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水礼仪与咖啡礼仪

2024-07-01

茶水礼仪与咖啡礼仪(精选8篇)

茶水礼仪与咖啡礼仪 第1篇

茶水礼仪和咖啡礼仪

储茶用具的基本要求是:防潮、避光、隔热、无味。如果要存放好的茶叶,最好用特制的茶叶罐,如铝罐、锡罐、竹罐,尽量不用玻璃罐、塑料罐,更不要长时间以纸张包装、存放茶叶。

喝茶讲究的人,对泡茶用具也十分挑剔。在比较正规的情况下,泡茶用具和喝茶用具往往要区分开。正规的泡茶用具,最常见的是茶壶,多是紫砂陶或陶瓷制成。

喝茶用具,主要是茶杯、茶碗。用茶杯喝茶最常见,也正规。使用茶碗喝茶,多出现在古色古香的茶馆里。

为帮助茶汤纯正味道的发挥,茶杯应该选用紫砂陶茶杯和陶瓷茶杯。如果是为了欣赏茶叶的形状和茶汤的清澈,也可以选用玻璃茶杯。最好别用搪瓷茶杯。

如果喝茶时同时使用茶壶,最好茶杯、茶壶相配套,以便美观而和谐,尽量不要东拼西凑。要是同时用多个茶杯,也应注意配套问题。不要选用破损、残缺、有裂纹、有茶锈或污垢的茶杯待客。

3.敬茶的程序

不要当着客人的面取茶冲泡。即使当着客人的面取茶,也不可以直接下手抓茶叶,而要用勺子取,或是直接以茶罐将茶叶倒进茶壶、茶杯。

以茶敬客时,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客人的喜好、上茶的规矩、敬茶的方法以及续水的时机等几个要点。

可能的话,多准备几种茶叶,使客人可以有多种选择。上茶前,应先问一下客人是喝茶还是喝饮料,如果喝茶习惯用哪一种茶,并提供几种可能的选择。不要自以为是,强人所难。如果只有一种茶叶,应事先说清楚。

从医学角度来讲,喝茶不要太浓,如果客人有特别要求的例外。以茶待客讲究要上热茶,而且是七分满。上茶时还有“茶满欺人”的说法。

用茶待客时,由谁为来宾奉茶,往往涉及到对来宾重视程度的问题。在家里待客,通常由家里的晚辈或是家庭服务员为客人上茶。接待重要的客人时,最好是女主人,甚至主人自己亲自奉茶。在工作单位待客时,一般应由秘书、接待人为来客上茶。接待重要的客人时,应该由本单位在场的职位最高的人亲自奉茶。

如果客人多,可以遵循先客后主、先主宾后次宾、先女后男、先长辈后晚辈的原则;可以以进入客厅为起点,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上茶;也可以按客人的先来后到的顺序;还有一种“偷懒”的办法,就是把所有的茶都泡后,让客人自己拿。

和别人说话的时候,最好别喝茶。即使要喝,礼貌的做法是小口地品尝。不要连茶叶一并吞进嘴里。万一把茶叶喝进嘴里,也不要吐出来或是用手从嘴里拿出来,而是吃掉,或是在其它地方吐掉。

主人如果是真心诚意地以茶待客,最适当的做法,就是要为客人勤斟茶,勤续水。这种做法的寓意是:“慢慢喝,慢慢叙。”以前,我们待客有“上茶不过三杯”一说。第一杯叫作敬客茶,第二杯叫作续水茶,第三杯则叫作送客茶。如果一再劝人用茶,而又不说话,往往意味着提醒来宾“应该打道回府了”。所以,在用茶招在为客人续水斟茶时,不要妨碍到对方。一手拿起茶杯,使茶杯远离客人身体、座位、桌子,另一只手把水续入。最好不在客人面前续水。

三.咖啡礼仪

现在,咖啡已经越来越走进我们的生活了。

喝咖啡,除了作为饮料自身的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在人际交往中,借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展现个人自身的教养和素质。越是正式的场合,就越是这样。

在正式场合,喝什么咖啡和怎样喝咖啡,不仅仅是个人习惯,也涉及到选择者身份、教养、见识的问题。1.什么时候喝咖啡?

在家里用咖啡待客,不论是会友还是纯粹作为饮料,不要超过下午4点钟。因为有很多人在这个时间过后不习惯再喝咖啡。

邀人外出,在咖啡厅会客时喝咖啡,最佳的时间是傍晚或午后。

正式的西式宴会,咖啡往往是“压轴戏”。而一些正式的西式宴会一般在晚上举行,所以在宴会上喝咖啡通常是在晚上。不过为照顾个人嗜好,在宴会上上咖啡的同时最好再备上红茶,由来宾自己选择。

咖啡往往是正餐中最后出现的一道“菜点”。在餐厅里用餐时,人们往往会选用咖啡佐餐助兴。

喝咖啡最常见的地点主要有:客厅、餐厅、写字间、花园、咖啡厅、咖啡座等。

在客厅里喝咖啡,主要适用于招待客人。

在写字间里喝咖啡,主要是在工作间歇自己享用,为了提神。这种情况下也没有什么要求。

如果在自家花园喝咖啡,适合和家人消闲休息。也适合招待客人。西方有一种专供女士社交的咖啡会,就是在主人家的花园或庭院中举行的。它不排位次,时间不长,重在交际和沟通。

2.喝咖啡时的得体表现

喝咖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个人举止。主要是在饮用的数量、配料的添加、喝的方法等三个方面多加注意。

喝咖啡的具体数量,在正式的场合,我们要注意的是:

杯数要少。在正式场合喝咖啡,它只是一种休闲或交际的陪衬、手段,所以我们最多不要超过三杯咖啡。

入口要少。喝咖啡既然不是为了充饥解渴,那么在喝的时候就不要动作粗鲁,让人发笑。端起杯子一饮而尽,或是大口吞咽,喝得响声大作,都是失礼的。

有时需要根据需要,自己动手往咖啡里加一些像牛奶、糖块之类的配料。这时候,一定要牢记自主添加、文明添加这两项要求。

不要越俎代疱,给别人添加配料。如果某种配料用完,需要补充时,不要大呼大叫。加牛奶的时候,动作要稳,不要倒得满桌都是。加糖的时候,要用专用糖夹或糖匙去取,不可以直接下手。

在正式场合,待老年人或海外华人的时候,不要再三斟茶。

咖啡都是盛进杯子,然后放在碟子上一起端上桌。碟子的作用,主要是用来放置咖啡匙,并接收溢出杯子的咖啡。

握咖啡杯的得体方法,是伸出右手,用拇指和食指握住杯耳后,再轻缓地端起杯子。不可以双手握杯或用手托着杯底,也不可以俯身就着杯子喝。洒落在碟子上面的咖啡用纸巾吸干。

如果坐在桌子附近喝咖啡,通常只须端杯子,而不必端碟子。如果离桌子比较远,或站立、走动时喝咖啡,应用左手把杯、碟一起端到齐胸高度,再用右手拿着杯子喝。这种方法既好看,又安全。

在正式场合,咖啡匙的作用主要是加入牛奶或奶油后,用来轻轻搅动,使牛奶或奶油与咖啡相互融合。加入小糖块后,可用咖啡匙略加搅拌,以促使迅速溶化。如果咖啡太烫,也可以用咖啡匙稍作搅动。

咖啡匙的使用,我们要特别注意两条禁忌。一是不要用咖啡匙去舀咖啡来喝。二是不用的时候,平放在咖啡碟里,不要立在咖啡杯里。

在喝咖啡时,为了不伤肠胃,往往会同时准备一些糕点、果仁、水果之类的小食品。

需要用甜点时,首先要放下咖啡杯。在喝咖啡时,手中不要同时拿着甜点品尝。更不能双手左右开弓,一边大吃,一边猛喝。

喝咖啡时,要适时地和交往对象进行交谈。这时候,务必要细声细语,不可大声喧哗,乱开玩笑,更不要和人动手动脚,追追打打。否则,只能破坏喝咖啡的现场氛围。

不要在别人喝咖啡时,向对方提出问题,而让他说话。自己喝过咖啡要讲话以前,最好先用纸巾擦擦嘴,免得让咖啡弄脏嘴角。

茶水礼仪与咖啡礼仪 第2篇

1.茶叶的品种和饮用特点

根据加工、制作方法的不同,茶叶可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砖茶、袋茶等几个品种。

1、常喝绿茶的人都知道,当年的新茶,特别是“明前茶”(也就是清明节前采摘的茶叶)是首选。

绿茶更适合在夏天饮用,可以消暑降温。

我国著名的绿茶有:产于杭州龙井的龙井茶,产于江苏太湖洞庭山的碧螺春,产于安徽黄山的黄山毛峰,产于湖南洞庭湖青螺岛的君山银针,产于安徽六安齐云山的六安瓜片,产于河南信阳大别山区的信阳毛尖,产于贵州黔南都匀山区的都匀毛尖等。

2、乌龙茶的制作加工方法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是一种半发酵的茶叶。外形肥大、松散,茶叶边缘发酵,中间不发酵,整体外观上呈黑褐色。

沏水冲泡后的乌龙茶色泽凝重鲜亮,芳香宜人。喝过后,不仅可以化解油腻,而且健胃提神。

我国乌龙茶多产于福建,其中最著名的是福建安溪县的铁观音、福建武夷山的武夷岩茶等。

3、红茶的加工制作方法刚好和绿茶相反,它是以新鲜的茶叶经过烘制,等完全发酵后制作而成。在冲泡沏水之前,它的色泽油润乌黑。在冲泡后,它具有独特的浓香和爽口的滋味,还能暖胃补气,提神益智。

红茶性温热,适合在冬天里饮用。

我国生产的红茶品种不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安徽祁门县的祁门红茶。此外,还有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的滇红茶等。

4、花茶,又叫香片,是以绿茶经过各种香花薰制而成的茶叶。它的最大特点,是冲泡沏水后芳香扑鼻,口感浓郁,味道鲜嫩。一年四季都可以饮用。

花茶可以分为茉莉花茶、桂花花茶、玫瑰花茶、白兰花茶、珠兰花茶、米兰花茶等多个品种。其中以茉莉花茶最受欢迎。

5、袋茶,不是茶叶的某一个品种,而是为了饮用方便,将绿茶、红茶、乌龙茶或花茶甚至是加入补品、药品分别装入纸袋内。饮用时将纸袋放进杯子,然后冲泡就行。袋茶是茶的一种方便饮品。

6、砖茶,又叫茶砖。是特意将茶叶压紧后,制作成的一种类似砖块形状的茶叶品种。它很受一些少数民族的喜爱,特别是添加奶、糖等之后煮着喝味道更美。

根据生活习惯,南方人爱喝绿茶,北方人爱喝花茶,东南沿海一带的人爱喝乌龙茶,欧美人爱喝红茶,特别是袋装红茶。

2.怎样选择茶具

喝茶时,因所选茶叶不同,所以茶具的品种也不同。但一般情况下,喝茶都少不了储茶用具、泡茶用具、喝茶用具。

储茶用具的基本要求是:防潮、避光、隔热、无味。如果要存放好的茶叶,最好用特制的茶叶罐,如铝罐、锡罐、竹罐,尽量不用玻璃罐、塑料罐,更不要长时间以纸张包装、存放茶叶。

喝茶讲究的人,对泡茶用具也十分挑剔。在比较正规的情况下,泡茶用具和喝茶用具往往要区分开。正规的泡茶用具,最常见的是茶壶,多是紫砂陶或陶瓷制成。

喝茶用具,主要是茶杯、茶碗。用茶杯喝茶最常见,也正规。使用茶碗喝茶,多出现在古色古香的茶馆里。

为帮助茶汤纯正味道的发挥,茶杯应该选用紫砂陶茶杯和陶瓷茶杯。如果是为了欣赏茶叶的形状和茶汤的清澈,也可以选用玻璃茶杯。最好别用搪瓷茶杯。

如果喝茶时同时使用茶壶,最好茶杯、茶壶相配套,以便美观而和谐,尽量不要东拼西凑。要是同时用多个茶杯,也应注意配套问题。不要选用破损、残缺、有裂纹、有茶锈或污垢的茶杯待客。

3.敬茶的程序

不要当着客人的面取茶冲泡。即使当着客人的面取茶,也不可以直接下手抓茶叶,而要用勺子取,或是直接以茶罐将茶叶倒进茶壶、茶杯。

以茶敬客时,最重要的,是要注

意客人的喜好、上茶的规矩、敬茶的方法以及续水的时机等几个要点。

可能的话,多准备几种茶叶,使客人可以有多种选择。上茶前,应先问一下客人是喝茶还是喝饮料,如果喝茶习惯用哪一种茶,并提供几种可能的选择。不要自以为是,强人所难。如果只有一种茶叶,应事先说清楚。

从医学角度来讲,喝茶不要太浓,如果客人有特别要求的例外。以茶待客讲究要上热茶,而且是七分满。上茶时还有“茶满欺人”的说法。

用茶待客时,由谁为来宾奉茶,往往涉及到对来宾重视程度的问题。在家里待客,通常由家里的晚辈或是家庭服务员为客人上茶。接待重要的客人时,最好是女主人,甚至主人自己亲自奉茶。在工作单位待客时,一般应由秘书、接待人为来客上茶。接待重要的客人时,应该由本单位在场的职位最高的人亲自奉茶。

如果客人多,可以遵循先客后主、先主宾后次宾、先女后男、先长辈后晚辈的原则;可以以进入客厅为起点,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上茶;也可以按客人的先来后到的顺序;还有一种“偷懒”的办法,就是把所有的茶都泡后,让客人自己拿。

和别人说话的时候,最好别喝茶。即使要喝,礼貌的做法是小口地品尝。不要连茶叶一并吞进嘴里。万一把茶叶喝进嘴里,也不要吐出来或是用手从嘴里拿出来,而是吃掉,或是在其它地方吐掉。

主人如果是真心诚意地以茶待客,最适当的做法,就是要为客人勤斟茶,勤续水。这种做法的寓意是:“慢慢喝,慢慢叙。”以前,我们待客有“上茶不过三杯”一说。第一杯叫作敬客茶,第二杯叫作续水茶,第三杯则叫作送客茶。如果一再劝人用茶,而又不说话,往往意味着提醒来宾“应该打道回府了”。所以,在用茶招待老年人或海外华人的时候,不要再三斟茶。

在为客人续水斟茶时,不要妨碍到对方。一手拿起茶杯,使茶杯远离客人身体、座位、桌子,另一只手把水续入。最好不在客人面前续水。

关于喝茶的好处

1、茶能使人精神振奋,增强思维和记忆能力。

2、茶能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并有维持心脏、血管、胃肠等正常机能的作用。

3、饮茶对预防龋齿有很大好处。据英国的一次调查表明,儿童经常饮茶龋齿可减少60%。

4、茶叶含有不少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5、茶叶有抑制恶性肿瘤的作用,饮茶能明显地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6、饮茶能抑制细胞衰老,使人延年益寿。茶叶的抗老化作用是维生素E 的18倍以上。

7、饮茶有延缓和防止血管内膜脂质斑块形成,防止动脉硬化、高血压和脑血栓。

8、饮茶能兴奋中枢神经,增强运动能力。

9、饮茶有良好的减肥和美容效果,特别是乌龙茶对此效果尤为明显。

10、饮茶可以预防老年性白内障。

11、茶叶所含鞣酸能杀灭多种细菌,故能防治口腔炎、咽喉炎,以及夏季易发生的肠炎、痢疾等。

12、饮茶能保护人的造血机能。茶叶中含有防辐射物质,边看电视边喝茶,能减少电视辐射的危害,并能保护视力。

谈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礼仪教育 第3篇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普遍遵循的文明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礼仪是一门较强的行为科学, 现代社会对礼仪的要求越来越广泛, 礼仪规范化越来越受到重视, 大学生对礼仪知识的需求也表现的越来越迫切。

知书达理、待人以礼应当是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 一个优秀的大学生, 不仅应当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 知书达礼, 还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和礼仪修养。礼仪是良好品德修养的表现形式, 也是良好道德品质养成的重要途径之一, 良好的道德品质需用彬彬有礼的方式去体现。当代大学生在追求个性过程中, 许多不文明、不礼貌, 甚至丑陋、陈腐、粗俗的东西都被当做了“新潮”、“潇洒”,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衣冠不整者、行为不端者、随地吐痰者……。诸如此类不良行为的存在, 已严重损害了当代大学生的形象, 因此, 开展礼仪教育和教学, 进行标准的礼仪训练, 通过礼仪这个“尺度”, 规范大学生的言谈举止, 矫正粗俗、丑陋行为, 已成为培养大学生良好形象、优雅气质和风度的必修课, 应该引起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的普遍重视和关注。

知识可以学习而文化却无法复制, 从知识到文化是一个素质提高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建立更多的是在和谐共融的社会性礼仪修养推广和使用上, 当代大学生责无旁贷。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讲究礼仪, 认识和掌握礼仪的规范性、操作性、差异性和时代性的基本特征, 遵从礼仪规范, 可以有效地展现其教养、风度与魅力, 更好地体现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 从而使个人的学识, 修养和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适度、恰当的礼仪不仅能给公众以可亲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形象, 而且会使大学生与社会各企事业的合作过程充满和谐与成功。礼仪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性, 也是大学生社会生活和交往的需要。在大学校园里注重着装和着妆不是没有生命的东西, 而是一种社会工具。得体的服饰可以最大程度的展示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尊重。孟德斯鸠曾说:“我们有礼貌是因为自尊。”“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 也使那些受人礼貌招待的人喜悦。”在大学的生活中讲究文雅、宽厚能使人加深友情, 增加好感;注重言语礼仪, 避免生活中的许多口角和矛盾, 有一个和睦、友好的人际环境;注重行为礼仪, 避免生活中的摩擦、争斗, 有一个宁静、洁净的生活环境, 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美化社会、奉献社会。因此礼仪习惯的培养体现了当代大学生从知识到文化的一个过程, 这恰好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方面。

二、礼仪教育的特点表现为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

礼仪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 它具有十分鲜明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所谓礼仪教育的操作性, 是指礼仪教育与实际操作密切相关。对于具体的礼仪规范, 了解它是一回事, 而进行实际操作又是一回事。如果把礼仪规范只是当作一般知识来传授, “光说不练”是行不通的;只有经过实际的训练, 礼仪教育才能收到较好的成效。所谓礼仪教育的实践性, 是指礼仪教育具有知行统一的要求。学了礼仪, 知道了礼仪的规范和要求, 就应该付诸行动, 按礼仪的规范、要求去做。如果学习礼仪掌握了有关的礼仪知识, 并且也会实际操作, 但就是不愿身体力行;学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 这样的礼仪教育肯定是不成功的。

由于礼仪教育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 就不应该只是采取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方式, 还应该与模拟训练和日常养成等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说, 课堂讲授重在传输礼仪知识, 那么, 模拟训练则重在体现礼仪教育操作性的特点, 而日常养成则重在体现礼仪教育实践性的要求。理想的礼仪教育模式, 应该是这三种教育方式珠联璧合的结晶。

在礼仪教育中, 既应当让学生“知其然”, 知道应当怎样做, 还应当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礼仪教育如果只是单纯传授礼仪的规范和具体操作的要求, 而不注意对礼仪理论及其文化底蕴的探讨和说明, 那么这样的礼仪教育, 实际上也是残缺不全的。这样的礼仪教育, 虽然在培养学生循规蹈矩、照章办事方面可以立竿见影, 但却不利于学生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充分发挥灵活自主的创造精神, 达到礼仪应用的更高境界。传授给学生“知其所以然”的礼仪知识, 是建立在对礼仪文化的深层把握基础上的, 学生掌握了礼仪文化的底蕴, 才有可能在复杂的情境中, 面对怪异或突发的问题, 保持一种雍容豁达、应付自如的礼仪风度, 减少无所遵循、不知所措而导致的礼仪失范。

礼仪不单是个人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 同时还是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俗的反映。某些大学生礼仪行为中呈现出的人际交往不诚信, 公众场合言行粗鲁, 日常生活不敬师长等不文明行为, 应当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警觉。司富春委员呼吁: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事不宜迟, 并建议有关部门要齐抓共管, 制定系统的大学生礼仪规范, 并将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学校在人文素养选修课中开设大学生礼仪修养课程;学校可通过校园广播、报刊、宣传栏等媒介形式, 将礼仪文化融入校园活动之中, 形成良好氛围;积极开展礼仪实践活动, 加强礼仪模拟训练和礼仪社会实践, 让学生在社会活动交际中亲自体验到拥有礼仪知识、礼仪技能的成功感受, 提高自身礼仪修养, 使大学校园充满知礼、守礼、行礼、尚礼的行为。

三、加强大学生的礼仪修养, 推广礼仪教育的建议

崇尚礼仪, 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和精神追求。建议大学生学习实践礼仪, 首先应该“学”“用”并重。强调大学生礼仪知识“学”“用”并重, 是指学习礼仪不能停留在礼仪教程条文上, 应该使理论联系实际, 使礼仪知识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如可以将目前高校开设的社交礼仪、商务礼仪、公关礼仪等课程, 纳入高校正常的教学管理, 如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开设一定的礼仪训练课程, 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礼仪习惯, 倡导大学生按照礼仪规范去协调人际关系, 使遵守礼仪原则的学生榜样的作用带动更多人在耳濡目染中接受礼仪教育, 净化心灵, 陶冶情操, 修炼大学生“内”“外”一致、“形”“神”兼具的礼仪能力, 引领大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提升, 推广普及良好礼仪风范, 以具体行动推动校园特色文明礼仪文化的形成, 使其最终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其次要注重大学生的礼仪行为的实践养成。礼仪是知与行的统一。自觉、系统地学习礼仪、知晓礼仪, 是践行礼仪、养成文明行为习惯的基础。礼仪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践行礼仪不可能一蹴而就, 必须立足日常、注重细节, 时时习礼、处处用礼, 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日积月累、久久为功。如在杭州下沙的浙江理工大学和中国计量学院进行的“校园文明礼仪月”、“礼仪知识竞赛”“礼仪的你我他”等系列活动获得了很多学生的肯定和好评。

三要注重大学生的礼仪行为示范。在社会交往中, 大学生的个人礼仪行为客观上起着积极的示范作用, 其言行举止、仪容仪表生动具体地传播着文明礼仪规范, 潜移默化地引导和带动身边的人学礼用礼。礼仪是人的内在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只有修于内, 方能行于外。缺乏道德修养, 不可能真诚自觉、表里如一地体现礼仪要求。作为一个现代大学生, 要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加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的修养, 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 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融入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 努力做一个讲道德、重礼仪的现代文明人。强化当代大学生的礼仪意识, 积极践行礼仪规范, 传承我国礼仪特色, 塑造当代大学生传播礼仪理念、光大礼仪行为的良好形象。

四、结语

现代礼仪的核心内容是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 大学生将其运用自如是其知识、修养、人格的自然外露, 因此讲礼仪、用礼仪不可能仅礼仪而学礼仪, 它是大学生丰富自我、完善人格魅力、提高自我修养的综合反映。在高校引导大学生重视礼仪, 形成社会公众认可的良好礼仪风范, 有助于构筑大学生完整的道德体系。

礼仪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准绳, 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它反映出气质、风度、阅历知识、道德情操、精神面貌等,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 礼仪即修养, 好的修养是依靠知识的积累、人格的升华、精神境界的提升、道德的提炼、举止的优雅等日积月累而成的。良好的礼仪教育构成了高校大学生道德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 引导大学生学礼用礼, 以礼仪教育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自我修养, 形成良好礼仪风范和道德行为势在必行。

摘要:开展大学生的礼仪教育能够提高其礼仪修养, 礼仪习惯的培养体现了当代大学生从知识到文化的一个社会进步的过程, 同时强化礼仪教育的操作性和实践性, 引导学生礼仪知识的学以致用, 推动校园礼仪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修养,礼仪教育

参考文献

[1].兴盛乐主编.社交礼仪与形象设计.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7

[2].杨眉主编.现代商务礼仪.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3].李莉主编.商务礼仪教程 (第2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4].曹浩文编著.如何掌握商务礼仪.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5].金正昆.商务礼仪.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巴西咖啡与商务礼仪 第4篇

巴西人早餐则往往是一杯浓浓的加奶咖啡,工间休息则称为“喝咖啡时间”。巴西商人接待客户时,比很多的欧美公司要大方得多,一定会送上一杯又浓又甜的热咖啡,而且往往会为你续添。热腾腾的咖啡、浓浓的香味,表达了主人的热情好客,为谈判气氛增添了亲切和融合,自然也就拉近了主宾的距离。回国后,我把巴西客户的这个习惯——在中国应该叫“接待规格”,带回了公司,让我们的接待部门对来自巴西的客户,包括欧美的重要客户,撤下茶水、香烟,换上咖啡、甜点和鲜花。别说,这对营造愉快和谐的谈判气氛还真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巴西客户常说圣保罗的咖啡馆比巴黎多,比萨饼店比罗马多,这也许有点儿夸张。可是当你身临其境地漫步在圣保罗街头时,你就会发现,无论是繁华的商业中心,还是偏僻的城市角落,只要举目向四周一望,总会有“CAFE”(葡语:咖啡馆)字样映入眼帘。咖啡馆有大有小,大的可容纳几百人,小的只有几张桌子。闹市区的各式露天咖啡座则密麻麻的排满整条街,其中装修豪华的咖啡店可与高级餐馆媲美,而俭朴的则像大排挡和乡村小店,但服务内容却不相上下,主要是供应热咖啡、甜点和小吃。

泡咖啡馆是巴西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工余饭后邀朋友闲谈进咖啡馆,情侣约会碰头地点是咖啡馆,与新朋友初次会面选咖啡馆,不仅商人们在咖啡馆谈生意,大学生在咖啡馆温习功课,就连政界要人有时约见选民也在咖啡馆。因此,从清晨开张到深夜打烊,咖啡馆里总是顾客不断。在巴西大小城市街头,不管是咖啡馆,还是街头搭凉棚的咖啡摊,都是人头攒动、座无虚席,浓香四溢,令人驻足,这已成为巴西城市街头迷人一景。

我们的客户Colos先生介绍说,巴西的咖啡馆是从来不卖速溶咖啡的,这是世界第一咖啡生产大国的传统。巴西人喝的咖啡必须是炒过的咖啡豆,而且是现磨现煮,端上来咖啡香气扑鼻,伴着浓浓的泡沫。现在多数咖啡馆使用自动咖啡机,从磨到煮连续完成,煮咖啡实际是用高温蒸汽吹,味道与传统煮法没什么两样,但速度很快。咖啡有加奶的,有加巧克力的,但巴西人最喜欢的还是纯咖啡。小纸袋封装的砂糖和无糖甜味剂随咖啡送上,用多用少随意取,纸袋上印着店名和电话。在巴西,很多咖啡馆同时也是快餐店和早点店。不少上班族都喜欢在咖啡馆吃早餐。咖啡加奶、几片烤面包或羊角面包,再加一杯鲜橙汁,就是一顿普通的早点,奢侈一点儿的再夹一根烤香肠或煎蛋。中午,在办公室附近的咖啡馆要一份三明治、一杯咖啡或冰激凌,这就是午餐了。我们在巴西商务会谈时,不止一次的工作午餐,客户都是这样安排解决的。实际上,在咖啡馆“咖啡午餐”时的聊天,也是洽谈间会谈的继续,而且大家更随意些,气氛更轻松愉快了。有时候我们在洽谈间谈僵的话题,还真是在咖啡午餐时峰回路转、取得进展的。所以很多时候,巴西的商务礼仪也无不漾溢着南美咖啡醇正芳香和厚润苦涩的韵味。

人们常把巴西形容为一座各种肤色的“人种大熔炉”。的确,巴西混血人种占全国人口的40%以上,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特别是圣保罗和里约的居民中,欧州移民及后裔已达60%以上。所以,到这里不仅城市风格、饮食习惯,甚至社会习俗、商务礼仪也深深铭刻着欧美文化的烙印,同时也融进了南美的民族传统。我们接触过不少巴西商务人士和政府人士,也曾去巴西客户家里做客,感觉他们很有教养,讲究礼仪,时间观念强,正式场合讲究服饰穿戴。初次见面时,人们以握手为礼, 但亲戚朋友和较熟的客户间、熟悉的男女彼此问候时,也有以拥抱或亲颊为礼的。在商务场合,比较亲近和熟悉的男士之间常有互相拥抱的习惯,并要在对方肩上使劲拍一下,这是和女性握手、拥抱时的重要区别。但千万注意:在巴西社交圈和商务活动中,黑人彼此不兴亲颊问候和拥抱这一套,只兴握手;而且白人黑人之间、来访东方人和黑人之间也仅只限握手,切勿唐突,以免尴尬。

巴西商人时间观念很强,做事很有条理,计划周密严谨,而且对外国人经常以服装取人,如果衣履不整,他们就认为行为不正派或是缺乏教养。服装往往是他们对初识者“人物评价”的基准。所以,在巴西商务出访时一定要注意两点:一是时间观念,二是衣着服饰。商务拜会或应邀做客时约定的时间一定要遵守;到公司或机关访问,特别是应邀到客户家做客时,你一定要西装革履,服装整洁才行。如果随意着休闲装去公司访问或赴家宴,对方对你印象一定会大打折扣,甚至带来不悦。

记得我们初次去巴西访问时,有次应邀去客户家里喝咖啡。我想着那是周末了,就穿着很随意,牛仔裤、茄克衫。当时我觉得还很惬意,这打扮我在美国出访时挺流行的。谁知到了客户家就明显感到了主人的不悦。一打量客厅里的来客,我才发现主人请的不只是我们,还有其他朋友,大家都是西装笔挺,衣冠楚楚,一派绅士风度。弄得我们挺尴尬的。当然,后来我们才知道了巴西商人的交际规矩,也知道了我们的休闲便装,使主人在朋友面前注重来客身份的脸面受了影响,还知道了这里的商务行头和美国商人的随意洒脱是完全不同的。休闲便装去咖啡馆是得体的,但应邀去客户家里做客就必须按巴西商人的交际惯例穿着了。

我们在巴西的商务活动和很多商务礼仪场合中感受到,和矜持拘泥的欧洲人不同,巴西人非常豪爽奔放,慷慨大方,热情好客。我们曾应邀到巴西客户家里做客,虽然是欧式西餐,大多上冷盘,但品种之丰盛,场面之讲究,足以赶上中国式请客的铺张,而且酒杯里永远有酒,盘子与咖啡壶永远不空。在巴西,朋友之间的互相宴请,没有中国式的自带瓶酒或掂点儿礼物的习惯。即使同事之间的工作午餐和周末聚餐,也少有欧州流行的AA制。这一点充分体现了南美人的热情、粗犷和豪放。可当你用中国式的礼仪习惯在巴西交际时,也许正是这一点,会让你遇到意想不到的尴尬。

会议茶水服务礼仪 第5篇

1、茶叶的准备

可能的话,多准备几种茶叶,使客人可以有多种选择。上茶前,应先问一下客人是喝茶还是喝饮料,如果喝茶习惯用哪一种茶,并提供几种可能的选择。不要自以为是,强人所难。如果只有一种茶叶,应事先说清楚。

2、茶具的准备

在会议开始之前一定要先把茶具洗干净,尤其是久置未用的茶具,难免沾上灰尘、污垢,更要细心地用清水洗刷一遍。在冲茶、倒茶之前最好用开水烫一下茶壶、茶杯。这样,既讲究卫生,又显得彬彬有礼。如果不管茶具干净不干净,胡乱给客人倒茶,这是不礼貌的表现。

3、个人卫生准备 在会议开始前,负责给客户倒茶的服务人员要先检查自己的妆容,特别注意手部的清洁,试想一下:有谁愿意喝手部不太干净的人倒的茶水呢。会议倒茶礼仪

1、倒茶的方法

倒茶的时候我们先说茶叶,茶叶不宜过多,也不宜太少。茶叶过多,茶味过浓;茶叶太少,冲出的茶没啥味道。假如客人主动介绍自己喜欢喝浓茶或淡茶的习惯,那就按照客人的口胃把茶冲好。

再说倒茶,无论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满,太满了容易溢出,把桌子、凳子、地板弄湿。不小心,还会烫伤自己或客人的手脚,使宾主都很难为情。当然,也不宜倒得太少。倘若茶水只遮过杯底就端给客人,会使人觉得是在装模作样,不是诚心实意。一般以杯子的七八分满为宜。

2、端茶的礼仪

会议倒茶的时候应该在与会人员的右后方倒茶,在靠近之前,应该先提示一下:“为你奉茶.”以免他突然向后转身倒了一地.如果是女士的话.杯子的拿法应该是右上左下.即右手握手着杯子的二分之一处,左手拖着杯子底部; 如果是男士的话,则双手水平拱握着杯子的二分之一处,摆放在饮水者右手上方5—10公分处,有柄的则将其转至右侧,便于取放;

3、添茶礼仪

添水时,如果是有盖的杯子,则用右手中指和无名指将杯盖夹住,轻轻抬起,大拇指、食指和小拇指将杯子取起,侧对客人,在客人右后侧方,用左手容器填满,同样摆放在饮水者右手上方5—10公分处,有柄的则将其转至右侧.会议茶水服务礼仪细节

1.在会议开始之前要检查每个茶杯的杯身花样是否相同;

2.茶水的温度以八十度为宜;

3.在倒茶的时候每一杯茶的浓度要一样;

4.倒茶时要先给坐在上座的重要宾客,然后顺序给其他宾客;

会务茶水服务礼仪 第6篇

会议作为商业服务活动,每一个环节中都有礼仪问题牵涉其中,今日我们讨论的是会务茶水服务礼仪这一话题,会议中怎么为参会者添加茶水合适呢?方式、水量、时机各中细节无不体现组织会议方的风范和礼仪。

一、会议茶水服务礼仪内容

1、倒茶的方法

倒茶前,我们先要对茶水质量把关,一般情况下茶叶量应该适中,不宜过多或过少。(当然如果客人主动介绍自己喜欢喝浓茶或淡茶的习惯,那就按照客人的口胃)

茶冲好。倒茶的时候要小心,不要倒洒以至于弄湿客户的衣服或者是烫伤客户的手脚,倒水不用过多一般来说以杯子的七八分满为宜。

2、端茶的礼仪

会议倒茶的时候应该在与会人员的右后方倒茶,在靠近之前,应该先提示一下(请喝茶等),以免对方突然向后转身而躲避不及,弄掉杯具。

如果是女士的话,杯子的拿法应该是右上左下,即右手握手着杯子的二分之一处,左手拖着杯子底部;

如果是男士的话,则双手水平拱握着杯子的二分之一处,摆放在饮水者右手上方5—10公分处,有柄的则将其转至右侧,便于取放。

3、添茶礼仪

添水时,如果是有盖的杯子,则用右手中指和无名指将杯盖夹住,轻轻抬起,大拇指、食指和小拇指将杯子取起,侧对客人,在客人右后侧方,用左手容器填满,同样摆放在饮水者右手上方5—10公分处,有柄的则将其转至右侧。

二、会议茶水服务礼仪注意事项

1、在会议开始之前要检查每个茶杯的杯身花样是否相同;

2、茶水的温度以八十度为宜;

3、在倒茶的时候每一杯茶的浓度要一样;

4、倒茶时要先给坐在上座的重要宾客,然后顺序给其他宾客;

5、在客人喝过几口茶后应即为续上,不能让其空杯。座次礼仪:

1、首先是前高后低

2、其次是中央高于两侧

对于会议室茶水接待礼仪 第7篇

我们在接待来访的客人时,沏茶、上茶已经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待客礼节。不管是自己喝还是待客,喝茶 职场礼仪是少不了的。如果想要了解,就接着往下看。

茶水接待礼仪

1、倒茶的方法

倒茶前,我们先要对茶水质量把关,一般情况下茶叶量应该适中,不宜过多或过少,当然如果客人主动介绍自己喜欢喝浓茶或淡茶的习惯,那就按照客人的口胃把

茶冲好。倒茶的时候要小心,不要倒洒以至于弄湿客户的衣服或者是烫伤客户的手脚,倒水不用过多一般来说以被子的七八分满为宜。

2、端茶的礼仪

会议倒茶的时候应该在与会人员的右后方倒茶,在靠近之前,应该先提示一下,以免对方突然向后转身而躲避不及,弄掉杯具。

如果是女士的话,杯子的拿法应该是右上左下,即右手握手着杯子的二分之一处,左手拖着杯子底部;如果是男士的话,则双手水平拱握着杯子的二分之一处,摆放在饮水者右手上方 5—10 公分处,有柄的则将其转至右侧,便于取放。

3、添茶礼仪

添水时,如果是有盖的杯子,则用右手中指和无名指将杯盖夹住,轻轻

抬起,大拇指、食指和小拇指将杯子取起,侧对客人,在客人右后侧方,用左手容器填满,同样摆放在饮水者右手上方 5—10 公分处,有柄的则将其转至右侧。

茶叶的品种和饮用特点

根据加工、制作方法的不同,茶叶可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砖茶、袋茶等几个品种。

常喝绿茶的人都知道,当年的新茶,特别是“明前茶”(也就是清明节前采摘的茶叶)是首选。

绿茶更适合在夏天饮用,可以消暑降温。

我国著名的绿茶有:产于杭州龙井的龙井茶,产于江苏太湖洞庭山的碧螺春,产于安徽黄山的黄山毛峰,产于湖南洞庭湖青螺岛的君山银针,产于安徽六安齐云山的六安瓜片,产于河南信阳大别山区的信阳毛尖,产于贵州黔南都匀山区的都匀毛尖等。

乌龙茶的制作加工方法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是一种半发酵的茶叶。外形肥大、松散,茶叶边缘发酵,中间不发酵,整体外观上呈黑褐色。

沏水冲泡后的乌龙茶色泽凝重鲜亮,芳香宜人。喝过后,不仅可以化解油腻,而且健胃提神。

我国乌龙茶多产于福建,其中最著名的是福建安溪县的铁观音、福建武夷山的武夷岩茶等。

红茶的加工制作方法刚好和绿茶相反,它是以新鲜的茶叶经过烘制,等完全发酵后制作而成。在冲泡沏水之前,它的色泽油润乌黑。在冲泡后,它具有独特的浓香和爽口的滋味,还能暖胃补气,提神益智。

红茶性温热,适合在冬天里饮用。

我国生产的红茶品种不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安徽祁门县的祁门红茶。此外,还有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的滇红茶等。

花茶,又叫香片,是以绿茶经过各种香花熏制而成的茶叶。它的最大特点,是冲泡沏水后芳香扑鼻,口感浓郁,味道鲜嫩。一年四季都可以饮用。

花茶可以分为茉莉花茶、桂花花茶、玫瑰花茶、白兰花茶、珠兰花茶、米兰花茶等多个品种。其中以茉莉花茶最受欢迎。

袋茶,不是茶叶的某一个品种,而是为了饮用方便,将绿茶、红茶、乌龙茶或花茶甚至是加入补品、药品分别装入纸袋内。饮用时将纸袋放进杯子,然后冲泡就行。袋茶是茶的一种方便饮品。

砖茶,又叫茶砖。是特意将茶叶压紧后,制作成的一种类似砖块形状的茶叶品种。它很受一些少数民族的喜爱,特别是添加奶、糖等之后煮着喝味道更美。

根据生活习惯,南方人爱喝绿茶,北方人爱喝花茶,东南沿海一带的人爱喝乌龙茶,欧美人爱喝红茶,特别是袋装红茶。

怎样选择茶具

喝茶时,因所选茶叶不同,所以茶具的品种也不同。但一般情况下,喝茶都少不了储茶用具、泡茶用具、喝茶用具。

储茶用具的基本要求是:防潮、避光、隔热、无味。如果要存放好的茶叶,最好用特制的茶叶罐,如铝罐、锡罐、竹罐,尽量不用玻璃罐、塑料罐,更不要长时间以纸张包装、存放茶叶。

喝茶讲究的人,对泡茶用具也十分挑剔。在比较正规的情况下,泡茶用

具和喝茶用具往往要区分开。正规的泡茶用具,最常见的是茶壶,多是紫砂陶或陶瓷制成。

喝茶用具,主要是茶杯、茶碗。用茶杯喝茶最常见,也正规。使用茶碗喝茶,多出现在古色古香的茶馆里。

为帮助茶汤纯正味道的发挥,茶杯应该选用紫砂陶茶杯和陶瓷茶杯。如果是为了欣赏茶叶的形状和茶汤的清澈,也可以选用玻璃茶杯。最好别用搪瓷茶杯。

如果喝茶时同时使用茶壶,最好茶杯、茶壶相配套,以便美观而和谐,尽量不要东拼西凑。要是同时用多个茶杯,也应注意配套问题。不要选用破损、残缺、有裂纹、有茶锈或污垢的茶杯待客。

敬茶的程序

不要当着客人的面取茶冲泡。即使当着客人的面取茶,也不可以直接下手抓茶叶,而要用勺子取,或是直接以茶罐将茶叶倒进茶壶、茶杯。

以茶敬客时,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客人的喜好、上茶的规矩、敬茶的方法以及续水的时机等几个要点。

可能的话,多准备几种茶叶,使客人可以有多种选择。上茶前,应先问一下客人是喝茶还是喝饮料,如果喝茶习惯用哪一种茶,并提供几种可能的选择。不要自以为是,强人所难。如果只有一种茶叶,应事先说清楚。

从医学角度来讲,喝茶不要太浓,如果客人有特别要求的例外。以茶待客讲究要上热茶,而且是七分满。上茶时还有“茶满欺人”的说法。

用茶待客时,由谁为来宾奉茶,往往涉及到对来宾重视程度的问题。

在家里待客,通常由家里的晚辈或是家庭服务员为客人上茶。接待重要的客人时,最好是女主人,甚至主人自己亲自奉茶。在工作单位待客时,一般应由秘书、接待人为来客上茶。接待重要的客人时,应该由本单位在场的职位最高的人亲自奉茶。

如果客人多,可以遵循先客后主、先主宾后次宾、先女后男、先长辈后晚辈的原则;

可以以进入客厅为起点,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上茶;也可以按客人的先来后到的顺序;还有一种“偷懒”的办法,就是把所有的茶都泡后,让客人自己拿。

和别人说话的时候,最好别喝茶。即使要喝,礼貌的做法是小口地品尝。不要连茶叶一并吞进嘴里。万一把茶叶喝进嘴里,也不要吐出来或是用手从嘴里拿出来,而是吃掉,或是在其它地方吐掉。

主人如果是真心诚意地以茶待客,最适当的做法,就是要为客人勤斟茶,勤续水。这种做法的寓意是:“慢慢喝,慢慢叙。”以前,我们待客有“上茶不过三杯”一说。第一杯叫作敬客茶,第二杯叫作续水茶,第三杯则叫作送客茶。如果一再劝人用茶,而又不说话,往往意味着提醒来宾“应该打道回府了”。所以,在用茶招待老年人或海外华人的时候,不要再三斟茶。

在为客人续水斟茶时,不要妨碍到对方。一手拿起茶杯,使茶杯远离客人身体、座位、桌子,另一只手把水续入。最好不在客人面前续水。

茶水接待注意事项

(1)上茶水时,注意茶水温度,要求温度适当,不能是凉茶,以免客人误会。

(2)斟茶时按先宾后主,女士优先原则,在顾客右侧服务,服务员右手提茶壶,左手手翻茶杯为宾客斟倒茶水。

(3)茶水应斟倒 8 分满,不准把茶杯拿离桌面斟倒。

(4)注意观察斟倒的第一杯茶的颜色,如果颜色较淡,应立即更换。

(5)茶壶放于备餐柜上,茶壶嘴不准对着人。

(6)斟完茶后应在空隙时间及时把茶水补满,若是借用别人的茶壶,要求补充好茶水后及时归还到原位置。

(7)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用茶盘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

(8)如有茶点,应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

茶水礼仪与咖啡礼仪 第8篇

放眼当下, 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就餐礼仪的教育意识欠缺, 因此孩子们的就餐礼仪意识自然也相当淡漠。这一点有诸多例子可以对其进行考证。例如许多孩子在四五岁甚至六七岁时都还是家长喂食, 一顿饭吃上一两个小时是常事, 孩子一边吃一边跑, 家长一边喂一边追, 并且孩子常常吃不完碗里的食物。当孩子更大的时候, 很多孩子不会主动帮家长做餐前准备工作, 比如摆好桌椅, 擦拭餐桌, 摆好碗筷等, 吃饭也不尊重长辈, 并且三心二意, 一边吃一边看电视、漫画、杂志或是玩手机等。对餐桌上的食物更是挑剔。若家长为其夹菜也不见其有感恩之心, 餐后也不主动帮忙收拾碗筷。总的来说, 现在的很多青少年都不具备就餐礼仪, 从就餐礼仪的欠缺也折射出他们道德品质修养的不足。那么青少年应怎样做才符合就餐的礼仪规范呢?有以下建议:

首先是餐前准备, 应主动帮家长做好就餐准备, 摆好就餐的桌椅, 用抹布将餐桌擦干净, 摆好碗筷。并且将筷子一双双理顺, 整齐地摆放于碗的右边, 不能将筷子放在碗上。然后请长辈入席。饭前要清洁双手, 并主动帮长辈端菜盛饭。盛饭的时候要注意顺序, 先长后幼, 如果家中有客人则先宾后主, 自己的饭最后端。上菜的时候要把美味可口合乎长辈胃口的菜放在长辈的面前, 也不能把自己喜欢吃的菜放在自己面前。如果有长辈疼爱你, 将最好的或是你最喜欢的菜放在你的面前也应该礼让。就座时坐姿要端正。长辈还未用餐时不能先夹菜, 不能紧盯着饭菜, 也不能用筷子敲打餐具。

用餐时要文雅。长辈动筷后或者长辈说“大家一块儿吃吧!”后自己才能夹菜, 不能抢在长辈的前面。夹菜时不能用筷子在菜碗里搅动或者多次翻菜, 应该从靠近自己的盘边开始夹菜;不能将筷子当餐叉用, 不能用筷子穿刺食物;不能用粘有菜渣或饭粒的筷子夹菜, 应将筷子处理干净后再夹菜。夹菜时不能一次夹太多;不能把菜汁滴到其它菜肴或桌面上;喝汤时不能发出声音;吃饭时要闭嘴细细咀嚼, 慢慢下咽。口中含有食物时避免说话, 如果必须说话则应轻声细语, 就餐时尤其应该避免大声说笑, 避免口中食物喷出。用餐时应该主动给长辈添饭夹菜, 若有长辈给自己夹菜则应道谢。吃饭时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不能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书报或玩手机。与兄弟姐妹一起吃饭时要注意礼让, 不能嬉笑打闹。

用餐后, 碗筷要轻轻放下, 用纸巾把自己的嘴擦拭干净。如果还有其他长辈还未吃完, 则应与他们打招呼再离开餐桌。待用餐完毕, 帮助家长一同收拾餐具。

这些餐桌礼仪看上去非常简单, 但培养青少年的就餐礼仪并非让他们掌握这些形式, 而应让他们领悟到礼仪的本质, 即尊重。尊重是礼仪的内容, 没有内容的礼仪徒有形式, 则可称之为虚伪。因此培养孩子们的餐桌礼仪应从小抓起, 从幼儿时期就应重视餐桌礼仪的培养。对幼儿的餐桌礼仪培养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是为幼儿进餐创造好的环境。幼儿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幼儿园中, 因此幼儿园应创设一个整洁、优美的环境, 园中布置一些与主题一致的内容, 从教育孩子爱护一花一草开始, 形成爱美爱整洁的意识;幼儿最初的行为大多来自于模仿, 因此家长与教师应起到好的表率作用;“以爱心教育为核心, 与审美教育相结合, 培养幼儿的礼仪行为。礼仪的核心是爱心, 幼儿的爱心的形成也是一个实践过程。最初只是出于纯粹的行为模仿, 当他的这种行为得到他人的肯定时, 幼儿会感到高兴, 得到强化;经过多次反复和强化, 渐渐形成爱心心理结构。”因此度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或是餐桌礼仪教育时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些好的示范。通过相关故事、表演等, 为孩子们树立好的行为标准。还可以让他们参加一些富有爱心的活动, 比如:帮助有困难的孩子、捐爱心等, 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什么是爱、同情、善良、尊重, 使他们的礼仪行为成为自身美好情感的自然流露, 真正的学会礼仪, 而非掌握礼仪的形式;还可以让幼儿看与礼仪相关的录像、表演, 听相关的故事、儿歌等丰富幼儿对礼仪的认知, 然后举一些例子让幼儿判断这样做是否正确, 为什么正确或不正确, 提高幼儿的礼仪包括餐桌礼仪的判断能力;食欲与情绪密切相关, 好的情绪可以使人有良好的食欲, 并且能充分消化食物, 而不良情绪则会使人食欲低下并影响消化。长期如此, 则可能导致厌食。因此家长或教师应为幼儿提供轻松愉快的就餐环境。可以播放一些优美的音乐, 以鼓励劝导代替训斥。

其次应合理安排幼儿的就餐时间。在幼儿园中, 由于师资不足, 一名教师身兼保、教工作, 因此中午的时候教师工作特别繁琐, 要安排孩子们进餐、午休、大小便等, 为了尽快完成工作, 教师往往会催促孩子进餐, 使孩子精神紧张, 不利于孩子进食。而当孩子在家中时, 吃饭往往是一边玩一边吃, 家长一边追一边喂, 一顿饭往往花一到两个小时。根据《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幼儿进餐时间为20至30 分钟一餐。根据这一标准, 家长与教师应该对孩子的就餐时间进行合理的调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提出“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 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 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 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餐桌教育就是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因此在就餐时, 面对不会自己吃饭的孩子, 家长或教师不应职责和包办, 而应与孩子一同进餐, 给孩子做示范, 并和蔼亲切地给予孩子鼓励和指导。

此外还应努力创造加强幼儿就餐礼仪的实践活动。例如通过做游戏, 例如过家家这个游戏, 孩子们通过在游戏中做客和扮演主人, 学会不同场合不同角色的礼仪行为, 在游戏中老师或家长应仔细观察孩子, 提醒他们遵守礼仪。也可以设置一些特定情境, 比如家庭聚餐或是在餐馆就餐, 让孩子们自己选择要扮演的角色, 比如老人、爸妈、孩子或者服务员等, 然后表演餐前、就餐和餐后的情境, 在表演过程中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让孩子们亲身体会就餐礼仪。除了这些方法还可以让孩子参加与礼仪有关的任务活动和社会活动让孩子们练习所学礼仪。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 对礼仪非常重视, 朱熹曾说:“古之小学, 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 爱师、尊长、隆师、亲友之道, 皆所以为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之本。”就餐礼仪是礼仪的一种, 也是一项基本礼仪, 其中体现着孩子们尊老爱幼、谦让知理、感恩图报等美好品质, 然而如今大部分青少年却不具备良好的就餐礼仪, 因此加强青少年的就餐礼仪培养迫在眉睫。毕竟, 礼仪是人际关系的通行证。

参考文献

[1]傅媛蕾.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就餐礼仪教育的意义及方法[J].价值工程, 2010, (35) :177.

[2]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Z].2001.

上一篇:村级活动场所典型材料下一篇:毕业诗朗诵《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