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

2024-07-05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精选8篇)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 第1篇

公益传播是指具有公益成分、以谋求社会公众利益为出发点,关注、理解、支持、参与和推动公益行动、公益事业,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非营利传播活动。大众传媒作为公益传播的载体,在公益传播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

传统媒体公益传播。传统媒体公益传播往往是以公益广告、公益节目的形式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进行宣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媒体的公益传播占据了绝对的主流位置并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但网络技术的进步在悄然改变着大众的行为习惯以及舆论的传播方式,传统媒体的公益传播渐渐显露出较为明显的问题与局限。

以公益广告在报纸杂志的传播为例,报纸杂志的公益传播依托的是其作为历史较长的媒体所积淀起的公信力,好的报纸杂志具有强大的“品牌”价值,而公益广告的公益价值恰恰需要建立在海量的发行基础和良好的公众形象之上。但是,平面的公益广告往往缺乏创意,由于创意不足,导致其所传达的理念不能深入人心,大众从“看到”到“参与”之间的转化率极低。另外,随着报纸杂志市场的细分化与专业化,许多媒体不再具有公益广告所需要的“量”的基础,广告投放效果甚微且成本增加,同时,公益广告也很难与专业媒体的定位和内容相融合。此外,由于报纸杂志有固定的发行周期,时效性相对较差,间断的、相对独立的公益广告、公益活动不能起到从根本上增强全社会公益理念的作用,针对社会事件的公益宣传有滞后性,同时缺乏反馈与互动。

新媒体公益传播。近年来,技术进步带动了新媒体指数化的成长,数字电视、数字报刊、网络、手机短信、触摸媒体等媒介成了更为广泛应用的传播手段,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而传播公益理念的公益广告、公益新闻、公益活动等发起者和受众都极其广泛,可以说公益尤需传播,而新媒体独具优势。

相较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的互动性与及时性极强,每个接收者同时也可以是传播者、监督者,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的知情与传播“特权”被弱化,信息的监察权力也分散在受众之中,且传播者、接收者、监督者的身份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变换频繁,信息制造与传播在广泛的受众群体中随时随地都在发生,整个过程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与及时性。此外,新媒体制造与传播信息的`成本极其低廉,近乎为零,对受众多为免费,每个人都可以在新媒体平台进行大众传播,大大提高了受众的主动性,同时,形式、内容多样的新媒体体现出小众化、个性化的特点,在某些特定人群中具有极高的关注热度和极强的影响力。

基于新媒体的特点与优势,结合传统媒体公益传播所遇到的问题,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能体现出以下特质:

1.交互性。新媒体传播是双向的,尤其是通过网络,在公益传播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得到受众的反馈信息并引起主动的再传播,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传播者,对信息具有再加工的权力,交互性极强。

2.非强迫性。基于新媒体的互动性特征,受众对信息具有选择权,在公益传播中,受众可以自由转换身份,其主动性对传播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互联网环境下,受众并不是完全分散的,多以兴趣、行业等细分化标签为基础聚集起来,彼此之间有一定的信任度,对于信息的传播热情相对较高,同时,参与感能带来一定的愉悦,使传播的主动性更强。

3.时空广泛性。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覆盖的时空范围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基于公益传播的教育性、观念性、倡导性等特征,新媒体所提供的传播环境更适合进行公益传播,同时,新媒体环境大大降低了公益传播的成本。

4.多元性。新媒体环境有利于公益传播形式的创新,例如,视频、动画、短信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在公益广告中运用,微博、社区、主页等可以积极运用在公益组织和公益活动中,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可以进行有机结合,针对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事件进行差异化的包装宣传,使公益传播不仅仅停留在平面图文、电视广告的层面,更加生动、富有创意,进而深入人心,达到更佳的传播效果。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 第2篇

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广告

一、新媒体简介

新媒体是一种互动式的由数字化技术复合而成的媒体。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四大传统媒体,新媒体又被称为“第五媒体”。

新媒体技术出现于20世纪中后期,以计算机的发明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为科技基础和最主要的标志。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飞速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同时由于人们民主意识的提高及对信息知识的渴求,传统媒体的缺点日益显露。在这种情况之下新媒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逐渐出现了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手机媒体、移动电视、触摸媒体、数字电视、数字电影、IPTV、基于互联网的新兴媒体形态等。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竞争力的挑战,集中体现为“三个三”:一是终端的形态表现,主要是“三屏”,即电脑屏、手机屏、电视屏。随着“三网融合”的加快,形成日益加密的终端覆盖。二是信息的形态表现是“三动”,即移动、运动、互动,信息接收终端是移动的,如手机上网、车载电视等;信息24小时全天候滚动和受众随时发生交互效应。三是传播的形态表现为“三合”,即融合、整合、竞合。多种媒体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磨合,在磨合中整合。这“三屏”、“三动”、“三合”,正义无处不在的在线、互动、超链接等方式,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屏幕”的信息消费革命,对于长期单向传播,单一介质传播的传统媒体而言这种挑战无疑是巨大的甚至是颠覆性的。

二、新媒体上的公益广告

这些先天性的优势使得新媒体在广告领域尤其是公益广告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就以几种新媒体形式为例,说明公益公告在新媒体上的应用。

(一)互联网新兴媒体形态公益广告

1、网络公益微电影

微电影是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是视频短片。公益微电影则是以社会公众切身利益出发和提

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广告

高社会道德风气为目的而拍摄的微电影,是提醒公众应该对社会的责任和态度,进而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它生动直观的表现方式被广大网民接纳,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2011年10月佛山小悦悦被碾压路人冷漠事件引发全民讨论,“冷漠”一词刺痛着人们的内心。广东高校的大学生们集体发生,通过微电影反映自己的关注和思考,11月4日,广州大学城十所高校的学生分别推出十部公益微电影,用迥异不同的故事和镜头做出同样的呼吁:“拆掉心中的墙,拒绝冷漠”。

2、博客公益广告

博客是网络时代的一种快捷易用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被称为“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凸显了博客用户意见领袖的特点。这就赋予了博客公益广告以一传百的功能。作为互联网优质用户的博客,是一个内容鲜活的传播新媒体,有着忠诚度极高的受众群。在博客上发放公益广告,始终投资少,收效大的营销行为,是中国公益事业和互联网的最佳契合点。比如哈达网(http://)近期推出的“达芬奇计划”,以“汇聚博客传播公益”为主题,这种以分享、传播公益的代码流传路线,在缔造博客传奇的同时,势必为互联网的公益事业宣传掀开新的一页。

3、微博公益广告

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微博网站具有强大的即时通讯功能,可以通过QQ和MSN直接书写,其实时性、现场感及快捷性甚至能超过所有媒体。微博内容短小精悍,限定为140字左右,信息简短,不许长篇大论,门槛较低,因此有很强的草根性。通过微博宣传公益,可以到达最广泛的受众。当下应用比较广泛的是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截止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这对于需要广泛受众的公益广告来说,无疑具有强大的诱惑力。微博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使其日益成为救助中国困难群体的“民间力量”。紧急筹集救命“熊猫血”,成功救治巨腹女孩小云星,微博正在创造一个民间公益的壮举。

(二)手机短信公益广告

近年来手机短信开始承担作为一个信息传播媒介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为公益

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广告

广告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传播平台。作为一种媒体,手机短信不仅影响着政治经济,而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所以它必须承担作为一个信息传播媒介所肩负的维护公共利益的社会责任。2002年12月,江西血液中心o型血告急,这是得到了中国联通南昌分公司的支持,向手机用户征集征集献血者的公益短信:“尊敬的朋友,因省血液中心目前o型血紧缺,急征o型血液捐献者;如果年的血液是o型,请伸出援助之手„„”闻讯而来的的热心群众为血库送来了4万毫升的生命之源,成为我国无偿献血史上“手机短信救血库”的一段佳话。

(三)移动电视

移动电视一般主要指在公共汽车等可移动物体内通过电视终端已接受无线信号的形式收看电视节目的艺术或应用。移动电视的用户处于一个封闭的场所内,信息渠道非常有限,被动接受成了优势。同时,移动电视以交通工具为主要载体,流动人群庞大,受众面广。这些特点为公益广告的有效传播提供了保障。

三、公益广告在新媒体影响下的发展趋势 ①公益广告在新媒体上的投放,推动了传统媒体的公益化。2011年3月1日,重庆卫视全面改版,其“主流媒体,公益频道”的定位宣告了中国内地第一家公益频道的诞生。重庆卫视此次改版由政府主导,其目的是为了解决电视台运营过程中片面追求收视率、广告多、电视剧多、节目格调不高、内涵不丰富、缺乏思想性等问题。

②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联合推进公益。传统媒体固有的威信力与新媒体的多样性、互动性、实时性等优势相结合,势必会促进公益广告的进一步发展。2011年5月17日,山西《生活晨报》微博对话辽宁卫视微博,希望辽宁卫视转发山西6岁“面具娃娃”湘湘的求助信息。辽宁卫视当即参与到“全国媒体在行动”的救援活动中,让湘湘过一个不再流泪的儿童节。辽宁微博转发湘湘的故事后,小湘湘的命运牵动着辽宁微博近百万粉丝的心。在微博上,全国共有二十多家媒体发起救援,数百万网友齐声呼吁“拯救面具娃娃”。全国媒体和百万网友的爱心行动,为湘湘筹集到140余万爱心捐款。2011年7月,被严重烧伤的“面具娃娃”终于赴京治疗。微博之力不微小。媒体运用微博开展的公益援助,让世间爱意充盈,塑造了可亲可敬、有担当、有爱心的媒体形象。再举一例,2010年

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广告

下半年来,一批得风气之先的报纸杂志正不声不响的在苹果、安卓等移动操作系统开发客户端,抢占移动智能终端的市场。

③公益广告形式趋于多样化,表现力和效果不断增强。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形式日新月异。公益广告也必然会不断创新形式以适用于不同的新媒体。随着技术的进步遗迹消费市场的成熟,改变了以前那种以文本和少量的低质量的GIF、JPG图片构成的Banner式广告,出现了具备声音、图像、文字等多媒体组合的新媒体形式,人们普遍把这些媒体形式的组合叫做富媒体。

④公益广告与受众的互动性增强,广告效果将更加明显。公益广告在新媒体上的投放,迎合了不同场合、不同受众的特殊需求。新媒体的互动优势也会在公益广告的传播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如微博公益广告,观众可以通过转发等形式推动公益广告的传播,给予更多人接触的机会。

四、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①、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媒体形式多样,公益广告可以选择不同的媒介进行投放,覆盖面广;而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传统媒体尚且没有达到完全覆盖的程度,更不用谈新媒体。另一方面城乡差距明显。农村还是以传统媒体为主打。公益广告的质量及质量远不及城市地区。

②、受众媒体素养有待提高。新媒体是依托数字技术发展的,这就对广告受众自身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媒体是对受众单向的传播信息,受众则是被动接受,新媒体的应用则是信息的发布者与接受者互动来完成的。这不仅要求受众懂得新媒体的基本操作,而且对他们的思想意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③、公益广告在新媒体上的投放缺乏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不足。公益广告是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广告形式,如果没有财政上的支持,公益广告就很难有量的增加,更不用说质的提高。

④、管理有待加强。我国现阶段在新媒体方面管理力量不够强大,管理法规执行困难,现行管理框架不适应新媒体的中长期发展,管理法规体系不健全。负责公益广告的执行与管理的公共传播主题的空洞化。

⑤、公益广告质量有待提高。与西方的公益广告相比,我国的公益广告的内容明显空洞,很多都是单纯的语言赘述,容易引起受众的疲劳感和逆反心理。公益广告在质的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广告

五、解决对策

①、国家要加大西部地区的政策扶持,缩小东中西部的地区差异。如对相关企业实行优惠政策,鼓励有发展潜力的团体去开发西部。

②、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尤其要加快互联网知识的普及。

③、成立公益广告管理机构,加强主导性公益广告的控制和管理,提升公益广告的质量。

④培养专业型人才,注重创新。

六、结语

新媒体环境下公益传播的发展探究 第3篇

1 新媒体环境下公益传播的特点

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公益传播,具有交互性、非强迫性、时空广泛性以及多元性的特点。由于新媒体公益传播是双向的,在向外界传播各类信息时也能随时接到信息接收者的反馈,使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双方的身份可以互相转换,这就是所谓的交互性特点;非强迫性则是指信息接受者在接受信息时可以进行信息的筛选,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接受。特别是信息接受者的身份可以随时转换,这就造成了公益信息传播的主动性加强;时空广泛性则是指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以网络为主,传播媒介更是多种多样的,在时间与空间上具有广泛性,降低了公益传播的成本;而多元性则是指在公益传播过程中,相关信息可以以视频、音频、动画、文字等多种形式,在电视、电脑、手机等媒介上出现,给不同的人不同的选择,宣传手段更加丰富。

2 新媒体环境下公益传播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公益传播依托于新媒体平台,得到了更广大的群众基础,公益事业也在飞速发展。由于传播手段的多元性与开放性,我国政府、慈善家、明星、公众人物对公益传播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持。

3 新媒体环境下对公益传播的要求

针对新媒体环境下公益传播的现状,需要相关部门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解决问题,保证公益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能够顺利开展,并发挥积极作用。

首先,需要对公益传播的相关工作者进行新媒体传播的培训。需要对政府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政府人员真正了解新媒体传播技术之后才能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引导公益传播相关人员采用新媒体技术进行传播,让我国的公益事业紧随时代发展步伐。

其次,公益传播的内容和方式也要不断创新。在传播内容上要贴近群众的实际生活,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并能够围绕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进行传播,保证传播内容具有时代性与可行性。传播方式可以针对不同的信息接收者制定不同的方案,对一些有能力接受大容量公益活动的企业与个人要积极争取;对待一些普通居民则以宣传为主,让其起到一个监督与宣传的作用,从而保证公益活动的进行能够被更广大的群众熟知,并得到更多人的支持。进行公益传播还可以以社区为单位,在社区居民进行晨练、休闲的时间进行公益活动方案的解说,保证更多人了解公益活动。针对一些青少年开展的公益活动则可以进校宣传,培养学生热爱公益事业、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定相关的公益传播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保证相关工作在合理合法的环境下进行。目前,我国还缺乏关于公益传播事业的法律法规,给政府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经过不断验证予以完善,并最终形成较合理的法律法规。这套法规要对公益活动的主办方进行实名认证,对公益活动进行分类,并对可以举办公益活动的人员进行界定。在筹集善款的过程中则需要进行严格监督,对善款的来源、征集、发放的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并将最终筹集善款的金额、发放的结果公布给大众,保证整个公益活动款项流动的透明性。从而提升公益活动的可信度,使更多人乐于参与到公益活动之中,并保证公益活动的开展能够切实起到应有的作用。管理制度与监督制度的建立,能够保证公益活动在新媒体环境下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4 结语

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公益传播,能够使公益活动在一个更广阔、开放的环境下得到开展。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公益传播,需要在认清公益传播的传播特点以及传播现状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公益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能够更健康、科学的发展。合理利用新媒体环境进行公益传播,使公益传播发挥其最大的效用,为我国的公益事业做贡献。

摘要:随着4G市场的开放、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民使用习惯的不断更新,近几年新媒体运营机构呈现出新的特征。截至2014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为6.49亿,占全球总数的21.6%。中国也当之无愧成为世界新媒体用户的第一大国,拥有全球最活跃的新媒体产业以及最丰富的新媒体应用,是全球市场上最大且具有较大潜力的一部分。

关键词:新媒体,公益传播,特点,现状,要求

参考文献

[1]徐佳.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公益广告的媒体利用策略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2(5).

[2]张臻.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中国公益传播新形态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2(6).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 第4篇

关键词:新媒体 公益传播 互联网 信息

一、媒体公益传播

公益传播是指具有公益成分、以谋求社会公众利益为出发点,关注、理解、支持、参与和推动公益行动、公益事业,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非营利传播活动。大众传媒作为公益传播的载体,在公益传播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

传统媒体公益传播。传统媒体公益传播往往是以公益广告、公益节目的形式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进行宣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媒体的公益传播占据了绝对的主流位置并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但网络技术的进步在悄然改变着大众的行为习惯以及舆论的传播方式,传统媒体的公益传播渐渐显露出较为明显的问题与局限。

以公益广告在报纸杂志的传播为例,报纸杂志的公益传播依托的是其作为历史较长的媒体所积淀起的公信力,好的报纸杂志具有强大的“品牌”价值,而公益广告的公益价值恰恰需要建立在海量的发行基础和良好的公众形象之上。但是,平面的公益广告往往缺乏创意,由于创意不足,导致其所传达的理念不能深入人心,大众从“看到”到“参与”之间的转化率极低。另外,随着报纸杂志市场的细分化与专业化,许多媒体不再具有公益广告所需要的“量”的基础,广告投放效果甚微且成本增加,同时,公益广告也很难与专业媒体的定位和内容相融合。此外,由于报纸杂志有固定的发行周期,时效性相对较差,间断的、相对独立的公益广告、公益活动不能起到从根本上增强全社会公益理念的作用,针对社会事件的公益宣传有滞后性,同时缺乏反馈与互动。

新媒体公益传播。近年来,技术进步带动了新媒体指数化的成长,数字电视、数字报刊、网络、手机短信、触摸媒体等媒介成了更为广泛应用的传播手段,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而传播公益理念的公益广告、公益新闻、公益活动等发起者和受众都极其广泛,可以说公益尤需传播,而新媒体独具优势。

相较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的互动性与及时性极强,每个接收者同时也可以是传播者、监督者,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的知情与传播“特权”被弱化,信息的监察权力也分散在受众之中,且传播者、接收者、监督者的身份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变换频繁,信息制造与传播在广泛的受众群体中随时随地都在发生,整个过程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与及时性。此外,新媒体制造与传播信息的成本极其低廉,近乎为零,对受众多为免费,每个人都可以在新媒体平台进行大众传播,大大提高了受众的主动性,同时,形式、内容多样的新媒体体现出小众化、个性化的特点,在某些特定人群中具有极高的关注热度和极强的影响力。

基于新媒体的特点与优势,结合传统媒体公益传播所遇到的问题,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能体现出以下特质:

1.交互性。新媒體传播是双向的,尤其是通过网络,在公益传播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得到受众的反馈信息并引起主动的再传播,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传播者,对信息具有再加工的权力,交互性极强。

2.非强迫性。基于新媒体的互动性特征,受众对信息具有选择权,在公益传播中,受众可以自由转换身份,其主动性对传播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互联网环境下,受众并不是完全分散的,多以兴趣、行业等细分化标签为基础聚集起来,彼此之间有一定的信任度,对于信息的传播热情相对较高,同时,参与感能带来一定的愉悦,使传播的主动性更强。

3.时空广泛性。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覆盖的时空范围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基于公益传播的教育性、观念性、倡导性等特征,新媒体所提供的传播环境更适合进行公益传播,同时,新媒体环境大大降低了公益传播的成本。

4.多元性。新媒体环境有利于公益传播形式的创新,例如,视频、动画、短信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在公益广告中运用,微博、社区、主页等可以积极运用在公益组织和公益活动中,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可以进行有机结合,针对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事件进行差异化的包装宣传,使公益传播不仅仅停留在平面图文、电视广告的层面,更加生动、富有创意,进而深入人心,达到更佳的传播效果。

二、新媒体公益传播的功效

新媒体构建新的人际关系网络。公益活动往往通过“滚雪球”式的人际关系加之媒体宣传进行传播,而网络包括移动网络等媒介在更广泛的时空范围内构建出一种新的人际关系。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特征,在不断的分享与互动过程中很容易培养起人与人之间的认同感和信任感,而集体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吸引认同感的过程。

新媒体环境使以往的“大公益”碎片化,“微公益”渐渐成为趋势,公益活动的主导角色不再由政府、企业、公益组织所担当,每个网民都可以是公益活动的发起人、倡导者、参与者,公共意识代替传统的官方意识进行着公益引导和动员,公益传播的方向由传统的自上而下变成了自下而上。同时,即时的互动交流使公益活动的每一步过程透明化,使得更多的潜在参与者能够及时获取信息。微公益的参与方式多种多样,在不断的互动、分享、传播中,公益理念得到了可持续的传播,参与者也获得了精神上的快乐,由此激发出更多的参与倾向。

1.线上线下融合。目前,完全的在线公益活动往往规模较小、缺乏有力的组织,同时,在线集体活动因存在“搭便车”、公信力不足等问题,往往难以取得显著的成效,而利用新媒体优势,对公益活动进行造势宣传,融合线上线下渠道,则能进一步整合公益资源,扩大参与人群,传播公益理念。

2011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是新媒体公益传播的极好案例,该活动并未通过新闻发布会等传统模式进行前期宣传,而是录制了活动主题曲的视频放在活动主页上,同时转载到搜狐、腾讯等门户网站,并在人人网、新浪微博等SNS社区得到了广泛的分享和传播,许多明星以及其他公众人物也通过网络互动积极地进行了宣传,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另外,“地球一小时”官网与百度、优酷、人人网、新浪微博等20余个在线平台进行合作,依靠网络所得的主页点击率及活动影响力是传统媒体远远不能达到的。而活动规模通过新媒体扩大之后,具有权威性的传统媒体也对此进行了后期报道,进一步强化了传播效果。

2.助推公益事业发展。政府、公益组织、企业、传统媒体等是公益事业的有力组织者、引导者,也都是具有丰富线下资源的公益传播主体,在新媒体环境下,公益传播依然需要有力的组织与正确的引导,因此,线上宣传、线下运作的融合模式较适合当下的公益活动,而对各方公益传播主体来说,卓有成效的传播技术与公益热情同样不可或缺,必将强有力地推动公益事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三、问题与展望

新媒体公益传播的主要问题。根据霍夫兰的“可信度效果”研究,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信源的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而公益传播尤其需要可靠的信源,其公信力是影响公益活动最终效果的关键。然而,新媒体传播在公信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劣势。以网络媒体为例,网络是一个虚拟的平台,各主体之间没有直接的接触来往,在此平台建立起的人际关系、兴趣和感情不够牢靠,在牵涉注册、捐款等公益活动中常见的环节时,往往参与度不高,因为网络本身就带给很多人不信任感。另外,由于网络传播环境错综复杂,虚假信息、非法传播常常无孔不入,在微博中打着“献爱心”的名义私募善款骗取钱财、“网络乞丐”等现象偶有出现,而受众对于公益活动本身就很敏感,一旦有人产生质疑,负面情绪便会通过网络迅速扩散,導致人们对公益活动及公益组织的信任度大大降低。

新媒体的灵活性、交互性、低成本、广覆盖在使其能够便捷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导致监督管理难度增大,如身份认证体系不完善、信息审核体系不健全等重要问题都亟待解决。具体到公益事业上,网络上大大小小的公益组织成千上万,但大多并未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官方认证,且彼此之间缺乏合作与沟通,导致广大网民对网络公益组织普遍缺乏信任,公益活动难以真正推行。许多网络公益人士对公益事业满腔热忱,却没有法律法规赋予的合法“身份”,许多公益行为究其本质却是“非法”活动,不仅难以真正践行公益,反而受到网民的非议。在网络公益传播过程中,信源不唯一且难以确定,虽然透明度高,但信息往往真假难辨,容易导致善款去向不明、组织者身份不明等问题。追根溯源,新媒体公益传播的劣势主要是制度缺陷导致,然而目前,实体化的公益事业尚且难以推行,相关制度并不完善,网络等新媒体的公益传播管理自然需要更多的时间。

解决当前问题的思路。基于新媒体公益传播的发展趋势以及当下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新媒体传播技术培训,创新新媒体环境下公益传播方式以及完善相关制度。

公益传播过程牵涉的主体很多,在新媒体环境下,公益传播的各主体都应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政府相关人员通过掌握新媒体传播技术,可以对公益传播进行有力的推进和正确的引导,同时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对于企业、各公益组织来说,掌握新媒体技术是传播公益、策划网络公益活动最关键的因素。而对于广告公司、媒体来说,技术是新媒体公益传播形式不断创新的保障。

新媒体的特征尽在一个“新”字,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也需要不断创新。公益传播应跳出以固定的“传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对广大受众的心理及差异化需求进行分析,利用新媒体环境下丰富的资源进行更为广泛的公益传播。网络群体的聚集往往基于兴趣、行业、地域等特征,针对不同的群体,公益传播应有对应的策划方案。另外,许多草根NGO及意见领袖对网民的影响极大,加强身份认证体系以及提高传播技巧将使得现实生活中的公益组织、媒体等在网络环境中获得强大的公信力,有力地引导公益传播方向以及受众的行为。

新媒体环境下用户众多、覆盖广泛、资源丰富,为公益的关联营销提供了有利的先决条件,使公益传播成本低廉且效果显著,并为未来公益传播方式的创新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如将公益与网游适当结合,将公益理念渗透到游戏设计当中,对网游的主要用户,即青少年群体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新媒体环境下公益营销的创新方式不胜枚举,企业也可利用新媒体进行各式各样与公益相关的关联营销,但要将每一种思路都付诸实践还缺乏成熟的条件,各种创新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公益传播的各个主体长期的共同努力。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 第5篇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迎来了微时代。新媒体环境下的微电影不断地发展壮大着,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它有着数量庞大的消费者。可是近些年来,它慢慢出现了两大问题,一方面微电影内容同质化和低俗化了,另一方面有更多的广告植入,失其逐渐沦为广告的附属品。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两大问题,本文给出了相应地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微电影传播机制;发展 一.背景

我们身处在一个信息大爆炸时代,获取信息为自己所用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必要的。可是在这个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微时代的到来,信息碎片化和快餐文化符合了当代人的心理需求,越来越成为人们文化消费的主流方式。因此,微电影应运而生我们也不能小觑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它为微电影提供了广阔的、可以依赖的栖息之地,例如:视频网站、微博、微信、腾讯空间等,与此同时,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手机、平板电脑、户外电子屏、移动终端设备等特有的特征:移动性、便携性使得时间有限的当代人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在坐车或者排队的时候,他们可以使用自己的手机观看一部微电影。微电影,顾名思义是短小的电影。一方面它与传统的电影相比有着很多不同的地方。它的核心本质特征是电影只有30秒到半个小时的播放时间;它在周期制作方面上,只需要几天到几个月的时间;与巨额资金投入的电影相比,微电影只有几千到上万之间浮动的投资成本;它拥有着比传统电影更广阔的播放平台——新媒体。另一方面,它与广告也有所不同。广告内容通常是生硬、单调、叫卖式的。然而,微电影巧是运用隐性的方式传播品牌,它妙地将生动震撼人心的小故事与品牌相结合,贯穿着情感,更容易吸引观众,与之引起共鸣。微电影可以说既是电影形式的创新,又是广告模式的创新。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微电影传播机制

何为传播机制?传播机制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传播过程中参与的要素,另一方面是在传播过程之中参与的要素之间是如何协调运作,保证该过程完整和顺畅。新媒体环境下的微电影机制在传播过程中参与的要素有: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传者、传播效果。

(一)传播者

在传统的电影里,一部电影的制作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因此传播者大多是有着强大人脉、经验丰富和能够承担亏本风险的导演。而微电影就有所不同,它有着新鲜的血液——专业的团体和普通网民。制作成本低、周期短、平台广这些微电影独特的特征使得每个人都拥有机会亲自去拍摄制作,他们既可以自己写剧本、当演员,还可以做导演。

(二)传播内容

微电影将一个故事的情节高度浓缩配上流行元素,运用简单和直接的方法去演绎。这些故事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以父母子女、配偶之间的感情故事为主线的亲情篇;以男女之间的情爱为主题的爱情篇;传递正能量的励志篇;拥有大量幽默搞笑元素的恶搞篇。

(三)传播途径

传统的电影一般是选择在电视和各大影院播放,而与传统电影不同的是微电影除了利用这些传统的传播媒体平台,它还借助各大视频网站,微博,微信,腾讯空间等当代人越来越多的使用的新媒体来传播。新媒体环境下,为此提供的平台不仅广阔,而且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大。

(四)受传者

微电影的受传者主要是80后和90后这些年轻人,一方面,生活在新媒体时代,他们创新意识强,喜欢追求新事物,所以他们经常也很擅长使用各种新媒体:手机、平板电脑、户外电子屏、移动终端设备等。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他们通过开启WI-FI、3G、4G移动网络就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另一方面这也与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有关,对于时间有限的年轻人来讲,他们对浅显易懂的快餐文化独有情种。一个生动短小而精悍的故事在几分钟之内就可以被讲述,同时有着强大的网络推波助澜,微电影因而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这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五)传播效果

一方面,微电影的互动性强。传统的电影是借助单向传播媒体---电视来传播的,与此相比,借助互动传播的新媒体的微电影有着更有影响力的传播效果。微电影的出现,人们不必需要提前安排好时间去电影院观看,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他们可以在线随时随地观看,可以及时地发表观看感想与别人分享。微电影在微博、微信、腾讯空间的点赞、评论、转发下,它能够更多地被人所观看,无形之中增强了它的关注度。另一方面,微电影的开放性强。与仅仅局限于某些题材的传统电影特有的“我拍,你看”模式相比,微电影独辟蹊径地涉足更多领域:网络、游戏、广告、文学,它不断探索着新的传播模式。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微电影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的低俗化和同质化

新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微电影也不例外。拍摄和制作微电影门槛较低,使得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微电影的创作和制作中来。有一些制作方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经常在电影中添加一些低俗、暴力的情节。众所周知,电影它是一门艺术,是用来洗涤人们心灵上的尘埃,启迪人们的智慧的一门艺术。适度恶搞的情节,可以博得观众欢心。倘若过度地为了博得观众的眼球而增添低俗、暴力的情节,不仅会使电影失去它原有的说教功能,还会在无形之中失去有一定知识文化的观众。由于微电影篇幅有所限制,它不能够过多的增添复杂的情节,因此微电影市场上会出现内容题材同质化现象。

(二)广告植入

有着庞大的观众群体的微电影,它的价值与日俱增,很多商家从微电影里看到了潜在的商机,开始着手在微电影里植入广告。商家和微电影联姻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人们也慢慢地注意到微电影中越来越多的电影被植入进来,它开始变得商业化,慢慢失去了它固有的讲述故事的完整性和感染性。

四.可实施的对策

(一)增强创新意识,以丰富内容为主

不仅要不断探索创新传播微电影的营销手段和科技,还要力求内容的丰富多彩避免内容的雷同。在故事情节的安排选择上多下功夫,争取做到有创意、有趣贴近生活,给观众带来意外观看的惊喜。同时要注意挖掘电影的深度,最好能引起观众对人性和价值的思考和感悟,能够真正做到有社会关注的价值。我们拿一个成功的案例微电影《老男孩》来讲,这部微电影,讲述了为了心中的梦想而不断奋斗的80后的故事,该电影上映之后,取得了高达七千万的点击率,他成功的很大一部分应该归功于它做到了内容的丰富、有一定的深度、传播着正能量,引起了发愤图强积极向上年轻观众的共鸣。

(二)全方位整合、持续推广

微电影的广泛传播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两个途径。根植于网络而兴起发展的微电影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提供的平台来增强知名度,还要积极利用数字媒体,研究表明,在我国,电视观众群体依旧是很庞大的,且多以老年人为主。因此,对于微电影来说,为了挖掘更多的潜在客户——老年人,可以在制作拍摄方面,多添加一些与老年人生活贴切的故事情节。在线下,努力提高线下活动参与度,可以考虑在人群聚集的营业厅和机场播放影片,也可以在旅游大巴上循环播放。通过国内外视频或社交平台,开展微博“微话题”有奖竞猜活动等。

(三)增强监管力度

针对市场上良莠不齐、滥竽充数的微电影,国家广电总局和互联网信息办在制定相关制度的同时还应该加强监督和管理力度,积极宣传制作拍摄健康有意义的微电影。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 第6篇

随着互联网热的益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以3G、4G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手机端的兴起,以及网络这个平台本身所携带的开放性。很多以前人们只能从报纸上得知,甚至根本无法得知的事,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网络上。同时,随着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快捷性以及匿名性,人们可以随心所欲的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以及想法。一些社会事件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轰动性的社会影响,还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社会舆论。首先先让我们来看看当初那些引发轰动性的社会热点事件现在的后续进展如何了。2月1日虹口藏尸案

因为琐事与妻子发生争吵,29岁的朱某将妻子杀害,三个月后投案自首。三个月内,朱某将妻子的尸体冷藏在冰柜里,并每天若无其事地掩饰,每天下楼遛狗。后续:至今未开审。3月1日巫山童养媳事件

10多年前,重庆市巫山县双龙镇的马泮艳三姐妹在12岁时,被监护人卖作“童养媳“,多次出逃失败,并相继生下子女。2016年,年仅28岁却已有一个14岁女儿的马泮艳起诉要求离婚,并希望追究“丈夫”在自己还是幼女时强奸自己的法律责任。

后续:不能认定监护人涉嫌拐卖妇女儿童。因怀孕时已满14岁,所以不算被强奸,不能证明“丈夫”涉嫌强奸罪。当时帮他们办理结婚手续的民政办工作人员刘忠辉,被严重警告处分。

5月10日北电性侵门

微博实名认证为“畅毅文化艺人事业部总经理”的@宋泽尘Leslie_AM发表微博,称好友“阿廖沙”在北京电影学院就读期间,遭遇班主任之父性侵。北影学生性侵真相竟然真的是班主任之父的所为,而他竟是贾樟柯前岳父,实在令人发指啊!而一位自称是北电在校生的网友“北电侯亮平”,爆料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教授宋靖、吴毅贪污受贿,涉嫌性侵学生,并列举出不少证据,信息量惊人。后续:无疾而终。

5月26日举报多名学生被性侵的何思云老师

广西特岗教师何思云,听闻本校多名留守女童自述在校外托管机构被一名谭姓男老师以“盖被子”的名义乱摸,有的已长达两年之久。义愤填膺的何思云向学校领导反应,并没有得到任何回应。无奈之下,何思云自行拨打110报警,谭姓老师随即被警察带走。

后续:事发后,当地教育局核查何思云教师资格证,并告知其证件系伪造。随后,何思云被辞退,被迫离开教师行业。因为承受压力过大,她和男朋友分了手,全校100多名老师同事也从此和她没有了任何联系。更骇人听闻的是,何思云发微博称,县政府为了避免她上访,把她列入了吸毒控制人员名单,导致她无法坐动车出门。6月23日杭州保姆纵火案

杭州“蓝色钱江”小区2幢1单元1802室发生大火,导致了一位年轻母亲和三名孩子死亡,而涉嫌纵火的是他们雇请的保姆,消息一出,引起了无数人的唏嘘。令人们质疑的是:在杭州最顶尖的楼盘里,为何从发现火灾到把人救出,要花将近三小时?绿城物业公司是否有责任? 后续:案件停滞。

9月8日拒绝破腹产,榆林产妇跳楼

西榆林市第一医院绥德院区住院部5楼,一名待产孕妇从楼上坠下身亡,警方目前已经排除他杀可能。院方声明表示曾3次建议剖腹产,但均被家属拒绝。而对于医院发布的声明,产妇家属却并不认可,双方“各执一词”。后续:医院撤职两名人员。10月28日豫章书院

在江西南昌,有这样一个地方:在家长眼里,它是自己孩子能够彻底“戒掉恶习”,重新“走上正轨”的最后希望;在通过网页搜索的不知情人眼里,它是以国学文化精髓染化“问题少年”的好学校;而在里面的学生眼里,这里是彻头彻脑的“地狱”。它就是江西南昌豫章书院。据多家媒体公开报道,这是一所住读式学校,学生在里面都遭受过被戒尺、“龙鞭”打,被囚禁在黑屋中,吃难以下咽的食物等各种虐待。

后续:豫章书院关闭,但家长竟拉横幅支持豫章书院继续办学。暴走大事件,因曝光豫章书院的,被强行下架。11月6日携程幼儿园虐童

携程托管亲子园教师打孩子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显示,教师除了殴打孩子,还强喂幼儿疑似芥末物。

后续:园方主要责任人已被刑拘,已停职公司两个高层。11月12日江歌事件

就读于日本东京法政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江歌,被闺蜜前男友陈世峰用匕首杀害。一年后,江歌血案即将开庭之际,为请求日本法院判决陈世峰死刑,2017年11月12日下午,江歌母亲江秋莲及众多中国留学生志愿者,在东京池袋西口公园集会,征求民众署名支援。

后续:12月11日将在日本开庭,室友刘鑫被舆论攻击,犯罪嫌疑人陈世峰沉默至今。11月18日家暴十年

小敏老公是练习散打的,结婚10多年来,只要老公心情不好、夫妻俩闹矛盾了或者因家庭问题意见不合,老公都会用拳头解决问题。练过散打的老公,出手力度之重可想而知。每次挨打,小敏都没有报警,也没有去医院,如果伤不重,她就自己去药店买一些跌打药涂一下或者膏药贴一下;挨打重了,她在床上躺几天(因为是高管,上班比较自由)。

“她都通过自愈的方式疗伤。身上的乌青一时消除不了,她就穿长衣长裤遮起来,脖子上的伤痕她就用围巾遮住。”

律师问她为什么10多年一直没有报警?她说,10多年来,她想过反抗,但碍于面子以及考虑孩子的将来,她都没有报警,而选择保持沉默。直到2016年反家暴法的实施,她终于主动找到了律师。

后续:离婚,但没能证明丈夫家暴。因女高管每一次家暴都没有报警,也没有去医院,丈夫对她的家暴缺乏强有力的证据。当律师找到她丈夫时,他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11月18日大兴火灾案

北京市大兴区火灾,19人遇难,8人受伤。死亡的大多数是属于北京的低下层人民。

起火建筑地上一层为餐饮、商店、洗浴、广告制作、生产加工储存服装等商户,总面积约6600平方米;地上二层、局部三层均为出租房,总面积约8300平方米,共305间房、租住400余人。该建筑是典型的集生产经营、仓储、住人等于一体的“三合一”、“多合一”建筑。后续:火灾原因还在调查中。11月23日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

在北京朝阳区管庄红黄蓝幼儿园(新天地分园),家长发现孩子被老师喂了不明白色小药片,孩子身上有很多针眼。有家长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了更恐怖的事:孩子提到,在幼儿园,老师脱了小朋友们的衣服,一起罚站。还有小朋友光溜溜,叔叔也光溜溜,叔叔给他们“检查身体”(小朋友给家长模仿了全套动作,很可怕,竟然是活塞运动)。当时还有其他孩子旁观。孩子们并不知道这些都是不正常的。后续:以一种及其荒谬的方式结束,没有了下文。

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从这一系列事件的本源出发,看一下,这些事件由产生,发布到被广大群众知道并引发热议的过程。基于现如今互联网的发达所带来的便利性以及科技尤其是移动终端的便利性,如今人们已经可以十分方便的在互联网上发表自己的言论。传统媒体的衰败,以及新媒体的崛起,曾经的把关人制度也已经很难得到运用。由于把关人的缺失,网络上的很多言论变得很难得到证实是否属实,这也导致了网络上各式各样的言论在流传。

那么这些言论中的某一部分又是如何在互联网上得以不断发酵,并最终成为全民热议的社会热点的呢?其关键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普通网民中脱颖而出的意见领袖,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网红、大V。他们能从很大程度上带动事件的传播,并进行舆论导向。因为他们其本身便是网络当中的红人,拥有大量的粉丝和支持者。

2、中国目前的互联网环境相对较于宽松,有了一个很好的意见传播环境,群众可以在网上便捷的发表自己对这些事件的看法。并能通过转发,点赞等一系列方式带动事件的传播。

3、新媒体的崛起,现在在互联网上有着大量的个人自媒体也就是公众号,由于具备发布的快速性,他们往往可以在了解事件发生后,便开始撰写相关方面的文章,将这些事件带给那些还不知道或者已经知道的人,进而对事件进行二次传播。

4、群众都具有极强的从众心理,就像《乌合之众》一书中所说的那样“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所以,无论这件事情是是是非,出于个体安全感的考虑以及群体压力人们都会去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解,传播。就如同是,别人都知道了这件事,我也不能落后一样,进而导致了事件的又一次传播并最终使事件不断发酵成为全民热议的热点话题。

5、第三人效应在传播过程中影响,人们倾向于高估大众媒介对他人的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具体来说,劝服传播所面对的受众会认为,这种劝服对他人比对自己有更大的影响。而且不论是否是信息的直接接受者,对媒介影响他人的预期将会导致自己采取行动。

6、网络舆论所带来的压力以及基于沉默的螺旋所带来的影响,这些事件有时往往会朝着不可预料的方向发展。

最后用一张传播链来更为具象的解释一些社会热点话题是如何开始又是如何结束的。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 第7篇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

摘 要

当今社会,互联网越加发达,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和团体之间以及国与国之间产生了极其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互联网的高速发达,使得世界时时刻刻便可呈现在眼前。网络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原有传统传播时空上的限制,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捷,同时使得一种“快餐文化”也日益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跟着时期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状态,媒体形态获到了有效开发,发生了以新技术为支柱的新媒体。新媒体的诞生让信息传播与接收之间几乎要达到一种无缝链接的状态,尤其实时通讯工具手机的出现使得移动媒体得以发展,不论人们在何时何地只要有网络就能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本文主要以移动媒体中的即时通讯软件“微信”为例来讲述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特点,首先论述传统四大媒体的特点,进而引入新媒体,深入挖掘新媒体的特点,最后预测未来受众将有什么样的特点。

关键词:互联网,新媒体,传统媒体,微信

绪 论

互联网的出现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不可磨灭的作用,是迈向新时代的重要的历史性的一步,而以互联网和手机等数字化设备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以及它对文化所产生的意义不亚于造纸术的发明。新媒体的衍生对于大众而言产生的影响是极其全面而且彻底的,它不仅在日常生活和思维模式上影响乃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更是在世界领域内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也正因为新媒体巨大的影响力,令它成为时兴的热媒体。

一、新媒体概述

(一)新媒体的含义

新媒体究竟是什么?有着什么样的界说?针对这一点,众说纷纭,有如诸子百家般各家有各家的说法。美国《连线》杂志把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新媒体是:“以数字技巧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的讯息流传的媒介。”总的来说,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观念,它是在电视、广播、杂志和报纸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样式,它囊括了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广泛的说,新媒体同时亦是一个使用数字技能、网络技术,经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和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供给讯息和文娱办事的流传形态。简单说,新媒体便是能对民众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实质内容的媒体,是传受两方对等式的交换形式,个人与个人之间极具独特性的媒体。大连艺术学院学年小论文 第2页

(二)新媒体的特征

1、无限大的容纳性

从传播形态上来讲,新媒体具有超大的容纳性,它不像传统媒体那样把媒体的形式划分的那么的界限分明,它将所有的不同类型的东西集中在了一个平台上,既可以进行文字上的传播,也可以进行画面和声音的传播,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储存以供随时浏览。是创造的无止境性决定了新媒体的无限大,伴随着时光,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持续进步,新媒体的容纳性在未来会更为广大。

2、兼具个性化和精准性

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新媒体在在使用上更加的富于个性化与精准性。这对于现在年轻化的受众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受众参与到新媒体的行列中,扩充受众群,促进新媒体消费。

3、价格低廉

传统媒体由于媒介的限制,更多的偏向于电视媒介以及纸媒介,价格相对高昂,但是新媒体由于其平台的广泛性,操作上的多样性使得新媒体在费用上更为低廉,为广大制作商提供了方便。

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

(一)传统媒体的传播特性

日常说传统媒体即指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四大媒体,指代的是人类社会初期孕育出的媒体模式,其宗旨是为了对一些社会信息进行宣传或者实现主体之间的一个交流。生活在长久的发展进程中,传统的四大媒体拥有其既定的发展线路、业务范围、市场规模以及专门的技术和人才等,不仅如此,传统媒体同时还在不断的发展中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的四大媒体曾经在各大领域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一度成为各大信息行业的龙头大哥。但是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信息化技术以及相关平台的建构,打破了原有的固有的信息市场,传统的四大媒体的地位也开始受到了各方面的挑战。传统媒体的优点在于市场基础深厚,受众数量多。传统媒体占据市场的时间长,受众尤其是年纪较长的受众对于传统媒体的信赖度强,数量上也相对的很多,市场基础雄厚。

从报纸来讲,从古罗马时代至今2000多年报纸仍旧是主要媒体之一,虽然其发展逐渐走向衰落,但其承载的信息正在以新的形式呈现给大家,电子报的发展就是很好的例子。历史悠久决定了它的相对成熟和稳定。报纸的优点在于它以纸张承载文字信息,便于受众保存能够反复查阅,报纸版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在日益丰富起来,而价格仍旧比较便宜,同时目前报纸的类型多种多样,有时政类的大报如《人民日报》、《参政消息》等,生活服务类的各大晚报、晨报如《北京晚报》、《羊城晚报》、《湘潇晨报》等各种专业类的报纸也不少如经济类的报刊《中国经济时报》,科学类报刊《中国社会科大连艺术学院学年小论文 第3页

学报》等等。但尽管这样报纸对人的受教育水平有所限定,如果受众是文盲,报纸所传播的信息就无法直接被他吸收,这是报纸相比其他传统媒体最大的弱点。

广播最开始是应用于军事方面。广播信息的传播相比报纸更为及时,信息的承载媒介就是电波,只要有电波信号的地方就能收听,不用浪费纸张。广播是全天候的播放时间上限制的比较小,以声音的形式传播信息更加生动活泼,受众更加喜闻乐见,受众面广渗透力较强,战争时期常作为攻陷地方的心理战术的常用手段。但是一些偏远山区没有电,也没有电波就无法接收到信息。目前的广播就是交通广播和音乐广播比较活跃,其余广播的受众偏于老龄化,广播中的广告太多且类型单一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从电视来讲,电视的出现让报纸广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当时人们就预言报纸可能马上就要消亡。因为电视画面的生动可感,让受众感到接收到的信息无比真实,而且电视中的内容比报纸的更为丰富,传播的信息也更为及时。同时电视只要有电的情况下都可以不间断的传播信息,对于受众来讲限制不多,人们可以边做家务边看电视,典型的例子就是肥皂剧。电视在信息分类上面比报纸更胜一筹,衣食住行无所不包,而且利用蒙太奇等手段让信息更深入人心。但是电视的出现让人们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少,周末人们宁愿周末躲在家中看电视也不愿出门走走,邻居之间也变得陌生,“沙发人”、“土豆人”就这样诞生了。杂志作为所有媒体中最顽强的生命体,有针对性的将受众分为若干部分之后为受众提供专业性的信息化服务,使得受众的选择性更为多元;除开时尚杂志以外它的受众多为精英和知识分子,受众面不如前三个媒体宽。长久的发展历史可以带给传统媒体固有的受众以及深厚的市场基础,也使得其形成固有的发展模式,守旧,不善于接受新事物以及在市场经济发展新模式下改变发展方式。互联网这一第五大媒体出现后,传统媒体的生存面临极大的挑战。

(二)新媒体的传播特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以其独有的一种新形势、新姿态、新技术的达成实现市场植入,成功地褫夺和攻下了极大一部分的传统媒体的墟市和受众。最大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新媒体可以更加快速而且便捷地进行信息交换,并且通过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新型平台进行实时传播,符合当下新生代的需求,80、90、00后受众,尤其是90、00后受众对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新媒体传播模式偏爱度甚高,日前还因为当下学生对于智能终端的迷恋将其称为“低头一族”,意思是说现在的孩子过多的沉溺于智能终端中,在新媒体的大量信息轰炸下不间断的获取新的信息新的知识以期达到与同龄人的共鸣。这正说明了新媒体的信息流动性强,涵盖面积比传统媒体更为广泛,同时跳脱出了传统的传播模式,有新媒体所独有的个性化的突破性的传播方式,它可以更加细致的对受众进行划分并依照不同受众的需求对受众提供相应的需求,与杂志以及报纸等纸媒相比更加富于针对性。同时,不可忽略的是新媒体的内容和形式更加的丰富具体,实现了文字、画面以及声音的多元化合体,使得信息更加的立体化,富于欣赏性。

新媒体时代受众的地位发生了转变,从原有的接受者改变为现有的传受皆可,这样大连艺术学院学年小论文 第4页

极大的丰富了受众的参与性。然而,相对的新媒体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有必然的一些弊端,其一因为成长过于迅速,市场、技术、人力资源等总的根抵较浅,难以做到厚积薄发,使得内容常常会出现失真的情况,同时内容过多繁杂使得管理有一定的困难且容易出现一些安全上的问题,对受众个人信息等缺乏安全保障,对市场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会催发不正当行为的发生,对健康的市场环境有较大影响。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

受众,是传播过程当中紧要的组成因素,是传播链条的一个重要步骤,亦然也是传播进程中赖以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前提。现下的传播并不是仅仅只是单向的以受传者承接信息为终止的过程,而是以受传者对信息再度作出反应为新的出发点。传播者则可以根据受众提出的反馈信息,调整传播的内容和方式,对提高传播的针对性以及有效性,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微信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供给的即时通讯服务的无偿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讯运营商、跨编制系统平台历经网络疾速发送无偿(需损耗少数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也能够利用通过同享流媒体实质内容的资料和基于位置的交际插件“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等服务插件。微信现在也已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微信作为现在时兴的聊天软件,受众涉及广泛,上至七旬老人下至三岁幼童皆知。以下将从三个方面结合微信对新媒体受众进行分析。

(一)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群划分以及特征

受众定位是指以受众的本位为思想基础,加上确定的目标接受人群,在信息传播活动中,以受众为核心,满足受众获得信息的需要。微信的受众划分并不受限,老人乃至小孩儿都会玩儿能玩儿,只要拥有微信的载体—智能设备都可以接触微信,现在微信还实现了网页登陆,只需要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登陆电脑终端,方便且具有其实现性。相对于传统的四大媒体来说微信的受众群划分更为丰富,而新媒体下受众可选择性大幅提高,所提供的服务丰富,各年龄层、受教育程度等皆可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而微信在受众文化程度、性别以及年龄上没有限制,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实现。当然了,微信目前最多的使用者是80年代之后的人群,这部分人群年轻态,易于接收新事物,敢于尝试,对于新媒体的喜爱程度相较于传统媒体更大。受众群体变得更加精确,微信主要依托智能手机等移动平台,用户庞大,这就使得微信在推广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更关注自身的利益,从自身需求去选择信息、接收信息并传播信息,受众兴趣趋于多元化,权利意识增强,自主性、分解性社会给个人的无拘无束的成长提供了空间,为利益群体的自由活动缔造了前提,也使得个人的人格尊严受到推崇,个人及群体的权利得到了保护。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地位 大连艺术学院学年小论文 第5页

从传播的来源和效果来看,受众占有极其重要地位。没有公众,传播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讯息来源于生活实践,人民大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没有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信息便成为了一个单独体,无有能够依托的物体。广大人民群众是讯息传播的隐形接受者,这是不言自明的事实。是以,我们务必正视新闻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资源功用。同时受众是讯息主体达成的归宿。没有受众,传播就无法进行,就失去了对象和目的。受众的信息反馈是传播活动走向深入的唯一途径。

强烈的感情意识以及情感粘性使得媒体本身与受众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传统媒体下受众是接受者,你说我围观的状态,而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在新媒体情境下,受众由本来的传统媒体下纯本的“接受者”转变成了“传播者+接受者”的形态,身份地位上产生了很大的转变。互联网下新媒体的出现使得自媒体的的大力发展,所谓自媒体,即受众自身是一个信息传受源,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传播信息。在微信朋友圈,用户可实时的对自己周边发生的事情发布出去,当然受众也可以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发表在上面达到与微信圈好友的互动。传播和接受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再像以前传播环境下盲目的接受状态,受众更加积极的参与到传播过程中。

传播学五大奠基人之一的拉斯韦尔指出的“5W模式”即线性传播模式是早期的新媒体涌现以前以广播、电视、报纸这种大众传播媒介为主的传播式样,分为传播者-信息-媒介-接受者-传播效果五个环节,其中“传播者”是整个链条的第一个环节,处于第一个中心的位置,作为基础决定后面的四个环节,而在这之中受众对于信息的接受处于相对被动的位置,对于主体的把握不够,但是在现今的新媒体环境下,早期的这种信息传播模式完全被打破了,“传播者”和“受众”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不清,媒介中心逐渐丧失。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心理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了解受众的喜好是各大媒介都不可忽视的一点。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好奇心增强,关于媒体以及传播媒介的探知欲望也开始增强,与此同时对媒介的自主选择性加强,强烈的主体意识开始在受众心中萌芽,这就在一方面使得受众的消费心理加大,由此对待媒体的态度开始发生转变。

首先说受众的好奇心与探知欲。微信朋友圈就像是QQ空间一样,实时的更新着好友们的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对于他人的一个窥视欲,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微信用户们心理上的一种满足感。微信与微博、邮箱等相关联,达到信息媒介的整合性,究其根本其多元性对于受众内心满足感的增强是极大的。

其次受众对于媒介的选择性上,微信中植入了公众账号以及服务号,用户可以通过搜索端口查找自己中意的栏目中意的内容,并不会造成信息的泛滥性,只是将众多的栏目信息摆在上面,犹如菜市场的蔬菜瓜果一般任君采颉。用户的选择范围大,可获知信息多元化。受众主体意识性的增强引领产品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微信关联支付宝、购物等,满足受众消费心理,在微信终端即可开始购物,衍生出大连艺术学院学年小论文 第6页

微商行业,即微信营业开设微店的营销方式,产品详情可通过与卖家微信聊天获知,并且支付方便。微信更是与企业达成合作,企业可通过公众账号宣传树立企业形象,并研发设计一系列活动吸引消费者,在一定意义上属于广告宣传的一种,在树立公司形象的同时对自营产品做宣传达到营销的目的。

不管怎么说,微信作为智能终端在一定程度上对受众生活产生便利并加强了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关系,起到了一个良好的桥梁的作用。

(四)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展望

介于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微信终端会囊括越来越多的功能,受众的体验性与满足感也会更好。未来的受众会更加的富于个性化与自主性,与媒介的联系也会越来越密切。在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有效地传达了社会信息,引领人们不断的进行交流和促进,不断提高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速度,而且同时踩在传统媒体的肩膀之上成长起来的新媒体,还在满足当代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之外作为媒体大军中的一种进步势力存在着。

结 论

目前,传统媒体如果想要继续生存,最好的出路就是选择与新媒体相结合,走媒介融合的路子。随着微博、微信等一系列的自媒体出现后,人们似乎更加喜欢在140个字符之内获取及时信息,它们比大篇幅的新闻报道传播的迅速及时,获取更加方便,便宜,内容更加简洁明了,最重要的是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发布者,一个“全民记者”的时代真正到来。自媒体的产生让新闻信息不再必须经过把关人,更加自由的传播,从某个角度来说它给人们创造了比传媒行业设定的“拟态环境”更加真实的世界,并且改变了以往媒体行业独霸信息的高姿态,信息生产作为一项权利逐渐为全民共享。而受制于互联网的信息的广泛性,信息传播的及时性,传统媒体的记者“无冕之王”、“第四权力”的光环也不再耀眼,行业内部的残酷的竞争压力,繁重的工作任务换来的却是不高的工作经济收入和不期而至的人身风险,同时记者也被列入了全球十大即将消失的职业之一。在媒介融合上,报纸可以采取的方式就是进一步发展电子报,微博账号和微信公众号。电子报方面可以在跟纸质版内容同步的同时增加新闻评论,读者反馈等页面,帮助报纸提供更加优质有深度的报道,微信公众号也是一个很有效的订阅与信息反馈平台可以加以利用,广播现在跟微博合作,有微电台这就能够在吸引青年听众方面起到作用,电视则在网络电视方向上有很大前途,乐视,优酷,爱奇艺等几大视频网站相继推出了机顶盒,将互联网和电视相连接,让受众能够用大屏享受更极致,更丰富视觉盛宴等等这一系列,都有赖于互联网的发展。既然新媒体有如此之大的能力,那么为什么不抓住这些优势来让传统媒体得以生存?作为受众,人们最根本和最直观的目的就是消除信息的不确定性,我们采用媒介融合的方式则会更好的满足受众的需求。大连艺术学院学年小论文 第7页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2、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3、郑超然、《外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4、程曼丽、《新闻传播学辞典》

5、麦奎尔、《受众分析》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 第8篇

微公益是伴随着新兴的SNS媒体,特别是微博客而生成的词汇,它既是一种媒介现象,也是社会现象,即各种以SNS媒体为平台,民众自发组织,并广泛参与的民间公益活动。[1]Web2.0时代微公益的参与没有门槛,每个有爱心的普通民众都可以量力而行的奉献自己的爱心,并且身体力行的呼吁身边的人来关注微公益,关注慈善事业,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微小力量汇集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慈善力量。微公益是在新媒体发展和官办慈善事业遭质疑的环境下崛起的,从2011年开始,各种微公益组织不断的涌现,比如“大爱清尘”“免费午餐”等等。在微公益活动蓬勃发展的同时,作为互联网使用的主体的当代大学生对微公益的认知程度如何呢?微公益的发展有哪些先天优势而又会遭遇哪些瓶颈呢?本文就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这些问题来进行研究和探讨。

二、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的

web2.0时代媒介技术的发展重塑着当下的信息传播环境,改变了受众的信息消费习惯,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成为互联网时代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支付宝、微信钱包等网上支付方式也越来越被公众所接受,微公益活动正是在当前的媒介环境下借助社交媒体平台,以“聚沙成塔,积少成多”为理念,逐渐兴起并成为一种新的公益活动形式。大学生作为当下触网率较高的一类群体,大学生对微公益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依托互联网运行的微公益活动目前的公众接受程度,因此本研究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当代大学生对于微公益的认知程度和态度;微公益与传统公益形式相比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以及大学生对微公益活动的期望等进行了解,并分析了微公益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优化措施,使微公益活动能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制定一份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策略。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是年龄在18岁至25岁的在校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70份,有效问卷141份。在校大学生互联网接触度普遍较高,而微公益活动又主要依托互联网运行,因此此次研究选择在校大学生作为问卷调查的对象。

(三)研究内容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法收集资料。问卷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共有15道,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大学生所了解的微公益活动的种类,微公益活动的参与度,大学生所了解的参与微公益活动的方式,与传统公益相比微公益活动所具有优势,以及现有的微公益模式存在的不足等等。

三、对研究结果的分析

(一)大学生对微公益活动的了解和参与程度

从整体上看,在141份有效问卷中,有107人曾经在微博上遇到过“有困难,求转发”类的求助微博;在“您对微公益的了解程度”一题中:听过(所知甚少)微公益的有73人,有53人对微公益活动有些认识。在“您是否参与过微公益活动”一题中,参与过此类活动的(包括关注、转发有关公益的微博,主动留意微博公益事件或是认捐并参与线下微博公益活动)有78人,没有参加过任何微公益活动的有63人,而在没有参加过微公益活动的这63人中,有50人是因为不知道这类信息是真是假,有10人是因为觉得起不了什么作用。

(二)不同的微公益活动发起者和活动形式所造成的差异

在“你认为哪类发起者的微公益活动更能吸引你”这个问题上,有86人认为名人发起的微公益活动更具吸引力,其次是慈善机构和政府,分别有58人和56人。在“你所知道的微公益参与方式有哪些”这道多选题中,转发求助的微博有103票,发起微博公益活动有97票,捐款给求助者有93票,做志愿者响应微公益活动有76票,而选择监督微公益活动的只有27票。

(三)微公益活动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

在“和传统公益形式相比,您认为微公益有何创新之处或优势”这个问题上,票数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微博公益形式简单,新颖有创意,参与门槛低,小小的举动便可帮助他人;微博公益传播速度快,运作效率高;聚集多方力量,提高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分别有114票,107票,79票。在“您认为微公益活动仍存在哪些不足的地方”这一问题上,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监督力度不够,虚假信息多;透明度不够,对活动的后续发展不了解;未能建立完整的监督机制和财产追查机制(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分别有98票,93票,75票。

四、当下微公益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大学生对微公益的认可度较高

传统的公益方式往往门槛较高,普通公众很难有机会真正参与其中,再加上近年来传统公益模式已频遭质疑,这时候,依托新媒体平台而生的微公益就以其门槛较低,公开透明的特点得到公众的认可。除此之外,微公益传播速度快,运作效率高,比如一条公益微博在1分钟内就可被转发高达上万次,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被最大限度的扩散,这是任何传统公益活动都无法比拟的优势。微公益多依托互联网运营,因此往往容易聚集多方力量,提高各个组织和个人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一滴水力量虽小,千万滴水汇集在一起就会形成一片汪洋,这也正是微公益积少成多的理念。

(二)大学生对微公益的认知程度较低且参与度不高

大学生作为互联网使用的主体,接触微博等社交软件的频率相对较高,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强,然而即便如此,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对微公益的认知程度也普遍较低,大多数人仅仅是听说过微公益,但是对微公益的了解是很少的,在问卷调查中,有51.77%的被调查者只是听过微公益,但所知甚少,而认识全面的只有2.13%,这反映出微公益的公众接受度还并不是很高,宣传力度比较低。

在调查中,参与过“微公益”活动,包括关注、转发有关公益的微博,主动留意微博公益事件或是认捐并参与线下微博公益活动的占被访问者的55.32%,在这55.32%的参与者中,大部分是通过社交媒体转发有关公益的微博消息等,而真正认捐或是参与线下微博公益活动的人很少。而有44.68%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没有参加过任何的微公益活动,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比例,将近一半的被调查者都并没有参加过任何的微公益活动,充分说明了我国微公益活动的参与度不高,大多数人都是心动多于行动,实际行动力不足。

(三)大学生对微公益的信任度不高,相关部门对微公益活动的监管力度较低

在调查中,有44.68%的被调查并没有参加过任何的微公益活动,在这部分被调查者中有79.27%人没有参加此类活动的原因是不知道它是真是假。一方面,自从“郭美美炫富”等负面公益事件发生后,传统公益事业遭受严重的信任危机,即使微公益与以往的传统公益模式并不相同,但人们对这种新型公益模式仍旧不能完全信任;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本身的虚拟性再加上近年来互联网上虚假信息和谣言泛滥,公众对于这类信息天然的产生疑虑心理,不可能轻易地完全信任并且主动参与。

同时,有69.5%的被调查者认为微公益存在的最大的不足是监督力度不够,虚假信息多。由于微公益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公益活动组织形式,微公益活动的影响力日渐增大,然而针对微公益活动而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目前还是一片空白,法律监管的缺失会造成一些虚假信息的发布和传播,同时,一些微公益活动的操作过程尚且不够透明,公众不能对善款的金额和流向进行有效监督。在问卷调查中,大部分的受访者认为公益活动信息真假难辨,如果要参与必须擦亮眼睛,正反映了公众对微公益活动信任缺失。

(四)我国微公益主要依靠名人效应,大学生缺乏主动监督意识

名人往往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在公益活动中具有很强的号召力。社会名人参与微公益活动的方式主要包括微博转发捐助、微拍卖等形式。在调查中,有60.99%的被调查者认为由名人发起的微公益活动更能吸引他们,其次才是慈善机构,占41.13%。

在关于微公益活动的参与方式的调查中,公众知道的最多的依次是:转发求助的微博,占73.05%,其次是发起微博公益活动,占68.79%,而监督微公益活动的意识则十分薄弱,仅有19.15%的被调查者认为监督也是一种参与微公益活动的方式。而至于为何没有持续监督微公益活动的发展,排在前两位的原因是: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继续关注和监督,占92.86%,其次是认为自己的监督关注起不到太大作用,占46.43%。有许多人在捐款之后就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微公益活动,却并不关心在意自己所捐出的钱的真正去向和用途,这实际上是对自己和公益活动不负责任的,主要还是由于我国微公益事业发展不够成熟,并没有完善的法律机制保证微公益参与者能够有效的监督公益活动,其次也是由于公众对微公益事业的了解程度还不够高造成的。

五、反思与建构:微公益的发展之路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公众参与度

从我们回收调查问卷统计的结果来看,大部分被调查对象只是听过微公益,但是对微公益的了解程度相当的低,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对微公益活动的宣传力度,除了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宣传之外,要善于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来进一步宣传,就我国的现状来讲,传统媒体仍是受众最多最广泛的媒体形式,因此,即便微公益是依托新媒体运营,也仍不能放弃利用传统媒体来提升公众对自己的认知程度。当越来越多的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微公益之后,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微公益活动当中去。同时,让公众了解微公益,提高公众对微公益运营过程的了解程度,也能够加强公众对微公益活动的监督,从而保证微公益活动健康有效的发展。

(二)完善相关立法,规范管理微公益活动

虽然我国在1999年已经颁布并实施了《公益事业捐赠法》,但是十几年间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公益事业的实现、运营方式都早已不是原来的模式,而相应的法律法规也应该适时地加以调整,来适应当下的公益模式。有了更加完善的法律监管,微公益活动才能规范合理的运营,同时,有了法律的监管和保障,微公益组织才能有较强的公信力,公众才能更加信任微公益组织并且积极的投身于微公益事业当中。

(三)建立信息发布和追踪机制,保证微公益活动公开透明运行

在问卷调查中,有不少被调查者认为当下的微公益活动透明度仍然不高,导致参与者无法直接了解到活动的后续发展,也不知道自己所捐出的物品或善款究竟用于何处,因此,微公益组织应该积极建立信息发布和追踪机制,主动地向公众公开每笔善款的去向,保证公众所捐献的爱心能够用到所需之处,这样才能保证公益活动继续长远的发展,使公众更加的信任微公益组织,从而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其中。

摘要:社会化媒体时代,随着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对网民力量的凝聚,一种借助于新媒体而生的新型慈善方式正在悄然改变着传统的公益模式,这种通过汇集点滴力量而最终产生巨大能量来帮助别人的慈善方式被称为微公益。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当代大学生对于微公益认知态度进行了解,从而进一步描摹出我国微公益事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所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和建构。

关键词:微公益,调查,认知态度,反思建构

参考文献

[1].张银锋,侯佳伟.中国微公益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4(10):41-47.

[2] .蒋莹.我国微公益的运行模式与发展状况探析[J].河北企业,2013(6):77-78.

上一篇:年轻新教师成长故事下一篇:动物防疫站2012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