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研究小论文

2024-07-23

班主任工作研究小论文(精选8篇)

班主任工作研究小论文 第1篇

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的教师。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教育者,具体任务表现在:组织和建立班级,搞好班级日常管理;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努力学习,提高素质;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各项校园文化活动以及各种社会活动;指导班委会工作,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共同教育学生等。班主任责任重大,那么我们在新的形式、新的课改、新的要求、新的历史使命下,应该如何做好班主任呢?

一、尊重和信赖每一个学生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且他们比以前的孩子头脑要活、经历要多、眼界要宽、见识要广、自尊心更强,还特别要面子,迫切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尤其是在学校的同学面前。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班主任都要尊重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因为自尊是一个人改过自新的思想源泉。另外,班主任还要真心的信赖学生。只有信赖学生才能让学生敢于说真话。只有做到了对学生的尊重和信赖,班主任的威信才能逐步建立起来,师生间的关系才能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才能自觉地向班主任的要求靠拢。

二、全面了解不同的学生

了解、研究并正确的理解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班主任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包括学生的姓名、性别、成长经历、思想品质、学业成绩、智力状况、个性特征、健康状况、家庭因素以及社会关系等。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有: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材料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等。

为了做好了解学生的工作,班主任要注意全面的长期观察和了解,要把了解集体和了解个人结合起来,把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结合起来。班主任采用任何一种方法去了解学生情况,都不能妄下结论,而要通过多方面的观察了解结合起来综合分析、研究,才能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三、精心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建立共同的奋斗目标。正确的、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前进的动力。班主任要根据班级从近景到远景,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提出近期、中期及远期的目标,突出实现目标的计划和步骤,并根据不同目标组织活动,检查督促班集体的目标实现情况,使之成为班集体前进的推动力。

2.选拔和培养班干部。班干部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得力助手,也是班集体的骨干和核心。班主任要按照一定的任用标准,选拔好一定数量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并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和爱好进行合理的分工,鼓励他们积极工作,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

3.创设班内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班内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是指在一个班集体里形成了民主、平等、融洽的教师和同学之间交往的心理氛围。这样的环境必然能使每一个成员心情舒畅、愉快,进而积极投入班集体的生活中去,使集体具有更强的凝聚力。

4.开展经常性的班级教育活动。班级教育活动是指一个班全体同学参加的教育活动。开展经常性的班级教育活动是培养班集体的重要途径。要经常开展富有教育意义的各项活动,使班集体富有吸引力、凝聚力。

5.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树立良好的班风。集体舆论是指在集体中占优势,为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某些事实和行为,成为影响个人和集体的一种群体动力。班风是班集体中长期形成的在情绪上、言论上、行动上的共同倾向。无论是正确的舆论还是良好的班风,都是班集体形成的一个标志。

四、全面负责,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班主任首先要通过集体教育,深入持久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参加生产劳动,促进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还应针对集体中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自身发展状况,有的放矢地做好各类学生的教育工作,尤其是对一些后进生,班主任更应该倾注大量的爱心,耐心细致地做好转化工作。

五、避免班级管理的误区

班级管理的误区主要有:用鉴定和处罚吓唬整治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利用罚款手段管理学生;利用“大个子”管理“小个子”;以各种原因把学生赶出教室;利用家访向学生家长“告状”;有意无意地侵犯学生的隐私;靠听汇报管理班级;经常敲差生的“麻骨”等。在现行素质教育背景下,要努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以人为本,讲求方法,力避误区。

放眼世界,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更高,培养新型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当今各类学校的迫切任务。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最密切的老师,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是不可替代的。班主任要以学生为中心,时刻不忘肩负的重大任务,细心观察,真心对待,耐心教育,精心管理,全心付出,兢兢业业,孜孜不倦。同时班主任还要配合学校,联系家庭,依靠社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各方面的力量,才能使班集体团结、向上、进取,才能使班级每一个成员得到更大的进步。

班主任工作研究小论文 第2篇

班主任小论文(一):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渗透感恩教育实践

彭建秀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第三中学)

摘 要:自古以来,感恩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感恩,在当下,仍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大家都知道,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独生子女现象很普遍。在初中教室里,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在长辈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由于孩子少,长辈常常过分溺爱,使孩子缺失了传统教育的洗礼。因此,初中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班主任的责任重大。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教学实践;感恩教育

一、尊重和爱护学生,并正确引导

所谓感恩,是指对别人所给予的帮助,表示感激的行为。懂得感恩,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有德行,有素质的表现,是处在社会上不可缺失的品德。作为一名班主任,一定要学会循循善诱,正确引导。一位哲学家曾说过,天空收容每一片色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这位哲学家的一席话,让人回味良久。的确,一位优秀的班主任,达到这样的境界,是学生的幸运,因为可以让学生学会自信、乐观、积极向上,当然,也会学会感恩。而这个过程,也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尊重和爱护孩子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二、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感恩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是最起码的修养,是一种责任。现在的初中生,基本上是零零后,习惯父母的宠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不主动为他人着想,任性,叛逆,个人主义严重,没有感恩意识。初中生这个年龄段,正是最需要加以引导和教育的阶段,从而,避免学生误入歧途,早日成才,所以,作为班主任责任重大,一定得搞好教育工作。不但要做文化的传递人,而且要做好孩子们的心理工作。作为一名班主任,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去感动和教育孩子们。

本文是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通过积累、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在初中教室里,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在长辈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由于孩子少,长辈常常过分溺爱,使孩子缺失了传统教育的洗礼。就这个现象,我展开一些探索和思考。全文大体上涵盖了两点内容:尊重和爱护孩子,及正确引导、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由于我的知识面比较窄,所以未能面面俱到,但是我希望能够引起广大社会实践工作者和热爱身边文化的朋友们的注意。

参考文献:

汤利刚。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实践研究.神州,(09)。

班主任小论文(二):谈谈班主任的魅力

刘宪华

(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工农小学)

摘 要: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导者、教育者,是学生和家长与学校沟通的桥梁,是学生成长的导师,更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影响持久的,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成为一个具有魅力的班主任非常重要。通过三方面来讲述班主任的魅力及对学生的影响。

关键词:班主任;魅力;关爱;影响;耐心;威信力

小学是学生的启蒙阶段,小学班主任是小学生人生道路上的灯塔,对学生有极其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是任何教科书都不能替代的,能够吸引小学生并对学生造成影响的就是班主任的魅力。

一、关爱与耐心的魅力

每一个小学班主任都需要具备关爱学生和耐心的品质,小学生正是成长、学习知识、培养品德、形成鲜明性格的重要时期,教师能够关爱每一个学生、不偏见,保持公平、公正,对学生具有重要影响。如果教师偏向好学生,会打击落后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助长好学生的坏习惯,使班级风气不良,既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又使班主任的工作受到阻碍。小学生的心灵是脆弱的,他们会因为教师的表扬而兴奋,也会因教师的批评而失落,所以,班主任在关心学生的时候,要及时夸奖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与缺点,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关爱,这样才能博得学生的好感;要对学生做到全面的了解,因材施教,才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为人师表的魅力

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小学班主任必须举止端庄,表里如一。小学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具有极大的力量,是小学生最直观的模仿对象,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被学生模仿,班主任的思想观念、品德修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所以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榜样、做到为人师表是班主任魅力的重要体现。

三、威信的魅力

做小学班主任必须要有威信,有威信,学生就会尊重教师,接受教师,信任教师。班主任的威信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识丰富。小学生求知欲望很强,班主任能够满足他们的欲望,学生就会佩服班主任,才会信服班主任;(2)管理有方。班主任的工作多而繁杂,能够把工作做得条理有序,能够让学生信赖,这样遇到事情他们就会找教师解决。所以,班主任的威信不可少,魅力不可挡。

小学班主任对小学生具有极大的影响,有时还会超过父母对他们的影响,所以,班主任一定要全面发展自己,提高知识水平与品德素养,用心去爱学生,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使学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覃芳勤。班主任应具备的魅力.广西教育,(01)。

班主任工作研究小论文 第3篇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细节,“关注细节”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同样,教育活动中一些不可忽视的细节也能够说明很多问题:可以折射一个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可以反映一个班主任的师德修养,可以影响一个学生的情绪……细节之中蕴藏着教育的契机,细节之中饱含着师生的真情。作为班级的教育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认真仔细的分析,弄清学生言表背后所潜藏的心理动因,引领学生走出困境,走向成熟。

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我在自己三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不断摸索。随着跟学生交流的加深,我越来越体会到“关注细节”对于班主任而言是多么重要。

一、透过细节分析,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我们的学生大都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她们强调自我,渴望被别人重视、尊重,同时又敏感而害羞,不善于交流,所以在集体生活中很容易起各种各样的误会和矛盾。当班级出现这样“不和谐”的声音后,班主任该如何化解呢?举个例子:

我新接手的班级中,学生来源比较有趣:从生源地来看,本地人、外地人各占一半,而外地学生又基本来自同一个地方;从学历来看,高中毕业生和中专毕业生又各占一定的比例。接班之初,我就已经从其他代课老师那里听到一些评价:学生之间因为地域和学历背景的不同,导致互相之间交流上有一些障碍,班级不是太团结。怎样比较自然地表达我作为班主任的立场呢?我一时无从下手。正巧,新学期报到当天,学校要检查黑板报。我到班里转了一下,发现有六七个学生正在忙忙碌碌地出黑板报。这时候我还叫不出她们的名字来,于是我向其他同学了解了一下,很巧,这几个人里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有高中毕业的,也有中专毕业的。更有一个同学,她是班级原来的宣传委员,已经转学了,今天来办手续,看到正在出黑板报,就义不容辞地干上了。我悄悄地站在教室门口,看着学生们忙碌的身影,满怀高兴,不忍打扰她们。在接下来的第一次班会上,我特意把这件事讲了出来,并且说出了我当时的感受:在那一刻,我只看到了同学之间的通力合作,看到了那位已经转学的宣传委员对班级的热爱。我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背景,但是大家对班级的爱是一样的。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有什么问题是我们不能解决的呢?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细节的剖析,让在场的同学频频点头,大家忽然意识到:原来我身边的同学是这么的可爱。抛开成见,敞开心扉,互相之间可学习、可交流的东西真的是太多了。

二、关注学生生活细节,营造温馨的班级气氛

要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一定要让同学们在集体中有一种归属感,让大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以班级名义为每个同学过生日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我接手的班级,总会在第一时间让生活委员统计全班同学的生日,然后,在生日当天为“寿星”送上祝福。每到这个时候,不仅是过生日的同学,整个班级都非常开心。如今年我带的这个班,孩子们很有创意,每个人的生日祝福都是不一样的。我有幸参加了两次,一次是同学代表表演乐器合奏,一次是播放大家秘密拍摄的“寿星”生活照,并且配上了深情的解说和音乐。到了后来,“寿星”们也坐不住了,他们会在生日当天给全班分棒棒糖,或者为大家表演节目。这样的生日会几乎每个月都会有,每个人都会感受到全班同学对自己的爱和祝福,班级的气氛也越来越融洽。寒假结束前,虽然学校因故没有安排元旦晚会,但是我们班的同学执意要搞,节目排得非常精彩,唱歌、跳舞、做游戏……大家都玩得非常开心,还特意为寒假期间过生日的几位同学提前举行了生日庆祝活动。就是这样小小的生日祝福活动,让我们的班集体像一个温暖大家庭,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其乐融融。

三、留意班干工作细节,提高班干威信

营造一个和谐向上的班集体,班干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班干部群体,既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又是班级同学的“主心骨”。怎样树立班干的威信呢?我认为需要班主任对细节的观察。每一名班干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有些是学校安排的,有些是班级的需要。比如宣传委员要出各种主题的黑板报,宿管委员要到各个宿舍检查,学习委员要为大家复印各种考试资料,卫生委员要对每天的扫除情况进行检查……为了让同学们意识到班干们的工作付出,我经常会在班会或者其他场合“无意”地对班干的工作作评价:“这个宣传栏上的立体画是谁做的?很漂亮啊!”“今天我们班的宿舍卫生搞得不错!”“这么多的复习资料啊,印资料的同学可辛苦了!!”……就在我这一个个“无意”的话语中,同学们会心地一笑,班干们的辛苦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就是随着这样一件件的小事情,班干的威信逐渐树立起来,同学们从心里佩服班干,愿意配合班干的工作,班干们工作起来自然得心应手,班级工作就可以按部就班地顺利运行了。

四、对待问题学生,要细之又细

当过班主任的都知道,一个班级不可能人人都按部就班,总会有问题学生。如何对待问题学生,这是班主任的必修课。我认为,对问题学生,从各种细节上去分析和关注,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我班有个小姑娘,比较自由散漫,不爱参加集体活动,集体观念也不强。就在上学期期末班级联欢会的时候,全班就她一个人没有参加,躲在宿舍里。我们有一个环节是为寒假过生日的同学举办集体生日庆祝活动,其中就有她。结果“寿星”们都上台了,发现她没来。这个细节我没有放过,一直想找个机会跟她聊聊。开学了,我在一次跟她聊天的时候很“随意”地说到了这件事,她一反往常事事无所谓的样子,非常认真地说:“老师,对不起,班长后来也打电话给我了,我做错了!”我抓住这个机会,对她说:“你看,同学们都非常看重这个过生日的仪式,这里承载了大家对你的祝福和关爱,错过这个机会真的非常可惜。不过,只要你愿意,随时可以在我们的班级里体会到这种感觉。”她听了我的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现在,她虽然有时候还会犯这个毛病,但是我能感受到她正在努力地融入到班集体中。在班里的美文欣赏活动中,她用一段声情并茂的朗诵赢得了全班热烈的掌声,我从她的笑脸上看到了被大家肯定的喜悦。班主任对待问题学生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默默地关注他们,从各种小事情上给他们以鼓励和支持,假以时日,他们一定会有让你满意的表现。

班主任工作小析 第4篇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班主任既是组织者又是教育者,对班集体的影响更直接,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更深远。有句古话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班主任应该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在工作上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刻苦耐劳,勇于进取;生活上朴素大方,举止文明,谈吐文雅,平易近人,坦诚正直。也就是说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给学生良好的影响。这样,才会有影响力、有号召力、有感染力,工作起来才回得心应手富有成就。很多实践使我认识到,作为班主任应当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并且要认真地做得最好。只有这样,才能影响、感染学生,促使全体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一个团结的富有进取精神的班集体。

班主任在增强班集体的能聚力方面是起主导作用的关键人物,是起表率作用,任何时候都是学生的榜样。因此,为深入具体地了解研究学生个体和集体,班主任应掌握以情育人与深入实际以理服人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到实际中,到学生中和学生打成一片,在实践中建立爱生情感。爱学生所爱想学生所想,把学生的忧虑当成自己的忧虑。情感应该是凝聚力的基础,当学生体会到教师是真诚地爱他们时,就会把老师看成最可信赖的人,并无保留地将心灵的大门向老师敞开,真诚地将内心的秘密告诉老师,使学生能感受班主任的真诚的爱后而得到心理的满足,并在满足中发展自尊与自信心,乐于融入集体中,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团结向上的力量,从而产生集体荣誉感。

班级育人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无原则的迁就。要动之以情,以情感人,但并不能滥用情感,而是要恰到好处。比如在学生困难时给予帮助;在学生生病时给予关怀;在学生情绪低落时给予鼓励;在学生志得意满时给予忠告等。尊重学生而不是放任迁就,关心并不能偏心,热爱而不能溺爱。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健康而茁壮成长。如果碰到一些学生违规违纪的事情,这时特別需要明事理,辩是非,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去以理服人,切记简单粗暴,以势压人。首先,遇事冷静,先找知情同学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后果,掌握了充足准确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心平气和地找到行为学生谈心,分析事理,做到服人先服心;最后,客观公正地作出处理,使被处理学生能接受教育。最重要的是教育全班学生,引以为戒,不再发生类似的违规违纪行为,真正起到处理一件事,教育一个班的效果。

班主任要发挥班级干部的组织和模范带头作用,时刻注意培养班干部的组织才能,加强对班干部的思想工作和组织纪律教育,放手让他们大胆地工作,在学习、活动和各项工作中锻炼提高。但是一定要学生懂得,当班干部是为同学们、为班级服务,而不能享有“特权”。这样的干部才能受到同学们的拥护,自然就有了威信。在老师和班干部的直接影响下,大家都能平等交往。这样一个平等、和睦,具有生机的班集体,才能在亲和力的驱动下健康成长。

在学习上教予他们尊重他人劳动与任课老师密切配合,告诉他们学习知识靠勤奋,靠日积月累,就像海中之水,滴水成河。注意个人学习方法策略的养成,要大胆创设,敢于质疑,积极思维,形成个性。善于发现总结自己创新思维的闪光点,即不但要学会,而且要会学。另外在班会上,成绩好的学生上台介绍他们的学习方法和经验,成绩不理想的在帮助他们找到原因的基础上,也选代表上台宣读他们的决心。并且开辟了决心台专栏张贴每个学生的学习计划和所定奋斗目标来激励自己,形成比学赶帮的学习竞赛热潮。

班主任小论文 第5篇

【摘 要】 学校教育工作中,班主任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班主任的管理是以教育为目的的,具有其特殊性,本文从信任和尊重学生、正确评价学生、班主任率先垂范和关注中间生四个方面,对班主任管理艺术这一问题进行论述,以求为实际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班主任;管理;管理艺术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01

班主任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班集体的实际管理者,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方式直接影响中学生的成长。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1]这一教育方针的提出,给中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野,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是育人管理,是服务管理,在管理中要把握科学性,体现艺术性。班主任的管理艺术,是一个常论常新的问题,本文将对这一问题作以探讨。

一、信任和尊重学生是班主任管理艺术的前提

班主任的管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管理工作,这种管理是以教育为目的的,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信任和尊重学生,班主任发自内心的真诚关爱和信任尊重将会得到学生的情感认同,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假若班主任采用专制、冷酷、高压式的管理方法,极易使学生产生紧张、焦虑、恐惧、自卑等心理。而这种心理一旦形成,将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个人感受、师生关系产生强烈的冲击,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打击,自信心遭受严重挫伤,往往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破罐子破摔”而自暴自弃。如此恶性循环,久而久之,师生关系对立,班级管理将会陷入僵局。由此看来,不能忽视任何一件小事,学生会因任何一件小事而获得成功的喜悦,或者因一件小事而跌入人生的泥沼。只有与学生建立这种互相信任的关系,才可以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可以达到在管理中教育,在教育中管理的目的。

二、正确科学的评价学生是班主任管理艺术基础

在班主任的管理中,学生是管理的客体,管理只有建立在对学生的正确评价的基础上,才可以实现其育人的目的。对学生的评价不是终结性的评价,而是一种诊断性的评价,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发潜能和引导学习。教育研究表明,每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关键在于如何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形成其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机制。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的本身不在于传授的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一)发现学生的优点是评价的出发点

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和缺点。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许多老师受传统的评价观念的影响,往往只看到差生的缺点,而无视存在于他们身上的优点和潜能。一个学生某一个阶段在学习上表现得不够突出.这并不意味他以后不能学好,关键是运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实践证明,对学生实行鼓励性评价,有待于形成、激发学生的内部动力机制,促使学生主动内化教育要求,从而产生明显的效果。对于班主任来说,应该换一种思路去看待这些孩子,去发现他们的优点、特长、潜能,并按照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对其进行教育引导。

(二)鼓励和表扬是评价的主要方式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卡耐基曾说过:“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真诚的赞扬可以收到效果,批评和耻笑会把事情弄糟。”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中最初的察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2]人们都希望听到赞扬的话。心理学家们曾专门把各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影响作了对比实验,发现鼓励组的学生进步最大,表扬组其次,批评组开始进步,然后直线下降,不批评不表扬组,学生的成绩最差。上述结论对不同年龄的学生可能有一些差异,但基本结论是不容置疑的。在班主任的管理过程中要注重鼓励和表扬学生,这是管理艺术的内在规定和基本要求。

(三)正确看待对学生的失败是评价的关键点

教育学家史密斯・凯文说:“学生做错了事,我从来不批评他们,而是对他们说,你再试试好吗?”[3]因此,在学生遇到失败后,不要过早地对学生下结论,应采取延缓评价的方法,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重视其发展,鼓励其发展。学生能显著进步的因素之一,是在失败反复时受到教师的鼓励和信任。一个期待的眼神,一句包含深情的话语,一个手势,一个笑脸,一下轻轻的抚摸,都会让学生感到温馨,增强“我还有希望”的信念。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对遭受失败的学生的关爱,宽容,理解和鼓励是非常必要的,正是管理艺术的重要体现。

三、率先垂范是班主任管理艺术的内在要求

班主任管理艺术是班主任思想品质、协调能力和教育风格的综合反映和体现。班主任的率先垂范对实现教学目标起着关键作用。[4]班主任不但要有所教学科扎实的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还要有超前意识,明了现代教育思想,懂心理学、教育学、法律常识、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具有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特有的敏感、多思、持重、观察及研究的能力,从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信。班主任工作艺术是一项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炼就的内在综合素质的外在体现,表现出精湛、娴熟、巧妙并带有鲜明个性化特点的教学技艺。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具备严谨的教学态度,刻苦钻研教学知识。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还要善于处理协调与学生及科任老师的关系,创造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做学生的良师,慈爱的长者和知心的朋友。只有胸怀博大,品质优良,用执着的精神感召学生追求卓越,才能使班级管理达到预期的成效。

四、关注中间生学生是班主任管理艺术的客观需要

在教学和班级管理的实践中,我们习惯性的按照学习成绩把学生分成三个部分,即:优等生,中间生和差生。在日常的教学中,优等生是受到各方关注的焦点,差等生也在管理和教育中占有特殊的位置,“转化差生,关注后进生”已经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在这其中我们却忽视了一个人数最多的群体――中间生。中间生由于成绩平平,表现一般,平时出现的问题较少,所以往往容易被忽视,成为管理和教育的盲区,在班主任的管理中注重中间生的管理、教育和引导,让每一位学生都感觉的老师的关爱,期待和帮助,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实现学生的整体提高。由此可见,关注中间生是班级管理艺术化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七大文件汇编[M].党建读物出版社,2007.11

[2][3]萨尔娜.浅谈中学班主任的日常管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2)

[4]程敏.中学班主任的管理艺术[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8(4)

班主任管理论文篇二

浅说班主任工作

摘 要:班主任工作与班集体的好坏密不可分。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至少应体现出“五感”,即归属感、平等感、主人翁感、时代感、距离感。班主任在一所学校的工作中起着上通下达的枢纽作用。

关键词:归属感平等感 主人翁感 时代感 距离感

电视连续剧《亮剑》的主角之一李云龙挂在口头边上的一句话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话听着有点俗,但很有道理。一个班集体就像一支军队,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班主任就是“将”、“领头羊”、引导者,起主导作用,班主任工作与良好的班集体的形成密不可分。我个人认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若能体现出“五感”,即归属感、平等感、主人翁感、时代感、距离感,班主任工作应该算基本到位了。

一、归属感

要让学生在班里体会到归属感,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要有爱心、耐心、平常心。爱学生,视如己出,发自内心地去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能感受到班主任对他的爱是真诚的、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做”出来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的才能到达心的深处。”有人说教育是凭良心吃饭的职业,班主任更是如此,良心是人之为人的起码条件,倘若一个班主任连最起码的良心都没有,那爱学生、管理班级之类的只能去“秀”,责任心就更是无从谈起。古人讲欲速则不达,教育学生更需要耐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一个班里,学生的性格、人格、修养、心理素质、习惯等千差万别,需要班主任用心地去了解每一个学生,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了解学生的方式也需从细节入手,诸如谈话、出操、课外活动、上课发言等。只要耐心观察,你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有他的可爱之处。班主任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看待学生的发展,帮学生找到发展的平衡点。是人都会犯错,班主任不能纵容学生犯错,但也要允许学生犯错,要记着自己也是“过来人”,用非打即骂的简单方式处理学生错误的方式早已不适应这个时代的教育了!学生取得一点儿成绩也无需捧得完美无瑕,走极端不行,冷嘲热讽更不可取。教育家陶行知有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极端、挖苦打击的方式会让学生混淆是非观念。

班主任有了大爱之心,凭着良心,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用一颗平常心关注学生发展的同时,散发出的人格魅力才会感染班级的每个成员,学生才会留恋自己的班级,才能体会到家的感觉,即归属感。

让学生有归属感的同时,要让学生能体会到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人格的平等。

二、平等感

班主任处事一定要公平、公正。墨子认为,爱是一种无差等的爱,要求人们抛弃血缘和等级的差别。所以,我认为,不管是城里的还是农牧区的学生,不管学习成绩好点的还是差点的,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班主任必须做到一视同仁。诸如班委的任免、班费的开支、举行班集体活动等,都需要民主,适当尊重学生的意愿。班主任只是引导者,勿做“独裁者”,当然做毫无主见的“和事佬”也不行。班主任在学生面前是多角色的,要适时适地地充当师长、父母、兄长、朋友的角色,尤其是对自卑心理较强的学生,更需多点实事求是的表扬与奖励。颜清元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只有班主任处事公平公正,学生才能体会到平等感,学生的个性才会彰显更大的张力,潜能才会更好地被激发出来。

在一个集体里有了归属感与平等感,学生才有可能视自己为班级的主人,但主人翁感的确立,对一个班级向心力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

三、主人翁感

作为一个班集体的引导者、组织者的班主任,有必要引导学生开展一些健康而有意义的集体活动,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沟通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凝聚力、活力,进而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而良好的班风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主人翁感的产生,是需要熏陶、感染的,若主人翁感和良好班风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同时也会慢慢让学生认可自己。而悦纳自己,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首要任务。这种自觉性、上进心的升华才是学生一辈子享用不尽的东西。假如一个学生在一个班级里虽然成绩优异但时时有一种罪恶感、被遗弃感,恐怕这种素质教育就会大打折扣。荀子讲:“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所以,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需要时时刻刻把育人放在首位,让学生在集体的大熔炉里体会到做人的责任感、成就感,体会到集体温暖的同时,自然而然地产生主人翁感,与集体融为一体。

在培养归属感、平等感、主人翁感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时代感,与时俱进,在读圣贤书的同时,闻点窗外事。

四、时代感

作为班主任,若是抱着老观念不放,倚老卖老,只会让学生生厌;而要跟上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了解、理解学生,与学生融为一体。当然,我说的时代感不是让班主任只知道怎么跟模特“比赛”,刻意地去打扮自己,而是在内涵、修养、文化见解、教育观念等方面与时俱进。比如针对中学生早恋、使用手机等一些问题,班主任需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需要从社会的发展趋势、家庭教育、学生的成长环境、性格特点等多方面来综合考虑问题,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换角度思考问题,真正做到推心置腹,这样才能知己知彼,更好地疏导学生的心理,才能化被动为主动。高中生正是心理上、思想上向独立性过渡的时期,劈头盖脸的打骂、讽刺、挖苦、打击只能让有些学生逆反心理更强,从而造成师生关系恶化。比如学生用手机,单凭打骂制止的方式是不是过于简单?我们在制止学生之前是否需要给学生讲一些道理,做好正面的引导?现在是信息社会,我们需要的是面对,而不是一味的“堵”。若只是做到了表面上的服从,只能让学生觉得班主任面目可憎,那对班主任的教育可能最多只是表面的应付,而不是发自内心的佩服。这是作为教育者的悲哀,更是对学生精神上的一种戕害。因此,要让学生跟上时代的发展,班主任的思想观念必须走在时代前列,关键是做好对学生心理上、思想上的疏导工作,苦口婆心的劝阻或强行的制止有时收到的只是表面上的效果。所以,我认为,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对于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关键是“疏”,而不是一味的“堵”。

当然,归属感、平等感、时代感的确立过程中都渗透着对学生的爱、对这份工作的爱;若让爱缺席,所谓的归属感、平等感、时代感只不过是个空壳。不过,对学生的爱一定要有一定的度,所谓度,就是距离感。

五、距离感

好的班主任需要与学生打成一片,强调的是心相通,互相尊重,互相平等,互相理解,但要亲密“有间”。学生和老师都是有相对独立性的人,是人都需要点个人的生活空间,只有亲密“有间”,才可能建立起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真正的互相尊重、互相平等的情感。要始终记住,学生也是人,学生也有学生的秘密,其实班主任若能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就不会无孔不入地去监督学生,把师生关系搞成警察和小偷似的关系了。

总之,把握好师生关系的“度”,把握好师生之间的距离感,让师生有点心灵呼吸的空间,让每个人能体会到灵魂的自由,学生的思想才会更阳光。

当然,要做班主任,容易;要做一个学生心目中的好班主任,难;要持续不断地做好班主任工作,更难。我所说的“五感”是有机统一的,因为学生是有喜怒哀乐、有尊严、有人格的人,班主任需要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才能培养出更多阳光而又有责任感的大写的人。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这样理解教育:“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小学班主任德育小论文 第6篇

优秀班主任应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坚定的教育信念,家长的责任感,较强的组织能力以及多方面的才能和兴趣爱好等。班主任是小学生的教育者和领路人,是他们的学习榜样,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应有崇高的品德,满腔工作热情,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能够为人师表,给予学生积极的教育影响。班主任应确信教育的力量,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才干,即使这个学生有缺点,只要对该学生进行细致入微的思想道德教育,也能引导其改掉不良习惯,做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班主任只有确信教育的力量,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才能不畏工作中的困难,耐心做好本职工作。而且,班主任应该树立家长责任感,像父母那样关怀学生、爱护学生。善于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条件,一个称职的班主任必须擅长计划,带领学生开展各种活动,能够根据情况的变化迅速做出决定、采取相应的措施。大多数小学生都很活泼,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因此需要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这就要求班主任应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兴趣爱好。一般情况下,开朗活泼、兴趣广泛、多才多艺的班主任和学生共同语言比较多,容易和学生建立平等、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

二、针对“坏”孩子的德育案例

案例一:某小学六年级在新学期来了一名听力有障碍的女生,班主任第一次见到这个女生时发现她的头发很乱,脸也没洗干净,衣服也很脏。该女生上课从不认真听讲,也不写作业,教师说什么她都不理会,只顾自己玩。半个月后,班主任用自己的薪水为学生买了一台助听器,轻轻戴到该女生耳朵上,并轻声问她有没有听到声音,女孩惊讶的点点头,从此上课特别专心,也开始按时完成作业,班主任在班里夸奖她的进步很大,要继续努力,女孩听到教师的表扬后比以前更加认真,也开始关心别人。班主任在私下里告诉该女生:“每一个女孩都像公主一样美丽,12岁的少女应该举止端庄,仪容得体”,并给她推荐适合自己年龄的护肤品,从此以后,该女生不像以前那样不修边幅,着装大方得体,举止文雅,和正常学生没有区别。

案例二,某小学五年级一男生喜欢玩游戏,上课时依然用手机上网,班主任没有完全否定他的行为,而是和他聊互联网,讲到比尔.盖茨,充分肯定了他通过上网学习电脑技术的积极性,然后进一步了解该学生的内心世界,针对他的情况,班主任采取了三项措施,第一,鼓励他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第二,针对他喜欢电脑的特点成立了计算机兴趣小组,由他担任组长,并定期开展活动;第三,多利用机会表扬他,从此以后,男孩对自己充满自信,在各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

以上两个案例都说明,对于“坏”孩子,班主任应该给与他们更多的爱和宽容,坚持正面教育,引导学生不断进步以培养他们优良的品德,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对“坏”孩子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

(一)讲明道理,疏通思想

对于“坏”孩子进行德育教育,要注重摆事实、讲道理,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启发他们自觉认识问题,履行道德规范。即使学生有缺点和不良习惯,或者行为上出现过失、错误,也要注重疏通思想,提高认识,启发自觉。

(二)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小学生都很活泼好动,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是学生身心健康的正常表现,教师不能一味苛求学生安安静静、循规蹈矩,要采用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的方针,善于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爱好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三)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

所谓的“坏”孩子,大多是不能正确认识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坚持正面教育,给学生以指点和启示,引导他们懂事明理,树立自己的远大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学习。要注意对他们所表现的积极性和微小的进步多加表扬和鼓励,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反省,发扬自己的优点,不断改正缺点。

四、结语

初中班主任工作论文-班主任论文 第7篇

(一)班主任是一所学校里全面负责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级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班主任是凝聚一个班级学风、教风、班风的指向标和可靠力量。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尤其是初三的班主任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更加辛苦。笔者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感触良多,有几分疲惫,也有几许收获,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经历了一次次酸甜苦辣的心灵历程,笔者认为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光荣而又神圣的工作,也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笔者认为作为班主任,要明白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并将会对学生起着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在工作中笔者一直遵循“严要求,高标准”的工作准则。现根据多年班主任工作实践,笔者谈谈当班主任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以求方家指教。

一、班主任必须重视班委班风建设

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中毕业班学生,面临着升学压力,打工的选择,是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笔者认为要建设一个好的班级,就必须培养好的班风,这个班的成绩才能稳步上升。而好的班风,离不开一批优秀的班干部,所以每接一个新班级,笔者第一件事情就是精心培养、组织一批优秀的班干部,并要求班干部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有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如果班上有什么异常情况,要在第一时间报告给班主任。笔者对一个新班要做的第二件事是建立班级口号、班规、班级誓言、目标等。今年笔者所教班级的口号是“班级是我家,建好班级靠大家”,班级目标是“超越梦想,放飞希望,勇争第一”。班级誓言是:父母过去的辛酸,我们已无法改变,我们要努力奋斗,孜孜不倦,让父母体味未来的甘甜,让微笑写满父母疲惫的脸庞,让骄傲挂在教师欣慰的脸上,让希望围绕在我们的身旁,让未来因拼搏更加辉煌,洒下汗水,定有丰硕成果,能力拼搏,定有金色收获。我自信、我自强、我成功,这就是我们的庄严承诺!我们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改变人生!笔者做的第三件事是评出每周一星,即每个星期就学习、纪律、卫生、成绩、写校园稿等各个方面突出的同学用积分的形式显现出来,谁的积分最高,谁就是班上的每周之星。每周周末给予奖励,并在后面的每周之星专栏上贴上红五星,写上大名,让全班同学向他(她)学习。当然,也有例外,譬如:篮球周,运动会周,元旦艺术节周,评出打篮球最好的一个成员,运动会最突出的一个成员,艺术节表现最好的一个同学等。评选“每周之星”的目的是尽量发现每个同学的闪光点,并对他们的行为和优秀表现加以肯定和奖励,以激发他们在前进路上昂扬的斗志。

二、班主任要主动与任课教师加强联系

作为班主任要及时地和任课教师联系,要兼顾班上的各门功课,及时了解班内的学习情况,针对某些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拖拉,基础知识较薄弱的问题和现象,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并与任课教师一道及时解决问题。笔者组织了互帮互学的活动,让学习上好生带动学困生,如针对作业拖拉现象较为严重的情况,笔者指派几个认真负责的学生,对有严重拖拉现象的学生进行一对一检查,查找拖拉的原因,找到解决拖拉问题的途径,让他们帮助这些同学及时把作业完成等。可能有些方法不够妥当,以致效果不够理想。但笔者会继续努力和任课教师互相配合,形成合力,把班级管理得有条不紊。

三、班主任要把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班主任工作中,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做得成功与否,决定着班风能否最终好转。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笔者的原则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一般不用“武力征服”,“武力征服”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笔者始终认为,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作为初中教师,要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多从情感上打动他们。批评他们大多数不在公开场合进行,时时保护他们的自尊,使他们明白老师是尊重他们的,并对他们进行细心、耐心的教育,从不间断的鼓励。笔者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用教师的诚心终有一天要打动他们。班主任在平时要对学生多进行一些自理、自立、自强的培养,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因势利导,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以点带面促使学生全面进步。

四、班主任要经常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坚持家访

家访是班主任获得第一手育人资料的重要途径。通过与学生、家长交流,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个性,在家表现和家长的希望、要求等,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笔者经常性地进行定期家访,对于后进生更是家访多次,在家访中指导家长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教育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有的家长只知道溺爱孩子,而有的家长对孩子责罚过度。为了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笔者利用空余时间充分进行家访,或者请家长到学校,或通过电话、网络等多种渠道与家长沟通,共同探讨教育工作,笔者并且非常重视每学期的家长会,会前会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把一学期的工作计划、工作安排向家长汇报,求得家长配合,对进步明显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对退步幅度较大的学生,和家长共同分析原因,制定措施,使他们迎头赶上。通过家长会,使家长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明确了从哪些方面配合学校教育孩子,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五、班主任的亲和力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关键

平时笔者主动深入班级,多与学生接触,细心观察学生的行为和思想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课间经常到班里转转,看看学生在干什么。发现打闹的,及时进行制止,并给予批评教育。同时,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我还准备了一本班级留言册。每星期给学生写一段话。学生有什么看法、想法、建议也可以写在上面,也可以直接告诉老师。笔者欣喜地发现,经过努力与学生的关系拉得更近了,笔者写给他们的开学寄语,教师节的祝福,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期望。

总之,班主任工作中不能缺少爱。爱是尊重、爱是宽容、爱是责任。教师用汗水播种希望,学生才会用青春超越梦想。笔者发现,在与学生交往中,教师投入的情感深一些,给予的关爱多一些,学生便会对教师的理解多一些,亲近多一些,同时对学习的兴趣就会浓一些。作为班主任,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学生倾注更多的关爱和热情,学生不但学业成绩会获得大幅度的提高,而且,学生在为人方面,定会收获更多惊喜。

初中班主任工作论文

(二)德育课程建设是个尚需深入研究的课题。作者针对传统德育课程的缺陷,比较中外德育课程的得与失,提出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这一新的课程体系由认识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体制意义上的德育课程、气氛意义上的德育课程、隐性的认识性德育课程和隐性的活动性德育课程组成。

在培养与促进学生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的德育中,各种教育因素(体智德美劳各育)、各种教育力量(家庭、学校、社会)、各种教育影响(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以及各种教育形式(活动教学、学科教育与环境中的体制和气氛的教育作用)是各成系统并各以整体的形式发挥其全息整体教育作用的;同时,各个系统又是以特定方式构成一个更大的整体对学生发生综合性的教育作用的。因此,我们认为,要从四个方面考虑德育课程的改革问题:1.根据系统论与全息论关于整体系统与全息联系的观点,我们提出以体立德、以智启德、以美冶德等方法与途径;2.实施家庭、学校与社会全息对应的整体教育与整体德育;3.发挥全面参与社会整体生活(经济、政治与文化生活)的德育作用;4.建立由两类正规的、显性的课程与四类非正规的、隐性的课程组成的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即认识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体制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与气氛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以及前两类德育课程中“隐性的”或“潜藏的”德育“课程”。

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第一个组成部分是认识性德育课程。认识性德育课程也称理论性德育课程,它是通过有关思想、政治与道德的知识、观念与理论的学习与教学(育)去促进学生道德认识、道德观念与道德理想甚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德育课程相类似,或者说是从这些课程“原型”中脱胎而来的。但是,无论在目的与任务、内容与途径(或组织形式)、过程或规律、原则与方法乃至效果的测试与评定等方面,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知识性德育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

从欧美国家德育课程发展史看,从学校教师、校长对学生进行的比较零碎的劝诫、说教、讲演,到《圣经》学习、公民课、社会课、道德哲学、哲学研究、道德科学等比较系统化、理论化的德育课程,都属于从知识、理论角度入手培养学生道德品性的知识性德育课程。这种传统的知识性德育课程及其具体的实施方法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直在欧美学校中普遍存在着,也正是从那时起,由于社会的变化与发展等因素才受到人们的批评与否定。当时,从理论角度对这种“传统品格教育”提出批评的主要是杜威。在《道德教育原理》等论着中,杜威批评“传统品格教育”中直接讲授道德规范或美德知识的方法与方式实质上是将道德教育变成了“特定的问答教学”,“关于道德的功课”,因而是不合理的,也是无效的。

对于欧美学校中传统德育课程的性质与效果作出科学的否定性评价与批判的是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在本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哈桑与梅领导的“品格教育研究会”对当时的德育——“品格教育”进行了科学研究并得出了否定的结论。这一研究发现:人们在口头上主张诚实是道德的价值,但与他们的实际行动毫无本质关系,一些要欺骗的人在口头上会与不欺骗的人一样或者更激烈地反对欺骗;教师在班级内认为的诚实的人数与实验测量出来的人数不相符。

这一科学角度的研究与前述社会变化、理论家批评等因素结合在一起,不仅证明了传统德育课程,特别是知识性德育课程的不合理性与无效性或低效性,而且直接导致或加剧了传统德育课程在学校中的被否定与消失。

从中国德育工作的最近几十年历史与现状看,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方式与方法基本上有如下三类:1.名称不一的各种“正规”德育课程,如公民课、大学生修养、法律基础课、思想品德课、中共-党史或中国革命史(及国际共运史)、政治理论课以及各种集会与活动中的道德谈话。我们将这一类课程称作“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2.课外与校外各种班、团活动及其它校内外德育活动。我们将这一类称作“活动性的”或“实践性的”德育“课程”;3.“各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即有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作用。这种德育体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过其积极作用,而且现在仍在发挥作用。但是,从具体的分析看,这种德育课程体系一方面表现出繁多、过量而效果不好,另一方面却存在着不完整、在应该予以重视的地方没有给予注意的问题,例如,上述第三类德育因素或德育“课程”经常因为它是隐蔽的或无形的而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第二类各种旨在德育的活动在多数情形中常常会变成各种单纯的道德行为“训练”的活动,从而在实际上效果不大。至于第一类各种“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可以从三个方面看。第一,在这种德育课程中,被用来教给学生的是被编成各种形式的教材或教科书和学习资料中的“有关道德的”知识(KnowledgeaboutMorali-ty)或“道德方面的”观念(IdealsaboutMorality),它们是伦理学与道德学或道德社会学中的知识内容或观念体系,是非道德的(Unmoral)知识与观念,而不是道德与道德教育意义上或范围内的“道德知识”(MoralKnowledge)与“道德观念”(Moralldeals)。对于前者的教育与学习在本质上只是一种智育范围内伦理学的知识性教育与学习,只是一种“特定的问答教学”或“关于道德的功课”;而对于后者的教育与学习,只要其正确合理,就是一种真正的德育意义与范围内的教育与学习,它将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真正能影响与指导其实际道德行为的那种道德认识、道德信念或信仰。第二,在学校的这一类德育课程中,存在脱离学生实际情况与发展水平、接受愿望的现象。第三,知识性德育课程的内容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缺乏自身的稳定性、逻辑性与科学性。

班主任工作研究小论文 第8篇

一、高中政治小论文的必要性

1.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政治小论文写作, 首先需要学生深入生活实际, 对要写的小论文涉及的主题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查询资料, 强调“学以致用”。

如学习《经济生活》时, 要求学生写一篇“价格波动与企业经营”为主题的小论文。要写作, 首先要先学好课本知识:价格波动产生的原因、对实际生活的利与弊, 以及企业主生产和经营等相关知识, 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其次, 仅有课本知识远远不够, 应将学生引领到生活实际中, 如, 走进长场矿企业, 走进企业主, 采访一些企业经营者, 围绕论文主题, 设计采访的对象、设计要采访的问题, 收集整理写作素材, 为写作准备第一手材料。然后用课本知识、用政治观点、方法进行分析, 确保写作有的放矢。

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开展高中小论文的写作, 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体现在让学生写政治小论文, 给他们开放的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尽情从“死读书”、“读死书”中解放出来, 创造性的进行各种调查活动, 如社会调查的方法、方式的选择等, 体现思维的多样性, 彰显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并且通过写政治小论文, 给他们广阔的社会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给予他们思维的自由空间, 促使他们对情景材料认识的深刻性、灵活性和独立性等多样化的思维品质。并且, 小论文写作活动不单是想象、思维就解决的事, 需要走出课堂的学习, 走进社会大熔炉, 通过参观、调查等实践活动, 在活动的基础上, 再根据自己所学, 创造性地选择搜集的材料、提出自己独到见解。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说, 小论文写作的过程也是学生聪明才智得以体现、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凸显的过程。

3.利于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

新课改形势下, 教学目标要实现三维目标, 根本在于将政治课上所学习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 通过实践活动, 提高自己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 在知识、能力得以体现的同时, 通过对实践活动的分析、调查、对材料进行取舍、完美整合的过程也是历练学生情感态度的过程, 简言之, 就是知识、能力、觉悟相统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利于开放课堂模式。

高中学生写政治小论文, 打破封闭的课堂模式, 使学生远离教师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 走进社会实际, 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 真正实现“手、脑、口”并用, 将课内外知识完美整合, 并让学生从知识中走出来, 放眼世界和未来, 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用于社会生活, 实现学中用、用中学的目的, 也体现政治课堂的开放性。

二、政治小论文写作的指导策略

政治小论文写作深受高中生的欢迎和喜爱。但毕竟政治小论文不同于抒情散文、小说, 因此, 小论文的写作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

1.精心指导, 措施到位。

(1) 提供范文, 消除心理障碍。高中学生对政治小论文有种神秘感, 认为那是专家的事, 科研工作者的事, 对小论文的写作有畏惧之色, 因此, 教师可以借助于学生的优秀小论文, 告诉学生是同龄人所撰写, 以消除顾虑、解除神秘感, 树立信心。

(2) 方法点拨、悉心指导。由于学生写政治小论文陌生, 教师的指导更见关键性。指导学生拟定文题, 搜集整合资料一季末篇布局等。如《经济生活》的“消费观”一章节, 写一篇小论文, 引导学生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对不同类型的人群进行调研、以什么方式调研、如何搜集整理材料, 最后文章的题目如何确定、文章如何立意, 如何进行谋篇布局等都需要教师全程跟踪和悉心指导。在学生完成后, 教师激励性的评价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恰到好处、一语中的的点拨可以给学生指出不足和优点, 以保持学生写论文的信心, 找到成功的感受。

2.社会实践是关键。

学习《文化传承与创新》后, 要求学生写一篇这方面的小论文, 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不可小觑。实践活动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如走访一些老人, 了解他们年轻时的传统习俗, 这些习俗现在是否还存在, 是否发生了变化;上网查询有关学习方式转变的话题和内容,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运用多种手段, 搜集中外文化的材料等, 分别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变化”、“走向学习型社会”、“越是中国的, 越是世界的”为题, 或自拟题目, 完成小论文, 为论文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另外, 结合社会实际, 选择新颖、独特的素材和文题, 提炼出凝练的文题;精炼的语言、简明扼要的叙述、创新写作也是不容忽视的。

高中学生写政治小论文, 可以使学生从课堂中走出来, 从接受型学习中走出来, 改变学习方式, 改变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功利性学习, 引导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用课堂上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真正成为会学习的新一代。让高中政治小论文助学生高中政治学习一臂之力, 绽放思维之花, 结出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金银姬.谱写政治小论文的华美乐章[J].教学月刊 (中学版) , 2012 (17)

上一篇:用爱心呵护好班集体下一篇:孔子游春第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