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倒塌散文

2024-06-02

青春在倒塌散文(精选6篇)

青春在倒塌散文 第1篇

她结婚了。

两个月前,看到她在朋友圈晒出美美的婚纱照。我问她,要结了?她回答,要结了。

一个月前,她给我发电子请柬:请一定来参加我的婚礼!

一周前,她在微信和我说:结婚那天你早点来我家帮我堵门呀!

一天前,我来到那栋熟悉又陌生的筒子楼,爬上陈旧破烂的楼梯,穿过散发出难闻味道的公用厕所,推开贴着红色囍字的门。

她在化妆,眉头紧皱,似乎有点感冒,咳嗽不止。我问她,怎么不吃点药?她说:我怀孕了。

她的姑姑站在房门口问她:吃点汤圆吧?她说:我让朋友给我打包了一份米粉。姑姑夸张地叫起来:米粉那么辣,你咳嗽能吃吗?她被这话一激,又剧烈地咳嗽起来。

我环顾着这间老房:现在的次卧是原来的客厅,我和她客厅里拉上窗帘,用DVD播放器播放beyond和刘德华的演唱会光碟;过去的次卧改成了客厅,面积虽小但采光不错。原先她父母居住的那间房屋是今天的新房,房间光照差,墙上贴了粉色墙纸,无数气球堆积在天花板上、衣柜顶上。一张双人床放在中央,大红四件套,被单上滚着红枣、花生和桂圆。床头悬挂着两个新人的结婚照,这是我第一次认真仔细地打量她老公:长得高高大大,倒确实是她会喜欢的类型。她和这位谈了近两年恋爱,几次三番说要约我一块儿吃饭见个面,但不知怎么回事每次都聚不成。我靠着墙问她:有几个伴娘啊?她没说话,比了个二字。

这时候有个女孩子风风火火地跑进了房间,穿着一条浅灰色的伴娘裙,染了头发,头发在清晨的光线里呈现出一种不自然的绿色。为避免尴尬,我没话找话:嗨,你的头发绿得很有个性!伴娘嗤嗤地笑:哼,这是奶奶灰。

化妆师把她的头发用发卷卷起来,露出一张略显疲惫的脸。我说,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她说,不用了。然后突然又想起什么:姑姑,昨晚我老公把喜烟拿给你了吗?姑姑语气生硬:没有。她说:那你帮我下去买两包烟好吗?姑姑不回话。她急了:我会把钱退给你的。我现在化妆,根本脱不开身。房间里一共五六个人,包括她的亲姑姑在内,没有一个人接招。我叹了口气,站起身:这样吧,我去买。

在筒子楼下一家水果店,我买了两包中华。带上楼去,被她姑姑一把抓过。她姑姑自言自语:这个烟,拿一包出来放外面就可以了……而另一包,我看见,她的姑父整个地揣进了自己的裤兜。

急急忙忙化完新娘妆,另一个姗姗来迟的伴娘总算是到了。她脑门儿顶着一个卷发棒,鼻梁上架着副复古黑框眼镜,胸口露出一行刺青,声音非常洪亮:完蛋了,完蛋了,我忘记戴隐形眼镜了!我得给我妈打电话让我妈送过来。现场又是一番兵荒马乱。

她提着沉重的婚纱裙摆,弱弱地说:我想上厕所,怎么办?谁帮帮我?

奶奶灰伴娘打开手机前置摄像头,反复确认自己的妆面完美无缺:我给你拿个塑料瓶?

纹身伴娘一边用粉扑给自己上妆,一边说,不然用脚盆也行。

我默默地凑到她身边:我来吧。

我提着她巨大的纱裙,陪她走进公用厕所,掩住门。她说,结婚好累啊。我说,都这样。我那时也这样。

上完厕所急急忙忙回到新房,已经是八点四十分。原定八点半接亲时间早已过去,新郎官却还是不见踪影。她给对方打电话,对方回复说还没出发,快了。

又过了半个小时,新郎依然没个准信。她再次打电话,对方说,马上就出发!

她气:你到底还要不要结婚了?别结了好吗?眼泪在眼眶里滚来滚去。

房间里的姐妹们轮流拍拍她的背:别这样,今天结婚是喜事,应该高兴才对呀。

终于,她的表哥发出通知:新郎到了!我摁亮手机屏幕看时间,距离原定的八点半已过去近一小时。她倒是不哭了,紧张地问:他带了几个人接亲?会不会把我的门弄坏?表哥说:三个人。就新郎本人加两个伴郎。她不太开心,小声重复:看吧,这样没安排的男人拿来干什么!

话虽如此,当新郎敲开门出现在她面前,单膝下跪向她献上一束捧花,她依然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做完找婚鞋、点囍烛、吃汤圆等一系列流程,该上婚车了。她张开双臂等待新郎将她抱起,被姑姑阻止:不能抱,万一摔倒了小孩怎么办?

她哭丧着脸:可是新娘的脚不能着地啊。

姑姑说:你自己走下去吧。

她反抗:自己走下去的是二婚!

姑姑和新郎都有些不耐烦的神气:那你说该怎么办?

她说:要铺红地毯。

可是事到临头哪里去找红地毯?最后还是她自己走出了那栋老旧的、散发出霉味和排泄物气味的筒子楼。

接下来的流程很顺利:放鞭炮,乘着花车绕城一周,中途拍几张外景,录点大家一起跳海草舞的小视频。到酒店,准备迎宾。

我站在酒店门口等人。她的表哥从我面前急匆匆地走过去。这位表哥已经不认识我了,还记得念初中时,他是学校里出名的小混混之一,每天不是要打这个,就是要打那个,那几年,《古惑仔》系列电影特别火。拉帮结派打架斗殴被视为很酷的举动,而没有加入任何帮派的学生,很有可能因为一句无心的话或者一个对方不喜欢的眼神挨揍。她不怕这个,因为她有表哥这个靠山。她曾经极力想促成我认表哥当干哥哥,这样一来我也就算是有半个靠山了。但表哥不太爱搭理我,因为我长得不好看,也不像别的干妹妹,会陪玩陪吃饭。没有靠山的我曾经因为在操场不小心碰了一个高年级女生,被一群女混混堵在学校凉亭里算账。这场景被她看到,赶紧跑到我和女混混中间,拉住我的手。最后,这帮混混给了她和表哥的面子,三三两两散开了。

升入高中,她和我不在一个班,但学校里拉帮结派的风气却愈演愈烈。她跟同班的女孩子要好,那位女孩是我不太喜欢的类型。烫着玉米烫,指尖夹着烟,每天嘴里不是要教训这个就是要教训那个,跟堵我的那帮小混混别无二致。我委婉地跟她说起我的看法,谁知道传到了那女孩耳朵里,于是那女孩也放话出来要打我一顿,她再次出面从中斡旋。

后来我听说,这个女孩和她表哥在一起了。谈恋爱,结婚,很早就生了孩子。我一直没有再见到过她表哥和表嫂,直到这一刻。曾经不可一世的表哥明显苍老了,他弓着背,脖子前倾,脸颊上有一道刀疤。他穿了一件深蓝色汗衫,下摆腋在裤腰里,裤带上用锁链挂了一串钥匙。啤酒肚是起来了,两颊的肌肉却无力抵抗地心引力的吸引开始下垂。整张脸有些浮肿,耳朵背后别了一支烟。

表嫂今天没有带孩子,她剪了短发,染成焦黄色。穿了条今年流行的露背白色连衣裙,踩着高跟鞋,在会场上来来回回地走动。

舞台上,她换了一身设计更加复杂的婚纱。在司仪的引导下,她一边唱那首《最重要的决定》,一边缓步走向新郎。新郎接过她的手,戴上戒指。然后一双新人向新郎父母敬茶,宾客们齐齐起身,举杯祝贺。

我坐在舞台尽头的那张餐桌旁,耳边是排山倒海的祝福声和掌声,在那个瞬间,感觉到所有关于青春的回忆,迅速地分崩离析,并坍塌殆尽。

一年前,她的父亲因脑血栓去世。

两年前,她的母亲因脑血栓去世。

三年前,她失恋后在煤气爆炸事故中烧伤,失去了空姐的工作。

四年前,她喜滋滋地弹视频和我聊天。她说,自己马上可以升职加薪,男朋友也非常争气,已经按揭买了新房,很快可以住进去了。

更早以前,我和她在初中开学典礼认识并迅速交好。我们相约看偶像剧,听粤语歌,逃课上网。

我们在2004年的夏天,手牵手来到广场一角的秋千前面,两个人比赛谁荡得高,最后让我有种眩晕的感觉,好像马上就能拥抱蓝天,摸到太阳。

她的表哥插着裤袋从路边经过,吼了一声:喂,你俩的裤子磨黑了!

我们赶紧从短暂的愉悦中回过神来。哭丧着脸摸着裤子上的污渍,担心今天晚上爸爸检查暑期作业,担心妈妈指责我们弄脏了新买的衣服,顶着毒辣的太阳,一步步往回走。一颗忐忑的心在胸腔里扑通扑通乱跳,全然不知在前方等待我们的到底是一场狂风骤雨般的责骂,还是一顿简单温暖的晚餐。

未来像一头兽,它咻咻地呼吸着,把自己嘴里的热气喷到我们的脸颊上。而它的身体,早已躲进了黑暗,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

青春在倒塌散文 第2篇

昨夜雨疏风狂,撼屋敲窗,连夜不绝。一早去上班,就看到小区外一棵梧桐树连根拔起。这棵一人粗的树移栽到这里已经五年了,倒下时枝繁叶茂,严严实实挡住了半条马路,根部露出移栽时被锯掉的伤疤。经过的车辆排队而行,小心而谨慎,仿佛在为它的摔倒行注目礼,又仿佛在为它即将到来的死亡默默祈祷。

我无法驻足观看,因为我要赶着去上课。补习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其中不乏这个城市里顶尖的。课堂上,讲到近处无风景的“围城”现象时提到钱钟书,我顺便问了一句:有人知道钱钟书吗?全班茫然。有人知道《围城》吗?有人知道“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是什么意思吗?杨绛是男的还是女的?一连几个问题让全班一片沉寂。

在这片沉寂里,我分明听到了一棵棵树轰然倒塌的声音。

一群初二的学生,早就学过了杨绛的《老王》,原本以为讲到杨绛是必然会提到钱钟书的,这么好的文化盛宴老师会错过么?

现在的课堂被中考、高考剔得只剩下骨架了。只讲技巧,不传授文化;只求分数的增长,漠视心灵的成长。

字词,划分层次,如何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主题……面对一篇文章,我们只有技术分析,干巴巴的按部就班上得千篇 一律,像一篇篇说明文。讲到《藤野先生》不讲一个国家尤其是一个弱国如何影响个人命运的;不讲鲁迅那一代人虽遭华盖运又如何站在历史的风口挽大厦之将倾;不讲鲁迅由中兴到末路的家庭变故对他个人产生的影响……那我们的学生将来再遇到鲁迅的时候,如何去理解他的冷峻和那颗炽热而不妥协的心?又如何去读懂那个时代?

为了现在,我们粗鲁地斩断了学生的未来。

讲授史铁生的时候,我们不谈他21岁时得了小儿麻痹症而高位截肢,不讲他绝望地在席子下放了一截电线随时准备将自己电死,不讲他又得了尿毒症日复一日地透析,不讲他在地坛里对天、地、人生和死亡的思考,不讲作为母亲看到儿子遭受命运的罹难内心的焦灼和傻傻的爱,学生哪里会有生命体验和心灵的生长?

讲到《承天寺夜游》,倘若你只按教参读: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不讲苏轼作为太守被捕时的仓皇、准备自绝于水路的绝望,以及四个月牢狱之灾的`拷打,那学生怎么去唤醒沉睡在文字背后的苏轼?学生会不会只是把这篇文章看成一篇古文,而不能设身处地地同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成都的中考不考课内现代文,有些老师更是简洁到一节课就讲一个单元,剩下的时间就是日复一日地做题、考试。

这样的语文课堂是不是离“语”更近,离“文”甚远?

曾经看过一句话:教师就像一个雕塑家或一个孔武有力的米开朗基罗,狠命地敲打大理石,或专横地把已经设想出来的形式强加于被动的泥土上。

于是我不禁要问,在敲打学生之前,我们教师是不是也应该狠命地敲打一下自己?我们是不是让学生有了知识没了文化?是不是有了分数没了兴趣?是不是有了技术没了美感和情感?是不是我们让学生更加远离书本?甚至憎恨书本?我们给学生留下的是不是仅仅只是光秃秃的树根,眼见着他们哪天轰然倒塌?

于漪老师说:“以自己的为师之道、人格魅力、学识修养滋兰树蕙,恩泽莘莘学子。”而我们的老师不读书却在兜售阅读秘诀,不写作却在大讲作文技巧,不具有审美眼光却要学生赏鉴,不修炼自己人格却要学生好好做人,这样的为师者想一想就知道他的语文课堂是多么的空洞和苍白!

青春在倒塌散文 第3篇

后现代主义是上世纪70年代后被神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经常使用的一个词。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黑色幽默派”、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在文学上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创作原则的不确定性、创作方法的多元化、叙事中插入语言实验和语言游戏。

爱伦·坡及《厄舍屋的倒塌》简介

美国19世纪杰出的诗人, 短篇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埃德加·爱伦·坡 (Edgar Allan Poe, 1809-1849年) 是“美国哥特式小说和整个侦探小说的创造者, 他把神秘和恐怖的文学发展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程度”。《厄舍屋的倒塌》是其哥特式恐怖小说的代表作。描写一个古老家族的一对孪生兄妹住在一座令人窒息的古屋里, 妹妹多年疾病缠身, 哥哥因思想压抑而精神失常。妹妹病笃, 哥哥邀请朋友前来做伴, 后来哥哥把妹妹活埋。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妹妹又破棺而出, 死在已经晕死的哥哥的怀中, 朋友仓皇逃出, 古屋在风雨中倒塌在屋旁的池塘边。

后现代主义元素在爱伦·坡恐怖小说《厄舍屋的倒塌》中的体现

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体系中应该被列为存在主义文学一栏, 众多存在主义的因素都在爱伦·坡的恐怖小说中一一得到体现, 如:异化和作者对荒诞世界的刻画等, 这些因素在《厄舍屋的倒塌》中体现得更为突出、鲜明。

1.荒诞的世界

在爱伦·坡的眼中, 整个世界都存在着一种荒诞滑稽的感觉, 因此他为艺术而艺术, 不崇尚善恶, 但是他尊重现实, 在他的小说中通过描写凶杀、暴力、孤独和死亡等, 深刻表达了现实世界的荒诞, 在《厄舍屋的倒塌》中主人公罗德里克竟然活埋了自己的亲妹妹, 这个恐怖的故事都向人们诉说了整个世界的荒诞离奇。而这一特征的表现正是后现代主义中存在主义文学的特征之一。

2.异化的世界

异化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一个主要特征, 因此也是后现代主义元素之一。在爱伦·坡的《厄舍屋的倒塌》中最能体现异化这一特征的是对传统哥特式文学的继承和创新。爱伦·坡在人物塑造和环境描写这两方面继承了哥特小说的特点。

(1) 人物塑造

在《厄舍屋的倒塌》中, 爱伦·坡主要描写了三个人物:主人公罗德里克、玛德琳和叙述者。罗德里克是一个典型的“哥特式”的人物。他出身豪门世家, 但却因长久的自我封闭导致神经过分紧张, 备受恐惧的折磨。玛德琳是罗德里克的孪生兄妹, 但在大部分故事里她出现的机会很少。在叙述者来到古屋的时候, 她已经卧病在床。玛德琳与叙述者总共见了三次面但都没有说话, 她就像一个幽灵, 悄然而去。最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她破棺而出, 死在她哥哥罗德里克的怀中。叙述者“我”是作者独具匠心安排的一个角色, 而且是这篇小说中唯一神志清醒的人。“我”不仅是厄舍屋的对手和衰败的见证人, 同时也更加增强了这篇小说的恐怖气氛。爱伦·坡塑造的这三个人物既是恐怖的受害者, 也是恐惧的制造者。他用大量篇幅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精神处于崩溃状态, 言行变态的人物形象。

(2) 场景描写

传统的哥特小说, 为烘托作品的恐怖气氛, 常将故事发生的地点设置在古老而森严的古堡或教堂中。爱伦·坡继承了哥特小说这一创作手法。在《厄舍屋的倒塌》中, 爱伦坡一开始用大量的篇幅和一系列具有神秘气息的语句来增强一种哥特小说惯有的阴暗萧条的恐怖效果, 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阴森恐怖的世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爱伦·坡并没有完全照搬传统哥特式文学的框架, 他在心理刻画和主题思想等方面创新和发展了哥特式小说。在心理刻画方面。爱伦·坡的作品不像传统的哥特小说那样, 仅仅通过人物塑造与环境描写来制造恐怖的效果, 他更多地去探究人的内心世界, 展示人物理智崩溃的恐怖过程, 爱伦·坡擅长描写发疯、精神失常等心理状态。

在《厄舍屋的倒塌》中, 爱伦·坡把注意力集中在人物异常的心理和行为之上, 故事刚开始, 他便交代了主人公罗德里克异常的心理状态, 妹妹多年疾病缠身, 哥哥因思想久被压抑而精神失常。孪生兄妹, 一个肉体在腐烂, 一个精神在解体, 罗德里克深知自己在失去理智, 他请他的朋友 (叙述者) 来陪伴他, 并如实地告诉他的朋友, 他犯了精神病, 快要在疯癫中死去了, 爱伦·坡的这种对病态心理的描写和分析拓展了文学作品的表现空间。

此外, 《厄舍屋的倒塌》主题思想也超越了传统的哥特式小说, 爱伦·坡在文学上的主张是为艺术而艺术, 他的作品不是为了宣扬善恶, 只是为了寻求刺激, 而这恰恰就是后现代主义的最精华。

结语

综上所述, 一方面, 从《厄舍屋的倒塌》中,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从场景、人物, 还是心理刻画上, 这篇小说都给人一种恐怖感, 渲染着一种哥特式的气氛;另一方面, 埃德加·爱伦·坡在恐怖小说《厄舍屋的倒塌》中通过对传统哥特式文学的继承和创新, 完美体现了这一思潮中的存在主义, 是后现代主义的先导, 从而在文坛上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使得后现代主义的地位获得了提升, 获得了世人更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Poe, E.A.Complete Stories and Poems of Edgar Allan Poe[M].New York:Bantam Doubleday Dell Publishing Group.Inc., 1991:190-191.

[2][美]爱伦·坡, 曹明伦译.爱伦·坡精品集[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7.

[3]张鑫.爱伦·坡短篇小说的现代性[D].湘潭:湘潭大学, 2002:30.

青春在倒塌散文 第4篇

摘要: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陌生化”手法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他认为只有“陌生化”的语言才具有文学性可言。这一写作手法在爱伦·坡的短篇小说《厄歇尔府的倒塌》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本文从语言风格、环境设定、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四个方面分析“陌生化”手法在作品中的运用。这一手法的采用,大大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效果,将爱伦·坡想要表达的死亡主题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悲悯完美地体现出来。

关键词:“陌生化”;《厄歇尔府的倒塌》;死亡主题

引言

埃德加·爱伦·坡(1809-1849)是美国著名的诗人、短篇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主要作品有《帖木儿及其他诗》(1827)、《创作哲学》(1846)和《诗歌原理》(1848)等。虽然爱伦·坡自己更偏爱诗歌,但他的声誉是与他短篇小说的成功密不可分的。他的《泄密的心》(1843)、《黑猫》(1843)等都是描写人内心精神疯癫状态的恐怖小说的佳作。

《厄歇尔府的倒塌》(1839)是爱伦·坡短篇小说的最经典代表之作。小说采用第一人称视角,叙述了“我”的朋友厄歇尔兄妹相继离世,以及厄歇尔府倒塌的故事。本文试从语言风格、环境设定、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四个方面分析“陌生化”手法在作品中的运用。

1、“陌生化”理论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先驱——什克洛夫斯基(1893-1984)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在多次重复的动作变成习惯之后,就成了自动的,而这种自动是无法被人类感知的。只有利用“陌生化”的手法才能打破人类的自动化感知,唤起他们的新知。他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一文中提到“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陌生化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既然艺术中的领悟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的,就理应延长。”(什克洛夫斯基,1989)他认为只有通过“陌生化”的手法,将人们所熟悉的事物进行“陌生化”处理,才能唤起人们对这一事物的重新认识,人们才能更深刻地去感受其中的含意。

2、“陌生化”的具体应用

2.1 语言风格的“陌生化”

在小说中,爱伦·坡用贯穿始终的阴森、怪诞、恐怖的词句营造出了同样的氛围,每一个词语都在一步步深化爱伦·坡想要读者体验的氛围。

坡在描写意象时有独特的风格。如在描写“我”从小湖陡峭的岸边朝下看的景色时,写道“我看到灰色的薰衣草、模样狰狞的树干和眼睛般空洞的窗户在水中扭曲的倒影。”(爱伦·坡,2001,15)紫色的薰衣草本是美丽的,树干是挺拔的,窗户是明亮的。在这里,爱伦·坡把美好的事物都变成了诡谲阴沉的,打破了读者的自动化认知,让读者不得不重新审视曾经习以为常的事物,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其中的意义。

坡“陌生化”的语言风格引导读者去感受每一个词、句、乃至整篇小说,延长了读者的感知时间,使之能够更好地体会作品的真谛。

2.2 环境设定的“陌生化”

坡将厄歇尔府邸安置在了一个“自然界最荒凉萧条的地方”(爱伦·坡,13),由于读者不知道什么样的地方是最萧条的,所以只能紧跟坡的文字,细细体会每一个意象,才能身临其境般进入到小说的设定环境。

另一方面,厄歇尔府的内部构造也非常怪诞。在描写“我”进入厄歇尔府时,坡描写了很多奇怪的景象。如“许多黑暗而曲折的甬道”、“墙壁上阴暗的挂毯”、“深红色的光线”等(19)。这些事物始终给读者一种陌生感,这就需要读者去花费时间将种种摆设、装置组合在一起,才能跟随“我”一同进入到厄歇尔府。

2.3 人物形象的“陌生化”

首先,小说的主要人物罗德里克是一个异于常人的人。他有“死一般的脸色”、“瞬息多变的声音”;他“只能穿某一种面料的衣服”;他“眼睛即使在微弱的光线下也刺痛难忍”(23)并且他还是一个具有重度抑郁症的人。坡设置了一个如此集怪病于一身的人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无疑刷新了读者旧的认知体系,使之在读小说的过程中随着“我”的叙述,一步步地将厄歇尔的整个人物形象拼凑起来,直至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个认知被延长了的过程中,厄歇尔的形象生动立体的展现在了读者眼前。

其次,小说的次要人物玛德琳小姐虽然出现的次数有限,但她的形象足以给读者留下深深的印象。玛德琳小姐一出场便是从房间的尽头走过,然后便“兀自隐去”了。这个特别的出场仪式不仅使“我”“突然产生一种极度的惊诧”(23),也令读者感到一阵阵凉意。坡并没有对玛德琳进行过多的外貌上的描述,但玛德琳小姐区别于他人的显著特点足以震撼读者。

2.4 情节发展的“陌生化”

《厄歇尔府的倒塌》的情节很简单,主要是“我”陪伴着重度抑郁的厄歇尔。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故事的高潮。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我”和厄歇尔都觉察出了异样。为了抚慰他,“我”选择为他读《疯狂的宴会》。但随着书中情节的发展,“我”和厄歇尔在现实中听到了同样的声音,这声音时而沉闷、时而清晰,一步步将厄歇尔逼到了崩溃的边缘。最后,已经被埋葬的玛德琳小姐浑身颤抖着跌进屋来,将她的哥哥拽到地上,一同仙逝了。

虽然,在小说的开篇,读者就预感到了恐怖。但是,这个出人意料的结局将恐怖的效果推到了顶点。随着一声声的破门声,读者的想象力一步步地深入。在这样不断地思索中,小说中的场景似乎就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仿佛亲身经历一般。

3、结语

在爱伦·坡的作品中,很多都表现了死亡的主题。在此小说中,爱伦·坡用“陌生化”的手法完美地表现了其深刻的寓意。从独具特色的语言、到奇异怪诞的人物形象,从恐怖阴森的环境到离奇惊悚的情节,小说从开篇到结尾,每一部分都在打破读者原有的认知体系,环环相扣。这样,在读者读完小说之时,会对小说的主题深有体会。爱伦·坡认为,就像厄歇尔曾经预料自己将会成为恐怖的牺牲品一样,人类精神存在着一种最极端的临界状态,随时会像厄歇尔府那样轰然倒塌。在这里,也体现出了他的人文关怀,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悲悯。

参考文献:

[1]什克洛夫斯基等.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M].北京:三联书店,1989.

[2]爱伦·坡著,马爱农译.爱伦·坡短篇小说选[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青春的散文之青春在歌唱 第5篇

青春是热情洋溢的,青春是奋发向上,充满朝气的。我们在这人生最美好的时节里歌唱。

青春在歌唱作文

今年暑假,我怀着满心的欣喜期待着完美花季的绽放。终于,我迎来了自己的16岁花季。

霎时间,我因没有做好充分准备,而觉得空虚。我不知怎样用酣畅的汗水去演绎青春。

在我的日记里,满载着埋怨与不快,忽然,我觉得自己好平淡,而且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疲倦与乏味,我真的无法接受花季在这样平庸的环境中成长。我在读一些优美的文章中时,常常扪心自问,为什么他们就有这样完美的人生呢?不同寻常的经历为什麽只让他们经历呢?

十六岁的花季,我不知道我能干些什么……

也许我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不能洞察周围的“大世界”;也许我过于幸福,而不太在意现有的平淡乏味的生活;也许我拥有的太多,而不懂失去的滋味。

十六岁的花季,除了学习,我还能做什么……

致我们的十六岁着青春的赞歌

十六岁的花季悄然降至,

满怀着憧憬和梦想

在平淡的生活中拉开帷幕

也许它的降临对这世界并无奇迹

但它在我的心中怦然绽放

我爱它,我爱我的十六岁花季

霎时间,我的青春充满了青春朝气

但慢慢的我发现

十六岁渐渐失去了鲜艳的色彩

徘徊在时空中,十六岁悄悄地褪了色……

我在心中呐喊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十六岁会消失的

我要抓住时机唱响青春的赞歌啊!

……

青春散文

时光匆匆来又悄无声息的走,北方的天气总是雾霾,阴晴不断,想来今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晚了些,时不时的还有点小冷,在倒春寒的列车中,我等待着,期许着,与时光对话,奔赴龙城大地-太原,一座将我的青春挥洒的城市。

来时,已三月,桃花姹紫嫣红开遍滨河东路,娇羞欲滴,835路公交在晃晃悠悠中行驶而过,看着瞬间擦过去的绿意浓浓,河畔垂柳,汾水滔滔,心中喜上眉梢,时光呢喃,岁月婆娑,想那我待在中北已有6年有余,还有点呆不够,想不够,玩不够,忘不够,也许有一天我终将离开,但是忘不了每天起早贪黑的科研生涯,忘不了晨起嘹亮的军中之歌,忘不了健身房中曾经的汗水,忘不了图书馆中久坐的长椅书桌,忘不了篮球场上兄弟们厮杀的吼声,忘不了二龙山上拾级而上的台阶,忘不了柏林园中秘密幽会,初恋的味道,忘不了二道门外芳香扑鼻的韭菜鸡蛋饼,忘不了的还有那郁郁葱葱的七月,穿着学士服,镜头下的笑脸,感慨时光匆匆,岁月催人老,感叹冬去春来,四季更替,抚慰平常心,做好每一时刻的自己,虽岁月褪去容颜,青春的活力还在余热中蒸腾。

次日,一觉醒来,花更艳,柳更绿,校园中学生们次第换了单薄的衣裳,看去美丽动人,我知道,春天终于来了,洗漱更衣下楼去,台阶桃花相映红,你来了,我来了,我们相聚在春天的座席中,共诉衷肠,一起赏那花开的模样,每一天清晨,心里都会涌起一条爱的河流,那是掠过春江花月夜的暖,正青春,彼此让我们相遇,让晨练和早读一样清新,黄昏和落霞一样安宁。

周一开始了本学期的.生活,恰逢上兰村集市,一派热闹祥和的春天景象,沐浴在暖暖的春光中,我只愿人生如早春般安好。如若今生能平平安安,谁愿意起起伏伏?粗茶淡饭,锅瓦瓢盆,每天阳光暖身,二三知己,有佳人相伴,有好书可读,此生此世,我愿在暖洋洋的春天里,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层林尽染,百舸争流。我还愿在青春不散场的光年中,喜喜欢欢,欢欢喜喜,漫步街道,花红酒绿,琳琅满目,买些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与这氛围融为一体,总算是好的吧。

次日,天气晴好,来了学校,爬一爬二龙山,以遂心愿,长亭附近,片片桃林,瞧!个个抛起了媚眼儿,笑弯了路旁的行人,惹坏了对面的松柏。轻轻走近花朵,想偷偷地吻一下,又赶紧躲开,总怕有人看见,会把这份单纯当作一个笑话。我喜欢春天的花儿,特别是这些满脸绯红的桃花。它把心事写在明面,毫无遮掩地把一脸娇美装饰了别人的梦乡。含一瓣桃花于唇边,我就能品到它故事里的香甜。我不知道此生终究要错过多少风花雪夜,爱恨离愁,但我只想此刻看春天的花,品春的味儿,蓦然发现,原来只有春天的颜色,才能笑成爱情最初那般模样,桃花有低眉浅唱的,有粉红笑脸的,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不愧是花中极品,羞羞的让人怜爱。

我也不知道这一生终究要错过多少人和事,但我只想每天早晨与你一起沐浴阳光,在宿舍楼前,用手掌托起你的孤独,用梦想追寻起航的方向,不管风霜雨雪,雷鸣闪烁,也要抵达幸福的样子。

昨夜春雨至,清晨,卷起窗帘,打开窗户,在清新的空气里舒展筋骨,丝丝喜悦,油然而生,鸟叫了,唤醒了朦朦睡眼,光线斜透过窗户,七彩色层层叠叠,花开了,草也跟着陪伴起来了,我在最美的季节赶来,与你一起,花开花艳,满身惬意。

中央大道,两面垂柳,清风徐徐,掠过秀发,让人抚慰,春雨洗去了这一路的风尘,温润了心灵的源头。或许此生此世没有永恒,可那些绿意的瞬间,却成为心中永存的风景。春风,风过大街和小巷,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花语,低声浅唱弄搔首,想着此生安好,便到了图书馆,此时的心情,你猜呢?

徜徉在青春岁月里,好好的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不与世争,与书为伴,与琴为舞,在春天的颜色中来一场不散的晚会,你遇见了我,我心动了你,才有了花有百样红,人有正青春的美丽绽放。

青春在唱歌散文 第6篇

那是一个春天,常常细雨潇潇。雨丝浪漫地撒在一条叫做“丹水”的河里,伴随着雾气,朦胧梦幻,让人生出了好些幸福之感。

就是在那个美丽家园,那个诗一样的地方,我认识了你——美丽的女孩儿。那时候,我在一家民营企业旗下的茶厂工作,你在镇上的中心幼儿园上班,是人见人夸的幼儿老师。你是一个有爱心,懂孝顺的女孩子,每天下班后都帮家里卖茶叶。加之以前在学校就听说过你,能写一手娟秀的钢笔字。一来二去,你的身影就更加清晰了,久而久之就在脑海里再也走不出来了。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们每次都只能匆匆的打个招呼互相问候,没有很多的时间来交流,更不用说共话人生,畅谈青春了。就在这时侯,公司出纳经玉姐姐,利用“工作上的便利”要来了你的电话号码和QQ。我好生感谢她,感谢她给我们搭建了一道交流沟通的桥梁,帮我们打开了一个青春的话题。

从那以后,我们一有时间就聊天。说工作的不易艰辛,说生命的世事无常,说校园的趣事乐事,说社会的错综复杂,好像有说不完的话儿。那些日子,我们彼此的生活里满是欢快的气息。我们相互鼓励着、支持着、关心着,着实温暖,那真是一段难忘的时光。

青春的日子,有无限的幸福,满足和陶醉,才是最美好的境遇,这就是所谓的“春草萌动心向暖”,就是青春的方向。这让我想起了你送的那株吊兰,那纯洁,淡雅,希望不正好契合了我们之间的点点滴滴吗?

紫色的花钵,粗壮的根须,碧绿的叶儿,那真是天人合一的杰作,很有些生命的气息。我一直把她视若珍宝,当作我们时光和记忆的信物,打理得很清秀。

可惜,那样的时光太短暂了。

后来,诸多的原因,我需要进入大学学习深造,手头的工作不得不暂时抛之脑后。还没来得及好好感受与你结识的这一段幸福时光,就匆匆的整理行囊离开了。因为梦想的使命,让我们相隔海角天涯。每当在异乡的孤独里想起这些,我都好心疼,心疼着那一段欢乐的时光,心疼着潺潺失去的丹水河水。

寒冷的深夜,我想起一句诗:“你是那春天动听的歌儿,歌声里纷飞着美丽的蝶”。这是怎么了,是青春在唱歌吗?

上一篇:创建班组安全文化下一篇:我多想回到家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