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的罗盘》幼儿园大班教学设计

2024-08-11

《转动的罗盘》幼儿园大班教学设计(精选8篇)

《转动的罗盘》幼儿园大班教学设计 第1篇

《转动的罗盘》幼儿园大班教学设计

大班数学:

转动的罗盘

设计意图:

本活动是大班全脑思维拓展训练的一个内容。它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幼儿观察罗盘通过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度后,图案所发生变化,从而培养幼儿的运动表象能力、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整个活动是以“帮助妞妞找回飞船的钥匙”为活动线索展开的,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先观察罗盘图案、然后根据箭头方向自己动手操作,发现图案运动的规律,最后依靠表象分析出图案在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整个活动孩子们是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教师只是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箭头的旋转方向来辨认罗盘运动的过程以及轨迹。

2.培养幼儿的运动表象能力,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习惯。

活动重点:

顺时针、逆时针和空间方位的掌握。

活动难点:

能够正确分析出物体运动的过程即每个暂停点的轨迹。

活动准备:

大挂图、大罗盘、小罗盘若干、妞妞图片、钥匙图片、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做思维训练操。

2.引导幼儿辨认物体运动的`过程以及轨迹。

(1)设置情境,抛出问题。

(2)交代破解秘密的要求,幼儿操作。

小结:按箭头方向,按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每转动一次,罗盘上的图形位置都发生了改变。

3.幼儿操作、练习。(播放背景音乐)。

出示大挂图,观察罗盘旁的箭头方向,分析出罗盘运动的过程。

交代操作要求:先拿出一块模板打开书,将色块宝宝握在左手上,找到一个罗盘,想一想根据箭头的方向转动后,罗盘会变成什么样呢,在苹果宝宝中找出正确答案,最后将罗盘旁的色块宝宝送到苹果宝宝上面的小房子里,好吗?

4.检查活动结果。

5.延伸活动

《转动的罗盘》幼儿园大班教学设计 第2篇

设计意图:

现实生活中的转动现象随处可见,像风车的转动,车轮的转动,陀螺的转动等,在我们成人看来是理应如此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却深深吸引着我们的孩子,转动的奥秘让孩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为了顺应孩子的心理,我选择了这一科学活动来帮助幼儿去探索发现并体验转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转动”这一科学现象的兴趣,体验转动物体的乐趣。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比较能力。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重难点:

重点:培养幼儿对“转动”这一科学现象的兴趣,体验转动物体的乐趣。

难点: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转动的原理

活动准备:

物质:师幼一起搜集可以转动的物体,布置“转动乐园”;课件(生活中的转动物体给人们带来的方便;人们利用转动原理创造的新发明)发明奖若干;榨汁机一台;苹果块若干。

知识:幼儿对风车、陀螺等转动玩具很感兴趣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引导:我知道小朋友们最爱玩游戏了,我们先玩“咪咪转”的游戏吧,你可以自己,也可以两个、三个人一起玩。

二、展开

(一)引导幼儿探索转动物体的方法

1.幼儿自由玩“转动乐园”的玩具,并想办法让它转动起来。

引导:刚才玩游戏的时候,我看到小朋友们的身体都转起来了,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的物体也能转动起来,接下来,我就带大家到“转动乐园”里玩一玩,看看你能不能把那里的物体转动起来,一会儿,我就要问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让它转动起来的?”

2.表述自己转动物体的方法

引导:请小朋友们把转动玩具送回家,轻轻回到座位上。

问:谁来给大家说一说你玩的是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让它转动起来的?请小朋友把话说完整。

引导:请你来给大家演示一下吧!

3.教师小结: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让转动乐园里的物体转动了起来。

(二)引导幼儿发现转动时的有趣现象

1.幼儿第二次操作、探索引导:请小朋友们再到转动乐园里玩一次,请你仔细观察,看看物体转动的时候会有什么有趣的现象发生?

2.分享发现

问:在转动物体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请你给大家表演一下吧!

3.小结:因为物体转动得非常快,所以上面的花纹、缝隙都看不出来了。

(三)引导幼儿感知转动的简单原理

1.探索

引导:物体转动起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请你来学一学。

问:你能用笔画出来吗?先请幼儿在黑板上画圆,老师在黑板上补充,用箭头指示运动方向。

请个别用胳膊来演示的小朋友上台,引导幼儿发现:胳膊是围绕什么转动的?(肩膀)

演示伞的转动,问:伞是围绕什么转动的?

演示风车的转动,问:风车是围绕什么转动的?

小结:所有转动的物体都有一个很大的秘密,它们都是围绕一个中心进行运动(在黑板上画出“中心”),物体围绕一个中心进行运动,就是转动。

2.找物体转动的“中心”

问:谁来指指哪是伞转动的中心?哪是陀螺转动的中心?哪是风车转动的中心?

问:你刚才玩的是什么?它转动的中心在哪里?请你给大家指一指。

3.以游戏“遥控机器人”的形式,复习、巩固转动的原理

引导:现在,我们玩一个转动的游戏,请小朋友来当机器人,谁想当机器人?

机器人听好指挥:机器人,转转头,头转动的中心在哪里?机器人转胳膊,中心在哪里?……手腕转转转……身体转转转……

(四)利用课件,了解转动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1.日常生活中的转动物体

引导:许多爱动脑筋的人,利用转动的道理,发明了许多有用的物品,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看课件)

引导: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转动的物品?;.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

2.了解新发明

引导:刚才小朋友看到的和大家说的这些物品,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最近我上网查资料的时候,发现了许多新发明,它们也都是利用了转动的道理,我们一起看看。

3.激发创造欲

引导:你长大了想发明一件什么转动的物品,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方便?

为幼儿颁发“发明奖”。

三、延伸:享受转动原理带来的好处

出示榨汁机,引导:这是人们利用转动的道理发明的“榨汁机”,通上电,齿轮就会转动起来,将水果、蔬菜切碎,榨出汁来,我们班的小朋友开始换牙了,有的牙掉了,有的牙已经晃动了,吃起水果特别费劲,我们回到教室榨点果汁喝怎么样?

带幼儿离开场地。

教学反思:

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以幼儿的科学教学为切入点,尝试了通过生活化的幼儿科学教育。在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中,我也遵循了纲要中的多种原则。在本活动中,我以谈话导入,调动了幼儿已有的经验,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通过提供多种幼儿身边熟悉的操作材料进行操作、观察、猜想、思考中体验、获取有关转动的知识经验。

指向性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的罗盘 第3篇

一、“启动式”语言, 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 教师引人入胜的导入语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先声夺人”“先入为主”的作用。比如, 在教学课文《七颗钻石》的时候, 我有意识地从起始做文章。

师:上课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 百年不遇的旱灾让我们的同胞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之后教师边放多媒体课件, 边深请并茂地诵读句子:在很久很久以前, 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 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 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师:读了这段话后, 你知道了什么?

师:这次的旱灾非同寻常!望着所有干涸了的河流和水井人们束手无策,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草木丛林干枯了, 看着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师:可是, 一天夜里, 一个小姑娘, 遇到了一连串神奇的故事,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 就和这个童话故事有关。

导入环节, 教师的教学言语将文本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和时事进行整合, 然后紧紧围绕“大旱灾”这个主题展开, 不露痕迹地让学生走进文本, 亲近文本,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导航式”语言, 构建课堂生成

精准的教学语言有助于准确地传递信息, 优美的课堂言语也有助于创造优良的学习氛围, 使师生双方都处于愉快的状态, 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因此, 我们在引导学生时, 教学语言要精练、生动, 力度适当, 在教学《喜爱音乐的白鲸》时, 我问学生“白鲸回去的路被挡住了, 这下白鲸是怎么做的呢?他们还会怎么做呢?”此时, 孩子的想象就停留在文本的文字表述上, 由于场合的特殊性, 任凭我怎么引导都不能达到预设“白鲸想方设法挣扎”的层面上去。课后, 经过专家的引领, 我知道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我直接从“白鲸遇险”引到“它们被冰层堵住了去路”这样的设计缺少梯度引领, 于三年级学生的情感跟不上教师的讲解, 他们无法展开想象。既然过渡缺少环境的渲染和情感的铺垫, 我就加大了教学言语的力度, 极力渲染和营造情景会如何呢?

于是再次试教时, 我特地用多媒体呼呼的风声, 以及冰天雪地的画面, 并引导学生:一转眼的功夫周围都成了一片冰雪的世界, 天寒地冻的, 一股股寒气直往骨头缝里钻。此时, 白鲸可能会做些什么呢?

教学过程中, 也许教师善意点拨会让学生灵动的思维动起来, 他们的智慧就在教师的带领下走得更远了。

三、“路标式”语言, 实现课堂预设

教师的教学语言往往随课堂生成瞬息即变, 如何让学生的思维也紧紧地跟随文本指向, 就需要教师动用教学语言, 指向课堂预设。如在学习《喜爱音乐的白鲸》梳理文本内容时, 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反馈:课文讲了人们救白鲸的事情。孩子寥寥数字的高度概括与教学预设截然不同。于是我立刻顺水推舟, 动用“路标式”言语, 引导他们走向预设。

师:你这样概括地说, 没读过课文的人肯定不知道人们为什么要救白鲸, 也不知道结果怎么样, 怎样说才能让他们也了解事情的经过呢?

惊奇的是, 大部分的学生能立刻明白怎么去概括文本内容, 但他们还是不能很好地讲述文本内容。于是我出示句子: () 在北极玩耍时遇到 () , 人们想方设法营救, 后来用 () , 最终它们 () 。

此时, 学生的思维立刻灵动起来, 一个学生说:“课文讲了白鲸在北极玩耍时遇到寒流, 人们想方设法营救, 后来用音乐引路的方法, 最终他们得救了。”也有学生说“用破冰船破冰的方法”, 我发现学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但他们的回答综合起来, 就能完整地讲述文本内容, 于是我接着引导:这两个同学讲的很好, 要是能把他们说的合起来讲一讲就更好了。于是学生们马上明白了文本的主要内容。

小小的言语策略调整, 似一块指引迷途的“路标”, 给不知所措的学生指明了方向。

四、“驻点式”语言, 营造课堂“磁场”

课堂上的时间十分有限, 如何增强学习的效果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及时进行引导、小结, 给学生构建一个课堂磁场, 把课堂中的生成及时反馈给他们。在学习《七颗钻石》第二自然段中“喜出望外”一词时, 学生反馈这个问题的含义是:当她醒来的时候, 拿起罐子一看, 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师:是啊, 这真是一件神奇的事啊!看见这满满的一罐水, 这清澈新鲜的水, 小姑娘的心情会是怎样呢? (小姑娘的心情是喜出望外。)

师:小姑娘当初去找水的时候, 原本只是希望找到一点水, 即使是一滴水也满足了。当她醒来的时候, 拿起罐子一看, 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这份惊喜大大超过了原先的期望。这就是喜出望外。

这种指向性教学把语言学习与悟意入情融为一炉, 使学生在学习中‘意’‘言’兼备。

语言对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们要转变自己主观意识, 加强教学言语指向性, 不断地生成教学的经验与感悟, 不断积累让自己成长的力量。

摘要: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把握课堂教学进程的罗盘, 指向性不强或不明确的教学语言会导致课堂教学游离于目标教学之外。本文从启动式语言、导航式语言、路标式语言、驻点式等四个方面入手, 探讨如何强化课堂教学语言的指向性, 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指向性,教学语言,教学主体

参考文献

[1]秦志平.握紧人文精神的罗盘[J].小学教学研究, 2010 (6) .

[2]唐俊.从失败走向成功[J].小学语文, 2010 (46) .

《转动的罗盘》幼儿园大班教学设计 第4篇

活动目的1.发现生活中的转动现象,了解转动在生活中的运用。

2.探索让物体转动起来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1.玩具汽车一辆。

2.幼儿操作材料若干:风车、陀螺、哗啦圈、绳子、光盘、勺子、筷子、球、插塑玩具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数量要多于幼儿总数)。

3.课件;各种能转动物体图片,如:洗衣机、风扇、直升机等。

活动过程

1.出示玩具汽车引起幼儿兴趣:小朋友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东西?那你知道汽车上哪一部分会转动吗?引出主题。

2.提问:在我们生活中你发现什么东西能转动?它是怎么转的?请幼儿用身体模仿物体转动的样子。

用课件出示生活中能转动的物体,并请幼儿说说这些能转动的东西的用处。如:风扇转动能使人感觉凉快,洗衣机转动能洗干净衣服,车轮的转动能让车跑起来,钟表转动能让人知道时间等。

小结:转动的作用可真大,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

3.幼儿第一次尝试探索:让容易转动的物体转起来。

(1)请幼儿观察老师提供的风车、呼啦圈、矿泉水瓶、陀螺、绳子等材料,猜猜哪些东西能转动,哪些不能转动。

(2)引导每个幼儿选择一至两种材料,想办法让某种东西转起来。

(3)请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让材料转动起来的方法。

4.第二次尝试操作:想办法让“不能转”的材料转起来。

提问:刚才的材料中,你觉得有不能转动的吗?有没有办法让它也转动起来?鼓励幼儿想办法让看似不能转动的物体转起来。如:用勺子搅动碗里的水,水会转动;把筷子伸进瓶子里晃一晃,瓶子能转动等。

小结:只要我们肯动脑筋,也能想出办法让看起来不能转的东西转起来。

5.观看课件,进一步了解转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观看机器转动、风力发电机、直升机螺旋桨、旋转木马等画面,请幼儿观察并说一说:这是什么东西在转动?猜一猜它有什么用?

小结:转动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们还利用转动的原理发明了很多东西,转动的用处可真大。

6.结束部分:小朋友,在我们活动室外就有好多能转动的玩具,我们去找一找玩一玩吧!

7.活动延伸:可以将以上材料投放到科学区,让幼儿继续进行有关转动的探索。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转动的罗盘》幼儿园大班教学设计 第5篇

活动意图

能够转动的物体很多,游戏中幼儿会问:我的风车怎样转得更快等问题。本次活动意在使幼儿在操作中获得物体转动需要一种力。并了解转动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幼儿知道物体的转动需要一种力,获得物体转动的经验。

2、了解物体的转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发展幼儿的扩散思维和对科学现象的探索兴趣。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自制风车、水车、陀螺、会跳舞的动物。

活动过程

⒈幼儿自由操作,观察物体的转动。

⑴教师提供风车、水车、陀螺等会跳舞的动物玩具,让幼儿自由玩。

师: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到转转转商店去玩高兴吗?

(幼儿听音乐学火车车轮转动的动作进教室)

⑵玩后引导幼儿讨论:你玩的是什么玩具?(启发幼儿给玩具起名字)

①你是怎么玩的?(启发幼儿边说边演示)

②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它们都会转动)

⒉幼儿深入探索,观察物体的转动。(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了解物体的转动需要一种力。

(幼儿操作活动时播放舒缓的音乐,营造幼儿轻松的情绪)

⑴小朋友想办法比一比看谁的玩具转动得快?(如将水倒在风车的转叶上,或转轴转动得快玩具就转得快等)

⑵让幼儿说说玩具是怎样转动的?

在幼儿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说出玩具转动的方向。

⒊扩散思维训练:谈一谈生活中常见的转动物体。

⑴你在家里、大街上、公园里还见过那些东西会转动?它们是怎样转动的?

⑵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车轮、转椅、电风扇、螺旋桨等会转动。引导幼儿说出转动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⒋放录像:让幼儿更多的了解物体的转动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如:印刷机、采油机、机床等的转动作用。

活动延伸

请幼儿在回家的路上、回到家里或到商场里看一看、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会转动?

教学反思:

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以幼儿的科学教学为切入点,尝试了通过生活化的幼儿科学教育。在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中,我也遵循了纲要中的多种原则。在本活动中,我以谈话导入,调动了幼儿已有的经验,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通过提供多种幼儿身边熟悉的操作材料进行操作、观察、猜想、思考中体验、获取有关转动的知识经验。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转动的风车 第6篇

1、能初步探索并感知风的大小与风车转动的关系。

2、尝试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小风车。

3、进一步产生科技探索与制作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风车步骤图

2、小风车若干,卡纸,筷子,图钉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风车,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今天我们小朋友都带来了风车,现在我们来玩一玩,怎样使小风车转动起来呢?

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同伴之间不要相互碰撞。

2、幼儿玩风车,感知风车的转动。

二、讨论讲述

1、你刚才是怎样玩风车的?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请你先和旁边的好朋友讲一讲。

2、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玩风车的?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你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风车转起来呢?

小结:让风车转起来的方法可真多,只要有风就可以了。

三、扩展谈话

1、小风车转的一样快吗?为什么?

请你拿着小风车和好朋友去玩一玩,看一看它什么时候转的快,什么时候转的慢?

2、谁来说说小风车什么时候转的快,什么时候转的慢?

小结:风大的时候,风车转的快;风小的时候,风车转的慢。

四、制作风车。

1、现在,我们也来制作小风车好吗?

2、课件演示:风车步骤图

要求:

做的时候要注意动脑筋,找好中心点再去做,注意中心点的部分不能剪掉。

《转动的罗盘》幼儿园大班教学设计 第7篇

科学活动:

身体部位的转动活动的生成:这些天,孩子们一直在讨论生活中的转动,电风扇、车轮、时钟、地球仪……答案声此起彼伏,突然有个小朋友告诉我:“老师,我的眼睛也会转!”

活动目标:

1、身体不同部位的转动感兴趣,了解身体哪些部位会转动,并能大胆地用语言、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2、能利用水笔在图片的相应的位置作标记。

3、体验转动的快乐。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

人体图片、水笔、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由风车的转动引出身体部位的转动

二、探索身体部位的转动

1、请幼儿在人体图上将会转动的地方画上标记。

2、鼓励幼儿与周围同伴进行交流。

3、集体交流。鼓励幼儿大胆说说并进行演示。

三、讨论:为什么这些可以转动,为什么要转动?

四、游戏“闯关”请幼儿根据标记一下子说出4个能转动的部位,若闯关成功将得到一件小礼物。

五、随音乐放松地做身体转动动作

有趣的“转动”大班教案 第8篇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转动现象随处可见,像电扇的转动、陀螺的转动、风车的转动、旋转木马……孩子们虽然接触过或看到过这些现象,但往往被他们所忽视,这些容易被忽略的转动现象,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快乐。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在探索中去发现,去体验转动的乐趣,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引导培养幼儿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活动目标:

1、在探索过程中,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激发幼儿的兴趣与探索欲望。

2、尝试使用多种方式使物体转动起来,体验转动的乐趣。

3、了解转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的重难点:

重点:在探索过程中,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激发幼儿的兴趣与探索欲望。

难点:尝试使用多种方式使物体转动起来,体验转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玩过陀螺、风车等玩具

2、物质准备:每组一份操作材料:筷子、轮子、雪花片、伞、绳子、杯子、薯片罐、圆纸片、牙签、盖子、硬币等

3、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小朋友,你玩过陀螺吗?你们玩的时候发现陀螺会怎么样?陀螺为什么会转动?

二、幼儿探索操作,鼓励幼儿发现转动的各种有趣现象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了许多的东西,请你们想一想能用什么办法让这些东西像陀螺一样转起来?先玩一样,玩好了再玩一玩别的。玩的时候边玩边看,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吗?

2、幼儿操作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3、集中交流。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大胆地告诉大家,并请有好的想法幼儿进行现场演示。

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刚才玩的是什么?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

师小结:小朋友真聪明!积极开动小脑筋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让物体转动起来,而且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像硬币在转的时候,上面的字和图案都看不清楚了。

三、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物体转动的秘密

1、探索物体转动的秘密

(1)、物体转动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你能不能用动作学一学吗?(请个别幼儿进行演示。)

(2)、谁能用笔画出物体转动的样子吗?先请幼儿在黑板上画圆,教师再补充,用箭头指示运动方向。

(3)、请个别用胳膊来演示的幼儿上来,引导幼儿发现:胳膊是围绕什么转动的?(肩膀)那伞呢?(演示伞的转动)

(4)、你发现了了什么秘密?

师小结:原来所有转动的物体都有一个秘密,它们是围绕一个中心进行转动的。(在黑板上画出“中心”)

2、找一找物体转动的“中心”

(1)幼儿再次探索,找一找物体转动的“中心”

(2)操作后,请幼儿说一说:刚才你玩的是什么?它转动的中心在哪里?并给大家指出来。

3、游戏

现在,我们玩一个转动的游戏,请小朋友来当机器人,我来当指挥官。

机器人听指挥,头转转转,中心在哪里?胳膊转转转,中心在哪里?手腕转转转,中心在哪里。

四、拓展生活经验,了解转动给人们带来的作用

1、请幼儿说说自己知道的转动现象以及在生活中的作用。爱动脑筋的人,利用转动的道理,发明了许多有用的东西,方便我们大家的生活。请小朋友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能转动?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比如:微波炉、洗衣机、影碟机、录音机、轮胎、直升飞机、旋转木马、转椅、呼啦圈、钟等)

2、观看课件,感受转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上一篇:母爱赞诗歌下一篇:童心向党主持词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