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尖初级中学2011年中考备考工作计划

2024-09-13

黄尖初级中学2011年中考备考工作计划(精选8篇)

黄尖初级中学2011年中考备考工作计划 第1篇

黄尖初级中学2011年中考备考工作计划

为了保证我校2011年中考备考工作有序进行,提高中考成绩,争取再上一个新台阶,实现中考目标,结合我校实际,特拟订我校2011年中考备考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转变教育观念,贯彻素质教育方针,对照我校三年发展的质量目标和思路,以研促教,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标及考纲为导向,以训练为主线,精心组织,夯实基础,面向全体,重点突破,抓早、抓实、抓细、抓好2011年中考工作,力争2011年中考成绩有较大幅度提升。

二、基本情况分析

我校有4个毕业班,学生人数176人。从上学年各科考试情况来看,各科发展较不均衡,有的学科与其它学校相比差距较大,学生个人自身发展不平衡,而且差生依旧不少,深感压力之大。究其原因却有诸多方面:

(1)部分教师新课改理念转换不到位,教法陈旧。

(2)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缺少吃苦精神,欠缺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少数学生厌学情绪较重,局部影响班级备考和整体成绩。

(3)班级治理力度还不够,学生养成教育差,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仍存在问题。

面对新的形势,本届毕业年级既面临良好的时机和有利条件,也面临许多挑战,只有振奋精神,迎难而上,科学备考,在工作中发扬团结协作精神,齐心协力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到信息互通,积极交流,只要我们细心研究学生,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教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材施教,相信差距只是暂时的,完成中考的目标仍大有希望。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机构。成立备考领导小组,加强中考复习工作的组织领导。组长

2.增强质量意识,强化教学管理。

树立质量意识,把教学质量摆在核心位置,树立“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成绩是师生的荣誉”的意识,坚定不移地抓好教学质量。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使每一位学生都切实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2011年中考中考出理想的成绩。学校要完善毕业班教学管理体系,明确分工,及时协调解决毕业班教学中碰到的各种问题。组织全体毕业班教师认真总结上届毕业班工作经验与教训,找出本届毕业生的长处,分析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本班、各学科实际,制订初中毕业班工作计划、复习迎考计划,明确目标,落实措施。

3.进一步加强毕业生的德育、体质、实验操作技能和心理健康教育。

(1)加强对毕业生进行理想、道德、纪律和励志勤学等方面的教育,引导 1

学生树立准确的理想和信念,形成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人才观和价值观。

(2)加强毕业生体育及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能以健全的体魄和良好的心态进行学习和系统复习,努力学习,诚信考试,接受上一级学校的挑选。

(3)注重实验技能的教学,把操作技能的训练落实到平时的教学中去,争取中考人人合格并力争优分率的提高。

4.抓好中考备考工作

(1)总结经验,深入分析,制定中考备考工作计划。认真总结上届毕业班工作经验与教训,找出本届毕业生的长处,分析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制订本学年毕业班工作计划,明确目标,落实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

(2)认真学习2011年中考各学科说明,明确考点和能力训练点,并把它们按中考要求分解,哪些属于熟悉的,哪些属于理解的,哪些属于分析应用的,并以此作为中考复习的纲目,贯穿到整个教学之中,使新课教学与复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分类指导,整体提高,实现2011年中考成绩的新突破。各班要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采取分类指导措施,加强对优秀生的培养。一是要全面分析学生,确定好优秀生名单;二是要制定优秀生的培养措施,使对优秀生的培养做到对象落实、教师落实、时间落实、地点落实、措施落实。让优秀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整体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普及与提高同步。

(4)认真组织九年级复习研讨会。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市教科中心组织、举办的中考研讨会,要求参会教师要认真学习,认真领会中考研讨会精神,回来后,在教研会上认真传达;认真组织好本校各学科中考研讨会,举办复习研讨课和学科备考经验交流会,利用每周的教研会,各学科教研组认真分析考纲、近年中考动向,共同探讨复习方案,为教师出谋划策,共同搞好复习迎考工作。

(5)认真组织各类考试及质量分析。认真组织好各类考试工作,本学年计划严格按照中考要求,年级组织上学期、下学期分别两次月考,年级组命题,要认真精选,试题要有针对性,要与中考题型接轨,考点要服从中考;同时认真组织10年秋季的期中考试和“一检”、11年春季的“二检”。每次考试后,要组织教师进行质量分析,要求每位教师要分析自己在教学和复习中的问题和不足,还要分析学生掌握的情况,针对问题查缺补漏,改进自己的教学与复习方法。综合分析每个学生各学科的情况,查找薄弱科目,与科任教师、家长一起有针对性的为学生指出不足,为学生度过难关。同时要抓好考前的实战演练,让学生适应中考。

(6)加强毕业班的教学管理,要求毕业班每个教师制定好复习计划,落实复习“三个阶段”的步骤、内容,扎扎实实地抓好复习教学工作。第一阶段,强化新课教学,各学科要切实抓好学案导学,要把握学科知识系统,夯实基础,进而形成能力;第二阶段,第一轮复习,针对实际,梳理考点与知识点,进一步强化基础;第三阶段,专题复习,加强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的培养,使综合能力得到提高;第四阶段,综合训练与实战模拟,做好查漏补缺,完全采用中考模式,使学生从知识和心理上适应中考。

(7)切实抓好复习课的质量。包科包班领导要督促科任教师写好复习课教案与学案,每周都要深入听课,同教师一起研究复习课的教法。

(8)举办复习研讨课和学科备考经验交流。专题复习阶段,举行复习研讨课,认真探讨复习的最佳方法。

(9)做好中考复习资料的选用工作。认真筛选复习资料,学生使用的资料忌滥,教师收集的资料宜广。提倡与其他学校联系,要从他们那里得到备考的经验。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备考方略,使备考工作更加正确、有效。

(10)学校之间互相学习、交流复习备考经验,实现智力资源共享,促进备考工作水平提高。注重收集中考信息,随时调整复习计划,热情为毕业班工作服务。

(11)学期初认真组织好体育技能和实验操作技能训练,为中考质量的全面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12)联系学校后勤处,作好中考备考的各项服务工作。

五、阶段划分与目标任务

1、第一阶段:完成所有新课的教学工作(2010年9月初至2011年3月底,大致上课时间27周左右)。扎实完成九年级新课教学任务,注重联系七、八年级学过的知识,使知识网络化,让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形成明晰的知识网络和稳定的知识框架。

2、第二阶段:(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系统复习阶段(3月下旬——4月中旬,时间约为3周左右)。以教材为主线,《中考说明》为依据,扎扎实实将课本复习一遍,本轮复习要使学生摸清初中内容的脉络开展基础知识系统复习夯实基础,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本阶段复习的主要任务及目标是:按《中考说明》中知识要求,完成各部分知识的梳理、归纳、整合,使各部分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力求实现基础知识重点化,重点知识网络化,网络知识题型化,题型设计生活化。可按考试中常常涉及的问题及主干知识进行专题训婪,做到重点知识精心讲,难点知识常常讲,热点题型反复练。让学生以练为主,突破重难点,练就基本技能,达到强化重点,突出主干,培养能力的目的。

3、第三阶段:(第二轮复习):知识、能力深化巩固阶段(4月中旬至5月底,时间为6周左右)。针对热点抓住弱点结合教材和考纲进行分专题复习,目的是要加强对学生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4、第四阶段:(第三轮复习):综合训练和实战演练。(6月上旬到6月18日,时间为三周左右)通过综合训练,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应试能力;加强综合训练,做好查漏补缺,在中考的前一周教师要对在综合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按题型分几块回味训练扫清盲点或者找出以前的试卷重点对以前做错和轻易错的题目进行最后一遍清扫研究解题方法、得分方法,题型训练向中考靠拢,并实行一周两次的模拟考试,使学生逐

渐适应中考。

总之,做好2011年中考备考工作,需要学校和各毕业班教师不断地探索,不断思索,全体毕业班任课教师团结协作,努力进取,扬长避短,迎难而上,以中考复习备考工作为中心,统筹安排,循序渐进,狠抓落实,才能完成我们的目标,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和提升纸厂河教育质量而努力。

黄尖初级中学2011年中考备考工作计划 第2篇

一、政治中考试题的主要特点及其总计划:

1、基础性:

2、时代性:

3、能力性:

4、灵活性:

5、创新性:近几年的试题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试题材料新、设问灵活、回答角度多,开放性强。但无论政治中考试卷如何“稳中求变,变中求新”,都脱离不了“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命题原则和规律,基础性、能力性、开放性仍将是中考命题追求的方向。为此,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问题来探讨:

(1)注重基础知识记忆,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复习效率。

(2)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历年中考命题时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近几年,政治中考试卷试题选取的材料更加突出社会重大热点问题和本地的实际生活,具有时代性和区域性;同时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中学生的特点,强调能力和实践性。

在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结合所学知识,特别要按照复习要求中的“理解”和“实践”层次的知识点,及时捕捉社会生活中的重大时事热点及发生在身边的重大事件,在具体的材料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应首先对“理解”“实践”层次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对重点知识和重点原理弄清、弄透。其次也要对一年来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时事、本地区的热点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准确把握好它们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通过对某一社会现实问题全方位、多角度的剖析和思考,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的基本情况:

学生对政治知识总体的把握上,还有待于提高,主要表现在:

1、对知识的联贯性,知识点与考点、热点之间的联系理解还不是很好,只停留在单个知识的掌握,还没有连成一体。

2、有些学生还存在着不肯多花时间在答题功夫的训练上,他们对自己的答题方法和技巧过于自信,有时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还是常见的。

3、中考临近,各科目加强复习,抢占时间现象明显。因此,学生在政治科上的时间相对减少。

三、具体的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我们采取集中优势,取长补短的备考方式,发挥个人关系,积极探听最新中考信息和寻求中考权威资料。杜绝被动应考,扎扎实实把好基础和基本功这一关,在中考复习中一定要抓紧每一堂课的时间,立争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收获,全面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和答题技巧。做好学生的中考动员工作。争取干好一场漂亮的备考战。具体的学习和复习时间安排及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阶段,2月21日——3月20日,利用四个周的时间,让学生理顺知识结构,掌握基本知识。

具体做法:

1、精讲:老师主要是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牵线索,找内在联系,形成系列,讲重点、盲点、难点问题。训练题的讲解重点在对知识的全面、多角度的理解和初步运用上。热点问题编成小系列,让学生掌握几个观点。

2、熟读:要求学生熟读课本,该记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

3、多思:要求学生多比较前后,寻找并收集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相似提法。

4、少写:一个单元只做一套标准试题,其他的习题只思考或列提纲,不宜每道问题都有长文。

5、专题研究:把课本知识以问题化的形式,列为专题研究。寻找具有代表性的习题,重点辅导。

6、能力训练:训练以模拟测试形式,按中考题型展开答题能力训练,主要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分析题以及材料说明题的强化训练。

7、勤查:经常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思考问题和运用知识能力的情况。

第二阶段,3月21日——5月20日,进入题型分析和解题思路和方法指导。

具体做法:

1、分析往年中考试题题型及其做法,找准中考出题方向;

2、编写考试题型解题思路和方法,发给学生;

3、进行解法指导同时收集时事政治题,应用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解题。

4、加强重点、难点、考点、热点之间联系进行讲解分析,特别是对考试试题的讲解。

5、综合模拟测试及讲解,至少3次。

第四阶段,5月21日——6月20日,查漏补缺阶段,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查找原因,及时弥补。进行时事政治有效指导。加强学生应试思想动员,树立必胜信心。

2011年2月21日

河北中考文科政治复习备考计划

夯实基础勤于思考

2011想品德中考备考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好的方法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重视方法等于提高复习质量。那么如何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提高复习效率,成为初三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下面对下一阶段的复习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研究《课标》及中考说明,把握中考命题方向

托课标和考试说明是2009试卷的一个明显特征。各省的试题基本上依据课标,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因此我们应认真研读“考试说明”部分,准确理解中考指导思想和中考命题的趋向原则,整体把握考查范围及要求,明确中考政治各知识板块、知识要点及考核要求,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避免做无用功。

二、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循序渐进

如何夯实基础呢?主要是“读”、“记”、“测”、“练”。

第一,通读教材,但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把每一课的知识进行梳理,初步构建知识体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学习中应善于思考,从学到的每一点经过思考能够扩展出许多知识,这样就丰富了你学习的内容。例如,复习九年级第十课时,一味地按照教材顺序是没有效果的,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三个板块,即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总体小康、全面小康。总体小康主要从实现的时间、特点和意义等方面把握,全面小康主要从时间、奋斗目标、意义、有利条件、面临的困难、具体要求等方面理解和把握。

第二,强化记忆。博闻强记是学好文科的一个重要因素。记忆是基础,理解是根本,应用是目的。当然应采用科学的方法记忆,我们反对死记硬背。我觉得同学们既要重视课上时间的利用,也不能轻视早上、中午、回家至晚饭前的零碎时间,哪怕利用这零碎的时间解决一道题、一个知识点,积少可以成多。

第三,及时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衡水中学升学率很高,其经验中就有一个:考试日常化,检测课堂化。也就是说要时常检测过关。检测的方法可以采用自我检测和他人检测等方式。如何进行自我检测呢?复习一段时间后,对复习过的知识应经常进行回忆。如有回忆不起来的内容,应马上查缺补漏复习巩固,总之,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

第四,选择合适的习题,提高复习效果。复习主要以课本为主,不要搞题海战术。

黄尖初级中学2011年中考备考工作计划 第3篇

看点1:捕捉提示信息

【原题导入】 (2010年山东省莱芜市)

他是梁山好汉, 每有战斗, 就赤膊抡斧, 冲锋陷阵。他不止一次大嚷“杀去东京, 夺了鸟位, 在那里快活”。直到最后喝了毒酒, 他还说“死了只是哥哥身边一个小鬼”。

①“他”是谁?绰号叫什么?

②请概括写出与“他”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

【圈点批注】它选取的是原著中的一段文字, 如果对《水浒传》的人物与故事情节熟悉的话, 应该比较好处理这道题。本题形式相对来说比较灵活, 要善于捕捉文段中的有关信息作为解题思路, 并能联想到名著内容。它考查了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

【解析】可根据这段文字中的一些提示词作为信息:如“梁山好汉”“赤膊抡斧”, 加上人物的语言可知他是李逵, 绰号“黑旋风”。与“他”有关的故事情节有很多了, 如黑旋风斗浪里白条、黑旋风沂岭杀四虎、李逵打死殷天赐、黑旋风探穴救柴进、李逵元夜闹东京、黑旋风扯诏谤徽宗等。

看点2:理解言外之意

【原题导入】 (2010年四川省南京市)

文章结尾写“生命难免也会有阴暗的死角……不论何时、何地、何境, 都别忘了开一扇心灵的天窗”, 下列名著中就有能表现这一哲理的事例, 请简要叙述一例。

《童年》 《名人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名著:《______》

事例:______

【圈点批注】这是现代文阅读中涉及的一首名著阅读题。不仅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而且要求学生能联想到名著, 这是对阅读的一种外延, 形式新颖, 对学生答题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它考查了学生识记、理解与表达的能力。

【解析】首先对这句话的理解应该明了, 它的言外之意是指人或许都会遇到困境与挫折, 然而不能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对生活的信心, 打开“心灵的天窗”就能赢得一片属于自己的美丽天空。然后应了解三个名著中有这层意思的人物故事, 并简要表述出来。《童年》中童年的阿廖沙生活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 外祖母给予他无私的爱, 使他增强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名人传》中贝多芬面对耳聋的痛苦与不幸, 用创作音乐来为自己打开心灵之窗, 最终成为不朽的音乐大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双目失明, 他凭借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 以顽强的毅力写作。 (意对即可)

看点3:区分共有特征

【原题导入】 (2010年福建省泉州市)

(1) 根据提示填写下表。 (要求:概括相关人物的共有特征, 为人物归类)

人物:保尔、沙僧、鲁滨逊、祥子

(2) 请从表格中任选义项, 根据名著内容具体说明人物归类的理由 (不少于60字) 。 (4分)

选项:______

理由:______

【圈点批注】单从题目而言, 这只是考查对名著人物的了解, 如果没有读过名著是较难把握的, 而且需将人物进行比较归类, 从这一角度可见出题者“别有用心”的出题思路。这需要正确地对人物进行比较归类, 并说明原因。它考查了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解析】首先要注意括号里的要求, 对所给人物有大致了解, 然后就要对四个义项的“共有特征”进行对号入座。第 (2) 小题则要求对归类进行说明, 并且要结合名著内容阐述理由。如果归类没错, 那么说明理由应不成问题。示例:A.硬汉形象特征——保尔、鲁滨逊 (理由:两人都遭遇了人生的困境、挫折, 但都努力克服终于摆脱不幸的命运) ;C.勤劳坚忍当属沙僧、祥子 (理由:沙僧是《西游记》四个人物中最吃苦耐劳的, 而且从无怨言;祥子为了心中的生活目标努力打拼, 即使遭受种种坎坷但还是能顽强地生存) ;那么B的两个人物共有特征用侠肝义胆 (或英武豪爽) 概括 (理由:因为这两人武艺高强、好打抱不平, 对朋友肝胆相照) ;D.孙悟空、吴用似乎不相干, 但他们却都智慧超人 (机智聪明) (理由:孙悟空与神仙、妖魔的斗智斗法, 吴用绰号“智多星”, 是梁山的军师智囊, 为梁山出谋划策) 。

看点4:比较情节脉络

【原题导入】 (2010年河南省)

《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梁山英雄形象。下面的两个人物在被逼上梁山的过程中, 都发生过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按情节的先后顺序依次填写在括号里。 (4分)

林 冲:误入白虎堂→ ( ) → ( ) →怒杀王伦

鲁 达:拳打镇关西→ ( ) → ( ) →大闹野猪林 (林 冲)

【圈点批注】此题突出了比较性, 以及对人物事件脉络的把握。不仅对《水浒传》的故事内容要熟悉, 而且还应清楚情节先后的顺序, 这个是有点难度的。因为故事大家或许都知道, 但顺序可能会混淆, 所以需要加以区别对待。它考查了学生的识记与逻辑能力。

【解析】因为这两个人物的故事有交叉处, 像“大闹野猪林”, 当然它后面也特别标明了“林冲”。既然这两个英雄人物故事都已圈定了一个前后发生的范围, 所以只能是在这两个范围内作答, 并且是互相分开的。示例: (林冲) 发配沧州府、风雪山神庙; (鲁达) 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

看点5:鉴赏评价能力

【原题导入】 (2010年广东省梅州市)

(A)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 迎着北风, 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 入内看时, 只叫得苦。那两间草厅, 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①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 搬开破壁子, 探半身入去摸时, 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 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 见天色黑了, 寻思:“又没把火处, 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 有一古庙, 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 等到天明, 却作理会。”把被卷了, 花枪挑着酒葫芦, 依旧把门拽上, 锁了, 望那庙里来。

……

(B) 林冲听得三个人时, 一个是差拨, 一个是陆虞侯, 一个是富安。自思道:“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了草亭, 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轻轻把石头掇开, 挺着花枪, 左手拽开庙门, 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三个人都急要走时, 惊得呆了, 正走不动。林冲举手, 胳察的一枪, 先拨倒差拨。陆虞侯叫声:“饶命!”吓得慌了手脚, 走不动。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 被林冲赶上, 后心只一枪, 又搠倒了。翻身回来, 陆虞侯却才行得三四步, 林冲喝声道:“奸贼, 你待那里去!”批胸只一提, 丢翻在雪地上, 把枪搠在地里, 用脚踏住胸脯, 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回头看时, 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喝道:“你这厮原来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头割下来。回来, 再穿了白布衫, 系了搭膊, 把毡笠子带上, 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 提了枪, 便出庙门投东去。②走不到三五里, 早见近村人家都拿着水桶钩子来救火。林冲道:“你们快去救应, 我去报官了来。”提着枪只顾走。那雪越下的猛。 (选文有删节)

(1) 选文中画线的两处文字分别表现了林冲______、______的性格特征。

(2) 选文中有许多写雪的文字, 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

【圈点批注】本题从出题方式而言, 可见出题者对学生阅读名著的良苦用心。将名著选段作为现代文阅读应该是一种大胆突破和创新, 这比其他原生态名著题更具特色, 也更见其重视程度。在广东省其他地方也出了类似题, 可说是名著阅读知识点测试的一种新的探索与未来发展的趋势。它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分析、审美鉴赏能力。

【解析】第 (1) 题需结合文段画线内容进行思考, 第一处“恐怕”“探”“摸”这些动作中可见其谨慎;第二处当林冲火烧山神庙之后, 见有人来救火, 佯装“报官”, 怕凭白吃个官司, 也可见其机智。第 (2) 题是文学鉴赏题, 这段文字写雪将人物与故事置于这样的场景中, 既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又渲染紧张的气氛, 且推动情节的发展。环境描写在小说中主要服务于人物与情节。

对于名著阅读题除了基本的识记能力与表达能力之外, 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增强个人的综合能力, 提高表达水平。

1.善于捕捉信息。

文本内容所提供的信息是解题的途径, 通过重要提示性的词句, 联想有关篇章内容。

2.注重理解表达。

阅读名著不能只是识记, 应该通过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 揣摩人物、分析性格, 完善语言的表达。

3.能够比较求异。

对于相关或相似的人物或情节, 能针对性地加以区分, 使人物更鲜明, 情节更突出。

4.加强审美鉴赏。

黄尖初级中学2011年中考备考工作计划 第4篇

其一,命题形式稳中有变,变中求新。2010年中考作文题繁花似锦,全命题作文占据“半壁江山”,半命题作文仍然走俏,但也没有把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完全打入“冷宫”,体现了命题形式并存互补多元的发展态势。笔者认为,2011年中考作文在命题形式上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是趋势。

其二,命题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根据对近三年特别是2010年中考作文命题内容的综合分析,2011年中考作文在内容上会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体现以下四个方向:一是关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近几年中考作文题更加关注人生体验,更加突出对学生自身成长思考的引领:或关注学生的真情实感,或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或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或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或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或关注学生的价值取向,或关注学生的人文思想,或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特别是2010年部分中考作文命题思路呈现出一种“换位”思考的趋势,从强调关注自我这一角度,转向于要学会关注他人,譬如山东烟台题《总想对你唱支歌》、江苏泰州题《他(她,它)也很重要》等。当然这并不是说只关注他人而已不注重自我了,也没有绝对化,而是一种思维的转变,但这种转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希望同学们重点强化这方面训练。二是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场地,大自然对人类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大自然给了人类生存的物质能源,带给人类心灵上真正的舒坦,带给人类视觉上的和谐,无论今天和未来,人类需要清澈的江河湖海,需要茂密的森林、草原,需要头顶上挂着朵朵白云的蓝天。不仅如此,人类最初接受的启蒙教育也是来自于大自然。对于人类而言,大自然的赐予太多太多,惟有时时感恩,不断反思,才会有更加美好的生活。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就是中考命题的方向,2010年不少省市的作文题目都很明显地打上“自然”的烙印。二者强调的是,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而不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掠夺!在自然中保有心灵的清纯和快意。那么,对2011年考生来说,这是应该值得注意的问题。

三是关注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生活,人是社会中的一份子,人类的活动是离不开社会的。所谓文以载道,文章合为时而作,那么,中考作文命题方向亦如此。关注社会,关注热点时事,必然在作文中体现出来。近年来有关留守儿童、农民工问题、独生子女问题等一直都是热点,一直深受关注。譬如2010年温州题《做一个“行者”》就体现了这一命题意图。平时关注现实、关注生活的考生都知道,温总理2009年考察同济大学时提及“仰望星空”,2010年“五四青年节”到北大考察时提到了“当代大学生应当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理念。如果考生知道这个背景,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如果考生不知道背景,但能了解中国当前唱高调的人有,脚踏实地的“行者”也有的现实状况,也能写出不错的文章。由此可打开思路,写一些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关于“行”的亲身经历或动人的故事,也可写一些关于“行”的社会现象。2011年我国发生的重大事情也很多,譬如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中国“人世”十周年、神舟八号飞船升空、京沪高铁建成通车等为世人瞩目。可以大胆地预测,命题者是不会远离现实,出一些比较虚的题目。四是关注继承与借鉴的关系。中考作文的命题总是相互借鉴的:或借鉴其它省市或地区的命题经验,或借鉴高考作文的命题经验。在继承中借鉴,在借鉴中出新,是2011中考作文命题的一大走同。同时,各地的作文题将更具地方特色:或命题体现了本地的教育教学改革和考生群体的实际水平,或命题内容反映了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所以,借鉴创新,凸现特色将成为2011年作文命题的又一趋势。

其三,命题的考查思路趋于综合。作文是最能体现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试题,这主要是因为在作文过程中学生要综合运用到多种语文知识和能力。从这一点看,评卷者对学生作文的评判过程其实也是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评判过程,因而一篇作文的得分也就不可能是学生某一个方面语文知识或能力的体现,而是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了。但从近几年各地中考作文试题来看,中考作文试题对学生语文综合知识和能力的考查的整体思路曾在一些省市出现了不应有的“多元化”表现。故笔者大胆预测,在2011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试题中,你肯定很难看到有作文试题附带考查学生某个单项语文知识或能力的表述了。从语文综合素质的整体思路出发,对学生的作文水平进行评判,符合作文本质的特点,也是中考作文试题在命制上越来越科学和规范的体现。

其四,命题设计的背景理性回归教材。中考作文命题跟初中生的学习尤其是课堂学习过程相关联。这是中学生生活实际的一个必然反映,也是一个必然选择。2010年中考命题者对此进行了有效的尝试。譬如,浙江杭州题由初中教材中宋濂少时苦学、丑小鸭逆境成长、海伦·凯勒“再塑生命”三个故事引出文题《成长路上无捷径》;浙江温州题《做一个“行者”》,文题前的一段提示材料来自鲁迅《朝花夕拾》;浙江义乌题《我不只是一个角色》,导语选用了已学课文《散步》中的“我”既是“妈妈的儿子”,也是“儿子的爸爸”的材料,等等。返璞归真,走向并彻底地融入生活,强化社会生活实践,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可以预测,2011年中考命题者在关注生活之外,将题目设计的背景对着“课文”,进一步理性回归教材,这是对事实的尊重,也是现实的作文命题的必由之路。

近3年特别是2010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当前作文中考命题的趋势和特点,自然对2011年中考作文复习备考具有一定的启示。

首先,要吃透课标,明确要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作文复习效率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语文课程标准》就是中考作文的“器”。“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吃透课标精神,复习便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其次,要关注自我,思考生活,提高审美素养。根据中考作文发展趋势,侧重“自我”和对生活独特的发现、独特的感悟的命题会成为201年中考主流。平时要注意积累成长中经历的点滴,抒写心灵,做到“我手写我心”。只有叙写出自己的生活,展示生活细节,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才能写出感动自己、打动他人的文章。关注社会,对社会问题能有自己的判断与评析。关注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审美素养。

再次,要加大阅读量,积累丰富素材。只有厚积才能薄发,缺少丰厚的积累,我们是无法写出文质兼美、大气磅礴的考场佳作的。积累素材训练应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之中。

最后,要扎实进行作文规范训练。笔者认为,没有充分的入“格”训练,是很难实现作文的出“格”,更难做到升“格”,写出有鲜活独特的内容、有独特新巧的构思、有新颖绝妙的切人视角和与众不同的语言的考场佳作。建议同学们首先注重题型之训练,就是要根据本地考区的常用题型(至少两种),研究它们的应对方法,认真训练。譬如,应对全命题作文,一定要对题目(包括导语部分)进行仔细分析,对组成题目的各个语素和词语,都要明确其意思,从而准确把握题目规定的写作范围和内容。应对半命题作文,要认真研究文题中的引言和要求,吃透已经给出的题目词语的含义,补出合乎语法规范的短语作为题目。补题时,要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生活积累,打破思维定势,补出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把握的、感悟最深的、最容易写出新意的题目。只有这样,才能扬己所长,掌握主动。应对选题作文,要在较短的时间里确定写作试题,为自己的考试赢得主动。挑选的原则应该是选熟不选生、选易不选难。如果选择的是材料作文,要读懂材料的内涵(涉及的主题和相关内容),找准材料的关键点写感想;发挥联想,结合现实生活谈感悟;挖掘材料深意,提出深刻观点。其次注重方法之训练。一是强化全程训练。可以按照老师的复习计划,从作文评分的若干方面(如审题、构思、立意、选材、表达、修改等),逐一进行训练,每一项都要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二是强化局部训练。主要是列提纲、开头、结尾等影响中考作文评分的关键部位和个人劣势方面,不妨重点训练几次。三是强化创新训练。平时要加强对“精”“深”“活”“新”等方面的训练,以闪亮的标题“煽起”阅卷老师的情,以靓丽的“凤头”激起阅卷老师的趣,以精彩的“豹尾”勾住阅卷老师的魂,以优美的文笔打动阅卷老师的心,以漂亮的卷面“迷住”阅卷老师的眼,以便收到平中见奇、同中见异之效。四是强化速度训练。这是为了避免在考场上因时间不够而导致无法完卷的遗憾。平时应训练自己快速审题、快速构思、快速行文、快速修改的能力,养成“快”的习惯。

2011年中考化学复习备考计划 第5篇

杜 剑

一、奋斗目标

1、力争2011年中考中,每班D等达2人,E等达8人。I等控制在5人以下。

2、化学学科位次保二争一。

3、实验操作考试确保百分之百合格。

二、具体措施

(1)立足教材,立足课标,扎实搞好集体备课,打造高效课堂。、立足教材,不超出教学标准中的考点,注意紧扣课本。回到课本,并非简单地重复和循环,而是要螺旋式的上升和提高。对课本内容引申、扩展。加强纵横联系;对课本的习题可改动条件或结论,加强综合度,以求深化和提高。每周一第一节课为集体备课时间。以课本为依据,按照考点进行全面、扼要、系统的复习,并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及多媒体复习课件,以比较法、提纲法、列表法、归纳法等形式并配套专题试题及试卷强化训练。

2、做到全面复习。由于考查面广,若基础不扎实,不灵活,是难以准确完成。因此必须系统复习,不能遗漏。

3、立足双基,重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复习。对一些重要概念、知识点作专题讲授,反复运用,以加深理解。(2)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化学应用能力。

1、提高做题能力。复习中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发散性、独立性和批评性,逐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探究能力和综合多项知识或技能的解题能力。

2、分类教学和指导。学生存在智力发展和解题能力上差异。对优秀生,指导阅读、放手钻研、总结提高的方法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中等生则要求跟上复习进度,在训练中提高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实行逐个辅导,查漏补缺。(3)传承经验,立足经典。

1、用好过去的资料,沿用好过去的经验。

2、讲练结合,专题讲解,加强训练。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要内容进行专题训练。尤其是有一定难度,有一定代表性的内容更要加强,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严谨性和适应性。

3、采取灵活多样的复习形式。复习切忌搞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和题海战术。在复习中做到:启发式讲授、自学式的阅读和钻研,有题组式训练、小组讨论、让学生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装,对结论进行论证等形式。激发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及自主性。

4、进行题型分析,掌握解题规律。不论什么题型都有各自的规律,掌握规律对解题是有很大帮助的。多种题型的训练却是必要的。在阅读多种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出适量题目给学生练,切不要照抄照搬。特别是化学复习所选用的《中考新方向》一书,题目量很大,尤其要归类精选,进行题型分析,既使学生掌握解各类题方法,又使学生对各种知识再重新复习一次。(4)做好备考工作,提高应变能力

1、加强审题训练。不在审题上下功夫,就难以做到既快又准。审题要慢,做到细致入微;解题要快,做到考试时单位时间充裕,有时间全面检查答题。通过审题训练,提高分析、判断、推理、联想的能力。特别是一些分步解决的问题,须得依次作答,才可不丢分,取得较好成绩。

2、提高表达能力。不少学生会算知思路,就是说不清,逻辑混乱;书写潦草、丢三漏四。要教育学生改变这些恶习,解题规范和书写格式不可疏忽。要求做到:字迹清晰,书写整齐,语言简炼、准确、严密,计算准确,文字、符号、表达符合中考答题规范,养成严谨的好习惯。

3、发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生的信心、毅力、意志、情绪、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等对学习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复习同时,多从正面加强思想教育,全面关心学生成长,帮助学生端正态度,改进方法,克服畏难情绪,激励学习热情,使其聪明才智充分发挥。

4、注意心理训练。考前要减压,安排一次心理辅导,以减轻思想压力和心理负担,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考出较好的水平。

三、复习时间及内容安排

4月15——5月 22 第一轮复习课节30——32节

复习第一周要求完成:

1、科学探究 ⑴、实验基本操作和除杂 ⑵、气体的制取和物质的区分 ⑶、科学探究和探究实验;资料《中考新方向》P145——148专题训练题、各考点后精选习题。

复习第二周要求完成:

2、身边的化学物质 ⑷、空气和氧气 ⑸、碳和碳的氧化物 ⑹、水和常见的溶液 ⑺金属与金属矿物 ⑻、常见的酸和碱;资料《中考新方向》P149——152专题训练题、各考点后精选习题。

复习第三周要求完成:

2、身边的化学物质 ⑼、盐和化学肥料

3、物质构成的奥秘 ⑽、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⑾、微粒构成物质 ⑿、认识化学元素 ⒀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资料《中考新方向》P153——156专题训练题、各考点后精选习题。

复习第四周要求完成:

4、物质的化学变化 ⒁、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⒂认识集中化学反应 ⒃、质量守衡定律

5、化学与社会发展 ⒄、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应用;资料《中考新方向》P157——159专题训练题、各考点后精选习题。

复习第五周要求完成:

5、化学与社会发展 ⒅、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⒆、化学物质与健康 ⒇、保护好我们的环境;资料《中考新方向》P160——163专题训练题、各考点后精选习题。

总体上,学生要达到书本内容熟练,基本考点过关,整体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增强。

5月23——6月12 在第二轮复习课节18——20节

复习第六周要求完成:《中考说明》分类训练卷1、2、3、4及中考模拟卷

(一)复习第七周要求完成:《中考说明》分类训练卷5、6、7及中考模拟卷

(二)复习第八周要求完成::《中考说明》分类训练卷8、9、10及中考模拟卷

(三)要求分类点评,典型题精讲,学生训练试题一般不在课堂上留时间,教师要督促学生课后及时完成。

6月13——6月17 最后阶段(第九周,考前约一周)课节3——5节

主要安排学生自我复习,自我完善。由学生自己阅读、消化整理知识、巩固复习成果。教师重点加强个别辅导,查漏补缺

黄尖初级中学2011年中考备考工作计划 第6篇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一)成立中考备考小组。

组长:张伟

副组长:刘华任亚辉

成员:九年级全体任课教师

(二)职责:

1.组长、副组长负责九年级毕生班全面工作的宏观管理,负责九年级各项的总决策。

2.副组长侧重负责九年级日常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行为规范,思想疏导,课程及教务安排,测试成绩统计与质量分析,收集、处理各类中考备考信息与资料,营造刻苦钻研,团结合作,奋力拼博的备考气氛;创造一个健康、严肃、和谐的备考环境。

3.班主任协助做好备考的各项工作,包括班级思想、纪律管理;各成员认真执行备考领导小组做出的各项工作安排和要求。及时反馈有关情况,同时向组长提出九年级教学管理的建议。

4.各科任教师要把握中考命题方向,提高备考效率。关注中考的信息动态。认真钻研《考试说明》。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心中有数。1

明确本学科中考会考什么、不考什么;哪些地方经常考,哪些地方少考;一节课下来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

二、明确目标,鼓足干劲。

2012年中考奋斗目标是:一高提前录取3人,九一班1人,九二班1人;九三班1人;一高正取人数15人,九一班5人,九二班5人;九三班5人;前5000名45人,九一班15人,九二班15人,九三班15人。要求全本九年级毕业生“树雄心,勤奋学习,争取上线”,充满信心,全身心投入到中考备考中去。要求全体九年级教师认清办学形势,明确奋斗目标,埋头苦干。争创佳绩在中考备考工作小组的领导下,千方百计做好中考备考工作。

(一)中考科目教学、复习备考工作安排和要求。

1.统一进度,完成教学任务。2012年春季开学前两周应完成九年级授课任务。为此上学期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做好研讨工作,授课应渗透中考意识,中考考试知识点。

(2)班级、学校分层次召开学生、家长会谈,11月中旬开九年师生大会,11月下旬召家长座谈会。

(3)做好期末期考工作,做好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4)“薄弱”班级应加强管理,加强引导,强化训练。

2.复习备考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1年9月1日——2012年02月12日)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上新课,抓进度,打基础。要求各教师在下学期开学两周内完成所有新课的教学。各教师应循序渐进、务实高效、夯实基础,切忌为了赶进度,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各教师应加强新课标的学习,认真研究中考考试说明,亲自做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分析近两年中考试题的特点、热点。结合中考特点、热点做好新课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测试等教学环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为下一阶段进入全而复习打基础。

第二阶段(2012年2月27日—4月13日)

本阶段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课本为基础。要求师认真扎实地把中考的内容全部复一遍。对课本例题、练习、实验要认真重温一遍,教师要适当做些延伸或拓宽,打好扎实的基本功。本阶段复习结束后,4月14-16日进行九年级水平测试,考试范为中考所考的内容。

第三阶段(2011年4月19日~6月11日)

本阶段要突出双基,培养能力。要求教师对各学科重点知识作归类复习、专题训练、系统拓展、技巧点拨、技能培养,对开放性、探究性的题型作好专题复习,结合中考动向,进行热点专题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本阶段以复习资料中的中档练习题为主,兼顾教师自选例题作必要的补充。本阶段,全县统一进行模拟测。

第四阶段(2011年6月12日~中考前)

本阶段主要是综合训练、查缺补漏、回归课本。要求教师在综合测试、模拟考试的基础上,通过讲评,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本阶段要用以上两次模拟试题作随堂讲练,用教研室收集到的信息题作适当的补充。并针对学生掌握知识及综合能力的不足,及时进行补缺补漏。本阶段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和应考心理状态,使

他们以良好的心态和最佳的竞技状态迎接中考。

三、面向全体、确定重点,关注临界生和学困生

1.毕业生的全体任课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各位老师在进行学法指导的同时必须做好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端正学习态度。

2.确定培养重点。毕业班的班主任要和各科任教师共同讨论确定好本班的培养对象,并全面分析把握他们的特点,引导他们不断超越自我。在平时教学、复习中给他们一些特殊政策,加强个别导,指导他们平时注意对知识的能力的整合,要及时准确地把握他们在测试、模拟考中失分点,并对此重点进行训练。

3.“临界生”、“学困生”教师要付出更多的爱心。从身体、生活、学习、思想各方面多予关心。对他们有“压”,更要有爱、有导。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我们教师要做到“喜教”、“会教”、善教“,对中下层的学生做到不离、不放弃、不歧视,让他们感到学校教师对他们充满关爱和支持,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使他们看到希望。

4.班主任和各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学生成绩较好的是哪科、较差的是哪科、差在哪里,差的原因是什么。各任课教师要共同研究采取什么措施去补救。每次的测试、模拟考试,都应进行对照分析“优生“和”临界生“的变化,对进步较快应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有成功感。

四、加强领导,研究中考问题及对策

1、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作用,实施复习质量监控

2、教导处将对各阶段复习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有效解决问题。检查内容包括各学科备考方案,各科复习教案,测试情况,按复习阶段进行检查。

3、营造良好的中考备考氛围和环境

各班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创设浓厚的备考氛围和舒适的环境,各班主任可以中考为主题召开班会,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励学生的拼搏精神。进行复习方法的指导,德育室要加强九年级学生的管理,给学生提供一个安静、和谐的班级环境。

黄尖初级中学2011年中考备考工作计划 第7篇

为使我校2012年的中考备考工作井然有序、扎实有效的进行,切实保障我校的中考成绩,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此中考备考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结合我校实际,面向全体学生,培优生,抓中层,促后进;强化常规管理,正学风,抓课堂,求效率;注重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优化教法和学法,积极整合教育信息资源,提高分层辅导、培优补差的质量和效益,发挥团结协作、脚踏实地的精神,争创佳绩,进一步提高我校的社会新形象。

二、基本情况分析及目标

我校这一届毕业班共7个班,合计299人。从上学期期末考试反映出的问题有:①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尖子生比率太小,差生面积大,总分均分排全县第6位,比全县平均值低12.53;低分段(280分以下)学生占的比重较大,达15%。②学科发展不平衡,没有突出学科,从平均分、及格率上看,个别学科相差较大,各科平均分均排全县6位以后,特别是数学与政治,排全县10名以后;③学生个人自身发展不平衡,体现在学科发展不平衡的学生较多;④从学生内在原因分析:多数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缺少吃苦精神,欠缺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部分学生厌学情绪较重,局部影响班级备考和整体成绩;

有利因素:

1、全体初三科任教师多数为长期或多年任毕业班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特别是几位班主任教师,教学能力强和工作责任心强,教学上扎实、卖力、肯想办法,配合默契,互通情况,协作共事。

2、学校领导把初三年级当作重点工作的重点年级来抓,给予初三年级教育教学科学指导,为初三年级备考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学生还存在较大的潜力,成绩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总体目标:加大培优补差的工作力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考取适合自己的理想学校。①中考成绩排在全县各乡镇中学的前列②各班争取降低低分率,提高升学率和平均分;③各学科2012年中考成绩要有所突破,争取降低低分率,平均分、标准分、优秀率等各项统计成绩要比上有所提升。

三、措施要求:

1、成立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莫敏华副组长:周国任、周甜喜全燕飞

组员:石秋记、吴鹏程、李国华、文及峰、覃引记、韦铁明、乔冠民、梁益宁 挂钩班级:

091班:石秋记、吴鹏程092班:周甜喜093班:全燕飞

095班:周国任、韦铁明096班:乔冠民、梁益宁

097班:李国华、文及峰098班:莫敏华、覃引记

挂钩学科组:语文组: 李国华、韦铁明数学组:周甜喜、石秋记

英语组:周国任、吴鹏程物理组:全燕飞、梁益宁

化学组:莫敏华政史组:覃引记、文及峰体育组:乔冠民

(1)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①召开好9个会: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会;教师备考动员会;学生备考动员会;中考总复习经验交流会;月考或模拟考质量分析与总结会;中考誓师大会;尖子生、临界生会;考前心理指导专题讲座会;中考答题指导会。

②给教师提供必需的复习资料,为教师外出学习交流、找资料、摸信息提供经费保证。③深入班级和课堂第一线了解情况、听课指导,切实为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解决困难。④对备考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给予解决。

(2)挂钩各班的领导职责:

①经常与班主任交流,了解所挂班级学生纪律状况、思想动态、心理表现等,共商解决办法,确定主题班会主题,争取一个月一堂主题班会,解决一个大问题,促全班整体方方面面全面转化与优化。

②经常与班主任了解所挂班级教学情况、考试情况,对科任教师提出教学建设性意见和

建议,协同班主任、科任教师做好培优提中促后进工作。

③协同班主任做好学生的心理纠正与健康教育工作,特别是考前的心理准备。督促科任教师做好每一次考试的答题指导,特别是考前的答题指导。

④挂钩各班的领导每周至少听一节该班的课(科目不限)。

⑤挂钩各班的领导必须参加班级学生家长会、学生备考动员会、尖子生和临界生会。

(3)挂钩学科的领导职责:

①与所挂钩的学科教师共商总复习方向,督促指导科任教师制定备考方案。

②与所挂钩科目的老师共同研究2009至2011年中考试题和2012年《中考说明》,从中获取近几年中考信息,共同指导科总复习全过程。

③与所挂钩科目的老师任教师探讨复习方法和技巧,例题、练习题、课后练习的难度及针对性,题型的精选、试题的预测等问题。

④组织所挂钩科目的老师召开中考总复习经验交流会、月考或模拟考质量分析与总结会。

2、成立毕业班备课组并明确任务

(1)研究中考说明;研究教材;研究近年中考试题;研究中考改革后命题趋势。明确考试方向、范围、重点,制定各科复习教学计划。

(2)经常与教研室、其他学校保持联系,明确目标,增强教师之间,学校之间的经验交流、信息交流,保证信息畅通,共同搞好中考备考工作。

(3)抓好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主要备近年来中考的考点、热点、重点、难点,以及出题的方向、方式,解题方法、技巧、对学生的指导方法、技巧。(学科挂钩领导检查)

(4)互相听课、学习,取长补短,多听本年级本科目老师的课,互相探讨如何做好复习工作。

(5)抓好分层教学。针对不同类班级不同情况,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管理方法。

(6)教学四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资料统一,检测统一,充分发挥集体力量。统一检测后要针对学生成绩教师集中召开分析会,以便进行查缺补漏。

(7)检测题以市教育局教科所提供为主,以自我命题、外来试题为补相结合,试题的练讲既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又要符合中考试题的格式,让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体会中考试题的内容、难易度。

(8)复习课主要进行学法指导,解题技巧的训练、思想方法的训练、知识归纳和能力的训练。训练方法以练为主,精讲多练,重在点拨指导,避免“题海战”,避免学生做机械重复的作业。资料或测试题的选用要做到:实用性、针对性、典型性、应用性、探究性、拓展性。资料的作用必须要有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之效。

(9)根据2011年中考命题难度系数及各道题得分情况,作大胆地猜测。要求学科复习重双基,重能力,抓综合,按照“低起点、小坡度、大容量、快节奏、勤反馈、速跟踪”的复习要求夯实复习过程。

3、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制定职责

(1)继续执行早到早学制度,班主任跟班,值周组做好考勤。

(2)确定班级目标,圈定各层学生,协调任课教师,加强辅导学生,特别是中等成绩以上的学生的辅导,实现班级目标。

(3)结合月考或模拟考,每月召开一次中考备考主题班会。

(4)分层次、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召开家长会。

(5)经常与科任教师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纪律及精神状态,以布置下一步的工作内容、方法。

(6)不定期召开优、中、差学生会议,了解学生对科任教师上课的要求,对学校管理的要求,并及时做出调整,让优等生更优,中等生成为优等生,让后进生遵守学校纪律,学到更多的知识。

(7)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利用各种媒体对学生进行理想与前途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与教育。

(8)加强学风纪律的管理,杜绝迟到、早退、旷课等不良现象,各班主任要对本班的学风纪律负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9)各班要落实好班内的培养对象,班主任组织本班科任老师对其进行分析,注重学科的均衡发展,扬长(优势科目)不避短,对弱势科目进行必要的学法指导。

(10)抓学生管理,做好以下工作:

①抓优秀生,响鼓重锤。造培育优秀生的声势,适当运用心理暗示,让优秀生定位,并做到广种博收。②抓边缘生,推拉并举。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千里马,创造条件,实施分层管理。③抓学困生,百炼成钢。认真分析他们的原因,做细致的工作,教给学习的方法,尽量联系生活实际,使他们认识学习的价值。④抓心理辅导,轻装上阵。⑤重视非智力因素对考生的影响,提高学生抗干扰能力。

4、制定计划。

各任课教师要做好毕业班的教学计划,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和不同学科教学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抓好基础教学,夯实“双基”;安排好教学进度,争取在3月底上完新课进入总复习,并做好总复习计划。具体工作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7周、3月30日前)为新课程教学阶段,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上好每一节新授课,做到堂堂清、周周清。本阶段要求各学科必须完成所有新课的教学工作。召开学生备考动员会、教师备考专题会,分层制定学校备考方案、学科备考计划。

第二阶段(第8周——第13周、5月11日)为基础知识系统复习阶段,以《2012年中考各学科考试说明》为纲,以书本为本,过好课本关,主要加强双基训练,对考点讲透练熟。要求师生认真扎实地把中考所考知识全面复习一遍,对课本上的每一单元、每一章、每一个知识点都必须熟练、吃透。本阶段复习结束后,科任老师认真总结第一轮复习情况,研讨下一轮复习重点、方法、对策。本阶段进行一次模拟测试。

第三阶段(第14周、第15周、5月25日)本阶段以分类复习为主,以突破难点、解决重点为重点,落实第二轮复习,在学生全面把握基础知识上,突出抓好考点、难点、重点。以精讲带练,以练形成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要求,本阶段的强化练习以套题练习为主,兼顾教师自选例题作必要的补充。小结第二轮复习情况,研讨第三轮复习对策。

第四阶段(第16周、17周、6月8日)本阶段以综合练习为主,以适应性练习及检查反馈指导为重点。以模拟练习作为检测复习效果及学生对“双基”的掌握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辅导工作,做到定对象、定时间、定任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的提高,落实第三轮复习,通过训练、模拟测试,使学生能熟悉题型,把握解题方法。做好本阶段的复习情况小结与分析,研究最后一轮的复习策略,本阶段进行第二次模拟测试。

第五阶段(第17、18周,6月22日)本阶段教师主要以近三年的中考试题作随堂讲练,用收集到的信息题作适当的补充,深入实际做好查漏补缺,进一步对考试重点、难点、热点、考点进行整合强化,落实第四轮复习,同时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心理状态和应考心态,迎接中考。

5、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

(1)、领导要深入课堂,深入教学第一线,定时检查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测试及听课情况,时时监控毕业班的教学情况。

(2)、各任课教师要改革课堂教学的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向45分钟要质量,每节课都要精心准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上好每一节课,做到堂堂清、周周清。科任教师在练习题的设计上要做到“三精”——精选、精练、精讲;还要做到“四必”——有发必做,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补。

(3)、加强教学研讨,强化听课制度。毕业班要积极开展各种研讨活动,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间要相互听课,本学期要求中考备考领导小组成员听毕业班的课不少于10节,毕业班任课教师间的相互听课也不少于10节。初三年级每位教师必须上一节以上复习研讨课,各备课组对研讨课进行认真严格的听课和评课。

6、抓好培优补差工作。

做好培优补差的计划和措施,各班选好培优的对象,对有潜力的学生平时要多留心,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要把培优工作落到实处。对“临界生”、“学困生”,教师要多关心,多鼓励。从生活、学习、思想各方面多予关照。做到不离、不弃、不歧视,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充满关怀和支持,增强他们自信心,使他们对前途充满希望。每天下午第八节有针对性地对初三年级各种“临界”学生进行专题辅导。加强对普通班的教学管理,做好学生情况分析,为“扶优、保中、帮后”提供依据通过个别辅导和针对性训练等办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得进、学得好、学得成,既保证尖子生能出类拔萃,又保证中下生不断进步,做到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争取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7、加强对中考备考的研究。

注意收集中考的有关信息,要认真学习研究今年中考的改革方案,把握中考命题的方向和特点,为毕业班的教学工作服务。为毕业班选好复习资料,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教师要注重对课改的研究,教学要与课改衔接,要密切联系生活。积极让备考教师参加县、市举行的有针对性的各种中考研究会议,邀请县教育局、教研室的领导、专家来校指导中考备考工作。

8、要加大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

教师之间团结协作,学科之间相互配合。坚持做到整体推进、集体备课,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集体的战斗力,实现资源共享。每个阶段同类班级的教学都争取做到“六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双基”、统一资料、统一测验试卷。每个阶段的教学结束后都要集体总结,统一下一阶段的行动。

9、建立健全中考备考工作例会制度。

定期召开各种会议(教师会、学生会、家长会),家长会由各班班主任组织,本学期一到两次;加强家校联系,初三年级各班班主任必须完成学校政教处规定的每月家访任务和与学生的谈话任务,争取家长的配合;做好学生的学习鼓动和心理疏导工作,加强学法指导,请有经验的老师给毕业班的学生上有关学习方法的指导课,请学校领导有针对性地对初三年级学生分别进行中考备考动员和中考复习方法辅导,使学生能高效、持续、稳定地学习。

10、加强校园、班级“学习氛围”、“中考文化”的建设,形成“比、学、赶、帮”的学习风气。在校园内建立中考信息园地,毕业班教室后面的黑板要定期出一版关于中考备考的黑板报。

11、设立有效的奖惩制度,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给予奖励,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对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要求所有教师任何时候都不得对初三年级任何学生有埋怨情绪和不耐烦行为。

12、中考成绩的奖惩制度。

学校先预拨金额6000元左右(具体奖金额待定)作为以下四项中考成绩的奖励,然后 拿总金额除以总积分得出分值。

①总成绩:

A+每生奖250分,A每生奖150分,B+每生奖100分,B每生奖70分,C+每生奖30分,C每生奖20分,总成绩E等每生扣20分。先把总成绩积分的10%奖给班主任,余下的积分 按课时的比例分配。

②单科:

A+每生奖100分,A每生奖50分,B+每生奖25分,B每生奖15分,C+每生奖10分,C每生奖5分,E等每生扣10分。

③达标奖:每个班设定考上高中的预期目标人数为:15人/班。达标的班级首先给予奖励积分500分/班,然后每超出1人加100分/人,以此类推。积分按课时的比例分配。④体育中考成绩的奖励:讨论中

黄尖初级中学2011年中考备考工作计划 第8篇

新芽吐绿, 春意渐浓。紧跟素质教育前进的步伐, 2011河北省中考再次为我们奉献了一席内涵丰富、品质上乘的大餐。试题贴近生活、服务成长, 导向主流的宗旨明确;考查恪守进行心灵绿色、启迪心智、陶冶情操、塑造人格、浸润幸福的教育, 扎实落实课程目标,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以全景式精致展现;试卷对于加强未成年人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弘扬科学精神,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等都起到重要促进作用。试卷不仅准确把握了国家教育改革的精髓, 也对促进从“注入式”教学向“启发式”转变产生重要而深远影响。试卷和试题以美的内容和形式揭示和传播教育的全新目标与理念, 升华了我们对学科价值的理解和认识, 也对2012年中考备考提供了重要参考。

一、2011年试题评价

(一) 呈现形式芳菲竞秀

无论卷一还是卷二, 试题材料的呈现方式得到尽情展现。如第7题公共场所禁烟是漫画, 如第5题盗版问题是图片, 如成就经典的第8题民族团结考查是对热点事件的凝练素描, 如28题价格欺诈等不仅丰富了卷面, 也充分体现了对初中生认知特点的尊重, 特别是柱状表格的科学运用, 使得对能力的考查更加到位, 疏通了原来想考但总考不到位的瓶颈问题, 如29题表格数据难度适中, 对读图能力引导适当, 与一些过于复杂、脱离初中生认知的试题相比, 利用柱状表格考查人口国情, 无论从时效性还是方式实用性都达到最佳组合。如30题则利用图片考查抽象的法制建设, 以社会生活为线来思考法律知识, 拉近了知识与学生的距离, 达到了“看得见, 感受得到”的境界。试卷写人、论事、谈精神, 精彩纷呈的表现形式既给了考生解题的“抓手”, 也“命中”了教学中“重理论、轻运用”的软肋, 不仅使“材料活起来”, 也真正使学生“体验多起来。”发挥了中考评价对教学的引领作用。

(二) 材料作用显见增强

与往年对比, 2011年试题背景材料的作用继续增强, 符合能力立意的要求。材料不仅是试题依托, 还蕴含解题的条件与思路, 考查的能力与难度, 材料作用的增强有利于避免猜题押宝, 促进科学减负, 符合教育改革纲要与十二五规划对义务教育改革及中考评价的要求。如第3题对郭明义品质的考查, 只有通读人物事迹, 才能总结归纳出“雷锋传人”的正确选项。卷二部分如29题, 无论是根据表一得出“人口总量仍有较大增加”这个“忧”的结论, 还是根据图一、二信息得出“人口增速减缓, 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 (人口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高) ”“喜”的结论, 都必须仔细对比归纳表格中信息, 这就突出了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归纳与推理能力检验, 如果单纯从整合知识的角度入手, 可能使命题和解题都无所适从。材料作用的增强也意味着答案的更加精准。脱离材料的任何一个角度和细节去照抄照搬任何答案, 要么是画蛇添足, 要么是缺斤短两, 所以须重新审视和重视材料在解题中的地位与作用。

(三) 时事考查清丽温润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对时事的传统考查多为简单的事件或人物再现, 思维含量不大, 体现不出学科的价值, 甚至一些时事本身并非初中生所能接受。2011年1~4题, 利用主题式选择题考查十二五规划这个涉及国情教育的重大时事, 郭明义这个具有时代标志意义的典型人物, 可谓有统有分, 定位合情合理, 赋予了时事考查新的内容、新的形态、新的生命。3、4题材料部分文学色彩浓郁、内容翔实, 不仅有利于培养考生的人文素养, 还体现了学科综合特性。试题对时事内涵的升华, 不仅源于理性的创新思维, 更源于命题的科学与严谨, 从而达到了形式更新、位置更好、考查更全、内容更准、价值更大的境界。纵观河北时事题的进步历程, 特别是2009年以来, 每一道试题都已成为一道风景, 在简约中透出气象万千, 在温润中析出内涵无限, 品读其中会让我们的视阈更加宽广, 让考查更有韵味。对时事的创新考查, 一般为两种形式, 一是以某一热点为背景, 挖掘相关知识, 另一种则是以知识为线索, 组织多个热点, 如正义、公平等的素材, 使时事考查步入崭新境界。

(四) 体现综合情境交融

首先是综合知识。试卷思想品德部分2、4、5、6、9、10题, 均为开放式选择, 即一个选择能够考查更多的知识与角度, 满足了中考的知识含量要求。如选择题第2题, 四个选项考查了四个重点知识。同样, 卷二部分也不再是单一知识的考查, 例如28题, 考查了诚信、责任、消费者权益、违法行为、如何维权等知识, 这也充分体现了中考开放性与综合性的显著特征。其次是综合材料, 如23题, 一个选择, 四个热点事件, 综合论证一个知识, 开辟了命题的新境界。

再次是综合能力。知识与材料的综合也意味着对能力考查的增强, 2011年试题, 不看材料不行, 照抄照搬不行, 不用政治术语不行, 缺乏系统知识不行, 缺乏运用知识的能力更不行。所以必须重视包括结合材料审题等相关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同时, 试题立足情境, 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纵观试卷, 无论是公共场所禁烟, 关注食品安全, 还是解读价格欺诈, 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试题都创设了具有真实性、探究性、具有典型意义、简洁凝练, 感染力强的情境, 试题从生活现象入手, 引导学生通过对现象进行思考、分析, 认识人物或事件的本质, 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应用。通过郭明义事迹推进思想道德建设, 通过学术打假等事件感受正义, 感悟公平, 通过深圳30年巨变等热点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 这些, 都让考查成为了思想生长的地方。

(五) 坚守《说明》清风劲吹

1. 严把命题原则。首先, 试题把握时代脉搏。试题共涉及十二五规划、郭明义事迹、公共场所禁烟、价格欺诈、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建成、深圳特区建立30周年等十几个主要热点, 体现了《考试说明》中“特别是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未来”的要求。

其次, 试题坚持正面立意。例如郭明义的精神品质, 深圳30年巨变, 我国计划生育的成绩, 法制建设的成就等, 符合《考试说明》“命题要注意试题素材的正面教育功能和积极的价值取向的”要求, 更多地传递出“正向能量”。虽然, 在历年考查中对于贴近生活、年度影响力大较大的“小事件”也采取了“负面”切入的方式, 但实现正面教育的目标却没有改变, 如对调控情绪、保护隐私权和智力成果权, 反对价格欺诈的考查等。同时, 难度设置适中。试题在三维目标、难度和区分度的把握, 灵活性、开放性与综合性等方面均准确依据了《说明》。试题设问梯度设置合理, 张弛有度, 彰显命题人对学情的客观把握。

2. 体现修订内容。每年的《考试说明》是本省中考命题的重要依据, 每年考试说明中调整、删除与增补的内容不仅是进一步对表述的完善和深入, 贯彻政策的体现, 也为命题创新提供支撑。认真研读、对比考试说明的变动, 有助于明确备考方向、理清思路、抓住重点。2011年考试说明增加了以下内容: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社会发展需要正义,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活动的根本准则,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优先发展教育, 人才强国战略, 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等。2011年中考试卷则在8、9、10、22、23、24、29、30等题中加以有效体现。同时, 在考试说明中新增加的题型和题例在当年中考中也会得到有效体现, 如考试说明【例14】关于人口国情的题例在2011年中考29题得到有效印证。

3. 遵循主干知识。试卷无论是选择题选项表述, 还是简答题、材料分析题答案的设置, 均符合《说明》中的知识要求。例:

6. 我国目前吸烟人数已超过3亿, 约7.68亿非吸烟者被动吸入“二手烟”, 其中约2亿为儿童。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与烟草相关的疾病。可见, 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1)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2) 有利于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3) 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4) 杜绝了香烟对未成年人的诱惑

A. (1) (3) B. (2) (4) C. (1) (2) (3) D. (1) (3) (4)

此题利用一个热点背景重点考查了生命健康权、抵御诱惑、未成年人保护等主干知识。同样, 卷二部分也是异曲同工。如29题 (2) :图一、二显示出的我国人口的哪些变化令我们“喜”?出现这些可喜变化的原因有哪些?答案:人口增速减缓。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 (人口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高) 。原因:我国坚持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我国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或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 主干知识的有机组合充分体现了“题在书外, 理在书中”的理念。

二、2012年备考建议

“风景这边独好”, 2011年试题以智力成果的方式向我们诠释了中考的科学发展观, 试题以丰富的思想浓缩向我们吹响了备考2012的集结号。创新成就经典, 旗帜就是方向, 对此, 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 突出重点抓基础

1. 看《说明》, 选重点。首先, 对《考试说明》没有明确要求的可以淡化复习。备考复习应以《说明》为依据, 对七、八、九年级基础知识进行逐一对照, 这样既可节约复习时间, 又可提高复习针对性。其次, 对《说明》新增加的内容做到重点复习。同时, 要对新增加的题型、题例进行训练, 了解新题型和题例的解题思路。再次, 要对知识点进行完善。例如人教版教材应该适当补充有关国际形势教育的内容, 教科版应适当补充有关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相关内容。

2. 看生活, 找知识。思想品德科学强调关注生活, 联系实际, 所以应对社会重大热点和关系青少年成长的事件予以关注。应对热点相关的主干知识进行整理, 构建以专题为中心的知识体系, 不仅可以使学生尽早熟悉有关知识, 明确热点与知识的联系, 也能为升华教材做好准备。例如:对“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复习, 可梳理出以下主干知识: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 树立公平合作意识;社会的公平需要正义的制度来支持和保障;感受身边的变化, 了解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变化及取得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国家的根本任务等。

(二) 简化结构清思路

《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都要求教师和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 而不能套用过去按课排列的方式, 应对教材结构和知识进行“重组”。

1. 优化结构。根据当年的考试需要, 可根据中考的特点以构建大板块知识体系为主要方式。这样不仅使复习重点更加突出, 也有利于学生及时、准确调取信息, 精准作答。例如, 可划分为:心理、道德、法律、国情四部分。这种划分不是将知识进行孤立, 而是要有一个清晰的知识脉络, 为全面综合分析问题, 准确集结知识做好准备, 避免知识脉络不清, 主次不分, 杂乱无章的现象。同时, 根据师生熟悉教材的特点, 可将知识逻辑关系进行简洁编排, 例如, 我与自己 (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自我保护, 学会调节情绪, 珍爱生命, 抵御诱惑) ;我与他人 (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负责) ;我与法律 (依法治国, 法律的基本知识,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宪法的地位, 公平正义) ;我与社会 (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 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社会建设) 等。

2. 总结规律。所谓规律性问题是指历年中考经常涉及的热点与知识, 也就是“经常性考点、常规性热点。”如环境保护类问题, 不论背景和题型角度如何变换, 都基本涉及“我国在节能减排中的举措, 措施的积极意义, 采取措施的必要性, 材料说明了什么, 如何评价人物行为, 漫画和表格反映了什么, 青少年怎么办等角度。类似的考点和热点还有:宪法常识, 民族团结教育, 责任教育等, 节能减排, 新法诞生, 科技重大成果等。从近两年中考趋势来看, 作用类问题考查力度逐渐加大, 应该给予特别关注。如:法制的作用, 科技的作用, 对外开放的作用, 环保的作用, 民主的作用, 监督的作用, 民生举措的作用, 网络的作用, 诚信的作用等, 同时还有先进人物事迹, 科技创新成就, 关注民生的举措, 新法的实施、民族团结、与历史相关的周年类问题及早给予关注。

(三) 巧用热点提效率

1. 科学选取热点。本着热点为内容服务的原则, 将热点作为教材的部分例证, 转化为教和学的一部分, 是对思想品德学科理解的一种新理念。但应注意的是, 关注热点不能脱离学科需要, 需对热点进行理性推敲,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关注热点不等于备考所有热点。选择热点要看热点与教材的联系, 看其角度是否新颖多变, 要删除与主干知识联系较少, 脱离初中生认知实际的热点, 要删除切入角度单一, 难以进行开放设计的热点, 同时应对有纪念意义的周年类热点进行梳理更新, 要把理论性太强, 尚无定论, 专业术语浓烈的热点进行删除, 对历年考查过的热点在关注度上给予降低或角度转换。同时要参考在《考试说明》中的体现, 热点与青少年生活的关联远近, 国家对热点的关注度等。

2. 多角度解读热点。要善于挖掘热点与教材的连系角度, 对同一领域热点进行多角度筛选, 对同一热点的不同角度进行逐一对比, 对材料的表述语言与方式进行精巧设计, 准确把握热点的核心角度。解读既突出重点, 又应全面复习, 努力挖掘知识的实用价值, 多设计“怎么做, 影响有哪些”等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要从选择, 简答到材料分析题, 从探究、漫画到表格题进行多题型设计;将相互关联的热点进行整合设计, 如:体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成绩, 关注民生的重大举措等;要选取有“小巧新活”视角的材料和角度, 从高起点、低落点层面进行设计。

3. 优化讲题效果。讲解试题是发展能力, 纠正错误, 形成良好解题习惯的关键。讲解时, 要把解题思路讲出来, 如:审读材料→联系教材→综合知识→主次顺序→多角度分析。要把要求讲出来。如用政治术语表达, 对答案进行分点列举, 先主后次, 先近后远, 结合材料解题, 点到为止, 精确答案等。要把技巧讲出来。如选择题正确与否要“追根溯源”找到对与错的依据;材料题学会看限制, 问题之间看联系, 知识运用看延展, 解析问题有重点, 综合材料找不同等。要把解题策略讲出来, 比如:先易后难做题, 不照抄照搬, 合理借鉴常规题等。需指出的是, 选用试题应尽量立足高质量练习, 不选用思路老套的试题, 更不能搞题海战术。

(四) 立足能力重运用

重点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强化对知识的内涵与延展, 运用与生成功能, 特别是通过材料信息归纳推理出新观点, 用已有知识生成新知识和新经验的能力;要熟练运用试题编制的主流技巧。如选择题常用的易错知识, 绝对性评价, 所答非所问, 最佳答案型, 隐形思考型, 知识运用型等。材料题常用的依据材料角度解答, 问题与问题相互关联等;要在能力的基础上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如“调控情绪的方法、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内涵, 经济全球化”等, 防止其成为考查中的“绊脚石”。

上一篇:现代性的总结与反思下一篇:第一届航模拼装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