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安全承诺书

2024-08-17

流动人口安全承诺书(精选14篇)

流动人口安全承诺书 第1篇

流动摊贩食品安全责任承诺书

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郑重承诺:

一、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定,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和义务,对所经营的食品安全负责。

二、保证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不患有法律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做好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认真执行每日卫生检查制度。

三、保证具备保障食品安全的生产经营设施、环境卫生条件、杜绝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四、不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不使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

五、不使用无证产品和来源不明的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不使用未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六、自觉接受社会和舆论的监督、主动接受监管部门对本摊位的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监督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做到合法经营、诚信经营。

监管单位: 承诺人签字:

民乐县丰乐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

日 年

流动人口安全承诺书 第2篇

承诺书

我们夫妻两人领取第一孩生育服务登记,谨此承诺:

丈夫姓名:民族:出生日期:年月

结婚时间:年月婚姻状况:(初婚/再婚)

生育状况:(未生育)(未收养)(未送养)身份证件号:

妻子姓名:民族:出生日期:年月

结婚时间:年月婚姻状况:(初婚/再婚)

生育状况:(未生育)(未收养)(未送养)身份证件号:

我们夫妻两人上述承诺完全真实,如有虚假,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们依法生育一个孩子后,夫妻在实行计划生育中愿意承担共同的责任,按照计划生育的要求自觉落实一项有效的避孕节育措施,并接受所在社区的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

承诺人(夫):(手印)联系电话:承诺人(妻):(手印)联系电话:

常住地址:年月日

承办单位:(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州、市)

(县、市、区)(乡、镇、街道办)

流动人口安全承诺书 第3篇

教育组织中,教师这种人力资源比任何其他的资源都重要,教师的态度如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心理契约等将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其中,由于组织承诺能够预测努力程度和离职倾向等现象,并且富有组织承诺感的教师更有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因此,教育领域内的学者们开始关注教师的组织承诺。

对教师组织承诺的内容一般认为包括以下方面:对学校的承诺、对学生的承诺、对教学的承诺、对工作机会的承诺、对团队的承诺等。Cevat Celep通过对教师组织承诺的研究发现,低承诺的教师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而且还会影响其职业生涯的发展,甚至导致其离开教育行业。研究还发现,学校认同感高的教师会尽最大努力为学校工作,并为自己的学校感到自豪;教学认同感高的教师乐于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帮助学生。所以,关注教师的组织承诺、提高教师的组织承诺水平是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以宜春学院全体教师作为研究样本,从人口统计学的角度考察了江西地方高校教师的组织承诺水平。

1 问卷访谈和设计

本研究在项目的初选阶段,先对研究样本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要求调查对象尽量具体说出自己不愿离开本校的原因或影响因素。访谈的对象来自宜春学院的教师共15人,其中男6人,女9人;助教5人,讲师6人,副教授2人,教授2人;年龄在30岁以下5人,30至39岁4人,40至49岁3人,50岁以上3人;学历本科的4人,硕士10人,博士1人;已婚的有10人,未婚的5人。对访谈结果加以整理,调查对象不愿离开本校的具体原因有:喜欢教师这个工作、缺乏机会、有利于实现理想、对学校有感情、对学校尽责任、避免经济损失。

据此我们提炼出组织承诺的五个因子,包括规范承诺、机会承诺、理想承诺、经济承诺和情感承诺,每个因子通过3-5个问题表现,编制了高校教师组织承诺的调查问卷。

我们还对调查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信度系数为0.84,显示量表有较好的信度。本问卷的项目来自文献综述、开放式问卷调查、对高校教师进行个别访谈等基础之上,对有些项目作了多次审查和修改。对那些区分度差、鉴别力低的项目进行淘汰,从而保证了问卷各项目能真实反映高校教师组织承诺的主要方面,因此问卷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

2 问卷的调查

本文以宜春学院全体老师作为研究样本,总共发出问卷430份,收回411份,剔除数据有空缺的部分问卷,有效问卷382份。其中男性210人,女性172人;年龄在30岁以下的147人,年龄在31到40岁的139人,年龄在41到50岁的73人,50岁以上的23人;已婚274人,未婚108人;专科学历10人,本科学历231人,硕士学历136人,博士学历5人;助教120人,讲师164人,副教授76人,教授22人;教龄在2年及以下的103人,教龄在3-5年的70人,教龄在6-10年的83人,教龄10年以上的126人;理科专业教师226人,文科专业教师119人,艺术专业教师37人,具体见表一。

3 基于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宜春学院教师组织承诺实证研究

为了研究人口统计特征对高校教师组织承诺的影响,我们从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职称、教龄和专业等方面考察其对组织承诺的影响,具体见表一。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2-tailed).*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level(2-tailed).

(1)性别。对不同性别高校教师组织承诺得分运用spss软件作独立两样本的T检验处理,结果显示性别对组织承诺的影响不显著。

(2)年龄。为了探讨年龄对组织承诺的影响,我们将年龄分为四组:年龄小于30岁、年龄在31岁至40岁之间的、年龄在41岁至50岁之间的、年龄大于50岁的老师。对不同年龄高校教师组织承诺得分运用spss软件作单因素方差分析处理。结果显示年龄对组织承诺有显著影响,组织承诺最高的是41-50岁年龄组的教师,其次是31-40岁年龄组和50岁以上年龄组,30岁以下教师的承诺最低。

(3)婚姻状况。对不同婚姻状况的高校教师组织承诺得分运用spss软件作独立两样本的T检验处理,结果显示未婚教师和已婚教师有比较显著的差异,已婚教师的组织承诺比未婚教师高。

(4)学历。我们将教师按学历分为四组: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学历教师。对不同学历高校教师组织承诺运用spss软件作单因素方差分析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学历教师的组织承诺没有很显著的差异。

(5)职称。我们将教师按职称分为四组: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教师。对不同职称高校教师运用spss软件作单因素方差分析处理,结果表明不同职称的教师没有显著的差异。

(6)教龄。为了探讨教龄长短对组织承诺的影响,我们将3-5年的教师、教龄在6-10年的教师、教龄大于10年的教师。对不同教龄高校教师运用spss软件作单因素方差分析处理,不同教龄教师的组织承诺有显著的差异。其中教龄在6-10年的教师总承诺最高,其次是教龄在10年以上的老师,再其次就是教龄在3-5年的教师,组织承诺最低的是教龄在2年及2年以下的教师。

(7)专业。本研究根据人们的传统思想把整个专业分为文科、理科和艺术三种情况,并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专业类型的教师没有显著的差异。

4 结论和讨论

通过第三部分的实证研究,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结论:

(1)性别对组织承诺的影响不显著。

(2)年龄对组织承诺有显著影响。而且,教师年龄越大,组织承诺的水平就越高。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越来越看重工作的稳定性,不愿意打破现有的生活模式;相比年轻的时候对工作的挑战性的向往也逐渐减退。

(3)婚姻状况对组织承诺有比较显著的影响,已婚教师的组织承诺比未婚教师高。已婚教师工作流动的可能性比未婚的要低,换工作的代价比未婚教师要高;也可能是因为已婚者有家庭的负担、角色扮演冲突多、社会期望高、经济负担重,大多追求稳定的工作,所以其组织承诺较高。

(4)不同学历教师的组织承诺没有很显著的差异。

(5)不同职称教师的组织承诺没有显著的差异。

(6)不同教龄教师的组织承诺有显著的差异。这可能是因为教龄越长表示对这份工作的接受程度和对学校的认可程度较高。10年以上教龄者大多已结婚生子,家庭稳定,重视安定;且大多属于副教授或教授级别,学校对这部分人比较重视;此外,由于在单位呆的时间较长,工资较高,待遇比其他年龄阶段的教师要好,所以组织承诺较高。

(7)不同专业类型教师的组织承诺没有显著的差异。

参考文献

[1]宋爱红,蔡永红.教师组织承诺影响因素的研究[J].统计研究,2005,(5).

[2]陈江,吴全能.人口统计特征对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广东省农村信用社样本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9,(1).

护理人员流动与护理安全 第4篇

【关键词】护理人员流动 聘用制护理人员 护理安全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511-01

1.资料

统计分析本科2012年有护理人员38名,其中聘用制护理人员30人,发生严重差错事故1次,其中新上岗人员4名,发生严重差错事故1次,护理风险6次。2013年共有护理人员43名,发生严重护理差错4次,其中新上岗护理人员10人,发生严重护理差错3次,护理风险15次,聘用制护士辞职5人。由此可见新上岗护理人员越多,发生差错事故频率越多,护理安全得不到保障。

2.护理人员流动的原因

2.1目前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慢性病也呈不断增加的趋势;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增强致使身心疾病的增加,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在加上社区护理人员的普及,使护理人员需求剧增,导致护理人员流动性大。

2.2因护理人员严重缺编,导致护理人员劳动强度大。而超负荷的工作却得不到回报,社会地位低下经济收入少、近几年伤医时间的发生于曝光,使他们身心疲惫,为寻找更好的工作单位而跳槽。

2.3单位内部分配的不公平,聘用制护理人员的待遇较差,缺乏人性化管理,导致心理不平衡而辞职。

2.4谋求自身的发展,有机会就离职到经济待遇更好的医院就职,或者考取基层卫生院的编制岗位,也有因结婚等私人原因选择离职。

3.护理人员流动对护理安全的影响

人员流动式市场经济的必然,它是劳动力市场成熟的标志,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也是人才主体意识觉醒懂得表现。它强化了对人力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强化了竞争意识和人才意识。护理人员的流动包括两方面:护理领域内的流动和护理领域与社会其它领域见的流动。护理人员的合理流动对护理工作和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然而护理人员流动也是一把双刃剑,护理人员流动对在岗人员增加了很大的压力,也对医院的护理管理及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过程当中与患者不发生法律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及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甚至死亡。

3.1更替的护理人员一般都为低年资护理人员,技术力量下降。

3.2低年资护理人员整体基本素质影响护理安全 我科低年資护理人员(在本科工作3年以下)占75%以上,其中工作年限1年以下占40%,他们大多是学校刚毕业的或因各种原因跳槽来的护理人员,在院时间不长,少则几个月,多则1--2年。尽管上岗前都经过岗前培训,但因时间段,再加上低年资,技术操作熟练度低,经验不足,协作精神不强,工作责任心不够,都可能对患者的安全构成威胁。如有的护理人员违反技术操作规范、不注重学习和业务培训,患者病情变化未能及时发现、有的未做好健康宣教及采取相关措施、法制意识淡薄,护理记录不及时客观,这些情况都给护理安全埋下了隐患。

3.3新护理人员影响护理沟通 许多刚毕业的护理人员由于工作经验缺乏对自身不自信等原因无法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而患者也存在对年轻、不熟悉、技术操作不够熟练的护理人员产生不信任感,留下了安全隐患。

3.4一般对一个新来的护理人员而言从陌生到基本适应新环境需3个月左右的时间,但因护理人员配备不足,新来人员经短时间熟悉后就单独上岗,无形中增加了护理安全隐患。

4如何稳定护理队伍

4.1各级管理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增强护理管理的科学性,从制度到福利待遇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4.2建立、健全保护人力资源的有关制度、法规,对护士心理。心理需求的满足提供政策上的保证与支持 。尽量营造一个公平的工作环境。

4.3加强尊敬、爱护护士的宣传,不断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为护理人员营造安全的社会环境。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承诺书 第5篇

汕头市龙光建设有限公司:

根据国家、省、市关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有关规定及“谁经营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企业和项目经理部签订以下目标责任书:

一、乙方雇用、容留没有持户籍地颁发并经现居住地乡镇、街道计生管理部门查

验合格的《婚育证明》的流动育龄妇女(18~49周岁,含随队家属,下同)。对

因故暂未办、验《婚育证明》的流动育龄妇女,敦促她们在被招用当月底前到所

属辖区的乡镇、街道或办理临时《婚育证明》,不办理者及时予以解雇或劝离。

如违反规定,乙方愿意接受相关处罚,负责相关费用,承担相应的经济及法律责

任。

二、乙方每半年组织所雇用的流动已婚妇女查环查孕一次,督促她们落实节育措

施和补救措施。

三、定期如实填报《项目部雇用流动育龄名册》,接受甲方和有关部门的检查。

如弄虚作假,愿意接受甲方处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如果乙方所负责的工程项目雇用流动育龄妇女出现超生的,愿意接受甲方

对项目经理扣分直至取消资格的处罚。

甲方:汕头市龙光建设有限公司(章)

乙方:汕头市龙光建设有限公司

责任人:

海滨路中段综合改造工程(章)

责任人:

2007年

流动人口安全承诺书 第6篇

承 诺 书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发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加强我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特制定二零一二年度景洪市职中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承诺书。

一、承诺人(学校校办企业负责人、租住学校校舍人员或承建学校校舍的施工单位)在办理其所属人员子女入学(园)手续时,主动向学校交验有效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无有效证明的,将按《条例》规定限期办理。

二、承诺人将遵守国家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不出现违法生育,自觉接受属地计生部门开展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

三、学校要加强本单位出租房流动人员计划生育情况监管,即使向属地计生部门通报流动人口违法生育情况。对本单位范围内流动人口家庭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宣传,宣传普及率达90%以上。

四、学校要加强本单位流动人口用工情况监管,对来学校打工人员严格登记管理。对外出务工人员积极向流入地提供信息并及时查验寄回的各种证明。

学校(公章):承诺人:

负责人:(签字盖章)

党员承诺书(流动党员) 第7篇

(流动党员参考样本)

共性承诺:

1.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2.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

3.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4.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

5.按时足额主动交纳党费,积极参加组织开展的党员活动,定期向党组织进行思想汇报。

6.教育引导家属子女遵纪守法、尊老爱幼、爱岗敬业。职责承诺:

1.在外不做与党员身份不符的事,不做有损于家乡形象的事。2.爱岗敬业,积极主动宣传家乡,利用自身工作优势为家乡人民脱贫致富做贡献。

3.本人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和联系地址如有变更将及时向党组织汇报。

4.每半年向党组织做一次思想汇报,总结在外工作、思想情况。实事承诺:

流动人口安全承诺书 第8篇

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安全防护意识较薄弱,缺乏在交通、用电、用火方面的安全常识,与其父母的监护与教育不足、娱乐形式单一等有关[3,4,5]。本研究旨在关注流动儿童父母安全知识掌握和教育行为现状,并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以期提升其安全教育质量和流动儿童的自我防护能力。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4年10—11月间,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南通市崇川区、港闸区、通州区、开发区的教学水平中等、流动儿童数量占到25%以上的8所小学。在每所小学的一至六年级中各选择2~3个班级,每个班级不少于20名儿童,且流动与非流动儿童对半,共向其1 800名父母发放问卷。共回收问卷1 786份,有效问卷1 664份,问卷有效率为93.2%。其中,流动儿童父母813名,非流动儿童父母851名;男生父母841名,女生父母823名;一年级儿童父母281名,二年级和三年级父母均为278名,四年级父母275名,五年级父母283名,六年级父母269名。省外流动儿童父母为1 231名,占74%,主要来自安徽、福建、河南、山东、浙江5个省;省内流动儿童父母400名,主要来自盐城、徐州、淮安、连云港等地,占24%;市内流动儿童33名,来自南通的下属县市,占2%。

1.2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涉及儿童(包括出生年月、性别、户籍所在地、来本市时间、所在学校和年级)及养育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户籍所在地、职业、月收入、受教育水平)、安全知识的知晓水平及来源、安全教育的观念、内容、频率、方法等,所在社区安全教育开展的频次,具体有41项问题。

其中,安全知识知晓水平的调查包括父母的自感水平和实际的知识掌握,前者由父母自己判定自身的安全知识掌握处于“很好”“一般”“较差”的等级; 后者涉及防触电、防溺水、防火、药品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运动安全、玩具安全8 个领域,采用开放性询问( 如“你知道过马路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吗?”) 。若回答1 ~ 2 项正确答案记1 分,回答3 ~ 4 项正确答案记2 分,回答5 ~ 6 项以上正确答案记3 分,说出7 项或以上答案记4 分。调查问卷发放给儿童,由其交给相关父母。问卷要求父母认真客观填写,并采用匿名方式,填写后第2 天统一上交给班级教师,再由研究人员统一回收并检查项目填写是否完整、剔除不符合要求的问卷。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算百分率并进行χ2检验;流动与非流动儿童父母安全认知水平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

2 结果

2. 1 流动儿童父母安全知识知晓及其获取途径

2.1.1安全知识知晓水平

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父母的安全知识掌握情况有所欠缺,明显落后于非流动儿童父母(χ2=8.8,P<0.05),表现在81.1%的流动儿童父母认为自己的安全知识掌握情况“一般”,低于非流动儿童父母的74.4%;7.0%的父母认为自己的安全知识掌握“较差”,认为自己安全知识掌握“很好”的父母仅占18.6%。

由表1 可知,流动儿童父母安全认知得分低于非流动儿童父母,且在防触电、食品安全、药品安全、交通安全、运动安全、玩具安全领域明显落后( P值均<0. 01) 。

2.1.2安全知识获取途径

54.7%的流动儿童父母的知识来自于“自身经验”,高于非流动儿童父母的38.8%;流动儿童父母中,有27.9%依赖于“周围生活”,9.3%来自于“电视报纸”,4.7%来自于“长辈传授”,仅有3.8%利用“上网”“教育杂志”获取知识,明显落后于非流动儿童父母的13.9%。

2. 2 流动儿童父母安全教育

2.2.1安全教育频率

与非流动儿童父母相比,流动儿童父母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频率更低,表现为65.1%的流动儿童父母“经常”(每周5次以上)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19.7%的父母“有时”(每周3~5次)进行安全教育,14.0%的父母“较少”(每周1~2次)教育孩子,甚至还有1.0%的父母“从不”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而与之相应的非流动儿童父母开展安全教育的频率为67.2%,30.3%,25.0%,0。经检验二者在安全教育的频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6,P<0.01)。

2.2.2安全教育内容

流动儿童父母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内容较为全面,但不均衡,他们较多对孩子开展交通安全(82.6%)、防触电(75.6%)、防走失(66.3%)、防拐骗(65.1%)、防溺水(55.8%)教育,相对忽略玩具使用安全(24.4%)、药品安全(24.4%),特别是安全急救电话方面的教育(16.3%)。

进一步检验显示,在“防走失”“防溺水”“防拐骗”“药品安全”和“玩具使用安全”上,流动与非流动儿童父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而在“交通安全”“防触电”和“安全急救电话”上,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4. 077,10. 993,32. 46,P值均< 0.01) 。主要表现有75. 6% 的流动儿童父母对孩子进行了防触电教育,而非流动儿童父母比例高达92. 6% ;有16. 3% 的流动儿童父母对孩子进行安全急救电话教育( 包括110,119,120 等) ,落后于非流动儿童父母的35. 3% 。

2.2.3安全教育方法

在教育方法上,65.9%的流动儿童父母采用“直接告诉孩子不可以怎么样”教育方法,高于非流动儿童父母的48.4%;22.4%和8.2%的流动儿童父母采纳了“举例子”和“结合故事图书”的教育方法,低于非流动儿童父母的41.8%和9.0%;还有0.4%的流动儿童父母采纳了“发生情况再告诉”的教育方法。进一步的检验显示,流动与非流动儿童父母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1,P<0.05)。

3 讨论

调查显示,流动儿童父母自身安全知识知晓水平较非流动儿童父母低,对安全教育知识的掌握还有待进一步加强。2014 年对北京市的一项调查显示,民办打工子弟小学5. 5% 的父母“自感掌握足够的健康知识”,31. 2% 的父母“自感掌握健康知识不够”,落后于户籍小学的父母[6]。流动儿童父母自身安全知识不足自然影响儿童的安全教育及其效果,需要引起注意。

此外,流动儿童父母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的频率较低、内容选择上有所偏颇、教育方法上更倾向于采纳“直接告诉不可以做”这一简单方式,与流动儿童父母的职业特点、受教育水平等因素有关。流动儿童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低( 以初中为主) 、收入较低,导致其较为注重基本安全和生理需要的满足,忽视了对孩子安全健康方面的讲解与教育; 他们多为个体经营和体力劳动者,往往以在企业打工、从事建筑( 如拆迁、搬运、装潢、木工等) 和物流运输业( 如司机、跟单、修理汽车等) 或小买卖( 如卖小商品、菜、食品和收破烂等)等行业为主,这些行业的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流动性较强,职业特点有可能影响到他们对子女发展和教育的关注[7],也影响到对子女开展的安全教育。

流动儿童父母的安全知识有待于得到充实,其教育行为和质量急需进一步提高,这需要媒体、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团等的引导和父母的积极参与。具体建议如下:(1)通过媒体向流动儿童父母宣传安全教育知识。全社会在发展经济、促进文化教育的同时,不应该忽视儿童的安全和健康成长。如在公益广告中宣传儿童安全的重要性,提高社会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在电视节目的安排上,播放关于儿童安全方面的动画片;积极利用儿童读物的优势,传播健康向上的内容,引导广大儿童及其父母学习安全知识、规范安全行为。(2)发挥社区基层组织的能动作用。据调查,“经常”开展安全知识宣传的社区只占17.4%,而“从不”和“很少”开展的社区占59.3%。社区应充分发挥贴近流动家庭、对其需求和现状较熟悉的优势,加强其教育功能的发挥[8],通过社区内的宣传媒体(如报刊栏、宣传画张贴、小区广播、相关影视作品播放等途径)普及儿童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并可以组织一些相关的活动(如亲子活动、安全知识讲座、家庭安全教育大讲坛)促进社区内流动人口家庭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并从方式方法上为父母提供简单可行的策略,进而提高流动儿童父母的教育能力和儿童自我防护的能力。(3)加强父母与学校联系,为流动父母提供丰富的安全教育形式。作为专业教育工作者的学校及其教师应摆正自己的位置、提高开展家校合作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深入家庭了解流动父母和孩子的特定需求,增加为父母提供安全教育知识的频率,还要丰富教育形式。(4)企事业用人单位应加强安全教育知识和行为的普及。流动儿童父母从事的工作多是事故易发的类型。企事业用人单位应规范和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从源头把好安全关,消减安全风险。当父母的安全意识提高了,不但能避免自身受到伤害,也为他们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奠定了基础。(5)借助社会团体,向流动儿童父母宣传安全知识和教育。高校、非政府组织(NG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可组织志愿者组成“情系/牵手流动儿童”“支教圆梦”等教育关爱服务团队,为流动儿童开展系列活动的同时,也对其父母开展各种培训活动,提高其安全意识,减少意外伤害等的威胁。

摘要:目的 了解南通市流动儿童父母安全知识和教育行为现状,为提升其安全教育质量提供指导与帮助。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江苏省南通市8所小学1 664名儿童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1.1%的流动儿童父母认为自己的安全知识掌握情况“一般”,且对防触电、食品安全、药品安全、交通安全、运动安全、玩具安全的掌握水平明显落后于非流动儿童父母(P值均<0.01);其知识获取途径较狭隘,以自身经验(54.7%)和周围生活(27.9%)为主;他们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频率少于非流动父母(P<0.01);其教育内容不均衡,对“防电”和“安全急救电话”的教育差于非流动儿童父母(P值均<0.01);65.9%的流动儿童父母更倾向于“直接告诉孩子不可以怎么样”的教育方法。结论 与非流动儿童父母相比,流动儿童父母的安全知识与教育行为存在一定的不足。应充实流动儿童父母的安全知识、提高其安全教育水平。

关键词:安全,知识,健康教育,儿童

参考文献

[1]刘震.关于流动儿童群体的研究综述[J].法制与社会,2010(1):192-193.

[2]张莹莹.莫让暑假成为流动儿童危险期[N].云南政协报,2010-8-2(005).

[3]陈小明.加强安全管理保护“流动花朵”[J].中小学管理,2006(4):50-51.

[4]严卫星,苏建兴.让自我保护成为一种习惯[J].教书育人,2009(1):10.

[5]黄其通.外来务工子女的家庭教育与安全问题思考[J].教育科研论坛,2008(11):89-91.

[6]孙磊,纪颖,王燕玲.北京市流动和户籍小学生及家长健康教育需求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1):990-993.

[7]王晓芬.流动学前儿童家庭基本状况调查及相关思考:以江苏省某市为例[J].幼儿教育,2012(12):36-39.

震灾呼唤安全的人口发展 第9篇

法学博士

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

汶川地震灾难使我们重新认识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使我们认识到大自然的生态体系中存在着至少三类人类居住区,即人类居住环境适宜区、人类居住环境危险区和人类居住环境不适宜区。人口的合理分布必须考虑到人类活动对脆弱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脆弱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制约。如果我们能依据生态整体主义和以人为本原则的双重考量,根据历史资料的文献记载和环境科学综合评估,建立起科学的、符合实际的人居环境评价体系,分出三类人居地区,从而有助于我们做出科学的人口居住规划。

首先,人类居住环境适宜区。一方面,人类人口的分布和集聚不会遭遇到严重的环境制约和潜在的环境威胁,如地震等地质灾害、水旱灾害、飓风等;另一方面,人类要在一定的文化和管理下实现环境友好的生产、生活和活动方式。历史上长期风调雨顺、没有灾难的地方,就是我们理想中的“桃花源”。

其次,人类居住环境危险区。一方面,我们需要对生态敏感脆弱带的人类活动提出环境警告,同时需要将人口适当疏散、外迁到人类居住环境适宜区。如,四川青川县在本次地震中受到了重创,由于当地自然环境恶劣,无法妥善安置全县所有受灾群众,县委决定动迁三万人。但由于这种环境难民式的人口迁移是政府组织的,因此带有引导性甚至强制性,需要在充分了解民情、尊重民意的基础上开展,高度关注这种特殊移民的环境与文化适应性问题,才能达到维护好民权和生态的双赢目标。另一方面,我们要对无法外迁的人口实现“新安居工程”。过去通常所说的安居工程是指解决住房难问题,实现的目标是居者有其屋。新安居工程还必须考虑人居的环境安全,实现“居者有其屋,居者固其屋”。这次最让人痛心的是,很多孩子不是直接死于地震,而是亡于危楼。那些被巨大悲痛包围的家长们痛心地看到了一个事实:天灾不可违,人为最可恨!据报道,吸取我国汶川大地震血的教训,日本打算花费5亿日元加固中小学校校舍,使之成为避难所。中国将来还会发生大地震,然而我们准备好了吗?杨东平曾说,全国农村“普九”欠债高达500亿元,那么不得不追问的一個问题是:全国中小学还有多少危房危楼让人提心吊胆?!

再次,人类居住环境不适宜区。在理论上,我们需要24小时不间断的环境监测预警;在人口对策上,最好的选择是实施“零人口分布”。例如,面积广大、处于高寒的可可西里地区历史上一直就是无人区,但却是我国珍稀动物藏羚羊的天堂。由于藏羚羊的皮毛有很高的市场价格,因此导致了一些反生态人口(盗猎分子为主体)的侵入。坚决实施“零人口分布”是维护脆弱生态系统中资源环境自我平衡的正确选择。在地质灾害频乃、生态系统脆弱、环境需要维系原生态的情况下,规划“零人口分布”,阻断人类活动对脆弱生态的扰动,恢复自然的原生风貌和再生能力,应该是比较明智的做法。汶川大地震产生了一些次生灾害,如在四川灾区形成了30多处堰塞湖,一旦溃决,产生的次生灾害将非常严重。所以,提前迁移人口是非常重要的安全保障措施。

本次地震灾难引发我们思考的第二个人口问题就是大批计划生育家庭的结构损伤问题。笔者曾经提出计划生育家庭四分类的观点,即计划生育家庭包括了至少有一个男孩的强势家庭、双女户弱势家庭、独生子女风险家庭以及父母或者孩子伤病残缺的残破家庭,后两类家庭的风险和困难是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根据目前的数据,四川省遇难的师生人数约占本次地震遇难人数的12%,其中遇难的学生中不少是独生子女,这再一次以残酷的事实证明了笔者于2004年提出的“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这一判断。亲人的离去和伤残,是地震带来的难以言表的伤痛。在聚源中学,人们听见一位妈妈在责备死去的孩子:“我们辛辛苦苦把你养大,你就这样突然走了?!你怎么可以让我们孤孤单单变老?”

人口学理论指出,在传统社会,为了应对高死亡率,需要有高出生率来平衡,也就是说,需要补偿性生育,这是人口转变早期阶段的高位均衡机制。以“一胎化”为主导的生育政策在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面前显示了自身固有的脆弱性和风险性。我们生活的世界并不太平,前进的道路上铺陈着种种危难和风险。在面貌万端的突发性灾难面前,独生子女家庭是最不堪打击的脆弱家庭,其风险性就在于惟一性。独生子女风险家庭可以在一瞬间变成悲苦的残破家庭。

县人口计生委服务承诺书 第10篇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加强**人口计生委的廉政勤政建设,塑造良好的公仆形象,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代表县人口计生委作出如下服务承诺:

一、服务项目:

1、再生育审批。

2、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办理。

3、独生子女病残儿鉴定。

(一)办事依据:

《**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09号)、《病残儿医学鉴定管理办法》(国家计生委令7号)。

(二)服务范围:

全县行政区域内有常住户口的已婚育龄夫妇、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或者只收养一个子女后不再生育的夫妻、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或者只收养一个子女后不再生育的夫妻。

(三)办事程序:

1、所在村(社区)初审,在审核表上签字盖章(来源:好范文 http:///);

2、县人口计生委职能股室站审核相关资料,提出审核意见;

3、将审批结果由乡镇计生办在村张榜公示并告之当事人。

(四)服务时限:

对各乡镇上报需办证的,资料齐全的在2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独生子女病残儿医学鉴定组织管理工作根据市人口计生委要求的时间及时组织到市鉴定,并将鉴定结果及时通知到申请鉴定人。

二、服务承诺

1、遵守法律、法规,坚持依法行政,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审批、鉴定相关手续;

2、增强公仆意识,文明办事,礼貌待人,热情接待群众,认真据实,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服务;

3、强化监督机制,畅通群众举报、投诉、监督渠道,对群众举报、投诉问题做到及时、认真、公正处理。

三、严格责任追究

对在办理再生育审批手续和社会抚养费征收中发生的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循私舞弊,索取贿赂,给不符合生育条件的对象办理生育审批手续的,依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影响机关效能建设和发展环境行为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我们一定认真履行上述承诺,并请广大干部群众、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县人口计生委设立举报、投诉电话:

2012县人口计生委公开承诺书 第11篇

为优化发展环境,推进人口计生工作更好更快发展,县人口计生委以开展“解放思想塑形象,转变作风促发展”主题活动为契机,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县党代会、人大会精神,努力提升服务水平。现根据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我代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向社会公开承诺如下:

一、严格政务公开,实行阳光计生 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做到“三公开”。一是及时向社会和公众公开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审批、行政许可、政务服务、奖励扶助等方面的政策及法律法规。二是公开办证、审批程序。三是公开工作人员身份和办公电话,确保人口计生工作阳光运行。

二、强化服务意识,严格责任追究 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强化优质服务意识,提高优质服务水平,努力做到为基层、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方便、优质、快捷的政策咨询、办证服务、技术服务,及时落实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维护育龄群众合法权益。严格实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对执行不严、落实不力的,一经查实,将按照有关规定严格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三、坚持廉洁从政,主动接受监督 加强干部职工思想作风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决

流动人口安全承诺书 第12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制定的“四项制度”,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转变工作作风,规范行政行为,结合勐腊县人口计生工作实际,特向社会各界和广大人群众郑重作出如下承诺:

一、坚决贯彻落实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遵守国家有关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规章,严格执行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的决定,确保政令畅通。

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严格依法行政,坚持民主集中制,努力提高机关工作效能。加强队伍建设,队伍作风及宗旨意识。

三、加强窗口建设,全面推行“服务承诺、首问责任和限时办结制度”,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机关效能建设。做到仪表端庄,举止得体,文明礼貌,热情周到,首问负责,有问必答,提高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水平。

四、依法履行法律赋予的行政职能职责,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推行政务公开,严格公开承诺事项程序和时限要求,依法处理各类违法生育案件,努力创建和谐社会环境。

五、转变职能,提高效率,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努力做到精简办事程序,减少审批环节,特事特办,急事快

办,要事督办。

六、加强人口计生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认真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各项优惠政策,保障计划生育户各项合法权益。为育龄群众提供安全、优质的节育避孕、生殖保健服务。

七、严格遵守《云南省公务员八条禁令》,严肃工作纪律、认真履行职责,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不滥用职权,不以权谋私。

八、贯彻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法》、《云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云南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规定》、《信访工作条例》,切实做好信访工作,认真接待群众来电来信来访,妥善处理好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有访必接,有件必复。

九、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守政治纪律、经济纪律、工作纪律,努力建设廉洁奉公、公道正派、风清气正的廉洁型机关。

十、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强化效能监督。凡我局工作人员违反服务承诺的或执行不严、落实不力的,一经查实,按问责制的有关规定,进行问责。举报受理人:邹海英

联系电话:8122355

我们衷心欢迎社会各界、宣传媒体和广大群众监督。勐腊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流动人口安全承诺书 第13篇

1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十一五”期间, 贵州省级社会发展科技项目立项476项, 投入总经费2.96亿元。涉及优生优育、人口与健康、医药卫生等人口健康领域261项, 是“十五”期间的4.1倍, 占总立项数的54.8%, 投入总经费9326万元, 其中, 省社会发展科技项目经费资助金额2245万元, 是“十五”期间的4.7倍, 占总投入的24.1%, 带动社会资金7081万元, 占总投入的75.9%;涉及公共安全、防灾减灾、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和科技强警等公共安全领域43项, 占总立项数的9.0%, 投入总经费3812万元, 其中, 省社会发展科技项目经费资助金额971万元, 占总投入的25.5%, 带动社会资金2841万元, 占总投入的74.5%, 改变了“十一五”以前公共安全领域科技项目相对空白的局面。科技成果显著, 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明显, 科技服务民生能力增强, 较好实现了“十一五”社会发展科技规划的要求, 有效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据不完全统计, “十一五”期间, 贵州省社会发展科技项目在人口健康、公共安全领域获省部级奖4个;专利申请23项, 其中, 发明专利23项, 专利授权4项, 其中, 发明专利4项;制定各类技术标准9个;新品种6个, 新技术30项, 新工艺1条, 新设备1项, 新建各类试验示范基地18个。发表各类学术论文超过450篇, 其中, SCI、EI、ISTP、INSPEC等期刊收录25篇, 核心期刊208篇, 国内普通期刊114篇, 学位论文99篇, 科技专著2部。大多数科技项目承担单位都比较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 比较注意各类标准的制定和审批, 研发成果的总体水平较高。

2 科技保障人口与健康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 贵州省将信息化管理应用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针对本省的实际情况, 以卫生部卫生信息标准为基础, 完成具有较强扩展性和地方特性的贵州省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管理平台系统体系架构建设。

2.1 医药卫生理论及技术的研究取得较多成果, 为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支撑。

“十一五”以来, 贵州省在人口与健康、医药卫生及优生优育领域取得较多科技成果。围绕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地方病开展病因、诊断、防治技术的难题攻关。在医学基础研究、临床诊断及治疗方面均取得较大进展。

2.1.1 医学基础研究方面, 分析和掌握

脑梗死与ABCA1基因SNP的关联性, 进一步阐明其发病机制, 使ABCA1基因SNPs成为脑梗死诊断、治疗、预防和预后判断的新型遗传学指标;通过糖尿病肾病发病的关键途径——细胞信号通路的研究, 提出可阻断的环节, 为临床用药提供新的依据, 筛选出供活体研究使用的信号通路中药阻断剂, 并确定有开发利用价值的中药组方或单味药物供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建立了心肌缺血模型和心肌细胞氧化损伤模型, 首次对荭草花的化学成分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10个化合物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建立了HIV基因突变检测及耐药基因检测方法学并通过国家能力验证, 取得“优秀”成绩。

2.1.2 临床治疗方面, 首创了采用乌司

他丁治疗AHF的新治疗方法, 为临床治疗ALHF寻找一种新的途径和有效的药物;采用胃泌素、EGFR受体阻断剂或COX-2抑制剂均可显著抑制大肠肿瘤细胞和肿瘤组织生长, 联合应用胃泌素或EGFR受体阻断剂加COX-2抑制剂具有协同作用, 为临床上提高大肠腺瘤的药物治疗疗效和预防癌变提供了新的依据。

2.1.3 在地方病防控技术方面, 已在

平坝、开阳等18个乡镇建立有效的发热症状监测系统及腹泻病监测系统, 并建立政府和多部们参与、沟通和协调机制;初步建立贵州省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PID) 筛查协作组, 填补贵州省PID筛查和基因诊断的空白;首次从分子免疫学角度较全面探讨燃煤砷污染对人体的影响, 并提出砷致机体免疫损伤的机制, 为开发针对性防治砷中毒的新方法和新药物提供了科学依据;首次使用透射电镜观察并分析砷中毒大鼠脑及肾脏的超微结构改变, 为砷中毒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防治提供更为完善的理论依据。在地方性氟中毒研究方面, 首次提出了氟中毒骨骼损伤中有Runx2、骨桥蛋白、OPG/RANKL/RANK系统、PURA等基因及其蛋白质的参与, 为氟中毒发病机制增加了新的实验依据, 并应用中药对氟中毒骨骼损伤的治疗取得了初步的结果。

开展贵州省慢性肾脏病 (CKD) 、妇女乳腺癌、α-地中海贫血流行病学调查, 筛查出相关危险因素, 为早期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2.2 人口健康与计生帮扶工作稳步推进

“十一五”期间, 贵州省开展计划生育“三结合”帮扶项目, 直接投入省级科技经费100万元。累计帮扶计生户超过4600户, 通过技术培训, 使帮扶户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 普遍增产、增收, 收入明显增加, 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使计划生育帮扶户发挥科技示范带动作用, 带动周边的农户自觉遵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 有力地促进和影响了当地育龄群众生育观念的转变, 收到了良好的综合治理效果。

出生缺陷干预重大专项的开展在“十五”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全省出生缺陷干预的能力和水平, 将出生缺陷综合干预模式与计划生育、妇幼保健工作有机结合, 有效提高了贵州农村人口的健康素质, 规范和深化了全省出生干预工作。

3 科技支撑公共安全体系不断完善

3.1 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及灾害监测能力不断提升。

通过科技攻关项目的实施, 完善了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测、预警和服务体系, 贵州省对突发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部分技术已经达到我国领先水平, 其中, 基于FY-2C卫星数据的对流云 (积雨云) 识别系统填补了我国卫星资料在短时临近预报预警方面应用的空白。

3.2 在煤矿安全领域:

结合西南 (贵州) 煤层赋存特点, 对地面打钻抽采煤矿瓦斯技术及贵州现有煤矿抽采瓦斯技术、贵州近距离高瓦斯突出煤层群安全开采关键技术、高瓦斯突出煤层安全高效开采决策支持系统进行了研究, 解决了地面抽采采空区瓦斯的设计方案与论证, 并已在老屋基、中岭矿开展现场考察。通过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加强集成攻关、促进产学研结合, 实现贵州煤矿瓦斯重大灾害防治关键技术的重点突破, 初步解决了煤炭生产安全中的关键问题。

3.3 在食品安全方面:

贵州省食品安全检测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有效提高了贵州省食品安全检测检验技术水平及食品安全科技支撑能力, 完成了针对贵州省流通领域主要食品类安全指标的检测, 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分析评估模型, 打破传统食品流通领域中通过“检验”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方式, 实现风险规避或采取减低危害影响的措施;分析了解贵州省毒蕈食物中毒主要原因和发生规律, 开展毒蕈食物中毒基础知识宣传培训和健康干预, 增强了社会各界卫生安全意识, 使毒蕈食物中毒得到有效预防控制, 保障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

3.4 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

出台《贵州省应对气候变化地方方案》, 为全面落实和贯彻《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做好贵州应对气候变化地方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建立贵州气候应用及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业务系统, 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加强贵州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和科学研究发挥着积极作用。

4 结语

让科技创新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既是科技发展成效的体现, 更是科技工作的重要宗旨。在总结现有成绩的同时, 更要充分认识科技工作在服务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所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 以实施科技项目为契机, 因地制宜地解决当地发展技术难题, 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摘要:文章阐述了近年来贵州在人口健康及公共安全领域的科技发展情况, 并对科技在支撑贵州人口健康及公共安全等社会发展中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所起的重要作用及主要成效进行论述, 为运用科技发展解决社会发展公益性问题、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提供借鉴参考。

流动人口安全承诺书 第14篇

上一篇:石化园区安全下一篇:活动方案需求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