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好的教案4单元

2024-06-29

修改好的教案4单元(精选7篇)

修改好的教案4单元 第1篇

《故宫博物院》教案

襄阳市第四十五中学 邬翠莲

一、图文并茂游故宫

同学们去过故宫吗?(没有)唐朝诗人骆宾王曾有这样一句诗来描写故宫博物院:“未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老师曾经参观过故宫,现在回想起来,给我的感受就是金碧辉煌,气势雄壮。今天我们就跟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节目的编辑黄传惕一起去游览故宫,去见识它那宏大壮丽的规模与层次井然的布局吧。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听老师读课文,初步领略故宫精美绝伦的建筑艺术。

老师发现同学们的眼中满是惊奇与赞叹,故宫真可谓“前庭后院皇家地,旷世奇观罕见闻”啊。

现在老师想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学会预习,事半功倍。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屏幕上的生字词。(出示大屏幕)

这篇课文的体裁是什么?(说明文)

说明文是我们八年级新接触的一种文体。大家通过本单元其他几篇课文的学习应该都掌握了说明文的一些基本知识了,同学们说说这是一篇什么类型的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说明对象是什么?(故宫博物院)

学习说明文,一定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请同学们齐读一二段思考故宫博物院的总特点是什么?(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故宫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我们要细细欣赏。

刚才我们走马观花地穿越了故宫,现在同学们回顾一下刚才所走的路线,能不能画出游览路线图呢?请同学们两人为一小组,你说我写合作完成游览路线图,请一组同学上黑板展示。

通过这幅线路图,同学们能看出我们的游览顺序是什么吗?(从南到北的空间顺序)由南到北是我们的游踪,是空间顺序的要素之一。

作者沿着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逐次介绍了精美的殿宇楼阁。但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作者是一一详细解说的吗?(不是)的确,这么多建筑总要有主有次,有详有略。重点介绍了哪座宫殿呢?(太和殿)

现在请一位同学朗读5——8段,大家思考作者为什么要重点解说太和殿呢?这几段主要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

二、听说读悟赏太和

我发现有的同学边听边用笔在旁边做批注,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同学们四人为一个小组,合作讨论一下,作者为什么要重点解说太和殿呢?

(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具有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太和殿可以说是故宫的“心脏”,那我们更要仔细欣赏这座华美的宫殿了。

同学们看看文中主要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呢? 示例:“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最大的殿堂”这是交代太和殿的什么?(规模)

后面依次介绍了太和殿的外观、内景和用途。

先介绍外观,再介绍内景,这是什么顺序?(由外到内,这也是属于空间说明顺序的一种。)

太和殿外观色彩鲜明、气势雄伟壮丽,给人尊崇之极之感,那它的内部又是如何装饰的呢?

作者采用了什么顺序来介绍太和殿内部那庄严富丽的造型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6段。

作者采用了什么顺序来介绍太和殿内景的?(空间顺序)现在请同学们合上书本,看看屏幕上的这段话,哪位同学能将它补充完整。

这些词都是什么词?(方位词)要按照空间顺序把景物的位置介绍清楚,就必须准确使用方位词。

请同学们齐读这段话,思考:作者是站在哪个位置上观察的?

(朱漆方台)朱漆方台就是我们的立足点,作者引领我们以朱漆方台为立足点,观察它的上面、后面和两旁。

介绍殿顶时又是围绕哪个点来解说的呢?

(雕金蟠龙)雕金蟠龙就是我们的参照点,以此为参照物仔细观察它的周围和下面。作者对故宫博物院的介绍可谓有条不紊,既突出了景物的特点,又不蔓不枝,给了我们深深的启迪。请同学们相互交流总结一下,该如何按照空间顺序向游客介绍一组庞大复杂的建筑群呢?

空间顺序包括四个要素:清楚交代游踪、准确使用方位词、选定立足点、选择参照点。做到了这四点,才能使文章脉络清晰,井然有序。

三、学以致用大练兵

现在让我们也借鉴这种写法试一试,今天我们请到了王老师来给我们指导教学,现在请在座的各位同学都来争当小导游,设计一段校园导游词,向王老师简单介绍我们的学校。

设计要求:按照空间说明顺序来介绍;有恰当的开场白、过渡语和结束语;有自己的创意。

可用摄像机拍摄一组校园的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来介绍校园,使之成为本课的亮点。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用你们的生花妙笔写出准确、精炼的文字实在难能可贵。希望你们的写作艺术也能如故宫的建筑艺术一样永远散发独特的魅力。

课堂小结:

同学们,故宫是天子之居,它庄严肃穆,在古代是常人难以涉足的禁区,今天的故宫是凝动的音乐,是无言的史诗。它的雄伟壮丽不仅向世人展示了古代建筑的精美与特色,而且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勤劳!身为中国人,我们该是多么骄傲与自豪啊!因此,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用我们的智慧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富饶!

修改好的教案4单元 第2篇

学习目标:

1、掌握插入与修改文字的基本操作。

2、掌握选定文字,然后复制,移动或删除文字的操作。学习重点:插入与修改文字的基本操作。教学难点:复制,移动或删除文字的操作。教学准备:PPT、TOPNET、大屏幕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想一想:我们打错了字怎么办?

(1)橡皮擦工具(2)删除键(3)„„

二、做一做

1、插入与修改文字

Step 1 :打开写字板

Step 2 :打开一个以“学生”为文件名的文件

2、插入文字“我们的学校”

Step 1 :找到插入点

Step 2 :输入文字“我们的学校”

3、修改文字“运动场”为“音乐厅” Step 1 :找到运动场,把光标放在运字的前面

Step 2 :按Delete键删除

Step 3 :在此输入文字音乐厅

三、探究与实践

1、“音乐厅”这几个再变多一些吗?

2、你可以把刚刚变出来的“音乐厅”放到文章的末尾吗?

四、小结:

1、复制文件的操作是选定文字-----复制-----指定位置-----粘贴

2、移动文件的操作是选定文字-----剪切-----指定位置-----粘贴

反思:

修改好的教案4单元 第3篇

郭中心三语下第八单元教案修改高自力

一、知识基础及地位作用

本单元包括四篇课文,都是寓言说理性课文,分别是《揠苗助长》《鹬蚌相争》《争论的故事》《剪枝的学问》;一个练习;一篇习作《编童话》.在形式设计上注重故事短小生动,有利于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语文基本功,培养良好习惯;内容简单有趣,思想渗透于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二、教学要求

1、学会本单元26个一类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6个二类字要求认识。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其中包含的哲理。事物都有它的发展规律,违背了规律,急于求成,就会把事情弄糟,欲速则不达。如果双方争执不下,就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到利。

能根据内容或需要,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并对材料进行整理,写成一篇语句通顺.条理清楚的短文

四、单元教学措施

1认读识记生字新词

2课前搜集有关学习资料,为学习课文垫定基础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教学准备

录音、挂图、小黑板 词卡等。

六、课时安排

寓言两则

2课时

争论的故事 2教时 22 剪枝的学问

2课时

习作8

3课时

练习8

3课时

单元复习1课时

(共十三课时)

24、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掌握9个一类字,两个二类字,理解生字词语,2、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理解寓言含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学习随文识字的方法,尝试边读边想,做简单批注的学习方法。

4、了解寓言,从寓言中体会道理。懂得做事情要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道理。

教学重点:

了解寓言这种体裁,并掌握寓言的基本特点,基本能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这两则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并结合历史故事及自身经历理解《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与本课寓言相关的动画片或是书籍;多补充些其他的寓言故事书籍,推荐学生阅读。(学生)课外搜集寓言故事在课堂上与大家共享。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一、激趣导入:

1、看图猜成语。(开门见山、大材小用、三长两短、小题大做、一举两得、百发百中、揠苗助长。)汉语成语丰富多彩,有两万余条,常用的也有四五千条。成语背后有的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有的出于名人说的话,还有的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神话寓言故事。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揠苗助长》就是一个寓言故事。板书课题,指导书写“揠”三框两笔。听过这个故事吗?可以让学生讲一讲,有利下边的学习。

二、初读感知:

1、认读生字生词:寓 揠 焦 喘 费 截

寓言 揠(yà)苗 巴望 焦急 喘气 白费 筋(jīn)疲力尽 一大截 2、指导书写:费 焦 3、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掉字,不添字,注意标点停顿。4、接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三、再读感悟:

1、展示读悟第一自然段:

A、谁想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把读的最好的句子展示给大家?

B、读的真好,为什么这么读?读出种田人的着急心情。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标画出词语句子,练读。(巴望、天天看、焦急、转来转去)

C、从“焦”的字形理解含义:本意火上烤小鸟,引申火烧眉毛,十分心急。D、指导读句子,体会不同: 禾苗好像象一点也没有长高。

禾苗一点也没有长高。

E、情境体验:你有过焦急的时候吗?指名表演“焦急的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的说„„”

(种田人看到禾苗好象没长高,心里十分着急。板书:简笔画和“着急”)F、带着自己的感受练读,指读、齐读。

E、如果要让禾苗快点长高,你有什么好法子吗?(帮助理解,增长智慧)

2、展示读悟第二、三自然段:

A、种田人想了什么办法?他是怎么做的?指读第二、三自然段。标出种田人办法的句子。哪个词看出想出这个办法很不容易?

B、哪些句子说明他十分卖力?“一棵一棵”“筋疲力尽”。

C、创设情景,理解“筋疲力尽”:弄的筋疲力尽就是弄的怎样?(大汗淋漓,没有一点力气,腰酸背疼腿抽筋)你有过筋疲力尽的时候吗?

预设:体育课时、做值日、打球、跳健美操、拉二胡时等等。这些都是锻炼身体爱劳动是值得的。„„可是这个人是拔自己的禾苗累的筋疲力尽的,就不值了。D、想象:如果邻居看见了,会怎么劝他?他会怎么说。这里应多讨论,能加强对寓言的理解。

2、农夫站在田边,望着一大片长了一大截的禾苗,擦着满头的汗,怎么说?心情怎样?

E、练读,“一边喘气一边说„„”体会农夫的高兴心情。

(种田人看到自己的禾苗长高了一大截,心里十分高兴。板书:简笔画和“高兴”)

F、想象父子对话。邻居劝没听,儿子劝听了。农夫心情怎样?

G、拓展想象:农夫第二年种庄稼会怎么做?(浇水、施肥、松土、间苗、锄草、灭虫„„)

H、带着自己的感受读2、3自然段。指读、齐读。

3、禾苗枯死了,种田人很失望。读最后自然段,板书简笔画和“失望。”

四、齐读明理:

1、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当点拨:事物都有它的发展规律,违背了规律,急于求成,就会把事情弄糟。欲速则不达。种田人愿望是好的,但它违背了植物的生长规律。植物生长要吸收土壤里的水分、养料,慢慢生长。还要人去辛勤的管理,浇水、施肥、松土间苗、灭虫。这样才能长的旺,才有好收成。)

2、现实中真有这样的人吗?师生共同说说身边的事。

预设:奶奶着急见到白花花的棉花而剥棉桃,自己嫌金鱼长的慢喂致死,妈妈减肥减出毛病„„老师也吃过苦头,因布置作业多导致师生病倒的例子,都是在揠苗助长。

五、认识“寓言”:

1、简单说,寓言就是小故事大道理。通过浅显易懂荒唐可笑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严文井说过一句话:“寓言是个大怪物,当它朝你走来的时候,分明是个故事,生动活泼;可当它一转身,又分明是个哲理,严肃深刻。”

2、读了这则寓言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道理。)

六、作业自助餐:

1、寓言故事还有很多,请找些读一读:如南辕北辙、五十步笑百步„„

2、将这一则寓言故事讲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一、故事导入

师讲述故事:战国时候,中原大地并立着七个小国:秦、楚、韩、魏、赵、燕、齐。(出示战国七雄图)在这七个国家中,秦国的国力最强大,其他六个国家势力较弱,但相互之间实力相当。秦国一直野心勃勃,想消灭其他六国,统一天下。但他心里明白:如果直接与六国为敌,即使自己再强大,也很难如愿以偿。于是,他一直在等待着机会。

有一回,赵国和燕国闹了点小矛盾,赵王大怒,决定攻打燕国,出出心里的这口气。秦王大喜,相信统一天下的机会来了。然而,赵国有个叫苏代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后,急忙求见赵王。苏代只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立刻打消了赵王攻打燕国的念头,也使得秦王失掉了一个统一天下的好机会。一个故事,居然就制止了一场战争,什么故事有这么大的力量呢?这个故事就是

鹬蚌相争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人作文往往是在某种情境中有感而发。能够点燃作者创作热情的往往是学生最感兴趣的。)

二、初读课文,练习概括

1、指名试读课题。

(1)板书“鹬”字,学生书空并数出笔画。(出示“鹬”图片)认识鹬。

你有好方法记住这个字吗? 鹬 读yù 不读 yú

(2)请学生告诉老师“蚌”字的写法,板书。(出示“蚌”图片),认识蚌。(3)齐读课题。

2、自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看生字表或查字典,做到正确流利;同时,想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1)生自己练习朗读。

(2)伙伴间互相读,帮忙指出错处。

3、指名读:提出建议或表扬。

4、学习概括:快速浏览课文,用简练的话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

三、精读课文,理解寓意

1、指导有感情朗读。重点指导:

(1)鹬生气了,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这蚌就要活活干死!”读出鹬“生气”的语气。

(2)蚌毫不示弱,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这鹬就要活活的饿死!”引导学生体会“毫不示弱”的不同感受,读出不同的语气。指名读,男女生对话读,师生分角色读。

2、两人一组做动作,把鹬蚌相争的过程表演出来;指派代表表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互不相让”。板书:互不相让

3、想一想:鹬和蚌这样“互不相让”,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估计:两败俱伤;被渔夫捉走)

4、“鹬蚌相争”讲了什么道理呢?谁来说一说。(如果双方争执不下,就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到利。)

我们常把“鹬蚌相争’和”渔翁得利”连用成“鹬蚌相争,渔夫得利”

5、回顾历史故事。

当年,苏代就是给赵王讲了这个《鹬蚌相争》的故事,如果你是赵王,听了这个故事,你会怎样想呢?

5、体会寓言的魅力。

师:小故事,大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板书: 寓言

你还听过或看过哪些寓言故事?(生举例)

四、创编故事

师:“鹬蚌相争,渔夫得利”这个故事流传至今。

出示图: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这次,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新的故事呢?(续编故事:)

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

五、布置作业

选择一项适合你的作业:

1、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把自己新编的故事写下来。

3、再去搜集一些其他的寓言故事,读一读,体会它蕴含的道理。

板书设计: 鹬蚌相争

鹬 蚌

↘ ↙ 相争

(互不相让)

↓↓

修改后四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第4篇

执教教师:陈玲峰

指导教师:叶秀清 教学内容:

本组教材以“走遍千山万水”为主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古诗词三首》、《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一篇略读课文《七月的天山》。本组课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奇观。教学目标:

1.复习学过的字词,通过易错字、多音字指导,成语的灵活运用,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生字词。

2.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回顾积累的描写山水的好词、佳句、名段,体会课文中词句的优美。

3.感受大自然的的美好,进一步感受作者热爱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积累的本单元描写大自然山水的好词佳句、古诗名句,并完成复习卡片。

2.教师准备课件,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字词闯关

同学们,昨晚大家对第一单元进行自主复习,看大家信心满满的样子,相信你们已做好了充分准备。今天我们就进行第一单元的复习,让我们走进第一环节---字词闯关(板书:字词闯关)。本单元有许多易错的字,谁来友情提醒一下同学。

学生发言,提醒同学易错字的注意点。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对本单元生字的掌握一定更加扎实了,现在老师想挑战你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推选两名代表上台,其他同学在自己本子上听写,准备好了吗? 1.听写词语。

2.幻灯片出示正确词语,学生自行核对。

3.易错字“蜿、蜒”板书范写。(可适时总结字义与偏旁的关系)4.交流课前收集的多音字。5.学生交流,教师补充、总结。

过渡:刚才同学们对本单元的汉字掌握得不错。本单元以写景为主,所以描写自然风光的成语特别多。

6.成语复习。

(1)成语填空,将成语补充完整,并朗读。

过渡:看来大家对这些词语已经很熟悉了,相信你们在课外也搜集了许多描写自然风光的成语,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2)学生交流补充课外描写自然风光的成语。

老师也想和你们分享一些成语,让它们闪亮登场吧。(幻灯片出示,朗读)过渡:会读写成语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灵活地运用,这叫活学活用,看谁有这一项本领。

(3)灵活运用,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句子中。

过渡:刚才我们对本单元的字词进行了复习,大家的表现真的很棒。现在我们进入今天复习的第二环节“诗情画意”。

二、复习句子,领略诗情画意

过渡:诗句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第一单元有许多自然风光的诗句,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1.复习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句(主要是日积月累和古诗词三首)。(1)学生说自己喜欢的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句。(幻灯片出示,朗读)过渡:这些诗句老师很喜欢,老师也找了几句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句,但一不小心老师把它们打乱了,哪个聪明的孩子能帮老师恢复它们的顺序。

(2)找一找,连一连。

星垂平野阔

不尽长江滚滚来 明月松间照

月涌大江流 泥融飞燕子

芳草萋萋鹦鹉洲 晴川历历汉阳树

沙暖睡鸳鸯 无边落木萧萧下

清泉石上流

师总结(根据诗句对仗、对偶的特点:字数相等、结构相似、字字相对来连线)

2.复习诗歌内容并填空。

师过渡:看来这些问题都难不倒你们,(1)诗人白居易回忆起美丽的江南,吟诵了著名的诗句。

(2)乘着竹筏游荡在碧绿的九曲溪上,感受着迎面吹来的微风,犹如置身山水画中,真是。

(3)。既描写了敬亭山的景色,又抒发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情感。

(4)一个深秋的夜晚,小明漫步至东风水库,此时皓月当空,月光洒在水面,是那么和谐,他情不自禁地吟诵着:“。”

三、再次走进课文,加深感受。

1.导语:刚才我们掌握了本单元的字词和句子,你们的表现让老师感到惊喜。现在呀,让我们呢一起再次走进本单元的课文,感受祖国的千山万水的多姿多彩,感受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大好山河,一齐感受山水的壮丽和大自然的美好。本单元的课文是《 》《 》《 》《 》(课件出示)

2.本单元的学习,我们感受了祖国山水壮丽美好,谁能用简练的语言来再现课文内容:

(1)《古诗词三首》描写了()()()三处的景色。《望洞庭》中的比喻句是(),分别把()比作(),()比作()。

(2)桂林的水的特点是()()(),山的特点是()()()。(3)《记金华的双龙洞》按照游览的顺序依次详细描写了()-()-()-()-()。

(4)作者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表达了()的感情。3.在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中,你最喜欢那篇/哪句呢?

我最喜欢,因为。

四、仿写句子,妙笔生花 1.根据“漓江的水真静啊„„一块无瑕的翡翠”仿写句子。(根据老师给出的材料自由选择一个进行仿写,仿写一个排比句。)

2.师生交流。

3.师总结:在平时的写作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排比句式突出景物的特点,让景物的特点更加形象,跃然纸上,同时也让我们的作文的言辞显得更加优美,可谓一举多得。

板书设计: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字词闯关

诗情画意

课文再现

第4单元教案 第5篇

教学目标:

1、学习相应的生字新词,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初步对本单元的人物做一简单的了解

3、通过一些关键语段的学习,了解人物的主要品质。教学过程:

一、初步了解

1、出示课题:第四单元导读 指导“导”字的书写

说说“导”字在这里起什么作用?能否用组词的方法解释。

师:今天这堂课,我们就通过导读,来了解本单元的5篇课文,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5个人物。

2、指名说说本单元的5篇课文的题目

3、出示5张人物的图片,说说分别是谁?

4、交流,齐读人物名

5、师:老师查找资料,将这些人物出生年份及去世年份罗列出来,请你根据出生年份的顺序在练习纸上填上正确的人名。出示年份

交流,师指导“顿”“勃”“毅”的书写

二、感受伟人的成就

过渡:孩子们,这5位可都是历史上的名人,他们为人类创造了无数的财富。

1、出示各项“成就”

读一读 京剧、灯泡„„

2、填写成就 交流

读一读

3、师:在这5个人中,有一位是政治家,叫陈毅 还有4位呢?

请带着崇敬,认真地连线

三、了解故事内容

出示:穿越时光的隧道,乘坐国际列车,我们请来了5个孩子,他们中有的被人们称为“神童”,学习有秘诀;有的被大风刮跑,不过是他心甘情愿的„„这些孩子都长成了杰出人物。

1、将“有的”换成人名,说一说 “„„”漏了谁?把他补上去。

2、出示课文中的插图,挑两个,读读课文,找出与图片内容相对应的句子。交流

3、出示5段话

声音响亮地读一读,边读边思考:从他们身上,你看到他们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4、交流

将一些词语写在黑板上,生抄在练习纸上。“神童”的秘诀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9个生字“诀、毅、茅、旺、抄、刷、阻、圈、符”,积累8个词语。理解“惊奇、称赞”的词义,并能为其找近义词。能区别词语“总算、总是”的意思,并选用其中一个练习说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陈毅小时候认真学习、成绩优秀的故事,懂得“聪明在于勤奋”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能带着问题进课堂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资料介绍

1、出示课题:16 “神童”的秘诀(齐读)

2、学习生字并理解:秘诀(jue)

3、质疑

师:读了课题,同学们有什么疑问?

预设问题:文中的“神童”指谁? 为什么叫他“神童”? “神童”上面为什么要打引号? “神童”有什么秘诀?

4、交流

师:预习了课文,我们能不能马上解决第一个问题?

(文中的“神童”指谁? 文中的“神童”指的是陈毅。)

学习生字:毅(书空、组词)

5、了解陈毅生平

师:你了解陈毅伯伯吗?(生自由交流)

师:陈毅伯伯是老一辈革命家,是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曾任上海市第一任市长。他不仅骁勇善战,而且能吟诗作赋,文武双全!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写的就是陈毅爷爷小时候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预习反馈

1、轻声读全文,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各小组内反馈预习情况:交流已懂字词

3、归纳理解词语的方法

师: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既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也可以通过查字典选择正确的义项来理解,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方法。

三、学习课文、加深体会

1、指名读第1节 说说:为什么称陈毅为“小神童”?

结合理解“私塾、名列前茅”

用“„„总是„„”说一句话。

2、学习2——5节

(1)默读课文2——5节,用直线划出“神童”的秘诀的什么?(2)交流、指导朗读。

出示句子:原来陈毅每次听课前,总要把新课先预习一下,把生字和不懂的词句划出来。听课时,他格外留心,再有不懂的地方,便直接向老师提出问题。师:格外是什么意思?谁能为它找找近义词?(分外、非常)(3)找找陈毅的预习方法,用曲线划出。

师:原来陈毅的秘诀就是“先预习,再听讲”。那么陈毅预习时会在书本上作些什么记号?找找有关句子用曲线划出,多读几遍。(4)交流自己的预习方法

师:最近,我们也在学习预习课文的方法,谁来说说,你一般怎样做预习?会在书本上作些什么记号?

板书:--------?表示疑问或不理解的词句 ~~~~~ 表示好词好句.表示点出重点词、关键词 ○表示圈出的动词

3、有感情地朗读第6节

师:陈毅学习时:先预习,后听讲,又学又问。毛老师听了陈毅的学习方法,是怎么说的呢?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六节,注意提示语给你的提示,读出称赞的语气。(1)自由读

(2)理解“勤奋、称赞”的意思,并给“称赞”找近义词。

用“„„总算„„”说一句话。(3)全班齐读

4、根据提示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自由交流:课题的“神童”上面为什么要打引号?

6、小结:正因为陈毅伯伯小时候真是个好学、勤奋的孩子,他懂得“学问学问,多学多问”的道理,总能走在别人的前面。希望同学们也能像他一样,做一个多学多问的人。

四、课外延伸、开阔眼界

1、积累激励人勤奋学习的名言

2、找找历史上名人勤奋好学的故事 [板书设计] “神童”的秘诀

质疑: 常用记号:

文中的“神童”指谁?--------?表示疑问或不理解的词句 为什么叫他“神童”? ~~~~~ 表示好词好句 “神童”上面为什么要打引号?.表示点出重点词、关键词 “神童”有什么秘诀? ○表示圈出的动词 梅兰芳练功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7个生字“拜、跷、砖、肿、设、凭、蜚”,在阅读过程忠积累9个词语。通过查字典,能区别词语“过硬”和“硬是”中“硬”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梅兰芳刻苦练功的故事。

3、懂得“只有凭顽强的毅力苦练本领,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重点难点:

通过查字典,能区别词语“过硬”和“硬是”中“硬”的意思 懂得“只有凭顽强的毅力苦练本领,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师: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在众多京剧表演艺术家中,有一位人人称道的了不起的大师,他就是——梅兰芳。

1、简介梅兰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梅兰芳小时候练功的故事。

2、出示课题 20 梅兰芳练功(齐读)

二、细读课文、加深理解

师:课题叫《梅兰芳练功》,那他究竟是怎样练功的呢?

1、学习4——7节

(1)默读4——7节 找找:4——7节中写了几个梅兰芳刻苦练功的事例?分别是哪几小节?(两个事例,分别在5、7小节)

(2)反复读5、7两节,划出梅兰芳刻苦练功的句子。(3)出示句子,仔细品读

从哪些地方最能感受梅兰芳练功时的刻苦顽强? 朗读训练:谁能读好这句话?(4)齐读4——7节

2、学习2――3节

过渡:梅兰芳刻苦练功,最真成了蜚声海内外的杰出艺术家。可他刚开始学戏的时候,先生却这样说他――

1、学习2——3节

(1)轻声读2、3小节,划出先生对梅兰芳说的话。(2)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我也没办法。”或“说他不是学戏的料子。”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先生为什么这么说?怎么读好这句话?(3)师生接读第3节,想象说话

先生的话常常在梅兰芳耳边响起,像,他常想:。

4、梅兰芳从“不是学戏的料子”到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你从中感悟出什么?

5、小结: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要有顽强的毅力,敢于面对失败和挫折,才会取得成功。

四、完成练习、适度拓展

1、给下面的字加部首变成另一个字再组词。

2、试试你身手,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3、收集通过刻苦学习而获得成功的人物故事。

4、对京剧、越剧等剧种中角色种类进行了解。爱迪生孵小鸡

牛顿在暴风雨中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爱迪生孵小鸡的故事,以及牛顿在暴风雨中测风力的行为,学习他们爱研究、爱动脑、爱观察的好品质。

3、进一步了解表示人物语言的句子中提示语的不同位置。重点难点:

了解爱迪生小时候孵小鸡的故事。进一步了解表示人物语言的句子中提示语的不同位置。

懂得“聪明在于勤奋”的道理

学习爱研究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启发质疑,出示课题。

1、师:本单元出现了两个杰出的科学家,知道他们是谁吗?

2、交流(板书:爱迪生

牛顿)

3、简介爱迪生

牛顿

4、师:今天,我们就随着课文,去看看发生在他们小时候的故事。出示课题:18 爱迪生孵小鸡牛顿在暴风雨中 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细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你觉得爱迪生和牛顿分别是个怎样的孩子?

2、交流板书:爱动脑筋 爱研究

3、师:文中哪些句子体现出了他们的品质呢?

4、学生读课文,划出有关的句子。

5、交流找到的句子。

6、完成(18)词句活动室第二题:说说划线部分在句子中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19)词句活动室第二题,将句子写具体。

7、质疑解难

三、复习巩固,适度拓展。

1、读词语

2、积累名言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3、师: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像爱迪生和牛顿学习,做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实践的孩子。

四、课外延伸

写一写:描写人物之间的一次对话,注意句子中提示语的不同位置。

其余一课为练习课,通过自出一些题型边练习边讲解课文。

小结 教学目标: 通过回顾,了解各课的人物及他们的事例,学习他们的好品质。2 学习写人的写作方法,尝试写一个小片断。教学过程:

一、回顾

1、齐说六篇课文的题目,齐读

2、用一句话说说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你对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二、学习写作方法

1、浏览六篇课文,看看它们通过哪些方式把人写活呢?

2、交流,板书

写人 通过一件事

穿插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三、小练笔

学着介绍班中的某个同学。(用上总分的结构)

综合练习四 教学目标:

1、拼拼读读,正确区分两拼音和三拼音的读音。

2、懂得加减笔画后汉字的变化。

3、学习按专题积累词语。

4、阅读短文,理解短文内容,完成练习。

5、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提高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

6、积累三句名言警句,了解名言的道理。

7、按要求书写上下结构的字。教学过程:

一、拼读音节

1、开火车拼读

2、说说区别

3、扩展类似的字

二、加一笔 减一笔

1、自己练习

2、交流纠正

三、积累词语

1、练习

2、交流纠正

四、阅读

1、轻声读短文,思考: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2、找近义词,并做积累

3、区别“买 卖”

“练

炼”

五、名言警句

1、学生字

2、读名言

3、理解意思

六、写字

1、观察字的结构

2、读提示语

3、指导书写

作文《看

烧菜》 教学目标:

1、观察家人烧菜,按先后顺序观察某人做一件事情,边看边记,为作文积累生活素材。

2、在观察的基础上,按先后顺序并用上合适的表示动作的词语写一段话,把烧一个菜的过程写清楚。教学准备

下厨房仔细观察家人烧一个菜,把过程记下来,并想一想,烧菜分几步?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出示作文题目

1、导入:每天晚上,你家是谁做饭的?当你津津有味地吃着可口的饭菜,你有没有想过这些菜是如何烧出来的呢?你有没有发现其中的学问呢?上些天我们做了一次小小观察员,出示:看 烧菜,你看家人做的是什么菜?请你介绍一下。

2、生生交流,老师作适当引导与点拨。

二、生生合作,集体完成创作

1、在学生交流中选择一个比较熟悉的菜肴,引导学生把题目补充完整,如:看妈妈炒青菜。

2、讨论:炒青菜的经过一般可分哪几步?(点火,倒油,下锅,翻炒,加调味品,装盘)

3、分小组“抓阄”将炒青菜其中的一步说清楚,说具体。

4、集体创作活动。

(1)以小组为单位分步骤讲述炒青菜过程,由一人执笔或老师直接输入电脑,共同完成作文。

(2)对着屏幕各自阅读草稿,思考修改方案。(3)在交流中集体完成修改草稿工作。

(4)小结:回忆过程,抓住一系列动作分几步把炒青菜的过程写具体;同时插入人物的心情变化以及菜在锅中的变化,把文章写活。

三、独立习作,感悟写作方法。

1、确定写作内容,理清写作思路学生独立完成作文。

2、回家再次观察,验证作文质量,请烧菜者给予评价。

《单元练习4》教案 第6篇

《单元练习4》教案1

教学内容:《练习4》

教学目标:

1、通过描写秋景的词串进行字词句的结合练习。

2、读读背背成语和古今贤文。

3、写好左右都有竖笔的钢笔字。

4、说说写写——留言条。

5、 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撇”。

6、通过处处留心,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知,借助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学习语文,积累词语,提高对生活的体悟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字词:边读边想象12个词串,以“过电影”的方式,将词与景相连。

掌握与课文《卧薪尝胆》相关的8个成语

写好钢笔字,注意右边竖比左边竖写得长

2、 句: 为图配上诗句,可引用名家的,也可以自己写劝学篇的名言警句要求熟记于心

3、篇: 掌握“留言条”这种应用文的基本写法。能再生活中学习运用。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教学“处处留心”和“写好钢笔字”。

一、教学第一题:处处留心

1、第一部分

出示:美丽秋景图。看到这么美丽的秋景图,你头脑中想到了哪些词语?

有些词语就藏在我们的语文书里,翻开书,自己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有不认识的字可以。自由读:一边诵读一边想象词串表现的情景。

谁来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准它?

小组合作练习:在小组里美美地读一读,看看谁读得最有味。小组推荐同学读给大家听。

评议。

2、第二部分。

(1)审题明确题意。

(2)选一个你喜欢的`词语,美美地读一读,说说词语所描绘的优美情景。

(3)学生自由确定作画方法(独立、合作),完成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3、第三部分。

审题:指名读。

你知道哪些诗是描写秋天的?能吟一吟吗?

能把你们吟诵的诗句和你们画的画联系起来吗?

写一写。

二、教学第三题:学写钢笔字

认识要写的字。

指导观察:它们是什么结构呢?左右两部分都有一个相同的笔画,是什么?

怎么写才好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我的发现”吧:右边的竖要比左边的竖写得长些才好看。

在田字格里观察这三个字,注意间架结构和布局。

练写钢笔字,教师提示握笔和坐姿,巡视指导。

展示写得好的字,并指出在描、临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及时进行矫正性训练。

三、我的十分钟

反馈:举办“小画展”,在展示自己的图画的同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想法;师生共评,选出“小画家”。

第 二 课 时

课时目标:完成“读读背背”、“学写毛笔字”、“说说写写”。

一、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审题:指名读题目,弄清题目的要求。

2、教学第一部分。

指名复述《卧薪尝胆》。

自由读,要求能边读边联系课文思考这些成语的大概意思。

教师范读:让学生边听边体会每排的两条成语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组学习:理解、交流自己的认识和发现。

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

忍辱含垢:垢,耻辱。忍受耻辱。

以屈求伸:意为尺蠖(huo)弯曲身子,是为了向前伸展。比例以退为进。

救亡图存:拯救国家的危亡,谋求民族的生存。

催人奋进:促使人奋勇前进。

羽翼丰满:比喻力量已积蓄充足。

练习读背:自由读背、同座位互相练背。

反馈:指名试背,齐背。

说一说你曾经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成语。

3、教学第二部分。

(1)自由练读,要求读通顺,读正确。

(2)教师范读:体会这些名言警句强调了什么。

(3)讨论:你读懂了什么?教师对难点进行讲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自由练读,指名读,要求读出韵味来。评议:引导学生评议是否能读出感情和韵味来。

(5)练习背诵:自由背诵。

(6)反馈:指名背,齐背。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审题明意:今天我们学生“斜撇”和“长撇”的运笔方法。

教师书写斜撇和长撇,指导运笔方法。

斜撇,从竖中线稍右起笔,向左底角线撇出,笔锋有略向左上提起之意。

学生练习写斜撇。

长撇,起笔同悬针竖,下行到横中线下向左撇,提笔出锋,悬空收笔。

学生练写长撇。

三、教学第四题:说说写写

1、审题。

(1)揭示说说写写的话题:学写留言条。

(2)学生自读范例。

2、指导

(1)教师谈话:“留言条”就是用书画形式留下要说的话,一般是离开某个地方或某个场所时留下的。在生活中经常需要写“留言条”。

(2)说说什么时候需要写留言条,写留言条应该注意什么。小组内讨论。

(3)汇报交流:写清给谁看的,写清留下的话,还要写上留言人的名字和留言的时间。

(4)指名说格式:

①先写条子留给谁,称呼要顶格写。 ②再写具体内容,另起一行空两格写。

最后写留言人的姓名,另起一行靠右边写。再另起一行靠右写日期。

(根据自己留言的内容,同桌互说,并纠正。注意礼貌用语)

四、我的十分钟

打开作业本,试写留言条。(注意格式)

交流 纠错

智慧瞬间:

《单元练习4》教案2

教学要求:

1、认识中草药的名称,学会读懂、读好一份中成药的说明书。

2、学会八个成语及《三字经》中的一个片段。

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具有相同部件的字。

4、口语交际:讨论班级公约。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和口语交际。

课时划分: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课文中出现的7种中药的药名,初步了解中药的功效。

2、学会读懂中成药的说明书。

教学准备:

投影仪一份《小柴胡冲剂》的说明书7种中药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部分

1、我们平常生病了,都会去医院看病,吃药或打针。

我们吃的药分成两类:中药、西药。今天,我们来初步认识中药。2、你们对中药有什么了解?互相交流。

3、中医中所用的中药多以植物为材,也有以动物、矿物为材料的。

4、《本草纲目》中就介绍多种中药的材料的功效,是我国医学、医药上的一个瑰宝。

5、今天,书上也出现7种中药药名,读一读,读准它们的音。指名读,齐读。

6、出示图片:让我们来认识这7种中药。

7、你知道这7种中药有什么功效吗?

二、教学第二部分

1、阅读第二部分中奶奶的话。

2、自己读这份中成药的说明书,边读边想:从这份说明书中,你知道了什么?同桌互相讨论、交流。

3、现在你能代小芳来回答奶奶的问题吗?

4、好,我们下面来演一演这个场景,分角色扮演。同桌可以演也可以找你好朋友一起演。

5、指名上台表演。评比。

一年级教案(4单元) 第7篇

教学内容:

唱歌《小青蛙找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

2、用轻快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3、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教具准备:

电子琴 多媒体课件 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为同学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是谁呢?想知道吗?(师出谜语,学生猜)

师;能谈谈你对小青蛙的认识和感受吗? 生:谈自己对小青蛙的感受。

师:总结(小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小青蛙、爱护小青蛙)

二、新歌教唱

1、导入

师:有一天啊,几只小青蛙在池塘里玩,(师放小青蛙愉快活动的音乐)听,他们玩的可开心了。(紧张的音乐)突然,天空响起了一声很响的雷声。风也忽然大起来,倾刻间风雨交加,下起了暴雨,你们听,小青蛙们怎么了? 生:谈自己听后的感受(东躲西藏)并能跟着音乐做情景的律动表现小青蛙勇敢的面对困难,膺任而上的精神。师:带领学生一起律动。

师:总结:小青蛙们靠自己的勇敢何本领,终于战胜了暴风雨,高高兴兴的准备回家了。

2、导入新歌: 师:可是在和暴风雨做斗争时,有几只小青蛙迷路了,怎么也找不到家了,这可怎办?别急,老师有个办法,能帮小青蛙们找到家。老师编了一段顺口溜的节奏,只要同学们都学会唱了小青蛙听到的话,就会找到家了。(随机揭题并出示跳跳、呱呱的节奏)。

3、学唱歌曲铺垫: 节奏学习(跳跳、呱呱的节奏学习)

4、歌曲《小青蛙找家》学唱

师:弹音乐《小青蛙找家》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唱。跟着老师的琴一起来唱歌曲。分组唱。集体唱。反复地的唱。个人表演唱。

师:哦!小青蛙有了我们歌声的指引,他们终于回到了家。

四、巩固歌曲,情感延伸: 歌曲《小青蛙找家》律动表演。

师:小青蛙为了感谢我们,热烈的欢迎我们去它们家做客(师出示小青蛙的头饰)生:扮演小青蛙。几个学生戴头饰上台表演 全班表演,师给予琴伴奏。

五、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生:谈自己的收获。

师: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但去青蛙家做了客,同时我们还把迷路的青蛙送到了家,保护了小青蛙。同时我们还学到了小青蛙遇到困膺任而上而上优秀的精神。希望同学们都能向小青蛙那样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同时在生活中也能向今天这节课上一样。关心小青蛙,保护小青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知识:声音的长短

2、欣赏《野蜂飞舞》 教学目标:

1、根据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边模仿叫声,边拍节奏,培养学生稳定的节奏感。

2、通过欣赏《野蜂飞舞》,体会速度、力度与塑造音乐形象的关系,逐步教会学生欣赏音乐的基本方法。

3、感受乐曲紧张的情绪,并借助语言、线条或图形、肢体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教具准备: 录音机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声音的长短

1、将小猫、狮子、老牛、小狗、鸭子、小鸡、老鼠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2、教师播放狮子的叫声录音,请学生猜一猜它是谁?

3、学生模仿,总结狮子叫声的特点:音长、低沉。

4、一半学生拍节拍,一半学生模仿动物的叫声;互换练习;全体学生手拍节奏,口中模仿动物的叫声。

5、一名学生模仿任意一种动物的叫声,教师在这种动物的图片上出示节奏卡

6、依次将黑板上的动物按叫声分类

二、欣赏《野蜂飞舞》

1、初听乐曲

让学生猜一猜,乐曲描写的是哪种小动物(昆虫)?为什么?

2、揭示曲名

简要介绍歌剧《萨旦王的故事》剧情以及乐曲在剧中表现 的情景。

3、复听乐曲

(1)感受乐曲情绪,用语言表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乐曲的速度怎样?(急速,仿佛野蜂煽动的翅膀)

(2)乐曲的力度怎样?(忽强忽弱,表现野蜂飞行忽远忽近)(3)乐曲旋律怎样?(高低起伏,表现野蜂飞舞的路线忽高忽低)(4)感受乐曲紧张的情绪。

(5)结尾:渐弱的力度表现了什么?(野蜂飞走了)

4、表现乐曲

用手指在空中话线条表现野蜂飞舞的录像,或用图形表示。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引子与狮王进行曲》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熟悉乐曲中的音乐主题,加深学生对旋律、节奏、乐器音色等要素的感受与理解。

2、通过模仿、模唱、表现加深学生对音乐表现手段的体验。教具准备:录音机 打击乐器 课件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1)教师将黑板装饰城森林的样子,贴上一些小动物的图片。

(2)播放几个音乐片段让学生猜一猜,乐曲表现的是什么动物,为什么?

2、完整聆听,感受狮王的音乐形象

3、分段聆听

(1)引子部分,感受引子音乐营造的阴森、恐怖的氛围。(2)第二部分 ①聆听第二部分主题

②描写狮王的主奏乐器是什么?狮王的形象是通过什么手段表现的?(弦乐,低沉的旋律,行进的速度与节奏)

③再次聆听,随音乐魔方狮王的行进动作。

④随录音或教师的琴声模唱第二部分狮王进行曲主题。(3)聆听狮王的吼叫

①音乐是怎样表现狮王吼叫的(旋律从低到高再到低,力度渐强再渐弱)②狮王吼叫的声音出现了几次?(6次)③当听见狮王吼叫声时,用动作表示。

4、简要介绍作曲家

5、随音乐表演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水族馆》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聆听,感受速度、力度、音色等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作用,想象鱼儿、水草在水族箱中轻盈起舞的形象。

2、通过听、想、创、演等方法,启发学生踊跃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具准备: 录音机 课件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谁有去过水族馆?水族馆里有些什么?水族馆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2、完整聆听,感受乐曲描绘的形象。

3、复听乐曲

(1)乐曲的力度和速度是怎样的?表现了水族馆里的什么场景?(轻柔、安静、舒缓)

(2)音乐是怎样表现波光粼粼的水中世界的?(钢琴的琶音)(3)假如你是一条鱼,请你随着音乐在水族馆里自由地游来游去。

4、对比欣赏

对比《引子与狮王进行曲》和《水族馆》。乐曲的速度、力度、旋律以及乐器的音色各部相同,表现了狮王与鱼儿的不同音乐形象。

5、随音乐表演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小蜻蜓》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感受三拍子的节拍规律

2、引导学生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用身体动作感受、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

3、对学生进行保护益虫的教育。教具准备: 录音机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二、学唱歌曲《小蜻蜓》。

1、启发谈话。

师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小蜻蜓吗?你们见到的小蜻蜓,它们在干什么呀? 生自由回答

2、第一遍律动,自由表演。(播放《小蜻蜓》伴奏音乐)师:老师想看一看你扮演的这只小蜻蜓在干什么? 音乐停后动作造型。师:你这只小蜻蜓在干什么? 生回答

3、第二遍律动,发现美的和与众不同的动作。(继续播放《小蜻蜓》伴奏音乐)师:我们再来做做小蜻蜓,这么美美地来飞一飞。

4、鼓励动作美的和动作与其他人不一样的同学,请他们做一做,大家学一学(随机送小苹果胸饰)

师:我们这里肯定还有许多爱动脑筋的小蜻蜓,老师都来不及看,现在我要好好地再来找一找。

5、引导

师:咦,这么多聪明可爱的小蜻蜓,它们会在哪里飞呀?

我这只小蜻蜓飞累了,哪棵小树愿意让我停一停,休息休息?小蜻蜓除了可以在小树上休息以外,还能在哪里休息呢?(学生随机演一演,教师随机去停一停)

6、第四遍律动,情境表演。

师:现在你可以做一只快乐的小蜻蜓自由地飞翔,也可以找个空位,做做花儿,草儿,房屋,庄稼等等,让小蜻蜓到你身上来停一停,帮你捉捉虫。

7、听录音范唱,了解歌曲内容。

师:“小蜻蜓帮庄稼们捉掉了虫子,庄稼可高兴了,都唱起歌来夸小蜻蜓。你们听听,庄稼夸小蜻蜓什么了? 生:„„

8、按节奏念歌词

师:让我们也一起来夸夸小蜻蜓。

9、听教师范唱

师:小蜻蜓那么棒,真是一群讨人喜欢的精灵,老师也想来夸夸它们了。

10、听琴声伴奏唱

师:我们也试着用歌声来夸夸这群小精灵吧!

11、听录音伴奏,再唱

师: 有些小蜻蜓偷懒了,还没捕到蚊子它就把翅膀放下来了。”(随机唱唱不连贯的第一句)

勤劳的小蜻蜓可不是这样,它们会在捕到蚊子之后再把翅膀放下来休息。”(随机唱唱连贯的第一句)你们喜欢怎样的小蜻蜓呀?

12、完整地边唱边表演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做做勤劳的,又会唱歌又会跳舞的小蜻蜓吧!

上一篇:游园记_小学作文下一篇:人民满意的教师心得体会-幼儿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