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真正爱学生

2024-09-18

教师如何真正爱学生(精选6篇)

教师如何真正爱学生 第1篇

教师如何真正关爱学生

如何真正关爱学生,每个人也许有着不同的阐释。但有一句话,曾经震撼了许多教师的心灵:请把学生当人看。每个孩子,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有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获得做人的快乐。学习不是学生的全部,而只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不是为了分数而生存,而应该是学习为他们更好的生存服务

对学生来说爱是阳光,给好的学生关心和鼓励,可以促使其上进。其实,差的学生更需要关爱,很多孩子在家里缺乏完整的父爱、母爱,导致了各种性格缺陷。给他帮助和爱甚至能改变一生的命运。所以说,我们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但却很有价值和意义。

首先,要善于关心爱护学生。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问题是,有些老师走进了“爱”的误区,对“爱学生”的认识表面化,以为不讽刺不挖苦不歧视不体罚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嘘寒问暖为学生提供物质帮助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考试分数就是关心爱护,殊不知,真正的关心爱护,不仅是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更应该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被德”,心理上“扶健”。

其次,要善于尊重信任学生。有人说,对学生,可以没有爱,但要尊重。我却以为,尊重就是一种爱,真正的爱不能没有尊重。很难想象,一个无视学生人格、漠视学生尊严的教师,会是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尊严,因为“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反之,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就会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甚至毁掉他们的前途。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个性。德国著名诗人海涅说过:“每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灭的。”黄沙如海,找不到两颗完全相似的沙粒;绿叶如云,找不到两片完全一样的叶片;人海茫茫,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独特的形象出现在老师面前,没有个性的学生是不存在的。我们有责任了解学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

再次,要善于理解宽容学生。何谓宽容?有人说:“宽容就是去拥抱学生,让他觉得你是人而不是神;宽容就是去包容学生,让他觉得你看到了他的不是却没有揪住不放;宽容就是允许学生反对,让他觉得你不是学习的权威而是学习的伙伴……”我还想说,宽容就是平等,让学生觉得你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而是跟他们无话不谈的朋友;宽容就是理解,学会了理解,你就拥有了宽容,也拥有了爱。试着去理解学生吧!正像赞科夫所说:“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时候,这样的理解才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有了理解,你不会为学生调皮捣蛋而光火;有了理解,你就不会为学生辩解顶撞而发怒;有了理解,你就不会为学生幼稚无知而生气。你只要想想:学生还只是个孩子呢!你只要想想,我自己也曾是个孩子呢!你的心就平了,气就顺了,你就能够冷静地采取为学生所理解所接受的方式去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忘擦黑板了,我会说:“该我值日了吗?以后可得事先通知我,以免耽误上课。”值日生低下了头,为自己的失职难过。学生忘带作业了,我会不经意地问一声:“早饭吃了吗?”学生一愣,继而会心一笑,他明白了作业是不应该忘记的。讲台上,我讲兴正浓,讲台下,一学生睡意正酣,我摸摸他的头;“不舒服吗?”他摇摇头。“那是老师的催眠曲唱得太棒了!”我幽了自己一默。他含羞红了脸,睁大了眼,挺直了腰。是啊,他们还只是孩子。孩子怎能不忘事,孩子怎能不贪睡?作为从孩子走过来的大人,作为教师,你不能对孩子的错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你也不必为学生的过错大动肝火小题大作。善于爱的教师会小心翼翼,“拐弯抹角”地去启发、去教育。这样,学生即便做错了事,也不必提心吊胆等着挨批;就算挨了批,感受到的却仍然是教师深切的爱。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

教师如何真正爱学生 第2篇

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幼儿教师,是最底层的教师。幼儿园是五彩的乐园,是茁壮的土地,是妈妈的希望,是娃娃的摇篮。年轻的幼儿教师们在这里放飞着爱的梦想。

幼儿教育的对象都是3-7岁的孩子,他们幼小,像刚出土的嫩苗,需要园丁的呵护和培养,这时就需要教师用似春雨般的爱去滋润,似春阳般的爱去熏陶,这对处于个性和道德品质形成的萌芽时期的幼儿来说,是进行良好品德教育的最佳途径。由此看来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应该让幼儿在生活和各项活动中时时感受爱,认识爱,学会爱。因此,我认为幼儿的品德教育中爱是永恒的主题。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需要多一份的理解和尊重的爱,这种爱要能够把每一个孩子爱到心坎里,爱的是那么温暖那么无私;孩子犯错时,能多给孩子一个机会,当孩子取得成绩时,会给孩子送上一片掌声;孩子有疑难时,又是孩子最好的帮手,游戏时最好的伙伴最真诚的朋友;当孩子大胆表现自己时,老师是最好的欣赏者。一个甜甜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真诚的赞美、一个友善的态度,一颗充满的爱心„„教师要用这份真诚的爱深深地去感染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一、爱需要理解和尊重。

现实生活中父母往往出于“为孩子好”的目的,为孩子做好了他们认为应该的一切,但是由于没有考虑到孩子的需要和想法,结果事与愿违,遭到孩子的反对,造成关系紧张。我们应该信任幼儿、鼓励幼儿,让他们自己做自己的事,同时也让他们帮助别人做一些事。我班制定的 “值日生”制度正是针对此而设的,即每天安排两个幼儿维持班级纪律、负责班级的简单事务,如:分发碗勺„„每个幼儿都有机会,每个幼儿都可以做,所以在此活动中每个幼儿都得到了不同的锻炼和发展,不仅学会了做一些简单的事务,变的热爱集体、热爱劳动了,而且增强了幼儿的管理能力和独立性。因而成人应该看到,幼儿虽然年幼,但是他们同样有自己的思维,有能力做好每一件事,强加和包办代替就会使幼儿失去选择的主动权,使幼儿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出现事事处处依赖成人或者出现逆反心理,这对幼儿健康心理和思维能力都十分不利。成人应该重视孩子的想法,不应用成人的看法去评价孩子。相应地,幼儿的生活世界也是一个与成人截然不同的生活世界,在那里幼儿不是按固定的眼光或所谓科学、客观的标准看待事物,不是按习惯性的常规或理论来分析事物合不合理,而是按自身的感受和需要表达可不可爱、自己喜不喜欢。他们往往凭借这种臆想或即兴、奇异的想法看事物,因而他们眼中的事物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赋予变化的。正如刚接手小班的我来说,因为初为人师,没有太多丰富的教学经验,有的只是一颗热爱这份事业,热爱孩子们的心。有一次,孩子们在绘画时,有个小朋友来报告说:“老师你看大翔他把汽车轮子涂成了红色的黄色的好多种颜色呢。”我准备让大翔把颜色调整过来,于是走过去看了看大翔的画,发现他的画上的车轮子几种颜色混在一起还挺好看,便忍不住好奇地问:“大翔,你的车轮子为什么是七彩的啊?你看马路上的车轮子都是黑色的啊?你看到过这样的轮子吗?”大翔说“老师,我不喜欢黑颜色,我觉得黑颜色太丑了不好看,你看我的车轮有好多颜色多漂亮啊?”“哦,原来是这样啊„„”我微笑地点点头。事后我想,如果当时我没有问清楚事情原由,采取训斥的态度,强令他马上改正,那么我就无法找到与他沟通的机会,也无法知道他的真实想法了。所以,教师就应该充分认识到:孩子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每个幼儿都是等待开垦的金矿,每个孩子都有发展的可能和潜力,教师应该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自己作为一个听众、朋友,而不是一个威严的法官,在与孩子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的交流。

幼儿的心灵是那么的纯洁,在他们的世界里,一切都是五彩斑斓的,他们的世界是多彩多姿的,但是在他们的世界里,有时又是那么的孤独与无助,不被人了解。有多少成人,就算是自己的爸爸妈妈又有多少是真正蹲下身子和孩子一样高,一样平等的交流的呢?他们需要被理解和尊重。就如现在已经身为人师的我们,当回忆起童年的时光时,是不是也有着不被别人认同、被别人当作玩笑一笑而过的感触呢?当你责骂孩子时,是否应该多替孩子想想,多问个为什么,多听听他的解释,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哦!身为家长教师的我们,在与孩子交流时应暂时抛开你的身价,你的工作学习家庭社会等等等的压力,学会用童稚的心与孩子沟通,经量少责骂,少动用武力解决问题。

二、爱是一种行动体验。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作为一名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撒种爱心,用爱的行动让他们重新点燃希望之火。当孩子拖着鼻涕走到我面前时,我会亲手用纸巾将他擦拭干净;当孩子离开父母哇哇大哭时,我会像妈妈一样抱起他,给他温暖给他安慰„„我用我的行动表达着我的爱意,一个不经意的抚摸,一个鼓励的眼神,使孩子感到老师在意他、喜欢他、信任他、关心他。

小班幼儿刚刚入园,哭闹是常有的事情,看着他们哭着找妈妈的时候,我的心也被触动了,每每这时我便走过去把他们抱起来,摸摸他们的头,亲亲他们的小脸,让他们感受到妈妈一样的温暖„„午睡对于有的幼儿来说是一件“恐怖”的事情,我们班的小康康就是如此。中午午睡时,孩子们都躺下了,只有小康康翻来覆去的怎么也睡不着。我走过去问道:“宝贝,你怎么了,不舒服吗?”,她没有说话,眼泪开始在眼里打转转了。我摸摸他的小脑袋,没事啊不发烧。于是我有耐心的对他说道:“宝贝,是不是想妈妈了?在幼儿园,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喜欢你保护你的。老师就坐在你旁边守着你,看着你睡觉,好吗?你一有事情一叫老师,老师马上就来到康康身边好吗?”看他还是有点将信将疑,我说“要不这样吧,你握着老师的手睡好吗?这样你就知道老师一直就在你的身边了。”不一会儿,康康睡着了。看他睡觉时的憨样,真惹人爱。

爱是要落实在行动上的。就像刚刚的小康康一样,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对幼儿园有着陌生和害怕,对老师也是很生疏,如果没有用心去爱他们,只是嘴上说“别怕,老师会像妈妈一样疼爱你们的。”试想,小小的孩子刚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接触这么多陌生的人,他会信任一个认识还不到一周的老师吗?孩子只会凭自己的感觉,凭自己所看到的事情来在心里作比较:老师说的话是不是真的,老师真的会像妈妈一样关心爱护我吗?

世上有很多东西,在给予他人的同时,自己往往是最少的,而唯有一样东西却是越给越多:那就是爱!爱是永恒的、无悔的---真心的付出成就简单、平凡的爱!有位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片绿叶,每一片绿叶都是一片绿色的世界!虽然每片绿叶都不同,但它们都需要雨露的滋润和阳光的普照;虽然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但他们都需要关爱和呵护!

三、爱是一种情感的交流。

用语言来播种、用汗水来浇灌、用心血来滋润。对孩子充满爱的教育活动,都仿佛在为孩子打开一扇扇窗户,让孩子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并且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精神境界。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热爱幼教这个岗位,我捧出一颗火热的心去热爱孩子,熟悉他们,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真心实意地交朋友,使他们感到师生之间的真诚和依赖,教育才会成功。因为孩子们纯洁的心、圣洁的情、深厚的意,净化了我们的心灵,激起了我们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爱,这使我们真正地体会到了一个幼儿教师所有的幸福和快乐。当我们体会到从幼儿身上获得的幸福、快乐时,有没有想过孩子们幸福吗?快乐吗?回忆片刻,我想并没有很多人自信地说:“YES!”。老师与孩子间相处的点点滴滴,不仅包括老师对他们的好,也有一些令他们伤心的语言、动作或行为,这些都会深深的印在孩子的脑海里,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拭着去观察过,当老师无意中对孩子的回答做了否定的判断:“不对,错了„„”时,孩子的脸上会飘过一丝乌云,只因为老师说我做的不对。如果这时,老师能和蔼可亲的帮着孩子纠正错误,对孩子进行鼓励:“这次回答还不是太准确,老师相信你下次会想得更全面。”同样是对孩子问题的评价,我想,后者的回答一定会让孩子更加充满信心。

再比如说,幼儿在吃饭,老师看到孩子桌上掉下来的米粒时,并没有随机地进行小知识的灌输,而是冲着孩子说:“捡起来吃了,要不然就不许睡觉„„”话还没说完,孩子吓得连忙捡起桌上的饭粒,还娓娓梭梭地看着老师严肃地脸色。试想,在这样的情况下,这饭吃下去会消化吗?会有营养吗?

也许有人会说,当我们在对孩子发脾气时,内心并不是本意。只因为孩子太调皮了,有时心情不好,难免会将孩子作为发泄的工具。但是,请别忘记你的身份,你是一名幼儿教师,你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们模仿的对象,不要轻易在孩子面前失态。不要为自己的过失寻找任何的借口,这些冠冕堂皇的辞藻不是理由。要知道,你的一句无心,会抹杀掉多少孩子的希望和自信。我相信每一名幼儿教师都深深懂得: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我们要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幼儿,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尊重幼儿的人格,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孩子佩服,从而效仿。

美术教师如何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第3篇

关键词:主导,主体,尊重人格,思维发展

作为参与改革的实验者, 美术教师在对自己的美术课堂教学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整容与改造后, 收到了很大成效, 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困惑。下面笔者将从“为什么将课堂还给学生”, “如何还”以及“还存在哪些困惑”三个方面来阐述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收获与问题。

一、为什么将课堂还给学生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量的教学手段及知识传授是在这里完成的, 被看是他们教学生命的重心。对于学生来说, 课堂教学的质量高低更是直接影响到他们对知识的吸收积累及应用, 对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传统的课堂教学认为课堂教学要体现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 有的教师始终认为自己上课在讲解的过程中提问学生或让学生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已经充分体现教师的主体性和学生的主导性, 笔者以前也是这样做的, 但这其中存在很多问题, 总结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

1. 课堂时间的分配上, 教师占有的时间过多。

例如部分美术教师在导入环节上运用的手段过多挤拥了讲授部分的时间, 在讲授时又不够连贯, 讲授的知识点重复缺乏

浅议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李爱民

(新疆教育科学研究院, 新疆乌鲁木齐830092)

摘要:英语是一门语言课, 学生需要大量的语言实践来练习语言的运用, 以发挥英语良好的交际功能。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普遍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进行语言的操练, 使语言课的交际性得以实施。本文就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一分析, 并提出合理建构小组、分工基础上的合作、精心的任务设计、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的分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帮助老师在实践中提高分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英语课堂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 其交际性是本质属性之一, 为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交际能力, 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普

文章编号:1674-9324 (2013) 33-0203-03

遍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进行语言的操练, 使语言课的交际性得以实施。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发现分组合作

-----------------------------------------------

重点而又挤拥了学生绘画的时间。

2. 课堂空间上, 教师往往把知识传授看得很重要, 一

味的填鸭和灌输, 缺乏对学生的层次分析, 环节设定也不够连贯合理, 导致课堂成了教师一个人表演的舞台, 学生无从配合, 或是简单应付, 充其量只是回答教师设计好的问题, 完全被教师牵着走, 没时间自己动脑、无法将自我个性在课堂教学中释放。

3. 学生个性无法释放、缺乏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个性。

教师对学生过于影响和支配, 缺乏对非标准答案的分析和评价, 没有考虑学生对于问题的不同看法, 只关注技法最后效果和个性思维。

4. 学生在课堂上尤其缺乏人格尊严和思想尊严。

在我们有些教师的课堂上, 教师只把他们当成生产线上的产品。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培养, 我们采用上述一些传统的方法教学, 教师花费较大气力却不会有太大成效, 往往出现艺术表现手法单一和重复, 针对上述问题, 我们必须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 并且考虑到应该“如何还?”

二、如何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

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要改变教学过程中老师讲学生听或是一问一答的被动“听”课的局面, 要求教师课上课下多做功课, 预设充分保证在课堂上努力为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提供广泛的可能性。笔者将自己一些做法总结出来, 以期获得同仁们指正。

1. 着重课堂教学前设计。

建立合理的设计结构和弹性化的方案要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完成, 合理配置师生活动, 对所涉及到的设计方案, 要做到有思路、有目标、有过程, 始终保持烂熟于心, 不能一味的指望靠经验控制课堂。

2. 力求改变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

体”的传统关系, 建立“教与学”的有机整体而不是将教与学分成两部分, 两者应该有机的结合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1) 把课堂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课堂上, 教师要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教师也要参与进去, 适时调控讨论的方向和重点 (根据课前的设计方案和目标) , 将表演舞台让给学生。如:对于学生的回答都以鼓励的方法激励他们。要想让学生的思维放开, 必须之前有预设。 (2) 在课堂上教师要倾听。教师要面带微笑地听学生讲, 听学生评价, 并适时加以点评, 但要恰到好处。不论学生回答的好坏, 都不要轻易的打断学生。在这个过程中, 我发现学生是多才多艺, 有很多奇妙的想法和很好的解题方法;通过听, 我真的被他们思维的敏捷和睿智的回答所折服;学生进步提高的同时, 我也在进步。 (3) 课堂上要多鼓励学生, 在不吝啬表扬的同时注意方式方法。应该多试着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来表扬他们。应该说鼓励出创造力, 鼓励出有特点, 学习进步的学生, 通过课堂上对学生及时正面的评价, 融洽师生关系, 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养成起着促进作用。 (4) 课堂上要培养学生个性, 尊重学生人格, 给学生质疑的权利。不简单的像以往一样忽略学生的个性, 片面追求共性, 要全班学生都遵照老师的统一要求和标准;忽略学生的个性和质疑的权利。在课堂设计环节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进行阶梯式铺设。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对教师的答案和说法提出质疑;鼓励学生大胆踊跃的阐明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在知识上有自己的见解, 这样, 学生的思维才能变得越来越开阔、多元、敏捷。教师和学生是有机的整体,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是有机的整体, 二者始终是统一的、平等的。

3. 重视课后的反馈及反思。

在日常课堂的实践中坚持不断判断、捕捉、重组课堂教学中反馈回来的学生信息, 利用集体备课的优势, 各抒己见共同找出解决办法, 并在课堂教学中实践, 积累教学经验使教学理念不断进步, 细心体会学生的愀然变化, 感受一个个小目标逐渐实现所带来的欢乐。

三、课堂教学存在问题

1. 教学的进程慢, 课堂容量有时少, 效率低。

2. 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但可能只发展了一部分学

生的思维, 对中游或偏下的学生难以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

3. 课堂有时调控不好, 显得有点乱, 热闹有余而效果不佳。

让学生真正爱学习 第4篇

一、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克服自私心理

自私心理,指的是言行举止只考虑自己本人的利益,只以自己的喜好为出发点,而没有从社会大局和集体利益着想。

对于这类学生,既要发挥其学习上的积极性,更要抓住尊师守纪听从教导的特点,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使他们能以其优秀的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去影响和带动其他同学,成为关心集体和关心他人的带头人,达到既帮助别人又改造自己的目的。为此,我常常在班级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结合课程特点,恰当进行教育,使得他们明白,具有良好集体主义精神的学生,一切言行应以广大群众的最大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然后我根据他们的特长和意愿,分配适当的工作,让他们参与班级管理,同时受人管理,让他们去处理集体中的人际关系,以逐步培养社会主义责任感,把“自我”融入集体的“大我”之中。曹天晴是班团支部书记,学习成绩优良,处事公道,在同学中有影响,班干部愿意倾听他的意见,但他的思想顾虑较多,不敢与不良现象作斗争,对一些违纪事件未能大胆制止,事后亦不敢如实反映。对他我便注意引导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布置任务,及时检查;有了点滴成绩,表扬他,出了问题,我为他承担责任。于是他主动大胆工作,不仅惜时、刻苦拼搏、成绩优秀,而且处处关心集体,为建设“友爱、求实、进取、创新”的班集体出点子;还组织全体同学开展活动,积极协助班主任做后进生的思想工作,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与班集体荣誉联系在一起。

二、不断激发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克服保守心理

保守心理,指的是希望维持现状,不求上进的心理状态,这类学生仍能尊师守纪,学习成绩较好,但缺乏竞争心理,满足于现状,学习不肯花大力气,抱有“完成任务”的观点,只求“学业过关”。

对这类学生,应以鼓励和激发教育为主,要坚持以转变观念为主的正面教育,尤其是要依据形成其观念的心理因素,扬长避短,做细致的启迪工作。学习上不降低要求,在要求他们同尖子生完成同样的综合题的同时,也尽量为他们创造显露自己才华的机会;课堂上提问时注意照顾他们,将问题设计得稍浅些,使这类学生尝到“跳一跳,摘到了桃子”的“甜头”。另外,注意及时表扬。心理学表明,每个人都愿意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去年我的班上有位男同学,头脑灵活,但成绩一般,进入后半学期学习,劲头仍不足,一心只求合格就可以了。在考前模拟时,这位同学英语得了75分,虽然在全班同学中属于中等的成绩,但比过去已有了进步。因此,我抓住这一机会,表扬了他,并在个别谈心时对他的进步、近期的投入给予充分的肯定,从此他学习的热情高了,经常钻研数学题,不懂的主动去找老师弄个明白。于是我又特意赠他一本《中学生学习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勤学钻研,结果成绩大有提高,期末考试跃上85分,并且成绩一直维持至今,处于尖子生的行列。可见,教师能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表扬肯定学生作出的努力,将对学生的进步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一旦当他们看到自身的能力,就必然会增强竞争意识,使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三、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引导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这里所指的,并不是性格的一般特点,而是过度的怯懦和自卑。

对于这类学生绝不应抛弃他们,而是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心。这种爱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自己,摆脱自卑的阴影,找回自信。记得有人曾经讲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若一个人丧失了自信,缺乏内在的动力是不可能积极进取的,要发掘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向爱迪生、陈景润、张海迪等人物的事迹学习,排除心理障碍,放下精神包袱,抬起头来向前走。二是要在学习中“拉”他们一把,耐心为他们补习基础知识,指导他们解题,给他们布置最基本要求的作业;另外,利用小组学习形式,引导他们学会主动参与学习,号召学习好的同学与他们结对子。然后把基础差的同学分配给成绩好的同学同桌,以方便帮助基础差的同学。再者,教学中注意分层施教,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使他们从“不懂”转变为“开始懂”,然后再逐步提高要求,并有意识地选一些较高难度的题挑战他们,或巡视堂上练习时发现他们做对,就让他们在黑板上演示,使他们也有表现的机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消除了他们的焦虑和自卑的心理障碍,增强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总之,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从源头上根治学生学习上的问题,以达到增强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教师如何真正爱学生 第5篇

热点专题 博客油菜地 找朋友 博客圈子 博客风格 手机博客 短信写博 邮件写博 博客复制 群博客 摄影 主题展区 喜欢好图 每月精选 每日专题 影像故事 高级拍客 摄影人物志 摄影师专访 摄影点评 小组 发现好博客 随便看看

群博客召集令注册 登录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静水流深

看远、看透、看淡 导航

首页 日志 相册 音乐 收藏 博友 关于我 日志

使用罗盘定向定位

提升学习力,让读书成为习惯爱读书才是真正的教师网文精粹 2011-05-19 21:05:41 阅读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本文引用自教育思考园《爱读书才是真正的教师》 [对话名师] 学校能否成为名校,教师的学养是决定因素。中国不缺想做官的教师,缺的是爱读书的教师;中国不缺搞应试的教师,缺的是有思想的教师

“爱读书才是真正的教师”

■本报记者 张贵勇

读书是个人的事,只能靠自觉

记者:您觉得是什么阻碍了教师阅读?引导教师阅读的核心因素是什么?

王栋生:阻碍教师阅读的是教师自身的学习观念。教师不爱读书,与对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教育教学任务比较重、缺乏读书习惯等都有关,但内在原因主要是教师个人没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当然,必须承认,现在整个社会的读书环境不是很好,一些学校在引领教师读书上做得还不够。一些校长不学无术,也不支持教师读书,我就听到过有校长训斥教师:“读什么书?把你的书教好就行了!”我也知道,有些学校的语文教研组老师读书相对比较多,爱分析各种问题,可谓聪明人群体,然而却经常被学校领导认为是“不大好管理的群体”,因为他们爱读书,见多识广,能敏感地发现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认为,学校能否成为名校,除了要有正确的教育方针,教师的学养是决定因素。中国不缺想做官的教师,缺的是爱读书的教师;中国不缺搞应试的教师,缺的是有思想的教师。一支爱读书并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学校不可多得的财富。这样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教师,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中国教育的希望所在。如果教育行政领导把教师“听话”当作教改的优势,那简直是无可拯救的愚蠢。

读书之于我,是一种基本需要

记者:教师读书需要坚守,有时候爱读书的教师被看成另类,请问您坚守的力量来自哪里?

王栋生:我不认为自己是在“坚守”。“坚守”给人的感觉是在忍受痛苦,有点悲壮,何乐之有?其实,读书的时候,我很快乐。读书之于我,像吃饭一样是一种需要。我患病后,很多师友都劝我,别读书了,别写作了,保护眼睛。我只休息了一两天,没法坚持。不读书,我不知道每天早晨起来干什么。一个人不能阅读,活着能有什么意思。这么多年来,我在读书中获得了很多的乐趣,交到了很多朋友。同时,我也发现,书读得越多,越觉得自己可怜,越觉得自己可怜,就越想读书。

我的阅读范围很广,我想知道的太多,我觉得我应当知道更多。前些年,我开始对儿童读物感兴趣,也开始关注民国以来的儿童文学。有人认为,复归婴孩是老年的征兆,我想可能不完全。我是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读这些书的,我们那一代人受的教育不全,在儿童时代该读的许多书当年是禁区,现在应该重读。

当然,也有许多同行在当前的应试教育大背景下失去自由阅读的环境,读书竟然需要“坚守”,这种局面很可悲,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那些读书多、思虑深的教师被看成另类,或者被其他人怀疑、警惕,在现实中是存在的。我觉得,对一个真正爱读书的人来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挡住他的目光。虽然我们不可能将所有教师的志趣都统一在一个方向上,但作为教育者,我们的生活观和价值观对学生会产生影响,我们必须审视自己的生活志趣。所以,我希望老师们能够静下心来,回到书中。

全国教师都读书不是乌托邦

记者:我有时候想,如果全国的教师都爱读书,那么中国的孩子就幸福了,我们的教育就有希望了。您是否觉得这是一种乌托邦?

王栋生:这不是一种乌托邦,是可能实现的,也是我的期望。当然,“全国的教师都爱读书”,在当下的可能性还不是很大。这主要取决于教师对读书必要性的认识,也取决于整个社会读书环境的改变。

如果教师认识到读书对自己专业成长的好处,能发自内心地去读书,这最好;或者,我们建立了某种有关教师资格的淘汰机制,教师读书状况就会好转,虽然不一定都是因为“爱”。应当看到,教师爱读书对学生也是一种无声的引领。

不久前,我在一所学校回答教师提问时说到,现在的教育有时也在“反智”,教师禁止学生阅读考试范围之外的书,特别是文学作品,这种教师的作用,就是企图把学生教得比他还要愚蠢。老师们都大笑起来。虽然有无奈的成分,我毕竟从他们的笑声中看到了一些希望。引文来源 中国教育报 2011.5.19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0人 | 分享到: 阅读(3)| 评论(0)| 引用(1)|举报

使用罗盘定向定位

提升学习力,让读书成为习惯历史上的今天

引用 配乐朗诵:今夜,让我静静地想你2010-05-19 13:06:30 引用 《南方的夜》董卿深情朗诵2010-05-19 13:02:28 引用

中国文化专区2010-05-19 12:51:11 引用 竹文化2010-05-19 12:47:47 日历2010-05-19 11:00:56 相关文章 最近读者

登录后,您可以在此留下足迹。zhouying fcx998 随缘而已 评论 点击登录|昵称: 取消

验证码:换一张 上一页 1...-1-1-1-1-1-1-1...-1下一页

页脚

教师如何真正爱学生 第6篇

一、激励情感,目标引学。

心理学告诉我们满足人们对理解、尊重和追求的需要,就能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教师对学生“暗含期待”,学生在感情上就会受到鼓舞,对教师产生“好感”和“信赖”,增强自尊、自信、有效地激发学生情绪和学习动机。因此,作为数学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激励学生情感,一方面增加“感情投资”,理解、尊重、亲近、关心学生,寓教于情,用真诚和热情拨动学生心弦,使其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乐听爱学,“亲其师而信其道”。如在课余时间我找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热情的帮助他们,并在作业本上写些表扬的字词,让他们重新找回自信。另一方面针对学生心灵深处存在着使节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不断为他们树立学习目标,提供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使他们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的不断满足中增强学习信心,激励学习兴趣,享受获得的欢乐。

二、更新教法,实行导学。

学习最重要的是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感到没有思想负担,大胆地、无拘无束地讨论问题。民主、平等、活泼、愉快是创造之芽萌发的温床,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摇篮。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用良好的师德、严谨的治学态度、广博的知识感染学生,而且要用民主、平等、多样而富有鼓励性的教法对学生“诱、启、导”,促使学生效法、悟道、解惑。对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如我们班还有一部分不会解一元二次方程,我要求他们从最基本较简单的知识学起(如十字相乘法),不懂就问。我耐心的指导每一位学生,帮他们从困境中走出来,渐渐地他们也就喜欢上数学了。

三、开展活动,评比促学。

学生对开展活动非常感兴趣,在课堂上进行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抢答比赛、知识竞赛、脑筋急转弯、数学家的故事、优秀墙报等等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人人准备,个个参加,寓教于评,以比促学,造成你追我赶,比学赶超局势,促使学生“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在课堂上我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去探究、讨论,把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进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如在上“等比数列”这一节中我给出了一个探究:一张厚度为0.1mm的报纸对折50次,有没有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远呢?学生看了问题后非常感兴趣,就纷纷讨论了。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

四、参与实践,应用练学。

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到社会实践中去,作调查,长见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激活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在我们所学数学中,有很多适合到生活中去感知,去应用的内容,如:克、千克、吨、米、千米的认识,利息的计算,比和比例,几何物体,百分数、分数应用题等等都可以走出课堂,实地考察和应用。通过这些活动,可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计算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科学、为人们服务的优秀品质。

上一篇:连队建设情况下一篇:教师必读的哲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