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写字教学经验总结

2024-06-02

识字、写字教学经验总结(精选10篇)

识字、写字教学经验总结 第1篇

写字教学之我见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这种生动形象的文字,融音、形、义于一体,用简简单单的几种笔画,生出千变万化。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基础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笔好字犹如一张漂亮的个人名片,往往能够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然而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很多学生的书写能力却不容乐观。写字教学的关键期是小学阶段,对于如何真正落实写字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给学生起一个好的示范作用

平时我们在课堂上的板书,学生看得最清楚了,我们一定要注意字的笔画、笔顺,安排好字的间架结构。板书时要规范、整洁;批改作业时,应该注意书写的姿势,握笔的姿势,作业本上的评语要写得端端正正。长期下去,我们就能发现,一个班的孩子,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和老师的字体很像,这就是学生把老师当成了一面镜子,当做了一个活生生的写字标本,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影响。

二、要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低中年级识字、写字就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对识字、写字感兴趣了,他们才会主动、积极地去写字。比如在一年级上册刚开始学生字时,学的是“山、田、火”等几个象形字,我就给学生讲仓颉造字的 故事,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提高了,并且通过图片展示这几个字的演变过程,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就记住了这几个字的字形,书写的时候也就特别认真。在教学二年级上册识字一“拔、拾、挖、扛、捆、抬”这几个生字时,我就让学生通过动作表演来理解这几个词,学生的兴趣高涨,并很快识记住这几个字都有手的动作有关,一堂枯燥的识字课就变得生动有趣了。孩子们爱听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明白道理,学到知识,从而引发他们对汉字的喜爱。比如王羲之 “临池学书 ”,清水池变 “墨池 ”,岳飞在沙上练字„„古人勤学苦练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是练字的生动教材。目前,现代电化教学技术越来越普及,我们也可运用投影、或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地展示,可以直接刺激的感官,使整个过程一目了然,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使教学显得生动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也就被调动起来。

三、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写字习惯

首先,握笔姿势要正确,正确的握笔应当是右手握笔,拇指较食指稍上,中指抵笔,形成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合作握笔,无名指和小拇指自由弯曲抵托中指的姿势。其次,书写姿势要规范、正确,要求做到“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写字时要求身正、肩平、足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可见正确坐姿 的重要性了。小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危害不小,影响写字质量,养成不良习惯;还影响生长发育、不利于身心健康。老师们虽然知道,但很少刻意去纠正学生不规范的坐姿、或缺乏耐心。这样对学生的骨骼健康发育是非常不利的。从学生进入课堂的第一节课我就采取一系列规范指导措施如图片、实例向学生讲明姿势不正确的危害性,平时做到姿势不规范不动笔;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寻求家长的配合,做到要求一致;同桌相互监督,随时提醒。同时教师还要多做示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醒。各学科教师也要做到协调一致,这样学生良好的写字姿势就有了保障,好习惯也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

四、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写字

教师的指导一定要细致,每篇课文的一类生字都写在课文后面的田字格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良好的观察习惯,让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教师除了打格范写,还可以讲讲横该怎么写,竖该怎么写,不同间架结构的字该怎么写,让学生把字的每一笔画按点在格子中摆放好,运笔再有轻重之分,要注意不断总结写字规律。可以利用歌诀、顺口溜来帮助学生把字写好,如:上留天,下留地,左右不靠壁。横画右上翘,竖画不能倒。我们常用的几种练习方法有“临摹”、“书空”、“描红”,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有步骤地进行,充分地利用课本上的资源,让学生准确的临写。

五、要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 教师在对学生的写字作业进行评价时要以激励为主。每次范写完生字后,我会要求学生描红,临摹。学生书写时,我就走到学生中间去,适时抓住孩子的闪光点,大到一个字,小到一个笔画,都给予肯定。批改作业时,我总用常规本登记,如果哪个孩子的作业写得好或者是本次作业比以前有了进步,我就在全班表扬,特别是平常字写得不好的孩子,更给予充分的关注。还有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个性化的语言,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些:“这个字写得不错,如果其它字也像这个字一样就好了。”、“你写得字比昨天好多了。”、“你写字比前几天认真多了。”“这个字写得真棒„„”在评改时,对于有些学生即使他的字没有达到“优”,当发现他的字比以前有了进步,我也会鼓励他评“优”,并还进行当面的评价,学生写字的自信心就更强了。对写得更好的学生,我就给学生画红旗或者笑脸,孩子们高兴万分,还跟同组学生比,比比谁得红旗最多,因此学生就写得更认真了。每隔一段时间,我还把学生写得好的作业本进行展览,学生既有了学习的榜样,也有了学习的目标,希望自己的作业本也能上榜。

另外还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好多孩子练字时写的字和做其他作业时写的字简直有天壤之别,这就是对写字的认识不够。把练字和作业截然割裂开来,练字时能认真对待,做其他作业则当成一项任务,往往只求速度,不求质量。所以我们所有任课老师有必要让学生懂得“提笔即练字”的道理,要抓住每个可以练字的 机会,持之以恒地进行练习,这样,孩子的写字水平才能得到较快的提高。

目前,孩子们的写字情况是不容乐观的,但是只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相信我们的孩子们一定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字!

识字、写字教学经验总结 第2篇

1、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要想让学生喜欢识字,首先得让学生没有心理负担,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因此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亲近学生,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知识。实践证明,在这种氛围下进行的学习,学生的兴趣浓,主动性高,往往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写字教学的要求和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小学写字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儿童写字熟练的技巧,以便于日常应用。因此有几个要求:(1)正确。此为最基本要求。即把字写的合乎规则,遵守笔顺规则,不写错别字,不改变字形、不多笔少画。(2)端正匀称。即把字写得横平竖直、间架结构比例适当,笔画清楚。(3)整齐。即全篇字大小一样,行款人事科规则,字距合适,行距均匀。(4)速度。随着技能形成要求写字有一定的速度,但要与潦草有严格区别。总之,写字要求就是要做到“对、好、快”三者结合起来即所谓技巧。用较短时间写字而笔画结构正确、端正、行款清楚整齐,就是小学写字教学总要求。

要教给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即“头正、身直、脚放平、胸部距桌子一拳。”这是写好字的基本条件,也是保证身体健康发育的重要措施。其次,是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方法。再次掌握汉字基本笔画的写法,掌握汉字间架结构及笔顺的基本笔顺规则。字写得规矩才好看,要合规矩必须掌握基本笔顺原则,如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外后内、先进人后关门、先横后竖等原则。最后,是要求学生爱惜学习用具。教师拿出慈母的耐心与爱心,教给他们怎样削铅笔,使用橡皮,摆放书本开始。

3、随文识字

语文教学中强调理解要联系语言环境,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我们的识字教学也联系语言环境进行识字。在识字教学时,我常常引导学生把字所在的词拿出来,通过让学生理解这个词的意思来认识和理解这个字。如:“珑”、“璃”的认识我就先让学生认读理解“玲珑”、“玻璃”,再试记“珑”和“璃”。在识字教学中,把学生熟悉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或者联系课文来帮助识记,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4、归类识字

从我们的汉字的造法来看,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几种,都有一定的规律。教学时,我们如果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类,即对学生提高识记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又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识记的范围。例如:要认识的“钢、钉、钟、铃、铜”都是形声字,都带有“金”。教学时,我就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些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得出结论“这些字都带有‘金’的字,都跟金属有关系”。同时进行拓展,让学生想一想还认认那些字带有“金”,然后进行了效流。归类识字不仅有助于学生查字典,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大批同部首字的字义。如把“江、河、湖、海、洋”,“吃、喝、唱、叫”,“跑、跳、跟、踩”,“抬、指、打、拍、提”,这些字按偏旁归类,理解它们分别与水、嘴、脚和手有关系,就容易识记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而且还认识一些课外的生字,拓宽了识字面。

5、游戏识字

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比较薄弱,容易分心,如果只是一味的识字,是无法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因此,在识字过程中使用学生最喜欢的游戏,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是不言而喻的。开火车的游戏法。这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游戏方法。但是这种游戏可以较大范围的检查学生的识字效果,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有好处。在游戏方法一开始,我先用掌声和学生进行互动“火车火车从哪儿开?”“火车火车从这开!”,而且形式也多样了,有小火车、大火车。形式多样、操作简单的开火车游戏,给识字过程带来了调剂,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益处。在识字过程中,引进游戏,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一种轻轻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提高识字的效果。

除了以上方法外,在学字中还有许多识字方法。如编儿歌识字、生活识字、游戏识字、猜谜语识字等等,关键在于学生会思考、会运用,才能达到识字、记字的良好效果。

初中识字写字教学探究 第3篇

对于识字和写字的重要性, 很多初中语文教师不以为然。我所执教的庆安中学是所农村初级中学, 新课程改革后, 阅读教学成了改革的主战场, 文本的解读分析被强化了, 而识字写字这一基础教学内容却被淡化。语文教师对生字词的教学通常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方法, 但大多是布置学生抄写几遍, 对于学生不会的, 默写错误的, 依然是再抄写。就是这种识字方式的单一和机械, 抹杀学生的识字兴趣, 识字效果也不明显。对于识字必需使用的工具书字典、词典, 班级中更是寥寥无几, 学生没有主动使用字典、词典, 没有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 依赖于老师教什么, 他们就记什么。对于书写, 老师只提出要求, 缺乏指导和练习。我印象最深的是, 从7年级到9年级, 学生的书写越来越不规范, 错别字是越来越多。是因为学生作业多, 心情浮躁吗?不是, 主要还是缺乏识字写字的指导与训练。从批阅学生的语文试卷看, 特别是学生作文板块中, 错别字很多, 间接反映出语文老师平常识字和写字教学的弱化和低效。

如何改变初中学段识字和写字的现状, 切实提高学生识字和写字的能力。我从教学实践出发, 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转变教师的观念, 提高对识字与写字重要性的认识。

语文课程改革的关键, 首先就是教师观念的转变。初中语文教师往往认为初中阶段字词考查较少, 无须在字词教学方面花费较多的精力, 对字词教学重视不够。在初中这一学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 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 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 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 提高书写的速度。能临摹名家书法, 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初中阶段除了要巩固小学阶段所学的3000个汉字基础, 还要新增500个汉字。作为语文教师只有明确“识字和写字”的课程标准的设计特点, 才能有效指导教学行为。对于初中生而言, 实现这些目标是有一定难度的, 不能掉以轻心, 因此教师要重视初中阶段的识字与写字, 把识字与写字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强化训练。只有提高学生的识字和写字能力, 才能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对他们将来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转变识字方式, 重视积累。

1. 改变较为单一的机械识字, 尽可能多地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 自主识字, 有效提高识字的能力。

初中语文教材中, 对于生字词或是重要字词, 课文下面大多都有注音和注释。国标教材人教版在编排的时候, 现代文中的重要字词, 都安排在课文后面的“读一读, 写一写”这一环节。在教学文字的重点字词时, 我分三步走:首先, 指导课前预习, 布置学生充分阅读课文, 疏通重点字词、疑难字词的音形义。引导学生利用文下注释, 进行独立识字, 提示学生把生字或是易读错的字音标注在文中相应位置, 在朗读时, 经常目睹, 识字效果就比较明显。在自读课文时遇到文下没有注释的疑难字词, 引导学生使用字典、词典独立完成识字任务。对易错字词, 摘抄出来, 并能解释清楚错误的原因。其次, 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我总要在课堂上安排学生展示自己的识字成果。通过开展“你错我纠”、“找茬挑刺”、“每日一字”等识字活动, 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和竞争意识。对于学生易读错的、写错的疑难字词, 备课的时候要做好预设, 巧妙识字。可以结合形近字, 进行辨析, 如在教学《走一步, 再走一步》一文中的“啜泣”的“啜”字时, 就引导学生和形体相近的其他字词比较:“点缀”的“缀”, “辍学”的“辍”, “拾掇”的“掇”;再如在教学《敬畏自然》一文中“相形见绌”的“绌”时, 我启发学生比较“笨拙”的“拙”, “茁壮”的“茁”, “咄咄逼人”的“咄”等字, 结合字形辨析词义, 促进理解, 加深记忆。可以将字词放在语句中教学识记, 有些重要字词对理解文章内容很有帮助, 也能强化字词的识记。如《背影》中描写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中的“蹒跚”, 让学生自主读, 明确读音, 结合注释明确意思, 教师就可以结合文本内容, 提问:父亲为什么走路“蹒跚”?走路蹒跚为什么不让年轻力壮的儿子去?看到父亲蹒跚的背影, 你的心情如何?你能用“蹒跚”说一小段话吗?通过这样引导, 学生既识记了这个词语, 对这个词语的理解也加深对文本中心的理解。在教学《故乡》时, 有学生提问“伶仃”一词的意思, 我没有正面回答, 而是引导学生结合《紫藤萝瀑布》一文比较探究“伶仃”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前者描写杨二嫂“凸颧骨, 薄嘴唇, 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 两手搭在髀间, 没有系裙, 张着两脚, 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后者描写十年前紫藤萝“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 但花朵从来都稀落, 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通过比较, 学生明白《故乡》一文中的“伶仃”体现了杨二嫂的瘦弱, 以及她生活的艰辛;而《紫藤萝瀑布》中的“伶仃”体现了十年动乱期间紫藤萝的稀落、孤独和作者的苦难。这样识记, 词不离句, 学生在运用中识记字词, 而不是为识字而去识字, 这种方式更有效。也可以在语篇理解中识记字词, 有些字词虽是常见字词, 但易错、易混, 这样的字词, 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理解意思达到识字目的, 如“量体裁衣”, 部分学生误认为“量”字声调是阳平, 利用工具·书, 清楚“量”字是“估量”的意思, 而不是“测量”。这样学生自然牢记“量”字去声音调。再如“走投无路”, 很容易误写为“走投无路”, 纠正这个词语时, 我让学生查词典, 明确“走投无路”是“无路可走, 无处投奔”时, 学生自然也就豁然开朗, 困惑顿解。类似的词语, 诸如“喜出望外, 迫不及待”等等, 大多可以这样去解决, 效果极佳。第·三, 在课后·, 精心设计必要的训练进行巩固, 力求多样, 有趣。巩固识字的有效方法之一是组词、造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比比谁组词多, 谁造句好。如“逊”字, 有学生组成词语, “谦逊”、“逊色”等;“嚼”字, 学生组成“咀嚼”、“咬文嚼字”等, 另外, 造句也能使学生在应用中识字。对文中出现的重要字词, 要求学生组词、造句, 可以加深对词语的识记、理解和应用,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兴趣小组开展“拆字游戏”、“猜字谜”等活动也是巩固识字的有效途径。古人就对拆字情有独钟, 南朝江淹“鸿是江边鸟”妙对“蚕为天下虫”, 至今令人叹服。汉字结构独特, 通过“拆字游戏”、“猜字谜”等活动增强识字训练的趣味性, 使学生了解字形特点, 品味汉字的独特韵味, 对识字大有益处。当然, 字词的巩固离不开抄写, 字词教学的巩固训练虽然要避免机械单一的抄写, 但把握好抄写的“度”, 对难写易错的字词也要布置学生多抄写几遍, 以便打牢坚实的语文基础。

2. 转变学生只在语文课本上识字的思想, 引导学生拓展课外识字的空间。

生活是个大课堂, 生活处处可以学语文。我的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字词积累本, 引导学生在家里在看电视时识字, 如在电视中出现演员误读的字音“暂时”中的“暂”误读为zhàn, “束缚”中的“束”误读sù, 让学生查字典, 明确正确读音。看电视电影遇到好的字词及时记下来, 不断积累。在生活中逛街、购物、旅游时, 要做识字的有心人。如逛街的时候可以到街道上查找错别字, 留意店铺名称、广告用语等, 如药品广告“咳不容缓” (刻不容缓) , 空调广告“终生无汗” (终生无憾) 等, 要求学生记录并改正, 比一比, 看谁发现错误多, 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还要求学生在每周的课外阅读中, 一定做好字词摘记, 用好字典、词典, 不要放过一个拦路虎。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做好词语的归类。这些都是在教师引导下, 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独立完成, 在实践中, 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的识字能力。为了强化识字教学效果, 每隔两周, 我都要组织学生在班级内进行摘记字词交流, 并展示优秀成果, 由学生评出“最佳积累奖”。每月, 我组织一次字词默写训练, 强化基础。初中阶段, 虽然对字词的考察相对较少, 但绝不能掉以轻心。

三、指导写字技能, 重视习惯养成。

写字的过程, 就是巩固识字的过程, 正确、规范、流利地书写, 是学生的一项基本技能, 也是进行有效交流的基础。小学阶段, 老师重视硬笔书写训练, 而到了初中阶段, 老师缺乏科学系统的指导, 学生的书写姿势不太端正, 使用钢笔书写的学生越来越少, 字迹潦草, 有了速度, 却没了质量。针对这种普遍现象, 我首先强化学生“提笔即是练字”的意识。其次每天抽出20分钟的时间练字, 规范学生的书写姿势, 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偏旁部首等进行循序渐进的指导, 推荐学生进行名家书法临摹。在练习书写的过程中, 我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感受、欣赏汉字的形体美, 让学生热爱汉字, 追求书写的美感。最后, 贵在始终如一的坚持,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 书写不只是语文老师的事, 各学科老师也应认真规范地板书, 对学生的书写提出明确要求, 这样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识字、写字教学经验总结 第4篇

【关键词】识字;“勤”;“多”;“精”;“长”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识字写字教学的主体。在第一学段,要把识字、写字教学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落实,树立强烈的识字、写字教学意识,把握学段目标,扎实、有效地把写字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那么,如何激活语文课堂,达到优化识字、写字教学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作了一些有效的尝试:

一、见面要“勤”一点

低年级的学生无意记忆能力强,理解能力差,他们的认知具有“非一次性领会”的特点,牢固识记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对于课文中要求“会认”的生字,教师可以采取“反复跟学生见面”的方法,促进学生无意注意强化识字的效果。

如:教学时,我安排学生在预习时先与生字“见面”,借助拼音读准哪些是翘舌音,哪些是平舌音,哪些是整体认读音节,哪些是后鼻音,哪些是要提醒同学,注意容易读错的,就在生字的下面画个三角形。上课时“再见面”,我运用生字卡片,采用多种形式认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个别抽查读等。练习时“还见面”,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加以巩固生字,并渗透直观、趣味性较强的游戏活动,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在玩中学,学中玩。课后时“乐见面”,激发学生多从商店标语、广告牌、报纸、电视、课外书中认识生字,在每星期一的“识字擂台赛”中,尽显身手,比比谁认的字最多,并授予“识字小明星”,上墙粘贴。这样一来,同学们每天都兴致勃勃地通过各种途径去认识新的汉字,这项作业,渐渐成了学生乐此不疲的活动。

实践证明,这种让学生频繁地跟生字“见面”,大大提高了学生认识生字的效率,就如你去接一个曾经与你有过一面之缘的人,未见到人时,怎么也想不起他的面孔,可车一到站,你立马就能从人群中辨认出来,就是这个道理。

二、形式要“多”一点

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字词教学也占有很重的分量,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扫除生字的障碍,才能达到把课文读通顺、流利且有感情。有老师认为,识字最简单,不需要精心设计。结果,学生机械地识字,呆板地读字,木然地写字,枯燥无味地记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其实,识字教学也需要精心设计,老师要对文中的生字细心研读,哪些字容易读错;哪些字容易写错;哪些字难以理解;哪些字是关键字,都要胸中有数,再根据需要设计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如:找朋友、剪纸拼字、看图识字、比画动作、画简笔画等形式,让学生自始至终都能快乐主动地识字。

如:我在教学“雄鹰翱翔”的“鹰”和“翱翔”三个字时,先让学生正确读好“雄鹰翱翔”的音,再出示“雄鹰”的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说雄鹰长得怎样?它正在干什么?雄鹰是属于什么动物?(属于鸟类)从哪个字可以知道?(“鹰”字的偏旁是鸟字旁)老师和学生一起伸开双臂模仿飞的动作,让学生初步理解“翱翔”一词,学生很快就发现“翱翔”两个字都有“羽”字旁,跟翅膀有关,明白动物要飞就要靠翅膀这一科学知识。

再如:我在教学《坐井观天》中的“沿”字时,我用简笔画在黑板上勾画了一口井和一只鸟,让学生上台指一下“井沿”在哪里?老师再让学生摸摸课桌的边沿在哪里?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沿”的意思就是指物体的边沿,也就记下了“沿”这个生字。

通过以上浅显而又不失乐趣的教学活动,学生兴趣盎然地跨越了一道道“门槛”,从而逐步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三、指导要“精”一点

写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课标要求低年级学生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得端正、匀称、美观,并能热爱汉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教学生写字时,应讲关键部分,讲容易写错、写不好的部分;讲独体字的笔画、笔顺,主笔的占位;讲合体字的间架结构,也就是要“精讲”,认认真真地指导学生练写。

如:教学“丢”字时,我先让学生观察字形,它的第一笔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哪一笔在竖中线上?自学笔画,说第三笔是什么?共有几笔?老师再用红粉笔勾勒出重点笔画第三笔“竖”,让学生记住关键笔画第三笔是“竖”,而不是“撇”,最后才让学生跟着老师书空,并在书上描红练写。

又如:“飞”字的教学,先让学生跟着老师书写,边讲解:“飞”字占田字格的中间,它的“横斜钩”要一笔写成,“钩”要写尖些,不能写成“横折弯钩”,最后两笔要靠紧“横斜钩”,就像小鸟的翅膀,这样整个字才有“飞”的感觉,不然就“飞”不起来了。再写出“九”字,让学生对比一下它们的不同点。

四、练习要“长”一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每个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老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研究练习效果。

字是靠长时间练出来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课上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来练习写字,不贪快,要耐心,除了要在量上完成,还要在质上达标。学生在练写时,可以播放一些轻柔舒缓的乐曲,如:《春江花月夜》等,让学生在乐曲的伴奏声中,愉悦静心地写字,进入理想的学习状态。写字也可与识字同步进行,在识字之后,安排学生写字,这时的学生精力集中,马上动手写刚刚识记的生字,可起到强化识字效果的作用。另外,也可以在上课前几分钟进行听写生字的训练,发现错误当场订正,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练字,又可以让老师对生字的掌握情况有个底,并随之采取弥补措施。

汉语文化源远流长,汉字作为汉语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是学习汉语文化的钥匙。我们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肩负着这识字写字启蒙教学的重担,我们要激活语文课堂,坚持不懈、脚踏实地去寻找更多、更适合学生的方法,达到优化识字写字教学,让我们为孩子们掌握祖国语言文字,打下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而一起努力吧!!

识字写字教学总结 第5篇

曲水镇中心完小 杨杏菊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发现学生对识字写字的兴趣不高,把识字写字当任务,没有自己的方法,对此,我有以下打算:

1、如何培养学生识字兴趣

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把“喜欢学汉字”、“对学汉字有浓厚的兴趣”作为小学低年级学段识字的首要目标。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在注重识字数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体会和认识,以及识字方法的尝试和探索。所以不能把识字数量的多少当做识字教学的全部目的,也不能将其当做衡量一种识字方法是否有价值的唯一标准。识字教学不是教学生识了字就算完成任务,学生能否自己独立识字才是关键。如果学生一接触语文学习,老师就把汉字作为一些枯燥的高深的符号强加给他们,让他们产生一种畏难情绪,甚至是厌学情绪,这对今后他们的学习,无论是识字的学习,还是阅读等相关内容的学习,都是十分不利的。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把识字作为一种乐趣去享受,对他们今后的学习非常有益。

2.如何提高识字的教学效率

课程标准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效率。”情境识字是提高识字效率的最好方法。创设一些情境就等于给学生创设一些识字的机会。比如说,学生每天上学的时候要经过一些路,路边的商店、路牌、广告、医院、书店都有自己的名称,学生用人民币去购买东西,人民币的上面也有汉字,这些情境都是学生识字的好机会,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能让学生喜欢识字。在课堂识字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对培养学生识字的愿望更为重要

3、如何解决“识字量大”的问题

在识字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识字量大完不成教学任务。很多从事低年级教学的教师反映,低年级识字教学没法教,一节课要求认那么多字,写那么多字,是过去两倍的量,根本完不成。这些反映代表了一批老师的心声。他们认为识字量大,在课时量固定的前提下,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或者草草地进行识字写字,教学效果也不够扎实。

4、如何解决生字回生的问题 在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有的时候我们会经常发现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认识的字,到二年级的时候又不认识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把识字和阅读紧密地结合起来。虽然识字和阅读应该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往往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在第一课时集中识字,完成识字任务,第二课时完成阅读任务。老师们认为这样分开教学,特别清楚,特别独立,操作起来也很方便。实际上,这样的操作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会造成学生生字的回生现象,就是今天认识了,明天就忘了。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在阅读环境中识字,可以温习学过的汉字。就是一个汉字复现的过程,使识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所以,我们在低年段应该鼓励学生在家里读书,倡导学生在家里和爸爸妈妈同读一本书,并且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交流读书的收获。除了读书以外,鼓励学生在家里跟爸爸妈妈说话,把说话与读书结合起来。

在这方面,我们还可以充分地借助教科书提供的阅读材料。不同版本的一二年级教科书都编写了大量的儿歌韵语。这些儿歌韵语不仅符合学生阅读的特点,而且给学生的识字提供了非常好的一种途径。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可能读了五六遍就会自然地背下来了。比如,“我家住在大海湾,海湾有条打鱼船,船上有位老爷爷,他的故事讲不完”。这个儿歌里头有很多生字,这些生字单独拿出来,学生不认识,但是在这个儿歌里头,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他们是认识的。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样的阅读材料,先让学生对阅读材料有个整体的感知和认识,再聚焦到某一个字,最后从部分再回到整体。不总是第一节课把这几个字单独拎出来,然后强化。我们一定要和字的语境结合到一起,使得学生的信息量多,帮助他们来识这个字

5、如何解决错别字的问题

错别字也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难点。我们的老师也经常抱怨,我特别注意让学生比较这个形声字,可是考试的时候还是出现这么多的错别字。对此,在批阅过程中要注意。

写字教学经验总结 第6篇

老师看到自己的学生能写上一手漂亮的字,那你何等的欣慰与陶醉。然而事实上能写上一手漂亮字的学生还是为数不多的。是我们老师没有下功夫来教吗?不是。可以说每一个老师,不论他是语文教师还是数学教师,几乎每天都要强调学生把字写好,然而学生写的作业却总不令人满意。究其原因何在?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点经验之谈。

一是要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学生对写字感兴趣了,他们才会主动、积极地去写字。比如我们可讲一些有关名人写字的一些奇闻逸事,学生会从他们持之以恒的毅力中受到强烈感染和鼓舞。还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采用故事激励、竞赛激励、展览等方法进行兴趣的培养。现代电化教学技术越来越普及,因此,我们也可运用投影、或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地展示,可以直接刺激的感官,使整个过程一目了然,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使教学显得生动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也就被

调动起来。

二是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榜样示范。

教师具有示范性的特点,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有着特殊的影响。教师以身作则,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无声的命令。平时的课堂板书,批改作业,老师都应该注意书写的姿势,握笔姿势。安排好字的结构,注意字的笔顺,展示给学生的是一个个端端正正的汉字。个别辅导时,放下老师的架子,走到学生中去,握着学生的手写一写,让学生看着老师写一写,无形中,老师把自己变成了一面镜子。不但可以加强自身的写字姿势,提高写字水平,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学生更是让他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写字标本,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

三是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写字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写字技能的形成、字写得好坏,关键在于是否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其中,写字姿势的正确与否是影响写字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不正确的姿势还影响学生身体的发育和成长。

由于习惯是需要重复或练习才能巩固下来的行为方式,除了明确讲解、严格要求外,在教学中我还采取了多种形象的方法进行强化。如借助挂图、图象,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可参照的“书写形象”,把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的挂图贴在墙上,时时提醒学生:和这个同学比一比,谁做得和他一样棒。用口诀儿歌协助动作,提高学生的自制力,学生每每背起“身坐直,臂撑开,脚放平„”的儿歌,姿势总会自觉的端正起来,脸上也会荡漾着自豪的微笑。为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姿势正确的重要性,我告诉他们坐不好脊柱就会变形,拿笔不正确手指就会成为畸形。我还请班中的“小眼镜”讲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不便。当我笑着问“谁愿意成为咱班的眼镜先生和眼镜小姐”时,学生们在灿烂的笑声中坐得更直了。

四是要对学生进行正面的评价。

老师在对学生的作业批改时主要以激励为主,尽量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大到一个字,小到一个笔画,都给予肯定,如果哪个孩子本次作业比以前有了进步,我就在全班表扬,特别是平常字写得不好的孩子,更给予充分的关注。

比如在对学生的写字进行评价时,我会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些:“这个字写得不错,如果其它字也像这个字一样就好了。”、“你写得字比昨天好多了。”、“你写字比前几天认真多了„„”在评改时,对于有些学生即使他的字没有达到“优”,当发现他的字比以前有了进步,我也会鼓励他评“优”,并还进行当面的评价,学生写字的自信心就更强了。对写得更好的学生,我就不停的给学生“优+、优+ +、优+ + +„„”学生为得“优+ ”而高兴万分,还跟同组学生比,比比谁得“+”最多,因此学生就写得更认真了。每隔一段时间,我还把学生写得好的作业本进行展览,学生既有了学习的榜样,也有了学习的目标,希望自己的作业本也能上榜。

另外还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好多孩子练字时写的字和做其他作业时写的字简直有天壤之别,这就是对写字的认识不够。把练字和作业截然割裂开来,练字时能认真对待,做其他作业则当成一项任务,往往只求速度,不求质量。所以我们所有任课老师有必要让

一年级识字教学实践经验总结 第7篇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之一。人教版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材,一、二年级安排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教材编排的目的明显强调学生大量识字,争取在儿童语言能力的黄金期尽早进入阅读的自觉状态。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地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的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鉴于以上思想的指导,我校一年级开展了趣味识字教学的改革试验,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下面具体谈谈几点做法:

一、提供展示舞台,激发识字兴趣

给天性爱表现的儿童一个展示的舞台,他们的学习动力就会源源不绝。我校一年级三个班都设立了“小小展示台”“快乐园”“语文小天地”栏目,巧妙地将识字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1、确立主题,引导识字:

开学初,教师制订了学生的大语文识字法计划,把学生的识字活动分为几个主题:⑴ 我认识班上同学的名字了;⑵ 我的家里有„„我爱我的家;⑶ 周末里,我走上街,认识了„„制订了主题活动时间和方法:

第一个月引导学生认识同学的姓名。首先,老师让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小纸片上,做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图形,贴在课桌角,鼓励同学课间休息时,互相认识,互相当小老师,教其他同学认识自己的姓名。当小老师,其乐融融。在热闹的活动持续了两个星期之后,各班在教室里进行了“我认识的同学名字多”的比赛,教师给每位学生发放一张全班同学名单,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检查同学的认读情况,统计认识的名字数量,给优胜者颁奖。最后一环,则是鼓励学生把自己认识的同学的名字写下来,贴在展示台上给同学们看。

后两个主题各班视学生的识字能力而定,一般活动时间为两周。活动前,召开了班级家长会,教师把活动的目的、方法和家长交流,达成了帮助孩子识字的方法。针对主题二,家长从家庭成员、家庭物品等方面,采用物品上粘贴名称卡、借助图画书等各种方法,教孩子认字,孩子们把自己认识的字写成字卡,挂在班中的展示台互相交流与激励。主题三,则鼓励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走上街头、商店,把刚刚认识的字写在小小记录本上,在每周的识字活动课中互相交流。

2、巧用展示台,激发兴趣:

展示台使学生在主题识字过程中获得了成功的满足。如何使展示台在学生进行课内识字的过程中,也发挥巨大的作用呢?⑴ 与课前预习相结合。鼓励学生把预习中认识的字制作成字卡,贴在展示台上,以此勉励自己,激发他人。⑵ 与教学效果相结合。利用展示台及时展出学生识字、写字中的优秀作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这样,不断地利用展示台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学生的识字兴趣被激发了,始终保持着自觉识字的欲望和热情。

二、创设快乐课堂,培养快速识字

一年级学生识字存在的问题是:学得快,忘得更快。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巩固识字的最佳方法是让学生进入“快乐园”,在不知不觉中记住汉字。寓教于乐,可以让学生真正喜欢汉字,使学生保持愉悦的心境,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在识字教学中,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进行有趣的识字活动。

1、特殊的打牌:

学生自制牌型生字卡,在课堂中同桌互玩打牌游戏,边出牌边读出字音,谁先把手中的汉字打完,谁就是“学习生字的小能手”。在打牌的过程中,把不会读的字放一边,及时请教同学和老师,把手中的牌继续打完。学生经常欲罢不能,在有趣的活动中,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些生字。

2、互助接龙赛:

学生把自制字卡带入课堂进行接龙游戏。游戏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自己会读的字一个接一个地读下去,不会的放在一边,请教四人小组中的“小老师”,学生互相帮助,使自己的生字接龙不断地进行下去,最后,以接得最长的为优胜者。这种轻松、有趣的识字方式,不仅使学生在快乐中认识了生字,而且,增强了学生的互助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3、有趣的贴字词游戏:

贴字词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把它引进识字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⑴ 部件组合。也就是将字的两部分拆开,分别贴出来,小组合作进行组合比赛,帮助部件找到家。如:学习一年级下册《识字4》时,把“蜻、蜓、展、蚯、蚁、运、蝌、蚪、蜘、蛛、蚂”拆开成两部分,以四人小组进行组合赛,看看哪一小组又准又快。⑵ 图文组合。一年级下册每一课都配备了生动有趣的图,可以通过看图片初步感知课文的同时进行认识汉字。如:在教一年级下册《识字1》,教师让学生把课文中的词语写成卡片,在教学中让学生看着颜色鲜艳、生动有趣的图贴上相应的词语,并充当小老师与同学互教、互读。这样,短短十多分钟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了十几个字和八个词语。实践证明,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材料识记生字的做法,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4、争夺小红花:

科学的激励机制,也是激发学生快速记忆生字的好方法。各班在设立了展示台的同时,推出了相应的激励措施。如:“看谁红花多”,把争夺红花和记忆生字结合起来。首先,是把学习部首查字典方法和小红花竞赛结合起来。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一册要掌握的偏旁、部首比较多,学生每学会一个部首,教师就奖励一朵红花,学会部首查字典方法就奖励两朵,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就激发起来了,教师马上利用一节课教会学生一些常见的偏旁、部首;一节课教会学生用部首查字法;最后让学生回家用部首查字法识字,很快提高了学生记

忆生字的能力。另外,把这一激励机制不时渗透在识字教学中,提高了识字的效果。

三、开发学本资源,扩大识字量

人教版一年级实验教材大力改进呈现方式,使教科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如何开发这一“学本”资源,拓展学生的识字量呢?我们在这方面不断地探讨。我们很重视集体备课,互相钻研教材,挖掘每一课的汉字拓展内容。在教学中重视分时间拓展。如,预习拓展。在学习新课生字前,指导学生认识相关汉字。如:教一年级下册《识字4》一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回家自制动物名称卡,一上课就让学生展示自己认识的动物名称,让学生展示、交流中,增加了识字量。再如课后拓展。如学习一年级下册《识字8》一课后,教师让学生课外搜集谚语,先向家人展示,再与同学交流。

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提高认字效果

少年儿童的好胜心、荣誉感极强,他们总是希望自己的成绩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认可。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广泛开展各种识字课外实践活动。如:“课前一、二分钟朗诵会”“故事会”,评选“认字小能手”活动,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与鼓励,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识字其乐无穷。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后,开始用自己认识的汉字说一句话,让家长帮助记下来;或给父母亲朗读几句自己喜欢的句子,然后每天利用课前的几分钟开展汇报比赛,比一比谁的句子最好,谁读得最好。充分利用双休日让学生回家读一两个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然后在每周五的读书课里互相交流,评出“故

事小能手”。学生对这项工作兴趣很浓。这样一来,不但使学生有了积累资料的好习惯,还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认识的汉字也会越来越多。

五、优化识字评价,提高识字效率

只有科学的评价手段,才能不断地提高识字的效率。为了使趣味识字教学改革有所收效,我校在《语文科课改方案》中,制订了一年级识字教学的评价方法:

1、实验检测:

通过识字教学实验课,检测教师的教学形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断提高教师在识字教学中的水平。

2、口头测试:

每学期进行两次识字口头考试。检测方式是:⑴ 学生出示自己的课外识字本和字卡,由高年级学生以一对一的形式检查识字量,根据数量给学生评定等级。⑵ 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班由四个语文教师进行抽检。

附:一年级下学期语文口试成绩总表

识字情况测评方法:

⑴ 利用编写的有生字组成的短文让学生认读。共提供八篇短文,学生用抽签的方式决定读哪一篇。

⑵ 学生认读时教师不做催促,不作提示,只对读错的字作上记号,学生开始读错,后又自行纠正,应视为正确。加注拼音的字学生读错,不在统计之列。

⑶ 测试可由老师或高年级的学生帮助。

⑷ 测试的指导语:请你准备一下,把这篇文章读一读,要看清楚,读正确。

其它内容测评方法:略。

识字写字教学之我见 第8篇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高年级的教师往往认为识字、写作教学应该是低年级的重点, 所以缺乏关注;

教师的工作主要是抄写词语, 注重数量, 忽视质量;

因为多数教师重视课文的讲解, 忽视词语的意思, 所以学生对部分词语不能正确理解, 我们会看到“西阳”“因该”等词语;

学生的阅读量少, 阅读水平低;

许多学生不知道正确的汉字, 不懂得汉字的结构特征, 没有掌握书写规则。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我们必须认真思考识字与写字的教学, 让学生们写一手好字, 也让中国博大深远的汉字文化根植于学生心中。

一、不断更新观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 所以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 新的教育理念要确立, 为学生寻求发展的新的教学理念, 提高素养在语言环境中的可能, 使汉字具有生命力。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 积极探索在汉字的内涵, 使识字过程变得有意义。

兴趣是一种学习活动的内部动机。生物学家达尔文在他成功经验的总结中说:“就我记得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 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 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能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事物和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们在汉字的学习中感不感兴趣, 直接影响汉字学习。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注重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读写的欲望, 要关注每一个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闪光点, 根据学生的特点, 利用游戏、故事、歌曲、识字挑战赛等模式和其他辅助手段, 使学生意识到写字的乐趣, 感受到识字的成功。

二、不断寻求方法, 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 注重学生注意力、观察力的培养

有些汉字只有细微的差别, 不仔细观察就容易认错, 闹出笑话。如:戊、戌、戍, 经常有学生分不清, 因此在认识这三个字的时候, 就把它们放在一起, 先观察再比较, 当学生发现三个字之间细微的差别后, 学生们就很容易一下记住三个, 避免错别字的出现。

(二) 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中国汉字的构成, 大部分都是有一定的规律。为了让学生更准确地记住汉字, 我们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编个小故事。例如在指导学生认识“碧”时, 让学生想办法记住它们。有一个学生说:有一天, 有个姓王的大娘和姓白的大娘出门串亲戚, 后来他们累了, 就一起坐在石头上休息了。这么一说, 学生印象深刻, 学生既可以认识难记的生字, 又活跃了想象力, 也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 真是一举三得。

(三) 注重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识字和写字教学过程, 主要是以小组活动为单位, 集体齐动脑, 共同寻求读、写的好方法, 最后分享。该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索能力, 特别是最后一类共享的过程, 学生们运用多种方法, 使得班上其他同学对汉字的记忆更为深刻了。

三、利用多种途径, 提高学生识字写字水平

方法是识字和写字的根本。因此我引导学生从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对生字进行识记,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帮助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重点培养学生预习生字的能力。

(一) 在阅读中识字的指导

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 在识字中阅读, 理解、感悟, 想象。例如, 教学“心旷神怡”一词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我来到了一片绿草如茵的草原, 我向前走啊走, 看到了万紫千红的花园, 花园里鸟语花香, 我顿时感到心旷神怡!”学生入境感受之后, 他自然会明白这个词的意思, 同时还要加强词语记忆。这种方法, 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又便于学生进入情境的文本。

(二) 在语境中识字的指导

在平时听课中不难发现, 教师经常把汉字从课文中拿出来, 运用一定方法进行教学。尽管识字方法多种多样, 但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所以教师应注意教学中的整合, 让学生的识字过程变成一个明确的扫除阅读障碍的过程。有了语境的支持, 学生更容易在相应的上下文记忆词语, 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

(三) 在积累运用中识字的指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早引导学生独立阅读, 从而促进学生字词的积累。如, 教师可以在班级里开展“词海抬贝”“成语集锦”“格言警句”等多个阅读项目, 也可以把词语编成短语, 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减少学生的词汇回生率。

(四) 指导学生学会将单元生字整合学习

在各个学段学生的识字和写字要求的数量是非常大的, 但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逐个生字教、写, 一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二是模式的固定不利于学生的记忆;三是禁锢了学生的思想, 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所以在学习过程中, 我主要采取整合生字的学习方法。在整合学习生字的同时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掌握多种多样的识字法。

1. 字义识字法:

在字义教学中, 很多字和他们的意思相关联, 如“恨”的部首是“忄”, 它的字义与心情有关, “论”的部首是“讠”, 它的字义与语言有关, 再如“捎”和“梢”, 都读“shāo”, 但“捎”的部首是“扌”, 显然它的意思与动作有关, “梢”的部首是“木”, 它的意思当然与树木有关。

2. 儿歌识字法:

引导学生根据汉字的特点改编一些适合学生的兴趣和理解水平的儿歌, 让其他学生多次阅读, 使学生产生视觉图像的形态, 从而提高形状记忆的准确性。“一个人, 他姓王, 口袋里装着两块糖” (金) ;“一人胆子大, 敢把大王压” (全) ;“两个小儿土上坐” (坐) ;“两人为从”“三人为众”“三木为森”“不正为歪”“小土为尘”“上小下大为尖”。

3. 形声字识字法:

让学生了解汉字特点的同时, 让他们逐步了解“形声字”, 学生们可以通过对形声字的了解, 掌握一个汉字与之相近的很多汉字, 从而锻炼他们的思考力和观察力。比如, 我们很早就学过的“刑”字, 当学生看到“型”字时, 根据平时的训练, 不难把“型”字分为形旁和声旁, 声旁我们已经学过, 所以这个汉字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

4. 字谜识字法:

小组同学一起思考, 在字谜游戏过程的学习, 不但从音, 形, 义三方面理解了字义, 而且锻炼并提高了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真是一举多得。如, “一口咬掉牛尾巴——告”, “牛走独木桥——生”。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生字的过程, 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 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 印象非常深刻。

5. 故事识字法:

小学生喜欢听故事, 在教学中, 如果能把抽象的汉字演绎成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让他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 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中, 学习并识记新的词语, 可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如教学“休”时, 可编成故事:一个人干活干累了靠在树上休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 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更好地识字。

识字写字教学之我见 第9篇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高年级的教师往往认为识字、写作教学应该是低年级的重点,所以缺乏关注;

教师的工作主要是抄写词语,注重数量,忽视质量;

因为多数教师重视课文的讲解,忽视词语的意思,所以学生对部分词语不能正确理解,我们会看到“西阳”“因该”等词语;

学生的阅读量少,阅读水平低;

许多学生不知道正确的汉字,不懂得汉字的结构特征,没有掌握书写规则。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认真思考识字与写字的教学,让学生们写一手好字,也让中国博大深远的汉字文化根植于学生心中。

一、不断更新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所以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新的教育理念要确立,为学生寻求发展的新的教学理念,提高素养在语言环境中的可能,使汉字具有生命力。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积极探索在汉字的内涵,使识字过程变得有意义。

兴趣是一种学习活动的内部动机。生物学家达尔文在他成功经验的总结中说:“就我记得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能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事物和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在汉字的学习中感不感兴趣,直接影响汉字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读写的欲望,要关注每一个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闪光点,根据学生的特点,利用游戏、故事、歌曲、识字挑战赛等模式和其他辅助手段,使学生意识到写字的乐趣,感受到识字的成功。

二、不断寻求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注重学生注意力、观察力的培养

有些汉字只有细微的差别,不仔细观察就容易认错,闹出笑话。如:戊、戌、戍,经常有学生分不清,因此在认识这三个字的时候,就把它们放在一起,先观察再比较,当学生发现三个字之间细微的差别后,学生们就很容易一下记住三个,避免错别字的出现。

(二)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中国汉字的构成,大部分都是有一定的规律。为了让学生更准确地记住汉字,我们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编个小故事。例如在指导学生认识“碧”时,让学生想办法记住它们。有一个学生说:有一天,有个姓王的大娘和姓白的大娘出门串亲戚,后来他们累了,就一起坐在石头上休息了。这么一说,学生印象深刻,学生既可以认识难记的生字,又活跃了想象力,也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真是一举三得。

(三)注重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识字和写字教学过程,主要是以小组活动为单位,集体齐动脑,共同寻求读、写的好方法,最后分享。该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索能力,特别是最后一类共享的过程,学生们运用多种方法,使得班上其他同学对汉字的记忆更为深刻了。

三、利用多种途径,提高学生识字写字水平

方法是识字和写字的根本。因此我引导学生从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对生字进行识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帮助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重点培养学生预习生字的能力。

(一)在阅读中识字的指导

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中阅读,理解、感悟,想象。例如,教学“心旷神怡”一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我来到了一片绿草如茵的草原,我向前走啊走,看到了万紫千红的花园,花园里鸟语花香,我顿时感到心旷神怡!”学生入境感受之后,他自然会明白这个词的意思,同时还要加强词语记忆。这种方法,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又便于学生进入情境的文本。

(二)在语境中识字的指导

在平时听课中不难发现,教师经常把汉字从课文中拿出来,运用一定方法进行教学。尽管识字方法多种多样,但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所以教师应注意教学中的整合,让学生的识字过程变成一个明确的扫除阅读障碍的过程。有了语境的支持,学生更容易在相应的上下文记忆词语,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

(三)在积累运用中识字的指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早引导学生独立阅读,从而促进学生字词的积累。如,教师可以在班级里开展“词海抬贝”“成语集锦”“格言警句”等多个阅读项目,也可以把词语编成短语,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减少学生的词汇回生率。

(四)指导学生学会将单元生字整合学习

在各个学段学生的识字和写字要求的数量是非常大的,但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逐个生字教、写,一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二是模式的固定不利于学生的记忆;三是禁锢了学生的思想,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我主要采取整合生字的学习方法。在整合学习生字的同时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掌握多种多样的识字法。

1.字义识字法:在字义教学中,很多字和他们的意思相关联,如“恨”的部首是“忄”,它的字义与心情有关,“论”的部首是“讠”,它的字义与语言有关,再如“捎”和“梢”,都读“shāo”,但“捎”的部首是“扌”,显然它的意思与动作有关,“梢”的部首是“木”,它的意思当然与树木有关。

2.儿歌识字法:引导学生根据汉字的特点改编一些适合学生的兴趣和理解水平的儿歌,让其他学生多次阅读,使学生产生视觉图像的形态,从而提高形状记忆的准确性。“一个人,他姓王,口袋里装着两块糖”(金);“一人胆子大,敢把大王压”(全);“两个小儿土上坐”(坐);“两人为从”“三人为众”“三木为森”“不正为歪”“小土为尘”“上小下大为尖”。

3.形声字识字法:让学生了解汉字特点的同时,让他们逐步了解“形声字”,学生们可以通过对形声字的了解,掌握一个汉字与之相近的很多汉字,从而锻炼他们的思考力和观察力。比如,我们很早就学过的“刑”字,当学生看到“型”字时,根据平时的训练,不难把“型”字分为形旁和声旁,声旁我们已经学过,所以这个汉字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

4.字谜识字法:小组同学一起思考,在字谜游戏过程的学习,不但从音,形,义三方面理解了字义,而且锻炼并提高了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真是一举多得。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告”,“牛走独木桥——生”。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生字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非常深刻。

5.故事识字法: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在教学中,如果能把抽象的汉字演绎成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让他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并识记新的词语,可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如教学“休”时,可编成故事:一个人干活干累了靠在树上休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更好地识字。

在语文识字、写字教学中,一定要在教给学生识字、写字方法的同时,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养成主动识字、写字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提高小学生识字、写字的效率,为以后的读写训练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识字、写字教学经验总结 第10篇

记: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中,都明确提出了“识字与写字”的学习目标。请问在阶段目标中,是怎样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提出识字、写字的学习目标的?

崔:比如,第一学段(1~2年级),在“识字与写字”方面共提出六项目标。第一项“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第三项中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是侧重于“情感、态度”的目标。第二、三、五项是侧重于汉语拼音、识字写字“知识・能力”的目标。第四项是侧重于写字习惯的目标。第六项是侧重于“过程・方法”的目标。

“识字与写字”目标的全面性,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不仅能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会写其中的3000个字,而且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了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主动识字的习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把字写对、写美观。而学生一旦具有识字的主动性和写字的审美性,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不仅对于识字、写字,对于学好语文,而且对于终身学习,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记:各个学段的“识字与写字”学习目标,是怎样体现阶段性和连续性的?

崔:各个学段“识字与写字”学习目标十分明确,阶段性十分明显,无论对教材编者还是对老师、学生,都便于操作。同时,学习、目标彼此联系,循序渐进很好地体现了学段之间的连续性。特别是5~6年级学习目标与7~9年级学习目标的自然衔接,从学习目标这一关键点上,克服了长期存在的小学和初中脱节的问题,使九年的学习目标彼此衔接、浑然一体。单说识字数量和识字能力的学习目标,各学段是这样安排的。

年级

要求认识的字

要求学会的字

识字能力

1~2

1600~1800

800~1000

学习独立识字

3~4

2500

2000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5~6

3000

2500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7~9

3500

3000

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

应当说明的是,课程标准在各个学段提出的“识字与写字”的学习目标,是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在实施过程中,要因地、因人制宜,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项,使广大学生都能达标,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学得更多、更好。

记:您可以具体说说“识字与写字”的学习目标有哪些特点吗?比如在汉语拼音方面,据我所知,适当降低了教学要求。

崔:是的。以前的教学大纲对汉语拼音要求比较高。大纲规定,汉语拼音具具有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这三项功能。由于用汉语拼音帮助阅读,学生必须能够直呼音节,而直呼音节对广大学生特别是方言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不仅费时而且难以做到;又由于经过多年教改实验,积累了一些使低年级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及早进入用汉字阅读的经验,2000年3月颁布的试用修订版教学大纲,提出汉语拼音的功能是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2001年7月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与修订版大纲一脉相承。由于汉语拼音不再具有帮助阅读的功能,因此,课程标准将汉语拼音的学习目标作了如下规定: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将学习目标定位在拼读音节而不是直呼音节,书写音节而不是默写音节上,把教学要求适当降低,比较符合国情,有利于大面积达到汉语拼音基本的教学要求,有助于改变拼音教学内容过多,教学时间过长,学生感到单调、枯燥的状况。对于一些教改实验地区、学校,可以根据实验的需要,适当提高汉语拼音的教学要求。

记:据我了解,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学会”两种要求,是“识字与写字”学习目标的一个显著特点,请您就这方面具体谈一谈。

崔:整个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课程标准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和“学会”两种要求。在第一学段(1~2年级)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这样做,有以下几个好处:1.“认写分开”,既可以避免识的字字字要求“四会”,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又可以防止“认”“写”相互掣肘,而导致认不快,又写不好。2.“多认”,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这无论对培养阅读能力,还是对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3.“少写”,对教材编者来说,更便于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独体到合体编排写字教材;对教师来说,更能循序渐进地进行写字指导,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写字基础。

要依据课标,准确把握两种识字要求。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在本课认识,放到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认识,不抄,不默,不考。要求学会的字,以往强调“四会”――会读,会写,会讲,会用。现在调整为会读,会写,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逐步做到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教学中再也不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抄、背词语注释,测试时也不要考词语解释。

记:在《识字与写字》学习目标中,是不是比以往更加重视写字了?

崔:加强写字,重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到了高年级,还应引导学生体会汉字的优美。这是新课标在写字方面比较强调的。课标在写字方面,各个学段都有明确的要求。1~2年级打好硬笔字的书写基础,包括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了解汉字基本知识,能把硬笔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3~4年级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学习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5~6年级用硬笔写楷书,要又好又快,行款整齐;能用毛笔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7~9年级在用硬笔熟练地写楷书的基础上,学写行楷字,进一步提高书写速度;用毛笔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总之,写字既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又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体现,要依据课标的学段要求,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使每个学生都能把字写得既规范,又美观。

记:您认为,课标规定的“识字与写字”的学习目标,还有什么特点?

崔:还有一个突出之点,就是力求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可持续发展的识字基础。

课标首先强调识字基础要扎实。不仅把识字作为1~2年级的一个教学重点,而且明确提出识字“质”和“量”的要求。在“量”的方面,提出“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两年要求认1600~1800个常用汉字,这是建国以来历次教学大纲所不多见的。在“质”的方面,提出“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掌握字的间架结构;“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生学会了汉语拼音,就能读出生字的字音;掌握了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就能识记生字的字形;学会两种查字典的方法,不认识或不会写的字渐渐地就能自己解决。这就为一二年级的学生打下比较扎实的识字基础。

上一篇: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下一篇:银行计划财务部竞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