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

2024-05-18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精选8篇)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 第1篇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

摘 要: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但受其自身延续性的影响,对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促进传统政治文化的良性发展,本文从介绍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转型的途径三个方面入手,争取为促进其自身的繁荣与发展提供合理性的建议。

关键词:传统政治文化;存在问题;转型途径

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概述

(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内涵

其实在学术界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界定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但是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观点。以时间来界定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主要分为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是“过去时”。刘泽华、葛荃等人认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传统的政治系统相对,即中国古代君主政治赖以生成、运转的文化条件和背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体已经消失,必须通过史料分析来展现历史人的政治心理、政治意识、政治价值观,而现代政治文化研究的主体是现实的人”。他们强调“在研究传统政治文化问题是不能简单引用现代政治文化的研究方法,必须根据对象特点进行改造和创新,才能对该问题有清晰的认识”。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现在时”。朱日耀认为:“政治文化应该含有与政治相关的各个层次的文化,其中主要是支配和规范人的政治行为的政治思想,代表社会政治运行过程中起着潜在作用的社会政治心理”。

总之,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指中国所特有的、在过去产生、经过了历史的社会化过程至今仍在政治生活中活着的东西,是相对稳定地积淀在中国民众心理层面上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取向,是中国政治系统和政治运用层面的依托[1]。

由于中国所特有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环境和地理条件等因素,使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表现出了所独有的特征。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征

1、以人文主义为基础

中国古代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所决定,宗教神权始终不发达,在古代文明的初期,没有经历过神权国家阶段,进入中世纪以后,也没有出现像欧洲中世纪那样的基督教神权统治,因此,在中国历史上,以神权为本的文化很不发达。从商周早期政治思想产生的时候,就决定了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当时由于人们的认识有限,往往把人事与王命联系在一起,西周时期的“敬天保民”思想就是其典型形态,但是就其思想结构来说,是实于保民而虚于敬天,当时的思想家们认为“人无于水鉴,当于民鉴”,其基点就是从人事去体察天命,而不是从天命中去体察人事,这就导致人们对人的认识的深化[2]。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条件下形成的诸子百家,他们在政治上千差万别,但是,其人文主义特征又是共同的。

不过,中国传统的政治文的人文主义精神与西方近代的人文主义精神是不同的。中国传统的人文思想是以人的本性为出发点的,古代的思想家们以道德为表准对人进行划分,形成性恶论和性善论两种不同的观点,而不论是哪一种观点,其归宿都是如何实现社会群体对于个人的约束。所以中国政治文化中的人性论,所强调的往往是人的义务,而不是个人的价值,单个人的价值只有在群体关系中才能得到体现[3]。同时,由于社会政治制度的影响,古代的思想家们又以人在现实社会的不平等为依据,把人性分为若干个等级,从此,古代的人性论在政治上又为专制主义统治而服务。人文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有机结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思想与西方近代的人文主义思想的本质差别。

2、以礼治为手段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贯穿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始终。“礼”是关于社会生活的具体制度、规范和准则仪式,其中包括社会政治制度、伦理规范等,这些是维护宗法主义的等级秩序、治理国家的根本原则。礼治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进而维护社会和谐。其基本精神是“礼让”,尽量减少人们之间的斗争,理顺社会中的各种横向关系,维护社会的和谐。

在“礼治”中强调要以“三纲五常”为行动的准绳,把君与臣、父与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强调“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样就把人 民紧紧的束缚在王权的统治之下。一方面稳定了社会秩序,使人们形成了共同的心理。让人们认识到的国家的重要性,形成了普遍的爱国观念。另一方面,从伦理学的角度讲各个等级对皇帝应尽的义务,而忽视了人们的权利。从一定程度上讲,这也损害了人民的利益,进而奴化了人们的思想。

礼其实更多的被看作一种治理国家的手段,正是礼的存在才使社会资源得以较为合情的分配,民众心理得以平衡,社会各阶级矛盾得以协调,国家秩序得以维持,社会安定得以实现,在数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因此可以说“礼”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主旋律”。正是人们之间相互谦让、以礼待人的相处方式,才使我国具有了五千年的优秀文化,才使政治制度得以长期存在。

3、以经学为思维基础

不同文化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文化的发展路径和方向。自从儒学确立正统地位以后,其思维方式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影响不断扩大,因而,经学的思维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体是儒学,而经学又是儒学的重要表现。在我国古代,经学一直被认为是最精深的学问。人们在主观上认定,儒学经典是一切科学与知识的源泉。经学的方法一言以蔽之,就是注解、阐发经传的方法,在中国封建时代,经学的思维方式备受推崇,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思想流派,但是他们也有着共同的价值观点。其一是把自己的思维视野囿于儒家经典之内;其二是把圣人之言、经传所云视为人的政治行为的规范和治理国家的准则。这样的思维方式同样体现在政治领域,受其影响,中国古代的政治家们通常从经典中寻求治国之道,例如汉末的王莽改制,宋代的王安石变法都可以从中找到复古的意味。

经学思维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一个重要的作用是使传统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但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也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缺少变革的机制,不能适应日益变化的外部环境,进而使中国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益衰落。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本身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迫使它自身不得不进行相应的转型。我们只有了解传统政治文化本身存在的问题以后,才能够对其转型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皇权专制

中国封建专制主义,形成于秦汉,一直延续至清代,几乎伴随封建社会的始终,历时长达两千余年,这在世界史上也是罕见的。专制主义是中国历史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巨大。

首先,国家权力集中于最高统治者手中。统治者强调君权高于一切,朕即国家的强权理念。例如秦统一六国以后,秦王嬴政为了凸显自己的丰功伟绩和标榜自己的权威,决定重新议定君主的称号。他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因此就把古代传说中的神和人最高贵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二为一,号称“皇帝”,并就有关皇帝的政务活动定出专门称谓,以突出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此外,还规定皇帝自称“朕”。在此基础上,秦始皇又通过其他配套措施,使皇帝总揽了国家最高大权。自此以后,皇权专制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政治制度,甚至形成皇权法典化,以渗入人心。

其次,皇权具有无限性。“王的权力是无限的,在时间上是永久的,在空间上是无边的”,这导致了权力滥用。因为皇帝权力没有任何形式监督和制约,最高统治者可以利用国家的权力为所欲为,不受任何人和任何形式的监督和制约,臣民也无权对他们进行监督。中国历代王朝,虽然都设有监察机构和监察御史,但他们仅是代表皇帝对下属官吏履行督责之权,是皇帝维护其对下属统治的工具。御史可以对皇帝执政方式和个人德行提出建议或意见,但这并不代表监督,只是提醒,其意见和建议能否被采纳,还要看皇帝本人。封建皇权专制,从根本上说,牺牲了绝大多数人的权利和利益来满足极少数人的私欲,最终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皇权思想的固化,对后世影响很大。中国历史上多次爆发农民起义,但不管哪朝哪代的农民起义,他们都具有浓厚的皇权思想,总要找到一个人作为皇权的象征,如汉代的“非刘不王”。而中国历史上也曾多次出现傀儡皇帝和幼年皇帝,他们并无任何统治管理国家的能力,但王朝并未因此分崩离析,尚可继承下去,这些都是极端皇权思想的存在导致的。我们是一个现代性的社会,是一个讲究民主、法律的国家,而这样的“皇权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国家的需求,因此,若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要想继续存在,那么其自身必须进行相应的转型。

(二)文化专制

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君主统治的重要思想准则。我国古代历来讲究“克己”,即探索自我和修身养性、与内在世界斗争而与世无争的观念,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技术的萌生、发展,使政治文化观念倾向于形而上学。例如我国古代的“天朝上国”观念深入人心,正是本着这种思想,才使国家和人民都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一味地否定外国的先进技术,不思进取,最终使原本强大的中国变的不堪一击。统治者通过纲常伦理等教条来限制人们的思想,还用暴力手段来打击所谓的“异端邪教”,例如“文字狱”、“焚书坑儒”等都是其典型的表现。这样的文化专制政策,使人们的思想逐步僵化,思维发展受其束缚,思维角度变得更为局限。思想是文化的派生物,思想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文化的专制,最终使思想专制与文化专制形成恶性循环。

而这样的文化专制制度已经与我国现代的文化制度形成强烈的对立,现代社会中,文化强调“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国家也提倡要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要保留有特色的文化。显然这种古代传统的政治文化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政治生活。

(三)官本位思想严重

官本位思想形成于家长世袭、专制权力、宗法等级为特征的封建社会,其实“官本位”的思想已经背离了儒家经典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初衷,变成了“官贵民轻”。这种思想无处不在,并且顽强的指引人性价值选择、社会心理取向以及人才模式的塑造。在社会中最严重的影响就是引起了人们对权力的崇拜。那些掌握权力的官员,他们会用尽各种方法来保全或者提升自己的官位,依次来增强自己的权力。而那些没有掌握权力的普通百姓,他们也会用各种方式来努力获得一官半职。例如我国古代就出现过“卖官”的现象,那些权力大的官员通过卖官来收取利益,而那些没做官的人通过手中的金钱来实现自己做官的愿望。这种对权力的狂热追求,一方面导致国家行政制度缺失,官员冗杂,办事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在社会中形成腐败现象。这些不良现象的出现,严重损害了普通民众的利益,使社会出现了“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畸形现象,最终导 致我国古代的封建政权一步步走向衰落。

“官本位”的思想容易导致权钱交易,在权力本位意识和物欲化倾向严重的情况下,容易诱发权力主体过分行使职权而不顾法度的行为。在现代化国家中,这种思想应该是严厉禁止的,特别是在政治领域。政府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为官员谋取私利的场所。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否定传统政治文化的作用。其中许多不适应现代政治发展的部分,我们要用具体的方式进行改革,使其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三、实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转型的途径

(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传统政治文化转型的路径应当遵循“以经济发展推动政治文化发展”的策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实现现代变革的根本,便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彻底完成从自然经济形态向市场经济形态的转换,建立起公共权威和社会契约,建立起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市场经济主要从三个方面完成对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改造。第一,市场经济塑造公民的主体性,使大多数个人和社会组织摆脱宗法社会关系和传统政治权力的束缚,成为利益独立、非政治的生活主体。第二,市场经济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构筑了民主发展的物质基础,而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又使民主成为经济主体的自觉追求。第三,市场经济的运行,都需要法律来引导、规范、保障和约束,才能使市场成为有序的市场[4]。

但是,由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相对滞后性,又由于各国具体国情的差异,决定了传统政治文化向现代转型的过程并不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步进行的。为促进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转型,必须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推进。为此,首先要进一步规范政府的职能和行为,真正完成其从对经济的直接控制、强制干预向宏观调控、协调服务转变,完成万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其次,要以市场为依托,大力发展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建立健全市场法规,规范交易秩序,创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创建法制经济、信用经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调节公民的社会政治心理

“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测量社会改革的“感应器”和“晴雨表”,同时它又是改革理论向改革实践转化的桥梁”[5]。在我国现阶段,社会深层矛盾集中,社会问题相对突出,人们的政治心理非常复杂。由于政治心理具有互动性和冲击性特征。这些特征的存在既有利于改革,但同时又会因改革触及个人利益而出现不适应、困惑和迷乱,产生“失落感”甚至抵触情绪。如此种种,都可能形成对于改革的心理阻碍。消极政治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引导与调适,极易弥散和感染到其家庭成员及其他社会群体,引发大面积消极政治行为,严重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政治心理环境,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心理根基,危害社会政治稳定大局。因此调解政治心理极为重要。现代政治理论认为,扩大政治沟通渠道,适当释放社会政治心理,是调控政治心理的有益方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相对扩大,但由于种种因素,目前政治沟通渠道相对狭小,不利于政治心理的调控。因此,我们应当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拓宽政治沟通渠道,比如完善政治协商对话制度、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完善舆论表达和监督制度等,实现政治心理的合理调控。另一方面,也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和加强新型社会规范,克服改革中的心理障碍。我国的传统政治文化包括政治心理,如果人们在心中还是保持那种“天朝上国”的思想,这对我国的政治发展将会产生很大的阻碍,因此培养人们建立一个适应现代政治发展的政治心理是非常必要的。

(三)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我国古代实行的君主专制,主要是以“人治”为主,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人治中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大多数情况下是根据君主自己的想法来统治国家。如果是位开明的君主,那么这个国家或许运行的好些,甚至会出现“盛世”的局面,但是如果我们遇到的不是明君,那么这个国家的发展就会令人堪忧。因此,面对人治统治的不稳定性,我们要尽量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利用法律来治理国家有利于实现国家的稳定性,可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此外,国家文化的发展,本身也需要法律进行规范。我们知道,文化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比较大,但现在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人们的流动性较强,会受到不同民族、不同宗教文化的影响,而产生一些不适应我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因素,严重者会引起一定的 骚乱,因此面对我国的政治文化环境,也应该加强管制,用法律的手段来保障我国政治文化的健康发展。

(四)合理扬弃传统政治文化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确实有很多弊端,但是其合理因素也很多,搞虚无主义是不对的。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硬性隔断历史,对于传统政治文化充耳不闻,一概排斥。我们应该用批判的眼光来对待传统的政治文化。我们必须立足于现实,着眼于传统政治文化中有益有用的东西,做到古为今用,为以科学、民主、理性精神为核心的现代市场经济文明提供切入点和生长点,并以此作为传统政治文化根本性变革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根据时代特征和中国社会政治现代化的需求,对传统政治文化的积极因素和精华性成分进行改造和重塑,赋予它以新的内涵和时代意义,促进其向现代理性主义飞跃,进而把这些积极因素整合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体系之中,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有益成分,为构建和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服务。我们在创建一种新型的、符合我国现代化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时,也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使之能够将我国各阶层、各民族的人民团结在一起,更好的维护和促进我国现阶段及今后国家的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国家的建设而服务。

总之, 对于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 传统政治文化现代转型应当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 吸收已有的西方民主宪政实践中的有益经验, 建设一种社会主义的现代民主政治文化。在现代化民主浪潮的冲击下, 坚持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同时, 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的变革必须同时进行,具有制度保障的文化建设才不会缺失民族的特色。此外,我们也必须看到传统政治文化的转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只要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一定会使政治文化呈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参考文献:

[1]马庆钰:《告别西西弗斯——中国政治文化分析与展望》[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03.[2]朱日耀:《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M].第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0.[3]江荣海:《传统的拷问》[M].第6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01.[4]王秀良、孙建设:《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J].探讨与争鸣.2008.02.[5]金太军、李善岳:《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现代化》[J].第16页.人文杂志.1998.06.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 第2篇

任何社会政治体系及其中的政治活动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氛围之中 ,任何社会的政治文明建设都要受这种经济文化氛围的熏陶和影响。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而落后的、腐朽的传统文化则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由于长期不发达的中国政治文明历史以及造成这种不发达的各种社会存在和社会环境 ,在人们的心理上形成一种文化积淀 ,这种积淀构成了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文化环境。这种环境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影响极为深刻。研究探索这些影响产生的原因 ,找出其应对的措施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和逻辑表明 ,一个社会的文明与发展 ,首先是从物质文明开始的。物质文明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 ,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从事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没有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我们只有在物质有保证的时候才会有可能去关心政治。

我们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封闭形式对人们的参政的影响可谓不小,正是这样的一种文化束缚了我们政治的发展,在那样的文化观念下,人们几乎都有自己的小生活圈,基本需求都能自给自足所以不愿与外界交往,一旦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就会感到惶恐不安,更不用说让他们去参加政治生活了。,在小农经济中 ,对于大部分中国农民来说 ,政治就意味着缴租、纳粮、服劳役。农民也心甘情愿地这样做 ,因为对于分散的小农经济来说只有官府才能保护他们 ,即农民是通过放弃自己的政治人格和参与权利来换取自己的政治生存的,而不是利用这种人格和权利去争取政治生存[ 2 ]。马克思对农民的分析:“ 他们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他们不能自己代表自己 ,一定要别人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 ,是高高地站在他们之上的权威 ,是不受任何限制的政府权力 ,这种权力保护他们不受其它阶级的侵犯 ,并从上面赐给他们雨露和阳光。所以归根到底小农的政治影响 ,表现为行政权力支配一切的社会。” [ 3 ]由于历史的力量 ,这种影响至今还未完全消除。

宗法制度的血缘文化对社会主义政治也有着严重的影响。第一,我们中国人的家族和乡土观念强,一个很常见的现象比如说一般老人都不喜欢外出,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他们身体不方便,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乡土意识,特别是老年人尤其是。特别是村落的家族文化这种家族意识与他们封闭的生存方式以及经济利益、心理习俗、精神信仰等紧密联系在一起 ,有十分顽强的生命力和再生性。它使人所有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都局限在家族圈子内 并深刻影响着中国乡村的社会政治文明建设。,在对待和处理公共生活冲突的过程中 ,人们宁愿求助于区域内的人情和礼俗 ,而不愿求助于政府和法律这种现象对我们政治的建设极为不利。

对于人的权利的关护。中国传统文化属人文文化,不论是儒家、道家、佛家,都关注于人的存在,但它们关注的重心是人如何“成圣”、“成仙”、“成佛”,注重的是人思想境界的提升。而忽略对人自身权利的关护,由于过高地提升“圣„‘仙„‘佛”的意义,从而不同程度地贬抑_r人的最基本的需要。除了儒家之外,道家、佛家更是淡出政治,在此文化背景下,对人的权利关护就显得不够,特别是政治权利。(3)

儒家思想对政治的影响可就是众所周知的了,中庸之道并不仅仅是大众所认为的简单的不偏不倚,讲究的是个“无过犹不及 ” 的问题这么简单。他还包含了另一层含义。孔子曰:“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 意思是说没有什么事情是必须去做的或者绝对不能做的,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怎么样能合于义就怎么样去做。这种思想甚至可以上升

为一种哲学概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邓小平不仅率先倡导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且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上升为一个完整而有序的系统。5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4 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依据现实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政策选择,可见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在对传统政治思想的传承。

在儒家思想中关于民的问题得到了很大重视,孔子的“ 为政以德”;孟子的“ 政在得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以及黄宗羲的“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旺,而在万民之忧乐 ” 以及到唐朝唐太宗的“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无一不体现了儒家的仁政以及民本思想。

。在科学发展观下构建的和谐社会的核心思想就是“以人为本 ” 的人本思想,它即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 ,强调“ 按照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其中的以人为本就是要发展为了人,发展也依靠人,要注重人的需要,人的利益。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及 2010年在两会中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非常重视民生问题,对于人民最关心的就业问题,社会保障以及医疗保险等诸多方面做了政策方面的阐述。报告中有提到:“ 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我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缺乏民主法制的传统,所以我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应该追溯的思想根源是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这种思想在不断传承和延续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已经深入人心,虽说这也不再是统治者的统治手段,可确实也是顺应了现在时代的发展。

陶东明 ,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 [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1998

资本论(3,论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政治——宁新昌 4,历史教科书

5,]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 》 6,传统文化续谈——吴江

7,对传统文化的审视——范晓燕 8,传统性格的两重性——王从仁

9,儒家政治思想对现代中国政治现代化发展的影响 ◆潘庆颖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第3篇

关键词: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发展,法治,权利,权力

政治文化是政治的灵魂。阿尔蒙德首先提出现代政治学理论中的“政治文化”概念, 他在《比较政治体系》一文中将“政治文化”界定为“一个政治系统 (国家或民族) 的基本政治倾向”。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政治文化影响着各个政治角色者的行为、政治要求内容和对法律的反应。这种界定基本上是从政治心理视角进行的, 主要从政治的主观方面即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政治文化现象来解释。政治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而是长期社会化的产物, 是内化在人们观念中的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 一旦形成便具有其相对的稳定性。由于长期受自然经济的影响,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鲜明特点是宗法思想、家族观念、家长本位、人治思想等, 这些因素显然违背了现代民主政治精神, 它们使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发展遭遇了瓶颈, 导致中国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历经坎坷。但是,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逐渐完成, 人们的思维方式、政治态度和政治情感开始随之发生变化, 人们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 人们开始质疑权威, 希望重新建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结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正向有利于现代化发展的方向迈进。基于以上论述, 中国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应以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政治文化为基础, 结合现代化发展对政治文化的要求, 方能开启整个政治现代化的历程。具体而言, 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肃清官员家长制作风

家长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上到下, 家长拥有绝对的权利, 但不用履行应尽的义务;二是从下到上, 民众拥有绝对的义务却享受不到相应的权利。家长制起着诱导中国民众的权威性人格作用。在日常生活中, “阿谀逢迎、欺上瞒下”等心理与行为习惯或多或少的体现了家长本位的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到今天, 许多部门和单位仍然存在着家长式的人物, 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官本位”。在“官本位”思想影响下, 权力徇私与权力腐败现象甚嚣尘上。要推进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必须努力肃清家长制的影响。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是建立了新中国, 在中国的土地上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 这客观上为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前提,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民民主权利会自发地实现。要增强民众的民主意识, 使其认识到政府是被委托机构, 其职责是代表民众维护社会正义与公平;政府官员是民众雇佣的对象, 即我们经常提到的“公仆”, 而不是“青天老爷”;政府权力应该置于民众的监督之下,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公民民主权利真正的实现。

二、根除权力崇拜意识

中国人之所以权力崇拜, 首先是几千年的封建儒家思想的影响给中国人深层心理结构塑造了一种皇权的威严, 其次是人身依附的问题。这种以权力为核心的思想在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都起着重要的影响。在权力崇拜的政治文化中, 社会普遍认可将权力作为谋求社会利益资源的重要途径的行为现象, 为了追求权力, 人们纷纷趋于政府部门。如果“官本位”思想继续扩散并渗透到人们的头脑, 即便不是“官场”中人, 也争相进行权力的争夺和依附以及投资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权力”的确有着难以估量的利益支配空间, 特别是在权力制约环境尚未得到全面优化的情况下, 权力所具有的呼风唤雨、含金无价的巨大潜能是不争的事实, 也是人所共知的常识。可见, 在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当中, 权力即是利益, 对利益的追逐也是导致中国人权力崇拜的重要原因之一。辛亥革命赶走了居庙堂之高的皇帝, 却没有赶走中国老百姓头脑中的皇帝。学而优则仕和名人入仕都是权力崇拜在今天的表现, 历年中国公务员考试引来万千人马趋之若骛的壮观景象便不难解释。要根治权力崇拜意识, 首先要革中国人头脑中那个皇帝的命, 树立公民的权利意识, 使民众认识到权力由权利而来, 应该将人民的权利放在首位, 政府官员是由人民雇佣、为人民服务的, 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父母官”。权力有多大、大到什么限度都应当由权利来决定, 权力如何运作也应当由权利来监督和衡量。要加强教育和宣传的力度, 在全社会普遍树立“权利本位”的观念, 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前提条件和必经之道, 有利于公民社会的培育和逐渐成熟。

三、培养公民民主意识

民主意识指的是一个国家或一个人有没有这样的意识:人不是臣民或奴隶, 而是公民。公民民主意识则指的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公民有没有享受民主权利的意识。传统本分的中国百姓习惯了服从, 在当今这个提倡民主的社会里, 这显然不利于公民社会的培育及普通公民自身权益的保障, 也使政府许多改革设想与措施由于缺乏社会民众的理解和支持而不得不束之高阁甚至流产。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 宗法关系网十分严, 严密的宗法关系在封建小农经济条件下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它可以克服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保障封建的经济政治生活得以顺利进行。但是将伦理道德作为“圣条”则变成了限制人的政治言行的精神桎梏, 否定了人作为个体的自我意义, 强化了个人的人身依附意识, 这不利于人们独立自主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同时也严重阻碍了政治文化的正常发展。所以首先要营造自由民主的政治环境, 保护个人合法、正当、合理的民主权利, 其次是逐步消除民众的依附意识, 通过宣传和教育逐步增强民众的独立自主意识, 以促进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7.

[2]马庆钰.中国政治文化分析与展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3]曹远洲.创新须除“官本位”[N].厦门日报, 2003-10-11.

[4]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147.

也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第4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72(2014)06-001-02

文化转型的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下,因文化发展发生危机或问题而对其进行更新和重组。目前在西方现代化的讨论中,有些人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与现代化文化完全不相同,无法实现现代化的转型。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完全可以在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自我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实现其现代化的完美转型。

1.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背景原因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是社会规律发展的必然结果。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我们可以得知,属于上层建筑的文化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同时对经济有反作用。随着经济的进步,文化也要随着有所改变,以适应一定生产力水平下人们对于文化的追求。文化对于经济的反作用力主要体现在进步的、现代化的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而落后的、不科学的文化则会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说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是非常重要且急迫的。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是文化发展的自身要求。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孔孟儒家之道为核心的,它产生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形成的是一种农业文明,对群体意识的道德标准尤其适用于封建社会。这种模式的传统文化在如今现代化的社会中难免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所以说,单就传统文化的自身发展来说,也是需要现代化转型的。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科学技术相关的重视是比较少的,而现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一个国家要能稳定的在世界上立足,其科学技术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目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要发展的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理性、科学、人道主义作为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目标,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科学技术的重视,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2.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具有其特定的特点。包括非均衡性、包容性、复杂性、长期性等。

第一,非均衡性是指不同区域城市和乡村之间、一线城市和小城市之间在传统文化的转型上存在着时间和过程的不同。一般来讲,大型城市相比小城市、城市相比与乡村,文化的转型都要更迅速和顺利,这主要是因为越开放的区域对于新鲜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接受程度较高。

第二,包容性是指由几千年文化积淀得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吸收新鲜血液的能力,因为环境、对象、文化积淀、思维等的不同,造就了人们传承传统文化的程度和方式的不同,对于外来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学会判断和选择吸收优秀文化,我们要能够海纳百川、百花齐放。并结合本国主体文化,形成开放的,与时俱进的文化内涵。

第三,复杂性是指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在进行传统文化转型的时候需注意考虑民族问题和抵御西方文化的入侵等负面影响的出现。首先民族问题应高度重视,比如,一些地区如新疆等具有宗教文化的,我们应该理性对待宗教文化,正确看待他们的宗教信仰,避免产生一些偏激的思想,不利于民族和平,同时要警惕宗教情感的极端化宣泄,抵制破坏活动。其次抵御西方文化的入侵,比如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的入侵,受到西方文化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我国一些传统文化如英雄主义、奉献精神、爱国主义、集体精神等被娱乐化、低俗化,西方思想的入侵增加了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的复杂性。

第四,长期性,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文化已经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因此,要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必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尤其对于一些文化现代化起点和程度都较低的西部地区。另外,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因此,只有经济发展了,文化才得以很好地发展,虽然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是要实现国家共同富裕仍然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具有长期性的特点。

3.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方法和途径

3.1 立足传统,超越传统

一个民族发展前进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对其民族传统进行继承和发展的过程。我们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转型一定要注意立足于传统来源于传统。我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积累创造了人类发展的灿烂文化,文化的建设不能抛开历史抛开民族经历的沧桑,这些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建设的基础,

我们应在继承中不断创新,批判地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有选择地继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现代转型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建设,我国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比如,医药、歌舞、艺术、习俗、特技以及自强不息、独立自主、爱好和平等文化精神,因此,要立足于传统,深入挖掘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加大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力度,避免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流失于民间。在继承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创新,使之适应于现代社会。传统的文化精神已经深深地植入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所以说要想脱离传统直接现代化是不现实也是不科学的。只有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发展,才能实现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完美转型。

3.2 保持独立性及民族特色

首先,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独立性,受西方文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文化优势逐渐消减,西方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大,中国一些主流文化价值体系逐步失去了社会主导地位,而一个国家要独立,思想文化上的独立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为使我国传统文化向着健康持续的道路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其次,在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时刻注意,从实际出发保持传统文化的中国特色和民族特色。中国的一种文化只有拥有自己的特色才有其生生不息的灵魂。我们要立足于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各国的文化进行批判性的吸收,加以消化,吸收其优点及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华,并将其与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相融合,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3.3 解放思想,实现创新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需要一个开放、创新的大环境,历史告诉我们,在封闭的环境中是很难取得文化的发展和进步的,只有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才能引发出文化的繁荣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国家都需要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外部新鲜文化的到来。在解放思想的大环境中,通过实践对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创新,一方面要借鉴西方文化的具体分析优秀科学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宏观审视的优势相结合,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扬西方社会的创新精神,取其精华,做到学习、吸收,再到创新,最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推进文化创新,真正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3.4突出传统文化现代转型中人的主体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人处于主体地位,因此,只有坚持正确的取向、把握人的现代化进程,实现人的全面文化现代化发展,才能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首先,着重塑造公民的现代人格,以理性公民作为发展方向,避免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培养公民正确科学的民族精神,进而塑造理性民族;

其次,“鬼神论”长期以来一直影响着我国公民的思想,尤其是一些农村地区,仍然存在鬼神主宰命运的荒谬论,把神作为人的庇佑者,没有认识到人自身的主体地位,因此,在人的现代转型过程中,要强化人类自己立规、自己立法的理念,从思想上改变公民,让公民意识到日常生活不是由神保佑规划的,应理性对待人的行为行动。

再者,在文化转型以及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自身的主体力量,而只注重党和政府等决定性力量,但实际上,要实现中国传统文化成功的现代转型,则必须依靠社会的力量,使全民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主动承担共同建设现代文化的责任,使文化建设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才能使形成的现代化文化适合现代人的需求。

3.5文化改革与经济改革同步进行

文化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二者又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因此,党和国家应该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把文化改革与经济改革同步进行,一方面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另一方面推进文化开放、强化文化的主体地位,把经济改革与文化改革相结合,相互促进发展。就少数民族而言,其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化,比如节日文化内涵、民间艺术等是我国传统文化上一颗耀眼的星,但由于很多少数民族的经济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导致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无法得到很好的传承,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甚至一些优秀传统文化正逐渐消失,因此,应加强其经济与文化的同步发展,尽快使少数民族人民过上现代文明的生活,以便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是完全可以实现现代化转型的。我们要注意,现代化并不意味着抛弃传统文化,一味西化。真正的现代化是在立足于传统和坚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打破封闭性,在开放性的思想环境中对传统文化进行发展和创新。相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在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正确支持下,我们一定的迎来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完美转型。

[ 参考文献 ]

[1] 袁会敏,张艳新.五四运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J].宁夏

党校学报,2013,06(12):53-56.

[2] 李建军.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战略构建[J].江西社会科学,

2013,06(08):233-239.

[3] 伍文彬.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 第5篇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文化转型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研究报告之一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文化环境和发展特征,这些地区正处于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时期,构建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并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新型文化模式,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作 者:黄筱娜  作者单位: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南宁,530023 刊 名:广西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GUANGXI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6) 分类号:G03 关键词:传统文化   现代化   少数民族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 第6篇

听了肖立斌教授作的讲座,深刻让我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还有安分守己的做好自己的本份。让我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无知。使我更加坚定的要学习好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知识,并且把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知识学习掌握好,自己以身作则,还有言行做到。

现在的人很多追求自由民主,开放享受,但是却不懂得如何规范自己道德品行的修养,其中很大的根源就是没有学习过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知识,不知道什么是道德,也不知道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知识讲的好,没有羞耻心,什么事情都敢做。这个是为什么?大家想过了吗? 没有羞耻的心,也不知道什么是羞耻的事情,那么就不知道如何规范自己,就什么事情都敢于去做。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接受高等教育,却在日常生活中行为举止不端正,缺少道德的规范做错了很多事情,也给社会,也给人类,造成了很多毁灭性的灾难,很多人没有学习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知识,却根本没有看到这些引发灾难的根源。

现在的人,没有学习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知识,不懂什么是价值观念?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思想观念是现在人追求的,也是很多人想要的梦想。因为他们主张民主,自由,开放,但是他们却没有讲道德规范。

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知识,是古圣先贤们留下给我们后人的精神财富,作为他们后代的我们不能忘本,不能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给抛弃,忘掉。中华传统文化可是经历了几千年的洗礼而走到今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你看看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华文明在延续,这不能说点什么吗?而西方文明却才短短几百年,我们为何不好好去学习呢?

主讲人:

地 点:

学 生: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 第7篇

知识经济的今天,竞争无处不在,企业间的较量已经升级到了比智力、比活力、比潜力、比魅力的新阶段。随着“文化管理”日益得到重视,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优秀的企业文化将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多年来,嘉兴烟草在大力发展经济效益、税利指标等“快变量”的同时,一直致力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今年,嘉兴烟草有幸成为全国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建设试点单位,我们以此为契机,开展了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梳理了企业的愿景、目标、使命、理念,形成了具有嘉烟特色的企业文化,从而为嘉烟“持续学习、持续创新、持续发展,实现企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战略目标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现就本企业文化建设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本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围绕“持续学习、持续创新、持续发展,实现嘉兴烟草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总体战略目标,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打造以“情、理、法”为核心内容的家园 特色文化,创建智慧型企业,推动领导思想力、团队执行力、员工学习力的提高,最终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一)认识——我们为什么搞企业文化建设

嘉兴烟草有没有必要搞企业文化,或者说,搞企业文化条件成熟了吗?我们的回答是,嘉兴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是历史的选择,是现实的要求,是未来的呼唤。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看,企业文化建设是嘉烟发展的历史选择。嘉兴烟草经过20年的发展,企业规模“大”了,员工素质“高”了,管理制度“有”了,企业形象“好”了,嘉兴烟草已经基本实现了从人管人到制度管人的过渡,正处于以制度管人到文化管人的新跨越,这种跨越是嘉烟发展中的一次质的提升,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其次,从当前的现状看,企业文化建设是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必然要求。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人,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主角也是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归根到底体现在人的能力上,体现在整合、调配和运用内外部资源的能力上。与行业发展一样,嘉兴烟草正处于增长速度由高速发展向稳步发展转变,增长方式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增长转变,管理模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发展趋势由市场导向型向能力导向型转变的关键时期。适应这种变化,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是嘉烟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需要。而人的观念和行为的转变,需要企业文化来疏导,通过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员工乐观向上、开拓进取的创业激情和敬业精神。

再次,从未来的变化看,企业文化建设是嘉兴烟草应对未来挑战的有效手段。形势告诉我们,嘉兴烟草在未来若干年里将面对复杂莫测的挑战,如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零售业态日趋多元,工商关系更加微妙,客户需求不断提高……为了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我们需要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转变观念、更新思维,提高企业把握形势、应对变局的灵活性,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要建设企业文化,首先要认识企业文化,不可盲目而为。在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上,应避免四个误区:第一,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政治思想工作;第二,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精神文明建设;第三,企业文化建设仅仅是职工文体生活;第四,企业文化建设仅仅是VI形象设计。这些都是对文化建设的片面认识,必须打破思维定势,进行通盘思考。

(二)思路——我们如何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为开展好企业文化建设试点工作,我们制订并实施了“333”的总体思路:

“三架构”,战略—文化—人才。战略是导向,有了正确发展战略的企业才有正确的前进方向,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必须紧紧围绕发展战略展开;文化是灵魂,在推进战略实施的过程中,企业文化是调动全体员工积极投身实践的无形力量,因此要紧紧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建设符合战略发展要求的企业文化;人才是保障,人才资源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寻求发展的第一资源,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实现企业战略的关键,而在良好企业文化熏陶下成长的人力资源将会加速企业战略的实现。

“三层次”,理念—制度—形象。完整的企业文化包括三个层面:精神层面、行为层面和物质层面。企业理念是策略面,是企业的“心”;行为是执行面,是企业的“手”;形象是展开面,是企业的“脸”。我们旨在以理念为指针,推动管理制度的科学化和企业形象的系统化,达到理念、制度和形象三个层次的协调一致,用共同的理念激励人,用科学的制度规范人,用独特的形象鼓舞人,营造文化参与管理、文化提升管理的良好氛围。

“三提高”,员工素质—组织绩效—企业形象。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最终达到三者共同提高的目的。“企”字无“人”则为“止”,一个企业要发展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只有员工素质和工作绩效的提高真正与企业战略目标相 对应,才能改善组织的绩效,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同时,也要通过关爱社会、回报社会的实际行动来履行企业的责任和使命,通过企业形象的提升来激发员工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整个思路由虚到实,由内而外,从核心理念到行为规范再到形象塑造,通过使命梳理、愿景描述、岗位设计、绩效管理、素质培养等一系列设计,旨在建立起一个企业与人和谐发展的科学体系。根本的落脚点在于通过企业文化建设,重塑观念,为嘉烟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打下思想基础。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做法

(一)走出去,请进来,创建智慧型企业

企业文化建设,关键是打好基础。我们一手抓嘉烟理念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一手抓对员工的宣教和灌输,以此夯实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群众基础。第一,走出去。组织中高层管理人员先后到大连烟草、英美烟草、平安保险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实地调研,开阔眼界,增加认知,吸收适合于嘉兴烟草的优秀文化元素。第二,请进来。邀请中国社科院、北方交大等国内资深文化专家和学者为嘉烟文化建设出谋划策。第三,造声势。利用内部刊物、互联网络等丰富的载体和手段,广泛动员,营造强大的宣传攻势和浓 厚的舆论氛围,使广大职工懂得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调动起全员参与的积极性。第四,抓融合。不断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的宣教灌输,使员工了解企业理念、价值观、愿景、使命等基础概念和系统知识,提高员工对嘉烟企业文化体系的认识,真正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第五,同参与。形成领导重视支持,企业文化建设项目小组牵头,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工作局面,让企业文化建设不仅仅是领导的事、政工部门的事,更要成为每一位员工的事,人人都来建设和学用企业文化。

在此基础上,我们构建了嘉烟精神文化体系: 核心价值观: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愿景:创一流企业,做行业先锋,做精做强做大做久。使命:为国家积累财富,为社会满足需求,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建立平台。

核心理念:人本、服务、敬业、卓越、和谐。核心素质:学习精神、服务精神、敬业精神、进取精神、合作精神。

企业口号:传递真诚,点燃激情。

这个体系体现在《嘉烟工作文化诊断报告》、《嘉兴烟草文化手册》、《嘉兴烟草员工行为准则》、《嘉兴烟草企业文化案例集》、《嘉兴烟草企业文化培训教材》、《绩效谈话制度》等文本中。

我们认识到,嘉烟要实现文化转型,其理想模本是由传统的功能型文化向未来的流程型文化转型。在这条主线的贯穿下,我们将着力推动企业实行四大转变:由内部导向转变为外部导向,由粗犷经营转变为精细经营,由垄断思维转变为合作双赢,由职业保障转变为关注绩效。实现这一文化转型的前提,是努力将嘉烟建设成为一个智慧型企业。为此,我们实施了以“学分制”为核心内容的“1+5”工程:

所谓“1”就是“学分制”教育培训。大力倡导“教育是企业最大投资,培训是员工最好福利”的理念,对企业培训进行改革,将“学分制”新模式引入员工培训中,对课程的内容、形式和时间进行合理的设计,既将参加培训作为一项硬性的考核,又给以员工选择知识、评价课程和反馈意见的自主权利,培养起全员的学习热情,经由强制培训最终向自觉学习转变,在企业内部兴起一种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学风。开展“学分制”培训以来,已举办各类培训班十余场,参加培训的员工共计1000余人次,学习的氛围越来越浓。所谓“5”就是“五个一”工程。一是坚持“日学一小时,月读一本书”学习制度,使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二是建立一个群众性的文联组织,给员工提供一个交流互动的空间;三是每月开展一次文体比赛,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组织的蓬勃朝气与活力;四是搭建一个“我们的企业,我们共同来关注”网络交流平台,给员工构筑一条直抒胸臆、表达心声的渠道;五是出版一本论文集,为员工建立一个展示思想与才华的载体。

(二)重实践,抓管理,营造“家园文化”

我们认为,实践嘉烟企业文化,必须落实在嘉烟的“家园文化”上,这一文化,要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情、理、法”结合到企业管理中,形成企业自身的制度文化、执行文化、协同文化。

在制度文化构建上:我们认为,在企业中,制度犹如人的骨架,而理念犹如人的血液。制定科学规范的制度,是企业管理最根本性的基础工作。我们将流程型文化理念运用到工作实践,实施了业务流程再造,根据实际情况创立了以流程驱动岗位和部门运转的工作模式,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全面加强规范化、系统化管理,对全局上下的良性运转和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

通过建制与改制,我们建立起了以“三个机制”和“三个管理”为核心内容的制度框架体系:“三个机制”就是科学的决策机制、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和完善的内控机制。一是完善了基层参与、中层论证和高层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赋予员工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力,建立多种形式的决策咨询机制和信息传递渠道;二是完善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通过人才招聘、教育培训、绩效考核、干部选拔、薪酬管理、岗位描述等一系列制度的建立与实行,为企业构建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雏形;三是全面启动“阳光工程”,实行阳光决策、阳光预算、阳光采购、阳光企务公开制度,让企业管理更加公开、公平、公正、透明。“三个管理”就是精细化管理、规范化管理、数字化管理。

在执行文化构建上:我们把“整顿会风从关机开始”落实到每一次会上,凡是办公等会议期间接听手机的,一律自觉放入水桶,让有形的水成为中层干部心中无形的水,大大严肃了会议纪律。我们大力倡导开短会、说短话、写短文的务实作风,坚决杜绝华而不实、形式主义的不良习气,去除繁文缛节,提高办事效率。

在协同文化构建上:对内,我们在企业上下推行“后台服务前台、上级服务下级、领导服务员工、机关服务基层”的全员服务理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善服务质量。我们 在每一位员工生日的时候送上生日蛋糕,逢年过节给离退休老同志送去关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融洽,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越来越强。对外,我们唱响“关注教育,关注环保”的公益口号,关爱社会弱势群体,支持教育事业,热心于社区建设,树立起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形象。由此,营造了人与企业、人与社会的和谐氛围。

与此同时,我们的物质文化也日渐丰满。我们的电话礼仪全面规范,从手机到座机,从接听用语到企业彩铃,尽显对客户的温情与关怀;我们的服装全面统一,机关、专卖、营销、物业,一律穿着整齐划一的工作服,展现良好的精神面貌;我们的企业仪式独具特色,十几年如一日每天坚持做广播体操,听、唱《嘉烟之歌》等成为嘉兴烟草一道亮丽的风景;我们办有自己的企业刊物,《嘉兴烟草》、《行业信息》等期刊将企业形象和工作动态及时传递、广泛宣传……

正是在这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精细化管理中,我们实践着制度文化、执行文化和协同文化,完善了物质文化,“家园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

(三)抓基础,重战略,争创一流企业

不能落地生根的文化不是优秀的文化。企业文化的魅力就在于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一个又一个的目标,攻克一个又一 个的难关,不断把企业带到更高的发展境界。嘉兴烟草建设企业文化的目的,正是为了帮助企业早日实现 “创一流企业,做行业先锋,做精做强做大做久”的发展愿景。

一是树立战略思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企业也是如此。我们结合企业文化建设,开展了“嘉兴烟草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战略研究”,聘请中国社科院陈树勋教授担任顾问,成立了由一把手亲自挂帅的课题组。与其他的“学院型”研究不同,这一研究,主要是由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的,目的在于理清思路,明确方向,锻炼队伍。这项工作,对嘉兴烟草未来的发展走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

二是实施标杆超越策略,向一流企业迈进。嘉烟要成为现代型企业,必须实施标杆管理。其一是行业标杆。我们在全市系统开展了“向大连烟草学习”活动,通过向行业标杆学习,看到自身的差距,明确改进的方向。其二是国际标杆。嘉烟要成为现代企业,必须有“国际化视野、国际化标准”,研究世界优秀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办法和现代企业制度。当前,我们尤其注重对行业外逐步走向竞争的行业、企业的研究,如中国移动、中国银行,以此来思考我们如何做到在坚持专卖制度的同时,坚持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在确立两个标杆的同时,我们将着眼长远、着力当前,把宏伟愿景与现 实的工作结合起来,如正在建设中的嘉兴烟草新物流中心,我们专门聘请德国国家物流研究院进行规划设计,希望以其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手段、严谨的作风为嘉烟带出一支具有现代物流意识和水平的专业物流队伍。

三是狠抓基础,以贯标实现规范化管理。从行业发展来看,烟草行业实施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时代已经来临,我们将于明年在企业中全面导入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岗位描述、流程梳理、制度创新,将精神文化落实到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中。

经过紧锣密鼓的组织实施,嘉兴烟草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我们的最大收获是:初步建立了一个以“情、理、法”为内核的嘉烟“家园文化”,构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精神文化体系,企业高层、中层、基层的素质能力普遍提高,一个智慧型的企业初见端倪,嘉兴烟草的核心竞争力得到了长足提升。

眼下,“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核心价值观已经在嘉兴烟草深入人心,精神的导向力正越来越大地显现出来;一种制度至上的文化氛围在嘉兴烟草蔚然成风,企业管理日趋规范、标准;员工更加懂得爱企、敬业、尊重、约束的意义,学习和创新意识越来越强,综合素养越来越高,以人为本、和谐有度、依法重德的氛围越来越好。经过VI设计后的嘉兴烟草,企业品位提高了,形象气质也更佳了。电子显示屏、广告触摸屏、企业主页上随处可见的嘉烟格言,显露出企业的蓬勃朝气;整齐端庄的工作服、统一佩带的身份牌、宾至如归的微笑,展现着嘉烟员工的团结有为和训练有素;清洁的送货车辆、清晰的门牌桌号、亲切的电访问候,给人以诚信优质的服务……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体会

企业文化建设对于嘉兴烟草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试点工作让我们受益匪浅、感受颇丰,可以归纳为 “两先后、两结合”:

(一)先战略后文化

文化建设,战略先行,我们认为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关系应是先有战略后有文化。所谓企业战略,是对企业发展的整体性、长远性、基本性谋划,它指定了企业前进的方向、目标和实现途径,是一个企业的方向盘和指南针。战略并非可有可无,优秀企业都有自己的战略,他们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拥有正确、清晰、超前的战略。企业战略决定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服务于企业战略,战略不同,文化就不同。没有战略,企业文化就没有灵 13 魂,如同海市蜃楼,稍纵即逝;没有文化,企业战略就没有制订和实施的土壤,如同无水之舟,行之不远。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于企业文化建设试点之前启动了“嘉兴烟草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战略研究,并与企业文化建设同步推进。目前,“渠道与服务战略、人才战略、数字嘉烟战略、文化战略”四大战略已经明晰,这为嘉烟文化后续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先理念后形象

实施企业文化建设项目应该先理念,再制度,再形象,由内而外,由虚到实,不能倒着做文化。文化是一种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东西,企业文化的真谛在于其独特的内涵、深刻的底蕴,而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一种表象。抓不住本质的企业文化就会像昙花一现,只有短暂的盛放,没有恒久的光芒。传统向现代转型,首先是观念的转型,同样,我们搞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解决精神层面的问题,帮助员工树立起健康的价值观念和优秀的意志品质,让先进的理念根植于每个人的头脑之中。精神层面的理念归根到底要落实到物质层面,要体现在行为和形象。制度是物化的理念,是行为的坐标,理念明确之后的第一要务就是建立健全制度。由人治向法治转变,正是治企理念进步的表现。VI形象好比企业的面子,是企业的最外层,在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但形象不 是文化的全部,它必须是基于理念和制度之上的自然折射,否则,形象就会失去内涵、流于形式,成为“绣花枕头一包草”。

(三)企业文化建设要与管理创新相结合

企业文化说到底是企业管理的现代化问题。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全面加强企业的科学管理,实现文化与管理的融合,既以先进的文化提升管理的水平,又在管理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文化底蕴,最终达到“文化管理”的最高境界。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它决定着企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它是一种无形的引导力。管理创新的关键在制度,在于建立起科学、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并有效地执行,它是一种有形的约束力。斯蒂芬?P?罗宾斯曾说,“制度化是文化的前奏”,它是一种物化了的企业理念。通过这次的企业文化建设试点工作,我们更加真切地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创新密不可分,文化的引导力与制度的约束力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力量,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四)企业文化建设要与行业文化建设相结合 建设嘉兴烟草企业文化必须与烟草行业文化相结合。行业文化体现了一种共性,企业文化更突出它的个性,企业的 个性必须是基于行业共性之上的个性,这是一个种与属的关系。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是《烟草专卖法》的立法宗旨,也是烟草行业不变的价值追求。而嘉烟文化所强调的“四个责任”——对国家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客户的责任和对员工的责任,正是对“两个维护”的继承与发扬。应该说,嘉兴烟草企业文化,是基于烟草行业“两个至上”的共同价值观,秉持了“两个坚持”、“三个满意”等行业理念,并结合嘉兴地域文化特征和企业长期形成的自身特点,提炼而成的企业文化体系。这种文化体系,姓“嘉”也姓“烟”,体现了个性又保持了共性,做到了行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

中国传统佛教建筑的现代转型 第8篇

一、我国佛教建筑的现状

目前, 我国佛教建筑大多是使用砖石、混凝土材料对传统佛教建筑的形式和细部构件进行模仿, 以此来塑造佛教场所。事实上, 佛教场所的塑造和建筑形式并没有非常严格的对应关系。佛教的场所精神是人们对自然理解的神化或者隐喻, 精妙的建筑和环境景观必然激发信众们强烈的宗教情感。因此, 笔者认为, 在佛教景观改造和重建的过程中, 应注重体现建筑所蕴含的场所本质。

二、现代设计手法中佛教场所本质的表达

在现代佛教建筑的设计中, 可以通过优化变异、隐性关联等手法来表达与传统佛教建筑所蕴含的宗教场所感, 保持宗教思想的传承和发展, 完成传统佛教建筑改造和重建过程中的现代转型。

1. 优化变异手法。

优化变异是指对传统佛教建筑的结构、空间关系和形态构成所包含的一般原则和原理, 通过变异的方法应用于现代佛教建筑创作。在建筑形象设计中可通过抽象变形、错位、逆转等手法, 达到“神似”的视觉效果, 使建筑能够引发出无限的想象。具体手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抽象变形, 即对典型的形象简化、抽象、分离、切割和夸张, 在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同时, 又保持了与传统佛教建筑“同质”的特性, 并产生了新的情趣;二是错位手法, 即把视觉形象的特征元素依据建筑师和人们的审美意识, 移动、变换其原有的位置进而重组, 从而打破惯例, 给人们以新的刺激。这些细节上的模仿不是被动的延续, 而是对传统佛教建筑的形态和特征进行研究, 对其进行简化和转换, 达到“优化”的目的。

2. 隐性关联手法。

隐性关联需要我们对熟知的传统佛教建筑的“方言”进行再阐释, 透过表面的形式去探索传统宗教文化的内在精神实质, 重新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内在精神”可视为建筑的“隐传统”, 它是建筑传统的非物态化存在, 是飘离在建筑载体之外、隐藏在建筑传统形式背后的传统价值观念、建筑思想和建筑方法等。它们看不见、摸不着, 是建筑遗产的“隐形”集合, 是建筑传统的深层结构。所以, 在现代佛教建筑的设计中, 如果能找出传统佛教建筑的“隐形符号”, 那么, 借助一些新功能、新技术和新载体, 既能摆脱旧载体形式的羁绊, 又可以在深层领域取得与传统宗教精神的关联, 使现代佛教建筑超越了原有形式和风格, 展现了佛教建筑的场所本质。

三、实例分析

法门寺合十舍利塔 (图1) 位于陕西宝鸡法门寺文化景区, 由台湾著名建筑设计大师李祖原策划设计。塔身呈双手合十状, 塔高148m, 庄严肃穆、气势恢宏, 供奉着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

合十舍利塔中间有安放佛指舍利的宝塔形建筑。舍利塔前面有一条长达1 500m的“佛光大道”, 象征着从世俗世界到圣地灵境朝拜佛指舍利的必经之路, 两旁巨大的佛像是用花岗石雕刻而成的。

舍利塔恢宏的气势不仅传承了佛教建筑的特色, 更以现代施工技术融合了古今中外建筑之精华。其中, 玻璃帷幕为现代科技的结晶, 摩尼珠与莲花台亦蕴含印度传统佛教建筑的风格与精神, 等等。法门寺合十舍利塔的设计, 不仅为传统佛教建筑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展现了新的风貌。同时, 也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既传承了佛教精神, 又利用现代施工工艺体现了佛教建筑的场所精神。

上一篇:数学课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下一篇:房地产置业顾问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