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景点为话题的作文:壮观的济南黑虎泉

2024-07-16

济南景点为话题的作文:壮观的济南黑虎泉(精选6篇)

济南景点为话题的作文:壮观的济南黑虎泉 第1篇

今天我来到舅舅的家。舅舅说要带我去游黑虎泉,我甭提多高兴了。第二天一早,我们一起来到泉城第二大泉——黑虎泉。

黑虎泉位于泉城旧城东南、南护城陡壁下,北与解放阁相对。南护城河东段,沿河两岸,东起解放阁向西700米的地方,共有泉池14处:如白玉泉、九女泉、任泉等,黑虎泉是其中最大的一处。黑虎泉为天然洞穴,高2米、深3米、宽1.7米。穴由青石砌垒,上有巧石悬挂,下有顽石漱波,左右秀石错落,洞穴隐露,从远处望去,犹如猛虎吼天,泉水涌量仅次于趵突泉,在济南众多的泉中排第二位。水自洞中通过暗道由石雕兽头口中喷出,形似瀑布,然后流进长约13米,宽约9米的石砌方池中,池兽名为黑虎,传说是黑龙的第6个孩子,性喜水,常栖水边。

黑虎泉中唯有一处饮用的水,其它池子里面有许多孩子在欢乐的戏水,因为是暑假期间,来游玩儿的人特别多。黑虎泉中有一个“如玉白石泉”岸边有众多游人在说着笑着乐着,有一些游客在池中捉着小巧玲珑的小鱼儿,还有一些人在池水中,幸福的享受着水的乐趣,游人们有着花样百变的玩法,看着如此美丽的场景,我情不自禁的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赶紧脱下脚上的鞋袜,飞快地跳到池水中玩个痛快。游玩结束之后,虽然人已到家,但心却始终没有归来,仍然还留恋黑虎泉的美丽景色,这时,我便冒出一个念头:如果我居住的城市——济宁,也有如此漂亮的泉水该多好啊!

我希望梦想成真,我爱大自然,我更爱泉城的黑虎泉。

济南景点为话题的作文:壮观的济南黑虎泉 第2篇

八月中旬,去了济南,那个冬天很温暖的济南,那个被称为泉城的济南,那个乾隆与夏雨荷相识相知的济南。

我们到的时候,那里下着大雨——很大很大的雨。真是如倾盆之水从天而降。这不再是那漫天飞舞的粉末,而是泛滥的银河水倾盆而下。即使打着伞,还是浑身被淋得透湿。

在老舍笔下温和得如一位慈祥的老人的济南竟给了我如此盛大的见面礼!

街上,雨漫上了15厘米左右的高度,把行人的脚都给漫过了。积水深的地方甚至还漫过了小腿。车开在街上,轮胎开过的地方都是长长的浪花。

济南景点为话题的作文:壮观的济南黑虎泉 第3篇

做为济南曲艺的一种重要形式, 山东大鼓是北方大鼓书最早产生的一种。陈汝衡先生在他的《说书史话》中说:“……大鼓书发源于山东, 所谓山东大鼓乃是鼓书的老祖宗”。后来的京韵大鼓、西河大鼓、河洛大鼓等都是在山东大鼓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语言特点形成的。其产生、发展、传承、保护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只有更好地了解这种曲艺的历史, 才能真正谈到对其传承和保护。

一、山东大鼓的简要历史

(一) 山东大鼓的产生

明末, 鲁西北一代的农民在田间地头敲击犁铧碎片唱农歌以自娱自乐, 后来发展到清朝乾隆年间, 艺人敲击两片犁铧片和鼓而唱, 并添加三弦做为伴奏, 唱的内容多为历代战争故事、公案传奇、民间故事, 流行于山东与河北交界的乡间, 称作犁铧大鼓。

在《历下志游》中记载, 犁铧大鼓首次进入济南献艺在同治十年 (1871) , 犁铧大鼓艺人郭大妮的唱腔得到了济南人的认可, 几年后又有王小玉在济南登台。

(二) 山东大鼓的发展

王小玉即清末刘鹗《老残游记》中的“白妞”, 她在山东大鼓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王小玉在犁铧大鼓的基础上吸收了当时的昆腔、小曲、西皮、二簧、梆子等腔调, 创出新的唱腔, 完成了曲艺艺术由农村的“俗”向城市的“雅”的过渡。光绪十年 (1884) 白妞与其妹黑妞进入济南献艺, 使犁铧大鼓风靡济南, 刘鹗在他的书中用“犁铧大鼓”的谐音改称为“梨花大鼓”。

梨花大鼓在济南出名后, 影响扩大到我国北方各大城市甚至长江地区, 成为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曲种, 进入了它的鼎盛期。在白妞、黑妞之后, 梨花大鼓在民国初年又出现了一大批知名艺人及梨花大鼓班社, 主要在济南、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开封及东北的各个大城市演出, 各地的书坛几乎成了梨花大鼓的天下, 于是又有了“山东大鼓”的名称。

(三) 山东大鼓的衰微

山东大鼓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日渐衰微, 一个原因是因为社会动荡, 日寇占领国土之后, 很多艺人尤其是女艺人不愿遭受凌辱而退出演艺舞台, 更重要一个原因是:唱腔缺乏创新, 虽然有一些改变, 但听众已经逐渐厌倦。此时西河大鼓和河南坠子进入山东, 新的唱腔吸引走了原本的听众, 山东大鼓从此一蹶不振, 原本的艺人纷纷改行。

二、山东大鼓的现状

(一) 建国前后至文革前

山东大鼓经过20世纪30年代至解放前这一段的衰微期, 很多老艺人在战乱中离世, 很多人不知所踪, 这段时间山东大鼓的传承也出现了断裂。

1949年7月2日, 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鼓励各种曲艺形式进行发展, 济南的曲艺工作者也跃跃欲试, 大鼓书艺人谢大玉参加了山东省第一届曲艺汇演和全国的曲艺汇演, 重现了山东大鼓的风采。济南市文化局于60年代初整理记录了谢大玉约180个传统书段, 并对一部分唱段进行了录音。她陆续收了左玉华、田仲俊、李鹤珍和魏素英等为徒, 她们学到了谢大玉不少真传。但山东大鼓各派名家争艳的时光毕竟逝去了, 仅存的一些老艺人已经十余年没有演出, 要想对这门艺术进行复兴, 年龄和精力难以支撑, 新的演员还处在学习阶段, 不具备对这种曲艺形式做出变革的能力, 山东大鼓逐渐没落, 从事“山东大鼓”的新演员们有的转行, 有的离开济南, 大都不再从事表演。

(二) 文革期间

进入文革, 曲艺被归为“四旧”而赶下了舞台, 曲艺表演团体大都被解散。做为当时山东大鼓代表人物的谢大玉被诬蔑为“文艺黑线”、“三名三高”的代表人物, 遭受了批斗、抄家、关牛棚, 唯一的儿子因为忍受不了残酷的政治氛围自杀, 使这位老艺人受到致命的打击, 文革刚刚结束的两年后, 还没等到彻底平反, 老人已经去世, 而济南市文化局记录她珍贵传统段子的书稿也在文革中遗失。经历过文革之后的山东大鼓已处于失传的境地。

(三) 文革后至今

文革结束的70年代, 在济南和全省各地都听不到山东大鼓的声音, 直到2002年10月, 大观曲艺厅上演了由济南市曲艺团青年演员刘娟、赵倩演唱的山东大鼓《战马超》。这是自“文革”开始后30多年来山东大鼓首次跟观众见面。

这个曲目是为参加当年在香港举行的“中国戏曲曲艺节”演出活动临时学习的。当时“山东大鼓”已失传30多年, 演员听都没听过, 只得到处找谢大玉演唱过的录音磁带对着谱子、唱词一遍遍地听学。剧团费尽周折找到一位唱过山东大鼓的老人和一位曾为山东大鼓伴奏过的老先生进行指点, 才把《战马超》、《大西厢》、《草船借箭》三个段子学成。节目在香港引起很大反响, 人们对这个曾经名噪一时、颇具山东曲艺代表性的地方曲种有了直观的认识。从这次活动, 山东大鼓开始了艰难的复兴。

2008年6月10日, 山东省艺术研究所举办了“老树新花”——山东曲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成果展演在大观园的“茗曲阁”上演, 山东大鼓国家级传承人左玉华进行了精彩表演并收了新的徒弟, 非遗研究中心的副主任王力以山东大鼓琴师的身份也收了一位新徒弟。2006-2009年“明湖居”、“茗曲阁”、“晨光茶社”等老牌书馆重新开业, 将山东大鼓列为表演的曲艺形式。

三、在当前状况下对山东大鼓进行传承、保护和复兴

(一) 山东大鼓衰落的原因

1.时代背景的改变:山东大鼓的产生和兴盛都处于农耕时代, 人们的生活节奏比较慢, 娱乐方式也少。而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使得人们的生活速度急剧加快, 电视和网络的发展非常迅猛, 人们娱乐和获得信息的渠道很多, 这使得曲艺的生存空间变小。

2.艺术自身的特点:旧社会曲艺团体有严格的行规, 对发展成型的曲艺形式进行变革面临很大压力, 这造成了艺术形式本身的僵化。而山东大鼓的唱腔繁复、拖腔过长、音域宽、节奏慢、可看性不高的特点也制约着它的发展。另外山东大鼓的表演内容缺乏创新, 主要是老作品, 偶尔出现的新作品文化基础不够, 创作层次肤浅, 引不起观众的共鸣。

(二) 对山东大鼓进行传承、保护和复兴

2006年山东大鼓入围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对于山东大鼓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但是离它的复兴还有一段距离要走。

山东大鼓是一门精深的曲艺形式, 除了唱之外还要有吹、拉、弹的技能, 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出徒, 对于艺人的培养要有耐性。

对于观众兴趣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曲艺的发展不能脱离它的普通观众。目前济南历山剧院“周末相声剧场”这种小剧场演出的形式值得借鉴, 多种曲艺形式包括山东大鼓在这里演出, 先采用赠票的方式邀请特定群体的观众进行观摩, 除熟悉曲艺的老年人外, 更热心于吸引青年观众, 让他们到现场领略曲艺的魅力, 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是最具有说服力、最吸引人的。要相信曲艺的魅力能够吸引观众, 观众也有足够欣赏曲艺的能力。只要提供这样一种渠道去真正接触活的曲艺, 观众还是会为曲艺痴迷。

在培养好观众群体之后, 曲艺还是要走向产业化的道路。义演虽是好的方式, 却不能成为常态, “免费的午餐”并不能使曲艺真正发展起来。曲艺不能曲高和寡, 但是职业的价值却要从市场收入上体现。虽然挣钱未必多, 但体现了观众真正的认可, 让演员真正意识到观众才是“衣食父母”, 这能促进演员提高自身的技艺。

振兴济南曲艺任重而道远, 需要国家非物质遗产的保护, 需要艺人们的坚持, 也需要观众们的支持。真正走进剧场, 观看现场演出, 领略曲艺的美妙对于每个普通观众来说也会有巨大收获, 让我们关注传统的曲艺发展, 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

摘要:山东大鼓是济南曲艺的一种重要形式, 也是北方大鼓书的鼻祖。于明朝末年产生, 在清末至民国初年发展成为全国范围内有名的大曲种, 出现了了王小玉、四大玉、鹿巧玲等知名艺人和《小黑驴》、《三全镇》、《古城会》等代表曲目, 后来由于社会动荡和曲种自身发展出现的问题逐渐衰微。建国后, 国家保护曲艺的发展, 山东大鼓重现了光彩, 但在文革期间又遭到打击。现在山东大鼓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对它的保护和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山东大鼓,济南曲艺,四大玉

参考文献

[1]姜昆, 倪锺之.中国曲艺通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2]姜昆, 戴宏森.中国曲艺概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3]孙常印, 赵钟云.可爱的济南丛书:曲山艺海[M].济南:黄河出版社, 2002.

[4]朱正昌, 魏占河.齐鲁特色文化丛书:音乐[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 2004.

[5]介贺琼.关于曲艺音乐现状的几点思考[J].魅力中国, 2007, 3, 7:114-115.

郭健为济南留下永恒的记忆 第4篇

老济南人熟悉并走过的青石小路、住过的青砖灰瓦房,简易小巧的石板小桥、窄而短的小巷,当你伫立在这些画作前,当你面对着这些无声的建筑时,每个济南人都可能会看出、听到不同的景象与声音。这些景像与声音可能是只属于你一个人的,但实际上又是属于所有济南人的。这些画的每一个笔触、每一块颜色,都画出了济南人对以前那个简单而有韵味的老城的眷恋与回忆。

大多数济南人是朴实的,就像其住过的地方一样,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深宅大院,有的只是幽静而深远的老街小巷,而这些在郭健的笔下会让人有更深的感受与体悟。当一个画家的作品摆在我们面前时,最能打动人心的可能就是这样每天出现在身边的东西。虽然平时人们熟视无睹,但当有一天这些东西从你的身边消失了的时候,人们才感觉到可惜与惆怅。但这些我们现在可以在郭健的油画中重新找到。那些人们记忆深处的老济南的独特味道……

童年的美丽回忆

当问及缘何画济南老街老巷时,郭健说是为了留住儿时的记忆。大学毕业后,郭健一直没有停止在油画方面的创作。但要说起这个专题的创作,则可以追溯到1 989年当时他才28岁。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郭健就在上学期间走过很多的老街老巷,进行素描写生。虽然当时仅仅是为了完成作业,但也就是在那时,郭健从对这些充满人情冷暖的老街老巷的写生过程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成为了一种感情的积累,再到后来的专题创作。这些都是为了把这种对家乡的爱与说不清的感情宣泄出来。

郭健说,自己小时候,就很喜欢这些老街老巷,有时去亲戚家,放着大路不走,专门绕道去走小街,石板路,老房子,黑大门都散发出一种特别的味道,让人自然而然就生出一种亲切的感觉,也许现在的创作和这些经历有关吧。在专业创作开始后,郭健几乎每天都要到那些熟悉的老街老巷去转一转,每一次都能感受到不同的味道与内涵。但现在这样的老街巷越来越少了,不少很有济南民居特点的老街巷都被拆掉了,以后只能在画与照片中才能感受老济南的风貌了。在叙述这些时,画家的语气里明显多了很多感伤与回忆。

对这座城的深爱

郭健从开始创作至今已有16个年头,在这16年里他已经画了60多幅那些有关老济南的油画。他说,通过这么多年的创作,自己感觉用油画的写实手法来表现济南的古城风貌,更能将感情融入到画笔中,渗入到画布里。很多济南人在看展贤时意外地认出了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十分激动,对这些画作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认同。

当郭健在谈到具体的创作时说,在创作时自己要根据不同的景,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多层次,多角度地来表现不同街巷景点的不同特点。有时更需要画笔,画刀交叉合并使用。通过这种绘画技法的综合运用,能让画面的表现效果更好。他说,油画分很多流派,自己的油画风格属于印象派加古典派画法的一种综合。而现在很流行的用西方绘画手法来表现中国古典韵昧的东西的做法,在当前也是一种风气。

油画是西洋画的一种,进入中国已有100多年。郭健更希望通过油画的创作过程中能够结台中国的国情来表现一些东西。画家必须用心,画自己熟悉,喜欢的东西,这样才能加进自己的情感,这是最重要的。如果硬要画连画家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就根本不可能把自己的情感放进去,创作出来的东西也就是苍白的,没有内涵和深度的,更不会打动别人。

油画本身就很富有表现力,而这种表现力在它的发展中愈益显著,是世界上人类情感沟通的一种重要的艺术语言。大色块、写实手法的运用,使得其表现面比较广,对于一些现实的东西能很好地反映出来,所以用油画表现老建筑就有了一种特别的味道。一般人们都能够欣赏和接受,这一方面也体现出了油画的功能与价值。郭健表示,

“老济南系列是我的个人专题,用油画来表现济南人熟知的老街老巷,为济南城市留下一些影象档案,是我的一点心愿。”

为济南留下永恒的记忆

已经画了这么多年,有没有曾经厌烦的时候?郭健十分肯定地说,没有。济南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很深,这些东西是永远也用不完的好素材,还有很多的东西有待挖掘。有些常见的地方从平常角度看,没什么特别的,但如果从一个特殊的视角来观察,便会发现很多新鲜的、与众不同的东西,落在画布上就会产生特别的效果。现在老街老巷越来越少,提供给我们的老济南的信息也就越来越少了,今后就需要更勤地多跑多画,而这是郭健不变的寻找艺术创作源泉的惟一方式。

济南的变化是快速而巨大的,随之而来的也就会出现一些新的题材。作为一名画家,要抓住这些变化,挖掘表现济南的新的角度和题材,并把新老题材结合起来,才能创作出一些新的东西。当然这也需要大的转变,可能对于以往的绘画习惯有较大的冲击,有些困难,但作为艺术创作者来说,再挖掘,再提高都是一个必须的过程。

小学话题作文:美丽的济南黑虎泉 第5篇

黑虎泉的泉水清澈见底,寒气袭人。在炎热的夏天,附近的居民都会纷纷提上自家的水壶,来黑虎泉取泉水饮用,在炎热的夏天,黑虎泉清凉的泉水无疑是最好的解暑药,这使黑虎泉天天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黑虎泉潭内有三个虎口,泉水便从这三个虎口中喷涌出,水声喧腾,十分壮观。明朝诗人晏壁曾写过这样一首诗:“石皤水府色苍苍,深处浑如黑虎藏。半夜朔风吹石裂,一声清啸月无光。”每天,喝上一杯用黑虎泉泉水冲泡的茶,会使你一整天都过的清清爽爽。

黑虎泉还有一天然岩洞,洞内有一块巨石,上面长满了许许多多的青苔,显得黑苍苍的。泉水从巨石下涌出,激湍撞击,显得别有一番风趣。

小学话题作文:美丽的济南黑虎泉 第6篇

春天,冰雪融化,黑虎泉的水更显得特别的多,走近池边,那泉水的叮咚声伴随着护城河水哗哗的流水声,仿佛在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夏天,清澈见底的护城河里一群群的小鱼欢快的嬉戏玩耍,两岸的垂柳枝条嫩绿,随风飘飘,把黑虎泉点缀的更加美丽。

秋天,金色的落叶飘飘洒洒的落在泉池里,就像一只只满载而归的金色小船。

冬天,白雪皑皑,寒风刺骨,可黑虎泉的泉水却是白雾缭绕,就像仙境一样。提着水壶及各种装水器皿来打泉水的人络绎不绝,生活在泉水湖畔的我们每天都可以享受泉水的滋润,这是一件多么开心惬意的事啊!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济南景点为话题的作文:壮观的济南黑虎泉】相关文章:

济南旅游景点大全07-18

未来的济南作文05-11

我与济南中学的作文05-26

描写济南秋天的作文07-01

济南环境变化的作文08-12

济南的夏天作文范文06-20

济南的秋天作文范文06-20

写秋天的济南作文08-05

写景作文济南的冬天11-04

实用的济南春节的作文06-15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消防安全活动教案下一篇:关于爱国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