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表

2024-07-06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表(精选6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表 第1篇

小学数学课表培训教案

培训教师:梁波

课题:爱的奉献——教学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时间:2014年3月10日

地点:捧小会议室

课时:一课时 一.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

美国心理学家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关注学生的成长,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据此展开教学。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现有知识储备;教师的教学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在备课中,教师应该预先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使每个教学环节都具有目的性,让教学更加有效。策划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对师生双边活动的预设应当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服务。

二、对师生双边活动的预设应当建立在师生相互平等的基础上。

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讲授,新型的课堂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师独白”,走向师与生的“对话”,构建互动的课堂,实现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首先,教师自己要走进文本,在研读文本过程中,情有所动,思有所发,真切地触摸、感受作者的内心。然后,教师还要跳出文本,不被文本局限在一个小天地里,而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审视文本,这样,就有可能在文本和学生之间架设一座心灵桥梁。最后,教师还要再问自己三个问题:我对文本的研究达到了什么程度?我深入地关注到了文本的思想感情及其后面的作者了吗?我找到了学生、老师、文本之间有可能存在的隔阂了吗?

二.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即促进者,要求教师不但要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而且要成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实现“有效教学”。教师要力求做到:心中有爱,爱自己的学生;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探究性学习方式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研究的认知方式和心理过程进行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探究性学习方式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使探究性学习走向深入,收到实效。有效探究性学习的策略有:

一、创设问题,激发探究。

二、创设情境,引发探究。

三、预设时间与空间,激励自主探究。

四、展开想象的翅膀,引发探究。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教学的重点应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取向和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为启迪和激励。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应做如下引导: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过程调控。

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任何人生来都有一定的潜能,所以教师必须挖掘学生的潜能,营造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坚持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监控原则、个人效能感原则。

培训教师:梁波

课题:爱的奉献——教学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时间:2014年4月10日

地点:捧小会议室

课时:一课时

一.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调控者

教学调控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教学调控能力主要包括: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计划和安排,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解、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教师要对“坏孩子”进行恰当的引导,教他们如何明辨是非,建立起正确的是非观。教学中,尽量给他们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给以鼓励性评价。

体验性学习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新课程强调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体验,适时调控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弘扬个性化体验;要调控教学活动,以参与求体验;要开发课程资源,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体验。

二.教师是课程资源的研发者

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教师要适应这一形式的变化,积极开发网络资源,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可以以博客等网络资源为载体,创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新空间。

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学资源,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充分挖掘学生这一资源,进行互动,形成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中,应巧引学生的生活体验;妙用学生的“节外生枝”,用心倾听疑难;善待学生的个性差异。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换代很快,凭个人的努力是难以应对挑战的,这就需要课程资源的整合。整合包括三方面的整合:学科资源整合,教师资源整合,教学手段和方式的整合。在课程资源整合中要注意:以学科教学目标为统摄,分清主辅;不要过分追求形式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陶行知先生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承担着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认为,其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人格魅力也是宝贵的课程资源。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做学生的表率。要有过硬的知识功底,终身学习,丰富自我,超越自我。要主动学习教育理论,注意积累经验。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表 第2篇

自觉性不同, 学生差距拉大

时间表施行以来, 学校的执行情况如何呢?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周文海表示, 过去为了学生们的成绩, 学校课时超量、作业超标, 导致学生们疲于应付, 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普遍下降。教育厅强制执行时间表之后, 孩子们放学回家的时间早了, 有些家长没时间管理,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回家之后就不学习了。江苏省启东中学王生校长表示, 作为校长, 他很乐意所有高中参与到8小时“学习制”当中来, 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保持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但由此也带来一些问题, 最突出的是自觉的学生和不自觉的学生差距拉大。这在最近的小测试中已经反映了出来。原来学生课后可在学校集中自习, 同学间可互相交流, 共同进步, 老师还可在旁督促。现在8小时后全靠学生的自觉, 慢半拍的学生可能吃点亏。

王校长说, 学校已经着手采取一些“补救”措施。比如班级成立学习小组, 任课老师和班主任多交流, 对不太自觉的学生多叮嘱, 老师还可通过电话、网络等一些方式与学生沟通。

“678时间表”并非江苏首创

江苏省教育厅胡金波副厅长表示, 其实这张时间表并非江苏制定的, 早在多年前国家提出推行小学时间不超过6小时, 初中不超过7小时, 高中不超过8小时。不过, 各个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 为了提高升学率, 都认为在校时间越长孩子们的成绩会普遍提高, 不约而同不执行这张时间表。“6、7、8这张时间表遵循了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的规律。各地学校须严格执行有效推进。”胡金波透露说, 现阶段中小学生减负的重点有三个, 教育督导团严查“要求超标、课时超限、作业超量”的现象。各地中小学校开齐规定课程, 开足规定课时, 不随意增减课程课时, 没有弄虚作假的现象。

中小学校课程表须上网

目前南京市57所中小学校课程表都已在网上公示, 胡金波表示, 今后江苏所有中小学校的课程表都能在网上查到, 接受社会的监督。家长只需点开当地的教育信息网, 就可查询到孩子一天在校的安排。

(来源:《扬子晚报》)

更正

本刊2009年5月中旬刊《果树专业课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文的作者应为任国林。特此更正。

两种课表一教育的无奈 第3篇

国家三令五申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何这应试教育的现象还屡禁不止呢?

应试教育就像“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虽然应试教育像“臭豆腐”一样臭,人人嗤之以鼻,但是,日常教育教学中它是最直接、最省事的一种教育方法。全国都在提倡素质教育,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扼制应试教育,倡导素质教育。例如:江苏省委组织部、宣传部、教育厅、监察厅在2009年6月紧急出台了“五严规定”:1严格禁止下达高(中)考升学指标;2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活动时间;3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4严格规范考试和招生管理;5严格制止义务教育办学中的违法行为。此文件的出台,大大削弱了应试教育的市场,在6月底全省取消了小升初统一测试,给以考试为中心的体制当头棒喝。似乎教育改革的春风终于吹进了校园,老师们可以停止害人的“八股”教学了,还教育以本来面目;学生们可以放下沉甸甸的书包,享受成长的快乐。然而,这种快乐没有进行几天,7月初,各地各校面临招生问题:就近入学?不愿意;推荐入学?行不通;统一考试?不允许……最后只有各校自主出卷招生,这一考,这一招,还是看分数,应试教育又有了用武之地。

教育的不均衡,应试教育的土壤

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个人都希望获得优质教育,获得与所有人一样的教育和发展机会。而现实情况下,教育资源配备极不平衡:区域之间不平衡;城乡之间的不均衡;重点学校与非重点校不公平……它们不仅在经费、校舍、图书资料、教学实验仪器设备等配置方面存在巨大差距,而且教师配备方面也存在极大差距。于是,有钱的使钱,有力的使力,打破头颅也要往好的学校里钻。然而优秀学校资源有限,不可能照单全收,最后只得按分数高低录取,应试教育又有了用武之地。

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责缺失,应试教育的温床

在短期无法改变教育均衡现状的情行下,教育主管部门,不能制定行之有效且符合新时期下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的考核办法,一味地进行语数外等學科的考核,淡化划学生、对社会有用的一些学科的教学、指导与训练,以几门学科分数定终身,把教师、学生、家长的目光全吸引上来,抬高应试教育的地位,再加上没有对教育者们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考核,不能随势作出应有的考核方案,让教育者墨守成规,固守原有的教育模式,以致应试教育依然我行我素。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表 第4篇

一课表的内容和制定依据

1. 课表的内容

课程表的必要元素有“标题 (学校、班级及学期) 、日期 (周X、上下午) 、课序、课程”四方面。除此之外还可以增加需要的元素, 如课时时间、任课教师姓名以及其他学校日常活动等。

2. 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及相关规定制定课表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关于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新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 设置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同时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的课程结构以综合课程为主, 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音体美等, 同时设置地方与学校课程以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并通过学校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其中各课程所占课时 (节) 与比例根据国家和学生个体发展需求分别为:语文9节 (34.6%) 、数学5节 (19.2%) 、体育4节 (15.4%) 、音乐/美术/品德与生活/地方与学校课程各2节 (7.7%) , 一周五天共26个课时。

3. 根据课程性质结合小学生大脑活动规律和身心特点制定课表

儿童到校后从早读开始其大脑工作能力逐渐提升, 约第一节课后达到最高峰, 以后逐渐下降, 在第四节课时效率一般最低。午间休息后, 下午上课有所回升, 然后又逐渐下降。因此, 一般将难学难懂的认知类课程和主科 (如语文、数学等) 安排在上午1~3节或下午第一节;将容易接受的课程和副科 (如艺体、思品等) 安排在上下午末节。

在儿童每周的学习中, 周一儿童的学习能力处于启动状态, 周二开始大脑工作能力提升, 能维持到周三、周四然后逐渐开始下降, 周五下跌至最低峰, 虽然有的儿童会在此时出现终末激发但毕竟是个例。因此, 相应的, 在周课表的安排中, 周一的课程不宜安排过重, 周二至周四安排更多文化课, 周五适当减轻儿童学习负担。其中, 周三最好能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让儿童紧张的大脑放松一下, 周四最好再穿插一些体育活动以调节大脑的工作方式。

4. 根据学校的教师、空间、时间等情况制定课表

长期以来, 课程表都是校长或教务部门负责编制的。影响课程表的直接因素是国家规定的课时和课程性质, 而其他更复杂的因素往往没有顾及, 导致许多课程资源的浪费。所以在安排课程时也应考虑到教师的现状 (如年龄、身体状况等) , 同时也要在时空坐标间寻找排课的和谐点, 以最佳的组合方式服务于师生, 努力做到教学效益最大化。

二课表的合理之处以及存在的争议点

1. 合理之处

本文对温州城镇某小学一年级某班的课表进行了研究, 该课表课程的安排都较常规且基本符合儿童大脑工作的变化规律和身心特点。这里我们尤其注意到的是, 该校每节课时长35分钟, 比一般的45分钟少了10分钟, 而课间休息时间却相应增加到15分钟。众所周知, 小学一年级处于幼小衔接阶段, 儿童从“放养式”课堂一下进入“固定式”课堂, 需要一个过渡, 并且根据儿童注意力发展的特点, 7~8岁儿童注意力稳定时间在15~20分钟, 时间过长会使学生产生疲劳厌倦感。所以我认为该课表这样的安排是合理且值得借鉴的。另外, 课表安排遵循了小学生大脑镶嵌式和超限抑制活动的特点, 一周中每天都有不同性质的主副科轮换促使个体左右脑交替活动且极少安排连上两节相同科目以免引起超限抑制, 降低课堂教学效率。最后, 每周每天都安排了一定的课外活动 (如早操、大课间等) , 做到劳逸结合。有研究表明, 若在校6小时中能有1小时用于户外活动或其他文体活动 (包括文体副科) , 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比6小时全用于文化学习更好, 即教育界通常所说的6-1>6。

2. 将五天的课压缩到四天半完成

这张课表最特别之处是, 平常一周五天的课被压缩成四天半完成, 周五下午被社团活动“侵占” (据了解该校低年级周五下午第二节课用于社团活动而中高年级整个下午都用于社团活动) , 又由于一周中又增加了两节整理课, 共28节课, 所以课时显得比较紧。为了将五天的课在四天半内完成, 该课表安排学生上午从八点十分上课到十一点二十, 下午从一点四十到三点零五, 累计在校时间5小时30分钟。

3. 一天的课时安排“头重脚轻”

我们在上文已提到该课表安排的一天的作息为上午从八点十分到校到十一点二十放学, 下午从一点四十到三点零五, 早上共四节课, 下午共两节课, 使整张课表呈现“头重脚轻”之势。虽说“一天之计在于晨”, 早上学生精神状态相对较好, 然而这种安排的合理性却还是不禁令人质疑。根据小学生大脑活动的特点, 如果连续长时间学习, 学习难度较大, 就会使大脑疲劳, 大脑皮质的兴奋转为抑制, 神经细胞活性降低使大脑细胞暂时休息, 出现超限抑制。

由此看来, “头重脚轻”不仅有可能达不到“一天之计在于晨”的最好效果, 反而会导致上午过于疲劳影响三四节课的心情和效率。造成这种安排的直接原因就是课时数超纲, 五天的课被压缩至四天, 所以原本一周26节课, 一天5节的课时被增加为一天6节, 由此出现3、2变4、2的“头重脚轻”的模式。另外, 早上的上课时间也由此拉长, 按正常情况, 小学生到校时间应在八点半到八点四十之间, 十一点前要放学, 以此保证其睡眠时间和午休时间。

三建议

1. 按照国家标准精简课时, 减少非必要课程

《温州市教育局关于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第二条:要坚持按标准课时开课, 不准随意增减课时;要坚持按课程设置开课, 不准随意增减科目。同时根据该通知:学校严禁举办各种兴趣班。由此强烈建议该校应按照国家标准精简课时, 减少非必要课程。首先要恢复周五下午被社团占用的时间, 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要取消社团活动。根据《规定》第三十一条:小学应加强学生课外、校外活动指导……开展有益的活动, 安排好学生的课余生活, 要遵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可见国家还是很重视小学生课余活动的。因此, 建议将44个社团平均分配到前四天下午放学后1小时内开设, 学校仅提供平台, 由学生自愿选择参加或不参加。另外, 一年级的整理课的存在若只流于形式而且对学生无多大实质性帮助的, 建议取消。至此, 课表即可恢复一周26节课, 平均分五天完成的实施标准。

2. 严格控制并均衡分配在校时间

在精简课时的基础上, 建议严格控制并均衡分配在校时间。若按照一周26节课的频数, 一天基本上5节课, 可安排成3、2的模式, 即上午三节课, 下午两节课, 避免了学生上午过于疲惫下午突然放松的大起大落的不稳定状态。同时, 若上午只上三节课, 则学生可安排在八点三十至四十分之间到校, 中午十点五十至十一点间放学, 下午照常。这样即使下午放学后再增加1小时的社团自愿活动时间, 在校时间也只达5小时多5分钟。

3. 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整理课, 同时培养小学生学习策略、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

课表 第5篇

刚开学, 学校早已安排好课程。就那么轻飘飘的一张A4 纸, 轻易而不容拒绝地确定了我们一个学期的课程。它刚贴上的时候, 就像古代科举放榜一般, 同学们一个个向前拥挤, 也不管碰了谁撞了谁, 嘴里嚷着“让一让”, 向那仅存的空隙里钻去。那不过是一张课表, 一张决定了一学期课程的纸片。但它的确引起关注了, 它只需要多加上几节副课, 便能赢得同学的赞扬和无限满足;同时略略增加主课, 也能引来那一声声不堪入耳的咒骂。然而它只是一张小小的纸片。

待一段时间过去, 那一块小角落就无人光顾了。偶尔的偶尔, 有人会驻足去看一看, 但不过须臾, 那双腿便不受控制地迈开了。有人问课程排序, 我总会报出一个印象中的答案, 然后加上一句“我记得课表上是这样的”。无疑, 我在不经意间早已将信任全部给了它。老师走错教室, 同学总会先看一眼课表, 然后向老师叫嚣, 那直白而强硬的驱赶, 夹杂着一份不知来自何处的底气。老师忙遁走, 带着一丝丝的落荒而逃。它就像一座巨大的靠山, 埋藏着我们的信任与依靠。然而它只是一张薄薄的纸片。

把镜头再往后推, 似乎所有人都已经习惯了那一套一成不变的课表。没有人再去理会那角落里的纸片。同学们已不再与占课的老师辩论, 就这么随意而机械地上着一周又一周的课程。我们不再关注, 但在脑海里, 那张已沾有些许灰尘的纸片, 已经用最牢固的钉子死死钉住, 永远都不会忘记。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丢不开逃不了躲不掉的一部分。然而它只是一张轻轻的纸片。

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又换一张课表, 又再来一次。明明只是一张纸片, 却能入侵、强占并拥有我们的全部生活。记得《古兰经》里有这么一句话:“如果你叫山走过来, 山不走过来, 你就走过去。”人生就像一场战争, 而我只是一把钝刀。我面前没有如山海涌的敌人, 只有一张轻轻的纸片, 但我毅然我朝它走去。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表 第6篇

关键词:四川,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健康

从1999—2008年国家从政策上体现了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但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同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 如有人对《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的论文作者所在地进行了统计, 北京、上海、广东、湖南、山东、山西较多, 陕西、西藏、海南、江西较少;少数民族、偏远山区、革命老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几乎是空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些大中城市、沿海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速度较快, 水平较高, 而一些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则比较落后。[1]特别是师资配备方面, 南江县参加培训的135名教师中, 只有1人是心理咨询专业毕业, 只有2人是专职;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学生心理发展非常重要, 心理健康教育呼唤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所以学校应该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2012年, 教育部公布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新版《纲要》要求, 中小学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并逐步增大专职人员配比, 专职教师原则上须具备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2]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四川省革命老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备受关注, 南江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之一, 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为了增强革命老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四川文理学院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对口援助, 援助包括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 所以在培训前为了摸清参训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特做了本调查。

一、对象和方法

1. 对象。

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中小学教师135人, 发放问卷135份, 回收问卷135份, 有效问卷122份。回收率100%, 有效率90%。其中男教师48名, 女教师74名。年龄范围24~57岁, 其中24~34岁64人, 占52.5%;35~45岁54人, 占44.3%;46~57岁4人, 占3.2%。

2. 方法。

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3]。该量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 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 将协助个体从十个方面来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本测验适用对象为16岁以上的用户, 采用团体测试的方式, 在主试的统一指导下一次完成所有问题。

3. 数据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二、结果

1. 不同年龄段心理健康教育教师SCL-90得分比较 () 。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除躯体化35~45岁得分最高、抑郁46~57岁得分最高, 其余各因子均表现为年龄越低得分越高, 随着年龄的增长得分逐渐降低。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较少。见下页表1。

2. 不同年龄段多重比较的显著性检验。

通过不同年龄段间的多重比较, 尽管不同年龄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但存在显著性差异的较少。从表3可以看出只有24~34岁与46~57岁在焦虑方面差异显著;在偏执方面前面两个年龄段均与46~57岁差异显著。

注:*P<0.05**P<0.01, 下同。

三、结果与讨论

从调查中发现南江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兼职多, 专职少, 135人中只有5人是专职, 其他的全是兼职, 专职率仅约为4%, 所以教师专门接触和分析学生心理问题学生的机会较少, 因为接触较少, 所以较难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同时因为与问题学生接触少, 这样对自己心理健康的影响会较小一些。另外南江县城镇化率较低, 生活比较闲散, 这种生活氛围对学校的影响较大, 学校教师竞争较小, 在工作和学习上所承受的压力不高, 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心理健康水平上的总体问题不大。

然而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35~45岁躯体化比其他两个年龄段高, 这种现象可能与这个年龄段的教师正处于事业和职称评定的高峰阶段, 家庭和工作的压力都比较大, 这种负担导致身体的负荷也就较大, 所以对身体的不适感更严重一些。而抑郁46~57岁的得分最高, 其次是24~34岁, 得分最低的是35~45岁, 这种特征可能是因为46~57岁的教师在工作中教育方法或教育内容上跟不上教育的改革, 而学习能力又不够, 所以不免情绪低落, 如果长期处于情绪低落状态, 抑郁的平均分数就会很高;24~34岁的年轻教师作为初任教师, 刚从学校毕业不久, 教学适应能力相对较差, 又面临组建和经营家庭, 这样对他们的要求就很高;但这个年龄段的很多教师都是“80后”, 作为独生子女的他们在承受挫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自身有所欠缺, 因此在适应学校的工作和家庭的生活、承受和调节心理方面能力较差, 当他们出现负面情绪时, 他们可能会沉迷于手机或网络, 然而这些方式本身会加剧负面情绪发展, 所以这个年龄段的教师抑郁得分也较高。

其他的因子均表现为年龄段越低, 得分越高。其中焦虑24~34岁显著高于46~57岁, 偏执24~34岁显著高于46~57岁、35~45岁显著高于46~57岁。这表明年龄段越低心理健康水平越应该受到关注, 其中特别是焦虑和偏执。这种状况可能是因为24~34岁这个年龄段的教师基本是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产物, 他们要么是独生子女, 要么是超生子女。不管是独生、还是超生, 这部分孩子大部分在过度保护的家庭环境中长大, 又在社会压力极大的情况下生存, 因此他们存在着个性与压力的矛盾性。个性品质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比如“手机控”、“网络成瘾”、懒惰、意志力不够坚强等, 特别是意志力中的坚持性、果断性;而面对经验不足的工作, 渴望作出成就的动机初任教师都非常强烈, 同时要交友、结婚、生子, 所以的压力像山一样压在他们身上, 所以焦虑与偏执显著高于46~57岁。而35~45岁显著高于46~57岁可能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教师家庭负担较重, 工作上也正处于上升期。

从调查的总体情况来看, 年轻教师应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的重点对象, 其次是年老教师, 所以学校通过一定的途径对这两个年龄段的教师进行专业教学适应及心理承受能力提高的训练。同时对于年轻教师, 要引导他们有科学、健康的心理调节方式。教师健康了, 学生才能健康。更何况这些教师是学校选任的专门给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 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尤其重要, 所以学校应该通过一定的策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俞国良, 王永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EB/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2]教育部网站.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2012年修订) 》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wgk/2012-12/18/content_2292504.htm.

上一篇:关于聘用合同与劳动合同的主要区别下一篇:看党史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