 提高科技普及率。

科技宣传和普及, 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近年来, 不断加大科技宣传普及力度, 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 举办“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科技列车贵州行”和“科技活动周”等活动, 通过专题科普讲座、医疗义诊、实用技术现场培训会、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 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大力宣传和普及科技实用技术, 增强了社会大众的科技意识, 提高了依靠科技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

3.3 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 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参与式农业科技推广的组织体系与运行机制, 是新时期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成功经验之一。近年来, 按照“创新工作机制, 突出科技创业, 激活科技人才资源, 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 在试验区建立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 积极引导科技特派员开展创业行动。至“十一五”末, 全区共有145多名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创业服务工作, 共创办公司11个, 创办协会或合作社27个, 推广新技术46项, 引进新品种73个, 培训农民23868人次, 带动农民增收幅度12.84%, 有效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科技特派员在开展科技服务, 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成果转化的过程中, 通过建设示范基地, 为促进农民接受新知识、新技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

4 结语

上一篇:年会策划全案下一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读后感读书笔记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