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观课报告

2024-07-13

《猫》观课报告(精选15篇)

《猫》观课报告 第1篇

《猫》观课报告

听了庞老师讲授的郑振铎先生的《猫》一课,受益匪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猫》一课主要讲述了作者家里三只小猫的故事,主要表现了对第三只猫的愧疚之情,情节引人入胜,语言生动活泼,真挚感人。庞老师用她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课堂打造成了一场文字的盛宴。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善于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点燃学生的激情,从而让课堂成为师生情感和谐互动的统一体,有了情感的感悟和心灵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积极的投入到课堂中。庞老师在课堂中富有激情的语言把学生吸引到作者所描绘的那个情境中。

庞老师在执教《猫》这一课时,先用猫的口吻讲述了第一只猫的故事,然后让学生根据这种形式,从来历,待遇等方面来介绍第二、三只猫的故事,形象可感,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然后引导学生品味感知课文语言,挖掘文章的主题。通过“这真是只——的猫,不信,你看———”的语句对文中的语言进行赏析解读。然后从“冤假错案”重点分析第三只猫的故事,一个问题让学生归纳了三个部分的内容,又极好地理清了文章的线索!紧接老师又问了:“芙蓉鸟事件”,“我”判断是可怜猫吃了芙蓉鸟的依据是什么?谁能找出这些句子?很快 的,学生又找出了“那只猫对着这对黄鸟„对鸟笼凝望着。”“它躺在露台板上„嘴里还吃着什么。”说明自己在证据确凿下处理的猜测理由。“一定是猫一定是 猫”使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这一个过渡句!这个句子在我们平常老师的眼里中,它无非就是一强调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顶多读两遍,然后草草打发!然而,庞老师却在这句子上还增加提醒同学要注意修辞手法。“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妻子的话加速“我”的肯定,让学生分析改成陈述句效果会不会好些?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写作语感,促使学生写作不再千篇一律的陈述。接下来请同学找出促使“我”造成冤案的内生原因,学生自己归纳,不喜欢这只猫,那是什么使“我”不喜欢这只 猫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归纳,体现新课标要求,教师教的主导,学生学习的主体。“来历、外形、性情等”。问题引导:到底谁是咬死芙蓉鸟的真凶?证据何在? 在教师与学生这样一问一答中轻松把课文重点解决。最好庞老师将课文进行了延伸拓展,深化了课文内涵。和平共处是人与自然的生存之道,提高学生热爱自然,人与动物和平共处的情感。教师就是运用这种“敏感”引领学生触摸语言文 字的温度,走进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

汉语言是生命跳动的语言,是人性灵动的语言,是充盈智慧的语言。所以对每一个汉字,每一个语词,每一个句子,每一段文字,都需要阅读者用心灵去经历,用真情去解读,用智慧去品味,用生命去体验。

《猫》观课报告 第2篇

今天,我观看了王老师执教的《燕子》一课。这是一篇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活泼可爱、轻快灵活形象跃然纸上。通过观课,颇有感触,下面我就谈一下自己对本节课的看法。

一、揭题导入,古诗营韵。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伊始,王老师用名家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春天像个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来导入新课,引领学生进入一个诗意的春天。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古诗积累,导入新课学习,架构起学生旧知与新知的桥梁,使学生在吟吟诵诵中享受诗韵,轻松自在迈入春天。

二、积累词句,注重基础。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初步具备了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会了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但识字认字积累字词依然是教学的重点。所以王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很注重自己的学习。让学生课前预习自学字词,课堂上再检查。大屏幕出示要求认识的生字词,指名读,齐读。王老师还特别提示“燕”字的写法,提问“俊俏”的意思,让学生理解,然后又让学生找出类似的词语,齐读。通过自读自认,指名读、齐读,让学生加深了对字词的理解和掌握。为学习课文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重视朗读、读品结合。

王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燕子的美,课堂上优美的音乐声让学生入情入境,再加上教师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使整个课堂里洋溢着美育气氛,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本文作者用词准确,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品味内涵。例如:在分析课文第三自然段,小燕子飞行的特点时,王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掠”“横掠”的意思,想象燕子在天空中“掠”过和在湖面“横掠”的画面。并且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更加形象地感受燕子在春天里迎着微风飞翔时的美丽。最后教师要求师生合作配乐朗读这一自然段。老师来读前半句。男生读中间部分,女生读后半句。在教学中教师能抓住重点词语,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反复朗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品味、欣赏,直至能背诵重点语句,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和内化。

四、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新课标强调学生主体性,强调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本节课中。王老师做到了这一点,王老师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理解体会本课内容,感受春天之美,感受燕子之美。

《猫》观课报告 第3篇

张老师以课题质疑开课, 学生在一分半钟时间内就提出了:什么是圆柱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怎么计算?圆柱的表面积有什么用?这三个核心问题。从学生的表现可以看出, 张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下的功夫颇深,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研究价值!接下来, 张老师引导孩子用很短的时间解决了: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

本课的重点就是求圆柱的侧面积, 在这一部分推导公式这一部分, 张老师安排了1次独探和1次同桌合探。在第一次独探中, 学生勇于探索, 大胆将圆柱沿着高剪开, 凭借学过平面图形的经验推理出化曲为直, 并同桌合探剪开的图形与圆柱的关系。

找到了剪开图形与圆柱的关系, 学生独探求侧面积需要已知什么, 在此基础上, 4人小组合探不同的已知条件求侧面积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 发展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以及在后面全班汇报中, 生生互动很精彩, 有质疑, 有解答, 有补充, 是一堂高效的“三疑”导学课。

在解疑环节, 不是老师出题学生做题, 而是学生根据之前总结的3中题型在小组内自己出题, 自己完成, 组长批改,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学会学习的能力会伴随孩子终生成长, 对孩子以后的学习都有益。

学习数学的目的是应用数学,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课堂快结束时, 张老师问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有什么用?孩子在课堂上探索表面积, 建立了模型, 很快有了丰富多彩的答案:“可以解决圆柱形游泳池铺砖的问题”、“可以解决圆柱形通风管需要多少铁皮的问题”、“圆柱形柱子刷油漆”等。孩子们敏捷的反应, 说明他们很快把书本上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了。

张老师所在的年级小专题是:学困生对应用题的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 通过孩子们自己总结求侧面积的方法, 有助于帮助学困生理清思路, 减少错误。

2015观课报告 第4篇

从炎炎夏日延续到朗朗秋天的远程研修,犹如一杯散发着清香的美酒,浸润了我的心脾。六个优秀案例,各位教师都对教材有深刻解读、专业知识扎实牢固,知识面宽广,驾驭课堂能力强,无论组织教学,还是在设计选材上,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但感受最深的是,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安于课堂,很多教师都采用了比较有效的方法,让我收益颇丰。

余文森教授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如何让课堂上天马行空的学生做到在课堂上“兴之所至,心之所安”呢?几位老师都有独到的见解:

第一,创设历史情境进行历史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每位老师都做到了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历史学科的特点之一是过去性,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去创设情境,相应的情境氛围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信息。尤其是《世界多极化趋势》以及《英国的制度创新》,运用了大量视频和图片,直观形象,具体生动,特别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而教师又设计了有关问题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做到了观而不散。

第二,联系社会热点与现实,引导学生关注历史。

历史讲求“死去活来”,也就是在对书本基础知识巩固的基础上,要把书本上“死”的东西“激活”,让它动起来。注重与国际国内的社会热点结合,能使历史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和现实,充满活力。《世界多极化趋势》一课在讲到中国崛起时,联系了当今常提的“中国梦”热点,并与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的启示进行联合教学,效果较好。《英国的制度创新》中使用了卡梅伦在英国议会的讲话视频,较好地展示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既提高了学生兴趣,又便于理解教材知识。

第三,历史角色扮演,身临其境解读历史。

李大钊说过:“历史是死的,但解释是活得,与时俱进的”。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历史,那么最好的方法是让他自己变成历史中人,从而使死的历史变成活的,如此一来,历史活了,学生也活了,何愁学生不安于课堂。《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中,教师让学生通过历史剧演绎的方式解读了“重农抑商”政策,深刻地体会了农民与商人在古代的处境。《苏联的经济改革》中,教师将三位改革家变身医生为苏联诊断开处方,让学生以另一种方式学习改革内容,同时,课堂的最后,由学生扮演列宁、马克思、斯大林和邓小平,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达到了升华与总结的目的。而这一过程中,每个学生的眼中,都散发着求知的光芒,他又怎会神游天外呢!

第四,充分利用竞争与合作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俗语有云:若想走得快,就一个人;若想走得长,就一群人。要想走得又快又长,那么就需要既竞争又合作了。现今我们常常使用的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小组间的竞争,更能起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本次研修课中,多数老师都采用了这种方式,印象比较深的是《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一课,教师采用了擂台大比武的方式鼓励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了守住擂主之位,小组成员使出浑身解数,积极参与问题探究,这样,学生的精力安于课堂,而不作他想。

以上就是个人的一些收获和评价,也是自己在观课中感受颇多之处。美中不足的是,有些老师的课堂仍然比较传统和呆板,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有效发挥,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还有的老师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时,问题设计指向性不明确,学生探究兴趣不高,参与面较窄,课堂效果较差。平时教学中我也会遇到类似问题,我想这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寻找解决方法,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观课报告 第5篇

平坝第一高级中学——吴祖丽

2014年大学毕业至今已经从教3年多了,珍惜每一次的培训,初当教师的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比如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教与学的掌握、如何做到一个让学生尊敬又喜欢的优秀教师等等,这些都是我要学习的地方。我认真观看了走进张金生老师的《跨栏跑》课堂、示范课《搏击操》课例点评、闫龙超《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张樱欣《排球移动垫球》、李军民《武术“形神拳”教学》、王鑫《太极拳24式第五组》。认真观看了六位老师的视频课,真是感觉受益匪浅,六节课风格各异,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课堂设计,各位老师展示了他们高超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艺术、教学方法,演绎了一堂又一堂精彩纷呈的好课,下面我就闫龙超《排球正面双手垫球》谈一下自己的一点体会和浅陋的看法。

一、闫老师本堂课的设计思路新颖,条理清晰,内容分明,以“中国梦”为切入点唤起学生的共鸣。提出本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并鼓励学生实现和掌握本节课的学习梦,开始部分——追逐梦想,本节课在开始部分设计了“力量展示园”“速度拼搏园”“耐力挑战园”“灵敏协调园”四个梦想体能园,4个小组在四大园中,激发学生兴趣,在准备活动的同时还发展了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协调等基本体能素质,不再将准备活动局限于跑圈、热身操等这些让学生从小做到大、心生厌倦的东西,新颖独特。将整堂课分为三个篇章:追逐梦想、超越梦想、放飞梦想,对应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三个环节,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斗志,值得借鉴和推广。

二、整堂课来看,教学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层次清 楚,方法扎实有效。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闫老师应用讲解示范法、游戏比赛法、启发引导法、学生自我评价教学法等教学指导,让学生观摩法、自主创新练习法、自主发现纠错法、合作练习法、巩固提高等方法来提高,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教学目标的实现。闫老师起到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课闫老师在重难点的安排上较显得突出而分明,对于“击球位置及人与球的位置关系,全身协调发力”的问题在课堂上通过师生示范、学生体会、教师指导、学生再体会等环节,让学生有了一定的进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参与面广,完成了教任务,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小小的建议

1、如果准备活动中设计的器材再多一点,练习的密度再大一点学生的热身就更完美了。

2、学生在移动练习和自由垫固定球练习部分,效果不是很明显,需要一些时间多进行几组练习,提高垫球基础。

《春酒》观课报告 第6篇

段秀琴老师的导入从情感方面直接引出了思乡。一堂好的课,无需过多奢华。只要有恰到好处的感情投入,都会翻起人们心中的涟漪。有句古话叫“万事开头难”,而一个好的开始却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导入在整个课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段老师用蒋大为《思乡曲》导入用抒情的音乐直接把学生带入思乡的情感之中。这样,老师就顺势毫不费功夫得把主题给引出来

明确了学习目标后,段老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由读课文:“作者除了写春酒,还写了什么?其中哪些是我们过年也有的风俗?”这之前段老师强调了读书的好习惯:随手勾画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习惯在无形中让学生慢慢养成了。再加上段老师语言准确、生动、语言优美,恰恰像春酒这篇散文一样,就像一首诗、一曲歌。

整堂课的设计中我最喜欢“仔细读,细品春酒“的环节,本环节中老师的语言仍是亲切动听,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参与度高,在学习活动中获得良好体验,课堂气氛活跃有序。问题设置方面先用一段话把学生带入情景: 琦君曾这样深情说过:“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学生读了这段话后深切的感受到了散文的魅力,在分析下面的问题是能更积极更用心。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赏析好的字词都分析的非常到位。教师的点评也非常到位贴切。

本堂课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差异,学生参与面广;突出学生主体性和教学互动性。完成了本节课既定的教学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基本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并各有收获。

《猫》观课报告 第7篇

一、“观而不备”, 须提前准备, 做到有备无患

现象:学校安排一位体育教师去其他学校参加观摩课活动, 该教师没有做任何准备, 到了时间便带上记录本边匆匆忙忙地赶去听课, 赶到观课学校, 刚好开始听课。

分析:上述现象中的教师并没有把观课活动当成是提升自我的教研活动, 而是把这个活动当成了学校的任务安排。教师在得知学校安排外出观课后, 没有做好任何准备, 也没有主动去了解上课教师情况、上课内容以及教材的重难点等, 只是盲目地带上笔记本去完成任务, 走走过场。

措施: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 观课同样需要做好充分准备。 (1) 业务准备。教师在得知参加观课活动后要提前去了解上课内容、教材等, 理清新旧知识的联系, 熟知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还可以针对教学内容, 揣摩出自己的教学设计, 并与上课教师的设计作比较, 以提高观课质量。 (2) 理论准备。熟悉教育教学理论, 观课者需要站在科学的教育理论高度才能客观、有效地去分析、评价一节课, 才能发现课堂中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 以及可以适当改进之处。

二、“观而不思”, 须灵活记录, 做到深刻反思

现象:有的教师在观课时, 比较认真, 把上课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详细的记录, 一字不落, 不仅将课堂的流程、环节都记录清楚, 而且把教师的语言等细节都进行了记载, 整节课都在忙于记录。

分析:上述现象是许多教师 (尤其是新手教师) 在观课时普遍存在的情况, 他们认为这种观摩课一定是高质量、无瑕疵的课, 可借鉴性高, 所以在观课时, 会把所有的流程, 甚至细节都记录了下来, 一节课结束, 所有的时间基本都用来记录, 手酸、笔伐, 可就是没有了自己的观点与思考, 因此, 观课活动就成了抄写课。

措施:观课过程不是盲目的记录过程, 其中需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优秀的教师在观课时的记录会比较灵活, 且有针对性, 他们记录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 (1) 记录创新之处。作为观课者, 教师应善于发现课堂的与众不同 (如, 教学方法、器材处理等) , 并反思其创新的优缺点。 (2) 记录值得商榷之处。课堂无法做到完美无缺, 教师要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3) 记录自己的思考。在观课中要边听边思考, 揣摩上课教师的设计意图, 并给出自己的见解。

三、“观而不议”, 须及时探讨, 做到交流提升

现象:有些教师在听课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 能看出教学中存在的优缺点, 甚至是改进方法等, 但是在观课结束后却不参与评课、议课, 有的虽然参与了评课, 但却在评课过程中成了听众。

分析:从上述现象中不难发现, 有些教师在观课时能认真思考, 对教学中的优缺点进行反思, 并能指出有待改进的地方, 可以说这些教师“观”出了“门道”, 但是他们却没有与其他教师交流, 闭门造车, 观课的效果只停留在主观思考上。

措施:观课后不参与评课, 就失去了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评课是教师之间思维碰撞的载体, 也是向其他教师学习的良好机会, 通过评议能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养。 (1) 小范围评议。观课过程中, 发现存在问题, 可以和周围的教师小声议论, 发表自己的看法。 (2) 整体评议。评课中提出自己的意见, 与其他教师一起互动探讨, 吸取经验。 (3) 一对一评议。由于观课活动时间的关系, 评议不可能覆盖所有教师, 可以在活动后单独与上课教师交流自己的想法, 或者针对他人的评价, 如有疑问或更好的意见, 可与其沟通交流。

四、“观而不行”, 须落实教学, 做到学以致用

现象:教师通过观课活动, 学习了上课教师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观有所获, 但是在回到自己的课堂中, 却没有把所学应用于自身教学, 不付诸实践。

分析:通过观课教研活动, 我们能学习到他人的优秀教学方法及手段, 学习他人的教学理念, 最终运用到自身的教学实践中, 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但是, 有些教师却没有付诸行动, 把学习研讨的效果留在观课教研活动中, 那么观课的实效性就大大地降低了, 因此要学会学以致用。

措施:观课的最终目标是学习他人经验, 并在实践中提升自我, 没有实践就成了纸上谈兵。 (1) 模仿实践。观课后, 教师可以根据其教学设计, 自我尝试进行模仿教学, 吸收并巩固创新的教学方法。 (2) 改进实践。根据观课后其他教师的评议以及自己的反思, 对教学设计进行改进, 落实到教学中, 最大化地吸收众人的智慧与经验。 (3) 创新实践。针对原有的教学手段, 寻找不同的教学方法, 创新不同的教学设计, 检验其教学效果是否更好。

参考文献

《赶海》观课报告 第8篇

本次于老师的微课程教学特点与课型特点相吻合。《鸟的天堂》是写景抒情的文章,行文优美。

于老师执教时采用以读为主的教学特点,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用自由读、指名读、默读、齐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积淀语言、内化语言。

美术-观课报告 第9篇

东原实验学校

刘国辉

通过学习三位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我感到受益匪浅。几位教师都能做到教学过程流畅,教学环节紧凑,教学设计合理科学,目标达成度高,整体效果好。给我的整体感觉:教师基本功扎实、教学内容充实、教学过程很真实。

我从教师教学这方面谈一下我的观课感受。

1、首先各位老师能够做到打破常规,在正确理解和把握教科书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使学生会解读优秀作品的创作特点及表现形式,引导学生像大师那样敢于想象和表现。选择从生活中的痕迹出发,在此基础上发挥想象,孩子们迸发出了惊人的创造力。

2、教学环节时间安排合理。在教学中,几位教师前面的各个环节安排的紧凑、简练、明确,使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创作,所以学生在作品的创作上完成的质量较高。

3、教师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从兴趣入手,直观形象地表现教学内容。

初中阶段的学生,很容易被生动的、新异的事物激发兴趣。老师们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启发学生想象,虽然孩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却很少想象创造,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子点燃了孩子的兴趣。学生在感受老师生动、直观的示范过程中,了解一幅艺术作品的完整过程。既节省了时间,同时孩子们的兴趣达到了极点,产生了自己发现创造的兴趣。

4、教师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参与有广度和深度。通过让学生经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合作交流中,使学生的思路更开阔、画面构思更精巧,进而更好、更有效地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将是勉强的。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主动探究和求知欲望。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集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特点,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了学生主动去学习美术的习惯。

老王 观课报告 第10篇

《老王》是著名作家、文艺翻译家杨绛写的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作者笔下的老王虽然穷苦卑微,但在“文化大革命”那样荒唐动荡的年代,精神上没有受到任何污染,作者是以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选取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来表现老王的善良与凄苦。本文教学的重点是:通过精段品析,分析老王的形象;从课文中的人物身上,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观摩了研修网上的《老王》一课,给我的触动和启迪最多。我反复看了多遍,也有自己的一些见解。现就自己的拙见分析如下。

一、精准切入,巧妙分析

在本文的设计中,巧妙地把文本的最后一句话作为贯穿文章始终的线索,设计四个对话层层深入,主要以学生的自我揉宄为主,加上学生的合作探宄,教师只是起到了一个引导的作用。整节课学生回答精彩纷呈,对文本的解读透彻,不乏精彩的生成。其中一位同学在用“我是枥绎,我是个善良的人,我把老王”这句话进行文本解读时,提到了“我是枥绎,我是个善良的人,我把老王当成自己的朋友”,我就抓住了这一生成点,抛给学生讨论,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对下文的隗怍的原因的分析起到非常好的推动作用。作者一直都在用自己的善良极力地帮助老王,希望老王的生活能好起来,但当老王悲隆离去后,作者感慨地说:“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隗怍。“这是本不应该有的愧疚之情,但也正是这愧疚之情,才是作者最大的善良的表现,因此本课设计的就抓住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引发开去,让学生在作者的反思中发现自己,在发现自己中意识到自己对他人的关受不够,对不幸之人的尊重、平等观念不深,从而使学生的感知更敏锐,情感更丰富,情趣更高尚。

老师请同学们带着对枥绎先生的崇敬之情再读(齐读)“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隗怍。”这样让同学们更了解到老王的不幸和枥绎的伟大。

二、自主讨论,合作探究

通过课堂即时的生成探讨,学生的理解在相互碰撞中渐渐深入了,能结合课文的具体语句来谈感悟,从时间的跨度、表现的平谈到精神的呼吁等方面来探宄作者内心的不安和隗怍。从学生的谈话中能明显感觉到学生的理解更加细腻了,课堂也在学生的互动中显现出生成的精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文本解读、思维的深度与解析的广度、可题的理性与活动的生成、教师的引导与多方互助、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达成都有了一个较好的结合。

三、预设对话,精彩生成

课堂是动态的,充满着变数,教师的理想期望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可能存在差距。陈者师很好地把握了时间的支配灵活的处理空间。充分发挥教材的文本价值取向,让学生在学习一篇课文后,触动内心深处的情感,在感受人物品质的同时净化和提升自己的内在品质。徐老师对学情把握准确,教师在处理教材时的定位及达成的效果,教师处理教材和落实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文学作品的价值取向是对人情感的潜穆默化、心灵的无声熏陶。而要实现新课标中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维度目标,教师必须要有课程意识,课堂要在动态的过程中承担情感启迪和价值观指引的任务充分引发学生的心灵对话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多角度感悟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宝贵财富,并让学生在分享中完善自己的心智。唯有这样超越文本的心灵交流才是课堂有效教学的最好现。

《猫》观课报告 第11篇

2014年11月在张家港市“课堂教学成果展示月”汇报会上,宋文敏老师展示了一节题为《分数乘法的整理与练习》的六年级数学复习课。在评课议课环节,我们借用该理论予以评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运用“群体动力理论”开展观课议课的过程呈现

1.问题调查,生成精准的要点。

首先,主持人随机采访每组的1位教师,问题是:你为何选择这个教室听课?(展示月同一时间开课的教师有7位)

教师们的回答出奇的一致:平时很少有机会听到复习公开课,自己对复习课的思考也比较少,想看看复习课该怎么上。主持人还就是否上过复习公开课进行了现场统计,发现上过复习公开课的教师寥寥无几。

接下来主持人根据生成,质疑第2个问题:为何教师们都不愿意上复习公开课?原因何在?主持人安排听课教师以热身活动形成的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把小组成员分析原因的关键词记录在白纸上。

5分钟后现场的情景让笔者非常惊喜:各组争着上来分享他们的分析结果。会后笔者把教师的分享情况整理了一下,大部分教师认为复习课难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怕把复习课上成练习课甚至是纯粹的习题讲评课;(2)知识点多,容易抓不住重点;(3)学生的学业水平差异大,不知怎么复习才能兼顾到各层次的学生;(4)复习课都是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没有新鲜感,没有吸引力;(5)学生学习的薄弱点在哪里,教师难以预计;(6)从没听过复习研讨课,不知道该怎么上,也就不敢上复习公开课了。

2.交流展示,凸显精彩的亮点。

主持人:以上种种原因导致教师对复习课望而生畏。今天大家抱着学习的心态走进这个教室,寻找答案。相信今天所听的复习课给大家带来不少启发。下面我们还是以小组为单位,把你的听课感受跟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接着,主持人给了8分钟的自由讨论时间,让评课小组成员共同提炼这节课的出彩之处(亮点),并把关键词记录下来,等待下一环节的分享交流(交流规则同上)。

8分钟后,小组代表的发言质量让笔者眼前一亮,特别是组间的相互补充介绍,基本立体地呈现了宋老师课堂的精彩部分,从而凸显了一节课的亮点所在。

鉴于听课教师表达的相对分散,我们又安排了下一个环节进行提升。

3.升华总结,提炼精辟的观点。

在这个环节中,上课的教师和我们团队的主评教师与听课教师进行深度对话,上课教师分享她备课、磨课、上课过程中的所思所想,主评教师将刚才听课教师碎片化的评课进行提炼整合形成系统化的语言。

主持人:对于如何上好复习课这个话题,大家还有什么疑惑,可以说出来一起探讨。

接着大家就复习课与练习课有哪些区别、如何把复习课上出新意等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活动进行到最后环节,研讨的气氛越来越热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对于本节课的精彩点和不足点都能提出中肯的意见与建议(观点),从而让点评高潮不断,收到了很好的议课效果。

二、运用“群体动力理论”开展观课议课的环节思考

思考一:问题调查,形成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是把成员维系在一起,保持某种关系模式的情感因素。很多的培训活动都有热场或热身活动,从而确保其成员在培训过程中有一个很好的学习状态,同样我们的评课议课活动也需要热身,确保形成团队阶段性的凝聚力。

上述案例中,主持人通过做问题调查切入评课议课环节,有利于评课教师放松心态,敞开自我,形成一种团队意识。在交流中,成员平时难以表达清楚的想法,一经话题点拨,就有了表达的欲望,原来抽象的感觉,就被具象化了,尤其是不善于表达或比较内向的人,交流往往也会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话题交流让团队成员放松身心,减轻焦虑,让成员彼此加强了解,建立互动关系,游戏活动对于集中团队成员的注意力,调动起教师积极参与评课活动的情绪,增强成员间的信任与团队凝聚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思考二:交流展示,形成航标驱动力。对群体而言,航标主要起到了凝聚力作用,但对于个体而言,航标则主要起到了驱动力作用。个体在群体目标感召下,会冲破重重障碍,向着既定的航标努力,形成你追我赶的可喜局面。个体的成熟与进步,促进了群体的共同进步与提高,所以新航标的确立是个体与群体相互激励的结果。

在上述案例的交流展示环节中,主持人就是抓住了听课教师心理的主要矛盾问题:一节好的复习课应该怎样上?我是怎样上的?我可以从示范教师课堂中学到什么?这样在团队中形成一个共同的航标,这个航标又给了每个教师个体展示才华的机会,从而形成了大家主动交流、积极共享的可喜局面,这个环节正是运用“群体动力原理”评课议课优于传统评课议课的关键环节。

思考三:升华总结,减少势场耗散力。在群体内各成员的相互激励不仅能产生凝聚力和驱动力,也会形成一个耗散势场,产生耗散力。在临时组建的团队中,团队成员之间容易出现:冲突效应、无核心效应、消极环境效应,容易形成群体耗散力。为避免这种效应,让听课教师有更多、更系统的收获,我们必须组织权威教师(上课教师+主评教师)进行核心点评,从而有效减少耗散力。

上述案例中,安排上课的教师解读教材、备课、磨课、上课的全过程,说说教学之外的故事,对于参与听课的教师来讲,能进一步更深层次地引导他们对课堂的思考,课例中安排的主评教师将听课教师碎片化的评课进行提炼整合形成系统化的语言,再一次引领听课教师深度思考,在教师自身参与思考的层面上再让他们聆听名师点评,听课教师就能较容易地理解教学意图,引发共鸣,促进有效学习。活动的层层深入开展,避免了耗散因素的干扰,最大限度地彰显了正面的引领。

“群体动力原理”应用于评课议课,需要充分调动教师之间的同伴依慕,权威关系,利群行为,合作、竞争、共生关系,应用好团队的凝聚力、驱动力,减少耗散力,这种方法将使教师在参与中收获,在团队智慧深度分享的基础上共赢。

《翠鸟》观课报告 第12篇

通过研修平台,观看了刘宗梅老师的《翠鸟》一课,深受启发。

《翠鸟》这篇课文分别从外形、活动、住处三个方面来介绍翠鸟,语言优美、生动,用词准确,需要学生去积累和运用。

第一自然段主要来描写翠鸟的颜色,作者先从题目中的翠字开始描写,细致地描写了翠鸟身上每一个部位的颜色,观察得很深入,想象得也很好。把头上、背上、腹部得羽毛分别比作了头巾、外衣和衬衫。

第二自然段主要写捕食前的准备,也可以看出翠鸟的优点,如:速度快、有耐心。

第三自然段是翠鸟捕食的动作。前几句话突出了翠鸟目光锐利的特点,后几句话表现了翠鸟动作敏捷。有些动词用得很恰当,像蹬开、射出、叼起、贴着、飞走。最后一句作者用了配角突出主角的方法又一次表现了翠鸟的速度快。

最后两个自然段描写了小作者对翠鸟“另类的爱”,后来听了老渔翁的劝说他们知错就改,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一节课整个流程简单,思路清晰。我认为这一节课是一节高效课。当然这离不开教师高效的教学,没有花架子,没有虚假的形式,只有老师一直在扎扎实实地教学,教语言文字,教学习方法,这样的课堂学生能没有所知,能没有所获吗?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觉得应该学习,更应该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

但是在教学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从我自身的感觉上来说,有部分学生可能不能够完全掌握,或者说是老师塞给他们的东西,他们还没有真正的理解,所以有点生硬。不过从三年级这样长期训练下去的话,孩子的语文理解能力一定提高很快。

刘老师引导学生学习的几个侧重点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今后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应是这样,这也是我想利用这个平台着重说的三点。

首先是我认为刘老师的学生课下预习一定做到了简单而又能准确到位。做到了扫除阅读障碍,认识理解字词,课文读通,简单查找翠鸟资料。这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完全可以做到,且不费时费力。不像有的老师的前臵性作业一大堆,学生既要认字、解词,还要归纳、分析课文,查阅课外大量资料,甚至要求学生制作课件,我觉得这些大堆的作业既耗费了学生大量时间,也起不到好的效果。由于作业多,学生没有时间思考,他们干脆买本《教材解析》,课下照着抄,课上照着念。那么我们的生本课堂就是这样抄抄念念吗?当然不是,学生没有自己的发现,没有自己的思考,那么又怎么能提高课堂的效率呢?由此可见,关注学情,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的教学。

其次是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交流,刘老师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让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自己读书感知语言文字,教师巡视点拨指导。而且让学生读读画画写写,这不仅给予了孩子学习的时间,还教给了孩子的学习方法。无意中又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这种学习形式不是走过程,而是孩子们在仔仔细细地读书,认认真真地思考。、最后是重视教学方法的指导。在教学进行的同时,刘老师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如抓住关键词语、句子体会翠鸟的特点。运用了比较法来教学生字的读音和字义,两段文字的比较来品析语言文字的好处。在抓点提升时教会学生学表达方法,如文中的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而且相似的两篇课文进行拓展学习,既让学生学会了文中内容,又让学生对已有的知识进行了迁移,实现了语文的大阅读教学。记得在网上学习过某专家提出的“211”课堂模式,就是一节课20分钟的课文学习,10分钟的拓展阅读,10分钟的练笔。不管形式如何,拓展大量的阅读是相同的,也是必要的。

观课报告 第13篇

研修期间,我认真的观看了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王艳玲老师的《认识倍》和北京大学附属小学王雪峰老师的《乘法分配律再认识》,深深的为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所折服。两位老师的课堂上,每位学生都在积极思考,努力探索。学生在探索中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用华应龙老师的话来说:这堂课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启迪智慧、点化生命。特别是王雪峰老师的《乘法分配律再认识》,学生们侃侃而谈,为什么不能这样,学生陷入深度思考,然后提出有理有据的证明。感觉王老师把《乘法分配律再认识》这节课讲到“骨髓”里了。而王艳玲老师的《认识倍》这节课则用有趣的情景,吸引低年级学生们的全员参与,积极思考,让这节课富有鲜活的生命力。这两节课都让我对数学的“核心素养”,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为这几年我都在从事低年级的教学,下面我就王艳玲老师的《认识倍》这节课,谈谈我的观课感受:

一、选择有趣的情景,让学生积极思维,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平台

低年级孩子的特点,注意力的持久性差,不能一味的说教。而“倍”作为一个概念的学习,也不适合设计开放式探究活动。我教二年级的时候,对于“倍”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但是王老师通过两个活动的情景,把“倍”的概念轻松的呈现。第一个活动,王老师通过两只大象与四只猴子拔河问同学们:谁会赢?引发学生兴趣。学生们都说大象会赢,然后老师说,再来两只小猴子呢?„„在学生的不断的思考中,明白了谁是谁的几倍?我注意观察了,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个孩子分神,都在积极的参与。而第二个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独立思考的独立操作,穿插了对独立思考的提示,对思考结果的两人交流及全班交流订正。这样设计能关照学生的学习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提供平台。

二、运用情境中的变式,加深了学生对“倍”的理解

本节课思路非常清晰,就两个情景——“拔河比赛”“摆棋子”。但是王老师利用这两个情景的不断变化,让孩子加深对“倍”的理解。比如:拔河比赛:两只大象和四只猴子谁会赢?学生说大象会赢。老师说再加两只猴子,这个时候猴子是大象的2倍,谁会赢?大象会赢。老师又加了两只猴子谁会赢?„„这个环节中拔河双方小猴和小象的只数一共发生了五次变化,目的分别是明确标准、感知倍、理解描述倍的相互性、巩固倍的理解。在“摆棋子”活动中,王老师阶梯性的巩固了“倍”的概念。王老师通过三关,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一关要求:有4个三角形,正方形的数量是三角形的3倍。第二关要求:有?个正方形,三角形是正方形的2倍。第三关要求:有8个三角,三角的个数正方形的2倍。三关摆棋子的要求,学生手、脑、语言共同发挥作用,进一步辨析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三、抓住“倍”概念的关键点,巧妙的让学生理解了“倍”的意义

观课报告 第14篇

在观课前我认真研究了评课表,明确了评价内容和方法,依据这些指标我开始了观课堂实录。

评价:看完岳老师的课,整堂课给我以引领,不知不觉我被他带入到了本节课的学习中,岳老师严谨的课堂语言,缜密的逻辑思维,简洁概括的板书设计,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令我耳目一新,整个教学过程如同行云流水,畅通无阻。在他的引领下明确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准确的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本节课最终我给评出了97分。

我认真看了岳老师提交的材料,课前准备:课件设计、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中实施:教学设计、测评练习;课后总结:效果分析、观评记录、课后反思。从这些方面都能看出老师在课前付出的努力,以及课上扎实的基本功,驾驭课堂的能力,我敢说,岳老师的教学成绩也绝对是优秀的。

下面就以教学设计这一环节为观察点,谈谈我的感悟: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上进行的,上课一开始用“棋盘”这一学生身边的事物入手,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课题。

课内探究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1、图形移——坐标变;2、坐标变——图形移;针对这两方面,老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归纳等环节,利用小组讨论、同桌讨论等活动进行不断地探究,得出结论。在探究图形平移后的顶点坐标点变化,尤其是注意事项,教师都进行了方法指导,教师注意强化正确的概念,使学生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并且每一个环节后面紧跟练习巩固,这样设计很好,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这点值得借鉴。

缺点:在观察课堂教学这一环节中,我发现有这几个问题:

1、学生交流的时间、机会较少;

2、个差异性教学有待进一步提高。例如,在“快乐闯关”的提问中,教师点名让学生回答,而起立的一女生说看不清楚,教师就直接让另一个看清楚的学生回答了,那看不清怎么办呢?教师把她冷落了,我就在想,本节课,被老师冷落的仅仅是看不清的学生吗?

体育教师如何有效观课 第15篇

课堂观察的路径主要有教师、学生和教学场地器材三个方面。

观察教师的教材整合、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机智、学法指导、教学讲解、教学示范、教学语言、教学组织、场地器材的布置与使用等路径。观察学生的学练方式, 学练情绪、学练态度、学练行为、学练能力 (模仿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记忆力) 、学练质效等路径。

在实践操作过程中, 选择合适的观察路径首先要明晰观察目的, 观察目的明晰了, 就应确定具体的观察对象, 然后把要观察的路径主题、内容、需要、侧重点等分配给每个观察合作者, 这样就能获得比较全面、客观、真实和准确的观察信息;其次有效的观察点必须建立在可记录、可解释的前提下, 比如教师设问和学生解答、教师示范和学生模仿、教师指导和学生纠错等。

二、量身定做的课堂观察量表

观课者想获得真实性的观察数据, 不仅要选择合适的观察视角、观察时机, 还必须在观课之前设计一份可记录、可评价、可解释、可操作的课堂观察量表, 这样在观、听、评课时会让自己趋向理性去评析课堂。在课堂观察实践量表中, 要突出观察教师和学生的维度, 比如教师设问的价值、时机、方式、数量、层次等;学生回答的态度、方式、类型、效率;教师适时启发、引导、点拨、评价、反馈等解答, 从而体现出该量表的实用和效度标准及对观察结果的定量和定性剖析。

为便于观课, 在课前要分别设计了一份教、学和场地器材观察量表, 量表设计包含利用场地数量、场地器材安全系数、器材利用率、场地布置合理性、场地自然开发率、器材配备合理性、辅助性器材运用合理 性等维度的观察量表。

三、真实的课堂观察痕迹

在具体的操作中, 可以依据开课者的教案流程来观察教与学痕迹, 也可依据自己设计的一份观察量表来观察教与学痕迹, 可用专门性听、看课记录本来观察教与学痕迹, 随时记录所看、所思。无论是采取何种方式, 都必须遵循记录尽可能简捷明了的原则, 记录的数据能真实准确地反映教与学实况。

在实践操作中可以利用Excel等开发数据表通过电脑进行数据统计, 再根据需要绘制出不同图表;也可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学法指导、教学语言、教学方法等教学技艺类的文字描述、图表等方式呈现相关信息, 使之能清楚地了解观察情境中发生的事情, 如, 课堂提问类型记录量表的设计, 可以从所提问题类型 (生成性问题、提示性问题、概括性问题、追问性问题、创新性问题等) 、所提问题次数 (3次、10次、8次、25次等) 、所提问题百分比计算 (6.3%、20.8%、18.2%、55.2%等) , 由此观察者把这些收集到的课堂信息进行归纳、分类和提精, 从而进行正确的分析推论。

四、正确的课堂推论

当观课者收集到足够多的课堂观察数据和信息时, 头脑里就会自然浮现出各种教与学的场景, 也会对自己观察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实时反思、取舍、归类、记存, 并对种种教与学外显的现象、情形、症状进行专业性的判断、评估、解释和推论。正确的课堂推论有赖于观察数据的真实充分、有理有 据, 才能避免在评课中盲目高评或低评;正确的课堂推论要围绕课前预定的观察点, 而不能仅凭一个观察点结果来简单推论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正确的课堂推论要基于“此人、此课、此情境”, 不能过多的进行经验性推论、假设性推论或出现过度推论、以偏概全推论等, 要紧扣多视角观察点, 立足于向开课者提出建设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改进建议与对策。如, 观察点可关注教师有效评价语言和无效评价语言上的数据统计。

五、客观性课堂评价

上一篇:爱带给我温暖作文下一篇:关于预备党员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