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跨学科教育

2024-05-31

简述跨学科教育(精选6篇)

简述跨学科教育 第1篇

小学跨学科教育作业

姓名:郭思雨

学号:1143000274

班级:2014级数学二班

STEM教育介绍

通过阅读文献和查阅资料,我将我了解到 STEM 教育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简单介绍。

一、什么是STEM

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四个英文首字母的缩写,简言之STEM教育就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教育,但现实问题往往无法单凭STEM中的某一门学科知识来解决,必须依靠多学科的协同因此STEM教育关于如何综合运用STEM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的教育,也就是STEM素养教育。

STEM教育起源于美国,最初是美国为保持其科技创新的国际领先地位提供充足的STEM劳动力储备,以便这些技能娴熟的人才能够为美国提供更加持久而强盛的竞争力。美国近年来高度重视STEM教育,联邦STEM教育进展报告显示美国在STEM教育领域的投资逐年增加,2016年预算突破30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力发展STEM教育的同时,美国充分利用企业、非营利机构等组织与政府部门共同建立了一个高效的跨部门合作的新模式。我国现阶段也越来越关注STEM教育,并取得一定进展,但是相比美国充分调动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开展STEM教育来说做得还很不够。因此,了解美国STEM教育发展,尤其是其政府与社会力量合办STEM项目的情况,对我国促进社会力量办STEM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二、特点介绍

STEM 教育中四门学科的教学必须紧密相连,以整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并能进行灵活迁移应用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融合的STEM 教育具备新的核心特征:跨学科、趣味性、体验性、情境性、协作性、设计性、艺术性、实证性和技术增强性等。

它重点关注四种素养(Literacy):(1)科学素养是指学生运用科学知识理解自然界、解释自然现象、参与自然界有关决策的能力;(2)技术素养是指学生使用、管理、理解与评价技术的能力,学生应当了解某种技术的发展历程,并知道如何使用新技术来改造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世界;(3)工程素养是指学生应当以工程的视角去理解项目的设计与开发过程;(4)数学素养是指学生对不同情境下数学问题的分析、推理和有效交流思想的能力,学生应当主动发现问题,并清晰表达对这些问题的分析。

(一)跨学科

将知识按学科进行划分,对于科学研究、深入研究自然现象的奥秘和将知识划分为易于教授的模块有所助益,但并不反映我们生活世界的真实性和趣味性(Morrison,2009)。因此,分科教学(如物理、化学)在科学、技术和工程高度发达的今天已显出很大弊端。针对这一问题,理工科教育出现了取消分科、进行整合教育的趋势。STEM 教育因此应运而生,跨学科性是它最重要的核心特征。美国学者艾布特斯(Abts)使用“元学科”(meta- discipline)描述 STEM,即表示它是代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学科的统整的知识领域,它们存在于真实世界中,彼此不可或缺、互相联系(Morrison,2006)。跨学科意味着教育工作者在 STEM 教育中,不再将重点放在某个特定学科或者过于关注学科界限,而是将重心放在特定问题上,强调利用科学、技术、工程或数学等学科相互关联的知识解决问题,实现跨越学科界限、从多学科知识综合应用的角度提 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教育目标。

(二)趣味性

STEM 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要把多学科知识融于有趣、具有挑战性、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中,问题和活动的设计要能激发学习者内在的学习动机,问题的解决要能让学生有成就感,因此需有趣味性。STEM 教育强调分享、创造,强调让学生体验和获得分享中的快乐感与创造中的成就感。有的项目还把STEM 教育内容游戏化(将游戏的元素、方法和框架融于教育场景),因为将基于探索和目标导向的学习嵌入游戏中,有利于发展学习者的团队技能、教授交叉课程概念和负责的科学内容主题,可以得到更多、更理想的教育产出。例如,芬兰大学和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合作成立了Finnish - US,在 K - 16 阶段开展基于游戏的 STEM教育。

(三)体验性

STEM 教育不仅主张通过自学或教师讲授习得抽象知识,更强调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学习过程。STEM 提供了学生动手做的学习体验,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和科学知识应对现实世界问题,创造、设计、建构、发现、合作并解决问题。因此,STEM 教育具有体验性特征,学生在参与、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获得结果性知识,还习得蕴含在项目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过程性知识。这种在参与、体验中习得知识的方式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的长远发展会产生深刻影响。例如,我国台湾学者赖恩莹等利用乐高作为模组教具培养学生有关齿轮、力矩等工程概念(Lai,Zhang & Wang,2012)。学生通过搭建乐高组件测试相关原理,不仅可以了解物理概念与知识,还在工程设计体验中感受到这些知识的重要作用,将抽象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连接起来,很好地体现了 STEM 教育的体验性特征。

(四)情境性

STEM 教育具有情境性特征,它不是教授学生孤立、抽象的学科知识,而强调把知识还原于丰富的生活,结合生活中有趣、挑战的问题,通过学生的问题解决完成教学。STEM 教育强调让学生获得将知识进行情境化应用的能力,同时能够理解和辨识不同情境的知识表现,即能够根据知识所处背景信息联系上下文辨识问题本质并灵活解决问题。STEM教育强调知识是学习者通过学习环境互动建构的产物,而非来自于外部的灌输。情境是 STEM 教育重要而有意义的组成部分,学习受具体情境的影响,情境不同,学习也不同。只有当学习镶嵌在运用该知识的情境之中,有意义的学习才可能发生。教师在设计 STEM 教育项目时,项目的问题一方面要基于真实的生活情景,另一方面又要蕴含着所要教的结构化知识。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得知识,还能获得知识的社会性、情境性及迁移运用的能力。情境性问题的解决,可以让学生体验真实的生活,获得社会性成长。

(五)协作性

STEM 教育具有协作性,强调在群体协同中相互帮助、相互启发,进行群体性知识建构。STEM 教育中的问题往往是真实的,真实任务的解决离不开其他同学、教师或专家的合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与他人交流和讨论。建构主义指出,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何克抗,1997)。STEM 教育的协作性就是要求学习环境的设计要包括“协作”和“会话”两要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搜集和分析学习资料、提出和验证假设、评价学习成果;同时,学习者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需指出的是,小组学习最后的评价环节以小组成员的共同表现为参考,而不是根据个人的表现进行独立评价。

(六)设计性

STEM 教育要求学习产出环节包含设计作品,通过设计促进知识的融合与迁移运用,通过作品外化学习的结果、外显习得的知识和能力。设计出创意作品是获得成就感的重要方式,也是维持和激发学习动机、保持学习好奇心的重要途径。因此,设计是 STEM 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美国学者莫里森认为,设计是认知建构的过程,也是学习产生的条件(Morrison,2005)。学生通过设计可以更好地解完成了的工作,从而解决开放性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能力、提高 STEM 素养,因此设计性是 STEM 教育的又一核心特征。科学在于认识世界,解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技术和工程则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

础上改造世界,实现对自然界的控制和利用,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按照科学和数学的规律开展设计实践是科学、数学、技术与工程整合的重要途径。

(七)艺术性

也有人提出 STEAM 的概念,强调在 STEM 中加入“Art”学科。这个“A”狭义上指美术、音乐等,广义上则包括美术、音乐、社会、语言等人文艺术,实际代表了 STEM 强调的艺术与人文属性。STEM 教育的艺术性强调在自然科学教学中增加学习者对人文科学和社s会科学的关注与重视,例如在教学中增加科学、技术或工程等相关发展历史,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增加学习者对 STEM 与生活联系的理解以及提高学生对 STEM 相关决策的判断力;再如,在对学生设计作品的评价中,加入审美维度的评价,提高学生作品的艺术性和美感。概括来说,STEM 教育的艺术性是以数学元素为基础,从工程和艺术角度解释科学和技术。

(八)实证性

实证性作为科学的本质(Nature of Science)的基本内涵之一,是科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也是科学教育中学习者需要理解、掌握的重要方面。STEM 教育要促进学生按照科学的原则设计作品,基于证据验证假设、发现并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要促进学生在设计作品时,遵循科学和数学的严谨规律,而非思辨或想象,让严谨的工程设计实践帮助他 们认识和理解客观的科学规律。总之,STEM 教育不仅要注重科学的实证性,更强调跨学科情景中通过对问题或项目的探索,培养学生向真实生活迁移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

(九)技术增强性

STEM 教育强调学生要具备一定技术素养,强调学生要了解技术应用、技术发展过程,具备分析新技术如何影响自己乃至周边环境的能力。在教学中,它要求利用技术手段激发和简化学生的创新过程,并通过技术表现多样化成果,让创意得到分享和传播,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STEM 教育主张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无缝地融入到教学各个环节,培养学生善于运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个人驾驭复杂信息、进行复杂建模与计算的能力,从而支持深度学习的发生。

三、STEM 课程的跨学科整合模式

在课程方面,STEM 教育代表了课程组织方式的重大变革。目前中小学最广泛应用的课程模式是分科教学模式,即数学、科学等学科教师负责教授各自科目,很少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然而,要让学生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准备,他们必须超越学科的界限进行思考。有研究表明,学习者接受 STEM 教育有助于获得对数学和科学等内容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获得在真实世界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这些问题从本质上就是跨学科的。因此,STEM 教育的课程设计应该使用“整合的(integrated)课程设计模式”,即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整合在一起,强调对知识的应用和对学科之间关系的关注。

(一)跨学科整合的模式

针对 STEM 教育整合的课程设计,美国马里兰大学赫希巴奇(Herschbach,2011)提出两种最基本的课程模式:相关课程(the correlated curriculum)模式和广域课程(the broad fields curriculum)模式。相关课程模式将各科目仍保留为独立学科,但各科目教学内容的安排注重彼此间的联系。例如,上物理课可能需要学生预先掌握数学概念,数学和物理教师要通过沟通,将这两次课安排在时间节点相近且数学课教学排在前面。相关课程模式与学校目前的课程模式很相近,但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需要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师对课程安排进行详细、周密的协调和计划。广域课程模式则取消了学科间的界限,将所有学科内容整合到新的学习领域。STEM 教育的广域课程模式不再强调物理、化学甚至科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存在,而是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内容整合起来,形成结构化的课程结构。

总的来说,上述两种课程整合模式各有优劣势。相关课程模式对教师来说比较熟悉,但

需要各学教师之间密切协商与交流;广域课程模式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通过活动促使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学习各学科的知识,但如何在打破的学科之间取得平衡、建立新的课程结构对一线教师和政策制定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跨学科整合的基本取向

STEM 教育要求四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紧密相连,以整合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掌握概念和技能,并运用技能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如何将四门独立学科知识紧密关联实现整合,有三种取向: 1. 学科知识整合取向

分析各学科最基本的学科知识结构,找到不同学科知识点之间的连接点与整合点,将分散的课程知识按跨学科的问题逻辑结构化。将各学科内容造成以问题为核心的课程组织,通过序列化的问题有机串接起各学科知识,使课程要素形成有机联系和有机结构。

知识整合取向模式一般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roblem - based learning),强调把学习设计在复杂、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生合作解决嵌入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或与真实世界相关的问题,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建构,从而习得隐含于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它可以使学生通过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促进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发展,通过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达成对知识的灵活掌握,并能对知识进行社会 性、情境性的迁移运用。解决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掌握蕴含于问题之中或支持问题解决的知识,问题是多学科知识融合的交叉点与整合点,是触发学生学习与探究的触发器,是创新学习的载体。一般来说,问题解决的过程不会持续很长,具体开展的方式方法也会多样化,比如 Web Quest 网络探究、5E 教学法。研究性学习等。

2. 生活经验整合取向

注重知识的社会功能,也就是基于学习者的需求,以第三次工业革命为代表的知识经济社会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为核心整合多学科知识,然后以项目设计与实施为载体,将学术性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可解决实际问题的生活性知识。基本做法是从儿童适应社会的角度选择典型项目进行结构化设计学习者在体验和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习得蕴含于项目之中的多学科知识与技能,或从改造和完善现社会的角度,选择挑战性项目。这种课程整合方式强调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强调多学科知识融合到真实的社会性项目中,在项目活动中寻找各学科知识整合点。因此,项目的过程分析、活动设计等社会分析是核心。生活经验与社会取向课程整合模式一般采于项目的学习模式(project - based learning),以实践性的项目完成为核心,将跨学科的内容、高级思维能力发展与真实生活环境联系起来。项目学习一般以开发最终作品或“人工制品”为出发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自己的设计思路,采用科学的方法完成作品设计。作品设计是项目学习贯穿的主线和驱动力,学生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进行检索、讨论、演算、设计、观察等学习活动,并解决一个或多个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作品制作是这种学习的重点,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制作作品过程中获得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创造性运用知识的社会性能力。基于项目的学习并非只强调学科知识的掌握,还侧重对教材内容以外知识的体验与经历,旨在丰富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注重生活经验知识的增长。整个学习过程应真实可信,是反映真实情境和现实生活的体验性活动,体现将学术性学科知识转化为生活经验知识价值取向。

3. 学习者中心整合取向

这种模式不强调由教师预设问题或项目,而由学习者个体或小组调查、发现问题。它不仅强调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还强调发现问题的创新能力,是一种依据学习者需求,以学习者生活经验为基础寻找各学科整合点的模式。它强调学习者成就感与自 我效能感,强调学生好奇心与兴趣的维护与保护,强调分享、创造的愉快。在理念上,它清晰地体现了教育的人本主义思想。

学习者中心取向整合模式采用学生主导项目的方式,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提出任务,任务内容需要学习并运用跨学科知识。学生在项目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发挥协调、指导、检查、监督、计时和评价作用。其优点在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摆脱传统 的结构化课堂教学对个人学习与设计活动的约束,能更好地发挥个人能力;缺点在于能力的学生会对学习过程中的自由度不适应,需要教师更多的指导;同时由于项目任务非结构化,所以很难实现对学生技能最终结果的全面评估。学习者中心取向整合模式强调创设学习者可以主动介入、研究与发现的丰富教育环境,让学生在蕴含丰富 STEM 知识的环境中进行交互、探究与发现创造意义、学习知识,在建构性的环境设计中寻找蕴 含 STEM 知识的整合点。

4. 三种整合取向的共性问题及应对

上述三种课程整合取向代表了课程的知识属性、社会属性与人本属性的不同侧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没有绝对的优劣,各有适合的领域与对象,在课程跨学科整合的实践中应该配合使用种取向。

不管采用哪种取向的整合模式,将知识情境化与社会化都是其优势,但各学科原有知识体系结构的劣构化是它们面对的共性问题,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知识结构的不均衡,可能某些知识掌握得较好些知识却没有触及(因为所学项目没有覆盖)。这种基础知识的结构性偏差对于中小学生是个很大的问题。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可持续性,其根源还在于学习者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并能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基础教育领域知识的结构性缺失,会给儿童一辈子的成长带来障碍。因此,STEM 的跨学科整合,一方面要将分学科的知识按问题逻辑或项目逻辑进行跨学科重组,另一方面又要确保设计的问题和项目对所有学科基础性知识结构的全面、均衡的覆盖。设计和实施 STEM 跨学科整合的课程,要在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与解决实际问题/项目中所获知识的随机性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和平衡,于整体知识结构的系统性设计问题,使各问题之间包含的学习议题(如专业概念、原理等)多次地相互邻接和交叉重叠。

在此过程中,知识地图技术是很好的课程设计工具。知识地图可以对课程的核心知识及其关系予以可视化展示与管理。设计具体学习问题或项目时要对其涵盖知识进行分析,并与知识地图进行关联。当所有学习项目都与知识地图关联时,通过结构化的知识地图,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每个知识点上学习项目覆盖的频次与强度,如果某知识点出现结构性缺失,可以通过定向覆盖的学习问题或项目设计进行平衡调节。

简述跨学科教育 第2篇

简述语文教育

【摘 要】语文教育是中国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课程从1904年独立设科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沧桑巨变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语文教育也随着历史的变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究“语文是什么?”这个问题,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语文教育的性质又是怎样的呢?本文就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浅谈。 【关键词】语文课程 语文性质 语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3-0095-01 有人认为所谓的语文,就是由一篇篇的散文、说明文、记叙文、文言文等一系列的文体组合而成的一门课程,从未想过语文是什么,语文教育又是怎么一回事,只是简单地认为学生学习的那些课文、所写的文章就是语文。但是,事实并不是如此简单。中国自古以来都在进行着一种类似于今天的语文课的学习,如《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四书》、《五经》等,这些其实都应算作是“语文课程”的前生。中华民族一直以来都在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名称进行语文教育。 一 语文的涵义 对于语文这门课程,人们一直以来虽然在不断地研究、探索,但是始终没能给“语文”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就语文定义而言,有很多种界说等,如语言说、语言文字说、语言文章说、语言文学说、语言文化说。但是在这些界说里,叶圣陶先生的“语言说”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新中国成立初期,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对“语文”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嘴里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上的就是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结合起来说就叫语文。”笔者也非常赞同叶老对语文下的这个定义。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对语文的运用。在孩童时期,我们并不了解语文是什么,也从未想过这个问题。没上学时小孩子只是模仿大人说话的样子,大人说什么孩子就学什么,殊不知那种简单的对话就是对口头语言的应用。到了上小学开始了对简单语文的学习,也就是从单个字开始、再到对一个词的学习、到对一句话的学习、到对整篇的文章学习。在学习字词的同时,也贯穿了语法、修辞、逻辑、文体的学习,并同时进行着书面语言的学习和练习。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是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交流方式,而这些技能的习得是在语文课的学习中获得的。在语文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一句话应该要怎样说才符合语法规范、才不会让人们误解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所以,叶老说语文就是书面语言和口头的语言的结合是非常贴近日常生活的,也很能概括语文教育的本质。因为我们就是在运用语文课上学习的知识来维持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的。 二 语文教育的性质及特点 语文教育其实就是中华民族母语的教育,这是语文教育的根本性质。母语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会说、会写、会用的。可见,语文教育区别于其他学科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语文教育具有民族性,因为语文教育是中华民族语言的教育是其他国家没有的。一个国家区别于其他国家的一个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语言的不同。语言的存在与否是一个国家能否依旧存在于世界上的一个标志。因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所以我们所接受的母语教育就是关于汉语这一母语的教育,故而,民族性是语文教育最基本的`一个特点,也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最主要的一个特点。 学习语文是因为我们离不开她,通过对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可使我们的思维得到锻炼。人们把母语当成我们生存下去的一个手段,是人们在社会上生存的一个工具,我们用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想法、愿望。语文也是我们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其他学科就是靠着汉语来表达自己学科的思想、知识。除了外语教育外,中国的每一个学科的主要的表达方式就是汉语。可见,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也是她的一个显著特点。 语文教育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中国是文化底蕴丰厚的一个古老的国度。我们对自己国家的了解不仅仅是学习她的历史,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篇篇文章的积累、学习。语文课是由一篇篇课文组成的,但是这些课文并不是简单的、随便的、任意的编排,而是由编者仔细思考、认真推敲编排的。这些文章从正面、侧面来描述了在那个时期中国的民风民情、社会政治等。学生学习这些文章时自然而然地就会受到这些文化内涵的熏陶,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世界观。 总之,语文课程正在被人们一层一层地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人们对语文课程的认识虽然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对语文这门课程的探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时代在变、社会在进步,语文课程不能总是停留在前人研究的领域里,重复着前人说过的话,语文课程要有自己的观点,让语文课程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大步朝前走。 参考文献 [1]曾毅.20世纪语文教育批评演变之研究[J].教育评论,2006(6) [2]李良品.中国语文课程的近现代化[J].教育评论,2005(3) [3]张燕玲.从百年语文教育变革看语文教育的本质[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6) [4]徐林详、武玉鹏.历史追问:语文教育发展篇[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123~131 〔责任编辑:范可〕

生活教育简述 第3篇

1. 生活教育与自然教育

追溯生活教育的历史, 我们可以看出它与自然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历史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卢梭等人都给出了直接或间接的定义。自然教育通常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归于自然的教育, 即使儿童生活在大自然中并受到自然纯净、淳朴的熏陶、影响和教育;二是教育遵循自然法则, 即按照儿童的成长规律, 对其施以适合其年龄特点的教育。

自然教育思想的起源, 可以追溯到古希腊雅典时期实行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 柏拉图建议将10~14岁的男女少年送到乡下去接受教育, 这其实就是一种朴素的自然教育思想。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了著名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18世纪的卢梭认为培养人要靠三种教育:自然教育、事物教育、人为教育。只有三者圆满结合, 共同发生作用, 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事物教育和人为教育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自然教育, 与之保持一致, 才能实现三种教育的良好结合。可见, 卢梭教育思想的主体就是自然教育, 其核心理念是“归于自然”, 让儿童远离嘈杂的城市社会教育, 在恬静、自然、淳朴的农村环境中保持儿童的善良天性。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了教学遵循自然的原则。19世纪德国教育家、“幼儿园之父”福禄培尔提出教育顺应自然原则, 即教育要顺应大自然, 顺应儿童天性。在一定程度上说, 20世纪的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无目的论、做中学等理念都可以视为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 生活教育在国外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人文主义文化强调对人的思想的解放, 高扬人的精神, 发展人的个性, 提高人的意识, 追求人的和谐发展, 提倡教育更关注现实的人与人的今生, 从中或许可以看出生活教育的某种端倪。

17世纪,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问、德行和虔信的人, 教育的现实目的是为现实的人生服务。

18世纪, 法国教育家卢梭建议在远离城市的农村中对15岁之前的儿童进行教育, 使儿童在自然淳朴的环境中取得主动的地位, 这也是他对爱弥儿实行的教育。

“教育预备说”是19世纪英国著名教育学家斯宾塞在其著作《教育论》一书中明确提出的观点, 他认为“为完满生活做准备”是教育的目的, 呼吁教育要适应生产、生活的需要, 他将人类生活划分为五个部分, 并据此安排了五类课程的学习。

19世纪, 德国教育家、“幼儿教育之父”福禄培尔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即教育要顺应自然法则和儿童生长天性。

真正形成和发展生活教育理论的是20世纪美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杜威。他的教育观的核心之一就是“教育即生活”。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及儿童个人生活的关系是他重点关注的方面。他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 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因此学校生活应与儿童生活密切结合, 发展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学校生活应该与校外生活结合, 以适应社会变化的趋势, 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儿童本能的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进行的, 所以教育即生活。

3. 生活教育在国内

中国古代的教育秉承“学而优则仕”的原则, 因此, 很少涉及生活教育的内容。虽然宋元时期的蒙学教材曾注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但是并不能改变官学、科举制度、四书五经等远离生活的教育形式和内容这种大趋势。

教育起源于人类实际生活的需要, 这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在他的著作《新教育大纲》中明确提出的唯物史观点。

中国近代学前儿童教育理论和实践家陈鹤琴提出了“活教育”的课程论, 他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他主张将自然、社会、儿童生活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 提出了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科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这五类与儿童生活协调统一的“五指活动”。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生活教育思想的开辟者和集大成者。他在实践的基础上, 继承并发展了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等理论, 形成了自己关于生活教育的理论体系。他的著作《教学合一》《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 明确界定了生活教育的概念: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的需要而教育。从关系上来说, 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来说,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挥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他提出了生活教育的三大基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生活的变化, 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变, 即无时不含有教育意义。[1]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立足于中国实际, 按照“国家的需要和精神, 去谋适合, 谋创造”的教育理论, 最具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 面向21世纪的教育的四个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生活教育理论要求我们的教学摒弃枯燥的讲授和死记硬背的知识点, 更多地将着眼点放在学生的发展上, 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 用他们熟悉的场景和语言, 联系他们的生活进行教育和引导, 使教育效果如丝丝细流注入学生心田, 使他们从内心真正意识到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使他们热爱学习, 并将这种积极的态度迁移到生活中。

摘要: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的需要而教育, 它有利于优化我们的教育教学效果。追溯生活教育的历史, 我们可以看出它与自然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研究国内外生活教育的发展历程, 对更好地实施生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活教育,自然教育,国内外

参考文献

简述跨学科教育 第4篇

教育的核心因素是教学,教学的核心因素是教师,教学是一种复杂的心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才能胜任教学工作。在多元开放的专业社会,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教师无法一成不变地用过去的知识教现在的学生去面对未来的社会。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教师如果只具备单独的学科知识已不能满足复杂教学实践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通过持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形成教学专业所需要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其中,学科教学知识(PCK)是教师整体教学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效果。

一、外语教师PCK建构的理论基础

纵览国内外文献,学科教学知识(PCK)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PCK真正作为教师知识的一个内容正式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美国斯坦福大学舒尔曼教授于 1986 年针对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中忽视考察教师学科知识这种“缺失的范式”(missing paradigm)所提出的。舒尔曼认为 PCK 是“教师个人教学经验、教师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的特殊整合”。他认为,PCK是教师在面对特定的主题时,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兴趣、已有知识储备、身心特点、语言学习规律等),选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有效地组织、调整、呈现学科知识,实施教学活动的知识。这种隐性的知识是最能区分专家与教师的知识。

继舒尔曼之后,国内外众多学者开始研究并不断丰富发展 PCK 概念,其中Grossman 对 PCK 概念的阐释最为充分合理。在舒尔曼对 PCK 定义的基础上,Grossman 补充了两点内容:关 于某特定学科的教学目的统领性观念和课程知识。Grossman 提出 PCK 包括四个方面:关于 某特定学科的教学目的统领性观念、学生理解的知识、课程知识和教学策略的知识。 McDiarmid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科知识表征形式的重要性,因为易于使学生理解的表征形式能更好 地实现教学目标,而优质的教学表征有赖于教师自身所具备的学科专业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和关于教学情境的知识。教师只有具备这些知识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地调整教学表征来满足不 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从以上学者对 PCK 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有些定义虽有一定的扩展但没有超出舒尔曼对 PCK 定义的范围。这些学者认为从本质上讲,PCK指向认识的结果,是一种静态的知识。但他们忽视了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在理解和把握学科内容以及具体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

有鑒于此, Cater等人从建构主义的观点出发,对舒尔曼 PCK 的概念进行批判性的继承与发展。他指出 PCK 具有动态性、建构性,并且强调社会政治制度、教育文化环境等各种外在环境因素都影响着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依据Cochran等提出的动态学科教学认知(PCKg)和英语学科的特点,借鉴PCK已由相关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外语教师的PCK结构主要包括4个基本成分:学科知识、教学策略知识、情景知识和关于学生的知识。这四种知识要素不断融合与调整,促成了外语学科教学知识的建构。

二、PCK发展的建议

基于自身对外语教师PCK的解读和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研读,笔者从学科知识、教学策略知识、情景知识和关于学生的知识这四个维度出发,提出了四点关于如何建构提高外语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建议。

1.重视并提升学科知识水平

外语学科知识是PCK结构的核心成分,PCK由学科知识转化而来,教师学科知识的理解水平制约着PCK的水平,因而英语学科教学能力的发展必然要以扎实的学科知识为前提。有研究表明,坚实的学科知识基础能够使教师构思出新颖的教学活动,能够对活动方案、参考资料进行修改,或者放弃他们认为不利于目标概念理解的内容,或者增补参考资料中没有的实例。

因此,外语教师应当有过硬的语言把握能力和娴熟的语言基本技能,从而能在教学过程中,有能力为学生更好的解释语言现象和文化,有能力对学生的问题和想法做出恰当反应,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探索交流的语言学习环境。

2.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外语教学策略

教师的教学行为受其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的理论和信念会通过一系列课堂活动与决策表现出来,对外语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实际课堂教学具有决定性影响。如果教师经常关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遇到什么问题,自己的课堂在哪可以突破,那么就能不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思维方式,有效促进PCK发展。

3.重视教学情境知识,因时制宜

外语学习情境的知识广义上是指有关社会、政治、文化和周围环境等方面的知识,狭义上是指学校、班级和课堂等实际教育情景知识。教师的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照本宣科,学生的学习也不仅仅是一味的接收课本知识。随着时代社会的变化,国际趋势的多元化发展,教师应当通过课本给学生拓展更多社会、文化、经济方面的知识,关注并培养重视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强调学生的国际视野以及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4.关注学生的知识,因人而异

关于学生的知识涉及多个方面,如学生的能力、学习策略、年龄、态度、动机等。PCK的核心在于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学的形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能力,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由于不同层次、不同地域学校的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和水平差异很大,其英语需求和动机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和需求,分层次阶梯式去教学。语言教学实践性很强,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能力创设多样的语言环境与机会,恰当使用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三、小结

本文通过梳理、总结大量与学科教学知识相关的文献资料,解读构建了外语教师PCK发展的途径及其内涵。外语教师学科教学能力的培养不仅涉及教师的教学策略与自身学科知识,还含括了对学生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对教学情境整体的把握度。文章重点论述了PCK的内涵和如何促进外语教师PCK发展,意义在于明确外语教师PCK发展道路,对于促进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Carter, R. Teachers knowledge and Learning to teach. In W. R. Houston(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1990: 291-310.

[2] Cochran, DeRuiter & King.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An Integrative model for teacher preparation[J].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1993, 44(4):263一272.

[3] Geddis, A. Transforming subject matter knowledge: the role of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in learning to reflect on teach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1993,15(6):673-683.

[4] Grossman, P. The Making of a Teacher: Teacher knowledge and Teacher Education[M].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1990.

[5] McDiarmid,G,Ball,L.&Anderson,C. Why staying one chapter ahead doesnt really work: subject specific pedagogy[M], In M. Reynold(Ed.). The Knowledge-base for Beginning Teachers, 1989: 193-206.

[6] Shulman,L.S.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Form[J].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1987,57(1):1-22.

[7] Shulman,L.S. Those who understand: 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J].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86,15(1): 4-14.

[8] Smith D C & Neale D C. The construction of subject matter knowledge in primary science teaching [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1989,( 1) : 1 - 20.

[9]劉小强.教师专业知识基础与教师教育改革:来自PCK的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11):5-9.

[10]彭伟强,朱晓燕,钟美华.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现状、思考与展望[J].外语界,2008,(5):38-44.

[11]周燕.高校英语教师发展需求调查与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206-210.

[12]吴一安.优秀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探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199-205.

教育心理学简述题总结 第5篇

答: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有:

1)目的性,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它总是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状态。

2)认知性,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心理加工实现的,整个活动过程依赖于一系列认知操作的进行。

3)序列性,问题解决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即认知操作,它需要运用高级规则进行信息的重组。

2、心理教育工作的意义?

答:1)对学校教育工作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是素质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

2)其目标是,让学校产生最佳心理环境,让班集体产生最佳心理氛围,让学生处于最佳心理状态,3)社会角度,是避免各种突发事件,保持学校工作正常运转,保证家庭幸福的需要

4)是保证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①促进学生学业成功②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③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地生活与发展。

3、如何理解学校心理辅导?

答:1)学校心理辅导的顺利进行,必须的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为基础

2)心理辅导是对学生进行帮助的过程

3)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是潜能开发。

4、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功能主要表现?

答:1)使学生适应学习

2)为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形成、思想品德、审美素质发展提供心理基础

3)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5、学科教学中实施心理教育的基本条件?

答:1)树立现代教育教学观念

2)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3)掌握必备的心理教育技能。

6、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指导思想?

答:1)快乐学习,使教学活动成为一个充满快乐的过程

2)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学习负担适度,留给学生一块自由发展的空间

4)正确鼓励学生,不滥用惩罚

5)让学习评价具有激励性

6)每个教师都应成为“心理指导者”

7、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

答:1)激发学生学科学习的兴趣

2)进行学法指导

3)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智力训练和能力培养

4)杜绝对学生的不良刺激

5)锻炼坚定的意志

6)培养活跃的思维

7)陶冶积极的情感

8)炼就字我心理修养的能力。

8、班主任工作中的 批评艺术?

答:1)批评要合理

2)批评与教育相结合3)批评要及时

4)批评要考虑错误的原故

5)批评要和风细雨

6)不要当众批评

7)批评要带有鼓励

8)批评不要七嘴八舌

1)、如何调适教师角色的心理冲突?

答:正视心理冲突的大量存在后,重要的是要善于调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教师在学习探求中用各种有益的知识信息,观念武装自己。充实提高自勉自慰,就会对不切实际的特质欲望和烦恼人心的庸欲是非形成一种超脱的态度。

2、期望适度不断成功。目标是教师主客观适应的焦点,所以教师调适角色冲突,提高角色适应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控制目标教师经过刻苦努力步步落实目标不断体会到成功的欢乐,自信心就会增强角色适应能力也随之提高。

3、在艰苦工作中,广大教师能保持乐观坚定的精神状态。重要原因是之一是教师情系学生。充满师爱,师爱既是教育的力量,也是维系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4、教师要减少人际冲突。首先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乐交善处。开朗豁达。容人之短。

2)、如何促进知识的理解?

答:理解知识主要是通过思维实现的要促进知识的理解。

1、要运用启发式教学能给学生创设问题材情境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快问题的愿望。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2、通过直观教学提供感性材料。中小学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直观法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典型的和正确的感性材料。

3、提供变式,通过比较形成科学概念

4、任何一门知识都是严密的体系。通过知识的系统化和具体化,使学生有加深对知识结构和理解。

5、理解知识必强在已有心理水平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根据学生的特点有区别地进行指导。

3)、试论促进学习正迁移的方法?

答:正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积极的形象,即起促进作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促进学习,正迁移的方法很多如:

1、要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由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知识的“骨干”是联系支持,技能的中心。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越多就越能产生学习正迁移。从而顺利的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2、要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由于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是影响学习正迁移的又一重要因素。学生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容易发现新旧知识技能间关系,这样就有利于新旧知识技能间的正迁移。

3、在教学中必须提供应用知识,技能的机会,促使学生灵活应用技能等。以上都是促进学习正迁移的有效方法。

4)、课堂学习策略?

答:学生的课堂学习是在教师组织下进行的学习活动,课堂学习策略直接影响其活动的效果。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要有一定的策略。第一、做好听课准备工作,它直接影响听课的的效果。听课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质准备,学生听课过程中要记录相关的内容,准备好上课的课本、笔记本,以及其他学习

方面的用具(2)生理准备。上课要靠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学生要调节好自己的胜利状态、使大脑处于学习的兴奋状态上(3)心理准备。为提高听课效果,必须保持强烈的求知欲。饱满的学习热情、浓厚的学习兴趣,坚强的学习意志(4)知识准备主要通过预习来进行,预习有助于扫除听课中的支持障碍、有助于提高听课效果。第二集中注意。从学生角度听课时要集中注意(1)要寄希望于课堂(2)积极进行思考(3)养成注意习惯(4)听课要有针对性(5)积极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6)正确处理和记笔记的关系。第三最重要的内容是弄清教师讲课的思路。第四为提高听课效率听课时还要把握课程特点和教师的特点。

5)、试论学习中的自我监控策略?

答:在学习过程中,要掌握自我监控的策略。如:第一、学习活动前做好计划,对学习哪些内容,如何去学习以及学习时间安排等,进行计划。对学习活动做好各种具体准备,调节好精力与情绪。第二掌握好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监控。要清楚学习目标。对象与学习任务。选择并采取合适的学习方法,听讲时弄清老师的讲课思路。采取理解记忆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控制自己去执行学业习计划。排除干扰。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第三,学习活动后的自我监控。学习活动之后要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查。反馈与评价根据反馈结果对自己学习应采取补求个性的措施。学习活动后要总结自己或借鉴书本上好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不断提炼和完善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6)、如何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

答: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就是要使学生能够调控自己的行动,以道德意志去克服内外干扰为更好地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一、通过提高道德认识,丰富道德情感来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使学生懂得道德意志的意义。进一步增强意志锻炼的愿望和进行意志锻炼的决心和信心。

二、教师要在各种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道德意志锻炼,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制力。可有意创设一些困难情境。提供一些克服困难的条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意志行动进行自我评价。增强道德意志锻炼和自控能力。

三、学生的意志品质是有差异的意志品质不同训练的策略也不同针对不同的意志品质。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锻炼他们道德意志的自制力和沉着、耐心的意志品质。只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才能收到锻

1、试论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

答:学生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比较严重的道德过错是学生品德不良的行为。通过对学生不良品德心理分析。青少年学生的品德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在有利的条件下不良品德是可以转变的在教育过程中。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应采取如下教育措施:

一、提高道德认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通过道德教育和自身实践、提高道德认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

二、消除疑惧心理,培养师生感情。为了消除学生的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教师要首先从感化入手。要关心,亲近和开导他们的满腔的热情。使他们体验到教师的真诚、相信教师的善意,把老师看做知心人。用感人的事例启发他们,使其觉醒过来,接受教育。力求上进。

2、试论小学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

答: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大量研究证明儿童。自我评价能力在学前期就已经产生了。儿童能进行评价的对象,内容和范围都进一步

扩大自我评价能力进一步发展起来。具体有如下特点:

一、小学儿童由于独立性有限,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

二、由于知识经历的增加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

三、小学儿童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

四、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自我评价处于由具体性向抽象性。由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的发展由抽象概括性评价和对内心世界的评价能力都在迅速发展。

五、小学儿童的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

3、试论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答: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而漫长的过程。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所以小学生的形象。抽象思维具有以下特点。

一、小学生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是一个渐进。复杂的过程不是立刻实现的在思维过程中,不随意成分逐步减少,而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的成分却日益增加。

二、小学生思维结构逐渐趋向完善,一般来讲小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思维的基本形式有经验的小学教师在给。

三、四年级教学中,就渗透形式逻辑的思想。引导学生从事归纳、演绎、类比和对比推理等逻辑思维思想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从顺向发展到逆向再发展到顺向反复进行的在教学中要求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掌握各种概念系统,运算系统和知识系统形成日益发展的完整的思维结构。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规则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教师在算术和语文教学中,逐步地有意识地渗透逻辑规则的思想这对小学生正确思维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4、试论游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答: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是游戏,因而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基特点如下:

一、游戏适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可以用虚构的操作去代替,实际的操作。用假想的物品去代替现实物品。而行为内容仍保持不变。幼儿期他们已能较成熟练地做各种动作。思维和语言正在发展。对周围事物有强烈的兴趣、渴望参加成人的一些活动。

二、游戏促进了幼儿心理的发展起着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是幼儿认识世界的第一手段。能促进其智力发展在游戏时幼儿的各种感官都要参与。从而促进了感知能力的发展。游戏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又是一种实际的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和形成幼儿优良的个性品质、游戏可以丰富和深化幼儿情感又可以锻炼幼儿的意志品质。总之游戏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它对幼儿整个身心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5、试论中学生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发展/

答:中学时期是由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时期,也是教育最重要的时期。因此,探讨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对于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兴趣味的发展,学习目的的明确。有意识记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越加显着有意识记的突出特点是学生逐渐学会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由自己提高识记的目的任务。如:分析作文的段落。含意,中心思想等检查自己的记忆效果。在中学阶段,不仅有意识记的发展。无意识记及其效果也在发展如有些材料。还需要无意识记。所以教师不仅要有计划地发展中学生的有意识记。而且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无意识记的能力。

6、试论初中生人际交往新特点?

答:随着初中生生理和智力所发生的一系列特殊的变化,这个时期在结交朋友人际交往上,也显示出与童年完全不同的特点,这些新特点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逐渐克服了团伙的交往方式。这个阶段的好友之间一般为相同的性别。朋友之间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所建立的友谊对稳定和持久。

2、初中生对交朋友的意义也有了新的认识。和朋友的关系在初性的生活中日益重要。

3、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进入初中后。男女生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新点逐渐开始融洽相处。

4、进入青春期以后,初中生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1)、情感上的脱离,对同伴的依恋。2)、行为上的脱离孩子不好管教。3)观点上的脱离,观点的重新审视。4)榜样作用的削弱。

5、初中生不盲目接受任何一位教师,与教师的关系有了变化,他开始品评教师。

1)、试论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基本特点?

答:高中阶段正是一个人必须明确自己个性的主要特征,开始考虑自己人生道路的时候,自我意识有了高度发展,其基本特点表现如下:

1、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高中生基本上能与其父母或其他成人保持一种肯定的尊重的关系反抗性成分减少。

2、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主要对“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把“我”一分为二。同时也出现了自我矛盾。

3、强烈的关心着自己的成长。关心自己的能力如何、知识、才能、气质将个性是否完善等等。

4、自我评价的成熟,能够客观的评价自己。

5、有较强的自尊心。有了主观目的,主观愿望。心目中的期望值等等。

6、高中生的道德意识与初中比有了较大的发展。

2)、论高中生的价值观的特点?

答:高中生在确立调整自己的价值观的过程中,表现出许多特点,第一对理论问题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喜欢抱各种具体事实综合成若干系统的总原则热衷于哲学探讨。第二、高中生价值观的核心是人生意义的问题。不仅要说明自己对于社会的意义。而且还要找到社会对自身的意义。第三、在高中生的价值观中,反映个性色彩具有不同价值观的高中生对于事物的兴趣点,意志品质及归因方式均不一样。第四、高中生的价值观尚缺乏稳定性。还容易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对社会及人生的看法。改变自己的价值取向。因此,高中阶段个体的价值观仍有向不同方向发展的可能。

3)、心理教育工作的意义?

答:心理教育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对于学校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乃至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从社会角度讲,注重学校心理教育工作是避免各种突发事件。保持学校工作正常运转。保证家庭幸福的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可以减少各种问题的出现。第二、是保证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心理教育是发展性教育。即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学业成功,取得成就的保证,心理教育能促进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注重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使学生的心理处于健康状态是使学生正常发展,健康成长的前提与保证。

4)、试论当前心理教育的误区?

答:当前中小学心理教育的误区主要表现为:

一、心理教育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育包括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方面的内容学校心理教育的重心

是心理素质教育养而不是心理健康教育,重点是心理素质的培养。

二、心理教育就是搞心理测验。心理测验确实是心理教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三、心理教育就是进行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只是学校心理教育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心理教育的全部内容。

四、心理教育就是开设心理课,心理课侧重解决一般性,整体及共性的心理问题,而无法深入地解决特殊的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

五、只有心理有病的人,才需要心理教育,心理教育主要是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因此,不仅心理有病的人需要心理教育。所有的人都需要进行心理教育。

六、心理教育主要是针对个别学生展开的教育活动,七、心理教育属于德育工作只是团队工作者和班任的任务。以上几点都属于心理教育的误区。

5)、采用故事启迪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故事启迪法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宜的故事。只有好的故事才具有好的教育意义。在采用故事启迪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求要真有真的就不用假的,采用真实的事例,效果更好。

2、要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故事要近,3、是要新,应尽量选择小学生没有听过的故事。

4、要注意活,心理教育者应该随机应变,知识渊博,反应灵敏。有时教育者还可以准备图片、多媒体等请学生看图编故事等。

6)、试论心理教育课的教学原则?

答:心理教育课的原则是心理教育工作者,在心理教育课教学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原则:

一、知行并重原则,心理教育课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课,而是实际应用课如:由于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少,理解力不够高。所以,在提高认知水平的同时,重点应放在行为的塑造上。二学生主体原则根据心理教育课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接受教师的有意安排,学生的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的过程。这一特殊性决定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三、点面结合的原则,心理教育课是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让每一个学生的心理都得以最大可能性发展是心理教育课的目的。

四、协同教学的原则。

简述家庭教育的意义 第6篇

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就已经受到教育了。父母的言传身教,是最好的家庭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简述家庭教育的意义,希望有所帮助!

父母责任

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的成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性格的,这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

什么是性格?性格是指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开朗、刚强、懦弱、粗暴等。

性格是怎样形成的呢?

首先是受父母性格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先天成分,也有后天影响。

因为孩子来到世界后,首先接触的就是父母和家庭环境。他们对父母的行为耳濡目染,父母的举止、谈吐、音容、笑貌都会给孩子的性格发展打下深深的烙印。因此,要从小培养儿童的优良性格,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要以自己良好的个性,情操去感染孩子,影响孩子。

其次: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态度和教育方法不同,也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品格。

性格除遗传因素之外,不同家庭环境会造成孩子的不同性格。

事实上,不仅仅是父母的行为习惯可以影响到孩子,父母的性格也是会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的。所以,父母一定要在平时和孩子相处或者教育时,注意自身性格的表达。

凡乐观开朗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也都是比较开朗的。孩子在平时生活中遇到困难或者问题时,他们都会积极主动地去寻找解决办法。而悲观失望的父母,则会教给孩子一种悲观忧愁的态度,导致孩子以后为人处世时也会这般消极。

父母的脾气如果比较暴躁,动辄骂孩子或者是举手打孩子、经常发火,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会变得喜怒无常,心情压抑,性格孤僻,不愿意与别人交往,脾气比较急。父母陪孩子写作业时,发现孩子粗心、拖拉,或者一次考试没考好,都会挨父母一顿训,训完了父母又后悔觉得孩子上学很累,回家还要挨训也很可怜。但是,第二天再看到孩子还是那样粗心、拖拉时,他们又控制不住自己,还是会对孩子大吼大叫,几乎每天都会重演,训完他们也很自责。

做父母的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气,不要随意对孩子发火,更不要拿孩子当出气筒。即使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时,也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发脾气。每当孩子犯了错时,为了能够让孩子更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很多父母第一反应就是对孩子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好心的父母都认为,这是为了孩子好,说的越重越好,不仅能让孩子认识错误,还能锻炼孩子的抗压能力。做父母的应该知道,过于严重的批评教育,反而会让孩子越来越敏感、胆小、怕事,不会表达自我。甚至,有时候被父母冤枉了,孩子受委屈也不敢站出来大声地说话。每当看到老师们在群里说,回家复习,明天第几单元测验,做父母会跟孩子说:好好考,平常心,只要细心了就行,孩子会说:我怕考不好你们又要训我,瞬间感觉孩子的心里压力很大。久而久之,孩子会很不愿意和父母交流,甚至不愿意与外界交流,孩子会变得敏感,自卑,甚至自闭!

在教育孩子之前,父母要仔细的先了解一下事情的经过,倾听孩子的后,心里再下决定,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对孩子的教育尽量还是以鼓励教育为主,尽量避免训斥,甚至打骂孩子!对孩子的教育语气尽量缓和,有理有据,话语不冲撞,这样孩子才会真的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实践证明:家庭和睦的或是矛盾的,是统一的或是破损的,是宁静的或是烦躁的,是舒适的或是脏乱的,是向上的或是颓废的,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是热情温暖的或是孤独冷漠的,那么,造成的性格也是各异的。不同的家长职业还会造成孩子不同的性格。所以人们常说,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

我国古代有关家庭教育的著述,从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到清朝的曾国藩对家庭教育的精辟见解,可以看出,都以性格培养和习惯养成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英国哲学家罗素在《教育与美好生活》中指出:“早年教育的任务在于训练本能,使它能产生一种和谐的品格,这种品格是建设性的而不是破坏性的,热情的而不是阴郁的,它又是勇敢的,坦率而聪明的。”

当然,孩子有了错误要批评教育,但批评教育孩子的时间也很有讲究。教育与监护孩子虽是父母的权利,但并不意味着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批评教育孩子,有些时间父母不应该批评教育孩子的。至少在4个时间点上不要批评教育孩子:

一是早上出门时。常言道,一日之计在于晨,父母要让孩子怀着愉快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天的来临,温馨地与孩子道别,再见!千万不要让孩子一早求受气。

二是一起用餐时。很多父母因种种原因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只有吃饭时难得聚在一起,看到孩子有什么问题,或者突然想到有什么问题要同孩子谈,就开始教育孩子。这样不仅会影响孩子的食欲,破坏宁静的家庭和谐的氛围,还会让孩子觉得与父母吃饭是件痛苦的事,亦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三是发生冲突时。例如孩子答应父母做的事,结果未做,父母早就窝了一肚子火,这时如果开口,必然会发生直接冲突。正确的做法把事往后压一压,等火消了,再听听孩子的解释缘由。这既表现父母的宽容与大度,又会让孩子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错。

四是父母脾气变坏时。父母脾气已经很坏了,很容易一开口就会骂人,结果既伤了孩子,又损害了做父母的尊严和慈爱的形象。此时,一定要息怒,等自己心平气和后再开口为好。

爱的港湾

家庭教育是爱的港湾

马克思早在1837年给父亲的信中说:“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着、温暖凝集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父母的爱是孩子人生情感的基础。儿童是从父母如何对待他,以及如何对待祖辈父母的相互关系开始认识人类世界的。当孩子看到父母爱自己,尊敬祖辈,关心邻里和同事,以及父母间相互恩爱时,就会从中感受到爱的陶冶,启迪美好的心灵,进而转移到关心集体,升华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事实证明,子女的心灵之花,只有得到父母心血的滋润才能开放。子女成才,离不开父母的深情爱抚和关怀。家庭教育是爱的港湾。

上一篇:在培训班结业典礼上的讲话下一篇:天火之谜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