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有效途径

2024-07-06

谈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有效途径(精选8篇)

谈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有效途径 第1篇

谈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有效途径

谈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有效途径

李红军

摘要: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家庭观念、教育政策和教育体制、高职教育体系内部等内容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应从提高办学质量、开展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深入进行校企合作、制订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长远发展的政策等方面来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社会影响力,从而增强其吸引力。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吸引力;校园文化;校企合作

很多教育人员对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都是十分重视的,在职业教育的研究方面也付出了不少的努力。对于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体现:(1)家长对于学校职业教育的支持程度;(2)学生对于职业教育的接受能力以及重视程度;(3)社会中各个企业对于职业教育的认可程度。从目前的情况看,要实现以上三点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一、明确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面向对象

职业教育是面向大众的教育,每个人都可以接受职业教育。通过职业教育可以使更多的人通过学习和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职业教育本身的性质决定着它的社会地位,它的职业性、社会性以及人民性使得它具有鲜明的特征。在职业教育中,学校不能只是重视理论上的研究和学习,要对于学科的知识进行实践,不要一味地在学校内进行教学,要重视职业教育的三大特点。要针对目前的形式来研究我国的经济和发展,要把握好培养对象的特点,研究培养对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从而把课程与实际进行结合,面向社会进行培养,把一批适合社会的高素质人才提供给每一个企业,通过他们的努力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职业教育要与社会的需求相结合,把职业教育规模化,培养出更多的优质人才是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在社会中,人才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人才都有属于自己的岗位,所以,在职业教育中,要对学员进行多方面的培养,针对社会中需求的人才不同,培养出不同的人才,从而使市场中缺少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达到为社会输送急需人才的

目的。

二、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升的因素分析

1.家庭因素

(1)由于职业教育就是针对工作岗位进行的定向培养,所以,通过职业教育走出来的人才都是各个行业的技术型人才。很多家庭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上那些职业学院,因为在我国的大多数家庭中认为职业学院都不是名誉很好的学校。在选择学校上,家长们都比较倾向那些容易给学生带来相应地位或者经济的学校和专业。

(2)最近一些年中,职业学校逐渐扩建,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由于师资和设备的发展跟不上学校的增长速度,所以,导致学校的教学质量逐渐降低,最终导致家人对职业学校更不放心。

2.社会制度因素

在目前,很多的招生方式导致了高职院校在招生质量上受到了限制。目前,招生的主要方式就是分批录取,对于职业学校的招生都是在普通大学结束后才开始进行的,所以导致大多数优秀人才都被普通的大学录取,只有高考成绩不理想或者成绩差的学生才进入到职业学院去学习。从教育体系方面来讲,我国的职业教育学校得不到国家的重视,导致经费的分配不合理,这就使得职业学校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为了弥补政策上的不足,职业学校不得不通过筹集资金的方式去招生,主要通过增加学费或者扩大招生规模的方式去增加学校的教学经费,由于教学资源是一定的,这

就使得每个学生获得的教育资源减少,最终导致了职业学校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

三、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途径

1.调整专业结构,大力深化课程改革

(1)职业学校应该从自身的教育质量着手开始研究自己的不足,在进行学科的设置之前,对市场进行调研,选择那些最近几年或者将来一段时间都需要的岗位进行学科的设置。并且,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结构进行不同的调整,以便于适应当地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为学生增加就业机率。

(2)在职业学校中,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进行不同的教学改革,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使得课程的目标和实际情况一致,把实践课程增加到教学内容中。(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www.fWsir.com)在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校中的教学资源,把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进一步提升。

(3)不断增加学校的选修课内容,尤其是人文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人文修养。

(4)在教学中要把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加到学生的必修课中,学校要把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放在重要的位置。

2.培训“双师型”教师

在职业学校中,教师的素质是影响教学水平的一个关键。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教学理论,还需要拥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只有教师的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的阶段,才可以教出优秀的学生和更多的人才。

3.加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在职业学校中,要加强校园的文化建设,它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与此同时,还关系到教育机构培养出的人才在社会中的受欢迎程度。

4.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

相关的政府部门对于职业学校要更加重视,制订出对职业学校长远发展有利的政策,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社会地位,帮助职业学校吸引更多的学生资源,使他们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祝士明,杨爽。职业教育运行机制的发展趋势[J]。职业技术教育,(01)。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商业技工学校)

谈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有效途径 第2篇

时间:2011-04-21 15:16:56来源: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一个企业发展快慢,一个单位工作好坏,关键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富有合力的领导班子。下面就如何增强企业班子领导合力谈一下自己认识。关键词:企业,班子,领导合力

一个企业发展快慢,一个单位工作好坏,关键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富有合力的领导班子。下面就如何增强企业班子领导合力谈一下自己认识。

1.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是增强班子领导合力的基础

学习是工作的基础,也是提高素质、增长才干的主要途径。论文参考。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时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作为领导干部,只有不断的学习,开拓视野,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才能肩负起企业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求得生存,求得发展的重任。现阶段就是要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学习的首要任务,尤其要结合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搞好理性思考,不断加深对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思路、促进发展的措施、领导发展的能力。逐步完善企业科学管理体系、科学发展体系、科学决策体系,提高企业领导班子的决策能力和决策效率,把企业带领到科学的发展轨道上来。加强学习,丰富知识,提高素质是增强班子合理的基础。因此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熟悉本单位的业务技术,以利于做出正确的决策;各副职要精通分管业务工作,尽量成为“骨干”和“专家”型干部,以利于指挥和推进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善于向书本、向实践、向群众学习,特别要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打开新视野,拓宽知识面,坚持与时俱进,对自己工作领域内的最新理论、最新动态要准确把握,做到心中有数。这样,领导干部才能不断增长才干,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工作才有新思路、新举措,决策才会更科学、更正确,话才有分量,领导的思路才会正确,班子的决策才会有说服力,班子的整体合力才会得到充分发挥。

2.摆正位子,各负其责是增强班子领导合力的前提

领导班子做为一个集体,每个成员虽然有着共同的事业、共同的目标,但也有不同的分工,履行着不同的职责,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也就是说他们有着交集,也有分集。班子成员如何处理好交集与分集的关系呢?摆正位子,各负其责是前提。论文参考。

2.1要处理好两种关系。一是正职与副职的关系

党政“一把手”要认真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重大决策由集体研究决定,不能个人说了算。既要真正放手放权,真正调动起副职的积极性,把副职的内在潜力挖掘出来,把内在的活力激发出来,内在的创造力释放出来,又要对副职进行有效有力的监督,将不良的倾向消除在萌芽之中。作为副职而言,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是负责意识,既要对一把手负责,也要对班子整体负责。因此,作为副职既要增强大局意识,积极主动的支持和配合“一把手”的工作,积极参与集体领导,又要把自己分担的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把自己分管的工作置于整体工作之中,拿得起,办得成,让一把手放心。

2.2处理好副职之间的关系

副职各担其职,各负其责,工作互有交叉,需要彼此间的沟通协调。副职之间的和谐,理解和信任比什么都重要。所谓理解,就是在各自履行职责时,出以公心,力求公正,不能凭个人好恶、主观情感而草率行事,要善于进行平衡和协调,尽最大努力去寻求各方面的“共赢”。

2.3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每名班子成员都分管着很具体的工作,在工作中要立足本职、了解全局,用发展的眼光

来开展工作,掌握工作的主动权,不能始终墨守成规、一成不变。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还要不断研究新情况、分析新形势、提出新对策,进一步拉高工作标杆,增强责任意识,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3.加强团结,密切协作是增强班子领导合力的关键

领导班子的团结,事关一方发展,事关事业全局。有合力的领导班子表现在班子成员之间的和谐与团结,只有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间团结一致,和谐相处,共同努力,才能把班子建设好,充分发挥班子的合力。

3.1要搞好团结

班子成员要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一把手”要多讲些民主,班子成员要多讲些集中。工作上要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补台,不要拆台,更不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同志之间应互相尊重、相互信任,要以诚相待,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多找自己的短处,要充分认识到小圈子对党内和谐的严重危害性,大家心要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样才能发挥班子整体效能,形成合力,把工作干好。

3.2要经常沟通

班子成员之间在一起工作,难免会有一些想法不一致,这些都很正常,有意见或分歧时,要及时沟通思想,想办法求得一致;要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有意见就当面讲,切忌会上不说、会下乱说,搞自由主义,破坏团结。

3.3要有容人之量

在班子中应提倡相互宽容,互帮互学,真正做到思想上坦诚相见,相互理解,工作上协调一致,密切配合,要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别人有了缺点和错误,要出于公心,善意地去帮助,不要借机乱找茬子、泄私愤或打击报复。论文参考。另外,对那些反对过自己、与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要宽容,工作中有不同意见,要随时沟通,及时化解。

3.4要经得起批评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优良传统。班子成员之间从工作和团结的愿望出发,正确的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同志情感的交流,是真正的关心,是提高素质促进工作的有力武器,是诚挚的爱护,班子成员间相处一定要讲政治、讲党性、讲原则、讲大局,分清是非曲直,决不能放弃原则,一味的讲感情、讲交情,搞一团和气,谁出现了差错,就要虚心接受批评,并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训。

4.严以律己,公平公正是增强班子领导合力的保障

作为领导干部,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检点自己的言行,始终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当官为人的宗旨,做到令行禁止、步调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担负起领导责任。

4.1要讲求人品,严于律己

俗话说,做事先要做人,好的人品对领导干部来讲尤为重要。作为班子成员,只有品行端正、为人正派,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大家相处也会心情舒畅,关系融洽,合作愉快,与群众的关系也会密切。要正确对待利益问题,要有豁达的生活态度和俭朴的生活习惯,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遵守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慎用手中的权力,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做到以身作则,抵御住各种消极腐朽思想的诱惑,经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

4.2公平公正,公信力强

一是要公平公正地办事,做到在法律、政策、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领导班子要把维护公平公正贯穿工作的始终,带头依法严格公平公正办事,特别是在经济分配问题上,一定要做到不贪、不占、公平、公正、公开,带头规范执法、执纪、执规,带头排除干扰,带头抵制各种歪风邪气,旗帜鲜明地支持和鼓励公平公正的行为。二是要公平公正地选人用人,做到任人唯贤,不徇私情。重用什么样的人、缓用什么样的人、不用什么样的人,对用人具有十

分重要的导向作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以正确的用人导向保护和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三是要公平公正地待人处事。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要一身正气,充满正义,不能搞拉帮结派。对涉及干部的切身利益问题,要“一碗水端平”,不搞厚此薄彼。

浅谈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第3篇

如何通过改善发展环境,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提升其服务能力, 有效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从而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

一、吸引力不强的具体表征

1、有吸引力的职业教育的基本特

征是“让民众满意的职业教育”, 只有让民众满意才能吸引人们。同时, 职业教育吸引力表现出个体性和历时性特征。个体性特征体现在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是因人而异的, 因为即使职业教育办得再好, 也不可能对每个人都有吸引力, 这是从职业教育接受群体的视角来探讨。历时性特征体现在时代在变、个体在变, 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也随之发生变化, 从而带来不同阶段职业教育吸引力特征的差异。

2、职业教育“不可替代性”的特征尚不明显。当人们失业或者转岗时, 很少主动寻求职业教育或者培训;企业

员工在职培训尚未制度化;企业同职业院校合作兴趣不强, 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主动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参与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提供兼职教师的企业较少等等。

3、职业教育质量有待提高。

目前, 就读职业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是考不上高中的所谓后进生。学生不愿意选择职业教育就难有学习热情, 尽管职业院校满腔热忱, 但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仍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 突出表现在就业状态上“有事没人做、有人没事做”的现象存在。

二、增强吸引力的措施

1、切实提高教育的质量。

一方面, 要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 尤其是加强“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教学环境的改善, 切实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能力。另一方面要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的趋势, 改革专业课程, 借鉴国外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理论, 结合我国实际, 提高专业教学的有效性, 让学生接受高水平的、名副其实的职业教育, 为以后顺利就业作好充分准备。

2、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

在职业教育仍然缺乏足够吸引力的情况下, 政府有必要继续相关的支持政策, 推动职业教育乘势发展。要对职业教育实施保护性招生政策、倾斜性学生奖助政策。同时, 对地方政府举办职业教育的绩效进行分阶段的考评, 制订严格的操作性强的督导和问责机制。教育层面应真正把职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中的战略重点。变职业教育财政投入占整个教育财政投入比例连年下降的现状。“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也要逐年提高到普通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20%~25%。要更多投入于职业院校办学条件的标准化建设, 改变目前职业院校学费高于同类普通教育的现象, 使职业院校教育对学生具有价格竞争的优势, 提高其吸引力。

3、努力做好校企合作。

职业学校应主动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主动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 最大限度地发挥技能人才在企业中的作用, 让企业感到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是能够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现在一些职业院校毕业生实际操作能力不是强, 大多数人需要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满足所在岗位的操作要求。原因是一些职业院校的教育模式主要采取课堂理论讲授为主, 实践课时相对较少, 而且大多停留在课堂实践、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层面, 学生很少能真正到企事业单位进行有针对性的生产与工作实践, 而生产工作实践恰恰是学生亲身体验和应用知识于实际的探索性活动过程, 对培养学生的学生动手能力, 激发学生创造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积极探索“车间进校”、“班级进厂”、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等做法, 真正实现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

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是个系统工程, 涉及政府和有关部门、行业和企业、职业院校、社会等方方面面。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职业教育者在多年执教的基础上, 针对现实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 为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服务。

参考文献

浅谈增强幼儿体能的几种有效途径 第4篇

【关键词】体能;体质;身心规律;营养膳食

健康的身体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今天的幼儿,长大成人后,将处于一个高科技激烈竞争的年代,是一个人的素质激烈竞争的年代。竞争是残酷的,也是无情的,而竞争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健康的身体。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苦战四年,提炼出了镭,她的切身体会就是“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

幼儿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其身体各器官发育较慢,而且柔弱,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都很差。体能锻炼能促其骨骼、肌肉、神经系统及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协调发展,还能弥补幼儿身体上的某种先天不足。因此,幼儿的体能训练是奠定幼儿生命的基础教育,是幼儿从事一切活动之根本。

幼儿的体能训练应根据我国现阶段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进行,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发育为宗旨。那么,怎样来提高幼儿的体能呢?

一、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全面锻炼计划,以增强幼儿体质

体质即人体的质量,包括身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心理发展等方面的水平。全面锻炼是指要锻炼身体各个部分,使体质内涵所包括的各个方面都得到较好的发展。幼儿身体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机能较弱的特点,身体各器官系统之间,各器官系统内部形态机能发育有早晚快慢之差。因此,要达到锻炼目的,必须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以增强幼儿体质。

1.促进身体形态和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发育。根据幼儿骨骼容易变动的特点,要注重促进幼儿骨骼发育,使脊柱、胸廓、足弓正确形成。要重视下肢锻炼,如果下肢发育良好,对其今后的身高和体形的形成都有重要意义。要注意锻炼大肌肉群,锻炼维持身体、姿势的躯干和肩带肌肉群。在学龄前、中、末期,要注意通過掌握更多的运动技能和做多种多样的体育游戏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展。要重视循环和呼吸系统的正常发育,改善其活动节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要避免给予过强的刺激和过重的负担,以免引起病伤,妨碍发展。

2.发展身体素质。幼儿身体素质是随身体形态、机能和动作以及心理发展而发展的,但不应任其自然,而应根据幼儿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采取适合幼儿特点的方法来促进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幼儿的灵敏、速度、平衡等身体素质一般发展得较快,锻炼效果也比较好,要抓住这一时期发展这些素质,可通过体育课、体育游戏、户外体育活动来发展。

3.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幼儿期是走、跑、跳、攀登、投掷等基本动作形成和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基本动作的正确形式,将会给幼儿未来的运动能力、生活能力和劳动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发展动作既要注重动作的质量,又要适当注意数量的发展。对动作要有一定的标准,但不可过高或强求一律。

4.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御能力。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包括对寒冷、炎热、日晒的耐受力和对气候急剧变化的应变能力。要从体育锻炼、自然锻炼、运动卫生习惯培养等方面来锻炼适应能力。如空气浴,不论春夏秋冬坚持锻炼,就会增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少疾病,增强体质。

5.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身体姿势是指人在坐、立和走、跑、跳、投等活动中的身体形态,它不仅关系到幼儿身体的发展、形态的健美、活动的效率,而且是精神面貌和文化教养的反映。培养正确的姿势,首先应促使幼儿骨骼肌肉发展良好,要在体育锻炼和日常生活及各项活动中,重视培养正确的姿势。

二、提供良好的膳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幼儿期,是幼儿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此阶段的特点是:新陈代谢旺盛,需要的物质和能量较多,幼儿体表散热相对比成人大。根据这些特点,必须给与幼儿合理的膳食,才能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合理的膳食是指搭配合理,使各营养素之间保持一定量的关系,以利于幼儿的吸收与利用,满足幼儿生长和一切活动的需要,尤其是要保证蛋白质、热量、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与此同时,要培养幼儿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少吃零食的习惯。对于幼儿不爱吃而又有营养的食物,要做好诱导工作,以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良好的卫生保健措施

对幼儿个人和集体所采取的医疗保健与卫生防疫相结合的综合措施,能极大的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它包括合理的生活制度、营养制度、疾病预防制度、健康检查制度、卫生消毒隔离制度、体弱幼儿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能有效地预防和矫治幼儿成长中的各种疾病,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谈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有效途径 第5篇

摘 要:目前青少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本文对青少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当前形势下对青少年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缺失进行了分析,并着重探讨了如何增强青少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几条途径。

关键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道德、有效性

一、对青少年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青少年是网民的主体

据2009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截止到2009年6月30日,网民中18~24岁的人为38.9%,25~30岁的人为18.4%,18岁以下的人为14.9%,30岁以下的青少年高达72.2%;中小学生互联网渗透率达到15.4%。另据调查,大学生中91.1%的学生上过网,其中,67.5%的大学生经常上网。还有18%的学生很想上网。上网已成为青少年经常面对的学习生活方式

(二)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1,网络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青少年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但是一方面网上学术信息、娱乐信息、经济信息以及各种各样的黄色暴力信息混杂在一起,良莠不齐。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将全世界各个国家联系起来,形成不同的文化共享,不同的文化形态、思想观念在网络上交融碰撞,使得文化的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成为可能。这不得不能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2,网络影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网络的匿名性、虚拟化的特征使得一方面给青少年呈现真实的自我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也为非道德行为打起了保护伞。同样一个人,在网络虚拟环境下的行为与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往往产生了强烈的反差,这势必会导致一部分青少年呈现出双重道德人格,导致他们伦理道德判断能力的弱化。

3,网络影响青少年的人际交往。网上的人际交往不是面对面的交往,网络在物理空间上隔绝和孤立人们,缺失人际直接交往固有的丰富的人情表达和密切的情谊,以致使青少年可能在虚拟的交往环境中,以一种符号化的方式和机械的操作伦理来对待真实的他人和社会,导致人际交往的数字化、非伦理化。这种人际关系的疏离使得一旦走出网络,面对直接现实的人际交往时,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不平衡。据调查,全球有6%的人有不同程度的网络病。

二、当前青少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缺失

(一)教育者角色德转变跟不上网络教育发展,缺乏创新能力

网络具有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使受教育者的自觉性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虽然网络教育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更为丰富、多样化和灵活化,但是网络教育中教育者的角色并没有完全从传统意义上转变过来。他们大多缺乏先进的教学思想和计算机应用技能,不具有网络教育者的有效监督能力,不能随时监控青少年的学习行为,因此受教育者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指导。

(二)网络弱化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缺乏鲜活的教育内容

在网络中,教育者多与受教育者相隔一定距离,只能根据简单的文字来分析对方的心理和思想状态,而不能通过对方的表情、神态来准确地把握其思想状态,客观上使两者之间的感情

沟通比较困难,很难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就导致了一部分青少年走向孤立和自私,性情变得冷漠,甚至难以拥有真实可信、安全的人际关系。网络社会中的内容杂乱无章,具有无规则性,且受教育者的自由意识泛滥,如果没有鲜活的学习内容吸引受教育者的兴趣,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会大打折扣,学习者的学习会任意而为,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三)网络交流具有不可确定性和不对称性使得教育机会难以把握

虚拟的网络世界、不完全的个人资料,使得工作对象的身份不可确认,教师的交流和辅导便不具目的性、针对性和主动性,完全处于盲目和被动的状态。一旦话不投机,青少年置之不理或索性溜走都很有可能,这可能会丧失一个宝贵的交流机会,甚至使青少年产生误解。同时,由于时间和空间的不对称,交流一方在线,另一方很可能不在线,会使交流成为焦急的等待和无奈的独语。且机会稍纵即逝,待我们发现问题进行补救时可能为时已晚矣。

三、增强青少年网络思想政治有效性的途径

(一)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的自身素质

教育者应顺应时代潮流,增强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工作效率的紧迫感,提高处理信息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建立有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或者开辟师生思想对话天地,在网上进行思想交流,更贴近青少年的心理世界,更准确地把握青少年的思想动态,在交流中不知不觉地进行正确地引导,从而增强教育效果。

(二)积极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地长效机制

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是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必然要求。第一,加大网络基础建设和投入的力度,建设数字化校园,为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创造良好的硬件保障条件。第二,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通过BBS、E-Mail、QQ等形式,及时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第三,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培养青少年自觉的网络责任意识和优良的网络道德,自觉抵制有害信息对青少年思想的侵袭。

(三)倡导高品位和丰富的校园网络文化

要始终坚持服务于青少年的成长、成才,坚持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理念,强化信息资源建设。要让广大青少年自己积极组织并参与网上第二课堂活动,如网上辩论赛、网上学术沙龙等,使他们在参与中提高理论水平和组织能力。根据他们的需求与接受的规律体现不同的特点和层次,把健康、高雅的音乐、文学、绘画等作品,反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文化资源和中国革命等内容搬上网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

(四)创建良性互动的教育平台

教育者工作要充分利用网络交互功能创建良性互动的教育平台,让青少年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多采用网上讨论、网上评论、网上答疑等形式,建立起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联系;通过网络,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对学生进行帮助和指导;根据学生不尽相同的特点,提出不同层次的目标,提供充足的资源,创设宽松和谐的情境,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龙洲、廖志鹏.论青少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沟通问题[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7(3).[2]姚德利.论青少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2).[3]李爱民、张晓明.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的期待与实现———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情况的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3(3).[4]康秀云.当代国外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走向及其启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

(12):35—37

[5]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作者简介:林美,25岁,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区前进大街2699号吉林大学前卫南区经信三公寓1019室 邮政编码:130012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问题探析 第6篇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问题探析

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和劳动力市场技能型人才的匮乏,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扩大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范围,增加教育投入,整合社会职教资源,深化教学改革,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是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有效途径.

作 者:李杰虎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基础部,河南,郑州,450012刊 名:河南教育(高校版)英文刊名:HENAN EDUCATION年,卷(期):“”(12)分类号:G71关键词:职业教育 利益补偿机制 产业化运作 质量评价体系

谈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有效途径 第7篇

摘要:要实现新课程标准针对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增强初中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养成自觉主动的学习习惯。对此,教师必须认真钻研初中数学教学的最佳授课方式,精心设计、巧妙构思数学教学的一些重要环节,把课堂教学设计得得心应手,吸引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

关键词:中学;最数学教学;吸引力

1.认真钻研初中数学教学最佳授课方式

在讲授“几何”中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我不是直接给学生介绍上课内容,我是通过一个小故事导入的。我说:“昨天我想用木片做个大三角板,为同学们上课到黑板上作图多准备一套画图工具。我把一段长60厘米的木片,也没测量就截成了三段。”这时,我拿出所截的三块木板。“可是我的三角板还是现在这个样子。”说到这里,学生不禁产生了疑惑,为什么三角板还是木片的样子呢?对于学生产生的疑问,正是我讲这个故事需要的教学效果。我又说:“同学们猜猜我为什么没做好?”有的学生说没有钉子了,有的学生说我去做别的事没时间了……我一一否定了。这时学生的好奇心更重了。我让学生上台来帮我试着拼装一下。结果,两个学生互相帮助拼了很多次都不能拼好。学生们一下子看明白了,原来有两截木片长度不够,搭不到一起。这时,我再邀请学生上台来用皮尺对三段木片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分别是12厘米、16厘米、32厘米。然后,我让学生观察这些数字,让他们说说做不出三角板的原因。最后,学生得出了两块木板的`长度之和不能小于第三块木板的结论。我于是顺势引导:三角形,包括所有的三角形,如果出现两条边之和等于或小于第三条边的情况,那能不能构成三角形?就这样,我通过一个很简单的小故事,结合学生的动手参与,很简单地就让学生认识到了三角形三边关系。期间,学生与数学学习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好奇心,激发着学生学习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我步步抓紧,顺势引导,最终轻松完成了这节教学内容。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进行精心谋划、认真钻研,找到能调动学生胃口的最佳授课方式,是顺利实现新课标关于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2.精心设计,巧妙构思数学教学重要环节

例如,许多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面对数学测试往往是测试前高度关注,但测试后成绩一出来学生对待此次测试的关注度就会明显降低了。如果这时教师进行数学试卷讲评,学生的听课热情就会很低。其实,考试的目的,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对初中数学某个阶段的学习进行恰当评价,做到查漏补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查清数学每个阶段存在的问题,亡羊补牢是最为关键的考试目的。因此,学生听教师讲评试卷时,如果没有兴趣,参与不进来,考试就会流于形式了。那么如何改变这种不利的试卷讲评局面呢?其实,有不少办法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加以实施。比如,调整数学分数发布和试卷讲评的先后顺序。先讲评,后发布考试分数。有教师说了,不给学生判好的试卷,学生们上课看什么呢?这倒不难,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多媒体投影呈现就行了。

比如,教师可以不进行试卷判阅,完全可以把判阅任务交给班里的每名学生,那就是把试卷发给学生,学生不能判阅自己的试卷就行,教师边讲解,学生边给试卷打分。这样既节省了教师劳动,还让学生了解到每个考试细节,以及每个数学分数产生的原因,为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并发现自己的答题问题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通过上述事例不难发现,同样是不能绕过的教学环节,初中数学教学的方法却很多。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动足脑筋也好,还是稍动脑筋也罢,都应该适当对教学的过程和重要环节做适当思考。

谈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有效途径 第8篇

一、辅导员岗位职业吸引力现状

队伍是否稳定, 人才是否好进, 是判断一个岗位是否有吸引力的最直接的标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高校辅导员岗位缺乏职业吸引力主要表现为“现才难留”和“贤才难聘”。

(一) 现才难留

流动性强, 是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普遍特点。客观地说, 辅导员队伍需要有一定的流动性。但是, 如果流动性太强, 那么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就不是件好事。

有调查显示, 目前,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主要由专职和兼职人员成, 无论是专职, 还是兼职, 流动均较频繁, 平均职业寿命3到5年。辅导员队伍的高流动性使得辅导员队伍常年处于“新手上路”状态, 造成许多短期的工作行为, 既不利于保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 也不利于保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连续性。

(二) 贤才难聘

一直以来, 辅导员岗位都存在着三个偏低的现象, 即学历水平偏低、理论水平偏低、业务水平偏低。[2]近几年, 虽然有不少硕士甚至博士应聘高校辅导员职位, 使得辅导员岗位三个偏低的现象稍有改观, 但我们应该看到:就业压力过大、竞争太激烈是许多高学历、高素质人员选择辅导员岗位的重要原因。他们中的许多人抱着“出路就是转行”的想法, 以此为“跳板”的人多, 真正立志于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少。

上述现象, 充分说明辅导员岗位的职业吸引力还不够强, 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还需要大力探讨增强辅导员岗位职业吸引力的有效途径。

二、辅导员岗位缺乏职业吸引力的主要原因

造成辅导员岗位缺乏职业吸引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辅导员工作的现状使得人们难以把辅导员视为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职业。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 辅导员职业发展空间似大实小

辅导员职业发展空间小, 是造成辅导员岗位缺乏职业吸引力的最主要原因。

辅导员工作既区别于专门的理论课教师, 又区别于专职的行政管理人员, 对专职任课教师来说, 他们是学生政工干部, 对行政管理人员来说, 他们是基层“干事”, 总的来说, 他们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个群体, 我们不妨称其为“第三支队伍”。由于辅导员工作性质的尴尬定位, 使得辅导员在职业发展上表现出以下两个“似是而非”。

1、职称评聘似“易”实“难”

辅导员职务、职称评聘的出路看起来很宽, 既可走行政职务评聘这条“路”, 又可走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这条路, 甚至在专业技术职务上既可走研究员系列, 又可走教学系列。实际上, 真正在评聘的过程中, 辅导员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正所谓, 什么都是, 又什么都不是, 什么都可以评, 又什么都难评。

首先, 看看行政这条“路”。行政岗位的总体数量变化是很小的, 如果没有岗位, 即使你合条件, 也难以走通。而且, 和机关行政干部相比, 辅导员由于在最基层工作, 做的都是一些繁杂之事, 与学校上层接触少, 让领导了解的机会更少, 因此辅导员究竟在竞争上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有什么样的优势, 其中的胜算有多大, 都很难说。

其次, 看看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这条“路”。现在职称评聘在思想政治表现、学历、课时、研究成果等方面有诸多要求。在这些方面, 辅导员都有许多“硬伤”难以达标。撇开学历不说, 如果评教学系列, 则辅导员在课时方面难以达标, 因为一方面他们没有时间上课, 另一方面, 即使要上, 也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上一些选修课, 而这些课程大都是一些较杂的课, 专业性较差, 不利于职称评聘。在研究成果方面, 一般的辅导员根本很难达到国家的有关标准。这又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辅导员本身的科研能力有限, 二是国家在有关课题的支持力度上也比较小, 即使有一些课题, 也很不放心让辅导员去做, 三是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 也很难静下心来进行某项专门的科研。在科研上, 辅导员与其他专任教师或科研人员之间的差距也表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

总之, 辅导员的职称评聘是“似易实难”, 其出路是“似宽实窄”。而没有出路的职业, 其职业吸引力是可以想见的。

2、工作性质似“专”实“杂”

按照国家有关文件对辅导员的解释, 辅导员应该定位为专职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干部, 是一个专业、专门的岗位。但实际上呢?辅导员的工作的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学生学习、生活、感情、就业等各个繁琐的小事上。因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他们经常下到学生宿舍, 及时了解学生在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心理上的动态, 以便及时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没有随时随地的联系, 就没有及时准确的信息;没有及时准确的信息, 就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教育、引导, 许多危机事件就没发及时得到控制与处理。

(二) 辅导员工作压力过大

目前, 各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压力普遍都非常大, 对辅导员职业吸引力的负面影响也是而易见的。辅导员的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1. 工作对象多。

许多高校的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都在1:300以上, 有的高达1:600甚至更多。

2. 工作时间长。

辅导员每天工作的时间远超8小时, 而且极没规律, “两眼一睁, 忙到熄灯”, 是辅导员工作的真实写照。

3. 工作要求高。

由于工作对象的是大学生, 这就要求辅导员在知识、能力、人格等方面要有不俗的表现。在知识方面, 辅导员不仅要熟练掌握自己所学专业的知识, 还要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律以及职业规划等方面的知识。在能力方面, 辅导员要有良好的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危机处理能力等。在人格方面, 辅导员要用高尚的人格吸引力来感染学生, 稍有差迟, 就会招来领导、同行、社会、学生及家长各方面的非议。[3]

4. 突发事件让辅导员不得不处于“随时待令”状态。

据了解, 一般的学校都要求辅导员的手机24小时处于开机状态, 随时保持通讯畅通。这种永无止境的“应急”状态使人感到疲倦又厌倦。

过大的工作压力, 使辅导员产生畏难情绪, 对自己失去自信, 久而久之会影响辅导员队伍的稳定, 降低辅导员岗位的职业吸引力。

(三) 辅导员职业文化建设滞后

职业文化建设滞后也直接影响了辅导员岗位的职业吸引力。

近几年来, 由于我国职业文化建设整体环境的缺失, 加上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发展尚处于探讨之中, 所以, 辅导员队伍的职业文化建设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目前, 辅导员职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职业追求功利化。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许多辅导员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争名逐利, 不再希望从职业中获得更高的人生意义。[4]学校在这方面也缺乏正确、有效的引导。

2. 职业平等意识有待提高。

在许多领导和教师眼中, 辅导员就是一个打杂的, 只要学生有事, 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通过辅导员去处理。党政管理职能部门都可以向辅导员布置任务。多重管理、多重考核, 使得辅导员在谁面前都得“小心”应付, 时刻觉得低人一等。

3. 配套制度不健全。

制度文化, 是职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几年,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呼声很高, 但是配套的制度还很不健全。如, 辅导员的管理机制、职务评聘制度、保障制度等。这一些, 都直接影响了辅导员职业文化建设。

4. 人文关怀缺乏。

学校对辅导员人文关怀的缺乏, 主要表现在对辅导员职业发展、职业地位、福利待遇等方面考虑欠周。

(四) 辅导员福利待遇落实难

辅导员福利待遇落实难, 是影响辅导员职业吸引力的直接因素。

在同一所学校, 与专任教师或行政人员比, 辅导员工作的时间最长, 但福利待遇却相对较低。与同期毕业的业务课岗位上的教师相比, 虽然他们的工资在起步时相同, 但几年以后就拉开了差距。另外, 辅导员经常加班加点, 如何计算他们的加班时间, 落实他们的加班工资, 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增强辅导员岗位职业吸引力的途径

增强辅导员岗位的职业吸引力, 应该不断创新辅导员职务评聘制度、加强压力管理、努力推进辅导员职业文化建设、确实落实辅导员福利待遇。

(一) 创新职务评聘

职务评聘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措施, 所以, 没有好的职务评聘体系, 就不可能建设一支好的辅导员队伍。要建设一支专业化、专家化、专门化的辅导员队伍, 必须不断创新辅导员的职务评聘制度。创新辅导员职务评聘应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1、在职称 (岗位) 设置上要体现辅导员特色

辅导员作为高校工作的第三支队伍, 理应在职称 (岗位) 设置上体现其特色, 而不能作为行政管理人员、专任教师或科研人员来考评。现行的辅导员的评聘无视辅导员队伍的整体工作特点, 这种做法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是极为不利的。

在辅导员职称 (岗位) 设置上, 可以采用与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平行的, 但是又相对独立的体系。如设置初级辅导员、中级辅导员、高级辅导员、特级辅导员四个级别, 大致相当于专业技术人员的助教 (实习研究员) 、讲师 (助理研究员) 、副教授 (副研究员) 、教授 (研究员) 四个级别。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有利于体现辅导员工作的特点, 在职称评聘中方便按各自的标准来执行, 操作性较强。

2、在考核内容上要注意两个结合

(1) 要注意将考核内容与辅导员工作实际相结合

辅导员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处理具体事情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思想政治教育, 也就是说要与学生密切联系, 要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因此, 对辅导员的考核必须着重考核他们深入学生实际的情况, 比如, 召开班会的情况、下到宿舍与学生谈心的情况等。

但是, 现有的考核体系几乎不能反映出辅导员的这个主要工作任务, 因此, 还有待于我们对辅导员的考核进行进一步探讨, 提出科学的考核体系。

(2) 要将科研能力的考核与工作实绩考核相结合

现有的考核体系将辅导员与其他教师或科研人员的考核一刀切, 这种做法是很不科学的。应该说, 科研能力与工作实绩都很重要, 但是, 对于辅导员来说, 工作实绩尤其重要。或者说, 由于辅导员队伍在学历等方面的“先天不足”, 其科研能力也大打折扣。如果我们无视这样一个事实, 而一味地将他们的职称评聘与其他科研人员相比的话, 实际上是不利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

从管理学理论来说, 过低或过高的标准都是不合适的, 只有合适的标准才能真正起到激励作用。从现有的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情况来说, 与其把要求订得高得让他们摸不着, 不如适当降低科研标准。这样, 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才是有益的, 对辅导员的科研能力的引导与培养才是有益的。

3、在考核形式上要注意动态考核与静态考核相结合

(1) 动态考核

针对辅导员工作地点和工作时间变化大、流动性性的特点, 有必要对辅导员进行动态考核。对辅导员的动态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在处理日常事务的过程中考核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考核辅导员对危机处理能力;在不定期的工作抽查中考核辅导员工作的落实情况。

(2) 静态考核

静态考核主要是指定期考核, 如期中考核、期末考核、年终考核等。

(二) 加强压力管理

加强压力管理, 既不是向辅导员施加过大的压力, 也不是随意减轻辅导员的压力, 而是要求学校的管理者 (及辅导员自身) ,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辅导员的职业压力, 并运用各种方法及时对辅导员 (或辅导员对自己) 进行疏导和调节, 缓解压力, 从而尽可能地减轻过重压力给辅导员造成的不良影响。

加强辅导员的压力管理,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学校应该加强组织方面的压力管理。

(1) 按国家有关要求配备足够的辅导员。足够的人手是减轻辅导员压力的有效手段, 各高校应该按照国家的有关要求配备足够的辅导员, 以分流辅导员的工作压力。

(2) 对辅导员进行明确的分工。除了在学校层面成立专门的机构, 由专门的人员负责具体的工作外, 各院 (系) 还应该根据学生工作的任务性质与任务, 对本院 (系) 的辅导员进行分工, 让他们的工作任务不至于太杂。

(3) 促进学生工作组织内部沟通。沟通是缓解压力的一种有效措施。学生工作组织内部沟通可以分为纵向沟通和横向沟通两种, 纵向沟通是指辅导员和管理者之间、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沟通, 横向沟通是指辅导员和其他教师之间的沟通。纵向沟通可以使辅导员更好地了解管理层、了解学生, 也可以使管理层、学生更好地了解辅导员的实际生活、工作状况, 从而让辅导员和管理层、学生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横向沟通则可以使辅导员与其他教师之间加深了解, 获得彼此的尊重与信任。

2. 辅导员应当加强自我压力管理。

辅导员自我压力管理主要包括了解自己、学会管理时间、寻求心理援助、适度缓解压力等方面。

(三) 加强职业文化建设

现阶段, 在辅导员职业领域, 我们应该特别强调职业追求、敬业奉献、人文关怀、职业平等和制度建设等内容。

1、培养辅导员崇高的职业追求。

理想的辅导员首先要有做辅导员的理想, 所以, 培养辅导员崇高职业追求的核心内容是培养辅导员崇高的职业理想。

学校应该加强辅导员的职业理想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应从职业认知和职业情感体验两方面入手。

(1) 把职业认知教育作为岗前教育的重点, 实现职业“三了解”。即, 让即将上岗的辅导员了解辅导员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了解所从事职业的发展前景和社会价值, 了解辅导员职业所要求的职业素质。

(2) 把职业情感教育贯穿于日常教育之中。职业情感是对本职工作的情绪体验, 包括职业荣誉感和职业幸福感, 职业情感是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益的内驱力, 学校应该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多种渠道让辅导员时刻体验到职业荣誉感和幸福感, 进而将这种荣誉感和幸福感转化为工作动力, 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

2. 促进职业平等。

首先, 要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如“配备教学人员可以强一点, 配备辅导员可以差一点”、“辅导员是打杂的”等。其次, 要做到待遇平等。当然这不是要求绝对平等, 而是做到同工同酬。如住房、加班补助以及科研扶持等。最后, 要在学校、社会上大力宣传辅导员的优秀事迹, 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辅导员的氛围。

3. 倡导“人文关怀”。

辅导员受聘于学校, 为学校服务, 为实现学校效益的最大化而努力工作, 因而学校必须体现出对辅导员的尊重、理解和关怀, 使职业成为辅导员实现其人生价值的重要方式。辅导员与学校之间应该体现出平等友好关系, 而不仅是一种交换关系。

倡导学校对辅导员的人文关怀, 就是要尊重、理解辅导员工作, 为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让他们增强职业归属感。学校应当为辅导员建立必要的保障机制, 以保障辅导员的各项权利。在学校出台的各项有关保障的规章制度中要体现对辅导员的关怀, 将辅导员与行政管理人员、理论课教师平等对待。要不断改善辅导员的工作环境, 让他们的工作有相应的条件保障。

(四) 确实落实辅导员的福利待遇

解决好辅导员的待遇是稳定辅导员队伍的重要措施。解决辅导员待遇的措施主要有以下方面:

首先, 在工资待遇上, 要做到同工同酬。按照他们被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确定他们的工资标准。在课时酬金上, 与其他业务课教师的课时酬金执行一样的标准, 不搞两种政策。

其次根据他们既搞教学又做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及服务工作的特点, 合理确定他们的岗位津贴。

再次, 根据他们工作的突发性, 经常加班加点地工作, 合理考虑他们的加班费。

最后, 为了鼓励辅导员对所从事工作的理论研究, 学校还应设立专门的课题经费, 加大相应的科研支持力度。

四、结语

由内而外树立形象, 培养辅导员崇高的职业追求和敬业精神;由外而内加强激励, 给予他们与其付出相适应的经济收入、社会声望和社会地位, 加强职业压力管理。只有通过由内而外与由外而内的结合, 才能有效增强辅导员岗位的职业吸引力, 从而促进辅导员队伍向着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参见叶芜为、黄伟良.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困惑及对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 (2) :108-110[1]参见叶芜为、黄伟良.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困惑及对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 (2) :108-110

[2]参见黄映芳.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继续教育研究, 2003 (4) :91-93[2]参见黄映芳.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继续教育研究, 2003 (4) :91-93

[3]胡沐辉.关于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素质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 (11) :78-79[3]胡沐辉.关于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素质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 (11) :78-79

上一篇:城乡社区发展治理2021年工作总结下一篇:我家的烟囱小学六年级作文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