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理素材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2024-07-07

利用地理素材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精选9篇)

利用地理素材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第1篇

利用地理素材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盐城市初级中学地理组 车馨

合适的地理素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高效地掌握地理知识,开展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地理课堂教学能否有效,一个很大的决定因素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能否向学生提供一个适宜的、好的地理素材。本文以“黄河的治理”一节为例,对如何有效地选择地理素材,提出一些肤浅的设计。

一、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选择好地理素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在学习兴趣很浓的时候,记忆力、理解力才会发挥到最高的水平。教师提供的地理案例必须要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为了让学生有较好的心境,有浓厚的热情进入到“黄河的治理”这节课的学习,课前本人播放了《黄河几十几道弯》,上课后本人选择了毛泽东视察黄河素材导入,学生很感兴趣。如下:

“毛泽东在五十年代,视察海河时坚定地说,‘我们一定要根治海河’,视察淮河时说‘我们要把淮河修好’,视察黄河时嘱咐同志们‘把黄河的事办好’。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在革命战争年代,叱咤风云,但是对待黄河的态度非常小心谨慎,为什么呢?因为黄河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

“黄河的治理”一节中对黄河的含沙量,水土流失的严重性仅仅分别用“37.3千克/立方米和16亿吨”两个枯燥的数字来描述,学生对这些数字没有多少感觉。课堂上本人补充以下两个素材,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了这两个数字,吸引了学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资料一:

有16亿吨泥沙倾卸到黄河,这16亿吨泥沙可筑起1米见方的土堤绕地球赤道27圈,所以黄河含沙量是世界上最多的一条河流,平均含沙量为37.7千克/立方米,是埃及尼罗河的37倍,是长江的50倍以上,“一碗水,半碗沙”真是黄河的真实写照。

资料二:

大量的水土流失使得每年黄土高原的黄土削减1厘米,而形成1厘米的厚度的黄土据专家估计大约需要100~400年的时间,所以,一个外国人看过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后说,‘黄河冲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大动脉破裂。’

二、从帮助学生分析、归纳地理知识的角度选择好的地理素材 在分析黄河上游地区草地退化,土地沙化的原因以及对黄河的影响时,学生往往仅会分析由于气候干旱,影响了牧草的生长,其他的原因想不到,本人以位于黄河上游的青海省玛曲县为例,补充了以下案例让学生分析草地退化、沙化的原因。

资料一:

玛曲县20世纪50年代有各类牲畜24万头只,60年代为33万头只,70年代为45万头只,80年代达到64万头只,1998年这个数字上升到70.53万头只,草场不堪重负。

资料二:

中华鼢鼠、高原鼠兔、草原毛虫等草原灾害在青海省玛曲县局部地区成灾,它们专食草的根茎叶,危害植被。鼠虫害严重的地区,许多草场逐渐演变为沙化区。目前,全县鼠虫害重度危害面积达15万公顷,占全县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8.1%。在采访中记者就曾看到,草原上隆起一个个小土包,一群群的中华鼢鼠在这些土包中穿来穿去,时而奔跑,时而钻洞。

资料三:

玛曲县还是虫草、贝母等重要中草药的产区,每年青海、四川及我省临夏、陇南等地的大量人口进入玛曲采挖中草药,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植被资源。

资料四:

黄河上游径流量占全河的54%;青海、四川、甘肃等省的草地有黄河“蓄水池”之称。

三、从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地理事物的角度选择好的地理素材。

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教师可以运用地理示意图、曲线图等,来代替课本 中枯燥的文字材料,使文字材料所要表达的地理信息,更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帮助学生更透彻地把握、理解地理知识。

例如,“黄河的治理”一节中用“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这句话描述了黄河“地上河”的危害性,关于改道,学生难以黄河改道的规模和范围。教学中,本人用了以下一段文字结合“黄河改道的范围”示意图,让学生更清晰、透出地理解“改道”的危害性。

资料一:

河道变迁的范围,西起郑州附近,北抵天津,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半江苏省的面积。公元前602年1128年的1700多年间,黄河的迁徙大都在现行河道以北地区,侵袭海河水系,流入渤海。自1128年至1855年的700多年间,黄河 改道摆动都在现行河道以南地区,侵袭淮河水系,流入黄海。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东坝头决口后,黄河冲破原有的河道,改东北走向,在山东境内借大清河入渤海。

四、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角度选择好的地理素材。

学生由于对于许多地理问题的认识,仅浮于表面、就事论事。此时,要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引向深入,教师可以补充挑战学生浮浅认识的材料,从而在学生看似确定无疑的认识中引起思维的冲突,将他们对问题的认识引向深入。

例如,对待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学生最容易想到的措施就是植树造林,以为植树造林就完全可以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此时,本人提供了以下案例,让学生思考:如果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很高,是否就没有水土流失?

资料一:

4000多年前,黄土高原为林茂草丰之地,森林覆盖率达69%。资料二:

黄土高原自古即是自然条件极为严酷、水蚀风蚀最为严重的地区。黄河早在远古时期就是一条多沙河流。4000多年前的大禹治水以来,历经多少前辈的治河实践,一直未能改变黄河这条泥龙恣意游荡的脾气。黄河丰富的泥沙,频繁的决口改道塑造了华北大平原。

随后,再抛出问题: 在上述材料的启发下,仅靠植树造林能完全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吗?引导学生治理水土流失的另外措施,即修筑梯田,打坝淤地等工程措施。

利用地理素材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第2篇

蔡清祥

单位:晋江养正中学

邮编:362261 电子信箱:caiqx51@126.com 联系电话:*** 摘要:本文结合新课程理念,围绕提高地理课堂效益这一中心,通过有效性问题的设置和问题的有效处理,提出一些想法和教学经验。

关键词:问题探究

有效性

地理课堂效益

建构主义

认知冲突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这一条基本理念,除了“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以外,还强调“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地理问题作为师生探究对象,它的选择、设置、探究过程和方法直接关系到探究效果。不断提高地理课堂效益,一直是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的努力目标,它不仅减轻了学生负担,克服地理学习障碍,还促进地理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地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利用问题探究有效开展地理课堂教学的条件

1、地理问题的价值选择

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教学重难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上课类型(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等),合理灵活选择设置。

2、教师的有效引导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通过参与问题讨论、发挥语言魅力、借助艺术性加工,把丰富有趣的内容,精心设计成能促进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利用鼓励性评价等多种手段开展问题探究。

3、学生的积极参与

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应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方法,积极思考,克服心理和思维障碍,敢于发问,勇于表达,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运用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去解决问题。

二、利用有效性问题探究提高地理课堂效益的实施策略

1、问题设计的针对性——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教师要根据课标,围绕教学重难点进行问题的设计,而不能为问题而问题,满堂问,一问到底,没有掌握好问题的数量,就会导致课堂效益下降,干扰学生的思维,过度追求覆盖面,反而使重点不够突出,难点无法突破,毕竟课堂只有45分钟,而且学生也不是一张白纸。

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的联系,设置问题组或问题链,问题应该要根据不同的层次要求进行细化,给学生一个梯度,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根据个体的差异不断触摸新的高点,有些学生甚至会突发其想,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对眼前能看到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却很感兴趣。”一些缺乏地理思维,简单重复教材的问题,无法达到地理思维锻炼的目的,而且占用地理课堂教学时间;一些知识覆盖面过大的问题,很难在一定的时间里解决,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折磨;一些问题难度太大,偏离课标,没有面向全体学生,增加学生负担;有些问题存在语言理解障碍,学生容易产生偏差。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有自己现实的学习潜力、主导的思维活动品质、个性意志范围和情感范围。同时,同一年龄段的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记忆类型、思维方法等方面都存在差异。问题的内容最好具有时代性和变化性,地理现象与生活经历体验、天文事件、灾害事实、网上热点评论、时政热点等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学生会自觉的参与课堂教学,并延续学生对地理问题的热情,不至于产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

2、问题呈现的多样性——避免学生审美疲劳

一般情况下,教师是提出课堂地理问题的主体,但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生成性的问题,今天的学生在进入课堂前并不是知识的贫困者,通过社会、媒体等信息已有很丰富而广阔的知识。老师既要善于和学生交流,学生也可以大胆地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理解和想法通过这样的互动使学生的知识更完整,对知识应用、应变能力会不断提高。爱因斯坦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今天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鼓励问题提出主体的二元化,对(非)预设生成性问题进行精心设计、灵活运用和机智解决,给课堂留足弹性,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多变生动的情境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利用古诗词、小故事、幽默诙谐语言、丰富的表情、图表图象、视频影象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有利于学生保持学习热情的情境,冲击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调动学生的地理课堂情绪,避免学生出现审美疲劳。

多变的提问方式更能调动学生的热情,在课堂提问时根据具体内容,或引趣悟道,切入正题的直问,或指点迷津,校正思维航向的拨问,或全面感知,形成系统的答问,或按学生认知规律和教材内容逻辑层次的递问,采用正问、逆问、曲问等多种形式,促使教师因循守旧的提问方式的转变,打破学生墨守成规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3、问题出现时机的准确性和不确定性——把握课堂教学的兴奋点和学生的闪光点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中的信息反馈,审时度势,随机应变,适时提出问题。针对课堂中会出现学生睡觉、走神、说话、看课外书等事件,有些老师会用以问代罚的方式来解决,虽然能及时纠正这些行为,但也使问题失去了设置的意义。时机的选择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心理状态加以把握:当学生思维受到局限无法突破时;当学生受到旧的知识影响很深而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当学生若有所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时„„这要求地理教师要有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抓住这些能够借题发挥而又转瞬即逝的时机。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则进也,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极,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有一些闪光点,它们是学生学习的疑惑、突然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作为一种动态性的教学资源,学生的课堂生成不以老师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不确定性,教师必须用心倾听、敏锐捕捉和充分肯定,选择适当的问题以恰当的方式,使它们成为师生共同提高的催化剂,实现地理课堂效益的增长。

4、问题解决(释疑过程)的创造性——重在方法的掌握和学生认知过程的构建

学生根据教材介绍和已有认知水平,对处于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可以独立解决;针对一些开放性的地理问题,通过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得到解决:教师预设问题会遭遇课堂的生成,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当场解决或课后解决;根据知识的前后联系,在适当的时候,有意存疑,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面对陌生的地理现象,教师可以选择实验模拟,培养学生观察和推理演绎能力;针对学生的思维障碍、断点,教师要变换释疑的角度,从正面、侧面、反面,培养学生正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避免陷入思维定势;问题的解决不单单是给答案,注重问题到结果的思维过程锻炼更为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因此,教师要根据问题的类型、难度、层次、目标的不同,多样灵活的解答问题,再过程中渗透方法,通过总结升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层次。

三、问题探究激发地理课堂要素

1、促进课堂师生互动,营造课堂学习氛围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和社会背景下,[1]借助他人的帮助和通过人际间的协助活动而实现意义建构过程,它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因此课堂上必须保证师生间有充分的互动和交流,而课堂提问是实现课堂交流的重要途径。由于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所以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可能有自己的看法、见解。教师的提问可以为学生提供“畅然欲言”,阐述自己观点的机会,这不仅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取长补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也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和真实想法,判断学生的进展以及与目标的差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节奏,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探索,努力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所以,一个好问题就像一条纽带,会将师生之间的认识和情感紧密联系起来,实现地理课堂预设和生成的双翼齐飞,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架起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2、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

建构主义认为,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自己应该并且能够能动地掌握学

[2]习过程,而不是机械地、程序化接受教师的灌输。由此,任何教学效果都必须通过调控学生的状态才能实现,而不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直接结果。陶行知先生曾在一首诗中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的动力,任何创新活动都是从问题开始的。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问题探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置于探索者的位置,使之经历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保证地理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测和想象,通过直觉领悟与逻辑方法的并用,养成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思维习惯;教师的问题通常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导向性,能引导学生思维和学习的方向。

3、有利教师专业成长,推动新课程的探索实施

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进行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3]有效途径。如果我们不注意反思总结,那么我们的教育教学永远在重复昨天的故事。良好的师生互动和课堂学习氛围需要教师不断的学习、反思,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反思型教师转变,对教材等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提高课堂调控能力;这些也影响着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关乎教师个人价值的实现。因此,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修养、丰富的教育理论、扎实的教育基本功、强有力的组织管理能力、开放的思想、强烈的幽默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敬业精神成为教师努力奋斗的目标,这些品质无疑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既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也能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持久性。

教师作为地理课堂的主导者与课程的主体学生将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促进关系,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利用地理素材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第3篇

一、有效使用章节开头探索性问题

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为了能体现出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方法在每一章开始都有一些引言, 并且各具特色:

1. 以景观描述为章节开头, 如:

必修I第三章开头索引中“嶙峋的岩石, 变幻的大气, 奔腾的河流, 浩瀚的海洋, 丰富多样的生物……”我们就可以采用直观教学, 打造本章圆融境界, 提高教学效果。

2. 以激发情感为章节开头, 如:

必修II第四章开头索引中“环境问题表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 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难道我们对自己周边的生存空间也无动于衷吗?自然让学生关注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章节教学之前奠定情感基调, 增强学生对理论的认可度。

3. 以提问开头, 如:

必修II第一章开头索引中“世界人口增长走过了怎样的历程?人类的家园到底能够容纳多少人口?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将怎样演变?”这些发人深思提问, 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主动发现问题, 并积极寻找答案, 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4. 以比喻、拟人手法开头, 如:

《环境保护》第一章开头索引中“当地球不堪忍受人类无休止的索取和蹂躏时, 她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人类的愤怒———资源枯竭, 生态……”这样“活化”教材, 能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捕捉地球环境问题出现的意境, 体味环境问题的深意, 感受到对环境的强烈的感情, 使人倍感亲切。

在章节开头无论以什么方式提出探讨的问题, 只要运用合理, 可以引导学生学有效把握重点内容。然而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往往比较忽视这些章节开头内容, 我们应该把章节开头作为课堂导入, 也可以在每章的最后, 要求学生向班级提交研究结果并与同学一起分析总结, 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利用新教材良好图文结合, 直观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 拥有丰富的地理信息, 是学习地理的工具, 可是学生们并没有很好的重视, 新教材必修1就有41多幅图, 必修II有80幅, 必修III有70多幅, 平时的课件中还补充了大量的图文, 要求学生通过识图、填图、绘图、及用图、等方式来提高地图应用能力。读图指导必须注重下列问题:

1. 读图要注重图文结合:

提供大量素材、信息, 设置情景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地理思维能力培养已经成为新教材显著特色。只有坚持图文结合的原则, 地理教学才会有效地展开。

2. 读图要注意突破思维定式:

平时, 有一些常见的地理图形已经根深蒂固地在头脑中留下痕迹。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横坐标的月份, 从1月到12月, 习惯地把中间的6、7月认定为夏季, 而容易忽略了要从气温的高低来获取信息。

3、注意辅图:

有些地图配有辅图, 如地图册和课本中的日本图都有主图和辅图两部分, 阅读时就要注意主图与辅图的关系及相对位置。

三、合理安排“活动”内容

新教材中的“活动”过程是学生学习新内容的过程, 是新课程教学的另一亮点。新课程教学强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必修Ⅰ中“活动”共有70个, 活动内容应该精心设计, 合理安排, 我对活动“测定学校所在地的经纬度”, 特意选定于9月22、23日进行, 原因是23日为秋分日, 太阳直射赤道, 便于计算。此时本地又天高气爽, 有利于观测。首先我对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指导, 使他们理解活动的原理和方法。并且分组进行, 每组5人, 各组由组长负责, 对抽象的太阳视运动过程、正午太阳高度与地理纬度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 各组还要递交研究成果。活动教学成效是显著的, 不仅深刻掌握课程内容, 还拉近了师生距离, 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 引导学生走出教室, 参与实践, 融入社会、融入自然, 为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实践开辟了大量空间。

四、科学合理处理新教材内容

新教材为教师留有一片广阔的创造空间。不再强调教材精确性、权威性和学术性, 而强调它是一种材料和资源, 也是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 不要把它看成神圣的、不可质疑的, 而要创造性地运用 (先研究后指导) , 这就为教师主动地、创造性地充分挖掘和运用教材, 创造情境, 体验课程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湘教版新教材系统性不强, 学生自学难度极大, 有很多费解的地方, 教师必须进行有效的整合, 例如必修II“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如何让学生理解那些是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的内容安排思路凌乱系统性较零乱,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思维渐进的特点, 进行系统有效的整合, 以达到轻松学习的要求。

五、积极开展双语教学

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 与国外联系日益密切, 双语教学是发展的趋势。率先开展双语教学的上海市, 在中小学中推行双语教学取得显著成果。湘教版地理新教材每章尾都附有英语学习材料, 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大, 每次教学英语材料, 学生都很激动, 积极发言, 甚至部分学生课前已经通译全文, 对此我不得不在google上寻找章节相关的其他英语材料继续补充教学。我们长期使用中文教地理产生乏味, 偶尔有必要插入外语教学进行调节, 也增加的课堂效果。

利用地理素材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第4篇

【关键词】提问  地理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169-02

1.提问对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课堂提问在教学中必不可少。它是师生间互相交流的必备方式,属基本教学技能。通过师生间相互影响,起到吸引注意、检验学习、发散思维、促进知识的巩固和运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作用。[1]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2]提问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技能,对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具重要作用。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检验和加深学生所学的地理知识,帮助学生建构地理新知识,激发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开拓学生的地理思维。这对实现高效地理课堂有重要作用。怎样运用提问使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得以提高,值得探讨。

2.地理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原则

地理课堂教学和地理教学设计之间关系密切。好的地理教学设计能促进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课堂提问作为重要的教学技能,同样也需进行设计。地理课堂教学中,想真正利用提问来实现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需对问题的设计付出心思。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应根据学生的地理认知发展水平、提问目的、地理教学内容安排等多维度进行设计。

问题千千万,有效只取一瓢饮。对于教学无意义或可有可无的提问不如不问。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要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有利于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這对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的原则提出了要求。

2.1问题设计要富有思考性,注重提问的效益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可能的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就是二者之间的差距。[3]根据此理论,问题的设计应具有思考性。地理课堂提问要有价值,思考性是价值所在。[1]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当尽量避免问“是否”等判断性的提问,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状况,多问些具有思考性问题。如“为什么”“是怎样”等问题。例如,在讲述大气的受热过程时,教师问“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是什么?”同学答“是地面”结束,此提问效用并不高。若问“为什么古语云高处不胜寒?”学生经思考后,根据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推导出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因而“高处不胜寒”。教师再在此时引出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并佐以实例(乞力马扎罗山的雪线高度计算)不仅能使学生更好的体会大气受热过程中“地面暖大气”这一环节,还能使学生感受这一原理的实际效用。

换言之就是进行有效提问。怎样的提问是有效的,效率是高还是低甚或无效。[4]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简单的提问,如“对不对”“是不是”等应尽量避免。无效提问,坚决不问。无效问题的提出,令学生深陷问题的汪洋,浪费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处在被动的位置,无益学生的自我发展。[5]课堂有效提问有助于改善沉闷的课堂气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6]例如,在讲述常见的天气系统时,教学时间一般处于十月中下旬左右,天气转冷。让学生回顾最近几天的天气状况(有风,下雨,降温等),思考为什么最近几天天气状况发生了这些改变?进而推进课堂讲述锋的概念以及类型。使学生了解到这种天气的发生是冷锋所造成的。

2.2问题难度要适中,连续提问应由易到难

维果斯基主张教学应走在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让教学带动学生的发展。[3]这对我们也提出了要求:在教学中,提出问题,难度应适中,应走在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启发学生的思维。问题太过简单,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问题又不能过于复杂,远超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外的提问同样只会适得其反。最近发展区是一个有范围的概念,超出此范围,只会让学生产生负面的自我效能感。提问的难度要适中,应根据学生现有水平的不同进行差异性的提问。[7]

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回答,并从中学到知识。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认为,学生能否习得新知识,取决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存的相关概念。[3]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先接受的是那些比较简单的观念和知识,然后习得那些较难的。这就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当先易后难,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吸收。例如,在讲述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时,先提问理想状态下(假使地球不自转,地球表面的物质均一,太阳永远直射赤道),赤道与极地间的环流图应该怎样画?再让学生思考由于地球自转,地转偏向力的存在会对这种单一的热力环流造成怎样的影响?经过学生思考后教师引出三圈环流,并指导学生能够画出三圈环流。再深化提问,考虑地转偏向力,同时考虑太阳真实的直射情况(随着季节的变化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回归运动)引出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2.3提问应当把握时机

古语云:“不愤不悱,不启不发”。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愤”、“悱”状态下适时提问和追问。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适时提问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提问过后,对于一些新颖的想法或回答,应当适当追问,深化认知。例如在讲述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时,提问“我国南方和北方的主粮是什么?”学生根据日常经验可答“南方人主要吃米饭,北方人喜食面食。”追问“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种植类型有何不同?”“南方主要种植水稻,北方主要种植小麦”则可引入季风水田农业的学习。

3.地理课堂教学提问实施的方式

问答问答,有问就要有答。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提问不能只是教师在提,学生亦要积极参与。这就要求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效的互动。如此提问,才能使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真正提高,才能让提问真正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提问在检查教学效果、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独立思考、实现师生有效互动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8]

在提问过程中,师生互动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导答与反馈。导答,指的是教师启迪引导学生回答所提的问题。新课程理念更强调的是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为每位学生提供平等回答的机会,使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充分的拓展。为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回答问题时,需要教师的导答。而反馈指的则是教师针对学生回答的不同情况,给予适当的反应确认。具体的实施方式如下:

3.1师生互动,因“生”施“导”

因材施教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在师生互动的导答过程中,我们姑且将这一原则称为“因生施导”。了解每个学生的差异,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不同的学习需求,是教师实现有效教学的条件之一。[3]教师提出问题后,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回答的答案不尽相同,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回答的表现适当予以不同的导答。

3.2以“答”为主,以“导”为辅

提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从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习得新知识。教师在导答的过程中,不应喧宾夺主,而应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学习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时,讲述地中海气候时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并回答地中海气候的典型地区——地中海地区的位置在哪?”学生回答“北纬30度到40度左右”或“亚欧大陆的西岸”。这两种答案都算对,但并不准确。此时,教师导答“地理位置包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以及所处地区相对位置”。学生更正“主要在北纬30度到40度左右亚欧大陆的西岸”。进而推出地中海气候在全球的位置“纬度30度-40度的大陆西岸”。

3.3教师应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有效的反馈

地理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它需要师生双方良好的互动才能达到好的效果。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要求。在课堂上,通过提问,不仅能发挥教师的作用,而且能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和爱好,打造高效的地理课堂。[9]学生回答完后,教师应当及时的给予反馈。回答正确应适度表扬,回答不全面应及时导答,回答错误应及时引导更正。

地理课程因其文理兼备,融汇地图的特殊性,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显得尤为重要。利用好提问能够积极有效地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反之,则会使教学过程显得臃肿、拖沓。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利用提问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值得研究。

参考文献:

[1]江曄,刘兰.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第1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4-104.

[2]第斯多惠,袁一安,译.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77.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第2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39-168.

[4]王青.中学地理课堂的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霍颖斯.地理课堂的有效提问[J].地理教学,2010 (2):35.

[6]王娟.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7]周白莲.高中地理课堂差异性提问的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8]洪德杰. 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实现途径[J].地理教学,2012(4):19.

利用地理素材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第5篇

摘要: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新教材的运用,课堂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学案是学生学与教师教之间的中介,本文结合地理学科从学案目标定位、学案过程编制、学案评价机制三方面就如何编制学案作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学案 地理教学 有效性

作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紧密结合的课程——地理课程,如何编制一套与新课标的理念相契合、与新教材相配套的学案,努力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我们地理教师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学案是学生学与教师教之间的中介,在教学过程中,让“学案”代替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由教师提供必要的学法指导,根据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辅助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学习,无疑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使“学案导学”达到教学的有效和高效,取决于学案的质量。地理学案的编制需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准确的学案目标定位是提高地理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学生开始时就知道教师期望他们做什么,那么他们便能更好地组织学习。”目标是一份好的学案的统领,可以分为隐性目标和显性目标两个方面,即教师形成学案的目标与学案中学生学习的目标,其中教师形成学案的目标为第一层次。

1.教师形成学案的目标。

一份学案将让学生在多长时间内,达成什么样的学习效果。这是教师形成学案的目标,学案编写包括学习流程顺序、活动的设计、信息的呈现方式、图表数据的使用、探究问题的抛出及针对练习的数与质等,这些怎么编制,为什么这样编制,必须经过反复考虑,明确编写的目的性。比如,在学习“冷热不均形成热力环流”一课学案的导入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看起来该问题直接切入主题,其实难以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教师形成学案目标应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乐于探究、乐于学习,在探究中逐步深入,以获得知识与能力,从而产生成功的愉悦与持续进取的动力。

如何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第6篇

大悟一中:蒋咏兵

在湖北省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几年的时间里,为了实现有效教学,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不断地改变和更新我们的观念和思维。所谓“有效教学”,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通过师生间教与学的活动,以达到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对“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要求。要实现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有效教学,要求我们认真对待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馈等各个重要的环节。鉴于目前地理学科地位和特点,要真正落实好课程目标,有赖于教师从教学实践的层面,认真探求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下面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谈几点策略和做法。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制定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

地理新课程的教学目标高度关注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克服以往地理课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承倾向,要求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结合起来。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领会地理学的精神实质、思想与方法,受到一定的人文熏陶。地理课堂教学只有在准确理解与把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设计是为了教学目标的达成,突出教学重点、有效突破难点的一种预设方案。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是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系统,这样的教学系统不是随意出现的而是教师精心策划的,没有有效的教学设计就不可能保证教学效果和质量。

例如,高中地理大气环流部分的教学,要理解新课程理念,着眼于大气环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而不是将大气自然的物理学原理作为教学重点。教学目标的表述已经从“掌握三圈环流的形成”转变为“给出三圈环流示意图,说出图中三圈环流的名称,标出气流运动方向并说明其成因”,使教学目标更具体,更清晰,更贴近学生实际。这样,降低了不必要的难度,而且有了示意图作为载体,就可以用学生已有的旧知识来说明新知识的地理成因。因此,首先要准确理解与把握教学目标,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定好教学基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而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最优化选择和组合。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素质培养具有最直接、最稳定影响的因素。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重教授,轻学习;重灌输,轻启发;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死记硬背,轻灵活应变;重模仿,轻创造。既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发展,又影响了教学质量,教师讲得昏天黑地,学生听得云里雾里,往往塑造出高分低能的“废品”。可见进行课堂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显得十分重要。

确定合理的教学模式,新课的导入,情境的创设,迁移过渡,操作安排,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乐趣、自信,使创设的情境达到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解题探索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

优化教学方法就是选择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掌握知识技能的最优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它直接关系着教学工作的成败,关系到教学效率的高低和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因此教学方法问题解决得好坏,就成为能否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教学实践也证明教师如果不能科学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会导致师生消耗大,学生负担重,教学效果差,给工作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三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学。有人曾推出个这样一个公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因此,有效教学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即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渴望和成就的欲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要义在于真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如果学生不愿学,不想学,那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是一句空话。从学生实际情况来看,如何营造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氛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地理教学中,教师 要力图多从身边挖掘课程资源,使案例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其探究的热情。对于学生所的表达的见解与想法,无论对错,作为教师我们要给予肯定,在肯定的同时要帮助学生去分析自己的不足,通过恰当的辅导或提示,让学生能感受到“跳一跳,够的着”的成就感。

四加强课堂教学反思。

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7篇

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初中地理教师应追求的目标。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开展,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对全面发展人才的需求,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势在必行。在推进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学方式的改变,已经成为地理教师的共识,但是教学是否有效益,教学知识是否落实,学生的地理能力是否得到提高,这些都值得教师们注意和重视。本文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从“厌学”到“想学”到“爱学”再到“会学”,循序渐进的阐述了如何去有效提高地理课堂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学校教育正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在授课时间缩短而教学内容不变的情况下,如何使学生成为具有较高 地理 素质的公民?我认为应该更新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努力培养学生学 地理 的兴趣,使他们从“厌学”到“想学”到“爱学”再到“会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一、认识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学生“想学”

许多学生认为 地理 是“副科”,学不学问题不大,临近考试“抱佛脚”突击一下就能过关。为了改变学生的这种观点,每学期开学伊始我都会精心准备一堂序言课,告诉学生: 地理 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横跨文理两大科学领域,既有自然科学的内容又有社会科学的内容。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称它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地理 与生物、数学、物理、化学、历史、政治等学科均有联系,学好 地理 有利于学生各学科基本能力的提升。

地理知识对生活有用。地理 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地理 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如我们每天收看的天气预报、汶川的大地震、国庆黄金周的旅游、环境保护以及人类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等。学习这些内容,既可帮助同学们揭开 地理 知识奥秘,又可增加生活情趣。

地理学科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用。一个人不管将来从事资源开发、交通建设、商业活动、旅游业、农业甚至从政,扎实的地理功底对这些职业都有莫大的帮助。比如农业种植要因地因时制宜合理安排生产;交通建设要注意各地的地质构造以及社会经济状况(客货流)等;商业活动要讲求地域优势;资源开发利用要注意合理有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总之,学习地理可以为学生们将来就业提供丰富的、终身受用的知识和技能。

上好序言课,让学生认识到地理并不是有些同学所说的“副科”,它是一部知识丰富的“百科全书”。地理也并不是简单背就能掌握的。地理占着个“理”字,只有理解了才能牢牢掌握。并且帮助学生认识和体会到地理学科的价值和作用,摆正地理学科的位置,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喜爱这门学科的思想意识,使学生“想学”。

二、营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愿学”

课堂教学是一种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要想使学生愿学地理,就必须营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用鼓励的目光、赞许的微笑,表示出对学生的关心和热爱,用老师的真情去换取学生诚恳的学习态度;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营造这一个氛围可以把学生带到老师的授课中去,把学生真正推到学习的主体位置,学生也就敢于交流、乐于交流。课后积极参加学生的文体活动,课间多与他们交谈等。时间一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感情就会拉近。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就会愿学老师所教的课。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爱学”

兴趣是指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了,他才能把学习当成一件既轻松又愉快的事情。托尔斯泰告诫我们:“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要提高课堂有效性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用丰富的地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知识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而“追新求异,探索自然奥秘”是人类的本性。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具有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我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多学科的知识,在学生面前展示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满足学生的猎奇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课堂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青少年思维活跃,好胜心强,富有积极向上的竞争精神。所以我们要顺应学生的心理,在课堂上组织对抗性、趣味性强的综合竞赛,在紧张、热烈的竞争气氛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视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在情境过程中学习地理,发展地理,体验地理价值。因此,我在教学中着重做好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眼、口、手、脑等各种感官参与活动中去探索新知,获取地理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提出一系列富有思考性、启发性的问题,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如在学习“多变的天气”一节时,恰巧我们这里出现了大雾天气,我及时地抓住这个机会,一上课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今天早上出现了什么天气?”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回答:“大雾天气。”“谁说一说:在这样的大雾天气,你今天在上学的路上有什么感觉?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离校较远的王超同学抢先站起来说:“这种天气,能见度特别低,上学骑车很不方便,应注意交通安全。”“由此可见,天气的变化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遇有这种天气,同学们上学的路上可要注意交通安全,你想不想多了解一些有关天气的知识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想。”这样,巧妙地联系实际,借景导入课题,缩短了学生与课本知识的距离,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这样一来,他们就会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来听老师讲课,并把这种兴趣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动力。

4、运用电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传统教学中教师只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幅挂图来授课,手段单调,学生很容易感到枯燥和乏味。利用电化教学可以化静态地图为动态地图,同时艳丽的色彩、明快的光线和生动的声音效果既可刺激学生的感官,又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识记我国某些省份的轮廓时,我们可以在展示各省的轮廓的同时,把各省的轮廓形象的比喻成某种动物或植物的轮廓,(广东省比喻成大象的头,海南省比喻成菠萝,四川省像一只蝴蝶等)加深学生对各省的认识,从片面的单调的几何图形转变成生动的具有活性的事物加以记忆,同时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我也通过多媒体动态展示,使学生一目了然。同时利用视觉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很快掌握知识。

5、结合身边的地理现象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结合身边的地理现象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到身边有很多现象孕育着地理原理。如:“为什么我们的作息时间有变动,夏天放学晚而冬天放学早?”学生回答:“夏天时白昼时间长而冬天白昼时间变短。”而昼夜长短的变化又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有关。这样一来,学生会觉得地理就如同身边常见的事一般鲜活、亲切,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学好地理的信心。

四、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会学”

我认为:好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基础,只有“会学”才能“学会”。我国古代早有“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的至理名言。地理学科兼跨文理两大学科,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有的学生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虽然也下了不少功夫,但成绩一直不理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1、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有一句话叫“高度决定视野”。如果没有地理知识的积累,地理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地理学习要从基础知识着手,扎扎实实地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基本特征、分布规律和形成原因,这样分析问题就有了依据,解题能力自然得到提升。

2、指导学生构建“脑图”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考地理必定要考“图”,这是地理学科的特色。在某种意义上,地图可以称得上是地理的灵魂。所以要求学生平日学习时,要用眼看图,用脑记图,动手画图,将各种地理事物在脑海中进行准确“定位”,构建“脑图”,逐步在大脑中形成“经纬网”。脑中有图,在地图上对应知识点,图文结合,地理不再是单调的文字,而成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地图。学习地理就会变得轻松、有趣。

3、学会“举一反三”

“举一反三”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应用能力,也是地理综合性思维的要求。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掌握各类题目的基本特征及解答规律,做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遇到新问题时,才可迅速确定解决思路。

4、学会自学

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将使学生终生受益。所以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等方法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如果我们地理教师都能把“金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开启知识的大门,发掘知识的宝藏。就会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地理选修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多数内容都可以让学生自学完成。

5、学以致用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例如在讲城市交通时,可以联系2008年北京奥运会,让学生说一说对改善北京交通有什么好的建议。讲旅游地理时,引导学生列举威海有哪些旅游资源并进行归类,对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要求学生帮助外地来的游客设计一条威海“一日游”的旅游线路。

6、列表比较

地理学科中有许多知识,学生在记忆时往往相互混淆,采用列表比较,找出异同之处,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例如经线和纬线的形状、长度、指示方向、0度线时可用此法。

五、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确定课堂教学结构要符合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和心理活动的规律,古人云: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就是指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学生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授课内容要安排得当,难易适中,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知识的难度正好落脚在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接受能力上,这样才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增强了学生学好地理的自信心。

六、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应“授业有方”。首先地理课堂教学要一改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旧模式,建立以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模式,确实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位置。教师重在引导、指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其次课堂必须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呆板而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厌烦和不满的情绪。教师如果能够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和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特征及其知识水平,不断地变革,完善教学方法,就会使学生兴趣盎然。总之,地理教学方法只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才能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利用地理素材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第8篇

关键词:地理,提问,效率

从传统讲授式教学向新课改下的探究式教学过渡过程中,问题引导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关注。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因对提问技巧把握不当,课堂往往容易出现“满堂问”的极端, 学生只能疲于应付教师提出的问题而没有深入思考,学习效率不高。的确,问题是教师用于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较为重要的手段,但在地里教学实践中,提问还要根据教学目标而层次性展开,不能过于盲目,否则问题太多、太繁杂,不仅不利于引导学生,反而会占据课堂时间,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文章就结合高中地理教学实践对提问的一些技巧作分析。

一、提问要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往往容易出现这样的现象,即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无法做出应答,或对教师所提的问题“无动于衷”,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提出的问题太难而让学生无法回答,另一方面则是教师在提问时问题缺乏铺垫,显得突兀,学生不知从何答起,从而造成了师生间互动关系的缺失,教师只能“自问自答”。其实,要让学生能积极参与互动,在提问时不仅要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还要注重给问题做好铺垫,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

首先,在导入过程中提问时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借助故事、典故、图片等多种方式来创设情境,以情境而引出问题。如在“低压( 气旋) 、高压( 反气旋) 与天气”的教学时,以《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火烧葫芦峪 ”的故事引出课题 ,然后播放气旋风暴视频,问“视频中反映的是什么天气? 这些天气是由什么天气系统形成的?怎么形成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又如在“地球的运动”中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知识点,教师以购买住房时如何计算采光度的问题来作为引导就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而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知识点深入探究。

二、提问要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达成

教育教学活动总是围绕一定的目标展开的,在地里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的目标实质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目标。但从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来看,因教学中没有充分考虑问题和目标之间的联系性,从而导致课堂中教师所提问题过多,学生还没有解决教师所提出的前一问题,新的问题又提出来了,学生只能疲于应付教师而没有深入到问题探究过程中, 影响了目标的达成。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我们就需对教学目标进行整合,结合教学内容而设计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以“区域发展差异”的教学为例,本次课堂是围绕东、中、西差异而展开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了解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掌握三大经济地带的区域发展差异。教学中先出示PPT“中国三个经济地带分布图”,引导小组学生互助读图( 围绕省级行政区数量、面积比、人口比进行) ,熟悉三大经济地带。过渡提问“三大经济地带在区域发展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以此而引导学生先找到“产业结构差异”、“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三个子目。 接着围绕“产业结构差异”而引导学生看教程图1-14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比较,追问“两者比较东部经济地带的三大产业结构有什么特点? “”两者比较中西部经济地带的三大产业结构有什么特点? ”学生结合问题而阅读教材,交流讨论,教师引导总结,然后再过渡到“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的探究中。如此,围绕目标展开问题,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在分、解决问题中达成目标。

三、提问要有利于促进合作探究开展

在地里教学中以问题来启发引导学生,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摆脱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更好地构建知识。但从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提问现状来看,因教师没有处理好师生间的关系,突出问题后没有及时对学生做出指导, 而是将问题直接甩给学生,结果学生在问题讨论中容易偏离方向,也无法通过问题讨论而得到结论。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提出问题后要及时和学生形成互动,以互动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让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更好地获得知识构建。

以“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中“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的探究为例,教学中先引导小组学生自主学习期构成指标和划分依据, 然后分小组读图1-1-4、1-1-5并思考填表,此环节小组根据人口增长模式、所处时期、主要特征和形成原因展开交流,交流后引导学生发言,教师总结。问“第一阶段( 原始低增长阶段) 主要特征是什么? 出现时间是什么时候? 代表性国家或地区( 分布) 如何? ”小组学生根据表格总结,教师归纳,然后再指导小组学生对第二阶段的特点进行自主归纳。在整个环节中,教师问题不多,更多是通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活动,以问题来启发引导学生归纳,在互动中让学生掌握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的知识点,更好地促进了探究活动的展开。

四、提问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技能培养

高中地理新课标中明确强调地理课程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 要紧密结合生活而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在问题分析过程中获得地理知识的构建, 还要注重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去应用知识,提高其应用能力。结合地理教学实践来看,尤其是在教学之后,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能让学生结合实际去探究,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以“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教学为例,教学中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如让学生成为一名“厂长”,考虑工厂区位选择的目的、理想区位应该具备的条件,结合生活而思考当地是否有满足这些条件的地方。结合当地实际,以建糖厂、家具厂、电子装配厂等而引导学生应用区位因素知识来进行分析,更好地理解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如此,结合生活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可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利用地理素材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第9篇

[关键词]乡土案例 地理课堂 区域农业发展 过程与方法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60127

一、案例实录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强调让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乡土案例是学生所熟悉的,容易被学生接受,有助于师生共同建构地理知识,发展地理能力,培养地理学科所特有的乡土情感和价值观。一直以来,笔者致力于探究如何利用乡土地理案例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上《区域农业发展》这一节内容时,在分析了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布局特点后,为引导学生学会迁移知识去分析其他地区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布局特点,笔者设计了如下的探究活动。

【探究一】常州市(注:学生的家乡)主要农业生产部门有:粮油蔬菜花卉生产为主的种植业,江南水乡的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的林牧业。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分析常州市发展农业的地理条件。

【提问】要分析常州市发展农业的地理条件需要搜集哪些相关资料?

利用学生对本乡本土的熟悉与热爱,激发学生探究积极性,引导学生得出需要搜集常州市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资料。由教师整合后投影展示:常州市位于江苏省南部,下辖武进、金坛、溧阳3市(区),位于长江三角洲西部边缘,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以平原为主,西部、西南边缘是本市主要的低山、丘陵分布区。常州由于所处纬度较低,离海洋近,再加上地势低平,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冬季风影响,低温少雨。常州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道纵横交错,湖塘星罗棋布,水面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16%,呈现出“河多、圩多、水多、船多、桥多”的“水乡泽国”景象,许多地名以“圩”、“桥”、“塘”等命名。

【追问】根据资料分析常州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实际上,学生在搜集相关资料的同时,已潜移默化地运用了如何分析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布局特点等方法。这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及时的反馈,而且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搜集有用信息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真切的教学感悟——地理教学应重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

传统的地理教学,重“知识”轻“素质”,重“人才”轻“人本”,重“结果”轻“过程”,缺少“做”科学的“过程与方法”而导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差,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较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需要合理定位,需要精心设计,才能有效实施和达成。笔者认为“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基础,“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核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保障,三者相辅相成、和谐统一。

重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是一种理念,对于本节课的教学,笔者发现大多数教师习惯只用教材上的案例进行教学,从而失去了一次很好的利用乡土地理进行探究的教学机会。究其原因,有思想上不够重视、也有认识上的不足等。课前的反思,促使笔者自觉实践,更好地关注、关心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绪变化,体悟师生生命的成长、进步和发展过程。让笔者欣喜和欣慰的是:本课中学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思维活跃、乐于展示、发言积极。因此,我认为重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是一种理念,目的在于变“静态封闭”为“动态开放”,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目的在于从理念学习中、实践反思中生发新观念来影响和改进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从而促进师生的进步和发展,也推进着新课程的改革。

三、实践中的灵感——地理教学应重视“乡土地理”

案例教学作为高中地理新课程常用的教学方式,它能够充分体现“学习有用的地理”这一基本理念。课本提供的一些案例往往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虽然可以让学生增长见闻,却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很多教师在案例分析这一环节,会发现大部分学生就是在套用老师教给他的套路,从而给出老师想要的答案,而一考试就会暴露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一知半解了。那么怎样才能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弥补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不足呢?笔者意识到了乡土地理的独特魅力。

乡土是学生自幼生活并在这里成长的地方,因而也是学生所熟悉的地方。竺可桢先生在“地理教学法”一文中提出:“凡教学地理,必须自己知道未知,自儿童日常所贯于见闻之物,而推至未知未闻,自个人所受环境之影响,而推广及于社会条件,故教学地理开始必自本土地着手。”可见,开发利用乡土地理作为教学案例,因其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案例分析之中,又能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地理基础知识,使其感觉在学习“有用的”地理。且更容易让学生动心、动情,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实施新课程,我们应该经常回顾与总结自己所走过的路,应该不断审视我们已有的教学实践,在反思、反省的过程中寻求更为合理的答案,以便指导今后的实践。

上一篇:和谐企业活动下一篇:茶馆经典小说读书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