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纪录片观后感

2024-07-08

《大师》纪录片观后感(精选12篇)

《大师》纪录片观后感 第1篇

纪录片《大师》观后感

SA10204903陈琦 马相伯、蔡元培、陶行知、张元济、陈望道、张伯苓、陈寅恪、华罗庚、竺可桢、黄炎培„„纪录片《大师》在荧屏上讲述着中国近代百位大师的厚重人生,感人至深。

他们生在列强入侵、民族兴亡的年代,经历大动荡、大灾难、大变化、大转型,同时也是先行者为家国天下忧思力行的百年。他们为国家命运殚精竭虑,将一己的生命投身于民族救亡、民智启蒙和文化拯救的伟大使命中。正如蔡元培所描述的,身处“黑暗主义时代”,却选择直面人生,点燃生命的光芒,照射尘世所及的地方。这就是一位位民族先贤所共有的大胸怀、大智慧和大爱。

他们始终以“教书育人,启发民智”为宗旨,淡泊名利,不随俗沉浮。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明确“不为升官发财立阶梯”,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学原则,被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马相伯为启迪民智,育人立人,医治愚昧、落后、腐败等社会痼疾,认定教育乃立国立人之根本,倾其所有,捐出三千亩土地办学校。陶行知同文盲、贫瘠战斗一辈子,到最落后的乡村去办平民教育,一座晓庄师范,在中国教育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黄炎培开创中国职业教育的先河,直至今天,其教育思想仍充满生机活力。

这些大师们又是真正的大学问家。他们既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也吸取人类文明的精华,融会贯通,身体力行。他们有兼容中西的学养,是继往开来的学者,在特定的领域作出独特的贡献。他们的学术成就,经得起历史考验和文明传承。

竺可桢是我国最早、最杰出的现代气象学家,他倡导“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在抗战烽火中带领浙江大学成为“东方剑桥”,为新中国的科学事业打下了可贵基石。童第周是我国克隆事业的开创者,一双灵巧的手创造生命奇迹。他说“科学家不自己动手就是科学政客”,至今仍振聋发聩。

他们还真正沉得下心来,研究学问,创造艺术。徐悲鸿到法国学美术,一心浸润在艺术创作中,经常到卢浮宫和各大展馆临摹名画。因为穷困,早晨进去,一直到展馆关门,连饭也不吃,一天下来,直饿得人昏厥过去,并因此落下了胃痉挛的终生毛病。回国后,为扶掖后人,他把自己的画卖掉,当作助学金送学生

出国深造。最后,更是将自己一生所留存的作品全部捐给了国家。这种学习的“饥渴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令人感动。

通过观看《大师》,我们可以慢慢回味、细细咀嚼大师们的人生传奇与精神追求中,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平和与宁静;另一方面,在重建兼容并包的中华新文化的道路上,我们研究生,必须要具有开放的视野、健全的心态,坚定的信心,延续大师们对于祖国国学事业的执着和奋斗,这样才能继续这条追寻中国文化脊梁的道路。

大师们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光芒在我心中引起了极大的震撼。阅读大师,是一场精神洗礼,是一次心灵震撼。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文化的积累。《大师》让我意识到,生活中除了物质,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可以感受幸福与价值。

《大师》纪录片观后感 第2篇

9月3日,是傅雷的祭日!

恕我直言,从民国时期到现在,作为外国文学的翻译学者,究其翻译水平和文学造诣,国内无人能与傅雷比肩!

所以,在我的心目中,傅雷就是一个真正的文学大师!

初始傅雷的作品,是在1988年,苏州大学图书馆!

那个时候的文学流行风,外国文学名著必读作品当属夏绿蒂勃朗特的《简爱》、还有她的妹妹艾米丽的《呼啸山庄》等等。我遵照菜鸟的成长规则,一一借阅并记下读书卡片。

但我读的口干舌燥且毫无兴致可言,因为这类外国名著文字晦涩干瘪、语句沉冗跨跃,似乎在逐字逐句地翻译对照,没有文法剧理,更匮乏语言逻辑。对整个作品似乎没有通篇的掌握与拿捏,或者说,翻译作品的人缺乏中外文学素养,更没有西方文化风情的感受与领略,只是一个金山词霸式的肉体机器人,见字拆字,见词译词……

直到我借阅了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我才真正地读了进去!

当时苏大的这个名著版本一共有分12集,12本书。我从第一本就喜欢上了傅雷,他翻译的作品你读不到翻译的`痕迹和故意。亲身感受到的人物以及情节变化,似乎都来自傅雷自己的笔下创造。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就应该有诺贝尔级别的文学大师来翻译,这才是文学婚姻上的门当户对,其他神马都是浮云!

看名著的封面,看见罗兰忘记傅雷;读到名著的封底,看见傅雷忘记罗兰。

“1966年9月3日晨,翻译巨匠傅雷和他的夫人双双自缢身亡。当年,震耳欲聋的口号,铺天盖地的大字报,傅雷夫妇先是被罚跪在地,继而被人拉到长凳上戴高帽…但这一切丝毫没有影响到这个人有条不紊地书写他的死亡文告,甚至连火葬费,保姆可能需要的生活补助等都一丝不苟地抄出……”

唉,往事不堪回首……

傅雷对中国文坛最大的贡献是通过他翻译的文字把罗曼罗兰介绍给了中国。所以亚伦建议中国当今的文学青年抽空看看这位大师的作品《约翰克里斯多夫》。这部傅雷呕心沥血翻译过来的伟大作品所赋予的双重的深刻的精神含义,只要你读懂了它,就有利于祛除社会和生活的压力强加于你精神上的轻浮和焦躁、迷茫和慌乱……

敬重傅雷夫妻,其实他们很柔弱也很勇敢,最后用仅剩的死亡来捍卫自己的尊严和气节,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信念。

《大师》纪录片观后感 第3篇

1 依托潮州文化特色,让大师浸润着泥土的芳香

潮州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支系,是中华古代文明的活化石。自成一体的潮州文化地域色彩浓厚,所以讲述一位从潮州走向世界的人物故事,潮州是重要的元素。饶宗颐是一位只有小学毕业学历的大学问家,学识广博,最初来自传统的家学,他学术生涯的起点是乡邦文献。

自宋代以来,潮州重教风习蔚然,崇文向学之风,一直影响着潮州。千百年的滋润,潮州沉积出丰厚的文化土壤,博学之家比比皆是。饶宗颐就是从这样的土壤中茁壮成长起来的学术苗子。因此,讲述饶宗颐必需从潮州开始。纪录片从在潮州音乐的音响背景中,从地域特色深厚了湘子桥、广济楼,从明清民居群,从潮州粿桃,从一件件潮州老物件中徐徐拉开序幕。开篇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潮州文化气息。紧接着潮州文化特色的开篇,纪录片围绕饶宗颐儿时生活的环境,向观众讲述大师童年的故事。让观众亲临其境,一下子进入了温馨、古朴的传统家居空间,观众如同到邻居家串门一般,如同与亲戚朋友聊天谈论邻居聪慧小孩一般认知饶宗颐。而不是那个远在天边,高高在上不可捉摸的学术泰斗。

纪录片结尾,饶宗颐又回到潮州,片中讲述他历经50多年,历尽艰辛,坚持不懈编撰《潮州志》的故事,让大师面对观众,诉说自己浓浓的思乡情结。这种叶落归根的世俗情感,引起了观众的共鸣。潮州知名作家李英群撰文称:“纪录片《饶宗颐》不只让观众了解了大师,更重要的是让大师来到了民众中来。”

2 从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视角,准确介绍大师的学术成就

学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池,结晶池纯粹的特点决定了它与世俗生活的大染缸有着天然的区别。

饶宗颐的学术领域几乎遍及整个人文学科,每个科目都有出类拔萃的成就,创作纪录片《饶宗颐》时,摒弃对饶公在学术上众多“第一”和“之最”的罗列,回避大量枯燥的学术内容,从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高度,从文化传承和文化传播的视角切入饶公的学术生涯。

饶宗颐的童年是从家学吮吸中华文化营养,并在后来的学术活动中兼收并蓄。他的学术视野广及整个人类文明,深达人类文明的发端,他的文化根源是中华文明的天道思想,儒家“礼”学;正统的史学观是他的治学原则。

关于传承,昔年饶宗颐曾有两件事,突出体现他鲜明的史学观。饶宗颐曾经为《二十四史》做过补编,他花了15年的时间编写了《新莽史》。后来他认识到历史上王莽的篡权和所进行的复古改制不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激化了社会矛盾,不应得到正统历史的承认,于是他放弃了《新莽史》的出版。另一件事是关于上古史“巫”的研究上。饶宗颐发现学术界普遍存在的偏向,即把“巫”和“萨满”现象当作中华文明的根源来研究,于是他列举种种有力的证据,阐明中华文明的正统“礼”,并大力倡导汉学的自尊心,

纪录片通过这两件观众容易理解的事件,介绍饶宗颐学术上的大是大非态度,介绍他对华夏文明的坚持和传承以及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洞察。

在追根溯源的同时,纪录片《饶宗颐》通过另一条线索,介绍他在文化交流,文化传播的贡献。饶宗颐利用居住香港的便利,频繁行走于美国、法国、日本、印度从事汉学的交流、传播和研究。纪录片没有过多介绍他做学问的细节,重点介绍饶公在世界汉学界的学术引领作用,介绍他东学西渐融通东西文化的学术实践,引导观众逐渐理解体会大师的学术胸怀。

3 把单调的学术活动放进温暖的人文情怀

情感是人物故事的内核,是纪录片中人物与观众之间引发共鸣的重要介质。只有获得情感共鸣,才有可能让观众进入片中的人物故事。饶宗颐的学术活动以及体现他突出成就的论著与大部分观众的生活体验差别很大,相关元素少。针对这一特殊人物,纪录片《饶宗颐》在创作时,从饶公的故事中寻找情感要素,特别是他广阔的人文情怀,把讲述的故事放进情感的篮子,让观众可以用具有的生活经验去体会大师的故事,体会大师的性格、情感和胸怀。

纪录片中介绍饶宗颐在内地考察的经历,抒写大师对祖国河山的眷恋,对屈原、司马迁的怀念;通过观赏桃花树,观赏夕阳红的等等细节来渲染大师“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的境界。

摘要:大型电视纪录片《饶宗颐》是潮州电视台重点项目,作品集中介绍潮籍国际汉学大师饶宗颐从韩江走向世界,从乡邦文献登临世界汉学顶峰的学术生涯,表现他高山仰止的精神品格。本文分析了在纪录片的实际创作中,如何将大师的人文情怀有针对性地进行剖析,摆脱电视片追求学术性的枯燥、乏味,以期为人物类纪录片的发展提供借鉴。

恩娜·波里蒂 瑞士纪录片大师 第4篇

恩娜一直强调,在每次的讨论中,我们都不是在“论断”某个人、某部片。我们更多的是在看,有这样或那样的可能,使每一部最终呈现的影像,甚或每一个作者,都可以借着最深度的现场参与,擦出这些或那些的火花。管他时间空间,秉烛一再夜谈不止,就像吴文光描述的,“这种现场经常从早晨持续到下半夜,人人都像打了鸡血,high掉了”……夹杂在面红耳赤的讨论中的,是依稀传来毗邻的铁路上,火车驶过的“轰隆轰隆”。

她眼中的纪录片

“我不喜欢总是拿着摄像机。因为摄像机不能替代你观察事物。你不能拍了半天,却什么都没看见。”

这是恩娜·波里蒂(Edna Politi)拿着她的SONY PD10P,谈起如何积累影像练习时说的话,她手中的机器对我们来说似乎非常的遥远。面对数码领域疯狂的更新换代,恩娜所具备的素质,远远超过仅仅只是手中拿着一台最新的器材。对她来说,DVCAM的质量,加上对应专业麦克风的卡侬插口,配备一个0.7倍率的广角镜头,足矣。十年前的机器,在她手中格外亲切而可爱。

这个在西顿(黎巴嫩西南部城市)的海风中孕育出来的女人,今年五月来到北京,成为草场地工作站的众目焦点。5月6日,顺利地完成了工作坊的主持工作后,恩娜终于有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尽管昨晚的热烈讨论一直持续到凌晨五点,但恩娜仍然容光焕发地出现在我面前,和前几天一样,她完全被讨论“陶醉”了,而她在工作坊中的精彩讲课和她的片子一样给每一位参与者留下了深刻的回忆。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恩娜在工作坊中,努力把我们从一堆挡住我们拍摄纪录片视线的事物中释放出来。对她来说,“我们要拍谁以及要拍什么,必须要执著坚守我们能责任:我为什么要拍摄?我想要表达什么?要怎么样表达?”这些才是纪录片的真实意义。

独家专访《大众DV》+恩娜·波里蒂

导演之路

POPDV:是什么原因使您从事电影导演这个职业?

恩娜·波里蒂:18岁之前,我生长在黎巴嫩的犹太人家庭,18岁后我去了以色列,并生活在那里。我喜欢建筑,花了两年的时间学习它。我陶醉在建构的艺术之中,这种建构也恰恰映射在电影之中。然后我在阿拉伯文化、法国文化、犹太文化中进行综合的教育。

在学习电影还是建筑之间,我发现自己还是喜欢前者,由此走上了电影之路。

为了谋生,在学习电影期间,我也寻找一切打工的机会,非常幸运的是当时以色列电视台刚刚创办,我获得了机会,并且参加了对新员工开展的七个月的影视制作培训。

当时的梦想是做导演,而电视台方面的回答是,不,因为你是女性,所以你还是去做剪辑吧。尽管如此,我还是欣然接受了,我很努力地学习每一个新的工作,而在剪辑上的深入实践也为我以后的拍摄做了很好的铺垫。在这个同时,我还在大学主修历史。

两年的剪辑生活很快过去,我想在以色列恐怕没有机会能拍自己的片子了,所以我决定出国。因为法国和英国的电影学校学费出名的昂贵,其间有朋友说起德国影视学院的情况。我给学校的信件很快得到回复,作为学校选拔的四十名学生之一,我们在柏林参加了一周的考试,最后选出十五名。考试内容包括拍摄一部纪录短片和进行影片分析等。当时德语丁点儿不会,但幸运的是,学校还是给了我学习的机会。

DV不是“记录”

POPDV在此次展映的四部作品中,《库塔格:碎片三部曲之一》是唯一的一部也是您第一部录像作品,请谈谈您如何应用DV进行创作的?

恩娜·波里蒂:这部影片的拍摄时间是在1998年,当时差不多是DVCAM刚刚诞生,之前电视台一直使用着昂贵的BETACAM或者V8。这个片子使用了两台当时刚刚上市的索尼DVCAM。我记得很清楚,摄影师跑来激动不已地告诉我关于这台新进的机器,它大大降低了我们成本,还能保证影像质量。但那时有一个问题,就是后期编辑不方便,没有Adobe没有Final cut,只能去AVID那儿剪,而那时一天的剪辑费差不多是1000美元,所以还是很窘迫。由于昂贵的后期,我不得不凑足了钱买了一个二手的剪辑机。那个时候,境况并不是很好,有时甚至几乎无法支付摄影师等人的报酬。

对我来说,用DV的最大不同就是,我需要特别的全神贯注。胶片很昂贵,这迫使你拍摄时总是要预先选择,而DV带来的自由常常使你“放浪形骸”,你总是觉得没关系,反正可以后期剪掉。因此你必须不断警告自己,需要一定的约束,使你可以特别明确你到底要拍什么。还有就是因为你总是可以随时查看你拍摄的东西,所以人们会渐渐“懒”得多去想象,这也是特别需要提醒每一个拍DV的作者需要注意的。

DV应该不等于“记录”。与剧情片等影片相比,人们常常会在纪录片拍摄时忽略了“导演”的意义。从我拍摄第一部纪录片至今,我从没有只是简单随着事件的发生而拍摄,我努力做到在我的纪录片里有一个“精华”,这绝不会仅仅来自于“记录事实”。

影像节奏

POPDV:这四部片子中尽管只有《乌托邦的女儿们》没有涉及音乐主题,但我们可以从片中看到清晰的韵律和节奏,无论是镜头的长短还是结构的张弛,都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种旋律式的电影可以说是您其他几部纪录片的溯源,您如何看待影像的节奏感?

恩娜·波里蒂:当我们选择片子的时候,四部片子有三部都和音乐有关,《乌托邦的女儿们》尽管是一个与音乐无关的主题,但却是我以音乐的方式拍摄的一个最初的尝试。影像的切换在多层次的音乐般的旋律中出现。

影像节奏的把握,绝对不是只通过后期剪辑就可以完成,在拍摄的时候,我就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建构,确切地说,在进行拍摄之前,对于你拍摄事物的了解就开始了,我给予了巨大的专注。忘记了时间,完全沉浸在创造的乐趣之中。我专注于一个集合了无数细节的大结构,每一个细微点的倏忽间的变化都让我突然惊喜不已,而这正是我喜欢电影的一个重要原因。

独立影人在欧洲

POPDV:欧洲独立影像工作者的生存现状,比如他们的创作资金来源等境况是怎样的?

恩娜·波里蒂:导演们通常会选择教书育人作为糊口的一种方式。还有的长期为电视台工作,比如我在拍摄《多重四重奏》的时候,我同时也为电视台打工,以此来进行良好的循环。当然,德国、瑞士和法国都有国家的电影基金,同时还有企业资助(比如瑞士的Migros公司)的电影项目以及私人收藏家或者富商对电影事业的各种投入,这种电影的投资活动是比

较司空见惯的。

在最近的20年里,电视台也开始资助一些独立制作人拍摄片子,一般采取联合制作的方式。《影子》、《多重四重奏》、《乌托邦的女儿们》都是和德国电视二台或艺术台等机构联合制作的,但我既是导演也是制片人,拥有绝对的版权。不过今天欧洲的电视台,已经越来越不如从前,他们常常会对独立制作人进行很多的干预,甚至几乎“架空”导演。

当然,在欧洲的导演们常常得益于他们的社会保障金,如果你正常的工作期间有合理的缴税,一旦停止工作,在至少一年之内都可以得到过去薪水的50%到80%,这也就意味着当一个导演因为自己的原因要展开一个新的拍摄时,他可以停下手头的各种工作,而依然没有太大的衣食之忧。也就是说,一年中起码有三个月可以进行自由的创作。

大约在十年前,瑞士的电影基金也不像今天这样完善。当时我们邀请了英国、法国和德国的电影界人士来讨论并学习他们的一些成功经验。借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英国的独立电影投资方式。我们发展了一系列举措,包括依托彩票行业的发展,通过这个行业资金的循环来完成电影的投资。

纪录片教学

POPDV:鉴于您丰富的电影课程的教学经验,这次来到中国和这些年轻的纪录片工作者接触,您觉得他们和欧洲的学生有什么异同之处?

恩娜·波里蒂:我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同。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工作者,他们所面临的现状都是一样的。

因为DV的介入,学生们通常拍素材完全不受限制,但是他们也会疏忽于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我尝试了一种方法,让学生们带着某一个主题出去观察一天,但是只拍一个镜头,回来后一起讨论,说说自己“真正”看到了什么。在影像自由的年代,这是一个培养他们“真正的”注意力、观察力的好方法。

当然,欧洲的学生有一点占优势,因为他们有大量观片的机会,博物馆、电影院、文献资料馆等等,基本是浸泡在看片的环境中。这对于学习影像的人来说,非常关键。

恩娜·波里蒂

独立导演、制片人。精通法语、阿拉伯语、希伯来语、德语、英语。生活工作于贝鲁特、耶路撒冷、柏林,巴黎和日内瓦。

1967年--1968年以色列海法高等技术学院学习建筑。

1968年--1971年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学习艺术史和中东历史学士。

1973年--1 974年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学习哲学和历史学硕士。

1971年--1976年德国柏林影视学院学习电影导演、摄像和剪辑。

1976年法国巴黎高等社会科学学校学习历史、电影,师从马克·费罗。

1979年开始作为独立电影制作人工作,同时也在大学教授纪录片电影制作和理论。

1991年成立Contrechamps影视制作公司。

恩娜·波里蒂主要纪录片作品

《给巴勒斯坦人——一个以色列人的宣言》(1974年,获格勒诺布尔纪录片节一等奖);

《乌托邦的女儿们》(1983年,获德国曼海姆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法国索城国际妇女纪录片节大奖,并在柏林国际电影节、巴黎真实电影节放映);

《鲁契亚诺·贝里奥·秘密·传说》(1984年);

《多重四重奏》(1992年,获1993年旧金山国际电影节金门奖,布拉格电影节金奖,曼海姆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

《影子》(1997年,获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艺术电影节大奖并获裴德高吉电影节大奖);

《保罗-萨彻尔,音乐家米西奈斯的肖像》(2001年,分别荣获2002年巴黎Classique en Images电影节、洛迦诺电影节、蒙彼利埃电影节、巴伦西亚电影节评审团特别推介);

《库塔格:碎片三部曲之一》(2008年)。

草场地放映恩娜·波里蒂影像特辑

《影子》

16毫米/35毫米/彩色/90分钟/1997年

影片简介:

一部关于瑞士作曲家、指挥家、双簧管演奏家海因兹·霍利格所作的小提琴协奏曲《献给路易斯·索特》的彬片。这首曲子是献给饱经苦难的画家路易斯·索特的。影片一直跟随创作最初的第一稿到第一场公演的整个过程,包括疯狂的乐曲排练阶段。影片结构采用丁严格的音乐和绘画之间对应方法。

《多重四重奏》

16毫米/35毫米/彩色/90分钟/1992年

影片简介:

致力于当代音乐创作的阿迪提四重奏一直鼓励作曲家为他们创作音乐作品。意大利当代音乐的代表人物——路易吉·诺诺决定为阿迪提四重奏创作他的第二首四重奏曲。恩娜·波里蒂同时也开始拍摄他们的创作过程。然而,由于诺诺的意外去世,恩娜只能使用他的第一首并且足唯一一首四重奏曲:《碎片:寂静,献给黛尔蒂玛》。拍摄地点选择了法国的洛约蒙修道院以及诺诺的家乡,意大利的威尼斯。水,倒影以及不断变幻的镜子效果成为影片的结构和情感主线。

《库塔格:碎片三部曲之一》

录像/彩色/57分钟/2008年

影片简介:

《库塔格:碎片三部曲之一》是正在进行的系列影片中的其中一部。这个传播知识的三部曲由三部影片构成,均是关于匈牙利作曲家库塔格·乔治指导音乐大师班的。片中库塔格和他的学生一起研究他1985年的《卡夫卡的片段——作品24号》其中三分钟的片段,探讨小提琴和女高音部分。

《乌托邦的女儿们》

16毫米/彩色/85分钟/1983年

影片简介:

《大师》观后感 第5篇

未看《大师》前,对马相伯的认识颇少,直到看完这一集后,对这样一位拥有罕见的天赋和勤奋一生的爱国人士心生敬佩和崇敬。

马相伯,复旦大学创始人、震旦大学首任校长。出生于一个天主教世家,出生时,英国女王的坚船利炮正隆隆地向这个国家驶来。12岁从江苏丹徒的私塾走出独自一人摸到了上海的徐家汇,受教会学校的经典教育,史家说,这一走,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走进了历史。他晓天文、数学,而且学贯中西,精通八国文字,成了一位神父。但1875年,这位出色的中国神父,不堪忍受法国教士的欺负,告别了过去的教会生活。

这一年,中法战争,中国实际上打赢了,但是签订了耻辱的合约。在这种情况下,马相伯把两件事情分的很清楚,一是他的信仰,他认为信仰是不能动摇的,可是当面对着当时外国人欺负中国人的现实,包括在教会中,中国的教士和教徒,也收到外国教士的歧视。这迫使他离开了教会。之后他将年富力壮的时期全部贡献给清朝的洋务事业,壮年生涯浪费在了一项失败的事业中。自此以后,他便走上了教育之路。

马相伯有许多创造,比如他办的学校主张文理科并重,主张要打好语言基础,主张必须训练严格的`逻辑思维。如今我们提到中国学生的弱点,我们的原创力不够,早在当时马相伯已经发现了。他所设计的课程,所设计的教育方法,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原创力。还有一条是,他认为教育要自主,复旦的校歌中便有这样一句“学术独立,思想自由”。

1931年,日本占领东三省,马相伯先生心中忧愤,发表演说,奔走呼吁:“御辱自救,共赴国难,我国民猛醒,我国民亟起”。时人赞为“呼号抗日老青年”。最令我震撼和感动的是当年93岁的他,闻得冯玉祥抗日缺粮,便不惜老弱之身,一只脚坏了让别人扶着他坚持站着写字来义卖筹款,一个“寿”字30元,一副对联50元。就这样,30元,50元,一直写了10万元!他不停地写,劝也劝不了,写到自己实在写不动了,才停下来休息一小会儿,再连这写。

他的一生,他的脚印,好像一直在那里往前走,马相伯就是中国爱国者的典型代表。从年轻时与教会的冲突起,他就始终贯穿着这一条,他的冲突,不是信仰的冲突,而是作为一个中国爱国者应做的选择。

马相伯一生只留下不多的文字,但他开创了中国教育史的一个时代。他毁家兴学,生命的最后40年已身无分文。但他培养的大师群星璀璨。他晚年大部分时间,就居住在徐家汇的孤儿院内,但他在中国留下了一个爱国者的无上荣光。马相伯先生逝世。晚号华封老人,近代中国教育家、政治活动家。震旦学院、复旦公学、辅仁大学的创始人。杰出教育家蔡元培、民国高官于右任、邵力子都为其弟子。马老一生立学,欲振兴中华。晚年曾见国家之境遇而感慨:“我是一条狗,叫了一百年,也没有叫醒中国人。”

作为毕业后将从事教育事业的我,马相伯的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对待教育事业不顾一切毁家兴学的事迹是值得我深入思考和努力学习的。尽管现今社会是暂且的和平安宁,马先生的许多创造仍然适用。还有,他心中慢慢载着的爱。

去传递他热爱祖国的“爱”,去传递他爱护学生的“爱”,去传递他寻求真知的“爱”。因为爱,所以坚持。在教育之路上先生渐行渐远,留给我们的是一座教育的丰碑。

分手大师观后感 第6篇

以成功学光盘为业的叶小春,一次纯属意外的英雄救美,从此反目成仇势不两立——两个沦落在生活最底层的男女一相逢,便胜却天上人间无数,轰轰烈烈上演一出“史上最蠢的爱情”……

其间更有走投无路、霉运连连的神经劫匪,风光无限、情趣盎然的成功学大师,信奉把“吃出来的病拉出去”的养生学大师,以及惊鸿一瞥穿插而过的风水大师、武术大师、京剧大师等各色神头鬼脸的奇怪人物,共同上演本年度最疯狂最爆笑同时最浪漫最感人的舞台喜剧。

分手大师观后感 第7篇

男人的幂幂(很喜欢她),女人的邓超,搭配起来无比和谐。每个人都让人印象深刻一个客串都会让我记好久。作为制片人的邓超完全奉献,不仅夫妻齐上阵,更是性感裸身,让人鼻血直流。见过他跳舞吗,见过他变魔术吗,见过他装酷耍宝卖萌犯贱吗,不管你见没见过,这里全都有。剧情更精彩,美丽的风景里有搞笑,深情里有搞笑,就连感动到掉下眼泪,却还是想笑。看过之后,感觉自己萌萌哒。

喜欢这里的爱情,傻得幸福。可以一点小安慰就爱上了奋不顾身,可以是她的孤独打动了你,她的善良,她的勇敢,甚至于一个眼神。爱上她就为她不顾一切,为她忘记自己男人的尊严。邓超让我找到了自己的梦中情人,一个超级帅的逗逼。她伤心了么,让她开心吧。她开心么,让她更开心吧。搞怪犯傻卖弄“风骚“,邓超最娘的时候,恰恰是他最帅最man的时候。男人本色,血染得风采。

《大师》纪录片观后感 第8篇

没想到在阿姆斯特丹这个对纪录片电影情有独钟的城市也很少有人提起纪录片大师伊文思的名字,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直到今天一提起伊文思的名字,人们的心情仍然很纠结,虽然知道他在世界纪录片电影的地位很重要,但是荷兰人对他的评价仍然褒贬不一备受争议,因为二战时期他选择的是共产主义阵营,在冷战时期对于荷兰人来说选择共产主义就是一个错误的决定,由于政治的原因遮掩了他在纪录片电影方面的光辉。所以即使在今天的荷兰,很多人逐渐遗忘这位纪录片大师也不足为奇了。

1945年,伊文思因拍摄澳大利亚工人拒绝为荷兰的货船搬运武器的纪录片而被荷兰政府禁止伊文思出入荷兰长达20多年之久。但是中国人民好像没有忘记这位纪录片大师的作品,30年代的《四万万中国人》、50年代的《早春》、80年代历时5年拍摄片时长12小时的纪录片《愚公移山》依然是纪录片电影的典范之作,使得中国人家喻户晓。

在阿姆斯特丹市区伊文思曾经租住过的五个街区,实际上是他进入实验纪录片电影生涯的开始,在每一个住处我都看不到明显的纪念标志,既没有纪念碑也没有纪念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房子,楼房挨着楼房。如果没有非常熟悉纪录片大师的人几乎很难找到这里,即使从他的楼下经过也必定会失之交臂。

在一位熟悉伊文思的荷兰朋友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伊文思在阿姆斯特丹的五个住处,每一个地方也只是在外边看一看而已,不能进入实际的房间,因为现在的房子已经不属于伊文思的个人财产,政府由于对他本人的不同看法,一直纠结着,所以也没有更多的有关伊文思的背景介绍,更没有对他个人进行过多的文字宣传和说明。

荷兰是个围海造地的国家,阿姆斯特丹市区实际上很小,市中心就更小了。伊文思前两处的房子现在想想应该是在阿姆斯特丹的“郊区”了,楼下就是阿姆斯特丹河和它的分支。阿姆斯特丹素有“北方的威尼斯”美誉,河道四通八达,风景如画,那个时侯的“郊区”应该是比较清静的地方。

虽然伊文思的家境还很不错,父亲是开照相机器材商店的老板,光在荷兰就有五家分店,所以青少年时期的伊文思要想接触电影是轻而易举的事,当时家人还是希望他将来从商继承自己家族的产业,对他一开始选择拍摄纪录片电影是持怀疑和失望的态度。从他在阿姆斯特丹的每一处房子,完全可以清楚地记录他是如何由一个文艺青年最后蜕变成纪录片电影人的全过程。他生活的时间正是欧洲经济萧条的时期,所以在那个时期,人们要么选择政治左翼要么右翼,很多艺术家包括他的家庭最后选择了左翼的阵营。当时伊文思去了很多地方包括法国的巴黎、德国的柏林和莫斯科等艺术家最聚集和最活跃的地方,接触了先进的文化思潮,从而开始了他对纪录片电影的研究和考察,当时在欧洲同样有很严格的电影审查制度,所以他经常和那些志同道合的电影人聚在一起,观摩一些有关于柏林和俄罗斯内部的纪录片电影,请一些柏林或者俄罗斯的电影人给他们讲解一些有关电影的基础知识,实际上在当时他还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纪录片电影人,只能说是一个热爱电影的文艺青年,是一个对电影艺术的爱好者而已。对电影艺术的逐渐认识和开始经验都是在他们的一个地下电影秘密俱乐部学习和观摩各种流派的电影开始的。再后来他又到电影技术比较发达的德国柏林学习胶片冲洗工艺,逐渐在技术上了解掌握了电影制作的全过程。

伊文思被称“飞行的荷兰人”,因为电影的职业特点和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他几乎跑遍了全世界各个角落拍摄纪录片电影,不安分守己是他的天性,即使在阿姆斯特丹不大的地方搬了五次家就是很好的证明。他结了四次婚 ,终生没有要孩子,因为他知道他不能许诺给别人安定下来正常生活的可能,其实他一直也没有真正想安定下来的念头。

分手大师观后感 第9篇

分手大师的剧情以真爱为主线,穿插了各种搞笑的片段,零零碎碎的串起来,在你爆笑的时候又会有所顿悟。满场的笑声不断,而我看着看着泪水却不由自主的掉了下来,真正是笑中有泪!

邓超的表演该夸张的时候非常夸张,该真诚的时候十分真诚,表演收放自如。感觉他在这部片子里的表扬特别的收放自如,他好像一个顽皮的孩子,肆意挥洒着自己的情绪,那情绪的变化让人应接不暇。每个段子的包袱藏得很好,抖落出来的时候让你觉得那么自然,也那么好笑。表演夸张不另类,让你觉得依然很生活。我喜欢这样的片子,我喜欢这样的邓超,杨幂的表演也可圈可点,但是我的重心全放在邓超身上了,最后片子结束的时候,我唯一的感慨就是邓超真挺萌的DE 帅,怎么可以还那么有才呢!祝他和孙俪一直一直幸福下去!

催眠大师观后感 第10篇

1919年,在美国一个农场,一场凶猛的小儿麻痹症袭击了一个17岁少年,令他全身陷入瘫痪,除说话和眼动外不能做任何事情。男孩子的妈妈请来了三个医生,他们都对她说,没有指望了,你的儿子活不到明天了。他们这样对妈妈说,这太残忍了,这个男孩子对自己说,他一定不能让医生的断言实现!

于是第二天当医生们到来时,他不仅活着,而且精神更好了。他们对此感到惊讶,但他们接着又对男孩的妈妈做了一个残忍的断言:你的儿子就算能活下来,也永远站不起来了,他会终生瘫痪!同样,男孩决心不让医生们的这个可怕的断言实现,他又成功了——过了数年后,他不仅站起来,还在一个夏天,靠一艘独木船、简单的粮食和露营设备以及一点点钱,独自一人畅游了一次密西西比河。

这个男孩就是:米尔顿·艾瑞克森!

艾瑞克森17岁开始的康复过程堪称是一个生命的奇迹,这个奇迹是怎么实现的呢?

艾瑞克森回忆说,三个医生断言他活不到明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暗示!假如他接受了这个暗示,真的相信自己活不到明天,那就可以说,三个医生对他成功地实施了催眠!尽管当时的艾瑞克森还不知道什么是催眠,但他很清楚地知道,这是三个医生将他们的意志加在了他的身上,于是他决定挑战这个暗示!事实证明他成功了!

接着医生们又发出了第二个暗示——你永远站不起来了!艾瑞克森一样决心挑战这个暗示,但与第一个挑战相比,这一挑战历程更艰难!艾瑞克森回忆说,尽管不断遭受命运的打击,但他一直保持着对自我内在力量的充分信任——他深深地相信,意识层面的他并不懂得该怎样康复,但潜意识深处一定知道!所以,他让自己的身体和头脑放松下来,向着潜意识深处求助:我有一个想要站起来的目标,请你指引我该怎么做!

潜意识果然给了他答案——在全然放松的状态下,他脑海呈现出一个画面:儿时摘苹果的画面!这个画面是真实的画面,他儿时确实曾这样摘过苹果,当时他非常快乐和享受!这画面无比生动,细致入微,他的手缓慢地伸向苹果树上的苹果,似乎被分解成一系列细小的动作,而他只是全然放松又非常专注地去体验每一个细小的动作中手和身体的移动。这个摘苹果的画面不断在他心中影响,而他则不断去体验每一个细小动作中手和身体移动的感受!

几个星期后,这一画面中牵扯到的肌肉恢复了轻度的行动能力,它们可以做这一画面中的动作了!接下来,他不断重复这一工作,每当想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康复目标时,他都将自己交给潜意识,请潜意识帮助自己,而潜意识也总是不断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答案,它们可能是类似摘苹果这样的画面,也可能是一个想象,或者其他,但都能指引他达到康复的目的,而他自己,只需要积极地听从潜意识的指引。

艾瑞克森在后来的催眠治疗及教学中总是传达这样的理念:永远不要试图找答案!找答案的过程只会让肌肉产生更多的压力,导致更多的紧张!我们要做的就只是信任!——全然信任潜意识,信任内在,我们的身体会放松下来,这时,我们就会穿越由肌肉所组成的身体,而进入“内在的身体,而答案会自然从这个空间升起,我们只需要对此保持好奇就可以了。

分手大师观后感 第11篇

毛里求斯海外取景,最豪华的明星阵容,三百多个笑点,赢得了六亿票房,这些都不点评。说句实话仅仅是冲着它是个喜剧而看的,没想到笑过之后,还有些许的感触:每一份精彩的收获背后都是一份艰辛的付出。

《分手大师》是邓超自导自演的第一部电影,其背后的心血付出也挺多。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二三十种不同的造型,犯贱,搞怪,耍二,脸皮厚的像城墙,嘴巴碎碎念的像老妈子。男扮女妆,穿高跟鞋,跳热舞,这些种种只为博得观众一笑的镜头无一不透漏着一个字“拼”。

当然,六亿票房不是光靠说喷出来的,人家的宣传力度也是蛮“拼”的。两波人马奔波于全国各地的各个城市宣传。与观众互动时,邓超自曝:“我一天只睡四个小时。”大多数时间花在宣传上。抓住观众的心灵,煽动群众去观看影片,想出各种方法:唱,跳,玩游戏,拉进与观众的距离为娱乐而工作,为工作而娱乐。

每一个精彩的人生背后都有一个拼搏的故事。也许我们大都只看到了他们的光鲜,其实背后的付出才是值得我们去深思,去学习的。

大一,似乎是紧张后的松懈,忘记了分数刚出来的痛楚,忘记了高三的奋搏。似乎是从众的随意,想要随遇而安,想要轻松挥霍?而似乎更多是开始的迷茫,未来的不确定。总之,少了“拼”的动力、“拼”的方向。开学时,老师说了一句话:“在这里,最重要的是运动和阅读。”是,我可以运动,也喜欢阅读,也许是个人问题,没有具体要求,没了分数的衡量,没有直奔的目标,剩下的除却茫然还是茫然,我不知道到底得到了什么。看过《分手大师》之后,笑过之后,唯有感叹:每一步都是拼出来的。于是,多了些反思。

也是,一个新的起点,还是有新的梦想,新的目标。暂时的迷茫在邓超“拼”字冲洗之后目标清晰了许多。四年,似乎漫长,但也许短暂地稍纵即逝。在轻松的时光里慢慢积淀,一步步迈出,迈的踏实,迈的坚定。方向,梦想,人生道路,希望当我回转头来,处处充满自己“拼”过之后无悔的脚印。

“拼”是实实在在的付出,我不能眼睁睁地任由人生颓废。演员为了一部电影,努力地笑,努力地哭,努力地逗比……当然,在自己的人生电影面前,更应该拼地彻底拼地毫不犹豫。

《大师》纪录片观后感 第12篇

Prada这个品牌我在“前杂志时期”就已经遇到过,20世纪90年代那个小黑尼龙包风靡纽约,有个在华尔街混得不错的大陆女高官拎着她的包,把那个小三角LOGO放在离我鼻子只有半寸的地方说:“怎么样?最时髦的。”当时我彻底没反应过来。

“前杂志时期”第二次遇到Prada是《纽约客》杂志的封面,一张漫画,一个女金领的Godffrey大包差点被卡在一个办公大楼的旋转门里面。这是某年九月《纽约客》时尚专刊的封面。这次我有了印象,但是心想,什么品牌能上《纽约客》的封面?

“后杂志时期”与Prada的接触逐渐增多,记得有一年我看见Prada出了渐变的裙子,觉得特别好看。这之后,渐变的料子在各种品牌里面出现,至少延续了四五季。这是我头一次领会到Prada在时尚圈里领头羊的地位。2008年,Prada把我最不喜欢的时尚元素——蕾丝做成2008春夏的重头戏,但是穿出来的效果完全没有那种超级腻、超级弱的女人气,反而挺帅的。这之后,蕾丝又在各种时尚品牌中流行了好几季。

之后,Prada这个品牌就被好莱坞的《穿Prada的女魔头》搞得家喻户晓,好多朋友都以为这是植入软宣,而实际上Prada既没有植入,也没有投资电影,好像就是在电影首映的时候为Meryl Streep做了一条裙子。电影在中国登陆之后,媒体开始对号入座地在中国找时尚主编,我开始对号入座地找领头羊的中国设计师。估计最后,大家都很失望,Prada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

“为什么女魔头穿Prada?”我曾经当面问过美国《Vogue》的时尚编辑Andre Leon Talley。

“因为Prada是影响其他品牌的品牌,Miuchia就是很牛。”Andre Leon Talley用这么一句话把我打发了,好像我问这个问题很外行,本来就是时尚宇宙人都知道的事实。

Prada为什么是Prada我一直没搞清楚,直到看了Pradasphere这个展览之后。

这不是一个大展览,你就只当有人给你一把钥匙,放你进Prada设计师的大脑里面转一圈,把最核心的大脑活动用各个季节的裙子为你展示出来。这就是展览所谓的Typologies。

Prada的大脑里面来回翻滚的几个概念就是这六个展柜:现代主义、图案装饰、大陆主义、极致演绎、动物元素和两性主义。

这里面有很多东西是矛盾的,比如现代主义和极致演绎,策展者不回避这个矛盾,反而展示矛盾本身就是Prada的创作来源。现代主义是做减法的,其审美核心是简约。然而时尚的功能是需要做加法的,穿到位不是时尚,是服装,穿出位才是时尚。Prada在一条裙子上是可以加减法同时开工的,比如2011春夏的裙子,最简约的连衣裙款式,白色,上面覆盖了一层手绣的珠片。一条现代主义的裙子立刻有了旧社会的装饰,然而,整体感觉还是简约,因为裙子是白色的,珠片是透明的,没有图案,就是全面覆盖。用这种手段把简单的东西变得非常华丽,而华丽得那么干净、简约。

图案装饰听上去很简单,因为料子的图案是最表面的修饰方式。但是Prada知道这种方式的效果和音乐一样伟大,一行五线谱或者一朵花,像时光机一样,能够把你带入一个历史时期,或者准确地传递一个民族的文化视觉符号。就比如2010年秋冬的那款小羊皮披肩,黑色上面几朵大白花,不知道为什么,怎么就那么日本?

大陆主义实际上是欧洲大陆主义,我一直觉得这是女魔头和Prada最统一的价格观念和审美,是欧洲资产阶级的文化。其实今天的时尚就是被欧洲资产阶级文化主导的。这里面有太多概念,什么是大家闺秀、什么是叛逆、什么是品位,这些都是时尚的话语,而至今这个话语权仍然在欧洲资产阶级手里。为什么合身的衣服比不合身的漂亮?为什么瘦是王道?东方的审美在这个体系中只不过是一个偶尔拿去玩玩的装饰。而大陆主义是当今时尚的中流砥柱。但是Prada不是循规蹈矩的大陆主义,这个品牌是在质疑、玩耍、颠覆各种欧洲传统的审美,说白了,就是特别能折腾——用工业链条做裙子,套在最柔软的羊绒外面;用一般做配饰的鳄鱼皮做套装,还是古董鳄鱼皮。

极致演绎是时尚的任务,是如何把功能演绎成艺术,把艺术演绎成流行,把流行演绎成你衣柜里的裙子的过程。这也是Prada的拿手戏,所有款型都是简约的,但是演绎是无限的。皮草上演绎出画家的作品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我是看见豹子图案转身就走的女人,有点拒绝这种把女性特征变成大猫的男权社会的视觉语言。Prada基本上不用这种图案,但是Prada的动物主义是与各种工艺紧密结合的,就拿最近这款被拉直的山羊毛大衣来说吧,红的、长毛,穿上衣服,人立刻变成明星或者妖精。比国庆晚上的烟火还有爆炸性。

最后的两性主义是欧洲当代审美中的大话题——Androgyny(中性),Metro sexual(都市玉男),以至于演变为今天中国网络语言的女汉子、小鲜肉什么的。最典型的两性主义演绎是2008年的蕾丝,这个女人得让你浑身发软的材料在Prada手里变得很女汉子,似乎无法形容,但是一目了然。

如果Typologies的六项是Prada大脑中一直在互相冲撞的时尚理念,那么围在这六个展柜周围的就是Prada大脑愿意互动的外部因素。这里面有家庭背景——爷爷的第一家店和继承到今日的LOGO设计;有各行各业的人对Prada的影响;也有各种时装工艺的新技术开发以及传承。当然还有不少艺术作品,特别是那些与Prada合作过的艺术家。

女魔头为什么穿Prada?Prada为什么是时尚的领头羊?我在展览里找到了答案:Prada的格局大。Prada不研究流行色,不着急用一种时髦材料,不翻用旧的审美。Prada是用裙子去评论社会,Prada在更新、挑战现有的审美和价值观。这不是一个设计师的格局,是一个哲学家的格局。

上一篇:论唐代监察制度下一篇:电大金融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