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统计图教学流程图

2024-05-29

条形统计图教学流程图(精选9篇)

条形统计图教学流程图 第1篇

1、创设学习情境,围绕学生熟悉的主题展开学习:本节课一开始就从北京2008奥运会的奖牌数开展导入,同时复习了前一节课所学到的单位长度的确定等等。紧接着,在观察了两张不同单位的统计图后,我请同学来说一说“哪个国家的成绩好”,这个环节引发冲突,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统计图中不能单看直条的长短来比较数据的多少,而应根据单位长度的多少来判定。让学生经历了观察比较、分析数据、整理得出结论的过程,又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比较的方法。

2、在练习设计上由学生身边的事物引出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主参与性。从竖着的直条变成横向的直条,学生觉得很有新鲜感,学习兴趣也很高涨,通过观察,比较,学生能掌握制图的关键,就是要交换横轴和纵轴的统计数量和统计项目。而在最后的环节,我是请学生课前收集各种各样的统计图,让大家一起欣赏,从而感受到统计图在日常生活的广泛应用,体会生活中数学思想的重要性。

但是,在这节课的实践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的,比如对学生已有掌握的知识把握的还不够,出现预设和生成的之间存在差异,这也对我今后的教学敲响了警钟,要在备教材的同时更要做到备学生。

整节课,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还是能充分利用知识的规律性,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以此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真正实现了现实化、活动化、自主化、小组合作化,使学生学得有益、有效,作为教师的我也成为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整个过程,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极高,在不断地探索中成为了学习的小主人!我也在练习课的尝试磨练中跨出了一小步!

条形统计图教学流程图 第2篇

1.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各部分名称,了解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掌握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3.结合条形统计图的教学,培养学生识图、分析图的能力和通过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土地辽阔,有许多风景秀丽的名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师:(出示五座名山海拨高度统计图)现在你们知道每座山的海拔高度了吗?

师:统计图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把你收集到的统计图展示给大家看一看,说说你在哪里收集到的,图中表示什么内容?

师:刚才这些统计图,你认为可以分为几类?

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统计图,请大家一起判断一下,各是什么统计图?(课件出示各种类型的统计图,让学生判断)

师: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三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条形统计图的内容。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

二、认识、分析条形统计图

师:(出示五座名山海拔高度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请大家认真观察五座名山海拨高度统计图,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学生分小组讨论。

师:你能试着为每一部分取一个名称吗?

师:条形统计图由标题、时间、横轴、纵轴、直条、单位这几个部分组成,那么每部分各表示什么呢?

师:小结:标题可以表示统计图反映什么内容,时间表示制图的日期,纵轴用来表示单位和数量,横轴表示类别,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那么纵轴是怎样表示数量的呢?

师:纵轴上每一格所表示数量的多少,叫做单位长度,这幅条形统计图中,一个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师:是不是所有的条形统计图一个单位长度所表示的数量都一样呢?

师:为什么图中的直条有高有矮?

师:也就是说数据越大,直条高度就越高,数据越小,直条高度就越矮。怎样确定直条的高度呢?

师:从这幅条形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1.介绍单位长度

纵轴上的每一格表示多少?纵轴上每一格所表示数量的多少,叫做单位长度,这幅统计图中,一个单位长度表示多少?所有统计图的单位长度都一样吗?

2.介绍直条表示数量的方法。

为什么这些直条有高有矮?(数据大小不同)

引导学生概括:在同一幅条形统计图中,数据越大,直条越高,数据越小,直条越矮。

师:怎样确定的直条的高矮呢?

3.谁能完整的说一说,条形统计图由哪些部分组成,每部分各表示什么?

4.从这幅条形统计图中,你了解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分析条形统计图。

5.出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请对照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小结:统计表用数字表示数量多少,简单明了,条形统计图用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形象直观,各有优点。实际生活中应根据需要来选择用哪一种。

三、制作条形统计图

1.通过刚才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现在你能自己制作一幅条形统计图吗?

老师搜集了三组资料,请你选择其中一组资料把它制作成条形统计图。

资料

(一)五座名山2004年10月3日游客数量统计表

山名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峨眉山

游客(人)32303 16787 22354 21260 21300

资料

(二)五座名山最佳日接待游客量统计表

山名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峨眉山

最佳日接待量(人)40000 10000 40000 16000 20000

资料

(三)旅行社从广州至五座名山旅游价格统计表

山名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峨眉山

费用(元)2980 2430 2300 1160 2780

2.汇报展示:让学生相互评价展示的条形统计图是否正确、美观。

3.你认为制作条形统计图要注意些什么?

四、分析、应用

1.说一说:你制作的条形统计图,能向别人传递哪些信息?

2.老师还想从这些统计图中知道了解下面这些情况,你能告诉我吗?(选择一个问题解决)

(1)2004年10月3日去泰山的游客比去庐山的多百分之几?

(2)去庐山旅游的价格比去黄山的价格便宜百分之几?

(3)庐山的最佳日接待量比泰山少百分之几?

(4)峨眉山的最佳日接待量比庐山多了百分之几?

3.老师准备今年五一期间到其中一座名山去旅游,请你帮我选择一座名山,并说说你的理由。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有感 第3篇

本节课例1的教学是通过给定的某地区城乡人口的复式统计表, 分别完成该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的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 我有以下几点发现与感想:

一、精彩展现

(一 ) 采用目标教学法 , 开门见山板书课题 , 从课题入手 , 引导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首先出示某地区城乡人口复式统计表, 呈现了该地区1985年至2000年每隔5年城乡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 让学生根据此表分别完成两个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 并引导学生把两个统计图合二为一, 然后说明这是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通过提问:“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引起学生的讨论和交流, 一方面让学生从更高的角度认识新的统计图和统计量, 体会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 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怎样根据新的统计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所设计的四个问题中, 最后一个问题“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是在前三个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 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 二 ) 精讲到位 , 主导合理 , 充分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 我为学生留下了自主探究的空间, 首先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 分别绘制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让学生说一说:根据这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能够发现哪些信息? 如果要在同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 启发学生回忆: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的? 另外, 还进一步引导学生想:我们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就经常把两种人物或事物成对进行对比 (男生和女生、 (1) 班和 (2) 班等) . 使学生发现可以在一个统计图中同时表达城镇和乡村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 这样,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索和交流完成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又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联系和区别, 使学生在观念和知识上得到提升.

(三 )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 体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的教学, 我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最后一个问题的回答,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发现:该地区近年来城镇人口逐年增加, 农村人口逐年下降, 人口总数逐年上升, 对学生进行了人口教育. 又进一步启发和引导学生:随着经济的发展, 乡村人口不断转为城镇人口, 因而乡村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城镇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让学生在感受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培养. 最后又引导学生体会: 通过对这样的统计图的描述和数据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信息, 了解很多情况, 复式条形统计图有着更大的作用与意义.

( 四 ) 面向全体 , 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分层次教学, 分类指导, 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时常提醒优生“再想想为什么”, 巡视中注重辅导差生, 并要求优生完成自己的任务后看看、关照、帮助周围需要帮助的同学. 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提高.

二、美中不足

( 一 ) 趣味性不足 , 课堂气氛沉闷 . 缺少贯穿全课的趣味话题, 如“寻宝”“闯关大挑战”“分组竞赛”“遨游数学世界”“星光大道”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 二 ) 备课不够精细 , 学生学情的把握不够具体 , 不够深入. 在本节课中学生绘制条形统计图 (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和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 花去了全课三分之二的时间, 而绘制统计图并不是本节课唯一的教学内容. 学生绘制条形统计图的速度过慢, 影响了整节课的整体性.

( 三 ) 缺少新知识应用 , 学生缺少当堂训练的时间 . 由于学情的把握失误, 致使学生没有当堂的知识巩固训练, 教师也未能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未能及时指导、纠错.

三、改进措施

(一 ) 精心备课 , 钻研教材 , 掌握学情 , 挖掘生活中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的趣味性. 分组竞赛 (男生组和女生组、1和2等形式) , 并授以“课堂小能手”的荣誉称号等.

( 二 ) 调控教学时间及方式 . 改进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 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和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 的教学方式. 基本结构如下:

1. 课件出示复式统计表 , 引导说出统计表的含义. 分组分别完成城镇人口条形统计图和乡村人口条形统计图. 要求学生认真、细心, 以小组形式进行评比 (正确、美观) , 并介绍经验.

2. 制作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 精讲内容 ) . 设疑 : 统计表是一个, 你能把上面两个统计图合成一个统计图吗? 组织同桌交流, 小组交流, 集体交流, 教师引导得出正确结论.

归纳:我们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 经常把两种人物或事物成对进行对比. 例如:男生和女生、 (1) 班和 (2) 班等, 那么我们也可以在一个统计图中同时表达城镇和乡村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

教师引导、板演, 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学生再独立绘制统计图 (完成100页图) . 展示好的作品, 交流经验.

(三 ) 让学生能对新知识当堂巩固训练 , 并及时作出激励性评价、有效性评价.101页“做一做”. 引导学生说出统计表的含义. 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 展示学生完成情况. 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回答前三个问题.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第4篇

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通过读图、画图活动认识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和表示数量的方法,能对数据做简单的分析,能根据要求准确地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经历用数字、图形和条形来表示数量的不同方式的对比过程,体验条形表示数量多少时更直观、便于比较的优势,体会学习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已经对数据的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初步经历了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四年级学生的思维较活跃,喜欢探究一些新的东西,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有所提升,而且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思想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讨论和交流单式条形统计图与统计表的联系和区别,进而从更高的角度认识统计图和统计量,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目标:

1.经历用数字、图形和条形来表示数量的不同方式的对比过程,体验条形表示数量多少时更直观、便于比较的优势,体会学习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2.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和表示数量的方法,能对数据做简单的分析,能根据要求准确地画出条形。

3.培养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的能力与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条形统计图中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条形统计图表示数量的方法,能根据要求准确地画出条形。

教学难点: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准确画出条形统计图。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生谈话: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你们都喜欢动画片中哪些卡通人物?(课件出示各种卡通人物图。)

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同学们喜欢的卡通人物,让一起来看看它们都是谁?(拿瓦、喜洋洋、小魔仙、美羊羊、孙悟空。)

2.你能用学过的知识统计出每个卡通人物的个数吗?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在本子上。(学生动手填写一号数学卡。)

(设计意图: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创设统计喜欢的卡通人物的情境导入,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话题与数学学习紧密结合,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潜移默化地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思想。引导学生运用旧知、巩固旧知,让学生有意识地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和描述数据,为引入新课做好准备。)

二、自主交流,探究新知

1.整理数据,完成记录。

师:同学们都用了什么好办法?谁愿意将你的学习成果展示给大家看呢?(学生到展台展示。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我用统计表表示的;我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的;我用画正字的方式表示的。)

师:比较一下,哪种方式更好呢?(学生讨论并回答。)

2.探究画法,交流数据。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出示学习任务:1.看一看:每个直条代表的卡通人物是谁?2.想一想:一个小格表示几个,卡通人物有几人,要涂几个小格。3.画一画:从下往上画,涂出相应的格子。4.说一说: 第 个直条表示的卡通人物是 ,每一个小格代表 个,卡通人物有 人,要涂 个小格 。 )

3.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师:谁愿意来说一说?(生汇报4个问题。)

4.梳理定义,概括方法。

师:同学们在自己的努力下完成了统计图,应该是这样的。像这样用条形的长短来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我们把它叫做条形统计图。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回顾下,刚才你们是怎么绘制出条形统计图的,谁能试着总结方法?(学生试着总结。)

师小结:在画统计图时,我们首先要画出两条数轴,一条是横轴,一条是纵轴,横轴上通常标明事物的名称,纵轴上标明数量,再画出直条标清数量。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一个完整的条形统计图还要有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通过比较筛选得出画图的方式更加方便实用,引导学生依据学习提示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自主探究出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由于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自主学习的愿望就变得比较强烈,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过程中去,会很轻松地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

5.认识特点,比较异同。

师:之前有同学制成了统计表,请大家把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比较一下,你能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回答。)

师小结:从比较中可以看出:统计表用表格填数表示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表示数据,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都能清楚地看出统计的数据,而条形统计图因为是用直条表示数据的,所以能直观、形象地表示数量的多少,方便比较分析。(板书:直观 形象。)

(设计意图:将统计表与统计图异同点进行比较,沟通二者之间内在的联系,明确各自的优越性,凸显条形统计图的直观形象性,从而深化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

三、联系生活,巩固深化

师:在同学们的努力下,已经探究出了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是否能够学以致用呢,老师要考考大家。

(出示习题:1.统计同学们喜欢的水果,水果的个数代表喜欢的人数,根据图完成统计表,制成统计图。2.统计本班同学出生的月份。3.完成第102页的习题内容。)

师:同学们,无论我们是几月出生,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的爱就如源源不断的清泉时刻伴随我们, “百善孝为先”,让我们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身边帮助过我们的人,热爱学习,乐于助人。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基本练习,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统计学生出生月份,渗透感恩教育,将德育教育与数学课堂有机融合。)

四、探索奥秘,拓展延伸

(出示多媒体课件图片:“同学们周日喜欢做的事”条形统计图;“某家庭月用电量” 条形统计图;“学校艺术节卡拉OK比赛观众人数” 条形统计图;“某县1999~2003年家庭电脑拥有量”条形统计图;“2050年世界人口预测图” 条形统计图;“喜爱的卡通人物”纵向条形统计图、“喜爱的文艺”横向条形统计图;“全班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复式条形统计图;“服装店销售衬衫情况”折线统计图;“6.1班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扇形统计图。)

师小结: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可以统计同学们星期日喜欢做的事、用户的用电量、2050年世界人口预测等,今天我们学到横向、纵向条形统计图,今后还会学到复式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看来统计图的作用真的很大。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同学们周末喜爱做的事、用电量、各大洲人口数的统计图,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统计图的广泛应用,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又出示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作为本课知识的拓展点,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深入生活,调查实践

布置课后实践作业:统计自己家里今年1~10月份的用水量,并制成条形统计图。问题:1.你能得到哪些信息?有什么感想?2.小组内同学进行对比,对用水量多的用户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六、畅谈收获,总结全课

师总结:关于统计的知识还有很多,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乐于学习,一定能收获更多的知识。

(设计意图:本课的教学力求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经验,紧扣统计教学重点,有机整合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通过巧妙的问题探究策略的运用,让学生在核心问题的启发下,进行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分析比较、自主探究总结出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紧密相连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作者单位:穆棱市民主小学)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第5篇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从中进行观察、分析。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条形统计图,对于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分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给学生的思维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数学问题生活化,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思维发散能力。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比较成功的有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探究的起点。课堂引趣,要“精”,要根据所学内容,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一开始先让学生欣赏一组上海申办世博会成功的图片,让学生说说感受,从整体上创设了一个统计上海申办世博会各轮投票情况这样一个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同时出示统计图和统计表,让学生通过自己对表和图的第一印象来说说感受,然后引出课题。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学不但因两者有不可分割的渊源,互为依存,而且这种整合也是数学应用思想的延续和发展。在教学条形统计图的组成时,我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而制作条形统计图,教材上主要是要求学生会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学生直观感知统计图的结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通过操作学习,尝试着自己来制作条形统计图。这种自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是学生进行“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基础载体。学生能学的教师绝对不讲。借助于信息技术这一软件载体来学习统计图的制作、分析,通过信息技术的链接、转换功能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观察、比较、思考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丰富了原有的知识结构,增加了对知识深层面联系的感知。

反思这节课的不足主要是:(1)在小组交流的形式上可以再多方位一些,发言面可以再广一些。在学生制作条形统计图时,可以增加一些现场统计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挑选生活中的数据制作统计图,这样对学生分析的能力又是一种提高。(2)本节课在教学评价方式上略显单一。

(3)这节课的内容比较枯燥,学生的兴趣不是很浓,课堂气氛也不是很活跃。练习的形式比较单一,没有过多的结合日常生活的实例。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第6篇

在课堂中,我努力营造一个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氛围,从而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我努力为学生打开一扇“新”、“趣”、“乐”的“研讨——探究”之门,要求每一位同学自始至终地共同参与统计的全过程,最后共同收集数据,共同整理数据,共同制作统计图等。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拥有自行探索、自行创造的机会,也使他们初步了解了如何进行统计。

在制作了完整的统计图之后,我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见解。让同学之间互问互答,尽量鼓励他们进行合作讨论,互相沟通想法。在这里,学生的回答是五花八门的,甚至有点杂乱,但也能看出他们理解了统计图中各直方图所表示的具体数量,谁最多,谁最少,它们之间各相差多少等等。在这里,我作为他们学习的伙伴、朋友,有时也会投入他们的讨论,而积极思考的主动权完全在学生的手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活动交往,促进了知识的互补互联,学习的互助互动。通过交流,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异位思考,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聪明才智。

在课中,也有一些地方需要今后进一步改进。一是多媒体的运用不够,如能用电脑演示先确定高度,再画斜线的制作过程,,便于学生理解,也可以更好地分解本课学习的.难点,同时给学生视觉上的比较,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一格可以表示不同的数量”。二是还可以在教学中增加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机制。因为学生很在乎别人、尤其是同伴对自己的肯定,同时也能更有效地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第7篇

一、成功之处

1、创设温馨生日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犹如一道桥梁,连接书本的抽象内容与学生的思维,所以我在情境创设上费尽心思,一次次的思考,又一次次的否定,最终我确立了统计学生的出生月份为研究问题,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充满吸引力,从而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到学习的探究中来。确定了情境之后,我为了不讲讲授内容泄密,请家长们再QQ群上悄悄发给我孩子们过生日时的温馨感人的照片,伴随着深情的生日歌,课堂与学生一起来感受同伴们过生日的美好瞬间,学生既感受了浓浓的父母情和伙伴情,又自然地深入调查学生的生日月份。

2、经历统计过程

课堂通过一系列的请学生争当小小计数员、小小统计员、小小观察员、小小分析员等活动,通过提出关键问题:我们能不能将象形统计图的直观形象和统计表的能清晰地表示数量多少的优点合二为一,一起来创造一种新的统计图呢?学生先动脑思考,然后小组交流,集思广益完成设计,学生的设计作品给了我很大的惊喜,他们很有设计头脑,在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自主探究,研究出了条形统计图,甚至创造性地做出了折线统计图,学生的思维被充分地激发出来,设计简明清晰非常精彩!

学生在自主探索、构建新知的环节中,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地完整地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学生经历了观察思考——尝试制作——分析思考等主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参与到探索活动中,学生学会如何制作统计图,总结出它的特点和优势。

3、课件演示梳理知识

这节课中,课件制作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尤其是在学生展示完他们的设计作品之后,他们的统计图还不够完善,这时通过课件动态地呈现制作条形统计图的过程,

(1)先写上统计图的标题,再注明日期。

(2)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带箭头的射线。水平方向的线叫横轴,表示月份;垂直方向的线叫纵轴,表示人数。

(3)在横轴上,根据统计的内容确定好条形的宽度和间隔,宽度要相同,间隔要相等。

(4)在纵轴上,根据数据大小的情况,确定好每一格的高度,并注明数量,每一个小格表示1人。

(5)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度不同的直条,直条既可以涂色,也可以画斜线,并注明数量。接着我指出:像这样用条形的长短来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我们把它叫做条形统计图。再请同学们来观察它哪几部分组成的?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由标题、日期、横轴、纵轴、直条。

4、感受统计的价值

统计无处不在,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需要进行统计,为了使学生充分感受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课前,我请学生按照学习小组确定他们的统计主题,分别是:一组统计同学们最喜欢的水果;二组统计《同步》52页作业的成绩;三组统计同学们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四组是统计同学们最喜欢的课外活动;五组是统计同学们最喜欢的明星;六组是统计同学们最喜欢的图形,在他们收集数据中自然而然地就感受了统计的价值,再请每个组根据你们的统计内容制作条形统计图。

我自己比较满意的环节是为学生呈现了一个有趣的统计的军事小故事,在战争中,机智的统计学家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个故事讲授完之后,同学们对统计有了更大的兴趣!课下他们还津津乐道。

5、巧妙运用评价

课堂上我细心用漂亮的红纸剪成了星星的图案,精心设计了一项请听课的各位老师评选表现之星的环节,听课老师不仅进行了投票,还将评选理由告知孩子们,尤其李主任曾经在三年级教我们班的品德与生活课程,她对我们班的学生相当熟悉,她结合孩子们的进步对孩子们的表现进行了鼓励和评价,这一环节使孩子们大受鼓舞。

二、努力之处

1、应合理控制教学时间。

课堂时间控制不是很合理,有些前松后紧,在学生运用小磁扣来表示自己的出生月份一环节浪费了一些宝贵的教学时间,这一环节可以加以精简或是放在课前进行。

2、语言不够严谨。

教学环节中,一些环节的语言不够严谨,缺少用心揣摩,这点在备课时缺少细致地揣摩。

3、应变能力应继续增强。

当课堂上出现学生将自己的公历和农历的生日记忆混淆,造成几个孩子提供了个别错误的信息之后,应变能力不够,这时我的思维有些混乱,显示出自己应变能力稍弱的劣势,这时完全可以通过几句简洁的语言加以过渡和解释。

条形统计图教学流程图 第8篇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 重点在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2.经历将两个相关联的单条形统计图合并成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 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感受图例的作用。

【教学过程】

1.出示单式的条形统计图, 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组成和作用。

(1) 借助情境创设引出统计图, 唤起学生回忆。

(2) 通过比较, 让学生感受到这样两张统计图不方便比较。 (不过在上新课时, 问学生这样两幅图比较起来容易吗?学生都说容易)

(3) 比较起来不容易怎么办呢?引出要将这两张统计图合二为一。

2.将单式条形统计图, 合并成一张复式条形统计图。

(1) 让学生说说应该怎么合并。 (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 但生无从下手, 浪费了许多时间)

(2) 师引导学生合并, 了解方法和图例的作用。如下两种方法。 (但这样引导时费力) 跑步跳绳篮球项目跑步跳绳篮球项目四 (1) 班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25201510502520151050男生女生男生女生四 (1) 班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

也有的教师为了节省时间, 用剪好的纸条让学生在统计图上进行探究性的拼贴。

(3) 让学生把剩余的统计图画好。 (描剩余的直条, 三年级学生就会了, 没有必要)

3.引出课题, 读图, 让学生充分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好处、图例的作用等。

4.作统计图。

下面是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表, 请你把它制作成一张复式条形统计图。

(为了不使学生无从下手, 教师先画出了上图, 再让学生在此基础上画)

5.呈现有问题的学生作品, 进行讲评, 更进一步巩固新课。

6.读图训练。

7.小结。

【反思】用以上的这种指导思想和教学设计, 感觉课上得很无奈:1.学生探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画法时, 根本无从下手, 如直条的位置摆放等。2.对于需要从单式条形统计图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合并, 学生没有充分地理解。 (问学生这样两幅图, 比较起来方便吗?学生的回答是方便。其主要受统计图易于比较各个数量的多少的影响) 3.时间非常地仓促, 对每一个环节都有些走过场之感。4.很多时间 (近16分钟) 花在了学生没有多少思维含量的描直条上。5.学生在生活中对复式统计图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如果硬要让学生感受到从单式到复式的需要, 似乎有些多此一举。

经过认真的钻研和思考, 笔者重新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定位以及它们的成因、解决的策略等作了分析。

第二次教学实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1.从生活中取材引出单式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 复习旧知。

(1) 因为要做校服, 统计了学生人数。 (出示单式图表, 叫作单式条形统计图)

(2) 人们往往用:“宽窄一致, 长短不一”来形容统计图, 这是为什么?唤起回忆。

2.引发56冲突, 引56出复式57条形5统4计表。

要制作校服仅仅知道人数够了吗?还要分男女生。师出示统计表:

引发思考:在上一幅图, 一个班级只有一个数据用一根直条来表示, 现在一个班级有两个数据怎么办呢?要画两个统计图吗?引导学生在一幅图上做文章。

3.直接出示复式条形统计图, 让学生观察议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构成。

(1) 在与学生交谈中, 当复式条形统计图呼之欲出之时, 直接打出没有图例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让学生感受到缺陷和问题, 需要补充说明。再出示有图例的图, 让学生感受到图例的重要性。

(2) 先进行读图练习, 再比较单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异同点, 进一步加深图例的作用及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组成方式。为画统计图打好基础。

(3) 再次引发冲突, 引出三复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丰富“复式”的含义。

现场进行数据收集, 利用电脑软件直接呈现统计图。一则是为了更好地充实“复式”定义 (两种或两种以上数据的呈现) ;二则进行思想教育:生活是学习的原型, 学习要为生活服务。

4.在初步感知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 进行画图训练。

(1) 出示“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表” (同上) , 要求学生来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2) 展示学生的问题作品和优秀作品, 让学生扬他人之长, 避己之短。

重点落实: (1) 图例的作用。 (2)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好处。

5.读图的训练。

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便于比较的特点, 让学生在观察数据时一定要在逐个观察的同时更要注意到整体数据的变化趋势。部分观察、整体观察。

6.整节课小结。围绕李开复教授对创新学习总结的5句话:

(1) 这是什么?即你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2) 是怎么样的? (说说这知识的特点、优点等)

(3) 一定要这样吗? (旨在引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求异)

(4) 有用吗? (旨在让学生知道学以致用, 学习为生活服务)

(5) 我也试试。在有用的基础上, 善于运用已学知识, 并在运用中进一步创新。

【反思】通过对教材的创造性再加工、再设计, 教学内容变得丰富、生动, 使数学教学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创造意义的过程, 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笔者第二次去教这堂课时, 有了焕然一新的感受。学习气氛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当不错, 学生的学习效果与第一次的那个班级学生比, 有了很大的改善。

数学教材由于内容特点的限制, 往往有些知识需要成百上千年的修正和提炼。如果都要求学生通过探究来亲身体验和领悟数学内容, 在有限的40分钟里, 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时, 就需要发挥教师的引领讲授。类似地, 如四上的数学广角中“烙饼问题”, 学生对烙三张饼的最佳方案是不可能通过自主的探究而得的, 不但因为这种最佳方案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更是因为违背了生活常理。因此, 对于这些特殊的教学内容不能一味地追求学生自主探究。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第9篇

教学重点: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合理地分析和预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等;学生每人准备红、黄两支彩笔。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出统计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数学吗?前不久老师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喜欢数学的学生中男生要比女生多”,你们同意吗?

引导:有人同意,有人不同意,怎样办?

进行现场调查,统计数据。

提问:经过这样的统计,可以下结论了吗?

指出:调查的范围太小,人数太少,需要扩大范围,收集更多的数据。

二、复习旧知,提问引新

大丰市第二小学三~六年级男、女生中喜欢数学的人数统计如下:

谈话:课前,老师在三~六年级学生中各随机调查了50名男、女学生,并将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初步地整理,为了能够直观地看出人数的多少,又根据这些数据绘制了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

提问: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各统计了什么内容?仔细观察这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观察这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你能很快地说出“喜欢数学的男、女生人数哪一个年级相差最小”吗?

引导:单式条形统计图虽然很直观,但不便于比较两组数据。同学们能设计出一种既直观又便于比较的统计图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发统计的需要,让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经历初步的数据收集、整理过程。从单式条形图引入,既复习旧知,为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铺垫,又让学生感受到单式条形图的局限,产生学习新知的心理需求。】

三、学习新知,感知特点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学生讨论如何设计新的统计图。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将单式条形统计图进行合并。(统计图的标题、横轴、纵轴等如何确定,横轴上的直条如何合并才便于比较两组数据,如何区别男、女生人数,等等)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演示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并借助多媒体直观演示单式条形图合并产生复式条形图的过程,避免了繁琐的制图,又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复式条形图的特点。】

2.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1)比较单、复式统计图

提问:把新统计图和原来的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作比较,你能给新统计图取一个名字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你发现这两种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2)比较复式统计图、表

观察并在小组里交流复式统计图中的信息,根据统计图填写复式统计表,分析、比较数据。(同时出示复式统计图表)

提问:喜欢数学的男、女生人数哪两个年级相差最小?哪两个年级相差最大?男、女生各个年级人数的变化有什么相同特点?你觉得看统计图还是统计表更方便?

指出: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但直观而且便于比较两组数据。(板书:直观 便于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单、复式条形图和复式统计图表,启发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条形图的优点,从而获得对复式条形图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3.小结

为了“证实喜欢数学的学生中男生要比女生多”这个说法,我们首先做了调查,收集、整理数据;为了既直观又便于比较男、女生人数,我们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根据对数据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在小学阶段,喜欢数学的男生不一定比女生多。当然,我们调查的范围偏小,人数偏少,课后还可做进一步调查,收集更多的数据,使结论更有说服力。

四、加深认识,感受作用

1.看图,分析数据并感受作用和特点

谈话: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1)出示“练一练” (直条改为横向):

提问:污染指数是什么意思?指数越高说明什么?

观察统计图(图略),说说上海市和海口市2004年国庆期间空气质量的情况。

(2)出示如下统计图:

提问:观察统计图,你想说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标出图例)2013年又快到了,如果你是小王,看了这幅图,在1~4月份进货时你有什打算?2012年1~4月份天气比较暖和,如果2013年1~4月份天气非常冷,进货时你又有什么打算?

小结:统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重大决策都是根据统计数据作出的,今后我们要认真学习并利用好统计知识。

【设计意图:发挥多媒体优势,出示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图,让学生感受其形式的多样性,结合对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巩固对复式条形图特点的认识,感受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丰富学生的统计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绘图,进一步感受特点

出示“试一试”中的表格,同桌交流表中信息。

出示“试一试”中的统计图,提问:图中红色和黄色分别表示哪个年级的人数?

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适当指导如何确定直条高度)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图,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加深对复式条形图的认识,进一步体会复式条形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

五、全课小结,拓展激趣

今天我们学习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它不仅直观而且便于比较几组数据。但是要独立地制作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比较麻烦,想不想开开眼界,看老师是怎么利用电脑很快地制作出一幅漂亮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的?

演示利用EXCEL表格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

【设计意图: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生活中手工绘制统计图、表已越来越少。利用多媒体演示EXCEL表格制作复式条形图的过程,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习、生活的密切联系。】

(责编金铃)

endprint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P110-111,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

教学重点: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合理地分析和预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等;学生每人准备红、黄两支彩笔。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出统计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数学吗?前不久老师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喜欢数学的学生中男生要比女生多”,你们同意吗?

引导:有人同意,有人不同意,怎样办?

进行现场调查,统计数据。

提问:经过这样的统计,可以下结论了吗?

指出:调查的范围太小,人数太少,需要扩大范围,收集更多的数据。

二、复习旧知,提问引新

大丰市第二小学三~六年级男、女生中喜欢数学的人数统计如下:

谈话:课前,老师在三~六年级学生中各随机调查了50名男、女学生,并将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初步地整理,为了能够直观地看出人数的多少,又根据这些数据绘制了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

提问: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各统计了什么内容?仔细观察这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观察这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你能很快地说出“喜欢数学的男、女生人数哪一个年级相差最小”吗?

引导:单式条形统计图虽然很直观,但不便于比较两组数据。同学们能设计出一种既直观又便于比较的统计图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发统计的需要,让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经历初步的数据收集、整理过程。从单式条形图引入,既复习旧知,为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铺垫,又让学生感受到单式条形图的局限,产生学习新知的心理需求。】

三、学习新知,感知特点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学生讨论如何设计新的统计图。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将单式条形统计图进行合并。(统计图的标题、横轴、纵轴等如何确定,横轴上的直条如何合并才便于比较两组数据,如何区别男、女生人数,等等)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演示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并借助多媒体直观演示单式条形图合并产生复式条形图的过程,避免了繁琐的制图,又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复式条形图的特点。】

2.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1)比较单、复式统计图

提问:把新统计图和原来的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作比较,你能给新统计图取一个名字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你发现这两种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2)比较复式统计图、表

观察并在小组里交流复式统计图中的信息,根据统计图填写复式统计表,分析、比较数据。(同时出示复式统计图表)

提问:喜欢数学的男、女生人数哪两个年级相差最小?哪两个年级相差最大?男、女生各个年级人数的变化有什么相同特点?你觉得看统计图还是统计表更方便?

指出: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但直观而且便于比较两组数据。(板书:直观 便于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单、复式条形图和复式统计图表,启发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条形图的优点,从而获得对复式条形图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3.小结

为了“证实喜欢数学的学生中男生要比女生多”这个说法,我们首先做了调查,收集、整理数据;为了既直观又便于比较男、女生人数,我们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根据对数据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在小学阶段,喜欢数学的男生不一定比女生多。当然,我们调查的范围偏小,人数偏少,课后还可做进一步调查,收集更多的数据,使结论更有说服力。

四、加深认识,感受作用

1.看图,分析数据并感受作用和特点

谈话: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1)出示“练一练” (直条改为横向):

提问:污染指数是什么意思?指数越高说明什么?

观察统计图(图略),说说上海市和海口市2004年国庆期间空气质量的情况。

(2)出示如下统计图:

提问:观察统计图,你想说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标出图例)2013年又快到了,如果你是小王,看了这幅图,在1~4月份进货时你有什打算?2012年1~4月份天气比较暖和,如果2013年1~4月份天气非常冷,进货时你又有什么打算?

小结:统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重大决策都是根据统计数据作出的,今后我们要认真学习并利用好统计知识。

【设计意图:发挥多媒体优势,出示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图,让学生感受其形式的多样性,结合对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巩固对复式条形图特点的认识,感受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丰富学生的统计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绘图,进一步感受特点

出示“试一试”中的表格,同桌交流表中信息。

出示“试一试”中的统计图,提问:图中红色和黄色分别表示哪个年级的人数?

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适当指导如何确定直条高度)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图,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加深对复式条形图的认识,进一步体会复式条形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

五、全课小结,拓展激趣

今天我们学习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它不仅直观而且便于比较几组数据。但是要独立地制作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比较麻烦,想不想开开眼界,看老师是怎么利用电脑很快地制作出一幅漂亮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的?

演示利用EXCEL表格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

【设计意图: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生活中手工绘制统计图、表已越来越少。利用多媒体演示EXCEL表格制作复式条形图的过程,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习、生活的密切联系。】

(责编金铃)

endprint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P110-111,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

教学重点: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合理地分析和预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等;学生每人准备红、黄两支彩笔。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出统计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数学吗?前不久老师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喜欢数学的学生中男生要比女生多”,你们同意吗?

引导:有人同意,有人不同意,怎样办?

进行现场调查,统计数据。

提问:经过这样的统计,可以下结论了吗?

指出:调查的范围太小,人数太少,需要扩大范围,收集更多的数据。

二、复习旧知,提问引新

大丰市第二小学三~六年级男、女生中喜欢数学的人数统计如下:

谈话:课前,老师在三~六年级学生中各随机调查了50名男、女学生,并将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初步地整理,为了能够直观地看出人数的多少,又根据这些数据绘制了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

提问: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各统计了什么内容?仔细观察这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观察这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你能很快地说出“喜欢数学的男、女生人数哪一个年级相差最小”吗?

引导:单式条形统计图虽然很直观,但不便于比较两组数据。同学们能设计出一种既直观又便于比较的统计图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发统计的需要,让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经历初步的数据收集、整理过程。从单式条形图引入,既复习旧知,为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铺垫,又让学生感受到单式条形图的局限,产生学习新知的心理需求。】

三、学习新知,感知特点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学生讨论如何设计新的统计图。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将单式条形统计图进行合并。(统计图的标题、横轴、纵轴等如何确定,横轴上的直条如何合并才便于比较两组数据,如何区别男、女生人数,等等)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演示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并借助多媒体直观演示单式条形图合并产生复式条形图的过程,避免了繁琐的制图,又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复式条形图的特点。】

2.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1)比较单、复式统计图

提问:把新统计图和原来的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作比较,你能给新统计图取一个名字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你发现这两种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2)比较复式统计图、表

观察并在小组里交流复式统计图中的信息,根据统计图填写复式统计表,分析、比较数据。(同时出示复式统计图表)

提问:喜欢数学的男、女生人数哪两个年级相差最小?哪两个年级相差最大?男、女生各个年级人数的变化有什么相同特点?你觉得看统计图还是统计表更方便?

指出: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但直观而且便于比较两组数据。(板书:直观 便于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单、复式条形图和复式统计图表,启发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条形图的优点,从而获得对复式条形图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3.小结

为了“证实喜欢数学的学生中男生要比女生多”这个说法,我们首先做了调查,收集、整理数据;为了既直观又便于比较男、女生人数,我们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根据对数据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在小学阶段,喜欢数学的男生不一定比女生多。当然,我们调查的范围偏小,人数偏少,课后还可做进一步调查,收集更多的数据,使结论更有说服力。

四、加深认识,感受作用

1.看图,分析数据并感受作用和特点

谈话: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1)出示“练一练” (直条改为横向):

提问:污染指数是什么意思?指数越高说明什么?

观察统计图(图略),说说上海市和海口市2004年国庆期间空气质量的情况。

(2)出示如下统计图:

提问:观察统计图,你想说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标出图例)2013年又快到了,如果你是小王,看了这幅图,在1~4月份进货时你有什打算?2012年1~4月份天气比较暖和,如果2013年1~4月份天气非常冷,进货时你又有什么打算?

小结:统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重大决策都是根据统计数据作出的,今后我们要认真学习并利用好统计知识。

【设计意图:发挥多媒体优势,出示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图,让学生感受其形式的多样性,结合对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巩固对复式条形图特点的认识,感受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丰富学生的统计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绘图,进一步感受特点

出示“试一试”中的表格,同桌交流表中信息。

出示“试一试”中的统计图,提问:图中红色和黄色分别表示哪个年级的人数?

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适当指导如何确定直条高度)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图,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加深对复式条形图的认识,进一步体会复式条形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

五、全课小结,拓展激趣

今天我们学习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它不仅直观而且便于比较几组数据。但是要独立地制作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比较麻烦,想不想开开眼界,看老师是怎么利用电脑很快地制作出一幅漂亮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的?

演示利用EXCEL表格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

【设计意图: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生活中手工绘制统计图、表已越来越少。利用多媒体演示EXCEL表格制作复式条形图的过程,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习、生活的密切联系。】

(责编金铃)

上一篇:弄虚作假行为自查报告下一篇:最有就业前景的七大专业