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拔尖计划

2024-06-19

清华大学拔尖计划(精选9篇)

清华大学拔尖计划 第1篇

清华大学招办主任于涵

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简称叫学堂计划。它是六个实验班一个总称,包括数理化生和计算机科学和钱学森力学实验班等等。每年这六个实验班招生总数要到大概140、150名。

“学堂计划”依据个人定制培养框架

清华大学经过了十余年的探索,在09年开始,把清华的办学优势集中来转化到这样一个清华学堂计划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上。配以最好的大师,例如说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就是图灵奖的获得者姚期智先生做首席教授,带领他的一个团队针对一个班大概有30人,配以最好的教育资源。这些学生本人的培养计划都是专门来制订的,每个学生的培养计划都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框架,他可以有所突破。在这些学生的培养上要体现因材施教,个性化的。培养计划上也要有所突破,至于他们出国交流的学习的机会是百分之百的有保证的。将来他们输出的方向,我们拭目以待,一定会涌现出一批一批的拔尖创新人才。

“学堂计划”生源来自三方面

对于这些学生的招生,分三段:

一段在前头面向各个学科竞赛当中明确认定一批。

再有一段就是高考中在这些学科方向上有专业潜质的。

还有一批在进入到大学二年级以后,在这些学科专业方向上大量学生当中,再会选拔一批。

入选教育部“拔尖计划”

“学堂计划”是清华今年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选拔拔尖创新人才的苗子的时候一个非常重要的亮点。当然这个学堂计划也纳入了教育部中组部新近做的一个“拔尖计划”,首批六个班全部纳入进来,清华也是这个拔尖计划的会长单位,怎么培养出来,怎么选拔出来,怎么培养出来这种拔尖人才的使命。学堂计划今年是重推,希望大家给予更多的关注。

清华大学拔尖计划 第2篇

京华时报讯(记者张晓鸽)记者日前从清华大学获悉,近日启动的“丘成桐中学物理奖”被列入该校自主招生“拔尖计划”之列,获奖学生有望享受高考最高降至一本线录取的优惠。

据悉,“丘成桐中学物理奖”旨在激发中学生对于物理学研究的`兴趣和创造力,鼓励中学生在物理学方面的创造,拓展中学生在科学上的国际视野,并建立起中学与大学教育的衔接。第二届“丘成桐中学物理奖”竞赛近日启动,活动面向大陆及海外中学生。参赛报名截止日期为6月30日,提交研究报告截止日期是8月30日。今年12月的决赛上,丘成桐将邀请国际一流科学家担任评委,评选优胜中学生。

清华大学拔尖计划 第3篇

一、“弘毅学堂”在选拔人才方面的措施

“弘毅学堂”下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 、计算机5个理科班和国际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国学2个文科班, 每个班每年招收人数不超过20人, 整个选拔过程坚持“严入口、小规模、高水平”的原则, 力图将基础扎实、且有潜力、对学术研究充满兴趣、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遴选出来进行集中培养。

“弘毅学堂”通过自主招生、高考录取等方式进行初次选拔;新生进校后, 则在各学科专家分委员会的主持下, 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 在更大范围内, 通过笔试和面试进行二次选拔。为了能够挑选出真正有志向、有潜力、肯钻研的人才, “弘毅学堂”二次选拔时打破专业限制, 5个理科班面向全校高考理科类本科生 (国防生和定向生除外) 进行招考。选拔时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包括学生的兴趣和在某学科上的发展潜力, 并侧重考查学生的心理素质、外语水平及动手能力等。通过层层选拔, 只有最优秀的学生才能成为“弘毅学堂”的一员。

在二次选拔中, 报考“弘毅学堂”的学生除了高考成绩优秀外, 还需要在全国各类竞赛中获奖, 如2012年“弘毅学堂”数学班要求报考学生是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这四项 比赛中获省级赛区一等奖以上的保送生, 或在数、理、化、生等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的学生。

为保证最优秀的学生进入“弘毅学堂”, 武汉大学实施了动态流动机制。在第一、第二学年, 进入“弘毅学堂”的学生如果没有达到培养目标或学术兴趣发生了转移, 可在学科专家委员会审查后离开该计划, 转入普通班级, 不再享受“弘毅学堂”学生待遇;而其他未进入“弘毅学堂”的学生, 如果成绩突出、表现出色, 则可申请进入“弘毅学堂”学习, 申请后由专家进行面试考核, 通过考核方可进入“弘毅学堂”。每学年结束, “弘毅学堂”各学科专家委员会对进入培养计划学生的前期综合表现进行评估, 同时考察申请进入“弘毅学堂”学生的情况, 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决定进入和调出的人选。原则上第三、第四学年不再进行滚动。

选拔过程中的高标准是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必要前提, 带有激励性质又符合人才培养实际需要的动态进出机制既可以实现优中选优, 让已经入选“弘毅学堂”的学生继续保持领先, 又能让其他没有进入培养计划的学生有机会参与进来, 逐次挑选, 保证被选入”弘毅学堂“的学生在学术上是最优秀的。

二、“弘毅学堂”在培养人才方面的措施及成果

“弘毅学堂”建立三年来, 武汉大学经过不懈探索, 使得武汉大学七个“弘毅班”的培养模式逐渐成形, 形成适合武汉大学的教学模式。在培养与管理方式上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每个学科小班分别设立首席教授和班主任, 实行多样化教学模式, 优化课程结构, 加强国际合作, 为“弘毅学堂”的学生创造一流的培养环境 , 且每一个“弘毅班”的培养模式都有其各自的特色, 遵循人才成长规律, 对学生因材施教地进行个性化培养。

课程学习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基础, “弘毅学堂”的课程层次结构分为人文素质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及科学研究训 练课程。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必须拥有人文情怀, 身心健康, 德才兼备, 于是“人文素质基础课程”的设置就成了“弘毅学堂”课程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武汉大学依托学科门类齐全、人文底蕴深厚的学科优势, 为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一个可以尽情徜徉的人文科学海洋。“弘毅学堂”理科班的选修课程中出现了京剧、建筑与音乐、中国陶瓷艺术、全球问题和中国外交等提升 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 同时我们发现, “弘毅学堂”各班通过高雅音乐会、自行车环湖、原创歌曲征集赛等方式培养了一批思维活跃、视野广阔、素质全面的学术新星。比如2010年底, “弘毅学堂”物理班的石兢教授带领全班19名学生欣赏了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交响音乐会, 而这19名学生的30余门选修课中, 有近半都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类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和科学研究训练课程方面, 各班根据其学科特点, 遵循人才培养规律, 思想上高屋建瓴, 措施上细致入微, 均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数学班的师资阵容非常强大, 不仅汇集了学院名师, 还聘请了国内数学名家主讲专业课。如《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课程聘请的习题课老师就是加拿大Dalhousie大学博士、加拿大Saskatchewan大学博士后王融教授。除此以外, 还有暑期学校、冬季学校、国际化课程、中法春季学校、大群体读书班……通过这些精心搭配的“营养套餐”, 学生不仅拓展了知识面, 还为高年级科研打下了基础。在四位国内外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分为四组完成了《如何逼近一个函数》、《数学分析中的怪兽》、《凸函数的性质与应用》、《周期三蕴含混沌》等读书报告。

物理班的经典力学、光学及统计物理学等课程, 用的都是全英文教材, 目前, 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名校用的也是同样教材。老师们上课时, 还要随机补充、穿插新内容, 包括当前最前沿的新资讯。这样的做法使得学生在入学伊始就在培养国际视野, 为这些学生将来出国交流奠定基础。物理班在培养方式上更加强调“match”, 使所有课程组成协和交响乐, 如物理与数学的match, 基础课程与拓展课程的match, 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match等。要求每个学生至少参与一个独立课题的全部研究过程, 强调“全程参与体验”, 但对成果不作过高要求。尝试变“圈养”为“放养”, 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除了课程与国际接轨外, 物理班同样重视学生与科研基地的联系, 曾组织学生前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与拔尖人才班学生及相关实验室交流, 参观北京国家天文台、北京物理所、北京高能所等相关科研院所。

在化学班的培养方案中, 将学生毕业时必须修满的总学分由150左右调整到120左右, 尽可能减少必修学分, 鼓励学生在教学计划之外, 与科研导师一起量身定制个人学习计划。同时, 化学班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业余科研训练, 目前许多学生已通过与实验室师兄师姐的合作在SCI杂志上发表了论文。化学班对实验课程进行了大幅改革, 建立了以科学研究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实验课程设计, 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同时与业余科研训练相结合, 让学生广泛地参与从院级到国家级的各种科研项目中。他们曾组织学生赴襄阳航天42所进行暑期社会实践, 学生在专业技术人员的带领下进行了参观及学术交流活动, 开阔了眼界, 丰富了专业知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化学班重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要求学生自我阅读基础学科教材和参考书, 对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讨论, 最大限度地减少直接讲授。

生物班加强讨论式教学, 由优秀学者进行个性化指导并突出实践教学, 如指导学生自主实验, 培养学生兴趣;深入开展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训练研究活动。同时重视与后续培养的对接, 鼓励学生到国际一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通过小班课堂报告与讨论, 提高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锻炼学生英语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学习之余, 生物班组织学生赴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生物物理所参观、座谈、学习。根据弘毅学堂生物班的教学计划, 2011年学院组织了2010级生物学弘毅班20名学生赴北京中科院所参观学习三天。弘毅班学生游览了北京大学校园、参观了清华大学生物学博物馆及专 业实验室, 感受了两校学生学习及生活氛围。随后, 赴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及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参观、座谈、学习。期间, 还组织了多场在北京读研的往届本科毕业生与该班同学联谊活动, 师哥师姐回顾了过去在武大的学习与生活, 介绍了现在读研的苦与乐, 解答了2010级弘毅班学生学习上的困惑, 使学生受益匪浅。这样的交流活动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 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同时开阔了学生眼界, 提高了他们对生物研究的兴趣。

弘毅计算机班采用“1+2+1”培养模式, 第一学年强化基础课程, 二三学年打下学科研究基础, 第四学年出国学习和研究。他们每年组织3次论坛, 一起培养学生的科学思考能力和组织能力。应学生兴趣开设的高级程序设计课很受欢迎, 对每位学生进行深入跟踪, 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鼓励措施。弘毅计算机班的任课老师要求有出国经历或为学科带头人, 且一旦担任了弘毅班某课程教师, 同一学期内不得再教授其他本科课程, 教授的研究生课程亦不得多于一门, 保证了任课老师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弘毅班的教学中。

国际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班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教学指导小组, 设立了首席教授。实施“学习之星”专项奖励计划, 通过学术讲座、跨年级学习经验交流会、课外学术活动等, 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开展科研, 培养了一批学术新星, 陆续在国际国内大赛中获奖。聘请国际知名大学教师;通过联合培养、暑期学校、短期考察等方式, 分期、分批将学生送到国外一流大学学习和交流; 充分利用高级研究中心与国外高校的合作, 以及留学生校友掌握的学习资源, 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弘毅学堂学习资源与国外高校的同步更新。组建五个学习钻研小组, 分别由专门的教授指导小组进行辅导。

国学班作为其中唯一的人文科学班, 以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为根基, 围绕“多学科交叉融合、综合创新”的全新教育理念, 指导学生回归经典, 锻造心智。参酌中国古代书院制度和牛津剑桥大学的导师指导制, 采取单独开课、小班授课、集体诵读经典等形式, 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和深度讨论的能力。弘毅国学班的学生有机会赴台湾参加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等 机构联合举办的“2011东亚青年儒家论坛暨讲习营”进行学习, 还有机会赴甘肃敦煌进行有深度实践意义的文化思想史迹考察。通过教学联系实践的方式, 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将所学知识联系实践的能力。

清华大学拔尖计划 第4篇

关键词:轨道交通;行业特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近年来,现代科学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特别是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带来轨道交通行业的整体技术进步,促使轨道交通行业呈现“关键技术发展水平越来越高、系统集成化水平越来越高、技术与管理融合程度越来越高”的“三高”发展趋势。同时,国家积极推动“走出去”战略,对轨道交通各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专业融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具有“高水平、高集成、高复合”特点的专业技术人才,这对行业特色大学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巨大挑战。

北京交通大学作为行业特色大学,具有轨道交通学科支撑引领、特色专业群集中、校企结合紧密的行业优势。面对我国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和新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广泛应用的形势,学校持续进行轨道交通特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构建了“三类人才”培养体系,创建了“四种模式”,夯实了“四类平台”,建立了“三种机制”。

一、强化学校顶层设计,构建“三类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在原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改革基础上,针对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对领军型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顶层设计了研究型、工程型和复合型三类拔尖创新人才体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基础、兴趣、爱好、意愿,作出发展方向选择,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渠道,实现了从单一规格定位向多元化规格定位的转变、从单一趋同性向多样性和综合性的转变。

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学校对行业发展学科支撑与引领作用,通过科教融合开展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满足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需求。该体系侧重学科专业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培养过程中突出学科特色,加强数理基础,强化科研创新能力。在培养方案中,整合课程体系,加强数学类、物理类课程,增加科研技能训练环节,实施科研导师计划。

工程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学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优势,通过校企联合开展工程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满足轨道交通关键技术发展对卓越工程人才的需求。该体系侧重专业领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过程中突出工程背景,加强校企联合,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在培养方案中,通过校企联合,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确定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课程体系和内容,其中尤其强调与工程实际结合的企业实践环节。

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学校轨道交通学科专业群集中的优势,通过学科交叉开展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满足轨道交通大系统高度集成对知识复合型精英人才的需求。该体系侧重懂技术强管理的复合能力培养,培养过程中突出学科交叉,加强专业融合,强化工程和管理复合能力。在培养方案中,设计跨学科专业的组合课程群,设计适应国际化需要的课程和教学安排,开设项目管理类课程。

二、拓展个性发展渠道,创建拔尖创新

人才培养的“四种模式”

学校根据三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按照教学科研融合、学校企业联合和学科专业交叉的建设思路,创建多元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不同培养途径,为各类优秀人脱颖而出提供广阔空间。

一是“厚基础、宽口径”的理工融合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思源班”为载体,直接通过高考招生选拔优秀学生进入“思源班”。前两年,采取强化数理知识的“厚基础”教育;从第三年开始,根据学生专业兴趣和个人发展规划选择专业,实施“宽口径”特色专业教育。通过加入导师团队、参与科研项目,实施“科学思维训练—研究性教与学—科研创新实践”的培养方法,强化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为后续深造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重个性、求创新”的科教协同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通信工程本硕连读试点班”为载体,在通信工程专业新生入学时选拔优秀学生组成试点班,强化数理基础,通过提前组织保研、单设保研名额、选修研究生课程等办法,有针对性地选拔和培养优秀人才,体现分层次实施英才教育的基本思路,提高培养质量和培养效率。

以“茅以升班”为载体,在学生入学后第一学年,从土木工程专业遴选具有强烈从事学术研究愿望的优秀学生,加强力学基础课程教学。二年级再进行两次遴选流动,保留下来的学生全部获得保研资格,并加入本科生科研导师计划,进入导师团队参与科研工作,在导师指导下不受培养计划模块限制,选修后续课程,也可根据导师建议提前选修研究生课程。

三是“强实践、重能力”的校企联合工程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为载体,将企业、学校、学生有机结合在一起,共同开展“3+1+2”产学联合培养。在大学三年级末,对于有意向去轨道交通企业工作的优秀学生,通过自主报名、学校审核、企业选拔,获得保研资格并配备校内导师和签约单位的企业导师。学生完成本科3年的校内培养后,在第4年进入签约单位开展企业实践并完成毕业设计;在后2年的研究生培养阶段,有1年继续在签约单位实践,并完成有工程背景、具有创新性设计的硕士论文。学生毕业后留在企业工作。在该模式下,企业提前介入、全面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缩短了培养周期,提高了企业参与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四是“强专业、重集成”的学科交叉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轨道交通复合人才试点班”为载体,在大学三年级末从具有轨道交通特色的土木、机械、电气、通信等工程专业中选拔优秀学生进入交通运输试点班实现本硕连读。在大学四年级,学生系统学习“运—建”、“运—车”、“运—电”、“运—控”等组合性课程,实现技术专业与运输专业知识体系的复合,并获得交通运输专业辅修证书;在研究生阶段进行交通运输学科深化培养,加强运输规划与运营组织的理论和实践。该模式旨在为行业培养具有一门技术专业背景、懂得运营管理的总工程师类型的高端技术管理人才。endprint

以“海外项目经理培养试点班”为载体,瞄准国际工程建设市场,培养掌握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知识和国际工程建设规则,具有深厚工程专业基础和熟练国际工程管理能力的“工程+管理”复合型人才。该模式采用“3+1+2”学科交叉和产学联合培养。大学本科前3年在轨道交通相关工科专业学习,三年级末遴选优秀学生进入试点班并获得保研资格。本科最后1年在原专业学习的同时,强化外语应用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的培养。学生本科毕业后进入工程项目管理方向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继续强化项目管理类课程的学习,并到联合培养企业的海外项目部进行专业实践,了解并掌握海外工程建设实际环境,开拓国际视野和培养国际竞争力。

三、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夯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四类平台”

通过大力推动专业综合改革,推动师资平台、课程平台、实践平台和科研训练平台的内涵建设,实现教育体系与行业发展前沿的同步对接。

一是师资平台建设。通过教学科研一体化、产学之间科研合作,把现场问题、前沿理论、先进技术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促进校内教师增强工程背景,企业教师提高理论水平,形成了一支产学融合和互补的新型教师队伍,实现了对学生理论与工程实践教学全过程的指导。

校内教师:通过学校管理政策和制度的调整,激励校内教师参与产学联合人才培养,参与企业工程实际项目,加强对校内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训,建设了一支具有丰富工程实践背景的校内师资队伍。

企业教师:按照校企双方合作约定,制定企业教师的选拔方式、职责和考评标准以及激励措施,建立了一支工程经验丰富、开拓进取精神强、懂得教育教学方法的高级工程师为主的企业教师队伍。

校企导师互补:校内导师把前沿理论传递给企业,企业导师把现场问题和先进技术带给学校,一大批学生、教师依托这些项目提升了实践创新能力。同时,学校加强对企业导师的定期培训,使他们熟悉人才培养环节,并用行业实践经验充实实践课程内容。

二是课程平台建设。根据研究型、工程型、复合型三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按照“理论与实践对接、技术与管理融合、共性与个性兼顾”的理念,学校与铁路运营企业、装备制造企业、基础建设企业、勘测设计企业等共同实施课程和教材的建设工作,既强调学科专业研究的前沿理论和技术,又侧重工程实践的技术应用。

在课程教材建设过程中,坚持科研成果和行业先进技术进课堂和教材,保持课程教学内容与前沿理论、行业先进技术的同步,在交通运输、铁道信号、轨道牵引电气化、铁道工程、车辆工程等领域形成了理论性、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系列教材和特色课程群。

三是实践平台建设。通过产学联合共同搭建校内与企业互补的实践教学平台。在“等同现场”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上,学生完成行业整体认知、操作演练、能力培训、创新性实践;在产学双方共建的企业实践教学平台上,亲历现场生产过程、直观体验行业氛围、感受企业文化熏陶。

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依据“技术紧跟前沿,平台源于实际,功能等同现场”的校内实践平台建设方针,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优势学科资源为支撑,采用教学科研实验室一体化、科研成果转化、企业投资捐赠、利用现代虚拟仿真技术、学科专业交叉共建等方式,建设校内实践平台,形成了优质资源融合、教学科研协同、校企联合培养的实验教学新模式。

产学双方共建企业实践教学平台:发挥校企联合优势,共建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实现轨道交通行业企业的生产环境、先进研发平台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所用,为三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安全、稳定、优质的条件。

四是科研训练平台建设。学校通过开设研究方法论课程群、开展主干课程研究型教学等,将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引进课堂、引进实验、引进教材和引进毕业设计;通过设计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自主式科研训练体系并固化到培养方案中,引导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早进企业。

研究方法课程群:包括专业导论课、新生研讨课、科技文献检索课、学科专业研究方法论、产品创意设计与实践等课程,是指导学生认识学科、了解专业、明确专业取向的引导课,是吸引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参与科研项目、探究未知领域、激发科研兴趣、培育创新意识和潜力的探索课,是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系统的研究方法、务实的科研作风和活跃的创新思维的训练课。

主干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内容主要来自教师实际科研项目或专题研究项目,在教学内容与科研成果充分融合的同时,也将科研方法融入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学生在开展基于项目的“做中学、研中学”的探索式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研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形成教学科研的良性互动。

自主式科研训练体系:该体系横向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科竞赛、专题研究和自主创新实验、企业实践等,纵向分为自主教育学分、引导学生系统参与科研训练、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研究技能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三个层次,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能力与创新精神。

四、完善运行管理制度,建立保障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三种机制”

学校制定了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一系列指导性意见、管理办法和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确定了各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建设内容、工作计划、预期效果和保障措施。

一是教师约束激励机制。将校内教师尤其是教授参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指导学生科研活动、参与企业工程实际项目、带学生下现场工程实践、出国进修和交流等纳入教师考核基本要求,与教师岗位晋职晋级挂钩,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基础保障。

二是学生激励机制。为了激励学生,学校在科教融合的过程中,选择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社会影响力大的教授担任学生的导师;在产学联合培养过程中,选择轨道交通相关行业实力强、声誉好、发展空间大的企业参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从而为学生搭建了具有优势的就业去向。建立了“自主选择空间大、职业规划起步早、能力培养平台宽、未来发展起点高”的学生激励机制。

三是产学联合运行机制。建立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产学联合培养机制:从学校角度,其目标是为企业培养卓越工程人才;从企业角度,所培养的学生是企业已经选聘的未来员工,参与联合人才培养就是提前介入员工培养;从学生角度,更加激发在其未来工作单位主动学习、积极表现、展示能力的自觉性,为未来发展创造条件。

北京交通大学是具有百年历史的行业特色高校。在国家轨道交通事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校将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的重要责任,充分发挥行业特色大学的人才培养实力和学科优势,以“引领交通运输科技,服务国民经济,提升核心竞争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宗旨,以“通识教育、按类教学、倡导探索”教育理念为指导,面向国家轨道交通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大需求,以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轨道交通发展需要的领军人才和卓越工程人才为己任,持续开展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培养一批轨道交通领域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

清华大学拔尖计划 第5篇

兰州大学培养拔尖人才 今年计划招50-70名创新人才 兰州学生网2011-2-27为您报道:自2009年酝酿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后,今年我国将在清华、北大、兰大等19所高校正式实施这一计划,先行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试点培养拔尖人才。昨日,记者从兰州大学了解到,该校今年计划拿出50~70个名额实施这一计划。

昨日,兰州大学教务处处长许鹏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兰大将为实施该“计划”启动建设专门的“萃英学院”,并且要为进入该计划学习的学生每人每年资助10万元培养经费,此外,这些学生通过3年国内学习后可直接跨入国际一流大学继续深造。目前该校已经成立了“萃英学院”,与此同时,兰大今年还将“计划”培养学科扩大至人文基础学科中的文学、历史、哲学三个学科。“计划”所涉及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个学科按教育部批准招生人数(约50~70人)招生,文学、历史、哲学学科每年招生20人。“3+1”培养模式国内读3年后进国际一流大学据悉,“萃英学院”将改革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学内容及方法、考核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全新的探索与尝试,引入全英文教学环境、“3+1”(3年国内1年国外)国际化培养、早期进入导师科研团队等模式。“萃英学院”学生在一、二年级期末分别进行一次选拔,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补充进入“计划”。

与此同时,“萃英学院”将为每1~2名学生配备国内、国外导师各一名。据悉,该“计划”一年级学生学习、生活在榆中校区,二年级以后的学习、生活则安排在兰大医学校区或盘旋路校区。此外,中央财政对于实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培养计划的学生,每生每年给予10万元资助,兰州大学将支持相应额度的培养经费用于人文基础学科人才的培养。(记者 郭涛)

“拔尖计划”实施办法 第6篇

1、招生对象

面向具有学术理想和潜质,在某一方面有突出才华并取得一定成果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经2名副高职称(含)以上相关领域专家联名推荐。

2、选拔方式

本计划采取个人报名、专家推荐、学校确认的办法。符合条件的学生在清华大学本科招生网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成功后,将报名表打印并加盖中学公章。同时下载专家推荐表,由推荐专家填写。此外,报名学生根据个人兴趣与特长,选择一至两个清华大学的本科招生专业作为意向专业,并针对每个专业撰写一篇介绍个人专业认识、成果和志向的申请材料。

报名学生应将报名表、获奖证明及专家推荐材料、专业意向申请材料和其他说明个人情况的材料一同寄至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

清华大学组织专家组对报名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者需参加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笔试,并单独划定笔试通过分数线。笔试通过者参加清华大学安排的相应学科专业面试。

在公示和材料审核过程中,如发现学生、中学或专家存在弄虚作假行为,将取消相关学生报名资格,也将取消所涉及专家以后的推荐资格。

3、优惠政策

材料审核、笔试和面试通过者,根据成绩在限定专业内给予高考降30分至60分录取的优惠政策。

4、后续培养

清华大学将发挥综合性学科布局的优势,为本计划学生在所擅长的领域继续探索提供丰富的成长土壤,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具体措施如下:

(1)根据考生兴趣和特长,推荐名师作为导师,并可加入清华大学学术科技创新团队,拥有指导教师、创新经费、活动场地、实习机会等全方位支持。

(2)优先推荐参加学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具体内容包括学术交流、高新技术产业调研、海外一流大学或科研单位研修、自主立项创新等。

5、实施程序

(1)2011年11月7日起,报名学生可进行网上报名,并在11月22日前(以当地邮戳为准,建议使用快递)将要求反馈的各类材料一同寄至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

(2)2011年11月29日至30日,报名学生在清华大学本科招生网查询报名材料是否寄到,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联系解决。11月30日之后不再接收报名材料。

(3)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组织专家组审核报名材料,并在2011年12月15日公布通过审核的学生名单。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第7篇

教育部2日举行2010年第3次新闻发布会,请参与《规划纲要》起草工作的专家解读有关高等教育的内容,张大良在会上作出以上表示。

张大良指出,最近十多年来,一批高水平大学不断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进行了很多很好的有益尝试,比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清华大学的清华学堂,他们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他表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该是多样化的,要在原有积累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探索,因为涉及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深化改革。所以,在现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形势下,应该要很好地抓住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这个有利时机。

张大良表示,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原则的过程当中,教育部门对基础学科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做了筹备工作,已经选择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十多所大学的数、理、化、计算机、生五个学科率先进行试点,想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所突破。他表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用人部门,包括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要营造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和政策机制。其中,政策方面,主要是在如下七个方面来抓改革:

一是在学生的遴选方面,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的兴趣和发展的潜质,实行动态统筹机制、自由选择专业的机制,将最优秀的学生选入到培养计划当中。

二是教师的配备,要安排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来担任专业的导师和授课老师,聘请海外知名学者主持和参与教学。

三是培养模式,要突出个性化的培养,积极开展教学理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让学生有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自主的学习,参加科学研究的项目训练,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从而使他们的志向更加远大,心态也要是平和的,德才兼备,成为未来的一流的学者和世界一流的科学家。

四是营造氛围,要通过世界级的科学家的访问、高水平学术报告等等形式,来营造浓厚的学术分为和开放的平等交流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的愿望。

五是制度上要创新,学生管理实行导师制和班级管理相结合,制定灵活的课程选修、免修、缓修等等制度。

六是条件方面的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国家试验教学试验中心等等,都要向参与这个计划的学生开放,并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专门的支持,经费的支持、条件的支持、空间的支持。

清华大学拔尖计划 第8篇

关键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珠峰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分析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下称“珠峰计划”) 是教育部为回应钱学森之问而出台的一项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并联合中组部、财政部于2009年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曾见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 (国办发〔2010〕48号) 》, 内容简单低调, 除过告知开展这项计划外, 对具体措施并无过多陈述, 仅列出了参与的各个大学名字。另外在《教育部关于实施“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意见》中, 做出了一些解释性的介绍。其中在“指导思想”的部分提出了“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教育教学改革”和“构筑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专门通道”;可以看出, 珠峰计划是体制改革与教学改革上的一种尝试, 这种改革是自上而下推进;而在“基本原则”上, 《意见》提出了“少而精、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主体为主、政府支持;定期评估、提高质量”的方针, 很明显, 这是一种国家层面的精英教育的培养思路, 由学校实施国家支持并监督评价;在机构设置上主要由教育部成立“大学生优选计划”的指导、协调、专家、工作四个小组。

而珠峰计划的具体执行措施, 还需要在各校的计划文件、计划招生简章及各个相关文件、通知、办法中进行参照。在各个大学的具体做法中, 多是围绕学生遴选、学习安排、资源保障三大方面进行展开。例如, 吉林大学2014级唐敖庆班计划招收80人, 报名条件之一为:在高考总分为750分的省份, 入选学生的高考总分应高于考生所在省份重点线80 (含80) 分以上。很明显这是优中选优。复旦大学拟搭建6个平台, 集全校之力为拔尖学生的培养创造一切条件,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研究活动中的主动性, 同时实行动态进出机制和自由选择专业机制, 将最优秀的学生选入计划进行培养。可以说这是优先安排。厦门大学各试点学科应为入选“拔尖计划”的学生配备专业导师。导师由院士、千人计划、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闽江学者、校特聘教授等一流专家学者担任。师资规格之高, 可谓资源集优。

在国家领导的举国体制下, 整个计划的实施过程比较顺利, 各个高校的操作细节大同小异, 有的成立了独立学院、荣誉学院, 有的建立了相关学堂或者试验班级, 还有的开展了校内的子计划, 并冠以各种名称。[1]但也有一些问题出现, 比如选拔优质生源仍有难度, 教育资源过于集中等。

在一个以“探究优质教育资源通过教育过程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转化为优质的教育成果”的研究中表明:在学术导向指标上某校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全面优于普通学生, 如学习意愿、学习能力、学习性投入等指标, 计划内学生的优势集中体现在课程认知目标达成、师生深层互动、主动合作学习等环节上。而在社会导向指标上该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低于普通学生, 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组织能力等指标。[2]我们不难发现, 所谓的学术指标表现优秀实质上是优质生源优势培养的结果, 而这种成果能在多大程度上成为真正创新人才的培养力量, 实在很难说。

珠峰计划正式实施到现在仅有五年左右的时间, 在对一些阶段性的成果进行总结的时候, 我们看到:在一项基于对珠峰计划首届本科毕业生共计500人去向的分析研究中显示, 不同学校之间的计划效果有着明显的差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实施效果较好, 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实施效果有待提高, 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处于中间水平, 各高校之间呈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500名毕业生中有24.8%进入世界顶尖大学深造, 总体拔尖率还有待提高, 有近四成学生偏离基础学科方向, 总体偏离率较高。[3]可见对于这样的一种国家主义的精英教育的阶段性成果, 不是十分让人感到满意, 学生并不完全认同这种投身基础科学研究的未来职业发展。由于计划开展的时间较短, 现在不能做出结论性的评价, 但就计划目标达成的展望来看, 笔者认为并不乐观。

具体来看, 首先在教育公平视角上, 珠峰计划明显体现了精英教育的运行方式, 其直接目标受益者是国家与计划内的学生, 大部分国民也是其理论上的受益者。但实际上如果计划比较成功, 在这三方面的利益得到满足的时候, 这个过程是以剥削计划外的大多数学生的学业资源与对其平等受教育权的侵害为代价。而计划效果一般的时候, 计划只不过成为了一种教育成果的转移力量。有没有可能实施珠峰计划反而会适得其反呢?我们当然不希望这样, 但可能性无法否认。

站在教育与人的发展规律上来看, 我们认为至少同样考入211、985高校的学生的创新潜力不容忽视。人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具有长期性、 滞后性、积累性, 我们对于这一过程应持耐心、宽容, 允许交学费、走弯路的态度。阶段性的学习表现不能代表一个学生最终的创造力。用成绩优中选优来进行人为的排除, 这种方式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本末倒置、南辕北辙。况且, 那些考上一本、211、985的普通学生在阶段性的学业表现上一样堪称优秀, 完全具有成为创新人才的人的潜力。

在具体计划内学生的学习安排上, 诸如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是比较符合教育规律与创新思维发展的, 通识教育、师生学术团体也都是国外优秀大学的普遍做法。但当这一切以国家的行政手段为实施途径的时候, 已然背离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本真。人才宜促不宜拔, 国家更应该做的, 是广泛提供人才成长的条件, 将权力回归学校, 维持、拓展社会自由、教育自由。这就好比无为而治下的休养生息, 教育领域在硕果累累之前一样需要这样的一个积累过程。十年只能树木, 如果太过功利急于求成, 得到的只是枯树上最后一批果实。

在国家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推行珠峰计划的背后, 是其对教育进行大一统领导的计划思维运作模式。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曾经反问, 既然计划经济不能振兴我国的经济, 难道工程思维能够振兴我国的教育吗? 刘道玉在进一步追问这种计划经济思维下的教育工程的时候说, 这种大一统的体制是领导高明论的表现, 领导只相信自己的高明不相信办学者的智慧。[4]这显然不够合理, 教育行政管理部分有其自身权责, 具体教育领域内的事情还应教育者依据教育科学规律处理。“实际上, 在教育工作和经济一样, 管的越少越好, 统得越死越没有活力。”刘老先生这样总结道。

另外, 珠峰计划着手于五大自然基础学科, 没有社会人文学科, 与人的全面发展相违背。按照“计划”所期望, 至2020年,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基本形成, 涌现一批基础学科青年英才。英才的涌现不容乐观, 可是即便是这样的英才, 也是有所缺失的, 不是完整的人。事实上这样的英才即使出现了, 也是用国家力量对教育结果的搬运掩饰了整体学术创新能力的停滞, 就好比用枯树上的最后一批果实等同于丰收, 这何尝不是教育领域内的又一场危机呢?

最后, 各大学在培养过程中均实行多次选拔、动态进出机制, 进行分流和择优递补, 并将不适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分流回普通班级中学习。[5]那么这样一种短视、功利的做法不仅不利于创新人才的长期培养, 更是对学生个体不公平的。那么谁又来关心他们的心理落差与后期发展呢?

在对于计划的改进、完善上, 其实并无绝佳的方法。整个计划是计划经济思维下的产物, 也并不完全符合教育科学的规律, 但是我们仍能做出一些提高其效果的措施。首先, 保留计划中的精英力量, 控制在四所大学 (清北、上交、中科大) 以内, 将其余资源合理分配到各个研究型大学中, 最终实现整体科研创新实力的提高;其次, 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选择权利进出计划, 使得真正对于基础科学研究有兴趣、致力于投身其中的学生参与进来。有志者事竟成, 创新意志品质的力量同样重要, 而且在高动机的驱动下对于计划内学生的情感教育也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周光明, 段书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典型模式和实践反思[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3, 5.

[2]张天舒, 李明磊.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证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5, 1.

[3]李硕豪, 李文平.我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实施效果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 2014, 7.

[4]刘道玉.拓荒与呐喊:一个大学校长的教改历程[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1, 10.

清华大学拔尖计划 第9篇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 衔接 课程体系 评价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基于对综合国力竞争归结为人才竞争的认同,世界各国对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是一项事关国家根本利益的核心战略,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是这项工程关键的两个环节,高中与大学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最终影响到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系统的生产。

一、国内外的探索措施

国内外教育界在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做出了很多积极的探索。国内政策方面,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中提出“有条件的普通高中可与高等学校合作,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为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具体措施如前期的中科大少年班、北京八中的超常教育、人大附中的少年科学院等,还有近两年来,国内各省市开启的高中生科技创新培养计划,如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建立“高中创新教育实验班”,北京八十中学“科学创新实验班”。上海市上海中学、华师大二附中、复旦大学附中、交大附中等均开设了“高中创新教育实验班”。天津南开中学开设“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实验班”。2011年河南省郑州二中开设“信息化教学创新班”,郑州九中开设了“创新教育实验班”,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宁波中学、宁波外国语学校、镇海中学等10所学校获得设立“创新型人才培养实验班”资格。

从世界范围来看,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欧美发达国家在人才筛选、课程衔接、评价方法、制度环境等方面的措施非常值得借鉴:

(一)拔尖创新人才筛选标准及选取办法

及时通过科学而严格的筛选标准和选取办法“发现”有天赋的儿童,并搭建各种平台使他们得到适合于自己天赋的发展,是世界各国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所取得的共识之一。具体操作中世界各国都很注重“儿童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的真实表现”“对儿童才能的多维测量”以及“多种鉴别方法综合运用”。如美国建立起一整套量表和问卷测验体系;英国教育与技能部根据世界上多个国家最优秀儿童的智力水平,设立了9岁、13岁和18岁三个等级的超常生国际水平测试。

(二)为有天赋的儿童设置内容丰富、选择性强、有挑战性的课程体系

设计课程的同时关注不同资质学生的各种需求,加强选择性,关注“难度”和“挑战性”,是世界发达国家在为拔尖创新学生设置课程时比较关注的。如美国伊利诺伊州数理高中在设置课程时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基于“挑战”,设置有深度的课程,最能体现“挑战”特色的课程是“三年制全寄宿高校预科课程计划”,这是学校课程体系的最核心部分;基于“探究”,设置有兴趣的课程,给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情境,激发他们的兴趣、好奇心和热情,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提出自己的问题,去多途径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基于“创新”,设置有新意的课程,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需要开设有新意的课程,让学生通过不同于往常的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进入到创新的情景中,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课程培养与大学升学的衔接模式

在美国,学生高中阶段可以选修大学生预修课程(PRE-AP)和大学生先修课程(AP)。所谓大学生先修课程就是让优秀学生在高中阶段提前修相当于大学阶段的课程。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建议,对于在特定领域具有罕见才能的学生,作为教育上的例外措施,承认其具有大学入学资格。芬兰的优秀学生可以利用晚上和周末到大学学习更高深的课程。一些学生甚至可以参加开放大学项目(the Open University Program)提供的夏季课程(summer courses)并获得线性代数和物理的大学学分。该项目已经得到了芬兰教育部和产业部门的支持。

二、针对性的措施

综合国内外关于拔尖创新型学生培养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目前要做好中学与大学教育的有效衔接,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

(一)培养机制

注意做到系统培养与阶段培养相结合,特别注意衔接问题尤其是初中与高中、高中与大学的衔接问题,保证学生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积极关注和参与高校自主招生。

(二)课程设置

如果说培养机制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石,那么丰富多彩、具有挑战性的课程设置就是学生成才路上的助推器。这种助推器不是仅仅限于某一个阶段的、孤立的,而是需要中学与大学的培养体系做适当衔接。对学有余力、且对某一学科领域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可以为其设置类似预科类的学术性课程,对动手能力特强的学生可以设置科研方法类课程,让其在高中阶段就能够得到科研思维和方式训练的机会,培养其严谨的科研作风和研究态度,为以后在大学进行研究做好铺垫。需要建设并形成一套最优化课程体系,从塑造一个健全而有创造力的优秀人才的目标出发,以科学、人文、艺术并重的课程与实施模式来综合培养。

(三)完善评价

完善评价的多元化,建立中学课程与大学升学的衔接,改变高中阶段培养模式和机制的相对孤立性,打通培养环节,降低培养成本,改变低效和重复的培养途径,促进有拔尖创新禀赋的学生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大学则应进一步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逐步形成高等学校多元入学的格局,为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结论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我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机制还未完整建立起来,没有把中学和大学视为一个系统加以培养。虽然大学是人才的终端“产地”,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需要中学阶段加以引导。因此,必须不断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加强中学与大学的相互衔接,才能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巨大的人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上一篇:刑事审判庭下一篇:航线性能分析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