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桃花溪》

2024-07-07

张旭——《桃花溪》(精选11篇)

张旭——《桃花溪》 第1篇

【年代】:唐

【作者】:【内容】: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作者】:

张旭,字伯高,吴郡人。工书法。

【注释】:

飞桥:高桥。

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赏析】:

这是借陶潜《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写的写景诗。诗由远外落笔,写山谷深幽,迷离恍惚,隔烟朦胧,其境若仙。然后镜头移近,写桃花流水,渔舟轻泛,问讯渔人,寻找桃源。诗的构思婉曲,意境若画,有景有情,趣味深远。这首诗虽充满诗情画意,但对桃花源的存在提出怀疑,另开思路一条。蘅塘退士批注:“四句抵得一篇《桃花源记》。”这话不无道理。

张旭——《桃花溪》 第2篇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1.桃花溪:在今湖南省桃源县西南。

2.隐隐:隐约看不清楚的样子。

3.飞桥:凌空飞起的高桥。

4.野烟:山野间的烟靄。

5.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6.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7.尽日:整天,整日。

隐隐看见一座长桥,被野烟隔断;在石屿的西畔,借问打鱼的小船。

桃花随着流水,终日地漂流不尽;桃花源洞口,在清溪的哪段哪边?

在落英缤纷的桃花溪上,远望烟雾迷蒙,隐隐约约之中仿佛架着一座长桥,前边也许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吧?诗人兴致勃勃地向石矾西畔打渔的船家问讯。这里桃花随着流水,终日地漂流不尽,这不就是桃花源外的桃花溪吗?你可知道,进入桃花源的洞口,究竟在这条小溪的什么地方?

张旭(675-750?),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常熟县尉,金吾长史。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也是“饮中八仙”之一。唐代书法家、诗人。世称张长史。他是盛唐著名的大书法家,精通草书,狂草最为著称。他的草书,与李白的诗、裴旻的剑舞,当时被称为“三绝”。相传他最嗜酒,往往大醉后呼喊狂走然后落笔,或以头濡墨而书,世呼为“张颠”。因张旭嗜酒,杜甫将其列入“饮中八仙”。

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齐名,为吴中四士之一。他的诗,今存六首,都是写自然景色的绝句,构思新颖,意境幽深,独具一格。

张旭书法功力深厚,并以精能之至的笔法和豪放不羁的性情,开创了狂草书风格的典范。张旭以独特的狂草书体,在名贵的“五色笺”上,纵情挥写了南北朝时期两位文豪谢灵运与庾信的古诗共4首(见图,局部)。作品落笔力顶千钧,倾势而下,行笔婉转自如,有急有缓地荡漾在舒畅的韵律中。他的字奔放豪逸,笔画连绵不断,有着飞檐走壁之险。草书之美其实就在于信手即来,一气呵成,给人以痛快淋漓之感。传说张旭每当灵感到来,就把宣纸铺在地上,用长发作毛笔,直书狂草,犹如醉酒当歌,是那样的洒脱自在。在他的狂草书作品中,精到的笔法对书法形式和点线运动节律的控制力表现出了高度的艺术境界。这是以气魄和灵性创造了草书艺术的完美韵致。

后人论及唐人书法,对欧、虞、褚、颜、柳、素等均有褒贬,唯对张旭无不赞叹不已,这是艺术史上绝无仅有的。他被后人尊称为“草圣”。

桃花溪:水名,在今湖南桃源县桃源山下。溪岸多桃林,暮春时节,落英缤纷,溪水流霞。相传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以这里为背景的。张旭描写的桃花溪,虽然不一定是指这里,但却暗用其意境。此诗构思婉曲,情趣深远,画意甚浓。“隐隐飞桥隔野烟”,起笔就引人入胜:深山野谷,云烟缭绕;透过云烟望去,那横跨山溪之上的长桥,忽隐忽现,似有似无,恍若在虚空里飞腾。这境界多么幽深、神秘,令人朦朦胧胧,如入仙境。在这里,静止的桥和浮动的野烟相映成趣:野烟使桥化静为动,虚无缥缈,临空而飞;桥使野烟化动为静,宛如垂挂一道轻纱帏幔。隔着这帏幔看桥,使人格外感到一种朦胧美。“隔”字,使这两种景物交相映衬,溶成一个艺术整体;“隔”字还暗示出诗人是在远观,若是站在桥边,就不会有“隔”的感觉了。

下面画近景。近处,水中露出嶙峋岩石,如岛如屿(石矶);那飘流着片片落花的溪上,有渔船在轻摇,景色清幽明丽。“石矶西畔问渔船”,一个“问”字,诗人也自入画图之中了,使读者从这幅山水画中,既见山水之容光,又见人物之情态。诗人伫立在古老的石矶旁,望着溪上飘流不尽的桃花瓣和渔船出神,恍惚间,他似乎把眼前的渔人当作当年曾经进入桃花源中的武陵渔人。那“问”字便脱口而出。“问渔船”三字,逼真地表现出这种心驰神往的情态。他问得天真有趣:“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他似乎真的认为这“随流水”的桃花瓣是由桃花源流出来的。满眼的粉红,在幽幽的溪水里艳艳地流淌,诗人也便自然而然地由桃花联想起那“林尽水源”,仿佛透着光亮的“洞”,这洞,一直通向那世外的桃源,可这洞又在哪里,渔人不可能知道,诗人也不会知道。然而,这句问讯渔人的话,深深表达出诗人向往世外桃源的急切心情。然而桃花源本是虚构的,诗人当然也知道渔人无可奉答,他是明知故问,这也隐约地透露出诗人感到理想境界渺茫难求的怅惘心情。诗到此戛然止笔,而末句提出的问题却引起人们种种美妙的遐想。诗人的画笔,玲珑剔透,由远而近,由实及虚,不断地变换角度,展现景物;但又不作繁腻的描写,淡淡几笔,略露轮廓,情蓄景中,趣在墨外,就像一幅写意画,清远含蓄,耐人寻味。

七言绝句篇幅短小,要做到情韵悠长,意境深邃,除了讲究炼字琢句外,更要求构思的巧妙。张旭作为盛唐的一位七绝名家,是很善于构思的。这首诗从远到近,正面写来,然后用问讯的方式运实入虚,构思布局相当新颖巧妙。作者的笔触又轻快洒脱,对景物不作繁琐的描写,不敷设明艳鲜丽的色彩,对《桃花源记》的意境也运用得空灵自然、蕴藉不觉,从而创造了一个饶有画意、充满情趣的幽深境界。前人蘅塘退士评论这首诗:“四句抵得上一篇《桃花源记》。”这话不无过誉,却也颇有道理。读这首诗,如与王维的《桃源行》对照比较,可以领悟同一个题材,以不同的体裁和不同的艺术方法去表现,是能各臻其妙的。

桃花溪在湖南桃源县桃源山下。溪岸多桃林,暮春时节,落英缤纷,溪水流霞。相传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以这里为背景的。张旭描写的桃花溪,虽然不一定是指这里,但却暗用其意境。此诗构思婉曲,情趣深远,画意甚浓。“隐隐飞桥隔野烟”,起笔就引人入胜:深山野谷,云烟缭绕;透过云烟望去,那横跨山溪之上的长桥,忽隐忽现,似有似无,恍若在虚空里飞腾。这境界多么幽深、神秘,令人朦朦胧胧,如入仙境。在这里,静止的桥和浮动的野烟相映成趣:野烟使桥化静为动,虚无飘渺,临空而飞;桥使野烟化动为静,宛如垂挂一道轻纱帏幔。隔着这帏幔看桥,使人格外感到一种朦胧美。“隔”字,使这两种景物交相映衬,溶成一个艺术整体;“隔”字还暗示出诗人是在远观,若是站在桥边,就不会有“隔”的感觉了。

下面画近景。近处,水中露出嶙峋岩石,如岛如屿(石矶);那飘流着片片落花的溪上,有渔船在轻摇,景色清幽明丽。“石矶西畔问渔船”,一个“问”字,诗人也自入画图之中了,使我们从这幅山水画中,既见山水之容光,又见人物之情态。诗人伫立在古老的石矶旁,望着溪上飘流不尽的桃花瓣和渔船出神,恍惚间,他似乎把眼前的渔人当作当年曾经进入桃花源中的武陵渔人。“问渔船”三字,逼真地表现出这种心驰神往的情态。他问得天真有趣:“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他似乎真的认为这“随流长”的桃花瓣是由桃花源流出来的,因而由桃花而联想起进入桃源之洞。这洞究竟在桃花溪的什么地方呢?这句问讯渔人的话,深深表达出诗人向往世外桃源的急切心情。然而桃花源本是虚构的,诗人当然也知道渔人无可奉答,他是明知故问,这也隐约地透露出诗人感到理想境界渺茫难求的怅惘心情。诗到此戛然止笔,而末句提出的问题却引起人们种种美妙的遐想。诗人的画笔,玲珑剔透,由远而近,由实及虚,不断地变换角度,展现景物;但又不作繁腻的描写,淡淡几笔,略露轮廓,情蓄景中,趣在墨外,就象一幅写意画,清远含蓄,耐人寻味。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这两句是说,远处那座隐隐约约的高桥笼隔着一重野烟,站在这石矶的西畔我问讯着一只打鱼的小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这两句是说,呵,看这桃花整日里都是跟着流水东去,可是那世外仙源的洞口到底又在这清溪的那一边?桃花溪,即桃花源。

在湖南省桃源县西南二十里,源自桃花山,北流入沅江。晋代诗人陶渊明曾作桃花源诗并记,记中说,晋太元年间,武陵渔人偶然发现了桃源里住着与世隔绝的人群。陶渊明在诗和记中通过对这群人生活的描绘,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张旭的这首诗,是因望到桃花流水,而想起了陶渊明那篇寓言故事,并对所谓世外桃源的存在发生了怀疑。隐隐飞桥隔野烟,深山野谷,云烟缭绕;透过云烟望去,那横跨山溪之上的高桥,忽隐忽现,似有似无,恍若在虚空里飞腾。这境界多么幽深、神秘,令人朦朦胧胧,如入仙境。石矶西畔问渔船,一个问字,使我们从这幅山水画中,既见山水之容光,又见人物之情态。诗人伫立在古老的石矶旁边,望着溪上飘流不尽的桃花瓣和渔船出神,恍惚间,他似乎把眼前的渔人当作当年曾经进入桃花源中的武陵渔人。

问渔船三字,逼真地表现出这种心驰神往的情态。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诗人似乎真的认为这随流水的桃花瓣是由桃花源流出来的,因而由桃花而联想起进入桃源之洞。这洞究竟在桃花溪的什么地方呢?这句问讯渔人的话,却又深深表达出诗人对所谓世外桃源的存在发生了怀疑。对世外桃源发生怀疑自然是对的,人世间本来就没有什么世外桃源。看桃花流水,想起世外桃源,这种释放情感、寄托理想的浪漫情怀是可以理解的,但最终还是应该回到现实中。

晋代文人陶渊明一篇名作《桃花源记》,让桃花具备了隐逸和超脱的气质。“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田园乐》)王维这首诗描绘了隐者如画般的生活环境,令人遐思神往。“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桃花溪》)张旭诗句中的“洞在清溪”点出了隐者的安居地。“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的这几句诗,描绘的是纯粹脱离了红尘的生活:水声传来犬吠,带露的桃花更显得浓艳可爱。林深树密的地方不时会见到鹿,到了中午也听不到钟声。可见这里是如何的清静安谧。当众多诗人描绘这种清幽神秘的世外仙境的时候,诗人刘禹锡却头脑清醒,他明确指出人们所神往的世外仙境并不能让人真正地超脱。“桃花满溪水似镜,尘心如垢洗不去。”(《桃园行》)是啊,滚滚红尘中的许多事像已经浸入心灵的污垢一样,是永远也洗不掉的。这样看待尘世的影响,说明刘禹锡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还是极为深刻的。

桃花源的水真美啊!看,一条幽碧神秘的小河从山脚流来,经过桃花山纵横交错的田野,在水源洞前又跌入桃花潭,而后又沿“真面目岩”蜿蜒飞泻,经过方竹亭后入潜地数十米,最后冒出成溪。望着这一泓碧水,我们仿佛感受到了桃花源无尽的活力。难怪诗人张旭不由发出了“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的赞叹。

我们都是活在一种文化、一种偏见中。我们所拥有的,有好亦有坏,有对亦有错,有美亦有丑。若我们肯张开眼睛,去看我们自己的长处及短处,我们才能去芜存菁。但若我们只知闭上眼睛,我们也会“终莫知其丑。”

张旭有一首诗名叫《桃花溪》,很有启发性:“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望过去,远远有一座桥;在迷濛的烟雾中,我们问船上的渔夫:桃花片片随水漂流,但桃花源究竟在甚么地方呢?我们如何找到真福的、生命的泉源?如何找到生命的意义?如何找到天主?

我们需要张开眼睛;我们需要恳求上天帮助我们张开眼睛。只要我们在上天前承认自己是盲的,我们便可以得救。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盲的,我们每人的心中都有很多暗角:有我们看不见的,有我们故意不去看的,也有我们没有能力去看的。今天,就让我们恳求上天开启我们的眼睛,去看到他要我们看的事物。

在反复折腾一千年后,陶渊明不得不别出心裁,把“世界大同”的理想安放到“世外桃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既然蓝图作废,只好向壁虚构——“桃花源”的不可求,反映了国人对在现实世界实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已经绝望。事实也是,虽然后来还有史不绝书的唐、宋、元、明、清盛世,都是盛在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跟“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已没有关系。后人能做的只有面对现实,向历史发问:“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青溪何处边”?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的《桃花溪》还是让人记起了那个武陵人的桃源一梦,嗬!这陶渊明惹得多少后人追寻,但人们也只见桃花整日随水漂出,却是寻不见那通往理想生活的洞口,那个并不是金装银塑的洞口。

突然也开始忧虑,千百年白云苍狗,那么沧海桑田的变迁之后,何处是我的“桃花源”,我甚至不清楚它的模样,或清贫或富足,或平淡或绚丽,都不知晓,我也能见桃花流水,只是那纷乱的桃花片片迷了眼。前路总看不到是通往哪里,却不能停下脚步,所有人都在催促说前途有繁花锦缎,你要比别人跑得快才好,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跑得越快,就越是动摇,越是不知所措。我并不浮华却也找不到一处落定,自古“众人耻贫贱,相与尚膏腴。”难道这就是时间也无力的吗,我已经不知道自己用尽力气能否脱俗,是否也能甘愿清贫自在山水,没信心了,谁又能说雄心壮志就不容自在,只是自己更悲观一点,人之须谀的幻灭感更强烈一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尘世中的我们,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苦苦打拼,谁不渴望疲惫的肉身小憩,谁不希求漂泊的心灵回归,可是,哪里去寻自己的桃源?

有一个好友,曾经无数次地想象自己的桃源:有一幢凭海临风的房子,窗外的庭院四周爬满了常青藤,中间是或含苞或怒放的玫瑰,每夜枕着涛声,在氤氲的香气中入梦。但是等她得

到了这想象中的一切,她才发现,一个人若是不能和自己真心爱的人在一起,那么就算将世上所有的荣耀和财富都给了她,等到午夜梦回无法成眠,也同样会泪成千行。

所以桃源再好,也要问问自己心在何处?也要问问自己究竟在追求什么,桃源抑或是魔域?

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则成石室丹丘。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桃花溪》文本细读 第3篇

关键词:《桃花溪》 文本细读 作者问题

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1]

(案:本文所引《全唐诗》皆依据中华书局1980年版,以下所引仅注明卷数)

此一首诗较早见于南宋洪迈所编的《万首唐人绝句》(七言绝句卷七二),题作《桃花矶》,内容全同。而据今人莫砺锋先生所考,此诗亦见于南宋王十朋所编《蔡端明文集》中(见莫氏《<唐诗三百首>中有宋诗吗》一文)[2]。《万首唐人绝句》编定于绍熙元年(公元1190),《蔡端明文集》则成于乾道五年(1169)。故而莫氏认为此诗当是蔡襄诗(莫氏对此从多方面作了论证,详见上及莫文)。笔者在初读莫文时,也觉得此诗几乎可以肯定是属于蔡襄了。然而再三勘读莫文,还是觉得莫先生对于此诗之属于蔡襄并未能给出足够的证据(至于《春游值雨》一首之为蔡襄所作,则莫先生所给出的证据可谓凿凿矣)。然而要找出确凿的证据已几乎不可能,故而笔者想通过文本细读、文本对读的方法做一番鉴定。

在解读之前,笔者想再谈些题外话。唐人绝句为唐诗中艺术风姿之特出者,而七绝尤其如此,唐代七绝堪称佳制者可谓琳琅满目,而唐代七绝的大家、名家如王昌龄、李白、李颀、王之涣等人又是众所公认,然则笔者何以选择一首既不是大家所作也不甚有名的作品来做细读呢?一则是对于名作有种畏惧心理而逃避解读名作(这首诗虽被选入《唐诗三百首》,对于清代的人也可以说是脍炙人口了,但对于清代以前以及现代人而言,恐怕它是远算不上众口流传的),另则是个人对于这首诗有着特别的喜爱。笔者在吟诵它时油然而生一种轻快的情感,不自觉地怀有一种逸趣。且来细细品读它:

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的风物——虽然诗中并没有明确地道出,虽然连“桃花”也未必是实写,然而我们还是觉得这首诗必是在春天写出的,也必是在风物清明的春天才能写出的。我们总相信那是在一个桃花烂漫的时节,一切的景物都是那么的温柔,那么的可爱。大概还是在清晨吧,那清溪还笼罩着一层轻雾,远望那清溪上的长桥,在晨雾中似隐还现,其势真如欲飞了。近处的岸边正有一丛桃花,却真是让人惊喜了。桃花已盛开,片片开且落,落在溪岸上,落在流水中,溪流缓缓,桃花款款。那岸边的诗人痴看着,真想也化作那片片中的一个了。不知何时,一阵棹声打破了一直的宁静,也使他惊醒,这不免让他有些怅然。毕竟之于人世的喧嚣,这样清静的早晨使他多么惬意。他久已想逃避那人世的喧嚣,想过他怡然归隐的生活。古人所向往的桃花源地,他何尝不深深地憧憬呢?然而他知道,那却是一处永远也找寻不到的所在,即便他此时就在传说中桃花源所在的武陵,就站在那通向传说中桃花源的溪水旁。桃花,流水,渔人,呵,多么奇妙的巧合!想到这里,他不禁会心一笑:或许眼前的这位渔人就曾到过那里呢?于是他笑问渔人:那传说中的桃花源洞口在附近么?渔人摇头,笑而不答……

前人注解此诗,多以为其中暗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如刘永济的《唐人绝句精华》谓:“此诗暗用陶潜《桃花源记》,因矶上桃花联想之者”[3]。高步瀛的《唐宋诗举要》则一一注出“桃花源”“桃花洞”“桃花溪”的地方所在,如引《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十八)“江南西道朗州武陵县:武陵山中有秦避世人居之,寻水号曰桃花源,故陶潜有《桃花源记》”。引《舆地纪胜》“荆湖北路常德府桃花洞:在桃源县放生潭大江南岸,即晋黄道真所见桃花之处。”引《清一统志》“湖南常德府:桃花溪在桃花县西南二十五里,源出桃源山,北流入沅”[4]。较早如康熙《御选唐诗》此诗题下注云:“《一统志》:桃花山在常德府桃源县南二十里,其西南有桃源洞,一名秦人洞,洞北有桃花谿。”(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二十八)由此可以推测,他们应该是把这首诗的背景设定在传说中桃花源所在的地方的,而为后世文人所熟知的桃花源故事,又来自陶渊明的那篇《桃花源记》。笔者也倾向于这一观点,不然这首诗所谓“石矶西畔问渔船”“洞在清溪何处边”云云就太没有着落了。而且,从文本阐释的角度来看,使用了《桃花源记》或者桃花源的典故,使得此诗的内涵扩充不少。尤其是这个典故中所蕴含着的一个世外园地历来为文人们所深深向往,而这样一种向往,自陶渊明而后,已然成为文人们内心的一种精神传统。其实,不论古人还是今人,不论士大夫阶层还是普通百姓,一个如桃花源般的美好所在,是人们共同的向往。所以在古人的小说里,在古人的诗歌里,也包括在今人的文艺创作里,才会有桃花源的影子与痕迹。只以唐诗为例,如王维的《桃源行》、曹唐的《题武陵洞四首》、李群玉的《桃源洞》等,已是明白地歌咏桃花源。至于李白的《山中问答》、孟浩然的《夜渡湘水》等,恐怕也是暗自相关的。李白《山中问答》诗云: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全唐诗》卷一百七八)

孟浩然的《夜渡湘水》诗(《全唐诗》题下注“一作崔国辅诗”)云:

客行贪利渉,夜里渡湘川。露气闻香杜,歌声识采莲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行旅时相问,浔阳何处边

(《全唐诗》卷一百六十)

之所以引孟浩然的这首诗,主要是因为它的“浔阳何处边”一句正与“洞在清溪何处边”有同工之妙,二者同是问句,且询问的方式、用语也相同(即“何处边”)。尤其二者都是意味深长地发问,一则问桃源,这是一个虚幻的所在,诗人却深向往之且愿意相信其有的,一则问浔阳,这是陶渊明的隐居所在,斯人已逝,可他已经成为后世文人心目中隐逸与陶然的典范。(笔者案:《全唐诗》所载孟浩然此诗异文颇多,其中重要的一处即“浔阳”一作“涔阳”,阎若璩《潜邱札记》卷六《与赵秋谷书》已详辨之。然而本文此处仅以之与《桃花溪》作对读,故对异文并不置论。)值得一提的是,上面提到的诗中,除了《夜渡湘水》,全都用了“桃花流水”或“桃花水”的字眼,如“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王维《桃源行》,《全唐诗》卷一百二五),“寄语桃花与流水,莫辞相送到人间”(曹唐《题武陵洞四首》其一,四库本《文苑英华》卷一百六一),“紫云白鹤去不返,唯有桃花(案《全唐诗》“一作源”)溪水流”(李群玉《桃源洞》,《文苑英华》卷一百六一)。这在那些专咏桃花源的诗里固然不是巧合,而在不是咏桃花源的诗里又何尝不可视作一种象征?由此我们当不难想到另一首脍炙人口的唐人词了,那便是张志和的《渔歌子》(一作《渔父词》《渔父歌》)之一: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全唐诗》卷三百八)

《桃花溪》与此诗体制虽然有别,但是两诗声情意趣实极相近。所不同者,此首《渔歌子》给人的感觉更显轻快与率意。而所以不同的原因,大概是《桃花溪》一首景语太少,仅有一句“隐隐飞桥隔野烟”,而“桃花尽日随流水”虽也算写景,但它与其他两句一样,都被第二句的一个“问”所统领,从而失却了景的意味,总体而言,它的诗意还是有些不足。此首《渔歌子》则不然,它句句都是景语,西塞山前有白鹭飞,桃花流水有鳜鱼肥,青山的背景使得画面稳重而又不失高远,飘飞的白鹭,桃花点缀的流水,以及水中自在游跃的鳜鱼,又为画面增添了几许灵动。还有画面中那戴着青箬笠、披着绿蓑衣的人,不知是两三相伴抑或独自一人,不知是诗人自己还是诗人眼中的渔人,在那斜风细雨中,安然地,不知是在垂钓抑或在摇着棹……总之,不论是画面的静止与灵动的统一,还是画面的变化多姿与诗的意境所给人的亲切感觉,这首《渔歌子》都要胜《桃花溪》一筹。虽则本文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对《桃花溪》做细读,笔者个人对于它也怀着喜爱,然而它的艺术并未跻于第一流的水平,这一点也是毋庸讳言的。

接下来我们就对《桃花溪》一诗的作者试做探讨。如前引莫砺锋的论文所论,此诗亦见于北宋蔡襄的文集。除蔡襄外,我们则未能查检到此诗还见于别的哪一诗人。故而,笔者仅就此诗是归属张旭还是蔡襄作讨论。今存草圣张旭诗,《全唐诗》收六首,皆绝句,诗题如下:

《清溪泛舟》《桃花溪》《山行留客》《春游值雨》《春草》《柳》

以上六首除《清溪泛舟》为五言外,其他皆七言。今人陈尚君所编《全唐诗续拾》卷十一补入张旭诗四首,皆五言绝句(案:此四首恐亦非张旭诗,笔者将另撰文讨论)。据莫文所言,上述六首中的《桃花溪》《山行留客》《春游值雨》皆见于宋本《莆阳居士蔡公文集》(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卷七,诗题分别作《度南涧》《入天竺山留客》《十二日晚》,正文的相异仅有第二首第三句中的末一字(今按文渊阁四库本《端明集》卷七亦同)。对于《桃花溪》也即《度南涧》之属于蔡襄作品,莫先生给出了三条证据:一是宋本蔡襄集乃据善本编定,一是《度南涧》是蔡集中按时间次序所编定诸诗中的一首,一是蔡集中尚有二三首诗风与此相近者。我们认为,即便是善本也难免会有疏误,况且此宋本的版本问题尚不清楚。至于诗风相近的问题,笔者前面所举的曹唐的《题武陵洞四首》与李群玉的《桃源洞》一首(五诗附于后),皆七言绝句,亦未尝不与《桃花溪》的诗风相近。而且莫先生在其论文中特别指出:“不同时代的诗歌作品在总体上是有不同的风格特征的,但这决不意味着每个时代的诗歌都如出一手,更不意味着不同时代的诗歌之间就没有风格上的相近甚至相同之处。”[5]并且莫先生也承认对于单凭风格辨析而断定诗歌作品所属时代持怀疑态度,这其实等于已表明了第三条证据的不足为信。那么我们再来将《度南涧》与其前后诗做一对读,看是否能证明此诗正是其中的一首。先来看此诗在诸诗中的位置,莫先生据国图所藏宋本《莆阳居士蔡公文集》列出之目如下[6]:

1.《答葛公绰》(序:丙午年正月,邀葛公绰宿杭州山堂,公绰遗诗有“为是山堂仅草堂”之句,因以答之),2.《公绰示及生日以九龙泉为寿依韵奉答》,3.《和答孙推官久病新起见过钱塘之什二首》,4.《和夜登有美堂》,5.《和偶登安济亭》,6.《和江上观潮》,7.《和答孙推官》,8.《和古寺堰松》,9.《和新燕》,10.《开州园纵民游乐二首》,11.《遣兴》,12.《夜雨病中》,13.《寒食西湖》,14.《上已日州园东楼》,15.《四日清明西湖》,16.《度南涧》,17.《入天竺山留客》,18.《十日西湖晚归》,19.《十二日晚》,20.《十三日吉祥探花》,21.《十三日出赵园看花》,22.《十五日游龙华净明两院值雨》,23.《十六日会饮骆园》,24.《十八日陪提刑郎中吉祥院看牡丹》,25.《又往郑园》,26.《十九日奉慈亲再往吉祥院看花》,27.《二十二日山堂小饮和元郎中牡丹向谢之什》,28.《寄钱塘春游诗呈南阳郭待制》。(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端明集》卷七次序与此同)

可以看出以上诸诗皆作于杭州,而考《宋史》蔡襄本传,襄晚岁曾知杭州。其中《十二日晚》一首,即《全唐诗》作张旭《春游值雨》者,此无论就诗题还是内容皆与其前后诗有衔接关系,且据明人张丑《真迹日录》卷二“蔡忠惠公十帖”条录蔡襄《丙午三月十二日晚》,内容即此诗,故此诗属于蔡襄当无可疑[7]。而《入天竺山留客》之天竺山,也自是杭州的天竺山了,按《咸淳临安志》卷二十三“理公岩”条云:

在天竺山灵鹫院之右。陆羽记云:昔慧理宴息于下,后有僧于岩上周回镌小罗汉佛菩萨像,慈云法师所谓访慧理之禅岩,吊客儿之山馆是也。近主僧行果始作阁道属之岩中,以祠理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又“合涧桥”条云:

灵山之阴,北涧之阳,即灵隐寺。灵山之南,南涧之阳,即天竺寺。二涧流水号钱源泉,绕寺峰南北而下,至峰前合为一涧,有桥号为合涧。(同上)

上引“天竺山”即杭州之天竺山。唯所谓“南涧”不知即《度南涧》之南涧否?莫先生引陈庆元等人《蔡襄全集》注谓,“南涧”、吉祥院皆为西湖的著名景点,南涧上有桥八座,吉祥院则是当时的赏花胜地[8]。如果此二诗亦属于蔡襄,则我们以上所引两条材料倒是成了一个小小的佐证。然而如我们前面所言及者,《桃花溪》一首如非在武陵地方所作,则显得居于全诗主体的发问没有着落。而且唐诗中用“南涧”语者数不胜数,此一检《全唐诗》可知,故而不能确定“游南涧”这一诗题必然与此诗相关,也不能确定“南涧”一定是杭州的南涧。况且在读者这一面,将此诗的写作地设定在桃花源所在的武陵,更觉切合。

最后,从诗的风格方面试做一判断。如前所及,现存张旭诗较可靠者唯有《清溪泛舟》《春草》及《柳》三首,因尚未见有人对它们作怀疑,且后二首皆有传世署名张旭的法帖为证。今录三诗如下:

清溪泛舟

旅人倚征棹,薄暮起劳歌。

笑揽清溪月,清辉不厌多。

春草

春草青青万里馀,边城落日见离居。

情知海上三年别,不寄云间一纸(一作雁)书。

濯濯烟条拂地垂,城边楼畔结春思。

请君试看风流意,未减灵和殿里时。

(以上《全唐诗》卷一百一七)

以上三首诗皆略不作意,然而或风流自见,或情思绵绵。闻一多先生曾指出张旭的《桃花溪》与《山行留客》是婉约风格,代表齐梁格调,且认为后一首近巧,疑是后人所作而误入张集[9]。所谓婉约,所谓齐梁格调,也正可形容以上三诗。并且他以近巧而怀疑《山行留客》非张旭诗,也实在颇具眼光。但由于张旭诗存留实在太少,且其诗数量亦不可考,故而我们不能确定可否以此概括张旭诗的风格面貌。据《新唐书》卷一四九包佶传所载,旭与贺知章、包融、张若虚有名当时,号“吴中四士”。因此笔者们推测他们的诗风或许有相近之处,但其他三人存诗也都寥寥无多。又据杜甫《饮中八仙歌》,张旭与贺知章同在“饮中八仙”之列,且二人皆好草书,皆有性格纵诞的一面,故而试以贺知章的诗风再一窥张旭之诗风。检《全唐诗》卷一百二十所载贺诗,其中与张旭诗风接近者如:

晓发

江皋闻曙钟,轻栧理还□。

海潮夜约约,川露晨溶溶。

始见沙上鸟,犹埋云外峰。

故乡杳无际,明发怀朋从。

《唐文粹》《唐诗纪事》载此诗并作绝句云:故乡杳无际,江皋闻曙钟。始见沙上鸟,犹埋云外峰。

题袁氏别业一作偶游主人园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咏柳一作柳枝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采莲曲

稽山罢一作云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以上《全唐诗》卷一百十二)

就略不作意、风流调达而言,以上诸诗确与张旭诗颇有神韵相通处。《唐诗大辞典》谓张旭诗“幽深旷远,别有神韵”[10]。“神韵”一语,正为的评,或许这也正是王士祯的《唐贤三昧集》选张旭那四首诗(桃花溪、山行留客、一日书按即春草、柳)的原因吧。

笔者自知,以上所论,繁言赘述,也还是没能就《桃花溪》一诗的作者问题下一定论,而且以细读方式判定作者的尝试也远不理想。然而,文本自身所蕴含的真实的信息往往超出于我们的想象,对于文本时代以及作者问题的研究,如果在扎实的考证基础上再辅以文本的审慎细读,当是能够收到比较好的效果。敢以此浅见质诸明哲,并愿有更多从事此工作之同仁。

笔者案:所以产生对《桃花溪》作者问题之兴趣,完全是由于读到莫砺锋先生的文章之故。并且,拙文之撰成实受莫文启发良多,例如查检文献中记载张旭、蔡襄之法帖资料等思路,即直接获益于其文。其他间接之获益亦所在多有,这是应当提出的。

注释:

[1]《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79页。

[2][5][6][7][8]莫砺锋:《<唐诗三百首>中有宋诗吗》,文学遗产,2001年,第5期,第44-45页,第47页,第50页。

[3]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1页。

[4]高步瀛:《唐宋诗举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808页。

[9]郑临川:《闻一多先生说唐诗》,社会科学辑刊,1979年,第4期,第195页。

[10]周勋初等:《唐诗大辞典》,南京:凤凰出版社,2003年版,第219页。

游桃花溪作文 第4篇

“咱们去桃花溪!”爸爸提议。桃花溪?这个名字多好听呀,又浪漫又神秘,就像一个流淌的梦,于是带着这个美好的梦,我们全家出发啦!

伴随着一路的欢歌笑语,我们到达了目的地——桃花溪,一下车我就闻到了春天的气息。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桃花溪”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映入了我的眼帘。进入桃花溪景区,这般美景让我觉得我仿佛来到了世外桃源,碧绿的溪水,那水绿的就好似是用那绿色的墨汁渲染上去的,这是一种天然的绿,也是一种添绿则浓、添水则淡的绿,它给我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使得我心旷神怡。溪上有一座小竹桥,我迫不及待地跑上了竹桥,竹桥摇摇晃晃的,踩上去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我蹦起来啦,溪水一下子溅湿了我的鞋子,妈妈急的直嚷嚷,我却玩儿得更嗨了!一阵微风拂过,宛如妈妈温暖的手在轻轻抚摸我的脸颊,使我的心灵荡漾在轻柔温和之中,这让我整个人也不禁飘飘然了。

走过小竹桥,我们便上岸了。这时再看看那溪水,明显没有刚才那么绿了,而是显得更加清澈见底,潺潺的溪水流动犹如悦耳的琴声。顺着溪流往上走,溪水越来越深。鱼儿也在水里成群结队地游来游去,鱼儿的颜色有许多,红的、白的、黄的,红白相间等等,好看极了!溪边有许多游人,有的在喂食,有的在拍照,我也把准备好的鱼食投进水里,鱼儿都争先恐后地向我游过来抢食,好可爱呀!

鱼食丢完了,我们沿着木栈道慢慢地走着逛着,这时一大片桃林映入我们的眼帘,缓缓的山坡上,密密匝匝的桃花一朵朵,一株株,千姿百态,花儿竞相开放,幽幽的清香沁人心脾,徜徉在花海中,千姿百态的桃花让我陶醉!这真是人间仙境啊!

桃花溪作文 第5篇

桃花溪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每当桃花盛开的时候,这一条普普通通的小溪就变成了一条桃花溪。

记得小时候,我常常到这条桃花溪里玩耍。

春天再次降临这个普通的小村庄。小溪里的冰都融化了,被夹在石头缝里的小鱼也随着泉水游了出来,欢快地在这条小溪里扑腾,一会儿蹦出水面,翻一个跟头,一会儿又一头栽回水中。

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岸边,数十棵桃树都跳着婀娜多姿的舞姿。桃树上,成千上万朵桃花都羞红了脸,时不时地抬一下头,好像在对我们说:“别这么看我,害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一阵春风吹过,无数片花瓣飘入了小溪,好像要与小溪一起舞蹈。一眨眼,这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就变成了一条名副其实的桃花溪。

这时候,我还会在桃树上折下几枝桃花,带回家里放在花瓶里养着,为家增添几分生机。

桃花溪作文 第6篇

我发现桃花溪的门口像洞口一样,走进“洞口”就像进了世外桃源,青山、绿水,尽在眼前。看,哪儿还有一条供我们上山的石级呢!好了,休息好了,我们要爬山了,我使劲向上爬,台阶很陡我一会儿小心翼翼的走着,一会儿手脚并用,像大猩猩一样爬。快爬到山顶的时候,我有点累,这时,我看到了一个亭子,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我赶紧跑过去,不管干净不干净,直接坐了上去。哥哥与妹妹也先后坐到了亭子里。休息了一会儿,我们继续向上爬,这次我们养足了精神,一口气爬上了山顶。

哇!这里真是风光无限美呀!这时,我看到了一棵树,树上刻了许多人的姓名。咦,这是怎么回事?嗷,原来这棵树叫做“龙凤树”,听小姨说,这棵树不知活了多少年了。最重要的是,它是从石头缝里长出来的!那些姓名都是一些游客用小刀刻上去的。一到冬天,龙凤树就会露出它的庐山真面目——像一只凤凰。“凤凰”的身上缠了一周的青藤,人们把青藤看做了青龙,所以,这棵树即叫龙凤树,又叫青龙缠树。我还和它照了几张相呢!啊!这坚强的南河的树!

春来桃花溪 第7篇

2013年春,某日上午9时,首都的天阴沉着脸,但位于西山北京植物园的桃花溪畔,却是花绽芬芳,满目灿然,游人如织。

那天,我从晨的梦境走进馨香四溢,红深浅白的桃花溪畔,深感风爽云轻,内心陶然。

春来桃花溪,已经是近一年的梦想了。去年四月的一天,当我从曹雪芹故居误撞入桃花溪时,山桃花的花期已过,环顾桃林,已是花落飘零的景象。嘴里念着林黛玉《桃花行》的我,竟然哀伤在纷纷落落的“桃花雨”中。我自叹命浅,《桃花行》中的感伤情绪竟和我的命运进行了无缝对接。其实,虽然当时默诵着林黛玉的《桃花行》,但我却不愿游离在林黛玉的伤感之中,我内心想要的是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绝佳意境。我当时也在想,倘若林黛玉没有满怀的愁绪与悲情,她的诗,也一定是我心中想要的那般美好。

春光正好的季节终于来了,我便沿着春天的花讯来到了桃花溪,来到了我执意要寻觅的地方。令我惊叹的是,岸柳石栏烘托下的桃花溪,竟然美得令我心醉。

一切都是天随人愿,一切都是顺理成章,一切都是真情实感!就在清明景和的季节,就在撩人心魄的意境之中。

我立于桥头,放眼北望,粉红的、浅白的山桃花盛绽溪边,远处黛青色的山影在粉红色山桃花的映衬下,朦胧出暖暖的色调。清澈晶亮的溪水,倒映着一树又一树白如雪、粉如胭的山桃花。醉眼中,那白色的山桃花如朵朵白云,浮动于溪岸;那粉色的山桃花,则以嫣然动人的姿态,静立于坡上溪边。我看到,伸展已临近溪水的枝条是那样的润泽,以至于枝条上柔嫩的一串串花苞鼓胀着,有的鼓胀得已经走漏了花蕊的秘密。我思忖,也许春风的舌尖儿轻轻一舔,那些还有些羞怯的花瓣,就会振翅绽放,进而留给春天一个甜蜜的时光。

我的心,被眼前的美丽诱惑点燃着,我甚至想盘坐树下,望着一朵连着一朵诱人的红,圣洁的白,静静地守着,直到一朵朵盛绽的花瓣随风羽化而去。

一朵又一朵,一树又一树的山桃花,俘获了我的心,又何尝不吸引着从四面八方款款而来的那些漂亮的女孩子们呢?

徜徉桃花溪岸,我看到最多的,是缀满枝头的一树树山桃花枝下,那些女孩子们婀娜的丽影以及她们的音容笑貌和明眸皓齿。这些花花绿绿、着装时尚的女孩儿们,有的扶枝侧目,面似白雪。有的把枝轻嗅,颜如粉荷。此情此景,不由得让我吟咏起“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句来。

我沉醉,我想很多人都会沉醉在这花美人更美的画境之中,那些如玉如雪的山桃花,那些如粉如胭的山桃花,那些轻若柳、笑露靥的女人花,谁又能不赏之而醉呢?

徘徊于此,坐望于此,1小时,两小时,三小时,我依然不舍离开。

中午12时,想到还要去卧佛寺参拜,只得依依告别。

来到卧佛寺,观放生,览银杏,赏梅树,拜卧佛,整整两个小时,我依然牵念着桃花溪。望着依然阴沉的天空,我心血来潮:倘若此时,天空能轻洒些丝丝的喜雨多好,如是,桃花溪边桃花雨的景象一定更加好看了。

真是天随人愿,心里念着,细若游丝的雨偏偏就来了,我一激动,便又朝着桃花溪畔大步而去。

这次,我是自黄叶村的石雕边进入桃花溪的。此时桃花溪的赏花人更是接踵而来。

我立足于桃花溪的木桥上南望,细雨中的桃花溪更平添了几分诗意与神韵。只见桃花溪紫烟轻漫,又色染溪中。白色的山桃花沐浴在雨中更显高洁。定睛观山桃花的花瓣滚珠点点,一滴又一滴滚落溪中,非常灵动又煞是好看。面对这如诗如画的画面,我不禁祈祷着:雨,就这样如丝如雾如絮地下吧,直下到满溪盈满花瓣的时候为止,直下到楚楚动人的女孩子们笑声随风而去的时候为止。

再次离开桃花溪时,我的心,已经悄悄栽下山桃成熟时的期盼。虽然嘴里依然念着《桃花行》中的几句诗,但心里定格的,却永远是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画面。我自问:桃花溪,是心灵寻觅的桃花源吗?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

桃花溪作文 第8篇

曾经的桃花溪是个“臭水沟”。因为工业污染,河水是黑色的,发出阵阵臭气。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桃花溪的面貌焕然一新。

春天,桃花溪旁的柳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一两场春雨之后,柳树就像一个个拖着辫子的小姑娘,在春风中翩翩起舞。春风中,柳荫下,我不由得想起了贺知章的那首《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夏天,河水哗啦啦地流淌着。那轻快的声音就像一支美妙的乐曲,时而跳跃,时而婉转。河岸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为路过的行人遮住了阳光,带来一片清凉。其中有几树杜鹃,从远处望去,浅粉的就像一堆堆粉嫩的雪,深粉的就像春姑娘给树干编织的帽子,在阳光下格外的鲜艳夺目。

桃花溪唐诗原文 第9篇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张旭诗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桃花溪幽美的景色和作者对渔人的询问,抒写一种向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

首句先写远景。远望,长桥被野烟所隔。“隐隐”二字,写缭绕的山岚云烟之中,长桥忽隐忽现、似有若无。正因为云烟弥漫,静止的桥仿佛活动起来。

作者用一个“飞”字表现这种感觉,写出了这座横跨山溪之上的长桥恍若飞腾之状。这句诗仅以“桥”和“烟”相互映衬,就创造了一个具有朦胧美和神秘感的艺术境界,一下笔即引人入胜。

次句由远而近,描写近景:溪水中露出的岩石和在溪上轻摇的.渔船。“问渔船”三个字,若实若虚,似乎是问眼前的渔人,又好象是遥问古代的武陵渔人。

或者说,是沉醉在这幅美景中的诗人,在恍惚间把眼前渔人当作了当年曾经进入桃花源的武陵渔人了。这三个字,逼真地表现出作者心驰神往的情态。

三、四句,是问讯渔人的话:但见一片片桃花瓣随着清澈的溪水不断漂出,却不知那理想的世外桃源洞在清溪的什么地方呢?这里,桃源洞的美妙景色,是从问话中虚写的,诗人急切向往而又感到渺茫难求的心情,也是从问话中委婉含蓄地透露出来的。

美丽的桃花溪作文 第10篇

早餐后,我们乘车直奔中国最美丽乡村—平利,欣赏桃花溪的自然美丽景色,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最古朴、明洁、幽静的一面。

走进桃花溪,走进平利那颗璀璨的明珠!我站上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眺望这如同仙境的美景,它有山、有水、有鸟鸣,此时一阵清香扑鼻而来,无比舒适,这真叫:“风于林中动,虫在石间鸣,山出叠翠色,甘泉润琴声。”

来到桃花渡,站在桥上,清风徐来,水波不惊。这里的水是深的、是绿的、是静的,噢!它是美的!一旁的大树热情的为我们挡住刺眼的阳光,我摸摸路旁的石头,它正在跟我热情地握手,不停地握呀握;喝下一口可乐,吃下一块饼干,顿时感觉自己神清气爽。

桃花溪的路蜿蜒而上,像一条丝带盘旋在山林间。我脚踏着丝带看到前面的仙足石,它是一块神圣的石头,悬在半空中,此刻下定决心,准备爬上仙足石。我手脚并用,吃力的爬上了它,“爬上了!”我高声宣布,我赢了,爬上它感觉像爬上珠峰一样无比自豪!

继续往前走,走了很久,终于见到你—飞花瀑。你知道我有多累吗?它可能心情不太好,洒了我一身水,我原谅了它,并不生气,因为它给我们带来刺激!我迎上去,几乎和它抱在一起。作为一位少年,我们应该充满激情!

诗意的桃花溪 第11篇

张 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赏析】

唐代诗人张旭嗜酒,每每大醉,便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颇有遗世之风,世号张颠。张旭的书法早已有定论,而他的诗作似乎鲜有人知。其实,他的诗也是极耐人寻味的,其中这首《桃花溪》,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唐诗中的上品了。

桃花溪位于湖南省桃源县西南桃花洞的北面,溪水的两岸,满目桃林,暮春时节,那桃花的粉色如云似雾,就连清清的溪水也悠悠地飘动着片片的粉红。据说,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以此作为背景的。而张旭描写的桃花溪,无疑也是暗用其意境,借一溪一桥,一矶一船,描绘出诗人心中的桃花溪,尽管它较之陶渊明的桃花源更显得虚无缥缈,可诗人心中的绵绵诗意却满溢纸背。

“隐隐飞桥隔野烟”,诗人一起笔,就将读者引入一个梦幻般空灵的境地:“飞桥”忽隐忽现,似有似无;“野烟”袅袅娜娜,缠缠绵绵。静止的桥,在飘逸的烟中,如虹般临空而飞;浮动的烟,在静默的桥上,似幔样悬空而挂。荒山野谷,动态的物与静态的景交织一体,相映成趣。而一个“隔”字,极为巧妙地点出人与物、景的距离。这种距离又给物、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产生一种朦胧的美。

“石矶西畔问渔船”,诗人的笔触,自然地由远山转及近水。远山的朦胧,近水的清澈,一下子使诗人恍若走进一个虚幻的世界,这世界实实在在是陶渊明的。于是,诗人便觉得自己也站在了那晋代的古老的石矶旁,那在溪水中轻摇着渔船的渔父,也仿佛就是那“缘溪行”的武陵渔人。于是,那“问”便由衷地脱口而出,这种情不自禁,最为逼真地折射出诗人心驰神往的情态,而这种情态,无疑就是诗人内心深处最为归真的情感的流露。

这种“问”,显出的是诗人的天真,现出的却是诗人向往,“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满眼的粉红,在幽幽的溪水里艳艳地流淌,诗人也便自然而然地联想起那“林尽水源”,仿佛透着光亮的“洞”,这洞,一直通向那世外的桃源,可这洞又在哪里,渔人不可能知道,诗人也不会知道。然而,就是这一问,透露出的是诗人理想境界渺茫难求的怅惘,激起的是读者种种美妙的遐想。这种怅惘,这种遐想,全然是属于精神的,是一种超然于物外的美轮美奂,它充满的是一种诗意化的境界。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张旭——《桃花溪》】相关文章:

广告学期末作业张旭07-23

上一篇:暑假大扫除作文下一篇:数学国培成果展示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