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心情随笔

2024-07-09

上善若水心情随笔(精选18篇)

上善若水心情随笔 第1篇

上善若水心情随笔

如果说丽江的古城人尽皆知,那么距丽江10公里处的拉市海的水则鲜少有人耳闻。

拉市海非海,而是一个湿地自然保护区。

正是烈日当头的时候,我们坐上条柳叶似弯弯的小舟,开始了拉市海之旅。小舟在船夫熟练的.控制下缓缓前行,我们也犹如缓缓走进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山水画。小舟两边的水面上飘满了碧绿碧绿的浮萍,往身后看去,小舟驶过痕迹把浮萍分在了两边,“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景象吧。抬头远眺,远处一位带着草帽似是在捕鱼的老翁,也好像融进了这幅宁静的山水画。

我们的小舟继续向前,浮萍少了些,从它的缝隙中我们能清楚地看见水中的游鱼。

原本在远处的老翁也离我们渐渐近了,却发现那老翁却不像在捕鱼,似是在捞什么东西。再近些才发现原来他是在打捞垃圾,我们不由地都看了看自己手中喝完的饮料瓶,觉得把垃圾给他是个不错的注意,便让船夫再把船撑近些,方便把瓶子递给他。

近了才看清,老人的皮肤黝黑,估计是常年累月在船上风吹日晒的结果。他面积不大的小舟上有个大大的麻袋,里面装的时是垃圾,旁边还有一张收好的网。有人问:“你是专门在这里捞垃圾吗?”老头接过我们的饮料瓶,摇摇头说:“不是,顺便的,我是抓鱼的。”我脑中瞬间冒出一个念头――兼职处理垃圾和捕鱼?果然有人和我一样的想法:“这里捞垃圾的工作人员都是渔民?”老头似乎有些没听懂我们说的普通话,我们重复了一遍他才听懂。“不是不是,我就是渔民,不是捞垃圾的工作人员,这里没有专门捞垃圾的,”他连连摆手,“以前这里都没人来,现在游客多了,有些人没有素质,乱丢垃圾,把我们这儿都弄脏了,我看不下去。”我们都有些惊讶。

小舟缓缓地继续向前,老人也离我们越来越远,似是又回到了那幅山水画中。我想,这位老人和这里的水一样美,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争,默默地为自己的家乡奉献着,不追求回报,更不追求名利,只是追求这青山绿水可以永远保持下去。

上善若水,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心情随笔 第2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涸辙的鱼儿在等待生命的欢欣,污秽的泥淖在等待明日的光明,古老的仙人在等待道义的重逢。守侯着生命伊始的梦,现实的桎槁开始一点点地断裂,直至一切变得虚无。因为“上善若水”,质性自然,随遇而安,至此,这便成为一种准则。

没有令人叹为观止的华丽篇章,没有令人潸然泪下的动情描绘,只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道破了仙人辗转列强的无奈,道破了哲人数年无望的苦苦寻觅。只是,他把一切的一切全都寄托在无形,哲人找不到现实的影子,世俗的风沙模糊了他的眼眸。于是,他为自己编织了一个美丽的梦。在梦中,一切变得虚无,他却看到了至尊;在梦中,他找寻了一方属于他自己的精神家园。乌托邦的小国,自食其力,丰衣足食。

梦,终归是会被惊醒的。风雨飘摇了两千年的江心若隐若现的一叶轻舟,终于承受不住世俗风浪的打击,沉入现实的沙潭。梦惊醒,仙人错愕的看着周围的一切,不再是兵刃既接,不再是金殿辉煌。川流不息的人群里,茫然望不见边际,身旁矗立的不再是参天的松柏,却见是在日辉的光耀下刺痛眼帘的透明锋芒。不是无形么?眼前的是现实还是幻像,哲人不再多想,心潮却澎湃起飘摇了几千年也挥之不去的四个字“上善若水”。该去寻找。望着远方熙熙攘攘的人群,无论现实成为什么,总有一种东西不会改变:即为无形。

哲人掠过近处的车水马龙,刹时停住急切的步伐,该何去何从?“上善若水”到哪里去寻找。国君安在?滞留在梦中的欢乐回到现实,却还有几许残骸。那寓之无形透澈在脑海中还有清晰的沉积,明亮如许。犹如触及江中泛起的泡沫,似有若无。而当哲人睁开微泛着光亮的眼眸,才发现,那只是自己在山水之间的微茫中积淀的一个梦,现实,依旧黑暗。怀着对现实的不解,怀者对现实的无奈,怀者对现实的绝望,在一次回到梦中,虚无又一次充斥着世界,直至云霄九,至尊恍若初见,上善若水。

仙人早已驾鹤西去,空留潭影日悠悠,那江心的一叶轻舟也背负起航程,驶向远方。沉睡的山,摸不清世俗的来去往回。良久,山涧鸣起一段佳音,质性自然,随遇而安。打不碎心底升起支撑灵魂的梦,无形,无欲,无忧,无知,至真,至纯,至善,至美,召唤,回归。

上善若水任方圆 第3篇

行吧, 我不明白, 那干嘛要考?小学到初中, 初中到高中, 我能接触到的除了学习以外, 就只有不准打架, 不准闹事, 不准犯法, 不准迟到, 不准逃课, 这已经够善了啊, 我如是认为……还要像水一样?水是怎样?水开了照样烫人好不好。对于我们这群成天活在“别人家的孩子”中的人来说, 要都像水一样……不敢想象。

我记得从小学到高中, 老师教导我们圆规的道理, 做人要规规矩矩, 方方正正。任方圆怎讲?高考出题老师和教导我们的老师是不是有仇?我听大人说进入社会人要学会圆通豁达, 但我们正值青春, 还没进入社会就学处世之道, 科学技术都还没有完全学明白, 对社会啊人生啊什么的还是半懂不懂的, 教我们好生为难啊。

上善若水, 我认为还是达到一定境界的人才会明白的问题, 我崇拜的企业家, 我崇拜的政客他们会去理解什么叫上善若水, 但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 这个还是太遥远了。出题老师不晓得是哪个神经触动了, 悟道了, 然后出这么个题目折磨我们, 我想说的是, 既然您上善若水任方圆, 那么我的言论是方是圆您都应该听得进去才对。实在没办法, 我真不知道该写什么, 才吐出这么一大堆槽。可能是前天复习数学到4点钟, 导致我内分泌紊乱, 才如此放肆……

我热爱数学, 但不明白为什么非要逼我把语文也学好, 我的同学还有更牛的, 除了学校里的本份以外, 钢琴、舞蹈、书法样样拿奖, 这个到底是方是圆还是贝塞尔曲线?我们需要学习的同时, 我们也需要空间, 你可以研究你的道德经, 我也可以研究我的哥德巴赫猜想。这才是大善, 至少这是在我这个年纪能够理解的范围内。你非要逼着我们都得道成仙, 那么是方还是圆, 我想结果一目了然。

离考试结束还有10分钟了, 作文我也不愿意去换个话题了, 既然任方圆, 那么还请阅卷老师上善若水才好。至于我们嘛, 还是等到了社会慢慢去领悟方圆罢了。

“上善若水” 第4篇

生活随笔感悟:上善若水任方圆 第5篇

这句话,出自《老子》,大意是在赞美水利万物而不求取回报。

但是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现实生活中,往往是“善良如水”般的人被欺负,被欺骗,默默承受着这个世界的恶意。

胡适先生曾经这样说: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

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但是很显然,作为当下的我们来说,社会法律的保障体系是很不完善的。如果全部把“正义”寄托在法律上,而自己不去主动规避风险,生活处境还是很危险的。

糍粑认为,要想让生活可以更加轻松,少点折腾和闹心的鬼事,咱们首先要学会自己“立规矩”。

杭州纵火案,网友们称为“农夫与狼”的故事。引狼入室的一家人,即使是面对有偷盗,赌博等等恶习的保姆,依然选择“爱的原谅”。

而故事的最后,在一次次的原谅这条狼中,最后被狼,放了一把火,落得人财两空。

其实,这个结局,并不能说是意料之外。

因为圣母一次次没有底线的原谅,只会诱发巨婴更大的贪婪,更多的恶意。

《狗镇》里,妮可基德曼德圣母心,最后催生出了一群魔鬼,因为整个小镇子的人,都可以对她为所欲为,继而释放出了极度的恶念。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抢夺银行的运钞车,佩戴的不是带枪的民警守卫,而是不到十岁的小孩子。而且抢银行也不会有很严重的后果,只是拉到警察局接受一顿思想道德教育。

别说本来就图谋不轨的人了,就连糍粑这等遵纪守法的好公民,都很难坚定的保证,肯定不去打劫。

所以呀,如果生活中没有明确的界限,而是单一依靠“用爱去感化”,实在是有点异想天开了。

鲁迅先生说,”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中国人的。“

人之初性本恶,正是那一条条的底线,让我们成为真正的“人”。

因此,在当初招进保姆的时候,主人一家,就应该好好的把规矩立好,也是俗话中所说的”把丑话说前面“。

比如,被发现偷东西了,开除;再次参与赌博活动,开除;工作态度不认真,开除等等。

并不是说,因为她有前科,就完全否定,但是如若在日后的行为中,仍旧有半分触碰底线的事情,就应该彻底放弃。

网友说,恶主人根本碰不到这样的保姆,因为他们在保姆做错事的第一时间就开除了,谁还留到今天呀 ?

“宁可错杀一千,不放过一个”,其实并不是全无道理。有时候,对别人的宽容,就是对自己最大的残忍。

其次,就是要守规矩。

太多血淋淋的故事,在警示着我们,不作就不会死。

例如今年春节时期,沸沸扬扬的“宁波老虎吃人”的事件。那个醉酒的大叔,因为没有好好守规矩,侥幸想要翻墙逃票,而且还挑衅老虎。最终成为老虎的下午小甜点。

还有很多,去海边游玩,逞能翻出安全区域,最后被大浪卷走,葬身大海;火车站里,不愿走好好的路,硬要尝试从站台缝隙中跳过去,结果不巧被呼啸而来的和谐号压死.....

规矩,真的不是用来打破的。

如果你不想遵守,总有一天,你会和惨剧中的男主人一样,翻出了保护的围栏,被保姆这只“老虎”,一口吃掉。

就像《欢乐颂》里的樊胜美,面对无底洞的家,一次次的都选择了不遵守原则,最后都快把自己整个人生搭进去了。

当时看剧的时候,糍粑看着她真的是很生气。

“傻瓜,对你好的才是亲人,对你不好的,甚至都不如一个陌生人。”

一开始的时候,就应该说清楚,哪些是应尽的义务,例如定时给父母的生活费。除非特殊情况,其他一概不管。

而圣母一样的樊胜美,就是心软守不住自己的规则,最后养了一家“贪婪的巨婴”。

上善若水心情随笔 第6篇

2) 小暑送去祝福,开心快乐常驻,保持淡定心态,吃亏就是添福,上善若水清凉,厚德恩泽广布,好事但行付出,自由光明坦荡前途。愿你小暑好运光顾。

3) 诚实守信,一诺千金;敬业奉献,国之良木;见义勇为,上善若水;助人为乐,热情似火;孝老爱亲,根藏沃土。金木水火土,五行德为主!

4) 前者入世,其无论释道,皆不畏万难,诚至金开,布施仁德,使天下上善若水,万民得福,两教殊途而同归也。

5)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6)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进。

7)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8) 济利万物,上善若水;载育万物,厚德如土;诚信守诺,不动如山;普照大地,爱如阳光。修身律己,德高品尚;和谐文明,四季芬芳!

9) 天下至柔,上善若水,清幽明澈,润泽大地,洗涤一切污垢。前一阵可着劲对它音武乱发(武乱发),此刻方觉,即便我倾空这一池碧波,也改不了它的柔性,反倒是它一直在以柔克刚,任我狂音由我恣乐,它始终如一。周梦

10) 上善若水,大爱无声。诚信敏行,务实求真。以仁为本,以善为根。厚德载物,乐于助人。不屈不挠,中华精神。谦虚自省,大志修身。

11)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父爱如山,上善若水。依山而居,傍水结庐。淡泊可明鸿鹄之志,宁静可致江湖之远。呼春风之风,唤雨水之雨,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雨水快乐!

12) 南歌子的美丽还在于她的设计理念:上善若水。

13) 世界水日到了,愿你的品行上善若水,愿你的事业水到渠成,愿你的生意车水马龙,愿你的心情高山流水,愿你的爱情细水长流,最后希望你节约用水。

14) 小小水滴融多多,可汇江河和湖泊,上善若水有爱意,化成细流暖心窝。春风化雨润无声,水拍云涯成爱河,一声心愿轻轻至,高山流水奏凯歌。月世界水日,祝你绿水长流,顺水行舟。

15)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老子

16) 上善若水――用水来形容道德,财源滚滚――用水来形容财富,滴水穿石――用水来形容力量,可想水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至高无上,如果没有水人们只能泪如泉涌。世界水日,请节约用水

17)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老子

18) 修身律己讲文明,中华经典需传承。上善若水养心性,厚德载物濯魂灵。仁义礼智要遵守,勤勇俭廉当践行。华夏民族好传统,助我神州永飞腾。

19) 曹广晶手机的开机问候语是这样一句话,“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20) 沈秋雨(沈秋雨)道,上善若水,兵无常形亦如水。

21) 凌灵看着抄来的上善若水诀,只取首行和末行,这大概就是只要心始终如一,万千变化也没有关系,还好自己是现代人,有横着看书的习惯,否则还真看不懂。

22) 圣人老子最崇尚“水”,他说“上善若水”,又云“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即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23) 上善若水,至诚如神,一诺重千金。

24) 本欲摇云破太初,怎知朝暮天地中;仰,仙之道,无高山之高,上善若水;慕。魔之道,无绝路之绝,空灭如幻。给我七千块

25) 国际素食日,送你“素四菜”:清蒸健康;红烧好运;凉拌幸福;烧烤快乐。再加“素一汤”上善若水吉祥如意汤。祝福你一生平安,幸福永远。

26)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诚信明礼,海纳百川,宽容善良,社会和谐,上善若水,泽被万物,仁爱孝慈,修身律己,廉洁风清,诵传经典,弘扬正气。

27) 《水之悟――徐邦家书法集》由幅书法作品构成,由上善若水、大德似水、心同止水、生命如水和智者乐水五部分组成。

作文《上善若水》 第7篇

水,洁净透明,却能洗去世间一切尘埃;水,柔顺卑下,却能冲破世间一切艰难险阻;水,无色无形,却能滋养世间一切苦寒贫瘠之地。

《道德经》有言:上善若水。是的,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应有水品格:利万物无所求,处所恶无怨尤。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上善要有宽容心。南非总统曼德拉,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因反对种族隔离制度被监禁二十七年。在当选总统的就职典礼上,却拥抱了当年迫害他的三名狱警,真诚的感谢他们的陪伴,这是令全世界肃然起敬的博大胸襟。世间多有以牙还牙之士,但曼德拉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做“君子不念旧恶”,什么叫做以德报怨的善行。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博大深广,人有容人之量,方能成为善者楷模。

春雨入夜,润物无声,上善要有淡泊心。常有人抱怨自己辛苦助却连句“谢谢”也没得到,其实他大可不必这么生气。我们帮助他人,不应该为了求得回报。像陈光标那样高调做慈善的人大有人在,但我们更欣赏青岛十字会收到的无数托名“微尘”的捐款人,他们感动了中国。不图名利的善行更纯粹,也更能让行善者获得快乐。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我们与人为善,说明自己还可以有能力付出(给人让座没衰老,为人捐款不贫穷),这不是令人快乐的事吗?静水流深,水泽被万物,又何曾要求得到赞美呢? 在山泉清,出山泉浊,上善当有尊重心——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滴水穿石,不舍昼夜,上善当有恒久心——

一曝十寒最伤人。我们帮助他人,应尊重受助者,不要以救世主的姿态、施舍者的嘴脸出现,那不是善行,是虚荣。

善心的贵贱不以善款的多少论断,善行的高低不以善行的大小区分。“勿以善小而不为”,只要心灵如水般纯净,皆可为上善者。

扬美之美上善若水 第8篇

对扬美, 人人都有自己的解读, 我们试图用老子《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解码扬美。

扬美之美因水而美

扬美, 是离邕江源头最近的地方。扬美有幸, 因为有邕江。

从邕江源头顺流而下6公里, 我们来到扬美古镇。

三水合一, 千回百转, 邕江水宛若玉带环抱扬美, 滋润着这里的一方水土一方人。

扬美, 堪称龙脉之地, 藏风蓄水, 聚气蓄势, 沧海桑田, 风云际会。

扬美, 一个美丽的名字, 自然有美丽的由来:一个因水而美, 因邕江而美的古镇。

明朝旅行家徐霞客来过扬美, 给这座千年古镇增添了几许古蕴和亮色。他在《徐霞客游记》中写道:“自南宁来, 过右江, 入左江, 岸山始露石。盖江流之曲, 南至扬美, 北至宋村, 为两大转云。”“至扬美, 石始奇。余谓阳朔山峭濒江无此岸之石, 建溪水激石, 无此不奇。越梁东上岗, 是为桥圩, 时方趁圩, 人声沸然……登高望远, 有大溪自北向南, 其流汤汤, 入自南宁境, 尚无比也!……”

好一幅“扬美古风图”!

扬美古镇, 得邕江源头风气之先, 展示了古代邕江的古朴厚重和源远流长——“以其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施而不报, 善为仁也。”扬美之美, 上善若水。

扬美古镇始建于宋朝, 明代兴起, 清时繁盛, 为方圆数百里重要的商贸集散地。

“大船尾接小船头, 南腔北调语不休。入夜帆灯千万点, 满江珏闪似星浮。”扬美始建, 取名“白花”, 狄青平蛮, 易名“扬溪”, 仰美向美, 更名“扬美”。

扬美古镇, 古巷古祠, 古庙古宅, 古色古香, 古朴古雅。

一江春水, 夕阳西下, 扬美浸润着远离都市的淡泊、宁静。

扬美之美上善若水

在扬美人看来, 那奔流不息的邕江水, 是大自然的赐予, 是扬美之美, 扬美之幸, 扬美之魂!

老子曰:“以其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于道, 道无所不在, 水无所不利, 避高趋下, 未尝有所逆, 善处地也;空处湛静, 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 施而不报, 善为仁也。”

“道”是天地万物之源, 水的德行是“道”。“道”无处不在, “水”无所不利。它能避高趋下, 无所阻挡, 四处流淌, 滋润万物, 洗涤污淖。处深潭之中, 表面清澈平静却深不可测, 源源不断流淌, 造福万物不求回报, 这样的德行, 乃至仁至善。

如今, 到扬美的人, 中老年人去追忆沧桑, 年轻伴侣来寻觅新鲜。传统渐渐从历史中隐去, 取而代之的是背着行囊、叽叽喳喳的游人, 他们挤进扬美的每个角落, 打破了这里许久的宁静和安逸。

也许, 这个时代有很多选择, 物欲横流、纷繁世事困扰着每个人。如今, 面对潮涌的游人, 我们不禁忧虑:社会转型期的集体焦虑和烦躁, 改变了传统的传承, 破坏了旧日的情愫, 我们是否应该坚守传统呢?

“上善若水”传达 第9篇

《道德经》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周易·坤卦·象传》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及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

这些精辟的言语无不向我们阐明这样一个道理:至善为人的最高境界要像水、像大地一样。深厚的德行如大地一样宽广厚实,像大地一样载育万物和生长万物,容纳百川。君子为人处事时,要心胸开阔,立志高远,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能停留于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就接近于道了。心修上善之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沉静,交友要像水那样亲和,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因势利导,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随方且圆,行为要像水那样侍机而动、后续勃发。这样才能称得上“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一个人,如果心存善意,他就会乐于助人,交友时就会像水那样亲和,与人交谈时就会像水那样真诚。这样的人往往心中长存欣慰之感,愉悦之感。心存善意之人,其行为也会光明磊落,也乐于接受常人所不能接纳之事物,能像水一样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因此,这样的人往往能心存轻松感。

总之,心存善意的人,会始终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所以,心存善意是养生不可缺少的高级营养素。

而据最近科学家研究发现,心存善意的人在被激怒和心烦意乱时,其体内的副交感神经就会不失时机地发挥作用,使人很快心平平气和下来,进而有效地控制情绪的滋生。而保持心理平衡,可使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和复发率减少一半。由此可见,与人为善确有养生功效。

上善若水 第10篇

“车辆转弯,请注意。”

“哪位乘客给刚上车的大爷、大娘让个坐,谢谢了。”

“车辆下坡,请扶好扶手。”一句句善意的请求,一句句温馨的提示,一句句温暖的问候,它们如一阵阵凉风吹拂着人们的脸颊,如一丝丝清泉滋润着人们的歌喉,如一缕缕阳光照耀着人们的心田,整个车厢充满着温馨、和谐。尽管有时车厢挤得满满的,水塞不通,手不曲寸,似乎再来一个都是多余的,可到站依然停车,下去一个,上来一个,上上下下、穿穿梭梭、来来往往、见缝插针,没有一点怒色,一声怨言,更没有怒发冲冠、大发雷霆,偶尔有点磕磕碰碰,只要相视一笑或轻轻的说声“对不起”,一切都是那么的随意,那么的自然,原始的淳朴,人性的善良在这里尽情的挥洒。即使在车上遇到点委屈没有得到对方及时的歉意,但一看到20xx号售票白桂华关注的目光,一听到她主动把责任揽到自己这边来的声音,再大的气也就烟消云散了。也许有人好奇:从涞水南郭下到北京天桥汽车站全程91。26公里,途径61站,往返一次大约六个半小时,是什么精神支持她如此热忱?是什么动力支撑她如此矍铄?她总是微微一笑,想想自己白发苍苍的父母背井离乡、举目无亲,一声相互温馨的问候,一把轻轻的搀扶,增添了爱的音符;想想他人春秋鼎盛的年华远走他乡、辗转反侧,一声醍醐灌顶的提示,一把微微的帮托,减少了迷茫的徘徊;想想自己孑然一身、形单影只的孩子,一声声不厌其烦的提醒,一掌掌重重的支撑,培育了关爱的火种。

上善若水 第11篇

所谓上善若水,便是要有水一样的“善”,即做人如水一般无私,宽容,滋润世间万物而与世无争。古往今来,上善若水引导着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圣人在为人处世的大道上前行。

上善若水,要有广大的胸襟。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汇集成海,便有了深不可测的度量。自古以来,凡成大事者无不有着非凡的气度。韩信曾受过胯下之辱,然而当他成为大将军后,并没有向当年羞辱过自己的无赖报复。以德报怨,如此宽广胸襟,如何不叫人佩服?林肯在竞选美国总统前夕,在一次演说时被一个参议员羞怒家世窘困,然而对此他并不在意,反而以自己一番发自肺腑的发言赢得了众人真诚的掌声。他对待政敌,总是本着宽容待人的原则化敌为友,为他日后的成功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可见宽容的心就如同浩瀚的大海一般能够容纳万物。

上善若水,还要有着谦虚的心,不与万物争高下。水往低处流,这正是因为水的谦逊,不愿追名逐利,攀龙附凤。但凡读过武侠小说者,不难发现那些武功造诣深不可测的人往往并不显眼,《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就是个典例。纵观古今,牛顿说:“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孔子说:“守之以谦。”毛泽东说:“虚心使人进步。”苏格拉底说:“谦逊是藏于土中甜美的根。”如水一般谦逊,始终难能可贵的品质。楚汉之争,项羽饮恨而终,刘邦一统天下,根本原因在于谦逊这一品质的有无。项羽狂妄自大,不可一世,不听谋士计策,反之刘邦恭敬待人,谦逊有礼,谋士们自然而然就为他出谋划策,对他忠心耿耿了。上善若水,为人低调,这并不是懦弱的体现,而是为今后成功的铺垫。

上善若水 第12篇

当它侵入泥土后,花儿开的无比艳丽,草儿长得更加茂盛。人们赞美了它们们美化世界,可我心里想,那都是水的功劳啊!因为花草的美丽都是水在滋润的啊!

水代表着生命,没有水就没有春天小草的绿色,没有水就没有夏天花朵的红色,没有水就没有秋天果实的金黄色,没有水就不会有冬天雪花飞舞的银色世界!

当它化作春雨,滋润了庄稼。欢欣的农民伯伯,望着生机勃勃的小麦笑着说:“今年又有一个好收成!”我想,如果水听到它会多么的高兴啊。水总是这样默默无闻的为人类服务着,为人类的幸福付出了很多很多......

水的毅力是顽强的,它让我见证了“水滴石穿”的寓言。它的存在鼓舞着我们要好好学习,去努力的拼搏!

水是温柔的,因为没有水的地方就是无情的沙漠,就是没有生命的`荒原!所以我们要珍惜水资源。

追寻“上善若水”的教学境界 第13篇

关键词:语文,睿智,濡染,臻善

老子见水后观之,看似平静的水,却蕴含着仁爱、公平和正直。语文课堂教学与水作个比较,有没有相似之处呢?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追求怎样的艺术境界呢?近日,再观武凤霞和于永正老师执教的《杨氏之子》,除惊叹他们风趣的语言、纯熟的技巧和扎实的语文功底以外,却发现了他们的语文教学正有水一般的灵性、柔韧,正可谓是“上善若水”。

一、睿智———海纳百川般的教师情怀

教学情景再现———于永正老师

师:有谁能告诉我,这篇文章讲了什么故事?

生:介绍了我国古代梁国的孔君平到杨氏家中做客的故事,他家主人不在———

师:他家主人?杨先生吧!可是杨先生不在家———

生:杨先生不在家,可是他的儿子在,于是把他的儿子叫了出来。

师:很好,往下说!

生:杨先生的儿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师:是的,那接着呢?

生:接着,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先生的儿子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师:此时孩子是怎么说的?

生:没有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

师:答得非常好!

教学片断———武凤霞老师

生:为什么“父不在,乃呼儿出”?儿子才九岁,怎么会懂得待客之道呢?为什么不是“父不在,乃呼妻出”?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有深度,谁能告诉他?

(此时,学生各抒己见,议论纷纷。)

师:同学们,在我国古代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男子身份尊贵,女子身份低微,因此招待客人都是男人的事情,儿子再小,他也是男人,女子再聪明,她也只能是相夫教子。

(学生惊讶!)

在上面的两个教学情境中,教师首先是做每一个学生发言的倾听者。正是源于他们对学生的倾听,使他们发现了学生在表达时的细微差错,从而能够运用不同的方式做出适度的回应。于老师准确的判断,让孩子自我诊断后改正;武老师自始至终都让孩子思考、判断,最后做出了适当的点拨。

二、濡染———春雨润物般的教学智慧

教学片断———于永正老师

师:通过刚刚的讨论,我们知道,杨氏之子很聪明,不过细心的同学,你会发现,此小孩不仅聪明,而且有礼貌、有教养。你们能从字里行间品味出来吗?

生:“为设果,果有杨梅”,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来,他很有礼貌。

师:客人来了,端出水果,懂得待客之道。端出了几种水果啊?

生:不止一种水果。

师:你从哪里看得出来的?

生:“果有杨梅”。说明除了杨梅以外,还有其他的水果。

师:说得非常好,这句话中还有哪个字能直接说明这一点?

生:“设果”,如果只有一种水果是不能称之为“设果”的。

师:分析得非常仔细,从文中可以看出,杨氏之子不仅有礼貌,而且热情好客。

教学片断———武凤霞老师

师:谁能告诉老师,这里的“夫子”指谁?

生:指的是孔君平。

师:称孔君平为“夫子”,因为他是男士。(稍作停顿地)如果来的是一位女士呢?

生:(略作思考状)不能,因为她是女的,夫子一般指男性。

师:让我们来推测一下孔君平的身份吧!同学们认为他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他应该是一位身份尊贵和有学问的人。一是从文中插图上看他的穿着,二是“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孔君平能够将杨氏之子的姓氏和杨梅联系起来,并且称孩子为“君”,能够对人称君的人应该是一位有较深的文化和较高涵养的人。

师:(大声地、肯定地)是的,夫子是指有较高文化和知识涵养的年龄较大的男性学者。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语文教学也是一样,教师就是要主动去摇动、推动和唤醒。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要不要净化孩子的心灵呢?要不要给孩子指引明确的方向呢?毋庸置疑,于老师和武老师给我们作出了示范,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

上善若水 温婉如春 第14篇

“温婉如春,春善暖万物而不吝。”

众所周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是老子《道德经》里的名言。而“温婉如春,春善暖万物而不吝。”则是我对翎羽董事长张迎春的赞美。温暖的面容,爽朗的笑声,是张迎春留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她是一位水一样的女人,从春天里走出来的女人,让人心情爽朗,心胸开阔。

见到张迎春第一面就被她阳光灿烂的笑容深深的感染,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让彼此之间的气氛一下子就变得轻松起来,她的笑容就如春天般温暖人心。“上善若水”是张迎春最喜欢的一句名言,做人如水,能适应任何环境,做人如水,能包容任何万物。这句话就像是在描述张迎春一样。

郑州翎羽新材料有限公司如今在中原地区已经是新材料行业首屈一指的大企业,可是鲜有人知的是,张迎春也是从一个玻璃钢厂的工人开始做起的。没有资金支持,没有经营经验,张迎春夫妻二人凭借个人的技术和毅力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创造了现在的一片天地。谈起创业中最深刻的体会,张迎春说的最多的就是,做任何事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坎坷,不经历这个困难就会经历那个困难,坦然接受才是最好方式。翎羽走到今天不是异军突起,也不是偶然,是通过张迎春带领的整个团队坚定的信念,不放弃的精神,一步一步发展壮大起来。

在张迎春的办公室,墙上有一幅中国传统艺术的剪纸画,在这幅剪纸画的背后还有一个温暖的小故事。在佛诞日的当天,张迎春在偶然的机会中遇到了一位父亲带着一个生病的孩子,为了给孩子治病,父亲将家里保存的剪纸画艺术品拿出来卖掉给孩子攒钱治病。此时,张迎春将身上所带的钱都给了这位父亲,让他好好给孩子看病,并不要剪纸画,而这位父亲坚持要感谢张迎春,并把家中最好的一幅剪纸画给了张迎春。这幅画在张迎春的办公室一挂就是许多年。

从2006年开始,张迎春资助云南的6个贫困孩子上学,一直到他们学业完成。2008年还亲自走入云南的大山深处做家访,资助了一个贫困小学的水力发电机。给孩子送吃穿,了解孩子们的读书环境,赠送图书、电脑等学习用品。2012年还一起参与了荥阳的普力联谊会慈善机构,一起资助贫困学生、残疾人和孤寡老人。张迎春如是说:“做慈善就是做自己,帮助到真正有需要的人。”在她的言语中可以深刻的感受到来自内心的温暖。这就是她,一个以善养德,一个温柔如水的女人。

上善若水 第15篇

有水的顽强,孔明千磨万击不放松。水是世上最柔软也是最坚硬的东西,在回归大海怀抱的途中会遇到许多挫折,巨石的阻挡并没有挡住水的脚步,他劈山开路,奔向大海。诸葛亮“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为报知遇之恩,临危受命,本可躬耕南阳,安居一生。可他没有,他像水一样,千磨万击还坚韧。他不断冲击着人生的巨石,一次失败了还有下一次,纵使“出师未捷身先死”,可他的精神却仍在激励后人,勇往直前。上善若水,百折不挠。

有水的坚持,苏秦水滴石穿铸辉煌。水滴石穿,家喻户晓;悬梁刺股,贵在坚持。苏秦少年时出外游历,却一无所获,回到家后,父母嫂妻都不理他,他痛改前非,夜夜挑灯。头悬梁,锥刺股,废寝忘食,努力攻读。然后游说六国,献合纵之策,挂六国相印。父母态度转变,嫂子匍匐在地,妻子刮目相看。上善若水,持之以恒。

有水的平和,苏轼以柔克刚,化解挫折。水遇到岩石,不仅会冲刷它,还会绕过它。苏轼有儒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渴望报效朝廷,又追求道家的淡泊,佛家的虚无。苏轼把儒道佛三家的学说很好地融合,于是他眼中再没有什么烦恼之事。苏轼在遇挫时,用道和佛使自己解脱,才能写出那样不同于他人的豪放词来。这样的人生态度,即使挫折如江心巨石,坚锋满身,其奈若何。上善若水,贵在心境平和。

上善若水 第16篇

老子:“刚强者死,柔弱者生”,水母亲之温柔是“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气度。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一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只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杨戏这人如此傲慢,太不像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只有水能够适用万能的容器”,赞蒋琬象水一样“宰相肚里能撑船”,能够容纳天地之。

上善若水让蒋琬真正做到了肚里能撑船,也让他流芳后世。

“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有义务I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话大家都明白,但是真正领会并付诸行动的又有几人?!良言一句三冬暖,水一样的宽容便是那皑皑冬日里的暖阳;恶语伤人六月寒,没有了温柔和宽容之心,即使在酷热的六月也会让人心寒透。学会水一样的性格要从小处做起,是一切道德开始。

水一样的宽容水一样的温柔是一种美德。泰山不辞g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水一样的宽容水一样的是壁立千仞的泰山,是容纳百川的江河湖海。

与朋友交往,就就应像水一样的宽容水一样的温柔,她便是钟子期和俞伯牙的“高山流水”,原谅对方的不足和自身缺陷,才能使友情历久弥新,才能够象荷花一样的出污泥而不染,将天地之容纳而洁净。

上善若水象水一样的宽容象水一样的温柔美丽。宽容、温柔是相互的,你宽容别人,别人也就会体谅并宽容你,你对别人的温柔就能够平和心里,这样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和谐!

朋友,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学会上善若水,学会象水一样的宽容,拥有一颗海一样宽广的心吧!

上善若水 第17篇

人的一生但是数十载光阴,出生入死的过程中是该孜孜以求,还是该无欲无求、清静无为,实在很难说得清楚——这恐怕也是道家与儒家争执了几千年也梅雨一个决断的所在了。

儒家是入世的。“善礼仪而规矩天下,布仁德一泽披苍生”,这是道家一贯的作法,从宏观上探讨,这就属于“入世”范畴,所以孔子要游列国而说诸侯。与之相对的,则是道家的“清静无为”。一言以蔽之,他们皆是出世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足以概括。

只是“入世”与“出世”,并非谁都能够御之而自如。我们只是“人”而非“圣贤”。俗世的功利尚且羁畔于“道”与“非道”之道,因此我说我们一向都处在一种莫可名状的幻境之中,入世尚乏其能啊!要从万物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就必然要具备诸多方面的智慧,具备智慧的过程却又要历竟艰辛!出世,看似简单实则难之于入世。人之所以为人,不能够不食五谷、养父母,张之以利天下社稷——人非圣贤!我们不可能学老庄,在濮水钓鱼,置楚王“以境内累之”的盛情于一边而“持杆不顾”——况且庄子钓鱼或许根本就没有什么诗意可言,他只是为了填一填其辘辘的饥肠——他自己也很清楚“材木可为栋梁而必先夭于斧斤”的道理。我们则不同了,明明白“入世”会招致许多“无妄之灾”的烦扰,却还是放不下!因此,我们或许永远不能上升到“上善若水,厚德以载物”的境界。而今所提倡的又绝非“出世”,想要清静无为似乎太难。我想人之所以生于天地之间,所谓“入世”与“出世”是必然要去作出一个选取的,若是徘徊于这两者之间,那才是一种莫大的痛苦和无奈!

是效“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还是“恋恋红尘,入乎俗世”,恐怕还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矣!

上善若水心情随笔 第18篇

——《道德经》第八章

《道德经》第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 它总是处于人们所厌恶的低下地方, 所以最接近“道”。“上善”, 最好的善、第一流的善;“若水”, 像水一样。

老子的话, 似乎与我们接受到的教育不一样。我们受到的教育往往是叫人要坚韧, 要刚强, 要宁折不弯, 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老子却叫我们要像水一样, 柔弱, 不争, 居下, 善利万物, 能够像水一样就是做到最好的“善”了, 就是“上善”了。

“柔弱胜刚强”, 这是老子的一贯主张。刚则易折, 柔则长久。牙齿虽刚, 早脱落的也是它;舌头虽柔, 却能相伴人的一生。对方猛拳打来, 我们也伸出猛拳相对, 结果不管谁被击败, 双方都要受伤;如果对方猛拳打来, 我们收身避过, 或者用太极之法, 借力发力, 借力化力, 抽身避过, 再顺势在对方的力上再加一把力, 对方必定趴在地上输掉, 而我们却没用多少力气, 既保全了自身, 还获得了胜利。正如我们的太极拳一样, 看似柔弱, 其实内里包含玄机, 大有文章。以静制动, 以柔克刚, 太极之道, 正是“水”之道。滴水可以穿石, 莫小看了水的柔弱。做人, 也莫要小看了那些看似柔弱的小人物, 他们的柔弱表面下, 可能藏着的恰是无尽的力量。静水流深, 不可被平静的表象所迷惑。

上善若水, 要学习水的甘处低下。

水往低处流。水从不张扬, 从不高高在上, 哪个地方低洼, 就往哪个地方流淌。滋润万物, 从不居功。做人, 就要学习水的甘居低下的做法。你看历史上那些真正伟大的政治家, 都是平民立场, 都是为普通人民谋幸福的, 从而得到了人民的拥戴;你看那些真正伟大的作家, 他们的作品都是为最底层的百姓鼓与呼的, 关注小人物, 知道社会底层人民的冷与暖, 从而使得他们的作品在人民中流传永生;你看那些真正伟大的经济学家, 都是穷人的经济学家,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他们作为经济学家的最大追求;你看那些真正伟大的教育家, 都是穷人的教育家, 如孔子有教无类, 弟子中不仅收家庭富裕的子贡, 更收家庭贫困的颜回, 收家庭贫困孝道传家的闵子骞……做人要甘处低下, 高处是不胜寒的。即使做人做到了高处, 但必须要有悲悯的情怀, 眼光必须向下, 必须“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

孟子见齐宣王。宣王问:“像我这样的国君可以做到爱抚百姓吗?”孟子说:“可以。”宣王问:“从哪里知道我可以呢?”孟子说:“我在胡龁 (hé) 那里听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 大王坐在堂上, 有个人牵着牛从堂下经过, 大王见了, 问:‘把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要用它祭钟。’大王说:‘放了它!我不忍心看它惊惧哆嗦的样子, 像这么毫无罪过就被拉去杀掉。’那人问:‘那么就不要祭钟了吗?’大王说:‘怎么可以不要呢?用羊替代它!’不知是否有这件事?”宣王说:“有这回事。”孟子说:“凭这样的心肠就足以统一天下啦!用羊代牛祭钟, 百姓都以为大王是出于吝啬, 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忍心啊。”这就是悲悯情怀, 这就是恻隐之心, 有了这种情怀, 才能够洞悉百姓的冷暖, 才能体恤百姓的困苦, 仁者爱人, 这才是仁君, 这足可上升到事关治国胜败的高度的。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 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 鲁庄公准备迎战。曹刿请求进见。曹刿问鲁庄公:“您凭什么条件同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这类用来养生的东西, 我不敢独自亨用, 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是小恩小惠, 不能遍及百姓, 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 我不敢虚报, 一定对神诚实。”曹刿回答说:“这是小信用, 还不能使神信任您, 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对于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 我虽不能一一明察, 一定诚心诚意来处理。”曹刿回答说:“这是忠于职守的一种表现, 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作战时请让我跟从您去。”结果, 鲁国胜利。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 强调人心向背是取决于战争胜负的首要条件, 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 正是鲁国胜利的关键所在。为政者要取信于民, 得民心者方得天下。

上善若水, 要学习水的柔弱宁静。

我们往往喜欢“示强”:刚强的身体、满腹的经纶, 奇珍异宝, 良田千顷靠山河、父做高官子登科。示强, 让我们很有面子。宁愿死要面子活受罪, 也要死守面子死死地维护面子。富贵, 似乎是人人最大的理想和面子。金玉满堂, 则是人人畅想的最好愿景。老子反其道, 却让我们学习水的善于“示弱”, 这样才能长保, 才能长久。这不是明哲保身之道, 而是“天之道”。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金玉满堂, 莫之能守。”金玉满堂的盛景, 何曾见得能够长久的把持?不但不能长久, 招灾招祸的也不在少数。轻微的贫困, 才是最佳的生存状态。一部《红楼梦》, 告诉我们的正是“盛筵必散”的道理, “陋室空堂, 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 曾为歌舞场”。花开极妍之时, 正是接着衰败之时;月亮圆满之时, 正是即将缺损之时。富贵往往不过三代, 正是这个道理。《易经》也告诉我们, 人生好的境界是“求缺”, 而非“圆满”。也就是我们说的花开半妍、酒饮半酣、八九点钟的太阳。把人比喻做日上中天, 并不是啥好事, 因为暗示的将会是日薄西山。日中则昃, 月满则亏, 这就是规律。在《道德经》五千言中, 处处表示的正是“贵柔”的观点。人不要把自己打扮成强者, 要学会藏锋, 不能太张扬。天要人灭亡, 必先令其疯狂。老子说“坚强者死之徒”, 也正是这个道理。贵柔戒刚, 示弱不示强, 人要像水那样生存。

上善若水, 要学习水的不与人争。

《西游记》第一回中有一首诗:“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 官居宰相望王侯。只愁衣食耽劳碌, 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 更无一个肯回头。”争名夺利, 是一个没有止境的不归路, 只有出发却忘了为何出发, 只有将手段视作目的不停打拼, 却没有坐下来看风景享受人生的真意。《红楼梦》中有一首《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 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 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 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 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 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 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 孝顺儿孙谁见了?”说的再明白不过了, 你争什么?功名?金银?到头来不过是过往云烟罢了。古今将相和贩夫走卒, 在坟墓面前平等了。金钱这东西, 是利弊皆有的双刃剑。人为财死, 鸟为食亡, “及到多时眼闭了”, 爱财有道, 取之更要有道。留给子孙吗?林则徐有句话:“子孙若如我, 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 财损其志;子孙不如我, 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 益增其过。”当然, 要学习水的不与人争, 不是叫你消极处世、与世无争, 而是不要刻意去争, 不要把争斗作为人生目的。当你把争斗作为目的, 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上善若水, 要学习水的有容乃大。

水的品性, 正是善于甘处低洼之处, 又不择细流。不择细流, 故能成其大。涵养万物, 至功不居功。作为人, 也只有像水一样, 有包容心态, 甘于倾听不同的意见, 才能做到不偏不倚, 做事更公允公正。刚愎自用, 一言堂, 有集中没民主, 则往往会使事情偏离轨道的。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善若水心情随笔】相关文章:

复杂的心情心情随笔08-30

念念心情随笔05-18

宿命心情随笔05-31

夜晚心情随笔06-07

溺爱心情随笔06-23

寒潮心情随笔06-26

话心情随笔06-28

悲哀心情随笔07-06

心情随笔范文05-20

换路,换一种心情的心情随笔09-07

上一篇:杂志编辑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神探妈妈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