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性园林设计论文

2024-06-22

持久性园林设计论文(精选8篇)

持久性园林设计论文 第1篇

1更新观念,构建全面生态系统

作为园林行业的设计师、工程师,要想真正改善我们的人居环境,要做百年项目,就首先要从生态学入手,研究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同时研究自然资源与经济效益和消费者需求的关系,并在项目的设计之初就考虑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整体发展。面对污染问题,我们必须更新以建设方或开发商为主导意识的理念,要着重提倡节约能源,重点分析国外成功案例及国内对园林科技创新的成功经验。加强对一些工业污染较严重的地区的整体研究,努力做到减少废弃物的排放、能源的循环利用,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2把好设计阶段关,控制项目设计质量

园林项目设计水平的高低影响该项目的生存周期。因此,项目设计前应充分考虑项目的持久性,在方案设计中,设计师应尽可能采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对原有场地上的材料进行分类,对有利用价值的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生产、运输新材料而产生能源消耗;同时,对项目做长远规划,在做好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前期的现场测量和勘察。充分考虑可能对园林工程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尽可能利用自然资源,并且尊重当地文化,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太阳能等自然资源的利用,减少能源的消耗。始终坚持生态理念,在公园、庭院等设计中,尽量减少硬质铺装,更多地采用日常生活中多见的原有树木、石头、鹅卵石、贝壳、沙子等作为地面铺装;利用自然的麻线绳、芦苇、垂柳枝、木墩等结合新种植的搭配来创建新的景观或小品;对原有桥或凉亭等加入现代元素进行改造;保护湿地中原有动物群落等,多途径创新使方案设计既符合工程建设的当前需求,尽可能准确,又考虑到持续发展与完善,以减少不必要的设计变更,为了项目的持久,在设计的最后阶段提出分阶段修剪完善方案。在设计过程中,通过项目例会,由有经验的设计师承担项目的设计工作;通过项目研讨会充分激发设计师的设计思维,打开设计师的思路;通过技委会技术专家对项目多角度评审提升项目的设计水平,另外,及时组织行业内专家对项目进行审查,针对专家提出审查意见进行修改完善;通过项目总工审图对项目图纸质量进行把关。经过多环节对设计质量进行控制,最终为工程建设提供准确、详细的设计图纸。

3加强技术指导和交流,控制施工质量

面对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施工单位,要保证施工质量,设计师对监理、施工单位分别进行详细的说明、书面设计交底及项目经理的技术指导与交流、监督与跟踪异常重要。在施工前,设计师应将项目的概念、扩初到施工图等环节详细、生动地向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技术骨干及监理工程师传达;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长规律,其栽植季节和栽植时间也各有差别。因此,在种植过程中,园林工程师要对施工人员强调遵循植物生长规律,根据苗木栽植时间进行栽植,保证植物的成活率,以提高园林项目质量;另外,科学配比施工材料,减少施工中的废弃物,从而做到设计与施工、监理各方理解一致,项目成果与项目效果图一致。对待不同的项目要因地制宜,不同的项目,其土壤、温度、湿度等环境不同,其设计和施工方法均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具体分析。最后,项目经验非常重要,通过对项目的跟踪,能发现理论中涉及不到的知识。

4加强竣工及养护阶段跟踪,控制项目质量

将设计方案转化为施工后的成果是所有设计师的希望。为能实现所想,设计师应该多到施工现场实际跟踪、查验,对比设计方案是否有调整的环节并与监理工程师、施工项目经理对于关键环节和隐蔽工程进行技术交流。项目竣工后,要与养护单位勤沟通,针对项目中养护难点要逐个与养护项目负责人进行书面交底,并对非常见特殊植物的养护还要和园林工作者到现场进行实际指导。当前我国在园林养护中利用传统的人工灌溉或比例施肥器灌溉等灌溉方式产生的施肥量不同、不稳定的pH值、植物参差不齐、植物质量不一等现象,这是由于植物浇灌的水量差异造成的。灌溉质量是植物成长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开发或引进精准灌溉施肥机、微灌技术达到固定的比例吸肥,植物均衡成长。

5加强与参建各方配合,全面提高项目质量

园林项目的质量好坏受多种因素多个环节影响,作为设计师和园林工程师要积极参加由建设单位召开质量管理会议,在会议中了解其他各参与方质量控制的重点并对交差环节进行协调,通过参建各方积极参会交流达到项目质量协调、监督、促进的目的,并通过加强知识管理,提升设计行业水平。

6加强学习,提升专业水平

园林行业是个综合行业,它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要想真正把园林行业做强,作为设计师还需要不断补充有关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加强专业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专业交流、研讨,紧跟时代步伐,及时了解国内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与运用。针对创新性强或有一定影响力的课题,邀请园林学会专家参与课题研讨,解决技术革新问题;不断对知识进行收集、归类,尤其是在种植、考察过程中发现的经验要及时总结、交流,将工作过程中的经验进行归类、整理,制定、完善相关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将个人的知识转化为团队的知识。园林工程要做成百年工程,需要设计师和园林工程师始终坚持质量持久观,贯彻“生态建设,以人为本”的方针。严禁使用不合格的园林材料,对土方质量、苗木质量规格达不到设计要求的要坚决改进,从基础质量抓起,增强质量观念,对质量控制做好事前分析,事中控制和事后应急措施,杜绝违反操作程序、操作规程现象的发生。

持久性园林设计论文 第2篇

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应该充分掌握耐久性材料的选择与使用,在采购施工材料的过程中优先选择高性能的钢材,利用高性能钢材的高屈服强度、高水平断裂韧性和良好的焊接性能、耐腐蚀性能来推动水利工程桥梁的耐久性设计,优先选择性能较高的混凝土作为施工材料,全面提升桥梁桥面使用的耐久性,进一步增强桥梁的使用寿命,为桥梁的质量安全提供基本保障。对于水利工程桥梁水下部分的耐久性设计来说,应该选择高性能的混凝土来代替普通混凝土,在国家规章制度标准的要求下进行替换,确保水利工程桥梁的整体性能。

3.2合理的进行桥梁结构的质量控制

水利工程的桥梁结构是影响其耐久性设计的主要因素之一,合理的进行桥梁结构的质量控制能够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桥梁的耐久性能。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业主对于造价控制的要求不是非常严格,那么在使用混凝土构件地面以上部位外表面的时候,可以在混凝土表面进行涂装防护,从而有效避免混凝土表面的腐蚀情况,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桥梁的耐久性能,为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安全保障。

3.3满足混凝土耐久性的设计要求

在进行水利工程桥梁的耐久性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要根据国家规定的规章制度标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混凝土的耐久性设计,不仅要符合混凝土性能的要求,还需要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大气环境,尽可能降低大气环境造成的混凝土碳化情况,进一步防止水利工程桥梁混凝土构件的腐蚀和破坏。在进行混凝土制造的过程中,要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严格的规定与控制,不仅要考虑到混凝土的整体强度,还要考虑到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

3.4在设计过程中考虑超载的问题

在进行水利工程桥梁耐久性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桥梁的超载问题,尤其是水利工程桥梁在使用过程中会经常通过不同重量的大型货柜车,如果水利工程桥梁耐久性设计达不到相关标准,那么水利工程桥梁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就会出现桥面裂缝的情况,严重的还会造成桥梁断裂的现象发生。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桥梁耐久性设计的时候,应该适当的对桥梁的荷载设计进行调整与放大,从根本上提高水利工程桥梁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承受的实际压力,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桥梁耐久性能,为水利工程桥梁的安全使用提供基本保障。常见的桥梁荷载有1.5X公路-1级或2X汽-超20等。

4结论

普湾大桥耐久性设计 第3篇

关键词:跨海大桥,严寒地区海洋环境桥梁,桥梁耐久性设计

1 普湾大桥桥梁概况

普湾大桥位于大连市普湾新区松木岛东南部海域, 是渤海大道一期工程中一座跨海特大桥, 桥孔布置为7×40+ (70+5×120+70) +14×40+3×35+14×40m, 主桥70+5×120+70=740m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悬浇变高度连续箱梁, 其余40或35m跨度为预制T梁。本桥全部主桥和大部分引桥桥墩处于处于海洋环境中, 另外本桥还处于北方严寒地区, 桥梁的耐久性设计是本桥设计的一个重点。由于部分设计者对海洋环境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设计重视不够, 国内同类型跨海桥梁在耐久性方面出现过很多问题。参照国内外桥梁耐久性设计的经验, 本桥在耐久性设计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 供设计者参考。

2 普湾大桥结构耐久性设计

2.1 桥梁设计使用寿命及耐久性总体设计思路

本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目标为在100年的设计基准期内钢筋不发生锈蚀, 即均值设计使用寿命为100年。

本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总体设计思路为:

(1) 基本措施:采用海工耐久性混凝土, 主要以氯离子扩散系数为控制参数, 在原材料选择方面, 主要考虑使混凝土具备高抗氯离子扩散能力、高抗裂性能及高工作性能。

(2) 附加措施:通过表面防腐涂装、硅烷浸渍等附加防腐措施增强结构防腐性能。

2.2 混凝土结构腐蚀环境分区

根据《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 275, 本桥的环境分区如表1。

按照《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 平均水位以上15m区域属于重度盐雾区。

2.3 结构设计

(1) 裂缝设计计算控制

钢筋混凝土构件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容许裂缝环境作用等级C、D级时0.2mm, E级按0.15mm控制;环境作用等级C、D级的预应力构件可按部分预应力A类构件设计, E级按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 在正常使用状态下不出现拉应力。

(2) 预应力设计

为增强预应力管道压浆的密实性, 提高预应力体系的耐久性, 箱梁预应力设计时采用耐腐蚀、密封性能好的塑料波纹管配合辅助真空压浆工艺, 同时对预应力锚头采用严格的防水和阻锈措施。

2.4 防腐抗冻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及配比要求

本项目水中墩承台、墩身、桩基系梁采用高流态耐海水侵蚀的抗冻高性能混凝土, 混凝土用水泥采用C3A含量低的硅酸盐水泥, 采用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实现低水胶比和高流态, 采用优质引气剂保证混凝土含气量在4%~6%范围内, 提高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能。并添加适量矿物掺和料, 可大大提高硬化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密实性) 。

2.4.1 防腐抗冻耐久混凝土的原材料指标

高性能混凝土, 根据具体部位及强度等级的不同, 各项指标并不完全相同, 除满足《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的要求外, 同时原材料、配合比须满足下列要求:

(1) 水泥要求:应采用品质稳定、标准稠度低、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比表面积≤350m2/kg, 80μm方孔筛筛余≤10%, 其中的游离氧化钙含量≤1.5%, 碱含量≤0.6%, C3A含量≤10%, 氯离子含量低于0.03%。

(2) 矿物掺和料:可根据需要在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磨细高炉矿渣、硅灰等掺和料, 其指标应满足表2、表3、表4要求。

(3) 集料:不得采用可能发生碱‐集料反应 (AAR) 的活性集料;水溶性氯化物折合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集料重的0.02%。

细集料应选用级配良好、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空隙小、细度模数2.6~3.2的洁净中粗河砂, 细集料含泥量不大于2.0%, 泥块含量不大于0.5%, 云母含量不大于0.5%, 轻质物含量不大于0.5%, 硫化物或硫酸盐含量不大于0.5%。

粗集料应选用质地均匀坚硬、粒形良好、级配合理、线胀系数小的洁净碎石或卵石, 含泥量不大于1.0% (C50以上混凝土不大于0.5%) , 泥块含量不大于0.25%, 压碎指标不大于20%, 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7%, 硫化物或硫酸盐含量不大于0.5%, 最大粒径不超过25mm。

(4) 化学外加剂:减水剂 (或泵送剂) 的减水至少达到20%;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总重的0.02%。

(5) 拌和用水及养护用水:不得采用海水、污水和PH值小于5的酸性水, 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200mg/L, 硫酸盐含量按SO4-计不大于500mg/L。

2.4.2 混凝土强度等级选择、配合比设计运用及性能汇总

本项目采用的各结构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见表5。

施工前应按照耐久性设计规范, 对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 并对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 (抗压强度、氯离子扩散系数、电通量、坍落度、扩散度、抗裂性能、初凝时间、终凝时间) 进行试验、汇总, 各项性能、指标均按照相关规范严格控制, 同时根据结论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修改以确定最佳配合比, 使各项性能、指标均能达到规范要求。

2.5 附加耐久性措施

2.5.1 混凝土涂层

本项目混凝土防腐涂层按照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桥梁结构表面涂层防腐技术条件》JT/T 695—2007设计。本项目在主桥主梁、主桥墩身、引桥T梁部分墩身及盖梁、T梁部分、引桥梁体部分均采用防腐涂层。

(1) 基本规定

混凝土结构防腐涂层体系采用长效型, 设计使用年限为20年。

防腐根据环境分区划分为大气区和浸水区, 对本桥, 4.49m以下的墩身为浸水区, 腐蚀类型为Im2;其余部分为大气区, 腐蚀类型为Ⅲ-2。

当采用防腐涂层保护时, 混凝土结构应满足下列要求:混凝土的龄期不应少于28d, 并应通过验收合格;混凝土表面存在的因设计要求和施工需要设置的各种预埋件, 按有关规定在涂装前28d处理完毕;混凝土表面存在的裂缝、缺陷等, 在涂装施工前28d完成修补工作。涂层体系的性能指标见表6。

上述性能指标的检测试验方法按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桥梁结构表面涂层防腐技术条件》JT/T 695第5.2.3.2条执行。

混凝土防腐涂层, 防腐蚀涂料除了应具有较强的防腐蚀性能和耐候性外, 还应具有优异的装饰性能, 保光、保色性能好, 涂层承受构件变形的能力强。

(2) 防腐涂层体系

混凝土涂层体系应由底层、中间层和面层配套涂料涂膜组成。本桥采用的涂层系统配套见表7。

2.5.2 混凝土结构硅烷表面浸渍

本项目在主桥桥墩、承台、引桥桩基系梁、引桥水中桥墩、混凝土防撞墙外露面采用硅烷表面浸渍。

2.6 本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措施

持久性园林设计论文 第4篇

关键词:持久性对象;关系数据库;三层模型;对象标识

中图分类号:TP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10-0025-02

持久对象需解决内存中瞬时对象与其他存储设备上持久对象的数据格式转换问题。主要的存储设备有以下的三种:

①文件系统。可以通过串行化对象来将对象保存在一个文件中。当应用程序设计中要求使用文件系统作为持久性基础设施来实现应用程序中相关对象的持久性时,我们可以自定义一个文文章件的格式,将对象的状态存储在该文件中。

②对象数据库。这是保证对象持久性的最合理的做法。但大多数公司还只是刚开始研究对象数据库,所以还不是主流的存储介质。

③关系数据库。目前大多数先进的应用程序都使用面向对象的数据结构。但在企业级的应用中大部分的数据库系统仍然是关系型数据库。虽然面向对象的数据结构对很多应用必不可少,但我们仍然要考虑很多原有系统的需要,所以关系数据库的应用还是主流。

持久性一般可以分成两类:空间上的持久性和时间上的持久性。空间上的持久性是在网络中传递对象的状态,例如:远程方法调用RMI(Remote Method Invocation, RMI是java分布式对象(EJB)的通信基础设施)将对象状态串行化后,通过socket传输串行化结果。时间上的持久性中,轻量型持久对象通常保存在本地文件系统中;重量型持久性对象通常采用:O/R映射(关系/对象映射)+RDB(关系数据库)来解决。

最简单的持久性实现方案是在应用程序启动时从文件装入相关对象的状态,在程序结束时将相关对象的状态存到该文件中。但当我们要采用可扩展性更好的持久性方案时,譬如实现对象瞬时(transient)状态的更新与其持久性是同步的的时候,O/R+RDB的解决办法就显得非常实用了。

1关系数据库的应用

企业级的应用大多数都采用三层模型来使用中间件访问数据。典型的三层模型由上到下分别是: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层。三层结构将业务逻辑抽取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中间层。业务逻辑层是对企业所有业务逻辑的一种抽象,对上:为表示层提供了更高级的API;对下:封装了整个数据层。企业级的应用还可以是以三层结构为基础的扩展,例如:在业务逻辑层与数据层之间引入一层“持久对象层”,持久对象层可以实现对象/关系映射,数据类型转换等功能。

数据库是企业级应用的基础设施。在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时,引入对象—关系映射中间件是提高开发效率、提升软件可维护、扩展性的需要。成熟的对象—关系映射中间件产品,可以把内存中的对象持久化到数据库中,但前提是我们必须设计好自己的持久性对象、合理的对象持久性方案。持久性保存数据到一个数据库需要注意的是尽量的保持对象持久性的高度透明化。理由有以下4点:①企业应用需要实现持久性对象。②代表业务逻辑的对象可独立于使用它们的程序而存在。③多个应用程序可能需要工作在同一个对象上。④当对象与另一个对象交流时,不必了解该对象在内存还是在外存。

2O/R映射基本规则

对象范式与关系范式之间存在阻抗不匹配问题,利用已有的O/R映射模式可帮助设计人员避免实现对象持久性的陷入误区。基本的映射规则有以下的三点:

①将属性影射为列。并不是所有属性都是持久性的。通常,依赖属性都不是持久性的。例如:记帐凭证中的借、贷合计。

②将类映射为表。形式可以是多个类映射到单张表、单张表映射到多张表。多个类映射到同一张表这种情况是由于对象范式含有数据与操作,关系范式仅有数据,所有O/R映射丢失操作后,某些数据可能更适合合并。一个类映射到多张表,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要考虑程序效率才这样做。在某些情况下划分多张表会提高性能,但如果执行涉及连接的操作则通常反而降低性能。

③类间关系(继承、聚集、关联)的映射。继承关系的映射,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整个类层次使用一张表,类层次中所有类的所有属性均存放在该表中。二是每个叶结点类使用一张表。三是每个类使用一张表,该表只保存OID(对象标识)以及对应类自己的属性(不含所继承的属性)。关联与聚类关系的映射从关系范式的角度来看,区别仅在于耦合程度不同而已。聚类耦合程度高:通常对“整体”操作都伴随着对“部分”。关联则不存在这么

高的相关度。

3对象持久性的设计方案

为了将设计阶段的工作过程清晰的表达出来,文章简单的设计一个餐馆订餐小系统来说明整个设计过程。

第一步:标志那些数据需要持久性。

对象标识(OID)唯一标识关联对象/关系,在关系范式里该标识称为关键码(key),在对象范式里就是作为持久对象标识。OID的实现既可以是一个轻量级对象,也可以是整数、字符串等,OID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唯一性和不变性。OID有3种层次的唯一性:①在同一个类中具有唯一性;②在同一个类层次中具有唯一性;③在所有对象中均有唯一性。唯一性范围越大,则通常的开销也越大。

在UML中类是作为指派持久性的基本单位。因为并不是每一个类都需要持久性,所以在设计过程中用带标签的值来标志持久性,可以采用(名字、值)简写的方式来表示,名字为类名,值分别记为Persistent(持久的)和transitory(暂时的),其中默认情况下是transitory(如图1所示)。这一步的设计我们要注意的是两个持久类之间的关联也是持久的。

第二步:设计合适的数据库模式。

在数据库设计阶段,简单的设计4张表:Table(桌子) 、Customer(顾客)、Walkin(无预订散客)、Reservation(预约)。每一张表添加显式的对象标识(OID),实现链接时用这些对象标识作为外码(FK)。由于文章所设计的Booking类是一个抽象类,可以简单地将其具体之类映射为表。

第三步:解决对象与关系的同步问题。

这时要解决的问题是:哪一个对象的职责应包含往数据库存放或从数据库装入对象的功能?因为指派为已有的类会导致聚合性降低,所以引入一个新的类专门执行该职责。为每一持久类定义一个映射类(Mapper)。在设计模型中引入对象标识,从而在领域模型之外亦可实现持久性。为每一持久性类定义子类,在子类中添加对象标识。Mapper类处理具有持久性的子类。

第四步:持久性体系结构设计。

Persistent子类和Mapper类依赖于它们所支持的类。它们应出现在业务逻辑层,但Restaurant类依赖于 Mapper类。将业务逻辑层划分为两个子包。从而尽量避免了子程序包Persistency的变化对子程序包Domain带来的影响。

4结 语

实现重量型持久性对象文章推荐的解决方案是O/R+RDB。持久性对象的设计的过程为:①标识哪些数据需要持久性;②设计一个合适的数据库模式;③解决对象与关系的同步问题。最后总结自己的持久性体系结构。文章所描述的持久性对象的设计过程可以为解决同类问题的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宋波,刘杰,杜庆东.UML面向对象技术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美)理查德森著.沈文炎译.Java高级编程:JDK5[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持久性园林设计论文 第5篇

1耐久性设计因素分析

1.1环境作用影响

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时间和混凝土所在的环境是联系非常密切的,根据不同级别的建筑物来进行耐久性的设计工作,在整个设计流程中要非常关注混凝土结构所在的环境。在特定的环境中,使用结构的材料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会缩短使用寿命,只有在不良的环境下进行结构的技术手段,才可以更好的保证设计的使用时长的标准。所以,为了更好的进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设计工作,要根据整个混凝土结构所在的环境进行设计。

1.2寿命设计

和普通的产品是相同的,建筑混凝土的结构拥有使用寿命。按照不一样的角度来分成几个部分,根据外国的建筑物的耐久性能来进行分类:要求使用寿命、预期使用寿命、设计使用寿命。

1.3构造设计

就是对混凝土结构的特殊部分进行耐久性的设计工作,混凝土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构造了,所以,构造设计工作相当的关键,一旦没有做好构造设计工作,就会导致整体的混凝土的结构受到重大的影响,同时就会增加建筑物的维修周期和维修费用,更有甚者就会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时长。

1.4可修复能力设计

在进行经营状态的混凝土的构成要件要进行平常的检验维修工作,怎么保持这个混凝土在进行经营的状态下保持可以自己修复的能力,是可修复能力设计需要注意的要点。进行混凝土的可修复能力的设计,不仅仅可以保证在进行运行的过程中性能和设计性能水准相差无几,同时还可以保证对于那些并没有进行可修复设计的结构增加正常的维修时间,降低维修的花费,对那些平常维修的混凝土构件有非常大的帮助。

1.5材料制备设计

持久性园林设计论文 第6篇

为了进一步加强混凝土的耐久性,就需要从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着手,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方法以及计算手段,充分考虑混凝土耐久性的实际影响,从而得到最佳的设计效果。

关键词:

混凝土;设计:配合比;检测方法

原有的混凝土的基本配合比已经不能够满足工程的结构强化、混凝土抗风性、抗腐蚀性等性能提升的需要了,并且国家所颁布的相应条例中也强调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要提升耐久性的要求,所以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需要进一步综合相关设计因素,比如说环境以及材料质量、使用年限等,保证其耐久性,完善混凝土的相应结构。

1.目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耐久性方面的体现

混凝土作为丁程建筑之中最为重要的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实现建筑结构的强化。目前很多建筑工程因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能够满足耐久性的要求,造成了混凝土迅速老化、钢筋出现腐蚀以及卅锈等现象,不能够保障工程建筑物的使用安全,一旦整个建筑结构因为耐久性程度较低而结构开裂,那么会对人们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与威胁,所以需要加强对混凝土配合比的重视程度,才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其耐久性。

2.分析影响混凝土耐久性方面配合比设计的影响因素

混凝土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之中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种因素,首先就是不同的用途要求,需要实现不同的配合比设计,来满足不同的用途要求。其次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因素就是使用的材料,具有耐久性的混凝土材料通常都是一种人工符合材料,所以材料的质量也会直接影响配合比设计。还有配合比设计探究方式,检测方式都是目前混凝土耐久性方面配合比设计的影响因素,只有在明确影响因素的前提之下,才能够更加有针对性进行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实际探究。

3.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升耐久性的具体措施

3.1 提升材料的基本质量

混凝土在配合比设计之中的基础与关键是基本材料,只有从根本上提升材料的质量,才能够为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奠定相应的基础。选用材料的基本原则除了需要适用于工程之外,最好能够最大程度上实现材料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实现就地取材的同时,也能够加强技术方面的配置,为增强整体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提升耐久性奠定基础。

3.2提升试验次数与试验质量

试验同时也是在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所以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之中需要遵照《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以及相关标准等为依托进行实验,比如说在水灰比的实验过程之中,需要提升混凝土的和易性,所以需要测试W/C的自身数值,不同的数值变化可以现实处水灰比的基本性能,别说数值呈上升趋势时,水灰比比例往往较好,不仅仅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吸水率与吸水程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混凝土的基本抗压强度。所以提升试验次数与试验质量不仅仅能够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优化奠定相应的基础,同时也为其提供大量的设计数据,提供相应的指标,实现对于基本材料以及数值的相关计算。

以砂率的计算为例,砂浆在混凝土的配比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作为混凝土的拌合物中的重要成分,合适比例的砂浆不仅仅能够加强混凝土基本的润滑作用,同时也能够实现拌合物粘性,虽然从理论角度上进行研究发现,水量一定的同时,砂率越大而混凝土的流动程度以及润滑性能往往越高,但是在当砂率突破了一个范围或者一个值的时候,砂率增加其性能反而降低,并且出现了保水性降低等多种问题。所以实验的关键性也在于此,不仅仅需要通过试验找到砂率的最优值,同时也能够从科学理论的角度找出砂率的应用范围,从而能够明确砂率的应用特点,以此实现混凝土配比的优化设计。

另外从主体原料与试验方法角度上进行分析,也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主体材料,来测试混凝土的配合比上能否提升其相应的耐久性,比如说自由水灰比、这样能够通过实验水与水泥的比例,来加强其配合比的设计,测试不同骨料的吸收能力,还可以通过正交实验法等,实现优化设计,计算吸水率与吸水量,从而提升实验质量。所以在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的过程之中,其关键与核心还是试验进行的结果与所获取的数据,只有加强了实验与理论性的研究,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良好设计。

3.3注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的有效运用

事实上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不仅仅有环境因素、内部结构因素还有施工因素等综合作用,但是在配合比的设计过程之中仍然需要加强对于配比设计参数的分析与了解。所以整体能够加强混凝土耐久性的实际因素包括水胶比,掺合料的相应种类及数量,以及相关的用水量等,丰富实验设计方式,加强体积模型的相应建立,充分考虑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之中的多种因素,实现参数设计的联系性。

在研究混凝与的水胶比与强度还有氯离子的扩散系数关系时,也需要加强设计参数的有效运用,往往氯离子扩大系数大于一千的同时,饱盐混凝土电导率也会大于两千,基本渗透性评价较高,在这一混凝土中其水胶比的基本参数保持在零点六零及以上,其强度也能够保持在三十及以下。所以合理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的有效运用,能够实现对于相关材料扩散系数应用和试验结果应用的有效深化。

4.结语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上,耐久性一直是设计过程之中所追求的主要发展目标,除了要认识耐久性提升的重要意义之外也需要加强实验与理论方面的相应研究,比如说提升试验次数与试验数量、注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的有效运用以及提升材料的基本质量等,才能够从根本上促进混凝土配合比的发

参考文献

论持久战(个人论文) 第7篇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消息余音尚未平息,日军发动旨在全面侵华的“七·七事变”。国难当头,在我党的斡旋、倡导以及广大爱国人士的努力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起来。

然而,统一战线的建立并没有立刻成为军事上“防御外侮”的战役防线。在抗战进行到10个月时,1938年5月,不仅东三省难以收复,甚至从山海关到杭州湾,北部、东部中国主要的大城市都已沦入敌囊,19日,徐州会战结束,陈兵黄河东岸的日军正待发起新一轮攻势„„日军的猖狂推进,动摇了一些人当初“抗战到底”的信心,一时间,“日本不可战胜,抵抗必亡”的亡国论调甚嚣尘上。汪精卫的公开投敌又成为加在“亡国论”上的重量级砝码。当然,“亡国论”既不会、也不能一统天下。“速胜论”是表面急切、而实际缺少佐证、缺乏力量抗衡的另一种声音。战与不可战、亡与不会亡之间,也有人提出“持久战”。然而,“持久”到何年何月,延宕到哪天哪时?当时的抗战形势充满了未知的迷雾,面对中国抗战的前途命运,天下熙熙,谁能作出正确而科学的分析判断?

《论持久战》的问世,不是偶然和孤立的。在此之前毛泽东就提出了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问题;1937年,又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为提高全党干部素质、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毛泽东还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作了《实践论》、《矛盾论》的演讲。

对伟人来说,这样的写作也恐怕是空前绝后。敌之强,我之弱,使领袖充分认识到,抗日战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必须要发动千百万的同胞,形成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1938年,毛泽东写下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反对“速胜论”、“亡国论”,科学和系统地指出抗战的必胜,也是在那个5月,毛泽东在延安窑洞的油灯下,奋笔疾书,废寝忘食,直至沉思中右脚布鞋被火盆烧了一个洞,直至突然头痛一阵晕厥惊动了医生前来。终于,连续七天七夜,写就长达5万多字的雄文——《论持久战》。

在《论持久战》这部光辉著作中,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战争的根本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制订了指导抗日战争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证明了其无懈可击的正确性;它可用于指导反侵赂的现代局部战争,并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它不仅在国内成为指导抗日战争的科学的军事理论,而且在世界军事学术史上也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分析了中日两国的社会形态、双方战争的性质、战争要素的强弱状况、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否,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从而有利地批判了当时国内存在的速胜论与亡国论,为人民指明了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

讲演共21个问题,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前8个问题)主要分析了中日两国的基本特点,揭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二部分(包括后13个问题)主要论述了在抗日战争中发挥自觉的能动性,实行人民战争的极端重要性。

毛泽东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这是全部问题的出发点。由于敌强

我弱,这就规定了日本能够在中国有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的横行,中国不可避免地要走一段

艰难的路程,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而不是速决战;由于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又规定了日本不能横行到底,必然遭到最后的失败。他还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必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为了实现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毛泽东还提出一套具体的战略方针。这就是在第一和

第二阶段中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第三阶段中,应该是战略的反攻战。最后结论是:战争是持久的,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毛泽东还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和战争的关系理论,提出了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的任务。在政治方面,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人民战争,实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在军事方面,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1)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的方针:(2)采取运动战和游击战的作战形式。这就说明了怎样进行持久战和怎样争取最后胜利的问题。

毛泽东的这篇讲演出色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科学地论证了抗

日战争的发展规律,阐明了持久战的总方针,粉碎了速胜论和亡国论,从而在思想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

有人说,这是当代的《孙子兵法》。也有人说,这是中国的《战争论》。毛泽东的特色,是以弱胜强。这是军事上最难做到、又是军事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具体而言,“《论持久战》,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两个首次。” 一是首次把游击战提高到战略地位,二是首次提出开辟敌后战场。由此,“形成了一种犬牙交错的战争。”国民党正规军大步退却时,我们依然在敌占区的每一个角落,拖住敌人的脚步,靠的就是游击战,全民皆兵!这是个奇迹。奇迹的创造,得益于信任群众、广泛发动群众,这正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论持久战》及一系列抗战时期的毛泽东著作,无疑正是战胜侵略者、推动那个时代前进的思想伟力。

这篇著作同样有现实意义。我国目前的现状是:从05年7月随着人民币的升值,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利率也在不断升高,导致我国的制造业成本不断上升,最后新《劳动法》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颁布,使制造业雪上加霜,更成为击跨我国一些私营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就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本来我国的实体经济已经困难重重,还要面对美国金融危机的打击,可谓“屋漏偏逢连阴雨”,使我们面对的困难更加严重。好在我们的货币政策只实行了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没有实行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否则真够我们受的了。

认清了我们存在问题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由于我们目前的现状和西方国家不同,因此解决的方法也应该不同,再说了,在我的记忆中,好象西方再成功的经济理论用在中国似乎没有成功过。

自从我国的4万亿刺激政策面世后,我国的主流经济学家对我国经济的趋势都持很乐观的态度,描绘了三种走向:U、L、V,有些看到近期股市涨了就说是复苏的迹象。我认为还存在第四种情况,既W,这种概率似乎很大。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原来我们经济成功的模式利用房地产和外需拉动GDP已经一去不返了,我们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样的话,我们的经济就不可能马上复苏,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采取的一些投资基本建设、有些地方甚至发放消费券,这只是权宜之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再说了疲弱的内需一直是我们的软肋,在没有建立切实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前采取什么方法都是不能解决的。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他们担心金融危机影响到实体经济,从而导致经济危机,而我国是实体经济导致的经济危机,银行业目前还很健康,但我们如果处理不好,也会使经济危机影响到银行业而爆发金融危机,那样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虽然现在全世界都在喊不要贸易保护主义,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际在做的却是彻头彻尾的贸易保护,这对我们国家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大安嫩江大桥耐久性设计 第8篇

省道大通公路为吉林省省级公路网拟调整方案中的一条纵线, 是大安市、通榆县、通辽市相互连接、贯通吉林省西部的运输通道。本项目的建设将吉林省西北部地区与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有效的连接, 构建了一条贯通黑、吉、蒙的快捷通道, 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及吉、黑两省西部及内蒙古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安嫩江大桥为本项目的重要节点工程, 主桥采用 (70+2×120+70) m预应力混凝土半钢构连续箱梁, 引桥采用47×4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转连续T梁, 总桥长2236m。

桥位地处吉林省大安市, 属于严寒地区, 冬季洒除冰盐, 且桥位处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弱腐蚀性, 对混凝土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地表水对混凝土具有中腐蚀性, 对混凝土中的钢筋具有弱腐蚀性。考虑上述不利因素, 对本项目做了专项耐久性设计。

2 设计技术标准

(1) 道路等级:设计速度80km/h一级公路标准。

(2) 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3) 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

(4) 桥面横坡:单向横坡, 同路面横坡。

(5) 桥梁宽度:主线桥梁采用上下行分离断面, 半幅桥宽为11.75m (0.50m+净-10.75m+0.50m) 。

(6) 通航标准:Ⅳ级航道, 通航船型尺度为:138m (长) ×11m (宽) ×2.3m (型深) ×1.4m (设计吃水) 。航道尺度为水深1.6m, 单向通航净空50m×8m。设计最低通航水位131.99m, 设计最高通航水位124.36m。

(7) 抗震设防标准:地震基本烈度值为Ⅶ度,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g。

(8) 环境类别:Ⅱ类。

3 桥梁耐久性设计及措施

结构耐久性设计是确保在设计基准期内结构能够正常运营的重要保护屏障。基于结构耐久性设计的新设计理念认为桥梁耐久性的保证是需要桥梁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各个阶段共同努力的结果。工程设计者充分认识到结构在设计寿命期内各个组成部件具有不同的耐久性极限, 如橡胶支座寿命不超过20年等, 需要经常维修、甚至更换或加固, 结构设计应作到可修性、可换性、可强性、可控性及可持续性, 保证结构在设计寿命期内的服务功能。

3.1 基本原则

(1) 采用合理的结构构造, 便于施工、检查和维护, 减少环境因素对结构的不利影响。

(2) 选用优质的混凝土原材料、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适当的混凝土耐久性指标。

(3) 对主要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提出要求。

3.2 设计内容

(1) 结构所处的环境类别及其作用等级。

(2) 确定混凝土的氯离子含量、最大碱含量、抗冻等级、抗渗等级。

(3) 结构耐久性要求的构造措施 (包括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

(4) 结构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原材料品质、配合比参数限值以及耐久性指标要求。

(5) 与结构耐久性有关的主要施工控制要求。

(6) 与结构耐久性有关的养护维修要求。

3.3 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

根据桥梁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 确定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类别主要为Ⅰ (碳化环境) 、Ⅱ (冻融破坏环境) 、Ⅳ (氯盐环境) 、Ⅴ1 (化学腐蚀环境) 。各桥梁部位采用环境类别见表1。

3.4 混凝土耐久性指标

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指混凝土的抗裂性、护筋性、耐蚀性、抗冻性、耐磨性及抗碱-骨料反应性等。根据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所处的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 确定耐久性指标, 见表2。

3.5 耐久性构造措施

桥梁腐蚀病害预防措施:钢筋腐蚀与混凝土的碳化、氯离子侵蚀以及水分和氧的存在条件是分不开的, 而提供这种条件的通道, 一个是毛细孔道, 另一个是混凝土裂缝, 其中裂缝对钢筋的腐蚀影响更大, 混凝土开裂后, 钢筋的腐蚀速度将大大加快。因此, 桥梁的防腐应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提高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阻止氯离子和水分对混凝土的侵蚀, 延长混凝土的碳化时间, 进而防止钢筋锈蚀;二是注重桥梁防水和防氯离子侵蚀。

针对本项目的特点, 在桥梁结构型式的选择上, 主要采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转连续T梁及现浇预应力混凝土半刚构-连续箱梁结构。未采用易腐蚀的钢结构型式, 尽量避免大型复杂的桥梁结构型式, 为后期养护提供便利。

本项目地处东北严寒地区, 结构所处环境类别为Ⅱ类 (反复冻融引起混凝土冻融腐蚀环境) 。环境作用对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侵蚀的程度为D和E级, 即中度作用影响, 因此环境作用等级为Ⅱ-D (E) 级。桥梁设计基准期为100年。

为保证混凝土达到设计的使用寿命, 针对桥梁耐久性尤其是混凝土的耐久性进行了专门的设计, 依据本工程的环境特点, 为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采取如下措施:

3.5.1 提高混凝土质量

(1) 加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2) 提高混凝土密实度。模板质量要好, 支撑牢固, 混凝土不跑浆;混凝土振捣要到位, 避免出现蜂窝、孔洞;掺入优质粉煤灰, 改变混凝土内部孔隙结构, 提高混凝土密实度, 同时增加对氯离子扩散的阻力。

(3) 采取措施, 控制混凝土有害裂缝。

(1) 防止混凝土碱集料反应引起混凝土裂缝, 不使用碱活性的集料, 不使用含碱或含碱量低的化学外加剂等;

(2) 防止集料膨胀反应引起的混凝土开裂, 对集料生产、运输、堆放及搅拌等工序进行科学管理, 防止将含氧化镁或硫酸盐的膨胀集料或生石灰碎块混入集料中;

(3) 防止因温度变化引起混凝土开裂, 合理设置、安装桥梁伸缩装置与支座, 加强桥梁养护, 及时清理伸缩装置中杂物;

(4) 尽量采用预应力结构;

(5) 应用设计允许的最小水泥用量和能满足和易性要求的最小用水量, 不要用过大的坍落度, 均匀浇注混凝土, 并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施工现场的材料堆放要合理, 避免施工超载;

(6) 采用塑料波纹管, 预应力钢束管道采用真空吸浆施工工艺, 确保管道内压浆密实。

(4) 钢筋混凝土要求:最大水胶比不大于0.45;最小水泥用量不小于300kg/m3;最大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15%。

(5) 预应力混凝土要求:最大水胶比0.4, 最小水泥用量350kg/m3, 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C40, 最大氯离子含量为0.06%。

3.5.2 控制氯离子含量

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对钢筋腐蚀的影响极大, 最大氯离子含量控制在0.15%, 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 且不宜采用蒸汽养护。通过优质混凝土矿物掺和料和新型高效减水剂复合, 配以与之相适应的水泥和级配良好的粗细骨料, 形成低水灰比、低缺陷、高密度、高耐久性的混凝土材料, 增加对氯离子扩散的阻力。混凝土拌制过程中掺入阻锈剂, 延缓氯离子对钢筋钝化膜的破坏。

3.5.3 提高桥梁防水、防冻功能

钢筋锈蚀主要是因混凝土保护层碳化和氯化物侵蚀, 这两种腐蚀现象都是以水为载体进行, 故桥梁防水应是桥梁结构防腐的第一道屏障。大量的桥梁检测资料表明, 由于桥面防水层的过早破坏, 加上桥面排水不畅, 水从桥面渗入到桥面板下的梁、墩台等部位, 加速了桥梁结构混凝土的碳化和混凝土内钢筋的腐蚀。为此:

(1) 选择好的防水层, 精心铺设。

(2) 桥面防水设计中, 除选择具有良好的抗渗、抗剪、抗拉的防水层外, 把水泥混凝土铺装设计为防水混凝土或在其表面涂抹抗渗剂以达到自防水效果, 即柔性防水和刚性防水相结合。

(3) 加强梁端封头混凝土及湿接缝施工质量控制, 避免梁头及湿接缝渗水。

(4) 混凝土强度等级:项目所处地区为严寒地区, 冬季使用除冰盐, 护栏底座易受损坏, 所以采用C50混凝土;在水中的桥墩墩柱为提高抗冻性, 采用C40混凝土。全桥主要结构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采用C30混凝土。

(5) 位于水位变动区的有抗冻要求的结构混凝土, 其抗冻等级应不小于F250, 墩、台身混凝土抗冻等级不应低于F300。混凝土浇注时应掺入引气剂, 引气混凝土的适宜含气量为6%, 气泡间距系数不大于200μm。

(6)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转连续T梁桥面整体化混凝土采用防水混凝土, 防止桥面漏水, 降低桥梁使用寿命。其抗渗等级为W8。

(7) 桥面侧边构件的外缘底面设置滴水槽, 防止雨水从构件外侧面流向底面。桥面铺装层与整体化混凝土 (或主梁) 之间设置防水层。

(8) 混凝土的抗冻性 (抗冻耐久性指数DF) 不低于70%。

3.5.4 桥梁伸缩装置预留槽、护栏底座采用C50防腐蚀混凝土

防腐蚀混凝土结构设计基准期为100年。环境类别为除冰盐 (氯盐) 环境。环境作用等级为E级。设计要求如下:

(1) C50防腐蚀混凝土最大水胶比为0.36, 胶凝材料 (水泥与矿物掺和料) 用量为360~450kg/m3, 最大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10%。

(2) 混凝土应使用非碱活性集料, 混凝土中最大碱含量为1.8kg/m3。

(3) 冻融环境下混凝土胶凝材料中的粉煤灰掺量不超过20%, 并应限制所用粉煤灰的含碳量 (不大于2%) 。

(4) 混凝土的抗冻性 (抗冻耐久性指数DF) 不低于85%。

(5) 在除冰盐 (氯盐) 环境下, 不单独采用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胶凝材料配置混凝土, 应掺加矿物掺和料, 并加入少量的硅灰 (掺量5%左右) 。

(6) 混凝土28d龄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DRCM<4, 电通量 (56d龄期6h总导电量) 不大于800C。

3.5.5 硅烷浸渍

桥梁护栏底座、伸缩装置预留槽混凝土表面采用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浸渍处理。硅烷浸渍施工要求及方法:

(1) 硅烷浸渍前混凝土表面必须干净、坚实。

(2) 清洁后使用鼓风机清除表面的灰尘和疏松颗粒, 再用高压水枪或类似有效方法冲洗表面。

(3) 对于污染严重的区域, 应采用特殊的混凝土清洁剂去除污垢。

(4) 浸渍前混凝土表面含水率应在80%以内。

(5) 硅烷浸渍应喷涂2遍, 每遍间隔2~4 h, 每次以均匀、相同的厚度喷涂至混凝土表面。每遍喷涂用量为250~300g/m2。

(6) 水平面施工, 喷涂至基材表面湿润或至镜面状。在立面上施工, 应自下而上的喷涂, 垂流长度为15~20cm, 应使被涂表面保持湿润状态几分钟。

(7) 硅烷材料要采用原液喷涂, 不得与其他材料混合使用。

(8) 硅烷开封后应在24 h内用完。

3.5.6 地表水及地下水腐蚀性对抗的措施

本项目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弱腐蚀性, 对混凝土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地表水对混凝土具有中腐蚀性, 对混凝土中的钢筋具有弱腐蚀性, 化学腐蚀作用等级为Ⅴ1-D级。为保证混凝土达到设计的使用寿命, 依据本工程的环境特点, 采取如下措施:

(1) 1~4号桥墩的承台、墩身主筋保护层厚度采用净5cm。

(2) 1~4号桥墩的承台、墩身采用C45混凝土;

(3) 位于主河道中的2~4号桥墩在标高131m以下的墩身表面及承台顶面和侧面采用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浸渍处理, 硅烷浸渍要求同前。

(4) 主桥2~4号桥墩桩基钢护筒作为永久钢护筒, 不予拔出。

(5) 处于Ⅴ1-D级环境下的混凝土不宜单独使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胶凝材料。水泥中的C3A含量应低于5%, 否则应外加矿物掺和料 (此时水泥中的C3A含量应低于8%) 。

3.5.7 高性能混凝土

主桥上部结构混凝土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其原材料和配合比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11)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 (JTG/T B07-01-2006) 的规定。施工要求及质量验收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11)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CECS 207-2006) 的规定。

电通量是评价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指标之一, 其电通量 (56d龄期6h总导电量) 不大于1000C。

4 结语

本文通过介绍大安嫩江大桥专项耐久性设计, 意在与大家共同探讨, 提出了合理的可操作的耐久性处理措施, 对国内同类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张立敏.严寒地区桥梁在盐冻环境下的耐久性技术研究[J].北方交通, 2013 (12) .

上一篇:会摇的玩具教学设计下一篇:2024年浙江工业大学辅导员考试题目回忆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