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爱三节主题班会

2024-09-16

小学三爱三节主题班会(精选11篇)

小学三爱三节主题班会 第1篇

小学三爱三节主题班会教案

通过三爱三节主题班会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三爱三节”真正的融入到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一.班会目的:

1.通过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懂得“三爱三节”是一个小学生应具有的美德。

2.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三爱三节”做很多事,养成良好的习惯。

3.通过带领学生许下节俭承诺,教育学生把“三爱三节”落实到平时的生活中。

二.班会过程:

1、请大家谈谈对“三爱三节”的认识

2、观察生活中的浪费现象

3、节俭的事例

(1)毛泽东的节俭生活

电视纪录片《毛泽东》有这样一个镜头,毛泽东的保健医生拿起一条毛泽东生前用的毛巾毯,上面满是补钉。他说他曾多次劝主席换条新的,都被拒绝了。这是毛泽东真实生活的写照。毛泽东在延安时穿的一套旧军装洗得发白,补钉就有16块。他的一双旧拖鞋,鞋底都出了洞,鞋帮绽了线,缝补好继续穿。他曾说:“一条毛巾毯我换得起,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精神丢不起。”

(2)徐特立的《粉笔诗》

徐特立,字师陶,湖南长沙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有《徐特立教育文集》传世。他注重品德修养,平生俭朴。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当校长时写过一首《粉笔诗》抄在黑板上,公布在校园里:

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

诸生不解余衷曲,反为余是算细人。

他在每天巡视全校时总是把别人抛弃的粉笔头捡起装在口袋里留给自己上课用。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又称稻田师范)的几年里,差不多没有用过一支新粉笔。有些学生不理解,反而觉得他太“小气”。因此徐特立特写诗教育学生。

4、讨论:生活中,你是如何做到“三爱三节”的?

5、倡议书

勤 俭 节 约,从我 做 起

建议家长使用节水型马桶,减少用水量

将过去没用完的练习本打草稿,节约用纸

家用电器不使用时将插头拔掉,节约用电

尽量少用塑料袋,提倡用菜篮子或纸袋购物

小学三爱三节主题班会 第2篇

通过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懂得“三爱三节”是一个学生应具有的美德。那么XX小学生三爱三节主题班会教案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XX小学生三爱三节主题班会教案

主持人:班长

班会主题:“三爱、三节”

班会时间:20xx年3月16日

班会地点:七年级(10)班教室

班会参加人:七年级(10)班全体学生及班主任三节三爱主题班会教案班会背景:

开学以来,学校和老师积极响应国家发出的号召,培养学生“三爱三节”的良好行为习惯,做到爱祖国,爱劳动,爱学习;节水,节粮,节电。特此举办以“三爱三节”为主题的班会,强化学生的思想观念以及对“三爱三节”的理解与重视。

班会目标:

1.通过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懂得“三爱三节”是一个小学生应具有的美德。

2.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三爱三节”做很多事,养成良好的习惯。

3.通过主题班会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三爱三节”真正的融入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班会准备:

1.提前通知学生通过询问、上网、看书等方式,收集节水,节粮,节电小妙招。

2.指导学生准备与此次班会有关的小节目

3.准备“三爱三节”相关材料,制作PPT,在班会进行过程中展示、感受。

班会过程:

1.主持人致辞,班会开始。

2.行队礼,唱国歌。

3.节目表演: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与《红领巾心向党》、故事演讲《勤学好问的张衡》、独唱《红星歌》、快板《节约小标兵》、小品《会说话的垃圾箱》、三句半《大家一起来节约》

4、学生自由谈感受。

5、班主任总结发言。

6、班会结束。

XX小学生三爱三节主题班会教

班会目的:

1.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三爱三节”的具体含义。

2.教导学生如何践行“三爱三节”。

3.通过主题班会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三爱三节”真正的融入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教学重点:

1、明确“三爱三节”的目的与意义。

2、通过主题班会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三爱三节”真正的融入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班会准备:

1.班干部负责班会黑板装饰,主要体现“三爱三节”的主题。

2.提前通知学生通过询问、上网、看书等方式,收集节水,节粮,节电小妙招。

3.将班级划分成小组,选出发言人,便于班会进行过程中汇总小组意见发言。

教学过程

一.主持人致辞,班会开始。

二.分析讲解何为“三爱三节”以及其意义。

三.分析讨论“三爱三节”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影响。

四.汇总小组意见,总结分析,突出“三爱三节”的重要性。

五.举例分析“三爱”: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

六.展示“三节”:节水、节电、节粮小妙招,汇总小组收集成果。

七.班主任发言。

八.学生代表发言。

九.主持人做主题班会总结

十.班主任小结

为积极响应习主席的号召,为了让同学们把“三爱三节”的思想观念真正融入到未来的学习生活当中。小组成员之间交换了意见并相互补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与接触范围,真正使学生了解到在生活中如何做到“三爱三节”,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打下结实的基础。

小学主题班会的重要性 第3篇

每周一下午的自习课是学校规定的班会课, 作为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班会课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就自己这两年的经验浅谈一二。

一、利用班会课统一思想, 紧抓纪律

要利用好班会时间进行道德教育, 可以针对班内在上一周出现的一些问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 而不能一味去批评、指责。批评虽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引导, 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该做的, 什么是不该做的, 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比如, 上周我们班的柳某在中午到校时间到小卖部买零食, 被学生会成员抓住上报了值周老师, 扣去我们班相应的分数并通报在黑板公示栏中。我不是一味地批评该同学, 而是教育他说, 吃零食不好, 吃零食会影响饭量, 慢慢你身体所需要的营养跟不上而影响你的生长发育, 你们正是长身体的关键时候渐渐你就容易得感冒。这样, 不仅教育了柳某, 也让其他学生知道了吃零食是不好的。通过班会, 要让每个学生心里明白:自己平时的表现不仅是学生自己的个人行为, 而是关系到整个班级的利益。明白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要在他们的思想中时刻渗透这样一个理论:集体的利益大于一切, 这样既完成了管理的任务, 又达到了育人的目标。所以说这样的班会要经常开, 经常总结反思, 并不断提高要求。

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小学生的思想不独立, 个性不鲜明, 喜欢表现自己、缺乏一定的上进心。抓住学生这个心理特点, 在班上建立“个人比比制度”, 针对学生易出现的“重点”问题制定评比制度规则。评比的项目则由老师和全班的学生共同提供, 并在班会课上讨论通过。在每周的班会课上都要评选出上一周的优秀学生, 进步突出学生, 并给予小小的奖励。比如, 学生每天比比看谁的地方没有垃圾;谁的衣服、红领巾最干净;谁做的好人好事最多;谁让班级的分数下来了。一周下来, 给扣分最少的学生进行表扬, 也给做好人好事的学生给予鼓励, 经过一段时间的管理, 学生都能自觉地维护班级卫生, 也能注意自己的卫生, 学生增强了维护集体的意识, 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班主任的典范作用

班主任要明确指导学生如何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班委会成员要监督学生遵守规章制度。要求学生做到的, 班主任首先必须做到。比如, 每天要求学生7:00到校, 老师必须要做到7:00到教室查看学生读书情况。如果你没有做到, 学生就会想, 老师怎么没有做到呢?这样, 他们心里就会有抵触情绪, 慢慢地也会抵制你所制定的制度, 久而久之班级将是一盘散沙。再比如, 地上有垃圾我看见了就会捡起, 学生的桌子没有摆放整齐, 我会帮他们拉一拉, 垃圾桶没有放在相应的地方, 我会搬一搬, 渐渐的学生也能看见一些班内的小事情, 看到地上有纸屑, 也主动捡起丢进垃圾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学生慢慢受到了影响。

四、主题鲜明, 针对性强

班会要经过老师的充分准备, 围绕一个明确的目标而展开。比如, 这周我们的主题是“说说我的学习方法”, 围绕这个目标我设计了相应的程序, 我起主导作用, 学生则是演员。先让学习好的仇某、白某等说说自己在平时学习上的点滴 (从上课、下课、作业的完成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再让学习差的罗某、王某说说自己在平时的做法。最后学生说说他们几个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自己以后应该怎样做。进而总结出“没有学不会的, 只有不爱学的。没有笨蛋, 只有懒蛋。”比如, 罗同学说, 他平时贪玩, 上课三心二意, 不用心听讲, 感觉作业难就经常抄同桌的作业, 现在他会认真地向好学生学习, 学习他们的优点, 尽量克服自己贪玩的毛病, 努力自己做作业, 不会做的向同桌问问。从这节班会课后, 我发现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了明显的提高。晚上布置的内容白天能写下来, 上课回答问题的声音也洪亮了, 作业上的字也写的比以前漂亮了, 上课思想开小差的学生也少了。这让我更加明白了班会课的重要性。

小学三爱三节主题班会 第4篇

关键词 小学 班级活动 主题班会 主题选择

中图分类号:G6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0099-02

主题班会是指围绕某一主题召开的班级会议,它是一种常见的会议类型。顾名思义,“主题”是主题班会的灵魂,选择一个好的主题,对于开好主题班会至关重要。具体说来,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主题的选择要有时间性

一年四季不同的月份有着不同的节日,如父亲节、母亲节、植树节、儿童节、中秋节、教师节、国庆节、感恩节等,還有一些特殊的纪念日,如国际爱眼日、世界无烟日、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日等等,可以从中选择一些符合小学生年龄和接受特点的节日作为契机去选择班会主题,以一些特殊纪念日开展班级活动。如在感恩节时以“学会感恩”为主题,开展“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知道在自己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是父母老师在他们身边给予他们很多的爱和关心,进而引导他们,将他们的善良的本性与感恩之心付诸实际行动。这样类型的主题班会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丰富了孩子们对生活的深入了解和课外认知。

二、主题的选择要有阶段性

儿童的身心发展从稚嫩到成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循序渐进的,而他们对事物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也是慢慢增加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的智力和兴趣等都有差异,要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对孩子进行“常规”教育,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这就要求学校和各班主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契合的主题班会。例如:高年级学生在进入青春期前,身体和心理的变化让他们产生好奇和疑问,这时就有必要对高年级的孩子召开关于青春期知识的主题班会,帮他们解开疑惑,让他们从容面对青春期的到来。而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刚融入学校生活,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他们更多的是依赖父母和老师,不懂得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对于这类孩子就有必要选择“团结就是力量”“我爱班集体”“我们是好朋友”“我爱我的学校生活”等正面教育的主题。

三、主题的选择要有开放性

随着媒体时代的到来,周杰伦的歌《蜗牛》进了教材,篮球明星姚明进了教材,跨栏王刘翔进了教材,刘德华也进了小学英语的教材,这至少可以肯定其中必有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地方。那么在面对这些新的榜样形象时要考虑的就是怎样从中升华他们背后的价值。如《蜗牛》歌词里“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的坚持不懈精神,刘翔对梦想的执着追求,这些都是值得放到主题班会里提升的另类教育资源。

四、主题的选择要有趣味性

主题班会的设计应该有趣味性,注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选题和取材都来自于学生熟悉的生活,符合他们的思维方式,富有吸引力和感召力,让他们全员参与。我曾开展过“百科知识竞赛”主题班会,这样的班会既可以让学生以分组比赛的形式将自己积累的知识与大家分享,也可在班会中间穿插关于班会主题的诗歌、舞蹈、小品、歌曲、课本剧等,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五、主题的选择要有教育性

“教育是心的唤醒。”班主任应深入生活、深入学生,发现问题,利用主题班会,选择契合的教育主题,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发挥其思想教育功能,加强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理想观的引导,使之成为有思想、有信仰、会做人、会学习的人。

例如: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不朽的主题,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在各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爱国主义是一个宏大的命题,要进入小学生的心灵就应该从实实在在的小地方入手,低年级可以选择“了解国旗、国歌、国徽”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明白它们的深刻含义;高年级可以选择“讲爱国小故事”等主题感染学生。

参考文献:

[1]杨兵.魅力班会是怎样炼成的[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田恒平.班主任理论与实务[M].北京:京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三节三爱”主题班会 第5篇

九(4)班

2017年6月19日

一.班会目的:

1.通过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懂得“三节三爱”。三节:节水、节电、节粮;三爱: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

2.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做很多“三节三爱”方面的事情,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良好的品德情操。

3.通过带领学生许下节俭承诺,教育学生把“三爱三节”落实到平时的生活中。

二.班会过程:

1、学生先了解“三爱三节”。

2、观察生活中的浪费现象。

3、事例

(1)毛泽东的节俭生活

电视纪录片《毛泽东》有这样一个镜头,毛泽东的保健医生拿起一条毛泽东生前用的毛巾毯,上面满是补钉。他说他曾多次劝主席换条新的,都被拒绝了。这是毛泽东真实生活的写照。毛泽东在延安时穿的一套旧军装洗得发白,补钉就有16块。他的一双旧拖鞋,鞋底都出了洞,鞋帮绽了线,缝补好继续穿。他曾说:“一条毛巾毯我换得起,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精神丢不起。”

锄禾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彭德怀爱劳动

彭德怀回到了故乡——湖南省湘潭县乌石寨。他看着童年时代就十分熟悉的家乡的山水草木,看着阔别多年的父老乡亲,感到格外亲切。回想在战争年代,乡亲们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抛头颅,洒热血,承受了极大的牺牲,终于盼来了全国的解放和革命的胜利。想到这里,彭总不由得感慨万千:“是呵,苦了多少年的乡亲们该过过好日子啦!” 彭德怀来到了响塘区南谷公社的陈蒲大队调查。午饭的时间到了,彭德怀没有到“公共食堂”去吃大锅饭,而是撇开随同人员,独自一人来到离食堂不远的贺老伯家里。刚跨进屋,迎面扑来阵阵烟雾,只见贺老伯正蹲在灶下烧火做饭。彭德怀关切地凑上去问:“老伯,为什么不到食堂去吃饭?” 老伯没好气地说:“有什么饭吃!只因彭德怀要来调查,大队才开食堂饭的,还要工分高的人才有得吃。我不去凑这个热闹,真是打肿脸充胖子!”彭德怀一听,话出有因,顺手将锅盖揭开,只见锅里蒸的是糠。彭德怀抓起糠就吃,那粗糙、苦涩的糠直刺喉头,确实难以咽下去,他的心痛了,眼窝里充满了泪花。回到故居,彭德怀召开了社员大会,他说:“我是讨过饭的,是饿怕了的,可那是旧社会。如今,我们当家做了主人,我们应该抓紧时机开荒种粮,生产自救,把穷队变为富队,不应该再有人饿肚皮了。我这次回来是当社员的,队上要安排我出工,不安排的话,我就邀请婆婆姥姥上山砍柴去。”说干就干,从那以后彭德怀就与社员一起参加集体劳动,他特别提倡开田,在工余时间还动员侄儿一道去开田。侄儿望着两鬓斑白的伯伯劝道:“你老人家年纪一大把了,还开什么田啰?”彭德怀风趣地回答:“年老骨头枯,正好做功夫!别说我年老,做起事来,还可以跟你们小青年比一比呢!”说完就捋起衣袖,用他那曾指挥过千军万马的手,挥锄猛干起来,像个标准的老农。在彭德怀的带动下,家乡一块块新田被开发出来,种上了绿油油的庄稼。彭德怀欢欢喜喜地与乡亲们一道收棉花,种麦子,撒下了无数的汗珠。他说:“从今年起,我每年回来参加劳动一个月,别的重活干不了,帮生产队看牛,看湖鸭。如果不能回来,就投资一百元交队上。”就这样,彭德怀在家乡立了个不计劳动报酬的特殊社员的“户头”。

4、爱祖国

我国的国歌是什么?-----《义勇军进行曲》

词作者是谁?------田汉

曲作者是谁?------聂耳

哪一年写成?-------1935年

哪一年被定为国歌?--------1949年

5、讨论:生活中,你是如何做到“三爱三节”的?

6、倡议书 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建议家长使用节水型马桶,减少用水量

将过去没用完的练习本打草稿,节约用纸

家用电器不使用时将插头拔掉,节约用电

“三爱三节”主题班会 第6篇

西屯小学在开校第一次师生大会上,对全校师生进行了“三爱三节”教育活动,紧接着又在3月7日下午,由班主任在各班再次组织召开“三爱三节”主题班会,以此强化学生“三爱三节”教育。

主题班会课上,各班主任通过真实而典型的案例,针对校园内课桌椅上伤痕累累;雪白的墙壁上手印、泥印、脚印;水龙头时常流水不断;教室内无一人,但是仍然灯火通明;垃圾随手乱扔;教室、校园内随处可见的馍馍块、奶子路;低年级小朋友常常被中高年级学生欺负等许多不文明行为,进行了正确的引导与教育,结合学生身边的事例,循循善诱,教育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节水、节电、节粮”,使学生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真正把“三爱三节”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

三爱三节主题班会 第7篇

班会目的:

1.通过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懂得“三爱三节”是一个中学生应具有的美德。

2.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三爱三节”做很多事,养成良好的习惯。

3.通过带领学生许下节俭承诺,教育学生把“三爱三节”落实到平时的生活中。

班会过程:

1、请大家谈谈对“三爱三节”的认识

2、观察生活中的浪费现象

3、“三爱”的故事

老师举名人事例:

(1)爱学习的悬梁刺股故事

(2)爱劳动的雷锋

(3)爱国的岳飞刺字

教师总结:通过些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许多名人刻苦学习的事例,我们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优良的品质。让我们用知识作为我们飞向天空的翅膀,学习前人好学不倦的精神,努力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同学们是祖国的未来,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刻苦学习,努力锻炼,提高本领,报效祖国的!然后唱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精忠报国》

4、节俭的事例

(1)1951 年周恩来做的一套睡衣和睡裤,颜色都褪光了,穿破了就补,再破再补,一直穿到他逝世。一条浴巾用了20多年,正反补了14块补丁,住院时,还把它当枕巾。一顶帽子都破了,他还舍不得扔掉。一双夏天穿的黄颜色的皮凉鞋,一双春、秋、冬穿的黑皮鞋,穿了20多年,修补过多次,由于没有多余的皮鞋可换,工作人员几次给他换鞋底,都是利用他睡觉的时间修理的。周恩来穿的袜子,都是织补了又织补。一个补袜板,还是解放战争时期用的,从西柏坡带到北京,一直留着织补袜子用。

(2)徐特立的《粉笔诗》

徐特立,字师陶,湖南长沙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有《徐特立教育文集》传世。他注重品德修养,平生俭朴。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当校长时写过一首《粉笔诗》抄在黑板上,公布在校园里:

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

诸生不解余衷曲,反为余是算细人。

他在每天巡视全校时总是把别人抛弃的粉笔头捡起装在口袋里留给自己上课用。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又称稻田师范)的几年里,差不多没有用过一支新粉笔。有些学生不理解,反而觉得他太“小气”。因此徐特立特写诗教育学生。

4、讨论:生活中,你是如何做到“三爱三节”的?

5、倡议书

勤 俭 节 约,从我 做 起

建议家长使用节水型马桶,减少用水量

将过去没用完的练习本打草稿,节约用纸

家用电器不使用时将插头拔掉,节约用电

尽量少用塑料袋,提倡用菜篮子或纸袋购物

问:三爱你做到了吗?

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

约你做到了吗?

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粮食。

课堂小结:

中小学主题班会异化现象透视 第8篇

一、主题班会异化现象种种

1.主题班会“随意化”

主题班会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顾名思义,它是具有明确的主题、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根据德育规律适时进行的班级教育活动。在当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大背景下,主题班会无疑成为学校“立德树人”的主要形式。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德育工作一直处在一种“尴尬”的地位。虽然现在大多学校对主题班会有了明确的安排,但仍有学校没有将其纳入德育计划之中,或者虽有计划,但没有针对性的设计,或经常会因为种种活动而“耽误”,学校管理者从思想上没有引起重视。因此,主题班会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班主任老师“想开就开”,主题班会就出现了“随意化”的现象。

2.主题班会“形式化”

有些学校把主题班会搞成了一种形式。学校往往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临时安排“主题”,上级检查什么项目,就临时布置什么“主题”,“作秀”和“表演”成分明显。或者干脆发一张《主题班会记录表》,由班主任“应时”填写,然后贴上主题班会的“标签”。这样,上行下效,导致学校主题班会形同虚设,也养成了许多班主任“弄虚作假”的坏习惯,主题班会成了名副其实的应付“检查会”,没有发挥它的“主题”作用。

3.主题班会“一般化”

主题班会与普通班会有着显著的区别。一般意义上讲,班会可分为:固定班会、临时班会和主题班会三种。普通班会是指固定班会和临时班会;固定班会一般是学校规定的每周一次的班会;而主题班会,一般来讲是指在一定的阶段、节点围绕某个核心主题主题开展的。普通班会常常有很大的随意性,但主题班会却是内容集中、指向单一、针对特定问题进行的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活动,它在学校德育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实际情况是,许多班主任将主题班会变成了普通班会,开头讲几句与主题班会相关的话,但话锋一转,就“离题万里”了,主题班会异化成了普通班会,甚至个别班主任把班会变成了习题课、自习课,完全丧失了主题班会的意义。

4.主题班会“格式化”

主题班会可以有丰富多彩的方式,不一定拘泥于特定的格式。但事实是现在许多中小学主题班会已经被僵化为一种“格式”。归纳一下,主题班会主要有以下几种固定格式:“煽情型”:即班主任、学生或家长通过声情并茂、“痛哭流涕”,以达到感恩的目的;“演讲型”:即班主任口若悬河通过语言感动学生;“传统型”:即班主任针对班会主题,设计“是什么—为什么—所以……”的三段论,以班主任的“满堂灌”为主,这也是目前中小学最常见、教育效果“最差”的主题班会形式;“活动型”:即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活动来实现主题班会目的的方式,目前该方式为学生喜闻乐见,受学生欢迎,但往往存在着“放任自流”的“取乐”成分,教育效果有待考证。上述主题班会格式虽然各有千秋,但都脱离了主题班会“应时、应需、应理”的灵活性,僵化了主题班会的形式。

二、主题班会异化的成因

1.班主任教育意识的缺失

一般来说,教育意识是一个人对教育的客观认识,也是教师基于对学生发展和职业素养的自我认识,是教师自觉形成的指导自我教育行为的动力系统。班主任的教育意识往往影响着他的教育观、学生观和师生观。在现行的中小学教育中,教师缺乏教育意识,往往把“讲好课”、“考好试”作为评判好老师的标准,忽略了教师教育意识的培养。有课题组曾经随机调查询问了一些班主任:“什么是主题班会?”“你是怎样开主题班会的?”结果大多数班主任的回答模棱两可、似是而非,能比较准确回答的人寥寥无几。试想,如果我们的班主任连“主题班会”是什么、怎么开都不清楚,要开好主题班会就成为一句空话。所以,班主任教育意识的水平直接制约着主题班会的水平。

2.学校管理理念的错位

主题班会是为了班级和学生健康发展而实施的教育行为。但现阶段,主题班会受“应试教育”功利性的驱使,使一些学校“德育”与“智育”严重地割裂与相悖。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围绕着“分数”和“升学率”转,忽视了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在一些管理者和教师的头脑里,教育的任务就是为了让学生“考高分数、上好学校”,教师的任务就是“授业解惑”,忽略了教师“传道”的己任,在认识上并不十分清楚主题班会的目的性所在。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德育应该排在学校教育的首位。然而,事实是学校德育已经成了中国教育的“千年老二”,“学而优则仕”仍然是我们今天高考的依据,在这样的教育大环境下,学校管理理念的错位无疑成了主题班会异化的根源。

3.班主任教育素养的限制

教育素养是一个人的教育水平和经验成果内化的综合反映。由于受班主任教育素养水平的限制,往往把一个设想很好的主题班会搞得“乌七八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题班会设计不合理。多数班主任没有抓住“主题”的含义,设计的主题班会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强,或主题“大而空”,缺乏可操作性;或主题杂乱(出现几个主题),使主题班会成了“大杂烩”。

(2)主题班会缺乏创新。有些班主任教条地模仿别人的主题班会,盲目机械地套用形式,没有自己的思考,缺乏创新意识,使主题班会形式单一化。老师“老生常谈”,学生“俯首帖耳”,死气沉沉,缺乏趣味性,没有发挥学生主题班会的“主体地位”。

(3)班主任的教育惯性。一些班主任由于长期教育习惯的作用,认为班会就是“说说而已”,因此,主题班会无教案,不做充分的准备就滔滔不绝,想到哪儿就讲到哪儿,主题班会成了“问题会”、“批斗会”,使主题班会性质异化。

三、主题班会异化的解决策略

1.主题班会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一定有他独特的教育视角和管理经验,他对主题班会的设计一定是站在教育的高度去思考的。从“大处着眼”,就是“因人、因事、因情”设计出“应时、应需、应理”的主题班会,“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才能彰显“主题”的魅力。从“小处着手”,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切合实际地开展主题班会活动,教育目标要明确,要有针对性。主题班会的题目内容要“小而实”,切不可“大而空”,更不能“一哄而上”凑热闹。例如:感恩教育,我们不能只盯着父母或老师,其实我们身边还有同学,还有每天打扫卫生的叔叔阿姨,生活中需要我们感恩的人和事太多,所以,主题班会要从小、从细、从实,一个“主题”解决一个问题,不求面面俱到。

2.主题班会应“不拘一格”

形式决定着结果,主题班会的形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结果。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拘泥于形式,或者使主题班会格式化,抹杀了主题班会的灵活性。目前,我国中小学主题班会一般由学校自主安排,大多根据“节日”或学习时间“应时”而生,例如:“母亲节”、“教师节”的感恩教育,“五一”、“国庆节”的爱国主义教育,开学、考试的行为规范教育等等。除此之外,我们班主任不能墨守成规,完全可根据学生教育和班级发展的需要,设计出其他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可以通过小品、演讲、讲故事、情景剧、小组讨论、宣讲等多种形式进行,不拘一格,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避免主题班会因形式而异化的困局。

3.主题班会应该“课程化、制度化”

纵观目前我国中小学主题班会的现状,大多学校缺乏制度的监管,没有把主题班会纳入课程体系,才造成了今天的混乱和异化现象。所以,首先要把主题班会纳入课程体系,使之成为一门课程,出版主题班会教材,规范主题班会内容,使主题班会教学有据可依、有法可循,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其“可有可无”或被异化的危险。其次,要把主题班会纳入学校量化考核的范畴,使其制度化,彻底摆脱主题班会随意、形式化的不良现状。

总之,主题班会并非“小鲜”,而是“饕餮大餐”。它的作用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显得越来越重要,也是目前班主任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先。”主题班会无疑承载着“育人”的重负,承载着实现“中国梦”的百年大计,我们切不可藐视其特殊的教育功能,异化其内在的教育涵义。或许,主题班会课程化不失为一种解决其异化的有效途径。

摘要:中小学主题班会由于学校管理制度的缺失、班主任教育意识的水平限制,存在着严重的异化现象。本文通过对主题班会异化现象的举证,剖析其原因,试图找出解决主题班会异化的解决策略。结论认为,主题班会管理的制度化和课程化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主题班会,德育,异化,课程化

参考文献

[1]严卫林.主题班会中的三个误区[J].班主任之友,2005(3).

[2]张克龙.主题班会的生成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3).

中小学主题班会研究综述 第9篇

一、什么是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相对于“班会”是一个“子概念”,它的界定在本质上离不开“班会”的概念。《简明教育大辞典》上定义的非常简洁,认为“有一个明确的主题”的“班会”即为“主题班会”。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教育卷》则从实用主义出发,认为“主题班会”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根据学校教育计划或根据客观需要为解决本班某一重要问题而进行的班会”。李银德则进一步丰富这一定义,强调班主任工作和主题班会之间的关系,认为主题班会是班主任根据教育任务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一个专题或针对一个问题而组织的教育活动,它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班主任有意识、有组织、有计划的实施德育的重要载体”。

沈景娟强调了主题班会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认为主题班会是“围绕一个教育主题,班主任与学生共同设计表现形式、表达方式,通过班主任指导,由学生表演的一种活动”。

还有一类研究从学生主体性出发,《教育辞典》上定义主题班会如下:“班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班主任进行道德谈话和讨论,如解释《学生守则》和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等。另一种是由学生班委会在班主任指导下自己组织、自己主持进行的,如讨论和决定本班重大事项,开展某项有意义的活动等。有时还可以围绕某一主题举行‘主题班会。”但是,研究者关注的是学生中的“干部群体”如何发挥其主动性,并不是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其局限之处。

对主题班会概念的界定,研究者出发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但这些概念之间都包含一些共通的因素,“主题班会”的实施主体包括班主任和学生,有鲜明的主题,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活动等等。综合各方因素,笔者认为,所谓主题班会是指,在班主任的引导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身心发展特点,以学生为主体,经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策划的班级教育活动。

二、主题班会具有哪些功能

笔者通过对主题班会具体教育功能的整理,发现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论述。

1、从班级建设层面

主题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从班级角度来看,戴小梅认为它的首要作用就是“提升班级凝聚力”,实现对学生集体价值观的培养,增强班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和相互帮助,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如迟希新老师所言,主题班会实际上背后所反映的是这个班级的文化建设,而这种文化建设才是真正影响课堂上每一位学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源,他认为这种教育的功能不是以直接的方式来告诉学生要怎么做,它是一种隐性的规范的功能。另外主题班会它所运用的往往是一种体验的或讨论的形式,在这个过程当中,它需要调动学生情感方面的一些元素,激发学生道德情感的动机,所以要行使情感感染的功能,最终它通过情感感染的功能要形成班级的一种凝聚的作用,最终达到凝聚的功能。

2、从师生关系层面

在班级这一组织结构中,有两种关系占主导: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如果没有师生关系的互动,没有师生关系的建构,就不存在教育活动”。教师是成人社会的代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从一开始就存在不平等,而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因此,师生关系一直是教育活动中是很重要的一个领域。

主题班会的开展实际上反映了师生之间的默契配合度。通过交流,可以“实现师生间的信息互换”,“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不为师,学生可以‘不为生”,师生关系也是一种重要的人际交往关系。通过师生交往,学生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他人、与班级和社会的关系,学习与人相处,学习社会规范并形成一定的社会观念,这对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3、从学生发展层面

一切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笔者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无论是理论层面对主题班会的分析,还是实践层面优秀主题班会的展示,无不体现了对学生的教育,而这种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程亚华认为主题班会准备的每个环节,都体现了对学生发展的重视。“主题班会的准备过程就是教育、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过程。”如果“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准备活动,激发出上进的热情,发挥出自己的才智”,那么“不仅能把主题班会开好,而且将使学生个人得到提高”。最终激励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李学明更多关注学生内心的发展,他认为一个优秀的主题班会要达到“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探究潜能,启迪学生的智慧”。

三、主题班会的实施现状如何

1、主题班会的形式概述

张锐曾对主题班会的形式做过综述,共划分了12种形式的主题班会,有“模式扮演、咨询答疑、专题报告、节日纪念、现场体验、经验交流、成果汇报、才能展示、专题辩论、实话实说、娱乐表演、总结归纳”,归纳得很细致,几乎涵盖了当下中小学主题班会的所有形式。李银德根据教师的指导方式,将主题班会的形式分成讲述式,讲座式,实践式。黄勇在划分班会活动形式时,遵循“以德育目标为导向、以德育内容为基础、以德育形态为依托”I“,将目标、内容和形式细化成很多个子目标,根据这些划分开展班会活动。迟希新从活动的类型将主题班会分成体验型、讨论型、表演型、叙事型和综合型几类,从主题上可分为日常主题、政治主题、阶段性主题、节日性主题和偶发性主题。张克龙考虑到不同层次道德水平的学生,以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为基准,将生成性主题班会分成“合作式”、“思辨式”、“体验式”以及“讨论式””。

对主题班会的形式划分没有比较固定的说法。研究的也比较少,就目前来看,尚没有一个上位的指标体系来划分。

2、主题班会存在的问题分析

主题班会的开展在中小学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大多数研究者都是一线的教师,他们对主题班会的问题描述都比较形象、感性。戴小梅认为目前大多数主题班会不同程度存在着“无主题、无计划、无教育、欠科学”,严卫林则用三个非常形象的词汇形容当下的主题班会——“大杂烩”“歌舞会”“群英会”。柴庆龄从形式上论述了目前主题班会中的问题,例举出四种常见的形式:随意式主题班会、单一式主题班会、包办式主题班会、放羊式主题班会。

张克龙发现,当前教师观念落后,教师德育观、学生观存在问题,过于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主题班会德育目标的设置上过于空泛,内容过于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方法上形式单一。他认为教师的个人素质造成了主题班会的一系列问题。

四、主题班会实施应把握哪些原则

大部分研究者在改进主题班会上都以适应学生的需要为前提。戴小梅从主题班会主题的确定、内容和形式出发,认为主题班会要把握系统性、教育性、全员性、多样性、真实性和艺术性这些原则。陈英在《关于主题班会的几点思考》中谈到,主题班会的内容应针对学生思想实际,适应现代学生特点;主题班会要适时、适量、适当,形式丰富多彩,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李学明认为一堂好的主题班会必须要“针对性强,趣味性浓、创意新、参与面广、形式灵活”。张克龙为当前主题班会的创新提供了一条新思路,他认为,理想的主题班会应该不是预设,而是通过积极的选择、提炼、整合而后生成的,班主任要学会“巧用学生生活琐事及身边的案例”,而不一定都是离学生实际生活很远的英雄偶像们。

笔者认为,以上的研究基本都是按照主题班会的“过程说”展开的,从主题班会的主题确立到实施,这其中的每一环节都有相关研究者研究并提出对策。此外,李敏则是从整体和局部两个设计角度出发。认为主题班会的设计在整体上要达到“立意有高度”、“内容有深度”、“参与有广度”;在局部上要达到“环境布置要有寓意”、“主题表现形式要有新意”、“内容衔接要有创意”。白芸从学生文化的角度出发,认为开展优秀的主题班会,前提是理解和欣赏学生文化,要“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世界”,主题必须是具有“现实针对性”,要能调动班级所有同学的积极性,这样的主题班会才会达到教育效果。

五、对主题班会的一些思考和展望

上述研究表明了我国对主题班会相关问题研究的程度,得出了很多结论,对开展实施主题班会以及进一步研究主题班会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他们首先探讨了主题班会的教育作用,从定义及其功能中能看出,主题班会的开展对学生自我教育和班级管理都有影响。主题班会开展的各种形式对班主任有直接借鉴作用,他们都是基于实践总结出的形式。主题班会存在的问题也是当下实践中遇到的,对班主任也会有所启示。

但这些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研究的深度、广度不够,大多数对主题班会的研究都限于经验层面。这种反思本身很有价值,但是由于研究者自身理论水平有限,论述不充分,使得很多研究结果难以推敲、琢磨,研究立场难以站住脚。其次,对主题班会给出的建议,基本上比较雷同,大多数都是泛泛提出要更加重视主题班会的教育功效,从思想上提高认识等等,并未深涉主题班会的实质。在可操作性上没有实质性的突破,这也是今后研究可以开拓的领域。

从文献中最早研究主题班会的时间来看,人们对主题班会的研究已有10多年的历程,但实际上对这一领域的一些问题尚未深入研究,笔者认为,以下问题在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究。

1、加深人们对主题班会教育功能的认识

以往研究多在于强调主题班会应该以学生的需要为主,关注学生的发展,但实际上对于班会课的现状来说,这似乎成了一句口号,未能真正落实下去。大部分的班会课实际上是班主任一个人的表演课或者任课老师的占用课,学校和教师并未真正认识到主题班会的教育功能性,将其放在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上。但是主题班会对学生各方面的教育功能却是不能够忽视的。因此,笔者认为,在未来,运用一些质的研究方法走进课堂,关注主题班会的现状,从而挖掘其背后的教育功能。

2、班主任的管理风格对主题班会的影响

开展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部分,班主任的管理风格直接影响主题班会的质量。但目前我国研究班主任和主题班会相关性内容较少,研究者大多是将两者分开,从而未能看到两者之间的紧密性。

3、主题班会对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研究

以上的研究让笔者认识到主题班会和班级文化之间的关系,班级文化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决定学生个体社会化的程度,它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化功能”和“选择功能”㈣。良好主题班会的开展背后所折射出的恰恰是这个班级的文化氛围。班主任通过主题班会创设一些平等、宽松的课堂或者户外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的建设与管理中来,从主题班会的策划到开展,这一过程实际上即为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如何通过主题班会建设班级文化氛围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4、创建开展主题班会的指标体系

主题班会的研究最终是为了能给实践中的教师一个导向性,帮助他们如何开展主题班会。因此,笔者认为,建构一个科学的主题班会实施体系尤为关键。这个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一节主题班会应该实现哪些目标,每项指标都能对应出一些具体的行为或者态度。同时,这个指标体系能够帮助教师知道如何根据自己的思路去设计一个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教育环节中看似很小的一个环节,但是对这个环节却不可忽视,因为它的开展实施恰恰是素质教育得到践行的重要体现。我国目前对此尚未充分重视,但不重视绝不代表不重要,期望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能够关注主题班会的开展。

三爱三节主题班会 第10篇

一.班会目的:

1.通过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懂得“三爱三节”是一个小学生应具有的美德。

2.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三爱三节”做很多事,养成良好的习惯。

3.通过带领学生许下节俭承诺,教育学生把“三爱三节”落实到平时的生活中。

二.班会过程:

1、请大家谈谈对“三爱三节”的认识

2、观察生活中的浪费现象

3、名人爱学习的小故事

凿壁偷光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

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4、节俭的事例

(1)毛泽东的节俭生活

电视纪录片《毛泽东》有这样一个镜头,毛泽东的保健医生拿起一条毛泽东生前用的毛巾毯,上面满是补钉。他说他曾

多次劝主席换条新的,都被拒绝了。这是毛泽东真实生活的写照。毛泽东在延安时穿的一套旧军装洗得发白,补钉就有16块。他的一双旧拖鞋,鞋底都出了洞,鞋帮绽了线,缝补好继续穿。他曾说:“一条毛巾毯我换得起,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精神丢不起。”

(2)徐特立的《粉笔诗》

徐特立,字师陶,湖南长沙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有《徐特立教育文集》传世。他注重品德修养,平生俭朴。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当校长时写过一首《粉笔诗》抄在黑板上,公布在校园里:

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

诸生不解余衷曲,反为余是算细人。

他在每天巡视全校时总是把别人抛弃的粉笔头捡起装在口袋里留给自己上课用。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又称稻田师范)的几年里,差不多没有用过一支新粉笔。有些学生不理解,反而觉得他太“小气”。因此徐特立特写诗教育学生。

4、讨论:生活中,你是如何做到“三爱三节”的?

5、倡议书

勤 俭 节 约,从我 做 起

建议家长使用节水型马桶,减少用水量

将过去没用完的练习本打草稿,节约用纸

家用电器不使用时将插头拔掉,节约用电

三节三爱主题班会总结 第11篇

高三文(2)

“三爱三节”是由总书记在2013年同全国各族少年儿童代表共庆六一国际儿童节时向全国青少年提出的“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节水、节电、节粮”的号召。10月26日我班举行了“三爱三节”主题班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爱”指的是“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三节”指的是“节水、节电、节粮”。具体如下: 三爱:

“爱学习”:每天早晨,我们精神饱满地来到校园,我们坐在教室里,我们爱学习,因为我们懂得一个道理:只有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长大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爱劳动”:“劳动”两个字最光荣,“劳动”二字最热烈。劳动者应该受到尊敬,劳动者更应该获得生活的酬谢。

“爱祖国”: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祖国在您的心中,在我心中,就在我们大家心中。三节:

“节水”:水的浪费是惊人的。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月可以流掉1-6立方米的水;一个漏水的马桶,一个 月要流掉3-25立方米水,全市如果有60万个水龙头、20万个马桶漏水,一年要损失上亿立方米的水。

“节电”:节电即节约用电,节约用电不是不用电,而是科学用电。采取技术和经济合理的措施,提高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节粮”:盛饭适量,碗里的饭要吃干净,不随便剩饭剩菜。到饭店去吃饭,点的菜不要浪费,吃剩的最好带回家。不挑食,不偏食。监督身边的人,及时制止各种浪费现象。

上一篇:往洞中学2012英语教学总结下一篇:个人奖项都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