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祥林嫂范文

2024-08-23

鲁迅祥林嫂范文(精选6篇)

鲁迅祥林嫂 第1篇

鲁迅的作品祥林嫂

祥林嫂是鲁迅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她的人物形象是如何的?有哪些特点?

《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形象

祥林嫂是《祝福》中的主人公,她是不幸的化身,她虽然勤劳、善良、质朴,但悲惨的命运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她,作为旧中国农村妇女的典型,生活在旧社会最底层的她,几经抗争非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被践踏、被愚弄、被鄙视,而最终被封建社会所扼杀。作者最后安排祥林嫂一步一步走向死亡,是鲁迅对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权、族权、夫权、神权的彻底批判与否定。现从“四权”对其悲剧命运进行简单分析:

一、吃人的社会制度——封建政权

祥林嫂生活在鲁镇这样一个封闭的农村社会中,和旧中国许许多多的农村一样,封建势力对农村的统治处于绝对的地位,旧中国五千年的封建社会,在人们心目中是根深蒂固的,封建权利是至高无上的,祥林嫂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她的命运必然是悲惨的。

封建卫道士鲁四爷,他就是封建社会的政权代表,是封建势力的化身,他不但对祥林嫂这个廉价劳动者进行残酷的剥削,每天有特别繁重的劳动,从身体上进行摧残,不仅如此,还从精神上进行无情打击。祥林嫂初到鲁家,就受到鲁四爷“皱眉”的冷遇,鲁四老爷心里极不痛快,嫌弃她是寡妇,这就为她的悲剧形象涂上了重重的色彩。第二次来做工时对她更嫌弃,并因为她寡而再嫁,指责她“不干不净”、“败坏风俗”,更被视为是“谬种”,更不可思议的是,为了惩罚她这个不守节的女人,他叮嘱四婶切不可让祥林嫂做出辱没祖宗的事——参加所谓的祭祀活动。这是对祥林嫂精神上的打击,即使她勤劳能干,永远都不能抹去她的污点,她再怎么努力都无法获得政权的宽容。

祥林嫂,她是这样的纯朴,这样的善良,这样的安分,在她的生活中几乎没有什么幻想。她的全部希望是能够过平常人最起码的生活,但就连这个希望也不能实现,终于全部破灭。她在来到鲁四爷家里的时候,她任劳任怨,日夜操劳,

这种繁重的劳动,便使她感到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这在我们平常人看来,是多么渺小的愿望呀!如果这样的要求并不受到破坏,祥林嫂也许便这样安然地度过她的一生,忙忙碌碌,为鲁家贡献自己的全部精力,就连这起码的生活要求,封建社会也不满足她,她所属的那个社会,就没有如此可怜的一个普通劳动者的一席之地,她处处受到压迫,甚至一顶奴隶的桂冠让祥林嫂都不可企及,那么她的生命里还有什么呢,世界之大,竟没有她的立锥之地,于是她的生命中只剩下死。

鲁镇是整个黑暗社会的缩影,这样冷酷的社会环境势必会孕育祥林嫂的时代悲剧。当时社会笼罩在封建礼教的阴影之下,生活的鲁镇上人们更是如此,同处于社会的最下层,麻木的人们抛给她的只是“鄙薄”、“嘲笑”、“烦厌和唾弃”,一切依旧的鲁镇,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风俗习惯依旧。祥林嫂失望于愚昧冷漠的人群中,她以为丧夫失子能博得人们的同情,但变态的社会,人们的心灵都是畸形的,她的遭遇不会博得任何人的同情,她们只是觉得社会就是如此,她们已经习以为常了,就麻木了。在人们的眼中,死了丈夫祥林,她是祥林嫂,嫁给贺老六,并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她仍是祥林嫂——一辈子都是“祥林”的人,在当时的社会,寡而再嫁是整个社会所不能容纳的,“不守节”就是女人的奇耻大辱,她们都会用另类的眼光来看她。阿毛的故事,起初曾赢得些许同情,日子一久,时间便腐蚀了这份浅薄的同情,不久竟成了人们茶前饭后的话题,后又居然成了嘲笑、挖苦祥林嫂的材料,甚至额角的伤痕,也成了人们奚落的内容。拿别人的痛苦,作为自己谈笑的资本,封建社会的畸形是可想而知的。吃斋念佛的柳妈主观上想救祥林嫂跳出苦海,客观上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渊。“三从四德”“从一而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等封建毒素充斥当时社会的各个角落,浸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包括许多深受其害的普通群众的心灵深处。封建统治造成了国民的愚昧和冷漠。这么一群愚昧冷漠的看客,他们甚至还无形中成了帮凶,有意无意地将祥林嫂推向深渊。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病态社会中人们麻木的精神状态。面对这样愚昧冷漠的群众,悲剧的发生完全成了可能,正如丁玲所说,“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祥林嫂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而是整个社会的悲剧,是整个人类的悲剧。

二、惨绝的家庭暴力——封建族权

祥林嫂挣扎于冷酷的封建制度下,她是封建宗法制度的牺牲品。祥林嫂嫁给一个“比她小十岁”丈夫,做了别人家的童养媳,虽然要不辞辛苦的劳作,遭受婆婆的虐待,还要照顾比自己小的丈夫,但她的心理是踏实的,最起码还有希望。而丈夫又过早地丧命,这已经是一个女人的不幸了,在当时中国的农村,女人失去丈夫就意味着要听婆婆的呵斥,她要为死去的丈夫守寡,她完全可以凭自己的双手活下去,但惨无人道的家庭暴力,严厉婆婆的逼迫使她不得不出逃。这是对生存的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出于生存的目的,她是不得已而为之。

在鲁镇,善良的祥林嫂想法还是那样的简单,只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混口饭吃,以为辛勤的劳动能换来安心生存,但寻求一条生路的愿望很快破灭。封建族权向她伸出了魔掌,像捆牲口一样抢回她,这在我们想来,是那么的不可思议,然而活生生的现实就是如此,封建族权的力量之所大,我们就可想而知了。婆婆硬让她改嫁,改嫁的原因是为小儿子换取一笔彩礼,被当作商品的祥林嫂卖给了贺老六,多么荒唐的理由,她像牲口一样被卖是一次严重的精神摧残,封建社会的女人根本没有什么人身自由,更谈不上什么尊严。

按照封建宗法制度观念,妇女“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一旦丧夫失子,则连在家庭中生存的权利都要被剥夺,代表族权的大伯来收房,将她赶出贺家坳,可怜的祥林嫂再次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封建族权的代表者婆婆和大伯,一个将守寡的她当牲口出卖,一个又将夫亡子丧的她赶出家门。这一出卖一驱赶,充分暴露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和残酷,不仅使祥林嫂身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更摧残了她的精神。

鲁迅祥林嫂 第2篇

摘要:在鲁迅著作中,有些作品是以农民为题材的。这些作品描写了20世纪初农民的生活和思想,以及他们在人生海洋中的呻吟和挣扎,塑造了许多真实的农民形象,甚至驰名世界的典型。在这长长的农民形象的画廊中,有以精神胜利法著称的阿Q,有怀着恐惧死去的祥林嫂,有倔强泼辣的爱姑,有慷慨好客的六一公公等。祥林嫂是鲁迅小说《祝福》中的人物。是旧中国农村中勤劳、善良、质朴、顽强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其形象的典型意义揭示了封建制度对劳动妇女的经济枷锁和精神摧残,本文从祥林嫂所处的社会环境及自身原因的影响,通过揭露祥林嫂悲剧命运分析了封建迷信、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共振现代读者珍惜生活中的幸福。本文认为,鲁迅塑造的祥林嫂形象,具有探索农民悲苦生活的社会根源的意义,在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今天,鲁迅的作品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悲剧命运 封建迷信 封建礼教 社会本质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灵魂。他灵魂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鲁迅的精神成为我们民族走向现代化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从最具体、最普遍的社会感应和现实考察中激发出的主体意识,表现出人道主义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表现为对现实实行文明启蒙和现代化改造的意志。二是鲁迅辉煌的创作成就,奠定了现代文学的基础。小说《祝福》便是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典范。

《祝福》中的主人公祥林嫂,是封建社会中国农村妇女最典型的形象代表。历史和现实社会总是呈现出异常复杂的面貌,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主要是由这种复杂的历史条件和人物关系造成的。《祝福》中深刻地描绘出复杂的祥林嫂时代背景,真实地描述了社会环境对形成祥林嫂性格的作用,它所刻画的复杂性格才能具有坚实的基础。但鲁迅在《祝福》里,不仅十分重视描写影响人物命运、铸造人物性格的复杂环境,而且真实的再现了当时社会环境下个体生存的全貌,祥林嫂的命运早已不是她自己个体的命运,她已经成为旧社会中千千万万劳动妇女共同的悲惨命运的代表,肉体遭受压榨、蹂躏,精神也受到摧残和毒害。而作品中鲁迅先生对祥林嫂眼神的刻画,也生动体现了祥林嫂性格的发展过程,鲜明地表现了她内心世界的深刻变化,从而印记着祥林嫂悲剧的一生。

一、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迷信、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祥林嫂是一个受尽封建礼教压榨的穷苦农家妇女。丈夫死后,狠心的婆婆要将她出卖。她被逼出逃,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佣工,受尽鄙视、虐待。很快她又被婆婆家抢走,卖到贺家成亲。贺老六是个纯朴忠厚的农民,很快又有了儿子阿毛,祥林嫂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然而命运多舛,贺老六受地主的身心摧残饮恨死去,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经受双重打击的祥林嫂,丧魂落魄,犹如白痴,可是人们还说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门槛“赎罪”,不然到了“阴间”还要受苦。她千辛万苦攒钱捐了门槛后,依然摆脱不了人们的歧视。最后,她沿街乞讨,在除夕的鞭炮声中,惨死在街头。《祝福》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受侮辱、受迫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作者在浓墨重彩地描写祥林嫂三次肖像的同时,还作了独特的构思,让祥林嫂的每一次悲剧都发生在春天。

首先,看她最初的身份——童养媳。她有一个比自己小十岁的丈夫,正值如花的年龄,却要在婆婆家里当牛做马,把自己的青春支付在无穷无尽的劳作中,封建夫权剥夺了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春天。

其次,她第一次丧失,也是在春天。如果一直做童养媳,生活再苦再累,总有小丈夫长大的一天,丈夫成人后总会给祥林嫂一些依靠,不幸的是在婆家失去青春自由的祥林嫂,又在春天里失去了丈夫。在当时的中国的农村,女人失去丈夫就意味着更要听从婆婆的呵斥,要谨遵着“从一而终”的信条,所以在这个春天,祥林嫂失去的不仅仅是比她小十岁的丈夫,更是她做一般妇女的权利。如果说有小丈夫的祥林嫂是婆婆家的媳妇兼佣人,那么春天里失去丈夫的祥林嫂则成了婆婆家里纯粹不用付钱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随人使用随人买卖。为了躲避婆婆难堪的虐待,祥林嫂逃到鲁家做了一个冬天的短工,在有了短暂自由之后的新春时节,又被婆家人五花大绑而去。婆婆为榨取祥林嫂最后的一点价值,又把她卖到贺家坳。

再次,看祥林嫂一生中的又一次打击——在春天里再度丧夫且失子。嫁到贺家坳之后,尽管祥林嫂没有逃脱被卖的命运,但是她却有了一个有力气、会干活的丈夫,有了个白胖的儿子,日子可以说舒心了不少。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可怜的祥林嫂在春天里再次被抛入不幸的深渊。壮如牛的丈夫因伤寒 而死,在“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三纲五常”的封建社会里,女人寡而再嫁,本来就要无辜地背上不贞的罪名,再加上一寡再寡,更无端地要让满脑子封建迷信思想的人们加上“不祥”的罪名。没有了丈夫,祥林嫂还可以有做母亲的权利,但是祥林嫂的不幸仍在春天里延续,狼叼走了儿子,也叼走了祥林嫂所有的希望和生命力,甚至封建族权这条豺狼还叼走了祥林嫂夫妻二人苦心经营的家——大伯把她赶出了家门。

最后再看祥林嫂在新春的祝福中倒毙。一寡再寡,失去青春的祥林嫂,在给鲁家付出青春血汗之后,被鲁四老爷借助于封建的政权逐出了家门。流落街头的祥林嫂由于受到封建神权的毒害,在新春到来之时,又诚惶诚恐、瑟瑟缩缩地承受鬼神思想的折磨。春天本是让人充满希望的季节,鲁镇的人们在祝福的声声祈祷中盼望着幸福降临。然而无依无靠、走投无路的祥林嫂却在连绵不断的爆竹声中,带着被分尸的恐惧寂然逝去,为自己凄惨悲凉的命运划上了句号。

祥林嫂的悲剧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春天里发生,作者这一匠心的构思,让读者能更深刻地把握祥林嫂的悲剧性,让读者明白在封建四权的统治下,像祥林嫂这样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生命中是没有“春天”可言的,封建迷信、封建礼教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夺走了像祥林嫂这样千千万万个劳动妇女生命中的一个个春天,直到吞噬她们的灵魂。

祥林嫂是要强的,是上进的,是不屈服于命运的,但她的境遇是悲惨的,这根本的实质还来自于社会和个人的因素。

二、祥林嫂的悲剧成因

(一)社会原因

1、封建迷信的控制 祥林嫂貌似自杀,其实刽子手很多,最先揪出来的应该是“封建迷信”。小说为什么取名叫“祝福”?“祝福”本是一种迷信习俗,借新年前的祝冬福向鬼神祈求新的一年收成好,事事顺利,将种种追求幸福的愿望包裹在了各种散发着浓厚的迷信色彩的活动中,由此营造了全文的迷信氛围,说明鲁镇迷信思想根深蒂固的整个大环境。“祝福”是封建社会最富有特色的迷信活动,因此在祝福活动中封建宗法思想和反动理学观念被赋予得淋漓尽致。文章取名为《祝福》,为鲁镇、鲁四老爷、祥林嫂等人为何如此相信迷信奠定了大的背景,推动了文章整体迷信活动的发展,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性与感染力。“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以表达鲁镇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愿望,相信鬼神能够给他们带来美好生活。

在浓厚迷信神权思想的笼罩下,鲁四老爷作为封建宗法的执行者,当祥林嫂刚进鲁家时,鲁四老爷见到祥林嫂头上扎着白头绳,“皱一皱眉头”,讨厌祥林嫂是个寡妇,在鲁四府三番五次祭祖祀神时,鲁四老爷又不准“败坏风俗”的祥林嫂沾手祝福用的祭器,认为“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一切饭菜,只好自己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鲁四婶在安排祭祀福品时的三次喝止,不允许祥林嫂碰祭器,使得祥林嫂一次次的失去了“祝福”的权利;为了重新获取“祝福”的权利,在柳妈的怂恿之下,带着封建迷信的枷锁,祥林嫂用“历来积存的工钱”捐了一条赎“罪”的门槛,但得到的仍是鲁四婶的一句“你放着吧,祥林嫂”的喝止,是封建迷信的歧视,一次次让祥林嫂的最后一丝希望彻底破灭了,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了死亡的道路。

祥林嫂可怜又可悲的地方就是她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份子,在受尽了封建礼教与迷信的迫害后,却又自觉和不自觉的去维护封建礼教与迷信,自觉的深受迷信的控制和摧残。比如,柳妈嘲笑她的疤痕,用鬼神威吓她,劝祥林嫂去庙里捐个门槛,第二天一大早,祥林嫂花了极大的代价去捐门槛,表明她信服了神权迷信,并维护封建迷信思想的威权,要以门槛作为替身给人“千人踏,万人跨”,好赎自己一世的“罪名”,试图洗刷自己身上的罪孽,免得死后到阴间再受酷刑。在封建迷信的高压与愚弄之下,祥林嫂的灵魂被一次次的残害扭曲了,她也不知道造成自己人生悲剧的真正原因,她不但没有认识到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是摧残她的主要敌人,而且还常常把生活的希望寄托于它,对灵魂的疑问,希望死后不至于受到鬼神的惩罚,可见祥林嫂对鬼神的迷信之深。然而一切都是枉然,祥林嫂无法挣脱封建社会和宗法制度的摧残,成为了封建迷信控制下的奴隶,境遇每况愈下,终于被逐出鲁家,后来沦落街头,成了气概,就在家家户户忙着”祝福“的时候,失去祝福权利的祥林嫂终被穷苦夺去了生命。

2、传统礼教的束缚

在旧社会,封建礼教成为人们思想中的一个毒瘤,鲁迅先生在《祝福》中,以祥林嫂之死为我们打开了传统文化极具毒性的一面,祥林嫂作为当时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妇女,不仅自己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而且来自周围群体伦理道德的指责,封建礼教的思想毒素不仅流散于整个鲁镇,更进一步侵蚀着每个人的思想。辛亥革命推翻了一个封建帝王,但中国农村的状况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变化,在鲁镇这样一个封闭的农村社会中,封建势力对农村的统治依旧,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束缚依旧。鲁镇是封建礼教罗网笼罩下的整个黑暗社会的缩影。这样冷酷的社会环境怎会没有祥林嫂们的悲剧?

《祝福》中的祥林嫂可以说就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在鲁镇,她是以劳动工具的身份出现的。她希望以自己全部诚实的劳动来换取起码的生活。此外,她对生活没有什么所谓的非分要求。她出身卑微,她没有姓名,也没有人去关心她的姓氏。她从来没有怀疑过她自己为什么满足这种奴隶式的生活,她只想维持这种奴隶式的生活。在等级观念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妇女的社会地位是最低的,而维护封建等级制度之一的封建礼教历经二千余年的发展,在国人的心中根深蒂固,无孔不入。祥林嫂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她尽力维持这个奴隶地位,也正是因为封建礼教的束缚使她不敢越雷池半步。所以她很满足于付出很多得到很少的生活。

但是在封建主义统治下的中国,她的那种通过自己诚实的劳动来换取起码的生活机会的希望已很难维持了。当她初失丈夫,成为寡妇时,她并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但封建礼教如同一把无形的枷锁死死的缠着她,慢慢的侵蚀着她的灵魂。对她这个寡妇的到来,鲁四老爷第一个感觉就是“皱眉”,因为她是一个寡妇。按当地的习俗,福礼由她做,会给他带来不祥的征兆,封建礼教之网己经悄悄的散开了。她在鲁四老爷那里感到满意的生活很快因她婆婆的到来被打破了。她被她的婆婆“用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强迫嫁到山坳里去了,抬到男方家后,她拼命反抗,以致使她的头“撞香案角上”,留下一个永远消灭不了的伤疤。但只要能够不受侵扰的依靠自己的劳动平静生活下去,祥林嫂也还是能够感到满足的生活下去的。她对生活的要求,始终不过是要过一种平凡的起码的生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这种平凡的起码的生活随着她的男人的死亡而终止。封建的族权制度又一次抡起大棒,施加在她的身上,丈夫死了,儿子又被狼叼吃了,遭受灭顶之灾的她,再次回到鲁四老爷家里,已经让他感到她是“败坏风俗”、“不干不净”。这一次她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在祭祀时干这干那,担当一切了。她已经失去了主人对她的信任,祭祀时不让她沾手。因为封建礼教的歧视,她想通过自己诚实劳动得到主人信任的希望破灭了,对她是沉重一击。在封建礼教下的祥林嫂想做奴隶而不得。

叼走阿毛的是狼,夺走贺老六的是疾病,把善良的祥林嫂逼上死路的是比狼和疾病还要凶残的封建礼教。祥林嫂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性。

(二)个人原因

1、反抗性质盲目

主人公祥林嫂在迷信的控制和传统的束缚下并没有一味地顺从,也进行了一次次的顽强反抗,可对抗到最后并没有得到当时社会的认可,并最终沦为乞丐,主要还是祥林嫂反抗的性质是盲目的。

为了逃避婆家的难堪虐待,她到地主家帮工;为了反抗婆家的捆绑再嫁,她进行了出格的挣扎;为了摆脱灵魂上的迷信枷锁,她倾其所有到土地庙去捐门槛;临死前大胆的怀疑灵魂的有无。这些反抗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色彩。她被卖改嫁时的出格反抗是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是受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好女不嫁二男”等封建伦理思想的毒害;她之所以倾其所有到土地庙里捐门槛;临死怀疑鬼神有无,是她听了柳妈的迷信话语,怕死后被据成两半分给两个男人。因此,她的反抗是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抗争,她的抗争是为了做稳奴隶的抗争,她的抗争带有明显的封建迷信色彩。由此可以看出抗争的性质是非常盲目的,抗争的结果不是跳出“苦海”而是进了“狼窝”,最后怀着这种恐怖走向更加痛苦的深渊。

2、反抗软弱无力

正因为反抗的性质盲目,所以导致祥林嫂反抗的软弱无力。她的追求和抗争大致是由出逃、抗婚、捐门槛和问灵魂四个层面构成的,而每一次的抗争似乎只是对封建社会的一次又一次的妥协。

第一次反抗是出逃,因不愿被婆婆逼迫改嫁,祥林嫂逃到封建正统代表人物鲁四老爷家做工,他勤快地“工作”“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日子很快的过去,她的做工却丝毫没有懈”“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在地主家受着剥削,似乎她心甘情愿地做奴隶,并且很满足,因此第一次反抗却也成了与封建正统的妥协,为以后祥林嫂抗争无果做了铺垫。

第一次反抗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反而遭受更大的打击。当祥林嫂的婆婆来抓她回去的时候,封建礼教的捍卫者们也会表明他们的坚定态度,鲁四老爷不会因为她做活勤快而保护她。对于倔强的祥林嫂是要以死相拼的,她进行了“出格”的反抗。这“出格”的闹,“异乎寻常”的以死抵抗确实撼人心魄!然而她抗争的原因其实就是她脑中所具有的根深蒂固的“女子从一而终”的夫权思想。因此,她的这种抗争却维护了封建礼教,她根本无力冲破那浓厚的封建礼教和沉重的枷锁,只能成为它的牺牲品。祥林嫂反抗后屈从了,“到了年底就生了一个孩子”,在别人看来她完全是白折腾,甚至让人们怀疑她当时是不是假装的。

第三次反抗是捐门槛。当夫死儿亡后,再到鲁家时,鲁镇人们都把她当成一颗灾星,每个人都鄙视她、冷漠她,她不甘被人唾弃,于是在柳妈的“好心”指点下,不惜用“历来积存的工钱”到土地庙捐了门槛。多次反抗的失败,使她不再相信自己的力量,而是用祈求神灵的方式,希望自己的命运有所好转,然而事与愿违,在冬至祭祖时节,做的很出力,却遭到别人的大声呵斥,精神上再次受到严重打击,最终失去了做奴隶的资格而被主人赶出去。

第四次无声的反抗是在她临死前的一天,对灵魂的质疑。祥林嫂遇见我。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地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对灵魂怀疑的反抗带有浓厚的悲剧意义,她对封建礼教和迷信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她只是希望死后能见到儿子,而又不被锯成两半,至始至终都沉浸于封建制度的控制下。

三、悲剧命运所揭示的社会本质

勤劳、善良、质朴的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妇女的典型,生活在旧社会最底层的她,几经抗争非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被践踏、被愚弄、被鄙视,而最终被吞噬。祥林嫂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

祥林嫂是鲁迅先生深刻地观察了中国封建社会千千万万不幸人们的命运而加以典型化的一个完整的悲剧性格。这个形象揭露了全部封建宗法社会的思想和制度——政权、族权、神权、夫权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这个真理。鲁迅先生用其对民族、尤其是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群的广大而深刻的关爱,继“救救孩子”之后,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中国农村劳动妇女发出了又一声呐喊:“救救祥林嫂!”通过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揭示了中国农村乃至整个中国社会千百年来黑暗落后的根源——整个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而推翻这个黑暗的制度,是中国人民的唯一出路,是中国的唯一出路。祥林嫂是我国封建社会千千万万个妇女悲惨命运的缩影,是千千万万中**亲悲惨一生的生动写照。

四、健全的社会制度对人健康生存心态的影响

人,作为社会的个体,他们的心态构成了社会心态体系。社会心理状态包括两个方面:积极的社会心理状态和消极的社会心理状态。积极的社会心理是一种昂扬的社会情绪,它推进这社会朝着进步发展的方向前进;而消极的社会心理则是一种不成熟的社会心理,由于其不成熟的心理表现使得社会朝着后退和腐败的方向行走。

一个健全的社会是一个符合人类需要的社会。一个健全的社会,应该有一些能够得到普遍认同的基本价值观。马克思认为,只有当现实的个人同时也是抽象的公民,并且作为个人,在自己的经验生活、自己的个人劳动、自己的个人关系中间,成为类存在物的时候,只有当人认识到自己的“原有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组织成为社会力量因而不再把社会力量当做政治力量跟自己分开的时候,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人类解放才能完成。

所有人,呼唤具有现代合理性的健全社会。健全社会离不开健全的机制,健全的社会机制离不开健康积极的文化精神和健全的个体心态。社会制度与个体心态始终是相互制约相互发展以及相互依存的关系。一个良好的社会体制,势必会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氛围,在这个环境下,人们能够按照各自的意愿生活,自由、平等是社会的主流。个人心态同时也映射着社会制度,当个体心态健康和谐是,社会一定会向着更加民主、更加理想的制度迈进。参考文献:

1、陈思和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第一版;

2、陈思和、宋炳辉主编《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

3、丁帆、朱晓进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

4、朱晓进、唐纪如主编《鲁迅概论》,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

5、雷达主编《新中国文学精品文库杂文集》,海天出版社;

6、鲁迅《鲁迅小说全集》,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版;

7、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全集》,1981年版;

8、刘勇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专题》,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

鲁迅祥林嫂 第3篇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鲁迅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作为符号的鲁迅,不仅代表了中国白话文学的发端,而且还是承载了中国现代思想的符号。在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经历了漫长的煎熬,从变法到革命,沉重的代价换来的却是血腥的结果,于是人们开始思考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层次原因。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新知识分子将视线投向更为普遍的中国老百姓的思想状况,于是,老百姓的愚昧被认为是中国走出传统的最大障碍。此刻,“五四”新知识分子大多将他们自己装扮成解放者的形象,去揭示老百姓的愚昧,去批判封建文化的腐朽。同样,鲁迅笔下的人物也因此可以分为启蒙者和被启蒙者两大类。显然,以祥林嫂、阿Q、孔乙己等为代表人物的是需要启蒙者启蒙的对象,这类符号的精神本质是愚昧落后。鲁迅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思想者,也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作为思想家的鲁迅体现了先锋性的思想,而作为文学家的鲁迅也在其作品中体现了深厚而真诚的情感世界。在《朝花夕拾》的很多作品中,鲁迅将笔触转向自己温馨的生活过往,大多以平和甚至欣赏的方式展现自己生活历程中的点滴,其笔下的阿长、寿镜吾先生、藤野先生等人物大多展示了其丰富的情感世界,而不只是思想的批判。所以,鲁迅塑造的以阿长为代表的人物是一种暖色调的符号,表达了鲁迅丰富的生活经历和温馨的成长记忆。祥林嫂与阿长的生活经历、社会地位、劳作方式、思想境界都相差不大,但她们在鲁迅作品中呈现的方式却完全不同,祥林嫂是一个悲惨的劳动妇女,她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神权、政权、族权、夫权四大绳索的残忍统治;阿长在言谈表达中也有很多传统的思想,但作为一个文学形象,阿长却是鲁迅温馨童年生活的陪伴者和见证者。这种差异就其根本就是鲁迅文学创作视角选择的不同,以具有启蒙精神的思想者角度塑造了祥林嫂等形象,以此来实现批判封建传统,批判愚昧落后,促进现代进程的使命;鲁迅还展示了文学家深厚的人文情怀,以儿童视角塑造了阿长一类的形象来记录自己幸福的童年生活。

鲁迅是一个充满理性的文学家,理想主义精神和充沛的情感表达是鲁迅文学世界的两个支点,所以,他的文学创作与他自己的生活始终有一定的距离。在创作中,鲁迅首先会将文学环境场景化,场景的设置一方面便于表达自己创作的价值理想,另一方面也便于出场人物的归类。正如《阿Q正传》中的未庄,未庄的生活也未必只有革命与反革命,鲁迅为了表达革命相关的主题,给未庄设置了一个理想化的场景而已。同样,江南小镇鲁镇也只剩下了围绕祝福的细节。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等作品的场景则成为记忆中的饶有趣味的场景。伴随着理想化的场景必然是符号化的人物,鲁迅笔下的很多人物是没有明确的姓名,作家对一个文学人物的把握是有极大的主动权的,对一个人物的命名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开端,鲁迅往往在其作品中往往将人物形象的名字模糊化,称之为一种具有随意性和普泛性的符号,例如阿Q、小D、七斤等,《祝福》中的祥林嫂和《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也属于这类普泛性命名的人物,“大家都叫她祥林嫂;没问她姓什么,但中山是卫家山人,既说是邻居,那大概也就姓卫了。”[1]作品对长妈妈的介绍仅仅是“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2]。这中不具体的命名最明确的效果是将人物符号化,既是一种符号,那一定是对一种文化现象的概括性表达。也即是祥林嫂与长妈妈等形象所承载的思想内涵超越了具体的个人的思想情感,而是具有普遍性的一类人的思想情感。对小说《祝福》的读解中,大多认为祥林嫂是罪恶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牺牲品,认为“鲁镇文化不仅在政治上压迫着祥林嫂,在经济上剥削着祥林嫂,在男权上统治着祥林嫂,在神权上毒害着祥林嫂”[3]。而对《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的解读要复杂得多,虽然也有人在长妈妈身上找到了些封建思想的因袭,但更多的读者却在作品中读到具有温情内涵的长妈妈,“而具传统特色、知识的传递者的长妈妈,就成了他的人之母,社会人生的启蒙老师”[4]。

祥林嫂与阿长在作品中表达出来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地位相差无几。首先,她们都是在别人家帮工,祥林嫂洗米淘菜,收拾家务;阿长主要工作是看护小孩。在出场的家庭场景中,她们都是处于被动的次要的地位,因此,她们的社会地位不高。其次,她们的人生经历很相似,都缺失亲情,她们都丧夫。祥林嫂本一个儿子却又喂了狼;长妈妈没有自己的亲生儿子,只是保养了一个而已。最重要的是她们都是女性,中国长期的夫权统治使女性角色具有了更多的社会意义,例如,女性不仅是反应传统文化专制的符号,同时,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也被赋予了社会变化的意义。但是,这些相似性却没有让两个文学形象拥有相同的呈现方式,祥林嫂是一个深受封建四大绳索残害的受害者,长妈妈却是一个具有慈母般温暖的长者形象。从作品的创作态度看,鲁迅选择了启蒙者视角来塑造祥林嫂,而选择了儿童记忆的视角塑造了长妈妈。

鲁迅在其小说集《呐喊》、《彷徨》充分表达了一个民主主义者的激进思想,对辛亥革命的期待和革命后中国的现实深深刺激了包括鲁迅在内的中国民主主义者,他们对体现为宗法观念、封建礼教的顽固的封建文化表达了前所未有的痛恨和对立。鲁迅在其创作中以战斗者的姿态塑造了一系列腐朽顽固的卫道者,以启蒙者的姿态塑造了一系列愚昧麻木的受害者形象,阿Q、祥林嫂等人即是这类形象的代表。

与文学场景的构造和文学形象的定型关系最为紧密的是叙事视角的确定,受作者支配的叙事者的立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品的基本氛围和人物的基本特征。鲁迅表达现代思想鞑伐封建传统一类文学创作中,叙事者最重要的符号意义是反封建者和启蒙者,与封建传统的对立,对愚昧的受害者的启迪和召唤是叙事者在文学叙事中的基本态度,也是作者在文学创作中思想价值的设置。《祝福》中的叙事者“我”是一个具有现代思想启蒙者,“我”与鲁镇这一文学场景的关系是对立的,即便是喜庆的中国的年节,鲁镇的天空也布满“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而且跟老家的四叔“谈话时总不投机的了”,四叔书房的“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在这种环境中,让“我”十分压抑,所以,“我明天决计要走了”[5]。这是叙事者“我”对鲁镇的直观感受和态度,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给出场的人物设置的文学场景,也是作者文学创作的基本视角。既然将鲁镇设置成为一个阴气沉沉,房间布置也十分古旧,而且四叔还整天嚷嚷骂新党,骂康有为,那叙事者一定是一个传统的反叛者,所以,作者是站在反叛者的立场来构造《祝福》的文学场景的。

文学场景是文学人物的舞台,构造了与现代启蒙者对立的文学场景,那出场的人物也一定是以启蒙者视角来塑造的。《祝福》中的祥林嫂是一个等待启蒙的愚昧麻木的农村妇女,文中“我”与文学场景、文学人物都构成了一种对立关系。不同的是,我与文学场景的对立是一种决绝的背叛关系,对这令人窒息的环境,“我明天决计要走了”,这种态度表达了觉醒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彻底的背叛。但“我”与祥林嫂的对立关系是十分复杂的,人们在讨论阿Q形象时经常谈到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实际上,这种态度不仅贯穿了鲁迅“五四”时期的文学创作,甚至可以说贯穿了“五四”时代诸多的拥有现代理想的作家们的创作。因为“五四”现代作家大多都把启蒙时代,解放愚昧者作为自己的价值理想,他们乐于将自己装扮成解放者和救世主。在他们笔下,吃人的黑暗社会,吃人的传统文化是阻挡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主要障碍,而老百姓的愚昧麻木是这种吃人社会残暴的结果。所以,反传统和疗救愚昧百姓是“五四”现代知识分子的使命。所以,《祥林嫂》中,“我”是一个具有现代思想的新式知识分子,祥林嫂是一个深受封建文化毒害的文化符号,“我”和祥林嫂之间除却新与旧的对立外,拯救与被拯救的关系又将这两个符号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对祥林嫂的符号化处理是《祝福》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作品的叙事中作者通过对人物信息的遮蔽,对人物生活细节的夸张等方法来使个体人物获取更为广泛的代表意义。在作品中,祥林嫂的信息被部分隐藏起来,首先,祥林嫂是一个没有姓名的人物,对她的指称必须依托她的首任丈夫祥林,对人物这样的表达无非就是想让读者接受祥林嫂生活在夫权阴影中这样的事实。其次,祥林嫂娘家人的信息以及年少时的信息也是残缺的,她的父母姊妹兄弟都被隐藏起来,因为亲情的出场似乎会影响对传统礼教批判的力度,所以作者干脆将其割舍掉。另外,对人物的符号化处理还表现在人物刻画的理想化。生活中,一个人物的呈献是非常复杂的,喜悦与忧虑、幸福与苦痛是构成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情感因素。作家在其创作中处理人物时,为了追求作品与现实的似真效果,就可能将人物的情感世界和价值体现处理得非常的复杂。但鲁迅在《祝福》中刻画祥林嫂时却着意让人物简单化,刻意突出人物愚昧麻木的性格内容。祥林嫂“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6],这样的人物简直就是一幅木刻画。在作品中作者几乎没有呈现过祥林嫂生活中的任何惬意和幸福,因为在一个启蒙者眼中只有愚昧麻木的受害者,人物符号是为作品的思想意义服务的,作品中祥林嫂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揭示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

在阅读鲁迅的文学作品时,人们大多关注到其作品先锋的思想性。实际上,鲁迅也有一些作品表现了其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后期,中年鲁迅写下了一系列回忆性文章,结集《朝花夕拾》刊行。鲁迅自己也认为《朝花夕拾》“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7],是“在思乡的蛊惑下,带着‘心中的离奇和芜杂’去反顾童年少年时期的点点滴滴”,“这不同于鲁迅五四时对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传统文化的激烈批判”[8]。在一系列记忆中的人物中,其中有几个是幼年生活中的人物,如认真古板的私塾先生寿镜吾,朴实善良的长妈妈等。鲁迅在塑造这些人物时努力去重构和还原了自己的记忆,作者尽量不用中年的、成熟的、具有深刻思想性的当下去参与人物的塑造。对这种儿时记忆的儿童视角与成年视角的对比观照,鲁迅在《朝花夕拾》的“小引”中将其比喻成“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等蔬果,“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9]。作者认为,儿时记忆中的事与物也许会在现实中重现,但是,这种重现并不能替代记忆。所以,在“久别”后尝到儿时记忆的“蔬果”,味道“也不过如此”,“旧来的意味”却永远留在记忆中。这说明,这些回忆性(特别是儿时记忆)的写作保留了儿时的视角,这种儿童的视角是其他选择不能替代的。

儿童视角关注下的人物更合乎儿童的心性,长妈妈是“我”儿时的保姆,是一个不识字的、非常传统的农村妇女。这一点她与祥林嫂完全相同,她们有很多的生活禁忌、传统习俗和传统故事。“我”对长妈妈的描述并没有围绕其命运变化展开,也没有围绕对其愚昧麻木性格的批判展开,而是按照儿时的记忆,依照儿时的判断来展开长妈妈的故事。首先,长妈妈是“我”认知这个世界的重要导师,她真诚地告诫“我”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她教“我”幼儿年节时的礼仪,教“我”称人死要说老,还给我讲长毛的故事,“在那高墙之内的四角天地下,儿时的鲁迅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并得到了长妈妈的呵护,正统的文化教育和民俗的魅力文化碰撞出惊人的火花”[10]。在这里,叙事者“我”与表达对象长妈妈之间的关系与《祝福》中“我”与祥林嫂的关系恰恰相反。《祝福》中“我”与祥林嫂的关系是启蒙者与启蒙对象的关系,“我”在关系中占有主动地位,而《阿长与〈山海经〉》中“我”是阿长照顾的孩子,“我”是长妈妈照顾的对象,关系中“我”处于被动的地位。而且,在叙事中作者并没有将叙事视点放到成人视角,依旧以儿时的视角去表达记忆中长妈妈的言行举止。实际上,这里的儿童视角还表现在叙事者叙述心理的幼童化。对《阿长与〈山海经〉》的叙事策略解读中,大多都会意识到鲁迅欲扬先抑的叙事策略的运用,认为“我”因为祥林嫂的长相不佳、喜欢跟人家窃窃私语、难看而且影响“我”睡觉的姿态、生活中规矩繁多而厌恶她,认为这是为后来她给我买回来一本《山海经》而敬她的铺垫。对祥林嫂的这些复杂的描绘恰恰体现了叙事者的儿童视角,儿童是未成年人,儿童对认知对象的判断大多是一种感性判断。喜欢年轻漂亮的女人,喜欢娇惯自己的人,喜欢满足自己愿望的人;讨厌时时管教自己的人,讨厌影响了自己切身利益的人;佩服传授给自己新知识的人,佩服完成自己认为无法完成的任务的人。这一切,都集中在长妈妈身上,长妈妈长相不好,长妈妈喜欢切切私语,长妈妈影响“我”睡觉,长妈妈给“我”立的规矩多,所以“我”不喜欢她;但长妈妈给我讲长毛的故事吸引了“我”,给我买《山海经》满足了“我”,所以“我”对她发生了“空前的敬意”。这种叙事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儿童的心理结构和变化,是作品儿童视角选择的结果。

在儿童视角下的长妈妈多了一些生活的情趣,少了一些刻意的思想。当然,作为鲁迅的作品,读者有权力将其作为一种历史的现代性符号来读解,依然可以在其中找到诸多反传统揭露愚昧和麻木的思想价值,但是,这类作品表露出来的情感价值的确更加明显。长妈妈作为一种文学符号,承载的情感内容是更明确的。作品的确叙写了长妈妈很多传统的生活细节,过年的礼俗,不穿别人裤裆的旧俗,葬礼上的禁忌等等,如果从中国现代性变革的视点看,这些东西代表了思想上的反动,但从人类学角度看,这些东西也是人们生活本身的沉淀,是一种民俗文化的表达。在作品中,鲁迅并没有刻意表现这些文化现象对长妈妈生活的左右,并没有刻意叙写这些传统文化现象与长妈妈命运的关系,只是将其作为塑造长妈妈形象的材料而已。所以,这种旧俗的描写更多的意义在于展示了“我”丰富而惬意的童年生活。作者在塑造长妈妈时还刻意回避了长妈妈的思想立场,长妈妈在讲诉长毛的故事时,把长毛形象刻画的十分恐怖残暴,后来发现她讲诉的长毛不只是太平天国起义军,“似乎连后来一切土匪强盗都在内”[11]。显然,长妈妈口中的长毛是强盗歹人的统称,而不单单是对太平军的指称,不管祥林嫂是否知道强盗与太平军的区别,叙事者没有也不打算去表现长妈妈的无知或者反动,而是刻意表现了她非常投入地讲故事的过程以及故事的生动性。人们在回忆起童年时期听到的故事时,大多觉得故事内容是模式化的,但对故事的记忆却是非常深刻的。因为人们记住的不只是故事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故事的讲诉过程和听故事的心理变化过程。总体看,作为一个文学符号,长妈妈这一形象的生命意义是不同于祥林嫂的。相对于祥林嫂的苦痛和悲剧,长妈妈则有更为充实而幸福的生活体验。不管“我”多么反感,长妈妈依然会把自己摆成一个“大”字睡觉,这是一个人轻松生活的体现,“我”告状、推搡都没办法改变长妈妈自在闲适的生活态度,这与“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的祥林嫂有本质的区别。另外,长妈妈的精神世界是充实的,不仅仅表现为对“我”的悉心教诲,对传统礼仪的坚守,对长毛故事的想象,与生活中众人“切切察察”的交流,还表现了她执着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对于“我”描述的《山海经》,祥林嫂甚至一无所知,但她能够根据只言片语帮“我”买回来,这不单是一种能力的体现,更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执着精神的体现。正因为祥林嫂是这样的人,“我”在作品的结尾诚挚地位长妈妈祷告:“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12]。

一个作家在创作中对自己思想情感的表达是自由的,他的作品或许有一定个性化特征,但不能用这种倾向性去概括作家的全部作品。鲁迅是一个具有深刻思想的作家,但在鲁迅作品中,除却批判封建传统、批判反动阶级的思想价值外,还蕴含了鲁迅丰富的情感内容。祥林嫂和阿长两个相似而又不同的形象是鲁迅两种写作的代表。

摘要:祥林嫂与阿长是鲁迅笔下两个相似又不同的人物形象,鲁迅在塑造这两个人物时选择了启蒙主义者和童年记忆两个不同的视角,通过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批判了中国封建传统的吃人本质,通过质朴厚道的阿长来表达了对自己童年生活的留恋。这两类文学形象丰富了鲁迅丰富的文学世界。

论祥林嫂死因与鲁迅启蒙思想 第4篇

鲁迅祥林嫂 第5篇

一、祥林嫂人物形象„„„„„„„„„„„„„„„„2

(一)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形象„„„„„„„„„„„2

(二)封建礼教和迷信压迫下的受害者„„„„„„„„2

(三)倔强的反抗意识„„„„„„„„„„„„„„„3

二、祥林嫂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时代意义„„„„„„„„3

(一)对旧社会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批判„„„„„„4

(二)对封建时期丑恶人性的揭示„„„„„„„„„„4

结束语„„„„„„„„„„„„„„„„„„„„„„5 参考文献目录„„„„„„„„„„„„„„„„„„„6

摘要:鲁迅作为中国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以及革命家,其对中国人精神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封建社会黑暗的反思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祝福》是鲁迅小说中较为有代表性的一部,其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学性与思想性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而本论文则主要是从其小说的主人公祥林嫂这一角色展开分析,对其人物形象特征做详细而深刻的总结,并尝试着其这一人物所蕴涵的时代意义进行剖析。在加深对鲁迅文学作品了解的同时,也为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理论性的探索。

关键词:鲁迅

祥林嫂

小说

论鲁迅小说《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及悲剧形成的原因

一、祥林嫂人物形象

1、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形象

祥林嫂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勤劳、善良以及顽强等这些性格特性将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生中,遭受封建政权压迫的她因为缺乏正确的认知观念而难以找到生活的方向,而她的周围又都是都是受封建迷信影响的人,因而她才会借助于封建迷信来找自己受苦受难的原因,想要通过“赎罪”的方式来得到解脱。但是,却不曾想被封建迷信拉入更深的沼泽中,在祥林能力被赶出了鲁镇后死在漫天大雪中。

在封建礼教与迷信的双重压迫下,祥林嫂作为受害者,其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悲剧性有着典型的代表性,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意义。

2、封建礼教和迷信压迫下的受害者

社会无处不在的确良神权思想,又继续给她精神上的重创。柳妈对她宣传阎王对寡妇再嫁惩罚的因果报应,这使从肉体到精神都有已受着双重奴役的祥林嫂陷入极度的恐惧之中,尽管柳妈这种并非恶意的恫吓带着封建迷信色彩,但愚昧麻木的祥林嫂却深信不缝隙疑。当她“捐门槛,赎了罪”后,坦然去拿祭器时,四婶的一声“你放着罢,祥林嫂!”无异是死刑判决。封建神权这最后的致命一击,无情地碾碎了祥林嫂最后的希望。除了死,她别无选择了!祥林嫂最终被封建制度这座大山压碎了。她的死,是鲁迅对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权、族权、夫权、神权的彻底批判与否定。鲁迅在揭示土封建势力对祥林嫂迫害的同时,也挖掘出在她身上的反抗因素。但她这种反抗意识是朦胧的。由于长期以来,受着封建反动文化思想的毒害,所以祥林嫂本能地以封建文化所规范的行为准则,作为自己的处世为人的依据和标准,故她的反抗是受封建思想意识支配的。她第一次逃到鲁镇工谋生,这种对族权和夫权的反抗本是正当合理的。但她不懂这是她求生存的权利,她逃走的目的只是为了逃避婆婆的虐待,最后她还是被婆婆劫回卖掉。她被强迫改嫁时,也拼命反抗,但这种是对“从一而终”的恪守,是对封建节烈观的愚忠。

3、倔强的反抗意识

祥林嫂的人物性格中也有倔强的反抗精神,在她的一生中曾多次的反抗自己的命运,为自己的人生寻找出路,但是却终因为缺乏正确的方法和社会环境的限制而失败。比如说,祥林嫂为了逃避在婆婆家所蒙受的各种痛苦,而逃到了鲁镇帮地主家里做工,后来再被婆婆绑走时,她一直在激烈的反抗,一路上没有停止嚎哭,就是最后在拜天地的时候她也趁人不备将头撞到了香案上,撞出了一个大窟窿。在这一反抗中,她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是对封建礼教的反抗以及自身权益的维护,即便是最后失败了,但是她开始为自己的人生争取独立和幸福,其个人的反抗意识也就体现了出来,后来,在面对众人的嘲笑、侮辱甚至伤害的时候,她用沉默来对抗和维护自身。但是,她的这些反抗却最终都没有成功,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她的这些反抗同样式在封建礼教与封建迷信支持下的反抗,由于各种原因的阻挠,她无法认识到封建势力与封建迷信才是摧残她的主要敌人。因此,由于对自己的抗争缺乏准确的定位和分析,无法知道怎样反抗才能够更好的捍卫自己的权益。相反地,她甚至还寄希望于封建礼教与封建迷信,还是以其改嫁中的抗争为例,在封建礼教中“女子不失身,不改嫁”“好女不嫁二男”这些思想是指引其在婚礼中的大闹的主要原因。而在临死前对灵魂有无的思考也反映了其思想上的矛盾上,虽然质疑灵魂的有无体现了其对封建迷信的否定与质疑,但是她对灵魂有无的疑惑却是希望能够在阴间见到自己的儿子阿毛,但是又希望没有灵魂,以免自己再在阴间遭受折磨。因此,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祥林嫂的这一种反抗带有非常浓厚的悲剧色彩,从根本上就没有脱离封建迷信和封建礼教的桎梏,最后注定了其反抗的悲剧性结局。

二、祥林嫂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时代意义

1、对旧社会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批判

鲁迅的小说大多都是批判封礼教的“吃人”以及旧社会“将人变成鬼,将鬼变成人”的社会性质,而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也有着较强的代表性,不论是《孔乙己》中的孔乙己,还是《阿Q正传》中的阿Q,亦或者是《祝福》中的祥林嫂,这些人物都有着鲜明的代表性,他们代表着当时社会上特定的一群人的命运轨迹,所体现的是旧社会下封建礼教与封建迷信对人的压迫和残害。祥林嫂作为中国旧社会农村劳动妇女的代表,她身上凝结着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一切性格特征,同时其人物的命运轨迹也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对于中国旧社会的女性而言,尤其是农村妇女,她们需要在传统封建礼教中遵守父权、夫权乃至神权的多重压迫,从生命的开始到终结都要在这一种束缚中生活。而在这一种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熏陶之下,他们几乎失去斗争与反抗的意识,遵从与自己的角色定位而生存,于是其命运的悲剧性也便体现了出来。而鲁迅先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将封建社会中,女性所遭受的压迫以及在这一种残害下她们的生活状态以及精神风貌进行细致的刻画,将封建迷信与封建礼教对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残害进行揭示,在引导广大女性思想觉醒的同时,也丰富了中国文学的人物形象。

2、对封建时期丑恶人性的揭示

关于“性恶论”与“性善论”的讨论一直都没有停歇,不可否认的是这二者都存在于人的本性之中,影响甚至和主导着一个人的行为认知。而特定的社会环境以及文化会将人内心中所隐藏的一些特性激发出来,比如说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很多人处于精神狂热的状态中,内心中所隐藏的一些“恶”被彻底的激发了出来,之前的是非价值观也被彻底打破,社会变得换乱不堪。当然,文革时期人们的变化只是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而中国封建传统文化则影响了中国人民千百年,在这一文化传承中,很多原本不公正、是非颠倒的价值观被披上了冠冕堂皇的外衣。《祝福》中,祥林嫂处处遭受压迫,这些的压迫来源于以婆婆为代表的族权阶级,以地主为代表的政权阶级等等,而这些看似威严的阶级背后却是为维护个人利益而不惜残害他人的小人物,这些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就是人性中最本质的“恶”。因而,鲁迅通过《祝福》来塑造祥林嫂这一悲剧女性形象,来凸显封建时期人性丑恶对他人的压制与迫害,由此来实现其文学诉求,同时也有非常强的反封建思想。

结束语:

《祝福》作为鲁迅小说中较为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其小说中所蕴涵的反封建思想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同时也有极强的文学研究价值。祥林嫂身上所凝结的中国旧社会农村劳动妇女的性格特征以及人生命运轨迹,所代表的是当时社会中一大批女性的真实生活状态,本论文通过研究祥林嫂的人物形象,将其人物所遭受的压迫以及时代悲剧下的无力反抗给予了深刻的揭示,同时对这一人物形象所蕴涵的时代意义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参考文献:

1、祥林嫂没有春天——《祝福》教学设计 万福成 语文建设 2012-02-01

林凌

南京政治

2、祥林嫂究竟死于谁之手——对《祝福》的传播学诠释 学院学报 2002-10-30

3、“贫困”境遇下的悲剧——重解《祝福》中的祥林嫂形象 邓利苹;黄德志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09-15

4、浅析《祝福》中祥林嫂的反抗精神 崔玉娇 学园(教育科研)2012-07-08

5、从《祝福》的叙事结构谈祥林嫂的悲剧意义 白志坚 集宁师专学报

2007-09-15

6、祥林嫂:一个被封建礼教吞噬的冤魂——《祝福》人物描写谈 东南民族师专学报 1998-08-30

祥林嫂形象分析 第6篇

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争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利,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而终甚至于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

对于封建礼教横加给她的种种迫害与摧残,她进行过不间断的挣扎与抗争:在被虐待、被迫再嫁时,她挣扎她抗争;面对人们的嘲弄、侮辱与伤害,她给以无言的抗议;对灵魂的有无,她表现了怀疑。这一切都表明,她是一个很顽强而不容易被摧垮的人,但是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双重打击和人们的风刀霜剑中,她不但连起码的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争到,反而被吞噬被毁灭了。

祥林嫂的挣扎与抗争,完全是出于自发的,而且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色彩。为了反对再嫁,她进行了“出格”的反抗,是为了保持自己的“贞节”;为了赎“罪”,她去土地庙里捐了门槛。她是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泥沼中进行挣扎进行反抗的。这决定了她不仅逃不出造成她人生悲剧的苦海,而且最终只能走向死亡的深渊。

现在的我们可能会因祥林嫂把辛苦赚来的钱用去捐门槛的这事而骂她傻嘲笑她迷信。可真的这样吗?在那个黑暗的社会里,可恶的封建礼教横把一个年轻有活力的人逼成一个活又不能,死也不敢的祥林嫂.我认为是这个黑暗的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把她人的痛苦当做笑料来看待才是之间促使祥林嫂死的原因!

著名作家丁玲说过,“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祥林嫂是被封建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四条绳索绞死的。在鲁镇的一片欢庆的祝福的鞭炮声中,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饥寒交迫,心劳力瘁,叫天天不灵,呼地地不应,惨死在鲁镇野外的雪地里。北风,吹乱了她全白的头发,雪花,掩埋了她瘦骨伶仃的尸体。祥林嫂劳动了半辈子。她为她的两个丈夫,为她的阿毛,也为了自己能活下去,任劳任怨,受尽了生活的折磨。她在鲁家做了多年雇工,整天地做,“彻夜的煮福礼”,“抵得过一个男子”,但她的死讯传到鲁四老爷的耳朵里时,鲁四老爷却骂她是一个“谬种”,原因是“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更加可悲的是,那些与祥林嫂处于相同命运的短工们,表情也极为冷淡。“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短工淡然的回答,更增添了祥林嫂的死的悲剧色彩。

到现在高中课文还没有解释清楚祥林嫂真正死的原因,是饿死的或穷死的我认为这都只是表面的原因。

祥林嫂的死,首先,祥林嫂不是被柳妈逼死的。柳妈只不过是她死亡的一个催化剂而已,柳妈只是加速了祥林嫂的死亡,她不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本原因。但是,柳淮剧《祥林嫂》中的鲁四老爷形象

柳妈让祥林嫂去捐门槛之后,大家对祥林嫂的态度却没有变,这使得祥林嫂的心再一次收到了严重的打击,从而加速了祥林嫂的死亡。淮剧《祥林嫂》中的鲁四老爷形象其次,祥林嫂也不是被鲁四老爷逼死的。就算没有鲁四老爷,也会有张四老爷或者是王四老爷逼死祥林嫂的。鲁四老爷只是受封建文化影响颇深,以为祥林嫂是个不幸之人。

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祥林嫂的死亡速度呢?是黑暗的社会,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还是封建礼教。我想是她个人内心中的倔强想争取平等的机会,不想因为自己是寡妇克死丈夫和儿子的原因就低人一等,她捐门槛就是为了争回她的渴望已久的——人权。不过这个黑暗的社会不给她机会,一句“你放着吧,祥林嫂”使她失神落魄,形体也差了。“受了炮烙似的”是《祝福》的高潮所在,把她重新找回的自信心都抹杀的干干净净。

社会你太黑暗了,祥林嫂是这么善良、安分,这么孤苦、可怜,她哪里有什么罪呢?她靠着自己的倔强努力干活只是想争取基本的人权,你为什么连这个机会都不给那个可悲的人啊!

祥林嫂在临近死亡的前夕还向人询问:“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灵魂的?”她关心人死后的灵魂问题。这是深刻联系着她全部人生经历的思想;罪恶的社会迫使她断绝了对于生的一切留恋和希望,她唯一的可能就是想到死,她想在冥冥之中会见亲人,但又非常害怕见到亲人。因此,人死后灵魂的问题,就不能不成为此时祥林嫂最关切的问题。这是一个多么尖锐、紧张、深刻的思想矛盾呵!

这个情节不仅深刻地联系着人物最悲惨的命运,它还紧紧地联系着人物挣扎、反抗的性格。在祥林嫂死亡的前夕,她终于对灵魂、地狱的存在发生了疑惑,反映了祥林嫂不甘心于忍受别人替她安排好的死后的命运。

在家家户户开心的团聚在一起,在这么充满喜悦的一天。她却一个人默默她的死,带着对灵魂的恐惧,带着能见到阿毛的喜悦默默的离开了这个社会。但鲁镇人们的刻薄让我们心寒。鲁四的一顿毒骂:“不早不晚,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更加可悲的是,那些与祥林嫂处于相同命运的短工们,表情也极为冷淡。“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短工淡然的回答,更增添了祥林嫂的死的悲剧色彩。

这些麻木的人们啊!丝毫的同情心都没有,她好歹是个人,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啊!难道她的命在那些愚昧无知的人眼里是多么的不值钱吗?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鲁迅祥林嫂】相关文章:

鲁迅精神05-06

学习鲁迅07-25

鲁迅后人07-14

鲁迅野草07-24

鲁迅杂文09-02

鲁迅大撤退06-13

鲁迅与儿童06-25

鲁迅小说风格08-04

故乡鲁迅赏析06-19

鲁迅谈胡适06-19

上一篇:中秋节给客户的一封信下一篇:助班培训心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