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法看中国传统文化

2024-06-06

从书法看中国传统文化(精选6篇)

从书法看中国传统文化 第1篇

《从书法看中国文化》一书的读后感

终于结束了一段时间来的忙忙碌碌,偶得闲,携一本感兴趣的书,沏一杯清清的茶,独享着宁静,一时间全身心彻底的放松,而思想可以任凭自由放纵,这种感觉真是美妙,所以忙碌后读些自已感兴趣的书是极好的一种调节,从书法看中国文化一书的读后感。

从幼小开始便对书法有种特殊的爱好,不知怎的,可能是受祖父的影响,虽然祖父并没手把手教我练字,但自已也不自觉得自我把玩,这也许是dna的作用吧,今天闲逛了下书城看到一本《从书法看中国文化》的书,突然眼晴一亮,凭着对书法的爱好,对这样的标题觉得很是新颖,在这之前没看到过单从书法方面聊中国文化的书籍,所以带回家一气拜读完。《从书法看中国文化》一书,是韩家鳌老师编写的旨在向青少年及外国朋友透过书法这扇窗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本捷径之作,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它独树一帜,异彩纷呈,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书开篇就铲述书法是奇妙的艺术,从书法最基础的汉字开始进行说明,首先汉字是方块字,虽然人类文明起初都由象形文字开始记录信息,但后来如古埃及文,巴比伦文都走向拼音化,只作为纯粹的符号,而汉字固定在了形体上面成为方块字,线条比拼音要丰富得多,而且单一汉字就能表达丰富的意思;其次汉字用软笔(毛笔)书写,毛笔富有弹性,使得字体线条极富变化;接下来讲了汉字的形体构造,主要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然后讲了汉字的演进,篆、隶、草、楷、行。讲了构成书法艺术基础的汉字后,开始介绍相应的辅助方面,主要是文房四宝,接下来讲了如何执笔运笔的方法,讲究笔势,即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把握将速度、力度、圆度完美的结后,之后提到结构和章法,写字之前要考虑全局“意在笔前,然后作字”,首字要统领全篇,行气贯通,字距行距协调,突出主笔,不能轻视最后一行或一字,讲究题款,印章,读后感《从书法看中国文化一书的读后感》。

在对书法艺术了解后,作者开始为大家打开这扇窗,开始向大家铲述书法是如何与中国文化相倚相进,主要通过书法与中国园林(举了苏州园林,绍兴兰亭、沈园),书法与古建文化(浙江乌镇、名人雅十给店面题匾),书法瑟佛教文化(魏晋南北朝佛教大盛,手抄经书需求极旺,促成佛教的快速传播,刻经于石,以防经文被毁,如泰山的水峪金刚经),书法与儒道精神(“中立而不倚”的中庸思想滋养每一个书家,中国的美学思想总是把人品放在第一位,这里的人品也就是儒家所倡导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道家讲究“清净无为,独善其身”,就是遵循万物自身的规律而治之,无为是为了有为,这样也为那些归隐者和不得志者有了恬淡,豁达的精神归宿),书法与民俗文化(涉及内容,春节春联,福禄寿字,对联,挽联、挽词,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书法与帝王文化(古代众多帝王本身也是酷爱书法艺术,有很多是有名的书家,所在书法首先就被帝王极力推崇,作者辨证的的说明了帝王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书法与古代教育(涉及到科学,学院、国家、私学等内容,古代书法成为应试的基础,在很多朝代里,甚至出现写好书便成为仕的现象),书法与诗词文赋(对诗,词,曲,赋,文进行了介绍,历代书家都与词词文赋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如李白其书法造谐就极高),书法与绘画篆刻(中国画的笔法都取于书法笔画,所以有习画先习书的说法,),书法与装裱鉴藏(简单介绍装裱知识,装裱使得精妙的书法更好得以展现)。

读完全书,让人在书法方面的知识面大大拓展,虽然全书对于某些方面并无具体深入的讲解,但其提供了广泛的信息源,为初学者领略书法艺术提供了捷径。

从书法看中国传统文化 第2篇

文化古迹保护

摘要:本文主要从国外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古迹保护的经验,提出中国城市文化古迹保护的一些改进建议。

Abstract: After reading other country’s experience in

protecting cultural relics, I write this essay to give some advice to the work in china.关键词:文化古迹保护 改进建议

Keywords: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advice for provement

前言

城市中的历史文化古迹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在。它们是历史的见证,其中包含一个城市的历史发展故事,是城市乃至民族的共同财富。因此,城市规划中,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成为十分重要的一项。随着和平发展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特别是西方的一些历史文化圣地,保护城市历史原貌,成为城市规划的核心和不可动摇的原则。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努力,意大利、法国等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科学的城市古迹保护方法。相比较而言,我国由于历史等客观原因,对于城市文化古迹的保护工作起步较晚,原有的珍贵的历史文化古迹遭到了不该有的破坏。北京老城区的拆毁触动了人们历史的神经,越来越重视城市规划中对于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措施。人民的重视也促使政府和相关部门不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虽然现在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各项制度还不是很完善,方法也存在不妥之处。文化保护的观念需要进一步的普及和教育。各地的历史文化古迹依然在遭受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破坏。有些地方保护文化古迹纯粹是为了发展旅游业,与其说是保护,不如说是有预谋、有组织、有纪律的迫害。对于我们的城市,如何协调城市建设与老城保护的矛盾,我们还有很多要做,还有很多可以做。

建议

经过世界上对历史文化古迹保护比较成功的城市案例的学习了解,我觉得我们国家可以在以下方面借鉴和改进:

一、完善文物保护法律体系

纵观国外的历史文化保护,都是从立法开始,以立法为手段,约束社会各方,共同完成对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城市规划者和建设者的约束。

在英国,保护伦敦历史古建的基本方法, 是为已注册的建筑提供法律保护。这项法律要求政府的一个代理机构—— —英国遗产局去对那些具有特殊兴趣的建筑做出鉴定。没有英国遗产局的许可, 这些建筑的主人无论是对其进行内部装修还是对其进行外部改造, 都是不允许的。另一个法规是让地方议会建立“ 保护区” , 对有着特殊历史风格的街道、公园和社区进行保护。保护区建筑无论是已注册的还是未经注册的, 凡是影响建筑外观的任何形式的改造, 都是不允许的。第三项立法是授权英国遗产局制定一个切实保护文物古迹的长远规划, 不经许可, 不能在被保护的文物古迹上做任何形式的开发或挖掘工作。[4]

意大利对城市文化古迹的保护开始比较早。1947 年意大利将文物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国策写入宪法。在意大利共和国宪法第九条中明确规定,意大利共和国负责对国家的艺术、历史遗产和景点进行保护。从1939年到1990年,意大利出台了《城市规划法》、《古城保护法》等一系列文件,从考古到城市规划,从文物到古建筑,从单体到建筑群,形成了对城市文化古迹的全方位法律保护。其中,罗马的《古城保护法》规定,古城历史建筑物的外部结构属于政府,任何房屋开发商和商店经营者、居民所购买的只是房子内部的使用权,个人并不拥有对建筑进行整体改造的权利,房子的维修按国家制定的法律进行,不允许擅自改变其结构、形式和色彩。[5]

从上面的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这些国家法律对于文化古迹的保护规定非常的细致,不仅是设立文物保护区,更有对文化古迹的具体保护措施限制。我国当前也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规,但是保护的规定不够具体,基本不涉及文化古迹保护的实质性内容。而真正的文化古迹保护措施是有地方省市等制定并实施的,缺乏统一的规划。这很容易因为方法的不恰当造成保护不利甚至是进一步的破坏。很多城市申请文化遗产保护区,不过是为了发展旅游业,为了发展旅游业,在文化古迹保护区大肆兴建各种设施,造成对文化原貌的破坏,只剩其物,没有其神。而有人对于文化古迹的破坏,早已成为一个全国性的问题。

这需要我们在法律上进行进一步的完善,除了对文化遗产保护区的规定,还要对城市规划,城市文化保护部门做出更加具体的规定,对于旅游经济的发展,也应该制定相应的法规进行限制,商业气息和文化气息就像是酸碱一样,天生不能共存。

二、建立完善的城市文化古迹保护机制

完善的法律需要有人来实施才能够实现最后的目标。因此,在法律颁布之后,必须有相应的机构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实施文化古迹的保护原则和措施。在罗马城的成功保护,依赖于中央直属的健全的保护机构。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意大利始终强调保护文化遗产是中央政府的职责,在管理体制上实行中央政府垂直管理制度。这一模式的基本特点就是由中央政府在全国各地建立保护行政管理网络,直接委任地方代表并垂直领导。国家遗产部统一管理全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遗产部代表中央政府任命遗产部代表并向各地派驻,履行中央政府相关法令,负责所在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这样的一种模式,就相当于在罗马成安了一个摄像头。罗马城的城市规划建设活动,关系到文化古迹的都会在中央的直接监控范围内。不会出现因城市规划建设而破坏文化古迹的情况。

在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由国务院总管,而城市文物保护有城市当地的人民政府负责。相当于城市的规划建设、文物保护俊隶属于政府的职权范围。地方文物保护部门职权不够,很容易导致其有名无实,在与城市规划特别是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的建设决策进行对抗时,没有足够的力量。鉴于当今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政府很容易被利益诱导,为城市经济发展而忽视对文物保护甚至是破坏。

我国不能像意大利在城市为文物保护单独设立一套机构,但是我们应该强化现在各级人民政府文物保护部门的职责,加强对地方文物保护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将城市文化古迹保护工作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

三、借助城市规划在文化古迹保护中的作用

城市文化古迹保护与城市的发展是每一个古城面临的矛盾。文物保护部门只关心文物古迹的完好程度,但是城市要发展就必须要有建设发展,要建工厂、建写字楼、建居民区。如果不破坏文化古迹也能很好的发展城市,那么每一个城市都会把文物古迹保护的很好,不需要多少法律的监督与约束。城市规划,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城市规划部门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执棒者。

罗马城作为行政和旅游中心,没有大规模的工业,因而城市历史上一直按新城围绕老城的传统模式发展。但经过一段实践后,人们开始认识到,城市新的发展必须避开古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罗马人确定了城市在旧城快速干道以东发展的原则,即开始按照新城在老城的一侧或几侧发展的模式进行规划设想。罗马古城区把现代交通限制在古城之外, 没有高架、高速道路, 主要发展地铁,使城市的建设、城市的发展尽量远离历史文物古迹。工业则继续坚持以生产原料消耗少的轻型产品为主,并配置在古罗马城外围,特别是在城市西南、东部和新罗马城郊区。

我国应该充分发挥城市规划部门的作用,为城市规划部门和文物保护部门建立有效的联系。将文化古迹保护列为城市规划的一项不变的原则。在城市规划的制定、审核、通过的过程中应该有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广泛参与,特别是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加强文化古迹保护的意识,让城市规划部门成为文化古迹保护的有力执行者。

四、增强市民大众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意识

任何的法律规则都只是一种外力,要想让民众真正的保护文物,就必需让文物古迹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国家文物局近日公布的《2010中国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及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还有待提高。调查显示,大多数受访公众认为文化遗产保护地位远不及环境保护,认同比例为17.1%:57.6%。

在意大利,从 1997 年开始,政府每年 5 月份的最后一周都会举办“文化遗产周”活动,所有国家级文化和自然遗产免费向公众开放。期间,文化遗产部还会举办以历史和文化为题材的音乐会、研讨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公众增加对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鼓励其参与到遗产保护的行列中,“真正使人感到每一代人在文物保护上对祖先和子孙的庄严责任”。经过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观念在意大利已成为深入人心的民族自觉。

我们国家也是一个文化古国,我们应该加强保护文化古迹的宣传,以书籍、视频等形式让市民了解传统文化,增强对文化古迹的保护意识。将城市文化历史作为城市的名片,让市民们感受到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自觉地加入到城市文化古迹的保护中来。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将城市文化古迹的保护策略及城市规划方案向公众征求意见。让大家亲自参与其中,在了解城市历史的同时,加强归属感。

参考文献

从汉字看中国传统的生育文化 第3篇

一、汉字忠实记录生命孕育过程

华夏先民对于生命孕育过程的认识是从妇女怀孕开始的。对于妇女怀孕这一现象, 古人用“孕”“身”两个汉字来表示。孕, 甲骨文表示一个侧面站立的人形, 腹部突出, 腹中有一个孩子, 汉字楷化把人形简化为“乃”字, 失去了象形表意的特性。身, 金文也是画一个侧面站立的人形, 用一个半圆夸大她的腹部, 表示腹部隆起, 在半圆内有一点, 代表胎儿, 本义是指怀孕。例如《诗经·大雅·大明》:“大人有身, 生此文王。”即用的是本义, 后来引申为身体。所以,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身, 躬也。像人之身。”现在一些农村老人还把妇女怀孕称为“有身子”。这可以看作是“身”字表示怀孕义的佐证。

现代医学告诉我们, 生命在母腹中从孕育到生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从受精卵发育成完整的人形, 直至出生, 大约需要十个月的时间, 故有“十月怀胎, 一朝分娩”之说。汉字中的“胚”“胎”“妊”“娠”“毓”“道”则生动地记载了这一过程。

胚, 《古汉语词典》解释为“发育之初的生命体。”《说文》肉部下:“胚, 妇孕一月也。” (1) 胚, 从肉, 丕声, 丕亦声。也就是说“丕”既表示整个字的读音, 又表示整个字的意义。古人认为“丕”是指花的蓓蕾。“丕”字由“不”和“一”两部分组成, “不”指萼足, 即今之“花托”“花萼”, “一”表示花萼的部位。《诗经·小雅·裳棣》:“裳棣之华, 鄂不韡韡。”郑玄笺:“不当为柎, 柎, 鄂 (即萼) 足也。”这说明“柎”是“不”的后起字, “柎”为花托, “不”字实为花托之象形。 (2) 郑玄的解释是非常准确的。从语音上来看, “柎”上古属于轻唇音, “不”属于重唇音, 根据清人钱大昕“古无轻唇音”的原理, 在上古“柎”“不”读音相同, 而读音相同的字, 字义必定相通。也就是说, “丕”代表种子开始开始生长的地方, 推而广之, “胚”自然就可以代指受精卵在母亲子宫内的着床。

胎, 《说文》:“妇孕三月也。”从月 (肉) 台声, 台亦声。台 (yí) 字音和字义来源于“已”。在上古时代, 已、巳为一字之变。巳, 像子未成之形, 它的古文字形比“子”少两条臂膀。“巳”表示胎儿义可以从《说文》中对“包”字的解释中得到进一步证实。“包, 像人怀妊, 巳在中, 像子未成形也。”“包”字从勹从巳, “巳”为子未成之形, “包”像人怀子之形。由此可见, “胎”字表示“妇孕三月”是很有道理的。由于“已”“以”“巳”在古代通用, 古人把一种专治妇女不孕之症的中草药“车前草”命名为“芣苡”, 或写作“芣苢”, 含有孕育之义。《诗经》中有一首诗的名字就叫《芣苢》。

怀孕也可以用“妊”“娠”二字来表示, 可单用也可连用。妊, 初文写作“壬”, 约斋先生认为是妇女怀孕的意思 (3) , 甲骨文的最简字形跟“工”字相同, 一竖的两端加两横, 以示一化而为二。“壬”字的古文字形也可以在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形腹部位置上加一点, 像人肚子里有胎儿之形。许慎则认为“壬”的本义是指刚刚破土而出的植物苗, 虽弯曲但已能挺立。《说文》:“壬, 像物出地挺生也。”段玉裁进一步解释道:“上像挺出形, 下当是土字也。”古人认为土地是万物之母, 一切植物都是由它孕育而生。古人借此物象联想到妇女怀孕之后, 由于胎儿一天天长大, 孕妇的腹部也随之隆起, 腰身不再像普通人一样挺直, 有些像刚出生的植物一样弯曲, 因而, “壬”字左边加一“女”字, 构成“妊”字表示妇女怀孕这一现象。无论哪种解释, “妊”字的词义都与怀孕有关。

娠, 《说文》曰:“女妊身动也。凡从辰之字皆有洞意。震振是也。妊而身动曰娠。浑言之则妊娠不别。《诗》‘大人有身, 生此文王。’传曰:身, 重也。盖妊而后重, 重而后动, 动而后生。从女, 辰声。”而“辰, 震也。三月阳气动, 雷电振也。民农时也。物皆生也。”按照《说文》的解释, 娠, 就是胎动的意思, 因“辰”字而得音得义。辰月, 正是阳气充沛, 雷电震动, 万物重生的季节。孕育在母体中的胎儿也逐渐成熟, 出现胎动, 不久就会出生。由此可见, 在古人的心目中, 娠, 是出生前的最后一个时期, 表示胎儿已经成形, 发育成熟即可离开母体。

怀胎十月, 一朝分娩。孩子从母体中分离出来, 成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 完成生命孕育的最后一个过程———出生。在汉字中也有生动的描写, 这就是汉字“道”和“毓”。

道, 本义道路。陈榴教授认为, “道”的初始义是“分娩”“接生”。他在考察“道”在金文中十余例字形之后, 认为金文中“道”字的字形大致有三种:一是从行从首会意, 二是从行从首从又会意, 三是从行从首从止会意, 如果将金文中“道”字形结合起来, 即可看到“行”“首”“又”“止”是构成“道”字的基本部件, 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正是一幅生动形象的孕妇分娩图:“行”为“产道”之口, “又”为接生之手, “首”为顺产之形, “止”为难产之象。因分娩顺产为多, 亦是古人所期盼, 难产为险象, 为古人所厌恶, 于是后世的“道”字保留了“首”而舍弃了“止” (4) 。我们认为陈榴先生的解释很有道理。正因为“道”初义为“分娩”“接生”, 便与母性发生了直接的联系, 老子才将“道”看作世界的本源, 提出“道生一, 一生而二, 二生三”的理论。

毓, 学术界公认的代表生育之义。左边的“每”字代表一位头戴发簪的母亲, 右边的“云”是倒子之形, 右下脚角代表孩子的头发。古文字形在母亲身后还有三点水, 代表羊水。因此“毓”字的本义是生育。

孩子出生以后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 用汉字表示就是“子”。古文字形总是画出孩子的大头和身体, 两腿用小被子裹在一起的样子, 两只手臂或向上举或一前一后摆动, 这正是襁褓中婴儿的形象。因此, “子”在古代指婴儿, 不分性别。如《荀子·劝学》“干、越、夷、貉之子, 生而同声, 长而异俗。”“子”由“婴儿”义引申为“儿子”, 如《列子·汤问》“子又生孙, 孙又生子,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子”也可以指女儿, 例如《战国策·赵策》“鬼侯有子而好, 故入于纣。纣以为恶, 醢鬼侯。”

在古代生产力极其低下、卫生条件很差的情况下, 孩子出生后能否成活还是一个未知数。有些孩子一出生就被抛弃, 汉字“弃”的古文字形生动地描绘了这一习俗。古文由三部分构成:上部“云”是倒子之形, 代表刚出生的婴儿, 中间是簸箕, 下面是双手, 合在一起就是用簸箕将孩子扔掉。《诗经·大雅·生民》就详细讲述了周代始祖后稷出生后遭到母亲抛弃的情形。有的孩子被养在家中, 这就是“字”。古文像房间里有个孩子, 《说文》解释为“乳也。”实际上就是指在房间里喂养孩子。汉字“乳”则形象地描绘出喂养孩子的情形, 甲骨文像一个母亲面朝左跪坐着, 两手环抱一个娃娃, 胸前一点表示母亲的乳房, 表示给孩子喂奶。汉字楷化以后, 母亲的双手变为“爪”, 孩子变为“子”, 母亲的乳房变为“■”, 就构成了今天的“乳”字。“乳”字作“喂奶”讲, 在古文中可以找到很多例证, 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羊》:“羊羔乳食其母。”意思是小羊羔从母亲那里得到奶吃。李商隐《行次西郊作》:“皇子弃不乳”。不给皇子吃奶并且把它扔掉。

孩子不仅需要母乳喂养, 而且需要大人的看管照顾才能顺利生长。汉字“保”就体现了这一过程。保, 金文画一侧面站立的人形, 将左臂伸向背后, 扶住背上的孩子, 孩子的旁边还有一条包裹用的被子。因而《说文》解释“保”为“养也”。《尚书·康诰》“若保赤子。”用的即是本义。赤子即出生婴儿。后引申为保护、保卫、保证之义。

上述汉字形象生动地向后人展示了人作为个体生命从开始到出生的完整过程:“胚”记录了生命的开始形态, “胎”“妊”“娠”描绘的是生命生长发育长大的历程, “道”“毓”描绘的是古代生产图画, “子”代表的是独立生命个体形成的最终形态, “字”“乳”“弃”“保”则记录的是孩子出生后的养育情况, 。这些汉字的古文字形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先民对于人类生育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二、体现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

汉字不仅忠实地记录了中国古代先民对于人类生命孕育过程的认识, 而且在汉字构型中也体现了自己的生育观念——多子多福。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古代社会, 一个部落力量的强弱完全取决于人丁数量的多少, 因此为了能够让本部族继续繁衍下去, 在竞争中得以保存, 人们自然希望有众多的子孙。因而,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 四世同堂, 子孙满堂是一个人幸福快乐的象征。反之, 一个人没有后代, 则被认为是最大的不孝。汉字“胤”“孙”较好地反映了这一思想。

胤, 《说文》:“子孙相承续也。”从汉字结构来分析, “胤”属于会意字, 从八从幺从月 (肉) 。朱骏声:“按从八犹从分, 分祖父之遗体也。从幺如丝之继续也。”阐明了子孙相承续的意思。《国语·周语下》:“胤属于会意字也者, 子孙蕃育之谓也。”胤字由“子孙相承”义引申为“嗣, 继承”义, 例如《诗经·大雅·既醉》:“君子万年, 永锡祚胤。”意思是希望主人万寿无疆, 后代的幸福永远继承。

孙, 繁体字写作“孫”, 《说文》:“子之子曰孙。从子从系, 系, 续也。”从字形上分析, “孙”是会意字, 子代表孩子, 系代表绳索, 绳索有系联之意, 即系于子之下者为孙。“子”“系”会合成意, 表示子孙后代延续不绝的意思。古人把这种愿望用称谓的形式固定下来, 《尔雅·释亲》:“子之子为孙, 孙之子为曾孙, 曾子之子为玄孙, 玄孙之子为来孙, 来孙之子为昆孙, 昆孙之子为仍孙, 仍孙之子为云孙。”郭璞解释说“云孙”的意思就是轻远如浮云。为了确保这种子子孙孙无穷尽的理想得以实现, 古人也采取了不少的措施, 例如避免同姓结婚。古代先民在长期的人类繁衍实践中发现一个普遍现象———男女同姓, 其生不蕃。这是因为“姓”代表生命的来源, 是一种族号, 同姓则意味着同一个祖先。同时, 用法律和道德力量来保证子孙后代繁衍无绝。对于已婚不育的妇女, 丈夫有权休妻, 因而“无子”被放在“七出”之首。另外, 从道德层面规定结婚生子也是男人应尽的孝心。男子不婚不育, 则意味着先祖无以继承, 后代无以继续, 这种不孝行为相对于阿意曲从、陷亲于不义和家贫亲老、不为禄仕而言, 罪责更大。因此《孟子》说“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多子多福”的生育观是由当时生产条件决定的, 上古氏族部落生存需要大量的人口, 后来的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血缘宗族制度的生存、安全和发展也需要大量繁育后代, 这样世代沿袭, 就形成了中国传统的生育观念。

三、反映华夏民族生殖崇拜意识

生殖崇拜是指人类对生物界繁殖能力的一种赞美和向往, 是原始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 它与人类生存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方面是为了祈祷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粮食丰收, 另一方面是为了祈祷继承种族子孙的繁荣。因此, 在原始宗教、原始神话、原始艺术、乃至今天的民族习俗中到处可见生殖崇拜的痕迹。例如:民间三月三上巳节是汉民族一个重要的节日, “上”通“尚”, “巳”与“子”意同。因而“求子”是上巳节的主要内容。在河南淮阳地区的“人祖庙会”, 当地人在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期间会举行各种求子仪式, 这种民间风俗正是华夏民族生殖崇拜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遗存。根据大量的古代文献和考古资料证明, 华夏先民的生殖崇拜大致经过一个过程:“从崇拜女阴、女性, 到崇拜男根、男性, 再到崇拜男女的结合及其生育。在这个过程中, 先民们因崇拜而注意其具体形态特征, 寻找其象征物, 继而用文化的手段给与写实的再现或抽象的表现。这一切都不免渗透到先民对汉字的创造中, 影响了汉字的构形表义。” (5) 罗映辉认为, “也”是女阴之象形, “且”“士”是男根之象形, 笔者认为他的分析很透彻, 这里就不在赘述。本文则侧重分析一组突出女性特征的汉字结构, 论述汉字中所蕴涵的生殖崇拜意识。

汉字中突出女性特征的汉字有“女”“母”“每”“乳”。“女”, 是汉字里最古老的象形字, 这是学术界公认的事实, 但具体到“女”字的古文字形像女子什么样的形态则存在较大分歧。一种是陆宗达先生认为, “女”是古奴隶的奴字, “女”形象地表明了是捆缚双臂的俘获品, “奴”字更说明是用手掠夺的俘虏 (6) ;二种看法认为“女”字像女子敛臂曲膝之形, 代表了女性自守、事人、劳作等特征;三是以荷兰著名汉学家高罗佩为代表, 他认为“女”字刻意强调的是女性最醒目的外在特征———丰乳。我们认为第三种说法最符合情理。汉字是古代先民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取法于地创造出来的, 古代先民在观察自然界的事物, 包括人类自身时, 最容易也最应该发现事物有别于他物的独特特征, 并用写实的手法把他刻画出来, 这样才符合许慎为象形字所下的定义“画成其物, 随体诘诎。”而女性与男性相比, 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女性丰满的胸部, 突出的双乳。因此, 古人在造“女”字时, 首先想到的是女性的双乳。从文化的角度来看, 把“女”字理解为突出女性双乳的形象也是可以理解的。在人类社会之初, 女性在人类生殖繁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社会农业尚不发达, 狩猎所得又不固定, 而女人从事的采集活动是食物的主要来源。从氏族生存的角度来看, 一个氏族部落的生存能力取决于氏族成员的多寡, 而氏族成员的多寡又直接取决于部族女性的生育能力, 所以, 当时女性地位普遍高于男性, 而硕大浑圆的双乳历来被认为是女性生育能力强的重要标志, 具有这种特征的女性往往会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和青睐, 人们把这种崇拜从各方面表现出来。新石器时代的许多女性画像和雕塑都好不例外地有夸张的乳房和臀部, 而不注重对女性面部的刻画, 有的甚至根本没有五官。这些画像代表了初民心目中的女性形象。自古书画同源, 因而, 我们有理由相信, 古汉字“女”就是由这类丰乳肥臀的原始女性画像的符号化。

在生殖崇拜中, 女性的双乳成为最直接的崇拜物, 还可以从其他汉字来分析。汉字“母”字的古文字形是在女字的基础上, 用两点标示出乳房的部位, 强调母亲的指责是哺乳幼儿;“每”字是在母字的头上又加一个发簪, 也表示成年女性。“孔”为合体象形, 由“子”和“L”两部分组成, “L”是整字的表义主体, 为妇女隆起而突出的乳房之形, “子”为婴儿之形, 是为了衬托表义主体而添加的陪衬物, 母亲身上向婴儿嘴边隆起而突出的器官则非乳房莫属, 因此, “孔”的本义应为乳房。因为在古代先民的审美意识中, 乳房以大为美, 故“孔”又引申为“美好”义。“女”“母”“每”“孔”都是象形字, 它们的古文字形采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女性的生理特征, 这种构形反映了原始初民眼中的女性所具有的典型特征, 浓缩了原始社会带有生殖崇拜色彩的女性审美意识。

参考文献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167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2]苏宝荣《〈说文解字〉导读》359页,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3

[3]约斋《字源》106页, 上海书店, 1986

[4]陈榴《“道”字初义考辨》, 训诂学暨燕赵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 2007

[5]罗映辉《略谈生殖崇拜在汉字中的沉淀》37页, 《古代汉语研究》1995年增刊

从书法看中国传统文化 第4篇

关键词:审美格调;丑书;现代派书法;气韵

在5000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其独特的传统文化,也有着本民族独特的审美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和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中国的传统审美观也发生巨大的变化。由于书法的载体是汉字,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从当代书法的审美变化中更能体现出中国传统审美的转变。下面笔者从当今流行的“现代派书风”“丑书”等现象来分析当代书法相对传统书法中审美的变化。

1 “丑书”“现代派书法”的出现体现了当代书法的审美追求从天人合一、自然和谐转变成追求个性、强调矛盾

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传统美学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崇尚自然和谐,古人对书法最高的审美理想是达到“同自然之妙有”的和谐境界。孙过庭在《书谱》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合情调于纸上。”[1]主要是说好的书法作品一定要求线条骨肉适中,在结构章法上气势连贯,大小、黑白、疏密、浓淡、虚实相互协调,形成一个和谐自然的整体。纵观历代书法作品中,凡是被称为“神品”或者“逸品”的往往都是一些平和简约、不激不励、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作品。像陆机的《平复帖》、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王珣的《伯远帖》等都体现出这一审美追求。

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以来,30多年来持续的书法热潮,参与人数之多,参与热情之高,创作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文艺术景观。各种书体都有书家涉足,笔法、章法以及书写材料对于传统都有创新和突破之处,甚至出现了结构怪异、章法奇特,有着极强视觉冲击力的“现代派书法”“丑书”等产物。显然这些书法是与中国古典的审美追求背道而驰的。像所谓的“现代派书法”,用图像去描述汉字的含义,作者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去从新的拆解、拼接汉字,在用笔用墨上大胆地去使用涨墨、飞白。这些作品完全切断了书法的实用性,有着极强的装饰性,并且造成了作品的陌生化效果,显然与传统书法中追求的自然和谐相差甚远。清代大家傅山在《霜红龛集·作字示儿孙》中提出了著名的“四宁四毋”“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2]傅山先生提出的宁丑毋媚,意思是指书法宁可看起来显得粗野不工,也不去表现庸俗柔媚之态。这里的“丑”是指一种粗头乱服的古朴之美,然而当今的丑书则是对古典书法的极大的扭曲和背离。丑书与传统书法的审美要求格格不入,但是这些作品却能迎合中国现代的文化,并且有很多追崇者。

“现代派书法”和“丑书”的盛行充分体现了西方文化对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的冲击,对中国传统书法审美的巨大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群体的价值,在审美上要符合秩序,而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价值,审美上突出自我个性。所以传统的中国文艺作品都是善于去调和作品中的矛盾冲突,使其变得和谐统一,而西方的文艺作品则是强调刺激极端来去满足人们空虚恐惧的心理。“现代派书法”和“丑书”不符合中国传统书法追求儒家“和”的审美追求,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书法审美的缺失。

2 在书画市场和书法展览比赛影响下,书法的功利性增大,当代书法与传统书法相比审美品位下降,作品中缺少气韵和意境

以老庄思想为基础的道家在无意中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道家追求逍遥自在、无拘无束,在心灵上与大自然和谐,乃至由忘我而找到真我。古代优秀的书法作品也都不是简单地通过一定的书写技法去书写文字,而是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的表达。孙过庭在《书谱》中提到,“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1]所以“达其性情,形其哀乐”才是书法的本质功能,“笔墨性情,皆以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帖》等这些古代的优秀作品都体现出了书者在书写的时候精神上的超脱,有着极强的感染力。

在当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书画市场也越来越繁荣,与此同时书法展览和比赛也越来越多。于是在利益的驱使下,就使得书法学习变得极具功利性,所以其作品也不可能去体现出书写者的性情,更谈不上“气韵”和“意境”了。仔细分析在中国书法篆刻展和兰亭奖书法展上获奖的作品,就不难看出,这些书家都下了相当大的功夫,在其用笔技巧上极其丰富,但是在整体的气韵上却完全没有古意。学二王的只是一味地追求流美,完全没有王羲之、王献之的风流韵味;学苏的只是将字写扁写厚重,而没有苏轼的清雄之气;学米的则是更为注重八面出锋的用笔,而缺少米芾恣意的气势。古人学习书法除了日常的实用性,便是为了抒发性情,自身则是主要的审美主体。当代人学习书法除了陶冶性情外,更多的则是为了参展获奖,给自己带来利益,评委和市场才是审美主体,其书写的作品也都是在迎合市场和展览评委的喜好,所以很难写出自己的性情,很难写出气韵生动,意境深远的作品。

文化修养和品格修养的高低同时也决定着审美格调的高低。现在的书法学习者大多注重对传统技法的学习,把书法当成了单纯的技艺,而忽略了对优秀的中国古典文化的学习,甚至忽略了对自身品格修养的提升。所以当代的书法在审美格调上很难提升到传统书法的高度,甚至连民国时期的高度也难以逾越。

中华民族是一个海纳百川的民族,他能接纳世界上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也不会丢掉本民族的精髓。笔者相信,中国书法在当代审美格调的下降只是暂时的,随着社会变革的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定会重新回到中国古典书法的审美追求上,并且还有自己特有的时代特色。从第11届中国书法展中的入展作品中就可以看出,对传统书法的审美格调有回归的趋势,所谓的“丑书”“流行书风”所占比例极大地降低,获奖作品也都是对传统书法的忠实继承者。

3 结语

作为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国书法艺术,确实折射出井然、韵律和神采等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文化的特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使我们对传统书法的审美特征发生着转变,也使得现在书法的审美格调与传统书法相差甚远。书法毕竟是中华民族最传统的文化,只有在中国传统审美观点的指引下,才能发挥出其最大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孙过庭(唐).书谱[A].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128,130.

[2] 傅山(清).霜红龛集·作字示儿孙[M].

作者简介:徐朋(1987—),男,山东枣庄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国画。

从饮食文化看中国社会变迁 第5篇

自小我就是一个吃货,我小时候的愿望就是长大了要吃遍世界上的美食,现在想想那时的自己很是单纯,可爱。上了周老师您的课以后我知道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老师的课很生动有趣,我们从不会感到无聊,今天我想用这次期末作业来表达我对饮食的热爱,希望可以用自己浅显的观点来看中国饮食文化的变迁。接下来我会从以下几方面来介绍饮食文化和中国社会变迁的联系。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是众所周知的。古人也云:民以食为天,所以“吃”真的很重要,我从小就立志于做一个资深的“吃货”。近几年来,有个很火的节目是关于吃的,就是《舌尖上的中国》,它的节目制作人说:“该节目是美食和历史的交织参拌,《舌尖上的中国》在呈现各色美食之外,展示的是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通过饮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所以《舌尖上的中国》有了一层厚重的历史感。”中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的,不同地区的人吃什么,这其中涵盖着历史和文化的因素。一个民族饮食生活习惯的形成,有其社会的根源和历史根源。在中国古代社会,由于各民族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社会文化及饮食原料的不同,各民族的饮食习惯就有明显的差异。这些不同地区的饮食习俗都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反映了一个民族的饮食习俗。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饮食文化也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中华饮食文化的变迁也可以说也是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所以,就请跟着我的脚步让我们在饮食文化历史的长河中去感受一下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吧。

还记得那是在七十年代,中国人吃的像个人样,中国饮食文化经历了从吃粗粮到吃细粮的变迁。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萝卜、大白菜一度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主菜,并代替了粮食。家家户户都在腌制咸菜,似乎只有逢年过节时才会“几近无限量”地包顿饺子。偶尔有重要的客人,也会安排杀鸡杀鸭招待。一般的家庭中,女性仍然没有习惯上桌同客人一道吃饭。尤其是中小型城市,餐桌上只有家里的长辈和男人们。在二十世纪50年代前,健康的标准是“只要求不生病”。二十年后,这个标准似乎没有什么改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个时代还没有那么多的糖尿病,最甜的烤红薯和爆米花也只是孩子们偶尔才能享受的。这个时代的符号很相似:推开不同的门,每张餐桌上的菜肴是相似的;每个房间家具摆设是相似的;人们的穿戴是相似的;对生活的渴望也是相似的。他们的理想很简单:吃的像个人样。

到了八十年代,从温饱走向小康的中国人,餐桌上“逐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盛。尤其到了中后期,在城市居民的菜篮子中,一年四季都可以装满各种各样时令蔬菜水果。从初期的粮油、副食品敞开供应开始,所有的票证都被逐出历史舞台时,也预示着一个新“饮食”时代的到来:以往逢年过节才端上餐桌的红烧肉,已经慢慢开始增多。过去闻所未闻的三文鱼和鲈鱼,也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佳肴。每个人都有一个明显的感觉:生活水平正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但虽然如此,能够明显提高身体素质的牛奶,依然还是没有在这个时代中普及。直到中期,全国实施了菜篮子工程,把禽、蛋、奶、水果、蔬菜等等包括在菜篮子工程里统筹解决。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才彻底解决了副食供应紧张的局面。80年代后期,粗粮食品逐渐从百姓的餐桌上淡出,细粮成为餐桌上的主角,而粗粮成了配角。一些粗粮已经被淘汰,与此同时,野味和海鲜也逐渐开始出现在人们饭桌上。从这些“新鲜”的菜肴中人们依稀看到,黎明前的曙光已经到来。

来到了九十年代,从这个时代初期开始,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吃风大长,一年在餐桌上甚至能吃掉上千亿元人民币。鲍鱼、海参开始出现在人们面前,菜肴的品类和档次也开始步入历史顶峰期。在这个时代的餐桌上,尤以鲍鱼为吸引眼球。自古以来,这道菜就是尊贵生活的象征。在各个朝代,吃鲍鱼往往是豪门贵族、帝王将相才能拥有的幸福享受。尽管它的营养成分并不是最齐全的,但它给人的心理满足却非同一般。已经消失的粗粮意外地受到食客青睐,再次回到餐桌,重新成为中国人饭桌上的新宠。与此同时,国人把牛奶从特种营养品的位置摆上了普通的餐桌,中国乳业于是开始高歌猛进,进入一个超常发展时期。随着生活的富裕,中国菜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口味。俄罗斯西餐、法国大菜、意大利比萨、日本料理、韩国烧烤、美国麦当劳等纷纷进军中国,中国人不出国门便能吃遍世界。这个时代的你无论走到何方,大街小巷各种档次和风味的餐厅与酒肆都随处可见。但是随之而来的健康恶果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心血管、肿瘤、糖尿病、肥胖症持续攀升,已成为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于是,人们就得开始大规模地减肥

如今的二十一世纪,我们是吃并选择着;麻辣小龙虾、香辣蟹、水煮鱼,都是这个时代的餐桌文化。但在二十一世纪初突如其来的一场SARS病毒,以及层出不穷的诸多“黑幕”曝光,让很多都市人群的腹中馋虫都被杀死。人们开始呼应健康主题,对回归自然的“水果蔬菜”重新重视。调查显示,当今一半以上的都市人都把水果纳入每日健康必备品。大批商家针对市场,及时推出各种“自然绿色系列食品”,理由是清新健康。牛奶的发展进入颠峰时期,纯牛奶、脱脂牛奶、加钙牛奶应有尽有,数不胜数。人们在市场上挑剔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落在鲜货上,而不是价格上。什么食品有营养,什么食品能防衰老,什么食品搭配能够保持身体的酸碱度平衡,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中国人的健康观念在二十一世纪的初期,“清醒而及时地”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从《说文解字》看中国祭祖文化 第6篇

一、绪言

夫天地悠悠、岁月轮转,吾中华大国延续千年不绝者,乃祖宗高明广博之大德、大智、大行庇荫也,而此大德、大智、大行能沿传不息者,则赖于子孙崇孝重祭之功也。祖宗述经典彝伦,有圣德,行天道;是故悠久护佑子孙,中华民族得以万世隆昌。子孙崇孝道、重祭祀,代尊祖宗教诲,谨守祖训家道,方致辈有圣贤,英才代出。师父上人于讲席中开示,恢复祠堂,以复家庭教育;恢复城隍庙,以兴因果教育;恢复孔庙,以弘传统教育。三者恢复,中华复兴指日可待也。万事以孝为本,而祭祀乃行孝之要务,是故中华民族所以繁荣昌盛者,祭祖之功大矣哉。

二、祭祖略述(分五)

一、祭祀简述(分二)

一、释礼

昔在三皇,以道而治,天下大同。迄于周,周公摄政,制礼作乐以为治国化民之用,万邦得以协和、君臣得以相安。礼之用大哉。

礼有多种,祭为之本,亦为之先。《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礼有五经,吉礼,祭祀之礼;凶礼,丧吊救荒之礼;军礼,军制征伐之礼;宾礼,待宾朝见之礼;嘉礼,食射婚贺之礼。诸礼之中,莫重于祭(吉礼),故礼字从「示」,从示表祭祀,「豊」者乃盛放祭品、行礼之器也,「履」言礼乃人之所依也。「行礼」,乃人祭祀祖先神灵以求吉祥福慧,故曰所以事神致福也。此「礼」字之本义。

《说文解字》之中,凡从「示」之字多关乎祭祀。如:祓(音福),除恶祭也;禳,磔禳祀,除疠殃也;禬(音贵),会福祭也;禅,祭天也;禂(音祷),祷牲马祭也;禖(音媒),祭也(求子祭)。上言祭祀之种类。

祠,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词也;礿(音越),夏祭也。以上言祭祀之时也。

斋,戒,洁也;禋(音因),洁祀也。以上言祭祀之诚心。

禷(音类),以事类祭天神;祡(音柴),烧祡焚燎以祭天神。以上言祭祀之方法。

禧,礼吉也;禛(音真),以真受福也;祯(音真),祥也;祺,吉也。以上言祭祀而得吉祥也。

以礼字之说解,可知礼最初为祭祀也。综上述,可知祭祀乃古人日用而不可离者也。而后,礼之种类渐而增多,乃至于《中庸》所谓「礼仪三百,威仪三千」者也,然皆源于祭祀耳。

二、释祭祀

《说文》:「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祭之字形,指后人祭祀时以手持肉(祭品)以祭也,故为一切祭祀之称。《说文》,「祀,祭无已也。」祭无已,言祭祀沿传不止之谓也。统言之,祭、祀皆言祭祀;析言之,祭乃当时、当世之祭祀,祀乃指后世之祭祀,代传不绝之祭祀也。

祭祀必有文辞,以告祖先神灵也。《说文》:「祝,祭主赞词者。从示从人口。」乃指祭祀时读告词之主祭人也。此祝字之本义。祭祀之对象有多类,今述其要。《荀子.礼论》云,「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是故历代多有供奉「天地君亲师」者也。此外,祭祀之对象有日月星辰、列星风雨、山林川泽、社稷城隍诸神灵等,所含广而博,乃古人对天地万物之敬重也。祭祀之由,有求子、求雨、求平安、祈福等事。观上可知,古人逢大事必祭祀也。此释祭祀。

二、祭祖略述(分二)

一、释祖

《说文》,「祖,始庙也。从示、且(音居)声。」始庙言供奉始祖之大庙也,祖之古文为且,其形如立于台上之祖宗牌位也。由始祖引申为一切先祖、列祖列宗。「宗,尊祖庙也。从宀(音棉)从示。」段玉裁注云:「《传》曰:宗,尊也。」凡尊者谓之「宗」。尊之则曰「宗之」。尊莫尊于祖庙,故谓之「宗庙」。宗,从宀从示,示谓神也,宀谓屋也。后引申为凡所尊皆曰「宗」;所尊皆重要,故又引申为主旨、纲要。「庙,尊先祖皃(貌)也。」段玉裁注曰:「尊其先祖而以是仪皃之。故曰宗庙。诸书皆曰:庙,皃也。」《祭法》注云:「庙之言皃也。宗庙者,先祖之尊皃也。古者庙以祀先祖。凡神不为庙也。为神立庙者,始三代以后。」

二、释祭祖

祭祖者,祭祀祖先也。《礼记.祭义》云:「建国之神位,右社稷,而左宗庙。」古者祭祖必于庙,《礼记.王制》曰:「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自君王以至于庶民,皆以祭祀为重,君臣崇孝道,重祭祀,民德自然归厚,国家自然太平也。

三、祭祖意义略述(分三)

一、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刘宝楠《论语正义》云:「孔曰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君能行此二者,民化其德,皆归于厚也。」当春秋时,礼教衰微,民多薄于其亲,故曾子讽在位者,但能慎终追远,民自知感厉,亦归于厚也。《礼记.坊记》云:「修宗庙,敬祀事,教民追孝也。」又《祭统》云:「夫祭之为物大矣,其兴物备矣,顺以备者也,其教之本与。是故君子之教也,外则教之以尊其君长,内则教之以孝于其亲。是故明君在上,则诸臣服从。崇事宗庙社稷,则子孙顺孝。尽其道,端其义,而教生焉。是故君子之教也,必由其本,顺之至也,祭其是与。故曰:祭者,教之本也与。」 「言君者,以曾子言民德,民是对君之称,盖化民成俗,必由在上者有以导之也。」

二、子孙昌盛,祭祀不辍

《道德经》五十四章曰:「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言子孙能重孝道,重孝道则重祭祀,重祭祀则能行先祖之教,守先祖之道,如此则能使后裔延续不衰,故曰子孙以祭祀不辍也。于此可知,中华民族能延绵五千余年者,乃历代子孙祭祀不辍之功也。

三、祭为礼本,唯贤能任

《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是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净空老法师重视祭祖,讲席中屡屡提及此事,蒙老法师及有识之士多方护持,近年于香港等地多次举行祭祖法会,盛况空前,国家、社会皆受其益,参会大众因此而学孝道、复祭祖者多矣。贤公上人每年无论事之忙闲,路之远近,定回乡祭祖,此贤公现身说法,示大众应重视祭祀也。综上述,可知祭祀之有无,关乎国家之兴衰、民族之存亡也。有志之士,当效法古人,崇孝重祭,虔敬行之也。

四、祭祖方法略述(分六)

祭祀之仪程含上香、读祝文、奉献饭羹、奉茶、献帛、献酒、献嘏(音古)辞(福辞)、焚祝文、辞神叩拜等。祭祀之方法、祭器之规制、祭品之种类,皆毕载典籍,此不赘述。若能依古,固善;若无所依,则因时因地因人,或从俗、或从简,或请示通人,若秉承于善,无违于恶,可斟酌用之。以下述其概要。

一、祭前斋戒,以净身心。

凡祭祀,内心当诚敬洁净,祭前应斋戒净心。《礼记.祭义》云:「孝子将祭,虑事不可以不豫,比时具物,不可以不备,虚中以治之。宫室既修,墙屋既设,百官既备,夫妇齐(同斋)戒沐浴,盛服奉承而进之,洞洞乎,属属乎,如弗胜,如将失之,其孝敬之心至也与!荐其荐俎,序其礼乐,备其百官。奉承而进之,于是谕其志意,以其慌惚以与神明交,庶或飨之。庶或飨之,孝子之志也。」

《礼记.祭统》云:「及时将祭,君子乃齐(斋)。齐(斋)之为言齐也,齐不齐以致齐者也。是以君子非有大事也,非有恭敬也,则不齐zhāi。不齐(斋)则于物无防也,嗜欲无止也。及其将齐(斋)也,防其邪物,讫其嗜欲,耳不听乐。故《记》曰,齐(斋)者不乐。言不敢散其志也。心不苟虑,必依于道;手足不苟动,必依于礼。是故君子之齐(斋)也,专致其精明之德也。故散齐(斋)七日以定之,致齐(斋)三日以齐之。定之之谓齐(斋)。齐(斋)者精明之至也,然后可以交于神明也。」能竭诚以祭,斋戒净心,则能通于神明,蒙获福慧也。

二、体仪端肃,容貌和缓

凡祭祀,当具足威仪,体态端正严肃,容貌和缓,方能以礼化心,以礼正身也。《礼记.祭仪》云:「孝子将祭祀,必有齐(斋)庄之心以虑事,以具服物,以修宫室,以治百事。及祭之日,颜色必温,行必恐,如惧不及爱然。其奠之也,容貌必温,身必诎,如语焉而未之然。宿者皆出,其立卑静以正,如将弗见然。及祭之后,陶陶遂遂,如将复入然。是故,悫(音确)善不违身,耳目不违心,思虑不违亲。结诸心,形诸色,而术省之。孝子之志也。」其此之谓乎。

三、祭则如在,身亲莅之

祭祖不可请人替代,祭祖之时,当如祖在己前,如此则祖宗之教自记,谦恭之心自现也。《礼记.祭义》曰:「文王之祭也,事死者如事生,思死者如不欲生,忌日必哀,称讳如见亲,祀之忠也。」《论语.八佾第三》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此言夫子祭祀之诚意,不使人摄祭,不然,则肃敬之心无由而发也。

四、不数不疏,依于中庸

《礼记.祭义》曰:「祭不欲数(音硕),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凡祭祀,不宜过于频繁,不然,则心烦而不敬,有违于祭祀之虔敬之心矣。然亦不宜过少,少则怠慢而忘祖矣。是故圣人制礼,合乎中庸之道。《礼记.祭义》又曰:「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此四时之祭,后演变为「春节、清明、七月之望、十月之朔」,祭祖之期遂成定例,沿传至今也。

五、心存诚敬,以祭为尊

凡祭祀,心当至诚至敬,祭器祭品当取洁净无染,为己最尊贵者。《礼记.曲礼下》云:「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凡家造,祭器为先,牺赋为次,养器为后。无田禄者不设祭器;有田禄者,先为祭服。君子虽贫,不粥祭器;虽寒,不衣祭服。」可知宗庙贵与居室,祭器贵与众器,宁贫不卖祭器,宁寒不穿祭服,此古人重祀之谓也。

六、谨言慎行,完善道德。

夫祭祀,不仅行之于祭祀之时,要在平日积功累德,谨言慎行,使己之烦恼习气日有所减,乃至于无;德行智慧日有所增,乃至于全,则可谓为真孝子,真祭祀也。曾子曰:「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烖及于亲,敢不敬乎。」是故,完善德行,立身行道,存希圣希贤之心,效大圣大贤之行,则能使祖宗、己身得大利益也。

五、佛弟子祭祖方法略述(分三)

一、积德累功,念佛回向

印祖云:「佛弟子祭祖先,固当以诵经、持咒、念佛为主。若能令慈亲与己,并及家眷,同出娑婆,同生安养,同证无量光寿,同享寂灭法乐,同作弥陀法王子,同为人天大导师。方可尽其孝慈之心,与夫教育之谊。」念佛之功德利益,备载佛经祖论,师父上人时时开示,不须赘述,若能虔诚念佛修德回向,祖先必能获福无量、得真实之利也。

二、祭品用素,勿用肉祭

印祖示曰:「至于丧祭,通须用素,勿随俗转。纵不知世务者,谓为不然,亦任彼讥诮而已。」又云:「仁人祭祖,尚求仁者之粟,今求屠刽之肉,是焉得为诚敬乎。由是言之,杀生以祭天地,是逆天地好生之德,天神地祇,岂以此诸秽物为香洁,而歆飨之乎。盖祭者,欲藉此以食其祭品耳。至于祭祖宗,奉父母,待宾客,当思有益于祖宗、父母、宾客,方为合理。今以极惨酷之杀业,为我致诚敬之表示,令祖宗、父母、宾客同膺杀祸,此之诚敬,是祸害,非诚敬也。而况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不加救济,反为表我之诚而加杀害乎。」

「爱惜物命,不享肉食之祭。凡用素者,则锡之福祉。若用荤者,即示以祸殃。」

「世人只知现世,不知过去未来,故杀彼之身,充我之腹,以为理所应当。若知其生生世世,互相酬偿,及我与此诸物类,互为父母、兄弟、眷属、互生。互为怨家对头,互杀。勿道不敢自食,即祭天地、祖宗、奉父母、待宾客,亦不敢用肉。以肉乃精血所成之物,谓天地神祇飨此,何异诬人食污。祭祖、奉亲、待客,何异杀过去祖宗、父母、宾客,奉现在祖宗、父母、宾客,又令祖宗、父母、宾客,永劫常受杀报乎。且勿谓人畜轮回,渺茫难稽,史鉴所载,多难胜数。即就近见闻,亦复不少。固当深信,勿造杀业,以既造杀业,必受杀报。」

「余姚周善昌,自归依后,不食荤腥。以明年值办二十九世祖柳庵公祭,向之祭品,均有定例,不许改革。彼预与其族叔祖楚瑺公,议其办法。瑺公,乃明理通人,极为赞成。遂于冬至日,聚合族通过,从明年起,以后祭祖,概用素品,不用荤腥,大家通皆允许,永为定例。」

三、大事从佛教,小事从常道

印祖云:「焚化箔锭,亦不宜废,以不能定其即往生也。即定其即往生,亦不妨令未往生者资之以用耳。」又云:「锡箔亦不可废,亦不必一定要烧多少。须知此济孤所用,佛菩萨,及往生之人,了无所用。亦当以佛力、法力、心力,变少成多。若人各得一,纵数千万万,也不能遍及,以孤魂与鬼神遍满虚空故也。若知变少成多之义,则济孤之心亦尽,而且无暴殄之过。是在人各至诚以将,则心力周遍,冥资亦随之而周遍矣。」盖时有古今,地有南北,言语异声,风俗莫同,难于尽归于一。若祭祀之法之程无害仁善,无违因果,毫无所过者,从当时当地之风俗可矣。

三、结语

上一篇:核准项目的批复格式下一篇:优秀班主任家长会的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