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新道路探索的历史启示

2024-05-14

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新道路探索的历史启示(精选8篇)

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新道路探索的历史启示 第1篇

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新道路探索的历史启示

44110214 孙唯淋

我高中的时候特喜欢的一部电视剧就是《中国1921》,讲述的就是剧中的社会进步青年们就在苦苦探索中国革命方向的故事。最后两集讲的是中共成立,青年的毛泽东江边夕阳的映衬下独自前行着,逆着行人,愈行愈远。我感觉这个画面真的是别有深意。当时的我真的从电视剧中感觉到了革命新道路的探索的困难与不易,但是共产党却带领当时孱弱的中国最终走出了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光明大道。

当然这条路起初并没有那么顺利。1927年白色恐怖笼罩了全国城乡,中共党员遭到了国民党的剿杀。但正是因为这样,此时新道路的探索才开始走上了正路:中共汉口的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我认为一切革命说到底是阶级方面的利益矛盾所引起的,所以不通过武装斗争,是无法解决问题得,因为无论怎么和平解决都会伤害某一方的利益,这是两方都不想看到的。所以中共的这次探索是非常有成效的,从本质上找到了问题得根源。而且这次探索的方式之一土地革命战争,是必要的,正义的,进步的。因为战争说到底靠的是人民,正是因为共产党所为之奋斗的是老百姓,所以人民愿意支持共产党,这也是给我们重要的启示之一。国民党的失败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失去了民心和错误的估计了形势。而且八七会议以后中共中央也没有照抄共产国际的革命以城市为中心的老路,而是结合了中国的实际情况,选择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这种照着问题下药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任何问题都没有完全一样的解决方法,明显照搬经验是无法完全彻底的解决问题的。

我从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中,感受到了上述的那些历史启示,我认为这些启示值得我去思考和牢记。

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新道路探索的历史启示 第2篇

中国革命的胜利,得益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的正确革命道路。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理论。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摸索的一条有益的革命道咱,它对中国革命最终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不仅如此,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具有重大的现实启示。

首先,在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仍不可忽视农村这个重心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80%。“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无论是发展繁荣经济,还是构建和谐社会,都离不开农民,离不开农村。基于农村既是多种矛盾的集中焦点,又是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一个最薄弱的环节,改革就首先从农村突破。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创造性地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以此为基础,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经济体制的发展对农业主体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农民被有效地组织起来,农业经济发生较大的变化。而后,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如今取消农业税、发放各种补贴、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中小学免费上学以及农村养老问题、还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等,都体现了我们党对农民问题充分重视。只要我们党始终像民主革命时期那样重视农村、重视农民,就一定能够使农村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国家更加富强。

其次,在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仍然要坚持独立自主。独立自主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一贯立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我们党坚持独立自主的一个重大成果。只要我们党始终像民主革命时期那样,坚持独立自主,就一定能够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新道路探索的历史启示 第3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认真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 在深刻分析国际形势和中国国情的基础上, 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 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思想,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和成功开创, 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中国, 具有很重要的现实启示。集中起来主要有:

一、必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方面, 任何时候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 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 它没有“过时”, 更没有“失败”。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 它揭示了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特别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普遍规律, 它是一个博大精深而又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它的创立, 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正因为如此, 马克思主义成为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 虽然总有人“宣布”马克思主义已经“失败了”, 也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没用了”, 但历史已经反复证明, 作为科学真理的马克思主义, 只会在实践中丰富、完善和发展, 而不会被历史所淘汰。邓小平指出, “我们搞改革开放, 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 没有丢马克思, 没有丢列宁, 也没有丢毛泽东, 老祖宗不能丢啊”, 后又在南方谈话中指出, “我坚信, 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 没用了, 失败了。哪有这回事!”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 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 就会归于失败”。胡锦涛也指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我们正确认识和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锐利思想武器, 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另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 又是不断发展着的科学,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创新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把自己的理论当作教条, 而是当作行动的指南, 当作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从不把自己的理论视为一成不变的终极真理。马克思恩格斯在革命实践中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并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 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俄国实际, 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 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 科学地回答了有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问题, 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并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开创了如何认识像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进行革命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境界。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不仅带领党和人民冲破了“两个凡是”束缚, 而且勇于实践和创新, 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指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 从而开创了如何认识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境界。自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 马克思主义已经经历了160多年的历史, 100多年以来, 世界发生了剧烈和深刻的变化, 但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 仍然充满蓬勃生机和活力, 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发展的。我们坚持的就是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也就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必须始终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和集中体现, 它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根本基础, 成为指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总纲, 是党制定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的依据。正如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1987年, 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007年, 党的十七大修改了党章, 在总纲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做了新的概括, 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对党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在党的基本路线中,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贯通、密不可分的统一体, 共同构成党的基本路线, 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和根本, 没有党的基本路线, 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任何偏离、动摇、干扰甚至否定党的基本路线, 就是偏离、动摇、干扰、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和实践经验, 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0多年来, 我国正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锐意改革, 大胆开放, 努力奋斗, 使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 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 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 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 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 整个国家焕发出勃勃生机。30多年来, 尽管国际国内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重大事件, 然而由于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我们经受住了风浪, 站稳了脚跟, 顶住了压力, 克服了困难, 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生命力。

总之, 党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 体现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 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政治基础。党的基本路线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问题, 能否毫不动摇地坚持它, 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正如邓小平所说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 动摇不得。”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成功开创, 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证。过去,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 建立了新中国, 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后来, 在党的领导下又进行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再后来, 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我国轰轰烈烈地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 虽然在建设中出现了严重曲折, 但成就是巨大的。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 我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这就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事实证明, 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不愧为领导人民不断开创新事业的核心力量, 有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这是中国人民在长期艰苦奋斗历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在今天, 国际国内情况都发生了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我们更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坚定信念, 锐意改革, 迎难而上, 坚持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体和推动力量, 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并取得最终成功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形成与发展过程, 离不开亿万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我们党来自于人民, 也应该植根于人民, 服务于人民。党领导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就是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中国共产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 就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始终关系党的执政的全局, 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 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 一定要使人民群众得到应该得到的、看得见的物质利益, 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 要使群众得到的、看得见的物质利益不断增加。这样才能使人民群众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祖国的富强之道, 也是人民的富裕之道, 更加自觉地为之共同奋斗。这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并取得最终成功的根本保证。

四、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容,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推动力量。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 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但是, 我们也应该看到, 我国幅员辽阔, 人口众多, 经济文化比较落后, 发展很不平衡, 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一基本国情就决定了中国决不能也完全不可能依靠国外进口得到解决。因此, 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要照中国的情况来办, 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 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包办代替解决中国的问题。我国是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 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为我们的经济建设提供全部的资金和技术, 单靠外部力量的帮助不可能使我国富强起来, 基本的途径, 只能是依靠中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一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 也是一条改革开放的道路, 同时, 它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的时代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 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 国际局势发生着大变动大调整, 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科技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 面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面临严重挑战, 但中国共产党临危不乱, 准确判断局势, 认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基于对国际形势的正确判断, 中国始终不渝地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走和平发展道路, 与世界各国一道致力于建设和谐世界, 实现人类社会的美好理想。和平发展, 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特征之一。今天, 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化, 只要我们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 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大局中来思考, 坚持和平发展, 那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越走越宽广。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任重道远, 不会一帆风顺, 更不可能一蹴而就, 必须善于总结经验, 纠正错误, 扬帆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经过长期探索并经历了艰难曲折才找到的, 是在继承建国以来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积累的正确经验并纠正过去“左”的错误特别是“十年动乱”的严重错误的基础上, 而开辟的一条崭新的正确道路。

从20世纪50年代中叶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20多年的时间里, 中国共产党为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了许多艰辛的努力, 但是由于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全新的实践, 人们对如何走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还缺少规律性的认识, 加上当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和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的影响, 党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发生过“反右斗争扩大化”、“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十年动乱”等曲折, 特别是“十年动乱”那样全局性、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 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但“十年动乱”也深刻教育了中国共产党, 它没有压垮中国共产党, 而正是中国共产党依靠自身力量纠正错误, 放下包袱, 轻装上阵, 扬帆前进, 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 这一点要归‘功’于十年‘文化大革命’, 这个灾难的教训太深刻了。”“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 不改革不行, 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这样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走上了新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来之不易的, 它前进的路途也不会一帆风顺, 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 不断总结经验, 克服困难, 纠正错误, 扬帆前进。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2].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新道路探索的历史启示 第4篇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王术静

长期以来,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道路的探索被归纳入革命史或者党史的范畴。当革命史的传统范式之外出现了现代化范式,“近百年来为振兴中国而进行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运动,都可统称之为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运动。”[1]本文拟运用现代化相关理论解读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发展出路的初步探索。

早期共产党人;现代化道路;探索

鸦片战争冲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体制和经济形态,开启了中国早期被动现代化的历史。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受到冲击的中国统治阶级以及社会各界知识精英从“御夷图强”到“变法图强”,寻求强国固体之路,注定了这段时间对于现代化的任何尝试都是被动性,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带有防御性的。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中国政治发展彻底断裂,社会各种力量针对中国的前途各自展开了不同的探索历程,其中也包括新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

一、前提: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现代化道路探索的背景

(一)认清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党在刚成立的时候,认为中国社会的性质是资本主义的。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也只是把工人阶级的斗争局限于“资本家阶级”,以为中国社会的最大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但是中国共产党很快在斗争中认清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指出当时中国的国情是资本主义虽然有发展,但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微乎其微,中国仍然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党的文件中明确提出半封建半殖民地是中共六大通过的《土地问题决议案》:“中国经济政治制度的确应当规定为半封建制度”,而且又是“帝国主义压迫半殖民地制度”。[2]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寻找现代化出路的前提。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作为中国现代化的两大障碍,把反帝反封建作为斗争的主要目标,为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创设新的国家政权进行了艰苦努力的探索。

(二)思想界的论争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近年来学者大体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是“外缘性现代化”,是在外部现代化的强行进入之后,其本身的文化所作出的反应,这文化当中包含社会各界的力量。中国近代志士仁人就挽救民族危亡学习外国是达成一致的,而就如何学习西方,如何处理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之间的关系曾引起过一系列的论争,也就是历史上具有影响的“中西文化”之争。这些论争为中国共产党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空间,正如罗荣渠指出的“中西文化论战所引起的思想界的大变动,主要并不在于已经批倒了各种旧的礼教和旧道德,而在于破除对自由探索的各种桎梏,形成一个各种新思潮百家争鸣的局面。只有在这样的黄金时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迅速传播”。[3]早期共产党人正是在这样世道混乱然而思想活跃的历史时期展开对现代化的探索之路。

(三)早期共产党人的留学经历促进了现代化道路探索

大多数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具有留学日本、英、法、俄国等一国或者多国的背景,这对于他们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使国家走上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李大钊、陈独秀曾在日本留学,瞿秋白在俄国留学和讲学,蔡和森到过法国勤工俭学,周恩来先后在日本、法国、德国等国有留学经历。中国共产党人在留学期间对外部世界进行深入的考察和学习,吸取国外先行现代化道路国家的先进经验,彻底打破了闭关锁国时代“天朝上国”的迷梦,开始与世界接轨,在意识到差距的情况下寻求缩短差距的道路。

二、目标:初步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描绘的科学社会主义蓝图,认为社会主义应建立在西欧发达的物质资料之上,在完成了资本主义现代化之后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但是,中国近代以来的现代化努力表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随着“十月革命”爆发,科学社会主义第一次由理想变成现实,早期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随着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而不断深入,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

(一)选择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原因

第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十月革命”的样板作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也给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增添了信心。“要想救国,单靠游行请愿是没有用的;在反动统治下,‘实业救国’的道路也是一种行不通的幻想。只有由人民起来推翻反动政府,像俄国那样走革命的道路。而要走这条道路,就要加紧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学习俄国人的革命经验。”[4]第二个原因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对世界革命总体趋势的科学判断。虽然“十月革命”后,刚刚接触社会主义新思潮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还很模糊,但是在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反科学社会主义思潮论战中,逐渐深刻认识到“将来社会的经济组织必归着于社会主义,我想无论何人都当承认的。中国生产事业虽十分幼稚,远不如欧美日本,然在稍远的将来,中国的社会组织必有追踪欧美日本的一日。据现实趋势观察起来,欧美日本的社会改造运动,已显然向着社会主义进行,中国要想追踪欧美和日本,势不得不此时开始准备实行社会主义”[5]。

(二)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而存在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认为社会主义是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是必须铲除的,况且资本主义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了,社会主义也必将超越资本主义。中共二大宣言在阐述目标的时候提出,“他(中国共产党)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社会主义革命并非一定要等到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生,只要加强组织和宣传。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完全有可能超越资本主义阶段。”[6]陈独秀设想的社会主义是能够弥补资本主义的缺陷,他指出“在生产方面废除了资本私有和生产过剩,在分配方面废除了剩余价值,才可以救济现代经济的危机及社会不安的状况,这就是我们所以要讲社会主义之动机。”[7]此外,陈独秀还认为社会主义在教育及工业方面还是优于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虽然在欧洲、美洲、日本也能够发达教育及工业,同时却把欧美日本之社会弄成贪鄙、欺诈、刻薄、没有良心了;而且过去的大战争及将来的经济的大革命都是资本主义之产物。幸而我们中国此时才创造教育工业在资本制度还未发达的时候,正好用社会主义来发展教育及工业,免得走欧美日本底错路。”[8]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正是看到资本主义岌岌可危的处境,更增添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信心,认为资本主义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世界的另一轮发展将属于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

(三)实现社会主义前途可以依靠的力量

在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早期共产党人在实践探索中遵循了通过组建政党,发动工人和农民一起推翻旧的体制的路径。既看到了组建政党是进行革命斗争的必然性,又看到了要发动工人和农民参与斗争的重要性。“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的第一步是什么呢?我老实说了罢,就是由我上边所说的从旧制度之下解放出来,觉醒转来并且有同样改造的目的地(即实行社会主义的目的)个人团结成死党。”“第二步是实行社会活动。如宣传本党底党纲,连络世界有同样志趣的团体实行互助,或投身革命运动,劳动运动,或批判现社会指出其矛盾之所在。”[9]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但在寻求国家现代化的初始阶段就非常重视与农民的合作,认识到农民在中国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中国也是农业国,将来中国的革命运动,或者有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的可能性。”[10]

三、实践:初步探索中国自己的现代化道路

(一)通过政治斗争创设政权是进行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巴黎和会之后,中国政局陷入了内争迭起、战乱绵延的境地。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中国革命不首先进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的斗争,国家就不能独立,人民就不能解放,也就不能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11]陈独秀在《对于现在中国政治问题的我见》中也鲜明地提出:“我主张解决现在的中国政治问题,只有集中全国民主主义的分子组织强大的政党,对内倾覆封建的军阀,建设民主政治的全国统一政府,对外反抗国际帝国主义,使中国成为真正的独立国家,这才是目前扶危定乱的唯一方法。”[12]中国共产党人认为,通过革命或者改革实现政权的统一,为现代化创设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二)工人阶级领导的中国革命为现代化开辟了道路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的依靠力量在实践中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中共一大通过的第一个纲领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作为最主要的依靠力量,而与知识分子和其他党派彻底划清界限,断绝关系。在经过艰苦的实践斗争之后,早期共产党人认识到不仅工人、农民是革命的最基本的依靠力量,还应团结知识分子以及其他各阶级进行斗争,但是在这场斗争中工人阶级应当成为当仁不让的领导阶级。恽代英在1924年《中国革命的基本势力》中认为中国革命的基本势力是工人、农民,“真正与一切统治阶级利害完全相反的,只有农人与工人。所以说到革命,亦只有他们还可以希望。”[13]同时,士兵也是可以团结的对象,“农人、工人的眼光,比较浅近的,思想比较时简单的。他们虽能枝枝节节的为他们的利益而奋斗,然他们对于社会问题的总解决,不容易居于主动的地位。因此,我们仍有利用兵匪游民的必要。”[14]一直致力于组织工人和农民运动的邓中夏对当时中国的基本力量有许多深刻的认识,也有许多成功的实践。“据我看,中国革命所以软弱和不能完成的重要原因,是为革命主力的工人农民兵士这三个群众尚未醒觉和组织起来。”[15]邓中夏在组织工农革命运动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要进行各阶级的联合。“我是曾经做过工人运动的人,据经验告诉我,使我深深地信中国革命之成功,在目前固应联合各阶级一致的起来作国民革命,然最重要的主力军,不论现在或将来,总当推工人、群众居首位。”[16]

(三)中国现代化道路必须通过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

如何走上现代化道路,在中共早期的探索中,存在过三种不同的主张。一是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把中国革命过程中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割裂开来,要在两个阶段之间经历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阶段。1920年,陈独秀就提出:“由封建而共和,由共和而社会主义,这是社会进化的一定轨道,中国也难以独异。”中国革命既然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就应由资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的胜利之后,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发展资本主义。等到资本主义发达起来了,无产阶级才可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也就是第二次革命。二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主张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企图把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阶段并作一步走,一举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革命必须走通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陈独秀的“右”和王明的“左”的错误路线,造成了中国革命的重大损失,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当中逐步得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分两个步骤来走的结论。与此同时,认为最终只有一个社会主义的前途,“土地革命成功后,并不将在中国开辟一个资本主义急速发展的前途,而是将开辟一个非资本主义的前途。因为中国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17]尤其是毛泽东成为中央领导核心之后,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日益完善,为在中国这样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落后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1]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M].合肥:黄山书社,2008.1.

[2]中共中央文件选集(四)[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196.

[3][4]李达文集(四)[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733-734.

[5]张闻天文集[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28.

[6]李志宏.李达思想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78.

[7][8][12]陈独秀著作选编(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338.303.470.

[9][17]张闻天文集[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35.222.

[10]李志宏.李达思想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78.

[11]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76.

[13][14]恽代英文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500-501.503.

[15][16]邓中夏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9.42.

D231

A

1009-928X(2011)12-0020-03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金山区委组织部干部,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2009级博士生

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新道路探索的历史启示 第5篇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建国初期,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主要借鉴了苏联的经验,逐渐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1956年后,中共破除了对苏联模式的迷信,开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探索。这个时期的探索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也屡遭挫折,出现了重大失误,并发生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两次全局性的错误和挫折。

特点和评价:第一,在探索的指导思想上有两个发展趋向。一个是正确的趋向,形成了一些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实践经验,因而取得了很大成绩。另一个是错误的趋向,形成了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政策设想和作法,导致了一系列失误。这两种趋向相互渗透和交织,最终“左”倾错误占了上风,导致“文革”的发生。第二,这时期的探索,总的来说是在“左”倾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一方面过于追求生产关系的先进性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另一方面片面强调阶级斗争的作用,因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第三,总的特点是成就和失误并存,经验与教训交织。

(2)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文革”结束以后,党中央吸取“文革”教训,恢复和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工作重点完全转移到了经济建设轨道上来,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实行改革开放,进行了农村、城市及其他领域的全方位改革,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指导思想上,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坚持邓小平理论,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改革开放,开始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转轨,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新道路探索的历史启示 第6篇

中国近代史纲要 学期论文

题目 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革命道路探索和贡献

所在学院 艺术学院

专 业 产品造型设计2班 姓 名

李国健 学 号 201030151113 指导教师 李韬 日 期 2011年4月

中国共产党在黑暗中摸索,在曲折中前行,最终取得革命胜利。回顾党对于革命的探索历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哲学思考和启示。

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仅仅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开始。但这并不是说,适合中国国情、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理论就由此产生了。从这时起,中国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就在探索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并试图从理论上阐发遇到的问题。然而这些问题,都不是书本上的,也不是理论推导出来的,而是从中国革命的现实实践中提出来的。

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作为两者结合产物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建党条件基本成熟,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也在建党骨干中开始酝酿。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然而中共“二大”的召开则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客观实际相结合,通过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的分析,明确地提出当前阶段的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开始采取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并且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

二、新道路探索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革命是要继续坚持苏联模式,以城市为中心,还是开辟新的道路,成了中国共产党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总战略。其基本内容是,中国共产党首先在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动农民武装暴动,建立人民军队,建立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政权结合起来,使之建成支持长期革命战争的战略基地。依托根据地积累发展革命力量,随着革命战争、人民武装和根据地的发展,逐步造成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态势,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在怎样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问题上,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它的基本内容就是: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正确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根据地为重要依托,三者紧密结合,缺一不可。这三者具有以下方面的联系:第一,只有进行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才能动员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农村根据地。第二,只有建立革命武装斗争,才能有效地开展土地革命,保卫根据地的发展。第三,只有建设、巩固和扩大农村根据地,才能使土地革命有可靠的基础,武装斗争有可靠的依托。

三、在新道路探索中曲折前进

探索中国革命特殊规律,就不能只是照搬书本,而要不断解放思想,大胆进行理论创新。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还加强自身建设,发动了整风运动,这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确立。这是中华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中国革命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新胜利。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中共依靠人民群众,取得了全面内战的大胜利。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锻造出了有效的克敌制胜的武器。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第三,加强共产党资深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三年,在着重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同时,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实际上也开始实行了。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在社会主义改造实践中,我党和毛泽东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地实现了马列主义关于对资产阶级和平赎买的设想,并创造了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形式,同时把经济制度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从而用新的经验和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都为中共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指导贡献。可是之后得反右倾运动扩大化及大跃进又使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走了弯路。这些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曲折中前进,不断发现问题,应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社会主义革命完成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始在摸索中前进。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7篇

一、单项选择题

1. 1928年12月在东北宣布“改易旗帜”、归顺南京国民政府的是()。

A.张作霖

B.冯玉祥

C.张学良

D.冯国璋

2.经过新老军阀的系列混战,近代中国再度在形式上建立统一的中央政权是在()。

A.1927年7.15政变

B.宁汉合流

C.9.18事变

D.东北易帜 3.1928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其性质是()。

A.地主阶级政权 B.官僚资产阶级政权

C.资产阶级政权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

4.1927年“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喊出一句著名的口号()。

A.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B.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C.兵民是胜利之本D.没收一切土地

5.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方针的()。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C.遵义会议 D.洛川会议 6.中共八七会议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急关头确定的方针是()。A 推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B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C 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 D 建立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7.国民革命失败后,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 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的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

D.百色起义 8.1927年9月爆发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领导者是()。

A.周恩来 B.毛泽东C.彭德怀

D.邓小平

9.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开辟的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是()。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C.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D.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10.在国民革命失败后点燃“工农武装割据”星星之火的是()。

A.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B.湘鄂西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C.鄂豫皖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D.左右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1.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土地法是()。

A.《井冈山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 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D.《中国土地法大纲》

12.1929年,毛泽东主持制定了“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的()。A.《井冈山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 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D.《中国土地法大纲》

13.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存在的“左”倾错误是中国革命受到严重挫折,它是()。

A.瞿秋白的“左”倾盲动错误

B.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C.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D王明“新投降主义”

14.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开始实施战略大转移的万里长征是在()。

A.1934年1月

B.1934年10月 C.1935年1月

D.1935年10月 15.标志着毛泽东领导地位得以确立的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A.瓦窑堡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六大”

D.七大

16.在1931年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是()。A.毛泽东

B.周恩来C.张国焘

D.王稼祥

17.1931年11月,在“国际路线”的旗号下,召开的批评和指责毛泽东正确主张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C.赣南会议

D.遵义会议 18.中国共产党在遵义会议上集中全力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政治和军事问题

B.思想和作风问题 C.军事和组织问题

D.政治和组织问题 19.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反对教条主义任务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张闻天

20.下列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的是()。

A.瓦窑堡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六大”

D.晋绥干部会议 21.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主要由于它()。

A.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B.在军事上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在生死关头妥协地处理了党内当时最主要的问题

D.保证了长征转移的胜利

22遵义会议后代替博古对党负总责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王稼祥

D.张闻天23.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达到成熟是在()。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4.临时中央政治局迁到中央根据地后,全面推行“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福建开展的运动是()。

A.肃反运动

B.反对 “ 邓、毛、谢、古”的斗争 C.整风运动

D.反对“罗明路线 ”的斗争

2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

A.政治协商制度

B.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 C.人民代表议会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6.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革命()。

A.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 B.变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人民的土地所有制 C.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D.变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7.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都给中国带来严重危害,这两次错误路线产生的根源在于()。

A.共产国际错误指导

B.错误领导人排挤毛泽东

C.中共处于幼年时期,理论思想尚不成熟

D.国民党分化破坏活动 28.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是()。

A.中共五大

B.遵义会议 C.“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

D.八七会议

29.1931 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

A.江西省吉安 C.江西省兴国

B.江西省瑞金

D.陕西省延安

30.关于“赣南会议”的说法 , 不正确的说法是()。

A.就是 1931 年 11 月中央苏区党组织第一次代表大会

B.对中央根据地的工作进行了多方面的批评和指责 , 矛头直指毛泽东

C.毛泽东的许多正确主张, 被指责为“狭隘的经验论”、“富农路线”、“极严重的一贯右倾机会主义” D.保留了毛泽东在中央根据地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二、多项选择题

1.毛泽东实际上否定了“城市中心论”,确立了“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的文章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反对本本主义》

D.《井冈山的斗争》

2.下列关于“八七”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A.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会议避免了“左”的错误

C.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D.会议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 3.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是()。

A.周恩来

B.朱德

C.叶挺 D.刘伯承

E.贺龙

F.毛泽东

4.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开始了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

C.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5.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发动的三大著名起义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

D.百色起义

6.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危急时刻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队伍的有()。

A.徐特立

B.郭沫若C.贺龙

D.彭德怀

7.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重要著作是()。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8.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基本内容是()。

A.土地革命

B.武装斗争C.统一战线

D.农村根据地建设

9.在1930年到1931年的三次反“围剿”中,毛泽东领导红军采取的有效军事战术是()。

A.诱敌深入

B.避敌主力、打其虚弱C.消极防御

D.全面出击、步步为营 10.在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毛泽东制定的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是()。

A.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

B.联合中农,限制富农 C.保护中小工商业者

D.消灭地主阶级

11.在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先后在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取得统治地位的“左”倾错误包括()。

A.“左”倾盲动主义

B.“左”倾冒险主义 C.“左”倾经验主义

D.“左”倾教条主义

12.1933年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全面推行后,在江西遭受到严厉批判的是()。

A.邓小平

B.毛泽覃C.谢唯俊

D.古

13.1935年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成立的全权负责红军军事行动的新三人团的成员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C.张闻天

D.王稼祥

14.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是()。

A.红一方面军

B.红二方面军C.红十五军团

D.红四方面军 15.左翼文化运动的代表作有()。A.《子夜》 B.《义勇军进行曲》

C.《茶馆》 D.《生活周刊》

16.土地革命中采用的正确的土地分配方法有()。

A.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

B.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C.地主不分田

D.富农分坏田

17.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者必须回答的两个问题是()。

A.敢不敢坚持革命

B.怎样坚持革命

C.是否继续服从共产国际的领导

D.是否坚持维护革命统一战线 18.广州起义的中共领导人有()。

A.张太雷

B.张闻天

C.叶挺

D.叶剑英

19.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和王明“左”倾机会主义错误产生的共同原因是()。A.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

B.中国共产党不够成熟,缺乏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 C.主观主义

D.对革命急于求成

20.1930年5月,毛泽东撰写的《反对本本主义》,提出了下列重要思想()。

A.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B.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C.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D.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情况

三、论述题 结合史实,谈你如何理解长征和长征精神?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0 CDDAA CABAA 11-20 ABCBB ACCAB 21-30 BDBDB DCDBD

二、多项选择题

1-5 BD ACD ABCDE ABD ABC;11-15 ABD ABCD ABD ABD ABD;

三、论述题(略)

;6

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新道路探索的历史启示 第8篇

关键词:NIE工程,《朝日新闻》,NIE道路的启示

NIE工程是美国各类报纸, 特别是有一定影响力的日报, 把触角伸向学校, 通过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 创办辅助性刊物和印发相关资料, 扩大报纸在学校的发行量, 千方百计地培养青少年阅读报纸的习惯, 使他们成为报纸的未来读者的做法和现象[1]。1795年, 美国《波特兰德东方先驱报》率先在一篇社论中提出报纸参与教育的思想。20世纪30年代, 报纸教育在《纽约时报》等报纸中开始运用。1974年, 美国报纸教育的做法被正式命名为NIE-Newspaper in education。目前, NIE工程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效仿运用。

技术的专业性人才作为人才的储备和管理。

6专业人才的培育

县级电视台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 是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是专业人才的引进。可以为专业人才提供一个公平的平台, 通过有效的选拔机制, 为县级电视台引进更多的先进和核心人才。这就要求县级电视台对于人才招聘做好工作, 把好质量关, 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 创新人才引进管理机制, 为专业人才的引进做好准备。

其实是现有专业人才的培训。县级电视台只有在组织好、培养好现有人才的基础上, 进行专业人才的引进才是有意义的, 有计划性的工作。对于现有人才的培养包括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培

1 NIE工程的中国本土化

NIE这一概念最早被介绍到中国是辜晓进于2002年出版的《走进美国大报》, 由此, 我国学者和业界展开了对NIE的介绍、研究及实践探索。截至目前, 国内报纸参与教学的报纸还比较少, 但也有报纸开始专门创办针对学生的报纸。如《城乡导报》、《21世纪教育报道》还有《都市文化报》, 但它们并没有达到NIE的理想状态。我国报业的现状决定了NIE在中国的开展是任重道远的。

1.1 我国报纸普及率低

我国虽然在报刊数量和报纸印刷数

养。通过开展派遣深造、分时期和批次的组织学习等形式来对现有新闻图像处理与优化专业人才做好培育工作。为县级电视台的发展和新闻图像处理与优化的发展提供人才发展的策略。为县级电视台新闻工作的发展提供人才发展的动力。

7最后是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合作与交流是县级电视台不断加强学习和创新的最佳形式。尤其是有专业性, 有针对性的开展交流与合作, 更是县级电视台发展中的必要环节。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组织新闻图像处理和优化的专业研讨会, 邀请新闻图像处理与优化的专家来为全体人员进行讲解和宣传。和有先进工作经验的行业同事一起分享工作的良好经验和技术优势。一起分析和研究在新闻图像处理和优化方面的问题和困难。通过这样的量上位居世界前列, 但截至2003年, 我国千人拥有报纸量首次突破70份[2]。这一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报纸普及率低本身局限了NIE工程的开展。

1.2 推崇应试教育

我国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们终日为课堂教育所累, 学生们面对沉重的升学压力, 没有空暇的时间去阅读报刊。学校教育的封闭性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割裂了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1.3 学辅类报纸与教育行业报纸的存在

我国学辅类报纸的发展已经偏离报纸的初衷而演变成学辅材料, 它的内容

有组织、有目的的交流与合作, 实现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提升, 同时还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更好的处理和协调县级电视台新闻图像处理与优化工作。

参考文献

[1]乔天富.数字新闻图像真实性的标准——浅谈新闻照片PS处理的“度”.青年记者, 2011 (4) .

[2]杨发维, 彭小萍.全媒体时代新闻图像的整合传播——视界网的运行改变了什么.新闻前哨, 2010 (6) .

[3]常艳丽, 朱学芳, 宋璞.新闻图像现状及其相关标准研究概览.情报探索, 2006 (5) .

(浙江省文成县电视台, 温州325300)

仅仅局限于对某门课程的辅导。而教育行业报纸的报道视野狭小, 拘泥于学校新闻, 内容单一。可这两类报纸的存在挤占了NIE工程的发展空间。

2《朝日新闻》的NIE工程

1986年至1988年, 日本报纸协会考察了美国报纸和欧洲报纸教育的现状, 在确认报纸教育工程有较好的效果后, 从1989年起, 通过日本报业协会和教育界的合作, 开始开展这一活动。随后, 为了保持NIE工程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日本报业协会成立了日本新闻教育文化财团。以财团为中心, 日本开展了“NIE”和“README”和这两项重要活动, 报界投入10亿日元作为活动基金[3]。日本学校过去普遍重视读报, 许多教师将报纸上的新鲜内容及时运用到课堂教学, 对培养学生的读报情结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可现在这种风气不再, 不少老师特别是一些年轻老师不看报。NIE的开展使得老师和学生再次重视报纸的价值, 报纸又逐渐回归到课堂教育。“READ ME”的开展则让青少年意识到报纸上的信息与自己息息相关, 让他们关心和阅读报纸。

《朝日新闻》是日本五大全国性报纸之一, 广告收入居日本第一, 平均发行量居日本第二。也是开展NIE工程的代表报纸。当年轻人不读报纸成为报纸发展的隐忧时, 《朝日新闻》为了改善这一状况, 寻找治本的方法将报纸带进课堂, 从孩子起培养年轻一代对国际和国家大事的兴趣, 并且定期邀请学生到报社参观。《朝日新闻》也鼓励编辑记者到各大学演讲, 与年轻人分享经营与办报的经验[4]。《朝日新闻》将报纸定位为以知识阶层为主的大众报纸路线, 恪守尊重事实、客观公正、真实准确的报道方针, 在受众心目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尤其是知识分子。《朝日新闻》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份对高考有用的报纸。据统计, 2002年日本有287所大学试卷中的437个问题是以《朝日新闻》上的内容为素材。这种大学入学考试命题采用《朝日新闻》内容的倾向, 推动了很多家庭为了孩子将来的应考而订阅《朝日新闻》, 时间一久, 就会使这些孩子养成读报习惯。这种习惯导致一代又一代良性循环阅读结构的形成。这种阅读结构的特殊性, 客观上推动了《朝日新闻》读者的知识阶层化和稳定性。对于报纸来说, 稳定的受众则带来了经营的稳定及报纸的长远发展[5]。

3《朝日新闻》对中国NIE道路的启示

《朝日新闻》在NIE工程上所取得的成绩对目前发展面临困境、遭遇到本土化问题的中国NIE道路提供了积极的借鉴意义。

3.1 突出报纸的教育功能

我国目前的报纸主要分为党报和都市报, 党报强调报纸的宣传职能, 而都市报则有娱乐化倾向。我国报纸业务的发展并没有将报纸的教育功能作为指导思想。《朝日新闻》虽说是一份面向知识阶层的严肃报纸, 但报刊的文章非常注重可读性, 力求做到雅俗共赏, 整份报纸呈现出大小报纸报风融合的现象:报道层次高, 文章却有平易化趋势。就拿《朝日新闻》报道中成为高考素材的报道而言, 这些文章都是适于学生阅读、适于引入课堂教育的。正如麦克卢汉所说:“报纸在很大程度上是书籍的替代物。但是报纸版面并不是书籍的页面。报纸造就了新的心灵[6]。”报纸的教育是对学校封闭式教育的有益补充。报纸的每一个版面都可以给学生提供新鲜有价值的资讯, 学生通过报纸学习知识, 了解世界。有创造性的老师也可以将报纸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应用于教学。在中国, 很多报纸也开始设置类似文化、读书等有助于教育的版面, 《朝日新闻》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报业借鉴。

3.2 子报子刊的开发

中国NIE工程的先行者《城乡导报》创办的NIE周刊版式生动活泼, 但却游离于课堂之外, 没有和学生实际结合, 对新闻解读不够。在如何与学生学习契合上存在问题。《朝日新闻》在这方面有成熟的手段值得借鉴。《朝日新闻》旗下有面向小学生创办的《朝日小学生新闻》和面向中学生的《朝日中学生周报》。这是其NIE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报纸的内设栏目我们可以知晓《朝日新闻》在NIE工程发展的努力与成就。比如前者设有的栏目:《漫画新闻告知君》通过漫画的形式解释社会上发生的复杂事件;《新闻、石头、剪子、布》由记者解说新闻话题;《龙课程》则提供一些科目的学习问题、同时也有娱乐版面《鲜活演艺情报局》。中国开展NIE工程应注重报纸版面的活泼, 栏目设置的多元化, 新闻报道也要一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呈现。

3.3 重视报纸的品牌延伸

报纸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是一种无形资产, 能够培育忠实的受众。根据日本新闻协会的调查, 《朝日新闻》在新闻的真实准确性、公共依赖性、对社会的影响力等九个方面的支持率均排在第一位。这样一份质量可靠的报纸进入教育工程是令人信服的。同时, 《朝日新闻》还主办全国高中棒球锦标赛、创办朝日奖学会, 利用赛事和公益事业扩大品牌影响力和赢得青少年好感。我国报业应意识到NIE工程的开展除了要让青少年了解报纸传递的信息之外, 还要让报纸渗透到青少年生活中。报纸参与公益活动与体育文化活动是积极推广自己的平台, 也是提升品牌的有效方式。

我国报业的NIE工程处于起步阶段, 但我们应当认识它的必要性。NIE工程的实施, 无论对社会, 还是对报业本身带来的利益都是显而易见的。我国报业应该积极学习国外NIE工程创办的成功经验, 早日将NIE工程惠及社会和报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辜晓进.走进美国大报.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 (11) :23.

[2]2005年中国报业发展报告.2005 (4) .

[3]韩廷斌.报纸的NIE工程研究.四川大学, 2006 (7) .

[4]崔保国.走进日本大报.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6) :36.

[5]崔保国.走进日本大报.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6) :59.

上一篇:管理人员的英文简历下一篇:生物教师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