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古诗词六一排练

2024-06-11

《经典诵读》古诗词六一排练(精选14篇)

《经典诵读》古诗词六一排练 第1篇

第一幕 开场白

A: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画;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诗。

B:这古老的国度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这如诗如画的文字就是我们意蕴深远的汉字。

C:在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宝库中,古诗词一直闪耀着灿烂的光芒。D:这儿闪烁着先人们的无上智慧,E:这儿呢喃着前辈们的悠悠情怀。

今天,让我们与圣贤为友,与诗词作伴; 合:今天,让我们尽情歌诵,尽情吟唱。

第二幕 离愁别绪

一阵微雨,就可引人思念,一片落花,就可催人泪下,漫步古诗词,我们一同体味古人的离愁别绪。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第三幕 爱国情怀

逝去的是历史,不灭的是精神,诗文中的爱国情怀,激励了多少少年立下奋斗之志,刘: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合: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女合:靖康耻,犹未雪。男合:臣子恨,何时灭? 合: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男合: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第四幕 尾声

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合:让我们的校园充满朝气!合:让我们的心灵沐浴书香!琴声淡去,余音袅袅; 诗词吟罢,口齿留香。

合:让我们读千古美文,同经典相伴。

合:愿五千年文化瑰宝在华夏大地绽放异彩,合:愿中华少年豪情满怀,再谱新的乐章

《经典诵读》古诗词六一排练 第2篇

(低年级组)

一年级 1号

课本:《山村 》 《村居》 《登鹳雀楼》 《静夜诗》 读本:《春游曲》 《溪居即事》 《晚春》 《春晴》 2号:

课本:《古朗月行》 《咏鹅》 《咏华山》 《登鹳雀楼》 读本:《杂诗》 《除夕夜作》 《初夏睡起》 《风》 3号:

课本:《春晓》 《画》 《画鸡》 《村居》 读本:《山中杂诗》 《春晴》 《夏日山亭》 《风》 二年级 1号

课本:《敕勒歌》 《池上》 《梅花》 《小儿垂钓》《绝句》 读本:《别母》 《春暮游小园》 《画眉鸟》 2号

课本:《望庐山瀑布》 《夜宿山寺》 《夜雪》 《小池》 《雨晴》 读本:《霜月》《春夜洛城闻笛》《问刘十九》 3号

课本:《长歌行》 《悯农》 《咏柳》 《夜书所见》 《所见》 读本:《春雪》 《饯别王十一南游》 《过华清宫》 《约客》

干驿小学2011年庆“六一”古诗词比赛活动参赛内容

(中年级组)

三年级 1号

课本:《宿新市徐公店》 《绝句》 《鹿柴》 《墨梅》

惠崇《春江晓景》 《劝学》 《乡村四月》 《塞下曲》 读本:《卜算子》 《蝶恋花》 《清平乐》 《浣溪沙》 《望江南》 2号

课本:《峰》 《早发白帝城》 《游子吟》 《元宵》 《游园不值》《清明》 《从军行》

读本:《浣溪沙》 《破阵子》 《卜算子》 《如梦令》 《生查子》 四年级 1号

课本:《田园乐》 《菊花》 《浪淘沙》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江畔独步寻花》 《泊船瓜洲》 《渔歌子》 《别董大》

《芙蓉楼送辛渐》

读本:《一剪梅

舟过吴江》 《虞美人》 《雨霖铃》

《蝶恋花

早行》 《苏幕遮》 2号

课本:《望洞庭》 《枫桥夜泊》 《乐游原》 《乞巧》 《寒食》

《四时田园杂兴》 《凉州词》 《画眉鸟》

读本:《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行香子》 《渔家傲》

《踏莎行

郴chen州旅舍》 《蝶恋花》

干驿小学2011年庆“六一”古诗词比赛活动参赛内容

(高年级组)

五年级 1号

课本:《望天门山》 《示儿》 《暮江吟》《秋夜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读本:《喜春来》 《满庭芳》 《苏幕遮》 《天仙子》 2号

课本:《山行》 《对酒》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读本:《水仙子》 《破阵子》 《踏莎suo行》 3号

课本:《暮江吟》 《出塞》 《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读本:《山坡羊》《沉醉东风》《水龙吟》 六年级 1号

课本:《竹石》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赋得古原草送别》

《浪淘沙》

课本:《一剪梅》 《满庭芳》 《蝶恋花》 《青玉案》 2号

课本:《夏日绝句》 《送元二使安西》 《已亥杂诗》 《一剪梅》 读本:《浪淘沙》 《桂枝香》 《酹江月

和友》 3号

课本:《春夜喜雨》 《石灰吟》 《赠汪伦》 《青玉案》 读本:《蝶恋花

《经典诵读》古诗词六一排练 第3篇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大纲的一大崭新亮点, 以学生生活、社会生活、职业生活为载体, 以活动为形式, 整合知识与方法、工具性与人文性, 旨在提高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职业学校的学生对诗歌用“不感兴趣”来形容已经不能表达其不重视的程度。但他们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兴趣较浓.为何不将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以转变学生对诗歌的认识, 让其懂得感受并欣赏是我们语文老师应当思考并探讨的。

二、剖析

新学期, 新教材, 《新考纲》中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提出了明确又具体的要求。不禁让我跃跃一试, 想趁这个机会让学生真正感受语文课堂的魅力。第一单元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青春诗会》正是我“谋划已久”的一次机会, 于是, 经过我两周的精心准备, 搜集了大量的素材、对课堂进行了精心的构思以后, 我宣布:我们第一次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将于周四正式开始, 主题为《我与诗歌有个约会》。学生哗然, 惊讶声、抱怨声、叹气声不绝于耳, 学生们的反应让我措手不及, 周四的那节课也是在一片混乱中草草收场。为什么学生一直抱怨语文课堂无趣, 不能展示你们多方面才能吗。而机会在自己面前是, 却又缩手缩脚?经过谈话获知:生1: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们还是很感兴趣的, 可是, 诗歌, 实在不感兴趣。生2:为什么我们现在还要学习古诗词, 所谓“之乎者也”, 意义何在;生3:我们真的是不感兴趣啊, 学了也是白学。

看来是我的“完美”计划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得改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观念, 该怎么做呢?我陷入了沉思……

三、解决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消除他们畏难的情绪, 我推翻了之前所有的教学设计, 在我教授的另一个班级再次开展本次活动, 采用了“擂台赛”形式来开展活动, 活动方案设计如下。

1. 课前准备———“导”出能力, “动”出想法

课前, 结合这个班学生的专业———艺术, 我将班级分为“语文组”、“美术组”、“音乐组”、“题库组”、“策划组”五个活动小组, 与组员共同制定活动的详细并填写《小组活动计划表》。以“语文组”为例:选取组长一名, 组员六人, 负责收集与教材中基础的古诗词有关的常识, 以便速答阶段使用。如1.我国诗歌的源头是什么?2.陶渊明是哪一个朝代的诗人?

在我的指导下, 前三组搜集整理资料完毕后, 由题库组进行整合, 建立“诗歌知识题库”。

2. 课堂展示———“活”出精彩, 展示风采

第一轮———诗歌常识速答。这一环节采用诗歌常识抢答, 更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有助于学生巩固诗歌的基本常识, 为以后诗歌赏析的部分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轮:抢答题———看图选诗。“美术组”和“语文组”合作搜集整理出精美的诗歌配图, 并要求每组用抢答的方式为大屏幕上的图片搭配古诗并阐述理由, 在活动开始前, 我对同学们接下来的回答做一定的引导, 接着由主持人请各小组合作讨论, 一分钟后选手进行抢答。

四、收获

1. 形式多样, 效果显著

下课铃声响了, 同学们还沉浸在刚刚的课堂展示环节中。有的说, 第一次上这样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 受益匪浅;有的说这样的上课方式更容易接受, 原来诗歌竟有如此丰富的内涵。第二天的早读课上, 大家不约而同的朗诵起古典诗词, 看着他们投入的样子, 我明白他们至少不再排斥诗歌了。学生也愿意参与其中, 课堂在活动中呈现了精彩, 在灵活中闪现了思维的火花, 从而深化了学生对诗歌的了解, 培养了学生合作和竞争意识以及拼搏精神, 学生们已不再惧怕诗歌学习。

2. 教师思想转变

这一个活动并不能马上改变学生学诗的态度。因此, 课后我给获得冠军的小组的奖品是两本《诗歌读本》。通过本次活动, 我的思想得到了很大的改变, 也进行了认真的总结, 课后与同学们进行了苟同交流。正如后来我自己在课堂上给学生作的总结:“一次课并不能改变太多, 但我真切的希望你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 能爱诗、读诗, 让诗陪伴你们一辈子。热爱诗吧, 无论什么时代, 我们都需要诗!”

五、反思

第一, 转变学生的认识和行为, 不能光靠说教, 应通过多种方式、多钟渠道增强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如:继续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举行班级诗歌朗诵比赛、写诗比赛、搜集用诗歌作为歌词的歌曲、找出切合诗歌意境的图画等相关比赛, 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诗歌无处不在。无论什么时代, 我们都需要诗。

第二,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为语文服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主张的最好的体现, 但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备课量大, 因此要想使其课程常态化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学生兴趣在此, 我们教师不妨这样多尝试将“动”的模式转移到阅读篇目教学中, 让学生在动中学, 在学中动, 或许可以取得让人惊喜的效果。

摘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大纲的一大亮点, 本文通过对课前准备和课堂展示两个环节的创新, 借由诗歌常识速答、看图选诗、听歌选诗、配乐诗朗诵等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关键词:语文,古诗词,综合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诵读诗词传承经典 第4篇

【关键词】小学生 古诗词 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230-02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单纯,简单。与之相对的,我国的古诗词是我们文化的精髓之处,不仅蕴含深刻的内涵,意境也相当高远,不仅有对当代民生的思考,也有对后代美好江山的设想。不仅有豪情壮志,也有悲思无法释怀的感叹,拥有大量深刻的人文内涵,这正是学生所需要的。因此,我们需要培养学生从小阅读优秀古诗词的好习惯,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举多得。

一、巧妙地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美

(一)语言精炼,情感丰富

学生最初能感受的古诗词的语言美在于古诗词的韵律节奏美。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需要让学生反复的朗诵咀嚼古诗词。这是学习古诗词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古诗词的创作过程中最注重的就是韵律,平仄声。之后就是五言七律等。正是因为古代诗词家的重视,如今我们在朗读古诗词的过程中,即使不用唱歌的方式,单就朗读也能够很顺畅,郎朗上口,感受到音乐感和节奏感。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生朗诵古诗词的这一步骤,让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古诗词语言的魅力。

古诗词拥有另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语言精炼,直击要害,同时又能让读者产生想象。例如:王安石的《破船瓜洲》中,描写所处环境的美好,春风又绿江南一句话,就表达的淋漓尽致,整首诗用一个“绿”字,就将祖国江南地区的美丽景色表达的透彻。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还”字,和之前美丽的大好河山相对应,自然的体现出作者的相思之情。全片不过二十字,着眼于“绿”和“还”,生动形象的将景色的美好和作者的思乡之情表达。体现出诗词的精炼特点。

(二)意境开阔,让人浮想联翩

评价一篇古诗词的优劣,最重要的指标就是这篇古诗词的意境。一篇古诗词,就算通体拙劣些,但意境到了,就能比全片华丽辞藻但没有意境的古诗词上一个台阶。意境有三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乃第一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乃第二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乃最高境界。学生能够领悟到诗词中高深的意境,不能够让学生进入作者的角度去感悟诗词,从而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境界。

例如:在教学王勃的《滕王阁序》,只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将滕王阁所处的风景描绘的淋漓尽致。一句话包含了五个层次的意境,不愧是千古绝句。本句首先是色彩美,晚霞余光,孤鹜深色羽毛,水天一色。其次是动态美,孤鹜在飞,云霞在落,只有天空凌然不动。秋水静静流淌,多么美好的画面。再者是虚实美,秋水依稀倒映出天空的美景,微风吹过,波光粼粼,虚虚实实。然后立体美,在天边,天空和水面这两个本来并不相交的平面经过持续的变形相交了,这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并能使人感到整个画面具有三维立体空间的真实感。最终是想象之美,在如此美妙的风景中,王勃的思绪又在何方呢?引导学生感受着层层深入的境界,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感受这篇千古绝唱的意思。

(三)情感丰富,引人入勝

文字生动鲜活的关键就在于注入了情感。通过文字来传达作者的情感给读者,是我们创作诗歌的动力和源泉。没有了情感,只能是死板没有生气的文字,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给诗词注入了情感,就仿佛给木偶注入了灵魂,赋予了它存在的意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感悟诗词的情感,可以和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诗词。

例如:《悯农》这首诗,描绘了农民耕种粮食的艰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读完这首诗后的感受是,要感激农民伯伯,要帮助他们一起耕种粮食。

这就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产生了偏差,学生对于诗词的理解就是浅显不到位的。这时候我就引导学生,逐层深入的问学生,为什么要描绘农民伯伯,学生们回答种田太辛苦。我接着问,农民伯伯辛苦种地是为了干嘛呢?学生们回答是为了给我们粮食吃。最后我问,那么我们有更好的方式维护他们的劳动吗?学生们得到最终的答案,要珍惜粮食。这首描绘农民的诗歌正是因为这样的情感才得以流传,教师在教课过程中要准确引导学生,让学生理解正确的情感,对诗歌有正确的认识。

二、指导学生正确背诵古诗文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刚开始接触古诗文的时候一定要多读多背。能够流传下的诗词都是文化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积淀。学生在不断的背诵过程中,会潜移默化的形成我们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对民生的思考,对朋友的一诺千金等,优秀的文化能够在大量的背诵中得到传承。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式对待背诵古诗词。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早读课的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这样的经验,带领学生多次通读一篇文章,学生凭借良好的记忆力可以自然的将整篇文章背诵下来。因此,我们只需带领学生进行反复的通读,学生自然就能够将古诗词烂熟于心。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对烂熟于心的古诗文进行思考探索,做到真正的理解。唯有了解背上的古诗词,学生才能够将之转化为自身的知识,才能够有效的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

让学生有效的传承中华文化,是我们教师肩负的最重要的使命。让学生通读烂熟于心是古诗词是最重要的手段。我们教师,要运用正确的方式,耐心地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的背诵,理解,转化。传承中华文化,此路漫长,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姜汝真.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阐释与现代价值.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六一班学生经典诵读推荐篇目诵读 第5篇

经典诵读材料

侯川中心小学 2013、11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至元曾。乃九族,而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名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义之,国乃改。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于金,皆称帝。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阉乱后,寇内讧。闯逆变,神器终。清顺治,据神京。至十传,宣统逊。举总统,共和成。

廿二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人遗子,金满嬴。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双周两首古诗

一、古诗 兰溪卓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

1、兰溪:在今浙江兰溪县西南。

2、卓歌:也作棹歌,指渔民的歌。

3、布德泽:布,散布。德泽:恩惠。

4、焜(kūn)黄:颜色衰败的样子。【译文】

园中生长着绿色的葵菜,叶上的晨露待阳光一照就干了。春天的暖气向大地施布着恩泽,万物就可充满生机勃勃的光华。但时常叫我担心的是秋天来得太快了,那时便红花凋谢,绿叶枯萎。一切河流流到东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呢?一个人如果在少壮年华不抓紧时间,有所作为,等到年纪大了,一事无成,再悲伤后悔也没有用了。明日歌

(清·钱鹤滩)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注释】

1、何其:多么。

3、漉(lù):,过滤。

4、豉(chǐ):豉,豆豉,用煮熟的大豆发酵后制成,有咸、淡两种,供调味用。

5、釜:古代的炊具。相当于现在的 【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菜做成的糊状食物。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豆子和豆茎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豆茎煎熬豆子又怎能这样的急迫呢?

5、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

13、轩:窗户。

4、场圃:农家的小院。

5、就:赴。这里指欣赏的意思。【译文】

老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我到他的田舍作客。村子外边是一圈绿树环抱,苍翠的小山包在村外平缓地延伸。推开窗户迎面是打谷场和菜园子,举杯对饮,闲聊着庄稼长势、收成几何。(谈得真开心,于是约定)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再来品尝美酒,观赏菊花。、、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注释】

①涧,是山涧,夹在两山间的溪沟。②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3 ②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人。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由于他的诗雄奇豪放,飘逸不群,想象丰富,被称为“诗仙”。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③乱:错杂。

④赧郎:赧,面红。赧郎,为炉火照红的冶炼工人。【译文】

冶炼的炉火照彻天地,火星四射,紫烟升腾。明月当空的夜里,炉火映红了小伙子们的脸。他们一边工作一边高声歌唱,这歌声响亮,震动了寒冷的山川。

9、早春(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释】

1、天街:京城(长安)的街道。

5【注释】

1、不久归:是说春天很快就要过去。

2、百般:各种各样。

3、红紫:指五颜六色的花。

4、芳菲:花草茂盛芳香。

5、杨花:就是柳絮。

6、榆荚:也叫榆钱,老了后变成白色。

7、惟解:只知道。【译文】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竞相争妍斗艳。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11、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注释】

7【注释】

1、百啭:啭,鸟声婉转。百啭,指鸟儿好听的叫声。

2、随意移: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

3、锁:就是囚禁的意思。

4、金笼:镶金的鸟笼。喻指不愁吃喝、生活条件优越的居所。【译文】

千百声的鸟鸣婉转悠扬,任意回荡着,鸟儿就在那山花万紫千红绽放,树木高低有致的林子里自由飞翔。我这才明白:以前听到那锁在金笼内的画眉叫声,远比不上悠游林中时的自在欢唱。、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

9【注释】

1、胜日:天气晴朗的日子。

2、寻芳:游春,踏青。

3、泗水:河名,在今山东省泗水县。

4、等闲:平常、轻易。

5、东风面:东风,春风,代指春天。东风面,指春天的面貌。【译文】

我选择了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东风吹得百花盛开,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15、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1【注释】

1、淡: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

2、傍花随柳:傍,靠近。随,沿着。

3、川:河流。

4、时人:当时的人。

5、将谓:以为。

6、闲:忙中抽出空余的时间。【译文】

天空飘着淡淡的白云,春风轻轻地吹拂着我的脸,时近中午,我漫步于野花之间,随着一行垂柳来到河边。身处这宜人的景色之中,我完全陶醉了。可当时的人不知我心里多么快乐,以为我偷闲学那些到处游荡的少年。

17、金 缕 衣

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

1、清平乐·村居:选自《稼轩长短句》。清平乐,词牌名。村居,这首词的题目。“乐”在此处读yuè。

2、茅檐:茅屋的屋檐

3、、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说着喜爱要好的话。

4、翁媪(ǎo):对古代老翁老妇的敬称。

5、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6、无赖:这里指顽皮、可爱。

【译文】

一座小茅草屋,屋矮檐低,就在长满青草的溪边。溪流的岸边绿水青草相映,更显得碧清可爱。不知是谁家的两位斑斑白发的老夫妻喝过几杯酒后,醉醺醺地用地吴地方言对话,互相取悦,语调柔媚亲昵。

老夫妻的大儿子在小溪的东面锄豆田里的杂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调皮、可爱的小儿子趴在溪边剥着莲蓬,那憨稚之态最是让人喜欢。归田园居(晋·陶潜)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5【注释】

1、登幽州台歌:选自《陈伯玉集》。幽州,现今北京市。幽州台:即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

2、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3、怆(chuànɡ)然:凄伤的样子。

4、涕:眼泪。【译文】

放眼望去哪有古贤人的踪影,回头看看也不见一个效法古贤的今人。想到那天悠悠而高远、地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间,我独自忧伤啊,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

二、推荐书目

六一经典诵读主持稿 第6篇

大家下午好!

诵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

共读中华经典,聆听古诗书韵。

诗的语言,典藏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

诗的声音,演绎着不朽历史的风骨铿锵。

诵读经典,我们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

对话圣贤,我们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

值此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我们欢聚一堂!

下面我宣布:

潞田中心小学“传承经典 滋润童心”迎六一班级诵读活动现在开始!

1、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的李白,一生喜好云游四方,创作了无数佳作,首先我们来欣赏下由四(2)班带来的《独坐敬亭山》。

2、《弟子规》集中国传统家训、家规、家教之大成,也是当今社会做人的基本教导,接下来请欣赏五(1)班全体同学带来的《入则孝》。

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孩子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牵挂,请欣赏三(1)班的节目《游子吟》。

4、唐诗,以它美妙非凡的风采,在中国诗歌史上写下了灿烂的一页。接下来请欣赏四(1)班全体同学为我们准备的节目《唐诗串烧》。

5、诗香满园,韵味奇妙。下面就让我们伴随着三(2)班全体同学带来的《古诗韵律操》去感受下古诗的无限魅力吧!掌声由请!

6、大家知道吗?当炎炎烈日炙烤大地时,农民伯伯们却头顶烈日,挥汗劳作,所以,我们千万要珍惜每一粒粮食。请欣赏四(2)班集体节目《锄禾》。

7、《弟子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五千年的结晶,它能愉悦我们的身心,触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携手并进,一起弘扬优良风气,下面请欣赏五(3)班节目《总叙.入则孝.出则弟》

8、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定能有所作为。让我们谨遵圣人的教导,请欣赏下三(1)班的节目《弟子规》。

9、伟大的神医扁鹊劝告昏君治病的故事大家听过吗?接下来四(1)班的几位同学给我们带来了改编故事《话说扁鹊》,掌声有请!

10、落叶总有归根时,别离总有相逢后,那些抛掷的时光,那些匆匆的脚步,那些曾经的离别,都化作了传诵千年的诗歌,都化作了牵扯永远的动人旋律,在后人心中传唱,萦绕。请听四(3)班带来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11、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下面请欣赏五(2)班带来的《再别康桥》

12、高空一轮明月,阅尽了古今变迁,人世纷扰,悲欢离合。东坡居士在琉璃月色下赏月怀古,岁月当歌,创作了流传至今的《水调歌头》,掌声欢迎五(1)班同学上场。

13、从懵懂的幼年走到略谙世事的今天,就好比心头有萤火虫依眷,紫罗兰轻颤,穿越时空的隧道,我们在中国几千年灿烂文化中,追逐着那颗最明亮、最皎洁的月光,为之神往,为之奋斗。请欣赏四(3)班几位同学带来的节目《追月》

14、走进唐诗,我们便走进了生活的四季;走进唐诗,我们便走进了人生的四季。唐诗如画如歌,又如滴滴清泉,滋润着你我的心田。下面欢迎五(2)班为我们表演《读唐诗》

15、春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春天有着一番怎样地慵懒、惬意之景呢?下面就来倾听下三(2)班带来的《春晓》吧!

16、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天是颇耐人寻味得,春天的万物让人刻骨铭心。此刻让我们一起来倾听今天的最后一个节目《咏春》。

结束语:

潞田小学,让我们的学习,轻松快乐。

潞田小学,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我们相信:潞田小学的全体同学,在经典美文的熏陶下,必将成为祖国的栋梁!

我们相信:潞田小学的全体同学,在经典美文的诵读中,一定能继往开来,创造新的辉煌!

最后,感谢为这次活动付出辛勤汗水的老师和同学们,祝同学们学习进步!老师们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诗韵华章”六一经典诵读篇目 第7篇

国学经典诵读大会主持词

主持人AB(男女二人)

AB:老师、同学们好!

A:我们育贤第四小学“诗韵华章”经典诵读班的同学,自本学期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醉心于经典诵读,快乐地成长。

B:我们从《论语》《道德经》那里聆听圣贤的睿智话音。

A:我们在《诗经》响过的远古悠悠风铃里陶醉,也从《楚辞》里体味追怀故国的苦恋行吟。B:我们更是欣赏到了《唐诗宋词》那千帆竞驶的银汉星空和璀璨星光,……

AB:我们仰望,我们放歌,让幼小的心田得到永恒的润泽!

1、——(合诵)

A:《论语 学而第一》 A:《礼记 大道之行也》 A:《 大学 大学之道》

2、——(个人朗诵)

B、《诗经》是我们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我们的文化之源。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不学诗无以言”。让我们去采撷那一颗颗明珠,感受祖先那纯真的情怀吧。《关雎》 《子衿》 《桃夭》 《蒹葭》

3、——(合诵)

A:二千多年前,有一位遭昏君奸臣放逐而行吟泽畔、九死尤未悔的诗人,面对祖国的沦亡忧心如焚,他只能用悲怆激昂的诗来讴歌那些为保卫国家百姓誓死不屈的战士。请听《楚辞 九歌 国殇》

4、——(领诵)

B: 初唐诗人张若虚的名篇 《春江花月夜》,被誉为唐诗之冠,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春夜的月光下,大江急流,奔腾远去,与大海相会,永恒的江山,无限的风月,给我们的是一种

少年式的人生哲理和夹着悲伤、怅惘的激励和欢愉。请听《春江花月夜》

5、(个人诵读)

A:“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我们去听古人留给我们的短小隽永的古文,轻轻松松地获得最纯正的文言的启蒙,感受其中最纯美的思想情怀。《陋室铭》 《爱莲说》

6、——(集体诵读)

A、春天,是少年的春天。B、中国,是少年的中国。

A、天地苍苍,乾坤茫茫,中华少年,顶天立地当自强。

B、我们肩负沉甸甸的嘱托,我们憧憬美好的未来。AB、让我们一起唱响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挥笔写就的经典名篇——《少年中国说》

结束语:

A:“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身为中国少年,我们又是中华文化香火的传递者。B:中华诗文,将从我们的少年时代开始,伴随我们人生,谱写未来更精彩的乐章!

《经典诵读》古诗词六一排练 第8篇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唤醒童心明目标

经典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 经过千百年的积淀, 流传下来的经典古诗文或意蕴丰富, 或境界高远, 或哲理深刻, 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窗口。据心理学研究, 6~13岁为人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13岁达到记忆力的最高峰。“幼而学, 壮而行”, 儿时所学难以忘却。现代教育倡导以人为本,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中华古诗文具有弘扬民族精神, 提升文化品位, 加强道德修养, 拓展思维空间的作用。小学阶段, 学生诵读经典, 积累诗文, 将会受益终生。

经过调查, 目前小学古诗文诵读在积累上存在着以下问题:其一, 只有语文课上才有古诗教学内容, 没有专门开设古诗文课程, 缺少课程资源和课外延伸, 没有质的保证, 量的积累也远远不够。其二, 学生古诗文诵读的水平有待提高。学生诵读古诗文的韵味不足, 形式单一。这与教学中缺少对学生诵读积累结果的多元评价, 没有激发学生对经典的兴趣和热爱有关, 缺少童真、童趣、童乐。其三, 古诗文教学没有形成系列, 教学随意性大, 缺乏整体设计。

基于以上原因, 我校课题组的成员围绕“小学语文经典古诗文诵读积累‘三模块’研究”这一课题, 深入研究了小学阶段学习经典文化的有效策略, 确定了目标和内容, 旨在“让经典文化浸润童年, 根植童心”。

1. 目标。

(1) 构建指导小学生有效经典诵读积累的体系和评价方法。吸取民族文化智慧, 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 实施和完善校本教材, 使教材序列化、体系化、科学化。培养学生学习经典古诗文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 提高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3) 通过实践与探索, 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和科研能力, 创设有魅力的课堂。教师通过建构儿童文化教育, 成为儿童文化与学生童年的守望者。

2. 内容。

二、踏花归去马蹄香——整体运作树特色

学校秉承“贯彻教育方针, 奠定学生基础, 在继承中发展, 在发展中创新”的教育理念, 确立了“诵读经典, 长足发展, 享受金色童年”的学生观, 以“整体发展, 单项突破, 打造经典诵读示范校”为办学宗旨, 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 以提高教师素质为关键, 以提升管理水平为重点, 以深化教育改革为动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体做法:

一是进一步优化学校管理。学校组成经典诵读教育领导小组, 强化经典诵读教育, 不断提升管理品位, 把实施经典诵读特色教育与学校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管理有机结合, 促进办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是整体规划经典诵读特色的创建。我们把经典诵读特色的创建融入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对其目标、任务、方法、途径予以具体规划, 以保证“经典诵读积累”特色的创建科学、有序进行。学校年度计划和部门学期计划均把经典诵读特色创建纳入其中。

三是建设经典诵读特色研究团队。教师是特色教育的第一资源,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能力适应, 逐步成长的特色教师队伍, 是特色教育的重要任务。为此, 我们开展了多种活动——

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凸显文化底蕴。我们结合师德师风建设年、提高年、巩固年活动, 组织研讨经典文化, 吸收传统文化营养, 组织教师观看翟鸿燊教授的《国学讲座》, 阅读原著, 扩展视野, 强化内功, 提高素质。

“美丽, 来自书香”读书活动浸润教师心灵。为打造一支潜心阅读的教师团队, 形成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 我们开展了“美丽, 来自书香”读书活动, 定期举行读书笔记评展和读书交流活动, 推动教师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要求教师每学期必须认真阅读两本以上学校推荐的书籍, 提倡教师读经典名著, 增文化底蕴;读理论专著, 强教学实践;读儿童文学, 悟童心童真;读报纸杂志, 解世事风情。

多种形式开展活动, 不断激励教师成长。经常开展演讲、古诗书法比赛等活动。学校还鼓励教师上诵读网站, 建教育博客, 建QQ群研讨, 写读书随笔, 写读书感悟等, 留下成长的足迹, 加强思想的交流与碰撞, 相互借鉴, 共同提高。

经典诵读的开展难在开端, 贵在坚持, 而坚持下去的关键在教师。只有打造一支潜心阅读的教师团队, 经典文化的河流才会在孩子们的心田上奔腾不息, 才能汇聚成卓越的教学质量。

三、领异标新二月花——校本课程铺底色

经典诵读课程是实施经典诵读特色教育的主渠道。通过几年的努力, 我们以经典诵读特色教育推进课程改革, 以经典诵读课程支撑并夯实特色教育, 实现了“特色课程校本化, 校本课程常态化”, 实现了两者的有机整合。

1.稳定设置经典诵读特色课程。

根据新课程改革和稳定特色教育的需要, 我们在学校课程中, 为每个年级每周设置了一节经典诵读课程, 每天安排10分钟的经典晨读, 语文候课2分钟诵读, 加强学生期末考试后到放假前这段时间诵读任务的适当布置。在保证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 提高诵读效率。

2.积极开发校本教材。

教材是特色教育的依据, 是教育内容稳定的保证。为此, 学校专门印发了《古诗70首》《初中古诗30首》《古诗词名篇》《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等校本教材。语文教师则根据各年级的经典诵读安排表, 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并由教师、学生家长或同学对每个学生的诵读情况进行评价, 填写在评价手册必背篇目的成绩记录栏里。

3. 校本课程管理常态化。

我们把经典诵读积累作为重要的课程, 将其与语文、数学等学科一样提出管理要求, 加强对其计划制订、进度表制定、备课、课堂教学、考核评价等流程的管理, 并纳入到课堂教学考察、常规教学检查、期末考核和总结以及档案资料建设的范围。

四、春风化雨润无声——文化熏陶润童年

爱因斯坦说:“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 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来承担。”正是本着“教育是礼物”的宗旨, 我们努力为孩子们创设让他们惊喜、浸染着美的校园氛围, 做足做好校园文化, 让经典文化向校园的每一个地方延伸——走廊文化、班级文化、楼梯文化, 因地制宜, 整体建构, 凸显文化韵味。

1.创设一个润泽童心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一种隐形的文化, 暗藏着无声的教育语言, 蕴涵着巨大的教育力量。良好的校园环境愉悦身心, 陶冶情操, 置身其中, 能使人内心宁静, 产生读书的冲动。为此, 我们在每一层教学楼的走廊里都设计了“经典诵读文化长廊”, 从一楼到三楼的主题分别是明德、精学、尚志, 使孩子们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部部经典名著中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 习得了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 丰盈了他们的人生智慧。

学校走廊张挂学生作品, 作品展示包括书签、布贴画、剪纸、表演、手抄报、诗配画、书法等, 以供人人欣赏, 时时品评。既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体验, 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创建一个适宜儿童发展的班级环境。

每个班级都有一个学习园地, 在古诗词学习专栏, 设置“古诗角”“经典壁”等, 定期介绍中华传统诗词。每月更换一次内容, 都由学生自己动手, “春之韵”“夏之梦”“秋之味”“冬之魅”, 皆出之于孩子们之手, 设计得精巧而富有诗韵。

五、风物长宜放眼量——经典诵读植童心

知行结合活动是特色教育的推进器, 是经典诵读的生长点。几年来, 我们坚持以“经典诵读”知行活动为载体, 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 以知养行, 以行孕知, 知行结合,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1.活动激励, 传承文化。

倾力打造“多彩诵读大舞台”活动, 集中进行各班经典诵读比赛和成果展示, 有古文新唱、配乐诗朗诵、诗乐舞蹈、经典小品、班级对决、相声小品等各种节目, 同学们把单纯的背诵演变为鲜活的艺术, 给人美的享受, 展示了师生的雅行风采。活动后还评出诵读之星、诵读能手、进步之星, 学生接受学校的表彰和奖励, 享受着金色童年的灿烂时刻。

2.运用现代化设备, 触发学生兴奋点。

教师用电脑制作经典古诗文诗画展示, 学生们用电脑操作, 将古诗归类、配画, 那精美的画面成为孩子们的文化美食, 滋养着他们的身心。

3.定期评展读书笔记, 促进学生成长。

学校每学期都举行学生优秀读书笔记评展活动。优秀作品刊登在校刊上, 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感悟的平台, 有效地促进了我校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

4. 打造书香校园, 提升学校品位。

我们以“诵读领先班““诵读小博士”等活动为契机, 让经典诵读积累活动向纵深发展。提倡师生共读、亲子共读。通过“教师好书推荐会”“和孩子同看一本书”等亲子交流活动。“身教胜于言教”, 教师和家长的参与让孩子们的诵读热情日益高涨。

六、百花齐放春满园——秋之味时同分享

几年来, 我们围绕“小学语文经典古诗文诵读积累‘三模块’研究”课题, 创建了经典诵读特色学校。通过深入师生调研、问题研究、吸收专家指导以及学习课改理论等方式, 深入研究了经典诵读课程建设、经典诵读与校园文化建设、经典诵读与学生思想品德研究、经典诵读与各科结合、经典诵读评价方式、经典诵读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在研究过程中, 我们论证了学校经典诵读的教育模式、架构, 编制了经典诵读特色课程体系方案, 编写了经典诵读学校课程教材, 开展了一系列经典诵读实验活动, 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1.学生学会了多种诵读方法, 经典积累不断增加。

我们采用等级制评价, 让孩子们学到了更多的方法:跟节奏诵读、拍手诵读、小组比赛诵读、男女同学比赛诵读、课间跳皮筋诵读、配乐朗诵、一分钟熟读成诵等。我们规定从一年级开始, 背诵40首为一级, 每多10首升一级, 直至评出诵读小博士。

2.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

据家长反映, 经常出现“家中母子吟诗文, 路上祖孙唱诗文”的场景。孩子们三五结组, 自主开展了许多经典古诗文诵读和研究活动。学生的审美趣味提高了, 许多学生把过去对网络游戏、流行小说的兴趣转移到了国学经典上来。素养的提高又使学生的思想面貌得到了改善, 学生在校、在家、在社会的文明程度有了提高, 变得文雅了, 懂礼貌了, 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都大为改观。

古诗诵读:引领孩子穿越经典 第9篇

“诗言志,歌咏言。”诵读,就是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的头脑中“活”起来,从而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深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进而产生心灵的共鸣。

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怎样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呢?

一、语言渲染——定下诵读的基调

常言道:文因情而作,情因境而发。一首诗,不管是写景还是叙事,它总是负载着诗人深厚的思想感情。古诗语言高度凝练,字数有限而内涵丰富。这种浓缩了的精华,学生初读后往往是一头雾水。这时,我常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再现情境,使学生能“触摸”到诗的情感基调,为进入诗的意境作一铺垫。

如在诵读《望庐山瀑布》时,我先这样描述:诗人久闻庐山瀑布之美名。一天,他孤身一人来到庐山脚下,只看见太阳照射在美丽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云烟,若隐若现,仿佛仙境。激越的水声引起了诗人的注意,循声找去,只见瀑布就像一条大河挂在山前……白纸上的黑字化做了情感和形象信息,同时作用于学生,唤起了他们真切的感觉,激起了他们的共鸣,情动于中。如是,学生便自然地置身于一种豪迈壮美的情怀之中,久久不能自拔,产生了“未入诗句先入境”的效果。然后再请学生以各种形式进行诵读,孩子们很快便体会到了诗人的感情,读得有滋有味。

二、声画创境——让诵读身临其境

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唯有通过赏析才能准确领会。然而单凭教师讲解难以使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意大利文艺批评家克罗齐说,心灵只有借造作、赋形、表现才能直觉。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因而在教学中可以配上图片、视频、动画,并伴以和谐的音乐,引导学生朗读、思考、想象。这能使学生走进一个有声、有色、有香的活生生的世界中,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感悟诗人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陶冶自己的情操。

如杜牧的《山行》这一古诗,通篇没有一个“秋”字,却字字写秋景,句句写秋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教学中我利用文中插图,配上音乐,让学生边欣赏画面边入境,画面上苍茫的山,洁白的云,隐约可见的房屋,似火一般的满山枫叶,远近衬托,错落有致,诗人置身其间,流连忘返。学生边欣赏边想象,不知不觉便被引入这一意境中。融情于境,情境交融,切实地感受到了古诗的意境美,诵读起来自然是有声有色。

三、留白想象——让诵读意味无穷

古人云: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所谓不著一字,并不是什么都不说,而是简练地勾勒几笔,点到即止,既富有暗示性,又意在言人,使人反复吟咏想象而得之,这就是空白的魅力。在古诗中,诗人常常“含不尽之意在言外”。虽是寥寥的几笔,却能引发人们无穷的遐想,在教学中若能捕捉到这一教育资源,就能使学生感受语言和文字所蕴涵的情感,从而领会诗的意境。

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之所以能名传千古,就在于它的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色”是“满园”的,“满”得“关”也“关不住”,虽然“我”不能入园一观,但“一枝红杏”却带给我无尽的遐想。景虽藏而境愈广,眼看出墙“一枝”,心想墙内万花,不正是一种余味无穷的享受吗?诵读教学时我抓住这一空白,让学生想象这墙内万物,学生也不禁认真感受诗人复杂微妙之心情。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诵读,感情自然是水到渠成。

四、角色体验——让诵读穿越时空

适时地运用配乐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反复诵读,做到“一章十遍读,一句十回吟”,会使静止的画面与声音形象地融为一体,使学生化虚景为实情,领略诗的深层意境。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学做小诗人,去诵读这首诗,让学生在诗的节奏、意蕴中直接感知诗的情感和思想。如在教学《示儿》一诗时,我让学生试着演诗人陆游躺在那里,配以悲凉的背景音乐,体会诗人临终前悲壮的情怀和无尽的期盼,学生也确实受到了震动和熏陶。

通过意境的创设,学生愿意并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句,仿佛与圣贤进行了穿越时空的对话,与他们同悲欢共喜乐。与此同时,他们又以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演绎着作品所抒写的丰富情怀,传统的美德和优秀的品质时时滋养着学生的生命,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浸润着他们的童心。正所谓“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读诗,学诗,不知不觉便吸纳了诗的精华,拥有了文化底蕴。

(责 编 莫 荻)

六一节目主持词诵读经典 第10篇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女: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家长们!

合:大家好!

男:送去五月的芬芳。

女:迎来六月的时光。

男:我们的心像怒放的花朵。

女:荡起一片欢乐的海洋!

男:六月,是童年的摇篮,有童年的梦乡。

女:六月,是童年的沃土,有童年的太阳。

男:六月,是童年的歌谣,有童年的快乐。

女:小朋友们迈着喜悦的步子走进了六月,走进了我们自己的节日。

合:“六一”儿童节!在这欢乐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祝愿全世界的小伙伴们节日快乐!

合:我们兴泾四小“展示风采,超越梦想,做一名儒雅少年”六一活动演出现在开始!

(节目串词)

女:首先,请欣赏音乐兴趣小组带来的获奖节目《山水组词》。男:快乐是诗,快乐是歌,快乐是我们永恒的主题。下面请欣赏由一年级小同学带来的《快乐的节日》。

女:有一首诗,夸我们儿童是新世纪的雏鹰;有一段歌,赞我们

少年是祖国的春天;

男:有一场梦,说的是少年强则国强;有一个伟人,把我们比作是初升的太阳。

女:不管怎样,我们少年儿童追逐着梦想,憧憬着希望。下面请欣赏由五年级二班给我们带来的《追月》。

男:总以为青春是一簇火,光彩而热情 ;

女:总以为青春是一卷画,斑斓而温馨

男:后来才明白,青春是一泓泉,碧透且清幽,女:后来才明白,青春是一弯月,皎洁且冷落,男:下面请欣赏由三年级二班表演的《青春中国》。

女:快乐的阳光谱写快乐的乐曲,快乐的小脸描绘快乐的篇章。看!从红太阳幼儿园来了一群快乐的小精灵,请大家欣赏他们为我们带来《快乐宝贝》和《大家一起来》。

男: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63年前,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为保障全世界儿童的生存权力、保健权力和受教育的权力,于1949年11月在莫斯科召开的一次大会上决定每年六月一日为国际儿童节。于是,全世界的儿童就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就让我们在自己的节日放声歌唱吧!请听由二年级带来的朗诵《六一的歌》。

女:感恩是一种美德,感恩是一种能力。我们每个人都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下面请欣赏由六年级一班表演的《感恩诵》。

男: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让我们聆

听先哲教诲,以传承华夏文明,要做中华好儿孙。请三年级一班带来《弟子规》。

女:生活是知识的殿堂,知识是生活中跳动的音符,古诗也在游戏中打着节拍,看五年级一班的同学们在《诵古诗·跳皮筋》。

男:在民族大融合的今天,在中西文化贯通的今天,学外语已成为时代的产物,下面由英语兴趣小组带来英语歌曲《雪绒花》。

女:无论身在何方,总有一种思念无法忘怀;无论今夕何夕,总有一轮明月照耀心间。请欣赏由六年级二班带来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男:生命是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命是郑燮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下面请欣赏由四年级二班的同学们为我们表演的《生命、生命》。

女:追逐梦想,寻觅梦想的清香;追逐梦想,追寻金色的希望。今天就让我们的梦想在这里起航!下面请欣赏由美术兴趣小组带来的《手绘风筝---放飞梦想》。

(结束语)

男:托起闪亮的金星,未来靠我们去创造。

女:走遍辽阔的大地,让童心乘着歌声的翅膀飞翔。

男:海阔凭鱼跃,胸怀天下,我们带着父母的期望。

女:天高任鸟飞,放飞梦想,我们踩着师长的肩膀。

男:珍惜现在,我们将以一颗感恩的心灵,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辛勤教诲。

经典古诗词诵读 第11篇

(2012-2013学年上学期)

第一篇章:月是故乡明 甲:“月是故乡明”,乡情,乡思,乙:乡愁,乡音,甲乙:家乡始终是令人梦绕魂牵的地方。甲:“叶落归根”“告老还乡”见游子奔回家乡心情之切,乙:“乡音无改鬓毛衰”是游子归乡后的感慨。

甲:古往今来,人们用各种形式和行动,表达着同样的情感—— 甲乙:对故乡的依恋和热爱。甲:请欣赏思乡组诗。1.唱《秋思》

2.伴月背诵《天净沙 秋思》 第二篇章:吹面不寒杨柳风 乙:英国诗人雪莱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甲:自古以来,春天被中国诗人们的生花妙笔一次又一次地吟咏。乙:今天,让我们一起在冬日的北风中走进古诗中的春天。1.齐背《早春》 2.《春夜喜雨》 3.《滁州西涧》 4.《江畔独步寻花》 5.《江南春》

第三篇章:一寸光阴一寸金

甲:三春花事好,为学须及早。乙: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甲:请和我们一起唱响惜时歌—— 甲乙:《长歌行》。结束语:与您共勉

甲: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乙: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甲: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乙: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经典诵读》古诗词六一排练 第12篇

又到了每日范文模板时间,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关于2018经典六一儿童节诵读主持词的非常好的范文,在工作中我们需要总结计划的地方有很多,有这方面需要的朋友,赶紧跟小编一起看看,参考一下吧!

开场节目:主持表演班《我爱祖国、我爱母语》

开场白:

师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师女: 各位来宾,生男:亲爱的老师、生女:同学们,合:大家下午好!

师男:今天,我们xx小学师生欢聚一堂,隆重举行“庆六一儿童节经典诵读”展演。

师女:中华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师男: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美文,是文化艺苑经久不衰的瑰宝。

生女:国学经典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杯美酒,香醇而清冽;

生男:国学经典是圣贤留给我们的一曲绝唱,温馨而久

远。

师女:诵读经典,让优秀的华夏精神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师男:诵读经典,让灿烂的民族文化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生女: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诵读国学经典,彰显华夏文明,生男:弘扬民族气概,展示自我风采。

合:让我们寻着先贤的足迹,去倾听古人的教诲,吟诵圣人的篇章。

师女:我宣布“庆六一儿童节经典诵读”展演现在开始。

(学校舞蹈队,不报幕)

1、师男:经典传承文化,雅言浸润人生

师女:历览千载辉煌地,长歌浩叹唱古今

师男:古老的文字,朴素的智慧,是孔夫子的谆谆告诫

师女:字字珠玑,篇篇锦绣,是孔夫子的超然情怀

师男:首先请欣赏我校国学班班带来的《大哉孔子》,掌声有请。

2、生女:**同学,你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弟子规》吗?

生男:当然记得,《弟子规》的谆谆教诲至今还在我的心头回荡呢!

生女:那你能背两句给大家听听吗?

生男:不用我背了,你听三年组的同学早就准备好了,掌声有请吧!

3、师女:感受四季,欣赏四季,在诗歌中与古人一样去赞美四季。苏轼的《水调歌头》,将使我们有另一番滋味在心头;

师男: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境界宏阔。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将带我们领略“古今绝唱

师女:下面有请四年组的同学吟诵苏轼的《水调歌头》和《念奴娇。赤壁怀古》。

4、生男:”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

生女:**,别念叨了,你看那边二年组的同学都迫不及待要上场了。

生男:他们表演什么呀?

生女:你刚才背的那些呀,而且还是蒙学经典串烧呢!

生男:那我们赶快来欣赏二年组的《笠翁对韵》吧!

5、师男:三尺讲台,是文化香火的传播圣地;

师女:为人师,我们是当代文化派出的使节。

师男:在六一来临之际,我们老师也想送上一份嘱托,师女:请欣赏四年组教师集体吟诵,荀子的《劝学》。

6、生男:**同学,你知道李白吗?

生女:哎呦!地球人都知道,我们古代著名的诗仙么!

生男:那你听说过花木兰么?

生女:当然听说过,她不就是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中豪杰花木兰么!

生男:嘿,不错!下面这个节目可很震撼,是由班和班全体师生带来的《木兰辞》和李白的《将进酒》。掌声有请

穿插合唱团的

师男: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师女: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生男:今天,我们在同一首歌中,又将走向不同的方向,生女:在明天同样晴朗的蓝天里,我们会有新的收获和展望,合:并将爱的旋律继续唱响。

男:请欣赏我校合唱团带来的《快乐阳光》说唱脸谱

7、师男:它是四言长文,句句押韵,文笔优美,辞藻华丽,师女:它朗朗上口,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

合:它就是中国早期的蒙学课本——《千字文》

生女:高老师,听说千字文由1000个不重复的字组成的呢?

师男:想知道答案吗?下面这个节目就会告诉你了。

生男:噢!那我们赶快去欣赏三年组为我们带来的《千

字文》吧!

8、生男:“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生女:淡淡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幽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听来让人百感交集。

你听,他们来了!请欣赏一年组带来的《送别》。

9、师男:从《诗经》到《楚辞》,从唐风到宋韵,那一篇篇经典佳作像橘树,像兰花,为我们带来国学经典那遥远的芬芳。

师女:恰逢端午节来临之际,五年组的大哥哥大姐姐在学业繁忙中给我们带来了屈原的那首经典名作——《橘颂》,掌声有请。

10、当诵读声还在耳边回响,当节目渐近尾声,我们由请校管乐团为我们演奏《卡门》,来结束我们今天的相聚,有请。

结束语:

师男:诵读经典,师从贤哲,陶心冶智,博古通今;

师女:诵读经典,播种心田,生根发芽,开枝散叶。

生男:诵读经典,营造国学学习氛围,让xx的校园飘满书香

生女:诵读经典,陶冶师生智慧人生,让我们的人性熠熠闪光

师男女:高声诵读吧,让我们在国学经典的熏陶中怡情聚气

生男女:高声诵读吧,让我们站在五千年历史巨人的肩膀上,面向世界,开创未来

师男:我宣布”庆六一儿童节经典诵读"展演到此结束。

《经典诵读》古诗词六一排练 第13篇

1.抢救思想和智慧的黄金时期

有心理学家指出, 青少年时期是记忆力发展最快的时期, 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时期, 让青少年多读多背点经典古诗文, 不求甚解, 但求熟背, 记下一些让他终生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知识。

2.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诗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文教学不但可以培养青少年的记忆力, 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理解力和想像力, 让古诗文在学生的心灵中扎根, 从而启发他们的智慧, 促进他们的学习, 潜移默化地成为他们一生受用的源头活水。

因此, 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 抓好学生经典诗文的背诵积累, 不让学生错过积累的黄金时段, 是教师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试想, 我们的孩子自小朗诵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杜甫的“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李绅的“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苏轼的“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不知不觉地体验到人对生命的爱护和珍惜, 体验到施展抱负的雄心壮志, 体验到对辛勤劳动的尊重, 体验到亲朋之间深厚的感情, 一切高尚的修养和哲学会毫无痕迹地从他们的口中渗入血液, 渗入生命感受的深处, 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这将是一件何等功德无量的事情啊!

然而, 古诗文的年代毕竟久远, 时代的隔阂造成了很大的学习障碍。再加上如今的学生课业本来就这样地繁重, 电视、电脑等外界诱惑又那么得多。如何能让孩子们沉下心来去诵读古诗文呢?

笔者认为,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的名句“好读书, 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对我们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首先, 是要“好读书”, 就是要激发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 使学生养成“好读书”的习惯。其次, 是“不求甚解”, 即不要求准确深入地理解, 只要了解个大概。主要是让学生积累, 烂熟于胸。这样就使学生学得很轻松。有了大量的积淀, 就好比在他们的心中垒起了巨大的雪球, 随着年龄的成长, 人生阅历的丰富, 就会对这些古诗文不断地有新的, 更深刻的领悟, 就好比是雪山慢慢地融化, 不断地滋养着他们。到那时, 便是“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了吧。

如此看来, 在学生中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的道理其实很简单, 就是要激发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通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 笔者摸索出了以下几点切实可行的操作策略:

1.“流行”可以引起兴趣

青少年是很重模仿的, 如果他看到很多人都读, 他也会学着读。就好像青少年不一定喜欢上学, 但人人都上学, 他就渴望上学了。也并不一定都喜好钢琴, 喜欢英文, 但大家都去学, 他也就不排斥了。所以, 一人读古诗文较难, 学生一起读, 则兴趣将会大为提高。为此, 笔者根据《中学生必背古诗60首》, 以“每日一诗”的形式, 抽出早上5分钟的时间, 让学生每天背诵一首。以后又精选《唐诗三百首》、《诗经》、《论语》的篇章进行补充。诵读要点燃学生诵读的欲望, 通过教师鼓动性的语言, 营造浓郁的诗词氛围, 利用一小部分学生的带动, 包括教师自己的以身示范, 总之利用一切手段让诵读古诗文在学生中“流行”起来。并且保证这种“流行”在足够的时空内发展。时间长了, 孩子们自然会养成诵读的习惯。早晨一到教室, 他们就会拿出古诗文大声地读起来。

2.“家长的热力”可以感染兴趣

要充分认识到家长对学生的影响力, 努力发动家长参与进来。鼓励家长保持高度的信心和热忱, 若起初孩子未进入状态, 须有耐心去等待, 一天不行两天, 只要坚持下去, 定能感染孩子。到后来, 有些家长不但有了兴趣, 甚至真的和孩子一起读古诗文, 互相考试比赛, 虽然大多数是大人输, 但大人也因此受益, 而且一家人兴致高昂, 乐在其中。

3.“情感”可以维系兴趣

教师平时在课前课后都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感情深厚了, 就容易带动学生诵读的兴趣。学生觉得老师可亲了, 学生也就会因喜欢老师而喜欢诵读古诗文。教师可以经常强化学生的诵读, 诸如开展“诵读争星”等活动, 维系学生的诵读兴趣。

4.“变花样”可以激励兴趣

读古诗文所能变的花样不仅仅是在读的方式上, 或快或慢, 或吟或唱, 或带读, 或齐读, 或接龙, 或默读, 或当场试背, 或提问征答, 还可以组织各种比赛活动, 如古诗朗诵赛, 赛诗会, 古诗接龙赛, 诗迷俱乐部等, 使他们的热情不断被点燃, 兴趣不断被激励。

5.“教师认可”可以提高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力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的认可上。所以, 教师要经常对诵读好的学生加以认可, 多加称赞, 维持他的成就感, 学生受到的表扬愈多就愈喜欢读;对诵读差些的学生, 只要有进步, 就应当场表扬, 加以赞赏, 这样也会让他得到一种认可感。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制定相应的诵读目标, 使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可以体验成功的喜悦;还可以制定一套考级制度来吸引学生。如在班里制定考级制度:熟背25首为“古诗学士”, 熟背50首为“古诗硕士”, 100首为“古诗博士”, 下面还有“诗王”、“诗神”、“诗仙”……

开展古诗文诵读,与经典同行 第14篇

一、消除畏难情绪,化整为零,循序渐进

面对《中华经典诵读本》这么一本厚厚的读物,学生们难免产生畏难情绪。因此,一开始,我就告诉大家,每周背出一首古诗就行了。这样一来,学生的信心一下就来了。然后我又使出了激将法,问学生:“现在还有谁对付不了一首小小的古诗?”结果当天就有许多学生背出了这首古诗,在两天内,学生都完成了背诵任务。我大大地表扬了学生,说他们真了不起,全班只用了不到三分之一的规定时间就胜利完成了任务。学生当然个个都很开心,很多学生还纷纷要求增加背诵量。慢慢地我由每周一首到每周背两首再到每周背三首等。当然,我还根据学生记忆能力的发展水平,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由五言到七言,由描写景色到揭示人生真理,由绝句到律诗到词。我还注意归类学习,举一反三,如学了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我就推荐学生诵读他的《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在感悟了他的以上两首清新婉约风格的词作以后,我又带领学生领略了他的豪放派代表作《破阵子》。因为训练有坡度,再加上触类旁通、以点带面,而学生又普遍都有迎接新挑战的好胜习惯,所以学生诵读起来就一发不可收拾了。随着量的积累也逐渐有了质的飞跃。

二、多种方法,激发背诵兴趣

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减少、扫除记忆的障碍,我总是利用晨读课等时间向学生讲解诗词的意思;有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会介绍诗人的生平,诗文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相关联的一些资料等。古诗是一件件艺术作品,它们的表现形式与我们现在的表述方法有一定差距,因此要帮助学生拉近与经典的距离。

另外,古诗词都是具有音乐美的,在古代拿来谱曲即可开口唱出来,学生在随着音乐演唱时,多了一种趣味,多了一种激动,也可以记忆得更深刻,更经久不忘。现代,我们已经在唱岳飞的《满江红》、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李煜的《虞美人》、李商隐的《无题》、李清照的《一剪梅》(月满西楼)、《临江仙》(《三国演义》主题曲)等等。有的学生还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谱曲子把一些比较长的作品唱出来记忆,自娱自乐的同时也能轻松地记下来了。如此一来,学生就不把背诵当作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了。

三、引入竞争机制,强化背诵

有了竞争就有了动力,有了成功就能产生催化作用。由于我对经典诵读非常重视,经常督促、抽查,不断鼓励、表扬背诵情况好的同学,因此全班逐渐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诵读氛围。后来的早读课上,只要我一走进教室,就有一群学生拿着《中华经典诵读本》涌过来,并马上在我的左右两边各排起了一条长龙,原来他们是要到我这里来接受检测呢!这是我的一个新的激励举措:学生每背完一首,我就在他的书相关的篇目旁写上一个鲜艳醒目的“背”字,并郑重其事地记上年、月、日。几次下来,我发现学生们又纷纷在比谁书上的“背”字多了。在这样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的影响下,学生的背诵热情大为高涨。此时,背诵也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和乐事了。此外,我还经常给学生新的激励和刺激,如:定期进行“古诗擂台赛”“挑战极限”等活动,评选出古诗之星和优胜小组,并颁发奖状或一些小小的学习用品作为鼓励。

四、重视教师的范读

在引导学生背诵经典的同时,我除了讲述作者、作品的相关信息资料之外,总是和他们“同甘共苦”:有些作品我已经会背,就先滔滔不绝、抑扬顿挫地背给学生听,如《爱莲说》《陋室铭》《满江红》等,他们听得一愣一愣的,除了羡慕之外,更多的就是跃跃欲试,想背熟练了也能与我一争高下;有的作品比较晦涩,我也是初次接触,如《箜篌引》等,我就和学生约好一起背诵,并且进行比赛,虽然这样的作品比较拗口难背,但是学生的劲反而更足了,因为有老师和他们“有难同当”呢!结果,有许多学生先于我背熟,我当然是他们的最大支持者,对他们毫不吝啬赞美之辞……我想:我们学生对背诵古诗文有如此浓厚的兴趣和源源不断的动力,其中有一部分的原因大概就是来自于我的高度重视和率先垂范吧。

五、进行启发熏陶,提升精神,塑造人格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古诗文对学生精神的提升、人格的塑造、情感的陶冶、文化修养的形成、语文能力的培养等诸多方面,起着无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在一生中受用不尽,对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有着巨大的作用。

在诵读古诗文过程中,我注重进行启发和熏陶,抓住时机引用古诗文,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面对生活磨难的勇气、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对他人宽容的态度和胸襟等等。学生也越来越喜欢用古诗文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感情。如秋游时来句“无边光景一时新”;登上电视塔顶时随即吟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告诫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同学时,就引用上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参加活动比赛时,“天生我材必有用”便脱口而出;读刘禹锡《陋室铭》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后,“家不在大,温馨就行”便在同学们中间广泛流传……古诗文常常从学生口中涌出,着实叫人高兴。

经典诵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更多的收获,才会形成更加深厚的文化积淀,才能引发学生对文学的浓厚兴趣,让学生的学习之路走得更加幸福。

上一篇:心理健康问卷调查表下一篇:家具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