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诗词鉴赏

2024-09-13

《为有》诗词鉴赏(精选8篇)

《为有》诗词鉴赏 第1篇

《为有》诗词鉴赏

《为有》

作者:李商隐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注解】:

1、云屏:以云母饰制的屏风。

2、凤城:京城。

3、衾:被子。

【韵译】:

云母屏风后,锁着无限娇媚的人儿;

京城寒冬已尽,我还害怕春宵难捱。

呵,为什么我嫁个佩戴金龟的`夫婿?

辜负了锦衾香帐,为早朝将侬撇开。

【评析】:

这首诗是描写宦家少妇闺怨的。首句点明官宦人家,云母屏风,人儿娇媚;二句写寒冬去尽,春风送暖,气候宜人,然而不得贪眠晏起;第三、四句,写因为丈夫在朝内为官,每日必须早起上朝,自己仍是孤零寂寥。无端嫁得金龟婿,语浅意深,春情春怨,和盘托出。这首诗与王昌龄的悔教夫婿觅封侯,李益的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都是异曲同工,八度和弦。

《为有》诗词鉴赏 第2篇

《为有》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明写闺怨。抒情主人公是一位富家女子,她嫁得意中人,夫妻恩爱,因而在云屏深处娇嗔缱绻,春宵苦短。偏偏丈夫要早起上朝,于是引起她“端”的抱怨,“辜负香衾”的怅恨。作品将夫妻厮守与事早朝对立起来,以无情写多情,以多情怨无情,心理刻画极为细致,风格含蓄深沉。

《为有》

李商隐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注释】:

为有:古诗偶有以首句开头二字为题的,实与内容无关。

云屏:以云母饰制的.屏风。

凤城:京城。

无端:不料。

金龟:高级官员的佩饰。

衾:被子。

【赏析】:

《为有》诗词鉴赏 第3篇

一、古诗词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审美观

古诗词中的美既包括外在的形式美,也包括内在的韵律美[1]。古诗词的形式美一般可以从语言文字、词语选用、句式转换、 篇章结构、表达方式等方面得到体现;音律美则一般可以从句子结构、韵脚使用、起承转合、词语平仄等方面得到体现。

(一)古诗词中的形式美

每一首古诗、每一首古词都会有其固定的结构和字数规定,这一限制使得古代文人在进行文学创作时都必须将各种思想、情感、 事物都通过凝练或是转化巧妙地在三五个汉字中表现出来。而通过这样的方法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则篇篇结构整齐、语言精练,具有外文诗歌无法比拟的形式上的美感。如《诗经》内大多是以四言为主的诗句,众所周知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等诗句,看起来整齐、美观,且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而后, 直到唐代,便是我国诗歌艺术发展的高峰期,诸如李白、杜甫等杰出诗人相继涌现,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作。唐代诗歌大多为五言和七言,并且对于诗歌的韵脚有着严格的规定。到了宋代,便是词作发展的顶峰,词大多分上下阕,且一般上下阕结构对正,阙内句子长短不一,错落有致,具有其独特的美感。

(二)古诗词中的音律美

古诗词都具有朗朗上口的性质,当我们在对其进行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可以从中体会到诗词中的平仄变化,韵脚更替。诗词在古代一般都会配合相应的乐曲来进行演唱,因此在诵读古诗词时,学生应该根据诗词句子的长短和句子内部意思的转变,而有适当的停顿,细细体会作者融入在诗词作品中的情感。

二、古诗词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文化素养

每一篇古诗都是文人心血和情感的结晶,尤其是那些流传了千百年,至今还被人们手捧口诵的名篇,则更是经过了时间考验的经典之作。学习古诗,可以帮助学生从先人的智慧中学习到更多的遣词造句的方法。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诗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个“飞”字用的极为生动形象,将庐山瀑布的高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这一句又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得这一句诗极为的传神,显示出了一种磅礴大气的意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如何在写作的过程中灵活地运用修辞手法,提高作品的艺术价值。

而且,古诗本身也都是很好的素材,丰富的古诗词积累可以使人显得较为有学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或是文学创作中,偶尔引用一些古人的诗词歌赋,可以使我们的学生的语言和作品润色不少, 更加受人欢迎,也更加具有说服力。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古诗词最大的特点便是在于其“言有尽而意无穷”,作者往往通过简短的语言和字词,借助一些生动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如作者往往用“明月”来寄托思念之情,往往借“风雨”来表达飘零之感,往往通过“菊花”来显示高洁的品行等。另外,还有一些不常见的意象,这些意象的意义大多是隐藏在字里行间中,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去琢磨。品读古诗词,不应仅仅局限于诗词表面的字句,而应结合作者当时的境地和遭遇,挖掘诗词句子中更深一层的意思。这就需要我们的学生充分地展开想象力,结合已知的信息, 大胆猜想并大胆否定,去探求作者的思想,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在这一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根据作品的内容和意思,将作者所描写的场景在脑海中还原成一幅切实的画面,使学生们与诗词作者产生一定的共鸣,自然也就加深了同学们对于诗词的理解。

四、引导学生学会体会生活

创作的灵感都是来源于生活的,但是同时也高于生活。古诗词也不例外,那么多的名篇名句,也都是作者在生活中感悟的积累。 一次出行、一幕别离、一场骤雨、一壶浊酒,这些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都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不同的感悟。而我们也可以教导学生们充分调动起自己的感官,细细去体会生活中发生的一些琐碎小事,并通过这些小事发现一些深刻的道理, 把这些道理融入自己平时的创作当中,日积月累之后一定会有所收获。学生们自己也应该善于去寻找、去发现,主动去探寻新的事物, 去发现新的生活,这样便可以加深学生们对于生活的体会。

五、结语

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它不但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积累知识,还可以提升学生对于美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个人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生活。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该在古诗词教学上多下功夫,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果。

摘要:古诗词是我国古代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历代华夏人心血和才情的结晶,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所在。学习古诗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充分地了解到古人所处的社会形态、古时的社会风气以及古人的生活方式;也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更可以帮助我们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和人格魅力。本文从分析古诗词可以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工作带来的影响出发,浅谈一下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为有“生活”活水来 第4篇

一、源头活水来自校园,生生互动训练口语能力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大致相当。教师要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有用素材,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1.在课间交流中进行对话训练。

对话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说话方式,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际的主要形式之一,具有即时性。所以教师可利用课间时间,引导学生交流,要求学生对每一个话题的表述都尽量做到流利、准确、有条理。教师要注意选择恰当的对话方式,形成良好的训练氛围和说话习惯,进行对话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对话中不断纠正错误,提高说话质量。

2.活动之后话活动。

学校里经常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之后,学生往往还沉浸在快乐之中,余兴未尽,在这种时候,每位学生都有“一吐为快”的欲望。教师可趁机组织学生把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或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说给大家听,这样可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学生也会有话可说。这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自己口述的条理是否清楚、用词是否恰当、语言是否流畅等,久而久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自然就会得到提高。

3.在发生突发事件后。

进行即兴说话训练。生活中经常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意外事件,学生往往对这些突如其来的事件充满好奇,这时候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如学生小李捡了同学的尺子,据为己有,别人索取时他还振振有词,我就引导学生对此事进行讨论。讨论中,学生们各抒己见,对小李进行了批评。这既使大家受到了教育,又进行了口语交际的练习。

口语交际隐身于学生学校生活的每个角落,教师应扮演倾听者、引导者角色,抓住每次让学生实践交际能力的机会。

二、源头活水来自家庭,日常生活锤炼口语能力

增加学生实践交际能力的机会,延伸到家中是非常有必要的。于是,我做了这样的尝试:让学生把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讲给父母听,内容不限,可以是班上、校车上发生的或路上看到的、听到的,也可以是和兄弟姐妹之间发生的事。同时,把叙述的过程录音下来,每周评出“交际能手”,并在班级“展播”,这对于内向的学生也是一种有效的交际途径。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一方面,提醒家长重视对孩子进行早期的口语交际训练,做孩子的忠实听众,及时纠正孩子口语的毛病;另一方面,布置一些口语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如学习《小熊住山洞》后,请学生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和他们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母亲节到了,做张爱心卡,并说几句祝福的话给妈妈听;班级转来一位新小朋友,把他介绍给爸爸妈妈认识……这样的作业,学生乐做,又感兴趣,更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做了这样的尝试之后,我惊喜地发现:交际的空间跨度大了,不再局限于学校;愿意交际的面广了,不再局限于个别人;交际的内容多了,不再言之无物。

三、源头活水来自社会,人际交往提升口语能力

课堂教学中虽然能让学生掌握进行口语交际的知识、技能,但单靠课堂短短的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除了通过课堂教学加强训练外,还需要引导、组织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实践,并积极开展各种社会交往活动,如参观、访问、调查、慰问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如果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也可以在校内开展模拟社会活动。如模拟在“旅游”活动中当小导游,向“游客”介绍学校和家乡的景物;模拟“银行”、“餐厅”等环境,在服务活动中当服务员等。这样的模拟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进行实际的交往活动打下基础。

为有暗香来 第5篇

为有暗香来

 

杨智(张家界永定区优秀教师)

所在学校:张家界天门小学

从教时间:24年

最喜欢的作家:余秋雨

最喜欢的书籍:《文化苦旅》

最喜欢的休闲方式:户外

1972年,我“横空出世”于张家界一个偏远但山清水秀的小山村。因父亲希望我智慧过人,乃以“智”名之。幼时虽极为顽劣,但也喜好读书。山高路远,穷乡僻壤,邮递员半月光顾一次,送来已成旧闻的几张报纸,却每每令我欢呼雀跃。因可饱览目所不及大山之外的许多新鲜事情,又可招揽一帮玩伴给他们讲越战英雄的传奇和星球大战的最新进展,曾经颇为自豪,少时亦因此立下了许多现在看来非常幼稚纯属空想的大志。

懵懂之际,父亲听从村人“吹糠见米”之说,毅然把我送进了师范学堂。三年学满,我又回到家乡,走上讲台,继续讲述大山之外的故事。只是听众已经从儿时的玩伴变成了他们的弟妹或是子女,讲述的内容也扩展到了机智多谋的外交专家晏子和诸葛亮,奋不顾身的战斗英雄董存瑞、黄继光,还有唐诗宋词、敦煌飞天、丝路花雨、大漠驼铃……

经年的讲述,我渐渐懂得了该如何牵引他们充满期待和向往的心灵;我更懂得,最好的讲述是指导他们自己阅读,然后再让给他们去讲述。所以,我的办公室兼寝室也逐渐变成了我学生的图书室、阅览室,一到课间,学生或站或坐,小小的房间顿然局促起来。可在孩子们的眼中,它却很宽很大,宽得可以容下世间万千物,大得可以承载上下五千年。田静,一个纤弱而清秀的小女孩,人像名字一样恬静。每次看书之后,她都会在书里夹一朵上学路上特意采摘的野花作为书签,或红,或黄,或白,有名字的,没名字的,都散发着一缕淡淡的清香,和着墨香的清芬飘满房间,也浸染着我和孩子们的梦。乡村的小学,宁静而温暖,花香袭人,书香更吸人。

多年以后,辗转几个学校的我仍不忘给孩子们讲述。然而,最让我津津乐道的,是山村斗室中围聚在一起畅游书海的故事。看着孩子们好奇的`眼神和沉浸在书香、花香交织的美好想象中的陶醉表情,我知道,我一路的讲述是多么值得。

曾经的山村远了,当年的读者长大了,小小的花儿也早就风干了吧,但那书页中的一缕清香始终萦绕心头,馥郁如新。

师友评论:

他从大山深处走来,坚实的臂膀托举着自由飞翔的梦想;他从桃林深处走来,轻快的脚步裹挟着三月春风的渴望。他永不停歇,放飞一群群小鸟,指引一次次迷航;他一直在线,点亮一盏盏明灯,开启一扇扇心窗。他话语睿智,润物无声;他笑声爽朗,充满阳光。他喜欢背起行囊,携心灵一起远足;他始终醉心教坛,在杏林留下诗行。他,就是我们的良师诤友――杨老师。

李商隐《为有》 第6篇

《为有》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为有》译文

云母屏风后面的美人格外娇,京城寒冬已过却怕短暂春宵。

无端地嫁了个做高官的丈夫,不恋温暖香衾只想去上早朝。

注释

⑴云屏:雕饰着云母图案的屏风,古代皇家或富贵人家所用。

⑵凤城:此指京城。

为有暗香来散文 第7篇

忽然诌起林逋的山园小梅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头脑中便不由飞升出斑驳竹影里,一位佳人浅笑轻启,襟带扶风,拈来梅花清香,挑拨三两声清绝优雅的古筝,一曲《梅花三弄》,月颔娇首,美目盼兮。

梅花高雅自矜,朵朵花开淡墨痕。古今词客,落纸云烟,皆寄梅以风雅。梅有傲雪风骨,铮铮不息,梅有妖娆之美,点化白雪,惊起寒冬数重春。我觉得梅之美,美在自然,美在淡定,美在率真,更美在孤独。赏梅之境,在平,在和,在宁静恬淡。不附庸风月,亦无关俗雅。

其实细细想来,为人之道,择偶之选,静心止欲之修为,皆如此。不染俗尘,不矜名节,不媚不妖,可以保守残缺,孤赏烟月;曲而有节,淡而暗香,止其俗欲,持其雅量,不改其秉性。可惜为人能做到此的,古往今来,寥寥数人而已。处事如此的怕只有林和靖与陶元亮了吧,可以“悠然见南山”,我呢,无聊之人空发感叹,聊表羡慕之情罢了。

去年春节,爸爸买了一幅中国画,几笔稀疏的枝干,几点嫣红的`梅花落款,淡青底色,如被冰雪,悠然恬静。我问爸爸为什么不买一幅《喜上眉梢》,鹊声叽叽,春意盎然,动静成趣,岂不绝妙?爸爸说还是素净一点得好,安静舒适。后来仔细品品父亲的话,才觉出几分道理来:人生之路,起起落落,喜忧参半,到头来繁华如梦,是非尽归尘土。所以为人,求真,求简,求得半醉半醒的糊涂,也求得半趋半止的智慧。这些道理,易懂也易悟,只是省体力行又何其难也?我不能,父亲也不能,所以买了幅墨梅,来品鉴,来自省。

我认识一个女孩,纯真淡雅。甚是疼惜。我哥说为什么不去追她。我没有回答,我觉得这样的好女孩,就是上苍很无心却又极其细腻的一笔,纯洁唯美,宛若梅花一样淡定高雅。耐得住寂寞,却经不起俗尘名利的雕琢,一走近,想用手触摸,便碎了

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8篇

漫长的教书生涯让我们疏于其他技能, 甚至在适应社会方面遭遇种种困难:离开教师岗位, 我们当农民不合格, 握不好镰刀, 挥不动锄头, 不分时令和节气;离开教师岗位, 我们是否还能下海经商, 去创造自己的一片天地……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每一位老师反思:如果让我们, 特别是工作了很多年的老教师离开教师岗位, 会是什么样的境况呢?

教师职业的最大优点是稳定, 但其最大的缺点也是稳定———重复劳动过多, 往往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翻来覆去地教授着同样的课程内容, 导致知识面越来越窄, 视野越来越短, 最后“只认得自己教的那点东西了”, 有的教师甚至不能适应教育事业内部的工作变动, 这何谈在教师职业之外的社会适应与发展?调查显示, 很多教师缺少涉猎新知识的需求和动机, 都感到在适应社会方面力不从心。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客体关系的角度分析, 一个人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每时每刻都在塑造着这个人, 使一个人成为现在的这个人。

客体关系是指塑造某个人当前人际互动特征的既往人际关系在其内在精神中的残迹。客体关系理论的重要假定是, 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模式一旦建立, 就会影响其日后的人际关系。教师在学校里的人际关系主要有两种: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教师和领导的关系。这两种人际关系对教师的精神结构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在教师和学生的人际互动中, 教师身心成熟, 知识渊博, 能抱持学生, 学生身心不够成熟, 知识相对贫乏, 思维简单, 依赖性强, 从而形成学生依赖教师, 教师抱持学生的关系模式。在这种关系模式中, 学生可以无知, 可以天真, 可以幼稚, 有时甚至可以不去思考, 也不必担心被教师抛弃;教师一方面形成了被依赖的需要, 另一方面也内化了学生的角色。当人际互动变成了教师和领导的关系时, 教师又会变成上述关系模式中的学生角色, 表现出上述关系中学生所表现出的特点, 而领导则承担了上述关系中教师的角色。因此, 这两种人际互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只是相对弱小的一方会自觉地承担学生的角色。这种关系模式长期活跃在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中, 印记在教师的内在精神世界中, 一旦遇到现实的人际情境, 便会投射进来。另外, 当好一名教师的前提是站在学生的认知水平上去设计和开展教学, 站在学生的心理水平上去引导和教育孩子。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内化孩子的角色, 把自己也当成一个孩子, 和孩子取得同感。长此以往, 一些教师变得很单纯, 一些教师变得太较真, 一些教师甚至难以与复杂多样的现实社会中的成人轻松愉快地交往……

教师是培育下一代的辛勤园丁, 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 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试问:其创造性的源头活水何在?其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内驱力何在?答案不应该只是在教师角色里, 更应该在父亲、母亲角色里, 在子女角色里, 在丈夫、妻子角色里, 在朋友、亲戚角色里……首先我们是一个社会自然人。被过分雕琢的美玉会显得单调且不真实, 会失去自然美。如果我们过分地被教师角色所雕琢, 缺乏其他社会角色的润饰, 没有生活色彩, 难免会变得呆板, 缺少生活气息, 失去保持创造活力的社会源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为有》诗词鉴赏】相关文章:

诗词鉴赏07-24

古诗词鉴赏·元代诗词09-17

鉴赏诗词09-22

诗词鉴赏训练07-14

中考诗词鉴赏05-21

诗词鉴赏范文05-20

古典诗词鉴赏09-01

诗词解释与鉴赏09-22

诗词鉴赏方法论文07-22

《兵车行》诗词鉴赏05-14

上一篇:入党转正谈话记录下一篇:小班厨房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