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科学活动的有效性

2024-07-02

提高科学活动的有效性(精选8篇)

提高科学活动的有效性 第1篇

提高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课程要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是关于发明创造的学问,其核心就是探索实践。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科学课程越来越重视探究活动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课堂上学生动手的机会越来越多,动手实践,既能激发学生探索世界的兴趣,也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验这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注重实施程序

科学探究是人们在研究科学问题时使用的方法,它有明确的步骤程序,首先,要明确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其次,对问题的模型提出初步的设想;再次,想办法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和猜想;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对原来的设想进行改进,直至解答问题,提出新的理论。为此学生和教师都要做好准备,尤其是对问题的模型一定要有初步的了解。教师需要做的准备:明确试验目的,检查试验器材,设计好试验记录表,做好应急准备。

如在进行四年级的《物体的传声》实验设计时,首先明确试验目的:研究声音在水中能否传播;实验前猜想:大家基本都认定能。我们设定的实验方案:将小金鱼放在水中,周围用纸箱遮住,学生在纸箱外玻璃缸旁大声击掌。记录表内容:试验过程中我们看到的现象,对现象做出解释,得出实验结论,提出新的问题。同时也要学生做好准备:提前预习试验内容,知道是什么试验,明白试验步骤和过程,知道在试验中自己需要做的观察和记录等。

为了更好的达到试验目的,提高探究的有效性,教师课前要试做实验。确保试验过程的安全性,实验设计的科学有效性,学生动手的可实施性等。教师提前做到心中有数了,才能确保学生在试验的过程中操作准确,观察清晰,记录准确,试验科学有效。

做好探究安排

实验前应明确试验目的,整个试验都要围绕目的开展,在试验过程中,小孩子思维活跃,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不注意,他们就会“玩”起来,忘记试验的目的。这时,教师就要立即给出提醒,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来。

有的试验过程比较慢,变化不明显,这时学生需要更加细心地观察,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就要给学生讲明,让学生在观察时要细心、认真,做好记录。同时让学生明确,观察不仅是用眼看,还包括用手摸、用耳听、用鼻闻等,这个试验用到哪些观察手段,学生提前掌握了。

学生动手之前,教师的示范非常重要。小学生正处于模仿阶段,教师的一举一动都非常重要,教师在实验中演示时尤为重要,因为学生在无形中会把教师的举动当成依据和榜样。教师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严格要求自己,有条不紊,按照实验基础知识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试验过程的严谨性。教师从一开始就要教会学生试验器皿的使用注意事项,比如:使用温度计时,手要稳拿温度计的上端,在读数时,要等到液体停止升降才能开始读,视线一定要与温度计的液面相平。在读数时,尽量屏住呼吸,以免影响温度计测量的准确性。教师的举动会在学生的眼中、心中形成印象,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实验的习惯。试验过程中,成员之间的配合非常重要,要学生轮流变换角色,相互讨论,归纳总结小组成员的观点,这样有助于学生科学知识的共用增长。

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手段,悬念是学生追求新知识的动力来源。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求知欲旺盛的心理特征,结合科学课程的蕴涵众多“神奇”道理的学科特点,巧设悬念,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在教授六年级的《杠杆的科学》时,教师告诉学生,在历史上有一位超级大力士,他能够撬动地球。这时,同学们心里就有疑问,是谁呢?他怎么会这么厉害呢?他是怎么撬动地球的呢?而教师这时候话一转,告诉同学们,你们也能变成超级大力士,下面我们就来变变看。教师先给学生一捆书,看学生能不能搬起来,大家都觉得书太沉搬不动;然后,教师让学生使用杠杆很容易将这捆书撬了起来;再加成两捆书,学生还是很轻松地撬了起来。学生这时候又说用杠杆撬动书很容易,就能变成大力士。教师再次提出问题,所有的杠杆都能省力吗?教师将支点位置改变,变成费力杠杆,然后还让原来的同学来撬同一捆书,这次,学生觉得非常吃力,甚至撬不动了。经此一变,学生对杠杆产生极大兴趣,感觉它就像一根魔术棒,可以把力气变大或变小,这时候教师再进行讲解总结,效果可想而知。

多组织活动

为了提高科学探究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我们的课堂不是学生单纯动手操作,而是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科技小制作。同时,我们还经常开展科技展示活动,让科学探究走出课堂。如让孩子们在课外开展试验、栽培、饲养等活动,将课堂所学的科学知识用到实践上来,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指导。

对科学比较感兴趣的同学,我们成立科技小组让大家吸引进来,带他们到科技馆参观学习,在网络上查找科技资料,并自己动手开发、制作小发明、小课题研究,参加科技比赛等。学生走出课堂,不仅开阔了大家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科学知识,还能够将所学知识用在实践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检测,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会昌小学)

提高科学活动的有效性 第2篇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107-02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它以培养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科学》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以探究活动为重要形式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要积极开展学生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达到在活动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在教学中充分满足学生的要求,联系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眼心结合,手脑并用;积极开展综合实践,给学生广阔时空,努力促进学生主动地去学习。

一、积极开展观察活动,让学生做到“眼心结合”。

观察是让小学生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有意识地去认识客观事物与现象的一种方法。当我们在教学中给学生们提供了观察的材料之后,首先不要指定他们观察材料的哪些特征,提出这样、那样的观察问题,限制儿童的自由观察活动和观察方法,而是尽量地鼓励他们主动地、独立地、尽可能地利用自己的感官,以各种方式观察提供的材料。陶行之先生提出的“做” 是指广义的“做”,既要用手做,也要用眼、耳、鼻、嘴等各种感官做,更要用心、用脑去做。其中一个重要含义就是“眼与心” 的结合,即观察与思考要有机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学生从小就要在观察过程中学习眼与心的有机结合,通过无数次的观察经历逐渐掌握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揭开事物本质特征的观察方法和技能。为此,老师应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观察;训练学生运用多感官观察,真正做到“眼”与“心”的有机结合。例如《开花了,结果了》这一课时,为了使学生自行认识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会结果;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等科学概念时,我事先采集了几种植物的花。上课前,便将装有花朵的小盒放在实验桌上,当讲到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时,让学生观察各种实物。首先不要提出任何问题,而是放手让学生带着对花朵的神秘感和好奇感自由去观察,学生在观察花朵的活动中,喜欢用眼看,鼻子闻,手去摸,甚至有的控制不住还将漂亮的花朵一片一片地扯下来观察,对学生的这些活动,教师不要加以干涉制止,只要他们是在进行观察花朵的活动,不论观察方式如何,其实都是利用自己的各种感官获得感性认识,并自行获取知识,增强探究能力。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开展学生的观察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做到“眼心结合”。

二、积极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做到“手脑并用”。

实验教学是促进学生手脑联系的桥梁,要让学生真正做到“手脑并用”,就一定要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正如陶行知所说:“要创造,你在用脑的时候,同时用手实验;用手的时候,同时非用脑不可,手和脑在一起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因此,《科学》教学必须重视实验教学,因为实验过程本身就是行知结合的过程。实验教学通过学习各种实验操作启发学生探究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在探究奥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前学校条件比较差,实验教学难以开展,现在我县大多数完小都有实验室,以现有的条件,加上我们教师的创造,教材中的实验基本都可以做起来,能否积极开展实验教学,主要是我们的教学理念问题。当然实验教学也决非是教师简单地做几个演示实验,而要让学生动起来。在实验中,我们要不断地“设疑――动手――观察――质疑――探索――讨论――解疑――结论”,才可能激发学生动手的愿望,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达到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的。

1、设疑难,引导学生争论。

《科学》课教学如果只是对着课本“念经”,必然会使学生“味同嚼蜡”。学生常常会“昏昏欲睡”,课堂气氛当然也就“死气沉沉”。在此情况下,如果采用争论设疑法,提出疑难,引起争论,往往会收到意料不到的教学效果。争论设疑,就是通过设疑来引起学生争论,以激发学生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和辩论,打破课堂上的沉闷,以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如《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课。桌子上放着两盆液体,我出示两个马铃薯,马铃薯在一盆液体里沉,另一盆在液体里浮。把两个马铃薯放入盆中,都浮起来了,放入另外一盆,马铃薯都沉下去了。“咦,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进入实验,兴趣更浓、注意力更集中,不仅加深了实验结论的记忆,更学会了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问题的方法。接着学生动手实验,按照方法烧盐水,真的烧出了粉末,学生认为这就是盐。证明了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就是盐水。这样学生亲身实验,学习积极性高,效果也很好。通过观察实验活动,锻炼学生,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勇于探索未知的能力。

2、创情境,诱导学生思维。

教师针对不同的课题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方法,利用与科学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谜语、游戏、演示、实验等手段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并以此来设疑,使学生在感性上得到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求知欲,为后续的学习和探究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如:《了解空气》一课,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创设情境,首先演示了“纸的奇遇”实验,当学生看到烧杯中的纸团被压到水下却并没有如他们预期中的被浸湿时,顿时被激起了求知欲,这时教师又适时提问:“是谁保护了杯中的纸团不被浸湿呢?”学生根据实验事实,初步推断出可能与空气有关,那么究竟是不是空气呢。由于课堂一开头就引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自然也就产生了如我们怎样才能看到空气、摸到空气等等一连串的疑问。

3、倡交流,训练学生推理。

当学生获得了许多实验信息和直接经验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交流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解读和分析数据,对实验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根据实验现象、数据进行分析推理,作出科学的结论。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推理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目的。还可以让学生对各种实验结论进行评论,从而懂得对别人的研究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讨论时,要求每个同学都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是一点、两点。交流中善于发现别人的亮点,敢于质疑;师生共同讨论交流时,各小组发现发言者的想法与自己有出入时,要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形成辩论的氛围。如在教学《光的传播》一课,设计实验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做完小孔成像实验后进行讨论交流时,一学生说“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因为我们小组在屏上看到了蜡烛火焰的倒像。”这时,另一小组的一个学生马上反驳说“不对,我们小组也在黑纸片上挖了孔,但没看到屏上的成像,因此光不一定是沿直线传播的”。在辩论中,学生的思维显得极其活跃,每个学生都在积极主动参与,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三、积极开展综合实践,给学生广阔时空。

提高科学课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第3篇

一、机智处理, 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探究状态

在学习科学这一门学科时, 学生往往会放松学习, 往往会出现课前准备不认真, 学具准备不全等情况。 教师针对这些不利于科学探究有效开展的不良现象, 要有清醒的认识和积极的应对措施。 否则课堂上教师的一切课前准备, 一切教学行为都将成为无效的一厢情愿。教师的内心深处面对学生的不良表现行为要冷静对待。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对于一节课来说, 学生上课前就有了充分进行学习的心理准备, 就决定了这节课将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巧妙设计,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在教学“ 电磁铁的磁力”时,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鼓励和追问下, 思维活跃, 纷纷提出假设: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缠绕的线圈圈数、电流大小、铁芯长短粗细、电线长短粗细、线圈的大小等有关。然后呈现材料, 让学生根据现有材料选择一个假设予以验证, 并鼓励学生课外去验证其他的假设。 这样保证了实验方案的理论性, 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又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有序性, 而且整堂课充分体现出可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活力。

三、精心选择, 在有结构的材料中求效率

如在“ 斜面”一课的教学中, 学生首先探究斜面是否能省力。 教师在准备材料时有意让几组的木板长短不一, 用来垫起的木块高度相同, 另外几组的木板长度相同, 用来垫起的木块高度不同, 而重物都一样。 学生在分析数据时发现各组的斜面都能省力, 但省力多少却不同。 于是又生一疑:省力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 这可谓是“ 一石激起千层浪”!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关于坡度大小与省力情况的结论。 一组有结构的材料就像一只大手, 牵引着学生走上认知、探究、发展之路。

四、适时介入, 让探究走上正轨

如, 在教学“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 当学生用教师的材料进行实验, 得出不同的甚至矛盾的结论:轻的浮, 重的沉;大的沉, 小的浮;大的浮, 小的沉。 学生陷入迷茫, 课堂出现混乱。 有的学生开始否认自己的猜想, 认为沉浮与物体的大小轻重无关。 这时, 教师及时介入, 问“ 真的无关吗? ”于是提供一组轻重相同, 大小不同的材料, 让学生再次进行实验, 学生通过分析实验结果, 终于得出了比较合理的结论。 当研究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材料时, 已不再有混乱的局面。 此时的指导, 起到了“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什么时候才是正确的时机要依据学生的情况而定, 学生能力强就放开一些, 学生能力弱就多交流指导一些。

五、精妙评价, 让探究更完美

一位教师在让学生用音叉探究声音的产生时, 一个调皮的学生却把书放到嘴里吹, 一不小心吹出了声, 惊动了全班同学。 可教师走到他身边, 没有批评他, 而是让他走上讲台告诉大家刚才的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他在教师的引导下, 又吹响了书本, 并感觉到纸张的振动, 懂得了是纸张的振动产生了声音。 教师还让全班同学也体验了用书本可以吹出声音。 然后教师告诉他以后上课时应先和同学们一起做完实验, 再提出自己的想法。 接着学生纷纷举出生活中用琴弦、橡皮筋、小瓶子里的空气等振动也能发出声音。 由此可见, 课堂上教师的评价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当你弯下腰来认真倾听, 或许就会发现有的错误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优质教学资源。

六、反复推敲, 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和发展

学生的汇报交流往往被教师忽视, 只是走过场, 匆匆得出结论。 事实上, 这个过程是提高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的好机会。 得出实验结论并不是实验探究的目的, 学会分析数据, 透过现象看本质才是真正的目的。“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最后部分已经得出了两个结论:“ 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 大的物体容易浮上来, 小的物体容易沉下去。 ”“ 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物体, 轻的物体容易浮上来, 重的物体容易沉下去。 ”现在能不能把这两句结论合成一个结论? 也就是两个物体相比, 又大又轻的物体容易浮上来, 又小又重的物体容易沉下去。 物体的轻重用质量表示, 物体的大小用体积表示, 看质量除以体积等于什么? 是密度。 也就是说物体的密度大容易沉下去, 物体的密度小容易浮上来。 物体的密度和谁的密度相比能看出它能浮上来? 水的密度。 是不是这样? 下节课继续探究。 在教师步步深入的引导下, 物体的本质属性脱去层层外衣, 逐渐显露。 学生不仅得到了思维的锻炼也不断地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的艺术是一门残缺的艺术, 她的“ 残缺美”让教育工作者永无止境地去追求和探索。 在学生不断成长的过程中, 我们科学教师要用自己的智慧开启学生的心智, 让学生的探究活动更有效。

摘要:小学科学课中探究活动是一个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探究活动的效率是实现科学课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同时, 教师要注意适时介入, 让探究走向正轨;运用精妙的评价, 变错误为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反复推敲, 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短暂的课堂教学掌握技能, 获得知识, 提高思维能力, 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的态度等都是提高探究效率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探究,兴趣,评价

参考文献

提高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第4篇

注重实施程序

科学探究是人们在研究科学问题时使用的方法,它有明确的步骤程序,首先,要明确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其次,对问题的模型提出初步的设想;再次,想办法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和猜想;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对原来的设想进行改进,直至解答问题,提出新的理论。为此学生和教师都要做好准备,尤其是对问题的模型一定要有初步的了解。教师需要做的准备:明确试验目的,检查试验器材,设计好试验记录表,做好应急准备。

如在进行四年级的《物体的传声》实验设计时,首先明确试验目的:研究声音在水中能否传播;实验前猜想:大家基本都认定能。我们设定的实验方案:将小金鱼放在水中,周围用纸箱遮住,学生在纸箱外玻璃缸旁大声击掌。记录表内容:试验过程中我们看到的现象,对现象做出解释,得出实验结论,提出新的问题。同时也要学生做好准备:提前预习试验内容,知道是什么试验,明白试验步骤和过程,知道在试验中自己需要做的观察和记录等。

为了更好的达到试验目的,提高探究的有效性,教师课前要试做实验。确保试验过程的安全性,实验设计的科学有效性,学生动手的可实施性等。教师提前做到心中有数了,才能确保学生在试验的过程中操作准确,观察清晰,记录准确,试验科学有效。

做好探究安排

实验前应明确试验目的,整个试验都要围绕目的开展,在试验过程中,小孩子思维活跃,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不注意,他们就会“玩”起来,忘记试验的目的。这时,教师就要立即给出提醒,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来。

有的试验过程比较慢,变化不明显,这时学生需要更加细心地观察,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就要给学生讲明,让学生在观察时要细心、认真,做好记录。同时让学生明确,观察不仅是用眼看,还包括用手摸、用耳听、用鼻闻等,这个试验用到哪些观察手段,学生提前掌握了。

学生动手之前,教师的示范非常重要。小学生正处于模仿阶段,教师的一举一动都非常重要,教师在实验中演示时尤为重要,因为学生在无形中会把教师的举动当成依据和榜样。教师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严格要求自己,有条不紊,按照实验基础知识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试验过程的严谨性。教师从一开始就要教会学生试验器皿的使用注意事项,比如:使用温度计时,手要稳拿温度计的上端,在读数时,要等到液体停止升降才能开始读,视线一定要与温度计的液面相平。在读数时,尽量屏住呼吸,以免影响温度计测量的准确性。教师的举动会在学生的眼中、心中形成印象,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实验的习惯。试验过程中,成员之间的配合非常重要,要学生轮流变换角色,相互讨论,归纳总结小组成员的观点,这样有助于学生科学知识的共用增长。

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手段,悬念是学生追求新知识的动力来源。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求知欲旺盛的心理特征,结合科学课程的蕴涵众多“神奇”道理的学科特点,巧设悬念,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在教授六年级的《杠杆的科学》时,教师告诉学生,在历史上有一位超级大力士,他能够撬动地球。这时,同学们心里就有疑问,是谁呢?他怎么会这么厉害呢?他是怎么撬动地球的呢?而教师这时候话一转,告诉同学们,你们也能变成超级大力士,下面我们就来变变看。教师先给学生一捆书,看学生能不能搬起来,大家都觉得书太沉搬不动;然后,教师让学生使用杠杆很容易将这捆书撬了起来;再加成两捆书,学生还是很轻松地撬了起来。学生这时候又说用杠杆撬动书很容易,就能变成大力士。教师再次提出问题,所有的杠杆都能省力吗?教师将支点位置改变,变成费力杠杆,然后还让原来的同学来撬同一捆书,这次,学生觉得非常吃力,甚至撬不动了。经此一变,学生对杠杆产生极大兴趣,感觉它就像一根魔术棒,可以把力气变大或变小,这时候教师再进行讲解总结,效果可想而知。

多组织活动

为了提高科学探究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我们的课堂不是学生单纯动手操作,而是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科技小制作。同时,我们还经常开展科技展示活动,让科学探究走出课堂。如让孩子们在课外开展试验、栽培、饲养等活动,将课堂所学的科学知识用到实践上来,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指导。

对科学比较感兴趣的同学,我们成立科技小组让大家吸引进来,带他们到科技馆参观学习,在网络上查找科技资料,并自己动手开发、制作小发明、小课题研究,参加科技比赛等。学生走出课堂,不仅开阔了大家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科学知识,还能够将所学知识用在实践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检测,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提高科学活动的有效性 第5篇

海南华侨中学数学组:韩定霞

新一轮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科学教学的核心理念。科学探究是培养儿童科学素养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又是探究活动的主要形式,合作学习的成败直接影响探究活动的效果。经过四年多的教学实践,我在提高合作学习实效性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下面,谈几点看法。

一、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组织策略。

小组合作探究是科学教学中最常用的学习方式。二00二年秋季,当我们满怀热情地将这种理念运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的时候,我们感到无所适从。教室里虽然热闹非凡,但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很差。我们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具体表现在:合作学习围坐在一起,你说我说,大家抢着说,谁也不听谁的。或者教师考虑到教学任务不能完成,合作学习就匆匆收场等等。这样的合作学习名存实亡。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形式化的合作,使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提高呢?我们总的策略是:合理搭配,明确分工,加强训练。(1)合理搭配:就是让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组建结构得当的合作小组。遵循的原则是:“优势互补。”(2)明确分工:就是指在搭配之后,对组内成员分工。只有分工明确,合作学习才能“活而有序”。具体的做法是“让管理能力强的学生当组长,然后组长对组内成员进行分

第 1 页 工,但各个角色要经常互换。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如果角色不互换,听众永远是听众,没有发言权,他们会失去兴趣,体会不到合作学习的快乐。因而合作学习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3)扎实训练:就是在搭配、分工之后,训练学生,让每个学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合作小组才有凝聚力。我们的做法是:经常教育学生,让他们明白:1不仅要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还要积极主动地配合其他人共同完成任务。2各成员之间要学会互相尊重、互相接纳,去认真倾听。另外对优生独霸现象,教师要加以引导,不能滋长这种不良行为;对部分不爱发言的学生,不能让他产生依赖心理,教师要引导其他学生去帮助,给他留发言机会。如:大家可以先不发表意见,让他说,最后大家再说。

二、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指导策略。

(1)教师要充分地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布置了合作学习的任务后,自己袖手旁观,或看看转转,或准备下一个教学环节,没有走进学生当中,学生或学或玩,放任自流。殊不知,新课程要求我们应以一个平等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当小组任务不清楚时,教师要去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或操作顺序;当小组学习有意外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去解决;当小组意见有争议时,教师就要参加到学生中加以指导等等。总之,及时

第 2 页 点拨、帮助、指导,提高学生合作技能,合作学习实效性才能提高。

(2)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地去合作,教师充分地去指导,不能匆匆收场。比如《小车的运动》当学生提出:“小车的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有关”的假设后,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教师就要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

1、给合作的小组提供充足的时间,教师去指导,让他们制定实验计划:包括这个实验需要哪些材料?这个对比实验中保持不变的量是什么?需要改变的量又是什么?这个实验应如何做?

2、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做实验,教师去充分地指导。总之,整个活动,大约需要二十分钟时间,只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再加上教师去充分地指导,才能保证合作学习是有效的。

三、合作学习内容选择的策略。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什么样的内容适合合作;什么情况下合作,这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1、对于那些有开放性、有探索性的内容,可创设时机进行合作。如学习《磁铁性质》,要验证磁铁各部分磁性不一样的规律,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因为验证的方法是多样的,且探索性强。方法一:可以用磁铁不同位置吸回形针,数磁铁各部分吸回形针的个数来验证。方法二:可以把一堆回形针铺平,将磁铁放在上面,观察磁铁各部分回形针分布情况

第 3 页 来验证等等。所以,在学生猜测了各部分磁性强弱后,可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来设计实验方案。

2、对于学生有争议、疑惑不解的问题,教师可创设时机进行合作学习。如《摩擦力秘密》,当教师用力推黑板擦,板擦向前挪动一段距离。教师问:你认为摩擦力的方向如何?是向前还是向后?学生一下子争论不休,一部分学生认为向前,另一部分学生认为向后。这时,教师先不要给学生答案。应让小组合作去解决。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学生滑滑梯的经验,使学生明白:摩擦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摩擦力的方向正好和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四、评价对促进合作学习的指导策略。

1、评价形式。(1)师评:当学生有闪光点时,教师及时给学生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馨的赞语,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语言一定要自然真实。切忌矫揉造作。(2)小组内互评:主要评价遵守纪律、认真倾听、团结协作、发言等情况。总之,通过各种方式,使小组内部合作学习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

2、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如:对学生认真观察、大胆猜想、富于创造、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进行评价。

第 4 页 《数学课题小结:谈一谈中学生的有效数学学习方法》出自:本网网

提高科学活动的有效性 第6篇

新安县石井镇中心小学 陈世泽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理念,强调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新课程不断推进的今天,在这些理念的引领下,我们欣喜地看到科学课上,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亲身经历着一个又一个的探究过程,在活动中体验了学习科学的乐趣。然而,学生的探究效果到底如何呢?在看似热闹的探究背后却存在着探究低效的现象,这种“探究”的低效性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那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呢?

一. 让问题成为科学探究的起点

探究源于问题,发现和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始阶段,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探究就是从问题开始,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而解决问题则是探究的目的,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活动,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敢提问、愿提问、会提问。如在教学《比较水的多少》一课中,老师设计了一个“比眼力”的游戏,第一关,下面的线段哪根长;第二关,下面的线段都是水平的吗?到第三关,大屏幕却没有了题目上,在学生迷茫之际,教师说道:“其实第三关的题目就在你们的桌面上,你知道是什么问题吗?”学生看着桌面放有水的一个大瓶和一个小瓶,自己就把问题提出来了,“哪瓶水多”;在《摆的研究》一课中,先引导学生自己组装一个摆,并记录下自己的摆在10秒钟内摆动的次数,然后将各小组的摆动次数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比较,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为什么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不同?摆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从而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导要探究的问题上来了。

二.选择有结构的材料是有效探究活动的支撑点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是探究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是科学探究活动的支撑点。正如张洪鸣老师所言“怎么才能活动呢?空口说白话,黑板上种田,不是胡扯嘛,要有点东西才行。这东西就是材料,材料是死的,怎样使死的材料活起来呢?这就必须加上教师的智慧,根据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精心选择,精心设计,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典型的教学材料,这样的包含科学概念的材料组合,便称为‘有结构的材料’”。因此,在进行探究活动前,教师要为学生的实验探究提供典型的、丰富的、有结构的材料,通过有结构的材料,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研究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用学生熟悉的乒乓球,并把它按瘪,而且其中一个还破的,这就使材料变得有结构了。如教学《电磁铁》一课,教师开始为每组提供的铁钉大小不同,在每组学生制作好电磁铁后,全班比赛用电磁铁去吸回形针,发现各自所吸数量不一样,激发学生矛盾。再如在《比较水的多少》一课中,教师就为学生提供了形状、大小不同的瓶子以及一些形状、大小一样的器材,让学生在探究过程发现测量水量的方法。有了有结构的材料,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这样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三.动手之前先动脑是有效探究活动的关键点

纵观我们的科学课堂,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生是乐于动手的,面对眼前的各种实验器材,往往盲目地急于操作,然而却不善于动脑,实验中只顾“热闹”,看不到“门道”。皮亚杰曾指出:“儿童在做的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远不如他们在思考做法时学到的多。”“探究式”教学不仅仅是动手,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深刻理解“探究”的意义,认为只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就是探究,却脱离于学生的动脑,实验前的动脑是让学生的思维从模糊走向清晰的重要一环。在动手操作前的准备不光是待会儿要用到的各种材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动手前经过一番自己的思考。如理清在实验时一共要用到的材料;我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哪个步骤是比较关键的。甚至能够想到怎样确保动手实验顺利达成的有效措施。如在教学《抵抗弯曲》时,教学生对“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分别作出了不同的假设。有的认为横梁越宽,抵抗弯曲能力强;有的认为横梁越厚,抵抗弯曲能力越强„„对于学生的所思所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究竟谁的猜想对呢,这时学生不得不思考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观点。学生在设计实验研究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哪些条件需要改变,哪些条件必须保持不变?在动手实验前,学生感到了这些思考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渗透了科学、严谨的思维方法和操作方法,从而保证了后续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功”,在科学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关注动手前的动脑,让学生“想好了再做”,是让学生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关键。

四.给予必要的指导是有效探究的保障点

第斯多惠说:“不好的教师传授真理,好的教师叫学生发现真理。”这也就是说,教师要有“点金之术”。探究学习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并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努力地成为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合作的伙伴。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有效的指导,从而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性的初探 第7篇

【摘要】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基于现实的教育资源条件,发挥自身的智慧和才能,融入个人的创造性劳动,让学生既学得开心,又能满载而归。教师就要做到注重课堂教学的严谨性,引入直截了当,问题设计合理严谨,实验指导细致到位,探究活动组织应有效 ; 做到关注学生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动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认真倾听,循循善诱;

做到追求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发挥传统教学的优势,考虑实验器材的替代性,让科学作业走进课堂,有效地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效益。

【关键词】小学科学

课堂教学

严谨

学生发展

真实

新课程改革以来,各式各样的优质课、观摩课、精品课“闪亮登场”,精心的策划、众人的智慧、反复的试教、华丽的课件、精美的包装,在名师、新秀的演绎下热闹又轰轰烈烈。时过境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这样的课需要投入太多的时间、太多的精力和太多的财力,而且放到教学实践中仿效性和操作性不强,特别是对于我们山区师生来讲,这样的课好比演电影,老师照着效仿,学生就像看了一场电影,到头来老师觉得不踏实学生更是一无所获。所以,这样的课让人感觉不真实、不扎实、不踏实。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注重课堂效益。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基于现实的教育资源条件,发挥自身的智慧和才能,融入个人的创造性劳动,从而呈现出丰富而扎实的课。现在,本人就来谈谈怎样在有效的时间内做到关注学生的发展,有效提高课堂效益。

首先,教师要做到注重课堂教学的严谨性

家常便饭最养人,教学也是这样。由于公开课过于追求热闹,在教学处理上易出现“花拳绣腿”、拐弯抹角、故作神秘,甚至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的现象,使学生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导致课堂教学本末倒置、华而不实。我认为一堂好课就是要让学生既学得开心,又能满载而归。这样的课才能体现课堂的有效性。所以,要想上好一堂好课教师应做到重视课堂教学的严谨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做到引入直截了当

新课的引入要能很快地让学生明确知道这节课要研究的主题是什么或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学生有目标、有任务,探究活动自然就围绕着主题展开。课的引入能根据教材意图、研究主题来设计,主要形式有:

(1)复习引入:如《种子的萌发》一课,问:植物妈妈利用哪几种方法将种子散播到远处?种子在怎样的环境下可以萌发呢?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开始本课的探究。(2)课题引入:如《地球的卫星——月球》,问:你们知道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星球是哪一颗吗?它不停地围绕着谁运动?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教师自然地出示本课的学习课题。

(3)图片引入:如《我们来造环形山》,出示环形山图片:这是一张宇航员近距离拍摄下来的月球图片,从中你们观察到了什么?

(4)实验引入:如《电路出故障了》,课的开头提供一个出了故障的电路,提问:小灯泡为什么不亮?引出下面的探究活动。

(5)生活现象引入:如《 铁生锈了》一课,举例生活中铁生锈的现象,提出本课的研究问题:铁生锈是一种什么变化?铁为什么会生锈?

(6)猜谜游戏引入:如《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师:长耳朵、短尾巴、走起路来蹦蹦跳跳,猜一猜这是什么小动物?为什么能这么快猜出来?今天我们就抓住特征用猜猜说说的游戏来认识岩石。

2、做到问题设计合理严谨

问题的设计切忌多而细碎或莫领两可,能根据教学目的设计科学、合理、严谨、有效的问题。如:观察《岩石》一课,在学生清楚观察活动之后,师问:先做哪个?学生顿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幸好老师应变能力强,随后把问题改为:“前面是观察活动,后面是滴稀盐酸活动,应该把哪个活动放在最后做?为什么?”学生一下子明白过来,纷纷举起了小手。因此,教师提出 的问题不可太大或带有随意性,要围绕教学目的精心设计好问题。

3、做到实验指导细致到位

课堂教学中实验的指导要到位,包括实验方案指导到位、实验方法指导到位、实验记录指导到位。切忌走过场,导致实验结果五花八门,实验过程乱糟糟,实验目的不明确,实验操作不规范,甚至出现意外或伤害事件。尤其是酒精灯、火柴、小刀、稀盐酸等器材的使用,要注意安全,这主要针对实验方法要指导到位。此外,实验前方案的讨论与交流要指导到位,为实验的有效活动奠定基础。实验中表格怎样记录,教师也要作适当地指导,比如打“√”、画“○”、记录顺序、记关键词等要求都要交代清楚。

4、做到探究活动组织应有效

若学生的探究活动目的明确、能分工合作,而且有时间观念,那么活动组织是有效的,活动结果是高效的。关键在于探究活动如何组织,包括小组共同完成、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小组轮流完成,以及记录员、材料整理员的确定等都要组织好,花的时间不长却很重要,靠平时长期地组织锻炼与培养,逐步养成良好的探究活动习惯。

其次,教师做到关注学生的发展

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展示自我魅力的舞台,而是师生在自然状态下共同学习交流的场所。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真正为学生着想。在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基础上,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上好每一节课,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形成良好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实现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触及课改的灵魂,真正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

1、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动向

有经验的老师在课堂上总会把目光投向在座的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言行和神情变化,及时接收反应信息,并能灵活应变、适时介入。教师的一点水花,就能引发学生的层层涟漪。教师要能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和眼神,用欣赏、鼓励、亲切的目光与学生的眼神对接,促使学生在互相启发、大胆质疑、积极发言等有效交流中,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浓厚兴趣,催生出创新思维的火花,于是师生之间在自然合作、有效交流的动态过程中形成课程。

2、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教学不能脱离学生实际,应关注学生的前概念。这里的前概念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来自学生的生活经历,通过日常生活现象的长期积累而形成的对事物非本质的认识,这种认识可能是正确或是错误的,也有可能不完整,比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形成了像燕子、麻雀、老鹰这样会飞的动物是鸟的前概念,他们很 难认为鸡、鸭也是鸟,而会飞的蝙蝠却不是鸟;另一种是来自不同年级科学知识概念的前后关联,比如四、六年级都有关于淀粉与碘酒的实验,但教学侧重点不同,四年级通过这个实验知道可以用滴碘的方法鉴定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而六年级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知道这是一种化学变化。为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前概念因素,分析原因、调整策略,避免课堂教学中出现高估或低估或重复的现象,有助于把握教材意图,提高教学效率。

3、认真倾听,循循善诱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课堂交流”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倾听显得尤为重要。倾听是一种科学素养,不仅学生要具备这样的素养,教师也必须做到认真倾听。可是我发现好多教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学生还没说完或说不出所以然时,台上的老师一急就抢着说,缺乏一种尊重和耐心。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做到耐心听学生说完,听的时候做到:(1)教师的目光必须专注地停留在回答者身上,忌流离不定;(2)耐心地听完学生的表述,忌打岔;(3)听清楚学生的真实想法,忌莫凌两可;(4)能瞬间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相应的回应,或肯定或质疑或补充,循循善诱,忌不理不睬。这样,学生在“有效交流”中活跃思维、增值知识,课堂在“有效交流”中灵动生成、智慧闪耀,教学由此而精彩无限。

最后,教师要做到追求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平淡才是真,课堂教学应是朴实的。就是要从课改的精神实质出发,摒弃一切形式主义的东西,没有过滥、过繁、过度的的雕琢和宣染,更没有华丽的课件,有的只是自然状态下的真实呈现,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本校教育资源条件和生源情况,做到在教学中追求实际,追求真实,注重实效。

1、发挥传统教学的优势

在很多人心目中“传统的”就是“陈旧的”,“陈旧的”就是“腐朽的”,于是“新课改”与“传统教学”就似乎成了一对完全对立的概念。其实,传统教学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1)教学条件低投入高产出;(2)面对面的交流能更好地增进学生与教师的关系;(3)较重视知识的反馈与应用。传统教学没有公开课上华丽的课件,有的只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一个眼神,但只要用得恰当好处,也能深入浅出地达到教学目的。

2、考虑实验器材的替代性

当实验器材没有现成、办不到或买不到或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情况下就要考虑替代。替代的主要目的有:(1)对实验器材的改进,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如铁钉与硫酸铜溶液的实验,用铁丝代替铁钉;(2)用便宜的实验器材代替,降低教学成本,如:市场上冰块盒比较贵,可用小塑料盒或小塑料杯代替;(3)运用易办的类似材料达到相同的实验效果,如:用塑料药罐来代替发声罐等。

3、让科学作业走进课堂

科学作业是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和验证,是课堂完整的真实反映,课堂内留足5分钟用来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是需要的。但是很多教师发现要在课内完成作业总显得匆匆忙忙,草率收场达不成效果。要在课堂内完成科学作业,与教学结构安排是有密切联系的。教师在备课时,要有“四备” :备教材、备学生、备时间、备作业。备作业,要考虑教学内容,要注意课堂教学的严谨性,要注意统筹安排,要注意灵活应变,要能真实地反映课堂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我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是既是简单有高效,又在教学中并不刻意要求去追求亮点,只要在有效的时间内能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获取学习方法、形成学习习惯就行了。

参考文献: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黎奇,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小湾镇马街中心学校田心小学教师 杨银荟

邮编:675909

提高科学活动的有效性 第8篇

一、让科学课动起来

这个“动”字, 在这里指的是生动。我们所使用的科学教材, 是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 根据有利于学生亲历学习过程;有利于实现多领域学习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原则, 精选科学知识和技能, 重视社会普遍关注的显示内容, 以及具有综合性和关联性的内容, 充分体现了科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思想理念。因此, 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 创设情境, 开展生动的科学课堂, 使学生能够迅速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来, 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欲望。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性学习。

例如, 在教学《地震》一课时, 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来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首先, 谈话导入:同学们, 你们喜欢旅游吗?喜欢旅游的同学请举手。哦, 有这么多同学呀。老师也很喜欢旅游, 2007年我去了美丽的汶川, 还拍了好多照片, 我们一起来欣赏。 (课件展示美丽的汶川图片) 怎么样?同学们, 这里的风景美不美?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感受, 真是美不胜收, 宛若人间仙境, 这么美的地方我真想再去看一看。于是, 2008年我又故地重游, 也拍了一些照片 (课件展示地震后的汶川图片) , 看着这些照片, 你们什么心情? (学生又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你们知道为什么变成这样了呢?根据学生的回答, 教师随机板书:地震。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 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大大小小不同程度的地震。地震是目前人类社会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之一, 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那么, 关于“地震”, 你想了解哪些知识呢?学生纷纷回答……

前后两组照片,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使学生感受到了视觉上的冲击以及心灵上的震撼, 促使学生迫切想要了解关于地震的一些知识, 从而达到了激发兴趣的目的。

二、让科学课活起来

这个“活”字, 指的就是探究活动。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 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 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 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增长科学探究能力, 获取科学知识, 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观察、实验是科学教学的主要过程, 也是学生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摆弄、操作和观察可以获得丰富的客观现象, 为进一步探究科学的结论奠定基础。提出问题是科学认识的第一个环节, 只有提出问题, 才能形成假设, 进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例如, 教学《电铃响叮当》一课, 在学生研究电磁铁的磁力这个问题时, 我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去观察、思考, 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 我设计了一场比赛:让学生在制作电磁铁的基础上, 比一比哪个小组的电磁铁吸起小铁钉的个数最多, 引导学生发现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不同。进而启发学生提出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我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测:先提示学生从电磁铁的结构入手, 推测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多数学生都能想到: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流的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有关。可能电流越大, 磁力越大;也可能电流越大, 磁力越小;可能线圈的匝数越多, 磁力越大;也可能线圈的匝数越多, 磁力越小。然后, 我再鼓励学生从猜想入手设计实验方案。在设计实验方案时, 要采取对比实验, 并根据实验方法预测实验结果。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并记录。然后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评价各自的实验方案, 并对自己的方案进行修改完善, 再根据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进行实验, 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实验结束后, 组织学生在全班交流各自的方法和结果, 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满足学生心理的需要。在交流的基础上, 师生共同归纳结论: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电流的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有关:电流越大, 磁力越大;线圈匝数越多, 磁力越大。最后鼓励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设计制作磁力更强的电磁铁, 比一比谁制作的电磁铁吸起的铁钉个数最多, 并解释其中的原因。这样又掀起了学生思维的新浪潮, 使他们从多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并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这个探究过程集动脑、动口、动手于一体, 体现了“玩中学”的观点。

在教学过程中, 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去想、自己去做、自己去发现和探索。让学生在独立探究的过程中去充分地体验科学的认识经历, 在体验中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发展, 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让科学课美起来

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最直接、使用率最高的就是口头评价, 而这种评价的语言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充满激励的, 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支持与赞美。课堂上,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 及时评价学生的意见或研究成果, 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鼓励学生对自己或别人的想法及研究结果进行大胆评价, 在评价中深化学生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为学生创设开放的学习空间和思维空间。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在宽松环境中独立思考, 自主探究, 大胆想象。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 关注学生的进步、提高和发展, 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精彩个性与潜能, 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非凡创造力及优秀的学习品质。

在实际教学中, 只要我们认真思考, 精心设计, 再加上有效的指导, 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经历整个探究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每个环节中来, 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发展, 就一定能大大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使学生有所学、有所得。

上一篇:执行力建设整改措施下一篇:家长会英语教师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