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自考复习资料

2024-09-17

比较教育自考复习资料(精选6篇)

比较教育自考复习资料 第1篇

2012

18.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目标的一个明显变化是

A.由“保育中心”向“教育中心”转变

C.由“补偿教育”向“义务教育”转变 B.由“保幼一体”向“保幼分离”转变 D.由“智育中心”向注重儿童整体发展转变 D

19.印度在贫民区推行了幼儿教育“菩提计划”,其主要内容是

A.转移学前教育中心 B.尝试不分级的教育

C.家园共育 D.倡导多元文化教育

C

2011

28.1989日本文部省把家园共育作为一项新要求加入了新修订的【

A.《幼稚园教育要领》 B.《保育所保育指南》

C.《儿童福利法》 D.《幼稚园教育纲要》

A

29.早在17世纪,夸美纽斯论述家长在早期教育中的重要意义的书是

A.《大教学论》 B.《为了与家庭合作》

C.《母育学校》 D.《爱的教育》

A

2010

29.印度在贫民区里推行把家园共育作为重要内容的是()

A.先行计划 B.菩提计划

C.零点计划 D.普及计划

B

2009

14.为解决幼小衔接问题,日本专门设置了()

A.连贯教育 B.幼儿学校

C.保育学校 D.幼年学校

D

15.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儿童权利公约》的时间是()

A.1988年 B.1989年

C.1990年 D.1991年

B

】】【

2008

28.以下属于行为主义学前课程的是()

A.拉瓦特里的早期儿童课程

C.恩格尔曼和贝雷特的课程方案

C

29.为解决幼小衔接问题,日本专门设置了()

A.连贯教育

C.保育学校

D

30.1989年,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被誉为“为儿童人权拟定种种保证的第一项国际法律文书”的文件是

()

A.《儿童权利公约》

C.《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

A B.《儿童权利宣言》 D.《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 B.幼儿学校 D.幼年学校 B.韦卡特的认知性课程 D.海伊斯科普早期初等教育方案

2007

14.印度在贫民区里推行把家园共育作为重要内容的【】

A.先行计划B.菩提计划C.零点计划D.普及计划

B

15.日本于1990年实施的明确将人际关系、环境和表现列入幼儿园教育内容的文件是

【】

A.《保育大纲》B.《幼儿园教育纲要》

C.《保育所保育指南》D.《幼儿园教育大纲》

D

2006

29.各国对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有多种模式,其中法国属于()

A.平等模式

C.统一模式

C

30.华生所建立的理论被称作是()

A.行为主义理论

C.人文主义理论

A B.认知发展理论 D.社会学习理论 B.两层次模式 D.合作模式

名称解释

32.《儿童权利公约》(2012,2006)

简答

37.简述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2010)

比较教育自考复习资料 第2篇

教育影响: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的传递与反馈的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教育方针:又称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的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编订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育指导性文件,他规定学科的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进度、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

学制:即现代学校制度,是把学校教育机构纵横联系、统一和协调起来,形成一个幼儿、青少年、成人教育纵横贯通,学校、社会、家庭密切配合的一体化学校教育机构网。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的传播及其传播的专业化要求,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

学校文化: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中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的共同体。

学校仪式:是学校的某种固定化的活动程序和仪式,包括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和体育比赛的各种仪式等。

学校绩效:是指学校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标志。教师聘任制度: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者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教学岗位设置,聘请有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

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设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智育: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体育:在学校教育中有意识地促进学生体质、体能、体魄发展的教育活动。

美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立美能力,从而促使他们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活动。

课程: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排的。

集体:是一个有意识地加以组织的群体,是具有共同规范、共同活动目的和共同活动组织的整体。

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的空间结构与时间序列的统一。

教学手段:教学活动中师生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介或设备。

教学模式: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理论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部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讲授法: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方法。

谈话法: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启发性问题,通过口头回答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讨论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实习作业法:是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课上或可为进行实际操作,将已经学过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

暗示教学法:指广泛的利用环境的暗示信息,充分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情感统一,有意识功能与无意识功能统一,尤其是调动和挖掘大脑。

小组合作学习: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为主体,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机制,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组织形式。形成性测验:是针对某一教学单元而设计的、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测验,其目的不在于评定学生,而是为了调控教学。

诊断性测验:指能够反映学习中的常见的错误,诊断学习困难,特别是找到困难的成因的测验。

学能测验:又称学能倾向测验,它考察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所获得的能力,与学业成就有较大关系。

信度:指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表现了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效度:指测验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能测到预先想测的知识和能力的程度。教育评价:就是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技术手段来评量教育所期望的一切效果。又可分为广义、狭义两种。广义的教育评价包括对于教育活动的一切方面的评价,狭义的教育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发展的评价。

问题预防:就是指在可能的问题发生之前,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工作,提高学生应付将来问题的能力。

学校事故:是指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及虽然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之外,但是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中发生的,由于学校、教师的疏忽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而导致学生人身伤害的事故。

教育法:位于我国教育法体系的第一个层次,是以宪法为依据制定的基本法律,主要规定我国教育的基本性质、地位、任务、基本法律原则和基本教育制度等,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教师申诉制度:是指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或有关政府部门做出的处理不服,或对侵犯其权益的行为,依照《教师法》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部门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学生申诉制度: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或认为学校和教师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而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重新作出处理。

法律救济:是指依据法律对权利冲突的解决,也就是说,当公民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从法律上获得自行解决,或请求司法机关及其他机关给予解决,使受损害的权益得到补救。

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

公共性;生产性;科学性;未来性;国际性;终身性 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受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受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制约;必须考虑历史发展的进程;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落实我国教育目的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关系;德智体美诸育之间的关系;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的关系 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指导思想;政治方向;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教育目的的主要功能: 导向,调控,评价 学校公益性: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必须与宗教实行分离 教师资格应具备的条件:

中国公民;思想道德品质;规定的学历,认证;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专业化:

1、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

2、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

3、具有为学生和社会所公认的复杂知识技能的权威的影响力

4、具有充分的自制和自律性,有正事的专业组织对行业服务、培训及资格认证进行管理 任职条件:

1、教师资格;

2、遵纪守法,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3、教育教学水平,学术水平;

4、学历,工作年限;

5、身体健康 封建教育:

目的,性质,内容,方法,体系 资本主义教育:

目的;制度;课程结构;师生关系;教育学 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

1、两个层次:劳动能力,克服片面性;

2、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发展学说的灵魂。

皮亚杰的儿童发展观:

1、儿童的发展是以发展主体的自我调节为机制的自我演变过程

2、儿童的主体活动才是发展的真正起因

3、儿童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变的建构过程 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1、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2、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

3、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德育的基本内容:

1、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2、公民道德和政治品质的教育;

3、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本教育。

一节好课的标准:

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学生主体性 班主任的作用:

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联系学校、家庭及社会的纽带。

班主任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培养班风;树立学风;指导班级组织工作;组织体育、卫生保健工作;评定学生操行;与家长联系

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

善于向学生提出教育要求;树立明确的共同目标,建立一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班级组织建构的原则:

有利于教育的原则;目标一致的原则;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尊重和发挥儿童主体性应遵循的原则:

尊重学生的感受;尊重学生的选择;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教学组织形式:

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小班教学 美育任务:

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体育主要任务:

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素养;培养体育兴趣 讲授法:

优点:效率,教师主体性,互相启发

缺点:不利于主体性发挥;缺乏实践和探索性学习;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因材施教;难于保证学生之间展开真正的相互交流和启发 思想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坚持正确的方向;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实事求是;讲究教学艺术 启发性原则:

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因材施教原则要求:

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面向每一个学生。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按照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顺序教学;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增删内容 中小学教育评价的主要内容:

学生发展评定;教师授课质量评价;课程和教材评估 测验编制:

确定试题内容;选择试题类型;评分;测验分析的解释 教师应当具有的职业素养:

文化素质与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学校的咨询与辅导的主要工作:

缺陷矫正;早期干预;问题防预;发展指导 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

教育目标;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课程评价(确定评价目标;确定评价情境;设计评价手段;利用评价结果)集体的作用:

1、集体通过有机体的组织对其成员施加影响,可以起到教师起不到的作用。

2、集体组织活动比教师个人对学生教育的范围大、内容丰富、方法多样灵活,学生易于接受。

3、集体的教育影响是通过舆论实现的。集体舆论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学校咨询与辅导的主要工作: 学生、班级、顾问、学校、社区 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比较教育自考复习资料 第3篇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自考生,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策略

一、引言

学习策略是一个多元化的策略体系, 关于其界定和分类, 目前有许多观点。Rigney指出学习策略是学习的程序与步骤。[1]Chamot曾说学习策略是学习者采取的技巧、方法或刻意的行动。[2]Oxford认为学习策略是为了提高二语技能而采取的行动、行为步骤和方法。[3]目前, 对学习策略主要有四种分类方法: (1) O’Malley和Chamot将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交/情感策略[4]; (2) Oxford将策略分为: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3]; (3) 文秋芳将学习策略分为管理策略和语言学习策略[5]; (4) Cohen把学习策略分为学习语言的策略和运用语言的策略。[6]本文的研究主要是基于Oxford对策略的定义及分类方法。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问题。

(1) 非英语专业自考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的总体倾向如何? (2) 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的总体倾向如何? (3) 非英语专业自考生和英语专业本科生在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上表现出哪些差异?

2. 调查对象。

××大学建筑环境专业一年级的63名自考生和英语专业一年级的67名本科生参加了本次调查。

3. 调查工具。

本文的调查工具为调查问卷, 分为两个部分: (1) 个人简况, 包括高考英语成绩、学院及专业; (2) Oxford的英语学习策略调查表, 共50题, 采用莱克特量表计分。

4. 数据分析。

本文将采集的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分两步进行: (1) 用描述性统计得出两组对象英语学习策略使用基本情况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2) 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其在英语学习策略上的差异。

三、结果与讨论

1. 自考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的总体倾向。

表1显示, 自考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平均值为2.42。就策略类别而言, 直接策略的平均值大于间接策略。除补偿策略外, 其他五大策略的平均值都较低, 其中记忆策略和社交策略的平均值最低。

数据显示自考生最喜欢使用补偿策略。他们的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 词汇量较小, 所以经常试图通过借助母语、使用手势等最直接的方式来弥补他们语言知识的欠缺。然而, 自考生最少使用记忆策略, 但李炯英的研究显示中国学生最常使用记忆策略[7], 笔者认为可能是调查对象的不同造成的。与李的调查对象 (东南大学的本科生) 相比, 自考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较弱, 惰性较强, 他们很少主动使用记忆策略。

2. 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的总体倾向。

表2数据显示, 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学习策略使用平均值为3.19。其中, 补偿策略的使用频率最高, 其次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社交策略, 使用频率最低的为记忆策略和情感策略。

英语专业本科生经常使用补偿策略和社交策略, 而李炯英认为中国学生最少使用社交策略[7], 这可能和研究对象有关。李研究的是东南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学生, 而本文研究的是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在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教学中, 教师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社交策略的使用频率。

3. 非英语专业自考生和英语专业本科生在英语学习策略上的差异。

表3数据显示, 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的平均值高于非英语专业自考生, 且两者存在显著差异。就策略的两大类别而言, 两组调查对象都更多地使用了直接策略, 而非间接策略。就六大具体的学习策略而言, 英语专业本科生比非英语专业自考生更频繁地使用所有策略, 且除了补偿策略和情感策略, 这两组对象在其他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与非英语专业自考生相比, 英语专业本科生更频繁地使用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 他们的动机更强, 因此会更有意识地调节学习过程, 采取有效的学习方法以促进英语学习。而自考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相对薄弱, 因此他们较少使用认知策略。自考生和本科生在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上也存在显著差异, 这一结果也支持了文秋芳的研究结果: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英语学习方面最重要的区别是管理策略 (元认知策略) 的使用。[5]

这两组调查对象在社交策略的使用上也存在显著差异, 这主要和两者所处的语言环境有关。由于自考生的英语基础较弱, 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 课后更是很少有机会使用社交策略进行英语会话。而英语专业本科生会经常用英语讨论话题, 与外国留学生交流互动等, 因此本科生的社交策略的使用频率比较高。

四、结论

以上结论对非英语专业自考生的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教师应当多多向学生介绍英语学习策略的相关知识, 让他们能够在需要的时候知道使用何种策略最为有效。 (2) 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各种学习策略, 并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策略。 (3) 在教学中, 教师更需要重视的是教学的交际性, 多多创设使用英语的环境, 让学生意识到英语的实际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Rigney J W.Learning Strategies: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M].New York:Academic Press, 1978.

[2]Chamot A U.Learner Strategies in Language Learning[M].New Jersey: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1987.

[3]Oxford R.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y: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New York:Newbury House, 1990.

[4]O’Malley M J, Chamot U A.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 2001.

[5]文秋芳.英语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学习方法上的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5, (3) :61-66.

[6]Cohen A.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M].London:Longman, 1998.

比较教育自考复习资料 第4篇

关键词:高校;自考助学管理;满意的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17-01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一种教育形式,由于国家对社会助学高度重视,参加自学考试的人数也随之逐年增加。然而受各方面因素影响,高校自考助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依然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不妥善处理势必会对自考助学的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很难办好自考生满意的教育,所以高校自考助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应当及时纠正。

一、高校自考助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如今,在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正在稳健的发展,然而,高校自考助学管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功利主义色彩严重。学习,本应是一件与功利完全不挂钩的事,可是在当今,学习却带有了太多的功利色彩,很多自考生参加自考,并不是想通过这一途径来学的更多的知识,来丰富自身的价值,来提高自身的素质,而仅仅是想通过这一途径“混”一张文凭,来取得一些功利的东西,这是很不正常的,可见现在的很多自考生已经被功力冲昏了脑袋,这对于我们未来的建设只会起到负面作用。

2.成了考试的“奴隶”。很多参加自考的学生,在备考阶段就是埋头去背一些自考辅导资料上的题,更可怕的是他们有的人只背题干和答案,都不会去分析为什么要选这个答案,也不明白这个题的考查要点是什么,就是自顾自的去背,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背的是些什么,在考场上奋笔疾书,下了考场脑子一片空白,丝毫不知道自己在这一自考过程中学到了些什么,如此一来,考生只不过是考试的奴隶,个版本不是学习的主人,对于自身知识的丰富也起不到任何效果。

3.存在投机取巧的心理及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现在流行一种东西叫“猜题”,考试前,各个网站的辅导机构就开始帮助考生押宝猜题,让考生重点去掌握这些猜想出的题,这样一来,考生的注意力就只是集中到了这些题上,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内容。笔者认为,这种猜题本身就是最无聊、也最损害考生的一种行为,是自考过程中最不应该去采取的一种方法。我们应该把自考看成是一件快乐的事,通过这一平台去丰富自身,而不是一味的追求一些实质的东西,这在将来都是会是自己后悔的。

4.思维定势与僵化。由于自学考试的主观题目大多采用直问直答式,长期处于简单单一的题型模式下,人们会形成一种比较固定式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这样一种思维定势与僵化,会影响甚至束缚人们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得人们获得的是一种简单的解题能力,而丧失了一定的创造力。

二、完善普通高校自考助学管理的对策教学质量要有所提高,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制度是指南,是规范,是制约。人自觉地按照制度的要求办事,遵从制度的约束,而不是被动地强制遵守制度。[1]面对以上自考助学存在的问题,应该形成自己的制度,采取以下对策来解决问题。

1.加强教学管理。首先,加强自考助学机构教师队伍的建设,保证教师队伍的高质量与稳定性。目前,参加普通高等教育自考助学的教师多以兼职教师为主,素质、水平参差不齐。针对这种情况,普通高校应该建立一支自考专职教师队伍,既要通过提高薪金和福利来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自考助学,又要通过相关教师培训制度来培养已有教师队伍,并通过奖惩监督来保证自考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专业性。其次,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合理安排和调配试验室和试验资源,充分发挥试验资源的利用率,确保自考助学班的试验课和实践操作训练有足够的试验资源。同时适当增加试验室和试验资源的投入,满足自考助学班教学的需求。

2.强化教学质量监督制度。自学考试是一种靠自学者自主学习然后参加考试的一种测试模式,其区别于其他的考试有这样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师生不见面,单凭一张卷!”这张自考试卷的质量优劣、内容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果等。普通高校在自考助学管理中要用制度保证教学质量。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在保证教学质量时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教学质量监督制度,如:建立健全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机制。委员会和督导会定期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和考核,帮助老师改进不足,形成适合于自考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方式,提高自考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升教学质量。由于自学考试的主观题目大多采用直问直答式,长期处于简单单一的题型模式下,人们会形成一种比较固定式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这样一种思维定势与僵化,会影响甚至束缚人们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得人们获得的是一种简单的解题能力,而丧失了一定的创造力。所以自学考试内容的设置应当立足教材且高于教材,打破传统单一的直问直答式的主观题型,尝试采用多种类型的主观题型。也就是说,要使到并非单靠机械背诵某一知识点就能解决题目的,更多的是要体现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的背诵及灵活运用,甚至是体现出对多个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的研究的一种综合运用能力;增加对社会时政热点的考查,体现试题一定的时代性和新颖性。通过对相关时政热点的考查,促使自考生关注社会时政热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看待和分析相关时政热点、社会现象,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尝试一些综合探究题、综合分析题等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性题目的引入与设置。这种类型的试题,要求自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是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通过对相关案例、热点问题的分析与探究,提出相应的见解及解决措施,做到活学活用。也通过对这种开放性题目的探究,有助于自考生发散思维和一定创造力的培养。

总之,自学考试是一种能力水平的考试,并非以关注命中率、提高通过率为主要目标,而更多的是以能力提高为主要目标。提高自考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考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从而使他们真正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普通高校在自考助学过程中,教育是前提,管理是保障,因此对于自考助学管理的问题和不足应当及时解决和改进,从而规范其助学管理、充分发挥普通高校的助学作用,真正办好自考生满意的教育。

参考文献:

[1]蒋冀骋,徐超富.大众化条件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美术教育学自考复习资料-第一章 第5篇

美术教育的最初形式是个体之间的相互传递 美术教育的最初手段是模仿

美术教育的最初特征是包含在一般造型技能的传授和制作过程中,不仅同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并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而且往往与政治、宗教、艺术等交织在一起。美术教育不仅与人类起源有关,更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密不可分。

远古时期美术教育的社会价值是传播社会知识、表现内心感情、满足审美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文化教育活动的社会现象,为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艺术的发展服务。美术教育开始的标志是西周时期的六艺教育。美育的三种功能:教育、净化、精神享受 奴隶制时期美术教育的特点

第一、形成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及理论,摒弃了狭隘的功利主义。第二、艺术教育被视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学生情操培养。第三、美育的内容、原则和方法已经形成。

在师承关系上表现为直接师承和间接师承,直接师承即师从某人,耳提面命,亲聆教诲。间接师承也称隔代师承,即则取某一人画法和风格予以仿效。师承关系及血缘关系对古代美术教育的影响?

1、中国美术教育是通过画家和工匠的言传身教得以发展,这是中国古代美术教育的主流。然而在奴隶主贵族奉行“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的观念,对以物质性为特征的百工技艺,采取了鄙薄和轻视的态度,从而使得这一内容的传承只能以父子相传,世代相继的方式进行。

2、师徒关系在中国古代美术教育中多表现为亲朋氏族的血缘关系。这种封闭型的承袭传带教育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美术教育的发展。

3、古代社会的贵族们重艺轻技,但事实上,无论是闻名的画家或佚名的工艺家,都为中国古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奠定了师徒传艺的美术教育的基本形式。在师傅带徒弟的实践教育基础上中国诞生了更高层次、更大规模、更专业化的皇家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机构画院。

画院是中国古代美术教育机构。其特点为集美术创作与美术教育于一身。五代十国时期出现的南唐画院和西蜀画院是较为专业化的美术学院。谁设立了中国最早的绘画学院,其意义和特点是什么? 1、1104年赵佶在画院考试制度的基础上设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绘画学院——画学,制定了一套系统完整的教学内容和严格的入学考试方法,有机地把画院创作与美术教育结合起来,并由画院承担这双重任务。

2、“画学”很重视学生全面整体的文化艺术素养的培养,而非单纯的师傅带徒弟的技艺教育从此意义上说,中国宋代美术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已趋于成熟。

3、这正是“画学”对画院的完善与促进,加快了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发展的步伐,培养了一大批才华出众的画家群体。因此,画学成为中国美术教育发展史上的高峰。

西方古代美术教育发生重大转变的突出表现是美术教育由画坊式的教育发展为学院式的教育。

西方古代最具影响力的学院是1585年意大利的卡拉奇兄弟创立的波伦亚美术学院。为近代学校教育奠定基础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代表作是《大教育论》,副题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普遍的艺术》。

从早期文艺复兴到18世纪初这段时期西方美术教育的特征

1、提高了美术家的地位,拓宽了美术教学的内容。

2、将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构图学等科学而系统的知识应用于美术教学中,并采用了写生教学的方法。

3、创立了美术学院这一专业美术教育的新形式,制定了严密的教育制度和教学原则。

4、恢复和发展了古希腊、古罗马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完善了现代学校美术教育的学制、内容、原则和方法,确定了较为具体的发展目标。现代美术教育发端的时间、地点及标志

现代美术教育发端于18世纪的欧洲,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产业技术革命揭开了现代美术教育的序幕。

推动美术教育发展的动力是科学技术。

影响美术教育自身发展变化的动力是观念的发展。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提出“自然教育”的理论。德国诗人、哲学家席勒首次明确提出“审美教育”的概念。真正摧垮古典主义学院派的是印象派。

俄罗斯的巡回画派在印象派的道路上提出了“艺术家反映生活和到生活中去搜集素材”的主张,强调作品的社会意义。

为什么说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创立是新型美术教育学校的辉煌? 1、20世纪初,许多国家开始设立与经济发展和商业、工业竞争相适应的“工业美术学院”、“工业美术设计研究室”。最有影响、最具代表性的是1919年格罗佩斯在德国创立的包豪斯设计学院。

2、包豪斯所开辟的工业设计之路,已超越了工业革命时代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样式,并扩展为科学、技术、工业、商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体,向着现代生活、未来生活开封,并逐渐成为独立的工业设计教育学科体系。

3、这所新型的美术教育学校当之无愧地为人类创造了辉煌的历史。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校教育根据美术教育的任务划分的四类美术教育:

第一,在艺术实践中培养艺术家

第二,对艺术的评价、欣赏和理解能力 第三,艺术史的教育

第四,培养艺术教师的教育 美术教育的“工具论”和“本质论”

工具论:

代表人物:英国的赫伯·里德和美国的罗恩菲德

思想渊源:法国哲学家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和美国教育家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观。

主要主张:强调美术教育的教育价值,重视创造过程,忽视创造效果,主张顺应儿童自然本性发展。认为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艺术潜能,并具有不同的表现类型,教师不应该对学生横加干涉,而应按照儿童的类型进行指导,尽量向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以发展儿童的个性和创造性。

本质论:

代表人物:美国美术教育家艾斯纳和古力

思想渊源: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以了解科目基本结构为主旨的教育思想。

主要主张:强调以科目为中心,主张以严谨的美术课程,实现美术的自身价值。认为美术教育的主要价值在于它对个人经验的独特贡献;美术能力不是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教育的结果,美术学习由创作、批评与历史三方面构成;严格的课程设计是美术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重视评价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西方现代美术教育的特征

1、发扬光大了文艺复兴时代“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提出了对人要进行审美教育,并把美术教育视为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2、提倡美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使美术直接为工业产品设计服务,创立了与经济、商业和工业发展相适应的工业美术设计学院。

3、美术教育吸收了当代科学研究的新成果,使美术教育能按照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科学、系统地育人。

4、完善和丰富了普通美术教育的学制、教育内容、教育原则、教学方法,使美术教育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学科。

5、众多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为人类美术教育史留下了极为珍贵的理论财富,有力地推动了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和美术教育思想的完善,使美术教育真正成为文化教育的一部分。

中国近代社会独特的教育格局:中国传统教育、“新学”教育及教会学校、奴化教育的混合。“图画生”: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设马尾船政局,内设学堂,其教学科目有画法。随后又设马尾绘画院,培养制图专门人才,学生被称为“图画生”

1902年张之洞创办了中国最早的两江学堂(初名三江师范学堂)培养高、初两级小学堂教员,1905年又培养中学堂教员,并改名为两江优级师范学堂。

1906年,李瑞清创办了高等师范院校第一个美术系科—图画美工科。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著名观点。1912年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将学堂一律改称学校,允许男女同校,并增加图画、手工、唱歌等。

蔡元培一贯重视美术教育,把美育与科学并提,视为“养成国民两大实力的工具。” 1911年冬成立的上海图画美术院是我国现代美术教育史上第一所正规美术院校。1918年4月5日我国第一所公立美术学校—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成立。中国近代美术教育的特点

1、废除千年科举制度和私塾学堂,将古代的“师徒教育”发展为班级、专业化授课制,开创了学校美术教育的新篇章。

2、注重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改革旧传统教育观念,重视美术教育的实用性。

3、重视美术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完善了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1953年丰子恺和丰一吟翻译的苏联孔达赫强著的《中小学美术教学法》。

1982年上海市组织编写的《全日制中学美术试用课本》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

1992年国家教委审定并正式出版了九年义务制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的美术教学大纲。

1979我国第一个美术教育研究机构——南京师范学院美术教育研究室诞生,并由该研究室编辑的我国第一个以研究普通美术教育为主旨的理论刊物《美术教育通讯》。1989年创办了国家级刊物《中国美术教育》。王大跟编著的《学校美术教育目的论》。尹少淳、侯令主编的《美术教育译丛》 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特点

1、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迅速,较早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完善了教学大纲,丰富了教学内容,编写了符合国情、注重素质教育的美术教材,建立了科学、系统的现代美术教育体系。

2、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完善了以教育目标为中心的各类专业美术教育机构;大力发展了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和工艺美术设计教育。

3、现代美术教育的管理制度逐步科学化、规范化,教学手段趋于电器化 未来美术教育的特征

1、美术教育目的的素质性和教育对象的全民性。

2、美术教育内容的综合性和大美术教育观的发展。

3、美术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手段的现代化。

比较教育自考复习资料 第6篇

221、教育发展战略,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以及教育发展条件与可能性,为实现其社会发展总目标而作出的有关教育发展的全局性、长期性的谋划和对策。

22、教育规划:是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的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及任务而确定教育目标及其所采取的规则、步骤、方法的总和。

23、教育行政执法:是指国家教育行政机关依照职权和法定程序,对特定的管理事项和特定和教育行政管理相对人适用教育法律规范并产生法律效力和活动。

24、教育行政措施:是指国家教育行政机关为招待教育法规,对特定对象作出能直接生法律效果的处理或决定的教育行政执法行为。

25、教育行政处罚:是指国家教育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教育行政管理秩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原国家教委发布的《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的规定所实施的处罚。

26、教育行政强制执行:是指教育行政机关对应履行而不履行教育法上义务的行政管理相对人,依法强制其履行义务的教育行政执法行为。

27、教育经费:是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预算中实际用于教育事业的经费,以及社会各种力量和个人直接用于教育的费用。

28、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29、教育督导:是佛各级政府授权的督导的原则与要求,对下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监督、评估的指导,并向同级和上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反馈有关教育工作的信息,提供改进工作的建议的活动。

30、自我管理:是作为主体的个人,自己进行的管理。

31、广义的学生是指一切受教育的人,即在特定的社会关系—教与学的关系中,处于学习地位的人。狭义的学生,专指正在各级各类学校和研究机构中学习的儿童、少年、青年及成人。包括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及成人学校的各类学员。

32、教学工作的组织管理:是指导学校领导者通过组织手段—如建立组织机构、合理分工、组织协作等方式把教学力量的作用,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以实现教学工作目标。

33、教学质量分析就是对教学质量检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分类、统计比较,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教学和管理措施的过程。

34、财产管理:是对学校物质财富的计划组织、使用保管的活动。财产包括固定财产和流动财产。

35、校园文化是在学校这个特殊的组织生活里,以学校组织成员为主体,通过组织内部的教学、科研、生产、生活和文化实践活动所创造出来的文化财富的总和。

36、校园文化行为:是校园文化主体在特定的文化理想指导下,产生相应的实践行不,包括校园文化行为主体与评价的活动、课外活动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

37、社会环境:是指一切影响学生成长的环境。狭义的环境是指学校以外地一切文化教育设施对青少年、儿童和成人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

38、一、教育信息:是指教育及教育行政活动在不同层面上所产生的信息论述题;

一、在教育管理中实施目标管理的意义:

1、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目标管理强调目标的指导作用,要求各个层次、各部门的人员都必须紧紧围绕目标展开工作。

2、有利于提高教育管理效率,目标管理用不同层次的目标的组织成员都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要求,而且以目标的实现情况来评价工作的成果。

3、有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增强组织人员的主人翁精神,大大调动了组织面员的积极性。

4、有利于改进管理作风,提高管理能力。在目标管理过程中从制定到实施目标,都要求管理者必须深入实际,切实掌握各方面的情况和要求。

二、论在教育管理中实施目标管理过程:

1、计划阶段,包括三项工作:论证决策、分解目标、定责授权。

2、执行阶段包括:咨询指导、反馈控制、协调平衡。检查总结阶段包括目标成果考评、实施相应的奖罚、总结经验。

三、论目标管理的特点:

1、目标管理是面向未来的管理。目标是一定时间内个人或组织预期要达到的结果,这就决定目标是指向未来的,实现目标的过程就是从现在走向未来的过程。

2、目标管理是对组织整体的系统管理。目标管理把目标作为全部组织活动的中心环节,以目标指导和安排组织的工作,根据目标把握工作的重点,并且以目标的实现程度来衡量组织的绩效,3、目标管理是全员的管理,目标管理提倡用目标成果来评价管理绩效。

4、目标管理是全员的管理,目标管理强调人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强调组织参与组织管理,目标管理用不同层次的目标把不同层次的成员吸收到组织中来。

四、教育管理过程各个环节的关系:

1、有机结合,有序运行。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计划是起点,又是归宿和目的,它统帅着整个过程。

2、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教育管理过程的四个环节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3、不断发展,螺旋上升。教育管理过程按照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的顺序不断进行循环发展,一个循环周期结束后,就进入一个循环。

五、质量控制的方法:

1、确立质量控制线,确立质量控制线也就是建立一系列提起人们注意的警戒点,是对教育工作质量规定的最低标准。

2、工作控制。为确保教育工作质量,就必须抓好工作控制。工作控制是从工作进程的标准化、程序化抓起,对质量实行预先控制。

3、组织控制,组织控制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建设,它通过抓人和组织的建设对质量工作的开展实施质量保障,通过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及时沟通教育质量信息。

4、评价质量结果,评价质量结果即开展教育评价工作,通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对各级各类教育组织工作质量和人才质量的结果进行调查研究。

六、教育管理方法的综合运用:教育工作者研究教育管理,要在哲学方法论和系统方法论的指导下把理论研究、历史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和实验研究结合起来,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1、要重视理论,在把握教材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国内外关于教育管理的新动态和教育管理改革的新动态。

2、要研究教育管理的历史,总结教育管理的历史经验,从中归纳某些带有规律性的认识。

3、要担提倡调查研究,学习过程中,学员要结合学习搞调查研究,除参本学区、学校进行调查外,有条件者还可以到外地、外校进行调查。

4、要拓宽眼界,站在全球化的高度,进行教育管理的调查研究。

5、要开展实验研究,要结合实验学习教育管理学,让学员选择有针对性的小实验课题,设计实验方案。

七、中小学内部领导体制的沿革的若干启示:

1、党的领导和行政领导的关系,我国政治体制的核心问题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通过政策、路线和组织加以保证的。

2、个人负责与集体负责的关系,学校工作是否需要个人负责,这是领导体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没有个人负责就往往形成无人负责的现象。

3、职责的权力的关系。职责和权力是统一的,这要求在对领导者明确责任的同时更要授予相应的权力。

4、领导和群众监督的关系,在学校中,校长是学校的主人广大教职工也是主人。

八、实行校长制的必要条件:在对实施校长负责制的认识比较一致、有紧迫感的前提下,还应争取和创设以下三方面的条件。

1、人员素质条件。一个良好的领导班子应具备的素质包括:富有战略和政策头脑,团结合作,精简干练,人员素质结构合理,富有权威,作风民主,支持群众参与监督。

2、上级领导条件,有人说改下不改上,依然照旧样,下上同步改,办学活力来。因此,上级部门的改革要与校长负责制的实施同步。

3、法规保障条件,要从校长的选拔任命到职权范围,从学校民主管理和组织形式、职权范围到活动方式,以及党的基层组织的职责和活动方式等方面作出法律的规定。

九、什么是教育行政措施?结合实际谈谈教育行政措施常见的形式及内容。

教育行政措施是指国家教育行政机关为执行教育法规,对特定的对象作出能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处理或决定的教育行政执法行为。形式:

1、通知,通知是教育行政机关依职权将已存在的教育法律事实或教育法律关系采取的措施通知人,使之知悉的教育行政措施。

2、批准,是教育行政机关应相对人申请,根据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同意相对人实施某种行为或赋予相对人实施某种行为能力的教育行政措施。3许可,是教育行政机关应相对人申请,赋予其进行某种活动权利的教育行政措施。

4、注册,是教育行政机关应相对人申请,登记相对人的某种情况或事实,并予以承认的教育行政措施。

5、免除,是教育行政机关应相对人申请,依法免除相对人法义务的教育行政措施,6、发放,是教育行政机关为相对人拨付退休金、抚血金和各种津贴或补助金的教育行政措施。

7、征收,是教育行政机关依职权向相对人收缴税、费,征收财产的教育行政措施。内容:

1、设立教育法上的地位。如授予某人以教师职务,批准某单位举办学校等。

2、废除教育法上的地位。如责令停止办学、取消专业技术资格。

3、确认教育法上的地位,比如教育行政机关对学生毕业证书的注册行为。

十、论教育经费筹措。

1、统一和提高各级党政领导的认识是关键。各级党政领导思想上重视了,认识一到位,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也就有了,增加教育经费投入也就有保证了。

2、依法投入,保证实施筹措教育经费的法律规定和政策措施。目前教育经费相当紧缺,不仅不能满足现有的教育需要,增加教育投入是落实教育战略地位的根本措施。

3、扩大教育经费来源,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落实城乡教育附加费的征收渠道、征收办法和征收责任制,做到足额征收。继续对校办企业实行减免税政策,大力搞好勤工俭学,建立和完善非义务教育成本的分担机制。支持社会力量办学或助学。

十一、现代教育督导新观念对我们有哪些启示和借鉴。

1、在任务方面:传统的教育督导强调视察和监督,现代的教育督导着重指导和建议。

2、在重点方面:传统的教育督导认为提高教学质量只是靠教师的教,所以教育督导的重点是教师的教,现代教育督导认为不仅要重视教师的教,还要重视学生的学,所以教育督导的重点在教与学两个方面。

3、在范围方面:传统的教育督导集中于智育,现代的教育督导注重德智体各个方面。

4、在形式方面:传统的教育督导重视人员个人的权威和作用,不与群众合作,现代的督导注重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强调集体的作用。

5、在方法方面:传统的教育督导是灌输的,往往采用强制的手段,现代的教育督导是启发,采用民主的。

6、在指导方面,传统的教育督导重视技术方面,现代的教育督导既重视技术,也重视理论原则的指引。

十二、教育人员在自我管理中的理想与现实统一的原则。

1、理想是对美好未来的设想,人们对未来总是充满憧憬,抱有希望,但是在这些愿望中,只有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才能称之为理想,否则只能是幻想、空想。

2、一个人应有远大的理想的崇高的目标,应该追求人生的价值,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目标能给人巨大、持久的精神力量。

3、贯彻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有以下基本要求。确定目标要切合实际,要符合自己的实际。制定实现目标的实际步骤。要不辞劳苦地实践。

十三、论学生的常规管理及其实现途径。

中小学学生的常规管理,即通过各种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的管理。它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常规管理建立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学生常规管理能否正常进行,取决于学生管理制度是否科学,以及执行是否严格。

3、常规管理由以下几个要素组成:(1)明确常规的指导思想,(2)形成常规的规范和条例,(3)建立执行常规的组织机构。(4)常规管理的物质保证。实施:

1、注重实际训练,常规管理的基本特征是它的实践性。要让学生通过训练,体验到自觉纪律的快乐。

2、加强经常性检查,没有经常性的检查就谈不上常规检查。

3、开展奠定常规的评比,学校可以通过执行常规的评比,建立起良好的生活,学习秩序,以提高教育和管理的质量。4树立先进典型。榜样是学生常规管理的重要手段。先进典型,是正确执行常规的楷模。楷模在教育学生中具有导向的作用。

十四、论教学管理的任务。教学工作管理的具体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正确确定教学管理目标,明确教学管理工作重点,制订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使学校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协调运行,并结合实际,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创新。健全教学管理的组织系统,明确管理职责,发挥教学管理机构和人员的作用。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化,业务素质。完善学校有关教学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充实教学设备,改善教学环境,做好教学服务工作。组织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学工作改革。组织对教学工作质量的检查和评估工作。深入教学实际,加强检查指导,及时总结教学工作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十五、什么是国有财产?如何正确理解和贯彻国有资产管理原则?学校国有资产指学校占用或使用以货币计量的国家经济资源,包括公立学校财产及民办助学校,民办学校中属于国有的财产,主要指学校的固定资产。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总原则是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管用结合,合理调配,物尽其用,减少浪费,防止流失,保值增值,在此原则指导下建立内部管理细则。国有资产管理原则主要有:1神圣不可侵犯原则2统一政策,分级管理,管住管活原则3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相结合4效益原则5法定原则6动态平衡原则。

十六、试分析办学特色的形成因素。

1、决定因素——校长。校长在学校建设中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校长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办学特色的形成,需要校长对师生员工的感召影响力,而

这种力量要以校长自身出众的素质为基础。其二是校长独特的教育思想。校长独特的教育思想是办学特色赖以产生的思想基础,是办学特色的灵魂。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比较教育自考复习资料】相关文章:

比较学前教育自考试卷07-20

比较学前教育复习提纲08-18

比较教育职业教育06-30

比较教育价值05-27

比较与国际教育08-31

比较教育学09-08

中日教育比较研究09-01

中美高校创业教育比较09-13

比较教育论文提纲08-08

比较初等教育学06-02

上一篇:中秋文化心得下一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几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