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概论》个人学习小结

2024-07-26

《艺术学概论》个人学习小结(精选15篇)

《艺术学概论》个人学习小结 第1篇

《艺术学概论》个人小结

转眼间,进入电大学习已有一个学期了。习惯了一般科目枯燥乏味的课程学习模式,《艺术学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说给了我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总结这一学期来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在轻松快乐又颇有收获之余,对内心的触动也是很大的。相比之前来说,我的综合能力以及艺术鉴赏力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整体的兴趣倾向也发生了较大的偏移,这不能不说是这门课带给我的莫大改变。总之,我对这门课是感受很深的。

首先,这门课突出表现在两个字:“素质”。电大学习的特点决定了,我们所学的内容多半都是知识性的,很少涉及到社会实践或是修养的提高等方面。但这并不代表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艺术素质等方面的水平已不需提高。相反,随着全国上下加强素质教育的呼声不断高涨,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已是势在必行。《艺术学概论》这门课程正是学校针对这一问题所开设的课程,旨在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它不单单是教同学们一些艺术方面的知识,或是讲述一些艺术欣赏方面的注意事项,更重要的是通过课上课下的各种有益的活动,把同学们口、手、脑,乃至全身调动起来,从而锻炼各个方面的能力。当然,对艺术门类的认识和对艺术魅力的感知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从这一意义上讲,这门课已不单纯地局限在“艺术”的范畴内,而是“综合素质活动与创造”。另外,由于电大学习时间安排的特殊性,电大学生们往往个人意识太强,而缺乏团体合作精神,这也是限制其能力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该组织一些集体活动,让同学们在共同合作中加强交流,培养团体精神。《艺术学概论》这门课在这个问题上也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在老师的指挥下,同学们充分发挥了合作学习的精神,调动了高昂的学习热情。这不仅可以让同学们充分体会到团体合作的重要意义,更从实际操作中不断培养和加强了同学们的团结合作精神,淡化个体主义意识。

再次,这门课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老师独特的授课方式,也使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放松和休息。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摹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接触到一些艺术作品,但是却不能很深入地理解与鉴赏,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也使我们丰富了一些有关艺术及艺术欣赏方面的常识,这也大大扩展了我们的知识面,提高了我们的欣赏品位!

总之我相信,随着这门课不断的普及和开展,必将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能从中体验到极大的收获和快乐!也希望这门课能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不断创新,积极发展!

《艺术学概论》个人学习小结 第2篇

一、任课老师对试卷的评价: 本次期末考试试卷从总体来看试卷抓住了本年级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整个试卷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体现“艺术即生活”的理念,让学生用学到的艺术知识,去发现、体会生活中的各种艺术现象。本学期是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学生对艺术刚刚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出题时应避免出现偏题难题。应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总体而言,本次试卷难度不大,题量适中,且题型设计很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符合教学要求,和教材做到了很好的衔接,是一份很不错的试卷。

二、对考试结果的评价:

学生已很好的掌握了艺术的概念,简单的艺术欣赏能力也有所提高,但对艺术的一些概念了解欠缺,这点问题暴露最多的就集中在简答题。再加上平时对艺术概念熟记的训练力度不强,所以造成比较高的失分率,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大此方面的训练。

三、本课的授课特点、经验及今后的改革设想:

《艺术学概论》个人学习小结 第3篇

在课程设计上, 采用合作教学法, 教师通过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认识, 并着重教学引导, 讲方法与思路, 通过成功的个例设计, 让学生们了解本课程在实际中的应用, 把理论和设计操作相结合, 进行游戏式的教学。教学目标为:使学生了解艺术设计的发展脉络、基础知识, 激发学生对设计的兴趣;使学生有探究、思考艺术设计问题的能力, 掌握论文写作技巧;提高大学生的设计艺术修养, 陶冶情操, 美化心灵, 提升精神境界, 增强人文素质;使学生树立人生理想和职业目标, 在预期的人生轨迹上奋力追梦, 一步步达到理想的目标。

每一节课的安排都会有所不同, 教学常规一般为:教师讲授10~20分钟, 基于合作的小组学习20~30分钟, 非正式的合作学习20~30分钟, 教师总结15~20分钟。将每一节的教学内容分解成2~3个教学单元。例如第一课《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分解为以下四个部分: (1) 设计学是怎样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的; (2) 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对于设计实践分别具有怎样的意义; (3) 如何看待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对现代设计的意义; (4) 当代西方设计思潮。我利用这4个问题, 把80个学生分成4个基于合作的小组, 每个小组20人。分别给这4个基于合作的小组取名为A、B、C、D组。这4个组要在合作的基础上完成每个组所要阅读、讨论、总结、表达的任务, 然后向其他三个组进行“专家式讲授”, 并接受其他组的监督和评价。但是, 一个20人的小组, 是不适合正式的合作学习的讨论的, 这样再分成若干个小组, 给每个合作小组一个问题: (1) 设计学是怎样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的 (教师提示:工业革命、社会分工等, 来引导学生的思考) ; (2) 为什么设计是一种文化制造 (具体问题:你认为这个变化对于反映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是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3) 为什么说设计是一种艺术活动 (教师提示:设计 (Design) 的概念, 设计的目的, 设计的过程) ; (4) 艺术与设计的关系 (答题线索:设计、色彩、构图和创造) ; (5) 你所知道的以设计为主题的视觉资料有哪些 (如影视、摄影图片、艺术作品) , 能否总结出其中能够体现工业革命时代背景的一个片段、一个角色的造型特征, 影片的特征, 图片的特征。这5个问题就成为划分A组间基于合作的小组的一个切入点。拿到红色贴纸的A组20人自由组合, 组成5个4人合作小组, 分别学习上述5个问题。4人小组要完成的任务是: (1) 每个小组要有一份整理好的100字内的讨论小结; (2) 每一个小组要把各自的小结用最简练的话来转述给其他四个小组; (3) 这5个小组合作讨论后, 形成一个200字的问题总结, 然后再由教师随机抽点其中的一个人来向其他B、C、D组做“专家”报告。

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说:“优秀的教育最特别的不是掌握了多少知识点, 而是在于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通过合作学习要教授给学生的基本技巧包括: (1) 学生个人要学会快速浏览教材, 并找到问题所指的教材内容; (2) 4人小组要根据问题进行阅读材料的分工, 遇到教材没有直接显示的问题时, 要进行积极的相互探讨, 最后写出小结; (3) 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谦虚接受他人的询问, 简练归纳小组的合作内容。

土木工程概论学习小结 第4篇

高考成绩替我选择了徐州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我结合父母的意见及自己的兴趣而选择了“房建”这个专业,心里对这门学科的认识却是肤浅的——认为学了之后到某个设计院或工程公司去,然后可以赚钱。然而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认识了很多。

我作为一名刚刚接触到这一门专业的的学生,很幸运能够有位学识渊博的老师来给我们描述我们即将要从事的这个行业的范围、过去、现在和未来。经过一学期《土木工程概论》的听讲,我对土木工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这行业充满信心。我认识到土木工程是一门涵盖面极广,对专业要求极高的学科。一个只懂得坐在教室算题,画图的人是不能够成为一名成功的工程师的;一个对所需的数学。力学等方面的知识一知半解的人是不能够造出拔地而起的万丈高楼的。

土木工程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所建造的工程设施反映出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面貌,因而土木工程也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之一。

我从各方面都认识到土木工程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学科。在早期,土木工程是通过工程实践,总结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吸取失败的教训发展起来的。从17世纪开始,力学同土木工程实践结合起来,逐渐形成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岩体力学,作为土木工程的基础理论的学科。这样土木工程才逐渐从经验发展成为科学。在土木工程的发展过程中,工程实践经验常先行于理论。至今不少工程问题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靠实践经验。土木工程技术的发展之所以主要凭借工程实践而不是凭借科学试验和理论研究,有两个原因:一是有些客观情况过于复杂,难以如实地进行室内实验或现场测试和理论分析。例如,地基基础、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受力和变形的状态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至今还需要参考工程经验进行分析判断。二是只有进行新的工程实践,才能揭示新的问题。例如,建造了高层建筑、高耸塔桅和大跨桥梁等,工程的抗风和抗震问题突出了,才能发展出这方面的新理论和技术。《土木工程概论》这本书囊括土木工程各个方面的知识,建筑工程与建设程序;土木工程材料;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公路桥梁工程;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给排水工程等,全书扼要地介绍了这些学科的概念和基本知识,是土木工程类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之前,对自己要从事的专业以及相关的知识,有所了解并奠定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总之,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学到很多以前都不知道的东西,更学到了一些书上学不到的经验和理念。

构成土木工程的三要素为:材料、施工与理论。

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当中的作用:①影响工程造价;②影响工程质量;③促进建筑进步和建筑业的发展。

土木工程材料分类:①无机材料:金属、非金属等;②有机材料:植物材料、沥青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等;③复合材料:混凝土、玻璃钢等。

(1)砖(2)瓦(3)石材(4)沙(5)胶凝材料凝材料(石灰)和水硬性胶凝材料(水泥)与有机胶凝材料。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物质如下:①石膏主要优点:凝结硬化快,体积微膨胀、装饰性好,可加工性能好;不足有强度低,耐久性差;硬化后孔隙率大。主要的应用方面:做装饰面材(表观密度小,强度低)、石膏砂浆(隔声性能好)、生产浮雕和装饰品(防火性能较好)。②石灰:可塑性与保水性好,缺点是强度低、耐水性差与体积收缩大。主要应用在工地现场直接使用作为砌筑砂浆和抹灰砂浆,再次就是作为石灰土或三合土,在一个就是制成硅酸盐制品与碳化石灰。③水泥(:典型的水硬性胶凝材料,可以这么说水泥就是建筑工业的“粮食”,在现在这个社会来说离开了水泥就不必再谈建筑,可见其重要性有多大。

(6)木材:,起主要特点就是顺纹抗拉能力最强,但横纹抗拉和抗压强度较低。

(7)钢材 角钢-槽钢-钢管-②钢筋混凝土用钢:

Ⅰ级钢筋:强度210MPa,光面;

Ⅱ级钢筋:强度300MPa,带肋;

Ⅲ级钢筋:强度360MPa,带肋;

Ⅳ级钢筋:强度360MPa,(8)混凝土:由胶凝材料、粗骨料和水按适当的比例配合、拌合制成混合物,经一定的时间后硬化而形成的人造石材。分类:①按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石膏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②按表观密度:重混凝土、普通混凝土、轻混凝土;③按使用功能:结构用混凝土、道路用混凝土、水工混凝土、耐热混凝土、耐酸及防辐混凝土等。

目前使用的水泥混凝土由水泥、砂和碎石组成。经常与抗拉强度较好的钢筋组成钢筋混凝土,在工程上有很大的应用面。

(9)砂浆:由胶凝材料、细骨材料、掺和料和水按适当比例配合、拌制并经硬化而形成的材料。在建筑工程中起粘结、衬垫、传递应力的作用。

(10)沥青、沥青混合材料:沥青是由极其复杂的高分子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的衍生物所组成的混合物,是一种褐色或黑褐色的有机胶凝材料。沥青属于增水性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的防水、防潮与防渗,也是公路路面、机场道面的重要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趋势:①轻质;②高强;③多功能;④绿色,环保

在施工方面又包括基础工程施工,结构工程施工,现代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等。

《土木工程概论》包括工程中的各个层面,“土木”这个词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就好比是大海,里面充满了太多的神秘与未知,“土木工程”一个涉及多方面的学科,对于我一个学材料的学生来说,要很精通的掌握各门土木工程的专业知识比较困难,但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且我们更应该凭着我们的学习去一步步了解它。学习了《土木工程概论》后,我感觉到了自己以后要学习的东西真的还很多很多,我认为要将其学好最主要的是要在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实践,在实践中巩固理论,再在工作中找寻更佳的施工方案。总之在学习完这门课程后收获颇多,也为自己以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成为优秀的土木工程管理专家,必须具备“四要素”,即知识结构、实践技能、能力结构以及综合素质与创新意识。

知识结构包括: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首先,优秀的土木人才必定有扎实的公共基础知识。

其次,还必须有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

第三,还要有深入的专业知识。

土木工程离不开实践。因此,我们要具备高超的实践技能。譬如:识图技能、计算机应用技能、工程测量技能和结构检测技能等。

作为土木工程学院的本科学生,我会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努力掌握好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技能,珍惜每一个上机实习的机会,并在大学实验中掌握一般结构实验的基本方法,做好技术实习、课程设计等。

此外,工程师与科学家的不同在于不仅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还会受到社会规律的约束。工程技术人员的的每个工程方案的完成都是某种“社会活动”,绝不可能靠一个人在房间里单独完成。因此要有足够的能力与社会打交道,遵循好社会规律。

在学习生活中,我将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从学习中提升工程能力,在学生工作中提升管理能力,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中培养出科技开发能力并在表达能力和公关能力上多下工夫。

不过,这些技能还构不成一个真正有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土木工程师。因为工程师最重要的是具备高尚的道德文化修养和思想品质。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献身祖国的事业。为了国家的荣誉,能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具备唯物辨证的思想方法,有蹋实、严谨、苦干的工作作风。只有这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中国土木工程师。

土木工程既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应用技术,是为人服务的的职业,它建设了整个文明的物质基础。土木工程的根本工作目的是不断的提高生活的质量。所以我们不仅仅是一个工程技术人员,也是社会的建设者,积极的投身社会建设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化工专业概论课程学习小结 第5篇

化工学院

化工135 彭思源

10130118 摘要:曾经读到了这样一句话:“青春的含义就在于不管我们选择了什么、成功与否,都不后悔。“我希望通过4年的大学生活,深切地体会到青春和成长所带来的喜悦和甘甜。为有更美好的大学生活,本文拟了每学年、阶段的学习计划,大学四年自我目标,以及为达各阶段目标结合自身期中考试情况制定的相应措施。

来到华东理工大学,进入化学工程与工业专业学习,我感到很骄傲、很自豪。上完化工专业概论课后,我更感自己学习任务之重,有了一种紧迫感,压力感,但同时也心情激动,面对要学习的课程,我将以饱满的热情去学习,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当初选择化工这一专业,是源于自己的爱好,我喜欢理工,喜欢实验,喜欢新奇的事物,化工专业是我最好的选择。但上了专业概论课后,我发现自己对化工的了解远远不够。化学工程,是一个极富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业领域,是以产品为导向的、典型的过程工业。现代化学工业具有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人才密集的特征,因而对化工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就是为了适应新世纪化学工业的发展而设置的一个厚基础、宽口径、适应性强的大化工专业。

为学好这一专业,为既丰富精彩、又实现大学阶段发展目标,我为自己制定了大学四年规划书:

大一:学习是我的首要任务。由于自己刚离开高中那种没有自由的学习环境,我必须为自己每天、每周、每月的学习和娱乐时间做好合理的安排。大一上期中考试后,除了学校课程任务外,还要安排备考大学英语四级,争取大一上过四级,大一下过六级。大一期间主要上的是基础课,基础课是专业课的地基,所以学好基础课很重要。因此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大学老师的教学方式和高中很不一样,很大程度上靠自己自觉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由于我一直以来的学习方式就是自主学习,所以对于我来说养成适应大学的自主学习习惯并不难。期中考试是对我刚进入大学一阶段学习的检测,高等数学和现代基础化学的分数都在正常水平,应该说我的学习方法没有问题,但还有提升的空间,我会继续努力,争取期末都达到优的水平。

新的环境新的起点,大一我要改变自己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习惯。我要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增强交流技巧,和老师同学以及比自己早步入大学的师哥师姐们进行交流,询问学习以及将来的就业情况,同时也能提高我的人际沟通能力。同时也会有计划的广泛阅读,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开拓自己的视野。

大二:在学习上,大二还没有专业课程,同样的我会继续加强对基础课程的学习,这是根本,然后会尝试通过计算机二级的考试。在大一的基础上,进一步锻炼自己,使自己从大一新鲜人的青涩逐步转化发展成老练成熟,并能将所学只是运用到生活中,学有所用,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也会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最好能在课余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继续有计划地广泛阅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争取增长一些专业知识,对即将到来的专业课有所准备。

大三:面对专业课,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热情。由于我计划毕业后继续读研,更应该加大力度的学习专业知识,扩大英语词汇量,着手做好考研前的一切准备。并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以后的专业发展方向有一个初步的设想,并相应的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做好一切心理和能力的准备。大四:用最短的时间完成自己大学的学业任务,认真完成毕业论文。此时最主要的就是对前三年的学习做一个总结,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做出果断的决定,为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好充分的准备。

完美的大学需要汗水的洗礼,梦想需要泪水来浇灌。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除了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还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有耐得住无聊寂寞的心,要能静得下心与学习中,要懂得舍去。并且还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来支撑。

理想可以很大,但是必须将它建立在具体的、可以实现的事业之上。选择一种事业追求时,要考虑自己的长处,避开自己的短处,一生的事业,要用毕生的经历去实现。在此过程中,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学习艺术概论有感 第6篇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是艺术,艺术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一门科学。之前,我只对艺术有一点了解,通过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使我充分了解了艺术,它让我受益匪浅。

艺术概论也不仅仅是一门科学,她是以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象为研究对象,阐明其性质、特征及基本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具体地讲,它涉及艺术的发生发展、艺术家、艺术作品、创作过程、艺术风格、艺术欣赏、艺术批评、艺术市场等。它是艺术理论家从一定的立场出发,在一定的艺术理论指导下,对诸如艺术本质、艺术现象、艺术创作、艺术批评等予以深入地分析、研究和理性的思考结晶。其目的是指导艺术家的艺术实践和促进艺术的良性演进。

什么是艺术,恐怕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真理的答案。我想艺术大底是“人类社会最复杂的精神创作之一”,“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具备了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情感,社会意识形态这四大特征。能够称为艺术的物品必须是高超技艺的人造物,能够真实深刻的反映社会生活,有较高的精神文化,特别是审美性质,它还必须参与社会生活。

而艺术概论课程,作为一门选修课,除了学习了解有关艺术的理论知识外,我想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提高我们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提升我们对艺术的理解。艺术概论是一门全面、系统、准确的阐述辨证唯物主义艺术观和方法论的课程,是对多种艺术门类的共同本质及普遍性规律的概括和总结。通过对艺术概论课程的学习,我可以用理

第1页

论知识为后盾,更好地欣赏分析艺术作品,提升艺术欣赏水平才会成为可能。我们学习艺术概论,就是要建立科学的艺术观,指导我们的创作实践,指导我们的欣赏、评论实践,也可指导我们对其它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艺术来源于现实,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是模仿了自然界,但它又超越了自然界本身所表现的。以绘画为例,很多艺术创作并不完全是被动的,它有我们作为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这里边是包含着情感的,某一时间人们认为肥硕的马是最美的,这是与当时社会生产力以及社会实践的发展水平相关的。其实在人的本性中就有对美本身的追求,而艺术总是以美为标准和目标的,艺术的基本品格也是审美。

艺术作品是真善美的结晶,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中国大画家石涛也说:“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艺术家禀赋的诗心,映射着天地的诗心。《诗纬》云:“诗者天地之心。”美的愉悦感来自人类文化意识。优美所评价的是表现和形式,而深刻和崇高,作为审美价值,却体现了艺术在文化中的价值品格和价值理想。这如黑格尔《美学》中所言,“在艺术里,精神内容和表现形式是不可分割的。

艺术家们无不把体现着“历史理性”的“真实”视为艺术的生命,表达的真实是作品成为杰作的前提,艺术作品美不美就看真实于否,而艺术的真实性通过艺术形象来表现。

第2页

艺术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艺术的创作也不是那么随意的。基于这点,在欣赏了《日本对旧房屋的改造改建》之后,我有了更深的感触。片中的改建大师,通过自己对美的构思,将生活中最普通的事物,在最有限的区域内,使得所有的事物最大化的利用并且给人情感上的一种享受,使人感到震撼。当然,我承认并佩服创作者那奇特的创意,我不得不说这种创造是人类更加文明化的体现。这种将原本普通的事物和艺术组合竟将艺术的美感表现的如此尽然。她给人精神上的愉悦感是不能用单调的语言来阐释的。我想对艺术的审美是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情感的投入的。

艺术是属于人文的,这种艺术审美能力是作为每一个现代潮流下的人更应该学习和具备的,我想就我自身而言,作为一个理科类的学生,先前对艺术的学习和理解总是很肤浅、欠缺的。在所选的这门课上,老师给我们欣赏了一些优秀的艺术创作,包括老师自己的创作,欣赏这样的艺术作品对于我这样的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难得的,同时给我的印象却是深刻的。一方面我了解并学到一些基本的与艺术相关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通过直观的欣赏,即从视觉和听觉上去感受这种优秀的艺术作品所展现的魅力,让我对艺术有了一些好奇和喜欢。她带来的不仅是美的享受,能够培养一种艺术精神,能了解相关的艺术知识,更有助于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水平。

艺术学习对我们文化素养的提高总是很重要的,对我们审美情趣的培养也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知道好的艺术作品的欣赏总是能够提起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感情,让我们愉快地从中受到教育。这也正与

第3页

现代社会注重大学生人文气息的培养相吻合的。时代在变迁,为适应现代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感知、领会美,提高审美素质也就成为一种趋势和必然要求。

大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栋梁,是民族的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的人力资源。因此,必须正确引导大学生弘扬我们的优秀文化,吸纳我们人类那些先进文化成果,抵制不良文化影响,提高其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这才有助于我们获得全面发展,这也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大学生艺术审美的学习和培养对造就高素质、完美的人格有很大影响。我们深知:高雅的艺术作品往往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且是高雅文化的集中体现,他们吸纳人类先进文化的成果,因此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有助于我们审美能力的快速提高。艺术学习能够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人的审美认识深化到观念、再到美感的知觉是逐渐的,而艺术学习与我们的文化修养的密切程度也不可估量的。大多情况下,人的艺术修养程度越高, 审美能力越强, 就越容易接受进步的政治信念和道德观念, 就越能激发人们追求真理的力量。每一件艺术创作都有其表现自己的目的,都隐含着某种思想的感染。在艺术审美的过程中,其感情上的喜、怒、哀、乐与荣、辱、美、丑,都伴随着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而发生。我们感官到的一方面是创作者的情感寄托与思维,另一方面是表演者的真情演绎。在欣赏了老舍的话剧《茶馆》之后,那种

第4页

情感上的赏心悦目,那种心灵上隐隐约约的含蓄美的感受总是让我有所联想,同时也会引发人的一些新的思考。

艺术给我最初的感受总是高深,难以捉摸的,而通过对一些艺术作品的赏析已经让我对生活有了一些新的感触和思考。我很清楚,单单凭借几个艺术作品的赏析是不可能像专业艺术学生那样有很深的见解,但作为一个机械专业的学生来说,欣赏一些高尚的艺术作品对专业的学习总是利大于弊的。在大学学习中,不仅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对审美的塑造与培养也是必须的。毕竟以后针对就业,从事这种工作是要求一定的设计能力,但也需要审美能力,一个好的设计或是创意只有是美的,才会让人心动,引起人的注意,进而产生兴趣。这样的互动才会有好的反馈,所以对美的创作的欣赏是很有必要的。试想一个缺乏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差的机械设计者,为设计提供毫无艺术性更谈不上外观美感的好创意、那么势必是很难在竞争中获胜的。我们不能不说---艺术应成为人生不可或缺的部分,艺术修养说到底便是一种人生修养。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欣赏者不难发现自己的人生轨迹以及自己的审美趋向和精神认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欣赏就是欣赏者对自己人生和生命的欣赏有一种遥远的距离。对艺术创作的欣赏在一定程度上总是能调动我们的情感共鸣,能激发我们对生活的思索。

我想,艺术教育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艺术是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激发我们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塑造我们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使其全面和谐的第5页

发展;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及发展的。这种培养是需要更多的投入的,只有在思想上重视她,去接近她,这样我们才会在人格上提升自己,在未来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农民艺术概论纲要 第7篇

2000多字的纲要中集中体现了贤治独特的思想, 包括其宗教观、生命观、幸福观、艺术观、价值观。因此, 此篇作品对贤治的研究与理解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本篇拙译希望能为更多的读者提供了解贤治的机会, 为深入研究贤治搭建一个平台。

一、序论

……从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将要谈论些什么呢……

我们都是农民非常繁忙工作又辛苦。

想寻找更光明而充满生机的生活之路。

在我们以往的师傅当中这样的人也很多。

在这里我想关于近代科学的实证和求道者们的实验以及同我们直观感觉的一致性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在全世界还没有达到幸福时是不可能有个人的幸福的。自我意识从个人到集团社会乃至宇宙逐次进化。

这个方向不就是古代的圣贤踏过并指引给我们的吗?

新时代的发展方向即世界将成为具有同一意识的生物。

正确而坚强的生活既是意识到银河系在我们心中并顺应这种意识前进。

让我们去探求世界真正的幸福吧求道即是道。

二、农民艺术的繁荣

……为什么现在不繁荣我们的艺术不行呢……

过去我们的师傅们, 虽然贫乏却快乐的生活着。

那是因为既有艺术又有宗教。

现在对于我们来说只有劳动生存。

由于宗教疲软而被近代科学所取代而科学却又冷漠无情。

艺术现在离开我们孤寂而颓废。

当今的宗教家艺术家把宣扬真、善或者美作为卖点。

我们既没有购买力也不需要那样的东西。

现在我们要走一条全新而正确的道路必须创造我们自己的美。

用艺术点燃灰色的劳动。

在这里有我们那持续不断的高尚而快乐的创造。

城市人啊请来这儿跟我们交流吧世界啊敞开胸怀接纳我们吧。

三、农民艺术的本质

……什么东西才能成为我们艺术的心脏呢……

当然农民艺术也是把美作为本质。

我们要创造新的美美学在不断地变化。

“美”这一词语只要它存在它将会无穷无尽地变化扩展。

我们必须警惕其中的歧路和邪路。

农民艺术既是拥有宇宙感情的地人其各自个性的具体表现。

那是以直观和情绪中的经验为素材而产生的无意识或有意识的创造。

它常是肯定现实生活并把它进一步深化提高。

那是把人生和自然作为不间断的艺术写真去歌颂。

作为巨大的戏剧舞蹈来观赏享受。

为了达到人们之间的精神交流最终引导这种感情遍布世间。

我们的艺术即是新兴文化的基础。

四、农民艺术的领域

……怎样去能把它分类呢……

如果声音有曲调和节奏就成为声乐如果能发出音响就会成为乐器。

如果语言具有真实的表现就是散文如果有节凑就成为诗歌。

如果行动具有真实的表情就是戏剧如果有节凑就成为舞蹈。

如果用闪光相机来表现静止的和运动的物体就是艺术写真。

如果把光象用手来描画出就成为绘画用雕塑材料来塑造就成为雕刻。

把戏剧和歌剧复合起来就成为有声电影。

准志1大多伴随着味觉和触觉。

以声音准志为基础即就成为演说论文说教。

以光象生活准志为基础即成为建筑和衣服。

以光象各异的准志为基础即成为诸多的工艺美术。

与光象生产准志结合即产生了园艺造林土地设计。

如果用味觉视觉触觉的生活准志来表现即产生料理和生产。

跟行动准志结合起来即成为劳动竞技体操。

五、农民艺术的 (各) 主义

……其中什么样的主张才可行呢……

为了艺术的艺术呈现在少年期, 潜在于青年期以后。

为了人生的艺术产生于青年期, 潜在于成年以后。

艺术的人生完成于老年时期。

这种变迁跟深度与个性有关。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在其个性上应并存。

形式主义来源于本体标题主义来源于感情的连续性。

四次感觉既是静止艺术中包含着运动。

神秘主义不断地诞生。

表现方法中所有主张在个性的范围内都有可能性。

六、农民艺术的制作

……怎样着手进行才好呢……

首先要唤起对世界格外的希望。

坚强正确的生活不躲避困难径直前进。

感受之后的写实和理想化即是冷酷敏锐的解析和热情、力量的综合。

越是无意识越是增加潜藏在作品中的美的深度和创造力。

要是根据时机孕育胚胎的话制作将在心象中进行。

推敲表现确定最终完成。

如果不是从无意识中溢出来的东西大多是无力的虚假的。

看那些留着长发喝着咖啡空虚等待的人的表情。

把所有的烦恼当作柴草来燃烧吧把所有的心和心连在一起。

从吹过的风飘过的云那里汲取能量吧。

七、农民艺术的创造者

……在我们心目中艺术家到底是什么呢……

职业艺术家必须灭亡一次。

每个人都有艺术家的感受。

人人都要不停地表现自己的优秀个性。

而且每人都是那时那刻的艺术家。

创作意识自然涌起而抑制不住时行为自然会集中。

那时人人都能给他提供生活保证。

创造停止时他会再去务农。

这里有很多被解放的天才。

个性各异的几万天才如果聚集在一起地上也将变成天堂。

八、农民艺术的批评

……正确的评价和欣赏首先应该如何去作呢……

批评当然要在理解社会的基础上进行。

错误的批评是用自己的艺术来衡量他人的艺术。

创作者应该不断地自我批评。

批评的立场有破坏性的创造性的及观照性的三种。

破坏性的批评能激发创作者。

创造性的批评能够给予创作者暗示和指导。

创造性的批评家要有与创作者相等的资格。

观照性的批评是对完成的艺术进行的。

对于批评创作者应该在理解社会的前提上来接受。

这样产生的争论才能激发新的建设。

九、农民艺术的综合

……啊朋友们让我们一起齐心协力把我们所有的田园和我们所有的生活创造成一个巨大的第四次元的艺术吧……

把灿烂的宇宙中微尘似的我们一起抛向无边的天空吧。

而且我们却有各自的感受各自都不同地生活着。

这里属于银河空间中太阳系里的日本陆地上的一个原野。

这里有碧绿的松树林荫道萱草花古老街道的残垣断片。

《傍晚的广场点燃着白三叶草的灯火人们和着缓慢的节奏对唱。

遗忘了晚风声音响彻云霄秋收临近迎来丰收》。

话语即是诗动作即是舞蹈声音即是天籁四周即是闪耀的风景画。

有理解我们的观众我们拥有一个的恋人。

巨大的人生剧场随着时间车轮的移动而成为不朽的四次艺术。

啊朋友你应该去最终所有的人都会去。

十、结论

……我们所需要的是具有藏得住银河的的透明2意识巨大的力量和热情……

我们的前途虽然光明却险峻。

每当遇到险阻四次元艺术的庞大和深度也将随之增加。

诗人把痛苦也当作享乐。

永久的未完成即是完成。

理解之后我们将这个艺术论丢掉。

毕竟这只是宫泽贤治于一九二六年的想法。

注释

1[1]森欧外的造语。此概念出自森欧外《审美纲要》。〈准志〉被定义为具有〈目的〉和〈用处〉的美

学习艺术概论心得体会 第8篇

我一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博学的人,一个百科书式的人,这很难,所以才要更努力。多了解些知识总是好的,虽然这并不会在物质上带给我多大利益,但会让我在精神上收获颇丰。通过音乐,绘画,建筑,舞蹈都能看到一个人的小宇宙,看到芸芸众生的不同,或听或赏,便可在一个个艺术家的灵魂世界里徜徉。音乐,绘画??之所以能流传千百年,想来是真切的感动了太多人,这感动历久弥新,穿越国界,穿越种族,穿越时空,今时今日魅力依旧,并将被历史永远铭记。有时你看到一幅画,会有似曾相识的亲切,有时你听到一首歌,会有命中注定的惊叹,这就是艺术带给我们的感动。很难用言语去描述,你只是心里面无比清楚地知道就是它。

我享受如此奇妙的际遇,不知道下一刻那一首歌,哪一幅画会把你的心击中,因为未知,才期待。

课堂上老师展示了很多作品的图片,我没有全部记住,但有实实在在地记住了几幅画,看到的第一眼会在心里感叹好美,就像雨后清晨的泥土芬芳,夜幕时分的灯火璀璨,这份美好千金不换。除此之外,很喜欢视频的形式,将聆听音乐和观赏建筑、名画结合起来,趣味加倍,我想这样更能调动起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更重要的是知道了应该保护古建,爱护文物,去游览观光时,作为游客不要在景点乱写乱画。把你的名字刻在建筑上,你也不会因为这样就能和它一起不朽。也真的希望各省市都能保护好当地的文化古迹。自然名胜,人文名胜都一样珍贵。现代化的快节奏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短期内来看拆了古建,建高楼大厦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长远来看却是永久的损失。

经济发展可以慢慢来,稳中求进,文化古迹没有保护好,想复原就太难了。不要让今天做的决定成为无法弥补的遗憾。我想我们能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礼物从来都不是金钱,金钱总会有花光的一天,文化才是要代代传承的。

其次,艺术,在我看来更多的是一种美的享受,美的体悟。也许你没有机会去

听音乐会,去看艺术展??但一样可以追求生活细节的美,用爱美的心关照生活。木心先生曾写过一首小诗 《从前慢》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我喜欢的便是旧时人的这份诚诚恳恳,用心做事的生活艺术。时光是琥珀,耐心去打磨才能呈现它的光泽。

老师那天推荐的美术馆的陶器展览我去了,很巧做陶器的老先生也在。他坐在屋子的正中央,手边是一个茶壶,一边沏茶一边和桌子对面的学生聊些什么。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个亲切随意的人,却又自成一世界,安安静静地享受和自然在一起的时光,然后用手中的泥土将内心感知到的事物从无形化为有形。而我通过他的作品感受到的是一种力,就是自然的手。最喜欢的是那组象征四季的陶器,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力的消长,浮沉。最强大的时候好像有东西会从陶罐里钻出来,迸发的生命力让人赞叹,如夏,最微弱的时候像退潮后的海滩,绝大多数贝壳,行人的足迹都被潮水带走了,但你知道它只是在酝酿下一次的爆发,似冬。

我想画家在画画,音乐家在写词作曲,建筑家在雕刻,舞蹈家在编排舞蹈的时候,内心都是一样的吧,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但一定足够静,总要沉下心来细细思量。 生活也是这样,想要喝美味的汤,差不多都要花上几个小时来煲汤。想要有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就要精心设计装修的步骤,去挑地板,挑瓷砖,挑墙纸,挑床,挑柜子??过程都很辛苦,但结果非常美好,你创造了美,同时也享受了美。这是生活的艺术。

学习艺术概论的心得体会 第9篇

艺术,好多好多都被称作艺术的东西,例如:诗歌、歌曲、舞蹈、.....尤其是语言、书画、人体为媒介的艺术形式,从古至今,人们在劳动中哼唱的歌曲,山谷中对吼的嗓音,我们事实上接触艺术的机会很多,这些就是所谓艺术的事物载体,就是表现体。呵呵,上完任老师的之后我不免感慨了许多,也还是一堂很平常的课但老师讲就是不一样,艺术来源于生活,也创造于生活,更美于生活。其实,当今社会上,也到处可见所谓的艺术,可是如今的艺术,已经变质,再没有什么艺术家是靠画画来维持生计,再没有艺术家在死后名气大增流传千古。所以老师讲到书上的知识的时候更多很多的是讲“生活”讲生活的经历讲一些常识。讲一些书本上面没学到的知识还有根据社会的发展的前景来讲。这对于我个人来说是很有意义的,因为我现在在校就和去学习这个很“商业社会”“经济的社会”对我们以后的更深入的了解市场的行势的走动。

所以艺术无所不在,无处不有。《艺术学概论》,这本书过多得深入了哲学美学的泥潭,反反复复出现的“主体客体”“表象本质”“辩证统一”“相互渗透相互统一”这类抽象的字眼,不仅说了等于没说,而且还使句子累赘冗长,佶屈聱牙,这样的文章,对于重视色彩感,重视形象认识的艺术类考生而言,实在是需要“一口好牙和一个强健的胃”。为了了解理论上的艺术,我上网查看了一些资料,我在网络上看到这句话,是著名画家王敬恒先生说的,他认为:“艺术最需要体会,不需要理智。理智是支离破碎的,是实用的,只有体会才能把握整体,把握生命,才能体悟何谓宇宙。”我想,正因为有了这种与众不同的艺术见解,他的作品才会以浓郁苍润的笔墨表现出有别于以往山水画面貌的独特意境。

所以,艺术本身应该是一种感受、感觉。艺术还可以是人的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现。艺术属于娱乐游戏文化的范畴,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对主观缺憾的慰籍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为需求而创造出的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的本质特点是用语言创造出虚拟的人类现实生活。艺术是人们进行情感和思想交流的一种文化形式,人们进行情感和思想交流是以语言为基础的,所以,艺术的发生基础是人类的语言。艺术也象征着人的一种意志。一种勤恳,一种精神。我想现在每一个都应该学这种精神,特别是在这一个浮躁的.社会里,要学你们的静,你们的耐心,里面的韧劲,里面的艺术修养。我想这样的人生才是崇尚的,才值得我们每个人敬佩的。在这二十多节的课程虽然没有讲得很多,但是老师说过你要你懂得去积累,这里学得一点那里又学得一点加起来就很多了咯。这就是学习。 学习靠的是自己,自己的勤劳。最后我用老师的一句话来结尾“物质是可以被激活”。人的也一样,只要你去想做的事,去努力会有成功的。

《艺术学概论》个人学习小结 第10篇

个人学习总结

大学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如此的多彩,生活让我充满了乐趣,我也觉得很充实。当然,这就离不开我们的组织部了。在团总支这个大家庭里,我很快乐。在那里,我认识了更多的朋友,学到了更多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学不到的东西。同时在这里又充实了我的大学生活。?那时,由于我们刚刚走上这样的工作岗位,工作经验的缺乏,我们也深知我们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我们也并没有完全适应我们的工作,影响了活动具体开展我们各部门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合作,衔接还不到位,致使

我们的一些活动中,组织工作不能完全到位,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似乎每次活动我们的宣传并不是很到位,活动的准备似乎也不是很充分。

每次要开展活动时还是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是在被动中开展本部门工作。在进行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混乱和不足。而这学期我们要认真总结了上学期的这些不足,这些都是我们要注意到的经验教训,这学期我们也做了相应改进,为成功举行各项活动活动做好了准备和铺垫。活动前我们要进行了交流和沟通合作,衔接工作比较到位,组织工作得到改善,但如果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出现突发情况还无法及时解决,这方面要加强。这也恰恰说明了我们的活动组织准备似乎也不是很充分。当然,我们的工作似乎很繁琐,但我们也可以看到,我们的各位干事,团总支的各个部门,我们所体现出来的团结合作是值得肯定的。学习小结如在我们的赛前准备,我们互相协助,做好会

场的布置,各部门各干事不仅是做好了自己内部的工作,还有的就是互帮。

虽然在本学期我也并没有做到什么很出色的工作,只是,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上个学期更高。但即使是很琐碎的事情我也没有逃避,有时候它就是要搬搬座椅,这其中就有许多许多的乐趣。每次工作,我们都比较勤奋,又负责,能按时完成。这是我们肯干,肯付出才做出今天这样的成果!至少,我们与上学期相比——我们更进步了!加油!!今天,我们毕竟走了过来了,我们要继续发扬我们做得好的地方,要反省要改进我们做的不足的地方,吸取经验,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积累经验。从实际出发,积极、努力做好每次的工作,力争在教训中走向成熟。?不过以后我走的是什么路,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希望部长及各位干事要不断的努力和探索,在工作中更要创新,因为只有在创新中才能稳步前进,逐步完善自我。我也坚信,以后在每次的活动

中如果都能以积极的心态主动的工作,认真务实,我想,我们的部门将是一个更重要的部门,更具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的团总支也将表现得更出色,谱写出更加壮丽的篇章。

个人学习总结

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涯即将过半,对自己这一年半的学习情况做一个系统的整理,既是对之前的总结,也是对后面三个学期的展望。

20**年9月开始了自己的河北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涯,第一个学期的课程安排比较全面,既有专业课程的传授,也有政治理论课程的熏陶,还有公共英语的学习。按照专业课老师们给的书单,自己阅读了一些专科课方面的论文以及学术着作;此外,自己还阅读了几部二战时期的人物传记,比如丘吉尔、罗斯福和戴高乐等。研一下学期则进入了全面的专业课程授课阶段,四门专业课加一门公共外语,结合四门专业课的内容以及写结课论文的过程,自

己阅读了约翰洛克的《政府论》、阎照祥的《英国政治制度史》、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等着作以及一些中西方民主方面的学术论文,对自己这个学期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和知识的补充,受益颇多的一个学期。

一年的时间很快,已经来到了研究生阶段的第二个年头,研二的这个学期也是研究生阶段最后一个安排课程的学期,显得格外珍惜,自己这学期做到了全勤,好好珍惜自己二十年学生生涯的最后一个学期,当然了,这也与这个学期的2门课程的吸引力程度呈正相关,一门课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一门是专业外语,都是自己本科时的老师,均是很有个人魅力的老师,所以同学们的出勤率显得格外的高;而自己还有一个原因,自己的毕业论文方向选的是人力资源管理,所以每节课都在很认真的听课,记笔记。按照老师给出的书单,正在读HR方面的着作,目前已经读过了美国学者罗纳德与约翰共同写就得《公

大提琴演奏艺术概论 第11篇

一、大提琴的特点

大提琴的历史悠久, 它由中世纪的提琴“维奥尔” (viol) 不断演变而成。早在17世纪意大利斯特拉地瓦利所制的大提琴, 形状及构造与小提琴及其相似, 但琴身确比小提琴略长一倍, 为75-76厘米, 全琴长为120厘米。[1] 大提琴共有4根琴弦:第一弦 (A弦) 音色明亮、热情、宽广, 大提琴特色最强, 表现力异常丰富。强奏高昂、激奋、真挚、直率。并略带胸声音色, 有点类似男高音的高音区。适于演奏激动人心的旋律;第二弦 (D弦) 音色柔和、温暖, 与第一弦相比, 略带暗淡。适于演奏委婉、略带轻愁、伤感的旋律, 并适于表现沉思、、回忆等情感;第三弦 (G弦) 音色比第二弦深沉、厚重, 音响更为饱满。适于演奏宽广的中低音区旋律;第四弦 (C弦) 音色深沉、粗野、浓重, 有点类似男低音的音色。。适于演奏阴暗、神秘、粗野、富有戏剧性的旋律。[2] 总体上论, 大提琴的音域宽广。

二、大提琴的演奏

演奏是大提琴艺术的生命与核心, 没有演奏, 就只有死的大提琴乐器而没有鲜活生动的大提琴艺术。

大提琴的演奏, 有以下几大要素:

(一) 记谱。大提琴的所有谱表都是根据需要按实际音高记谱的, 其中用高音、次中音、低音等谱表。

(二) 指法。大提琴演奏的指法与小提琴的指法有所不同, 除了用左手的二、三、四、五四个指法以外, 还用拇指, 其标记为“q”符号。拇指主要用于第六把位以上的高把位, 叫“拇指把位”。此外, 在低音把位演奏八度音程时也用拇指。同时, 大提琴的指法与小提琴指法的不同之处还有:大提琴演奏时各指间的距离都是小二度关系, 拇指到四指之间又是一个小三度音程, 而奏大二度音程时则中间必须隔一个手指。在接近高把位时, 因弦长逐渐缩短, 故指间距离也随之缩小。

(三) 和弦。大提琴和弦演奏与小提琴基本相同。在大提琴上可以演奏三音和弦、四音和弦, 亦即可以同时演奏三四个音, 演奏和弦和演奏双音的要领基本相同, 但在运弓上要复杂一些。比如三音和弦, 我们可以同时拉动三个弦。弓位定在中间那个弦的适中位置上, 运弓时加大弓压, 这样可以是三根弦同时发音, 但更多的方法是可以先奏两根低音弦, 发音后迅速转为高音弦, 而当中那根线在于高音弦同时发一次音。演奏和弦, 左手要靠颤指很好地配合, 在一般情况下, 按和弦的几个指头不必要都保留在弦上, 拉完开始的两根弦后, 不用的手指可以放开, 是最后较长的音可以有较好的颤指, 音色就会饱满、雄厚一些。

(四) 泛音。泛音是弦乐器中一种独具风格的奏法, 其音色优美、细腻, 宛如笛声一样清脆, 泛音有人工泛音、自然泛音两种, 初学者可以利用泛音来效音和定弦, 有的初学者对五度音和八度音的感觉不是很敏感, 大提琴还可以奏双泛音, 即在两根琴弦上同时奏出纯五度音程的相同泛音。

三、大提琴的地位

大提琴作为低音乐器中重要的一种, 在西洋音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艺术地位。它不仅可以独奏、重奏、协奏、合奏, 而且在交响乐队中常常发挥不可或缺的艺术作用。

例如在民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楼台相会”、“互诉衷情”一段音乐时, 就以小提琴与大提琴主奏与复重同一旋律, 分别象征梁、祝的形象与情感, 相映生辉。

又如在贝多芬的《第五 (命运) 交响曲》的第三乐章中, 也由大提琴和低音大提琴急速齐奏, 表现低沉中带有几分紧张的主题, 形成了戏剧性效果。

大提琴乐器隶属于提琴族乐器里的下中音乐器部分, 大提琴乐器在演奏过程之中具有音色丰满的特点, 因此, 大提琴演奏一般用来演奏抒情的旋律。

摘要:大提琴是西洋乐器中弦乐器组中的一种, 以其独有的特点, 在整个西洋乐队中, 占有重要的艺术地位, 也起着重要的艺术作用。本文从大提琴的特点、大提琴的演奏、大提琴的地位三大理论层面, 对大提琴艺术进行系统化的研究与论述。

关键词:大提琴,艺术,特点,演奏,地位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纂.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0.

《艺术学概论》个人学习小结 第12篇

本学期,我们跟随孙其昂老师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马克思主义对我们而言仿佛并不陌生。从大约十年前步入中学开始,我们便一点点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浅显的认知。但我对于马克思主义但了解,仍停步于基本的认知阶段。只了解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指导思想,是思想基础,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作为一个理工科学生,是十分缺乏机会深入接触、学习思想教育,了解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和伟大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机会,去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了解其伟大的内涵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本质特征,阐述了物质世界的本质规律。全书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物质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主体,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其发展,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等内容。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概论的总结和学习,我们可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规律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透过本学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印象最深刻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首先,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发的统一;最后,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作为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三个历史阶段,为日后创立现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起到了重要作用。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哲学思想上的一块里程碑。

透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能够从总体上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内涵,了解了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以及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与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和实际建设结合,才能让国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将马克思主义与个人发展和自我成长相联系,才能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经过系统的学习,我相信我可以将所学化为所用,让我学到的矛盾的观点,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在我的学习生活中得以运用,来指导我更好的行走在我的大学道路上,实现自己的价值,收获自己的梦想!

党校学习个人学习小结 第13篇

省委党校第XX期县处级干部进修班即将结束。此次学习我感觉受益匪浅。我认为,党校课程设置科学合理、既注重理论的学习,又兼顾实践体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既有常规的授课模式,又有师生互动的新模式。为学员创造了一个既团结紧张,又严肃活泼的学习氛围。通过学习,不仅更新观念、开阔思路,转变理念,还使我在政治理论、党性修养、政策水平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

在校期间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严守校规,严格执行作息时间。遵守课堂纪律,严格遵守请销假制度;学习态度端正,充分利用短暂难得的学习机会,抓紧点滴时间学习,认真聆听每一位老师的精心授课,课后认真整理学习笔记。踊跃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课上积极参与,课下与同学们加强了交流,做到了互帮互学,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克服浮燥心理,排除一切干扰,全身心的投入学习,真正做到了进入思想,进入实际,渗透心灵。

通过这次短暂的学习,有以下五点体会:一是必须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一名老党员,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是非面前,牢记党的宗旨,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形象。二是必须时刻不忘学习。时刻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以最大的热情投身学习,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和价值取向。科学处理工学矛盾,既要抓好环境保护业务知识的学习,又要加强政治理 论学习。用知识武装头脑。既要向书本学,又要向实践中学。既要向身边的人学,又要向网络学。同时,注重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三是必须保持廉洁自律。真正做到慎独、慎欲、慎权、慎微、慎言。不以权谋私,不假公济私,不损公肥私,既要管好自己,也要管好家属,自觉接受党组织、社会和群众的监督。自觉践行党的八项规定,用党纪国法来约束自己。用先进典型激励自己、鞭策自己。用反面典型警示自己、提醒自己,做一名清正廉洁的人民公务员。四是必须树立服务意识。立足岗位,找准坐标,认清职责,服务基层。在行政审批、政策咨询、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等方面,为基层单位做好服务,切实做到动真情、办实事,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五是必须脚踏实地工作。永远忠实党的事业,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工作中做到既有安排部置、又有检查督办。转变作风,狠抓落实,提高效率,争创一流,讲求实效,兢兢业业、扎扎实实的做好党交给的每项工作。

学习报告个人小结 第14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身边的事物也越来越来的发达,手机,ipad,MP3等等高科技的东西时常出现在我们面前,导致我们面前的诱惑越来越多,有些同学就经不起诱惑,沉迷于各种网络游戏中。逃课已经成为他们的家常便饭。对于学习变得越来越没有积极性了,于是我组就对于这个问题对于我们建桥学院机电学院机制专业的名同学进行了《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情况调查问卷》。我主要负责ppt的制作,在整理和归纳问卷数据时我发现了许多。

本次调查着重了解这样几类问题:一是对在校学生学习积极情况的基本了解;二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不爱学习的原因的了解;三是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方法的讨论。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在我们学校里对于学习有积极性的还是占大多数,这是值得高兴的,但是为什么还会有一小部分的同学对于学习没有积极性,甚至于到了厌学的的地步。根据数据我归纳了几点。一这些同学的基础并不是很好但是还是有积极性的,可是大学的一些科目和高中时的难度不同经过几节课的知识没懂没消化,导致后面的知识更加的不懂,心中蒙生了“反正听不懂就不听了”的心态,对于学习失去了信心,也就失去动力。第二就是我前面所讲到的高科技的东西,有的同学们就说“学习有什么好玩的,天天玩游戏,去虐别人那是多爽的事呀”。第三有的同学是从外地来的,而我们的老师大多是上海人,那种带着上海儿音的浦东话使得那些外地的学生并不能听懂,导致他们对于这科目失去了兴趣也就失去了积极性。

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我也学到了许多,第一是团队精神,如果不是我们一个团队一起讨论一起商量到最后的付出时间去实践,单单一个人是无法成功的。第二就是对于一个活动的策划,没有好的方法就做不出好的问卷调查,就达不到我们的目的,还有对于我们不懂的东西要学会不耻下问,尽量让自己的东西做得更好

《艺术学概论》个人学习小结 第15篇

关键词:《艺术概论》,高职,人才培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理念

《艺术概论》是艺术类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然而, 高职院校在设置这一课程时, 多数受一般艺术院校和艺术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影响, 并未对该课程的特性和意义有深入的认识, 使其成为艺术类高职教学体系中“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的鸡肋。要更好地发挥该课程对艺术类高职学生的作用, 就需要和艺术类高职的特点密切结合, 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理念等方面坚决避免照搬其他艺术教育的模式, 勇于摸索和创新, 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改革之路。

确定有效的契合高职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目标, 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高职教育需要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 在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 传授给学生基本适度的基础理论知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 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艺术高职教育是一种大众艺术教育, 强调学以致用和实践能力, 但这并不意味着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会唱歌、跳舞、画画的“艺术匠人”。高职理论课的地位和作用就在于为学生学习技能和实践活动提供知识基础。高职《艺术概论》课程应该紧紧围绕“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从以下三个方面确立自己的教学目标。

首先, 树立学生正确的艺术观, 培养学生健康的艺术品位。观念指导行为, 很多事实证明, 缺乏理论的指导, 或者被错误的、偏激的理论所指导, 艺术实践很容易误入歧途。正是由于没有正确的艺术观, 当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艺术低俗化的倾向, 艺术堕落成为满足感官欲望的工具, 不仅没有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反而危害了社会健康发展。因此, 通过《艺术概论》课程的学习, 让学生了解艺术的本质和功能, 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正确的艺术观, 是培养社会所需艺术人才的重要任务, 也是该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要在正确艺术观的指导下, 围绕艺术基本原理, 结合艺术现象、艺术品及艺术音像资料, 开阔学生视野, 培养其高尚、健康的艺术品味, 使其将来能为社会创造出富有价值的艺术作品。

其次, 通过传授“适度、必备”的理论知识,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所谓“适度”, 是指理论的知识量、理论的深浅度应该以学生技能的发展需要为前提, 摒弃“为理论而理论”的观念。高职《艺术概论》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实用型”的, 而非本科教育追求的“学术型”, 它不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理论概念, 也不需要学生进行理论的思辨。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且灵活性强, 单调枯燥的纯理论必然会令他们产生抵触心理。只有运用深入浅出的语言, 辅以生动形象的艺术例证, 强调重在理解,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备”是指学生通过对理论的学习, 掌握一定的艺术基本原理, 在艺术实践中可以从自觉到自发, 对艺术活动和艺术现象有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坚持服务艺术实践的原则, 使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能回答学生在实践中的困惑, 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再次, 以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为基础, 提高学生的素质。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时代发展对专业技术岗位的要求。高职学生的培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学生毕业后与市场和群众的关系最为密切, 对社会的影响力也最为快速、直接。高素质要求高职学生在具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 具有一定的社会素质和文化素养。很多学生对自身定位不准确, 有的追求个性和自由, 在工作上朝三暮四;有的眼高手低、好高骛远, 过高估计自己的艺术才能, 缺乏踏实苦干的精神。《艺术概论》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艺术与社会的关系, 认识艺术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逐步提升学生对自身的职业认知, 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此外, 课程中涉及大量的艺术家、艺术品及艺术故事, 它们背后承载了丰富的文化知识,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艺术触摸文化, 于无形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只有这种高素质的学生才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 才能赢得社会的欢迎和认可。

目前, 我国高职教育的学制多为两年制、三年制, 高职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又恰逢其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形成和艺术才能发展的关键期。在这宝贵而短暂的时期内, 只有制定出明确、有效的教学目标, 有的放矢, 才能契合艺术类高职人才“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 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线”的培养原则, 既体现高等教育的特点, 又处理好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

灵活设置教学内容, 推动高职学生更好地就业

《艺术概论》课程不能止于单纯地传授理论知识, 应该通过灵活设置教学内容, 提升高职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我国目前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中, 有很大一部分在中学阶段文化课成绩很差, 为了升学选择了艺术这一“短、平、快”的方式。他们半路出家, 依靠考前突击培训, 从对艺术一无所知摇身一变成了艺术专业学生, 但实际上, 他们的基本功和专业技能极其薄弱。高职院校作为高等学校录取的最后一个批次, 招来的学生艺术水平更是参差不齐, 有的甚至连基本的身体条件都不具备。因此, 艺术类高职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时, 面对这种生源先天不足的缺憾, 就需要注意到学生的差异性, 注意挖掘学生就业时在其他方面的可能性。《艺术概论》可以辅助专业技能课, 为推动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思路。

《艺术概论》是一门讲授艺术基本原理的课程, 内容涉及艺术本质与发展、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等方面。学生通过该课程可以获得对艺术活动的多方面认识。授课教师在面对学生的不同需求时, 可以灵活处理教学内容, 根据不同情况, 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强化和扩展。比如, 针对表演能力薄弱的艺术生, 可以适当扩充“艺术接受”章节的内容, 这些有利于学生毕业后从事艺术中介、艺术传播之类的工作;针对舞台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 可以结合他们的专业特点, 在“艺术门类论”中重点讲授摄影艺术和建筑艺术方面的知识;针对戏曲专业的学生, 可以在课程中适当增加中外戏剧异同点的比较, 增强学生的借鉴和创新意识。

社会的需求就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导向标, 我国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正处于如火如荼阶段, 对艺术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急需复合型人才, 要求艺术从业人员不仅要有动手能力, 还要有动脑能力, 能快速把握艺术发展的新趋势, 提早发现社会对艺术的新需求;要求艺术从业人员不仅精通本专业的艺术知识, 对其他门类的艺术也要有所了解, 能够综合运用各类艺术, 为社会提供丰富的艺术产品。二是需要艺术从业人员对传统文化和艺术有更为深刻的了解, 并能够积极地开发利用。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 世界各国的文化艺术交流也日益频繁。在艺术走向世界的过程中, 民族艺术的重要地位逐渐凸显出来。只有牢牢地立足民族艺术的根基, 在艺术活动中展现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 才有可能创造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 抵御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艺术概论》教师可以加大“艺术门类论”章节的讲授力度, 还可以在“艺术风格、流派与思潮”一节中适当讲解当代艺术思潮, 将理论与艺术现实相结合, 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以围绕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做专题讲座, 介绍本土文化和民族艺术, 为高职艺术生毕业后服务区域经济和文化发展打下知识基础。

艺术高职院校有的以设计类为主, 有的以表演类为主, 《艺术概论》课程也不应该千人一面。教师应积极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研究编撰适合本校实情的特色教材。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校整个课程体系的特点设置教学内容, 结合不同的岗位需要, 为专业技能培养服务, 为学生更好更快地走向职业岗位服务。

更新教学理念, 为高职学生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强调高职教育“既要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对艺术高职生来说, “可持续发展能力”表现为艺术上的辨别、创造及创新能力。

辨别能力要求学生能利用艺术基本原理, 对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做基本的辨析。当代艺术观念和流派纷纭复杂, 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既日渐模糊, 又日益清晰, 如果缺乏基本的辨别能力, 人云亦云, 盲目地与国际接轨, 生吞活剥地借鉴别人的艺术经验, 势必容易迷失方向。学生通过学习艺术的基础理论知识, 了解艺术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 在面对各色艺术现象时, 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但《艺术概论》课堂要力戒理论脱离实际的做法, 改变教师“一言堂”的思想灌输模式, 可以引入经典的和当代的艺术作品、艺术现象, 采取更为灵活的教学方式, 不断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 从而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

创造能力 首先要求艺术类高职生在具备基本专业技能的基础上, 能够独立思考和有所创造。艺术创造首先要求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文化修养。学生如果缺少内在的积累, 作品就会流于肤浅, 艺术价值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实现。高职《艺术概论》课堂要力戒艺术脱离文化, 在讲解艺术理论和作品时, 缺乏联系的、历史的眼光, 只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艺术创造还要求高职学生不断提高艺术表现力, 变“艺术表现者”为“表现艺术者”。通常情况下, 对待课程中具有一定深度的中外艺术理论, 教师常采取或回避、或略化的方式处理, 担心加重了高职学生的学习难度, 但实际上却使得理论的实用价值被降低。如果教师能够深入浅出地讲授某些理论观点, 比如艺术作品的层次构成、作品的召唤结构、意境的特征, 同时选取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进行精析、精讲, 感性与理性相结合, 将会有效地提高学生在艺术实践中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创新能力 艺术的本质在于创新, 创新是艺术发展的生命, 也是高职生在职业生涯中能够获得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市场催生创新, 高职生和市场最为贴近, 创新的可能性和创新的空间最为广大。高职《艺术概论》课堂不应强调学生理论知识的占有量, 更切忌用大量僵化的、高深的理论和观念束缚他们。高职生可塑性强, 思维活跃, 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将理论和艺术现象相结合, 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 可以通过“艺术接受”章节里的期待视野、共鸣现象, 来强调创新的重要性, 通过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关联性说明创新的可能性, 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 将不同艺术专业的学生整合到一个课堂内, 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同时, 要注意给学生灌输正确的创新观念, 让学生认识到创新不等于“创奇”和“创丑”, 创新离不开艺术的本质, 离不开对美的追求。

探讨《艺术概论》对艺术高职人才培养的意义和作用, 不是为了强调理论而轻视实践。相反, 清醒地认识这一点, 正是为了让《艺术概论》课程更好地服务实践教学, 帮助艺术高职生更快更好地走向社会所需岗位。授课教师应该在遵循《艺术概论》课程性质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艺术高职教育的特殊性, 使学生真正获得“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 从而提高我国艺术高职人才培养的水平, 为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赵乐飞.论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4) .

[2]钱杏芬.对高等艺术职业院校的公共基础课教学之我见[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7, (2) .

上一篇:质量管理实施方案下一篇:医院感染防控知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