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2024-09-22

科学与艺术的融合(精选8篇)

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第1篇

小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汇报材料

小学教研培训部 冯益华

各位领导、同仁,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汇报我在北师大学习的心得和收获。由于时间关系,我只和大家交流一个主题,那就是《科学与艺术的联系和交融——兼谈“钱学森之问”》,它是我本次学习听的14个报告之一,同时也是给我本人留下印象最深的报告,今天想借这个机会,和大家再次分享。

先介绍一下这个报告的主讲人,他叫沈致隆,多元智能理论专家、化学、物理教授、艺术教育家,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等八所大学客座教授。现任大连理工大学特聘教授、艺术教育中心名誉主任。

既然是这个主题,那么我们先谈谈“钱学森之问”。钱学森1911年12月生于上海。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有了钱学森,我国这些尖端领域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

2009年11月,钱学森去世仅10天,安徽省10位教授在报纸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其实,早在2007年8月,时任总理温家宝同志看望钱学森的时候,他自己已回答了“钱学森之问”:“处理好科学和艺术的关系,就能够创新,中国人就一定能赛过外国人。”钱学森为什么这么说?科学与艺术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对培养创新精神有什么作用?确实值得我们探讨。

钱学森不仅科学知识渊博,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修养。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曾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他认准儿子是当科学家的材料,却在钱学森5岁时就让他学习绘画和音乐。吹着口琴一路长大的钱学森,不仅学业成绩优异,而且对艺术也很热爱,在书法、绘画、写作上也有造诣。1929年,钱学森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课余时间经常去听音乐会,曾经认真学习过《艺术史》、《艺术论》等论著。在繁重的学业负担下,他还参加了学校乐队而且是乐队的主力圆号手,每周他都要挤出时间去乐队排练。

后来,钱学森到了美国学习、工作,也一直没有放弃艺术方面的修养。他说,只要听到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四钢琴协奏曲》,他的心便会为之颤动,为之共鸣,便会感受到一种崇高审美力量的激励和催动。就是在这壮美音乐的激励下,他领悟了人的尊严、人的价值。

从表面来看,科学与艺术是两类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科学:重理性,具抽象性,依靠归纳与推理,严谨,以逻辑思维方法为主,求真;而艺术:重感性,具形象性,依靠灵感与想象,浪漫,以形象思维方法为主,求美。也正因如此,我们的高中、大学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有文理之分,也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重理轻文的顺口溜。

就像钱学森老先生在1991年获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这一至今为止获奖者仅此一人的最高荣誉时所说:我要感谢我的夫人蒋英,正是她所具有的艺术修养带来的熏陶,帮助了我的科学事业的发展。他同时指出: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我们的教育不能光顾着眼前利益、短期目标,要在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上下功夫,就要重视教学的综合性,培养复合型人才。如何回答振聋发聩的钱学森之问,也许这可以是其中的一个答案:目前的中国,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所以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好在国家应该认识到了这一点,正在逐步进行改变:高中文理不再分科;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艺术活动„„虽然改革很难,但至少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这就是进步。

沈教授从献身精神、创新意识、美学追求三个维度向我们阐释了“科学与艺术的内在联系”。

科学和艺术都是需要献身的事业,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是具有献身精神的人,从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的宣传日心说的布鲁诺,到被砍头后让刽子手看自己的眼睛还能眨几次的近代化学奠基人拉瓦锡,以及一生穷困潦倒无法靠卖画生存的著名画家梵高、塞尚、保罗高更,无一不是为了心中的事业用尽毕生的精力去追求。

科学与艺术都需要创新意识。著名二胡演奏家刘天华,把小提琴的技巧引入二胡的演奏当中;丁肇中先生曾经说过:得诺贝尔奖并不难,别人说“是”,你说“否”,别人说“已知”,你说“未知”,你就可能得诺贝尔奖。这些都告诉我们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当我们看到深圳华强北惊人的山寨速度时,当我们看到陆风仿冒路虎极光时,当我们看到别人发明智 能手机我们发明手机膜时,我们会发现,我们民族的创新意识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了,这样的结果肯定和我们的教育脱离不了干系。

科学与艺术都有各自的美学追求。科学求真也求美,艺术求美也求真艺术之美,人皆知之,科学之美,尚待挖掘。科学美的标准:简洁有序、高度概括、和谐统一。《数学原理》作者罗素,他曾经获得过诺贝尔奖,但是获得的是诺贝尔文学奖,他说:数学包含的不仅是真理,也有无上的美。

当谈到科学与艺术的相互作用时,沈教授提出如下看法:

1、科学也需要灵感和想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也许知识的复制相对简单,但想象力的培养却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克•奥古斯特•凯库勒在梦见一条蛇首尾相接的时候发现了苯环结构,这个灵感的闪现肯定是建立在日夜苦思冥想的基础之上。

2、艺术家需要逻辑和科学

当国外的艺术家拍出诸如侏罗纪公园、后天、阿凡达、黑客帝国等脍炙人口的大型科幻片时,我们的电视电影充斥着皇阿玛、四阿哥,毫无逻辑和科学可言。有人说:美国人没有历史,中国人没有未来,中国人活在历史当中。

在结语中,沈教授提到:科学与艺术都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为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培养复合型人才,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奠定其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的基础,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同等重要。这些都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我们一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需要扎扎实实去做到的,只有每一位教师都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有希望。(播放视频:欢乐颂)解说:我们看到一位位艺术家鱼贯从小巷走出,演奏出的音符逐渐汇聚成气势磅礴的“欢乐颂”,进而感染着附近的每一位民众,不管年龄、不分种族,一起加入到“欢乐颂”的演唱时,我们不禁强烈感受到了艺术的神奇和国外民众的艺术修养。

我的讲座就到这里,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第2篇

艺术与科学:二元对立还是有机融合?--从怀特海的有机美学看艺术的本质

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强调有机体之间的动态发展的关系,这种哲学观点强调打破传统哲学的二元对立思维,以自然的和谐统一的生态观点看待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根据这种有机美学观点,艺术的本质是主体精神与客观实践的.融合,它体现自然的发展,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融合的结果.因此,有关的美术教育应该培养具有“性智”“和”量智“的大成智慧的美术人材.

作 者:徐令 作者单位: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5刊 名: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JING ART INSTITUTE (FINE ARTS & DESIGN)年,卷(期):”“(1)分类号:B83关键词:艺术 科学 二元对立,过程,有机融合

浅析科学与艺术的交叉与融合 第3篇

科学与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两大标志性特征, 关于科学与艺术关系的讨论也可谓是曲折反复。很多人认为, 科学与艺术一个理性, 一个感性, 这显然是对立的、不相干的。其实纵观人类的发展史, 不难发现, 艺术与科学早就是结合在一起的, 它们有着不可割裂的内在联系。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多的发现了科学与艺术相互渗透和融合的一面。

科学作为人类认识和探究客观世界的本质联系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其所具有的抽象性和理性思维与跳跃的、以感性表达为主的艺术创作看起来是格格不入的, 这也是长期以来, 学界较为普遍的关于艺术与科学的观点。然而随着人们对自然世界有了更深的认识与了解, 有不少人开始发现, 理性的科学随处都渗透着艺术之美, 而感性的艺术也越来越体现出科学的规律性和韵律之美。

2 科学与艺术的本质特征的差异

2.1 科学与艺术的定义

关于艺术的定义,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是这样讲的:“用形象来反映现实, 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 包括文学、绘画、建筑、音乐等, 也可以理解为具有创造性的方式。”

对于我们来说, 这个解释似乎略显简单了。其实关于艺术是什么, 一直是一个争论比较大的课题。著名学者李毅士曾这样论述了艺术的含义:“艺术云者, 乃是作家以其本人所感, 表现于人而获得人之了解者也。作家所感者美也, 其向人之表示, 乃其表现也, 如是艺术之定义, 可谓‘美的表现’。”其实还有很多人对艺术做出定义, 但都没有一个普遍的类似科学真理的意义出现。从这一点上我们也不难看出, 艺术其实是主观意识对美的反映, 它所追求的是主观的感受与思维的跳跃。

《辞海》里对科学如此定义:“反应现实世界各种现象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其他词典对科学的定义也比较一致, 主要是对客观世界的验证和探索。科学所追求的是, 逻辑与规律。

2.2 科学与艺术的思维差异

正像前面所提到的, 科学注重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善于用简单的数字线条和概括的公式来表现自然。从某种意义上说, 科学是要把复杂变简单。而艺术的表现则依赖于形象思维, 注重情感的宣泄, 灵活跳跃而情绪化。

国画大师吴冠中先生曾说:“科学揭示宇宙的奥秘, 艺术揭示情感的奥秘”。如果说科学是求真的, 那艺术就是创造美的, 一个是主观对客观的探索, 追求客观存在的真实性, 一个是主观对客观的再创造, 注重的是主观的感受与情感的表达。

不可否认, 科学与艺术不管是在思维方式还是所研究的侧重都是存在着差异的。但是它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可以说又是具有很强的统一性与关联性。

3 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3.1 科学与艺术同根同源

弗雷泽曾把人类发展概括为三个阶段, 首先是巫术阶段, 然后是宗教阶段, 最后是才是科学阶段。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还很有限, 所以对自然充满好奇却又满心敬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 人们发明了工具, 绘制了壁画, 并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祭祀等活动形式。“羊大为美”这一美学思想, 就是从原始祭祀活动中衍生而来的。在远古时期, 美是产生于劳动和祭祀之中, 不管是工具的发明还是岩石上的壁画, 都是在劳动的过程中发生的, 他们共同归属于原始的混合文化。因此科学与艺术是浑然一体的。

在西方, 古埃及的金字塔, 希腊的卫城建筑群, 无一不体现了建筑技术的高超以及与人的审美要求的完美结合。希腊是一个追求美的民族, 其在建筑上的比例、结构被运用到世界各地成为通用的形式法则, 完美的柱式到现在也都无法超越。这可以说是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一个典范。

3.2 科学与艺术对美追求的一致性

不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科学与艺术都是对自然的探索和反映。自然即是美, 科学家发现自然界的美, 艺术家通过自己的感受创造想象之美, 不管是科学之美还是艺术之美都源于自然之美。

科学之美是指科技活动也是追求美的一个过程, 其研究成果同样体现着美的法则。海森堡认为:“美是各部分之间以及整体之间的真正协调一致。”数学上的黄金分割就体现出一种和谐的比例之美。不论是人体比例、建筑结构还是科技产品的造型, 黄金分割通用于科学与艺术的各个领域, 它所呈现出来的美的形式感已经是不可争辩的事实。

4 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人们对自然又有了新的发现和认识。世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大, 科学家不得不扩大自己的研究领域, 他们发现, 只有在艺术中才存在的无序、偶然和非线性在科学当中也无处不在。“相对论的引力使光线和空间弯曲, 形成了真实不平直宇宙基底空间, 似乎解释了达利等抽象派画家的‘变形’艺术”。而正负电子的发现及其正电荷和负电荷所构成的正负二维结构, 恰恰又和中国古代的太极阴阳说有异曲同工之处。还有很多包括几何学、透视学都能在现代艺术形式中找到踪迹。

反观艺术, 它的创作思想, 表现形式也都深刻体现着科学的影响。十九世纪后期出现的印象派对光影的研究和光学的运用, 可以说是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之后出现的立体主义, 毕加索打破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将不可能的现象用几何化的手法表现出来。从《亚威农少女》我们可以看出, 画面中五位主角的动态和姿势是扭曲的, 头部包括表情也是经过了几何化的高度概括, 这是毕加索发现几何化的关键点, 几何化自此成为立体主义的标志。

除了印象派、立体派还有很多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 如抽象主义, 表现主义等等, 都运用了很多的科学原理和手法。

5 结语

不管是科学与艺术的分离还是融合, 前进的步伐是一刻都没有停止过, 人们在不断地探索自然和创造世界的过程中, 领略着客观世界的风采和奥秘, 也同样运用着自己的智慧表达着自身的意志和情感。正像杨振宁先生所说的:“科学与艺术是硬币的两个面”, 也只有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主观与客观的和谐才能够促进人类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荔.中国设计思想发展简史[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2]王战.功能与美的角逐-西方现代设计艺术风格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4]张学忠.从绘画到设计:早期抽象主义画家对包豪斯的影响[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5]柳沙.设计艺术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6]张伟明.科学与艺术的感悟[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0 (214) .

[7]严加安.科学与艺术有共性也有交融[J].数学教育学报, 2011, 21 (4) .

艺术与科学的融合 第4篇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人对自身全面发展的不断追求,艺术与科学在走过了彼此的分离之后,要求重新融合在一起。时代对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呼唤,要求高等艺术教育在外在层面、内在层面和实践层面上都要做到二者的有机融合,才能满足社会对创新艺术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艺术;科学;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JO-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165(2009)02-0047-05

艺术教育是一项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现代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上显得比较薄弱,真正有创造力的经典艺术作品总是凤毛麟角。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对自身自由全面发展的不断追求,社会呼唤有真正创新能力的艺术人才。高校的艺术教育如何发展,艺术人才如何培养已成为各大高校艺术教育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艺术与科学的关系,然后探讨如何把科学理念融入艺术教育中。

一、难分难舍的艺术与科学

艺术与科学都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都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手段方法。艺术追求美,是创作主体对客观世界内在美感的外在表达;科学追求真,是认识主体对客观世界内在本质的真实反映。美与真统一于人类实践,艺术与科学在人类实践活动中相辅相成。

从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看,艺术与科学是两种不同的创造性活动。一般地说,科学偏重抽象思维,艺术偏重形象思维。科学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揭示和证明,它要尽可能地排除人的主观因素,确保科学发现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就现代学科而言,科学一般指自然科学。艺术是对美的追求,美是人主观情绪的内在体验,它难以证明,也无法进行精确计算,它不是理性的推理,而是形象的直觉,是创作者主观情感的外在表达,不具有客观普遍性;就现代学科而言,艺术属于人文学科。艺术与科学不论在思维方法、研究手段、价值目标还是风格特点上,确实存在差别。艺术与科学的分野开始于18世纪后期法国大革命后建立的学院制度,学院制度把“科学分析和哲学思辨分开,技术和科学分开,科学和艺术分开”。在实证主义的客观主义、传统的理性主义科学观把科学与客观性、真理性划了等号之后,艺术与科学的分离变得日益严重。对此,斯诺在《两种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分成了两极,一极是文学知识分子,另一极是科学家,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物理学家。二者之间存在着互不理解的鸿沟——有时(特别是在年轻人中间)还互为憎恨和厌恶。当然,大多数是由于缺乏了解。”在斯诺看来,是社会的专业分工造成了两种文化的分离,造成了艺术与科学的分离。艺术与科学的分离,使得艺术家和科学家之间存在很大隔膜,以致彼此之间相互指责,艺术与科学交流困难,甚至形成沟壑。斯诺还说:“我经常往返其间的这两个团体,我感到他们的理智和智能可以相互媲美,种族相同,社会出身差别不大,收入也相近,但是几乎完全没有相互交往,无论是在智力、道德或心理状态方面都很少共同性,以至于从柏灵顿馆(英国皇家学会等机构所在地)或南肯辛顿到切尔西(艺术家聚居的伦敦文化区)就像是横渡了一个海洋。”

艺术与科学的沟壑真的是无法逾越吗?从本源上说,艺术与科学本是同源,彼此相依相存,难以分离。在前科学时期,生产力低下,不存在社会分工,艺术家是科学家,科学家是艺术家,艺术与科学都以哲学为母体而存在,彼此之间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即使是在艺术与科学分离的时代,艺术与科学的界限也是表象,本质上二者还是同一的。正如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学家李政道指出的: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嘲艺术与科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二者缺一不可。

艺术追求的美,与科学追求的真是相统一的,美的即真的。如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来自数的和谐、宇宙的和谐。《庄子》日:“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美来自自然的客观存在,美与真统一于事物的客观存在。康德认为:“美的艺术在他的全部的完满性里面包含着不少科学”,因此,“理解科学需要艺术,而理解艺术也需要科学”。如中国传统工艺代表中的各种玉石制品,都是“工艺家们严格确定角度和直线,用高超的传统手法展现动植物生灵的各种曲线,全面展示了他们的几何水准”。李政道甚至认为这是艺人们用艺术造型的方式制造的科学工具。

科学活动与艺术活动也是难以分割的。彭加勒曾指出:“科学家研究自然,并非因为它有用;他研究它,是因为他喜欢它,他之所以喜欢它,是因为它是美的。”爱因斯坦的科学研究助手罗森和霍夫曼对爱因斯坦的科学研究方法的体会是:爱因斯坦的科学方法,虽然是以渊博的物理学知识为基础,但在本质上,是美学的、直觉的。对美与真的探求活动总是使艺术与科学交融在一起。“科学家的灵窍,诗人的心扉,画家的慧眼,这里所感受到的都是同样的和谐,同样的优美,同样的富有韵律和节奏。”艺术与科学,彼此渗透融合,难分难舍。

二、时代呼唤艺术与科学的融合

当人类对外在的客观世界还没有能力完全把握时,对自然界的研究只能从不同层面、分门别类地进行,知识被分割为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科对应了不同的分工,不同的分工造就了不同的职业,不同的职业划分了不同的人群,从而知识被专业化,人群被分工化。知识被分化为不同的学科,与前期未分化时相比,显然是进步和发展了,因为它促进了人类对自身以及自身之外客体的认识和再认识,从而使人类越来越能有效地把握、利用自然。人类在进一步把握、利用自然的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自然界是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就是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然界必须被看作一个有机整体来进行研究,而且,对自然进行研究的同时,一定要考虑人的因素,否则,难以满足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需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系统科学的不断发展,进一步加强了这种认识和趋势。科学与人文、科学与艺术的交叉融合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和要求。

艺术与科学在经历了否定之否定之后,终于内在地要求融合在一起。正如法国著名现实主义文学大师福楼拜所。说:“科学与艺术在山麓下分手,必将在山顶重逢。”艺术与科学的分离是人类社会生产力不够发展,对外在世界认识有限造成的,艺术与科学的重逢,是科技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马克思在19世纪中叶就指出,自然科学与哲学“存在着结合的意志,但缺少结合的能力”,原因是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

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不仅是科技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艺术本身发展的内在需要。科技进步在促进艺术进步、艺术作品丰富多样的同时,造成的负面影响是社会缺乏经典艺术作品,很多艺术

作品犹如时尚的外衣,经不起艺术理念、设计理念变化的冲击,在新的理念产生之后,原有的作品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究其原因是艺术作品缺乏科学性,没能把艺术性和科学性从根本上融为一体,对艺术创造中的科学性思想没能深刻地把握和领悟,只是简单地把科技成果运用到艺术作品上。从根本上说,它不是艺术与科学真正结合的综合创造成果,所以其价值不会维持长久。

当今社会,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又把艺术的创造力和中国文化的竞争力、中国的综合实力联系在一起;而中国政府自主创新战略决策的提出和实施,又把艺术的创造活动和中国社会能否健康地可持续发展联系在一起。艺术作品不仅要有创造性,还要具有自主性,这是社会对艺术教育的呼唤,也是艺术教育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艺术的本质在于人的自由创造,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在表现,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统一、物质劳动和精神满足的统一。人类对艺术的追求,也是对自由的追求,对自身全面发展的追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越来越有能力和时间追求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当前更多的是对自身审美情感和鉴赏力的追求,因为,现代科技在为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制约了人对审美情感和鉴赏力的培养,马克思指出:“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所以,审美能力的培养和熏陶,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意义重大,而审美能力的培养和熏陶主要来自好的艺术作品,特别是生活化的优秀艺术作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趋势要求艺术教育必须作出回应,单一的艺术教育和艺术作品已经不能满足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综合需要了。

时代呼唤艺术与科学的融合,这已经成为艺术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在艺术教育中真正做到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三、融科学理念于艺术教育中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犹如人的左右半脑,不仅无法分割,而且还需要相互协调,只有如此,才能有经典之作产生。所以,“艺术与科学之间不存在多少分歧,而只有密切与否之分”。

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对艺术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最具有潜质和底蕴的。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之所以能成为传世经典佳作,源于他把观察、实验和数学等近代科学方法有机地渗透融合到艺术创造中。达·芬奇不仅是一位艺术家,而且是一位科学家、建筑师和发明家,他把艺术家的气质和科学家的气质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他在科学上主张“理智是实验的女儿”,在艺术上主张“绘画是自然的女儿”。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使他能够把几何学和光学原理应用于绘画技法中,从而发现了透视法和远近物体清晰程度不同的表现技法。其名作《最后的晚餐》表现的就是统一与多样、节奏与和谐、对称与奇异、均衡与变化之间的有机结合,是艺术与科学融合的杰作。而《蒙娜丽莎》那神秘的朦胧美与科学家从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那种神秘变换的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达·芬奇在绘画上的成就,正是他的艺术才能和科学素养、科学能力相融合所产生的创造力的表现。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如何在艺术教育中融入科学的理念就成为培养艺术创新人才的关键。从理论上讲,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深析:

第一,从外在层面上讲,高校要创造艺术与科学融合的教育氛围。通过学校创造的艺术与科学融合的氛围,使艺术专业学生对科学的理性思维、逻辑判断以及背后所隐藏的科学美有所了解,对科技发展带给社会的变化有所认识和思考,防止艺术思维远离科学思维,为艺术课堂科学性思想的教育和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的一般理论打下基础,打开思路。

目前高校普遍开展的科学与人文大讲台是融合科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除了这种大讲台之外,学生社团也是可以利用的有效资源。但高校学生社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单一性和表面性,就活动而活动,缺乏挖掘活动背后所蕴涵的文化意义和科学价值、科学精神。如果能把学生社团进一步做理论上的引导,以学生活动带动文化建设,使其成为沟通艺术与科学的桥梁,或许,比单纯的科学与人文的讲座更有效和更深入持久,容易形成科学与人文、艺术与科学融合的氛围。

第二,从内在层面上讲,要把科学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形象思维相结合,真正做到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抽象的理性思维和感性的形象思维都是具有创造性的思维,二者的有机结合就是互补两种思维的不足,做到思维的互补对任何创造性活动都具有重大意义。

两种思维的互补,不仅对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更是对艺术教师教育背景和知识结构提出高要求。艺术教师不仅要懂艺术,而且要懂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懂得艺术作品、艺术理论背后所蕴涵的科学理论、科学价值和科学精神。只有这样,作为开启学生创造能力的艺术教师才能在日常的教学和实践中,把科学理论、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维方式等在润物细无声中融入学生的学习创作中。

在内在层面上,除了要求专业教师必须具有与艺术知识相关的科学知识背景外,学校应该开设能体现艺术与科学融合的课程或者能沟通艺术与科学的课程,这就要求对艺术专业课程的设置要宽口径。而一进校门就定专业方向,就引导学生走向实践操作的方法是不科学的,这种做法不仅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限制。所以,高校的艺术教育不能为艺术而艺术,一定要开拓思路,在学生进入实践操作之前,培养他们综合思维的能力,这是艺术创新的根本所在。

第三,从实践层面上讲,高校要创设一个可以让学生展现自己艺术与科学融合的舞台。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展现其魅力。学生经过了外在层面和内在层面的熏陶学习之后,需要一个展现自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智慧舞台,这个舞台一定不能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否则,急功近利的思想难以使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安心在学校坐“冷板凳”。

以无私利的科学精神进行科学研究,正是科学家的伟大精神所在,艺术创造也只有在无私利的活动中,才能创造出真正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现代社会中艺术创作商业化现象很普遍,经济利益的驱使难免使艺术创作的本质发生变化,艺术家自由的创作精神常常被利益因素所束缚,久而久之,他们的创作激情被扼杀,他们同时也失去自由想象的空间,艺术家的思想和作品受到污染,真正具有艺术价值的经典作品就很难出现。为此,高校进行的非商业性的艺术活动,对培养学生健康的艺术创作态度和创作追求无论是在当下还是在未来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结语

为了培养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艺术家,高校艺术教育必须切实做到人文与科学、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正如李政道所期望的那样:实现科学与艺术、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已经成为教育家和科学家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在教育上,实现科学与艺术、科技与人文的完满结合,是现代大学成功的重要标志,也是培养能适应新世纪发展之人才的希望所在。

参考文献

[1]赫伯特·理德,现代绘画简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176,

[2]斯诺,两种文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3]李政道,科学和艺术口],自然杂志,1997(1):5,

[4]康德,判断力批判: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5]李砚祖,大趋势:艺术与科学的整合[J],文艺研究,2001(1):102,

[6]张相轮,凌继尧,科学技术之光:科技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7]赵中立,许良英,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c],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229,

浅谈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回归 第5篇

[关键词]科学;人文;理性;人类

一、从人类理性看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理论溯源

前工业社会,人、自然、社会是和谐的统一整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社会来临,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作用中,科技因素突显出来,它在推动社会突飞猛进的同时,打破了人、自然、社会原有的和谐状态。一种因素突显引起失衡,必然需要另外的因素来制衡,在这种动态平衡之中,社会才能得到发展、自然才能得以平衡,从而人实现自己的发展。因而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人文精神更应得到重视。这是人类理性的要求,也是人类理性的体现和回归。科学与人文同源共生、互利互动,两种文化都是人性的品质和才能的表征,它们根植于人性之中,是人类理性的两条不同表现路向,缺一不可,二者涉及“是”与“应当”、事实与价值、工具与目的的关系。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理性内容具有具体性、多样性和相对性,有价值理性、目的理性、工具理性、交往理性等概念,并争论不一,从马克思的实践理性角度可以整合这些概念。理性具有合逻辑性、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基本内涵,这保证了科学与人文虽有诸多不同之处,但是作为人类不同文化的表现却可共存于人类社会之中。

一般说来,“理性”(英语中来自拉丁语的reason,德语的Vernuh)是指人自身的内在本性或能力,“理性”具有“超越性”与“规范性”双重品格。如果作词源考据,理性的双重品格正源自古希腊阿那克萨哥拉的超越的“努斯”(nous)精神与赫拉克利特的规范的“逻各斯”(logos)精神。“努斯”是指生命冲动的力量,是在超越具体有限事物而对万物的动因或运动的终极来源的寻求中所反思到的;“逻各斯”则是指逻辑规范的力量,通过对“始基”和“一”的不懈追求而日益突显出来。人类认识发展的主线是从神话到哲学,再到科学。在原始时代,也就是在神话思维时代,人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和追问,但当时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只是停留在一种神话幻想的方式,不能说明和解释世界,图腾和巫术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随着人类生存能力和生产能力的提高,生活世界发生变化,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了解加深,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神话思维,而是迎来了哲学与科学的思维方式,召唤理性成为了必然。人类正是因为具有理性精神才成为人,区别于其他物种,人类的理性表现在思维方式上,它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又对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起着导向性的重要作用。

现代社会最根本的问题是所谓理性的吊诡,或者说是理性的自我否定,这不是简单的完全否定,而是对于绝对理性主义的批判和否定,消除理性的至高无上性和绝对性。对理性某一特质的单纯追求会造成理性的偏失,出现“理性主义”、“科学主义”等种.种观念问题。对理性的反思与批判,引出“合理性”概念,来强调人、主体评价、价值等因素,从而理性不再走向绝对与孤立,人类由对纯粹自然的关注到对自身的关注。由对自然科学的关注到对社会文化的关注,科学与人文的关系被关注。事实与价值、认知与评价、描述与规范等应该互相结合,无论用事实取代价值,否认价值的科学实证主义,还是以价值取代事实,否定事实的文化科学、价值哲学等均有偏颇。

传统的、绝对的理性主义是在本体论意义上产生,柏拉图是奠基者和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理性至上,是人作为人的本质,在黑格尔那里,绝对精神是理性的最高形式,是宇宙的最高本体、世界的最终本原,自然、人类和社会不过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启蒙理性主义是从认识论和人性论的角度来考察理性,理性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性,它把人从神性的过分张扬中解放出来。理性从关注彼岸世界的“绝对精神”回到了此岸世界的人类社会,人作为人成为人,具有理性能力的人根据其理性精神构建社会,赋予社会中的一切事物以意义,人类生活展现出意义。理性不再是处于绝对的神化地位,而具有价值因素,这为关注价值领域,关注主体内在精神追求的人文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浅谈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回归 第6篇

人的类本质随着人及其活动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从人的依赖性社会到物的依赖性社会,再到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科学与人文实现融合与共同发展。“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在人的世界中,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发展,是人的类生存的需要。

从古至今,人类的思维方式经过了几个时期的转变,与此相应,作为时代精神的哲学,也表现出几个转向,即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又转向实践论。古代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客体性形而上学是本体论思维方式,以自然为中心;近代以笛卡尔、康德等为代表的主体性形而上学是人类中心主义思维方式,把人抽象化、绝对化,看成是脱离自然的、不受自然规律制约的、无所不能的独立存在;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论思维方式,是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从对绝对的本体世界的好奇经过近代人性抽象化的形上追求,转向对现实的此岸人类生活的关注,人恢复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是在现实中从事实践活动的活生生的具体的

人。

从原始的图腾崇拜,到神权至上,人的主体性只有在理性从神本主义的蒙昧中觉醒之后,才得到了彰显。人从唯神论中解脱出来,争取自由得益于人本主义思想的兴起,可是,近代哲学对理性的推崇,发展到黑格尔那里却走向了自己的反面,人本主义逐渐发展成为“人类中心主义”。人类自认为是世界中心,人类认识、改造、利用自然界的时候,科学至上,对抗大自然,破坏生态环境。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曾为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它使欧洲在民主和科学两方面都创建了辉煌成就。但科学技术盲目发展,人对自然横加掠夺、压迫,造成了人与自然乃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极度紧张,工具理性的迅速膨胀遮蔽了价值理性,也剥夺了人作为人而成为人的丰富性,人的生存及其活动的价值和意义被忽视,造成了人本身的工具化和异化,人类陷入尴尬的境地。人成为“经济人”、“理性人”,人作为有意识存在物的主体能动性被忽略,人精神世界的丰富性被抹杀。人变成了单向度的人。因而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在自然、科学、社会中的地位。

人类的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两类,人的体力能力除了依靠自身的工具之外,还要发展体外工具,以获得强化和延伸,而体外工具的发明和应用就是智力能力的展现,但活动空间和生存工具的扩大与强化无法替代内省的精神诉求。人是一个物质与精神的二元存在物,他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有着肉体与精神的双重需要,人、人的实践活动是沟通自然、社会的桥梁,世间万物作为有意义的“在”。必须是与人发生关系并被认识到的“在”,反之则是“存在着的无”,人类正是在这个生存和发展自身的劳动实践过程中,体现了物质与精神的融合。人类历史实质上就是人类劳动实践的历史,人文文化是人类历史的积淀。科学在人对客观自然界认识和改造的劳动实践中发展,正是人类为实现自己生存的劳动实践活动实现了人类作为类的生活,在寻求物质生命的过程中实现了人的精神生活。

“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科学在古希腊诞生之初,是一种纯粹的对科学的追求,对理性、对真理的追求,科学发展到如今,与技术、社会密切联系,产学研一体化,科学成为当今特有人文文化的产物。科学求真,“真理概念本身就其内容而言就依赖我们的合理的可接受标准,而这些合理的可接受标准则依赖于并预设了我们的价值。”一般作为事实的科学,不应该与价值、人文分开,规律和真理是被人认识到的,各种人文因素掺杂于其中,所以,科学是人的科学,是在人文环境中被人建构出来的,真理是暂时的、有限的、相对的,而不是高高在上脱离于人的社会性存在的绝对客观和真理。对真理性与价值性的追求是人的本性。也正是在对真理和价值的追求之中,人实现了自己的生存,通过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人类实现其求真、求善、求美的生活。求人与自然之真、求人与人之善、求人与自我之美,以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真正和谐。这是建立在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基础之上。

现代汉语的“科学”一词译自英文或法文的science,science来自拉丁文scientia。scientia涵义广泛,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不仅指自然科学,也包括人文科学。广义上的“科学”就是希腊人所开创的一种自由探求的精神,“为知识自身而求取知识”,这是希腊和中世纪的“知识”传统。这种“求知”的精神成为孕育近代自然科学的母体,同时也是人文科学的母体,所以,近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同源,始于人类的求知精神,二者亦是同向的:科学研究、认识与掌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及规律,是人生存之基础;人文为人类提供一个意义的世界、心灵的家园,是人为人之本,“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二者即分别处于较低和较高层次。前者是后者的出发点和基础,后者对前者进行批判和引导,与此同时建设与完善自身。”[g’

科学不是一种超越人类历史和文化母体的“事物”,片面强调“科学理性”,关注逻辑性、实证性使得科学成为空洞的逻辑抽象,认知世界与活生生的生命体验世界相分离;科学不是工具,它对人的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有重大作用,但是不可忽视其对人的精神生活和人自身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在关注“工具理性”的同时应关注“价值理性”。拒斥意义世界的科学是没有生命的科学,不能称为科学文化。

马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第7篇

——从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谈起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贯穿在科学研究和人文探索中两种内在不同的精神构造。科学精神要求“实事求是”,也就是必须要崇尚理性思维,坚持真理。人文精神要求“以人为本”,也即调动感性,追求价值。而坚持真理与追求价值是辩证统一的,故要同时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二者不可偏废。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它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须如实地、正确地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把追求真实、反对虚假看做是进行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品格

【1】

。即要求我们必须崇尚理性思维,以清醒的、严谨的、合乎逻辑的思想从事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也即要求我们坚持真理。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1】。它要求我们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也就决定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弘扬必须同时进行,不可偏废。

真理是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它体现的是客体性原则,要求人撇开主观的兴趣和爱好,实事求是地、理性地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和规律认识世界。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它体现的是主体性原则,人以自己的需要作为尺度,不懈地追寻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效益—正价值,要求客体对象服从自己的需要。真理与价值之间存在内在、天然的联系

【2】

。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否则只能是惨痛的失败。而因科学精神体现的是追求真理,人文精神则强调价值,故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偏废必然会给人民带来沉痛的教训。在历史的长河中,科学精神的弘扬,人类科学的进步,为人类获取了较大的生存空间和灵活性,“西方的科技照亮了整个世界,西方的理性滋润启发了不少的心灵”。由于科学在技术上的巨大功利被人们称为“征服物质世界的十字军”。人们醉心于用新兴的科学去索取财富,而忽视了人文关怀。人类在强大富裕的道路上疾驰,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为积累财富所需的知识和理性活动成为文教界所重视的,而诗和想象力(指人文文化)由于其无助于直接换取市场上的优势而受到忽视”。科学和人文的对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发展的不平衡,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抹杀了人的内心自由和精神上的判断能力,从而把人变成了“单面人”

【3】

。体现科学精神的科学技术在用于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在破坏自身的生存环境; 1 在使科学的工具理性获得极度张扬的同时,也使人的价值理性、精神家园丧失,使人感到迷茫和困惑。人文精神的缺乏使社会的发展迷失方向,使人迷失自我,出现人与社会的种种危机【3】。而在古代的中国由于封建统治者一贯重人文、轻科技,视西方科

【4】学技术为“奇技淫巧”,所以必然导致中国近代科技落后、被动挨打社会发展的进程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停滞不前。

。进而使得中国

真理与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制约体现在:一方面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实现的尺度;另一方面,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而一定的科学精神的弘扬必须建立在人文精神的基础上,只有在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内,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也反作用于人们的生活,先进的科学技术,帮助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这之后人们才会致力于人文精神的弘扬,试想倘使人们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大家都整天在想着如何才能吃饱饭,怎么可能有工夫去致力于人文精神的弘扬?在社会生活中科学精神的弘扬也有赖于人文精神的弘扬,在一个愚昧落后民族,大家都固守残缺,不愿接受新事物,科学精神怎么可能在该地得到弘扬?另外即使一项科学技术再好,但不符合当地人的习惯,它也不能在该地得到弘扬。真理与价值的相互促进表现在:一方面真理的发展可以促使人们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其生活条件和发展方向,从而使人们的价值追求更合理,更符合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着真理的发展【1】。人们对价值的追求越自觉、越合理、越深入,也就表明人们对真理的把握越全面、越深刻,同时也就能够激发起人们探索真理的热情。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世界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能够在更短的时间里完成更多的事情,也就节约了时间,以便人们用来从事人文精神的弘扬。而人文精神的弘扬使得人们的思想境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使得人们更乐意去接受新的事物,使得科学精神得到了弘扬。

总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两种优秀精神。科学精神强调尊重事实,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人文精神则注重价值,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互补的,它们共同构成完整、完善的人类活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就其终极价值而言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无论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使社会物质财富如何获得极大的丰富,人们同样不能忽视宗教、伦理、道德、审美、艺术、哲学、意识形态等人文文化形式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支柱性地位

【5】

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第8篇

一、传统幼儿教育的弊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发展, 传统的幼儿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幼儿教育的要求。在传统幼儿教育中, 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存在以下弊端:

第一,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太过于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量, 比较注重学生学到知识的多少, 而忽视学生的艺术教育。

第二, 把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当作两门完全独立的学科来对待, 只看到了两者之间的区别, 忽视两者之间的联系, 并且分别制定完全不同的教育内容。

第三, 重视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技能的训练, 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其中的精神内涵。

传统教育的这些弊端在我国幼儿日常教学中表现突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内外交流的加深, 国家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 教育要从幼儿园抓起的观念深入人心。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幼儿园的重视, 相反, 艺术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

二、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分裂现状分析

教学重心偏向科学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严重弊端, 近年来, 虽然政府推行素质教育, 但此一弊端不但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反有愈演愈烈之势。流风所及, 甚至影响到幼儿教育。对于幼儿园的艺术教育, 由于受社会上各种竞赛和考级的影响, 知识和技能成了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 单纯的培养幼儿的审美和欣赏美的能力的艺术教育已经很少了。当代幼儿园对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了, 幼儿美学教育的一部分――幼儿的探索、感知和体验被剥夺了。

在传统的分科教学中, 幼儿的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是完全分开的, 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也是单独订立的, 这忽视了幼儿思维的整体性和环境因素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目前, 在我国幼儿教育的改革中出现了一种综合教育的模式。然而, 这种综合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也已经演变成了一种科学教育, 艺术教育所占的比例很小。幼儿教育与科学教育之间的契合度几乎为零。

三、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之间的联系

1.教育内容一致。幼儿教育与科学教育在教育内容上有重合的地方, 两者都重视幼儿自我感知外界事物能力的培养。幼儿的科学教育往往来源于实际生活, 而幼儿的艺术教育也是来源于生活, 两者之间没有很大的区别。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在内容上的重合, 说明两者的内容具有一致性。

2.总体教育目标一致。幼儿艺术教育重视幼儿意志和情感的培养, 重视幼儿的全面发展, 而不仅仅局限于培养幼儿某一个方面的特长。科学教育也是如此。幼儿教育目标在这一点上和科学教育目标几乎是一致的。

3.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一致。在日常的幼儿园教学工作中, 教师一般会创设特定的情境, 培养学生探索外界事物的能力, 对幼儿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训练, 促进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当代幼儿教育, 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基本一致。

四、幼儿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措施

1.科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 要对各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综合考虑, 不能只顾及到某一方面的因素。在设计艺术教育的教学过程时要考虑融入科学教育, 反之一样。

2.培养儿童的感受力。幼儿的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都十分重视幼儿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既要让幼儿学到一些基础的科学知识, 又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在这过程中的艺术感受力, 培养幼儿的感受力。

3.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从心理学可以知道, 幼儿受情境的影响远大于成年人, 因之, 幼儿教师在教学中, 能否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几乎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因素, 故此, 教师必须要综合分析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因素, 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以激发学生上课的热情。

4.发掘美学因素。开发幼儿发掘美的能力。在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时, 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入一些艺术因素, 发掘美学因素,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气质。

5.提高教师素质。教师的素质直接上课质量。进而影响幼儿的成长。幼儿对教师的行为具有模仿性, 教师的引导和师范需要一定的专业技巧和职业素养,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 教师的作用巨大。教师要对幼儿的学习进行正确的指导, 真正做到将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

6.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凡事预则立, 提高教学质量, 必须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在幼儿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上, 要尽量找到两者之间最好的结合方式, 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这样有利于幼儿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 并且对幼儿这两方面的教育增加了便利性, 使这两者相融合的教育能更好地实施。

上一篇:以宝石花为话题的作文下一篇:北京版四年级上册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