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市场调查报告

2024-08-12

展市场调查报告(精选6篇)

展市场调查报告 第1篇

XX综合批发市场

物流体系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

联 系 人:联系电话: 资 金 申 请 材 料XX综合批发市场物流体系建设XXX公司X X XXXXXXXXX

目录

一、资金申请报告;

二、公司简介;

三、公司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四、土地证复印件

五、政府同意批复复印件

六、项目备案证复印件;

七、环评批复

八、项目可行性报告;

九、市场效果图

十、声明

XX综合批发市场物流体系建设项目

XX年XX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

申请报告

XX市发改委:

为加快我市乡镇农贸市场的转型升级,促使农贸市场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保障群众食品安全和消费便利,优化市民的生活环境,推动农贸市场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我市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助农增收,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同时为使公司成为XX市农业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较高、经济实力较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我公司正投资建设 “XXXX综合批发市场”项目,项目已经获得政府同意批复(X政函【XXXX】X号)及批准登记立项(X发改备证字【XXXX】X号),其中物流体系建设项目主要内容是:

一、建设加工及仓储楼,建筑面积XX㎡(含冷链及催熟仓库X㎡,X保鲜分级选果设备X套);

二、建设放心肉、放心菜示范经营区,面积X㎡;

三、建设办公综合楼一栋,建筑面积X㎡;

四、建设电子信息系统及检验检测系统各一套。

五、项目总投资X万元,由公司自筹X万元,申请财政专项扶持资金X万元。

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加工销售量达到X万吨,年销售额约XX万元。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方向。项目投资规模适宜,结构合理,项目经济效益好、社会效益显著,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因此我们申请 “XX年XX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 XX万元,对该项目的进行配套建设,恳请批准!

特此报告!

XXX公司

XX年X月X日

公 司 简 介

XX公司系XX供销社X年X月X日成立的全资公司。注册资本XX万元,主营业务:农产品种植开发、水果、蔬菜、粮食、农副产品的种植、收购、包装、配送等。XX年公司销售收入XX万元,主营业务(XX、XX)销售利润总额XX万元,销售利润率X%.XX年公司先后获得“XX供销系统‘XXXX’建设先进单位”、“XX供销合作社重点龙头企业”称号。XX年经XX市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认定为“XX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公司一直坚持“服务三农、助农增收”为经营理念,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工业、流通业的发展,积极参与新农村服务体系建设,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公司的主攻方向,以农产品深加工营销及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为主业,同心多元化发展。通过统筹规划,运用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促进农产品销售,切实解决农民卖难的问题。公司遵循市场规律,坚持以实施生态品牌战略,积极与农业管理部门、农产品开发科研机构及专业院校合作研究新课题,已经和XX大学农业专家——XX签订了X年的技术合作协议,对公司的XXX基地、XX基地进行技术支持。XX年公司采用“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形式,在XX县收购农户蔬菜XX万元,带动蔬菜种植农户XX个,技术扶持农户XX个,为农户人均创收XX元,并呈稳步上升态势;在XX县收购稻谷XX万元,带动农户XX户,户均增加纯收入XX元,其中实行固定价格合同带动XX户,实行最低保护价格合同带动XX户。

公司在“XX之乡”XX县XX镇投资建设的“XX综合批发市场”被XX市发改委列为XX市重点建设项目。“XX”农副产品已形成系列化、规模化发展,现所有产品均已在XX市各大、中型连锁超市上市销售,XX市内及周边县域销售网络已达XX多个,公司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公司在致力于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注重社会效益的发展,积极为政府排忧解难,致力于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在做强主业的基础上,向相关产业、周边产业延伸,把企业做大,提高参与市场竞争、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争取更大的发展。

展市场调查报告 第2篇

一、行业定义

广义上的海事,泛指航运(海事事务)和海上的一切相关事项。可以涵盖的领域很广,比如:船舶制造和维修,沿海导航、通信设备以及港口设施的搭建与维护,海上设备的检测,相关的金融服务和物流服务等。

海事展的核心是船舶工业,该工业是为水上交通、海洋开发和国防建设等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产业,也是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机电、钢铁、化工、航运、海洋资源勘采等上、下游产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

船舶制造产业主要包括各类军民船舶的制造,其中“三大船型”——集装箱船、散货船、油轮占到总产量的70%以上,而LNG船、豪华邮轮等附加值非常高。船舶配套业主要分为发动机及推进设备、甲板机械等八大类。其涉及的产业详见下图:

图1 船舶制造及 其配套产业简明分类图

二、行业现状(以船舶制造业为主要分析对象)1.我国船舶行业现状: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年造船产量仅40万吨左右,占世界造船总产量的1%,世界排名第13位,仅为当时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日本的二十分之一。全国各船厂手持订单最低时只有24万吨。改革开放30年,船舶工业实现了快速发展。1994年,造船产量跃居世界第三,但与日、韩仍有较大差距,占世界船舶市场份额约5%。新世纪以来,在以往20年发展的基础上,中国船舶工业呈现跨越式发展势头,国际地位迅速提升。2007年,全国造船产量突破2000万吨,占世界市场份额提高到了27%;手持船舶订单1.76亿吨,占世界市场份额35%,居世界第二位;承接新船订单超过1亿吨,占世界市场份额43%,首次超过韩国,居世界首位。

中国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3大主流船型整体经济技术水平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已经具备了3大主流船型的自主开发能力,形成了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品牌船型。手持订单中散货船市场占有率达到国际市场的46%,居世界第一位。油船和集装箱船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国际市场的27%和20%,均居世界第二位。除豪华邮轮外,我国已经能够建造大型天然气船、大型客滚船、大型挖泥船、万箱级集装箱船等在内的各种高技术船舶。

截至2009年底,我国规模以上的船舶工业企业有1242家,其中船舶制造企业600家,船舶配套设备企业368家,全行业直接从业人员近百万人。我国现代化大型造船设施建设始于长江口、珠江口、环渤海湾三大区域。目前我国造船产能约6600万载重吨。2009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484亿元,同比增长28.7%。从国内船舶制造业的发展来年,近30年来国内船舶制造业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国内船舶制造业从生产规模和工业产值上升到了一个重要的地位。

2.我国船舶行业特点: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造船产量快速增长。2010年1至9月,全国造船完工量为458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5%。承接新船订单量为5071万载重吨,是去年同期的3倍。

(2)低端市场产能过剩。目前国内造船大部分为生产常规的散货船、油船,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生产能力不足。而国内船舶工业手持订单中散货船所占比重高达65%,散货船市场的波动将对这部分订单带来较大风险。

全球及中国船舶制造产业竞争格局

(3)产业集聚渐成三分格局。经过多年的整合与发展,我国逐渐形成中船集团、中船重工和地方船厂三分天下的格局,特别是地方船厂迅速崛起,成为中国船舶工业跨越式发展的新生力量。

(4)船舶配套产业较为落后。目前我国船舶配套设备国产化率平均不足40%,LNG等高技术船舶配套设备国产化率平均不足20%,船舶配套 产品在质量上和数量上均不能满足国内船厂日益增长的需求,研发设计投入较少,不掌握核心技术,仅能自主生产舾装件、涂料等中 低端产品,通讯导航等高端配套产品几乎全部需要进口。如:2007年中国船舶配套产品直接进口25.9亿美元,同比增长74.2%,其中发动 机及推进设备占总金额的65.7%,通讯导航设备占总金额的20.5%。大量进口配套产品压缩了我国造船企业的利润,使造船业成为“船壳工业”。以下是中国、韩国、日本、西欧国家船舶配套产品国产化率的示意图。

部分国家船舶配套产品国产化率

(5)成本优势正在丧失。钢材等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劳动力成本的增长和人民币汇率增值,但是我国造船生产效率与效能的各项指标并没有同步发展,单以人力成本为例:我国造船产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国际上经常用典型船的耗用工时和每建造1修正总吨船舶所需工时来反映造船效率。目前,韩国造船企业已经降低到10工时/修正总吨的水平,与日本相当,今后5年将进一步降到7工时/修正总吨以下。而中国每修正总吨需要40〜50工时,日本、韩国船舶工业的造船效率为中国的4〜5倍,而且造船的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都远远高于中国。从劳动力和生产率两方面来看,我国造船产业的低成本优势并不高。

3.我国船舶行业发展趋势。

(1)鼓励大型船舶企业进行兼并重组,中小企业发展特色产品制造业务。这是提高我国船舶产业的集中度,增强整体竞争实力,提高行业风险抵抗能力,降低经营成本的重要途径。未来的船舶发展趋势是大型化、现代化。大型船舶企业集团及其他骨干船舶企业实施兼并重组,与上下游企业组成战略联盟或兼并成大型综合船舶集团,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减少中间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甚至打造大型船舶跨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中小船舶企业则在保留其核心中小型船舶的制造能力的同时,调整业务结构,发展中间产品制造、船舶修理、特种船舶制造等业务,开拓非船产品市场。

(2)推进液化天然气船(LNG)、豪华 邮轮、特种船舶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加强前期研发、标准制定的投入;整合低端、中小型船舶的生产能力。

对于未来五年高附加值船舶的发展,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目标是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国际市场占有率可望达到25%,海工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国际市场占有率可望达到20%。

(3)加快船舶配套产业的发展。船舶配套产业是与船舶制造业息息相关的大规模制造行业,而且产品是船舶产品中产值最高的。见下图表示

船舶产品产值分解图(4)加大船舶产业科研投入,支持专业设备技术改造。尽管我国造船能力已居世界前列,但整体技术水平差、发展层级低的问题较为突出,一部分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仍未摆脱依赖国外设计的局面。船舶贸易主要是通过加工贸易的方式出口,船舶工业仍以赚取加工费为主,抗风险能力较弱。而且我国船舶专业设备发展相对较为落后,专业设备设计、制造能力不足,很多设备都必须从国外进口,成为我国船舶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未来国家在方面的资金投入与政策倾斜将是该行业中的一个重点。

三、在天津举办海事展的可能性分析。

1.优势

(1)地理位置。地处渤海湾,是我国三个相对集中的船舶工业区域之一(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一直以来都是是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同时天津与韩国、日本等国家一直交往密切,而这两个国家都在世界船舶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2)与天津新的定位相吻合。国家为天津进行的新的城市定位是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生态城市。目前天津,尤其是滨海新区为推动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除了已享受国家批准的税收、海关、外汇等12项优惠政策之外,还对以融资租赁方式购买的船舶给予出口退税试点的特殊政策。在一系列创新政策的助推下,已有一大批航运服务企业落户东疆,第三方物流、进出口加工、货代、仓储等业态初步形成。邮轮发展提速,吸引全球规模最大的邮轮“巨头”皇家加勒比以天津港为母港开通至日韩的新航线。以融资租赁为重点的金融创新也在取得突破。

(3)可以与天津(尤其是滨海新区)的重点发展项目实现对接。造修船是滨海新区的十大战役之一。目前,天津新港船厂造修船基地项目被纳入了“20项重大工业项目”。天津新港船厂造修船基地项目,总投资100亿元,项目一期投资50亿元人民币,主要分为造船、修船和非船产品三个板块,一期项目将于2010年建成投产。一期建成后,年产值达到100亿元人民币,造船产量达到200万吨。二期项目预计于2015年竣工投产。届时,产值将达到200亿元人民币,产量达到300万吨,该基地建成后,每年可拉动工业产值上千亿元,并带动天津船舶配套产业的整体升级换代,形成对天津及周边地区具有强大产业带动力和聚集效益的船舶基地。

除此之外,滨海新区对于该行业的相关外围环境也在逐步完善中,如:金融区地建设,科技园的形成,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等。

(4)海事相关产业属于高端产业,设备更新换代快,技术升级周期短,资金流动与需求程度高,这也就为其参展提供了原动力。

2.潜在问题

(1)大连对该区域的压力。较之天津,大连一直是北方造船业的核心区域,产业集聚程度较高,发展也更充分。而天津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可能会造成目标客户表现出观望态度。

(2)海事展较为高端,海外客户、国内相关大型企业的招展势必成为一个重点,这对招展人员将会是个不小的挑战。

(暂时就想到这些)

3.可以邀请的主办:滨海新区人民政府,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等 4.可以作为展品的有(参考世界各国的海事展):船舶设计、修造与改装,船舶设备(如驱动设备、控制设备、船舱设备、安防救生设备及其他特殊设备等),船舶相关系统(如:动力推进系统、电力电气系统、通信导航系统、消防系统等),各类船舶及部件,海事相关技术,海事相关服务(如:船级社、船务、船舶金融、船舶保险、船舶经纪、教育培训、港口服务、航运服务等)5.行业企业(见附录 1)6.同业展会(见附录 2)

7.相关媒体:中国船舶在线、国际船舶网等(还没有开始收集)

展市场调查报告 第3篇

一、泰安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现状

泰安市职业教育起步早, 历史长。近几年, 泰安市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振兴泰安经济的战略措施, 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体系不断完善, 服务经济社会能力不断增强, 优势比较明显, 为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 职业教育层次多, 类型丰富, 办学形式多样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十五”期间, 经过几次资源整合, 初步形成了高职与中职协调发展、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

1.完善了职业教育层次结构。泰安市现有各级各类职业院校24所, 其中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所, 职业中专13所, 技工学校8所, 职业高中1所, 成人中专1所。其中, 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9所, 占职业学校总数的37.5%, 省级重点职业学校8所, 占职业学校总数的33.3%。基本形成了以泰山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各县市区中等职业学校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体系。特别是本世纪初泰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填补了泰安市培养高级技能型实用人才的空白。

2.职业教育办学形式多样化。为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各职业院校在举办学历教育的同时, 面向下岗职工和城市再就业人员, 面向“三农”, 服务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积极开展了函授教育、网络教育和职业培训等多种形式的非学历教育。2005年, 泰安市共培训社会各类人员近51万人次, 考评技师1443余人, 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 职工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企业综合实力也日益显现。

3.开展校企合作, 发挥职业院校作用, 提高企业各类人员的素质。近几年来, 校企合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企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有了较大的提高, 树立了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人才观;把提升广大职工的综合素质和岗位技能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来抓, 面向行业培训机构和大专院校开展培训工作。如泰安起重机械厂、中国重汽泰安五岳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山东岱银集团雷诺制衣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都与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 为企业培养了大批对口人才;山东东岳橡胶制品有限公司与中国企业联合会、山东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建立起校企合作关系, 为企业加快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二) 职业教育发展有保障

1.健全完善企业职业教育制度, 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新的提高。2002年泰安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职业培训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通知》, 明确提出了企业每年培训职工比例不少于职工队伍总数的20%, 并规定了企业应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提取职工教育经费, 保证企业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十五”期间, 泰安市平均年开展各类培训11万人左右, 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人员占全市企业职工总数达到10%以上。

2.建立企业高技能人才评选奖励制度, 带动职业教育发展。2001年泰安市劳动保障局、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调整技术工人技能津贴的通知》, 将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纳入工资分配。2005年, 泰安市劳动保障局、经贸委、财政局、总工会等四部门联合下发了《泰安市“首席技师”评选奖励办法》, 使技术工人的优秀代表像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一样享受政府津贴和政府奖励, 经评选有29名一线技工获泰安市“首席技师”称号。这些措施, 大大提高了技术工人学习技能的积极性, 有效地带动了泰安市职业教育的发展。

3.认真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 民办职业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实施以来, 民办职业教育管理走上了法制化轨道。按照先发展、后规范的原则, 在规范办学、提高质量上下功夫, 涌现出了三英新潮技校、泰安市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等办学规模大、培训质量好、社会认可度高的地方民办名牌学校。截至2004年, 全市共审批民办职业培训机构124处, 目前正在办学的92处, 共为企业培训各类初级技能人才4万人次, 为泰安市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 职业教育发展有规模, 有特色, 有品牌

1.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近几年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年在校生人数达到8.1万以上。预计到2010年, 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职业学校短期培训班招生规模达到学历班的3倍以上。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要稳定在96%以上, 高质量就业率达到60%以上。

2.形成了一批品牌学校、品牌专业。泰安市把所属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放到与普通高中学校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2006年, 岱岳区建成1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7年, 泰山区、东平县各建成1所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学校, 新泰市、肥城市各建成1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宁阳县要建成1所省级骨干示范职业学校。预计到2010年, 泰安市将建成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14所, 80%以上的乡镇成教中心校建成市级示范性乡镇成教中心校, 市级示范性村文化技术学校达到200所。

(四) 职业教育直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大

泰安由几千人的小镇崛起成550万人的现代化旅游城市, 职业教育发挥了其重要的作用。近几年, 泰安市各职业院校坚持“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 致力于深化改革, 克服困难改善办学条件, 创新办学模式, 积极探索“校企合作”, 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据统计, 目前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6%以上, 对口就业率达到80%以上。目前泰安市职业院校的学生90%以上来自农村, 职业教育在培养、培训新农民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不少毕业生回乡后自主创业, 成为了当地的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和民营经济的带头人, 有的成为了村干部,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泰安市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尽管泰安市职业教育的发展为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定的人力和智力支持。但从总体上看, 职业教育仍然是泰安市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 发展不平衡, 投入不足的问题仍比较突出, 办学条件、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一) 政府重视程度不高, 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尽管国家颁布了《职业教育法》, 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但是由于超前的择业观念的挑战, 社会转型期就业压力的挑战及人才高消费的影响, 泰安市发展职业教育总体上存在“四重四轻”现象。即重基础教育, 轻职业教育;重学历教育, 轻技能教育;重打工型培训, 轻创业型培训;重眼前利益, 轻长远计划。从政府层面看, 职业教育不及普通教育那样能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绩, 较大的成本投入在短期内难见成效, 导致政府仍将职业教育置于整体教育的附属地位, 在生源、师资及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与基础教育严重不对称, 调研中发现绝大部分县的职高硬件建设不如普高;从家长层面看, 上大学跳出农门是绝大多数农村家长的传统思想, 认为读书就是为了上大学, 否则读完初中就外出打工, 因为初中毕业后直接外出打工能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 短期内就能缓解家庭的贫困状况;从学校层面看, 绝大部分中职学校均为2年制, 学校普遍采取缩短学生培养时间的办法, 获取短期效益。另外, 目前, 社会上认为“技术工人不是人才”, 存在只重视文凭, 不重视能力等偏见,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 职能部门分工不够明确, 经费投入不足, 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再发展

目前, 职业教育是多头管理、分散办学, 管理部门有许多, 但都各自为政, 在管理体制上, 职业教育分属于教育部门、劳动部门、各行业部门多头领导, 导致了沟通和衔接的困难;从教育系统内部来看, 计划、招生、学生管理、师资、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公办教育、民办教育, 都包含有职业教育, 但都置于附属地位。因此, 职业教育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领导体制、协调体制, 缺乏整体性、统一性。在调研中还了解到, 一些成人教育学校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 已名存实亡, 办学重点已离开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轨道;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未按规定比例用于职业教育, 两项附加拨付职业教育的比例均达不到规定比例, 大部分学校拨付为零, 影响了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由于政府投入经费不足, 各职业院校又要生存, 导致向学生高收费或缩短培训时间, 进而造成招生更加困难, 学校陷入恶性循环。

(三) 师资数量不足, 质量不高;专任老师数量缺口较大, 结构不合理, 影响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除了少数一两个专业 (财经专业) 外, 泰安市大部分专业技术课 (机电、建筑专业) 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师资数量不足的状况。由于大部分职业院校是在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核定的编制, 随着近两年职业院校设置专业及在校生的增加, 专任教师总体数量明显偏少, 专业水平也不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 许多教师边学专业边教学生, 自身专业动手能力较差, 很难保证教学、实训质量。因此, 专业教师数量不足, 质量不高的现状, 严重影响泰安市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这也是制约泰安市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四) 部分职业院校办学条件难以满足发展需求, 职业教育的整体效益不能充分发挥

调研中发现许多职业院校缺乏必须的技能训练和实习场所及设备, 学校电教器材、图书等严重匮乏;近半数的学校缺乏专业实习、实训室和设备;1/5的学校没有专业实习、实训场所, 制约了学校规模的扩张和进一步发展。因此, 职业院校简陋的办学条件, 基本实验、实习场所和设备的缺乏, 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另外, 职业教育布局不合理, 不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整体效益。职业教育资源不集中, 部分专业设置重复, 比如计算机专业, 各职业院校都设置, 不能形成强势学校或强势专业;各职业院校为了争抢生源, 竞争不断加剧, 有的学校采取高额回扣、请客送礼等不正当手段, 这样造成职业教育发展“内耗”严重, 大大削弱了职业院校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五) 职业教育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 效果不明显

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主要是升学 (如对口高职、专升本) 和外地就业, 直接在泰安市当地就业的很少, 即直接服务泰安市经济建设的成效不太明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泰安市是一个旅游城市, 就业岗位不多, 导致学生毕业后走向外地去择业。

2.职业院校所开设为现代农业服务的专业太少, 而农民迫切需要掌握现代农业的种植、加工等实用技术, 急需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 提高农产品质量的竞争力,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生产。职业教育在这方面未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3.职业教育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服务不够。泰安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大部分的转移是通过人际关系自发外出或劳动就业部门的劳务输出, 农村进城务工者的技能水平和整体素质比较低, 这不仅制约了他们自身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也不利于城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三、泰安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建立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职业教育机制, 是提升区域竞争力, 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针对以上问题, 对泰安市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 转变观念, 重视职业教育, 扩大职业教育规模

目前, 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观念还明显或潜在地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 转变观念将是职业教育面临的最大危机, 因为观念的改变是一个思想转换和进步的过程。为此, 相关部门特别是政府部门, 应进一步改变观念, 重视职业教育, 真正形成“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 抓经济必须抓职业教育”的共识。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制定职业教育招生政策, 规范职业教育招生市场, 让泰安市的职业教育规模达到国家规划要求。另外还要继续开展各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创新活动, 为每个人提供发挥特长的平台, 促进形成“尊重知识、尊重劳动”的社会氛围, 扭转长期以来形成的重学历、轻技能, 重理论、轻实践的社会偏见, 使人才观念实现从学历到能力的理性回归。

(二) 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力度

1.进一步落实国家和省市制定的投入政策, 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城市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部分要按比例严格落实到位。

2.建立职业教育专项基金, 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每年由财政安排一定数额的职业教育专项经费, 专门用于职业学校的专业设备、实习基地建设和师资培训。

3.搭建职业教育筹资平台, 有效吸引各种基金会、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并规范使用。支持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按照国家规定, 设立职业教育奖学金;鼓励社会各界及公民个人对职业教育提供资助和捐赠;农村科学技术开发、技术推广的经费可适当用于农村职业培训;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开展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可按规定享受再就业培训补贴。

4.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政府财政要设立专项资金, 资助接受职业教育的农村贫困家庭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子女;职业院校要从学校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奖、助学金和学费减免;金融机构要为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提供助学贷款;扶贫资金和移民安置资金要加大贫困地区的劳动力培训, 提高其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三) 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1.建立职业院校专任教师的评聘和资格认定制度。职业院校实行独立的专任教师评聘体系和资格认定办法, 严格教师评聘, 把好资格认定关。

2.建立教师流动、培养培训制度。积极推进教师聘任制, 通过合理流动, 引进“双师型”教师以及专业带头人;建立教师培养、培训制度, 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素质和教学能力。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参加生产实践;同时鼓励和吸引企事业专家或特殊人才到职业院校兼职或作报告。

(四) 依靠企业发展职业教育, 积极探索校企办学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 企业越来越重视职工教育培训和素质的提高, 需要有专门的培训基地协助做好培训工作, 企业有完善的设施设备、较强的技术队伍和迫切的培训要求。而学校有较完善的师资力量、充足的场地和较为丰富的培训项目, 可以为企业开展重要岗位、特殊工种等方面的培训, 这样就可以实现双方供求互补。为此,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特色办学的内在要求, 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人才需求信息, 提供学习借鉴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的机会, 为学校提供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学校能够借此明确办学方向, 根据市场人才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和调整专业结构。可见, 校企合作使得校企双赢、共谋发展。

(五) 认真贯彻就业准入制度

1.应加大劳动用工执法监督和检查制度, 严格就业门槛, 落实持证上岗制度。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 劳动保障、经贸和工商等部门要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 在受理用工登记等备案手续时, 要查验相关人员的职业资格证书。

2.全面推进和规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应加强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建设, 充分发挥和利用职业院校的优势, 优先在具备条件的职业学校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或职业资格考试机构, 加强对职业技能鉴定、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评价、职业资格证书颁发工作的指导与管理。

3.积极推进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工作。职业院校应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其学生考核合格后, 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六)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1.调整专业结构, 深化课程改革。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 大力发展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和培训项目, 实行“订单培养”, 以专业调整带动课程改革, 以课程改革带动教材建设。积极构建职业学校的远程教育网, 搞好多媒体职业教育软件的规划与开发, 建立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 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的整合, 适应全民终身学习的需要。

2.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和职业指导工作。职业院校学生要确保有一年时间在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实习期间, 企业要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 为学生创业提供市场信息、专业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服务。

3.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 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改革教育教学评价机制, 把毕业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胜任工作岗位要求、顺利实现就业, 作为考核职业院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逐步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选拔与评价的标准和制度。

参考文献

[1].高德海.高等教育的几个问题 (J) .职业技术教育, 2002 (5)

[2].周世强.发展泰安教育的基本思路 (J) .甘肃教育, 2005 (5)

租赁市场亟待大发展 第4篇

奢侈品展市场调查报告 第5篇

一、奢侈品的定义和特点

1、奢侈品的定义:

奢侈品(Luxury)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奢侈品牌首先来自于它所服务的奢侈品。奢侈品在经济学上讲,指的是价值/品质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奢侈品又是指无形价值/有形价值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奢侈品具有以下特点:

2、奢侈品的特点:

第一,用多数人望而生畏的价格产生距离感。奢侈品注定只让一部分人买得起。只有这样,才会产生“多数人奢望,少数人拥有”的距离感。奢侈品的重要价值之一就是,需要用极其高昂的代价拥有从种物质或者因此而产生的体验,这种特殊体验要用高价格来换取,否则,就不会有特殊的体验。

第二,符号性强。奢侈品的价格严重“背离”实用价值,其使用价值重在符号上。“奔驰”的符号价值在于成功。财富和身价。正如,人们开玩笑说,开个大奔去借1万元很容易借得到,如果你骑个自行车去恐怕没人敢借。LV最好卖的手包还是它的LoZo最醒目的那一款。男人们的T—Shirt上如果不出现Amlani的字样,似乎就不是那么潇洒。

第三,它必须得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或无与伦比的工艺、材质做支撑。在欧洲,许多奢侈品是家族企业出品,讲究传承与血统,比如伏特加酒。再比如宾利津津乐道的是英国顶级的工匠全手工缝制的真皮座椅,雷达表总是宣称它拥有永不磨损的表面。这里面有故事、有文化,这就是奢侈品之所以成为奢侈品的一个重要理由,是丰富的品牌内涵所在。

第四,奢侈品住品牌上专注专一。品牌与卢品品类只能一对一,它绝不可以随意扩张使用,从来没有看过一个奢侈品牌分跨两个行业使用而且还取得了成功。

第五,必须有尊重产品历史的高超的产品设计和稳定的高质量,工艺精湛。奢侈品在设计与质量上必须与之身价相匹配。并且要有高度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可 依赖感和良性的口碑传播。

二、奢侈品的市场特征

1、在消费心理上,虚荣大于品位。中国奢侈品市场显示出很强的虚荣消费,也就是炫耀性消费。有了财富或权力还不够,还必须用什么东西证明出来,炫耀出来,让别人知道,于是,奢侈品就成为最好的证明和说明。与欧洲相比,品位式的享受性消费比较少,奢侈主要是做出来给别人看的。有一个故事,轩尼诗老板听说中国越贵的洋酒越能销售,就到中国巾场来看个究竟。结果,他看到国人大碗大碗地喝XO,全无法国式浪漫、情趣和品位。

2、在消费支出上,“死要面子活受罪。”在炫耀性消费心理作用下,一部分人透支钱包甚至透支身

体。回家吃咸菜,出门穿名牌不是少数。东北在全国不是富裕的地区,但东北高档皮草市场火爆异常“月光族”(每月都把薪水花光)、“新贫族”(收入不错,却总是处于贫困状态)、“百万负翁”(总处于负债状态),就是很多白领生动的写照。

3、在消费人群的年龄上,年轻化明显。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人群集中在20至40岁的年轻人中,而在西方发达国家,40岁至70岁的中老年人才是奢侈品消费的主力。

4、消费人群结构多元化。欧洲是以私人消费为主,我国奢侈品消费者由三大人群构成:第一种人是位高权重者,第二种人是富人阶层,第三种人是外企白领。第一种人有地位有权势,讲究的是与“贵人”身份的匹配,但与其工资收入并不匹配。第二种人是私人企业主,其中一种人是为了显富摆阔,另一种入是隐形富人,他们的收入来源神秘,出手全是现金一次付清,第三种人长期沐浴“欧风美雨”,西方消费观念、消费意识相当浓厚,讲究的是时尚、派头、高雅,但其中一部分人纯粹是附庸风雅。

5、单位购物则是中国奢侈品市场的一大特色,许多公司购买奢侈品送给大客户、生意伙伴和政府官员。

6、在消费内容上不同。中国人的奢侈品大部分还集中在服饰、香水、手表等个人用品上,而在欧美国家,房屋,汽车、阖家旅游,还有非常个性的消费,比如陶瓷、美食等等,无所不包。只要拥有最高的质量,最深厚的文化内沤和艺术性,个古老的灯具,听新年音乐会都可以成为奢侈品消费。

7、在消费地点上,大多通过旅游实现。根据法国旅游局统计,中国旅游者在法国的平均消费金额远远超过欧美游客,目前全球顶级晃牌消费额中中同人占据了5%的比例,其中3%也是中国游客在海外购买的。

8、以小“奢”代大“奢”。一些收人水平并没有达到奢侈水准的人会购买一些相对便宜的配件寻找感觉,比如领带、皮鞋、皮包等,从而暗示自己也是顶级消费阶层中的一国。有些女孩始终停留在买品牌包的阶段,因为皮包经久耐用而日显露在外。

三、世界奢侈品市场的发展趋势

国际上奢侈品市场成长的历程表明,人均收入低于1000美元的地区,奢侈品市场很难发展,当人均收入在1500美元左右时,奢侈品消费需求开始启动,当人均收入达到2500美元之后,奢侈品消费便急剧上升。目前我国人均收入接近1500美元,全国性的奢侈品消费需求已由萌芽状态逐步转向启动,总体上我国处于奢侈品消费的初期。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均衡,一些沿海发达城市人均收入已超过2500美元,也正是这些发达城市形成了奢侈品消费的井喷现象。我国缺少贵族阶层,但不乏暴富人群,这些新兴的市场经济土壤中迅速暴富的人将是近年内奢侈品消费的重力军和主力军。

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国民财富日益膨胀、关税不断降低、零售业全面开放等等这些有利于奢侈品生产、销售和消费的大环境下,有理由相信我国奢侈品市场的美好前景。但是,以暴富阶层为主导的奢侈品

消费与我国政府当前大力倡导的节约型社会显得不甚和谐,加上人们对奢侈品消费的质疑和新富阶层消费的不稳定性,这些提醒我们在看好我国奢侈品市场长远发展的同时,应对近期发展持谨慎、乐观态度。

四、全国奢侈品消费市场消费总额以及增长速度

1、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题为《中国:新的奢华风潮》报告:中国的奢侈品市场每年销售额为20多亿美元;预计从现在到2008年,年增长率为20%;到2010年,中国将有2.5亿消费者有能力购买奢侈品,将近目前数字的17倍;到2015年的年增长率为10%,届时,销售额将超过115亿美元。“到2015年,中国消费者将像日本消费者一样具有影响力,奢侈品消费总量将占全球的29%。”

2、据中国品牌策略协会称,中国有1.75亿消费者有能力购买各种品牌的奢侈品,占总人口的13.5%,其中有1000万——1300万人是活跃的奢侈品购买者。中国品牌策略协会估计该群体的年收入为24万元人民币(约29,630美元),存款在30万-50万元人民币(约37,037至61,728美元)之间。预计到2010年,中国奢侈品消费群体的人数将增加到2.5亿。目前中国私人财产超过千万元的人数有30万之多,银行的个人储蓄余额约12万亿元,而这12万亿元的80%为20%的家庭所拥有,这些家庭都具有消费奢侈品的能力。

3、中国家庭收入超过8万元的家庭户数将从04年的570万户上升到09年的1800万户,到2013年会达到3390万户左右。而这些家庭的消费支出总和会2003年的2970亿元增长到2013年29450亿元,几乎增长10倍,其中估计约有10%以上的收入会用于奢侈品消费。

4、安永预计06-08年间奢侈品市场的年增长率可达到20%,而08年之后增长率也可维持在10%以上。而《新财富》通过对9家奢侈品品牌及品牌代理商的采访与调研发现,部分奢侈品品牌近两三年在中国市场的增长率都保持在80%以上,远远高于他们在全球其它国家和地区10%左右的增长率,据此认为奢侈品今后5年在中国内地的增长速度将保持在50%左右。

五、现有奢侈品品牌、数量、定位,发展速度以及销售情况

2007年,落户中国的国际奢侈品品牌在华销售额几乎均达到了两位数的增长。迅速膨胀的中国奢侈品市场成为了全球奢侈品品牌的必争之地。据国际奢侈品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世界公认的顶级奢侈品牌中已有超过八成进驻中国。

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世界顶级品牌都在中国设有分店,旗舰店也纷纷涌现。中国消费者的数量已排在Louis Vuitton全球客户群的第三位。代表品位和财富的高级钟表、珠宝制造商卡地亚,自1992年开始在中国经营,目前在中国已有3家精品店,30余个销售点。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消费市场的持续旺盛,也令世界各大奢侈品品牌信心倍增,纷纷表示将进一步扩展在华业务。高档女装品牌Prada计划在2006年底新开15家旗舰店;男装品牌阿玛尼计划于2008年之前在中国内地增开20--30家新店;而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LVMH则计划今年在中国再开4家LV旗舰店。

六、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消费特点:

1、奢侈品消费多以产品为主,即消费者追求最新系列或产品。而成熟市场的消费者偏爱尊崇的体验,例如奢华的假期或者为省时而提供的服务和送货上门的宅配服务等;

2、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的品牌、生产商和原产国,喜欢购买高公众知名度、有明显可视的品牌logo和从国外原装进口的奢侈品,而很少光顾不熟悉的、在国内不具有知名度和“made in china”的奢侈品。

3、送礼是中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主要用途之一;

4、在中国,购买奢侈品代表的是财富和社会地位,全球各大奢侈品商家在中国销售奢侈品,多是抢占发达城市中心商业圈的黄金位置开设专卖店乃至旗舰店,因为这样才能让消费者体会到品牌的尊贵和其象征价值,才能满足中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所追求的某种内在需要。

5、由于国内供应的奢侈品种类仍然相当有限,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开始通过海外旅行到欧美去购买奢侈品,中国消费者在旅行时显示出强烈的消费意愿,同时旅行也提升了他们对于奢侈品品牌的认知。

七.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的消费习惯

1、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年龄大约在20到40岁之间;而欧美地区奢侈品消费者的年龄多在40至70岁之间,与之相比,中国奢侈品消费一族的年龄是相当年轻的。

2、在奢侈品消费者的性别构成方面,传统意义上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多为男性。2001年,女性仅占总消费人口的25%。但由于现在中国女性在社会、经济独立性的进一步提高,女性在奢侈品市场的消费比例正在日益增长,尤其成为服饰、香水、珠宝等个人奢侈用品的消费主力军。(Vontobel Research,2005)

3、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富有阶层的消费者,他们喜欢避开人潮,追求个性化服务,经常光顾奢侈品零售商店,购买最新、最流行的产品,一般不会考虑价格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已有部分富裕阶层的消费者,在奢侈品消费上逐渐理性化,向西方成熟消费理念靠拢(Wong & Ahuvia1998)”,表现为在奢侈品消费上的享乐体验多于其象征价值,不再一味追求地位炫耀和虚荣。

第二类是“透支”奢侈者,多为月薪数千元的白领上班族,其中以外企公司的雇员最为典型,他们会花上一整月工资甚至不惜透支来购买一件奢侈品。Miller(1991)认为“虽然中国人平均收入不高,相比美国属于较为贫穷的国家,但地位消费并不仅仅为富余阶层所特有。”Ram(1989,1994)在研究中发现“在今天的中国,只有一小部分雷达表是戴在真正的高收入白领的手腕上,而大多数雷达表则是被出租车司机、农民和成功的年轻创业者拥有”,“中国人在尚未完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衣食住行)的时候,就存在着炫耀消费的需求。”

八、昆明奢侈品市场状况

2005年云南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996.9元,比2000年增长了34.9%,八大类消费支出除家庭设备用品下降外,其他各项消费均成增长态势,且越来越注重质量和品牌。2008年1月1日到3月31日期间,昆明市受理的年所得12万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人数共有7369人,较2007年增加1358人,年所得额达259004万元;奢侈品在昆明一年有近10亿元的消费市场,拥有全亚洲首家爱马仕表店、全国第四家LAMER顶级护肤品专柜等。GUCCI、菲拉格慕、卡地亚等世界著名奢侈品牌纷纷进驻论名,昆明的奢侈品销售业绩斐然,不但顶级护肤品的销量攀升至全国前十位,坊间还流传着“个人一次性最高购买额达50万、团购一次性最高购买额500万”的成绩单,足可见昆明奢侈品市场前景之广阔。

1、昆明现有奢侈品品牌:

ARTINI、ASHWORTH、AutaSon、a.testoni、Aquascutum、BMW、BALLY、Balenciaga、BIOTHERM、BURBERRY、BCBG、BENETTON、CANALI、CERRUTI 1881、CD、CARTIER、Calvin Klein Jeans、Ermenegildo Zegna、ESCADA SPORT、HUGO BOSS、MONT BLANC、MaxMara、ST.DUPONT、MARC JACOBS、dunhill、LLOYD、MAX&CO

JORYA、LACOSTE、Marlboro Classics、爱彼、宝玑、格拉苏蒂、芝柏、卡地亚、萧邦、真利时、豪利时、Tag Heuer、ROLEX、、TUDOR、IWC、OMEGA、RADO、GUCCI、GIVENCHY。MOVADO、浪琴、SWAROVSKI、LALIQUE、VERTU、LA MER、SKII、娇兰、兰蔻、娇韵诗、伊丽莎白·雅顿、雅诗兰黛、倩碧、资生堂、迪奥、香奈儿、EMPORIO ARMANI、LOUIS VUITTON、Salvatore Ferragamo、VERSACE、、TRUSSARDI、MONT BLANC、LANVIN、Polo Ralph Lauren、Paul & Shark、KENT&CURWEN、ST.DUPONT、DUNHILL、TOMMY HILFIGER、MARC JACOBS、JOOP、幕诗、MONDI、Liu Jo、Furla、ST.DUPOINT、G-STAR、MISS SIXTY、EVISU、ENERGY、REPORTER、江诗丹顿、宝珀、格拉苏蒂、芝柏、萧邦、伯爵、HERMES、OMEGA、GIVENCHY、FOLLI FOLLIE、GUESS、LLOYD、SWAROVSKI、Tiffany & Co、LANCEL、ESCADA WOMEN、GIVENCHY、TRUSSARDI、PIOMBO、JORYA、JIL SANDER、JEAN PAUL GAULTIER、GEOX、雅典、积家、ROLEX、TUDOR、艾美、LA COLLINE、娇兰、伊丽莎白·雅顿、资生堂、迪奥、GEOX、VASTO;

2、昆明消费者对奢侈品的认知

71.7%的人认为质量优良是奢侈品必备的条件,68.7%的人认为价格昂贵是奢侈品必备的条件,49.5%的认为奢侈品的必要条件是提供一流的商品服务;

3、昆明消费者对奢侈品的关注程度

42.9%会仔细阅读时尚杂志的新品推荐;42.9%逛街时会留意奢侈品,只有4.1%对奢侈品不关注;

4、了解奢侈品的渠道:

87.9%通过时尚杂志了解相关信息,68.7%通过电视了解,46.5%通过销售现场POP广告

购买奢侈品的用途:51.5%是自用,26.3%是送别人礼物;

5、昆明消费者认为的奢侈品牌:Rolex劳力士 手表、Chanel香奈儿 时装、香水、Estee Lauder雅诗.兰黛 化妆品、Lancome兰蔻 化妆品、OMEGA 欧米茄,表、RERRARI法拉利 汽车、Betley宾利 汽车、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 皮具、Mercedes梅塞德斯(奔驰)汽车、Cartier卡地亚,表

6、购买奢侈品的原因:

63.3%喜欢就拥有,61.2%奢侈品确实品质优良,那何乐而不为呢,25.5%表示是为了社会需求

7、购买奢侈品的支付方式:88.5%付现金,84.4%刷银行卡

8、购买哪些奢侈品:

主要购买的奢侈品为化妆品、服装、香水。62.5%是购买香水,58.3%购买服装

9、购买奢侈品的地点:

74.2%在当地的高端市场,71.1%内地重点城市高端商场或奢侈品专门店,15.5%是在香港和台湾

10、昆明收入水平与消费奢侈品之间的关系

50%的人认为月薪在5000至10000元以内的有能力购买奢侈品,34.7%的人认为月薪在5000元以内的有能力购买奢侈品;

11、昆明奢侈品消费群体的特征

大致可以分为3类:

一类为颇具经济实力,有足够的资金来源为奢侈品埋单,包括公司经营者和打工族中的金领;

二类为“透支”奢侈者,对奢侈品的热爱度远高于自身财力的人群,多为月薪数千元的白领,不时在名品店刷卡购物,直到透支为止;

三类为部分送礼者,自身衣着未必昂贵,却不惜耗费万元购买名牌东西,作为足够体面的礼品。

九、昆明在国内奢侈品市场的排名:

昆明有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大量外地、外国人口前来定居,带来了很大一部分消费人群和一定量的消费能力,昆明在全国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中排名第14位。

十、建议

以上调查是通过网上查阅相关资料以及风之铃2007奢侈品调查数据汇总而成,以供白金风尚奢侈品展参考,通过以上调查提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1、昆明具备一定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也具有一定数量的国际奢侈品牌,并且在逐渐增加,昆明奢侈

品消费的潜力也十分巨大,具备举办奢侈品展的市场条件;

2、昆明地处西南边陲,经济发展水平较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尚有差距,因此建议白金风尚首届奢

侈品展办成小规模、小范围、精致具有云南特色的奢侈品展;

展市场调查报告 第6篇

一、基本情况

1、辖区基本情况:城区辖区面积20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7万,辖区共有持证户2038户,专卖正常状态零售户1750户,其中A类户1577户,占比90.11%;B类户156户,占比8.92%;C类户17户,占比0.97%。,无证户有225户。全区管辖1个高新技术产业园,5个管理区,43个行政村,49个社区居委会。

2、日常巡查工作:本月以开展“冬季会战”专项整治行动为主,没有安排分组检查,全部为集中有目的、有重点的检查,所以检查户较少,共检查79户次,其中(XX:2户次;XXX:11户;XX:6户次;XX:38户次;XX:22户次;),其中持证户69户次,无证户10户。向客服组发出信息反馈13条,收到客服组反馈信息3条,停止供货14户,本月共办理新办证7户,注销许可证28户。

3、市场动态监管:

本月城区中队辖区内查处案件10起,均为未在当地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进货案件,共查获卷烟511条,案值15.11万元,确保了辖区市场正常的经营秩序。

从辖区零售户的检查情况来看,辖区内的卷烟市场秩序基本稳定,但1月中旬前,由于山东等其他地区卷烟投放策略,部分回流烟进入我中队辖区,试图冲击我所辖区市场。

二、分类管理情况

本中队现持证零售户目前有2038户,其中正常供货户1750户,停供户285户,以零售业态划分:食杂店1467户、便利店107户、超市3户、商场2户、烟酒店26户、娱乐服务类3户、其他类142户。以订货方式划分:网上订货1565户,比例达到89.43%以上,电话订货客户94户。

按经营者户籍来划分:本地籍经营的有1345户,占总数的66%,此外有 13个省市地区外籍人员来辖区开店,共计693户,占到了总数的34%。其中浙江籍312户占15.31%,安徽籍168户占8.24%,河南籍10户占0.49%,福建籍21户占1.03%,其他182户地区8.93%。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本月有元旦、春节两大节日,卷烟销售进入旺季,由于山东地区在卷烟投放上的策略不同,导致部分卷烟回流到我辖区,冲击辖区的正常经营秩序,部分卷烟价格明显降低,有的品牌甚至出现在价格倒挂现象。从本月查处的案件来看,主要是市场上的紧俏卷烟,包括中华、苏烟(五星);经过查看卷烟的打码,主要来自山东地区,从结合本月在日常检查过程中收集的信息,要适时的安排人员进行蹲点、监控,掌握卷烟来源信息和摸清当事人卷烟存放的仓库,进行有效的查处。同时要加强与辖区卡口联系,加大路面的检查力度,进一步打击无证运证运输卷烟的违法行为。

上一篇:我感受到了友情的魅力下一篇:公务员立足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