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良好政治生态

2024-06-19

形成良好政治生态(精选6篇)

形成良好政治生态 第1篇

形成良好政治生态,从严治党怎么抓讨论稿

夺吉格玛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必须紧紧围绕“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这一目标,重点在“五个推动”上发力、用劲。层层传导责任压力,推动主体责任在基层生根。把强化基层党组织管党治党责任放在首位,以县委为龙头、乡镇党委为关键、村支部为基础,推动县乡村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三级联动”,构建以县领乡、以乡带村的工作格局。分门别类建立各层级党组织从严治党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统筹推进党建工作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形成实实在在的工作支撑。

深入开展纪律教育,推动党规党纪在基层执行。结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分层分类对农村、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学习党章、准则、条例和系列讲话开展集中培训,推动纪律教育向“神经末梢”延伸,实现全覆盖。坚持把纪律教育作为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的重要内容,融入党员日常教育管理之中,实现纪律教育的经常化和常态化。

坚决维护群众利益,推动正风反腐在基层深化。把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中之重,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紧盯基层“四风”的新形式、新变种,防止反弹回潮

形成良好政治生态 第2篇

作者:樊大彧

环境问题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方面,我国生态环境形势是严峻的,而污染治理工作则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要想做好环保工作,必须牺牲一些眼前或局部利益,必须重拳治污、铁腕执法。而良好、清明的政治生态则是顺利推进环保工作所必需的基础条件。

据最高检网站消息,据统计,今年1月至10月,甘肃省检察机关经审查批准逮捕祁连山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8件16人。最高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厅日前派出督导调研组赴甘肃省对祁连山系列环境污染案进行督导调研,提出具体督导意见。

祁连山脉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是数百万群众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早在1988年国家就批准设立了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然而,因为当地矿藏、水资源富集,多年来,祁连山局部生态长期遭到人为破坏,先有森林砍伐、盗伐,后有矿山开采、小水电开发等违法行为。

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由来已久,而且异常顽固。在2014年10月国务院批复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划界后,当地仍违法违规延续、变更或审批14宗矿权。之后,2015年9月,环保部会同国家林业局就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对甘肃省林业厅、张掖市政府进行公开约谈,但当地漠视环保约谈,生态修复和整治工作进展缓慢。

总书记一再强调,一定要生态保护优先,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针对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总书记2014年到2016年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但甘肃省没有真正落实。

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而要做好环保更是离不开清明的政治生态。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长期以来得不到解决,这表明当地政治生态一定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因果关系的存在。目前当地检察机关经审查,因涉嫌破坏环境资源犯罪共批捕了16人。而此前,还有上百人因祁连山生态破坏问题被问责,其中包括三名甘肃省时任(曾任)副省长被点名问责,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的省林业厅厅长、省国土资源厅厅长等人被撤职。

9月份播出的电视专题片《巡视利剑》中,披露了疯狂敛财的甘肃省委原书记王三运,用醋泡手机以销毁违纪违法痕迹的甘肃省委原常委、副省长虞海燕等人被巡视回马枪挑落马下的内幕。王三运因自身有贪腐问题,在工作中必然不敢去动真碰硬,中央领导同志针对祁连山生态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批示后,王三运消极应付,不作为不落实。作为曾经的一把手,王三运不仅要对当地政治生态恶化、干部队伍乌烟瘴气负主要责任,对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也负有重大责任。甘肃省大批官员被查办,足以说明此前当地政治生态的不清不明,而这种恶劣的从政环境也正是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根子。

环境问题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方面,我国生态环境形势是严峻的,而污染治理工作则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要想做好环保工作,必须牺牲一些眼前或局部利益,必须重拳治污、铁腕执法。而良好、清明的政治生态则是顺利推进环保工作所必需的基础条件。

试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思考 第3篇

一、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必要性

政治生态是一定政治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政治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形成的生态联动,是一个地方或一个领域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政治生态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影响着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为政行为。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目前,我们党在带领全国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凝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迫切需要通过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解决好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风险”问题。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共产党人执政的一个特点和优点。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使命,都决定了我们党在执掌全国政权、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既要同旧的所有制关系作斗争,又要与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封建残余思想作决裂,树立起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确保党和国家各级领导权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中,形成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这是党长期执政永葆活力的保障。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经过90 多年血与火的考验,尤其是改革开放大潮的洗礼与锤炼,党内政治生态总体上说是健康向上的,涌现出了焦裕禄、谷文昌、史来贺、牛玉儒等一大批模范英雄人物。但也不可否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上至周永康、薄熙来、令计划、徐才厚、郭伯雄、苏荣等一批“党内巨蠹”,下至省市县乡甚至村一些老虎和苍蝇,严重违纪违法,以权谋私,恃权腐败,严重玷污了党的形象。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制定实施八项规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打虎拍蝇,严惩腐败,使政治生态得到净化,人民拍手称快。但是,作风问题时有反弹,顶风违纪现象时有发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所指出的:“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主要是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反腐败体制机制建立了但还不够完善,思想教育加强了但思想防线还没有筑牢,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断,振聋发聩,令人警醒,我们要认识到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特殊重要性,坚持重在建设,立破并举,严守规矩和纪律,重构政治生态,实现政治生态“山清水秀”,党员干部必须严肃担当起这一重大政治责任。

二、政治生态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称兄道弟,我行我素的自由主义盛行。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主要领导干部,拉帮结派,大肆搞人身依附的宗派主义,把干部视为个人驯服工具,垒山头,拉拢一部分人,打击一部分人,搞得人心涣散。“家长制”作风严重,用人一句话,花钱一支笔,独断专行,排斥异己,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

为政不廉,滥用职权,违法违纪严重。一些地方领导干部法纪意识淡薄,个人主义严重,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突出表现在政治上蜕变,经济上贪婪,生活上腐化,权钱、权色、权权交易纠缠在一起。腐败在一些重要领域、关键岗位呈易发多发态势,屡禁不止,屡禁不绝,甚至还有前腐后继,竞相奔腐的现象发生。尤其党的十八大后,仍不收手,在土地审批出让、矿产资源开发、公共工程建设、企业重组改制、金融司法等领域易发多发。上至国家领导人,中至省市委书记、省长、市长;下至县乡领导人。查处的大案、要案、窝案明显增多。

为官不为,人浮于事,官僚主义严重。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实施后,一些地方领导干部消极对抗,美其名曰“门好进,脸好看。”但“事不办,不担当,不负责”,公文旅行,相互推诿,以致官气十足,动辄训人,打击报复,压制民主,层层作假,欺上瞒下,严重损害政府的公信力。

买官卖官,严重损害正确的干部路线和用人导向。一些地方干部认为,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暂缓待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已成为一些地方干部升迁的潜规则。在这种潜规则支配下,卖官者权力寻租,明码标价;买官者投其所好,钱贿、色贿、雅贿无奇不有。于是大肆拉关系,走后门,经营圈子关系现象盛行,大到拉帮结派,小到“老乡圈、同学圈、麻将圈”,形成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网,导致有的带病在岗,有的带病提拔,有的边腐边升现象频现。

奉行“多栽花少栽刺”的好人主义处世哲学。由于存在片面的以票取人问题,一些干部奉行“多栽花少栽刺”的处世哲学,把“圆滑”视为成熟,把“世故”当成稳重,滋长庸俗的坏风气。一则放弃积极的思想斗争,“批评上级放礼炮,批评同级放哑炮,批评下级放空炮”,即使提点意见也是隔靴搔痒,不能触及问题,否则会被认为不团结、不成熟。二则讨巧卖乖,通过不正当手段联络感情,增加选票。对上级拍好,百般献媚,投其所好;对下级哄好,不讲原则,护着顺着;对同级敷衍好,拉拉扯扯。三则回避矛盾,是非面前不开口,遇到矛盾绕着走。

投机钻营,琢磨人不琢磨事,正不压邪的反常现象时常出现。一些人专琢磨领导软肋,投其所好,攻其不备,四处讨好,八面玲珑,琢磨自己,忽视缺点,放大优点,盲目攀比。有的同志埋头苦干,不混不贿,非但不能成为榜样,反倒成为被挖苦嘲讽的“另类”;有的同志注重学习,学有所成,结果不被重用。有的地方只怕出事,不怕犯事,导致助长违法犯罪的侥幸心理,更有甚者攻守同盟抱团对抗,有案不查,形成滋长腐败的政治生态。政治生态出现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比如党性修养弱化,缺乏有效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民主集中制得不到有效运行,法治观念缺失,以权压法,迷信权力盛行等等。

三、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路径

政治生态是一个全面性问题,覆盖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涉及作风建设、反腐倡廉、选人用人、制度完善等等,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健全的体制机制予以保障。

1、坚持从严党内政治生活,提高思想觉悟的自觉性

良好的政治生态从哪里来,首先从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中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班子强不强、有没有战斗力,同有没有严格的党内生活密切相关。一个领导干部强不强、威信高不高,也同是否经受过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密切相关。”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有高质量的党内政治生活,就会有优良的党风政风,就一定能形成好的政治生态。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因此,要运用法治思维,从思想教育、制度执行、监督管理上下功夫,严起来、实起来,推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严格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党员干部要自觉经受严格的党性锻炼,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忧党、在党护党,坚决防范和抵制思想灰尘和“政治微生物”,唤醒党员的党章党规意识,讲规矩守纪律,让守规者得到应有的尊重,认真学习党纪党规,明文禁止的,党员干部决不可为,但纪律规矩没有明文规定或明文禁止的,也要掂量是否符合党的宗旨,是否符合党的纪律原则,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要求,做到遵纪守法,心有戒尺。

2、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从严从实选人用人

为政之要,首在得人。“欲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就必须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重操守,严纪律,不谋私,重团结。一要彰显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强化干部德的考核评价,正确把握考察德的途径方法,选拔任用政治坚定、原则性强、清正廉洁、品德高尚、情趣健康的干部。努力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良好用人氛围。二要彰显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当前,河南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一大批善于促进科学发展、善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善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秀干部。要着力选拔在转方式、调结构上有效举措,在谋长远、打基础上有新思路,在抓改革、促开放上有新突破,在惠民生保稳定上有好办法的干部,把党员干部的精力集中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上来。三要彰显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干部的德才好不好,实绩怎样。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引导党员干部争当百姓喜爱的好官。如何引导?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通过民主公开,让广大群众参与到干部选拔中来,着力提高民主测评、民主推荐的科学性,真心实意听取群众的意见,选拔一心为民、群众公认的好干部。

3、坚持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筑牢良好从政环境屏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列宁提出,党需要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的组织。毛泽东同志强调“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入党誓词做过多次修改,但遵守纪律是一直不变的关键词。党员干部作为党组织的一分子,遵守党的纪律,确保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绝不能含糊,左右摇摆,更不能把纪律作为一个软约束或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

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是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政治纪律包括坚定的政治立场、鲜明的政治原则、正确的言论观点、规范的行为准则、严格的整治规矩。党员干部必须对组织绝对忠诚、对宗旨绝对履行、对党章绝对遵从,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时刻牢记自己是党组织一员,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弄清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坚守党员干部的政治原则和行为准则。

制定纪律重要,遵守纪律、执行纪律更重要。要坚持党纪严于国法,领导干部严于一般党员干部,使纪律和规矩真正成为不可能碰的红线。要坚持有纪必执、执纪必严,对违反党的纪律和规矩的,严格问责,严肃处理,不能法不责众,不搞下不为例,切实维护纪律规矩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通过强化纪律的刚性约束,推动政治生态不断改善。

4、坚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反腐倡廉、惩防并举是关键。腐败是危害良好政治生态的大敌。科学有效预防腐败,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既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内容,也是有力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党内腐败的坚决查处,尤其对高层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严肃查处,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敢于直面问题、纠正错误,勇于从严治党、捍卫党纪,善于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先进政党,十八大以来严惩腐败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也要看到,反腐倡廉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面对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的客观实际,我们必须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坚持零容忍态度不动摇,继续以猛药去疴的决心和刮骨疗毒的勇气,坚决查处腐败,下力气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才能做到病树前头万木春,使政治生态山清水秀。

5、坚持建立健全完备的制度,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作保障

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靠制度规范和约束权力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治本之策。因此,要科学规范权力的边界,让权力清单明明白白,让权力进入制度的笼子。要规范权力的执行、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杜绝中间地带,打擦边球行为。要规范权力失职的追责,使违规者有畏惧之心,负惩戒之责。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必须从制度、纪律、规矩三个方面共同用力,形成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良好政治生态。

6、坚持抓住“关键少数”,尽到责任,做出表率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作为领导干部,以什么样的形象、影响力出现在干部群众面前,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且是关系到一种风气的孕育、一种环境的形成。要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人人有责,人人是环境,人人是生态。党员干部人人都身处其中,人人都要把党和人民置于最高位置,人人都要敬畏手中权力,端正人生价值追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三严三实”为标准,把严和实的精神立起来,做到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洁身自好,防微杜渐,拒腐蚀永不沾,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做到不正之风不沾,不义之财不贪,不法之事不干,认认真真守本分,洁洁白白保本色,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想万家灯火,念百姓之忧乐,胸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增进同群众的感情,以优良党风引领社会民风,引导党员干部在精神上强起来,多一些责任担当,少一些等待观望,始终保持蓬勃向上、昂扬奋发的精气神。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发展上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

摘要:政治生态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影响着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为政行为。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针对目前存在的种种政治生态不良倾向,必须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坚持从严党内政治生活,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坚持反腐倡廉,坚持建立健全完备的制度,坚持抓住“关键少数”,尽到责任,作出表率。

关键词:政治生态,政治生活,政治纪律,作风建设

参考文献

[1]刘云山:努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J].学习与研究,2015(5).

[2]包心鉴:营造良好政治生态[N].人民日报,2015-01-26.

[3]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讲话[N].人民日报,2015-01-14.

[4]习近平:在指导河北省委常委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上讲话[N].光明日报,2014-09-11.

[5]赵勇:党员干部要争当百姓喜爱的好官[N].河北日报,2014-09-02.

[6]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讲话[N].人民日报,2013-01-23.

[7]陶新民: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有铁的纪律——学习列宁关于党的纪律建设论述的体会[J].理论探讨,1986(3).

良好班风如何形成 第4篇

一、抓住班风形成的关键期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班风的培养也是如此,因而抓住班风形成的关键期对形成良好的班风至关重要。所谓关键期,以我的经验主要是指新班组成后的1~3周,而第一周又是关键的关键。在接新班之前,我都要把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态度、家庭状况等向原班主任了解清楚,使每一个学生在我的头脑里都有一个清晰的印象。经过这个阶段的工作,在给学生上第一节课或开第一次会时,就能叫出学生的姓名,清楚他们的特点,给学生一个惊喜,学生也会感到亲切,会对你产生一种敬佩感。

二、选好班委,配好班干

一个班级没有班组织是不行的,但对于班干的选拔要有策略,我不是单从学习成绩这一方面来考虑的。所谓好、中、差是相对而言的,而且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我认为学习好的学生不一定完美无缺,而学习差的学生也不一定没有闪光点。只要他关心集体,就可以让他锻炼,特别是调皮学生,更要给其提供机会,让其尝试班干的职责和辛苦。因此我采取了一周或一月轮换的方法,让大部分学生都能体会当班干的滋味。这样不仅培养了他们的才干,也能为组成一支精锐的班委队伍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坚持正面教育,形成健康的舆论导向

进行常规教育,让每位学生都知道国有国法、校有校纪、班有班规,使学生知道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并严格执行班规。只有这些还不够,还要使学生养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这就要求班主任抓苗头、抓典型,注意培养健康的舆论导向,以一人儆百人、以一人感百人。

四、参加集体活动,培养班级荣誉感

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最易体现学生的向心力和荣誉感,也是测试良好的班风是否形成的风向标。每参加一项活动,我就进行全班动员,做到每人都有任务,人人都有职责。比如参加校运会,除运动员之外,哪些同学组成啦啦队、哪些同学负责报道、哪些学生提供茶水等都有分配,虽然事情不大,但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该事与自己有关。这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就明显增强,不遵守纪律、调皮捣蛋的事情也会明显减少。

五、抓典型学生

每个班总会有几个调皮学生,这些学生大都是活跃分子,是班级集体活动的主要参加者,但又常“惹是生非,制造事端”。对该类学生如果缺乏正确的认识就可能把他们归到坏学生一类,使其产生对抗情绪,变得更难教育;相反的做法则可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因此,抓这类学生的思想工作非常重要。这类学生比较讲“义气”,吃软不吃硬。抓住这些特点,在他们犯错误时千万不要讽刺挖苦,而要正面教育,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注意轻易不要向其家长“告状”,只要他们接受了批评,能改正错误,最好不要在班上点名,也不要记录在案。对此他们会非常感动,并暗下决心不再重犯。

六、抓意外事件

一个班级会时常出现一些意外事件,这也是培养良好班风的好机会。如有同学生病了,就发动学生上门慰问,帮助补课;有的学生家里出现意外或困难,就发动全班同学予以帮助等。这些活动,无论对帮助别人的还是被帮助的人都是一次良好的教育,也增加了同学对班级的热爱。

七、率先垂范

黑格尔说:“教师是孩子心中最完美的偶像。”在小学低年级,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这是我们老师说的”,“我们老师就这样说”。孩子把老师当成圣人。学生和班主任在一天里接触的时间最长,时间长了,就会出现生如其师的现象。老师板书清楚工整,学生作业干净整洁;老师随随便便,学生自由散漫;老师爱唱爱跳,学生活泼好动……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班级,就会树立什么样的班风。班主任的言行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以至直接影响班风的形成。因此,我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随时留意学生的反馈,适时调整自己的形象。班主任的言行对于学生是一种无形的引导和有力的熏陶,它能够正确的引导学生不断向利于自己健康成长的轨道上运行,对于学生行为规范的形成,对于班级良好的班风建造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良好班风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对于一个班主任来说,不仅要有耐心、有责任心,还要有爱心。具有这“三心”,再加上恰当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班级工作定会顺利,好的班风定会形成。

建设良好政治生态的三大核心 第5篇

2015-07-10 10:47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刘汉俊字号:

原标题:政治生态关乎党的兴衰存亡

作者:中宣部党建杂志社社长、总编辑 刘汉俊

政治生态是政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关系全体党员的健康成长,关乎政党的兴衰存亡。良好政治生态是政党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生成的基础。古今中外政治集团中,因政治生态恶化而导致丢权亡国丧邦的教训屡见不鲜。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重视政治生态建设,在一定意义上,一部中共党史就是建设良好政治生态的历史,一部建党学说就是探索良好政治生态的理论。习近平同志强调,要着力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良好环境,“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建设良好政治生态,是我们党面对新情况、新形势、新任务对自身建设提出的重大要求,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政治选择。建设良好政治生态,核心是抓住政治立场、政治纪律、政治作风这三个方面。

政治立场是政治生态之根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始终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并确立了实现这一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的正确道路。当前,我们就是要朝着这个理想和目标、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保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政治定力;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决不动摇,保持“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政治定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政治定力;坚持宗旨意识,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保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政治定力。有了这样的政治定力,才能站稳政治立场,进而建设良好政治生态。

当前,少数党员干部身上政治目标模糊、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的现象仍然存在,缺乏“石可破,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不可夺其赤”的意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缺乏自信,尤其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没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缺乏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不坚信。这些都反映出政治定力不够、政治立场不坚定、党性不纯不强。志不同、道不合,不相与谋。没有共同的意志和价值取向,没有扎实的思想根基,就不可能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不可能有健康的政治生态。因此,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是建设良好政治生态的关键。

政治纪律是政治生态之本

马克思主义政党最讲纪律。马克思指出:“我们现在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列宁提出党“需要有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的组织”。毛泽东同志强调:“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入党誓词作过5次修改,但遵守纪律是一直不变的关键词。习近平同志对党的纪律尤其是政治纪律有过许多重要论述,他指出:“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这告诉我们,纪律尤其是政治纪律是政治生态之本。

严明政治纪律,除了坚定的政治立场,还包括鲜明的政治原则、正确的言论观点、规范的行为准则、严格的政治规矩。党员干部必须做到对组织绝对忠诚、对宗旨绝对履行、对党章绝对遵从,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确保政令畅通。在我们党内,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规不依,各自为政、阳奉阴违、欺上瞒下;决不允许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说三道四,对中央确定的重大思想理论和历史定论公然叫板,更不允许公开散布错误观点、歪曲党的历史、诋毁党的领袖、丑化党的形象等现象存在;决不允许对党的重大决策部署不执行不作为、怠政懒政庸政蛮政、在执行中变调走样的现象存在。制定纪律重要,遵守纪律、执行纪律更重要,不执行的纪律是“纸老虎”,形同虚设。正风肃纪是形成凝聚力的“紧箍”,是生成战斗力的“铁拳”,紧之则聚,松之则散。严格执行纪律,坚决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超强自我纠偏能力的表现。我们党是在与形形色色违反纪律尤其是违反政治纪律行为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也是在铁的纪律约束中发展壮大的。遵守党章没有例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没有变通,抓反腐倡廉没有“终点站”。只有严明党的纪律尤其是政治纪律,不断地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才能做到“病树前头万木春”,使政治生态山清水秀、一片葱茏、生机盎然。

政治作风是政治生态之要

政党的作风与政治生态休戚相关。作风包括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和领导作风,这些从大的方面讲都属于政治作风。尽管我们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但政治作风上仍然是红灯频闪、警笛不断。建设良好政治生态,必须紧紧抓住政治作风问题。

思想作风是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方式与思想方法,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党风上的反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思想作风的集中体现。党员干部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脱离实际、偏离中心、游离大局;坚持改革创新,反对因循守旧、无所作为、胡作非为;坚持积极进取,反对等待观望、踌躇不前、萎靡不振;坚持实践导向,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形式主义;坚持群众路线,反对远离基层、脱离群众、背离人民。

学风是对理论和实践的态度问题。党员干部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风,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善于总结经验,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学中干、干中学;坚持学而思、学而用、学而为,做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通过学习“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清除灵魂上的污垢,祛除思想上的病根;切忌学习上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防止浅尝辄止、学过即丢、学而不实、以学代干。

工作作风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原则和态度。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做“老好人”而不是做老实人,把心思用在“关系学”“厚黑学”“官场秘笈”上,喜好拉拉扯扯、吹吹拍拍,圆滑世故,碰到是非当“绅士”不敢亮剑,遇见困难当“鸵鸟”不敢正视,面对艰难险重当“缩头乌龟”不敢担当;一些人光说不练,做的不如说的,自己不思进取也见不得别人干事,冷嘲热讽,嫉贤妒能。这些都是工作作风不正的表现。党员干部必须坚持对党忠诚,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要切实解决了解基层不深、掌握情况不准、出台措施不当、解决问题不实、处理危机不妥、办事能力不强的问题;解决不是马上就办、办就办好,而是无利不办、给钱乱办,实事拖虚、好事拖黄、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问题;解决“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大腿后悔、拍屁股走人”的问题,防止工作中走过场、假大空、做表面文章;解决走马观花、心浮气躁、颐指气使,“猴子屁股坐不住,大象屁股推不动,老虎屁股摸不得”的问题。

生活作风是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行为操守的反映。党员干部必须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当前,一些党员干部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迷失方向,丧失斗志,贪图享受,追求奢华,大搞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权色交易,热衷于讲排场比阔气、傍大款摆官架,痴迷于封建迷信、风水大师,沉湎于灯红酒绿、管弦丝竹。这些都是党性不纯、作风不正的表现,必须大力加以解决。领导作风是政治作风的关键。建设良好政治生态,广大党员是主体,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是重点、是“龙头”。“龙头尺八,龙尾八尺”。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是政治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作风不好的人官位越高,破坏力越大。当前,少数领导干部心中无党不感恩,心中无民不记本,心中无责不作为,心中无戒不修身。一些人官德不良,官僚主义、衙门作风、官痞习气严重,同群众不是“鱼水关系”而是“油水关系”“水火关系”;一些人以位定法、以权代法、以威压法、执法犯法,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逍遥于法律之外,不受监督;一些人结党营私包藏祸心,立小山头、拉小圈子、搞小团伙、建私人俱乐部、搞人身依附,以圈定人、以线用人、以队取人、以利选人。这些作风败坏了党风政风,伤害了党心民心。建设良好政治生态,领导干部必须率先垂范,大力改进领导作风。

形成良好政治生态 第6篇

着力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同志们:

根据上级关于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的部署要求,今天我以“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题,举办一期专题党课,与大家一起交流共勉。这个问题,我们党委会、中心组学习以及到县(市、区)局检查调研时都反复进行强调,现在与大家再作一深入交流和思想碰撞。接下来,我想着重从四个方面谈谈当前如何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

一、全面回顾我国历史发展中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宝贵经验

在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随着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逐步形成了阶级和国家,公共权力也集中到少数人手中,权钱交易、贪污腐败现象也随之产生。这个阶段在我国大约出现于“五帝”时代后期。随后,在我国漫长封建社会中,贪污腐败问题始终伴随政治发展始终。历代王朝为维护统治、安定社会,均采取了强有力措施以遏制腐败势头蔓延。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几个太平盛世,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君圣臣贤、官清吏廉。其中,有些做法对我们新时期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构建良好政治生态同样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一)注重思想教育,积极倡导廉政。

历代明君贤相,都十分重视官吏的思想教育和道德修养,以此营造廉洁的社会风气。被赞誉为“春秋第一人”的郑国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子产说过:“德者,国家之基”;“敬德必胜,失德必败”。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意思就是说为政者要坚守正道,树立榜样,才能引领良好的风气。为利于道德教化,开明君主也积极率先垂范,对高层宫员进行反贪倡廉教育。唐太宗李世民就十分注重道德教化,并以身作则。他患有气疾,不适合住在潮湿的地方,但他却在隋朝比较阴潮的旧宫殿里住了很久。他多次对太子和大臣们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告诫大家若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损害百姓的利益,就像割下自己腿上的肉来填肚子,肚子饱了,自己也没命了。因此,贞观年间统治阶层一般都能做到洁身自好、清廉自重、勤俭自持,涌现出魏徵、马周、王珪等一批清官,并带动全社会形成“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风气。

(二)注重法制建设,加强行为约束。

纵观中国历史,古代封建王朝在对官员进行德化教育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反腐败的立法工作,注重运用法律和制度来规范官员行为,使反腐败工作做到了有法可依。早在尧舜禹时期,司法官皋陶就制定了“昏、墨、贼”三项死刑罪名,其中的“墨”就是指“贪以败官、贪得无厌、败坏官纪”。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制定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法经》,其中《杂法》规定的六禁之一“金禁”就是惩罚受贿行为的规定。秦朝秦律规定,官吏要清正廉洁,“审悉毋私”,即官吏不得利用职权鱼肉人民,谋取非法利益,也不能利用职务便利进行商业活动。如官吏利用为其配备的马匹和差役而进行贸易牟利,要处以流放重刑。隋唐时期,反贪立法主要体现在《开皇律》及《唐律疏议》中,《唐律疏议》以国家大法形式,把有关惩治贪污犯罪的规定作为法律固定下来,划分了官吏罪与非罪、罪轻与罪重的界限,为惩贪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此外,古代封建王朝还创立了一些具体廉政制度,如官员回避制度、轮调制度等,较为有效地防止官员的徇私舞弊或徇私枉法。

(三)注重监督执纪,构建监察体制。

加强监察机构和监察制度建设也是中国历代统治者正风肃纪、巩固统治的一条重要举措。他们精心制定了一套完备而又严密的监察制度,在一定意义上改善了吏治,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上曾出现的“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所谓“太平盛世”与监察制度完善密不可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主要有两大系统:一是御史监察系统,二是谏官言谏系统。二者共同构成了封建社会完整的监察体制,在防范官员腐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御史又称之为台官、宪官或察官,是皇帝耳目,职责是纠察官邪、肃正朝纲,主要运用弹劾手段进行监察;谏官又称言官或垣官,职责就是讽议左右、以匡人君,监察方式主要是谏诤封驳,审核诏令章奏。台官对下纠察百官言行违失,谏官对上纠正皇帝决策失误。从封建社会多年的吏治实践来看,这一初创于秦汉、成熟于隋唐、完备于明清的监察制度,成了历朝统治者整饬吏治、整肃纲纪的一道政治防御工程,对稳固统治秩序和保障社会安定都有着积极意义。

(四)注重奖惩并重,形成鲜明导向。

我国历朝历代对腐败官吏,都注重奖与惩并用,对清廉守正的官吏表彰重用,对贪腐奸邪官吏苛以重刑。秦律中就规定贪与盗同罪,而对于“清廉毋谤”的官员“必有大赏”。汉代对官吏的贪污行为处罚很严,上至丞相九卿,下至郡县小吏,“赃至十金,则至重罪”,要处以终身禁锢,对于居官清廉有政绩者,则给予物质和精神上奖励。唐宋时期对贪官贪赃枉法的刑事责任作出更加明确的规定,严重者处以“绞刑”,而对“清谨勤公”,考评在中上者,皆加官晋级。到了明初,朱元璋提倡重典治吏,仅对贪官使用的重刑就有削足、去指、枭首等,对贪赃受贿官吏一律严惩不贷;同时对清廉自守、政绩斐然的官员,如济宁府方克勤,朱元璋称赞他“善治民,赐宴仪曹”,并召入朝中做官,加以重用。历史上各王朝鲜明的奖惩制度,对官场政治生态确实起到了惩恶扬善的正面导向作用,使封建王朝在一个时期内保持了政通人和,蒸蒸日上的活力和景象。

我国古代的吏治和反腐倡廉思想,是先人留下的一份珍贵历史遗产。其中许多的廉政主张和肃贪措施,客观上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人民普遍愿望,对促进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也起到过积极作用,在今天仍给我们巨大的启示。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尽管治吏惩贪贯穿于封建社会的全过程,但封建王朝的官吏腐败却屡禁不止,形成“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一个一个封建王朝的覆灭。中国封建社会治贪而又亡于贪的教训说明,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必须从严于法纪开始,不断完善廉政制度,且需长期不懈、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确保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成功,才能保证国家政权稳固、长治久安。

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意义

我们现代意义上所讲的政治生态,主要是指政治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政治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形成的政治发展环境,它是政治生活状态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是全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党内政治生态是否良好,对全体党员干部、其他社会组织以及整个国家政治系统产生的影响至关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分析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把构建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2013年1月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党内政治生态问题,他要求:改进工作作风,要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的从政环境。2014年6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受到污染的根本原因在于从严治党不到位。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净化政治生态,强调“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提出良好政治生态的营造要靠全党上下不懈努力;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要从各级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做起;要立“明规矩”、破“潜规则”,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促进政治生态不断改善等等。简单来讲,衡量政治生态是否“山清水秀”,就是看一个地区或部门是否做到了“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些论述和要求,为我们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根本指引和遵循,我们要深刻认识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意义。

一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保障。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部署。由于党在我国各项事业中居于核心领导地位,党的自身状况、建设水平对其他方面工作具有更大影响。因此,全面从严治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是最根本、最关键的战略性举措。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构建良好政治生态,能够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添不竭动力;能够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始终沿着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方向进行;能够促进依法治国有序开展,党员干部带头遵法守法,司法公正真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得到维护和弘扬。而一旦政治生态出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能不再成为众心所向的奋斗目标,贫困人口脱贫不再被作为必须攻克的难关;全面深化改革可能偏离正确方向,甚至沦为少数人攫取利益的手段;全面依法治国可能变为空谈,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环节可能被形形色色“潜规则”把持,社会公平正义被肆意践踏;这样的状况不仅使“四个全面”难以维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也将名存实亡。由此可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构建良好政治生态,对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意义十分重大。

二是顺应国际国内发展新形势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上,世界格局正在深度调整,全方位综合实力竞争正在全面展开,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对我们党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智慧定力构成了严峻考验。从国内来看,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还存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经济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临诸多难题。国家发展,关键在党。只有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着力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克服和消除党的建设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和倾向,才能增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抵御各种可以预见和不可预见的风险和考验,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使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潮头,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三是解决当前党内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强决心和有力举措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地坚持思想从严、管党从严、执纪从严、治吏从严、作风从严、反腐从严,为党和国家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政治保证。但从严治党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党内政治生态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习总书记强调的“七个有之”,即党内一些干部无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了自己的所谓仕途,为了自己的所谓影响力,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有之。这些问题,严重侵蚀党的思想道德基础、破坏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损害党内政治生态和党的形象、影响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开展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构建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切实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三、充分认清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严峻挑战

政治生态是一个政党、集团或者个人成长发展的政治环境。它和自然环境一样,山清水秀、阳光灿烂、空气清新,人们就能健康成长;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才能形成一个风清气正、廉洁自律的干事创业环境,才能让我们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不仅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难以贯彻落实,更为严重的是,将逐渐滋生和蔓延庸俗、腐朽进而病态的“官场文化”,而这些正是腐败行为赖以生存的土壤。

由此可见,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八项规定以上率下,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再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中央前后接续、持之以恒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全面进行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从狠刹“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铺张”等“四风”腐败问题,到“打虎拍蝇”力度有增无减,解决了一些多年想解决没有解决的问题、刹住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让人们看到了从严治党、正风肃纪的决心和行动,全党全社会为之一振,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又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出发,出台了《准则》《条例》,近期,不到三年间,又对《条例》进行了再次修订,在改善党内民主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完善党内监督等方面出重拳、下猛药,将净化政治生态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

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党的政治生态被严重污染。为此,有人总结了不良政治生态的种种表现:比如,“不跑不送、原地不动”的潜规则;“拼搏不如拼爹”的特权现象;“能力不如关系”的庸俗关系学;“琢磨事不如琢磨人”的投机钻营心态;“干的不如看的”论资排辈状况;“做事不如作秀”的形式主义作风;“摆平就是水平”的权谋哲学;“多栽花少栽刺”的好人主义;“不怕犯事只怕出事”的无所作为风气,等等。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因此,当前强调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环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较强的针对性。总体而言,政治生态恶化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表现。

一是政治方向的扭曲。

中央要求我们要坚定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在思想上、行动上、工作上坚定不移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党中央的方向就是我们的工作方向,党中央的要求就是我们的工作指南,而我们的各级党组织有没有按党章的要求去做呢?我想,或多或少都还存在着偏离党中央方向的事情发生。如果方向发生了偏离,对党的决议执行就不会步调一致,必然造成实际上的同党离心离德,这是政治方向扭曲产生的必然结果。

二是政治立场的扭曲。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扭曲,政治立场也随之扭曲了。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一言一行直接影响一个党组织的整体,本应该为人民做事情、对事业做贡献,就会变成只想着打个人的小算盘,老百姓的冷暖疾苦完全不放在心上,必然导致其所在党组织的政治立场发生偏移。

三是政治规矩的扭曲。

一个地方政治生态的恶化,必然表现在政治规矩的扭曲。如果政治生态恶化了,跑关系、走后门、钻营取巧、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现象自然就会多了起来。民主集中制方面,就会出现要么只有集中没有民主,要么只有民主没有集中,各说各话、各行其是的现象。就会出现纪律松弛的问题,问题多了,必然导致其所在党组织和干部队伍的纪律整体松散,纪律散了,队伍也就散了,战斗力自然无从谈起。

四、深入贯彻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实践要求

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对目前本系统政治生态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深刻总结反思,必须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指针,科学把握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净化政治生态的重要论述,把政治生态打扫得更清洁一些,把从政环境整治得更健康一些,形成政治体系内外的良性循环。结合单位实际,就是要努力实现“组织清廉、干部清正、政治清明”三个目标。组织清廉,就是要做到办事用权依法依规,政策执行公开透明、行政执法公正廉明;干部清正,就是要做到官清吏廉,老老实实做人、清清白白为官、踏踏实实做事;政治清明,就是一个单位或部门要做到选人用人公平、评先评优公道,杜绝“庙小妖风大,人少妖怪多”的歪风邪气,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构建良好和谐的同志关系。要实现上述“三个目标”,关键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突出“举旗铸魂”,切实树牢理想信念。

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是每一名共产党人的安身立命之基。历经九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无数共产党人能够在顺境时不骄躁、在逆境时不消沉,靠的就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最根本的就是要解决好理想信念问题。现在,我们有的干部口口声声“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际上对党章党规党纪和中央精神知之甚少,平时借着工作忙、事务多等各种借口,不深入学习,即使学也只是做表面文章,一知半解。我们要针对问题找突破,把学习形式搞得再灵活一些、再生动一些、再贴近工作一些。前一段,党委坚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抓深抓实“三会一课”落地,取得了一些成效,希望今年党建工作有所突破。比如,围绕党建品牌创建等活动,丰富党建载体,强化教育实效,大力构建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是突出“关键少数”,发挥领导头雁效应。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净化政治生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至关重要。净化政治生态搞得好不好,与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能力和水平息息相关。领导干部立身正、讲原则、拒腐蚀、守纪律,就会带出比较好的政治环境,正气可以压倒邪气,党员干部也会心情舒畅,士气高涨。反之,如果领导干部容忍官场文化庸俗化,甚至自己也融入其中,必然导致潜规则大行其道,必然导致政治生态腐化。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肩负起管党治党建设党的主体责任、政治责任;带头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遵党纪守规矩;带头弘扬正气,廉洁自律,以身作则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带头搞好团结、倡导和弘扬廉洁精神,带领带动全体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同德干好本职工作。

三是突出“政治纪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认真贯彻《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和《党内监督条例》,突出强调讲政治、严明政治纪律。强化政治纪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不是空洞的口号,不能只停留在口头表态上,关键在做,要落实在行动上。一是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准确把握精神实质,自觉划出政治红线和行为底线。要对照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把上级要求落到实处。二是要加强忠诚教育,打牢看齐核心、维护核心、服务核心的思想基础,引导党员干部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党的事业。三是要落实好党内各项制度。坚持“三会一课”,开好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常态化,更要正确对待批评。

四是突出“从严从实”,严格落实党内监督。

我们有的党员干部把信任与监督对立起来,认为党组织的监督是对自己不信任,这些认识既不利于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也不利于党员干部健康成长。法国近代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领导干部要习惯在监督下工作,这是今后的常态。一是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按照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的原则,形成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严格按制度规矩办事,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做法和认识。建立制度重在执行,不去执行就是“一纸空文”。二是要完善党建工作机制。深入基层联系点加强党建工作指导,通过“抓两头、带中间、促全面”,努力提升全系统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三是要健全科学决策机制,不断拓展“三重一大”制度的广度和深度,认真落实好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清单制度。四是要深化防控廉政风险、述职述廉述党建、经济责任审计、巡视巡察、督查等工作,形成对权力运行结果制约监督的强大合力,进一步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集中治理“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过程中,我们要狠抓几个典型,从严从重处理,好好地震慑一下这些“害群之马”。

五是突出“强基固本”,夯实基层组织基础。

政治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党的基层组织就是推动建设的最基础单元。党建工作做得怎么样,很大程度上要看党支部建得强不强,活动开展得实不实。一是要大力发挥党支部的组织作用。传达学习好党的会议、文件精神,让普通党员及时了解党中央的最新决策部署。多开展以支部为单位的党员活动,让普通党员更多地参与其中。不能上级推一推,才动一动;不推不动就成了“一潭死水”。各党支部要主动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二是党支部书记要当好“第一责任人”,全面履行好党建工作责任制,带头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三是典型示范引领。要深入挖掘身边人的典型事迹,以先进事迹感染人、触动人、教育人,营造崇尚先进、争当先进、学习先进的良好氛围。下步,要结合重点工作,适时的、阶段性地搞一搞评选表彰,做得好的要表扬,做得不好的要批评,时时刻刻发挥党的引领带动作用。

上一篇:戛纳电影节简介下一篇:红岩中江姐的主要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